2009-01-14 07:26:30阿楨

《俄羅斯軍情瞭望》

俄军大力打造新武器未来7年整体战力要超苏军
西方將俄軍新一代“白楊”導彈比喻成“美國反導防禦系統的克星”。

俄罗斯军力透视:加强新武器研发依然难敌美国
雪地中前進的俄SS-25機動型彈道導彈


俄羅斯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已經下水

俄军大力打造新武器未来7年整体战力要超苏军 
俄軍S-400凱旋遠程防空導彈發射陣地

图文:俄军ABM-1B瞪羚导弹发射车
俄軍ABM-1B瞪羚(SA-12)導彈發射車

图文:俄罗斯A-135反导拦截弹发射井
俄羅斯A-135反導攔截彈發射井

图文:俄要恢复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生产

俄羅斯要恢復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生産

图文:俄罗斯海军舰队和航母恢复远洋巡航
俄羅斯海軍艦隊和航母恢復遠洋巡航

 

王一炬 李大軍主編的《俄羅斯軍情瞭望》(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由下目錄可知是以國家甚至國際戰略的高度,全面性地瞭望俄羅斯軍情。

可惜只瞭望到1996年葉爾欽總統的「國家安全咨文」。

是嗎?那我貼篇2000年普丁總統的《俄聯邦國家安全構想》。

目  錄 頁號
  第一章 俄羅斯概況和戰略地位 1
    第一節 俄羅斯概況 1
    第二節 俄羅斯戰略地位 14
  第二章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 28
    第一節 關于國家安全 28
    第二節 俄羅斯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依據 32
    第三節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內容 40
    第四節 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綜合評論 57
  第三章 俄羅斯軍事學說 61
    第一節 俄羅斯軍事學說概論 61
    第二節 俄羅斯軍事學說的演變和發展 66
    第三節 當前俄羅斯軍事學說的基本觀點 75
    第四節 對俄羅斯軍事學說的綜合評論 86
  第四章 俄羅斯軍事戰略 90
    第一節 俄羅斯軍事戰略的基本理論 90
    第二節 俄羅斯軍事戰略的曆史沿革 98
    第三節 俄羅斯現行軍事戰略的基本內容 104
    第四節 對俄羅斯現行軍事戰略的綜合評論 114
  第五章 俄羅斯軍事力量 127
    第一節 俄羅斯軍事力量的組成 127
    第二節 俄聯邦總統和國家權力機關的國防領域中的權力 135
    第三節 俄聯邦武裝力量的指揮系統 137
    第四節 俄聯邦武裝力量的編制 141
  第六章 俄軍軍事部署 157
    第一節 俄軍軍事部署的調整 157
    第二節 俄軍軍事部署基本情況 159
    第三節 俄軍軍事部署的主要特點 167
  第七章 俄軍武器裝備的現狀及軍事技術發展趨勢 171
    第一節 俄軍武器裝備的現狀 171
    第二節 俄軍武器裝備的發展趨勢 185
    第三節 俄羅斯國防科技工業的調整改革 194
  第八章 俄軍作戰思想 202
    第一節 俄軍作戰思想的基本觀點 202
    第二節 俄軍對現代戰爭類型和示來戰爭特點的基本看法 209
    第三節 俄軍關于武裝力量戰略使用的基本理論 216
  第九章 俄羅斯戰爭動員與戰爭准備 228
    第一節 俄羅斯戰爭動員 228
    第二節 俄羅斯戰爭准備 233
    第三節 對俄羅斯戰爭潛力的綜合評估


俄羅斯軍情資料

主要統計

面積1707.54萬平方千米。人口1.46億人(其中,13~17歲男591萬人、女569.1萬人;18~22歲男561.8萬人、女546.8萬人;23~32歲男1010.2萬人,女989.3萬人)。國防費290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3410萬噸(1999年)。原煤2.41噸(2000年)。天然氣564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8260億度(1998年)。糧食4780萬噸(1998年)。鐵路運輸能力,貨運量10.28億噸千米,客運量2638億人千米(2000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4543艘,總載重量1659.23萬噸(1998年)。空運能力,固定航班機場58處,客運量7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億噸千米(1998年)。

國防政策

2000年1月10日,俄聯邦總統批准了第2版《俄聯邦國家安全構想》。2000年4月21日,俄聯邦總統又批准了第2版《俄聯邦軍事學說》,2000年7月,俄聯邦總統批准了新的《俄聯邦外交政策構想》。2000年9月9日,俄聯邦總統批准了《俄聯邦信息安全學說》。從這四個官方文件的內容看,俄羅斯的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均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俄羅斯對世界軍事政治形勢和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及其基本結論

俄羅斯認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界軍事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集中體現在建立單極世界與多極世界鬥爭上。以美國爲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極力主張美國主宰下的單極世界,以武力解決重大國際政治問題。俄羅斯主張建立各國平等、利益平衡、以國際法准則爲基礎的多極世界。

俄羅斯認爲,當前國際軍事政治形勢的基本特點是:

1.爆發大規模戰爭包括核大戰的威脅在減少;
2.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機制在發展;
3.多個地區力量中心正在形成;
4.民族、種族和宗教極端主義在發展;
5.分立主義盛行;
6.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不斷升級;
7.地區軍備競賽在加劇;
8.大規模毀傷性武器在擴散;
9.信息對抗在加劇;
10.有組織犯罪、恐怖主義、非法倒賣武器和毒品活動規模在擴大;
11.美國建立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勢頭越來越大,修改和反對修改反導條約的鬥爭越來越激烈。

俄羅斯認爲,目前,俄聯邦及其盟國的軍事安全面臨一系列潛在的外部威脅,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10個:

(1)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加緊削弱俄羅斯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其他領域的地位,加緊削弱俄羅斯在歐洲、中東、外高加索、中亞和亞太地區的地位,阻撓俄羅斯成爲多極世界中有影響的一極,在解決重大的國際安全問題時無視俄羅斯的利益;
(2)北約集團還在加強,東擴已邁出重大步伐,它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北約已將不經聯合國安理會的批准,便可在其責任區以外使用武力的戰略理論付諸實踐,北約已把武力行動作爲“人道主義幹涉”的手段,北約對俄安全的威脅不斷增大;
(3)在俄邊境附近可能出現外國軍事基地和大型軍事組織;
(4)在俄羅斯國界和獨聯體外部邊界附近發生軍事沖突,而且這種軍事沖突不斷升級;
(5)大規模毀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在擴散;
(6)一些國家對俄聯邦提出領土要求;
(7)一些國家對俄內部事務進行無理幹涉;
(8)針對俄聯邦及其盟國的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規模迅速擴大;
(9)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信息技術優勢在擴大,試圖將俄羅斯排擠出信息服務市場,他們已制定了信息戰構想,對俄羅斯及其盟國發動信息戰爭的可能性在增加;
(10)外國特工機構及所操縱的組織在俄領土上的活動猖獗。

俄羅斯從對上述威脅的分析中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北約本質是一個侵略性、進攻性和冒險性的軍事組織,美國和北約的本意是反對俄羅斯的,他們不希望俄羅斯重新崛起爲一個強大的大國,美國和北約不是俄羅斯的盟友和戰備夥伴,而是潛在的主要對手和頭號假想敵,俄羅斯軍事安全的主要外部威脅不是來自南方和東方,而是來自西方。

(二)俄羅斯國防政策的要點

在對國家軍事安全形勢進行判斷並得出基本結論的基礎上,俄羅斯確立了新的國防政策,其要點是:
(1)奉行靈活務實的多極化、多方位的外交戰略,反對美國建立單極世界,反對美國建立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反對北約東擴,反對北約和美國繞開聯合國單方面采取行動。放棄帝國奢望,重視國家利益。強調“國內目標高于國外目標”,外交的基本出發點爲內政服務,重視國家利益。強調“國內目標高于國外目標”,外交的基本出發點爲內政服務,外交政策的核心是“服務于國家利益”,要集中有限的外交資源確保俄國家安全,並爲發展經濟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2)將獨聯體視爲俄外交的“重中之重”和“俄外交的絕對優先方向”,強調與獨聯體國家進行有效的協作,推動獨聯體的一體化進程,加強獨聯體國家範圍內的集體安全體系和軍事合作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強俄白聯盟國家的防禦能力,與白俄羅斯推行聯合防禦政策,協調兩國的軍事建設和武裝力量建設。
(3)優先使用政治、外交和其他非軍事手段來防止、限制和化解軍事威脅,認爲外交和對外經濟政策在保障俄安全方面負有特殊任務。
(4)履行在戰略進攻武器與反導防禦方面的有關義務,強調進一步削減進攻性戰略性武器,但反對修改1972年反導條約。
(5)贊成核不擴散條約,贊成停止和禁止核試驗。
(6)俄聯邦把核武器視爲遏制侵略、保障俄及其盟國軍事安全、維護國際穩定與和平的有效因素。
(7)保持核大國地位和核遏制能力,突擊核遏制的有效性,實施核威懾政策,俄聯邦所擁有的核力量應能確保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侵略國家造成應有的損失。
(8)發展和使用非戰略核武器,研制靈巧的、低當量高精度的戰術核武器並裝備陸軍部隊,充分發揮戰術核武器的作用。
(9)俄不對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但無核國家與有核國家共同發動對俄聯邦及其盟國的侵略或其他形式的進犯除外。
(10)俄聯邦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權力,以便回擊對俄聯邦及其盟友使用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毀傷性武器的攻擊;當俄聯邦及其盟國遭到使用常規武器的大規模侵略而處境危急時,有權力首先使用核武器進行打擊。
(11)奉行均衡發展各軍兵種的發展戰略和平衡的軍事政策,糾正過去對戰略核力量投入較多,而對常規力量重視不夠的做法。今後,軍事力量要均衡發展,要有全面遏制能力,核遏制要有效、常規遏制要足夠。
(12)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適度增加軍費,使保障軍事安全所需的兵力兵器和資源保持在夠用的水平上,保證對21世紀可能出現的威脅作出對稱反應。
(13)使國家軍事組織的戰備、訓練和保障水平與保障軍事安全的需要相適應。
(14)制定並貫徹保障軍事安全的統一的國家政策,建立並完善俄聯邦及其盟國的防禦體系。
(15)平時就要做好國土防禦和民防的准備。
(16)完善經濟、工業和國防工業基礎,提高經濟動員准備水平,保持國家國防工業綜合體科學技術和生産核心能力,發展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的科學技術、工藝和生産基地,根據軍事安全保障任務建立國家基礎設施。
(17)21世紀初俄羅斯軍事技術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爲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裝備最重要的武裝鬥爭兵器,並使現有武器裝備系統保持戰備狀態。
(18)放棄與最發達國家直接的軍事技術角逐,研制能對敵基礎設施的主要系統和關鍵目標實施毀傷、進而使其軍事技術優勢變得毫無意義的“非對稱”的武裝鬥爭兵器。
(19)未來10年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發展的重點是:完成最重要的新式戰略核武器和非核武器的研制並限量生産;發展一體化的偵察、指揮、通信、定位等綜合保障系統;發展戰役戰術和戰術一級的自動化指揮通信系統和器材,使武器和技術裝備實現通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制造小型和微型兵器,實現軍隊指揮和物質技術保障全過程的自動化;發展新一代陸軍多彈頭導彈系統、高精度武器系統;研制新一代坦克、新一代航空航天設備和防空導彈;發展多用途核潛艇和通用型水面艦艇。
(20)大力推進軍事改革,一是繼續裁減員額,2005年前,武裝力量裁減36.5萬人,總員額由120萬人減到85萬左右;二是繼續優化結構,2006年將實現陸、海、空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太空兵和空降兵三個獨立兵種的新結構。

軍事戰略

由于俄國防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俄軍事戰略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俄羅斯與美國不同,不給自己的軍事戰略公開命名。從俄羅斯官方文件和軍政領導人講話中提出的俄奉行“核遏制”政策、“現實遏制原則”、“確保遏制”等戰略概念看,當前俄羅斯軍事戰略的實質是“核遏制”戰略,或“加強核遏制”的戰略。俄軍事戰略的基本觀點如下:

1.關于現代戰爭類型和性質。俄軍認爲:按軍事政治,可分爲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按使用武器,可分爲核戰爭和常規戰爭;按規模,可分爲武裝沖突、局部戰爭、地區戰爭和大規模戰爭。武裝沖突是試圖利用武裝鬥爭手段來解決民族、種族、宗教等矛盾的結果,通常不進行戰略展開,鬥爭雙方僅追求具體的軍事政治目的。武裝沖突有可轉變成局部戰爭或內戰。局部戰爭將由部署在沖突地區的軍隊集團實施,必要時可從其他方向增調兵力兵器,並實施部分戰略展開,鬥爭雙方追求有限的軍事政治目的。局部戰爭有可能升級爲地區戰爭。地區戰爭可以能由某一地區的兩個或多個國家參加,動用本國的或聯盟的武裝力量,既可能使用常規武器,也可能使用核武器,鬥爭雙方追求重要的軍事政治目的。大規模戰爭可能是武裝沖突、局部戰爭和地區戰爭升級、世界各地區大多數國家被卷入的結果,大規模常規戰爭極有可能轉變成核大戰。無論是大規模常規戰爭還是核大戰,鬥爭各方都將追求極端的軍事政治目的。大規模戰爭要求參戰國全面動員所有的物質和精神資源。
2.關于現代戰爭的基本特性。俄軍認爲:現代戰爭具有聯盟性質和分散、立體、機動的特點;廣泛運用間接的戰略行動;大規模的信息和積極的信息對抗;采用非接觸性戰法,廣泛使用空中機動兵力、空降兵和特種部隊在分散的方向上實施機動行動,實施空中戰局和戰役,實施遠程火力打擊和電子毀傷;破壞國家和軍事指揮系統;使用最新高效武器系統;摧毀動力工廠、化學和其他危險品生産企業、基礎設施、交通和日常生活保障目標,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除正規軍外,非正規部隊也可能參戰。
3.關于戰爭威脅。俄軍認爲: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外部威脅包括北約東擴、美國和北約的人道主義幹涉理論、國際恐怖主義和世界軍事競賽。而俄南部境外宗教極端主義武裝勢力的擴張活動,對俄南部戰略穩定和國內安全構成了巨大危害,是最緊迫而現實的威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當前俄羅斯面臨大規模外部侵略的可能性很小,而爆發局部沖突的可能性相當大。
4.關于戰備重點。俄軍認爲,俄面臨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既可能是以最先進的武器進行的現代戰爭,也可能是使用一般武器進行的戰爭,既可能是正規戰爭,也可能是非正規戰爭,而且局部戰爭和武器沖突有可能發展爲更大規模的戰爭。應付局部戰爭也成爲首要任務,打贏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已成爲俄軍事鬥爭准備的重點。
5.關于作戰對象和作戰地區。俄軍認爲,俄武裝力量的主要作戰對象是以美軍爲首的北約軍隊,主要作戰地區是歐洲戰區。
6.關于軍隊的任務。俄軍認爲,武裝力量的主要任務有2項:一是實施戰略遏制和防止侵略,做好各種准備,反擊任何形式的武裝沖突和侵略;二是2006年前在俄西南和中亞地區建立和部署常備戰略軍隊集團,提高常規遏制能力,應付不斷出現的現實威脅。
7.關于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使用原則。俄軍認爲,使用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最重要目的是,保衛俄聯邦及其盟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反擊或制止侵略,打退侵略者,迫使侵略者在符合俄聯邦及其盟國利益條件下停止軍事行動。使用武裝力量的基本方式有5種:在大規模戰爭和地區戰爭中,實施戰略性戰役、戰役和戰鬥行動;在局部戰爭和國際武裝沖突中實施反恐怖戰役;維和戰役。
8.關于戰略行動的基本樣式,俄軍認爲,武裝力量在大規模戰爭中戰略行動的基本樣式是空中一太空戰略性戰役、戰略核力量戰役、戰區戰略性行動和武裝力量戰略展開。
9.關于戰略核力量的運用。俄軍認爲,爲了提高戰略核力量使用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俄將放棄過去僅限于回擊的方法,而采用回擊與還擊相結合的方法。必要時,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
10.關于一般力量的運用。俄軍認爲,對付局部武裝沖突的任務,一般由一個地區(軍區)的部隊來完成,而對付地區戰爭的任務,則由2-3個軍區的部隊來完成。
11.關于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作戰方法。俄軍認爲,應對敵人擁有的新技術和高精度武器作出應有的評價,但不能將其絕對取代。不應當在敵人設置的條件下開展軍事行動,而應當使用讓敵人無法發揮其技術優勢的對抗方法,當敵人試圖打所謂的非接觸性戰爭,不進人防空火力區,而是從遠處摧毀目標時,我方可以轉入進攻,向敵人後方調遣傘兵,摧毀其機場設施等,從而迫使敵人采取接觸行動和進行地面作戰。
12.關于戰略部署。俄軍認爲,在國內應在可能不穩定的地區和戰略上重要的地區優先部署軍隊,在國外俄有必要在世界重要戰略地區部署有限的軍隊(軍事基地),保持俄軍事力量的存在,目前,俄軍戰略部署的重點仍在歐洲。俄軍還認爲,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邊界,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整個邊界都部署同樣強大的軍隊集團。俄羅斯即將建成的人數達5萬人的常備戰略軍隊集團將部署在北高加索軍區、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和烏拉爾軍區(兩軍區即將合並)。
13.關于軍隊領導和軍隊指揮原則。俄軍認爲,國家領導和軍隊必須統一,俄總統兼任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對俄武裝力量實行集中統一領導。總統對武裝力量的指揮,通過國防部長、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實施。實行地區指揮原則,賦予軍區戰役-戰略指揮部職能,對轄區內的跨軍種一般任務部隊和其他軍隊實施指揮。爲了對聯盟軍隊集團實施指揮,根據聯盟參加國家權力機構的決議,建立相應的聯合軍事指揮機構。聯盟爲在內部武裝沖突中完成任務,可組建臨時聯合軍隊集團及其指揮機構。
14.關于武裝力量建設的指導思想。俄軍認爲,軍事實力不取決于軍隊數量,而取決于高度的指揮能力、完善組織工作、訓練和技術裝備程度。現在主要靠提高質量來保持防禦能力,以人數減少的武裝力量保持更高質量的國防。
15.關于武裝力量建設與訓練原則。俄軍認爲,軍隊建設必須遵循下列原則:均衡發展各軍兵種,集中領導,一長制,軍事指揮機關和部隊的戰鬥與動員准備程度訓練、部隊結構、戰鬥編成、受過訓練的預備役人員的數量、物資和資源的儲備水平應與保障軍事安全的任務相適應等。
16.關于武裝力量建設目標。俄軍認爲,俄武裝力量應建成一支組織嚴密、結構合理、裝備精良、人員精幹、戰備程度高、有足夠遏制能力的職業化軍隊,一支與國家經濟能力相適應、能保障國家安全的軍隊。
17.關于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建設和訓練的重點。俄軍認爲,現階段俄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建設的訓練的重點有5項:一是建立統一的指揮體系,並使其不斷完善;二是發展和完善戰略遏制包括核遏制力量和常規遏制力量;三是爲常備兵團和部隊補充人員、配備武器,並提供全面的保障和充分的訓練,使其能在武裝沖突和局部戰爭中執行遏制和作戰任務;四是搞好人員物資的動員准備;五是修改完善戰略計劃

國防體制

根據1993年12月12日正式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憲法》、1996年5月31日正式生效的俄聯邦《國防法》、以及俄聯邦有關法律,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俄羅斯聯邦議會、俄羅斯聯邦政府對保障國家安全、國防能力狀況,對俄羅斯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的戰鬥准備程度、動員准備程度和戰鬥力負全責。
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和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他在國防領域的主要職責是:組成並領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確定俄聯邦軍事政策的基本方針;批准俄聯邦軍事學說;領導俄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宣布總動員或局部動員,宣布全國或局部地區進入戰時狀態,宣布實施戰鬥行動的命令;批准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發展構想與計劃,本土戰場建設計劃,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計劃,武器裝備和國防工業綜合體發展計劃;授予高級軍銜,任免高級軍官;批准武裝力量及其軍隊的結構、編成及軍人編制人數;決定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部署;批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工作條例;舉行談判和簽署俄聯邦國防領域的國際條約;頒布征召俄聯邦公民服役和參加軍事集訓的命令等。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是立法機構,也是保障俄羅斯國家安全的最高決策機構。安全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社會和國家的重要利益,發現安全目標受到的內部和外部威脅;制訂保障俄羅斯聯邦安全的主要戰略方針,起草保障安全的聯邦專項計劃;爲總統起草有關國家安全的各種建議、決定和命令。俄聯邦總統任安全會議主席,政府總理任副主席,安全會議秘書、安全局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爲安全會議常委,政府第一副總理、總統辦公廳主任、國家杜馬主席、聯邦委員會主席、科學院院長、司法部長、警衛局長、內務部長、原子能部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對外情報局長、緊急情況部部長、總參謀長爲安全會議委員。
俄羅斯聯邦議會是俄羅斯聯邦最高代表機關和立法機關,它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聯邦委員會在國防領域的職能是:審核國家杜馬通過的根據聯邦憲法確定的國防開支;審核國家杜馬通過的國防領域的聯邦法律;批准俄聯邦總統關于在俄全境或部分地區實施戰時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以及俄聯邦武裝力量、其他軍隊使用武器裝備不按其使命執行任務的命令;決定關于可在俄聯邦境外使用俄聯邦武裝力量的問題。國家杜馬在國防領域的職能是:審核聯邦預算法規定的國防開支;通過國防領域的聯邦法律。
俄聯邦政府是俄聯邦最高執行權力機關,它在國防領域內的職能是:落實國防保障措施並在其權限範圍內對俄聯邦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狀況與保障負責;擬定和向國家杜馬提出聯邦預算中有關國防開支的建議;根據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訂貨,組織對其武器、軍事技術裝備、物資設備的提供與保障;制訂國家武器裝備及國防工業綜合體的發展規劃;確定國家動員任務,確定國家動員計劃、物資儲備計劃;負責軍隊院校、軍事系、軍事教研室的建立和撤銷工作;制定俄聯邦國土戰場建設計劃;負責俄聯邦的兵役工作等。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由管理機關、軍團、兵團、部隊、軍事院校以及後勤部門組成。在組織結構上,劃分爲戰略火箭軍、陸軍、空軍和海軍4個軍種。沒有編人武裝力量的其他軍隊有邊防軍、內衛部隊、俄聯邦安全部的部隊、政府通信部隊、聯邦保衛總局、俄羅斯聯邦鐵道兵、民防部隊、國家消防局等。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領導與指揮體制是:俄羅斯聯邦總統兼俄聯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對聯邦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實施全面領導,並通過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對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實施全面領導,並通過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對武裝力量實施作戰指揮。國防部長通過國防部對聯邦武裝力量實施直接領導。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對武裝力量進行作戰指揮,對武裝力量各軍種的指揮通過各軍種總司令部進行。
國防部的基本職能是:參與制定聯邦軍事政策和軍事學說;制定聯邦武裝力量建設構想,協調武裝力量和軍事技術裝備發展的聯邦國家計劃,提出國家國防訂貨建議;提出國防開支預算草案及其使用辦法;組織國防科研和試驗設計工作;爲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訂購、生産和采購武器、軍事技術裝備、食品、被服和其他物資;負責武裝力量的動員准備;向總統提交共同條令,有關國防部和總參謀部、軍事委員會、後備役委員會的條例草案等。
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的基本職能是:擬定聯邦軍事學說建議;制定聯邦武裝力量建設計劃,協調武裝力量與其他軍事建設和發展計劃的制定工作;協調擬定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員額的建議;制定武裝力量使用計劃、動員計劃以及國土戰場建設計劃;擬定應征服役和參加軍事集訓的公民人數;實施情報活動;組織實施保持武裝力量戰鬥和動員准備的措施;組織武裝力量與其他軍隊的協同;參與制定民防計劃;組織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的動員與戰略展開等。

武裝力量

兵力現役部隊的編制人數爲120萬人,實有約100.41萬人(含20萬名國防部人員及其直屬部隊)

戰略火箭軍約10萬人,編有5個火箭集團軍。

洲際導彈:776枚,其中SS-18(PC-20)型180枚、SS-19(PC-18)型160枚、SS-24(PC-22)型46枚、SS-25(PC-12M)型370枚、SS-27(白楊-M2)型20枚。
反彈道導彈:100枚,其中SH-11型36枚、SH-08型64枚。
此外,還有C-400型地空導彈,數量不詳。

陸軍約34.8萬人

編有7個軍區(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和烏拉爾軍區將合並),1個戰役戰略集群,6個集團軍司令部,3個軍司令部,42個師(坦克師5個、摩步師21個、空降師4個、機槍炮兵師7個、炮兵師5個),7個地區訓練中心,18個獨立炮兵旅,12個獨立旅(摩步旅9個,空降旅3個),7個特種部隊旅,15個戰役戰術導彈旅,5個反坦克旅,3個坦克團,19個地空導彈旅,20個直升機團(9個戰鬥直升機團、6個空降突擊運輸直升機團、5個直升機訓練團),以及其他部隊。
主戰坦克:5375輛,其中T-90型2輛、T-80/V/VD/UM型3058輛、T-72UM型1909輛、T-64A/-B型194輛、T-62型91輛、T-55型22輛)另外在俄羅斯還儲存坦克8900輛。
步兵戰車:9452輛。
裝甲輸送車:3234輛。
牽引火炮:2238門,其中122毫米1067門,130毫米1門,152毫米1170門,203毫米若幹門。
自行火炮:2358門,其中122毫米474門、152毫米1854門、203毫米30門。
曲射直射兩用炮:120毫米358門。
火箭炮:904門,其中122毫米364門、220毫米428門、300毫米106門。
迫擊炮:301門,其中120毫米273門、240毫米28門。
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SS-21型200部。
反坦克導彈:AT-2、AT-3、AT-4、AT-5、AT-6、AT-7、AT-8、AT-9、AT-10型若幹具。
反坦克火箭筒:P∏-18、P∏-7-16/-22/-26、PHI'-27/-29型若幹具。
反坦克炮:57、76、85、100毫米若幹門。
高射炮:23、30、37、57、85、100、130毫米若幹具。
地空導彈發射架:SA-4型500部、SA-6型400部、SA-8型400部、SA-9型200部、SA-11型250部、SA-12A/B型100部、SA-13型350部、SA-15型100部、SA-19、SA-7、SA-14、SA-16、SA-18型若幹部。
各型直升機:約2108架,其中米-24型戰鬥直升機737架、卡-50型8架,運輸直升機1060架,偵察直升機140架。

空軍約18.46萬人

編有遠程航空兵指揮部(空軍第37集團軍)、戰術航空兵、軍事運輸航空指揮部(空軍第61集團軍)和空軍航空訓練學校。
遠程航空兵指揮部(空軍第37集集團軍)編2個師。
裝備戰略轟炸機:83架,其中圖-95型68架,圖-160型15架。
轟炸機:圖-22M-2/3型158架。
偵察機:40架,其中圖-22M-2/-3型10架、圖-134型30架。
加油機:伊爾-78型20架。
戰術航空兵裝備轟炸機和強擊機:575架,其中蘇-24型轟炸機350架、蘇-25型強擊機225架。
殲擊機:880架,其中米格-29型260架、蘇-27型340架、米格-31型280架。
偵察機:135架,其中米格-25型15架、蘇-24型120架。
預警與控制飛機:16架。
電子戰直升機:60架。
教練機:155架。
空空導彈:AA-8、AA-10、AA-11型若幹枚。
空地導彈:AS-4、AS-7、AS-10、AS-11、AS-12、AS-13、AS-15、AS-17、AS-18型若幹枚。
地空導彈發射架:SA-2型50部、SA-5型200部,SA-10/S-300型1900部。
軍事運輸航空兵指揮部(空軍第61集團軍)編2個師,裝備伊爾-76M/MD、安-12、安-22、安-124型運輸機約280架。
空軍航空訓練學校5所,裝備教練機約1150架。

海軍17.1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海軍步兵及海岸防禦部隊)。編有4個艦隊。

海軍戰略核力量約1.3萬人,裝備戰略導彈核潛艇19艘,攜載彈道導彈324枚,其中:
“臺風”級3艘,攜載彈道導彈60枚;134級7艘,攜載彈道導彈112枚;D3級7艘,攜載彈道導彈112枚;D1級2艘,攜載彈道導彈40枚。
攻擊潛艇:43艘,其中“奧斯卡”級8艘、“阿庫拉”級8艘、“賽拉”級3艘、Y級1艘、V3級7艘、“基洛”級12艘、T級3艘、F級1艘。
其他潛艇5艘。
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級1艘。
巡洋艦:7艘,其中“基洛夫”級2艘、“光榮”級3艘、“卡拉”級1艘、“肯達”級1艘。
驅逐艦:17艘,其中“現代級”7艘、“卡辛”級2艘、“勇敢”級8艘。
護衛艦:10艘,其中“克裏瓦克”2級2艘、“克裏瓦克”1級7艘、“無畏”級1艘。
巡邏艇:39艘。
導彈快艇:54艘,其中“塔蘭圖爾”級29艘、“納努契卡”級20艘、“迪嗄什”級2艘、“瑪特卡”級3艘。
魚雷艇:6艘。
水雷戰艦艇:72艘。
登陸艦艇:25艘。
支援輔助艦船:436艘。

海軍航空兵約3.5萬人,編有1個海軍航空兵司令部和4個艦隊航空兵。
裝備轟炸機:圖-22M型45架。
殲擊轟炸機:114架,其中蘇-24型52架、蘇-25型10架、蘇-27型52架。
反潛飛機:40架,其中圖-142型10架、伊爾-38型26架、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45架。
偵察/電子戰飛機:26架,其中安-12型18架,米-8型直升機8架。
運輸直升機:27架,其中卡-29型12架、米-24型15架。
運輸機:37架。空地導彈AS-4、AS-7、AS-10、AS-11、AS-12、AS-13、AS-14若幹枚。
海軍步兵約7500人,編有1個獨立師(2500人)、2個獨立旅、3個艦隊特種部隊旅。裝備T-55、T-72、T-80型坦克130輛,BP腗-2型裝甲偵察車60輛,裝甲輸送車750輛,各型火炮321門,反坦克導彈發射架72部,反坦克炮若幹門,23毫米自行高炮60門,防空導彈發射架250具。
海岸防禦部隊約5000人,編有1個岸防師、1個岸防旅、1個炮兵團、2個地空導彈團。裝備T-64型主戰坦克350輛、裝甲戰車450輛、裝甲輸送車280輛、各型火炮364門。

預備役部隊近5年服過現役者240萬人。
准軍事部隊約42.3萬人。
其中邊防軍14萬人。裝備裝甲車和步兵戰車1000輛、火炮90門、各型飛機約70架、各型直升機約200架、各型巡邏艦船約237艘;內衛部隊約14萬人(裝備裝甲車和步戰車1700輛、火炮65門、直升機4架);聯邦警衛部隊約2.5萬人;聯邦保密部隊約4000人;聯邦安全部隊約1萬人;聯邦通信和情報信息部隊約5.4萬人;鐵道兵約5萬人
部署

俄羅斯武裝力量劃分爲1個戰役戰略集群、7個軍區和4個艦隊。

加裏寧格勒戰役戰力集群歸波羅的海艦隊指揮,由地面部隊、海軍步兵和海岸防禦部隊組成。地面部隊約1.27萬人,下轄2個摩步師、1個坦克旅、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1個地空導彈團、1個獨立摩步旅、1個戰鬥直升機團,裝備主戰坦克816輛、步兵戰車850輛、各型火炮345門、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18部、戰鬥直升機20架。海軍步兵1個團(1100人),裝備主戰坦克26輛、步兵戰車220輛、火炮30門。海岸防禦部隊編有1個炮兵團,裝備火炮133門;1個岸對艦導彈團,裝備艦對岸導彈發射架8部。航空兵1個團(屬波羅的海艦隊),裝備蘇-27型飛機28架,地空導彈發射架50部。
列寧格勒軍區司令部駐聖彼得堡。地面部隊3.81萬人,下轄1個空降師、2個獨立摩步旅、2個炮兵旅/團、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1個特種作戰旅、4個地空導彈旅、1個反坦克團、1個火箭炮團、1個攻擊運輸直升機團。裝備主戰坦克333輛、裝甲戰車500輛、火炮940門、“飛毛腿”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18部、戰鬥直升機25架。海軍步兵1個團(1300人),裝備主戰坦克74輛、步兵戰車230輛、火炮45門。海岸防禦部隊1個團,裝備裝甲輸送車360輛、火炮134門。地空導彈團1個。空軍部隊下轄1個空軍集團軍(空軍第6集團軍),裝備392架作戰飛機。編有2個防空軍;1個轟炸師(裝備蘇-24轟炸機66架)、1個偵察團(裝備米格-25型機26架、蘇-24型機20架),1個殲擊機師(裝備蘇-27型機35架、米格-29型機60架),1個電子戰直升機大隊(裝備米-8直升機20架),7個防空航空兵團,裝備米格-31型機95架、蘇-27型機90架,地空導彈發射架525部。
莫斯科軍區司令部駐莫斯科。地面部隊9.59萬人,編1個集團軍司令部、1個軍司令部、2個坦克師、2個摩步師、2個空降師、1個炮兵師、5個炮兵旅/團、3個戰役戰術導彈旅、1個獨立摩步旅、1個特種部隊、4個地空導旅、2個運輸直升機團,裝備主戰坦克2000輛、裝甲戰車2200輛、火炮1800門、“飛毛腿”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48部、戰鬥直升機120架。空軍部隊編有2個防空航空兵師,裝備米格-25/-29/-31型機、蘇-24/-25/-27型機共550架,2個電子戰直升機大隊,裝備米-8直升機46架,地空導彈發射架850部。
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部駐薩馬拉(即將與烏拉爾軍區合並)。地面部隊3.26萬人,下轄1個摩步師、1個空降旅、1個炮兵團、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1個地空導彈旅、1個戰鬥直升機團、1個戰鬥直升機訓練團,裝備主戰坦克730輛、裝甲戰車1000輛、火炮650門、SS-21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18部、戰鬥直升機33架。空軍部隊編有:1個攻擊機訓練團,裝備米格-29型機48架、蘇-25型機21架;3個防空航空兵訓練團,裝備米格-23型機118架、蘇-27型機39架、米格-31型機8架;1所航空學校,裝備教練機383架。
北高加索軍區司令部駐羅斯托夫。地面部隊8.25萬人,編有1個集團軍司令部、1個軍司令部、2個摩步師、1個空降師、3個摩步旅、1個空降旅、1個特種作戰旅、1個炮兵旅、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4個地空導彈旅、1個反坦克團、2個戰鬥直升機團、1個運輸直升機團,裝備主戰坦克600輛、裝甲戰車1900輛、火炮750門、“飛毛腿”型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18部、戰鬥直升機60架。海軍步兵1個團約1400人(屬于黑海艦隊),裝備裝甲戰車59輛、火炮14門。空軍部隊編有空軍第4集團軍,裝備作戰飛機459架,1個轟炸師(裝備蘇-24型機112架),1個偵察團(裝備蘇-24型機50架),1個殲擊轟炸機師(裝備蘇-25型98架、蘇-22型機35架),4個防空航空兵團(裝備米格-29型機105架、蘇-27型機59架),1個電子戰直升機大隊(裝備米-8直升機47架),地空導彈發射架125部。
烏拉爾軍區司令部駐葉卡捷琳堡。地面部隊編1個坦克師、1個摩步師、1個特種部隊旅、2個炮兵旅/團、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裝備主戰坦克1300輛、裝甲戰車1600輛、火炮900門、“飛毛腿”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18部,地空導彈發射架600部。
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駐赤塔。地面部隊編2個軍司令部、3個坦克師、2個摩步師、1個炮兵師、2個機槍炮兵師、3個摩步旅、10個炮兵旅/團、2個戰役戰術導彈旅、2個地空導彈旅、2個特種作戰旅、4個反坦克團、1個戰鬥直升機團,裝備主戰坦克4468輛、裝甲戰車6000輛、火炮4300門、“飛毛腿”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36部、戰鬥直升機35架。空軍部隊裝備蘇-24/25型機315架、蘇-27/米格-29型機100架、蘇-24型偵察機100架。
遠東軍區司令部駐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地面部隊編2個集團軍司令部、2個軍司令部、10個摩步師、2個機槍炮兵師、1個炮兵師、9個炮兵旅/團、1個摩步旅、3個戰役戰術導彈旅、5個地空導彈旅、1個特種作戰旅、1個反坦克旅、2個戰鬥直升機團、2個運輸直升機團,裝備主戰坦克3900輛、裝甲戰車6400輛、火炮3000門、踢-21型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54部,戰鬥直升機85架。海軍步兵1個師(2500人),屬于太平洋艦隊。海岸防禦部隊1個師。空軍部隊見西伯利亞軍區。
北方艦隊司令部駐北莫爾斯克。裝備潛艇37艘(其中戰略潛艇14艘、攻擊潛艇23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12艘,其他水面作戰艦艇26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75架、戰鬥直升機30架。
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駐加裏寧格勒。裝備攻擊潛艇2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6艘,其他水面作戰艦艇約26艘。海軍航空裝備作戰飛機邱架、戰鬥直升機41架。
黑海艦隊司令部駐塞瓦斯托波爾。裝備攻擊潛艇12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7艘,其他水面作戰艦艇約15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30架、戰鬥直升機13架。
裏海分艦隊司令部駐阿斯特拉罕,裝備各型艦艇約36艘。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駐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裝備潛艇16艘(其中戰略潛艇5艘,攻擊潛艇11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10艘,其他水面作戰艦艇約30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71架、戰鬥直升機23架。

軍銜

分7等20級:俄羅斯聯邦元帥,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3級仕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2級(高級准尉、准尉),軍士4級(大土、上士、中士、下士),兵2級(上等兵、列兵)。

駐外兵力約2.215萬人。

駐亞美尼亞地面部隊3100人,1個軍事基地,裝備主戰坦克74輛、裝甲車17輛、步兵戰車148輛、火炮84門,空軍部隊爲1個大隊,裝備米格-29型機14架、1個S-300地空導彈營。
駐格魯吉亞地面部隊5110人,3個軍事基地,裝備主戰坦克140輛、裝甲戰車500輛、火炮173門、戰鬥直升機5架,另有118輛裝甲戰車和一些火炮部署在阿布哈茲,空軍部隊裝備地空導彈發射架60部、飛機35架。
駐摩爾多瓦地面部隊2600人,編1個作戰集群,裝備主戰坦克117輛、裝甲戰車133輛、火炮128門。
駐塔吉克斯坦地面部隊8200人,編1個摩步師,裝備主戰坦克190輛、裝甲戰車303輛、火炮180門。駐烏克蘭1個海軍步兵團(1500人),裝備裝甲戰車212輛、火炮31門。
駐非洲100人。駐古巴800余人。駐敘利亞1?人。駐越南700人。
參加維和行動:駐波黑1300人,2個空降營;駐格魯吉亞/阿布哈茲約1500人,1個空降團;駐格魯吉亞/南奧塞梯500人,1個摩步營;駐摩爾多瓦/德涅斯特500人,1個摩步營;駐南斯拉夫約3600人。
http://news.163.com/06/0912/09/2QQDMC0R0001216L_3.html


俄軍大力打造新武器未來7年整體戰力要超蘇軍

  2008年2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無意幹涉烏克蘭加入北約,但他同時警告美國,不要企圖在烏克蘭建立軍事基地或部署反導系統。普京說:“他們的意圖在于削弱我們的導彈——核打擊潛力,這就使俄羅斯有必要做出回應舉動。”

  一年來俄羅斯頻頻亮劍

  近來俄烏關系緊張,說穿了不過是俄羅斯和美國關系再度緊繃的一種外在表現。
  2月8日,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金碧輝煌的會議大廳,普京在國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發表演講,闡述俄內外政策和發展戰略。在談到軍隊建設和國家安全問題時,他說:“新的軍備競賽已經出現,俄羅斯會積極響應,但不會卷入,因爲這將拖垮俄羅斯經濟。”普京同時強調,俄羅斯會繼續發展先進武器,應付挑戰。
  去年2月10日,普京在德國舉行的國際安全政策會議上公開指責美國“過度使用武力,導致新一輪軍備競賽”。他責問美國:“爲什麽現在動輒就要大動幹戈?難道除了相互毀滅對方,我們就沒有政治智慧、以尊重民主與相互權利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嗎?”
  此後,俄羅斯展示國力、顯示軍事實力的舉措不斷:俄海軍航母艦隊重返大洋巡弋,空軍遠程戰略轟炸機15年來首次重現北約國家領空附近執行巡邏任務,戰略火箭部隊試射行動頻繁……今年1月下旬到2月初,俄羅斯海軍航母戰鬥群和空軍戰略轟炸機在大西洋東北水域舉行了“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海空協同演習”。2月9日,俄空軍兩架圖—95戰略轟炸機飛近日本海域,進距離“接觸”在西太平洋海域執行巡邏任務的美軍“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及其導彈巡航艦,事態發展導致俄美、俄日關系驟然緊張。

  經濟發展重拾軍事自信

  有分析指出,俄羅斯頻頻顯示軍力,高調應對新一輪軍備競賽,是美國及其北約盟國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的必然結果。北約勢力範圍日益接近俄邊界,美國執意在鄰近俄羅斯的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防禦系統,這些都大大刺激了俄羅斯的神經。
  另一方面,俄羅斯近年來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最近幾年,俄年經濟增長率平均達6.7%。2006年俄GDP總量超過1萬億美元,重回世界10大經濟體行列。國家實力的增強使俄羅斯越來越自信。根據相關計劃,2007年至2015年俄羅斯將在武器現代化方面投入1890億美元,全力打造新型洲際導彈、新型核攻擊潛艇和超級航空母艦,最終在未來7年內實現俄軍整體戰鬥力超過蘇軍時期的宏偉目標。
  分析人士指出,以現在的力量對比看,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尚與美國相差懸殊,進行全面的軍備競賽對俄羅斯來說絕非最佳選擇。俄羅斯軍方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近年來打造制衡美國的“撒手鐧”成爲俄羅斯在“非對稱”軍事形勢下取得主動權的主要策略。

  緊盯美軍打造“撒手鐧”

  在俄軍的“撒手鐧”中,最引人關注的要屬“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導彈采用了最新制導和最新變軌技術,射程達到0.8萬-1萬公裏,其飛行高度和特殊的飛行軌道令美軍的導彈防禦系統束手無策。最近俄軍又在這種導彈上安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不少西方軍事網站在評價新一代“白楊”導彈時,都形象地把它比喻成“美國反導防禦系統的克星”。
  此外,俄羅斯軍方目前還在研制一種“真空炸彈”,以期制衡美國。真空炸彈體內裝有7.8噸新型高爆炸藥,盡管總裝藥量比美軍“炸彈之母”略少,但因其采用先進配方,威力反而超過對手,相當于44噸傳統的TNT炸藥爆炸後的威力,比美軍炸彈幾乎擴大了兩倍。據報道,這種炸彈采用了“兩級引爆技術”,首先通過第一級引爆將炸彈主體送入空中,然後再讓其發生“第二次爆炸”來殺傷敵人。由于真空炸彈爆炸時會大量消耗氧氣,令附近形成真空,沒有被爆炸波及的敵軍亦會因缺氧窒息死亡。
  在一次實驗中,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將真空彈攜帶升空投放,爆炸産生的超音速震蕩波及高熱把地面建築物夷平,地面出現了巨大彈坑,面積足足達到300多平方米。俄總參謀部負責人稱,這種新型武器的威力已可同小型核武器相媲美。和核武器相比,真空炸彈不會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因此俄軍方認爲,真空炸彈“成本低,威力足,不違反國際條約”。美專家認爲,俄羅斯推出“真空炸彈”意在強調本國的軍隊正在恢複元氣,並重新擁有了趕超美國的諸多最新型裝備。
  除上述武器外,俄羅斯還在積極研制超音速巡航導彈。這種導彈的飛行速度可達到音速的10倍,飛行高度範圍很廣,飛行軌迹複雜多變,可以對付任何導彈防禦系統和防空體系,很有希望成爲俄空軍對付美國反導系統的又一利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18/0741485783.html

西方研究機構稱俄軍戰鬥力衰弱外強中幹 2009年02月02日 中國網

  據俄羅斯《紐帶》網報道,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專家日前發表報告稱,俄武裝力量2008年在國際舞臺上的頻繁亮相,在很大程度上僅是具有象征性的意義,從軍事角度看,其所展現出的實力是相當“微不足道”的。總體上講,目前的俄軍更像是一只“紙老虎”。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專家指出,盡管俄武裝力量在2008年恢複了戰略轟炸機的遠程訓練飛行,並派遣多艘軍艦前往各大洋遠航,但要說道俄軍的複興還爲時過早。
  分析家們指出,俄羅斯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克服最近20年來的停滯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目前,俄海軍中總共只有12艘核潛艇和大約20艘作戰艦艇處于戰備狀態。
  需要提醒的是,俄《生意人報》此前曾報道稱,自前蘇聯解體後,俄海軍在國際水域最大規模的實力展示出現在2008年12月份。參加這次遠航的作戰艦艇和保障船只共有13艘。
  此外,英國專家指出,在1998-2007年期間,俄軍費指出在俄國內生産總值中所占的比重由5.25%下降至3.9%(不過,按照俄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在此期間俄國內生産總值總共增長了12倍,也就是說,俄軍費指出仍有較大幅度增長)。
  雖然俄軍在去年8月份的高加索沖突中迅速擊潰了格魯吉亞軍隊,但其卻暴露出了在行動組織上的大量缺陷。英國專家認爲,俄羅斯要想打造一支符合現代作戰需求的軍隊,就必須對目前的武裝力量結構進行全面改革,其中也包括實施完全的職業化。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創立于1958年,是一個不隸屬于任何政府的獨立國際研究組織。其管理理事會中共有來自16個國家的代表,而其成員則是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戰略問題專家。(春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9-02-02/0852540471.html

俄報告稱: 俄軍戰鬥力仍在下降複興只是神話

  東方網 2007年11月16日消息:【美聯社莫斯科11月13日電】一個獨立的專家小組在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盡管普京政府一再承諾要加強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但後蘇聯時期俄羅斯武裝力量實力逐步下滑的勢頭仍未得到扭轉。
  俄羅斯獨立研究機構國家戰略研究學會發布的這份報告稱,俄軍隊持續受至受到腐敗、效率低下及士氣低落等問題的困擾。報告還說,克裏姆林宮尚未兌現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承諾。
  普京之所以受到民衆的普遍歡迎,是因爲油價飆升推動了經濟繁榮,有助于提高工資和退休金,以及他努力重振俄羅斯的影響力。但批評人士說,前蘇聯軍隊一度使人引以自豪,而俄羅斯的軍隊只是虛有其表,克裏姆林宮好戰的宣言掩蓋了其軍事實力逐步下降的實情。
  國家戰略研究學會負責人斯坦尼斯拉夫?別爾科夫斯基在介紹這份報告時說:“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軍隊複興只是一個神話。在他的領導下,俄羅斯武裝力量已經完全衰落。”
  這份報告警告說,如果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俄羅斯的核武器庫將在未來10年內,從現有的大約680枚洲際彈道導彈減少到100至200枚。
  報告還說:“在現行政策下,這些趨勢是不可能扭轉的。”報告指出,俄羅斯的軍事工業綜合體逐步走向衰落,而且由于缺少大量資金的投入,這些軍事工業綜合體將無法增加武器生産量。
  政治軍事分析研究所專家亞曆山大?赫拉姆奇欣說,核部隊的持續衰落意味著,俄羅斯核力量將下降到遠遠不及美國的水平,而將與中國持平。
  赫拉姆奇欣說:“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已經大幅衰落。”他補充說,俄羅斯的海上核力量已經經曆了大幅削減。
  赫拉姆奇欣與其他專家表示,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軍費預算大幅增加,而與葉利欽時代相比,實際買到的武器反而更少了,專家們將問題的根源歸咎于貪污。赫拉姆奇欣說:“由于貪污腐敗,軍隊以較高的花費獲得了較少的武器。”專家表示,隨看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日益轉冷,俄官員將美國與北約視爲其主要潛在敵人,而忽略了來自中國的與日俱增的威脅。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莫斯科和北京的關系日益密切,雙方還基于他們共同反對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建立起所謂的“戰略夥伴關系”。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在後蘇聯時期工業衰落的局面中處境艱難,而中國成爲其最大買主之一,購買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戰鬥機、潛艇和驅逐艦。
  赫拉姆奇欣說:“多虧了俄羅斯,中國幾乎已經克服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較明顯的軍事技術落後問題。”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1-16/0909472176.html

俄羅斯軍力透視:加強新武器研發依然難敵美國 2007-08-30 南方新聞網

  俄羅斯軍力建設明顯加快,實力突飛猛進。然而,如今的俄軍真有實力實現其“帝國夢想”嗎?

  如同冷戰時的蘇聯一般強硬

  “如果軍隊沒有前途,國家也就沒有前途”,這是普京的明確宣示,他也一直努力建設“有前途的”軍隊。自2003年起,俄羅斯國防預算每年增速約20%,今年2月又有報道說,俄將在未來幾年投資2000億美元用于軍事項目。
  一邊是軍費增加,另一邊,新式武器也層出不窮。僅2006年,俄羅斯推出了近250件新式武器。2007年,俄羅斯亮出的新武器更讓人眼花繚亂:4月,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下水,當初普京曾表示即使賣掉克裏姆林宮也要把它造出來。5月,俄羅斯成功試射了“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5月底,伊斯坎德爾—M巡航導彈試射成功,它既能按照彈道曲線,也能按照無法預知的軌道飛行。6月,俄羅斯成功試射了射程8300公裏“布拉瓦”戰略潛射導彈。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俄羅斯正在加強采購、研發新式武器,力爭實現軍隊現代化。俄軍計劃,到2010年先進武器裝備要達到軍隊裝備總量的35%,2015年達到45%。此外,俄軍隊實行質量建軍,全軍裁至100萬;改革兵役制度,走職業化發展的道路。
  在俄軍現代化加快之時,俄羅斯不失時機地向世界展示其軍事實力:海陸空大規模輪番或聯合軍事演習,規模越來越大;在把國旗插到北極海底之後,俄羅斯戰略轟炸機恢複了冷戰時期的遠程偵察巡邏,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也恢複值勤作業。俄羅斯的軍事發展徹底改變了1996—2000年間“戰車不出庫,飛機不升空,艦船不出海”的局面。
  此前的7月14日,俄羅斯宣布暫時停止履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並表示如果任憑美國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俄羅斯以新導彈應對,歐洲將會成爲“火藥桶”。這一切,使俄羅斯人感到俄羅斯如同冷戰時期的蘇聯一般強硬。

  軍力依舊難敵美國

  俄羅斯真的成爲一個軍事超級大國了嗎?不妨對俄美兩軍實力作一簡單分析——除去人、政治的因素。
  我們先看看俄美兩軍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就戰略轟炸機而言,美國戰略轟炸機主要有B-52H、B-1B、B-2A三種機型,共200多架。俄羅斯約有80架圖—95、15架圖-160戰略轟炸機。單就兩國戰略轟炸機的載彈量、航程、時速等指標,算是半斤對八兩。但是,美軍空軍的實戰經驗豐富,而且B-2A還具備隱形等先進功能,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甚至笑稱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爲“老爺轟炸機”。
  戰略核潛艇方面,美國擁有18艘第四代“俄亥俄”級核潛艇。俄軍共擁有12艘第三代戰略核潛艇和1艘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後者在靜音和隱形方面優于美國對手,但可惜只有1艘。按照俄軍計劃,到2015年增至8艘。
  據2006年資料,美國約裝備有500多枚陸基民兵 III戰略核導彈與部分“和平衛士”戰略導彈、432枚“三叉戟”海基戰略導彈。數量不多的“白楊—M”是俄軍路基戰略核力量的“撒手鐧”。俄前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曾在今年年初稱,計劃部署總計34枚新型井射“白楊-M”,另外到2015年還將另部署50枚機動型“白楊-M”;他證實,俄羅斯已部署了40多枚井射“白楊-M”。射程近萬公裏的俄海基戰略導彈“布拉瓦”能夠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但目前還在試驗中,要到2008年才能批量生産。
  克林頓曾說,航母是政治的筆尖。只要出現危機,美國人首先想到的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裏”。美軍的航母之多讓俄羅斯難望其項背,雙方數量比爲12:1。
  在軍力的遠程投送上,美軍擁有數百架大中型運輸機、600架左右的空中加油機,連同海軍大型運輸艦船、登陸艦,世界上獨一無二。而目前俄羅斯只有19艘軍艦和潛艇在遠洋值勤。盡管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也有用大型、中型運輸機,但與美國擁有的數量比,都略顯寒酸。
  美軍不滿足于目前的軍事領先態勢,還計劃建造2.5萬噸核巡洋艦;以百顆衛星掌控全球戰局;建造排水量達5萬噸的超級兩棲戰艦;用洲際導彈投送無人機;功能強于整套軍事衛星通訊系統的首顆寬帶通訊衛星也即將升空。
  美軍一年4000多億美元的軍費預算,幾乎占了全球軍費預算總額的一半。布什曾明確表示,美國的軍事技術要領先盟國、先進對手半代至1代。
  與之相比,無論在現有裝備,還是未來發展計劃,俄軍都稍遜風騷。

  帝國夢——聊以自慰的回憶
  軍力發展,要有經濟作爲後盾。

  隨著能源收入大增,俄羅斯決心建立一個擁有創新經濟的能源超級大國,到2020年,把俄羅斯建成世界上最發達、最繁榮的國家之一。但是,誰能保證能源價格不向下波動呢?
  適當的人口也是國力之一。俄羅斯目前總人口1.4億,但是每年遞減約70萬人。相比之下,美國有3億人口,歐盟有近5億人口,而且每年還吸納一定數量的高素質人才,爲歐美經濟“輸血”。
  沒有資金,再宏偉的軍事計劃也只能束之高閣。俄羅斯財長庫德林就俄羅斯能否建設幾艘航母艦隊表示懷疑。面對美國和北約,俄羅斯當然不會學蘇聯那樣搞軍備競賽,只能以“非對稱手段”應對。因此。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蘇聯時代的“帝國夢”,只能成爲俄羅斯人聊以自慰的回憶。(作者系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08-30/1100462050.html

俄羅斯軍力處于最危險時刻說法無根據2007年12月21日 
 
  近日,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引起了各國媒體和軍方的廣泛關注。這篇名爲《細數普京:俄羅斯軍隊的危機與衰落》的報告宣稱,俄羅斯軍事力量處于最危險的時刻,尤其是在普京執政期間危機更加嚴重。這種觀點,可以說是對近年來俄羅斯軍力的極大否定。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其觀點是否真實客觀?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從事俄軍研究多年的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于淑傑,請她從一位研究俄軍的專家的角度來爲我們解讀這份報告。

  記者:于老師,最近,我注意到國內很多媒體都報道了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院發表的報告《細數普京:俄羅斯軍隊的危機與衰落》。我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這份報告和其相關的報道?
  于淑傑:我曾經看過國內一些相關的報道。在接到你們的采訪預約後,我又專門查看了這份報告比較詳細的內容。

  記者:據您了解,這家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院是一個什麽背景的機構?這個研究院是由哪些研究人員組成的?
  于淑傑:在介紹這個研究機構之前,首先我想澄清一下該機構的稱謂。現在國內媒體上提到的“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院”,我認爲,按原文譯成“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所”爲妥。
  其次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研究所的名稱譯成中文之後會産生歧義,一種意思是“國家級的戰略研究所”,另一種意思是“研究國家戰略的研究所”。而按中國人的語言思維習慣,人們大腦中首先反應的是第一種含義,但這樣的理解會無形中擡高該機構在人們心目的地位和權威性。
  其實,俄文(Институт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стратегии)表達的意思是單一的,只有“研究國家戰略的研究所”這一層意思。我想,在對該研究所的定位有了准確的了解之後,再讀其研究報告心理上恐怕就會有一個全新的把握。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這個研究所。它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成立于2004年,其創建人是斯坦尼拉夫?別爾科夫斯基。此人曾于2002年成立過一個“國家戰略委員會”,曾爲現在仍逃亡在英國倫敦的別林佐夫斯基工作過,在寫過一份引起軒然大波的、攻擊普京的“寡頭政治與國家”的報告後,也去倫敦呆過一段時間,從倫敦回國後用“自己的錢”在“國家戰略委員會”的基礎上改建爲“國家戰略研究所”。
  該研究所組織形式比較松散,即“小核心、大外圍”,其核心機構只有8人,外圍是由45位研究人員組織的學術委員會。其宗旨是“創建整合國家利益的戰略”,揭露有關各政治主體和政治事件的神話,通過因特網傳播其思想,以影響社會輿論。

  記者:這份報告中說,“俄羅斯軍事力量處于最危險的時刻,尤其是在普京執政期間危機更加嚴重,而且這種情況在普京年代出現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種說法和這段時間對俄羅斯很多報道的基調是完全相反的。
  比如說,前一段有很多報道說,俄羅斯從今年開始恢複遠程轟炸機的日常巡邏,這是俄羅斯軍事力量增強的重要表現。
  那麽,在您看來爲什麽會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聲音?您覺得,這份報告中的這種評價是否客觀?
  于淑傑:我個人認爲,這種評價在俄羅斯是一種非主流聲音,比較偏激,談不上客觀,只能算作一家之言。它的積極意義是,在人們普遍認爲俄軍實力得到恢複的形勢下提醒人們要冷靜地、全面地評估正在崛起中的俄羅斯軍隊。但也僅此而已。
  從中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份報告無視俄軍實力明顯增長的事實而把其描述得一團漆黑,除了能達到聳人聽聞的效果之外,還反映出報告作者們“鮮明”的立場。
  俄大選已經臨近,上述言論無疑會混淆人們的視聽、搞亂俄國內的政治生態、挑撥總統與軍方的關系,甚至挑撥中俄關系,以引起人們對現任總統制定的俄軍戰略和對華政策的質疑和不滿。

  記者:從一個研究俄軍專家的角度,從您掌握的情況來看,您覺得在普京執政期間,我們應該怎麽來評價俄羅斯軍力的發展?
  于淑傑:在普京執政期間(2000~2007年),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俄羅斯的國防預算也大幅增加。2001年,俄羅斯的國防預算總額爲2147億盧布(約合81億美元)。而到了2007年,這一數字已達到8600億盧布(約合325億美元)。據說,到2009年,俄國防開支將達到1.038萬億盧布(約合393億美元)。面對軍費如此大幅度的增長,說“俄軍狀況不如從前”甚至到了“最危機的時刻”顯然是沒有根據的。

  記者:那麽,在過去的幾年中,有哪些比較具體的事例或者數據可以說明俄羅斯軍隊現在整個的建設水平嗎?
  于淑傑: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
  2006年,俄軍出臺了《2006~2010年俄聯邦武裝力量建設計劃》和《2007~2015年國家武器綱要》兩份重要文件,進一步證明俄軍建設正在有計劃、有目標的向前推進。尤其是在近兩年,俄軍隊建設動作很大,實現了高層領導指揮體制的進一步優化,組建了跨軍種的戰區指揮體制,壓縮了軍隊規模,優化了軍兵種結構。在武器裝備發展方面,投資5萬億盧布研發新型高效武器裝備系統,以到2020年實現俄軍的全面換裝。
  另外,俄軍突出了戰略核力量的建設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把軍隊信息化建設與戰略核力量、空天防禦系統建設列爲軍隊建設的三大優先方向。其中戰略核力量建設重點放在了改造和研發陸基“白楊-M”機動型洲際導彈、海軍“北風”級戰略核潛艇和海基“圓錘”型戰略核導彈、圖-160戰略轟炸機上,這些方面均有突破性進展。在人員補充方面,提高了合同制軍人的比例,至2008年1月1日,合同制士兵將達到俄軍編制士兵和軍士人數的44%,基本按計劃實現了俄軍職業化建設的目標。
  從2007年11月俄發布的國防部總結報告獲悉,去年一年俄軍舉行了50次戰略、戰略-戰役和戰役層次的訓練演習,重點演練了軍隊在武裝沖突、局部戰爭和地區戰爭中的使用方法;恢複了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彈道導彈的戰鬥值班。還舉行了6次大隊級和旅級戰術演習,28次團級戰術演習,255次團首長-參謀部演習。
  根據普京總統已批准的國防部計劃,明年俄軍將舉行“穩定-2008年”首長-參謀部戰略演習,屆時將根據統一的部署,用兩個月的時間在俄各地區舉行一系列不同規模的戰略演習及首長-參謀部演習。演習過程中,將重點演練消除俄邊境地區的武裝沖突、必要時軍隊戰略展開的組織、軍隊集團在戰略規模的軍事行動中的使用,以及對包括戰略核力量在內的整個軍隊的戰略指揮等內容。
  我想,俄軍上述已經完成和即將完成的計劃足以說明俄軍的實力是增長了還是衰落了。(潘婷)
http://www.nihaotw.com/gfxgx/zjft/200712/t20071221_316589.htm

 

另參本館

<俄喬戰爭>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050149/20080904060429/

<中國熊報?>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609824/20070421065858

 

 

 

阿楨 2022-01-18 09:19:06

2022哈薩克動亂相關新聞資料
哈薩克油氣價格上漲2022-01-05遭遇"顏色革命"“中亞之春” 。哈動亂01-10平息164死、近6000人被捕,400多輛汽車被毀,100多家大型商場和銀行被搶,損失約2億美元。哈舉行全國哀悼:在緬懷中走向復原。
哈總統:抗議團夥在國外受訓,襲擊為外部侵略,調查定性:未遂政變。背後涉及內部權力鬥爭,解除國家安全委員會兩名副主席職務。哈前總理涉嫌叛國罪被捕,大批外國人被抓。
哈總統請求集安組織(CSTO)派維和部隊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
俄率集安組織5國聯軍出兵維和,特種兵突襲,奪回首都政府大樓/機場,叛軍措手不及,扭轉局勢。哈總統解除緊急狀態01-13集安組織維和部隊開始撤離。
哈50輛軍車包圍200抗議者 現場傳出槍響。哈警方:數十名暴徒企圖襲擊警局被擊斃。
哈總統:批准無警告開火,不投降將被消滅。哈記者:西媒CNN“標題誤導”帶節奏“哈領導人下令毫無預警地殺人,街頭躺滿屍體” 。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向哈派兵維和 否則像烏克蘭一樣送美大禮。
哈官員稱暴徒行動專業:用特殊通訊方式,專人做狙擊手。
哈第一大城前首都阿拉木圖市長險遭刺殺司機身亡。查獲非法運送武器和人員車輛。
哈總統:恐怖分子約兩萬,繳獲暴徒裝備:汽油桶醒目,還有各式槍支。
哈暴徒自述:收錢上街,每人分一瓶"飲料"喝完就失控。
哈搗毀伊斯蘭極端組織窩點,負責人為外國公民,暴徒曾接受外國訓練。哈總統:有阿富汗等國民兵參與了此次未遂政變。
上合組織:對哈騷亂表示關切 願向哈提供必要協助。
習近平向哈總統表示,反對外部勢力在哈策動顏色革命,反對任何破壞中哈合作的企圖。
哈暴亂有明顯外力介入:烏邊境重兵集結,美俄即將談判,哈薩克突發暴亂!(回應:美歐圍魏救趙,豈料普金老謀深算、棋高一著!)
俄主導維和部隊進駐哈,影響中國一帶一路發展 -- 三立 (回應:中國也表態,哈顏色革命不可能成功!)
哈動亂恐延燒新疆,美國讓中國剉咧等--關鍵時刻(回應:這節目常不經查證,當脫口秀看。)
哈暴動! 中:提供必要支援--全球大視野(回應:哈動亂實則是美給中俄送大禮!)
哈騷亂背後:美國控制的NGO組織煽動哈暴動,哈天然氣75%為美資,但國內供氣不足,2019年哈油氣補貼130億美元,由於人為壓低價格,導致供應短缺和品質下降。但補貼已成騎虎難下,有阿拉伯之春在前,任何去補貼和漲價都會成不穩。

阿楨 2021-12-30 07:32:19

俄烏衝突中的營級戰鬥群 "鋼鐵重錘"還是"合金匕首" 2021-09-29

“營級作戰群”最初是美軍提出,俄軍官方是“多兵種合成作戰群(ОТГ)”,“營級戰術群(BTG)”。但從俄國防部長紹伊古2021-08-10表示“俄軍已組建了168個營級戰鬥群”來看,已被俄官方接受。

面向新時代的俄羅斯營戰鬥群 2021-07-29

20世紀80年代,在阿富汗多山的地形環境下作戰,大兵團難以展開,於是蘇軍組建了數個“營特遣隊”,通常是在一個摩步營的基礎上加強1個坦克連、1個炮兵營或炮兵連、1個工兵連、1個防化排。
兩次車臣戰爭中,俄軍訓練廢弛、作戰單位缺編嚴重、作戰裝備維護情況不佳、作戰能力急劇衰退的現實暴露無遺。
2008的俄格(喬)戰爭雖然俄勝,但依舊暴露出軍隊缺編嚴重,戰平轉換節奏緩慢,各分隊獨立作戰能力弱,對上級資源保障依賴嚴重等現象,俄開始效仿美軍打造旅級作戰單位,以替換靈活度不高的師。
以2010年組建的重型摩步旅為例,其下轄2個坦克營、2個摩步營、2個榴彈炮營、1個防空營、1個偵察營、1個通信營、1個工兵營、1個後勤營、1個指揮連、1個電子戰連、1個防化連、1個衛生連。
其中,每個坦克連下轄4個10車制坦克連和1個修理連。每個摩步營下轄3個15車制的摩步連、1個營屬炮兵連、1個維修連和一個反坦克排。偵察營下轄1個輕型偵察連、1個重型偵察連、1個火力偵察連、1個電子偵察連、1個近程無人機連和1個遠程無人機排。每個榴彈炮營下轄3個6門制榴彈炮連。
我們所熟知的合成營通常是在營建制內配屬支援作戰單位,各兵種單位在資訊化通信指揮系統下圍繞各自的戰技術特點開展協同訓練。但俄軍的營戰鬥群則以一個編制31輛步兵作戰車輛的摩(機)步營為核心,在戰時會得到1個18門制的自行火炮營、1個6車制的火箭炮連、1個10車制的坦克連,外加偵察、防空、電子、後勤、通信若干單位得加強。實質上就是以全旅的作戰力量保障一個營,形成作戰拳頭。
俄軍既決心進行軍事改革,為什麼不打造真正融合多兵種協同的合成營,而要搞出一個需要抽空一個旅級作戰單位配屬加強的戰鬥群呢?主因是營戰鬥群已是俄軍在現有條件下所能組建的最有效的作戰單位了,通俗一點說就是養不起真正的合成營。
從實際作戰效果來看,俄軍的這種編制模式確實提高了部隊戰鬥力。但要面對電磁環境更加複雜,作戰節奏更快的現代化戰爭,俄軍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

阿楨 2021-12-14 08:52:10

習普2021/12/15視訊會議 聯手抗美意味濃

兩國元首將對明年關係做出頂層設計,並就重大國際及區域議題交換意見。由於剛落幕的美國「民主峰會」正在營造「天下圍中」的國際態勢,加上俄國與烏克蘭邊境戰雲密佈,預料這場「習普會」可望進一步確立中俄聯手抗美的基本戰略態勢。

美國最大的失誤, 是把俄羅斯當紙老虎而過度關注中國 (原載Foreign Affairs)

【導讀】本文分析,俄羅斯並非像一些政客所認為的那樣不堪一擊。俄經濟總量雖然停滯不前,但是體量依然十分龐大。雖然人口在不斷地減少,但是人口結構仍然在不斷改善,並且一直在積極地吸納優秀移民。在軍事力量方面,近年來通過不斷改革與資金投入,仍然具有強大實力,並對俄的傳統勢力範圍保持威懾。而且,寄希望於普京卸任後俄出現重大變革的想法也不現實。所以,作者認為美國必須重新調整戰略部署,拋棄俄日薄西山的迷夢。
  回應
作者的意圖是要挑撥離間中俄,現在美國最害怕的就是中俄的戰略夥伴關係,幸好俄羅斯人特別是普沒有作者這麼傻,他們十分清楚美歐的意圖!
  相關新聞
 俄美領袖2021-12-09會談,普京警告北約勿在烏克蘭跨越「紅線」,拜登警告普京前所未有經濟制裁:不派美軍保衞烏克蘭
 尼加拉瓜2021/12/10對台斷交:蔡當局痛心,美國受打擊! 拜登民主峰會、抵制冬奧,習近平美後院開戰。路透社:痛擊美國! 日本產經新聞:潑民主峰會冷水!美台勾結近期愈發頻繁。美先後打出國會牌、互訪牌、軍售牌、日本牌、歐洲牌、太平洋島國牌,達到以台制華的目的。而民進黨當局亦倚美謀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