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炮兵彈藥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陸軍和兵工企業普遍認爲,在火炮平臺的發展已基本達到極限的情況下,提高火炮系統作戰能力的最省錢、最省時、最見效的途徑是加快彈藥的發展,彈藥已成爲決定野戰炮兵作戰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常規彈藥的改進和新型彈藥的湧現,這種共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美國曆來重視火炮彈藥的開發和運用,通過提高彈藥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加大火炮的全縱深打擊力度。本文將從編配現狀、編配特點、作戰使用等方面分析美軍壓制火炮(榴彈炮、迫擊炮、火箭炮等)彈藥的發展情況。
美軍榴彈炮彈藥以105毫米和155毫米口徑爲主。現役105毫米彈藥主要有M9l5和M916式雙用造改進型常規彈藥、M913和M927式105毫米火箭增程彈,它們配用于美國陸軍M1l9A1式、M101/M101A1式和M102式105毫米榴彈炮。現役155毫米彈藥主要有M795式榴彈,M483A1和M864式雙用途改進型常規彈、M692/M731式和M718/M741式布雷彈、M712式“銅斑蛇”激光制導炮彈及M898式“薩達姆”末敏炮彈等,這些彈藥適用于現役和在研的多種155毫米牽引和自行榴彈炮。
迫擊炮彈藥以8l毫米和120毫米口徑爲主,主要有M374A3式81毫米迫擊炮彈,120毫米迫擊炮增程榴彈等。
多管火箭炮彈藥只有227毫米一種口徑,主要是M26型火箭彈和M26A1增程型火箭彈,配用于M270和M270A1式多管火箭炮。
另外,美國還裝備有多種不同功用的特種彈,如發煙彈、照明彈、燃燒彈和戰場偵察彈等。美軍炮兵彈藥的補給主要靠彈藥補給車進行保障,如每門M109A6型“帕拉丁”自行榴彈炮配有一輛彈藥補給車。
以常規彈藥爲主,制導彈藥爲輔
西方軍事專家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現代化的炮兵部隊必須裝備精確制導彈藥,但比例不宜超過15%,否則經濟負擔難以承受。精確制導炮彈應作爲普通彈藥的輔助和補充手段,而不是替代品。從美軍野戰炮兵現行的彈藥供應標准看,常規彈藥和制導彈藥的編配比例大體如上。
在美軍炮兵部隊中,以普通榴彈和子母彈爲主的常規彈藥仍占主導地位。例如,美軍一個6門制155毫米牽引榴彈炮連,在與敵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部隊作戰的兩種情況下,一個月(30天)的彈藥供應標准分別是3415發和2813發。其中,普通炮彈分別爲2838發(占83%)和2294發(占82%),而發煙彈、照明彈、燃燒彈等特種彈以及末制導炮彈等其他彈藥分別爲557發(占17%)和519發(占18%);“銅斑蛇”來制導炮彈的數量僅分別爲14發(占0.41%)和7發(占0.25%)。
本世紀初期,由于精確制導彈藥在幾次局部戰爭的作用凸顯,美軍對其需求量有所增大,但常規炮彈的主導地位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同時,隨著常規炮彈的不斷改進,其綜合性能正在逐步改善和提高。
作戰運用
炮兵彈藥的研制、生産和列裝,與武器平臺的發展模式一樣,必然受到戰場需求的牽引。通過在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實戰應用,檢驗了美軍現役彈藥的戰技術性能,推動了炮兵彈藥的發展。
與常規子母彈相比,美軍第一代“銅斑蛇”末制導炮彈發揮的作用卻極其有限,並且由于其固有缺陷致使美軍對其作戰能力提出了質疑。“銅斑蛇”炮彈射擊時需要前進觀察員利用激光指示器不斷照射目標,並非是“發射後不用管”的武器,且激光受戰場氣象環境影響嚴重;炮彈射程較近,使得陣地配置靠前,戰場生存能力低;另外炮彈成本過高,最初單價達7.5萬美元。在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只發射了90發“銅斑蛇”炮彈,對有限的目標進行了攻擊。海灣戰爭以後,美國便停止了對第二代“銅斑蛇”末制導炮彈的研制。
伊拉克戰爭中炮兵彈藥的精確打擊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不論是在巴士拉的火力圍困戰、進攻時的遭遇戰,還是在巴格達的陣地戰中,炮兵部隊的火力支援無處不在。例如,在對伊軍精銳“麥地那師”的作戰中,美軍利用榴彈炮、多管火箭炮和武裝直升機進行火力突擊,僅4月1日、2日兩天,“麥地那師”就有大約l50輛坦克、300輛裝甲車、75門火炮披摧毀,上千伊軍被殲。據初步估算,地面戰爭中美軍用壓制火炮消滅敵人的數量占整個地面火器總殲敵數的70%以上。在戰鬥中,美軍主要用“銅斑蛇”激光制導炮彈和“薩達姆”末敏炮彈對伊軍裴甲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利用雙用途常規子母火箭彈對伊軍有生力量和輕型車輛進行打擊。美軍很少與伊軍進行正面兵力接觸,而是利用火炮彈藥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的優勢,以超飽和的火力打擊給敵造成重大殺傷,爾後再由裝甲突擊群掃除殘敵。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伊拉克戰爭的直接教訓》研究報告中寫到:“美軍充分利用遠程炮火彌補了在沙塵暴中遠距離空中打擊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的不足……155毫米榴彈炮在15千米左右的範圍內十分有救。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它能擊中一個50加侖水桶大小的物體。在30分鍾的炮擊中向伊拉克陣地發射了400發炮彈……”
XM-982“神劍”精確制導炮彈原定于200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現准各提前到2005年。它是一種采用GPS和慣性制導技術的精確制導炮彈,適用于美陸軍現有的各種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經過技術改進也將適用于過渡部隊于20 l 0年裝備的機動火炮系統(采用105或120毫米口徑)。該彈采用3種不同的戰鬥部,分別用于對付有生力量、裝甲車輛和防禦工事目標。該項目在2001年和2002年的研制經費分別爲6000萬美元和6120萬美元,而2003年則幾乎翻番,達到了l .192億美元。
制導式火箭彈(GMLRS)是美國與英、法、德、意四個歐洲國家共同爲多管火箭炮系統研制的精確制導火箭彈,預計2005年可形成初始作戰能力。按照計劃,美陸軍現裝備的26式火箭彈將于2007年開始陸續到達存儲期限,2016年將被完全淘汰。GMLRS不僅適用于傳統部隊的M270A1式多管火箭炮,也適用于目標部隊的高機動性火箭炮,可保證處于轉型期的美陸軍在M26火箭彈淘汰後繼續擁有強大的火力支援手段。
在美國陸軍轉型期間,美軍將傾力打造陸軍的核心裝備——“未來戰鬥系統”,由于現有彈藥項目的進展速度還無法滿足“未來戰鬥系統”中非直瞄式(NLOS)火炮的作戰需求,因此美軍要強新型火炮彈藥的研制。根據美軍的設想,NLOS武火炮系統將采用子母彈技術、靈巧子彈技術和自尋的制導技術等,從而將配備更多品種的彈藥,包括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彈藥。
雙用途字母彈既能對敵方有生力量進行打擊,又能攻擊坦克裝甲車輛,是點面結合的高效能彈藥。目前美軍所有的榴彈炮和火箭炮都配備了雙用途子母彈,而且陸續不斷地推出了子母彈的改進型。同事,由于彈道修正技術、末敏技術和增程技術在子母彈上的推廣和運用,子母彈的精度和射程將大大提高。因此,美國計劃將雙用途子母彈作爲未來炮兵的主用彈,裝備比例將達到50%以上。
http://military.chin
精確制導彈藥+超遠程打擊=明日炮兵?
早在上世紀末,美國陸軍就已經提出轉型計劃,並著手建設未來目標部隊,其主要特征是實現『機動與火力一體化』。然而在轉型的道路上,支援火力裝備發展相對滯後成為陸軍的一塊心病。炮兵曾經是美國陸軍的主要火力支援手段,然而,炮兵在波斯尼亞和阿富汗戰爭中的表現不值一提,在新近結束的伊拉克戰爭依然表現平平,甚至連十字軍戰士計劃也於新世紀之初被終結。為此,有軍事專家分析,倘若沒有有效的改革措施,曾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扮演主角的炮兵部隊將走向沒落。
然而,這也不能完全責怪炮兵,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美軍進攻速度太快,而不是炮兵補給太慢。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湯米·弗蘭克斯將軍的計劃是以快速機動的輕裝部隊代替重裝集團。雖然炮兵無法迅速跟進為輕裝部隊提供壓制火力,但地面火力支援的缺乏可以由緊密的空中火力支援來彌補,這是從阿富汗作戰經驗中得出的結論。與1991年的海灣戰爭相比,隨著越來越多的精確制導炸彈投入使用,空中火力在進攻戰斗中已當之無愧成為主力,美軍炮兵逐漸被冷落。
意想不到的是,惡劣的天氣為炮兵挽回了一些聲譽。在三月份的第四周裡,沙漠風暴使海軍陸戰隊第1遠征部隊和第3步兵師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當共和國衛隊企圖利用沙漠風暴作為掩護來攻擊美軍時,美軍發現近距離空中火力支援因為沙暴而無法實施,即使一些飛機堅持昇空,其作戰效率也大打折扣。在此危急時刻,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炮兵成為實實在在的救世主。由少數高空作戰飛機以及炮兵組成的聯合殺傷火力臨危受命,確保第3步兵師及其它美軍部隊逃過一劫。
從伊拉克戰場上得出的經驗表明,美軍司令部低估了部隊對各種支援火力的需求,同時高估了空中支援部隊的能力。在城市作戰中,特別是像101空降師及82空降師這樣的輕裝部隊,需要強大的近距離地面火力支援,用來對付藏身在堅固作戰工事及建築物中的伊拉克人。這時,最為有效與便捷的方法便是請求炮兵火力支援,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作戰部隊在遭遇敵強大火力時,已經習慣在第一時間呼叫空中支援,而不是炮兵。
伊拉克自由行動的經驗與美軍在過去幾場戰爭中的一些經歷十分相似。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是作為戰略武器來部署的,主要用來打擊遠距離的固定目標,例如敵方的低空導彈系統和臨時軍火供應站。第3步兵師發射了很少的陸軍戰術導彈,而且僅限於戰斗的開始階段。隨後,第3步兵師幾乎全部依賴戰術空軍來摧毀堅固的固定目標。但是第101空降師則不同,共發射了114枚陸軍戰術導彈,這是迄今為止美軍作戰部隊的最高紀錄。
陸軍戰術導彈發射數量不同的原因可以從兩個師之間的差異來解釋。101空降師的航空旅不得不在敵縱深執行任務,只有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纔能提供遠程的全天候精確打擊,摧毀敵防空設施和大口徑武器陣地等威脅,為阿帕奇攻擊直昇機掃清前進的道路。而第3步兵師的逐步推進戰術可能更需要能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的身管火炮或者火箭炮。
伊戰結束後,美軍炮兵總結經驗教訓,對火力支援使用的原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就是:火力系統必須多樣化,身管火炮、火箭炮、陸軍戰術導彈及戰術空軍密切協同,具有投射制導與非制導彈藥的能力,能夠滿足各種任務的需要。美軍第3步兵師一位指揮官在伊戰結束後評論道:『如今的戰場變得如此廣闊,已不能只依靠單一的火力支援系統,一個優良的火力支援系統應該具有高效、安全、及時、靈活的特點,使得戰場上的每個作戰單位都能得到火力支援。事實上我根本不關心支援火力來自何方,我只想要目標被摧毀。』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炮兵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無法快速隨同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及艾布拉姆斯坦克作戰。在伊拉克戰爭中,射程的不足取代機動力成為首要問題。美軍上下都很清楚伊拉克炮兵的射程優勢,當美軍部隊進入卡爾巴拉附近的戰場後,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伊拉克炮兵的射程之內,而且伊拉克炮兵隨時可能向美軍發射化學武器彈藥,這使美軍絲毫不敢輕視伊軍的火力。
身管火炮及火箭炮射程的不足直接影響炮兵火力覆蓋作戰區域的能力。隸屬於第3步兵師的各支部隊曾有一段時間散布在好幾百平方英裡的區域內,它們中的大部分都超出了地面支援火力的范圍,只有戰術空軍纔能為其提供保護。
對射程的要求不僅是需要打得更遠,還必須能夠發現隱藏在廣大戰場空間內的敵人方位。當第3步兵師逼近卡爾巴拉隘口並且遭遇到相當有效的火力抵抗時,反炮兵雷達證明了它的價值。與無人偵察機相比,它不僅能提供更加及時精確的目標參數,而且不受不良天氣的影響。相反無人偵察機在沙漠風暴肆虐時只能乖乖地待在地面。實際上,如何保持反炮兵雷達工作良好已經成為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這甚至是由戰區司令部來直接負責。還有因為雷達經常能夠捕獲超過炮兵火力射程的目標的信息,如何做到把火力反擊任務快速地交給戰術空軍來實施成為戰時一個很重要的亟待改進的問題。
薩達姆是摧毀大面積范圍內裝甲群目標的子母彈。就像大部分普通炮彈一樣,薩達姆母彈以非制導彈道發射出去,飛經目標上空時,母彈就會拋射出大量冰球大小的子彈,子彈與母彈分離後立即打開阻力傘以減慢降落的速度,其自帶的紅外/毫米波復合制導微型傳感器迅速掃描搜索地面上的目標,識別裝甲車輛的信號特征,一旦目標被鎖定,便引爆『爆炸成形彈丸戰斗部』。金屬制的彈體被爆炸力鍛造成一枚熾熱的穿甲彈,它能以極高的速度擊穿普通裝甲車輛的頂裝甲。
在薩達姆投入使用之前,許多人懷疑像薩達姆這種看起來不很可靠,甚至有點古怪的裝備能夠在殘酷的戰斗中發揮多大作用。但是薩達姆具有摧毀大面積范圍內裝甲群目標的能力,它以實際行動證明那些懷疑者的目光是多麼短淺。依靠薩達姆的出色表現,美軍炮兵在塔裡爾戰斗中成功『震懾』了敵人,協助其它作戰部隊拿下了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空軍基地,同時,薩達姆也把美軍炮兵帶入精確制導時代。
『薩達姆』炮彈由155毫米的M109系列帕拉丁榴彈炮發射。該種榴彈炮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制,1959年初制成第一門樣炮,1963年7月正式定型,此後40年裡美國陸軍對M109式榴彈炮進行了多次改進,改進後的型號有M109A1-M109A6式,其中M109A3式戰術技術性能與M109A2式相同,有時通稱為M109A2/A3式。到1988年M109系列榴彈炮共生產6747門。
M109已經老態龍鍾,但精確制導彈藥的發展賦予了M109火炮新的生命力。美陸軍將用最新型的XM982神劍及XM898式薩達姆炮彈等先進彈藥裝備M109帕拉丁榴彈炮。神劍155毫米增程制導炮彈加裝了抗乾擾GPS和慣性制導組件,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偏差小於10米,射程可達40公裡。此外,美軍還研制生產了其他的155毫米精確制導彈藥,也極大提高了帕拉丁榴彈炮的作戰能力,如155毫米常規彈形靈巧炮彈、XM898式155毫米薩達姆炮彈等。
帕拉丁榴彈炮改進計劃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通過選用先進彈藥,可以在裝備自身不改動或少改動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系統的精確打擊能力,增大作戰效能。然而,由於重量原因,帕拉丁榴彈炮改進系統的戰略機動能力受到限制,不符合美軍轉型的需要。畢竟帕拉丁榴彈炮是40多年前的產品,其改進潛力有限,帕拉丁榴彈炮改進系統只能是一種權宜之計,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伊拉克自由行動的經驗表明,提高炮兵火力效率的焦點已不在於增加炮彈的殺傷力,而是改善各種炮兵系統的打擊精度。而提高炮兵的精確度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大大增加激光或GPS制導的炮彈的數量和種類。伊拉克自由行動的經驗表明,精確度的不足可以通過為榴彈炮及火箭炮配備更多的『神劍』或『薩達姆』來解決。陸軍領導人必須確保在未來的戰爭中,與敵人近距離接觸的部隊絕不能因為缺乏近距離精確制導彈藥而冒傷亡的危險去進攻陣地。二是確保每一發炮彈的精確度。所有的炮兵部隊必須遵循一項原則就是,制導和非制導炮彈都要保證最大的精確度。炮兵和機動部隊所配備的改進型雷達、目標定位裝置及輕型激光指示器等都應該為確保每一發炮彈的精確度來服務。
『網火』的首要任務是向戰術指揮官(師級及下屬)提供對高價值目標的快捷精確火力效果,也提供近實時的目標獲取和戰場毀傷評估能力。在整個作戰全過程中,作戰人員利用『網火』系統,將擁有持續密集的、計劃和機動的區域火力。
目前提出的設計方案是,一個盒子裡有16個截面,其中15個放置火箭彈,剩下的是指揮控制裝置。『網火』系統是一個獨立平臺系統,不需要特殊設計的發射車輛,系統可以裝在多用途裝甲車、卡車或直接設在地面上。從容器/發射單元垂直發射導彈,操作者無需重新瞄准即能向不同方向發射導彈,特別是在建築群和叢林地區以及遮蔽陣地上,垂直發射極具優勢;同時由於消除了轉向和提昇導彈的時間,可以縮短整個任務時間,使敵人對導彈的反火力雷達探測復雜化。此外,『網火』發射系統屬於『軟發射』,就是說火箭彈不象高速飛行的常規火炮那樣有很大的後坐力,只要火箭從盒子中彈出並向前飛就可以了。
『網火』系統的基本設計標准是能夠攻擊整個作戰區域的靜止和運動目標。它由容器/發射單元、計算機與通信系統、導彈筒、巡航導彈、精確攻擊導彈、『網火』系統運載箱和任務計劃計算機組成。巡航導彈和精確攻擊導彈將具有對全部威脅目標的高毀傷攻擊能力。
系統的任務計劃計算機采用標准化軟件,可與戰場毀傷評估系統、資源分析系統、機動控制系統、先進野戰炮兵數據系統、空射導彈防御報警系統、戰術空域綜合系統、陸軍全球指揮控制系統和空軍威脅戰斗管理核心系統,以及未來戰場應用的各種系統兼容。系統具有抗乾擾能力,火力引導操作的遠程控制能力,自動和受控的可靠性檢測能力,自動和受控的失效能力。容器/發射單元可重復使用和再裝填,『網火』可以在戰場機動部署,為目標部隊提供『隨機火力』支援。
『網火』火箭發射系統使用兩種火箭彈。第一種是雷聲公司開發的精確打擊火箭彈,它在最短時間內高速飛行以攻擊目標,或者達到最大射程。精確打擊火箭彈配備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紅外尋的儀器和攻擊力強大的彈頭。設計師說,這種火箭彈將是重型坦克的殺手。
第二種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雷聲公司共同開發的巡航攻擊火箭彈。它配有激光定位與距離修正設備。動力裝置是渦輪噴氣發動機,還裝有彈翼以增加飛行距離。火箭彈可以30分鍾時間飛行70公裡。設計師說,這一點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讓火箭彈在攻擊目標前盤旋飛行,自動校准目標和主動地攻擊。
技術優勢、價格昂貴、可靠性未定是『網火』系統的最突出特點。『網火』系統在設計上提出了新的作戰理念,通過數據鏈將火力打擊、偵察監視、效能評估、打擊過程中的任務分配與轉換等功能凝聚於一身,開創了基於網絡支持的、無縫隙的、自主與受控攻擊相結合的『多功能火力系統』運用模式。先進作戰理念和強大的功能,使其成為陸軍關注的焦點。
不過,由於『網火』系統尚處於研制和試驗階段,未經過實戰檢驗,並且系統對通信系統(數據傳輸系統)的支持要求高,在高強度電子對抗條件下的可靠性仍未確定,外加其較高的價格,估計暫時不會迅速裝備部隊。然而,由於『網火』系統符合美軍作戰理論的變革方向和軍事技術的發展方向,其發展勢頭將是無可匹敵的。
根據美陸軍的轉型計劃,美陸軍將以漸進方式,分近、中、遠三個階段發展其火力支援系統。近期以帕拉丁榴彈炮改進計劃、XM777榴彈炮系統、多管火箭炮系統和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配合,在先進彈藥項目和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支持下,有限提高陸軍火力支援能力;中期以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斯特賴克』機動火炮系統、XM777榴彈炮系統為主組成支援火力體系,並全面發展和驗證無人機火力系統和『網火』系統等新概念系統;長期發展則以無人機和『網火』系統為主,以相應的地面機動火力為輔,構成支持全新作戰理念的新體系,擁有全天候、全方位、近實時的無縫隙火力支援能力。美軍炮兵能否擺脫十字軍戰士項目被砍的陰影,通過轉型計劃重新贏得其地位,將是『沒落』與『崛起』之間的生死抉擇。
陸軍開發的末端制導子母彈是一種被稱為靈巧反裝甲子彈藥(BAT)的微型導彈或飛行物。BAT從導彈中釋放(也可從無人機釋放),它們在下降過程中,可用聲音傳感器大范圍搜索運動坦克,而後在被動紅外探測器末端制導下,進行水平滑翔攻擊。BAT是一種無動力、直徑5.5英寸,長3英尺的滑翔器,能全天候條件下使用。每枚BlockII能攜帶13枚BAT子母彈,從遠距離空中釋放。而後,BAT減慢到亞音速,打開主降落傘,展開尾翼和彈翼,四個彈翼上分別安裝的聲學傳感器開始向下測聽,可以偵聽6公裡內重型柴油發動機或4公裡內稍靜一點的目標聲音。在發現運動裝甲目標之前,BAT由主降落傘懸掛在空中。一旦確定運動坦克縱隊的位置和方向,BAT轉換為滑翔狀態,割斷主降落傘,向目標區水平飛行,並展開輔降落傘,伸出前端被動紅外探測器。聲學傳感器指引被動紅外探測器探測目標地域。當被動紅外探測器捕捉到目標後,BAT割斷輔降落傘,自動飛向目標。BAT制定了不同的飛行軌跡,從而可分別打擊不同目標。此外,陸軍正在開發一種改進型BAT,其特征是改進型彈頭和新型微米波雷達/被動紅外成像雙模式探測器。新型探測器將使BAT實現真正的全天候,擴展打擊目標類型,包括運動或靜止的導彈和火箭發射平臺以及靜止的冷目標,如已經熄火的坦克。今年對改進型BAT的一系列測試均獲得成功,顯示了新型雙模式探測器的優異性能。改進型BAT將在BlockⅡ導彈中取代基本型BAT。
陸軍戰術導彈系統BlockII導彈射程達80多英裡(約129公裡),由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智能反裝甲技術項目辦公室負責開發。該導彈由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系列發射裝置發射,其中包括M270、M270-IPDS、M270-A1、以及HIMAS發射器。在滿負荷情況下,M270、M270-IPDS和M270-A1發射器能夠攜帶2枚ATACMS導彈或者12枚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火箭。HIMAS可攜帶1枚ATACMS導彈或6枚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火箭,並可利用C-130運輸機機動。
陸軍戰術導彈改進系統高精度、大射程、主動靈巧的特點,十分符合美軍非接觸作戰理論的要求,由於它解決了陸軍對裝甲目標全天候主動精確攻擊能力不足的難題,將在未來火力系統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http://mil.big5.anhuinews.com/system/2005/01/31/001122567_01.shtml
2008年火炮發展回顧09-01-27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此後,NLOS-C還完成了10000英裏(10690千米)虛擬行駛裏程,以評估其在作戰環境下的可靠性。NLOS-C對可靠性的要求遠遠高于現役車輛。爲了檢驗NLOS-C的機動性和射擊能力,BAE系統公司專門設計了試驗臺——任務裝備振動臺(MEVT),通過模擬野戰條件下火炮射擊時的震動、擺動、熱度、濕度和塵土污染等數據信息,對火炮進行測試,以便在設計初期診斷並排除系統故障。MEVT試驗將加快NLOS-C的設計和研發進程。
6月11日,首門增量0型NLOS-C樣炮在美國國會山正式公開亮相。該樣炮戰鬥全重爲27.4t,由整體式炮塔、XM324炮身、FCS MGV通用底盤等組成,底盤配用首套全混合電驅動系統,並配用彈丸跟蹤系統(PTS),用于修正後續彈丸的射擊諸元。預計,發射“神劍”制導炮彈,XM1203火炮的射程可超過30千米。
XM1203火炮在研制過程中將不斷進行改進。NLOS-C系統概念演示樣炮配裝39倍口徑身管,使用5號模塊裝藥;當前增量0型樣炮采用38倍口徑身管,使用4號裝藥。目前,BAE系統公司還在考慮使用6號裝藥和配裝45倍口徑增程身管的改進方案。
4月,美國國防部與BAE系統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1.76億美元的訂單,追加訂購87門M777A2式155毫米牽引榴彈炮;8月,又簽訂價值8010萬美元的新訂單,再訂購43門M777輕型牽引榴彈炮。新訂單要求2010年開始交付部隊。另外,6~7月,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向國會通報了可能的對外軍售協議,即向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分別出售M777火炮及其相關的裝備與服務,兩者潛在需求分別是37門和57門。
美國防部此前已訂購589門M777A2,其中300多門已交付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並在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服役。除美國外,加拿大駐阿富汗皇家炮兵也裝備有12門M777榴彈炮,並稱之爲“沙漠之龍”(Desert Dragon)。
作爲印度陸軍火炮換裝項目的另一部分,2008年4月,BAE系統公司和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分別向印度陸軍遞交競標書,爲其提供140門39倍口徑15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BAE系統公司的競標産品是M777,重量不超過4.22噸;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的競標産品是“飛馬”(Pegasus),重量5.4噸。按計劃,這兩家公司提供的輕型榴彈炮將從2009年開始進行試驗,最終將部署到兩個新組建的山地師。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27/1419540100.html
在野戰炮兵合理化計劃下,陸軍計劃在2015~2020年采用進口和本國生産相結合的方式裝備大約3600門榴彈炮,其中大部分是155毫米/52倍口徑牽引式、輪式和履帶式榴彈炮。這些火炮將裝備260個炮兵團,總價值約30億~50億美元。來自國防部的消息稱,BAE系統公司和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STK)由于陸軍的質量要求而退出了140門超輕型155毫米/39倍口徑榴彈炮的競爭。180門輪式155毫米/52倍口徑榴彈炮的RFP盡管發給了包括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和南韓三星Techwin公司在內的六家公司,但是僅有斯洛伐克的Konstrukta公司做出了回應。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9-03/0833519506.html
宋曉軍表示,身爲鐵礦石出口大國,印度竟無力制造155毫米口徑榴彈炮,這說明印度工業基礎薄弱,缺乏完整的工業體系,尤其是重化工業體系。除了IT産業,印度在其他科技領域,以及整個工業狀況都難以令人樂觀,而武器裝備制造恰恰處于制造業高端領域。印度心系大國崛起,但軍事潛力並不深厚,對“大國地位”的需求與其自身軍事實力不相吻合。
宋曉軍說,印度三軍裝備水平參差不齊,國防工業比較差,惟一值得一提的是其核武器研發實力。印度人口衆多,幅員遼闊,周邊安全局勢複雜,這也迫使其通過大批量購買軍火來打造自身的軍事實力,保證自身安全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1-16/0942481469.html
SH3型是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家族最新産品,其以全履帶式底盤爲基礎,駕駛室布局充分利用空間,駕駛座位于左前方,右側爲柴油發動機;剩余的空間部分作爲作戰室儲備武器彈藥。
SH3所采用的是扭杆式懸挂裝置,配備有六個裝有雙重橡膠輪胎的車輪——其中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及托帶輪在後。位于底盤後方的全封閉炮塔上架有一門122毫米的火炮,上面配有排煙裝置以及炮口制退器。炮塔能夠進行全方位360度旋轉,武器發射仰角處于-3至+70度之間。
SH3自行榴彈炮所配備的彈藥與標准D-30型122毫米榴彈炮所用彈藥相同,都是分裝式彈藥。標准122毫米高爆彈的最大射程爲17公裏。除此之外,SH3型榴彈炮還可以用來發射煙霧彈和照明彈。
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在積極爲SH3尋找海外買家的同時,也在借機推銷其新式122毫米分裝式彈藥,包括底排火箭助推發射BEE2式高爆彈、空底高爆彈以及底排高爆彈,它們的最大射程分別爲27公裏、18公裏和22公裏。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2-04/0736533025.html
十五年艱辛成材路
七八十年代交替之際,我國的火炮工業處在這樣一種狀態:曆經兩代人嘔心瀝血研制的國産第二代152毫米加農炮因爲工藝水平落後始終無法定型,已經立項的第一代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僅僅能夠解決有無問題,其源自66式牽引加榴炮的152毫米短身管火炮僅具有60年代初期世界水平。
改革開放給了中國火炮工業難得的機遇。1982年,經過反複考察論證,國防工辦決定完整引進加拿大GC-45型155毫米火炮及其彈藥生産技術。第二年,中國又從奧地利引進了GH-N-45火炮(GC-45的改型)以及包括數控機床、身管自緊工藝生産線等一系列先進生産設備。同年,軍隊在制定未來二十年裝備發展規劃時,將155毫米作爲未來唯一的大口徑壓制火炮序列重點發展。
此後,我國兵器系統決定第一種國産155毫米自行火炮以外貿型號的名義立項研制,這就是後來的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統。在其促進下,部隊在90年代初下決心立項研制用于內裝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PLZ-45在外貿需求的牽引下,重點放在了系統集成能力上,其整體技術水平仍爲西方二代標准。然而對于該項目來說,作爲關乎陸軍實現機械化、現代化的核心重點裝備,必然嚴格按照當時世界最先進的三代155自行火炮技術標准下達戰技指標。除了大威力、遠射程、系統化外,最重要一點就是要有完善的彈藥自動裝填系統,自動裝彈機設計就成爲困擾該炮項目的主要難題。科研單位通過對俄羅斯2S19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彈藥自動裝填系統進行觀摩和消化吸收,才最終解決了155毫米藥筒裝藥分裝彈及其自動裝填技術的全部相關問題。
該火炮武器系統的研制成爲對我國兵器工業技術水平的一次整體大檢驗。在各種困難中艱難前行了15年後才最終于2005年設計定型爲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不甚完美的性能
現在看來,PLZ-05式火炮的自動裝填機構雖然基本解決了火炮高速射擊的問題,但是因爲其原始設計僅相當于西方二代自行火炮裝彈機構的自動化水平,還是對火炮總體性能産生了一定負面影響,問題主要表現在:結構設計不緊湊,彈藥艙存儲彈藥數量有限,卻占據了相當于6層彈丸高度的空間,炮塔尾艙的實際利用率非常低;自動化程度水平不高,這套自動裝填系統除彈艙滾動采用電機驅動外,其它機構動作大量使用的都是液壓馬達,和西方國家先進的全電伺服自動裝填系統相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都非常落後;結構設計不合理,自動裝彈機采用的臥式結構彈艙重量較大,需要存儲單元直接承受全部彈體重量,爲此只能通過零部件加粗加大來解決,這進一步造成了彈艙結構重量過大的問題。另外,藥筒結構裝藥仍然存在發射藥分級不方便的問題;只能通過在藥艙內預先存放若幹不同藥號藥筒的方式加以解決,實際使用仍顯得不夠靈活。
05式自行火炮采用國産二代自行火炮中型通用底盤。這款底盤最早源于PLZ-45火炮專用底盤,經過全面升級改造後,已從原來的30噸級提高到40噸級。底盤結構爲傳統的前置動力艙、後置戰鬥艙布局,動力系統采用功率800馬力的新型8V150中冷渦輪增壓柴油機。目前,這款底盤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戰鬥艙空間利用率不高,尤其是炮塔吊籃下方及其兩側空間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而底盤尾艙大部分空間又被輔助動力系統占據,結果造成了偌大底盤僅僅存放5組備用彈藥,全炮30發的攜彈量明顯過少。因此,如何通過合理優化布局大幅提高底盤空間利用率將是PLZ-05式火炮未來改進的重點方向。
先進的火控電子系統
PLZ-05式火炮配有火控計算機和交流伺服炮控系統,除了彈道解算、自動裝定目標諸元、自動瞄准、射後自動複瞄等功能外,信息處理和存儲能力都較PLZ-45成倍提高,火控系統能通過多普勒測速雷達、火炮藥溫傳感器等測量手段提供數據實現射擊諸元閉環修正。車載定位定向系統由慣導裝置和多模組合衛星定位導航系統 (兼容GPS和國産北鬥系統)組成,能快速、近實時測量本火炮大地坐標方位,並爲駕駛員和炮長提供帶有三維坐標的高精度數字化電子地圖。
目前,我軍新型155毫米自行火炮武器系統配套的營級射擊/指揮自動化體系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營(連)多門火炮能夠實現快速進出陣地,自動調炮、自動修正、多炮聯動、自動射擊,進入陣地後30秒內首發炮彈出膛並實現首群覆蓋目標,而且單炮具備多發同時彈著能力。在行軍中遇到敵情時,火炮可以直接受領任務,獨立解算射擊諸元,進行自主作戰、機動作戰。對固定目標和活動目標,單炮可以由炮長指揮各炮爲戰,實施自動、半自動和手動進行直瞄或間瞄射擊。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30/1016571947.html
超遠的射程
《漢和防務評論》隨後分析到,PLZ一05自行榴彈炮采用了52倍口徑身管,這顯然是受到近年來歐美國家“52倍口徑革命”的影響。目前,北約主要國家的師級身管壓制火炮均采用了新的52倍口徑。包括英國的AS一90、德國的PzH-2000、法國的AUF一2等等,52倍口徑代表了世界火炮技術的最新進展和發展方向。中國顯然也不希望在這方面落幹人後。實際上,中國在火炮制造技術上一直站在世界前列。主要供出口的PLZ一45自行榴彈炮發射中國自行研制的底排彈時射程可達40公裏,而發射火箭增程底排彈的射程更達到驚人的50公裏,在45倍口徑身管火炮裏出類拔萃,即使與許多52倍口徑火炮相比也毫不遜色。因此,采用了新的52倍口徑身管的PLZ一05自行榴彈炮在射程和彈道性能上理應更勝一籌。據信,PLZ-05自行榴彈炮系統發射低阻全膛底排彈(ERFB/BB)射程超過50公裏,發射火箭增程底排彈的射程可達70公裏。[編輯本段]自動裝填技術
《漢和防務評論》稱,PLZ-05自行榴彈炮采用了俄羅斯2C一19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自動裝填技術。俄羅斯2C-19自行加榴炮的裝填自動化程度較高。彈丸由自動彈丸裝填機裝填。彈丸貯存架的設計獨特,可將各種不同種類的彈丸放在貯存架內。裝填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從貯存架內搜尋發射所需要的彈種,也可根據要求調整炮彈數量,並控制整個裝填過程。一個活動的裝彈盤可使火炮在任何方向和高低射角下以最高射速射擊,而無需使火炮返回到裝填位置。發射裝藥由半自動裝填,空藥筒自動退出,從而減少有害氣體的含量,使裝填手操作方便、安全。值得一提的是,2C一19的炮塔後部右側有一個彈丸傳送裝置;左側有一個發射裝藥傳送裝置,這就縮短了彈丸和發射裝藥的裝填時間,並可直接從發射車外補給彈藥而不用消耗車載彈藥。在火炮爲非戰鬥狀態時,彈丸傳送裝置折疊,並固定在炮塔上。而發射裝藥傳送裝置則折疊在炮塔內。該炮可進行間瞄射擊和直瞄射擊(包括在山地條件下和污染環境中進行直瞄射擊)。由于采用了自動裝填系統,2C一19自行加榴炮的射速也相當高,最大射速可達8發/分。
戰術技術性能(部分數據源自推測,僅供參考,筆者不證實其真實性)
口徑 155mm
初速(遠程全膛榴彈) >930m/s
最大射程
底凹榴彈 40000m
底排榴彈 >50000m
最大射速 8~10 發/min
爆發射速 4發/15s
地面密集度
距離公算偏差 >1/300
身管長 52倍口徑
藥室容積 >23L
炮閂類型 立楔自動炮閂
裝填方式 全自動
高低射界 -3°~65°
方向射界 360°
配用彈種 底凹榴彈;底排榴彈;雙
用途子母彈;末敏彈;激
光制導炮彈;照明彈;發
煙彈;黃磷燃燒彈
彈丸重
底凹榴彈 45.5kg
底排榴彈 47.9kg
載彈量 25發
車體長(含火炮) 11000mm
車體寬 3230mm
車體高 2600mm
車底離地高 450mm
發動機功率 600kw
最大行駛速度
公路 >55km/h
土路 >40km/h
最大行程 550km
戰鬥全重 <45000kg
乘員人數 4~5
由于自動裝彈機設計部分參考了2C19火炮,05式的炮塔外型多少帶上了一絲俄羅斯遺風,事實上05式的戰技性能遠非2C19所能比
由于在國産第一代155mm系列壓制火炮的研制過程中我們已經取得的比較豐富的設計經驗,因此52倍徑155火炮的研制工作較爲順利,原理樣炮和車載實驗炮在90年代中後期先後被生産出來並投入靶場射擊試驗。但是,幾輪炮打下來我們發現155mm加榴炮身管從45倍口徑延長至52倍口徑以後,彈道性能雖然得到優化,但是火炮綜合性能和國外同規格加榴炮相比仍然不能建立明顯優勢。時間已經接近世紀末,當時國産大口徑自動輸彈機仍然在進行緊張的技術攻關,裝炮試驗的初期産品最大射速僅有6~7發/min,而且攜彈量不到國外先進155自行火炮的一半。很明顯,在初始研制時間已經落後西方5~10年的情況下,如果不能立即跳出西方的發展套路建立自己的技術優勢,國産二代155自行火炮必將步PLZ91的後塵,陷入一定型即落後的境地。
爲了改變被動追趕的局面,國産二代155自行火炮的技術指標在90年代末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原來研制的52倍口徑火炮再次轉爲出口用途,而我們自己則在經驗最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火炮本體方面大膽突破西方通行標准,進一步擴大155mm火炮的藥室容積和身管長度,形成了中國自己的大口徑長身管壓制火炮技術標准。身管長度增加大54倍口徑,藥室容積也相應加大,配合使用國産高效能剛性雙模塊發射藥時,彈丸初速從原有45倍口徑火炮的897m/s提升到930m/s以上。發射底凹榴彈時最大射程已經達到40km,發射底排榴彈時最大射程超過50km。而PLZ45火炮需要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才能達到相近的最大射程,但是彈丸戰鬥部質量大爲縮水,而且命中精度只有前者的一半。和西方國家的52倍口徑155mm火炮相比,國産54倍火炮最大射程平均提高了近10km,幾乎相當于長身管155火炮興起時相對老式155火炮的技術優勢。
05式火炮的炮塔尾部中央是一個可拆卸的梯子,後面那個方型小門就是彈藥輸送車的補彈口。05式火炮配套的彈藥輸送車能夠向自動輸彈機直接補充彈藥,使火炮具備核生化等複雜戰場條件下的持續作戰能力。
在火炮改進的同時,我們也針對自動裝彈機展開了集中技術攻關,在廣泛研究國外同類先進火炮的基礎上,決定以俄羅斯2C19自行火炮的自動裝彈機作爲我們的主要參考對象。這種自動自動裝彈機的結構和我們的類似(同爲尾艙結構),技術水平和西方産品相比相對簡單,但是自動化程度較高而且輸彈速度並不低,因此比較適合我們的情況。2C19火炮原本使用黃銅藥筒裝藥,因此限制了裝彈機技術水平的發揮。經過技術攻關,我們成功解決了尾艙式裝彈機存儲和裝填模塊裝藥的技術難題,極大得得提升了火炮自動化程度。定型以後的國産大口徑自行火炮自動裝彈機采用炮塔尾艙式結構,彈丸和發射藥分兩層存放在炮塔尾部的滾動循環式彈艙裏,擺臂式氣動輸彈機則安裝在炮尾後方。裝彈機能夠自動選擇彈藥、測合引信並在任意角度裝填彈藥。火炮的立楔自動炮閂上有底火裝填機構,能夠自動關閂並裝填底火。火炮最大射速超過8發/min,爆發射速達到4發/15s,並且能夠做到命中同一目標。采用雙模塊發射藥以後,火炮初速分級更多,射程重疊量更加均勻,火力機動性能大幅度增加。射擊指揮自動化系統進一步完善,自行火炮在任何地域任何情況下的火力反應時間均不超過1分鍾。現在的國産第二代155mm自行加榴炮除車內攜彈量以外(可以通過對接自動供彈車實現持續作戰),火力性能指標已經全面超越以PZH2000爲代表的西方先進155mm自行火炮。中國陸軍在新世紀初終于實現了20余年來夢寐以求的炮兵壓制火力優勢!
整車結構
05式火炮采用了經過改進的國産第二代履帶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盤,其中第一和第六對負重輪的液氣懸挂裝置上安裝有液壓鎖定機構。這種鎖定裝置能夠起到火炮駐鋤的作用,極大的縮短了火炮的停止射擊准備時間
05式火炮因爲采用了800馬力柴油機,所以發動機散熱器艙蓋比PLZ45的高出很多,它和圖中的火炮行軍自動鎖定器一起,成爲05式火炮技術進步的真實寫照
在火力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時,國産第二代履帶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盤的性能也在日臻完善。600kw(800馬力)大功率柴油機等一系列當年無法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相繼達到實用化程度。盡管二代155自行火炮的戰鬥全重超過了40t,底盤性能的提升卻使它的機動性能不降反升。
2005年國産第二代155mm自行火炮通過國家鑒定,正式定型爲PLZ05式155mm自行加榴炮,開始進入批量生産和裝備階段。1982年引進西方155mm火炮技術的終極目標至此得以實現。經過反複摸索,我們終于找到並開創了自己的大口徑長身管發展道路。事實再次證明,追隨潮流永遠只能走在別人後面,只有創造潮流才是一個軍事大國發展自己的唯一出路。
http://baike.baidu.com/view/976379.htm
W90式203毫米榴彈炮,該炮口徑為203.2毫米,初速933米/秒,射速1-2發/分。發射的彈丸重量和射程分別為:底凹彈,彈重95.9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底排彈,彈重100.1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其戰鬥全重為16396千克。火炮的高低射界為-5~+65°,方向射界為±25°。牽引速度為公路90千米/小時,土路50千米/小時。
中國203毫米榴彈炮是對付點目標和麵目標的良好武器,可在遠距離上與敵方炮兵作戰,壓制和打擊敵多種目標,也可作為海岸炮打擊水面目標。如果配備特種彈則作戰任務更靈活,如配備核彈又具備了威攝能力。
該炮採用電渣重熔炮鋼製成的45倍口徑長身管,內有64條膛線,射擊壽命1000發以上。炮口採用雙室衝擊式,炮尾採用與其他火炮完全不同的卡口式炮閂及液壓開關閂機構,取消了常規的炮尾零件,由閂體和身管尾端直接嚙合。該火炮配有氣壓輸彈機,可在各種射角下將彈丸和藥筒輸入炮膛。火炮至少配備了全膛增程底凹榴彈和全膛底排榴彈兩種,採用可燃藥筒,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火炮還可發射西方同口徑炮彈。W90式203毫米火炮的功防正面寬度為50公裏,單炮火力覆蓋面積為1090平方公裏,是美國M110203毫米榴彈炮的5倍,蘇聯2S7203毫米榴彈炮的2.7倍。
該火炮以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為基礎,火炮內外彈道相同,在M107型175毫米自行炮的底盤中後部位,安裝了203牽引火炮的身管,構成一門射程威力大的履帶式自行火炮,203毫米自行火炮的彈道性能諸元與牽引式基本相同,其高低射界為+2-+55,方向射界為±30°火炮行軍戰鬥轉換時間為4分鐘,最大行駛速度為5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720公裏,最大爬坡度33,越壕寬為1.905米,戰鬥全重28.5噸.
該炮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較好,火力機動範圍廣的特點,它採用45倍口徑的身管,比美國的M110系列[其破進型M110A1, A2的身管為37倍口徑]和俄羅斯的2S7都要長.因此該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美國M110系列最大射程僅為29.1千米,[火箭增程彈],俄羅斯的2S7最大射程47.5公裏,而我國的203毫米榴彈炮最大射速[2發/分]和持續射速[1發/分]也優於美國的1.5發和0.5發/分]與俄羅斯2S7相當.
它的攻防正面寬度約為50公裏,單炮的火力覆蓋面積達到1243平方千米,是美國M110203毫米榴彈炮的5倍,蘇聯2S7203毫米榴彈炮的2.7倍。我國203毫米火火炮配的彈藥的威力水準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其遠程全膛榴彈[棗核彈]的裝藥量,彈片的均勻性等與西方相比均有較大提高,其彈丸殺傷力是美國M106型203毫米榴彈的1.2-2倍.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Class.asp?ClassID=150
解放軍最重火炮
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在現代身管火炮中屬于大口徑壓制武器,相對于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而言,203毫米榴彈炮的彈丸裝藥多、威力大、射程遠,而且更便于發射核炮彈和子母彈等特種炮彈。
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203毫米榴彈炮有美國的M110系列和俄羅斯的2S7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這兩種火炮都裝備在軍、師一級的炮兵部隊中,用于摧毀遠距離的堅固工事等要害目標。其中M110系列除美國裝備外,德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土耳其、希臘、南朝鮮、日本和中東的一些國家也裝備有這種榴彈炮。目前,由于戰略思想的改變,各國都在討論和發展快速反應部隊,而且西方也將師一級的壓制火炮口徑定爲155毫米,因此,重量較大的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的發展基本上停滯不前。但203毫米榴彈炮所具有的特點在戰爭中依然具有極大的威力,海灣戰爭中就證明了這一點,雖然203毫米榴彈炮已基本上停止了發展,但裝備它的國家並沒有將其撤裝,可見其作爲地面壓制火力的作用在今後的戰爭中依然不可小視。
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203毫米口徑榴彈炮的研制,這也是我國目前爲止研制的最大口徑的榴彈炮。當時在論證報告中提出,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射程遠、威力大,發射榴彈的最大射程爲40千米,發射底排彈的射程最大爲50千米。彈丸裝填21.5千克炸藥。具有打擊敵縱深目標的能力,可以大幅提高我軍壓制兵器的威力和機動性,是適應20世紀末、21世紀初作戰需要的新一代火力系統。而且,如果進一步發展還可以研制精確制導炮彈,使其具備遠距離反坦克的能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裝備有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203毫米榴彈炮的研制成功也將增強我國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地位。
我國研制的203毫米榴彈炮系統包括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和203毫米自行榴彈炮。該火炮系統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水平高的特點,綜合性能大大優于國外同口徑的火炮系統,提高了火炮的遠距離縱深攻擊能力,增強了在未來戰場上的作用。
基本結構和性能諸元
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 的身管長爲45倍口徑,裝有效率爲65.9\%的雙室沖擊式炮口制退器,其形狀非常像我國56式85毫米加農炮的炮口制退器。該炮設計了與其它火炮完全不同的卡口式炮閂及液壓開關閂機構,因此炮尾沒有常規火炮的零件。在關閂時,由閂體與身管尾端直接齧合。這種閂體有利于減小耳軸至炮身尾端的距離,不僅簡化了結構,而且也顯得非常緊湊和整潔。
火炮的方向機采用大軸承和大蝸輪齒圈,改善了火炮射擊時的受力狀態。高低機和平衡機合二爲一,降低了火炮的總高度和火線高。下架和大架采用了高強度的馬氏體時效鋼,大幅度降低了火炮全重並改進了炮架的受力狀態。
火炮上廣泛采用了液壓系統,配置有上部液壓系統和下部液壓系統,使結構小型化,並使操作靈活輕便。火炮配用的輸彈機可在任意角度自動輸送彈丸和發射裝藥,大大減輕了炮手的體能消耗。駐鋤翻轉借助液壓馬達來實現,架尾升降輪可與前部行走部分結合,火炮牽引時著地隨行牽引,由于牽引杆呈鉸接狀態,因此使牽引車的牽引處不承受更大的架尾壓力。炮身在牽引時可回轉180°並後拉1.5米,縮短了全炮長,提高了火炮在牽引行軍時的通過性。
火炮射擊時采用中心座盤支撐,當接到方向射界以外的射擊任務時,可以適時擡起駐鋤,從而調整大架改變火炮的基准射向。
該炮采用了新設計的彈藥系統,彈丸配有遠程全膛底凹/底排榴彈和遠程圓柱底凹/底排榴彈,威力比目前國際上155毫米和203毫米制式彈丸大得多,同時該炮也可發射西方同口徑的制式彈丸。發射裝藥爲低燃溫單基長管狀藥,全可燃藥筒。
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的口徑爲203.2毫米,初速933米/秒,射速1~2發/分。發射的彈丸重量和射程分別爲:底凹彈,彈重95.9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底排彈,彈重100.1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其戰鬥全重爲16 396千克。火炮的高低射界爲-5°~+55°,方向射界爲±25°。牽引速度爲公路90千米/小時,土路50千米/小時。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以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爲基礎,火炮內外彈道相同。在M107型175毫米自行炮的底盤中後部位,安裝了203毫米牽引炮的身管,構成一門射程遠、威力大的自行炮。該炮采用了適合于原炮架結構的橫楔式閉氣炮閂,金屬閉氣環閉氣可靠。
重新設計了炮尾、被筒和駐退機節制杆,改進了吊輸彈系統。裝填輸彈、高低和方向上的調炮、駐鋤的收放以及炮身的後拉等都實現了液壓操作。同時對底盤部分的強度也進行了相應的加強。這種自行榴彈炮提高了203毫米火炮的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彈道性能諸元與牽引式基本相同,其高低射界爲+2°~+55°,方向射界爲±30°。火炮的行軍戰鬥轉換時間爲4分鍾。最大行駛速度5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720千米,最大爬坡度33°,越壕寬1.905米。
性能特點
該炮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較好、火力機動範圍廣的特點。它采用了長爲45倍口徑的身管,比美國的M110系列(其改進型M110A1、A2的身管長爲37倍口徑)和俄羅斯的2S7都要長。因此該炮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美國M110系列的最大射程僅爲29.1千米(火箭增程彈),俄羅斯的2S7的最大射程爲47.5千米(火箭增程彈)。而且我國的203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速(2發/分)和持續射速(1發/分)也優于美國的M110系列(分別爲1.5發/分和0.5發/分),與俄羅斯的2S7相當。
它的攻防正面寬度約爲50千米,單炮的火力覆蓋面積達到1 234平方千米,是美國M198型155毫米榴彈炮的5.9倍,美國M110系列203毫米榴彈炮的5倍左右,是俄羅斯2S7式203毫米榴彈炮的2.7倍左右。
我國203毫米榴彈炮系統配用的彈藥的威力水平目前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其遠程全膛榴彈(棗核彈)的裝藥量、彈片的均勻性、飛散速度、殺傷面積和功能與西方制式M106型203毫米榴彈相比,均有較大提高,其彈丸的殺傷力是美國M106型203毫米榴彈的1.2~2倍。殺傷面積對立姿人員爲3 595米2,而M106僅爲1 902米2。此外,我國還研制了203毫米遠程圓柱榴彈,這種彈比普通圓柱彈射程遠、威力大。比棗核彈射程雖然略近,但射擊精度高,工藝簡單,成本低,而威力相當。
我國203毫米榴彈炮配用的是全可燃藥筒,配合大藥室、大裝藥量、長身管、低膛壓的設計,減緩了炮膛的燒蝕,大幅度提高了火炮身管壽命。
我國203毫米榴彈炮系統填補了國內大口徑壓制火炮的空白,在炮、彈、藥的生産技術方面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609/show473797c30p1.html
2S7牡丹花(Pion)是於蘇聯陸軍服役過的、口徑最大的自走砲,於1975年開始服役,故北約給予M-1975自走砲之代號。2S7總共生產1,000門左右,由聖彼得堡(St. Peterburg)的基洛夫工廠(Kirov Plant)所製造,在此砲大量進入服役後,蘇聯陸軍的長程火力獲得顯著提升,並具備發射戰術核子砲彈攻擊北約戰線後方重要目標的能力。
2S7以T-64主力戰車的底盤為基礎,前段為密閉式駕駛艙,車長、駕駛及2名砲班組員乘坐於此。車長和駕駛並列,其前方設有可下拉防護鋼板的風擋,兩人各裝有一具配備潛望鏡的圓形艙蓋。動力艙後方車體中央段設有第二個乘員艙,可容納3名砲班組員,故單輛砲車共有7名乘組員。
動力艙緊鄰駕駛艙後方,傳動系統則位於駕駛艙下方。動力系統採用一具V-12水冷式柴油引擎,最大輸出744匹馬力,提供16.17馬力/噸的推重比,路面極速50公里/時。由於車內未配備輔助動力單元,所以射擊時引擎必須持續運轉,以供應所需電力,也大量消耗燃料。底盤扭力桿式承載系統,兩側各裝有7對路輪和6對頂支輪,射擊時其底盤後半部會調低姿態,並將車尾駐鋤插入地面,以形成穩固的射擊載台。
武裝
主砲採用2A44 59倍徑203公釐榴彈砲,砲身上無砲口制退器和抽氣裝置,採用螺旋式砲閂、彈藥抓舉系統和分離式彈藥設計,砲管壽命450發,砲口最大初速960公尺/秒。火砲俯仰範圍在0度到正60度間,方向射界左右各15度,利用液壓與電動系統驅動。
射擊ZOF-43高爆砲彈(單枚重110公斤)時,最大射程37.5公里,最高射速2至4發/分,砲車上裝有4枚砲彈和藥包,其餘放置於彈藥補給車上。射擊火箭助推式高爆彈(單枚重102公斤)時,最大射程47公里,遠超過M110A2自走砲的30公里。化學砲彈、特殊裝藥砲彈和戰術核子砲彈也是可選用和射擊的彈種。
編制與發展現況
由於具備發射戰術核子砲彈的能力,2S7多配署於方面軍重砲單位中,每個團擁有24門砲(3個連),每個連配備8門2S7。
2S7M是2S7的改良型,配備新的通訊設備,並能籌載更多彈藥,最高射速並獲得提升,系統整體可靠度也較佳,目前仍在獨立國協國家服役中,但狀況不明。
使用國家
白俄羅斯:48輛服役中。
捷克斯洛伐克:服役數量不明,但已從1990年代開始除役。
波蘭:8輛服役中,2006年開始除役。
蘇聯、 俄羅斯:80輛服役中。
烏克蘭:99輛服役中。
http://zh.wikipedia.org/wiki/2S7%E8%87%AA%E8%B5%B0%E7%A0%B2
美國M-110系列自行榴彈炮
M-110系列是美軍現役口徑最大的身管火炮,1963年開始裝備部隊,先後有M-110、M-110A1、M-110A2、M-110A3等型號,是美陸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援裝備。M-110的口徑為203毫米,最大射程達29千米(火箭增程彈)該炮配用彈種有榴彈、化學彈、火箭增程彈和雙用途子母彈,必要時也可發射核炮彈。M-110為履帶式自行火炮,戰場機動性較好,但火炮自身缺乏防護,戰場生存能力較差。
戰鬥全重 28.35噸
公路最大時速 55千米
公路最大行程 500千米
火炮口徑 203毫米
最大射速 7.5發/分
持續射速 0.5發/分
最大射程 29千米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26
背景淵源
上世紀60年代後,隨著科技的發展,反艦導彈成爲軍艦的頭號殺手,世界中小口徑艦炮發展的重點漸漸轉向加強防空反導能力。在大力發展小口徑高射速近防武器的同時,中口徑艦炮向著高射速、多用途、適裝性好的方向發展。環顧上世紀60-7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有:意大利OTO 76毫米艦炮、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俄羅斯AK176型76毫米艦炮等3型艦炮。
……………
我國新型中口徑艦炮研制步入快車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經過幾年的技術摸索基本搞清楚了兩型火炮的技術特性,研制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新100毫米艦炮和新76毫米艦炮。新100毫米艦炮和新76毫米艦炮都采用了目前國際流行的低可探測炮塔,總體來說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然而,隨著我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不得不考慮合理分配資源,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更加需要的裝備上。基于這個考慮,我國必須對于在功能上有很多重疊的100毫米艦炮和76毫米艦炮做出選擇,將其作爲未來海軍中小型軍艦的主力艦炮。
三者比較
如果要說清楚到底應選擇哪一種口徑的艦炮,就必須從頭說起,搞清楚這幾型艦炮的研制背景和技術特點。
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發展100毫米口徑作爲主力中口徑艦炮的國家並不多,法國人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就是其100毫米艦炮具有悠久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爲了避免重新選擇口徑造成浪費,精明的法國人將其延續了下來,從53型到64型、再到68型,其在射速、可靠性、全自動等方面上均有顯著提高。100毫米艦炮因此成爲法國海軍大中型艦艇不可缺少的武器裝備,可以完成對艦作戰、對空防禦和對岸火力支援等多種使命。
就在68型100毫米艦炮大量裝備的同時,爲了適應中口徑艦炮輕型化發展的需要,法國開始研制更輕的100毫米艦炮。在與意大利OTO76毫米艦炮對比後法國人發現68型艦炮存在諸多的問題,如重量和體積偏大、適裝性差、發射率低、供彈系統落後,如果要更換彈種必須將供彈線路上全部28發彈藥全部推出才可以進行,大大影響了火炮的火力靈活性。針對這些缺點,克勒索-洛瓦爾公司在1978年推出了緊湊型100毫米炮。新的火炮在保證主要性能不變的前提下減輕重量,提高發射率、可靠性和精度。重新設計了火炮自動機循環過程,縮短火炮發射循環時間,將發射率從原來的60發/分提高到90發/分。在火炮各個部分大量采用輕質材料,使其系統重量由原來的24噸降到20噸,在不增大伺服系統功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瞄准速度。采用了設計新穎的供彈及彈藥管理系統,使其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
……………
總體來說,法國100毫米緊湊炮算得上世界先進的艦炮。從口徑上來說,100毫米介于76毫米和127/130毫米之間,法國人的初衷就是希望100毫米可以兼顧76毫米的防空能力和127毫米的對海對地打擊能力。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面面兼顧有的時候反而面面都不精,與76毫米炮相比,如果達到相同的高射速,100毫米艦炮的重量要數倍于76毫米炮;和127毫米炮相比,其射程和威力相差很多。
意大利OTO76毫米艦炮意大利和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樣同時裝備76毫米和127毫米兩種口徑艦炮,76毫米艦炮側重于防空兼顧對海性能。上世紀70年代初,奧托-梅萊達公司在奧托MMI76毫米艦炮的基礎上,推出了緊湊型76毫米艦炮,全重7.5噸,射速85發/分。該炮一經推出就倍受西方國家海軍的青睞,它適于裝備護衛艦等中小艦艇,具有很好的防空能力。在當時的軍火貿易出口市場上,76毫米緊湊炮贏得了很多用戶,甚至世界海軍第一強國美國也于1975年引進了76毫米緊湊炮並作爲“佩裏”級護衛艦的主炮。雖然緊湊型76毫米炮的射速已經達到了85發/分,但是意大利人並不滿足。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意大利著手研制射速更快的艦炮系統,1985年首次展出射速爲100~120發/分的快速型76毫米艦炮系統,並于1988年4月開始在“勇敢”號驅逐艦上進行海上實驗。之後,又繼續改進出射速120發/分、精度更好的超速型76毫米艦炮。
……………
在上世紀80年代西方軍火市場上,奧托76毫米緊湊型及快速型艦炮和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在中口徑艦炮裏很有代表性,一樣代表了世界中口徑艦炮的發展方向。說到這裏,我國在80年代引進法國100毫米炮而不是76毫米炮的原因已經很清楚了。首先,在我國赴歐洲開展技術交流的時候,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已經比較成熟,而意大利的快速型艦炮還停留于方案中。奧托76毫米緊湊型艦炮在射速上略低于法國緊湊型100毫米炮,而後者的威力要更大。其次,當時我國軍艦對于主炮重量的要求並不是很嚴,雙管100毫米艦炮的重量是緊湊型100毫米炮的三倍,所以其適裝性已經足夠。第三,當時我國第二代艦載中口徑炮裝備的是76式雙管100毫米炮,以緊湊型100毫米炮爲藍本研制我國第三代艦載中口徑火炮,至少在口徑上擁有繼承性。
……………
口徑選擇
我國未來的中口徑艦炮必然是在以100毫米緊湊艦炮爲藍本的新型單管100毫米艦炮和以AK176M76毫米艦炮爲藍本的新型單管76毫米艦炮這兩者之中作爲選擇,所以這裏主要對比AK176M和100毫米緊湊艦炮。
100毫米和76毫米口徑之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是否要兼顧對海對陸性能。100毫米炮彈的彈丸重13.5公斤,幾乎可以達到76毫米彈丸的兩倍,在威力上有不小的優勢。然而,真正能給100毫米炮彈發揮優勢的機會並不多。
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渡海作戰中,裝備76毫米艦炮或100毫米艦炮的海軍主戰艦艇擔負封鎖海域、打擊敵海上兵力的任務,根本沒有機會參加到對岸炮擊的戰鬥中。100/76毫米炮的最大射程只有不到20公裏,如果要進行對岸炮擊的話,就會完全暴露在敵人岸防火力下。在敵岸防部隊10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和反艦導彈的威脅下,即使是100毫米艦炮也無法有效壓制對方火力,相反自身還會受到不必要的損失。而且100毫米炮彈由于威力過小,並不能保證有效摧毀敵方工事或者火力點。在某次演習中,一個經過加固的水泥工事在數發152毫米榴彈直接命中後依然保持完整。試問100毫米炮如何能將其摧毀呢?既然做不到摧毀敵方目標,那麽其彈丸威力的優勢還有意義嗎?
國外海軍爲了提高中口徑火炮的對海對陸性能,普遍采用末制導炮彈和增程彈。同口徑艦炮和陸炮相比,初速高近200米、發射過載高30%。我國于上世紀90年引進俄制“紅土地”激光制導炮彈,並成功研制了新型末制導炮彈。但是,將其制導部分集成到100毫米炮彈裏勢必會占用大量有效空間,導致炮彈威力下降,使用增程手段也會帶來相似的影響。總之,在100毫米炮彈上采用末制導和增程手段來提高其對海對陸攻擊能力得不償失。
100毫米和76毫米口徑之爭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對海對空但優先考慮的問題。在未來海戰中,我國海軍可能的作戰對象是具有相當現代化水平的東亞某國和世界第一強國。在與其可能發生的沖突中,我海軍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其強大的海空打擊能力,敵方艦艇進入我方艦炮射程並與發生炮戰的機會很少。即便是發生炮戰,1枚100毫米炮彈或1枚76毫米炮彈的命中並不能使對方有多大的損失。所以主力艦炮必須有一定的對空能力。AK176M在最大射程和射高上與100毫米緊湊炮、OTO76毫米炮相當,但是初速比後者大了不少,射速更能達到120發/分,比後兩者具有更好的對空性能。另外,三者在瞄准速度等方面也旗鼓相當,而重量上AK176M和OTO76僅爲100毫米緊湊炮的一半。綜合考慮,AK176M和OTO76的作戰效能優于100毫米緊湊炮。
對于100毫米及其以下口徑的中口徑艦炮來說,要求其有很好的對海和對地打擊性能非常不現實。但是這類中口徑艦炮擁有較高的射速,配用先進火控系統和制導彈藥,用其完成部分防空任務是個不錯的選擇。法國100毫米緊湊炮爲了達到防空反導任務采用了末制導炮彈,而意大利OTO76采用了具有多功能引信的近炸榴彈。由于同口徑艦炮和陸炮相比有更大的發射過載,對于需要大量電子元件的末制導炮彈來說,在艦炮上應用的難度比較大,例如“紅土地”炮彈發射初速才500多米/秒,所以末制導炮彈並不適合做中口徑艦炮的防空彈藥。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多功能近炸引信,起初准備作爲35毫米高炮的配用彈藥。但是,由于引信小型化和成本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其應用進程開展緩慢。76毫米炮彈與35毫米炮彈相比,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利用,能發揮其威力優勢,其破片具有的能量也比35毫米炮彈大很多,只要命中幾十枚就可以摧毀目標。所以,研制76毫米AHEAD彈藥非常適合我國海軍中口徑艦炮防空反導的需求。
另外,對于高射速中口徑火炮來說,供彈系統和發射系統能否同步是影響其可靠性的關鍵。法國100毫米炮采用了供彈系統速度決定射速的思路,俄羅斯AK-176M則采用了發射速度決定供彈速度的思路。法國艦炮在控制上使用了電氣設備來修正供彈速度以達到同步控制,而俄羅斯艦炮采用了機械結構不需要修正。由于設計思路的差異,導致法國艦炮要配備一個液壓站和大量電氣設備,調節供彈速度過程過于複雜,可靠性差、成本高。而俄羅斯艦炮在改變射速的過程中只使用機械結構,在可靠性方面上較法國艦炮有著很大的優勢。
再者,供彈系統能否方便快速更換彈種關系,也關系到火炮系統能否有效完成防空任務。法國艦炮采用中艙來實現其彈種的轉換,反應時間爲7~15秒。AK-176M通過在彈鏈上混裝不同的彈種,利用加裝的電氣設備來控制彈鏈的步進,達到彈種更換的目的,反應時間達到10秒以內,爲世界先進水平。
回顧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中口徑艦炮發展曆程,其主要改進思路就是提高其發射率、減小炮重、提高系統的適裝性。法國100毫米緊湊炮和俄羅斯AK-176M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就如同加工相同的旋轉體金屬棒,法國人用了一套加工中心,而俄羅斯人只用一臺普通車床。對于我國來說,當年引進100毫米緊湊炮的時候,該型火炮也處于並不成熟的時期。以當時我國的技術基礎要仿制出一套具有全部功能的100毫米緊湊炮有很大難度,即使在今天也不得不簡化其功能。AK-176M型艦炮使用了傳統的機械結構來實現其高性能,這更加符合我國的習慣,也更容易實現。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考慮,AK-176M更加適合我國對中口徑火炮的需求。100毫米緊湊炮的技術還是很有價值的,用電氣手段來實現供彈系統和火炮在高射速下的同步性對于76和100毫米火炮來說得不償失, 而在13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上卻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新艦的迷思
爲什麽054A護衛艦放棄了054上使用的100毫米炮而改用76毫米炮,筆者就這個問題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054較053H2G的排水量大了近1000噸,達到了3500噸左右,其船型選擇和全艦布局都體現了我國海軍遠洋化的發展思路,更加強調遠洋作戰能力。525號、526號護衛艦的作用就是在“現代”級驅逐艦的掩護下,與其他軍艦組成編隊來對抗東亞某國,並不強調其艦炮有多強的對海對陸攻擊能力。054A是054的改進型,主要改進包括用76毫米炮替代了原來的100毫米炮、用32單元中程防空導彈替代了原來的8聯裝近程HHQ7防空導彈、用兩座730近防系統替代了原來的四座火網630近防系統;並換裝了“頂板”雷達作爲其搜索/警戒雷達。這樣做的根本目地就是突出054A的防空能力,將其作爲未來我軍大型海軍編隊的前鋒來和敵方航母編隊進行對抗。
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與原來的HHQ7發射裝置相比,在系統重量上和占用空間上都比後者要大很多。爲了保持軍艦的平衡性和盡量減小改動的程度,使用體積和重量都小得多的76毫米炮是明智的選擇。即便在054型上使用100毫米炮的簡化型,也要比76毫米炮重約4噸和一倍多的電氣設備。
054A改進的目的是提高其區域防空能力,但是中程防空導彈對付掠海飛行目標的能力卻相對弱于HHQ7近程防空導彈。雖然近防系統由原來的火網630換爲730系統後攔截掠海目標的能力提高不少,但是在攔截遠界上和054上的HHQ7相比還是要差不少。爲了彌補這一差距,使用76炮來進行5~10公裏的防空/反導任務還是不錯的選擇。在對其反導效果的測試中,采用水幕射擊法來齊射數枚炮彈可以獲得不錯的毀傷概率。
綜上所述,在054A上使用76毫米炮的主要原因就是強調其防空能力。基于同樣的考慮,071綜合登陸艦也采用了76毫米炮和630搭配的組合。
隨著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76毫米艦炮很可能會繼續改進,發展出一種能滿足中小型艦艇和軍輔船使用的中口徑艦炮。而且利用100毫米炮得到的技術,還可以進一步研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130毫米甚至155毫米的大口徑艦炮,作爲我國海軍艦艇未來對陸打擊的中堅力量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log.ifeng.com/article/4725404.html
南非G5 155毫米
美119式105毫米
未來戰爭以高新技術局部戰爭爲主,戰場節奏加快,任務轉換頻繁,機動和合成將成爲作戰的主要模式,這要求炮兵武器具有伴隨行動、遠程壓制、精確打擊能力。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的機動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較高.完全符合未來陸軍地面武器裝備的發展要求。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是一種將傳統牽引火炮、牽引車、自動供輸彈系統、信息系 統等有機集成爲一體的新型炮兵壓制武器系統。該炮機動性強、反應快、射程遠、威力大、成本低、自動化水平較高、系統擴展能力強。它可與PLZ45—155 履帶式自行炮武器系統的指揮網絡混合組合或擴充組合。該炮配裝的52倍口徑身管與PLZ45—155自行炮武器系統和155自走炮武器系統的彈藥通用,它 的火力性能高,射程遠,火力覆蓋和火力機動能力強,而且該炮維修方便,全壽命周期費用和重量遠遠低于履帶式自行加榴炮。該炮主要裝備于師、團級炮兵部隊,執行遠程壓制火力打擊任務,必要時也可裝備于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部隊等用于執行快速反應任務的部隊。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戰鬥全重22噸,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射程可達50千米,最大射速6發/分。該炮公路最高行駛車速爲90千米/小時,輪胎具有中央充放氣功能,最小轉彎半徑11米,可爬30。縱坡,可越垂直障礙高0.4米,越水平壕寬0.7米,涉水深1.2米,最大續駛裏程600千米。炮車自帶20發全備彈藥.具有持續的越野機動作戰能力。
該炮行軍戰鬥行軍轉換間小于1分鍾,可迅速進入戰場開始射擊任務。利用高度自動化 的火控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該炮可在1分鍾內自動完成指令接收、操瞄解算、調炮到位、直到首發射擊等一系列動作,並可迅速撤離戰場。整個過程由4名炮手操作,具有很強的戰場快速反應能力,本著“打了就跑”的作戰方式,大幅度提高了該炮的戰場生存能力。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配有炮長信息系統、定位定向導航系統、炮口測速雷達、火控計算機、車載通信及電臺等,可無縫連接上級指揮系統,能夠做到信息共享及目標數據、設計成果、安全區、障礙物、氣象通報等存儲及數據處理,而且具有在未知地域的獨立自主作戰能力。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利用PLZ45—155自行炮武器系統和155自走炮武器系統的成熟技術和配套設備,形成了一套新型155毫米車載炮武器系統,並且推向國際軍貿市場。該武器系統包括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彈藥輸送車、連(營)指揮車、偵察車、氣象雷達、偵校雷達、機械和電子維修車、模擬訓練器等裝備。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武器系統內置有先進的系統指揮控制軟件,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與武器系統內外的主要裝備集成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自主作戰能力的武器系統。
在武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充分強調“人機環”的設計,整體外形設計美觀,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武器系統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能在高日曬、高鹽霧、高漠塵、高低溫等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
目前52倍口徑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只有法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開發成功,中國外貿155毫米車載炮武器系統的研制成功,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打造國際精品、創外貿155國際系列化品牌的重要一步。在2007年阿聯酋阿布紮比國際軍展上,我們的車載155毫米加榴炮獲得了到場參觀人員的好評.在國際市場上非常看好。
http://war.163.com/07/0803/09/3KVB1CQT00011MTO.html
傳統牽引式火炮在戰場上的機動能力差,幾乎沒有越野能力,生存能力低,即使進行信息化改造也難以適應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何況還有“機械化”障礙。自行火炮(包括履帶式及輪式有裝甲車體和炮塔的自行火炮)雖然越野能力強,機動性能好,但戰略機動性能差,沿既有交通公路網機動的能力也不盡如 人意,並且價格昂貴,全壽命使用費用高,即使是經濟強國和軍事大國也難以大量裝備。美國最終停止了研制多年的“十宇軍戰士”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的發展計劃, 采購價格過高和系統重量太大是重要原因。
上世紀90年代法國研制出“愷撒”155毫米車載式自行火炮,誕生了“火炮與汽車結合”的車載炮。這種自行火炮,新穎而巧妙地將。車/炮“合二爲一,在實現了火炮機動性的同時,爲 信息化提供了優良的載體,同時滿足了武器裝備的機械化、信息化兩個性能,具有較強的戰略機動性和沿既有道路長途奔襲的機動性,而且價格低廉。
車載火炮顯奇彩
車載火炮具有靈活的機動能力和安裝信息化、數字化設備的充裕空間.並可爲這些設備提供電、液、氣等動力源,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戰略機動性能優異車載火炮與履帶式(或輪式有裝甲車體和炮塔的)自行火炮、牽引式火炮相比,在重量、外形尺寸上有明顯的優勢,更適于空降、空運,戰略機動性好。
良好的信息化、數字化設備機動平臺車載火炮“車炮一體”的結構形式,有較充裕的空間,不僅能夠爲各種信息化、數字化設備提供較大的安裝空間的選擇,還能爲這些設備提供電源、液壓源和高壓氣 源,爲提高火炮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這樣,車載火炮就不是車與炮簡單結合在一起的産物,而是車與炮融爲一體,教宇化、自動化 了的新概念火炮。
低成本實現機動能力、信息能力的最佳選擇爲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各國軍隊的陸軍野戰炮兵都在尋求炮兵主戰火炮的自行化、信息化。履帶式自行火炮由于造價和使用費用高昂而限制了其普及,許多國家的 軍隊因經費不足而在自行化的道路上艱難緩慢的發展。車載式自行火炮的出現,將爲更多國家的軍隊實現炮兵自行化和信息化提供一條捷徑。對于那些經濟比較落後 的國家來說,用較少的軍費來實現火炮的自行化和信息化,大幅度全面提高火炮的作戰效能,從軍事效益的角度看是一種更便宜、更劃算的選擇。
地面作戰火力骨幹的新利器現代高技術戰爭的作戰地域更加廣闊,作戰行動更加迅速,對火力的精確性、猛烈性、突然性及快速反應能力均有較高要求。車載式自行火炮由于有較強的信息化、 數字化能力,從而提高了自身的綜合作戰效能。雖然防護能力差一些,但可以用“機動換防護”來彌補防護不足。具體地說,就是采用機動射擊方式,利用其具有的 快速定位、通信、諸元計算、自動操瞄(複瞄)、自動(半自動)裝填等性能,走打結合、頻繁機動、准確、猛烈地發揚火力。
中國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是自主開發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杈的新型武器裝備。該炮在研制過程中突出解決了總體優化設計,車炮一體化和輕量化、高效能防護、射擊穩定性、底盤四輪轉向、火控與信息系統綜合集成等多項關鍵技術,代表了輕型車載炮的發展方向。
主要性能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戰鬥全重小于11.5噸,可攜帶24發彈藥,秉員4-5人,可實現零度角射擊。全炮高度2.95米。該炮公路最大行駛速度可達9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續駛裏程達到600千米,最大爬坡度大于60%。由于該炮底盤具有四輪轉向系統,使得最小轉彎直徑不大于13 米,大大提高了火炮行駛機動性。
該炮發射122毫米制式彈藥,可在高低0度-70度,方向左右各22.5度範圍內射擊。發射底凹彈時最大射程達18千米,發射底排彈最大射程爲22千米,發射底排火箭增程彈的最大射程可達27千米。發射底凹彈在最大射程上的地面密集度距離不大于1/300,方向不大于1密位。火炮最大射速6-8發/分。
火炮裝備了定位定向導航裝置,具有自主作戰能力,配置炮長終端、數傳電臺等綜合信息系統,配有火控計算機、伺服控制系統等。有自動、半自動和人工三種作戰模式。
該炮的另一特點是使用方便快捷,行軍/戰鬥轉換時間僅爲45~50秒,行軍轉戰鬥-發射6發炮彈-戰鬥轉行軍可在2分鍾以內完成,打了就跑,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結構特點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具有寬敞舒適的駕駛室。內部儀表板、火控設備、控制面板等根據室內空間進行了合理布置和優化設計。駕駛室左右 各設置兩個側門,前面兩個供駕駛員和炮長出入,後面兩個供三位炮手出入,乘員進出方便。車窗玻璃均可防火炮射擊時産生的沖擊波。駕駛室內部裝有暖通和空調,具有良好的熱區和寒區乘員舒適性。
底盤系統以高機動越野車爲基礎,以底盤與火炮系統一體化設計方法設計制造。非獨立懸挂的前、中、後三橋均爲門式橋,全時6x6驅動,最小離地間 隙400毫米,發動機功率160千米。傳動箱是變速、分動一體式結構。采用對開式車輪,中央充放氣系統,前後軸四輪轉向。采用一體化設計的高端面框型車架,形成獨特的射擊支撐結構,有效承受火炮發射時的後坐載荷,火炮射擊穩定性憂良。
火力系統基本采用了PL96式122毫米榴彈炮的技術。火控系統由炮長終端、火控計算機、火控操控臺、配電箱、捷聯慣導、炮控箱、交流驅動設備、方位/高低電機、方位,高低傳感器、射角限制器、半自動操縱臺、傾角傳感器、數傳電臺、通信控制器、車通設備等組成,並可根據需要重新選配,滿足各層次信息化作戰需求。
試驗印象試驗時,該炮系統發射穩定性好,前後輪轉向使轉彎半徑小。駕駛室抵抗沖擊波能力強,爬坡和越野能力優異。
該炮總體布置緊湊、功能完備、重量輕、精度高、射速快、反應時間短、機動能力強,具有符合炮兵數字化建設要求的自主作戰能力和與機械化部隊一致的機動能力,綜合性能處于國際同類火炮的先進水平。
中國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的研制成功必將對車載式武器裝備的研制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5-15/0730444226.html
中國ZBD09"雪豹"8X8輪式裝甲車,2006年完成研制,2009年定型。包括步戰型和炮兵型兩種底盤,步戰型長8米,寬3米,車高2.1米,全重21噸,成員3人,載員7人,動力爲引進生産的道依茨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功率340千瓦,機械式自動變速箱,最大公裏時速100千米/小時,水上速度8千米/小時,最大行程800千米。
該車底盤可改進衍生爲6X6型號、輪式突擊炮車等,整體性能達到西方第三代輪式步戰水准。
采用鋼板+陶瓷複合裝甲技術,采用30毫米雙人炮塔。夾持陶瓷裝甲的鋼板爲雙硬度裝甲鋼,外硬內韌。高硬度的外層裝甲,可以極大地消耗彈丸的動能,甚至使彈丸破碎;而韌性好的內層裝甲,則可以進一步吸收殘余的動能,本身不致破裂。據稱,內層的陶瓷裝甲材料爲氧化鋁陶瓷(Al2O3),這種陶瓷材料的價格比較便宜,抗破甲彈的性能相當好。這種複合裝甲對動能彈的防護能力爲350毫米,質量系數Em爲1.18(質量系數Em是對于一定的裝甲,具有同等防護能力的相關裝甲相當于均質鋼裝甲的重量比值);對化學能彈的防護能力爲750毫米,質量系數爲2.54。Ml坦克複合裝甲的平均密度爲5488千克/米3,而均質鋼裝甲的密度則爲7850千克/米3,前者僅相當于後者的三分之二。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493_9745.html
ZBD-09 戰斗全重21噸,乘員三人,載員七人;公路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時,越野平均速度40公里/小時,水上航速8公里/小時;陸地最大行程800公里;爬坡30度,跨壕溝1.8米,越直牆0.55米。ZBD-09的武器多樣化,各種不同的變形車有不同的武器配置。
e. 戰場救援車
結構新穎的155毫米自行火炮
法國“凱撒”155毫米自行火炮
根據未來高技術戰爭對炮兵武器提出的新要求,即增大火炮射程,減輕重量,提高機動性,法國GIAT公司與Lohr工業公司聯合研製 “凱撒”155毫米自行火炮,其主要特點是:
1.採用GIAT公司TR式52倍口徑155毫米牽引火炮, 發射遠程全膛底排彈,最大射程達42 千米,方向射界為±15°,高低射界為0 ~+66°。
2.採用法國現役TRF1式155毫米榴彈炮炮架,既簡化了設計,又降低了技術風險和研製費用。
3.採用德國最新型“賓士”UNIMOG 6×6卡車底盤, 最大行程為600千米,樣炮戰鬥全重只有18.5噸,機動性好,可用C-130“大力士”運輸機空運。
4.配用自主導航/定位系統,可自主作戰。攜帶18 發全裝彈。採用新設計的快速送彈裝置,急促射速為3發/15秒,持續射速為6發/分。行軍戰鬥轉換時間和戰鬥行軍轉換時間不到 1分鐘。乘員為6人。
該炮是專為快速反應部隊的火力支援而設計的,主要用於出口。1994年GIAT公司首次在法國薩托裏展覽會展出樣炮,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該炮現處於試驗、研製階段。
瑞典APS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為大幅度提高155毫米火炮的射程、殺傷力、射速和機動性, 瑞典博福斯公司研製了這種新型自行榴彈炮,其主要特點是:
1.採用52倍口徑身管和雙室炮口制退器,藥室容積為25升 。新身管比現役FH-77B火炮的身管長約2米,使用新型發射藥彈丸初速可達1000米/秒,預計最大射程將達47~50千米,而且遠距離的散佈可降低70%。
2.採用先進火控系統和全自動裝填系統,射擊時炮手可呆在乘員室內。
3.通過改進發射藥點火機構、 反後坐裝置和裝填系統的設計以及採用新的炮尾,該炮射速可達10發/分,為FH-77B的兩倍。通過改變身管高低角,可使10發彈同時命中目標。
4.採用改進型Volvo翻鬥車底盤,機動性好, 30秒即可投入戰鬥,行軍戰鬥轉換迅速。也可採用國際通用底盤。
該炮1992年中期完成技術論證工作,1995年秋季完成樣炮研製,此後交瑞典陸軍進行為期6個月的部隊試驗。預計將於2000/2001年交付瑞典陸軍。
此外,瑞典博福斯公司還將現役FH-77A式38 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安裝在Volvo MB A25C 式6×6翻鬥車底盤上,構成了FH-77AD式 155 毫米自行火炮。該炮於1992年開始綜合研究,1995年進行了試驗。預計2001~2002年開始交付使用。該炮可以大大提高FH-77的越野能力和火力反應速度,具有 “打了就跑”的作戰能力,從而提高火炮的生存能力。
義大利Pegaso 155毫米自行火炮
此外,義大利也在研製Pegaso自行火炮,它採用FH70式39倍口徑155 毫米火炮和Astra BM 8837 SM 8×8卡車底盤。 與法國和瑞典火炮不同的是,該炮採用8×8而不是6×6輪式底盤,其目的是需要時可改用52倍口徑身管。1995年10月該炮進行了初步試驗。義大利計畫採購20門或40門火炮。
結構獨特__效費比好 與專門研製的先進自行火炮相比,這類無炮塔式自行火炮具有多種特點:
1. 火炮安裝在輪式卡車或翻鬥車底盤後部,中部為彈藥艙, 前部是全裝甲防護的乘員室。行軍時身管向前折疊,以減小行軍長度;射擊時為提高穩定性,將兩個穩定器降至地面。
2. 採用輪式底盤,重量輕(一般在20噸以下,而155 毫米自行火炮的戰鬥全重一般在40噸以上),提高了越野能力,並可用C-130 “大力士”運輸機空運,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好,部署速度快,從而大大提高部隊快速反應能力,是快速反應部隊的優良裝備。
3. 利用現有技術和裝備,可大幅度降低研製費用, 縮短研製週期,對人員要求較低,進而節約部隊裝備費用,這對經濟不發達國家是非常實用的。
然而,這類火炮也有缺點,其主要的缺點是:無炮塔和缺乏裝甲防護,射擊時,炮手和彈藥艙完全暴露在外,安全性能較差。但可以通過採用先進火控系統和全自動裝填系統,使炮手免于暴露在外。
此外,以色列索爾塔姆公司採用39倍口徑155 毫米火炮和履帶式底盤研製成“惡徒”自行火炮,戰鬥重量為19.5噸(採用45倍口徑身管),有40發備用彈,可用C-130 運輸機整體空運。該炮也無炮塔,射擊時炮手處於暴露狀態,彈藥貯存在敞開的彈藥架上。該炮唯一不同點是採用履帶式底盤。
http://www.hnol.net/gb/content/2005-03/31/content_2658309.htm
印車載“前沖炮”現身高原 引進美國技術簡化了結構
2022-07-07,印度KSSL研製的迦樓羅超輕型105毫米車載榴彈炮已經在西線和東線高原測試,與美國Mandus鷹眼超輕型105榴彈炮高度相似,採用前沖設計來抵消後坐力,可4x4輕型車輛來搭載。
常規火炮擊發前,炮管是靜止不動的,擊發後由於後坐力,炮管向後運動,最終則是在液壓或者彈簧複進機的幫助下復位。前沖火炮炮管在開火前就是處於後座位置,然後在液壓或者彈簧複進機的幫助下,突然向前運動,在炮管前沖的過程中突然擊發,這樣前衝力就抵消了大部分後坐力。
不過前沖炮精度不穩定,目前則是用電腦控制擊發時機來保持穩定,但還是有問題,所以主流火炮仍不使用。中國曾在59-1式130加農炮上研製過XM204前沖炮,最終放棄。
KSSL在精度、射程和彈藥威力方面與猛士底盤122車載榴彈炮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原特殊環境下,火炮的射擊精度本身就會有下降,所以需要單獨制定射表。“鷹眼”發射常規炮彈時射程為11.5公里,火箭增程彈15.1公里。中國猛士122車載炮發射常規炮彈18公里,加長炮彈22公里,火箭輔助炮彈27公里,特殊射彈40公里。
中國山貓122與超輕122,誰將是我軍空突部隊的未來擔當 2019/05/16
這問題其實與將來裝備的直升機類型有關。Z-20機艙比較低矮只能外掛,而Mi-171和Z-8比較寬敞才能艙內載。
首先、山貓自重2.8噸,載荷0.8噸,已是承載極限,載不了幾發彈藥。在空突作戰中,一輛「山貓122」得需要兩架直升機,一架運炮,一架運彈;而超輕122一架便可。第2、122後坐力大,所以實際射程是比正常122短,120迫榴的重量和後坐力比122榴彈炮都小,使用火箭增程榴彈也能18公里的。兩者射程差距不大,那有了「山貓120迫榴」,也就沒必要「山貓122」了。
目前已知的超輕122至少有兩種:2014年珠海航展的空降傘兵122炮,控制火炮高低俯仰的平衡機與高低機合二為一,即炮身下方與火炮搖架單獨相連的杆式結構;2016年珠海航展的傘兵型122炮的高低機仍然為帶緩衝的齒弧結構,而與火炮搖架相連的是兩根肘式平衡機。猛士122車載炮是進一步發展,兩根肘式平衡機的結構似乎加強了。
雷霆-2000火箭炮自爆的背後:反登陸利器淪為明日黃花 2022-06-27澎湃新聞
火箭炮,可在幾十秒內連續發射大量的火箭彈,被稱為“鋼鐵暴雨”。以俄烏戰爭中的M142海馬斯為例,一門M142可在30秒內發射6枚火箭彈,可拋撒3864顆子母彈,覆蓋3個足球場。
M142的兄弟189門M270在海灣戰爭,共發射17000多枚火箭彈,投射了1100萬枚子彈藥,倖存的伊兵表示,最怕的不是飛機、坦克,也不是戰斧巡航導彈,而是突然間鋪天蓋地砸下來的“鋼鐵暴雨”。
1992年,台開始研製雷霆-2000火箭炮,採用類似M270模組化設計,可發射3種口徑的火箭彈,MK-45彈徑227毫米,每個發射箱裝有6個發射管,最大射程為45千米。MK-30彈徑為182毫米,最大射程30千米,3個發射箱,總計27枚火箭彈。MK-15口徑117毫米,最大射程為15千米,一輛發射車可攜帶60枚。
雷霆-2000比原計劃晚了近10年,當時PHL-03式火箭炮還沒服役,但是到了2012年,雷霆-2000已是明日黃花。服役後該炮沒有像其他同級別火炮一樣進行改進,比如M30射程提高至70千米,精度在5米之內(CEP)。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俄羅斯火(箭)炮“鋼鐵暴雨”,俄烏火砲20比1,彈藥40比1,雙方的戰力懸殊,烏軍從北頓涅茨克撤離
土耳其明星無人機TB2抗俄失靈 引爆烏克蘭軍方內鬨
陸全新155毫米輪式自走砲 高度自動化 主打外銷市場 2024/02/16 中時
中國大陸的國有軍工巨擘北方工業(Norinco)近期展示了一款新型輪式自走砲,系統強調高度自動化,主要針對出口市場,結合6x6卡車底盤與一個無人砲塔,主要武裝為一門155毫米52倍徑(L/52)榴彈砲。
據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15日報導,這款新型自走砲於2月10日農曆新年慶祝活動期間發布的宣傳影片中亮相,該影片展示了現有的火砲產品,也作為一個中國大陸火砲產業實力的推廣用途,以吸引了外國代表團參加。
這款新型火砲的砲塔與2022年出現在北方工業產品目錄中的SH16履帶底盤自走砲設計圖樣的砲塔相同。雖然目前是否真的有履帶型的SH16樣車,但由於影片已經秀出了卡車底盤版本的實彈射擊畫面,至少確認了輪式SH-16存在。
這套新系統將14噸的SH16無人砲塔安裝在一輛6x6卡車底盤上,北方工業將戰鬥重量設定為32噸,後部的砲鏟能夠在開火時提供穩定性,由裝甲駕駛艙中的2名成員操作。
曾任北京和香港擔任美國武官並對於解放軍研究有相當知名度的專家丹尼斯(Dennis Blasko)認為,這門砲似乎與解放軍現役的PLC-181輪式自走砲定位相似。
丹尼斯認為,這款輪式SH16直接面向出口市場:「以前,我曾看到北方工業展示一系列武器的原型或模型,希望外國買家能幫助資助某些衍生型號進一步開發。」
中國大陸最近剛完成開發一款火砲模組化裝藥的自動上彈機,它至少有7個彈藥管,每根可以容納高達6包推進藥。這套系統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片段中有所展示,很可能被用於SH16,但也可能要到解放軍下一代155毫米火砲系統才看得到。
丹尼斯表示:「過去15年來,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火砲一直是組織、裝備和軍事準則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