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2 06:28:25阿楨

別再比較兩岸了

看到下則新聞,突覺不只<別再搞世界排名>,也<別再比較兩岸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74997/20070510123346

那貴館這幾年在【時評中國】【時評兩岸】欄的多篇比較兩岸之文,豈非白貼了?

是有些灰心!

怕三小?台灣還有<民主形式萬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707525/20080818070930/


大陸7年拚奧運 台灣仍陷泥淖>中時08-09-01白德華

     「觀看奧運開幕數以千計鑼鼓手帶來的震撼,我輕易得出兩個結論,『天啊,這國家活力真是無與倫比』;還有,『開始教孩子說中文吧』!」
這是《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紐約時報》文章中的一句話。Peggy說,七年對中美的確形成強烈對比,兩岸也是。
     奧運閉幕,佛里曼想到鳥巢裡澎湃場景說,「看著他們魔幻般表演,我不禁思考中美兩國過去七年怎麼度過的:中國在為奧運做準備,我們在為基地組織做準備。他們建造更好的體育館、地鐵、機場和公園;我們建造更好的金屬探測器、裝甲車和無人飛機。」

     兩岸七年變化 形成強烈對比

     花了三百美元進鳥巢看田徑的Peggy,來到中國正好七年,上海、北京各半。「奧運成功,不像發現石油那麼偶然的運氣,而是靠國家投資計畫,傾全國之力努力工作的結果」,Peggy感嘆說,「兩岸七年來的變化,不也對比強烈。」
     「每當從熙攘的首都機場回到桃園機場,就像從城市回到鄉村,一年年看著桃園機場的冷清,心裡很沉重。」Peggy說,「七年來,北京、上海進步豈止十倍速,身在那環境連喘氣都很難。回台的確像休息,不是沒工作等著你,而是步調就一個慢。」
     七年前去過上海的人大抵知道,城市像個大工地,建設飛快。老百姓談股論金,除了賺錢還是賺錢。和北京人不同,上海人不聊政治,於是,跨國企業總部一家家設立,於是,財富累積效應就出來了。
     「這段時間,台灣在幹什麼?打口水戰。為了政治需要,製造假想敵,給對手戴帽子」,Peggy說,「在大陸就好像坐往上的電梯,你想下都(楨:不?)行;在台灣就好像坐往下電梯,想上都不可能。」
     七年下來,台灣GDP(國民生產總值)以不變應萬變,但上海從三千美元躍升為九千美元,北京朝陽、海淀區更達到一萬九千美元。「前幾天上海死黨來找我」,Peggy說,「她老闆是大陸人,一個月薪水四千五,比不少local的還低。」,朋友是看準關係和人脈,為自己扎根;Peggy則是被大陸人挖角,在北京籌備新公司。財富效應讓中國人越來越富。為什麼短短七年,中國人突然變有錢?因為從○一年開始,中國已形成了財富效應的急速膨脹。
     七年來,「中國製造」征服了世界,人民幣升值更讓全國財富暴增,導致民眾資產快速累積。雖然製造業近一年開始消褪,資產泡沬開始瓦解,但中國正在做有史以來全球最大一場政府與國際炒家間的博弈,中國要認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Peggy:台灣是該加把勁了!

     「沒錯,從北京開車一小時到郊區,你會看到廣闊、貧窮的第三世界。但新意在於:中國的富裕部分,北京、上海或大連,如今比富裕的美國要先進,建築更有趣,無線網路更發達,道路火車更有效率」,佛里曼的話Peggy深有同感。「台灣是該加把勁了!」Peggy說,「歐巴馬聲勢浩大,看得出美國人想擺脫泥淖的決心。」那麼,台灣呢?

暴富中國 學士薪資高過台灣>中時08-09-07白德華

     「你一個月工資超過廿萬吧?」第一次見面就被問這問題,實在尷尬。但更尷尬的在後頭。「不會吧,十萬都不到?」對方難以置信睜大眼睛。老劉指著身邊剛進香港某報的「小年輕」說,「他一個月都七萬港幣了。」香港沒得比,和大陸「中產階級」比,台灣優勢似乎也在迅速消褪了。
     透過朋友介紹,從廣東風塵僕僕來到北京的老劉非要與記者碰上一面,目的是把他的晚輩介紹給記者,「他現在任職香港某大報,以後請多多關照!」話題不知怎扯,就扯上了工資。


     大城財富效應 我優勢消褪


     還不太熟識老劉,但看來在粵港、新加坡等地穿梭的他有點辦法,北京高層也有人脈,談起兩岸三地,很多人都熟識。「台灣這幾年是不太長進,」老劉說,香港人務實,「管他一國兩制,重要的是口袋。」
     十年前金融風暴剛吹過,記者前往九龍某「豪宅」會友。友人抱怨,「三年前,原屋主一千一百萬(港幣)購得,我八百五十萬買下,慶幸賺到;不到一年只剩五百萬。」兩個小孩念英校,加上傭人、房貸,記者心想,一個月收入不超過廿萬台幣,如何養活。
     十年過後,香港GDP近三萬美元,住九龍豪宅的友人派駐北京工作。房貸不僅還清,還另購一處豪宅出租,股市樓市春風兩得意,年薪接近兩百萬港幣。
     十年來大陸變化也很大。離京前和一老友碰面。「我那兒子剛進雅虎中國,起薪六千五(人民幣)。」做為中國首位演藝經紀人,Lisa早已混出名堂,兒子暑假剛大學畢業,就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起薪兩萬三 北京人嫌太低


     「六千五不算高了,兒子同學去了IBM,起薪接近九千,」Lisa說,「現在大企業像阿爾卡特、華為,哪家起薪不是六、七千以上,百度還超過一萬呢,」Lisa說的還不包括津貼、年終及分紅。「那天兒子回來說,每人可認股四千美元,還跟我借錢!」
     改革開放卅年,大批跨國企業進駐中國,加上近十年京滬大城財富效應的累積,讓不少民眾初嘗「暴富」滋味,中國不再是過去台灣認知的那個貧困中國了。「像我兒子同學,起薪五千(約合新台幣兩萬三千元)的工作基本上不考慮,」台灣不少新鮮人起薪不過如此,北京人已不能接受了。「有空時去九寨溝轉轉,真是人間仙境!」汶川震後不久,Lisa和「大腕」友人前往九寨溝唯一五星級飯店住了七天,結帳下來每人費用一萬一千人民幣。下月她準備帶母親及妹妹赴台觀光,團費一萬二,她說:「無所謂咯!」
     北京「中產階級」什麼概念?一位友人或可說明這現象。四十五歲的老陳任職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十八年,夫人在某知名外企當財務主管,兩人年薪合計四十萬人民幣。他們在東三環CBD(中央商務區)有套現值兩百萬(人民幣)房產、一輛奧迪轎車。

 
     台灣十年不調薪 「難以置信」


     不過,收入豐厚的老陳,上有四位老人要養,下有剛上中學的兒子,每月要繳四千元房貸。雖說如此,重視生活品質的老陳,假日必前往「巨蛋」聽音樂會,《三聯周刊》、《Vogue》每期照買,一年至少出國玩一趟。只可惜,北京少了家「誠品」。
     「聽說南方很多企業、政府機關,召聘骨幹都從一萬起跳了!」Lisa享受大陸市場化帶來富裕之餘,台灣企業「十年不調薪」之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香港消費還是挺驚人。但Lisa難以置信,台灣大學畢業生待遇竟和大陸相差無幾。「你曾說過,拿台灣錢來大陸消費很好用,」對台灣充滿好感的Lisa說,「以後可別變成拿人民幣到台灣消費很好用了!」

另參本館<向中國說不>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788617/20070507061757

布希是美國衰退的禍首>中時08-09-17林博文
 
     《紐約時報》建築評論家尼可萊.歐羅索夫(Nicolai Ouroussoff)前去了一趟北京,專門考察新建的場館和北京的建設,印象良深。前幾天,歐羅索夫在電視上看到紐奧良(或譯新奧爾良)數十萬居民為了躲避古斯塔夫颶風來襲,全城大逃亡,高速公路綿延數十里,馬上想到他在北京的所見所聞,不禁感慨萬千!
     北京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城市,一個把希望建築在未來的都會,同時亦象徵了中國的崛起。反觀紐奧良三年前遭卡崔娜颶風重創之後,城裡大部分地區仍是一片廢墟,工兵負責修建的堤防仍像以前一樣脆弱不堪;這個爵士樂發祥之地的沒落,標誌了美國國力的走下坡和一般政客的顢頇無能。
     布希執政八年美國國力下滑的速度,在美國歷史上罕有其匹。中國政府花四百億美元辦奧運,大興土木,弄得有聲有色,舉世歆羨。
     四百億美元當然是一個大數目,然而,轉念一想,美國目前每個月花在伊拉克的軍費就高達一百億美元;換句話說,中國政府只是花四個月的美國侵伊戰費即辦成一場偉大的奧運。侵伊戰費已耗掉美國納稅人數千億(也許已上兆)美元,但最可怕的是,在其他國家奮力向前邁進的年代,美國卻把龐大的資源消耗在伊拉克戰爭,聯邦許多機構(尤其是研究單位)的經費大幅刪減,該做的沒做,許多公共建設不是取消就是停頓,美國就像一個未老先衰的病人。
     美國國力下降的因素,多到不勝枚舉,其中人為因素占很大的比例。所謂人為因素即是各行各業領導人素質不行、缺乏遠見、沒有能力和私心太重。這批領導人中最糟糕,也是要負最大責任的首推布希,不少政論家早已認為布希已是個「腦死」(brain dead)的頭號政客。最諷刺的是,布希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MBA(哈佛商學院)的總統,但也是最不懂經濟的總統之一,這次美國爆發金融大風暴以及前些時的次貸危機,所有的決策皆出自財政部長和聯邦儲貸金奇之手,「望之不似人君」的布希只得靠邊站,沒有插嘴的份。
     金融風暴的興起,亦脫不了一些人為因素,許許多多公司的首席執行長(CEO),充滿貪婪之心,把自己的薪俸與年終紅利置於公司利潤之上。美國一流人才都跑去法律界和財經界,出身法界變成做官的終南捷徑,而財經界若能發大財,又可當大官,但問題在於很多人一踏上宦途,人品就變了,布希主政八年,司法部淪為賣官鬻爵的齷齪場所,這批布希等諸君的走狗,為所欲為,無所不為,既敢糟蹋聯邦檢察系統,又在白宮與五角大廈新保守派的指揮下,把國際公法和聯合國人權宣言當成廢紙,私設關塔納摩黑牢,關押數百名無辜穆斯林(包括不少新疆維吾爾的人),不審不判,動輒拷打或施以水刑。等而下之的一批男女美軍則在伊拉克戰俘營凌虐伊拉克軍人。
     美國獨立宣言、人權法案和美國憲法所標榜的理想與尊嚴,在布希時代變成棄之如敝屣的破爛品,美國如同一個沒有靈魂的國家,不衰也難!
     女史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Tuchman)早在二十一年前即於《紐約時報星期雜誌》撰文慨歎美國國力下墜,其時正是雷根執政晚期,爆發伊朗軍售案,官官相護,既不誠實又傲慢。塔克曼認為美國國力下滑的主因之一是官員無能,而聯邦政府剛好被一批無能之輩占據。今天的布希政府,比雷根時代爛幾萬倍,八年下來消耗了美國國力,從經濟到文化,從國防到都市建設,都呈現一片無助無奈的淒涼景象。
     紐奧良數十萬居民向內陸大逃亡的景象和萬象更新的北京適成強烈對照。三年前,布希聽從狗頭軍師卡爾.洛夫的建議,坐飛機在一片汪洋的紐奧良上空盤旋一下即飛走,繼續度假。有這樣的總統,美國人民怎麼會不倒楣呢?美國國力怎麼會不下跌呢?

 

上一篇:台灣奧運症瘊群

下一篇:包二屌

圖博館 2016-08-04 11:10:21

全球競爭力 港重回榜首 2016-06-01 聯合報 香港特派員李春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表全球競爭力排行榜,香港和美國獲評第一,是在二○一二年後重回榜首;而大陸中國社科院剛發表報告,指香港競爭力落後深圳,在大陸諸城市中只排名第二。
  對再次獲選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香港財政司長曾俊華表示歡迎,很高興香港在今年報告中,重奪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的殊榮,強調面對國際間的激烈競爭,香港政府會繼續致力維持競爭優勢,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商業中心的地位,並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排名評估中讚揚香港有良好經商環境、政府奉行低稅率以及簡單稅制,香港屬外資進入中國的大門,上述條件是香港政府過去幾年發展經濟的重大策略,港人應對香港經濟有信心及「 用好機遇」,要減少內耗以抵禦全球經濟下行壓力。
  回應
台灣人常說的話,台灣再不停止"傾中"政策的話, 小心變得跟香港一樣.綠營這時候怎麼不出來喊"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唱好就自己功勞!唱衰就賴中!

全球競爭力 港重返第一 2016-05-31香港文匯報

據中新社及美通社報道,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昨日發表《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香港在全球61個國家或地區中競爭力排名第一,是繼2012年後再次獲評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但亞洲其他地區的競爭力有所下降。
  老齡化創新力成挑戰
IMD金融學系教授布里斯表示,香港銀行及金融系統發達,政府奉行低稅率及簡單稅制,資金流動不設限制,營商環境優良,亦能鼓勵企業創新。此外,香港也扮演中國內地與全球資本市場的門戶角色,協助外資進入內地。但人口老化及創新能力不足將是香港未來挑戰。
新加坡今年競爭力排名第四,是香港以外唯一打入排行榜十大的亞洲經濟體,IMD形容當地基建投資活躍,更大舉擴建物流設施,有助維持競爭力。此外,瑞士緊隨香港排行第二,過去3年競爭力稱冠的美國下跌兩位排第三。中國內地排名第25位。
  相關新聞
城市競爭力 港再失榜首

另參【圖博館】:也別再搞排名了 香港回歸十年 別再比較兩岸了

圖博館 2016-05-31 08:55:56

這是知乎的一個台灣人的問題 我是台灣人,這幾年,身邊有不少去中國大陸讀書工作發展的朋友,回來後常有跟我抱怨說台灣現狀很糟,比如經濟停滯,民主變形走極端,政府沒有規劃和遠見,藍綠一天到晚惡鬥,人才嚴重流失,台灣產業鏈輸紅色供應鏈,本土互聯網產業發展也慢中國大陸好多,年輕世代喜歡小確幸缺乏狼性,競爭不過中國大陸年輕人等等。老實講我聽到這些後真的有點吃驚又有點失落,這跟老師教的還有媒體寫的不太一樣誒。我朋友講中國大陸根本沒在care台灣,他們的目標對手是美國,oh my god,這野心也太大了吧 ​​。我也知道中國大陸發展很快,但我一直以為台灣相對中國大陸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大陸人追上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台灣好歹曾經也是四小龍。好吧,雖然現在吊車尾了有點尷尬,但也沒那麽差吧。都說旁觀者清,所以想問問中國大陸網友,台灣到底哪裡除了問題?我朋友說得很淺啦,希望中國大陸網友能深入分析一下,謝謝啦!------ 最搞笑的是這個台灣思密達在一個網友的回答下評論說:北京上海有麥當勞,這個我還是知道的,所以那個司機說的不能代表所有台灣人。不過整個台灣大概有300多家麥當勞,光台北就有80多家,我想問下北京上海有那麽多嗎?
 好奇查了一下,我們廣州居然超過280家,感覺不是什麼好事啊。

圖博館 2016-05-31 08:54:32

“以我的北大同學來說,確實愛談政治,但會願意傾聽,年輕人往往有七、八成能夠理解,彼此認知不同源於成長背景不同。”但每每談及“微信適不適合台灣人”,“兩岸科技誰發展得較快”,“哪裡的城市比較先進”等,只要是“在大陸的台灣人”說到大陸方便、進步,就會被視為“親中”,郭雪筠幾次和友人辯論下來,歸結問題仍在於“意識形態”。
  對此,郭雪筠都認為,無論基於有趣也好,基於友誼建立也罷,都應該“先多問為什麼、多聽”,學會包容不同觀點,也會發現很多特質是中華民族所共通的。她以自己的經驗指出,其實兩岸年輕人很容易交朋友,但有必要先搞清楚“界限”,知道什麼“敏感詞”會讓對方不舒服。
  據郭雪筠觀察,大陸朋友不喜歡一直被講“素質差”、“強國人”。“到哪都有素質差的,但不會是全部!”而台灣內部對大陸的偏見,讓郭雪筠明顯感覺周遭大陸友​​人對台灣沒有好感的比例升高了,她的同事就直言:“看你們台灣老是對大陸吵吵鬧鬧的,不如去韓國呢。”“強國人”一詞和“台巴子”其實是同一概念。
  反觀台灣人則是只要被提到“落後”,就會成為痛腳。郭雪筠也曾一聽到這樣的批評就跳起來辯駁,如今分析這種情緒,真正的內心活動實為:“嗯,我知道你們進步不少,我們原地踏步,但你們大陸人別講出來嘛!你一講出來​​,我就要跟你辯!”這也反映了郭雪筠眼中兩岸最巨大的差別:大陸青年對未來有期待、有希望,有自信只想拼,不會抱怨政府;台灣青年茫然,需要找發洩點。
(觀察者網綜合中國青年報、台灣旺報報導)
  回應
 “大陸青年對未來有期待、有希望,有自信只想拼,不會抱怨政府。”這句話我真不信,網媒評論、貼吧、微博,出點什麼事,第一個挨罵的就是政府。不過這也挺正常,畢竟我們政府是保姆型政府,可以說無事不包,這就難免全民喜歡玩“大家來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