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4 06:40:22阿楨

《分裂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還是垮掉的一代?在我看來,這是分裂的一代:

(美)理伯卡·E.卡拉奇《分裂的一代》(社科文獻,2001)是本講述並研究了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分裂成新左翼(簡稱SDS)和新右翼(簡稱YAF)的一代青年人的故事。但是,本書不僅僅是要關注60年代的歷史,也不是要僅僅關注美國青年爭取自由組織(簡稱YAF)和美國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組織(簡稱SDS)。而是要講述有關這代青年人的左右兩翼的故事:他們的關係、他們的緊張和衝突、他們的融合乃至他們的命運。
目錄  
引言;代的問題;相關題目:認同、性別與融合;研究方法
第一章新的一代;變化的緣起;同一代人的兩翼
第二章背景;社會背景;父母的信仰和價值觀
宗教教養
第三章行動主義者的形成;起催化作用的人們;起催化作用的社區因素;起催化作用的經歷;起催化作用的中學經歷;作為催化因素的歷史;加入SDS/YAF;政治化的團體
第四章傳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激進分子;對社會運動的責任感;社會聯繫的狹窄化;傳統主義者的道路;激進化的歷程;激進化的結果
第五章反主流文化:左與右的接觸;SDS與反主流文化;YAF與反主流文化
第六章女性問題;女性行動主義者所受的教養;YAF和SDS中女性的客觀地位;女性角色的主觀感受;女性看法不一致的原因
第七章天堂的失落;SDS內部的緊張;政治就是一切;撤離 SDS;1969年SDS全國大會;YAF內部的緊張;左翼與右翼的融合;個體的轉變;大會之前的清除運動;1969年YAF全國大會;大會的結局
第八章拾起碎片:20世紀70年代;70年代SDS成員之路;70年代YAF成員之路
第九章成人生活;成人生活中的競爭性身份;信仰的延續:過去、現在與未來
附錄1 檔案與基本來源
附錄2 姓名與訪談日期
附錄3 沙倫宣言

「他們的關係、他們的緊張和衝突、他們的融合乃至他們的命運」是嗎?
那「他們」可不只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新左翼(簡稱SDS)和新右翼(簡稱YAF),應說是史上所有左(改革)右(保守)派均會發生的。比如前評《學運世代》就是台灣版的「分裂的一代」,只是台灣的褒(改革派)貶(保守派)二分,其代價是得勢後的學運世代(比美之YAF世代)迅速貪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5022246/20080325062147

湯姆.海頓(TOM HAYDEN)1962年,積極投身民權運動與和平運動的大學生們創建了實現民主社會學生同盟。該同盟代表當時被人們稱爲新左派的力量。在密西根州休倫港舉行的成立大會上,該同盟正式通過了由密執安大學研究生湯姆.海頓(1939─ )起草的一篇宣言。休倫港宣言對美國社會進行了廣泛的批評──涉及種族歧視、核戰爭危險、無法和平發展原子能、冷戰、財富分配不公、大學生的政治冷漠以及自由主義思想的枯竭,等等。以下所載爲休倫港宣言的引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該宣言在學生激進分子中是一份頗有影響的文件。湯姆.海頓於1982年被選入加利福尼亞州立法機關。
湯姆.海頓(TOM HAYDEN)休倫港宣言The Port Huron Statement
我們是當代人,在至少是小康的環境中長大,目前住在大學校園裏,正忐忑不安地注視著我們所繼承的世界。
當我們還是幼童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當時唯有它擁有原子彈,它最少受到現代戰爭的侵害,而且它是聯合國──我們認爲該組織將把西方的影響擴散到全世界──的一個發起國。人人自由平等.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我們那時覺得這些美國價值觀念很好,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原則。我們中許多人在自滿情緒中成長。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舒適安逸被一個又一個不能不令人憂慮的事件所打破。首先是南方反種族偏見鬥爭所昭示的無所不在、令人痛苦的人格貶黜的事實,迫使我們大多數人從沉默變爲積極行動。其次,由原子彈的存在所象徵的冷戰籠罩世界的事實,使我們意識到:我們自己、我們的朋友以及千百萬我們因共同的危險更加瞭解的抽象的“其他人”隨時可能死去。對別的人類問題我們可以故意忽視、回避或麻木不仁,但這兩個問題則不然,因爲它們的衝擊太直接太猛烈,它們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太富有挑戰性──要求我們每個人爲衝突和問題的解決負起責任。
當這些和其他問題或直接壓在我們身上或折磨我們的良心,成爲我們自己關切的事,我們也開始看到我們周圍的美國複雜而令人不安的自相矛盾現象。在南方及北方大城市中黑人生活的現實面前,“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顯得何等虛僞。美國所宣稱的和平意圖與它在冷戰現狀中的經濟和軍事投資互相抵觸。
我們已親眼目睹,而且將繼續看到其他自相矛盾的種種怪事。依靠核能很容易向一座座城市提供全部電力,然而那些佔據支配地位的民族國家似乎更有可能發動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毀滅性戰爭。雖然我們自己的技術正摧毀舊的社會組織形式,創造新的社會組織形式,人們仍在容忍徒勞無功的工作和懶懶散散,無所事事。三分之二的人類正苦於營養不良,而我們自己的上流社會卻窮奢極欲,紙醉金迷。雖然世界人口預計在四十年後將增加一倍,各國仍聽任無政府主義成爲國際行動的一大原則,而不加節制的開採正耗盡地球的自然資源。雖然人類亟需革命的領導,美國卻安於國家的僵局。它的目標模糊不清,模棱兩可,受傳統框框束縛;它的民主制度與其說是“民有,民治,民享”,還不如說是冷漠無情的,爲權勢所操縱擺佈。
不僅我們關於美國人美德的意象蒙上了污點,不僅因美國理想的虛僞性被揭穿引起幻想破滅,而且我們開始感到,原來我們心目中的美國黃金時代其實是一個時代的衰落。在世界範圍爆發的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革命、極權主義國家的牢固確立、戰爭威脅、人口膨脹、國際秩序混亂、超技術等等──這些趨勢正考驗我們自己爲民主和自由承擔義務的堅韌性,考驗我們在一個動亂的世界實現民主和自由的能力。
我們的工作遵從這種觀念的引導:我們可能是進行生存實驗的最後一代人。但我們屈居少數──我國人民的絕大多數認爲我們社會和世界的暫時均衡是永恆的功能要素。或許這又是件自相矛盾的咄咄怪事:我們自己感到形勢逼人,時不我待,但我們的社會卻發出這種資訊,即沒有什麽可行的方案能取代現狀。在政治家寬慰人心的語調後面,在認定美國將“馬馬虎虎對付過去”的一般觀點後面,在那些拒不考慮未來的人們的呆滯遲鈍後面,有著一種彌漫於社會的想法:根本就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我們的時代不但已目睹了建立烏托邦的嘗試以失敗告終,而且也看到了任何新方針走向窮途末路。人們感覺到社會的複雜壓迫著空虛的生活,擔心事情隨時隨地會失去控制。人們害怕變革本身,因爲變革可能擊碎眼下似乎爲他們遏制住混亂的任何無形的框架。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一切社會運動的參加者都可疑,都很危險。每個人在他的同輩人身上看到的都是冷漠,這一情況使得不願組織起來實行變革的普遍心態永久存在。占統治地位的制度和機構紛繁複雜,足以挫損它們的潛在批評者的銳氣;而且它們森嚴壁壘,足以迅速驅散或徹底擊潰抗議和改革的力量,這樣便限制了人們對未來的期望。此外,我們是個物質生活已得到改善的社會,通過自己狀況的改善我們似乎已削弱了進一步變革的理由。
有些人希望我們相信,美國人在繁榮昌盛中感到心滿意足──把這稱爲他們對自己在新的世界中的作用內心深處的憂慮外表塗上的一層釉彩豈不更好? 如果說這種憂慮造成對人類事務更不關心的冷漠態度,難道它不也會引起對以下信念的渴求:現狀有可替代的東西,人們能夠採取行動以改變學校、工廠、官僚體制和政府的狀況。這種渴求既是變革的導火線又是變革的動力,我們正是向人們的這種渴求發出呼籲。爲現狀尋求真正民主的替代物,承擔對它們進行社會實驗的義務,是有價值、能充分發揮才能的人類事業,這項事業今天推動我們前進,我們也希望它推動別人前進。正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這份關於我們的信念和分析的檔,作爲二十世紀後期理解和改變人類狀況的一種努力,它植根於這樣一個古老的、至今尚未實現的設想──人獲得左右自己生活環境的力量。
http://www.wretch.cc/blog/mhikaruteh&article_id=10255399
 
一切都是因為愛《胡士托風波》  文:小智
 
如果您要問《胡士托風波》到底好不好看?不用懷疑,直接去看就對了!李安身為揚名國際的華人導演,縱使作品並非量產,不過每有新作推出,總是受到各界矚目。對我來說,這雖然不是李安最好看的作品,但他卻也交出一張保持水準的成績單。或許身在台灣,只要批評李安的電影就會被公幹,但我可是真心誠意給予本片好評,因為整部電影的製作成果真的就是很好!如果各位有興趣知道我對本片的其他感覺,請別介意我透露劇情,就接著往下看下去吧…
從胡士托看生活
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四十週年,李安應邀拍攝此片,可謂喚醒人們對那個美好時代的集體記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音樂節歷史,Google很威請自行使用,但不了解這段歷史也沒關係,因為李安並沒花太多篇幅去建構這項議題。音樂節不過是推動全片劇情的「誘因」,且壓根沒出現近距離的演唱會場景,更不見任何一位搖滾巨星登台。
說本片在美國的評價普通,部分歐陸媒體更在坎城撥映時給予無情惡評,痛批李安對音樂節避重就輕,只講家庭卻不彰顯活動背後意義。其實他們的看法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對西方人而言,胡士托音樂節是一個時代性象徵,更是一個愛與和平的社會運動,但李安所呈現的「成果」,卻是從平凡人的生活出發,講述男主角艾略特(狄米崔馬丁演)在音樂節前後的親身經歷,抑或是一個平凡人堅持理想,並在最後達成目標的勵志劇情。完全推翻媒體們原先的預期,也因為高度期望下的失望,讓他們開始撻伐。不過李安何辜?如果他們真因如此去作批評,顯然對李安的認識是不夠的!其實「個體」及「親情」才是李安他真正的拿手好戲,這部份有待最後詳加說明。
李安的喜劇面向
李安作品向來嚴肅,這回難得輕鬆,誠如他表示是他拍完《色,戒》之後,用來放鬆自己的一部喜劇小品。其實很難把李安跟喜劇聯想在一塊兒,縱使《囍宴》有一定的輕鬆層面,《臥虎藏龍》有一定的娛樂特性,但從我觀賞這場的觀眾反應看來,不絕於耳的笑聲絕對是他破天荒頭一次。明快的影片節奏,成功牽引觀眾情緒;輔以多處分割畫面表現出的不同視角,讓觀眾透過一件事去看待多處面向。奔放的創作形式,無疑與胡士托音樂節的自由主義互通聲息。多處笑點也不會像美式幽默那般粗俗誇張,縱使偶有狂野,也在李安節制的掌控之中,保留他那溫文儒雅的書生氣息,以那睿智的幽默感,其實更能引發東方觀眾深刻共鳴。透過劇情,也感受李安他刻意「美化」胡士托音樂節的概念,並未刻畫音樂節所帶來的犯罪亂象,就連警察面對嬉皮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頂多只把活動結束後的髒亂擺在觀眾眼前,無疑將音樂節塑造成一個和平主義的烏托邦象徵。
豐富外放的角色
李安個性內向,連同他片中的角色也挺含蓄,不過比起前作角色們的隱忍(尤其是《色,戒》),本片真的已經外放許多。片中有三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一是艾略特的守財奴老媽(伊梅達史丹頓飾演),其剽悍的角色個性真是引人發噱,但相對也讓害羞憨傻的艾略特相形失色。二是具有變裝癖好的薇爾瑪(李佛薛伯飾演),他的角色反差最大,女性扮相的他竟然打過越戰?!片中有段他回憶過往的橋段,在那搞笑台詞之中,編劇似乎也想透過台詞,去暗渡「反戰」及「和平」觀點,再度與胡士托音樂節的立意互相謀合。第三位則是「身騎白馬」的邁可(強納森葛洛夫飾演),他扮演胡士托創投公司的人。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在於他的表演真的很有魅力,而且眼神很會演戲,長得更像本季「超級星光大道」的踢館魔王倪安東。女性觀眾請小心啊,說不定您會因為本片而喜歡上他!而且配合片中嬉皮文化,本片擁有一大群沒名沒姓的嬉皮配角,他(她)們在片中的大膽解放也讓人印象深刻。
淺淺勾勒同志情
李安說過他欣賞同志故事,儼然是位「Gay Friendly」的華人導演,也是他繼《囍宴》、《斷背山》之後,又一部講述同志情誼的影片。但如果將本片定義為「同志電影」又太言過其實,畢竟同志情結只是本片的一小部份。
李安維持他一貫的含蓄低調,透過三場戲去暗示艾略特的同志傾向。第一場以一眼瞬間及曖昧微笑,傳遞他對暗戀之人的仰慕之情。緊接在夜店與愛人的往來親吻,以及之後的同床共枕,簡直都被李安像白開水般輕描淡寫帶過。隱諱勾勒主角性向,預設「留白」空間讓觀眾自行想像,這更像李安在《斷背山》時的作風。
含蓄性愛伊甸園
某種程度來說,胡士托音樂節凌駕音樂本質之上,體現更多層次的肉體及性愛解放,也是李安繼《色,戒》之後,角色脫最多露更大的一次嘗試。當然內向害羞之於李安,即便片中有諸多人物全裸嬉戲,李安也吝嗇不給特寫鏡頭。不過在這些畫面之中,多場男女全裸畫面也頗有伊甸園般的美妙意象。再者,如果您期待看到像《斷背山》或《色,戒》那樣的激情戲碼,這回可能就要失望。全片雖有多處跟性愛扯上關係的畫面,有的遮遮掩掩,有的非常短暫,有的非常含蓄,李安啊李安…。
豔麗的迷幻色彩
劇情有兩段大麻,一段迷幻藥的毒品使用情景。隨著艾略特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對藥物敬謝不敏,直到最後半推半就之下接受,一方面表現他心態上的轉變(隨波逐流?!)另方面也表現當地民風從拘謹直到開放的過程,都是音樂節對當地所帶來的影響。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則是艾略特跟一對嬉皮男女服用迷幻藥後的橋段。李安在這邊運用鮮豔色調及魔幻寫實,去表現他們嗑藥後的主觀想像,以其繽紛濃烈的色調,簡直美麗到要將人溺斃。雖然李安坦承有過一次呼麻經驗(之後就昏睡過去了),但我還真不確定他是否也嗑過迷幻藥?如果沒有的話,想必他在這段上面做了不少功課,就影像的藝術表現性來說,也絕對讓人滿意。光是回想起那個片段,就足以讓我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絕對有潛力成為影史經典畫面之一。不過回頭想想,李安或許也把嗑藥後的世界描繪得太美好、太夢幻、太高潮,是否會對年輕觀眾帶來不良示範?這可能就要靠我們的教育來作導正了。
不變的親情主題
李安鏡頭下的人物,總是無法脫離家庭而獨立存在,就像艾略特父親對他老婆的愛,或是艾略特面對父母時的親情羈絆。也因為這樣,讓艾略特回到老家整頓旅館業務,並在無意之中促成胡士托音樂節的誕生。雖說音樂節「看似」是影片重點,但艾略特一家人的情感互動卻更加動人。李安其實沒花太多筆墨去勾勒這個家庭,不過每有互動都是切中鵠的。像片中有場一家三口的步行畫面,只見母親走最前面,兒子居中,父親殿後,光是這個簡單畫面,李安就輕易表現三人的家庭地位。
一個家庭總要有白臉黑臉,而在東方人傳統觀念之下,父親的形象總是威嚴,像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飲食男女》) 當中,總是存在一位「嚴父」形象,又或是李安不斷透過他的作品,去省思、去尋找父親所該具備的形象。不過來到本片,扮黑臉的人卻從父親易位成為母親,破天荒賦予觀眾一個善良的「慈父」形象。片中有兩場動人的父子互動,尤其第二段的父子擁抱戲碼,讓親子之間的隔閡泯滅了,取而代之反而是李安招牌式的親情和解,更是讓人揪心。
以上是我的小小拙見,提供各位作為參考。片中有對音樂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情人的愛、對和平的愛;因為有愛,讓大家相聚在一塊兒;也因為有愛,於是造就《胡士托風波》這部溫暖人心的喜劇佳構。雖說演員清一色是西方人,但內斂的人物情感,絕對得以打動更多東方觀眾。影片觀畢,真是心情大好,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胡士托,回想片中一群人在泥漿中打滾,雖是他們選擇的另一種生活態度,卻又是那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令人悠然神往當年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09
 
《胡士托風波》愛與和平的Rock   文:J.J.
 
「愛與和平」…會不會太空洞老套?「做愛不作戰」…這還差不多!
如果要問嬉皮的口頭禪是什麼,那麼八成是這兩句;如果要問何時是他們如夢似幻心神嚮往的時刻,那百分之百會說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一場50萬人幸運參與、100萬人擠破頭但進不去的搖滾狂歡嘉年華會。
▲眼神十分迷人,總是隨遇而安,還會因地制宜變換交通工具的麥可藍恩。XD
胡士托音樂節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世如此讚揚、甚至神化它?胡士托音樂節標誌著一個烏托邦的開始與結束,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40週年,李安也拍了一部關相關電影《胡士托風波》,這是李安甩開《色,戒》的沈重鬱悶,重回輕鬆幽默路線的作品。
從電影來看,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的確是風波不斷,音樂會本身彷彿一場裸奔嗑藥樣樣來的性愛雜交派對,然而,這其實是一場亂中有序、活力四射的嘉年華,而在裸體嗑藥露鳥狂歡的表面下,其實骨子裡是一部很有李安風味的電影,怎麼說呢?
▲最搶戲的就是劍齒虎李佛薛伯!飾演經歷韓戰已經當祖父的變裝癖薇爾瑪。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自傳「胡士托風波」,主人翁艾略特泰柏(Elliot Tiber)面臨著人生低谷與家庭危機,回到故鄉的他,肩負著振興家族事業與小鎮經濟的使命,而靈機一動包下「胡士托音樂節」便是扭轉一切的契機!艾略特沒料到的是,這場音樂會不僅為他帶來財富,也讓他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人,更重新認識父母,此後的人生軌跡也和胡士托再也分不開了。
▲越戰歸來心理受創,時而瘋癲、時而緬懷過去的比利(艾米爾賀許 飾)。
從人物及劇情來看,《胡士托風波》說的還是他擅長的「家庭親情」與「同志情誼」題材:一個抵得過千軍萬馬卻缺乏安全感的的媽媽,一個對老婆兒子有滿腔的愛但不善於表達的爸爸,還有同志戀情蠢蠢欲動的孝順兒子,三位一體,不都是李安的拿手好戲?
▲頑固碎碎念老媽、夾心餅乾兒子和無可奈何的老爸。
因此,說《胡士托風波》是小人物的成長故事並不為過,但「胡士托」本身的時代意義不僅於此。1969年的美國,是一個混亂又充滿活力的年代,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尼克森就任總統,越戰打得如火如荼,嬉皮世代反骨地蔑視一切,高喊著「愛與和平」,一切事物顯得混亂又充滿活力。雖然,以後見之明而言,胡士托終究是烏托邦一場,不過胡士托所引領的風潮仍影響了後世,而李安的電影,讓我一瞥「愛與和平」的甜蜜幻影。
▲嗑藥high翻天的音樂會幾乎沒有發生暴力事件,見證了愛與和平。
看電影前的我,有的是對於嬉皮文化的刻板印象,看完電影後的我,卻看到了嬉皮世代的時代意義:戰後嬰兒潮的年輕人蔑視一切固有價值,不在乎種族,不在乎衣著,不在乎性向,不在乎外界的異樣眼光,在對什麼都不在乎的前提下,當所有人都坦承相對時,胡士托音樂節包容接納了各種可能性:反戰意識、環保訴求、同志運動、擁抱異國文化,這一代的年輕人對現狀不滿,渴望擺脫束縛,在這一場如夢似幻的嘉年華會,他們身體力行「做愛不作戰」,內心深信著「愛與和平」,在美國四處流浪並追逐夢想。
▲音樂會期間,男女在河邊洗澡裸裎相見,作風大膽旁若無人。
甜蜜時光總是短暫,泡沫總有破滅。胡士托的精神並沒有立即影響後世,音樂會後的美國並沒有產生結構性的質變,這時的美國彷彿深陷泥沼:尼克森因為世紀醜聞水門案下台一鞠躬,一場發生在國土之外的越戰,打得美國死傷慘重、精神受創,當初高喊著「愛與和平」狂放不羈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也進入家庭,成為李安鏡頭下《冰風暴》描寫的、崩解中的中產階級家庭一份子…。當初那些在白湖鎮飲酒作樂、引吭高歌、快樂無憂的年輕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烏托邦不是因為真的存在,才顯得可貴而值得追求,胡士托也一樣。對於無法躬逢其盛的我們這一代人,胡士托的精神遺產確實傳到後世,於是,有文人墨客撰文遙想胡士托請點我,有導演李安拍電影側寫這一場風波,誠如作者艾略特泰所說:「也許這個音樂節沒能改變世界,但卻已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如果和艾略特一樣覺得生活被壓得喘不過氣,就讓這部細膩又不失幽默的李安式電影洗禮一下吧!看《胡士托風波》如何影響主人翁及一代人,一起高喊愛與和平的Rock'n roll~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13
 
另參本館:《十年一覺電影夢》 《斷背山》
 
 美國分裂論
 
《華爾街日報》2008年12月28日報道,俄羅斯知名學者伊戈爾?帕納林近日在接受俄羅斯多家知名國家媒體采訪時預測,由于受移民、經濟衰退和道德淪喪等問題的影響,2010年的美國將不可避免地分裂爲“六大塊”,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將分得多杯羹,而阿拉斯加州屆時也將回到俄羅斯的“懷抱”。帕納林教授深信自己的預言會成爲現實,他表示法國政治科學家埃馬紐埃爾?托德早在1976年就曾預言前蘇聯必將解體,當時人們紛紛嘲笑托德的理論,但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帕納林堅信自己也會跟托德一樣。    
帕納林教授對美國黯淡未來的預言難入美國的“法耳”,但卻廣受克裏姆林宮和諸多俄羅斯學者的歡迎。在接受 俄羅斯知名學者伊戈爾?帕納林(Igor N. Panarin),是俄羅斯外交學院的教授俄羅斯國家媒體采訪時帕納林表示,在大量移民湧入、持續經濟衰退和道德淪喪等問題的影響下,2009年秋季時美國將不可避免地爆發內戰,屆時美元必會大幅跳水貶值,而在2010年6、7月左右,美國將分裂爲“六大塊”,而阿拉斯加州定會重歸俄羅斯所有。
帕納林一臉嚴肅地對記者說:“分裂發生的幾率大概在55%至45%之間,當然肯定有人爲此感到高興,不過如果客觀理性的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話,分裂的美國對俄羅斯來講也不全是好事……雖然到時俄羅斯可能會變得比現今更爲強大,但由于目前我們嚴重依賴美元和對美貿易,因此經濟很可能會受到美國的影響。” 
美國分裂論-成形       
帕納林教授的“美國分裂論”早在1998年便已成形,多年來他一直在完善自己的理論,並積極向外推廣,雖然招致了一些反對和嘲笑之聲,但在俄羅斯近年廣泛流行的“反美主義”的推動下,帕納林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贊賞。
美國分裂論-分裂       
在上述諸多社會經濟等問題的共同作用下,美國的富州將不再向聯邦政府繳納各項經費,從此“自立門戶”;社
 資料圖:美國擴張史會將變得越來越動蕩不安,暴動頻起,最終引發內戰,這時美國就會按照不同族裔分裂開來,屆時外國勢力將不可避免地進入美國國內。
加利福尼亞州
帕納林表示:“加利福尼亞州會成爲核心,並最終建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而且很可能會成爲中國的一部分,或至少受到中國的影響;得克薩斯州將成爲‘得克薩斯共和國’的‘首都’;還有一些州會歸于墨西哥旗下,或受到墨西哥影響;華盛頓州和紐約州會成爲被稱之爲‘亞特蘭大美洲’的一部分,未來很有可能加入歐盟;美國北部的一些州將成立‘中北美洲共和國’,而加拿大到時候一定會有所染指;夏威夷州則可能會成爲日本或是中國的海外屬地。”
阿拉斯加州
在提到阿拉斯加州的歸屬時帕納林教授狡黠地笑道:“俄羅斯想要收回阿拉斯加州可以說是合情合理的,因爲曆史上阿拉斯加長期是俄領土的一部分,像現在這樣歸于美國羽翼下反而不合情理。”
http://www.hudong.com/wiki/%E7%BE%8E%E5%9B%BD%E5%88%86%E8%A3%82%E8%AE%BA
 
美國會分裂嗎?(2009-02-02 ) 
 
    有些人可能看到本文標題就會不舒服。繞一個較大的圈子,這個題目牽涉到一個有點複雜的問題。當我們說中國人應該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同時也知道,西方也有很多問題。那麽,我們向西方學什麽?是全部都學,還是挑著學?一般只能是後者。如果是挑著學,那麽,挑哪些學?誰來決定挑哪些學?比方說,美國經常對其他國家長期從事挑撥離間,要麽制造別人的分裂,要麽制造有利于美國的政變。美國的這種慣常手段,中國人該不該學?除了講大道理之外,真正地向西方學習,其實都落實在這樣的細節上。
    美國分裂別國或制造政變的手法,伊拉克就是一個例子。兩位英國作家在他們共同撰寫的《新美帝國主義》一書中介紹說,薩達姆22歲的時候,搞了一次暗殺活動,但沒有成功。這次暗殺活動的幕後策劃就是美國CIA。薩達姆暗殺失敗逃亡期間,連房租都是CIA替他付的。後來薩達姆到了埃及上大學讀法律,也經常去駐埃及的美國大使館。薩達姆所在的阿拉伯複興黨1963年、1968年兩次發動政變,美國中央情報局給薩達姆提供了一份黑名單,由薩達姆動手將美國看不慣的人一一鏟除。1979年薩達姆從複興黨前領導人手中接過政權,大權獨攬,被譽爲第三世界最和平的一次權力交接,也是由美國中情局暗中操縱的。(《新美帝國主義》[英]瓦西裏斯-夫斯卡斯、比倫特-格卡伊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151-153頁)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薩達姆在美國的幫助下與伊朗打了8年,發現美國背信棄義,薩達姆便有了二心。當初被美國大力栽培的薩達姆,後來被美國描繪成惡魔,最終將薩達姆吊死了。在這個期間,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一會要獨立,一會被鎮壓,都與美國有關。因此,當我們說美國是人類先進文明代表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問:美國這種先進手段,我們要學嗎?
    伊拉克離中國比較遠,說點中國的事情。美國一直阻撓臺灣與大陸的統一,是中國人都知道。不僅如此,美國還想方設法地給中國制造分裂,比方說西藏叛亂。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中情局招募了一批西藏農奴主,在世界上好幾個地點建立軍事培訓基地。其中一個地點在美國境內,有雪山,有草地,氣溫較低,目的是模仿西藏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培訓叛亂的特種部隊。然後,他們帶著美國武器、美國軍需、美國電臺進入我國西藏邊境地區,從事武裝搶劫和破壞。新疆的東-突分子也受到美國的具體支持,“法什麽功”在美國人那裏領工資領經費,已是公開的事實。還有一些人叫囂著中國應該分裂成七塊。
    面對美國對中國的這種“不友好”舉動,中國人應該如何對待?有一個精英當著美國總統諂媚地說:中國就應該分裂。他們學美國確實學得很到家。要我說,這些美奴精英應該更加徹底一些,強烈要求中國與美國合並,把中國變成美國國旗上多增加的小星星,那樣的話,學美國豈不更徹底?但只怕美國人堅決不會同意,美國只想讓中國分裂,讓中國實力減弱。于是乎,我們便看到受文化種族主義毒害的美奴們,對于美國“不友好”的溫情解釋:因爲美國就是好,所以美國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可以原諒的;因爲中國就是壞,所以中國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該,沒什麽可喊冤的。所以,美國要中國分裂,中國就應該分裂。
    我與這些美奴們的不同是,我不希望美國要我們學什麽,我們就老老實實地學什麽,美國不讓我們學的,我們就不學。我希望,在我們對美國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後,由我們自己決定什麽該學,什麽不該學。比方說,美國一直試圖分裂中國,那麽我們就想一想:美國會不會分裂?這個問題,美奴們是不會考慮的,因爲美國人根本就不希望在他們的頭腦中産生這樣的念頭。美國多強大多美好啊,美國萬世永昌啊,還會分裂?有這種念頭的人精神分裂吧?
    但我真的認爲,美國確實有可能分裂。首先是美國本土之外的飛地,比方說夏威夷。夏威夷原來有自己的土著國王,至今還有後裔,還一直在尋求夏威夷獨立,當然不被美國允許。然而,這確實是美國分裂的一個小裂口,說不定哪天會擴大。其他如阿拉斯加,離著美國那麽遠,哪天愛斯基摩人覺醒了,要求獨立,估計美國也得鎮壓。其次是在美國心髒地帶的印第安人保留區。當年美國政府與印第安人首領簽訂協議,從法理上說有點混亂,既像是國與國之間的協議,又像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協議。如今,也確實有印第安人的後代要求印第安人獨立建國。現在印第安人比較窮,這個獨立要求響應的還不多,等到哪天美國窮了,說不定印第安人就真的獨立算球了。美國分裂的第三種可能是地區經濟不平衡。美國南北戰爭的原因並不是解放黑奴,事實上就是南北經濟不平衡。現在美國比較富裕,中央政府還有能力調節經濟水平不一的地區。等到美國窮了,個別富裕的州,很可能就會産生強大的獨立願望。本來美國就是靠經濟利益結合起來的,沒有了利益,分裂也很正常。
    按照美國的榜樣,從美國這些潛在的分裂勢力入手,給美國制造一點小麻煩也沒什麽不可。那樣的話,美國肯定要跳起來抗議。到那時,我們的美奴精英們是否會甜甜地、柔柔地對美國人說:我們是向你們學的!還是站在美國一邊憤怒地譴責中國?當然,我提出這個問題,也只是一個智力遊戲,估計中國人也不會像美國一樣,抓住這些可能分裂的小裂口,拼命刺激將其擴大,如同專叮雞蛋的蒼蠅,想方設法要找出一道裂縫。真要像美國那樣毫無愧疚地使出這種招數,還真有點下不了手。可能這也算學美國沒有學到家,好好學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d54o.html
飛地是指
  ①一個單位所有的、與其成片土地相分離而坐落在其他單位範圍內的土地。
  ②屬于一個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
  ③土地的實際坐落,同土地證書上所載坐落不一致的土地。
  飛地是一種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個國家境內有一塊主權屬于他國的領土。根據地區與國家之間的相對關系,飛地又可以分爲“外飛地”(Exclave)與“內分地”(Enclave)兩種概念,其關系如下:
  外飛地(Exclave) — 某國家擁有一塊與本國分離開來的領土,該領土被其他國家包圍,則該領土稱爲某國的外飛地。
  內飛地(Enclave) — 某國家國境之內有塊地區的主權屬于別的國家,則該地區是這國家的內飛地,也同時是握有主權國家的外飛地。
  外飛地與內飛地雖然是相對的名詞,但互相之間卻不見得是可以互換的關系。如果與母國分離的孤立飛地是夾在兩個以上國家的邊境之間,那麽它雖然是個外飛地,但卻不是任何國家的內飛地。
 
美學者:“美國分裂論”反映俄羅斯自身危機   人民網
 
俄羅斯學者帕納林語出驚人地預言,美國最快今年秋天就會爆發內戰,導致美元體系崩潰,2010年六、七月間美國將分裂爲六塊,然後並入其它國家或淪爲附庸。但美國學者卻斥之爲荒誕無稽,只反映了俄國人對自家帝國崩解的曆史情結。
  據大公網援引中國時報報道,這項預言去年12月29日登上美國《華爾街日報》頭版之後,引發各界議論紛紛。雖然帕納林的說法圖文並茂、言之鑿鑿,並因此在俄羅斯大受注目,美國學者卻認爲是異想天開之說。
  稱今秋爆發內戰美元體系將瓦解
  簡而言之,帕納林認爲,美國在移民湧入、經濟衰退與道德敗壞的三重壓力下,將爆發內戰,美元體系因而瓦解,美國旋即分裂成六個區塊,分別是:加州共和國(並入中國)、德州共和國(並入墨西哥)、大西洋美國(並入歐盟)、中北美共和國(並入加拿大)、阿拉斯加(並入俄羅斯)、夏威夷(並入日本)。
  這番奇談怪論自然是讓美國專家學者嗤之以鼻,《時代》雜志專欄作家福克斯說:“帕納林對美國的地方差異一無所知…我懷疑他可能根本沒到過美國。”
  美國地理學家學會(AAG)前任主席貝爾瓦德指出:“帕納林可能誤以爲,美國民衆看待自己國家的心態,與前蘇聯體系的民衆一樣。”美譏帕納林預言投射俄尊嚴危機

  美國企業研究院(AEI)榮譽學者佛科夫則認爲,要分析一個國家的行爲,可以從它的曆史觀著手。看看過去廿年來俄羅斯的發展,不難理解爲什麽會有俄羅斯學者一廂情願地將美國描述成一個七拼八湊的脆弱帝國。
  坦白講,俄羅斯周邊的國家沒有一個樂意被它並吞,從東歐的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烏克蘭、外高加索的格魯吉亞到中亞的哈薩克,都是千方百計要與它保持距離。只有古巴會想投入俄羅斯的懷抱,只可惜它遠在加勒比海。帕納林的預言背離了美國的現況,也投射了俄羅斯自身的國家尊嚴危機。
  帕納林近來在俄羅斯國營媒體大受歡迎,爲感歎國家地位今不如昔的民衆提供慰藉,滿足他們“俄羅斯帝國崩潰了,但美利堅帝國也不會幸免”的幻想。然而佛科夫指出,俄羅斯人口日漸萎縮,經濟命脈所系的油價一路滑落,如果帕納林之流真的能夠預言危機,恐怕得先替自己的國家看看水晶球。
http://mil.huanqiu.com/world/2009-01/333598_2.html
 
美國「精神分裂」與世界新鼎立格局    譚  中(旅美退休教授)
 
 伊拉克戰爭 (或稱「海灣戰爭二號」) 造成了美國精神分裂。認為這次戰爭「師出無名」的知識分子卻對美國的「勝利」表示喜悅。他們中許多都覺得﹕既然奧薩馬賓拉登和他的信徒矢志不渝要把所有美國人都殺死,布希到世界各地去打擊他們以保證美國人的安全的任何不擇手段都可以原諒,雖然他的某些做法顯然太蠻不講理。這種精神狀況是感性向背和理性是非的離異。「九一一」以後,美國對國際局勢的討論只聽見「現實主義派」(realists) 的聲音,「自由主義派」(liberals) 變得萬馬俱瘖。芝加哥大學反對布希「先發制人」政策的學者多半是「現實主義派」,以著名安全戰略專家米爾商牟 (John Mearsheimer) 為首。可以說,隨著海珊政權在強大的美國「威懾」火力轟炸下不堪一擊,美國國內由克林頓政權辛苦經營起來的「新自由主義派」(neo-liberals) 也被布希和他的「新保守主義派」(neo-conservatives) 打垮了。在和芝加哥大學校內與外來講演的學者攀談時,我的這種想法得到共鳴。「自由主義派都被電視討論節目消滅掉了」,一位哈佛大學教授這樣附和我說。布什發動的「打恐戰爭」(war on terror) 被形容為「唇槍舌戰」(rhetorical war),一方面行政機關以「打恐」為名封鎖信息,另一方面開動宣傳機器把「不愛國」的標籤貼到所有批評「布希主義」的人臉上。美國向來是「自由民主國家」(liberal democracies) 的領袖,如果在這個國家中自由主義派都變成啞巴了,美國也會無法以「自由民主國家」自居,美國的「民主」也會貶值。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退休教授﹑著名國際關係專家屠克爾 (Robert Tucker) 在紀念「九一一」慘案一週年時寫道,美國公眾已經作了這樣的思想準備﹕「同意(政府)不擇手段地追求美國強權使一個分裂的世界建立起秩序來」(參見華盛頓《民族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 雜誌二○○二年秋季刊﹑總六九號六頁)。 這兒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二○○一年美國本土受到恐怖襲擊後世界出現「分裂」,布什政權在遭受挫折以後決心不但要使美國變得安全 (最近美國政府宣佈:現在美國實際上是四十年來最安全的),而且要更進一步去鑄造新的國際秩序;二是「新保守主義派」任何時候以「安全」為藉口、動用武力都會得到美國公眾支持。911以前,美國統治精英總是斤斤計較這樣做是否代價太大。911以後,這個矛盾不復存在。(家鄉的紳士,海外的流氓)
 十八世紀英國殖民主義出了個英雄叫克萊夫 (Robert Clive),本是沒多大出息的東印度公司職員一舉成為征服印度的急先鋒,是個典型的「gentleman at home, scoundrel abroad」(家鄉的紳士,海外的流氓)。這次伊拉克戰爭充分顯露了美國這種道義上的橫向分裂。每一個戰死在伊拉克的美國生命都被布希和他的宣傳機器描寫成莫大損失,但美國各大電視上展現了和隱瞞了的千百萬噸美國「致命炸彈」(lethal bombs) 在伊拉克遍地開花所殺傷的伊拉克生命卻沒有引起傷感。布希政權把至今找不到證據的海珊政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說成洪水猛獸、不消滅不得安寧,但美國那可以把全世界毀滅無數次、已經造成千萬外國無辜傷亡的武器卻被吹捧為「阿喀琉斯之矛」(Achilles' spear)。這次以海珊政權沒有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消滅武器為藉口的進軍巴格達正是和聯合國安理會多數成員的意旨相違背的。布希說﹕「自由是上帝給人類的禮物」,但他用武力到外國去「改變政權」﹑破壞別國的秩序與穩定,實際上是掠奪別人生活的自由。這一筆帳是算不清的。
 當然,一切都可以歸罪於恐怖,是911事件使布希恐怖活動變本加厲政權意識到世界的暗中「分裂」,華盛頓像一頭六百磅的大猩猩威脅利誘世界各國站到美國「打恐聯盟」這邊來,並且以兇惡的眼光注視那些所謂「失敗國家」與一角已被摧毀的「無賴軸心」。然而,布希要對付這個「分裂的世界」必須先解決杭亭頓發明的伊斯蘭世界與美國之間的「斷層線戰爭」問題。剛寫到這兒,電視上正展現「九一一」後又一次由奧薩馬‧賓拉登派出的十九名恐怖分子執行的襲擊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西部外僑高級住宅區,造成兩百人傷亡,八個美國人喪命。此前,布希政權 (包括他自己) 在慶幸「勝利」時說過基地組織已再無力量反撲,現在的發展證明米爾商牟等人預言的打了伊拉克只會使恐怖變本加厲。布希的「打恐戰爭」好比一個沒有後半部的括弧,越擴大範圍越收不了場。美國已經在道義上喪失了文明世界領袖的資格,在實際上從全球發展的帶頭羊降低到一心一意在中東一帶建立「帝國」的「超高強權」(hyperpower)。換句話說,美國的影響與控制能力將從地球其他部份逐漸消失,現在這一發展的苗頭已經出現在歐洲大陸,將來也會出現在亞洲。這一趨勢在下一屆美國總統任內可能穩定下來。如果小布希仍然主掌白宮,他肯定變成21世紀的曹操 (無法制止挑戰魏國的蜀國和吳國的崛起)。即是民主黨總統取代他,也不能改變這一趨勢。
 聽說本來是要把這次伊拉克戰爭定名為「解放伊拉克軍事行動」(Operation of Iraqi Liberation) 的,但這英文名字的縮寫是「OIL」(石油),才避嫌而改名。布希政權原來估計伊拉克人民會歡迎美國「解放軍」去「替天行道」,因此把派去擔任戰後管理的退休中將加爾納掛牌為不傷害伊拉克愛國主義尊嚴的「建設與人道援助辦公室」
   (Office of Reconstruction and Humanitarian Aid )。加爾納本著這種精神,儘量少露面而幕後操作,結果一個多月來使伊拉克變成「無法無天」。現在美國在安理會的提案中正式以「佔領強國」(occupation power) 自居,又由布希任命堂堂皇皇的「行政長官」布勒梅,他在五月十二日到達巴格達以後就馬上下令軍警對擾亂治安者開槍,使人不禁想起殖民時代英國駐印度的罵名「總督」。筆者最近在印度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南亞各首都流傳著小道消息說,加爾納中將曾經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提出最後通牒,如果二○○四年底不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就會出兵到南亞「改變政權」。消息傳開,使得華盛頓忙於闢謠。一貫批評布希打伊倒薩的米爾商牟教授曾經警告這「佔領強國」是不好當的,以色列早就嚐到苦頭要想方設法卸掉「佔領」包袱。他估計美國今後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中只有精力在中東一帶建立新秩序,在其他地區只能設法維持原狀,布希政權會注意和歐亞兩洲的大國 (法國、德國、俄國、中國等) 保持「軟」關係。國際形勢正在向三足鼎立的方向發展。歐洲擺脫美國控制的進程已經被席哈克總統領導的法國啟動了。已經有美國專家把美法雙邊關係 (甚至大西洋兩岸美歐關係) 形容為新「斷層線衝突」,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以天主教為主的歐洲大陸越來越變得「超宗教化」(secular) 而美國社會卻發展了「基督教受包圍、受攻擊」的危機感。美國和歐洲脫節的表現之一就是歐洲輿論普遍認為「九一一」並不是大不了的事,從英國到印度,歐亞大陸西部早就習慣了一方面警惕恐怖活動、另一方面照常生活,誰也不覺得有像布希政權這種大驚小怪的必要。專家評論美法之間矛盾的特點是:法國人並不反對美國﹑只是反對布希,美國人卻不是反對對美國發難的席哈克﹑而是反對法國。行家認為,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大企業和歐洲大企業之間將進行激烈的競爭。歐洲國家已經開始以歐元取代美金作國際貿易記帳單位 (中國購買「空中巴士」也開始這樣做了)。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技術問題。美元長期作為國際貨幣大大幫助了美國玩弄財政資本主義剝削,即通過轉帳﹑信貸 (不見現錢) 而為美金創造虛構價值 (等於變相剝削)。如果將來歐元最終取代美元,美國就不再財大氣粗了。如果中國大陸﹑臺灣等政府再不用外匯儲備去買美國國庫券,歐洲人每年數百億的外國投資轉向其他目的地,美國經濟的領導地位也就完蛋。看樣子,布希政權目前還看不到這一危機,但歐洲已經有人看到了。將來歐盟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超過美國之上並非空想。東亞將有可能成為鼎立的另一隻腳,中國當然會擔任領導角色。布希政權當前對東亞的局面還不及對南亞的擔心。南亞兩個核武器國 (印度和巴基斯坦) 如果大打出手,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就會東山再起,穆沙拉夫可能被推翻,巴基斯坦可能塔利班化,巴國的核武器可能落入反美「聖戰」者之手。這些後果遠比小小朝鮮對美國進行「核訛詐」來得嚴重。布希政權必然緊緊依靠中國﹑韓國﹑日本來使用外交﹑收買等手段解掉金正日造成的疙瘩。反過來看,這正是東亞團結一致﹑爭取地區穩定而增進繁榮的契機,千載難逢。
 在這一國際形勢發展的大前提下,臺海兩岸應該如何配合就提上議程了。法國駐芝加哥總領事最近到芝加哥大學講演,描寫美法關係是「冰凍」﹑美德關係是「冷」﹑美俄關係是「涼」,美中關係是「暖﹑越來越暖」。北京當局儘量利用這一大好形勢當不在話下。臺北當局呢﹖布希推行「新保守主義」,美國變成社會學家形容的「液體模式」(liquid model)﹕以美國為代表的「拋棄社會」(throw-away society),人們為了奔向前程不斷遷移,總是把買起來容易﹑運起來昂貴的「身外之物」丟掉而輕裝上陣去到未來崗位﹔物質財產可以丟,精神價值也隨時拋棄。那些一向以為美國看重臺灣「自由民主」的聰明人物將會在美國新戰略產生的新國際形勢前感到渺茫。當然,美國目前仍然有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是美國頭號敵人,但他們已把這一設想的時間推後到二十一世紀的下半葉。那就是說,今後四十多年中,東亞在五角大樓戰略熒光屏上不至於是顯眼的目標,凡是有志之士,與其被時代的車輪輾得粉碎,倒不如「識時務者為俊傑」呀﹗ (二○○三年五月十四日於芝加哥海德公園)
http://www.haixiainfo.com.tw/FF/150-136.html
 
大分裂時期美國社會的信任問題探析 鞠惠霞 2009-1-23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這一時期是大分裂時期,以美國爲代表的大多數工業化世界的社會價值觀出現了大分裂,社會狀況嚴重惡化。犯罪和動亂開始上升;核心家庭衰落,離婚率上升;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們對組織機構及其制度的信任和信心持續下降。特別是人們相互間的信任感降低,交往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雖然尚無證據表明人們之間的聯系變少了,但相互間的關系卻不及以前那樣持久和緊密,而且相聯系的人數也比以前少了。”“這些變化本身使20世紀中葉工業社會中流行社會價值觀念形成了大分裂。”[1]令人不解的是,在物質日益發展的時代, 美國社會使人們團結在一起的那種社會聯系和普遍價值觀念特別是人們之間的信任卻正在變弱。我們應該如何解釋物質發展與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發展不同步的現象?信任是社會合作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資本,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感下降的後果又是什麽呢?在信任感降低的時代,人們爲什麽仍能夠實現又應如何實現社會信任的重建呢?
  造成這一時期社會的信任感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以信息爲基礎的較爲複雜的經濟導致的個人主義的盛行。“任何一個在50年代和90年代期間生活過的美國人和西方人都會清楚地認識到這一時期價值觀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些價值觀和准則方面的變化非常複雜,但卻可以歸納到日益增長的個人主義這一大標題之下。”[2]以信息爲基礎的社會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性質和生活方式,諸如避孕丸之類的醫學技術的創新及人們壽命的延長也削弱了生育和家庭在人們生活的作用。家庭、宗教等社會義務帶給人們的束縛逐漸變少,個人的選擇空間日益增多。但這種個人享有空前多的自由選擇社會的危險在于,“人們忽然發現自己在社交方面比較孤立,雖說可以自由地與人交往,但卻不能做出道義上的承諾,將自己在真正的社團中跟其他人聯系起來”[3]。其次,犯罪的急劇增加加劇了人們相互之間的不信任。犯罪的增多往往會增加人們的不安全感,加之新聞媒體對犯罪的報道有時過于誇大,這易使“犯罪的受害者或者觀看地方電視新聞臺播出的一個又一個可怖的犯罪故事的觀衆,很可能除了至親好友外,對世人不會信任了。因此,犯罪似乎是1965年之後不信任有增無減的一個重要原因”[4]。再次,離婚率的上升和家庭破裂的增多可能也是不信任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對經曆過父母離異的孩子來說,家庭的破裂可能給了他們痛苦的經曆,這使他們一般會對大人持懷疑態度。
  二十世紀後半期美國社會信任度的降低産生了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團體的小型化趨勢加強。這一時期人們從家庭、鄰裏、宗教的聯系中解脫出來,個人主義盛行。日益膨脹的個人主義導致了人們對權威特別是大型機構權威的懷疑,“他們對于任何可能限制其選擇自由的政治或道德方面的權威越來越不信任,但他們同時又想要一種團體感以及來自團體的好東西,比如相互認可、參與、歸屬感和同一性。團體只能在別處找到,在那些忠誠和成員資格部分上一致且進出的代價相對都比較低、規模較小而又比較靈活的群體和組織中找到。這樣,人們也許能夠使自己對團體和自主這一自相矛盾的向往和諧起來。”[5]這導致了團體的小型化。其次,不利于社會合作的形成和社會資本的增加。“社會資本可以簡單地定義爲一個群體之成員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許他們之間進行合作的價值觀或准則。”[6]而信任既是實現社會合作不可或缺之要素,也是衡量社會資本的一個重要標准。一個人們之間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的社會,社會合作是無法實現的。正如阿蘭?佩雷菲特所說“‘作爲進步社會起源的信任品性是否爲進步社會的長存永固所必需?’回答只能是肯定的。抽去我們置于信任旗下的所有精神稟性,別說經濟發展,就連我們的社會都難以維系,還能剩下什麽呢?”[7]
  在信任感降低的時期,人們仍能夠實現信任重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人類社會正是在不斷確立規範,推翻規範,然後再建立適合人類發展的新的規範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的。社會在不斷變化,人們也在不斷適應社會。而且從采集狩獵社會人們一起打獵到現代社會人們之間的相互合作,信任在其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雖然二十世紀後半期美國社會的信任感降低,但人們是能夠適應這一變化並做出反應,重建社會信任的。其次,人們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識來完善自我。“沒有他人的感受作爲我們品格的‘反射’,相應的自我感受及自我認識、建設性的自我批評和個人的持續發展幾乎不可想象。”[8]在這一別人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信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爲只有表現出真正的自我,才有助于別人對自己的認識。再次,人們有一種沒有風險地向他人表達情感的意願。“即人們通常有本能的、同虛榮心無關的自我表現的需要,惟有通過不加修飾地表達自己的品格,例如性格、偏好、強項、弱處、願望、需要、情感及感受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9]。“無論什麽時候,如果心情不幸失去控制的話,那麽與人交際和交談是恢複平靜的最有效的藥物;同樣也是寧靜、愉快心情的最好保護劑,這對于自足和歡樂來說是不可或缺的。”[10]而要沒有風險地且毫不修飾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感,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不能信任傾聽者,人們便不得不忍受有選擇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所帶來的孤獨感。
  在有了實現社會信任的可能性之後,具體應該采取哪些方式實現社會信任的重建呢?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政府應當加強法治的透明度。信任半徑一直局限于家庭和朋友之間,而“一種普遍的公正實施的法治,給不相關的陌生人提供了相互合作和解決爭端的基礎,以此便可大規模地擴大信任半徑。”[11]其次,增加相互間的交往。既然人們之間的不信任大多時候可能是因爲相互間的不了解,那人們可以通過反複的社會交往,觀察其行爲,盡可能多的搜集對方的信息,進而對其行爲傾向進行有效的限定。此外,“了解一個人是否可靠,除了直接觀察其行爲以外,最重要的信息來源就是與他共過事的人對他的評價,也就是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這一綜合印象代替了反反複複的社會交往。”[12]總之,“蓋凡人類社會都始終存有信任成分,就連我們所說的疑忌社會也不例外。問題只不過在于信任是否成爲占主導地位的要素。”[13]人類曆史的早期階段使我們堅信,重新對人們進行教化,重建社會信任,使信任成爲占主導地位的要素可能的。   
  參考文獻
  [1][2][3][4][5][6][11][12][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類本性和社會秩序的重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5、53、54、110、115、18、305、226
  [8][9][德]米歇爾,鮑曼,道德的市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396、396-397.
  [10][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九州出版社,2007.39-41
  [7][13][法]阿蘭,菲雷菲特,信任社會論發展之緣起商務印書館,2005.566-567,567
http://www.govyi.com/lunwen/2009/200901/291063_2.shtml
 
且看布什如何統合一個分裂的美國    花俊雄(旅美評論家)
 
勝之不武   敗者不甘
 十二月十二日聯邦最高法院以五對四裁決佛州停止人工計票,共和黨佔絕對多數的佛州議會投票任命二十五個選舉人,至此,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高爾知道大勢已去,終於在十三日晚上九時認輸,布什於同晚發表當選講話。美國第四十三任總統選舉終於定出勝負。
 勝負固然已經決出,但是,布什勝之不武,高爾敗之不甘。在聯邦最高法院下令佛州停止進一步人工計票之際,布什只多高爾二百八十八票。按常理判斷人們心裡有數,如果沒有發生種種意外,如果嚴格人工計票,高爾應該贏得佛州全民投票及佛州的二十五張選舉人票而當選。美國媒體根據《資訊公開法案》,自行展開委託計票工作證明高爾領先布什。《邁阿密先鋒報》委託一組政治分析家和民調專家,根據各郡的投票情況得出統計學的數據認為高爾在佛州領先布什二萬三千票。非黨派研究組織編纂的投票數據顯示,高爾普選票比布什多出五十四萬,但卻因在佛州以美國歷史上最微小的差距喪失二十五張選舉人票而落敗。有人認為高爾輸得冤,布什贏得不光彩;當然也有人認為高爾以兩任副總統的豐富經驗及執政黨龐大的政治資源,頂著連續八年的經濟榮景,竟然無法順利贏得大選,甚至輸掉田納西州和阿肯色州,還有何話可說?布什固然有他爸爸老布什的「遺蔭」,但以從事公職僅六年的時間,竟能步其父親的腳步入主白宮,正顯示虎父無犬子,不可小覷!
 布什的競選名言:「我是統合者,不是分裂者」(I am a uniter, not a divider)。這次的總統大選,男性、高收入者和白人選民多投布什;女性、中低收入者和少數族裔多擁護高爾。從政治版圖看來,正如孟加拉國獨立之前南亞次大陸分成印度及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一樣。民主黨掌握了東北海岸和西海岸以及大湖區的二十一個州,對共和黨佔優勢的廣大中間地帶,太陽帶、中西部大平原、洛磯山區的三十個州造成兩面包抄的形勢。
 從表面上看來,這次大選的結果是共和黨自一九五二年艾森豪入主白宮以來首次掌控總統席位及參、眾兩院。但假如認為他們因此就能暢所欲為可是大謬不然。共和黨在眾議院只有九票多數;在參議院,兩黨是五十對五十,充其量,錢尼在相持不下時,可以以副總統作為參議院主席的身份投下決定勝負的關鍵一票。
話都說得很漂亮
 這次美國大選殺得難分難解,最後鬧到兩造對簿公堂,由聯邦最高法院裁決決定勝負。由於佛州的普選票雙方差距甚微,根據佛州選舉法,必須重新計票。十一月十日,機器重新計票結果,布什僅領先三百二十七票,民主黨遂要求在有嚴重爭議的邁阿密--達德、布羅沃德、棕櫚灘和沃魯西亞等四郡人工重新計票。十一月十一日布什入稟佛州聯邦地區法院企圖加以阻止。此後兩造在法院的告訴互有勝負。十二月八日佛州最高法院以四對三作出有利於高爾的裁決,下令立即人工重計機器無法判別總統一欄誰屬的四萬五千張懸疑票。十二月九日布什上訴聯邦最高法院,十二月十二日聯邦最高法院以五對四推翻佛州最高法院的裁決,勒令停止進一步人工重計有爭議的總統選票,佛州議會投票將二十五張選舉人票給布什。
 在美國歷史上,法院一般不太願意捲入選舉糾紛,這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聯邦最高法院裁決判定總統大選的勝負。佛州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黨派立場涇渭分明,由民主黨州長主政時期任命的佛州最高法院法官都採取有利於高爾的立場,而由共和黨總統任命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則都採取有利於布什的立場。經過這場選舉官司,司法獨立蒙上一層陰影,使人民對聯邦最高法院的信心受損。
 高爾在他的輸誠演說中明白表示,他堅決不同意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但是為了全民的團結,為了民主體制的完整,他願意接受這個結局,他願意認輸。布什在當選演說中申明,總統是不分種族、不分背景、每一個美國人的總統;總統是為整個國家,而不是為一黨服務的。他選擇在德州眾議院發表演說,因為它是佔多數的民主黨和執政的共和黨兩黨合作的典範。話都說得很漂亮,但人們心裡鏜亮,美國政治絕對沒有這樣的溫良恭儉讓。十九世紀三個普選票落後而以選舉人票領先入主白宮的總統亞當斯(一八二四)、海斯(一八七六)和哈裡遜(一八八八)湊巧都是共和黨,他們都只作了一任,而且任內諸事不順,難有卓越政績。
有合法性 無正當性
 約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國民眾認為布什的當選有合法性,但無正當性(legal but not legitimate)。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民眾認為美國仍將處於分裂之中,布什難有太大作為。布什喜歡標榜德州兩黨合作的經驗,但問題是德州經驗是否適用於華盛頓。在德州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的意識形態非常接近,他們所要照顧的地方利益也相去不遠。兩黨都主張政府不要多管「閒事」,都堅持低稅負。高爾批評布什在德州的施政政策,許多都是在民主黨議員支持下獲得通過的。治理全國和治理德州的任務複雜性和艱巨性相距何止千裡!而華盛頓參議院和眾議院的黨派鬥爭和利益分歧也遠非德州議會所能比擬。
 五十年前在艾森豪總統時代,參議員大多數都是國之大老,都認同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其時艾森豪以絕對多數贏得大選(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六年分別以普選票多出六百六十萬和九百五十萬,選舉人票多出三百五十三和三百八十四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遜),並以第二次世界大戰英雄廣獲民眾愛戴。但即便如此,共和黨佔微小多數(共和黨四十九席,民主黨四十七席,共九十六席,其時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還未成為美國的兩州)的參議院也無所作為。如今布什以歷史上罕見的弱勢入主白宮,參議院兩黨旗鼓相當,任何議案要順利通過必須至少六十票,而在湯姆‧達紹領導下的民主黨參議員甚至比林登‧約翰森時代更為團結,要十個民主黨參議員跨越黨派界線支持共和黨的提案談何容易?更何況共和黨參議院領袖特蘭特‧洛特一口回絕達紹兩黨分享參議院權力,委員會召集人兩黨各佔一半的請求。因此,布什主政下的參議院要有所作為並不樂觀。
 眾議院要達成兩黨合作就更加艱難。在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共和黨眾議院議長牛特‧金格裡奇強力推行《美國契約》並迫使聯邦政府兩度關閉,及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九九年二月共和黨眾議員罔顧民意以陸文斯基案強力推動彈劾克林頓總統以來,兩黨勢成水火。然而,布什的燙手山芋卻來自黨內。眾議院共和黨黨鞭德州眾議員湯姆‧迪萊認為既然共和黨掌握了白宮和參、眾兩院,兩黨合作當然是民主黨向共和黨靠攏。他主張利用行政資源比如拉幾個民主黨入閣,對民主黨進行各個擊破、分化瓦解。布什如果要推動兩黨合作,就必須在某些意識形態的差距方面起到橋樑作用。但是眾議院內共和黨的保守派,為防止布什「投降」,已經開始集結牛特‧金格裡奇《美國契約》的核心份子,組成「議題管理中心」,就各項主要議題,迫使布什堅持保守派的立場。參、眾兩院在近十年來黨派惡鬥成風,布什以一個弱勢總統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何況民主黨中有不少政客心有不甘,正等著布什出紕漏,好在二○○二年的中期選舉報一箭之仇。
「溫情的保守主義者」
 布什以「溫情的保守主義者」(Compassionate Conservatism)自詡,且讓我們看看他在德州的施政紀錄。德州可能是美國執行死刑最多、最頻繁的一州。它有數量龐大的兒童沒有任何健保。它的環境政策允許設備老舊、過時,污染嚴重的工廠自己決定要不要遵守,而不是強制執行環保規定。布什競選的三大主軸:教育、保健(全美有四千二百五十萬人沒有健保,比一九九二年多七百五十萬)和社會保障。他的當選演說強調「和解與改革」。他主張通過私有化進行教育、保健和社會保障改革。這種作法在德州或許還行得通,但在國會要過關恐怕就不容易。況且教育、保健和社會保障私有化的改革,是否有利於窮人也頗堪質疑。在此次大選中,競選籌資改革是一大熱門題目。布什黨內初選對手亞利桑納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聲稱他已經掌握足夠的票數讓他即將在國會提出的競選籌資改革方案順利獲得通過。果如此,這將是布什上任之後所將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布什在競選開始的頭四個月所籌到的錢,超出任何候選人在兩年內所籌到的。他之所以能擊敗麥凱恩,荷包充裕是一大主因。如果麥凱恩的提案順利過關並送到布什的桌上,簽或不簽都將頗費思量。
 布什最需要修補的是他與黑人選民的關係。布什在全國僅獲得少於百分之八的黑人選票,是自高華德以來共和黨候選人的最低得票率。布什在佛州表現出人意外的差勁主要原因是今年黑人投票比一九九六年多百分之六十五,而喬治‧布什僅獲得百分之七的黑人選票,相對而言,他的弟弟傑布‧布什一九九八年競選州長還獲得百分之十四的黑人選票。在這次佛州的總統大選中,投票的黑人有百分之四十是第一次投票,許多人懷疑他們的選票是否被計算在內。因此,黑人對於佛州計票特別關切,對於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特別感到憤怒。布什對於黑人選民的情緒顯然相當敏感,因此當選後不久即致電傑西‧傑克遜,並隨即任命前參謀首長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為國務卿,史坦福大學教務長康多莉莎‧賴斯為總統國家安全顧問。鮑威爾是第一個擔任國務卿的黑人;賴斯則是第一個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黑人和婦女。這兩項任命雖然不完全取決於他們的族裔背景,但毫無疑問有助於布什改善與黑人社區的關係。
布什團隊中的冷戰思維
 布什比近年來任何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更足不出「戶」,他對國際事務所知有限,人們擔心他會像克林頓總統第一任那樣,在外交事務上舉棋不定。在國際事務方面,延續性是非常重要的。歐洲主要盟國對高爾個人及其國際觀比較熟悉,對布什則完全不摸底。它們更擔心在彈劾克林頓之後,已經受損的總統一職的權威性,經過這次的爭議,進一步削弱。這可能是布什不得不起用老布什甚至是福特總統時期的元老重臣,以安定國內外人心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經任命的外交和國家安全團隊,對於布什新政府今後的走向大體上已經有個輪廓。他們之間還需要進一步的磨合,面對現實情況外交政策肯定也需要進一步的修正。
 鮑威爾具有實戰經驗,尤其是曾經兩度在越南戰爭服役,這使得他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會趨於穩重、務實。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任內,他主張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主張調動絕對優勢的兵力,來保衛美國主要的關鍵利益。他更清楚即使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強,也不能為所欲為,輕舉妄動。因此主張與俄國和中國合作。國家安全顧問康多莉莎‧賴斯是俄羅斯和東歐專家,曾任老布什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官員兩年,是小布什競選期間的主要外交政策顧問。她主張美國逐步撤出波斯尼亞和科索沃,改由歐洲承擔維持巴爾幹半島安全秩序的責任,並建議減少美國軍隊在世界各地的維持和平任務。她的主張引起了北約組織和歐洲盟國的緊張。當然歐洲盟國對此早已未雨綢繆,成立了一支六萬兵員的快速反應部隊。
 布什在國防和外交方面勢必引起軒然大波的是他積極主張修改反彈道導彈(ABM)條約,發展和部署國家導彈防衛(NMD)系統。十二月二十八日他任命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是冷戰老將,他放言將優先發展NMD系統。國家安全顧問賴斯的副手,老布什時代曾經擔任助理國防部長的斯蒂芬‧哈德利也高唱此調。對此,俄羅斯和中國都已明白表示堅決反對。德國總理施樂德和法國總統席哈克支持俄國和中國的立場,因為,這勢將引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導致全世界的動盪不安。面對全世界各大國的反對聲浪布什和其他鷹派冷戰思維者,可能不得不三思。
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局面
 老布什因為沒有處理好一九九二年經濟衰退的問題,以贏得冷戰,擊垮伊拉克的侯賽因的空前聲望競選連任,竟然敗在無藉藉之名的阿肯色州州長克林頓的手下。當年克林頓的競選口號:「是經濟,蠢蛋!」(It's Economy, Stupid!)小布什面對的第一個課題仍然是經濟。
 老布什認為如果當時聯儲會主席格林斯潘盡快降息,他可能不會輸掉總統大選。十二月十八日小布什與格林斯潘見面後,大家期望格林斯潘在翌日聯儲會上會宣布降息,但大失所望,造成股市連續重挫。股民原先盼望聖誕節前後會發生的所謂聖誕老人回升(Santa Clause Rally)也落了空,年關收盤三大指數齊落,造成道瓊指數自一九九○年以來首次年關下挫,今年共下跌了百分之六點二,是自一九八一年以來表現最糟的一年。納斯達克指數自一九七一年以來首次年關下挫及三十年來最大的跌幅,全年跌幅達百分之三十九點三,若與今年三月十日高峰相比,納斯達克已跌落百分之五十以上。史坦普五百綜合指數今年跌幅為百分之十,是自一九七七年以來最大的年度滑落紀錄。各種重要指標,包括消費者信心指數和各大公司的裁員人數都明顯表示,經濟已經放緩。今天布什新政府所面臨的問題不是美國經濟是否已經放緩而是如何應付全球經濟放緩的問題。
 看來日本經濟已經陷入衰退,歐洲期望縮減長期失業問題也可能落空,過去幾個星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必須籌集四百億美元為阿根廷解困,並需籌集一筆較小數額的資金使土耳其免於破產。這次經濟放緩之不同於上次,正在於它的全球性特徵。過去十年來由於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聯繫比老布什主政時更加緊密,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經濟崩盤將很快蔓延到世界各地。例如一九九七年泰銖崩盤,引發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市場跟著下沈,從而引起美國市場的巨大賣壓。一九九八年俄羅斯發生同樣的問題,隨即引發華爾街和整個拉丁美洲的金融緊張。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這八年來一直以高速前進,一旦放緩,它所將引起的連鎖反應不堪設想。這正是美國經濟學家所擔心的以及布什新政府所面臨的挑戰。此外,克林頓主政的八年內,最大的國際經濟挑戰來自一九九五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機,克林頓行政當局動用了四百億美元拯救墨西哥,當時共和黨堅決反對,事後證明,克林頓行政當局的舉措完全正確,墨西哥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獲得恢復,並且提前還清了美國的借款。人們懷疑布什新政府在遇到相同問題時,是否有同樣的魄力,迅速採取明快的措施。
布什一再強調要走中間路線
 美國經濟開始放緩,華爾街股市一片愁雲慘霧。布什新任的財政部長保羅‧奧尼爾對股票市場並不熟稔,他堅決支持克林頓行政當局緊縮開支並用歲餘減低國債的政策。這一政策是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和格林斯潘堅決擁護,並認為這是美國經濟健全及維持八年經濟榮景的主要政策。大量減稅是布什競選的最主要政綱之一,減稅政策和計劃是由老布什任命的聯儲會成員,前哈佛經濟學教授勞倫斯‧林賽擬定的。林賽在聯儲會中一向與格林斯潘意見相左,兩者之間如何調和,頗費周章。如果美國經濟保持強勁成長,布什的財政金融智囊團認為將有足夠的財政資源可以兩者兼顧。一旦美國經濟放緩甚至開始衰退,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就會陷入取捨兩難的局面。如果布什堅決進行大量減稅,同時又推動耗資龐大的NMD系統,歲餘就可能大大降低,甚至恢復裡根時代的赤字開支。如此,克林頓預計到二○○九年完全還清國債的設想就不可能實現。
 面對美國歷史上最接近的總統大選,選舉人票和參、眾兩院幾乎從中對分的情況,共和黨的大老小霍華德‧貝克和約翰‧丹福思及民主黨的薩姆‧納恩和羅伯特‧斯特勞斯聯合呼籲兩黨認清事實,即美國人民都沒有賦予任何一黨以「天命」執行任何一黨的黨綱和政見。兩黨都必須告訴黨內的勢力集團,為了體現人民的政治意志,新的行政當局和國會參、眾兩院必須本著兩黨合作的精神化解這次選舉所帶來的傷痕。布什本人也一再強調,他將盡力遴選民主黨精英加入他的內閣,使他的行政當局能夠力行中間路線,並建立兩黨合作的氣氛。
國會山莊戰火可能延燒下去
 到目前為止,除了勞工、能源和運輸三部的部長人選尚未確定外,布什的內閣成員已經底定。在組閣的過程中,民主黨的人選時有所聞,但最後都未能落實。以目前剩下的職位,要吸引有份量的民主黨政治人物入閣恐非易事。這樣一來,布什所標榜的兩黨合作,將流於徒託空言。這固然是共和黨內保守派堅持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重要的硬把子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所能信任的人的手裡所致。但民主黨重量級人物不願撿人家吃剩的骨頭也是主要原因。布什在當選後就曾經會見路易斯安那州聯邦參議員約翰‧布勞克斯,並徵詢他是否有意入閣,卻被布氏婉拒。因為民主黨不願意輕易放棄目前他們在參議院所享有的五十對五十的權力平衡。當然也有人認為布什的「誘餌」不夠迷人,此次大選中共和黨與民主黨壁壘分明,在投票日後三十六天的「延長賽」中更傷和氣,更何況布什並沒有像羅納德‧裡根一九八○年和一九八四年那樣獲得所謂的「裡根民主黨人」的熱烈擁護,以壓倒勝的絕對優勢擊敗民主黨的吉米‧卡特(普選票多八百餘萬,選舉人票四八九對四九票)和沃爾特‧蒙代爾(普選票多一千六百餘萬,選舉人票五二五對十三票)所帶來的強烈信息讓民主黨人心悅誠服。民主黨雖然輸掉總統大選,但卻化悲憤為力量,士氣高漲,正摩拳擦掌準備在二○○二年奪取參、眾兩院的多數,甚至在二○○四年奪回總統寶座。因此並沒有太多的誘因吸引民主黨加入共和黨行政當局。布什的內閣有婦女、非洲裔及西語裔,雖然保守派居多,但也不乏溫和穩健派,基本上照顧到多樣化的要求。因此,可以預言,布什今後最大的政治挑戰仍將來自黨派鬥爭,近十年來國會山莊的戰火可能繼續延燒下去。
 在美國歷史上,承平時期的總統大體上均為泛泛之輩,政績亦乏善可陳。布什固然可能面臨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挑戰,但美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並沒有產生重大危機的危險;在國際上美國也沒有面臨任何重大的威脅。布什既沒有林登‧約翰森幕後操縱國會的本錢,也沒有羅納德‧裡根所能給人的鼓舞,更沒有比爾‧克林頓過人的慧黠。布什完成了他的「王子復仇記」,但他要作為統合一個分裂的美國的「大統領」前途多艱,他四年的政績能得個「B」就算不錯了!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日)清晨五時完稿
http://www.haixiainfo.com.tw/FF/122-1763.html
 
余萬裏:美國在走向分裂嗎? 2005年8月4日 余萬裏(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幾乎所有的美國報刊媒體都打出了一個奪目的標題:分裂的美國、兩極化的政治!布什在贏得連任後的第一次公開講話中特地強調說:“我們擁有一個國家、一部憲法和一個將我們緊密相連的未來。”顯然是在呼籲團結。美國究竟是不是在分裂?所謂的分裂究竟意味著什麽? 
紅色的美國和藍色的美國 
人們關于美國分裂的最直觀的印象來自美國媒體標志大選結果的紅藍兩色,紅色代表共和黨而藍色代表民主黨。在大選計票的晚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專門在紐約民主廣場上畫了一張大地圖,用顔料噴塗紅藍兩色。在2000年和2004年兩次總統大選中,新聞媒體的這種直觀化傳播手段在人們頭腦中留下了鮮明的分裂印象,因爲美國的版圖被相當完整地切割出了兩大板塊:西部、東北部沿海和五大湖區沿岸是支持民主黨的藍色美國,而從廣闊的中西部腹地直到南方沿海都是共和黨的紅色美國。 
媒體的這種簡單化的做法顯然有誤導的嫌疑,因爲這種根據贏家通吃規則劃分出的紅州或藍州並不能准確地反映出選民票的分布狀況。本次大選,布什僅以13萬張選民票的微弱多數把俄亥俄州塗成了紅色,但是如果把該州的地圖放大,人們會就看到支持克裏的藍色區域依然存在。筆者所在的蒙特格默裏縣位于政治和價值觀比較保守的俄亥俄南部,卻以138262對134716的微弱多數支持克裏,成了被一片紅色包圍的藍色孤島。因此,也有媒體以縣爲單位標注紅藍兩色,結果是紅藍混雜,很難找出純色的紅州或藍州。如果把這種塗顔色的做法進一步精確到以投票站爲單位,所謂美國分裂的印象就更加模糊了。 
黨派政治和價值觀的兩極化 
所謂的美國分裂並不能從地理上得到印證,美國當然不可能真的在地圖上分裂成兩個國家。透過兩次大選,人們真正擔憂是美國黨派政治的兩極化和價值觀念的極端化。所謂的分裂與其說發生在地理上,不如說發生人們的頭腦中。 
共和黨此次大選成功,秘訣就在于極大動員了本黨的基礎力量,提高了本黨支持者的投票率。媒體把布什的競選顧問卡爾?羅夫的策略概括爲簡單的一句話:“忘掉中間選民,取悅基礎選民。”共和黨基礎選民的特征很明顯:保守、已婚、擁有槍支、住在郊區或者鄉村、經常上教堂。本次大選後的民意調查也再次證實:87%的傾向保守的選民、56%的已婚選民、61%的槍支擁有者、60%經常上教堂的選民、51%的郊區選民和56%的鄉村選民都投了布什的票。 
美國政黨制度的特點是十分松散,沒有什麽黨紀黨規來約束自己的黨員必須去投票,因此競選顧問們的任務是通過設計特定的競選議題和策略營造出一種氣氛,讓本黨的支持者感覺自己不能不去投票。卡爾?羅夫的策略就是打道德牌,在同性戀、墮胎、槍支等社會道德問題上大做文章。其中最巧妙的一手就是在某些州的選舉投票中捆綁關于同性戀結婚問題的公投,包括“重中之重的”俄亥俄州。這一招的效果非常明顯,共和黨的投票率明顯上升,平均高出民主黨5個百分點左右。 
選後的調查還顯示:“影響選舉的最重要的議題”是“道德價值觀”(22%),超過了人們先前普遍認爲的經濟(20%)和反恐(19%)。這個令人感覺有些意外的事實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共和黨的成功,因爲重視道德問題的選民都出來投票了。不過,這種“取悅基礎選民”的策略必然導致共和黨的競選綱領出現極端化的傾向,因爲只有一邊倒才會讓自己人滿意。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在社會中造成了分裂和對立的緊張情緒,民主黨人認爲布什的減稅、伊拉克戰爭等政策正在將美國導向一條錯誤的路線;而共和黨人則感覺自己的選擇不僅是個政策問題,而且關系到自己的道理和原則:“因此,那些不同意自己的人不僅是觀點的不同,而且是在威脅自己的核心價值和生活方式。” 
精英的分裂和公衆的冷漠 
美國政治學家安東尼?唐斯曾經創造過一條著名的“唐斯定律”:在一個兩黨競爭的選舉結構中,越靠近中間的候選人取勝的希望越大。這條定律認爲,在任何一個政治社會中,居中的溫和派的人數最多,因此候選人的政治立場越向中間移動就可以覆蓋越多的支持者。然而,在最近兩次的美國大選中,布什的成功策略恰恰同這條定律背道而馳,有人因此慨歎“唐斯定律”已經死亡了,美國政治正在走向分裂和兩極化。 
也有政治學家不同意美國政治分裂的看法,他們認爲所謂的分裂不過是少數政治精英人爲制造出的一個現象。《文化戰爭?兩極化美國的神話》一書的作者莫裏斯?菲奧瑞納說:“我認爲只有10%的人是高度兩極化的,這種情況一直都存在。”這些學者認爲,所謂的分裂實際上是政治精英、積極分子和媒體造成的,他們總是用“是/非”、“對/錯”這種兩分法的思維結構來提問,給人造成了兩極分裂的印象。因此,所謂的分裂最多體現爲上層精英的政治鬥爭,而民衆的觀點還是共識互容的。這就像冬天的池塘,表面上結了厚厚的堅硬的冰,而底下仍然是溫和一體的水。 
不過,關于美國政治究竟有沒有分裂的辯論畢竟只是一個表象,美國的民主面臨的真正的困境是公衆對政治和公共生活的冷漠,對政治事務毫不關心,也不願意參加投票。這也是“唐斯定律”失效的真正原因:居中的溫和派都不參加投票,他們也就失去了政治上的意義。卡爾?羅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發現,討好中間選民的難度顯然高于發動自己的基礎群衆,與其四平八穩,不如劍走偏鋒。因此,最近十多年來,我們看到美國政治中同時存在著兩種趨勢:一是公衆繼續保持對政治的冷漠;二是精英政治變得越來越黨派化,兩者實際上是相輔相成、互爲因果的。2004年的美國大選無非是再次印證了這兩種趨勢,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它們還將對美國的國內政治和公共事務發生作用。 《環球時報》2004年11月29日)
http://www.ciapl.com/news.asp?Newsid=6611&type=1001
 
分裂的美國  2009/09/06
 
.美國歐巴馬總統這半年來一連串的改革,已經造成美國內部嚴重的分裂,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是健保跟教育,後面轉貼了幾篇新聞,在暑假期間 民主黨推動的一些健改說明會,都幾乎有暴力跟失控的情形遍及許多地方,支持者跟反對者相互咆哮 暴力相向,嚴重摧毀美國的民主價值
我住所在的的國會眾議員還特別留兩次電話給我
要我鼓勵認識的華人去參加健改說明會,因為暑假忙著辦夏令營,我實在沒有空去參加這些說明會,所以實際的混亂情形 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
不過這幾天參加社區的華人領袖會議,討論地方的華人活動與中文教育,才聽到一個讓我震驚跟訝異的事情,我前幾天就知道歐巴馬打算跟所有中小學學生發表演說
本來沒有特別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歐巴馬就職時,兒子跟女兒的學校跟許多學校,都讓學生全程聽完聽完歐巴馬的就職演說,畢竟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演說具有特別的意義
這次歐巴馬想利用學校開學後的中午,對學生發表一個簡短的演說,鼓勵學生好好唸書,這應該是非常好的事情,從來沒有美國總統如此重視教育,但居然引起非常大的抗議,本來以為這也只是報紙說說而已
在社區華人領袖會議上,學校工作人員說這幾天接電話接到手軟,沒有想到有許多家長強烈抗議要求,不準學校讓她們的小孩聽到歐巴馬的演說,一句話也不准聽,我兩個小孩就是在這些學校裡唸書,這下子學校就難做人了,只好把學生分做兩組 各放在不同的區域,大家都在說 沒有想到美國內部因為黨派分裂的這麼嚴重
我說除了黨派之爭外,還有種族的意識作祟,到現在還有許多白人根本不承認美國總統是由一個黑人來當,所以是為反對而反對,反對任何歐巴馬說的話
這真的美國的一大悲哀,難得有一位總統看到美國真正的問題,卻因為黨派跟種族問題,無法推動改革
我覺得現在的美國跟清朝實在是很像,小布希總統就像乾隆皇帝 好大喜功,對內放任寵信專權 對外戰爭連連,下臺後國庫空虛 債築高臺,這個歐巴馬像總統是嘉慶皇帝甚至像光緒皇帝,有改革的心,但是遇到舊勢力嚴重反撲,自己的地位還可能不保
歐巴馬當選總統後,才讓世人了解到美國內部原來是如此對立,許多積習是如此難改,現在的美國真是令人擔心啊
http://tw.myblog.yahoo.com/taiwan-usa/article?mid=2771&prev=2809&next=2770
 
 
另參本館:
 
歐巴馬《布希的戰爭》《60年代》 《反文化》 《分裂的一代》 《文化戰爭》 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第一個新興國家》 《美國的民主》 《美利堅帝國的衰落》 《美國時代的終結》《流氓國家》 《權力與恐怖》 《霸權還是生存》 《美國的霸權泡沫》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真替美國操心》 《布希的戰爭》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新美帝國主義》
阿楨 2022-07-08 07:36:40

美獨立日假期超220人死於槍擊案 美媒悲歎無一處安全 2022-07-07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5日報導,統計資料顯示,獨立日假期期間,全美槍擊暴力事件激增,幾乎各州都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20人死亡,近570人受傷。
  報導援引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稱,從7月1日至4日,全美發生槍擊事件超過500起,僅有5個州沒有報告槍擊事件。
  這些槍擊慘案中,有11起屬於大規模槍擊事件。其中發生在伊利諾州海蘭派克市的一起槍擊案,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傷,受害人中包括兒童。“槍支暴力檔案”所統計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是指造成除槍手外至少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
  報導還稱,槍擊案在獨立日前後驟增,並不鮮見。2021年美國獨立日假期期間發生的槍擊案,造成180多人死亡,516人受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發文稱,發生海蘭派克市獨立日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令原本喜悅的愛國巡遊活動充斥著死亡和恐懼。這起悲劇還表明了一個毛骨悚然的現實,即美國無一處安全之地,美國槍擊慘案頻發,已成發達國家中的“異類”。
  回應
美麗風景線

阿楨 2022-07-07 05:20:38

美最高法院兩重大裁決「挺擁槍、反墮胎」,前總統川普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影響深遠

美國最高法院上週一連做出兩項重大裁決。先是在2022-06-23以6比3裁定紐約州一項存在超過一世紀的法律違憲,此法規定民眾須證明有合法自衛需求或「正當理由」,才能獲得攜帶手槍出家門的許可。
24日美國最高法院又以以5票贊成、4票反對,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
批評者抨擊,最高法院的立論基礎互有衝突。在擁槍權方面,最高法院大法官認為各州無權限制民眾自由;但在墮胎議題上,卻又擴大各州對民眾自由的權限。
外界批評最高法院一方面同意民眾擁槍殺人,另一方面卻又限制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這兩大具里程碑意義的裁決引發全美譁然,共和黨陣營可謂大獲全勝,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雖然痛斥這兩項判決結果,但也因為三權分立,行政部門幾乎是無力捍衛立場,這也可以看到美國總統的大法官任命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美國採取三權分立,行政部門不得干預司法獨立,大法官採取終身制,不受政黨輪替影響。但最高法院判決影響深遠,上述兩項裁決推翻的都是超過半世紀的裁決結果,影響的是千千萬萬一代又一代人。
得以決定大法官人選的是美國總統,大法官提名人還得經過參議院聽證會洗禮,也因此,一旦任內有大法官出缺時,時任美國總統總會使盡全力選擇自身陣營的候選人,並全力在參院護航。因為總統最多8年任期,但他所提名的大法官將能終身在最高法院影響美國法律與社會。
以現任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為例,川普(Donald Trump)短短4年任內就提名戈蘇奇(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與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3名大法官,讓最高法院的天秤明顯朝向保守立場傾斜,6位大法官屬於保守派,自由派僅有3人。
這3名由川普提名的大法官也確實在這兩項裁決上捍衛保守派立場,給予民眾擁槍權卻又推翻墮胎權。更有甚者,這3人才都50出頭,如無意外,未來20、30年仍能在最高法院發揮影響力。
也難怪有志在2024年捲土重來的川普,在最高法院推翻墮胎權裁決後,立即透過聲明表示:「這項歷史性裁定是『因為我履行所有承諾才可能實現』」。畢竟正是因為他在任內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讓美國司法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阿楨 2022-06-29 08:43:50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美避孕藥生產商股價暴漲240%,商超限購

在美國最高法院2022-06-24裁定取消憲法規定的墮胎權,推翻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裁決之後,美國緊急避孕藥需求激增,多家藥店實行緊急避孕藥限購。避孕凝膠生產商Evofem Biosciences的股價兩天暴漲了240%。
  回應
哈哈!資本家,真會玩…美利堅這個偽裝成國家的兩黨合資公司,不管出什麼樣的政策,都會讓一部分資本家撈一筆…過幾年換個執行總裁,又出個新政策,又讓別的資本家撈一筆…如此往復迴圈,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美媒《國會山報》承認:隨著社會分歧加深,美國已不再被視為世界燈塔2022-06-28觀察者網
  回應
不怕不怕,讓好萊塢多拍幾部美國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大片宣傳一下就好了
不會的,在中國公知的嘴裡,你們永遠是世界燈塔。
美國是什麼時候被視為世界燈塔的?
這是很多年前,美國的一個神棍自己吹自己說的
能吸到血的時候就是皿煮燈塔,茲油女神,吸不到血了就露出吸血鬼的原型。

“得州慘劇”背後:美國黨爭與千瘡百孔的美墨邊境

2022-06-27,美國警方在得州聖安東尼奧市郊區的一輛卡車內發現46具移民屍體,22名墨西哥人、7名瓜地馬拉人和2名洪都拉斯人。悲劇發生後,共和黨和民主黨互相指責。而事實上,美墨邊境也早就成為了兩黨黨爭的“戰場”,在政治博弈中千瘡百孔:執意建牆的特朗普下臺後,拜登上任首日就承諾全面改革移民法案,但受制於黨爭,至今沒什麼成效……
  回應
雖失去了生命,但得到了自由,周圍都是美國香甜的空氣。美國,永遠是你們值得以身相許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