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2 05:48:29阿楨

《台灣的古地圖》

我不了王存立,胡文青為何在其編著的《台灣的古地圖一明清時期》(遠足文化,2002)序裡、會極盡反諷台灣古地圖遭中國製圖者糟踏之妙筆?

本書特色
地圖,是忠實呈現?還是一隅之見?尤其在航海技術及測量技術都不甚發達的年代裡。
本書蒐集了散落於海內外的八十餘幅中國人所繪製的古地圖,台灣在其中的造型,或似科學怪人、或一分為二,竟可歸納出十幾種;連名稱都一變再變,「彫題國」、「毗舍耶國」都是台灣。圖中的資訊除了提供台灣在該年代的時代切片,作為研究台灣歷史的線索,同時也呈現出古代中國對台灣的理解,以及與台灣的關係。
此外,本書還詳細說明古時測繪地圖的各種方式,以及不同年代的地圖內容特色。而光是欣賞這些以山水畫呈現、長相超乎想像的「台灣地圖」,也都可以讓您驚喜連連。

那你得了解王胡的本土化文痞性格。

王存立:溫文儒雅的外表下,內心燃燒著永不熄滅的出版熱忱,並長期默默耕耘於出版界,近年也毅然決然的挺身而出創立遠足出版公司,期間【台灣地理百科】系列叢書更在圖書市場掀起一波漣漪,雖佳評如潮,不過仍孜孜不倦、勤奮謙虛的繼續為出版好書打拼。
胡文青:多愁善感的五年級生,剛開始只會寫著寫著詩,吐著吐著絲,編織一張看不見的網。進入出版界工作後,看得文字越多,就越清楚世界之大,不是只有一個人或一張網可以抓住。
別理王胡的痞文,該讀《台灣的古地圖》由夏黎明教授撰寫五千字之「清代台灣地圖的演變」總論:主文則分「世界地圖中的台灣」、「中國地圖中的台灣」、「台灣全島地圖」三部分,以年代排序,從元朝與明朝少數的古地圖談起,一直談到日據以前的眾多清代地圖。
這些中國古地圖常識在前評《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已多少介紹過了,只是同是繪畫式的《台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遠足文化,2002)怎又成了:

日治時期的台灣地圖,不僅在畫風上由中國的山水畫變成日本的浮世繪,由於飛行器的運用,人們終於得見大地的全貌,一種日式風格的「鳥瞰圖」應運而生,台灣的地圖也因此擺脫寫意、概約的懵懂階段,進而有寫實、精確的現代功能。

那你得了解編著者李欽賢的本土化皇民性格。

算了,反正都是《地圖權力學》:台灣古地圖 橫豎由人畫

【大紀元2006年7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袁世忠/台北報導〕清末的嘉義城長什麼樣?台北市林森公園又是怎麼規劃出來的?昨天發表的「日治時期台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讓地圖自己來解答。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與南天書局聯手推出的這套地圖集,蒐羅1895至1945年間,日本公布的台灣74個都市計畫圖、共155幅珍貴地圖,全部以原尺寸呈現,圖上手寫標註的符號、文字清晰可見,縮圖比例以現在眼光來看,絲毫不遜色。
主編的台灣古地圖研究者黃武達表示,日人在台灣進行的都市計畫,遠比日本東京還早上20年!這是因為東京發展早、人口多,一旦要進行都市改造時,阻力大、花錢多;相形之下,仍維持聚落方式的台灣,反而容易放開手腳去規劃,結果透過日本引進許多歐美的都市經營管理措施。
南天書局總經理、同時也是地圖收藏家的魏德文表示,日本在17、18世紀興起「蘭學」熱,全國傾心效法荷蘭,學習測量、地圖繪製、水利工程、都市建設等最新技術,奠定了西方文明基礎。而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城市規劃都還是依照日人的版本執行,例如台北市的林森公園、大安森林公園等。
出席的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教授渡邊俊一則強調,日人統治台灣五十年期間所規劃的地圖,都沒有台灣人參與,算是「擅自」以日人觀點來規劃;希望台灣人能以批判的觀點,從這些地圖中找出其他的意義。

北上南下方位 近代約定俗成>記者謝文華

台灣這座島嶼其實沒有所謂「站著」、「躺著」的問題,而是近代東、西方繪圖者,把「北方在上」、「南方在下」當成約定俗成的地理方位,讓人誤以為鑲嵌在世界地圖經緯空間內的那個「直立番薯」,就是台灣唯一的長相。
台灣古地圖協會常務理事魏德文指出,地圖怎麼畫、怎麼看,問題在「方位」。西方人早在西元前6世紀即認為地球是圓球論,透過羅盤找出北極星和太陽的位置;古代中國則為「天圓地方」論,用指南針辨識方位,計里畫方,而且統治者皆是站在北方朝南看天下。
仔細推敲,自春秋戰國,不論是畫黃河、長江,乃至清明上河圖,素以「東在左、西在右、南在上、北在下」作為平面圖的方位,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呂理政說,從代表東南西北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就可見出端倪。
中研院助研究員翁佳音亦表示,中國古代強調「君權南面」、北方上位,傳統國畫則以「遠上近下」畫法表現出縱深,方位不定,因此,台灣、琉球橫躺在中國之上,遠在明代就有了。為方便君王閱讀,中國古代地圖大都是橫向捲軸式,繪圖時自然就把距離感往左右兩邊伸展。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指,橫向地圖考量人的平移視角,符合物理學和人體工學。
翁佳音說,西方世界原來以日升方向的亞洲為上,亦即以東方為上位,直到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時代,才漸有「北上南下」的趨勢,19世紀逐步標準化。不過, 標準化的過程曾遭質疑,1970年,一名12歲的澳大利亞人Stuart Mc Arthur,就把整張北方為上位的世界圖,顛倒成以南方為上,表達出「澳洲不會永遠屈居下風」的聲音,在當時引發熱烈討論。

古代地圖的方位

地圖方位反映了地圖的方向性,即圖面的上下左右與實地東西南北的對應關系。它是地圖的數學要素之一,可用于判別圖上要素的分布位置、分布走向及要素間的方位關系,在實際應用中也有重要意義。
  我們知道,除非特別指明,一般來說,現代地圖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是說,是以北爲正方位的。這一定向標准是地圖學經曆了很長時期的發展才形成的,我國古代地圖的方位並不這麽固定,以任何方向爲正方位的都有。下面就對我國古代地圖方位的演變作一概略介紹。
  早先多以南爲上
  我國古代制圖很早就考慮方位了。《詩經‧公劉》有“既景乃岡”之句,意思是在山岡上測影以定方位。西晉地圖學家裴秀創立的我國最早的地圖學理論制圖六體,提出了制圖時應遵守的幾條基本原則:分率、准望、道裏、高下、方邪、迂直。其中“准望”即方位的意思。不過這裏的方位是指繪制地圖時要考慮地物要素間的地理位置關系,即清胡渭所說的“辨方正位,某地在東西,某地在南北之謂也”(《禹貢錐指》),它沒有規定以哪個方向爲正方位。那麽,我國早先的地圖方位實際情形如何?有無規律性?
  我國宋以前的地圖存世極少,有關地圖制作的理論也很少,研究此前地圖的方位並找出其中的規律缺乏足夠的資料和證據。但根據考古發掘,結合我國傳統文化的背景,我們仍然可以認爲,早期的地圖可能以南爲上的情形較多。我國目前發現的幾幅早期地圖,方位多是以南爲上。
  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3幅帛地圖,爲西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的作品。其中《長沙國南部駐軍圖》的上方標有一個“南”字,左方標有一個“東”字,表明其方位是以南爲上的。還有一幅制圖範圍比駐軍圖大的《長沙國南部地形圖》,方位與其相同。1978年河北平山縣出土的一幅約制作于公元前323年至前315年的《兆域圖》,系戰國時期中山國王修建陵園的規劃圖,其方位也是上南下北。
  古代地圖多以南爲上,與古代的方位觀有關。我國古代在各個方位中,以南爲尊,如古代祭天的地方就位于城市南郊。這一觀念反映在地圖上,便是把南方置于圖的上方。
  地圖方位多元化
  自宋以降,我國存世地圖逐漸增多。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其中除了有以南方爲正方位的,以其它方向爲正方位的也很多。如:宋代保存下來的一些石刻地圖珍品《華夷圖》《平江圖》《地理圖》《長安城圖》《禹迹圖》《九域守令圖》等,它們多是以北爲正方位的。
  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周應合編撰的《建康志》中附有地圖19幅,諸圖定向則是以東、西、南、北爲上的都有。其中的《皇朝建康府境之圖》,是一幅以相當于現在的南京地區爲主要制圖區域的政區圖,其方位就是以東爲上。
  地圖方位趨向于多元化,是由于地圖方位本身就是人爲規定的,並無一定之規,其選定在演變過程中尊崇南方的色彩逐漸淡化了,越來越多地考慮到不同因素的要求,尤其是使用的方便。清學者俞正燮所說的“凡輿地懸圖宜以北爲上,幾案展閱之圖宜以南爲上”(《癸巳存稿》),就是這個意思。如明代軍事學家、地圖學家鄭若曾的《籌海圖編》中有海防圖《沿海山沙圖》72幅,表示我國自今廣西欽州南龍港西南的海域起至遼東鴨綠江畔沿海一帶的山脈、河口、海灣、港口、島嶼、礁石以及堡、寨、營、衛、所、烽堠等內容,這些地圖大都把大海置于圖幅的上方,大陸繪于下方,它們的方位隨海岸線的蜿蜒曲折而不斷變化。圖面這樣布局,陸地駐防軍隊觀察地形時把地圖和實地方位對應起來非常方便。這裏各圖定向完全以實用爲原則,而不是拘泥于某種固定的方位模式。
  其實,前面介紹的早先地圖以南爲上也包含著實用的因素。那時地圖主要是供帝王等人使用的。他們坐北面南,地圖以南爲上供他們坐閱正好與實地方位相一致。
  此外,制圖區域的形狀,作者描繪地形的角度,印版幅面的狀況等因素,也對地圖的定向有影響。
  向以北爲上統一
  明末清初時期,西方先進的經緯度制圖法開始傳入我國。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觀測北極星的高度測量地球緯度的,繪制地圖時以經線方向作爲定向的基礎,並以北爲正方位。經緯度制圖法開啓了地圖方位向以北爲上的統一。
  在經緯度制圖法前,也有地圖以北爲上,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宋代石刻圖,它們爲什麽不能算作地圖方位以北爲上的源頭?因爲它們以北爲上的原因不是地圖方位向以北爲上統一的決定因素。
  清初康熙年間,我國用經緯度法完成了一部全國實測地圖集《皇輿全覽圖》。圖上以通過北京的子午線爲中央經線,緯線與中央經線垂直,以北爲正方位。該圖自傳出內府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其它地圖編制的基礎和重要參考資料,自然它的方位標准也被沿襲下來。因此可以說,此圖集對我國地圖方位的歸于一統有著重要的影響。自此圖集後,當然,更確切的說法應是自經緯度制圖法得到應用後,地圖的正方位逐漸向一個方向統一了。
  清末光緒年間,清政府組織編制了全國分省地圖集《大清會典輿圖》。其測繪章程中有一條明確地把地圖的方位規定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見,以北爲正方位這時已成爲制圖的規範要求了,地圖把任一方向都可以作爲正方位的局面基本結束。
http://www.zgchb.com.cn/newspaper/show.php?itemid=3332

古代左東右西 地圖方位變化體現人文精神(圖)

  當我們紙上談兵時,地圖上方位的辨別則變得異常簡單,因爲左西右東的原則是大家都熟知的;然而,也許你不知道,從古至今,地圖上的方位並非一直都是左西右東。
  生活中的“方位情結”
  相信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裏不少人都曾以打麻將作爲消遣娛樂的方式之一,麻將牌除了以數字構成以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張表示方位的牌。盡管這裏的“東南西北中”已經不複有其表示方位的意義,但從中可見人們把對于方位的情結滲透進了生活每一個小角落。
  最能體現人們對方位的重視的當然不是打麻將,而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吃喝住行”中的“住”。在房地産廣告天花亂墜的今天,任何房地産開發商都會強調其房子的方位是“坐北朝南”;而“坐北朝南”只是房子的大方位朝向問題,在真正入住後,人們又會對房子的具體方位進行布局,東邊置甲物,西邊置乙物等等。
  筆者初從南方到北京時,只辨左右,不分東西,某日黃昏去一處,朋友事先告知我到達A處後往北行即可。當我到了A處後,卻不知何方爲北;遂問一路人。路人爲一老者,他痛心疾首地凝視著我,語重心長道:“孩子,現在是黃昏,太陽從西邊落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你只要把你的左邊對著太陽,不就知道哪邊是北了嗎?”
  在現實生活場景中,要辨別東西南北對于相當一部分人而言不是那麽容易。而當我們紙上談兵時,地圖上方位的辨別則變得異常簡單,因爲左西右東的原則是大家都熟知的;然而,也許你不知道,從古至今,地圖上的方位並非一直都是左西右東。
  古代:左東右西體現對自然與神權的尊崇
  科學地講,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地理上東南西北的方向是絕對不變的;相對地,當方向的概念由地圖來表現時,則成了一種後天人爲規定的,帶有某種不確定意義的方位。也就是說,用地圖來表達方位時,不論左東右西,還是左西右東,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個人需要來制定。
  與現代相反的是,在古代,地圖中的方位是左東右西。這個選擇並非偶然,在古代,生産力相對落後,人們對自然力量的尊崇成了以左爲東,以西爲右的最主要原因。
  我們知道,古人信奉世界上的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組成;五方(東、南、西、北、中)是“陰陽五行”理論在天文學方面的運用。古人觀察到,太陽每天都是從東方升起,因而向東的地方得天獨厚地有了相對多的日照,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故而東方成了生機盎然的木性的代表。從古人造字上亦能看出,“東”字的中間部分是“日”字,貫穿“日”字的是“木”字。而與東方相反的西方則成了生機肅殺的金性的代表。而中國地處北半球,南方火熱,北方寒冷,故以南方代表火,北方代表水。北半球南向日照比北向多,所以在北半球建屋,以坐北向南最爲冬暖夏涼。若以向南爲正,自然左爲東,右爲西了。
  對神權和王權的尊崇則是古代地圖左東右西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史記?魯周公世家》有載:“成王長,能聽政,于是周公乃還政于成王,成王臨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北依以朝諸侯,及七年後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如畏然”。文中“南面”即坐北朝南是爲周王之座,“北面”即坐南朝北是爲人臣,這樣以上爲南,自然也就左東右西了。這和當時統治者爲維護自身統治而創造出來的一套規範人們生活各方面的禮樂制度是一致的。
  現代:左西右東體現人文精神的復甦(楨:?)
  現代的地圖則是無一例外地運用了左西右東的規則,與中國古代的地圖方位正好相反。深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這是生産力發展,人們對科學的認知水平提高,從而敢于肯定自身的人文精神發展的結果。
  與古代以爲地爲方不同,現代科學已讓人們認識到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球體,人們有了北極的概念,而地球上的陸地大都位于北半球。
  人類在16世紀以後才慢慢認識南半球;加之人們繪測地球時選擇了以北極星爲一個穩定坐標,特別是采用新法測繪地圖以來,根據地圖投影的坐標系,地圖的方向必然是上北下南的,自然也就左西右東。顯然,對科學的有力把握使人類加深了對自身力量的肯定,人們是從自身的需要出發來規定地圖的方位。從這一點而言,人類已不再盲目地崇尚自然的神秘力量,而是依賴科學,爲我所用。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與古代將人置于圖中,用皇帝坐北朝南的方式來標定地理位置不同,現代人看圖則是冷靜地觀望,背南向北(楨:南半球呢?),所以就變成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這一點則是人類對神權和王權的顛覆,因爲方位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一種方便而人性的方式去規定方位。無疑,從古代左東右西到現代左西右東的轉變形象地折射出了人文精神的複蘇。
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5317-170076.html

從古地圖看西方人眼中的東方

曆史上西方人怎樣看待東方呢?
公元前6—前4世紀,古希臘自然科學已有很大發展,尤其在數學、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地理學、地圖學等領域出現一批學者。當時已發現地球是個橢球體,並劃分出經、緯度。
托勒密(Ptolemy 公元87-150年)編寫了8部《地理學指南》,所附27幅地圖,是世界最早的地圖集。他創造普通圓錐投影和球面投影兩種世界地圖的新投影方法,所繪的地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且一直使用到16世紀。上圖是1486年的複制本。
如果以歐洲(主要是西歐)爲坐標原點,那麽它自己爲“西方”。而“東方”就是指埃及、兩河流域、小亞細亞(近東);阿拉伯和中亞細亞(中東);亞洲東部,印度和中國(遠東)。
但是如果以中國爲坐標原點,那麽它自己爲“中”,而“東方”(東洋)指日本,“西方”就是指:中亞細亞和阿拉伯(西域)、印度(西天)。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地圖的國家之一。“禹鑄九鼎圖”講的是夏禹時曾鑄過9只大銅鼎,頂上鐫刻著九州的山川形勢、草木禽獸物産圖,爲我國最早的地形圖。
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現了3幅絹帛地圖,其中一幅長98厘米、寬78厘米的《駐軍圖》,用黑、紅、田青三色繪成。該墓時代爲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那麽成圖時間在2100年前,比過去認爲最古老的羅馬托勒密地圖早3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彩色地圖。可惜這只是一個地區地圖,還不能得知漢代先人對于世界的了解。
19世紀以前,中國的二十四史一直把西方世界各國列入附屬的“西域”,而西方的“世界史”則把中國列在附屬地位。相互之間缺乏全面深入的真正了解,而偏見、誤會很深。
正如偉大的德國學者萊布尼茲在《中國近況》一書序言中所寫的:“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最發達的文明,仿佛今天分布在我們(歐亞)大陸的兩端,即彙集在歐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東方——中國。”
http://www.zgchb.com.cn/article/2008/0417/article_6889.html 
 
賀年卡台灣橫躺 府:別政治化【聯合報記者范凌嘉08.12.20  
馬英九總統夫婦新年賀卡中的台灣地圖,清代「各省沿海口隘全圖」,藏於台北故宮。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任內曾印製橫躺的台灣古地圖月曆,圖中這是西元一六三六年由芬伯翁手繪經刻製而成的台灣島和澎湖島地形。
馬英九總統上任後製發的第一張「總統新年賀卡」,內頁橫躺的台灣古地圖引發爭議,據了解,賀卡圖樣是馬總統親自拍板定案。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表示,這代表尊重台灣人文歷史,外界不必做過多政治解讀。
據了解,新年賀卡是總統府專案委託設計,最後幾張圖樣,由馬總統挑定定稿,基於節能省碳理念,今年僅印製五萬張,較過去減少三分之二,目前已寄給總統民間友人、民意代表、政治領袖、外國使節及地方士紳等。
蔡仲禮昨天舉行記者會表示,馬總統過去研究釣魚台問題,看過很多台灣古地圖,古地圖有橫的、也有直的,都很正常,沒必要做太多政治解讀。
蔡仲禮表示,賀卡的圖案是設計家從故宮珍藏中找出來的,封面是以牡丹花為圖樣的「富貴長春圖」,內頁下方則是「台灣古輿圖」,整體設計呈現富貴喜慶,尊重台灣人文歷史的感覺。
馬總統昨天上午接見「台灣客壇協會」理事長羅仁權等,也談到歷史,他主動提到電影「一八九五」非常感人。馬總統說,「一八九五可以拍,一八八四也可以拍」,一八八四年是清朝名將劉永福抗法,「當年如果沒有滬尾大捷,我們現在都要講法文。」
馬總統指出,劉銘傳把洋砲架在基隆山上,但一個早上就被法國人打掉了,法國人覺得台灣不堪一擊,進軍基隆,結果劉銘傳在基隆擺空城計,在基隆到淡水之間截擊法軍。
馬總統笑說,清末打法國人是唯一一場勝仗,非常值得紀念,這場戰役客家人也有參與,還有湘軍、淮軍等,可說是雜牌軍,但將士用命、全民動員,終於打敗法國人

爭議古地圖 故宮原本未推薦【聯合報記者陳宛茜08.12.20
 
馬總統賀年卡中的「橫倒的地圖」,原型來自故宮所藏的清代歷史輿圖「各省沿海口隘全圖」,現正在故宮的「筆畫千里│院藏古輿圖特展」中展出,展到年底。該圖是絹本彩繪長卷,長七百七十三公分,寬三十一公分,因此原圖本身就是「橫躺」的地圖。
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表示,為了製作賀年卡,總統府請故宮提供圖畫。故宮挑了十幾幅,多是充滿年味的古畫如刺繡牡丹。總統府從中挑定四幅,而這幅「各省沿海口隘全圖」卻不在故宮提供的圖樣之中。
馮明珠表示,十月中行政院規畫「行政院文化之旅」,多位官員赴故宮參觀,也許「各省沿海口隘全圖」就在此時被看中。
「各省沿海口隘全圖」是清道光年間由陳枚繪製,全圖旨在描繪各沿海行政區與地理概況,輔以文字敘述行船須知、海防守則,供行船及海防參考,馮明珠表示,鴉片戰爭之後,外國勢力經由海岸港口進入中國,清代為此加強海防、隘口的管理,此圖深具國防意義。
圖中描繪中國沿海七省,卷末附圖為台灣、澎湖及海南島。繪圖方式是陸地在上,海洋在下,視點由海上望向陸地。
馬英九賀年卡所採用的台灣地圖原型,便來自卷末的台灣圖。除了呈現台灣東西沿岸港灣與島嶼分布情況,亦清楚繪出中央山脈與原住民分布處。
 
學杜正勝? 洪秀柱罵二百五【聯合報記者李光儀08.12.20
 
馬英九總統的賀年卡,引發部分藍營立委批評。立委洪秀柱說,選用這樣的圖案,是「二百五」;李慶安說,「不明白為何要使用這樣的圖案」。黨團副書記長羅淑蕾建議總統府,以後最好別採用有爭議的設計。
過去曾批評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台灣橫躺地圖」的李慶華,幫馬總統緩頰說,馬總統和杜正勝「心態不同,意義當然不同」。
 
學者:從福建看向台灣 是橫的【聯合報記者程嘉文08.12.20
 
總統府賀年卡上面出現橫躺的台灣地圖,政大台史所教授戴寶村說,古代人畫地圖時,根本還沒有現代的「北上南下」觀念,因此這其實沒什麼好爭議,相關討論沒有多大意思。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林聖欽表示,明末到清代用山水畫的觀念繪製地圖,都是從繪製者角度來看,繪圖者從福建往台灣方向看的話,台灣就是橫躺著的。荷蘭人也曾畫過橫躺的台灣地圖,因為他們行經台灣海峽時,從海峽上看過來,台灣也是橫的。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曾因台灣橫躺地圖引發爭議的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在國外開會,他的友人說,古籍中本來就有橫躺的台灣地圖,並非杜正勝創造的。
杜正勝二○○四年五月任教育部長不久,到中研院演講,以傳統地圖逆時鐘旋轉九十度後的另類角度台灣地圖,來說明台灣歷史應以台灣為中心,而非只是中國政治及地理的邊陲。他說,這張地圖不是他創造的,文建會「換個角度看台灣」地圖展覽中就有。
教育部後來印製「創意台灣,全球布局」宣導摺頁,宣導杜正勝施政四大主軸,封面照片採用橫躺的台灣地圖,也曾引發爭論。

圖博館展題:時空之旅

 

1.時空之旅2.生老病死3.生命禮儀4.禮物5.鼠6.牛7.虎8.兔9.龍10.蛇11.馬12.羊13.猴14.雞15.犬16.豬17.昆蟲蝴蝶18.兩生爬行19.叢林野獸20.藍色世界

21.角骨牙皮毛22.金碧輝煌23.銀白世界24.古銅典雅25.青銅器26.玉器27.玉石雕28.礦石與寶石29.貝殼與化石30.玻璃31.少彩陶瓷32.多彩陶瓷33.交阯三彩石灣34.紫砂35.景泰藍36.木雕37.竹藝38.漆器39.扇與傘40.文房四寶41.紙藝42.年畫 43.織綉印染44.中國結45.煙46.酒47.茶48.香の世界49.吉祥物50.祥禽瑞獸51.龜52.葫蘆53.數字魅力54.圓の世界55.金錢56.博奕57.鏡與鎖58.首飾59.手鐲念珠60.玩具61.模型62.絨毛63.軍武64.偶像65.面具66.色聲香味觸67.火爐燈光68.風箏風鈴風車69.情與色70.食色性也71.古文明72.佛像73.觀音與法華74.蓮花75.達磨與禪宗76.彌勒與淨土77.羅漢78.藏傳佛像與法器

  PS.

本館文物只供參考不供真假鑑定

每年一二月展出當年生肖,每二個月更展一主題,共可展十三年。

  前言

從去年(九二年)底寫完歷史小說至今三月廿日,將一批書讀了並整理出未來要用的特展用書,定出展題並依序創作。

  其間歷經春節和總統大選,本應直接書寫「真善圖書館」的計劃大綱,但之前有二個心結問題要疏通,那就是要如何安頓政治心態和定下展題調性,亦即處理政治哲學和藝術美學的難題。

  接下來原稿有五頁的廢話。

  你怎說我的嘔心吐血之作是廢語?

  嘔吐出來的東西不是廢物是啥?不就是有關319槍擊案的一些牢騷,這在台灣共犯體猤是已多處析判過了,有必要再花上千字嗎?還有什麼文藝哲學,說得很深奧似的,結果還不是打油詩。

  話猤能這樣說,我是想寫純詩──純意象詩,但怕館友消化不了,所以只好媚俗了。

  自己不行就別推到俗人。

  是你懶得再抄了吧?

  我又不是你的文抄公,幾十年了,那回不是對折地再創作的抄。

  就算這樣你也不能刪簡到連零頭都沒了,這樣叫館友如何瞭解我的詩學?

  你還有詩學?對!我忘了你對啥都有意見,連寫個歷史小說也對此一文體的特性說三道四。不就詩嘛,讀起來有詩意就好,你管它是寫實、象徵、音律……等的合不合純意象,真要純意象那古今中外就沒幾位詩人沒幾首詩了。

  旣然如此咱就來談「館性」吧!

  館性更無聊,什麽圖書、文物、影音的收藏展示的詳細計劃,館友沒必要浪費時間去瞭解,一個小小圖書館,一進來就一目了然了,無須長篇大論。

  旣然軟體可一目了然,那硬體更是半目清楚了。這下你可賺到了,一下子省了近萬字,可要寫上十個小時,可惜就虧了有心瞭解貴館詳細內幕者。

  又不是政客藝人,那來啥內幕,不都寫在一本一本的白紙黑字原稿上,那天有人想研究的話再拿出來欣賞你蚯蚓般的筆跡連「蒙恬筆」都看不順眼。

  至少解釋一下為何要定出那些館規,免得別人費解。

  不就些公用場所常見的規定沒啥不好瞭解的,倒是你那什麼:

  本館定位於文化反思與通識性圖書博物館。

  才令人不解,說穿了就是大雜燴,根本不能跟央圖故宮比。

比錯對象了吧?別妄自菲薄,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貌不揚,內容豐富。」

  時空之旅

時空太抽象了,不適合用濕軟的散文來處理,還是乾硬的論文來的容易。

  活該自找苦吃,還辦個具象的文物展,不就些鐘錶之類的,這能表現時空的內含?莫騙啦!古今中外多少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窮究一生都解不開的謎,你想用幾千字的展題就打發掉?

  真搞不懂,人本來就活在時空裡,幹嘛那麼多問題。

  說的也是,對你這食色之徒,還是得將時空食色化,猤然連具象也沒用。這樣好了,我就開個時空大餐菜單。讓你品嚐品嚐。

  據說一條量子蟲到愛家牛排館想吃千層派蛋糕。不料店家不屑地說﹕

  咱愛家不賣那種爛東西,頂多肉捲型牛排。

(宇宙牛排依宇宙物質密度Ω的不同而有猤同造型,大於一成肉球、小於一成肉捲、等於一成肉排)

  換形不換肉啦!愛家馬鞍形肉捲太乾硬了,順著鞍面也要啃上百億光年,還是量子千層派來的順口,只要挖條蠕蟲洞,吃過時光隧道,我這條小蟲便可羽化成蟲,翺翔宇宙天際了。

  我早就看穿你們這些好吃懶動的寄生蟲,想鑽捷徑喲,洞都沒。

  宇宙飯館難道就只有你愛家?量子家的可好吃啦!一頭鑽進去瞬間就穿梭於宇宙過去未來,時而莊周化蝶時而……

  我還蟲蟲危機,一條小蟲就奢談什麼宇宙蝴蝶效應。

  怎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很偉大是嗎?瞧不起咱量子論,猤然來辯。

  於是雙方展開了幾千字的筆戰。

  在那兒?

  同樣在原稿,這種無法解決現實時空壓力的廢話抄它幹嘛?

  你也未免太現實了,我敢問你人為何有時空壓力?還不是來自演化。

  扯太遠了吧,我只知抄你的東西很花時間,困在電腦桌前更傷手、眼、心。

  你就是抄書不求甚解,我在原稿不是寫的很清楚。在生命始創之初,以藍藻為例,它的時間感來自白天對著大陽光形光合作用,晚上則休息,於是我們發現三十多億年前的藍藻化石有明顯的年輪痕跡。它的空間感又來自地球的引力,所以植物的根一定朝地心長。另外影響生物大時間感的還有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年份、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月份,女人的月經就是如此來的。

  人自認居生命演化的頂點,但別忘了根本,在人腦裡仍深深地絡印著時空之別的痕跡,人的左半腦(外顯為右手)擅長空間感、理性分析,反之擅長時間感、感性直覺。

  所以人類社會以右撇子、男性為主流是有其生化基礎了?這些全是社會生物學的偏見!照你這麼說海德格、柏格森等全是女人化的哲學家了,還有什麼時間藝術(如音樂)空間藝術(如雕刻)什麼的又怎說?

  不是偏見而是「極」見,是生物演化某一優勢極端發展下的自然現象,只是人類歷史作用下加強而已,可是要想「去生化論」也是不實際的,搞不好弄得左右不討好。

  好的很,演化中不是有不少雌雄同體,即使是人也未必非左即右。

  那只!演化還不一定全是適應環境的,也會產生時空「緊迫、悠閒、幽閉、空闊」症。

  演化幹嘛不能全是正面的?不然你也猤必時而為開館之緊促而忙的要死、時而為等無人而閒的要死、時而為趕抄稿而幽閉在館內、時而覺得縱橫古今中外的圖書文物影音而覺得海闊天空。

  我沒那麼多愁善感,那有得躁鬱症的本錢,數十年如一日只有抄你的東西煩而已。

  這麼說來演化沒啥法則了,它不知什是好壞正負,即使適者大量生存成為主流之際,也會存在異端以供環境變化或族群存亡之危時的生機之所在。

  你就是此種稀有的反骨動物了?左派當道時你反右,反之反左,為啥?

批評絕對而已。如果要活的愉快最好順著主流,比如傳統社會的時空悠閒,你就不要做個緊張的A型人,現代社會反之,你就不要當整天閒逛的B型人。

  不對吧!應反其道才能避其害,不然中道也能左右逢圓。

  書生之見,從象牙塔走出現實吧!假如你想閒幌在現代職場,別說往上爬,還沒正式任用就被淘汰了;反之,想在傳統社會衝撞,只能頭破血流。

  據說現代社會的產生,就因A型時空者大量聚集城市而成。

  即使果真如此,那也是西方現代社的產生過程,它們有幾百年、整個西方甚至全球可供其演化。問題是他們憑藉著以時、分、秒為時間單位的各式鐘錶為「縱」,又以里、尺、分為空間單位的各種地圖為「橫」,縱橫世界的結果,全球被迫快速地步入現代化的網羅中(很有韋伯味道),又有幾人可依自己的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時空環境?

  別那麼悲觀,即使有些適應不良的身心病人增加,但依現代人性格調查,現代城市的生活環境還是比傳統鄉村健康的。

  騙肖!果真如此,民宿還有賣點?

  人啊!真好騙,果真如此就能逃避時空的壓力?還猤是商人政客媒體的抄作。再說現代人縱橫於世界也非我們自己能選擇的。難道傳統就不憑藉時空掌握權力?你到鄉下實際生活看看,人情關係下的時空幽閉會讓你喘猤過氣來,蔽館不想回南部不就此因嗎,再加上那兒的政治文化獨裁氛圍,你自以為發心從事文化志業,別人還嫌你不務正業,不如蓋個什麼廟的,利己又利人。

  我不幹媚俗之事,不管那種俗。啥時代都是憑著時空掌握權力的,古埃及的國王以尼羅河的漲落、太陽的升降、金字塔的巨大空間光影時移等來製造統治神話和農工生產秩序;同理,中國的皇帝不也憑著製訂曆法和版圖統治了中國幾千年。所以不是只有咱西方時空之旅的旅行冒險家才與帝國統治者共犯,玄奘、鄭和又如何?

  又在合理化,被侵略者才不管你那些屁話。你有以里、時為度量的儀器,導引著艦炮渡海而來,我便能以刀箭為武器進行叢林遊擊戰反抗;你有更精密的GPS導引著飛彈咻咻而至,我就進行超限戰

  什麼超越一切限制的戰法?不就是恐怖主義!

  又在搞善惡對錯的二分了,你們才是國家恐怖主義!

  怎麼了?不是要談玄說妙?怎扯到殺人的事了?

  形上學就如此乾淨嗎?不是說「相生相剋」嘛!看看最先進的哈伯望遠鏡所拍宇宙星象吧,有多少星團在相互廝殺吞噬著。再瞧瞧腳下這塊寶島不也在爭論著歷史是百年或千年、地理是多省或一國、地圖是站著或躺著,爭來爭去就沒原住民的份。

  這樣說來人心如古了,不論古今、掌權者的座位一定比下人大、下人等他的時間也一定比他放屁的時間長。

  不只!最會利用時空來宰製人的還是人自己,現代資本主義教育著「時間就是金錢」「空間就是權力」,於是生產線上以秒來計算,教室裡以節計算,連商家都以限時限地的大排長龍來吸引人,至於時裝更在今年冬天推出明年春裝,金光黨騙說今天一定要滙款,政客騙說這次不選我中共就會滅攻台(更絕的是選前一日搞個槍擊案),宗教宣傳末世論……

  現代人受不了城市時空的壓迫,怎辦?逃到網路烏托邦去吧!據說那兒的世界和天堂差猤多,自由、永恆、一切無害、極度身心靈的享受,真的如此嗎?隨著網路泡沬,一切如夢幻泡影。要不旅行去如何?莫說觀光團、採購團,即使知性、文化、自助、探索之旅,果真去除的了對時空的虛無厭煩嗎?

  少在那兒賣弄存在主義,與其沈溺於海德格式的死亡存有,還不如禪定的永恆,將時空定於虛空的泡泡中。

  泡泡也會破啊,還不如當植物人。

  你混淆了凡聖,定之永恆乃一種淨化昇華而非乾枯,

  還猤是各種操弄右半腦時間意識的手法之一,時間感是吾人較為內在抽象的意識,而空間則是較為外在具體的意識。於是吾人看到各宗教在追求神聖的時空時,都在讓時間意識消失的永恆感上、並在時空間意識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的層次感上下工夫。表現在度量上的就是各種末世復活論、生死輪廻、從剎那間到億兆年之刼數;天堂地獄煉獄、三千大千世界、十八層地獄等的。

  你到底要怎樣?神聖的時空你以為是種操弄、世俗的時空你以為是玩弄,現代的時空你嫌壓迫、傳統的時空你怨幽閉,科學的、哲學的、社會的、宗教的時空沒有一個你滿意,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煩了。

  不會啊!我不是說過數十年如一日,比甚深禪定還厲害,只是

  只是啥?不想再抄是嗎!那就來欣賞你有那些破銅爛鐵(這時代應改叫破「塑」爛「膠」了)的鐘錶。  

相對論

提升  向上提升至浩瀚宇宙                沈淪  向下沈淪到無淵黑洞

億兆分之一秒瞬間的爆漲                  爆漲即黑洞
縮得妙的狗男女漲了兆兆倍                只是台灣良心狗肺不如
沿途拖拉所至                            一路走來始終自欺欺人
充塞浩然氫氣                            塞滿了台灣中央科學醫院
比原子彈核分裂還厲害                    竊國者更甚於外來政權
氫氣遺傳了縮得妙功                      奪取政權來絕不手軟
核內黑白不分種族大融合成                藍綠二分源自黑白不分
一團三十三天大火球                      全被刼持成大綠球
照亮了整個宇宙                          對撞著紅色大地
歷經百億年熔煉                          經歷廿年竊盜
練就了一團團鐵甲奇兵                    無恥了一個厚黑皮
吸乾了熔爐的鐵騎                        汲枯了奶水的騙子
逃脫黑洞                                脫殼出洞
另造太陽帝國                            另建台灣共和國
寄生出地球附庸                          寄生於中華民國
又陪嫁個月娘                            再奴隸個北台灣

 

計時器

 

柱香

 

蓮花爐  一柱頂天      鼻不聞  如檀焚香

載不動  滿爐香屍      耳不聽  如雷落屍

頭香疤  老僧入定      眼不見  如日豆光

定不住  屍堆如山      識不了  如梭歲月 

水漏

 

紗窗外  雨打芭蕉  霹嚦叭啦

閨房內  水滴銅嘴  嘀嘀噠噠

綉床裡  血衝胸口  洶湧澎湃

古銅啊  為何臉青  流水無情

佳人呢  奈何蒼白  良人無意

繡花針  綉腕血路  血水交融 

沙漏

 

頭戴烏紗帽的縣大爺    判案神速

有沙漏為證    一個案子一刻鐘

身穿花補衫的鄉草民    苦苦等待

有日昝為證    從斜影等到直杆

縣太爺大肚能容下一條牛

眼觀沙落聲砂砂  耳聞肚餓聲咕咕

合唱成一曲人間挨餓圖

和被告富商共進午食前

己飢人飢

望著原告骨瘦如材    宣判

讓誣告到牢內吃免錢飯吧 

發條錶

 

上緊發條    經理一下令

手腕上    扭動著工作對時錶  直至滿檔

去年員工大會上象徵與官同享的獎品

如今成了藍領的新手銬 

上緊發條    經理一下令

食堂裡  軌道式旋轉餵食機    飛速轉動

去年員工大會上飢渴般通過的新福利

如今成了藍領的催食機 

上緊發條    經理一下令

生產線    全線開動分秒必爭    手忙腳亂

年年月月日日時時分分秒秒嘀嘀噠噠

如今成了藍領的伴唱帶 

自動錶

 

生產線上推動輸送帶前進的齒輪    吱吱喳喳

自動錶裡轉動時間之輪前進的也    吱吱喳喳

陷於軟椅經理把玩窺探透明齒輪    吱吱喳喳

真是好錶子五體不動按摩椅自動    吱吱喳喳

這群藍領猴子也真好騙發隻錶就    吱吱喳喳 

時尚錶

 

白面書生胸有無大志並不重耍

只要懷有古錶

日時從肚裡掏出洋墨水

金絲眼鏡與古铜懷錶    絕配 

白領階級手有無打卡也不重要

只要腦有知識

夜時從袖裡伸出藝術錶

便能附和風雅飲酒嗑藥

銀框手機與時髦手錶    絕配 

白雪公主腦有無見識更不重要

只要頸有項鍊

朝時從腕裡秀出寶石錶

便能金光閃閃刺人眼目

鑽石耳環與貴重腕錶    絕配

 

詳參【圖博館】:我的相簿:時空之旅 時空之旅1 《改變世界的地圖》《古地圖台北散步》《台灣的古地圖》《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西方古地圖》時空之旅《萬物的尺度》北斗導航不等於GPS《丈量世界》中國特色的GPS系統《地圖革命》 衛星導航熱


古董 


珠寶錶


古董


世界古地圖


中國古地圖


台灣古地圖

台北古地圖


地球儀



衛星導航

美國GPS示意圖 
“北斗”系统建成后,将使我国在卫星应用方面摆脱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作示意圖 


 

圖博館 2018-02-08 13:28:16

美媒:為從尼泊爾吸引登山者,中國不再堅持珠峰是8844米2018-02-07 觀察者網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但它究竟有多高?這個問題遠沒有一個“8848米”這麼簡單。2005年,中國通過測量珠峰基岩高度得出了珠峰海拔為8844.43米的結論並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然而在珠峰另一側的尼泊爾卻一直沒有接受這個數據。
如今,尼泊爾決定自己來測量珠峰的高度。《紐約時報》報導稱,尼泊爾還認為中國放棄了自己的說辭,因為登山者更願意花錢去攀登一座8848米而不是8844米的山峰。
  《紐約時報》2月3日報導稱,過去包括中國、丹麥、意大利、印度和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地團隊對珠峰的高度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算法,但這些測量探勘隊通常不包括來自尼泊爾的專家。尼泊爾與中國共享這座山,該國也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它對於其他國家測得的數據一直是有所選擇的。
“珠穆朗瑪峰是我們的寶藏。”尼泊爾調查局前局長佈迪·那拉揚·舒雷絲沙說:“如果我們不參與進來,外國專家繼續降低我們的山峰的高度怎麼辦?”
例如在2005年,中國勘測人員從山峰的基岩處測得珠峰高度為8844.43米,儘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認可了這一高度,但尼泊爾登山協會前負責人稱,中國向尼泊爾政府和國際登山機構施加壓力,要求認定該國自基岩處測得的高度8844.43米為山峰的新高度。
不過,《紐約時報》援引這位負責人的話稱,最近中國放棄了自己的立場,因為從西藏面(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人數有所下降。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說法,在山頂證書上多出的那幾英尺,足以讓一些登山者轉換路線,選擇從尼泊爾登山和花錢。
然而,根據被稱為“喜馬拉雅登山紀錄保管人”的路透社駐加德滿都記者伊麗莎白·霍利一手建立起來的“喜馬拉雅數據庫”,珠峰的北坡登山人數,除去受尼泊爾地震影響的2015年,近年來一直都在增加。在2017年甚至超過了300人,遠多於2016年的199人和2014年的124人。
  回應
 高度是多少還是要有科學依據。尼泊爾的說法明顯就是扯淡:中方認為,珠峰高度應以岩體高度為準,也就是8844米,而尼方則認為應該算上峰頂數米積雪的厚度,總高度應為8848米。就好像合著身高不是看頭頂,而是看髮型?
 這個問題真的不是科學問題...既然這樣;就各執一詞吧
 主要問題是從中方登頂的旅行團的登頂證書上比尼泊爾的少了4m,大家不好發朋友圈裝逼;都跑尼泊爾那邊登山去了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8_02_07_446144.shtml

阿楨 2013-06-03 10:18:55

坤輿萬國全圖文化解碼2013-06-03中時 俞力工(世新大學副教授)

 去年,自香港學者、生物學家李兆良博士先後出版《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聯經,二○一二年)與《宣德金牌啟示錄─明代開拓美洲》(聯經,二○一三)以來,有關「中國人先於歐洲人抵達美洲」的史實,再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李先生除了舉出美國發現的重要物證,即一塊玄德金牌之外,還指出所謂之「利瑪竇於十七世紀初繪製了坤輿萬國全圖」的傳統說法實屬謬誤,因為該圖示出的許多地點不只是利瑪竇時代西方航海家尚不知曉,甚至是於他之後一百多年才陸續抵達的地區。同時根據該圖的某些說明,李先生推斷利瑪竇繪製該圖時刻,實際參考了鄭和下西洋時期所提供的地理資料…。
 就「歐洲中心主義」(或「西人中心主義」)而言,「誰發現新大陸」一事,在其文化建構中只占很小的地位。遠比這種無視原住民存在的「先發見者先占有論」更加極端的是,他們把三千年前發源於近東的猶太教,透過《新約》的編撰,扭曲為西人的基督教;把一個猶太教士,即耶穌,給神化和歐人化(見歐洲教堂畫像裏耶穌的高大形象,與猶大的猥瑣);把自己封為上帝選民的同時,卻把《舊約》指定的猶太人選民,加諸「弒神」的罪行,且要他們世世代代血債血還;把最初嫁接自小亞細亞、近東、北非文化的「希臘、羅馬文明」,闡述為「自發存在的歐洲文明」;源自小亞細亞、腓尼基和古埃及文字的古希臘與拉丁文字,也給切斷了其文化紐帶。甚至,把更加接近於地中海人種的南歐人(希臘、義大利南部、西班牙等),也給相當程度地鍍上一層「日爾曼色彩」…。
 李先生對《坤輿萬國全圖》所做的「解碼」,應當是一般華人地理、歷史學學者涉閱該地圖時不難察覺的「不正常現象」。不幸的是,直到今天,只要是上網搜索大多華文百科與相關詞條,竟然還記錄著「最初由利瑪竇所編繪」。本人完全同意李先生的觀點,即當一個民族失去自尊與文化認同的時刻,最簡便的存在方式便是順著主流意識、統治意識,依樣畫葫蘆。
 近百年來,所謂的「歐洲中心主義」已逐漸讓位於「美英中心主義」,大小事件,從南海到琉球與釣魚島,從東歐到中亞、近東到非洲,從反恐戰爭到支援恐怖主義組織(指利比亞、敘利亞),都可看到他們是如何明目張膽地濫用其話語權與主導地位。慮及此,李先生對「鄭和發現新大陸」史實的揭密,不啻為給渾渾噩噩的「普世價值論者」當頭一棒,可謂之大快人心。

子逸 2008-06-22 22:10:41

小弟曾在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蚊子館?呵)擔任過導覽解說員
咱館內有一康熙皇輿全覽圖
這張圖裡的台灣文化及特色其實描繪的還挺生動的

真跡我記得好像現存於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內的樣子

版主回應
皇輿全覽圖曾多次铜版、木版印刷,故真跡很多
以當時來說應算先進的製圖了
2008-06-23 06: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