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1 06:14:13阿楨

《巴爾幹》

馬克.馬佐爾何許人也?不然怎敢在其《巴爾幹:被誤解的歐洲火藥庫》(台北:左岸文化,2005)(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簡體版)挑戰西方主流民主民族國家觀?

馬克.馬佐爾(Mark Mazower),哥倫比亞大學歷史教授,曾任教於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薩塞克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專長為現代希臘史、二十世紀歐洲史。他定期在《泰晤士報文學副刊》與《倫敦書評》撰寫書評,並有多本著作,包括《新黑暗大陸》、《希特勒統治下的希臘內幕》等書。
目錄
巴爾幹年表
引言:名稱的由來
1 土地和居民
2 民主興起之前
3 東方問題
4 建立民族國家
後記 論暴行

由馬佐爾以下<引言>文摘,便知:

一開始,巴爾幹就不只是個地理概念。這個名詞像它的許多前身一樣充滿了負面含意,如暴力、野蠻、原始……自由主義者覺得一個分裂又不穩定的現實世界很難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民族自決理想……但在巴爾幹,結果卻恰恰相反。
我寫這本書的主要挑戰,正在于能否以新的角度來看巴爾幹,而不是透過我們長久習慣的“巴爾幹棱鏡”看到曲折的面目。

西方人對巴爾幹的刻板印象應該發展了不只一個世紀,否則這種印象爲何仍有那麽大的控制力就委實難以解釋。這個名詞雖然晚近才産生,卻是奠基于西方深層思想之上。其中之一就是基督正教和天主教的緊張對立,形成于十字軍1204年劫掠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時。更重要的因素當然仍是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之間那道互相不了解的鴻溝。

盡管基督徒和穆斯林在宗教上互相憎惡,16世紀的歐洲人仍很尊重並畏懼土耳其人的勢力、領土和效率。“Gran Signore”(大人),即普爲人知的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被視爲或許是當時已知世界中最有權勢的統治者。文藝複興時代的觀察家形容他是亞曆山大大帝和羅馬皇帝們的繼承者,並對基督教軍隊毫無軍紀的狀態有很糟糕的描述。

後來,這種對奧斯曼政權的尊敬論調開始漸漸消失。從17世紀的下半葉,遠在孟德斯鳩論及這個主題的著作出現之前,奧斯曼的統治便日益被描述成“暴政”或“專制”。早先對它宗教寬容的描述減少了,人們愈來愈強調它缺乏合法性,它嚴重的貪污、苛捐雜稅、司法不公,並預言它終究要滅亡。

  這樣的觀點轉變,正當土耳其人及其對手之間的權力均衡發生明顯的變動,奧斯曼的軍事擴張仿佛已到了極限。由于貿易和帝國組織橫越了大西洋,商業資本主義興起,以及三十年戰爭後新國家制度的建立,信奉基督教的歐洲愈來愈強盛。

價值觀的大幅度變動,伴隨著這些政治和經濟上的發展。在17世紀的宗教戰爭之後,科學與啓蒙運動的興起替歐洲帶來了新的政教分離主義,並統合了精英文化,使奧斯曼的政教結構似乎顯得過時。也是從此時,西方開始譴責過分自負的宗教勢力,包括腐敗的基督正教教士與伊斯蘭教“狂熱分子”,並延續至今。在旅人、博學者和哲人的著作中,出現了強力的、新的兩極論,例如文明的西方和野蠻的東方、愛好自由的歐洲和專制的東方國家。性感的、緩慢的、夢幻的——對于關心自己的西方遊客而言,東方的一切都像鏡中之物。

(楨:以上即本館多文析判的東方主義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90/2005122707415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313625/2008042605585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510241/20081001060908

伊迪絲•杜韓如此總結西方人的態度:“當穆斯林殺穆斯林,那不算一回事。當基督徒殺穆斯林,是理所當然的行爲。當基督徒殺基督徒,那是判斷錯誤,最好不要談論。只有當穆斯林殺基督徒時,我們才認爲是十足的殘暴。”

(楨:擴而言之便是人/族/國之共性:己所不欲必施於人、好話說盡壞事幹絕
己所不欲必施於人:最現行的便是西方尤其美國之反恐,自己不願被恐怖攻擊如911,卻不知911乃對美國長期對別人實施國家恐怖主義之反抗。
好話說盡壞事幹絕:掛民主自由人權頭,賣的卻是西方尤其美國之霸權牛肉利益。
以上參本台《霸權還是生存》《權力與恐怖》《流氓國家》《美國人權外交政策》《西方人道主義干預》書評)

剛剛才打敗奧斯曼軍隊的巴爾幹國家立即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彼此兵戎相見。他們的正規軍以殘暴的方式對付平民,這樣的新聞時有所聞,尤其是在馬其頓、科索沃和黑山。托洛斯基說:“當你靠近看它,一切便是如此。肉正在腐爛,人肉和牛肉都一樣;村莊變成了火柱;人們在誅殺‘十二歲以上的人’;每個人都變成了野獸,失去了人性。”

  然後,1914年6月,斐迪南大公被信奉民族主義的塞爾維亞學生加夫裏洛•普林西蔔刺殺身亡。20世紀第二次波斯尼亞危機和第三次巴爾幹戰爭變成了歐洲大陸的浴血慘劇,終于摧毀了歐洲的舊秩序。就因爲這樣,巴爾幹從此在歐洲人意識中受到詛咒。只有那些對這些小國懷抱最熱烈希望的人才繼續力爭,說它們值得援助。更少有人願意主張它們不應被西方的文化臆說壓垮,而應當依它們的自身狀況來理解。

  若想對巴爾幹半島有更真實、較少偏見的了解,一定得設法解開人們如何形成對這個區域的看法;這些看法不但受到當地事件的影響,也受到歐洲自我認同和文明發展的廣泛敘述的影響。

不過最近,由于對民族主義感到幻滅,許多人開始緬懷帝國的盛世;新的奧斯曼史學趨勢是強調蘇丹治下的種族共存和宗教共存,將這個帝國視爲一個“前衛文學”的多文化的樂園。但這種似是而非的論點雖然對舊的負面觀點作出了修正,卻沒有多大改進。真相是,雖然許多世紀以來奧斯曼比多數基督教國家更能接受宗教共存,但這跟宗教平等一點關系也沒有。如果巴爾幹沒有種族沖突,並不是因爲“容忍”,而是因爲蘇丹的臣民沒有民族的概念,以及因爲基督教強調“信徒的同心”而非種族的團結。

20世紀學者談論的是由傳統到現代的途徑,他們雖然改變了術語,但仍保留了相當多同樣直線的看法。他們利用經濟發展和政治民主化的一般假設模式,去了解巴爾幹的國家和社會何以依然貧窮不安定,不曾達到它們應當達到的境界。然而東南歐的相對貧窮或種族暴行是否真能解釋成落後的標記,仍是疑問。巴爾幹半島上的種族混合已顯著地存在許多世紀,在絕大多數時間中,根本沒有種族沖突;那爲什麽就在最近這一兩個世紀中,各種政治因素都變得騷動不安呢?

其實在19世紀西方將民族主義的思潮帶進來以前,巴爾幹並沒有明顯的種族之別,在那之前,人民多認為自己是希臘人,所謂的『保加利亞人』、『羅馬尼亞人』等等,都是在19世紀初才開始出現的名詞。

宗教問題,加上敏感的地理位置,造成巴爾幹難以安寧的局面。19世紀,是帝國主義擴張的時代。俄國想要擁有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對於巴爾幹半島的覬覦不言可喻,加上當地主要民族是斯拉夫人,而鄂圖曼帝國已衰落,打著拯救斯拉夫人的名號,實則準備擴張的時機在好不過了;而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始終視解救巴爾幹半島的基督徒,為其不可忘之職志,同時對於俄國的擴張緊張萬分。所以在基督教、回教、希臘人、斯拉夫人、土耳其人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交錯下,造成巴爾幹半島成為『火藥庫』的命運。

『根據民族來建立新國家的主張,是所有烏扥邦計劃中最危險的。提出這樣的主張就是要與歷史斷絕關係』。這是奧地利的外交部長在1853年提出的警告。為什麼在150年前的話,擺到2006年的今天,聽來仍是一針見血?!

爲什麽巴爾幹是歐洲的火藥桶?

巴爾幹半島位于歐洲的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彙合處,既控制著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也控制著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自14世紀以來,這一地區一直處于土耳其殖民統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爾幹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擺脫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加上20世紀初,隨著土耳其帝國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統治下的巴爾幹半島,成爲帝國主義瓜分的重要目標。所以這裏一直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矛盾。其中既有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也有巴爾幹各族人民與帝國主義矛盾,還有巴爾幹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統治者的矛盾,以及巴爾幹各國和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特別是列強之間的矛盾使巴爾幹半島地區經常發生糾紛、沖突和戰爭。
1912年3月至8月間,已經獨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4國先後結成反土同盟,即巴爾幹同盟。隨後帝國主義各國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都插了進來。俄、英、法站在巴爾幹同盟一邊,德、奧則支持土耳其。這樣巴爾幹的局勢更加複雜化。10月,同盟各國相繼對上宣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戰爭結束,土耳其戰敗求和。同年12月巴爾幹同盟四國與土耳其在倫敦舉行談判,由于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的插手,使交戰雙方的談判斷斷續續地拖了好幾個月,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簽訂了《倫敦和約》: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除保留伊斯坦布爾及附近的一小塊地區外,其余部分分割給巴爾幹同盟各國;承認阿爾巴尼亞獨立。對于巴爾幹各國來說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一次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歐洲的首腦們企圖壓下巴爾幹危機

然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由于各帝國主義的挑撥,在分配戰果時巴爾幹同盟內部産生于嚴重分歧。塞爾維亞和希臘對保加利亞獲得馬其頓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非常不滿,于是塞爾維亞和希臘于1913年6月1日簽訂了反保加利亞同盟條約,隨後羅馬尼亞也加入其中。俄國想利用這個同盟對抗德、奧,便對其表示支持。奧匈帝國爲了對付俄國,便支持保加利亞。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亞在奧匈慫恿下,先發制人挑起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第二次巴爾于戰爭是一次非正義的爭奪領土的王朝戰爭。結果,保加利亞被塞、希、羅、門、土五國聯軍打敗。8月10日,雙方在布加勒斯特簽訂了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喪失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從土耳其得到的大部分土地,而且還喪失了一部分原有土地。
兩次巴爾幹戰爭中,交戰雙方的背後都有帝國主義的支持,因此,巴爾于戰爭實際上反映了兩大帝國主義侵略集團的矛盾鬥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後,保加利亞爲了伺機“複仇”積極投靠德、奧集團;塞爾維亞、希臘和羅馬尼亞則加強了同協約國的聯系。這樣,兩大侵略集團對巴爾幹的爭奪和巴爾幹各國之間的矛盾更加劇烈和複雜,終于成爲帝國主義矛盾的焦點
http://history.news.163.com/08/0630/11/4FMC91DF00011248.html

巴爾幹

巴爾幹半島的11個國家共有面積大約是154.6萬平方公裏,人口約1.3億。其中,土耳其面積爲78萬平方公裏,人口6690萬;羅馬尼亞面積23.7萬平方公裏,人口2320萬;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的面積10.2萬平方公裏,人口1064萬;希臘面積13.1萬平方公裏,人口1047萬;保加利亞面積11萬平方公裏,人口843萬,克羅地亞面積5.6萬平方公裏,人口469萬;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面積5.1萬平方公裏,人口452萬;阿爾巴尼亞面積2.8萬平方公裏,人口333萬;馬其頓面積2.5萬平方公裏,人口203萬;斯洛文尼亞面積2萬平方公裏,人口197萬。由于土耳其只有3%的領土位于巴爾幹,所以一般不把土耳其包括進巴爾幹國家的行列。除去土耳其,巴爾幹地區的面積近80萬平方公裏,人口7000多萬。
巴爾幹地區位于歐亞兩洲的接壤處,是歐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時,這裏民族成份複雜,宗教多樣。自古以來,這裏就是歐洲的火藥桶。
巴爾幹地區長期是各大國覬覦的對象,多次遭到大國的統治。14世紀下半期,奧斯曼帝國入侵巴爾幹;19世紀中期,奧匈帝國也開始將巴爾幹的西北部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俄國自從15世紀以來一直打著解放“斯拉夫人”的旗號在巴爾幹地區爭奪勢力範圍。在這些帝國的統治之下的巴爾幹各國人民長期受到民族歧視和宗教壓迫,巴爾幹人民的解放事業往往與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聯系在一起。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在巴爾幹人民的爭取獨立的運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錯綜複雜的曆史原因,巴爾幹地區的民族和宗教關系十分複雜,曆史遺留問題更是難以解決,特別是領土問題。各個民族都想建立單獨的民族國家,擴大領土範圍。
近一百年來,巴爾幹前後發生了七次大的戰爭。1912-1913年塞爾維亞、黑山、希臘和保加利亞結盟,針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1913年塞爾維亞、黑山、希臘和羅馬尼亞一起反對保加利亞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1923年的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的希臘內戰和波黑戰爭。
巴爾幹地區是自古就是歐洲大國爭奪的焦點,也是它們分贓談判的砝碼,每次歐洲戰爭或世界大戰之後,首先遭到大國瓜分的就是巴爾幹地區。各國的邊界不斷遭到改變。例如,1912-1913的兩次巴爾幹戰爭之後,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的屬地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塞爾維亞和黑山5國分割,馬其頓則被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三國完全瓜分。一戰以後,由于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崩潰,巴爾幹國家大多都趁機擴大了疆土。塞爾維亞國王由于是一戰的戰勝國的國王,成爲新成立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29年起稱南斯拉夫王國)的國王,這個王國除塞爾維亞和黑山以外,接納了前奧匈帝國的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地。
隨著領土的變遷,人口的遷移也隨之而來。例如,南斯拉夫國家成立之初就有約40萬阿爾巴尼亞和50萬匈牙利人。幾乎每個民族在甲國是主要民族,而在乙國、丙國就是少數民族。也就是說,在巴爾幹地區,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居住著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的少數民族,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這期間,一方面,由于政權的更替,許多少數民族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一些原來的統治者成爲被統治者,而一些原來的被統治者則成爲統治者,位置的變換,造成心態的極度變化,報複與仇視心態廣泛存在。另一方面,長期的戰爭與動亂,更使巴爾幹地區國家和人民之間的仇恨與不信任情緒進一步加深。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544.htm

歐洲一體化與巴爾幹歐洲化>朱曉中

【內容提要】1995年《代頓協定》簽訂以來,巴爾幹正逐漸變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然而,這一地區的穩定依然脆弱,改革的進程被大量的結構性挑戰、憲政問題、懸而未決的地位、糟糕的經濟形勢和部分國家的政治不穩定所困擾。雖然歐盟薩洛尼卡首腦會議已經承諾,要將巴爾幹國家從保護國和弱國階段送入准備加入歐盟的階段。但要真正完成這個艱巨任務,歐盟必須具備應對巴爾幹國家挑戰的新的地區立場。就目前而言,西巴爾幹國家的歐洲化進程已取得一定的進展。
自20世紀最後10年起,歐洲存在兩個政治自我認同進程。一方面,歐洲中西部一體化進程勢頭強勁,歐盟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在歐洲的邊緣,民族國家形成時期特有的力量在原南斯拉夫聯邦的土地上凸顯其魔力,巴爾幹地區日益遊離于歐洲一體化主流之外。
波黑戰爭結束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巴爾幹正在變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但這一地區的形象依然是灰暗的:空氣中依然彌漫著濃重的動蕩味道,部分國家的穩定依然脆弱,改革的進程被大量的結構性挑戰、憲政問題、懸而未決的地位問題所困擾,經濟增長很低,或者根本沒有增長,失業率高,腐敗盛行,公衆態度消極,對新生的民主機構心存疑慮,而且這一地區存在弱國和國際保護國。盡管國際社會對這一地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迄今爲止,這一地區依然沒有出現令人樂觀的政治前景。科索沃的未來、馬其頓的未來,甚至塞爾維亞的未來都尚未確定。
國際社會普遍認爲,巴爾幹半島的現狀不能再繼續下去。但要解決巴爾幹國家緊迫的地位和憲法問題,必須將巴爾幹的未來同歐洲一體化進程聯系起來,這是防止西巴爾幹國家轉變爲歐洲黑洞的唯一途徑。雖然巴爾幹地區的未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只能取決于這一地區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巴爾幹地區的問題無法從“內部”解決時,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對這一地區形勢的改觀負有曆史和道義的責任。1990年代以來的情況表明,正是在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的努力和推動下,巴爾幹地區逐漸擺脫曆史的怪圈,開始穩定下來,在歐盟的幫助下,以“歐洲標准”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和國家間關系,並逐漸認可這樣的事實:開始或加快國內各個領域的改革,接受歐盟的價值觀,建立睦鄰關系,進行地區合作。這也是巴爾幹國家逐步進入歐洲發展主流的前提條件。爲此,本文有意犖犖大端,對歐盟對巴爾幹的地區政策進行梳理,考察它們如何影響巴爾幹形勢的發展。

一 歐盟早期的地區立場

在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歐共體/歐盟沒有明確和連續的巴爾幹政策(不同于對中東歐的政策)。如果說歐共體/歐盟對南斯拉夫危機有什麽政策的話,它至多是一個或幾個主要成員國對東南歐地區政策的結果。由此可見歐共體/歐盟當時對東南歐地區外交政策的若幹特點:第一,歐盟的這種反應和處理方式是歐洲地緣政治的“曆史遺産”在1990年代的“再現”,成員國之間的利益差異導致歐共體/歐盟決策過程緩慢並且缺乏前瞻眼光,致使歐盟沒有形成共同和連續的政治立場;第二,歐盟的共同防務與外交政策尚處于初級階段,成員國之間缺乏政策協調;第三,歐共體/歐盟對東南歐的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雙邊的,而非多邊的。結果導致東南歐地區的沖突未能得到及時的遏制和管理,沖突不斷升級。
巴爾幹地區因種族沖突引起的戰爭、移民潮和政治動蕩,不僅破壞了本地區的穩定與和平,也威脅到歐盟成員國的安全以及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因此,隨著《代頓協定》的簽訂和波黑實現和平,歐盟開始考慮如何在東南歐地區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也正是從這時起,其針對東南歐的地區政策開始逐步形成。
歐盟先後出臺的巴爾幹地區政策有:“魯瓦約蒙進程”(1995)、“地區立場”(1997)、“對西巴爾幹的共同立場”(1998)、“穩定和聯系進程”(1999)和《東南歐穩定公約》(1999)、“東南歐夥伴關系進程”(2000)、“薩洛尼卡進程”(2003)等。
以1999年科索沃戰爭爲分水嶺,歐盟的地區立場可分爲前後兩個階段。在科索沃戰爭開始之前,歐盟的地區政策更多地受《代頓協定》的影響,而不是布魯塞爾長遠的設想。這一時期地區立場的核心是,強調通過對話與合作,在東南歐進行後沖突管理,讓難民重返家園和推動民主化,進而實現穩定、鞏固的和平。但歐盟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不夠豐富,激勵方式也不夠有力。更爲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歐盟沒有同東南歐國家建立戰略關系。
科索沃戰爭之後,歐盟的地區政策開始具有全面性,實現既定目標的手段也更爲豐富。除了常規的政治手段之外,歐盟強化了經濟杠杆的作用(經濟援助)。最爲重要的是,歐盟摒棄了以往不重視東南歐地區的做法。《東南歐穩定公約》明確將歐洲一體化同巴爾幹的歐洲化聯系在一起,即一俟東南歐國家滿足了入盟的基本條件,歐盟即准備吸納這些國家入盟。歐盟的意圖很明顯,用正式成員國的前景督促東南歐國家鞏固和平,迅速實現政治和經濟轉型,按歐盟的價值觀和制度重塑東南歐國家,使之遠離動蕩和混亂,最終融入歐洲一體化的主流,使歐洲真正成爲統一與和平的歐洲。

1.魯瓦約蒙進程

1995年12月13日,27國外長在巴黎簽訂波黑和平協議之後,在巴黎以北50公裏處的魯瓦約蒙修道院通過了關于“東南歐穩定和睦鄰進程”的宣言,即所謂“魯瓦約蒙進程”(Royuanmont Process)。
“魯瓦約蒙進程”是歐盟爲解決東南歐沖突,實現該地區和平和經濟複蘇、繁榮而提出的第一個地區倡議,旨在一個更廣泛的框架中執行巴黎/代頓協定。它主要是利用非經濟手段多領域、多層次地推動東南歐地區國家之間的對話與合作。該倡議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致力于建設和加強公民社會結構,希望能夠彙集和動員所有願意超越文化和社會偏見的公民社會中的力量,讓它們在東南歐國家民主化和減少地區沖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該文件要求相互尊重國家邊界、民主原則、人權、婦女權益、少數民族權益、人員自由流動、言論自由和私有財産不可侵犯。此外,它還號召限制武器裝備和保持該地區的生態平衡,通過議會制來發展民主,在司法和公共行政領域中進行合作,以加強公民社會結構和反腐敗,以法律保障男女之間的機會均等和平等。
不同于歐盟此後提出的其他地區立場,“魯瓦約蒙進程”更多地試圖依靠理念、依靠非政府組織及其民間的其他非經濟手段,在法律、文化和教育層面上規範人們的思想,通過這種規範來重新喚醒人們對和平和睦鄰關系的渴望,進而實現東南歐地區的穩定。

2.1997年地區立場

1997年4月29日,歐盟第2003次總務會議通過了其對東南歐的第一個地區政策,名爲“發展同東南歐地區國家關系的核心戰略”。文件闡述的地區立場強調致力于鞏固這一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促進經濟複興,推動民主,向更高的人權和少數民族權利標准看齊,在經濟轉軌和國家間更密切合作的框架內,發展同這一地區國家的雙邊關系。
該地區立場的一個新特征是,歐盟首次在發展同東南歐的關系中引入了條件性,並且更具針對性。這些條件主要包括:(1)切實執行讓難民返回家園(包括“國內流動人口”)的政策,政府當局不得對其進行騷擾;(2)尚未簽署普惠制條約的國家必須遵守和平協定的各項義務,包括將戰犯遞解至國際法庭;(3)切實實行民主改革,遵守公認的人權和少數民族權益標准;(4)在普遍平等的原則基礎上,進行自由公正的選舉並尊重選舉結果;(5)不得給予少數民族歧視性待遇和對其進行騷擾;(6)取消對獨立傳媒的騷擾;(7)實施初步的經濟改革(私有化、取消部分價格控制);(8)准備實現睦鄰政策和同鄰國建立合作關系。
符合這些條件的國家可以同歐盟在貿易、技術和經濟援助領域(在“奧博諾瓦計劃”和“法爾計劃”框架內)發展雙邊關系和建立契約關系。

3.穩定和睦鄰進程

1998年11月9日,歐洲聯盟委員會根據《歐洲聯盟條約》J條第二款,通過了一項新的對西巴爾幹地區的政策,名曰“東南歐穩定和睦鄰進程共同立場”。
這個共同立場旨在支持建立東南歐穩定和睦鄰關系的魯瓦約蒙進程,鼓勵有關國家之間的關系正常化和發展對話和信任;推動公民社會領域中(文化、傳媒、科學、工會、非政府組織或宗教以及議員之間的聯系)的地區合作。
從魯瓦約蒙進程到穩定和睦鄰進程的所有地區倡議具有若幹共同特征:(1)這些倡議大都包羅萬象,目標諸多,且相互重疊;(2)倡議旨在通過改善經濟合作實現地區一體化,支持私人投資,並通過推動某領域(文化、經濟、政治和安全)的合作來確保這一地區的安全;(3)共同對付環境問題;(4)支持中小企業;(5)共同打擊有組織犯罪;(6)地區倡議的成員國迅速增加;(7)(除東南歐合作倡議之外)定期舉行會議(中歐倡議和黑海經濟合作主要是外交官會議),使得這一階段存在大量的討論地區問題的論壇;(8)活動經費很少,只有少數項目得以真正實施,大多數倡議虎頭蛇尾、草草了事;(9)地區倡議大多沒有戰略遠景,選擇項目的標准不明確、不透明,沒有評價和影響評估。
上述這些共性決定了這些進程和地區立場存在嚴重的缺陷:即沒有針對東南歐地區産生對抗和沖突的根源制定措施。因此,這一時期東南歐國家的內部改革和地區合作依然受到以往曆史遺産、缺乏共性、可使用資源數量有限和缺乏歐洲遠景計劃的限制和困擾,地區形勢不可能發生根本的改觀。

二 科索沃危機與《東南歐穩定公約》的出臺

自南斯拉夫聯邦解體以來,歐共體/歐盟出臺了若幹地區政策,但總的來說,這些地區立場對于危機的發生一直采取反應性態度,而不是積極地進行預防。尤其是科索沃危機凸顯了國際社會以往對東南歐地區危機反應式立場的缺陷。科索沃戰爭爆發後,歐盟認識到,應該制定一個內容廣泛的一攬子戰略計劃,綜合解決東南歐地區的穩定(安全)、政治和經濟改造問題,在巴爾幹地區實現和鞏固和平,防止該地區爆發新的大規模沖突;引入民主機制和進程,推動經濟轉軌,最終將東南歐國家穩定在歐洲大西洋結構中。否則,不僅巴爾幹的局勢得不到根本改觀,歐洲一體化進程也將受到負面影響。

1.《穩定和聯系協定》

還在科索沃戰爭進行之中的1999年5月25日,歐盟就提出了一項旨在同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和南斯拉夫聯盟建立新型戰略關系的計劃。該計劃名爲“東南歐穩定和聯系協定進程”。據此,歐盟向東南歐五國提出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的建議,以此提高歐盟對東南歐五國“地區立場”的水平。
歐盟稱,“穩定和聯系協定進程”是一項意義深遠的計劃,而不再是對危機簡單的反應,歐盟將同東南歐國家建立新型的契約關系,進而使東南歐國家更加接近歐洲結構的一體化。該地區的所有國家都擁有接近歐盟、完全平等地享有歐洲一體化的前景。歐盟將根據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量體裁衣”,根據每個國家“達標”的程度,制訂與之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的不同時間表。
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依然具有條件性。歐盟認爲,爲了建立這樣一種高級關系,東南歐國家應該達到較高的政治和經濟發展水平。歐盟提出簽訂《穩定和聯系協定》的領域包括:(1)民主化、公民社會和制度建設:歐盟和東南歐國家將共同努力,提高地區範圍內的政治結構穩定、發展的持續性、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和公民社會的活力。加強這一地區國家之間的政治對話,解決沖突和減輕戰爭造成的心理負擔;(2)司法和國內事務:歐盟將向這一地區國家的制度建設、增加執法的有效性、邊境控制以及打擊有組織犯罪和腐敗等領域中的活動提供援助;(3)經濟和財政援助:歐盟會同國際金融機構緊密合作,繼續監督東南歐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同這一地區的國家共同努力,爲私人投資創造適宜的環境;(4)貿易:在發展地區內現有的經濟和貿易聯系的同時,通過《穩定和聯系協定》進一步改善雙邊的政治和經貿關系。
《穩定和聯系協定》內容廣泛,而且考慮到了東南歐國家的不同特點,可操作性強,因而成了後來《東南歐穩定公約》的藍本。

2.《東南歐穩定公約》

在《穩定和聯系協定》的基礎上,1999年4月,歐盟委員會將一個全面解決東南歐問題的一攬子方案提交給歐盟部長理事會,在同月召開的北約華盛頓會議上獲得了廣泛的支持。5月17日,歐盟成員國外長會議批准了東南歐穩定公約草案。6月10日,歐盟外長科隆會議正式通過了《東南歐穩定公約》。7月底,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舉行相關國家首腦會議,在這個極具象征意義的地方舉行的這次聚會清楚地表達了國際社會已把東南歐的穩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穩定公約旨在加強東南歐地區國家和平、民主以及尊重人權和繁榮經濟,以取得整個地區的穩定。爲此,這一地區的國家和國際社會要爲結束緊張局勢和危機創造長期穩定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1)簽訂和執行雙邊和多邊協定,督促有關國家在國內采取措施克服現有的沖突和潛在的沖突,引入成熟的民主政治進程,舉行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建立法制,完全尊重人權和人的基本自由(包括少數民族歸屬權),建立和擁有自由和獨立傳媒權,根據憲法立法、獨立的司法同腐敗進行鬥爭,深化和加強公民社會;通過嚴格遵守赫爾辛基最後條款,建立信任和和解,鼓勵在歐安組織和地區以及其他機構和安全合作機制中活動,以創造和平和睦鄰關系;(2)保持這一地區國家的多民族和多種族的多樣性,保護少數民族;(3)推動切實可行的宏觀政策、有效和透明的關稅和商業規範制度基礎上的有活力的市場經濟,發展強大的資本市場和包括私有化在內的多種所有制,以便爲所有公民實現更大的經濟繁榮;(4)發展地區內以及這一地區同歐洲其他地區之間,以及這一地區同世界其他地區(包括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合作,推動公民之間無障礙交流;(5)同有組織犯罪、腐敗、恐怖主義以及所有犯罪和非法活動進行鬥爭;(6)防止因戰爭和迫害引發的居民異地安置,以及因貧困引發的移民;(7)確保所有難民安全和自由地重返家園,通過共同負擔這些國家的困難來幫助這一地區的國家;(8)爲東南歐國家完全融入他們所選擇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結構創造條件。
《東南歐穩定公約》設立了特別協調員,並建立了地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地區委員會負責處理穩定公約框架內的所有原則問題,作爲穩定公約的指導機構,爲工作委員會提供指南。地區會議將由特別協調員主持。特別協調員負責在單個國家內和國家之間推動穩定公約目標的實現。穩定公約還設有三個工作組負責具體實施項目。第一個工作組負責處理民主化和人權問題;第二個工作組集中解決經濟重建,發展和合作問題;第三個工作小組負責安全問題。
《東南歐穩定公約》的核心是一體化,即將東南歐地區納入當今歐洲發展的主流,參加歐洲的合作和一體化,其目的是克服東南歐地區的緊張和分裂,這種緊張和分裂已經使東南歐地區遭受了十多年甚至幾個世紀的痛苦。歐盟不斷重申,它准備將西巴爾幹國家納入同歐洲更爲緊密的一體化進程中來。歐盟准備最終給予東南歐國家歐盟成員國資格,但歐盟也強調,穩定公約不是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捷徑,但它有助于敦促東南歐國家進行必要的改革和擴大同鄰國的合作,以便使他們更接近加入歐洲結構的前景。穩定公約不會取代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確定的歐盟擴大的條件。同50年前啓動歐洲一體化使歐洲西部國家受益一樣,歐盟希望,《東南歐穩定公約》也將有助于東南歐地區國家之間的和睦和經濟繁榮。

三 薩洛尼卡進程

在過去10年間,國際社會一直把巴爾幹視爲後沖突地區。這種看法導致對西巴爾幹國家的憲法和地位問題采取臨時解決的方法,對其政策的制定基于所謂“建設性模糊”(constructive ambiguity)的策略。聯合國關于科索沃問題的1244號決議和塞黑憲章便是基于這種“建設性模糊”的“成果”。國際社會一度認爲,發展經濟會減少解決懸而未決的地位問題的壓力。但事實表明,只關注顯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忽視未決地位問題的政策已告失敗。而只尋求解決地位問題,而不關注緊迫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政策也注定要失敗。巴爾幹既需要解決地位和憲法問題,也需要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2003年6月以前,《穩定和聯系協定》和《東南歐穩定公約》是歐盟在西巴爾幹地區發揮影響的兩個政策性工具。但歐盟的穩定和聯系進程不足以作爲發展成員國的框架,它也不反映歐洲涉足這一地區的深度和廣度。在戰略上,穩定公約與穩定和聯系進程協定都基于鮮明的契約原則。穩定公約把地區合作當作醫治結構性缺陷和防止沖突的手段。而穩定和聯系進程則把雙邊關系的條件性,以及地區合作當作一種輔助的機制。穩定公約或准備加入進程的雙邊條件性已經在地區內引起了新的分裂。雖然歐洲一體化構成了本地區的拐點,但單個國家的弱國性和巴爾幹的歐洲前景時常處于矛盾之中。由此可見,如果要推動巴爾幹國家繼續其歐洲道路,就要求對危機管理、預防沖突、援助改革、地區合作和強化這一地區的歐洲前景重新思考並做出新的安排。確切地說,就是歐盟的地區政策應從沖突後管理和實現穩定的政策轉向發展(歐盟)成員國戰略。
歐洲人第一次把西巴爾幹問題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向巴爾幹國家提供歐洲遠景的是在葡萄牙費拉召開的歐盟首腦會議。費拉會議稱,所有西巴爾幹國家都有可能成爲歐盟潛在的成員國。歐盟成員國已達成以下共識:巴爾幹地區是歐洲的一部分,巴爾幹的問題也是歐洲的問題,任何可行的解決方案都應該是歐洲的解決方案。2003年6月召開的薩洛尼卡歐盟首腦會議再次確認,巴爾幹地區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及其成功十分重要,同時,再次承諾西巴爾幹國家獲得加入歐盟的遠景。
巴爾幹“歐洲化”的決定意義非凡。一方面,自1878年柏林會議以來,有關巴爾幹地區秩序的許多理念均告失敗,因爲歐洲列強的利益相互沖突。如今,歐共體/歐盟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壯大,不僅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使之有能力解決自19世紀以來一直困擾歐洲的巴爾幹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幾十年的合作發展中,歐共體/歐盟成員國學會了爲共同的利益目標而相互妥協。與此同時,1990年代初巴爾幹國家相互沖突的痛苦經曆和歐共體/歐盟危機管理的經驗教訓告知歐盟,歐洲需要共同行動。因此,歐盟現在能夠提供形成、協調和執行歐盟成員國共同巴爾幹政策的程序和工具。此外,借助入盟前景,歐盟擁有了有效影響西巴爾幹地區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工具。入盟的激勵曾經強有力地促使中東歐國家建立穩定的民主、克服雙邊沖突,使其經濟和法律體系與歐洲標准趨同。加入歐盟的前景同樣可以成爲東南歐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外部穩定器。只有完全將巴爾幹國家納入到歐盟中去,才可能確保今天歐盟的合作和聯系的戰略優勢。只有巴爾幹國家進入歐盟,才能保護歐盟成員國免遭諸如有組織犯罪和移民這類消極的溢出效應的影響。因此,歐盟及其成員國能夠從東南歐地區國家入盟中獲益。
另一方面,不同于聯系或夥伴關系,歐盟成員國資格對西巴爾幹地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和現實意義。在象征意義方面,西巴爾幹國家的歐洲前景昭示著這些國家是“統一和自由”歐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摘掉“歐洲火藥桶”的帽子。巴爾幹地區的歐洲前景有助于推動這一地區國家自身的改革和自由派的成長。進入歐盟內部統一大市場和獲得歐盟的凝聚基金有助于減少巴爾幹國家貧窮和落後的結構性根源。西巴爾幹的歐洲前景,將改變外國投資人對這一地區的風險評估。東南歐國家中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才能增強他們同歐盟的功能性聯系,培養起地區合作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消化”地區的“曆史遺産”。
薩洛尼卡首腦會議之後,西巴爾幹國家的歐洲化進程出現了積極的變化。西巴爾幹國家已進一步向歐盟靠攏:2004年3月,歐盟委員會批准了同西巴爾幹的第一個歐洲夥伴關系計劃,同月,馬其頓成爲了歐盟候選國;2005年10月,克羅地亞開始入盟談判;同月,歐盟開始同塞黑就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問題進行談判;2006年6月12日,阿爾巴尼亞同歐盟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
此外,爲幫助東南歐國家加速實現歐洲化進程,從2001年開始,歐盟開始實施一項新的雄心勃勃的全面支持西巴爾幹國家發展的援助計劃,名爲“歐共體援助重建、發展和穩定計劃”(CARDS),以取代以往在該地區實施的“法爾計劃”和“奧布諾瓦”計劃。

四 巴爾幹歐洲化的前景

如今,西巴爾幹國家已經具有了歐洲遠景,但要把它變成現實,無論是西巴爾幹國家和歐盟都面臨著若幹挑戰。
在西巴爾幹方面,存在兩個層面的挑戰。在地區層面上,有科索沃最終地位問題、黑山問題、波黑憲政改革和地區合作方面的問題,雖然它們並非脫胎于歐洲一體化進程,但這些問題會對這些國家走向歐盟的速度産生影響。在國家層面上,這些國家普遍是弱政府,種族矛盾尚未解決,經濟狀況不佳,失業率高且社會凝聚力差。
在歐盟方面,雖然宣稱一體化進程要擴大到巴爾幹,但仍有若幹因素影響著歐盟東南擴的進程和質量。首先,歐盟憲法條約通過進程不順利以及東擴之後的消化問題,已經導致部分成員國國內出現反對進一步擴大的情緒;第二,歐盟內部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有分歧,對于擴大和深化孰先孰後,態度不一。鑒于這些新的利益或者說權利平衡問題的存在,在很長時間內,歐盟很可能只將西巴爾幹國家定位爲聯系國,而推遲接納它們入盟。2004年的東擴和2007年接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將消耗歐盟相當多的資源。歐盟許多成員國公民對歐盟進一步擴大心存疑慮,尤其是當他們不了解向東南歐擴大的戰略重要性的時候。此外,歐盟內部也存在這樣的憂慮:巴爾幹國家是否已經准備好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可見,擴大了的歐盟中利益和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有可能引發這樣的政治動力:大幅度提高東南歐入盟門檻,將東南歐擴大推遲到遙遠的未來。
現在,歐盟和西巴爾幹國家的關系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如果歐盟囿于其成員國的利益只贊成給西巴爾幹國家聯系國地位,而不進行擴大,巴爾幹國家中的自由派將因此不得不讓位于民粹主義者和激進力量,這將導致排他性和非一體化的破壞性動力。爲防止發生這種一體化真空,歐盟的決策者要積極制定針對西巴爾幹國家的穩定、聯系和融入歐洲一體化的戰略。2006年3月11日,歐盟和西巴爾幹五國外長在薩爾茲堡舉行會議,在西巴爾幹國家的壓力下,歐盟再次明確西巴爾幹國家的最終目標是成爲歐盟正式成員國。
歐盟推動巴爾幹地區穩定的最佳方式是給出每個國家指示性的日期,如塞爾維亞成爲候選國的目標日期,馬其頓開始入盟談判的日期等。這樣不僅可以使這些國家轉入到地區穩定的軸心中去,而且可以激勵這些國家內部的改革派加快改革的步伐。相反,如果歐盟不向東南歐擴大或長期推遲擴大,國際社會在巴爾幹獲得的穩定紅利很可能毀于一旦,巴爾幹地區將持久邊緣化。巴爾幹國家的失望和缺乏歐洲遠景的憧憬,很可能激發這一地區的極端民族主義的極端行爲,進而使這一地區陷入新的不穩定怪圈。
歐洲的偉大與否有賴于它的決策者是否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意志和非凡的耐力,用自己的價值觀和經濟杠杆,向飽經戰亂之苦的巴爾幹地區展示歐洲未來的美麗宏圖,幫助這一地區脫胎換骨,進入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並最終創建一個自由、完整和繁榮的歐羅巴。
我們拭目以待。
http://www.sinoir.com/monograph/europe/200705/2004.html
阿楨 2022-04-13 06:56:19

12架運20抵塞爾維亞 美媒:中國人凸顯戰略投送能力提升

  美聯社報導,6架中國空軍運-20飛機近日經過土耳其等國領空,2022-04-09降落塞爾維亞首都,10日第二批6架,交付紅旗-22(HQ-22)防空導彈(外貿型號為FK-3)。
  美聯社還稱,中國武器“會加劇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的緊張局勢”,西方擔心,俄烏衝突期間,巴爾幹地區的武器運輸可能會威脅到該地區“脆弱的和平”。
  The Drive網站《戰區》欄目援引開源情報(OSINT)表示,他們已經追蹤到43架完成組裝的運-20A/運油-20運輸機,實際的運-20機隊規模可能要大得多。
  回應
俄烏戰爭,西方天天送武器!有力的回擊北約的中國威脅論!
西方能賣臺灣武器,干涉主權國家內政,就不許中國軍售嗎!
20年前中國沒運武器,不是也被強盜們把塞爾維亞打得肢解了嗎?真是強盜的嘴臉!
  相關新聞
國產航發量產建功,運20產量翻倍,可載最先進坦克99A

阿楨 2011-11-30 12:20:52

北約部隊與科索沃塞族人發生衝突 數十人傷2011-11-29 國際線上 

塞族民眾與北約軍隊中的德軍士兵發生衝突。圖片來源:CFP
  據瑞士《新蘇黎世報》11月28日報道,國際維和部隊當天在科索沃北部清理路障行動中,與當地的塞族居民發生衝突,國際部隊動用了催淚瓦斯、高壓水槍和橡皮子彈等武器,塞族居民稱30多人受傷,國際部隊方面也有20多名士兵受傷。
  幾天前,在科索沃北米特羅維察(Mitrovica)西部的一個村莊Jagnjenica,人們用建築器械和卡車設置了路障,國際部隊欲將這些路障清除,與當地塞族民眾發生衝突。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呼籲停止衝突,然而國際部隊士兵與當地居民28日下午繼續對峙,國際部隊士兵使用了燃燒瓶和爆竹,並向天空鳴槍示警。

中國代表呼吁科索沃問題各方採取措施緩解緊張局勢

新華網聯合國2011-11月29日電(記者林瓊 危瑋)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29日在安理會呼吁科索沃問題各方採取措施緩解科索沃北部緊張局勢,防止暴力事件升級。
李保東當天在安理會就科索沃問題舉行的公開會議上發言時說,近日科索沃北部局勢持續緊張,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李保東說,科索沃北部係少數族裔聚居地區,各方應充分認識到該地區局勢的敏感性和復雜性,堅持通過對話和談判慎重處理分歧,避免採取導致局勢緊張升級的行動。
李保東說,科索沃局勢關係到巴爾幹地區乃至整個歐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塞爾維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是解決科索沃問題的重要法律基礎。解決科索沃問題應在安理會決議框架內,由當事方通過對話、協商和談判等和平方式解決。中方注意到上周塞、科雙方恢復對話,希望雙方繼續堅持通過談判解決分歧。在此背景下,中方對科北部局勢再度緊張表示遺憾。
李保東還說,中方對科索沃非法人體器官走私案深表關切,任何違反國際法和國際人道主義準則的行徑都不容姑息。塞爾維亞方面對此案的關切是合理的。中方支持聯合國對有關案件進行調查。李保東還表示,中方支持聯合國科索沃特派團繼續為維護科索沃及巴爾幹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一個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戰爭結束後由聯合國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當局單方面宣布獨立,並在此後獲得美國和多數西方國家的承認,但塞爾維亞始終堅持其對科索沃的主權。

版主回應
米洛舍維奇死亡_新聞中心_新浪網

聯合國前南問題國際法庭11日宣布,原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當天在荷蘭海牙監獄裏死亡,終年64歲。法庭方面認爲米氏屬正常死亡,初步屍檢結果顯示米洛舍維奇死于心肌梗塞
 最新消息
米洛舍維奇遺體抵貝爾格萊德 專家稱本可治愈
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拒絕給予米洛舍維奇國葬待遇
初步屍檢結果顯示米洛舍維奇死于心肌梗塞
米洛舍維奇最後手迹曝光:他們想毒死我
俄羅斯希望參與對米洛舍維奇屍檢工作
目擊者稱米氏死後表情痛苦枕上有不明液體印迹
 死亡原因
中毒死亡:律師聲稱米洛舍維奇死前懷疑自己中毒
政治謀殺:法庭證人稱米洛舍維奇之死是政治謀殺
自然死亡:監獄醫療負責人證實其屬自然死亡
是否自殺:海牙法庭發言人 辯護律師稱不是自殺
首席檢察官稱不排除自殺可能
 各方表態
 前南各方
塞爾維亞總統拒絕爲老米舉行國葬
塞黑外長稱對米洛舍維奇未能在國內受審感遺憾
克羅地亞總統遺憾米洛舍維奇在被定罪之前死亡
塞爾維亞社會黨稱米洛舍維奇之死是民族損失
塞激進黨:米氏的死將加深民衆對海牙法庭敵視
夫人:海牙法庭殺死丈夫 兄弟:海牙法庭一面之詞
 世界各國
歐盟官員稱米洛舍維奇死亡利于塞爾維亞邁向未來
德國外長談米洛舍維奇之死:仍將影響巴爾幹
俄對米洛舍維奇未獲准來俄治病表示遺憾
英國:米洛舍維奇之死有助塞爾維亞面對未來
http://news.sina.com.cn/z/milosevicdead/index.shtml

海牙戰犯法庭:穆拉迪奇病重 無法出庭 2011/11/10法新社

  前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the former Yugoslavia, ICTY)今天(10日)表示,波士尼亞塞裔前指揮官、國際戰犯穆拉迪奇(Ratko Mladic)指稱自己病得太重,無法出席應訊。
  
  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女發言人傑拉綺柯(Nerma Jelacic)說,戰犯法庭今天在穆拉迪奇缺席的情況下,繼續就穆拉迪奇犯下的種族滅絕、戰爭罪行、以及在1992年至1995年的波士尼亞戰爭期間,違反的人道罪行開庭審理。
  現年69歲的穆拉迪奇被稱為「波士尼亞屠夫」,在逃亡16年後,5月2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東北郊區遭到警方逮捕,並於5月31日被移送至海牙的戰犯法庭審判。

拉多萬?卡拉季奇英雄還是戰犯? 中國網

 人物動態
- 卡拉季奇將在前南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爲自己辯護
- 卡拉季奇的支持者舉行示威抗議當局抓捕行動
- 歐盟稱卡拉季奇被捕是塞爾維亞加入歐盟重要一步
- 卡拉季奇妻子"非常震驚" 薩拉熱窩民衆徹夜狂歡
- 卡拉季奇將被移交給海牙前南問題國際刑事法庭
- 波黑塞族前領導人卡拉季奇其人其事[組圖]
- 卡拉季奇首次受審稱18日就被捕 現絕食抗議
  各方評論
- 卡拉季奇,大塞族主義的守墓人
- 卡拉季奇:戰犯?英雄?
- 卡拉季奇曾得到高層保護 英美特工幫忙將其逮捕
- 新書披露:美英等大國縱容 卡拉季奇逍遙法外
- 卡拉季奇被捕疑雲重重 爲何無任何抵抗?
- 英報記者親曆卡拉季奇從精神病醫生到瘋子的蛻變
- 媒體稱卡拉季奇被捕是塞爾維亞新政府"政治作秀"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zhuanti/node_7048635.htm
2011-11-30 12:48:17
阿楨 2010-11-04 13:12:14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配樂

內容簡介
在這張專輯裡,Eleni以一個最重要的主題,然後隨著電影情緒和張力的須要,不斷變奏延伸。特別的是,Kim的中提琴演奏,在整張專輯裡佔有主角的地位。從之前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Eleni在運用Oboe、手風琴以及法國號的精確手法。而在這張專輯中,雖然這些樂器都退居在Kim的中提琴之後,成為配角,但在某些段落裡,由這些樂器演奏出的片段,比之前Eleni的任何作品都更完熟精煉。綜合前述,當可理解為何會有人認為,這張專輯是Eleni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文/黎時潮)……………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4114131019420

泰奧·安哲羅普洛斯>维基百科

泰奧·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本名為泰奧多羅斯·安哲羅普洛斯(英語:Theodoros Angelopoulos, 希臘語:Θόδωρος Αγγελόπουλος)。1935年4月17日出生於雅典。童年時代歷經納粹德軍佔領,父親曾遭共產黨人判處死刑。1953年在雅典大學修讀法律,1961年就讀法國巴黎索邦大學(La Sorbonne),其後轉讀法國高級電影研究學院(IDHEC),因與教授理念不同,自願退學返回希臘,以撰寫影評維持生計。
他的電影事業始於的右翼希臘軍政府時期,1968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短片《傳送》。接著在1970年拍攝第一部長片《重構》,於翌年柏林影展獲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導演地位從而受到肯定。他在1970年代拍攝了希臘近代史三部曲:《三六年的歲月》(1972)、《流浪藝人》(1975)、《獵人》(1977),透過三個獨立的故事,回眸1940年代至1970年代希臘經歷法西斯入侵、內戰、右翼軍政府的歲月。1980年以《亞歷山大大帝》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1980年代拍攝了沉默三部曲:塞瑟島之旅、 養蜂人 、霧中風景
1990年代拍攝了巴爾幹三部曲:鸛鳥踟躕、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遠的一天。其中《永遠的一天》獲得1998年康城影展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
影響
台灣在1995年的金馬獎外片觀摩影展,曾推出大師專題「安哲羅普洛斯」,2005年台北的光點戲院又再度推出「南歐影展」,活動中放映安哲羅普洛斯的七部作品,包括《流浪藝人》、《獵人》、《養蜂人》、《霧中風景》、《鸛鳥踟躕》、《永遠的一天》以及新作《悲傷草原》。
2010年的第三十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設專題放映節目──「最後的現代主義者 安哲羅普洛斯」放映,回顧大師的所有長片﹝除《重構》外﹞。

版主回應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Ulysses’ Gaze)

導演: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得獎:1995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希臘 / 1995年出品 / 176分鐘
◎ 劇情簡介
  一名被政府歸納為異議份子的導演,終於有了機會回到希臘小鎮放映他的作品;但依然受到宗教界極大的批判,甚至被趕出電影院。
  縱然群眾的暴動對他生命有著威脅,卻絲毫不在意。因為之所以回到祖國,除了對祖國的思念,最重要的是要尋找失蹤多年由馬那斯基兄弟拍攝,一直未被沖洗顯影的三捲底片。
  在電影資料館一名女職員的幫助下,導演過了邊界進入阿爾巴尼亞。在奔馳的火車上他們激情相擁,導演卻泣訴他不能愛她,因為潛藏三十五年縈繞腦海凝視底片的慾望勝過一切。
  戰亂頻傳的東歐,人性幾乎毫無尊嚴可言;人們的記憶需要依靠記錄影片來顯現,並從影像記憶中去體悟人類存在的隱喻。
  導演靠藉朋友的幫助,來到塞拉耶佛找到擁有膠卷的老人。老人叫伊沃拉維,認為電影是生命的回憶,因此住在廢棄的電影院內,負責地保存影片。
  老人答應利用特殊的配方洗出膠卷,在完成之前,塞拉耶佛起了大霧。老人說「霧是人們最好的朋友」,因為大地佈了霧就停止戰爭。於是老人和女兒邀導演至河邊散步。女兒哀求導演帶她離開塞拉耶佛,因為這兒冬天濕濘,夏天塵揚。導演答應了,卻在河邊遇上亂軍,老人和女兒被槍擊死在霧氣的河邊。
◎ 賞析
  ……………
  事實上這部深奧難懂的影片主軸放在「旅途」的演譯上。流浪是一種未知與不安定,離開國度三十五年的導演,在這方面的感觸絕對是深刻不安的。他的思維邏輯在理性中透發著感情,無奈、悲愴。誠如他的對白:我們的家就是你們的家。(但又懷疑地自問:我們的家?),然後更加淒涼地感嘆:要越過多少邊界才會到家?
  長年的流亡生活使他期望有個安定的終點,但現實的主客觀因素卻令他始終無法如願。距離與鄉愁永遠是他的痛,巴爾幹半島的烽火連天更令一名藝術家憤世嫉俗,於是終點就變得遙不可及。導演夢囈般地自嘲:曾夢想是旅途終站,而我的終站就是我的開始。
  片中安排導演看見一名妙齡女子,不由自主地跟隨而去,是一種鄉愁物化以及情慾思慮的綜合化身與呈現,在即將被迷惑之際,暴動的民眾與警察瞬間將兩人隔開,這才是真正的現實。於是更傷感地訴說:沒想到會這樣見面,如航行在黑暗中,時間會變得完整,有種感覺阻止了我,旅程尚未結束……。
  劇中導演鍥而不捨地從一名電影資料館的女職員身上得知膠捲的最近狀況。原先女職員冷漠以待,但導演坦言三卷底片不僅是影片,是馬氏兄弟對巴爾幹半島的矛盾與衝突以及整個帝國的淪亡過程紀錄。東歐的一切似乎全囊括在其中,但他們並非關心政治、種族問題、或者誰才是他們的敵人,他們只對人有興趣。他們四處拍攝人物,也紀錄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的世紀。女職員感動了,緊緊地擁抱著導演,這是一種被拘束的情感釋放,在共產國家中這樣的思維似乎只是一種夢想,但現實如此,也難怪導演泣訴不能愛她的原因。因為他的真愛在於:獨自面對強大的體制。
  姑且不論那三卷錄影帶的實質內容。導演所謂的「凝視」其實是一種生命的目標。前輩的足跡固然有許多值得追索與學習,但其實是一種形而上的精神意念。執意地追尋底片只是一種信仰的印證。基於此,在堅信的目標中,戰爭與生命威脅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水路旅程中,列寧的大塑像雖被切割分裝,但依然引來民眾的膜拜和景仰;導演正好站在列寧的腳下,心情的矛盾與無奈是可想而知的。
  有趣的是自始至終都無人提到劇中導演的名字,就連兩個女主角也都沒有稱謂。這似乎是一項刻意的安排。從另個角度而言,或許是這位希臘國寶級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自傳體。尤里西斯只是一種應用的符號而已。
  前面談過,「旅途」是這部影片的主軸。從主角回到希臘小鎮波斯維加,再進入阿爾巴尼亞的貝爾格萊德,然後又到南斯拉夫的塞拉耶佛。為了三卷底片幾乎走遍了整個東歐,也呈現了共同的色調與氛圍。而這些陰暗潮濕正是導致他流亡三十五年的主因。
  ……………
  凝視是一種精神交集與契合,導演堅定地想散發自己的凝視,只是期望在這麼混亂不安的陰暗社會中(全劇幾乎都在陰雨中),藉由影片喚想人們過去的記憶。
  從大的方向來看,這不是一部男女情愛的電影,而是有關土地與歷史、國家與個人、混亂而微妙關係的電影。藉由旅途的呈現來作自省與默思。
  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國寶級的導演,此部影片曾在一九九五年坎城影展中得到評審團大獎。他的作品風格著重在散文似的對白以及詩的畫面。重要的是他獨特的「一場戲一鏡頭」的表現風格,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是一部令人看完後絕對深思許久而無法釋懷的影片。
http://blog.yam.com/hero_h/article/5385673
2010-11-04 13: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