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
又不只中俄,北約與美國亦然。
這得深入俄喬戰爭(明貼)和上合性質,才稍了。
上合高峰遇上尷尬事>中時08-08-29
「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今天在塔吉克首都杜尚貝舉行第八次高峰會,這時機真不好,正逢俄國與美國為了喬治亞問題對衝的時候,而上合組織的國家將如何處置這問題?是幫助成員對抗美國呢?還是對此不聞不問?
固然上合組織不是軍事性聯盟組織,但是根據過去一些宣示,卻又不能不聞不問,譬如二○○一年六月發表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其中明確宣示:「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將加強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磋商與協調行動,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相互支持並密切合作……。」次年六月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中也明言:「在防止和和平解決國際衝突中相互協助。」
如果俄國按這些條文要求成員國在「國際衝突中相互協助」,其他國家似乎無法拒絕,俄國既已與美國在國際事務中衝突,成員國當然應該助俄抗美。但現實上卻又是非常不可能的事。
上合組織當初成立之意就是要將美國排除在中亞地區之外,但是卻又未充分考慮到如何排除美國勢力的介入中亞,各國只能摸著石子過河,看情形行事,只是盡量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而已,組織成立至今總算沒有遇到必須與美國衝突的事。
但如今俄國與美國發生了重大衝突,按俄國總統梅德維捷夫的表態,再回冷戰也在所不惜,在這種情況下,上合組織裝聾作啞嗎?
成員中真正需要表態的是中國,因為除俄國外,其他國家的力量與地位都不足道。但最難表態的也是中國,北京連在台灣問題上尚且不願與美國對抗,它能為俄羅斯與美國的衝突而挑戰美國嗎?倒是,中國幾乎是上合組織的龍頭,如果裝聾作啞,這組織往後還被看重嗎?印度、巴基斯坦與伊朗都搶著要成為會員國,以後還會那樣熱中嗎?
對俄政策上 北約與美國還是有別>中時08-08-22
在美國國務卿萊斯的催促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似乎硬了一些,但也只是言詞上硬,並無實際行動。其實美國自己也缺乏行動,歐洲國家為什麼自找麻煩?他們與美國之間的利益畢竟還是有些區隔的。
譬如按美國的意思,北約組織可以接納喬治亞,但是歐洲國家卻有顧忌,德國電視媒體便引用專家的評論說,此時如果接納了喬治亞,就可能刺激其他國家去跟俄或找麻煩,然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期待通過後門進入北約。這評論可以代表歐盟國家的多數立場,他們確實有自己的考慮。
主要原因還不盡在喬治亞是否應加入北約,而是如何對應俄羅斯的問題,北約在後冷戰時代雖然沒有反共色彩,而且也與俄國之間有了委員會的連繫,但這個組織的防禦目標卻仍是俄羅斯,俄國的民族主義愈高張,北約便愈顯得重要,但是現在的「防衛」已非當年的「對抗」,一方面在防衛,一方面卻要與俄國和平共存,經濟上有一定的連繫,尤其是能源的供應方面,所以北約在與俄國發生糾紛時,廿六個成員國之間的立場並不一致,這就是何以他們所通過的對喬治亞與俄國衝突之聲明遠較萊斯嚴厲。
新加入北約的那些東歐國家固然主張對俄強硬,這是基於他們自己與前蘇聯的恩仇與目前的安全問題,但老成員就未必,分量特重的德法便不主張與俄衝突,尤其不願為喬治亞這個非成員的利益而被捲入與俄對抗。
事實上美國雖然希望北約國家「同仇敵愾」,幫助美國對俄施壓,但美國另一方面卻也對喬治亞施壓,不願其成為麻煩製造者而使歐洲國家不悅。據《華爾街日報》說,美國派往喬治亞的國務院特使布萊沙便告知喬治亞勿與俄國對抗說:「不要不計後果與俄國直接對抗,你不可能贏,這是不可能的,俄國坦克立刻會衝過來,即使你能阻止地面機械化部隊,最後空中打擊還是會來的。」
歐盟:軍事行動 無法解決喬俄衝突 【中央社08.08.13
歐洲聯盟會員國外長今天指出,軍事行動無法解決喬治亞與俄羅斯之間的問題,他們並重申,和平及長久解決喬治亞地區衝突,應基於國際法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承認必須充分尊重獨立、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原則。
在俄羅斯與喬治亞昨天同意停止在南歐希夏地區的武力衝突後,歐盟二十七個會員國的外交部長今天在布魯塞爾召開臨時會議,討論目前喬治亞的情況。
歐盟會員國外長在會議中認為,目前首要之務是使俄羅斯與喬治亞間停止戰鬥,並鼓勵兩國遵守在歐盟調停下,已簽署包括不再使用武力、永久停止敵對等條文在內六項內容的原則性協議。
外長們並承諾,歐盟將積極協助使這些原則性協議能生效實施,並認為,為和平及永久解決在喬治亞的衝突,歐盟應準備參與及支持聯合國及歐洲安全合作會議組織所做的任何努力,其中包括派遣人員前往喬治亞維和在內。
主持會議的法國外長庫希內,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中表示,雖然在政治上徹底解決喬治亞與俄羅斯間發生的衝突,仍有許多事要做且並不容易,但強調目前歐盟的最優先事務是使兩國間的戰爭能夠停止,未來再討論諸如人權及協助重建等其他議題。
他並指出,喬治亞與俄羅斯簽署的原則性協議並不具法律上的效力,一切仍須基於聯合國的決議,回歸聯合國的架構內,才能發揮效用
國外專家:俄羅斯並不指望中國“跟進”
本周四,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正式開幕。該組織內兩個最重要成員國的領導人,中國國家主席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出席了會議。在此期間,雙方議題包括了南高加索危機和中俄加強軍事合作的問題。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圍繞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地區要求獨立而産生的南高加索危機使得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産生了嚴重對立。法國外長庫什內和英國外長米爾班德不約而同的警告稱,雙方之間可能會出現一段"新的冷戰時代"。俄羅斯方面一方面表示,不存在"新冷戰"的威脅,與此同時也積極尋求支持的力量。而正在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首腦會議則爲俄羅斯提供了這樣一個良好平臺。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本周二舉行的非正式會談後發表講話稱,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支持將"向那些試圖將入侵行動合法化的人發出一個嚴肅的信號。"梅德韋傑夫所稱的"入侵行動"自然是指8月8日格魯吉亞出兵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事件。
與俄羅斯的態度鮮明相比,中國方面的立場則顯得不那麽明確。在梅德韋傑夫與胡錦濤會談之後,中方只是通過官方媒體表達了注意到該地區局勢發生的最新變化,"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問題"。
北京的態度是否會讓急需聲援的俄羅斯感到滿意呢?德國之聲俄羅斯問題專家古爾科夫表示,至今爲止只有俄羅斯承認了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獨立地位,盡管莫斯科可能會希望那些最親密的盟友國家比如白俄羅斯能夠跟進,但卻不會對中國報以這樣的期望,"在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期間,如果中國能夠對南高加索局勢表示理解,並且對俄羅斯的應對方式表現出比較溫和的立場的話,那對于俄羅斯而言就是一種成功。而根據我的觀察,中國的做法正是如此。中國不可能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因爲中國自己在臺灣,西藏和新疆地區也存在著分離主義困擾。但是我認爲,俄羅斯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外交勝利,那就是胡錦濤明確表示中國不會抵制2010年將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冬季奧運會。"
南高加索沖突短期內得到解決的前景非常渺茫,而歐盟和俄羅斯領導層有關"新冷戰時代"的言論更是讓國際形勢面臨動蕩。如果新的冷戰時代來臨,俄羅斯是否會將中國視爲盟友呢?而中國是否又會像二戰之後那樣,假如反西方的陣營呢?德國之聲俄羅斯問題專家古爾科夫對此表示,"中俄成爲冷戰夥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問題是雙方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進行合作。俄羅斯國內多年以來就有這樣的說法,把輸送到歐洲的石油天然氣轉而運往中國,以贏得中國的支持,同時打擊歐洲。但是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懷疑,因爲要實現這一戰略,首先需要油氣管道,如果說在石油方面還有可能的話,天然氣就很成問題,因爲目前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基本上都是通往西方的,要想轉向中國至少也要幾年,如果不是幾十年的時間。很顯然,當俄羅斯人談到多極世界時,中國一定是其中一極。但是,我並不認爲俄羅斯人會相信,中國會堅決地站在他們一邊,一齊對抗美國,因爲中國自身在美國也擁有巨大的利益。"
http://bbs.2008.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0&fid=55874&tbid=6663
中國的南奧外交危機>中時08-09-02郭崇倫
做為胡錦濤的外交顧問,這個時候不是件容易的事,才剛忙完奧運前的外交折衝,在開幕當晚,就發生喬治亞部隊大舉開入南奧塞提亞,接著俄羅斯大軍越境,國際秩序一團亂。
偏偏奧運一結束,胡錦濤就要赴塔吉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俄羅斯一定會要求中國支持,到時候胡錦濤要怎麼回答?
中國的兩難是,一方面俄羅斯是中國長期盟友,是在與美國對抗時唯一可靠的國家;現在這個國家需要中國幫忙講話,中國難道要讓她失望?但另一方面,中美關係目前空前良好,奧運後中國國際形象前所未有;如果因為別人的事,非關中國核心國家利益,而與美國、歐盟衝突,這划算嗎?
其次,上海合作組織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可能陪葬在南奧危機當中。俄羅斯有意支持伊朗入會,這將坐實反美聯盟的指控;而俄羅斯進一步要把上合組織「北約化」,更令不願意軍事結盟的中國擔心。尤其重要的是,上合是中國的區域安全「寶貝」,中國不能坐視,讓它還沒茁壯前就夭折。
中國策略是,盡量模糊,話說一半,支持雙方自己談出來的協議,協議談不成,則是兩句老話:「理性溝通、和平解決」。
胡錦濤會見俄羅斯總統時,就是典型公式產物:中國注意到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局勢發生的最新變化,希望美國與俄國兩方通過良性、理性對話妥善解決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從喬治亞共和國獨立出來的問題。
其次,就具體問題,盡量躲在上海合作組織的後面,六國杜尚貝宣言「呼籲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現有問題,致力於勸和促談」;這包括期待俄羅斯也不使用武力,但是同時宣言也表示,各成員國「支持俄羅斯在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這就也讓莫斯科滿意,認為俄羅斯是前一段敘述的例外。
即使如此,南奧情勢的發展的快速,還是出乎中國的意料。就在杜尚貝宣言發布的同一天,中國駐俄大使劉古昌緊急要求會見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了解俄羅斯準備承認南奧與阿布哈茲的行動;「俄方向中國詳細通報了決定的法律與政治動機」,這意味著俄方的行動並沒有事先通報中國與其他會員國,中國只能在事後追認,表示理解。
目前俄羅斯與西方的對峙,還在升高當中,歐盟日前開會討論對俄羅斯的可能「制裁」措施;還沒有達成共識協議,俄羅斯就傳出考慮關閉通往西歐的油管;總統梅德維傑夫更誓言會對西方做出反應,更有黑海前艦隊司令夸夸其談,稱可以在廿分鐘內殲滅所有北約在黑海的船艦。
美國自然見縫插針,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歡迎中國不支持俄羅斯。上海合作組織明確拒絕承認南奧與阿布哈茲,而莫斯科即使對北京有些許失望,目前表面沒有表現出來;俄羅斯政府發言人表示,雖然俄羅斯政府呼籲其他國家響應俄羅斯承認兩國獨立的決定,但是「我們不會強迫別人這麼作」。
對中國來說,立即危機雖然過去,但是長期外交將陷於被動。中國能不能從過去教條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真正從國家利益出發,發展出「新現實主義」,這是克服未來挑戰的關鍵。
北京過去向來堅守「不干涉內政」,尤其是巴基斯坦或北韓等周邊國家;但未來如果產生對中國不友好的領導人,就像夏卡希維利之於喬治亞,或尤申科之於烏克蘭,這時北京怎麼辦?
有原則就是必要時用來犧牲的,就像莫斯科一年前強烈反對科索沃獨立,認為這會分裂獨立國家主權,可是事到臨頭,竟然也鼓勵南奧與阿布哈茲尋求獨立。
南奧危機勢必有全球效應。美國初步反應是色厲內荏,宣布要以軍機軍艦運送援助,外界以為是要武力介入,結果派出的不是正規海軍軍艦,而是海岸防衛隊的巡防艦,不敢停靠在俄軍仍占領的軍港,另外找地方卸貨。
但是正值選舉期間,「新冷戰再起」是此刻新保守主義與新現實主義激辯的問題。未來美國怎樣因應俄羅斯或中國等新興強權,「負責夥伴說」現在已經不敵「堅決對抗說」,中國將來要如何區分自己與俄羅斯是不同的?
最後,俄羅斯與中國結盟,能不能繼續維持現狀?軍事上進一步合作,中國能夠接受嗎?還是過去虛假結盟的幻滅,各自走自己的路?(clkuo@mail.chinatimes.com.tw
另參本台<中國與中亞>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068393/20071230055346
上海合作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俄語: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ШОС;英語: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國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另有觀察員國: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工作語言爲漢語和俄語。成員國總面積爲3018.9萬平方公裏,即歐亞大陸總面積的五分之三,人口15億,爲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上海合作組織是首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宣布成立、首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奉行“上海精神”以解決各成員國間的邊境問題。
上海合作組織現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設于北京的秘書處,以及設于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反恐中心。
有人認爲成立于2001年的上合組織可能成爲與北約抗衡的地區政治中心,認爲上合組織是“東方北約”。
但是官方則一貫強調上海合作組織不是封閉的軍事政治集團,該組織防務安全始終遵循公開、開放和透明的原則,奉行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和組織的原則,一直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宗旨
上海合作組織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爲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作爲相互關系的准則。上海合作組織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及對外開放的原則。
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鼓勵各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及其它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國家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
成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觀察員
印度共和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蒙古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曆史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六國元首舉行首次會議,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此次峰會還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在上海正式成立。
200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二次首腦會晤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會上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三個文件。
2003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三次首腦會晤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爲本組織首任秘書長。
2003年8月6日上海合作組織舉行首次多國聯合軍事演習。
2004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行成立儀式。
2004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幹舉行。會上包括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發表《加強務實合作共謀和平發展》的重要講話,各國亦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塔什幹宣言》。同日,設在塔什幹的“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機構正式啓動。蒙古國獲接納爲觀察員。
2005年7月4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首腦會議上,六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呼籲美國等制定撤離駐中亞軍事基地的期限。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獲接納爲觀察員。白俄羅斯正在爭取加入。
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理事會會議在中國城市上海舉辦,主要議題是關于加強當代信息安全,通過合作加大各國保障信息安全的力度。
2007年8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會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維護上海合作組織範圍內的安全與穩定將成爲本次會議各方關注的焦點。鑒于國際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本次峰會將通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行動計劃。
“上海五國”年度元首會晤
1 1996年4月25日-26日 中國上海
2 1997年4月24日 俄羅斯莫斯科
3 1998年7月3日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4 1999年8月24日-26日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
5 2000年7月3日-5日 塔吉克斯坦杜尚別
上海合作組織年度峰會
1 2001年6月14日-15日 中國上海
2 2002年6月7日 俄羅斯聖彼得堡
3 2003年5月28日-29日 俄羅斯莫斯科
4 2004年6月17日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
5 2005年7月5日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
6 2006年6月14日-15日 中國上海
7 2007年8月16日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
8 2008年8月28日 塔吉克斯坦杜尚別
9 2009年夏季 俄羅斯葉卡捷琳堡
聯合軍演
“和平使命2005”—
“和平使命-2007”—“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城市車裏雅賓斯克舉行。此次軍演由上海合作組織全部成員國參加,共有各國部隊5500多人參與,是聯合反恐演習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2007年8月6日首次舉行實兵合練,而在8月17日正式開始演習。此次演習針對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而舉行的。
未來成員
上海合作組織現有的觀察員國家有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其中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已經申請成爲正式會員。巴基斯坦早在2000年就遞交了加入上海五國邊境的合作組織的聲明,但成員國認爲巴基斯坦給予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伊斯蘭政府支持,而這正是違背了組織的反恐宗旨,所以最終被拒絕。而後,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政府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巴基斯坦在加快了反恐工作,再次澄清了成爲上合正式會員的意願。上海合作組織表示要在現有的六國慎重考慮之後才能做出擴展的決定。中國支持巴基斯坦成爲正式會員,而俄國參照有爭端的土耳其、希臘同時加入北約模式,認爲巴基斯坦和印度須一同加入。而印度則更是希望與美國和北約組織鞏固關系,印度在上合中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抵消敵對國巴基斯坦在上合與中亞地區的戰略優勢。
伊朗同巴基斯坦一樣有著積極的升級爲正式會員的意願,申請入盟。伊朗希望通過上合來抵制美國自2001年在中亞及西南亞(中東)地區的軍事擴展。伊朗的曆史盟國塔吉克斯坦表示了支持,但其他的盟國,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認爲伊朗應當事先解決伊朗與國際核能機構的核問題。
中國和俄羅斯都已聲明同意蒙古國成爲正式會員。蒙古國另外還希望今後能夠邀請日本爲觀察國,或以“上合+日本”的形式與日本合作。俄羅斯與中國起初對此表示保守,但自安倍晉三執政後,日本與俄中兩國的關系有所改善。
俄羅斯希望阿富汗將後能被列爲觀察員,但至今在阿富汗境內仍駐紮著許多美國軍隊。
另外,白俄羅斯申請成爲觀察員,而俄羅斯因爲它是“純粹的歐洲國家”而反對。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激進黨敦促政府嘗試申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以拉近和俄羅斯的關系。
美國亦申請成爲觀察員,不過遭拒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6%B5%B7%E5%90%88%E4%BD%9C%E7%BB%84%E7%BB%87
救歐債大鬥法 梅克爾勝歐巴馬【聯合報2011.12.12
歐巴馬對於自己成功處理次貸風暴,避免美國經濟崩潰十分自豪。他相信,正是由於聯準會砸錢救市,才讓全世界躲過大蕭條。
歐巴馬將歐債危機視為總統連任之路的重大威脅,因為若歐洲國家實施的撙節措施讓景氣更衰退,將拖累美國經濟。德國官員對此心知肚明,私下抱怨歐巴馬要求歐洲砸錢救市,只是為了自己明年的選舉考量。
德國將歐債危機視為改革契機:若非公債殖利率超過7%紅線,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不會被迫辭職;若非市場對歐元失去信心,多數歐盟國家不會同意國家預算受監督,遑論赤字超標將受懲。
許多德國人認為,英美兩國對於金融業的保護與推崇,正是近年來西方國家競爭力不敵東方新興國家的原因。大型銀行創造泡沫經濟,危機時又要求政府提撥巨額紓困款,卻從未締造可長可久的經濟成長;反觀德國模式卻能奏效,今年德國出口將創1.3兆歐元(約台幣52兆元)新高。
歐巴馬擔憂歐盟峰會通過德國主導的加強財政同盟方案,特地派遣財長蓋納出訪警告歐洲。
歐元區國家迫於借貸成本不斷上升,別無選擇,只好追隨德國。顯然這次梅克爾贏了。
雖然英國首相卡麥隆在上周布魯塞爾高峰會否決歐盟條約修訂案獲得英國多數民眾支持,但副首相克萊格(Nick Clegg)稍早的支持態度卻一百八十度轉變,說他感到「生氣」,指責卡麥隆此舉不利英國經濟利益。
克萊格的憤怒,使籌組英國聯合政府長達19個月的保守黨與勢力較小的自由民主黨陷入最嚴重的緊張關係,而一些歐洲議員此刻則把英國視為破壞協定達成「老鼠屎」(deal breaker)。
英國獨立報11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克萊格私底下非常不爽。他擔心英國影響力減少,可能變「歐洲孤鳥」,對倫敦而言,對美國的影響力與外國投資都會變少,「使英國被孤立,這不符國家利益」。
不過英國外交大臣海格(William Hague)11日則表示,卡麥隆此舉不會使該國陷入孤立,或被歐洲邊緣化。
根據英國星期日郵報10日出爐的民調,大多數英國人認為卡麥隆否決歐盟條約修訂案是正確的抉擇,他贏得62%民眾支持,僅19%受訪者認為他做錯了。
不過歐盟廣泛認為卡麥隆動用否決權誤事,更傳出卡麥隆在歐盟峰會陷入孤立,遭法國總統沙克吉冷落。
每日郵報報導,卡麥隆在歐盟高峰會歷經一整晚煎熬後,走向沙克吉伸出右手準備握手,但心存芥蒂的沙克吉假裝沒看見,飛快轉向一旁朝他人揮手,此舉被解讀為不爽卡麥隆。遭冷落的卡麥隆只好把伸出的手拍拍沙克吉肩膀,昂著頭走過,臉上還帶點苦笑。
穆迪以歐元區持續缺乏決定性的政策措施為由,重申將在明年第一季重新評估歐盟國家信評的決定。雖然在歐盟峰會中,26國達成協議要厲行財政紀律,短暫提振市場信心,但穆迪認為峰會幾乎沒有提出新措施,意味高負債國在公債市場將遭遇更多困境。
穆迪宣布此消息後,道瓊歐盟STOXX600指數跌逾1.5%,歐元兌美元盤中下跌1.26%至1歐元兌1.3218美元,歐洲政府債務違約擔保成本也攀升至歷來新高。
紐約黃金2月期貨最低跌3.3%至1,660.3美元,跌幅創三周來最大;紐約原油1月期貨最低跌1.85%至97.57美元。
相關新聞
歐盟峰會達協議 歐財政聯盟成形 全球股市勁揚
壓力測試結果 歐銀需增資1,528億美元
IMF救歐債 美無意注資
英攪局 恐自食苦果
要求特權 英國搗蛋被孤立
伊爾艾朗專欄/歐洲央行踢皮球 救市沒誠意
彭博資訊/歐洲財改綁救市 當心兩頭空
名家觀點/陶冬:歐洲財政同盟 中看不中用
歐盟防長決議,集資提升軍力2011-12-1(楨:歐債危機反促使歐盟各國在國防/貨幋/財政……一體化)
信評公司 守門人或麻煩製造者?
歐元區經濟報告出爐 法現警訊 三A債信岌岌可危
債券殖利率飆…法國告急 芬蘭拉警報
穆迪降德10銀行信評 惠譽對美銀行業示警
歐元區15國 標普列負向觀察
歐盟反擊 抨擊信評機構是金融海嘯幫兇
觀察站/標普 捲入政治漩渦
國際降評潮…葡降至垃圾級 日法被點名
三大信評 輕放美國 看扁歐洲
避風港!美債搶手 殖利率跌破2% 2011-11-10
公投的弔詭(另參本館:公投誰不會玩)
希臘民主悲喜劇
民主的實現與侷限
流產的公投與希臘的鬧劇
西方的沒落
撙節時代 歐美福利制度面臨存亡危機
逃稅成全民運動 南歐地下經濟占兩成
貪婪時代的終結
IMF憂全球經濟陷「失落十年」
希臘要公投是否接受紓困 歐美股暴跌
被歐債拖累 明富環球破產
明富環球破產 金融業不怕
歐債危機燒 亞洲冒黑煙
陳冲領軍成立景氣對策小組
劉憶如:將衝擊訂單
希臘公投4變數 步步驚
希臘公投若否決紓困 歐元區恐解體
希臘公投震撼彈 全球經濟面臨衰退
不知好歹的希臘 禍延全球
希臘政府內鬨 公投添變數
希臘紓困 德法下通牒
希願撤公投 歐美股市翻紅 2011-11-4
政治賭徒 希臘總理這回輸了!
希臘總理下台 成立聯合政府保紓困案 明年2月大選
歐央行前副總裁 任希臘總理
希臘擠兌!領走近3%全國存款額
步希臘後塵? 義公債殖利率飆新高
全球急救義大利 貝老打瞌睡
預算案過關 義總理寶座仍不穩
老貝搞砸義國 連歐洲都受累
義總理支出案過關 下台聲再起
義總理允辭職 美股歐元叫好 2011-11-9
希臘之後又一人! 義總理被逼下台
老貝叱吒義政壇 一本風流帳
貝老辭職 問題還在
義殖利率飆升 歐美股重挫 2011-11-10
義大利提改革案 歐美股回穩 2011-11-11
義大利若陷倒債危機 比希臘更嚴重
殖利率飆高 沒人買公債
義國新預算過關 歐美股歡呼 2011-11-12
義、希政局趨穩 全球股漲
蒙提出任義總理 歐股先漲後跌 2011-11-15
義西公債殖利率飆 歐美股跌
義大利新內閣專業入主 撇政客舞伶(另參本館:解毒馬蕭配)
比利時同志總理上台 終結無政府2011-12-6(另參本館:比賣國為榮
無政府狀態542天 創世界紀錄 經濟問題 新內閣首務
西大選人民黨大贏、美減赤破局 股市全趴 2011-11-22
歐債搞垮執政黨 又增西班牙
人民黨領袖拉霍伊坦言:救西班牙需要奇蹟
歐債危機 愛爾蘭也中彈
西、葡嗆撙節 軍人也上街
歐債燒到東歐 匈牙利求金援 2011-11-23
歐洲經改失利 全球代價慘重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風暴不會擴及全球
歐元區工業生產下滑 跌幅兩年半最大
歐元區連環燒 Q4恐爆衰退
歐債解危 明年Q2才有望
名家觀點/歐債 不會成為雷曼第二
巴菲特:歐洲經濟 十年後更強
羅傑斯:100%會再爆金融危機
索羅斯:歐元危機 比次貸還棘手
歐元區瓦解 惡夢恐成真
歧見加深…法籲ECB印鈔買債 德反對
德國減稅 感謝民眾扛起歐債
歐元區問題多 德人懷念舊貨幣馬克
出手救希臘 梅克爾:最後一次
懶惰鬼希臘欠錢 德國為何埋單?
德與希臘 恩仇難解
德國發債失利 歐元區瓦解機率升高 2011-11-28
歐債風險飆高 美股重挫 2011-11-24
雙英膠著 台股創2年新低(另參本館:2012大選)
唯恐兩岸利多泡湯 外資先落跑
政府護盤 台股守住十年線
美感恩購物季 524億業績創紀錄 美股收紅 2011-11-29
亞股領漲台股勁揚114點,量能不足反彈恐有限
六央行聯手救市 歐美股市狂飆 台股破底解危 2011-12-1
G6打強心針 西法公債熱銷
觀察站/美元及時雨 不能澆熄歐債風暴
薩夫特專欄/六大央行聯手 聲譽大於實力
觀察站/聯合干預 只是緩衝非解答
聯合筆記/六國聯軍救市真相
美失業率降至近三年最低 復甦添馬力(楨:?另參本館:歐巴馬 )
美失業率降 利多無效 美股平盤作收
台股量縮至582億 下跌至7098點 2011/12/04
歐債危機蔓延 英國央行按兵不動 2011-11-11
歐債輪誰落馬 英財相點名法國
英政府為歐元解體預做準備
英國大罷工 1日蒸發5億英鎊 2011-12-1(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穆迪警告:美減赤若變卦 將降信評
協商失敗 美被迫啟動自動減赤機制2011-11-23
美國還能領導全球經濟嗎?
援助歐債危機 展現中國巧實力
中國有機會成為G20峰會贏家
沙克吉求救 胡錦濤點頭 2011-10-28
沙柯吉乞援中國 法反對黨砲轟
歐洲求援 陸:將見相關部門
陸:擴大投資貿易金融合作
拔刀相助 大陸坐穩高姿態
解決歐債協議 中:積極但艱難
徹底解決歐債危機 得看美中臉色
IMF救歐債 美無意注資
救市非無條件 歐媒:窮國救富有點難
中國救歐債 金援千億美元
專家激辯 多數傾向有條件援助
EFSF 可望發行人民幣債券
陸已購EFSF債券 可能持續加碼
中國不是歐債救世主
陸前官員:中國援歐遇瓶頸
援不援歐?陸媒:取決可靠回報
歐債陸救? 眾說紛紜
商務部長:積極挺歐 胡錦濤訪奧 可能伸援歐債?
胡錦濤:歐洲可克服債務危機
人行有條件購千億美元歐債 胡錦濤:解決歐債主要靠歐洲
北京坦言 「不可能英雄救歐」
外媒諷中趁人之危
圍堵中?德反對用SDR強化EFSF
歐洲可能明年承認中市場經濟地位
陸專家:援歐難度高 中不應出手
歐債救星與失格的台灣人(另參本館:真有哈臺族?)
援歐是人民幣國際化捷徑
拯救失落10年 拉加德籲中放鬆貨幣政策
陸專家:為何要幫歐有錢人
歐債敲警鐘 亞元路迢迢
亞元誰說了算 大陸逼退日本
歐洲招商 陸企海外投資豐收
大陸錢潮湧進 歐洲焦慮拒或迎
歐債危機 歐洲央行是唯一救星
金磚五國拯救歐豬五國?
求中國注資歐洲是不是向龍叩首
歐債危機陸伸援 開政治價碼遭拒絕?
未持希義西國債 中行:不受歐債影響
大陸趁金援歐盟提3條件 遭拒
IMF、亞銀籲中印出手救歐元區
世銀:中國不該救歐洲
林毅夫:大陸無力救歐債
金援歐洲 陸外交部強力回絕
中國促勿將經濟合作政治化
歐盟或將提前承認陸市場地位
歐元之父孟代爾:陸別借錢給歐元區
相關新聞
日政府「干預到滿意為止」 日圓重貶 2011-11-1(楨:只准美友干預不許美敵干預!)
報復人民幣 對美國經濟不利
制裁人民幣匯率案 歐巴馬反對
美國政治風險
人幣制裁案有用?美國人都懷疑
逼升人民幣 美國如何拿捏分寸
蓋特納籲中國 速允人幣升值
人民幣法案 陸學者:兩敗俱傷
陸外交部:人民幣案損人不利己
人民幣若升值 美通膨更慘
反擊參議院 陸三大部門齊轟
人行警告 恐引發貿易戰
人民幣若遽升 陸出口剉咧等
美中匯戰可能點到為止
美匯率草案 陸商務部:不公正
中國強烈反擊:匯改以來升值近30%
中方邊罵邊承諾改革
普丁:美元壟斷是世界經濟寄生蟲
敏感期 美延後匯率報告 2011-10-15
人民幣 升值壓力緩解
「匯戰」 美、中都不想鬧大
大陸9月加碼美債113億美元達1兆1,483億美元 穩居美國最大債主
中國發動遊說 手段純熟
人幣案 陸專家:不必過度反應
溫家寶表態 不會加速升值
美通過涉匯法案 人民幣嗆貶
人民幣帝國 築長城抗美元
官方智庫:該讓人民幣走弱了
全球對沖基金做空中國
人民幣連貶3天 長期看升5字頭 2011-10-15
歐債拖累中國10月外銷減速
大陸救出口 要靠非洲拉美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預言:逆差兩年後出現 人民幣會貶
美10月貿易逆差降4% 赤字降30%
美10月貿易逆差 近10月新低 但進出口值皆告萎縮,顯示內外需求均不振。
中願進口美國產品但受限制
為亞洲四小龍代工 陸成順差替死鬼
大陸前11月順差1383.98億元 年減18.79%
中國世界貿易第1大出口國及第2大進口國 世界經濟陸貢獻超美
高盛:陸16年內取代美 成世界第一經濟體
美前商務部長:中國 將決定全球經濟成長
林毅夫預言:2030年 中國躍經濟最強國
美國國會成立的一個獨立委員會表示:人民幣10年內威脅美元地位
諾貝爾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尼‧詹森預言:人民幣 25年後取代美元
學者:人幣30年內成自由兌換貨幣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20年內 美元仍是老大
人民幣取代美元需要過三關:貿易結算貨幣;國際投資貨幣(楨:此投機性中不要);國際儲備貨幣。
熱錢月流1800億 人幣走勢看貶
市場觀點:熱錢撤離 逼人行出手
陸媒:11月人民幣貶0.5%
G20逼升人民幣 胡錦濤堅拒 2011-11-5
三年首見 人民幣連六天盤中跌停2011.12.08
陸官方表態:未操縱匯率 走勢可證明
滙豐:人民幣升值潛力 長期看好
熱錢避險 人民幣反轉走貶
有升有貶 人民幣將更市場化
中國將維持穩健貨幣政策
看匯率 夏斌:明年人民幣升壓變小
人民幣升值預期 急凍
陸港貨幣互換規模 倍增
夏斌:搶人民幣離岸 台灣不夠積極
夏斌:兩岸速簽貨幣清算機制
流彈波及 工廠傳惡臭 可成停工早有端倪
陰謀論陸反擊蘋果 向可成開刀
外交部談沃爾瑪事件:外企不能僅靠優惠政策
削蘋果大陸推環保稅
經濟上,入世10年,中國成為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進出口已佔到全球進出口的十分之一。這一數字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而言,中國出口佔世界十分之一,說明中國的外部需求有多麼大,中國GDP增長中有多麼大一塊是靠向世界市場出口拉動的。這是中國參與全球化,融入世界的最重要標志之一。對世界而言,中國進口了全球近十分之一的貨物,這證明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兩個十分之一,既反映了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顯示了世界對中國的重要性,是一個“雙贏”的典型。
政治上,縱觀世界近代史,我們不難發現,從1840 年至今的170多年歷史中,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曾經做到進出口佔全球十分之一——英國、美國和德國。今天,中國也做到了。而且,中國是做到這一點的唯一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實力大增,實現歷史性跨越,使中國歷經百年滄桑後,終于完成向世界經貿大國的轉變。對世界而言,中國入世10年,是中國與各國分享繁榮、實現互利共贏的10年。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每一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從中國的參與中獲得好處。中國以大國身份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實現發展目標,展示了中國說話算數、勇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10年歷程也證明了世貿大家庭接納中國是一個正確的抉擇。這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勝利,也是現代國際關係史上一個成功的范例。
最後,從法律上看,對內而言,中國入世10年,守諾履約,遵循國際規則和市場經濟理念,開展了大規模的法律法規清理工作,穩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世貿原則的法律體係。
相關新聞
中國入世十年「與狼共舞」?
入世十年 中國的成長與反思
巴西又在WTO向人民幣發難 實為行貿易保
瞄準人民幣 WTO同意明年討論貨幣傾銷
陸入世十年 美譴責國家資本主義
VS
美媒:美應向中學習計畫經濟
北京措辭強硬:美保護主義升級
貿易戰一觸即發 台商皮繃緊
中願進口美國產品但受限制
陸太陽能電池 遭美雙反調查
反擊「雙反」措施 陸14家太陽能廠聯合抗美
中輸歐皮鞋反傾銷案 WTO判歐盟敗訴
積極應對多層木地板相關產品雙反 陸企首次完勝
王岐山:中美經濟問題政治化 雙輸
中美太陽能「雙反」戰 恐雙輸
中對美反擊 太陽能貿易戰開打
太陽能企業:美國別傷人害己
陸製太陽能產品 恐遭美封殺 (另參本館:綠能產業(一)
美反傾銷調查 中國太陽能業黯淡
貿易戰 恐阻礙陸十二五新能源發展
形勢逆轉 陸風電業恐死一批
太陽能電池 兩岸囊括8成
過度投資 LED業不再發光發亮
電動車市場慘 比亞迪難挽頹勢
太陽能輸美雙反案 陸轟挑釁
十二五太陽能發電目標提高50%
陸遭雙反 盧明光:台廠未必得利
報復!陸醞釀提高多晶矽關稅
衝擊發酵 太陽能組件恐大漲
雙反 美、加盯上陸鋼製品
保護主義當道 佛山輸歐陶瓷少16.5%
美歐化纖原料乙二醇EG涉傾銷 大陸調查
大陸毛巾 台灣擬續課反傾銷稅(另參本館:欺中怕美
通貨膨脹風險驟降,被視為是大陸經濟「軟著陸」的成功象徵,也讓投資人對於政策放鬆預期普遍增強,但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穩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信貸政策鬆動空間有限。
相關新聞
世銀:陸軟著陸 今年成長率9.1%
大陸經濟 林毅夫:還能高速發展20年
歐債導致原物料行情回檔
歐債 反助金磚四國抑制通膨
製造業降溫 陸11月PMI跌破50
出手救市 人行調降存準率2碼
大陸降息 最快明年初
大陸銀根鬆了 幅度將超預期
名家觀點/中國人行 發射「經濟大砲」
證券業看法:緊縮結束 陸股牛來了
銀監會主席:繼續提高直接融資
人行:民間借貸利率 4倍為限
衝著艾未未?北京嚴打非法集資(楨:啥都能扯到政治?針對溫州借貸事件啦!另參本館:中共為何反維權 )
溫總一席話 貨幣政策緊轉穩 陸港股齊攻高
通膨降溫 貸款暴衝 陸貨幣政策緊轉穩
陸財政部:新振興方案規模4兆人民幣起跳
拓內需拚轉型 消費月展決心
今年九月中旬起,中共中央九名政治局常委當中,有五位相繼出訪,近至俄羅斯和中亞,遠至歐洲,其中去俄羅斯兩次,副總理李克強甚至同時訪問南北韓,此前尚無先例。到中國訪問的有菲律賓總統和越共中央總書記等政要,此兩人均首次登陸,都談到敏感的南海問題。
不僅如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來出席廿國(G20)集團領導人峰會,溫家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接著胡、溫二人還將分別前往在夏威夷召開的APEC峰會,以及在印尼舉行的東協首腦等系列峰會。世界四大峰會,中共無一缺席,角色愈顯重要。
相關新聞
中俄攜手:反對大國主宰世界
溫家寶提點子上合組織設銀行 會員支持
溫家寶喊話 擴大本幣互換
APEC未登場 中美煙硝味濃
美力推TPP 中國不埋單
TPP議題 中方再槓上美國
APEC前嚷TPP 美爭亞太主導權
中美大戰 從APEC延燒到東協
強化亞太影響力 美駐軍北澳
歐巴馬矢言續留亞太 坦對大陸
美澳軍事合作 中嗆不適當
美菲簽宣言 南海問題齊抗中
歐巴馬:美國是太平洋強權
歐巴馬的「亞洲祭」
溫家寶公開演說籲外部勢力退出南海
雖然美國近來四處宣揚其重返亞洲計劃,瑞士媒體稱美國無力對中國展開遏制蘇聯般冷戰
東亞峰會/政經議題 美中火辣角力
歐巴馬的亞太文攻武嚇
東亞峰會/無視美反對 選緬甸當2014主席
中國外交面臨戰略調整
希拉蕊會緬甸總統 恩威並施
(楨:緬親西將重蹈利比亞?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評:挑撥中緬關系失風度
白宮毫不掩飾對中國遏制意圖 笨拙而愚蠢
緬甸改革 中國樂觀其成
中日較勁 爭相砸錢助東協
溫家寶喊話中國、東協 擴大本幣互換
會歐巴馬 溫家寶:增強人民幣浮動彈性
人民幣帝國 築長城抗美元
緬甸人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希拉蕊口口聲聲要緬甸推動民主進程,卻不提解除禁運制裁,而這是緬甸人所想望的。
美國要在亞洲遏制中國是很明白的,但現在美國已在走下坡,不但欠中國大量國債,未來還將大幅削減國防外交預算,還能拿出什麼使東亞國家動心、使中國恐懼?
美國刊物說:美在澳洲派駐二千五百陸戰隊,很難想像這支小部隊在什麼情況下能派上用場,它在軍事部署上無用,徒然激起中國反感,歐巴馬重申與菲律賓間近乎垂死的同盟,也可得到同類結論,三流的菲律賓軍隊在任何危機中都不是安全伙伴。
希拉蕊去年訪問柬埔寨,鼓勵柬國勇於向中國提出關乎柬國利益的問題。但她沒有說美國將給柬國什麼東西,一年過去了,不能拉開柬中關係。這次美國想拉開緬中關係,倒是中國替美國出主意:「解除對緬制裁」,但美國能嗎?且等明年此時如何。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攪和,確實使中國疑心,但究竟產生什麼實質效果?有評論認為當今區域中等力正崛起,對大國形成有力制衡,甚至能左右、挾持大國為自己服務。究竟是美國利用南海國家?還是南海國家利用了美國?
目前TPP區內的人口數有5億人,與ACFTA域內擁有19億人口,TPP規模還是相形遜色。不過隨著日本、墨西哥、加拿大新力軍,讓原本規模遜於ACFTA的TPP,頓時成了APEC區域內兩大自貿區。
新華社指出,儘管TPP談判在一年半多時間裡已進行了9輪,但在一些敏感領域分歧大,談判進展不順,短期內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相關新聞
美推TPP架空APEC?中冷淡以對
是否加入TPP 中改持開放態度
人民幣匯率 歐胡會交火過招
歐巴馬警告 陸應遵守遊戲規則
美強推TPP 與中針鋒相對
陸學者:排中 顯見美短視且矛盾
搶當亞洲一哥 TPP燃中美戰火
美國以TPP再君臨亞洲
美中邁向對峙 TPP布局掀經濟冷戰?
時殷弘:TPP能否成功得看中、日
外媒:日入TPP打亂陸東亞戰略
日相改口:TPP損國家利益 就不加入
歐巴馬:TPP明年定案
TPP明年完談目標 恐因日拖緩
受美鼓舞 加拿大入TPP談判
台灣入TPP 還有漫漫長路
我憂邊緣化 洽簽雙邊FTA突圍
馬:10年內創造條件參加TPP
選ECFA或TPP 台處在夾縫中
美韓FTA的愛恨情仇
催淚彈鬧場 韓美FTA強行過關
催生FTA 中日韓:年底完成投資條約
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力宣揚TPP,然而事實上TPP已成中美政治的角力戰,加上日本政府雖支持,國內卻是強烈反彈,反映各國國情不同,對TPP的參與程度也不盡相同。凡此種種,都意味TPP要簽定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參與TPP的國家加總起來只占美國總貿易的6%,對美國經濟助益並不如外界預期。TPP議題,戰略意義大於經濟實質利益。同時,歐巴馬也期待藉此來拉抬國內人氣,以迎接明年選戰。
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記者最近在台北專訪林中斌。今天在國際版刊出記者與林中斌的對談內容。
針對最近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緊張關係,林中斌認為,看這個問題,要考慮到4項重點。
第一,強硬的外交經常是為了向國內交代,2012年歐巴馬總統要尋求連任,而中國領導階層也將更迭。
第二,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鄰國,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都不是出於自願成為美國的盟友,而是基於自保。
第三,美國不僅有經濟問題,政治也陷入僵局,所以,美國的軍事支出會大幅削減。也因此,可能無法維持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勢地位。
第四,北京有一套細密的大戰略,有一部分可追溯到鄧小平。這一點常被忽略。鄧小平說過:「我們和美國人交涉立場非常強硬,但絕不會斷絕關係」。這正是北京目前的做法。它的戰略其他部分就是主宰全東亞不必用軍事手段。中國並沒有意圖超出這個範圍。
他指出,北京打算藉由經濟、外交、心理、文化及傳媒等非軍事手段達到目的。武力則是這個戰略的支柱。中共人民解放軍的信條為:「隨時作好準備,但是儘可能不必動用。」這個觀念和一百年前美國羅斯褔總統提出的概念相似。羅斯褔的說法:「口氣要軟,不過要隨身帶根大棒,這樣就萬無一失。」
關於美國遏阻中國的戰略能否收效的問題,林中斌的看法是:就長期來看,未必有效;然而,仍是可以運用的手段,在未來的談判桌上可以挫大陸的銳氣。
他強調不能錯誤地低估美國。當下的美國不同於以往,已有能力自省和自我批評。這一點也挽救了美國。雖然可能不再是第一大國,卻仍然是一個被信賴的外交強權。
解讀一些中國軍事將領的武嚇作勢,林中斌說,中國軍方將領有分工,有些負責對外武嚇,有些負責策劃。一些常耀武揚威的將領,從一星升到兩星軍階後,立即封口。
根據他的分析,中國解放軍早已是被拔了利齒的老虎。當年鄧小平僅晉升17位三星上將,江澤民時期卻有79位。被封官削權的將領們對內張口無牙,只能對外舞爪。
他同意「標準報」記者的看法:中國海軍在太平洋實施演習是對外武嚇。不過,他也提醒,在中國的戰略傳統,關鍵在於不讓對手看清虛實,並非威懾。西方國家會盡可能展現自己的實力。對中國而言,卻無此必要。他特別引述中國古代哲人老子所言:「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但中國的武器庫中遠不止有中程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中國的核潛艇具有全球巡航能力,中國航母的發展,不久也會讓沃策爾的自信變得不可靠。此外,中國還有足夠多的戰術組合,可以讓入侵者的出發地不落到打擊範圍之外。和武器平臺比起來,更重要的是中國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決心,讓中國人民和軍隊只挨打,還不了手,是不可想象的。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1-25/1106675030.html
被《時代周刊》稱為美國「地獄十年」告一段落之際,正是歐巴馬總統上台之時。歐巴馬一上台,即進行全球戰略大調整,三個重點:(1)戰略退卻,自阿富汗及伊拉克撤軍;(2)戰略統戰,積極全面改善與矛盾國家如俄羅斯、古巴、緬甸、委內瑞拉等的關係。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在為了(3)戰略進取,即針對中國進行的全面戰略部署做準備。也就在這個時候,歐巴馬說出了「我要做太平洋總統」、「我不接受美國成為世界老二」的話。一個所謂的「重返亞洲」、劍指中國的大戰略隱然成形。
希拉蕊指出,建立「跨太平洋體系」涉及六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與盟友關係、深化與強權間工作關係、緊密與地區多邊機構關係、擴大貿易和投資、廣泛的軍事存在,及提升民主和人權。這些工作中,民主、人權、軍事存在等,都有明顯的「項莊舞劍」意涵。(楨:越南等有民主、人權?)
與這一套「跨太平洋體系」的理論架構配套,是一系列具體的行動,包括(1)TPP的經貿外交戰略;(2)即將舉行、美國總統首次出席的東協加美國高峰會(ASEAN+A),這個高峰會將把中國極力避免國際化的南海問題正式列入議程;(3)一個已浮現輪廓、欲隱又現的美、日、澳、印四國間的「亞洲版北約」。看來美國的「重返亞洲」,從戰略思慮到行動部署,邏輯井然,動作確實。中國大陸似乎是落於後手了。
在理論上,中國大陸的訴求是和平與和諧,似略失之於抽象;但中國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大方向是正確的,關鍵在於「新秩序」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建立?撇開理論不談,中國大陸在實際行動上還是相當積極的,除了與東協「10加1」的自貿區已正式啟動外,中國與中亞及俄羅斯的「上海合作組織」也極可能從安全及反恐領域延伸到經貿與金融,中國與日、韓也將展開雙邊的自貿區協商;當然,兩岸四地之間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與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也在運作之中;甚至原本很抽象的「金磚五國」概念,最近也開始針對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展開討論。
總體看來,美國與中國正在亞洲及太平洋這個大棋盤上展開世紀大博弈,目前大棋盤上正在交手的領域有經貿、軍事、價值(民主與人權)、金融(人民幣)等,有的平分秋色,有的互見優劣。
歷經兩周馬拉松式磋商,最後加碼數十小時衝刺「延長賽」,《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7次締約國南非大會終於達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2013年執行,綠色氣候基金啟動,成立工作小組負責2020年後減碳安排等四項協議成果。
陸支持印度責任區別
爭議甚大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將從2013年起執行,明年5月1日前提交減碳承諾;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台特設工作組」,負責2020年後減碳的具體安排。
歐盟這項提議引發大陸和印度強烈不滿,印度環境部長那塔阿拉賈(Jayanthi Natarajan)說,印度不會因各方聲浪就不顧貧、富國責任分擔原則,不會因任何形式的威脅或恫嚇就退縮;大陸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態支持印度,應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新華社報導,這次德班會議達成決議如此困難重重,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如美、日、加拿大等國不考慮第二承諾期的減碳指標,對《議定書》也抱持消極態度,美、加甚至不願簽署。歐盟雖然相對積極,卻額外要求大會敲定「路線圖」,在2015年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框架,在2020年生效。
陸籲開發國拿出誠意
大會觀察員分析,美歐態度迥異,是因為美國不願為減碳犧牲利益,歐盟卻試圖用減碳和成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獲取利益。大陸代表團在會後指出,這次未能全部完成談判,最主要是因為已開發國家對減碳及提供開發中國家資金、技術轉移的政治意願不足所致。
雖然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但同時加速投資綠色科技。
率歐洲議會代表團前往南非德班與會的議員萊恩(Jo Leinen)表示:「世界有場非正式的綠色科技競賽,由中國領頭,可能比正式協議取得更成功的結果。」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中國去年投資低碳能源技術達540億美元,高於美國的340億美元。
由於中國有提供13億人口食物、燃料與水的迫切需求,因此比他國更知道抑制全球暖化的能源型式價值,因為全球暖化已國內大片土地沙漠化。
歐盟在大會中突然提出「路線圖」,並提出2018年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框架,並將《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等其他議題與此掛勾,小島國也附和歐盟立場。
大陸和印度則強調,不能忘記公平原則,應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印度環境部長那塔阿拉賈(Jayanthi Natarajan)強烈反對並激動反駁:「公平在哪裡?」大陸代表團團長、大陸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也表態支持印度,並質問已開發國家應給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技術支援,「快20年了,你們做到了嗎?」
9日下午,美國、大陸、巴西等國家都取消記者會,外界傳出,歐盟連合小島國、中南美洲國家形成小集團,向他國施壓。
9日晚間被稱為「基礎四國」的大陸、印度、南非和巴西舉行最後磋商,印度當場表態支持大陸,南非和巴西也都認為磋商順利,當場粉碎9日上午歐盟記者會傳出「四國分裂」說法。
德班大會期間,不斷傳出「基礎四國」已分裂的說法,某些成員倒向已開發國家,新華社報導,解振華還對此澄清:「我們每天要碰頭三、四次,每個重大表態都經過協商。」
新華社昨天報導,德班大會最後是在「基礎四國」團結一致,對發展中國家最關切的問題同聲同氣,才使得德班取得「里程碑」成果。
【聯合報╱鄭方婷/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南非德班)】
對於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美國與歐盟有著極大的根本差異。美國基於其國內產業界與議會的不支持,自京都議定書之後,就主張建立一個不設定強制性減排年限、目標,但要求所有主要排放國提出自主性減排目標,並接受國際與國內的測量、報告與證明,以確保自主性目標獲得落實。美國在本次會議的最大目標,就是具體實施去年坎昆會議達成的幾點重要成果。
相對的,歐盟主張應該設定一套路線圖,提出於二○一五年完成協商,至二○二○年為止成立包含主要排放國接受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國際合作方案。同時歐盟宣布,即便日本、加拿大與俄羅斯不繼續參與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仍舊承諾第二約定期,至二○二○年從一九九○年基礎上削減百分之廿至卅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歐盟的主張受到絕大部分發展中與最貧窮國家的歡迎,在歐盟強力遊說下,隨著中國暗示可以考慮在二○二○年以後接受法律約束後,巴西與南非也表示可以接受。美國對於歐洲提出的路線圖是否成立並不重視,也不支持建立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議定書,美歐雙方差距甚大,難以相互讓步。最後在中國、印度等國的讓步之下,歐盟的主張獲得採納。
對於歐盟而言,削減百分之廿至卅的排放量並非難事,而且歐洲的減排對於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也很有限,但是歐盟在國際談判中對於先進國家的減排行動積極主張,的確獲得廣大的開發中國家的歡迎。
相形之下,美、日、澳、紐、加等國被型塑為阻礙國際合作發展的壞蛋,苦思如何爭取中、印等主要排放國的支持。氣候變遷的國際政治當中,重要的是如何擴大支持力量;在歐盟獲得中國等主要發展大國的支持下,美日等國顯得孤立。若美日選擇繼續參與氣候變遷國際談判,勢必得與歐盟取得妥協。
另參本館:歐豬四國 《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中國大戰略 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宣言(館長代胡擬) 雙率大戰 貿易保護主義 美中互為人質?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臺股 股市的貪瞋癡 連戰出任APEC特使 G2 G20 vs G7 美國價值2 歐盟向俄求援? 姓資姓社 經濟巫師 忽漲忽縮 全球糧荒 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發展中國家拖欠大陸債務逾上兆美元 路透:中國成世界最大官方收債人 2023/11/08 中時
據美國之音引述路透報導,中國成世界最大的官方收債人。二十多年中「一帶一路」向165個國家的2.1萬個項目提供的1.1兆至1.5兆美元之間的貸款。貸款基本上都流向了修建道路、機場、鐵路和電廠項目,覆蓋了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等廣大地區,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但是,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批評,使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了債務陷阱。斯裡蘭卡是中國債務陷阱受害者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回應
呵呵,美國爸爸對自己曾經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變成今天全球最大的【債務國】隻字不提。另外,斯裡蘭卡債務348億美元:市場借款147.68億,亞洲開發銀行54.24億,中國47.59億……
反中仇中份子都大陸給斯裡蘭卡於斯國債務陷阱, 但斯國總理前時公開澄清, 它們四處借貨無門最後找中國, 是中國幫了它們的忙。
想要富先開路,基礎設施完善,教育普及~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現在阿共仔做到了,非洲一堆人講中文
IMF才是世界最大金主,而且由猶太人掌控
美國之音是老美的官方喉舌,更負責支付敵對國家的反對者的酬勞, 所支付金額要每年向國會審核。路透社雖是英民間通, 近年淪為英美打手且喜做假新開。這兩個如斯卑劣的機構的文章不看也罷。
這篇報導要是真的,也挺好的。把沒用的美元花出去,免得以後打台灣的時候被制裁。
最佳例子是東非埃塞俄比亞 ,二三十年前它是全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戰爭+饑餓+貧窮 和它劃上等號。 但在近二十年在中國大力幫助下, 經濟及基建大有改善, 使它成為非洲社會及經濟情況較好的國家之一, 稱為「小中國」。年中它更被邀加入金磚集團, 與新成員的沙特、阿聯酋、埃及、阿根廷等國平起平坐引人注目。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