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1 06:01:03阿楨

華揚屎威靈


看到下面兩岸造飛機的對比,真有一肚子屎。

空中巴士:大陸未來五年每年將訂購一百至一百五十架A320型客機

歐洲飛機製造公司「空中巴士工業公司」3日說,空中巴士預料中國大陸未來五年每年將向該公司訂購一百至一百五十架飛機,以滿足其欣欣向榮航空市場的龐大需求。
空中巴士營運長雷希在香港舉行的亞洲國際航空展告訴記者:「需求這麼龐大,此即我們何以決定將裝配線設在中國大陸。」
空中巴士今年稍早宣布,該公司將在華北城市天津設置裝配廠,這個裝配廠最終每月將生產四架A320型客機。
雷希不願說明空中巴士是否打算擴大該裝配線,但表示,這將視對該公司的飛機需求而定。
空中巴士已售給中國大陸航空公司五架A380型超級巨無霸客機,雷希預料中國大陸未來二十年將擁有一百一十三架這型巨無霸客機,而且這還不包括香港。
他也預測世界成長最快的兩個航空市場─中國大陸和印度,未來二十年的客機數量將迅速成長,其中中國大陸將增添兩千架,印度一千架。
但是他預測,中國大陸將把目標轉向更大型的客機。
雷希告訴記者:「你會看到客機增加的數量仍然相同,但是我認為你會逐漸看到中國大陸將目標轉向廣體客機,因為他們開發市場的速度愈來愈快。」
他表示,「在中國大陸以我們所預期的速度成長之際,交通阻塞將開始成為問題」,因此需要更大型的飛機。
中國大陸國內的空中運輸預料每五年將增加一倍,民航當局相信他們的三家航空公司在二零二零年前,無論就載客量或收入而言,均將躋身世界前十大航空公司。
印度也享有類似的榮景。這個國家在二零零三年僅有三家民營航空公司,而目前至少有十四家航空公司尋求政府核准營運,並有約四百八十架飛機在二零一二年前將交運。
雷希說,他預料該公司在這項為期四天的航空展中將獲得更多訂單。這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航空展。

大飛機計畫》打造民航機 追趕波音空巴【聯合報08.05.12

與載人航空、探月計畫同等重要的大陸另一項大工程—開發大型商用客機(大飛機),昨天在上海成立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全力發展中國的民航機計畫。「中國商飛」董事長張慶偉宣示,希望首架大飛機ARJ七○○型,能在今年試飛成功。
大飛機的發展象徵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目前全世界只有波音、空中巴士的民航機最成功。中新社報導,為打造自主且具競爭力的民用航空飛機,中共國務院整合大陸最重要的國有企業,如上海國盛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和寶鋼集團,籌資一百九十億元人民幣(約台幣八百五十億元),共同創辦中國商飛公司。
大陸雖有雄心壯志,但人才的缺乏是共知的事實。曾擔任中國國產支線飛機副總設計師的周濟生表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中國一航)目前擁有七百名研發人員,但要研製商用大飛機,這些人員遠遠不足」。
為使中國大飛機展翅高飛,中共決定與英國建立起技術人才的培育管道。自去年五月起,雙邊即開始討論合作事宜,英國格連菲爾德大學將以三年的時間,分三批培訓一百五十名中國飛機工程師和引擎設計師,費用全由中國一航負擔。
在中共投入大筆資金和資源,誓言打破外國民航機壟斷航空市場的同時,壓力最大的,非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張慶偉莫屬。他希望今年底前,研發的ARJ原型新支線飛機能試飛成功,但真正的大飛機研製成功,沒有時間表。他說,大陸研發大飛機不致對波音、空中巴士集團構成威脅。
大飛機能不能飛上天是一回事,能否飛得出中國,又是另個中共面臨的嚴峻考驗。
周濟生認為,由於目前國際航空市場的遊戲規則,是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歐洲航空安全局所制訂,任何一架民用飛機要啟航前,都必須獲得該些單位所核發的「適航證明」。
周濟生指出,現在中國並無和他們簽訂雙邊協議。即便中國大飛機製造成功,如何得到歐美承認,是個問題。

中國自製ARJ21支線飛機命名“翔鳳”,及大飛機公司掛牌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657351/20080111064416

520前賤賣史威靈? 「20個巴紐案」【聯合報╱李祖舜08.05.08

立委羅淑蕾昨天爆料,經濟部不顧立院反對,指示華揚史威靈公司董事長羅正方密赴美國華府,參加美國投審會聽證會,讓該公司股權將在五月十四日交割給沙國EIDC創投公司,華揚史威靈財務黑洞與掏空將永不見天日。
羅淑蕾指出,華揚史威靈還涉嫌作假訂單,詐騙扁政府投資超過六億美元,巴紐建交弊案遭侵吞的公款為三千萬美元,而華揚史威靈的投資弊案就是廿個巴紐案。
出席記者會、曾借款給華揚的耀華公司執行長杜紫軍表示,五月十四日只是此合併案大致上的時間,並非五月十四日起,華揚史威靈就賣掉。他們會向準經濟部長尹啟銘報告後,才做決策。
羅淑蕾還爆料,華揚史威靈公司宣稱已接獲三百多架飛機訂單,但根據她的資料,國內的資誠會計事務所派員前往美國查證,發現許多列名訂單上的經銷商與直銷客戶的聯絡地址或網址,根本找不到。
羅淑蕾舉例說,有一家名為「Air Pegasus Inc」的直銷客戶,由華揚提供的地址搜尋,卻發現是另一家「Time Trading Co」公司,而一家名為「Hickory Aviation LLC」的直銷客戶,經搜尋查證發現為另一家「Stine Seed Company」。
羅淑蕾表示,華揚對外宣稱飛機訂單一架收取兩萬五千美元訂金,訂金價格與市場行情相差太遠,而且也沒有要求訂戶要依生產進度付款,她質疑這些都是假訂單、真詐財。
郭清江日前時表示已賣出第一架飛機,羅淑蕾痛批郭清江用五百萬美元賣出飛機後,再用每年九十萬美元包租該飛機,形同五年後就把飛機送給對方,而且郭每賣一架飛機,還可以拿到卅萬美元的傭金。
經濟部對外說是華揚公司以一億五千萬美元賣給EIDC公司,但羅淑蕾表示,其實買方只出了五千萬美元就取得八成股權,其中一千五百萬美元必須立即償還借款,剩下三千五百萬則要繼續投資華揚,形同臺灣一毛錢都拿不到。

賤賣國產? 陳瑞隆:立院反對就不動【聯合報╱記者李順德

經濟部長陳瑞隆昨天表示,經濟部絕對沒有趕在五二○前要把華揚史威靈出脫,更沒賤賣國產,只要立法院反對,做出明確決議,要求五二○前不能進行股權移轉,經濟部就會遵照辦理「不會動」,而且隨時可以中止。
陳瑞隆表示,經濟部評估處理華揚史威靈,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政府繼續投資、二是尋找策略合作夥伴,三是宣告破產,第一種情況就是過去多年的作法,但成效不彰,而第三種方式有很多後遺症,如接到的訂單如何處理,要不要賠償?因此第二種情況最妥適,而他接任經長的第一天後,就開始積極尋找買主。
陳瑞隆表示,過去經濟部為尋找華揚史威靈的策略合作夥伴,往往都沒結果,很多投資銀行或者美國的其他航太公司,連出價都沒有出價,還打退堂鼓,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公司願意購買華揚史威靈的股權,因此經濟部希望能順利進行。
陳瑞隆說,五月要看美國投審會是否會同意此一投資案。目前已在進行這些程序,這些程序是在去年就已開始,因此必須到美國向投審會說明。五月十四日就要到了,是否要進行股權交割手續,他表示,目前立法院也沒有反對意見。
對於外界質疑,陳瑞隆表示,經濟部已把相關資料移交檢調偵查,日前也已經向檢方說明過一次。

爆料公文:「扁指示」郭清江赴美【聯合報╱記者李祖舜

經建會主委何美玥日前在立院表示,是她推薦郭清江出任華揚史威靈公司董事長,不過,立委羅淑蕾昨天公布郭撰寫的公文內容,郭自稱是由陳總統指示赴美任職,並以此做為政府同意為華揚史威靈公司增資的條件。
先前外傳郭清江在華揚史威靈公司的年薪是卅萬美金,但在這份公文中,郭清江自己簽出的擬辦意見中,強調要給予董事合理報酬,他個人待遇由總統指示,比照美國標準,而前任總經理年薪六十萬美元,並配座車與其他福利,因公司尚未獲利,所以調整為卅六萬元及座車、住屋等福利,每年廿天年假,太太每年兩趟往返機票。
羅淑蕾指出,九十三年十二月廿四日,行政院長辦公室收到一份來自公共工程委員會、主旨為「有關華揚史威靈公司董事會改組,以達永續經營目標」的公文。在其中第三點說明,就指「總統指示職赴美任職史威靈,做為增資條件,經濟部何部長於十一月十六日簽呈鈞長『有關史威靈申請增資乙案』,亦建議由職擔任董事長,並由職建議新任董事名單」。當時郭清江擔任工程會副主委。
華揚史威靈是由美國參議員洛克斐勒建議,在西維吉尼亞州馬丁斯堡設廠。羅淑蕾公布洛克斐勒親筆寫給郭清江的信函,強調郭在二○○五年十二月五日,於Charleston華揚史威靈公司驗證慶祝典禮上演說的不當言論嚴正抗議,指郭的言論使他深感受辱,讓Manchin州長尷尬,也讓現場與會貴賓震驚。
洛克斐勒在信中指出,他在經過長達十四年的努力,以及與臺灣領導人間緊密聯繫下,華揚史威靈公司已具體承諾要在馬丁斯堡提供四百份工作,但郭清江卻在演說中堅持認為在西維吉尼亞州找不到訓練有素的人力。洛克斐勒直言,郭話聽在他的耳裡,「似乎態度有些高傲」。

史威靈掏空案 不排除傳扁【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最高檢察署特偵組偵辦華揚史威靈掏空弊案,已逐漸釐清案情。據了解,檢方掌握到關鍵公文,其中提及郭清江出任董事長是陳水扁總統指示等內容,檢方不排除將傳喚陳水扁到案說明。
另由於郭清江上任後有許多違反常情作法,特偵組也擬傳喚當年同意任命郭清江當董事長的遊錫堃、同意郭能享有紅利分配的謝長廷,以及曾處理史威靈公司被檢舉有問題的蘇貞昌等三位前後任行政院長,請他們說明當時處理過程與考量。
據了解,特偵組掌握的一分關鍵公文提及,陳水扁指示由郭清江出任史威靈公司董事長,才同意政府增資等內容;檢察官在訊問當初派任郭清江為董事長的前經濟部長何美玥、現任經濟部長陳瑞隆時曾質疑,有這麼離譜的人事嗎?兩位部長面對檢方的訊問也相當無奈。
郭清江由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身分派任史威靈董事長後,不但自請簽呈要求三十萬美金年薪,還有許多變相福利,讓他在公司年年嚴重虧損情況下,還享有上千萬臺幣年薪。
此外,政府投資史威靈公司主要目的是希望提升國內航太產業、帶動國內航太事業發展,但檢方調查卻發現,郭清江上任後並未執行行政院的政策指示,且郭的幾項經營決策都造成公司重大虧損,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曾召開會議討論,會中便質疑史威靈公司多項作法不合常理,懷疑涉有不法利益。

救史威靈 政府燒了200億【聯合報╱記者丁萬鳴

美國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SSAC)成立於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底,政府陸續投資六億多美元(約合兩百億臺幣),是政府主導最大的對外投資案,歷任董事長依次有前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孫道存、前漢翔董事長蔡春輝、前工程會副主委郭清江。
華揚史威靈成立之初,主要是為了拉攏美國聯邦參議員洛克斐勒,在外交工作掛帥的情況下,公司業務都交給洛克斐勒的親信,臺灣並無實質經營主導權。
直到二○○二年九月,在當時經濟部次長尹啟銘主導下,華揚史威靈進行經營權改組,由蔡春輝出任董事長,延攬曾在美國經營小飛機公司致富的臺裔華人陳磊出任執行長。因為時逢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歐美富豪基於安全和隱私,大量採用私人飛機,全球小型商務客機巿場大幅成長,華揚史威靈的經營漸入佳境,訂單累計超過三百架。
但是好景不常,在即將完成自主研發的SJ30-2商務客機認證之際,郭清江在陳水扁總統的欽點下,於九十四年初出掌華揚史威靈。郭清江入主華揚史威靈僅一年餘,就爆發財務危機,最後甚至發生飛機完成認證後,第一批出廠的量產機竟出現機翼裝歪的情況,量產計畫也因此無限期延後。

市值高達2億 當年尹啟銘力擋郭清江分紅【聯合晚報╱沈明川

華揚史威靈投資案,落到要很不光彩的草草收場,甚至還被人爆料指稱是「掏空弊案」,經濟部氣氛低沈。不過,據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讓郭清江接任華揚史威靈董事長是最大的錯誤,經濟部相關承辦官員還當著經濟部長陳瑞隆的面發生爭辯。
另據透露,準經濟部長尹啟銘被從經濟部次長降調行政院顧問,可能也與郭清江有關。因為在民國94年間,對於郭清江向要求分紅,尹啟銘全力阻擋,堅持不同意。
熟悉華揚史威靈投資案的人士指出,郭清江接任董事長後,華揚史威靈曾行文回臺灣,他要求有分紅。根據當時股票價值,金額高達新臺幣2億多元。
對於這項分紅要求,當時經濟部主管次長尹啟銘與相關官員都堅持不同意。尹啟銘降調行政院顧問後,經濟部態度稍軟化,但也只同意,必須等華揚史威靈有賺錢,才能分紅。
了解分紅始末的有關人士氣憤表示,明明是郭清江自己要求分紅,但是會議紀錄卻說,這是大家的意思,他本來是不要分紅。該人士說,看了這段紀錄,差點吐血。
經濟部官員透露指出,經濟部為了分紅等案,行文要求官股代表董事不可做出違反經濟部意思的決議,但郭清江卻要他們不必理會經濟部公文,他是阿扁總統派來的,大家要聽他的。
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經濟部相關承辦官員曾當著部長陳瑞隆的面,與郭清江發生爭辯。當時郭清江說,在美國經營公司講的是「公司治理」,股東不能幹涉公司經營。
經濟部承辦官員反駁表示,在臺灣也是講「公司治理」,但如果要講「公司治理」,郭清江最沒有資格,因為他是行政院指派當任董事長,並不是股權選出的董事長,沒有資格談「公司治理」。

經部員工:簽下賣國不平等條約【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

經濟部要讓賣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被爆是政府另一件掏空弊案;而自稱是華揚史威靈工作臺籍員工投訴指稱,這項「賤賣」案可能有弊案。
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於1996年在美國成立的,投資是新臺幣200多億元,加上貸款總投資超過臺幣230億元,其中95%以上是臺灣的政府及著名企業所投資的,現在的主要股東是經濟部的耀華玻璃公司。
民國93底,針對經濟部報要增資1.18億美元,郭清江主導的行政院評估小組卻同意給1.6億美元,這種「要5毛給1塊」的異常現象,經濟部官員一頭霧水,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郭清江要接華揚史威靈董事長。
自稱是華揚史威靈員工表示,民進黨的「政治任命」來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負責的人,空有「航太博士」頭銜,但是沒有飛機企業的實際經驗,幾年下來,高級幹部紛紛離去,公司營運急速走下坡。
他指出,2005年8、9月,在華揚史威靈即將獲得FAA認證和有許多訂單時,曾經有美國投資銀行來洽談,有意投資約2 億美金,占小股,為公司小股東;到了2006年年底,有公司願出資1.5億美金,占大股,占公司百分之50幾股份;2007 年8、9月,有公司願出資1.5億美金,占大股,占公司百分之80股份。
現在,有阿拉伯投資公司只出資5000萬美金,加上尚未確定的貸款額度,卻要占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的80%股份。而經濟部長陳瑞隆主導的耀華玻璃公司要臺灣股東接受這個「賣國不平等條約」;他們美名這是公司合併,但是「合併」之後,原來股東投資了6、7億美金卻只占新公司的20%股份,而新投資人所投資的5千萬美金卻占卻了新公司的80%股份,這應該是叫「賤賣」。

尹啟銘:史威靈案 怕融資追不回【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08.05.08

投資案木已成舟 不讓虧損擴大
「搶救台灣經濟大作戰」是新政府上台的當務之急。只是,目前國庫空虛、人才流失、企業出走,準經濟部長尹啟銘坦承,拼經濟是新政府艱巨的挑戰。尹啟銘就任前,進入司法程序的華揚史威靈一案,再生風波。此案從很多程序來看,木已成舟,一如很多經濟部虧損的轉投資事業,現在最重要的是止血,不讓虧損擴大。
除掉過去積弊之外,尹啟銘認為開放為發展之途。他表示,台灣經濟要發展,必須讓兩岸維持和諧關係,進行產業的互補合作,甚至引進跨國性企業形成三方合作,讓台灣成為跨國性企業的樞紐。
他指出,台灣要成為跨國性企業樞紐,兩岸相互經貿的限制一定要鬆綁,其中除了包括台商赴大陸投資的40%上限以及投資產業別限制的鬆綁外,對於中資來台,也將視為「等同外資」。
以下是尹啟銘訪問內容摘要:
問:有關經濟部要讓賣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一事,上任後怎麼收拾?
答:要轉讓80%股權給阿聯大公國創投E公司,政府和該中東國家創投公司已簽訂合約,雙方約定一旦美國投審會(CFIUS)審查通過,轉讓就算完成,美國投審會過關,就很難挽回。經濟部在轉讓股權上,最大問題在於「分期償還耀管會的融資」,因為萬一華揚史威靈後來營運發生問題,耀管會的融資就收不回來。

史威靈案》扁政府借錢史威靈 卅億飛了【聯合報╱記者林新輝08.05.09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昨天再度舉行記者會指控,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副院長蔡英文任內,不顧立法院「不再投資史威靈」的決議,只憑該公司董事長郭清江打著陳水扁的名號,就無條件將錢借給華揚史威靈八千六百一十八萬美金(約廿六億新台幣),而這廿六億在兩年內被掏空花光。
行政院昨天表示,蘇貞昌任內未批准任何投資,也無所謂先借款後投資。此案有其歷史背景,蘇上任後,依據經濟部的評估意見,認為避免立即倒閉的風險,及維持公司基本營運所需,短期資金的挹注確有必要且對公司整體較為有利,但無所謂「先借款後投資」。
羅淑蕾說,一個十億元的巴紐案,就讓三位高層官員下台,民進黨政府「借錢」給華揚史威靈,前後共約卅億新台幣,經濟部長陳瑞隆至少要請辭下台「三次」。
羅淑蕾表示,政府投資華揚史威靈有三大疑點,第一,立院在九十五年三月作出「不得繼續投資華揚史威靈」的決議,扁政府為規避決議,竟然想出以「貸款」為名,行繼續投資之實,違反立法院決議。
第二,根據九十五年六月會計師事務所的評估報告,華揚史威靈可以說是「一文不值」,但陳瑞隆竟陸續批准核撥鉅款,啟人疑竇。
第三,經濟部官員檢舉,經濟部內部官員都認為不能投資華揚案,但部長只憑郭清江一句話,馬上就核撥,郭清江言必稱阿扁總統,她懷疑總統府介入很深。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陳瑞隆昨天表示,九十五年經濟部貸款給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SSAC),是為了讓正在對外募資的SSAC維持營運,每次貸款都經行政院跨部會開會同意,並非經濟部獨斷決定。
經濟部表示,立院九十五年決議,華揚史威靈若到九十八年底仍未能營運獲利,政府就不可以再增資;後來又有另一決議,要求政府投資、捐助前,應先經立法院同意。官員說,經濟部尊重立法院意見,提早停止投資,也沒有捐助;「但立法院決議並未限制不能貸款」。
陳瑞隆表示,SSAC當時已對外募資,他認為負責任的作法是維持公司營運,讓它順利完成募資,因此貸款給SSAC目的是不讓這家公司倒閉。為避免爭議,這項貸款決策提高到副院長層級,包括蔡英文、邱義仁等人都曾經主持過相關會議,不是經濟部獨斷決定。

上一篇:氣象武器

下一篇:兩岸軍語

阿楨 2023-03-08 08:13:11

日新型火箭首射失敗 太空戰略受阻 2023-03-08 聯合報

日本國產最新主力運載火箭H三一號機七日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升空,因無法確認第二節火箭引擎點火,控制中心判斷火箭無法安全飛行,在發射約十五分鐘後傳送自毀指令,發射任務宣告失敗,殘骸研判落入菲律賓東方海域。日本學者表示,日本太空開發戰略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H三是日本卅年來首款中型運載火箭,載運量為兩千至兩萬公斤,號稱發射衛星費用比競爭者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更便宜。如今首次升空失敗,日本政府表示「非常遺憾」,負責H三火箭組裝工作的三菱重工業股價因此下跌。
H三火箭一號機可謂一波三折,原訂二○二○年要發射,但因新引擎研發不順等因素,不斷延後,今年二月十七日準備發射之際,偵測到火箭第一節的裝置發生異常,臨時喊停,七日升空又出師不利。
日本火箭開發之路不斷遭遇各種失敗,不同原因都得費時採取相關對策,造成無法發射火箭的空窗期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對希望擴大人造衛星發射業務的日本政府與產業界來說衝擊甚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原本計畫未來廿年每年要發射H三火箭六次。
東京理科大學教授米本浩一說,這次H三火箭一號機問題可能出現在第二節引擎本身,或是點火的電力系統。因為火箭本體自毀落海,能獲得資訊有限,推測查明原因要花的時間可能以年為單位。米本說,日本太空開發戰略本身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H三作為日本國產最新主力火箭,被定位為日本今後太空開發的一張「王牌」。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對發射失敗深感遺憾,「我對無法回應國民及相關人士等各界期待感到抱歉,會以文部科學省立場盡速查明原因、制訂對策,為回應外界對H三火箭的期待,將跟相關機構合作全力且迅速地因應」。
日本上一起國產火箭發射失敗案例,是二○二二年的小型火箭「愛普瑟隆固態燃料火箭」六號機;如果以主力火箭H二A來看,上一例則是二○○三年的H二A火箭六號機。
  回應
日本MRJ失敗,中國ARJ/C919成功。15年努力付之一炬!三菱宣佈放棄MRJ支線飛機,日本大飛機夢碎 2023-02-10 華爾街見聞
打造航太強國 陸2款重磅火箭首飛時間表曝光 2023/03/06 中時 其中直徑5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後完成首飛。直徑10米,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則爭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飛。

阿楨 2023-02-11 06:34:29

三菱終止MSJ支線客機研發,原因是什麼? 202302-10 張仲麟

1. 其實2020年就都知道不行了,研發都砍了,剩點人收尾,昨正式官宣結束。
2. 這是市場經濟,飛機沒有客戶,當然就不行了。那日本研發實力不是挺強的麼?造出好飛機怎麼就沒人要了?MSJ比中國的ARJ21技術指標還要強,全世界找客戶,最起碼日本國內找客戶,總能找到吧?
3. 出問題的恰恰是“日本研發實力很強”這個假設。因為日吹的影響,人們容易覺得日本研發真很牛逼,沒那麼牛,也是因為美國不讓研發飛機,實力和研發體制很強,那麼多諾獎。
4. 研發是分領域的,強不強要看幹的結果,美國也有弱雞的領域。日本客機研發實踐證明就是不行,遠不如中國。
5. 日本客機研發是三菱來幹,歷史上零式戰機什麼的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行不行都是新一代研發人員的事。實際上,日本新人真的不行,寬鬆教育、假加班、磨洋工。最後出了大問題,MSJ重大設計缺陷,試飛出了重大事故,搞到要推倒重來。
6. 日本政府本來是給補貼的,但是沒有擔當,上回一個什麼YS11客機搞出來了,但是市場不接受,給了幾億美元都虧光了。這次就不敢多給了,也是幾億美元意思一下。三菱自己花了百億美元規模折騰,看後面會成無底洞,就不搞了。這次都沒有推向市場就over了。
7. 日本其實一堆研發問題,很多領域都被中國與韓國超過。其實研發體制算是有特色,有的需要歷史積累精細研發的表現不錯。但是也有重大弊病,經常就莫名其妙不行了,大家都不負責或者諱疾忌醫,拖到福島核電站事故爆發一樣徹底完蛋。
8. 東亞中日韓都是猛搞研發的國家,各有優勢,也都有重大缺陷。但是日本以前領先,就有日吹神話。現在主要是日本爆出大問題。應該安慰一下日吹,日本還是有很多厲害的領域,但是不要搞得好像什麼都強,什麼都去強行解釋。收著吹,加點小批評,給個建議。

阿楨 2023-01-21 07:44:29

中國長江2000發動機首飛成功! C919客機2025年換裝國產發動機CJ-2000A
  回應
標題有問題,C919客機國產發動機是CJ-1000A,長江2000是給CR929適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rej9TKmfQ

CR929穩了,長江2000發動機核心機點火成功,最大推力35噸 2020-04-15

  目前C919已超千架訂單,但其動力心臟是美法聯製的LEAP-X1C。
  國產CJ-1000A直徑1.95米,與LEAP-X1C相差不大,葉片均為18片,但長江葉片是鈦合金,LEAP-X1C料是三維碳纖維樹脂,極易加工,且抗振性、使用壽命和耐高溫性能上更優異。
  上月初CJ-2000順利點火,相較CJ-1000A的13.5噸推力,最大推力超過35噸。
  作為跨洲際飛行的遠端寬體客機,CR929的研製就是中俄兩國航空衝擊國際市場,與波音787和空客A350XWB一爭高下的產物,目前可供CR929選擇的發動機類型有英國羅羅的瑞達7000衍生型號,還有俄研製的35噸推力P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