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角色》
可能嗎?
行!依書商的以下文宣,只要將《教師角色》(桂冠,1999)當教育手冊、就行:
本書試圖從社會生態環境的角度,深入剖析在這個遽變的多元社會裡,教師在總體教育體系下,要如何認知並成功地扮演教師角色,積極培養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成長。本書作者古萊德博士在本書中,不僅深刻而詳實地提出,在當前社會生態下,教學環境、家庭以及社會變遷、文化、政治等因素,對教育工作者專業教學與個人生涯,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進而就教育工作者可能遭遇的諸多實際教學情境、挑戰,逐一列舉,與讀者共同探索、尋找最圓滿而理想的因應與解決之道。《教師角色》不只是當前教育工作者認知自我不可不讀的佳構,更是每一個關心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現代人必備的教育手冊。
教師角色變遷~如何成為一位專業且快樂的教師~
九年一貫 報導地區:雲林縣 報導時間:2006/09/12
時代的巨輪正一歩歩地向前邁進,人類社會已從過去農業化社會,轉變為知識化的社會。爲了因應時代的需求,教育的內容不可千篇一律,而應有所更新,教師由以往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必須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角色。身為教師的我們,專業的教育素養是必備的,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傳遞者爾爾,更得扮演知識的生產者,透過持續地學習、進修與研究,建構課程與教學的專業性知識。我認為在知識化的社會中,教師得具備下列條件,才能為真正扮演好教師的角色,兹分述如下:
(一)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電腦、網路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師須從自己做起,學習足夠的電腦科技知能,如:CAI、多媒體、各種教學軟體等,將資訊科技適時適切地應用在教學上,甚至可以讓孩子進行線上學習,突破學習藩籬,更可豐盈、活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成效。
(二)時時進修儲備能力:教育具有不被時代淘汰的特質,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必須隨時接受新知,多方參與師資培育機構、學術單位或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進修研習,個人學歷的更上一層樓,甚至與教學群之間的專業對話,皆能儲備自我能力,充實專業智能,建立專業自信。
(三)建立教師知識社群:教師同儕間建立「知識社群」,如:教師讀書會、專業成長團體、教學工作坊……等,在知識投入、累積、創新、傳遞、分享及運用過程中,不僅達到資源共享,更能彼此相互提攜及成長,促進教學經驗交流。
(四)營造雙贏親師溝通:家長是教育的重要合夥人,教師應善用各種溝通管道,如:電訪、親自家訪、班親會、家庭聯絡簿、班級刊物以及班級網站等,隨時與家長保持密切地聯繫,將自己的教學理念與家長溝通。並且建立家長人力資源網,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營造良善的親師關係,為孩子的未來一同攜手打造。
(五)創意教學多元評量:教學是一門藝術,端看教學者如何以創意融入教學。教學並非一成不變,設計活潑多樣的課程,善用教學媒材,融入各領域教學,並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如:角色扮演、發現教學法),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擺脫以往重視紙筆測驗的評量方式,九年一貫的課程著重多元評量,以多元化的評量方式,如:檔案評量、真實評量、實作、晤談……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的學習,啟發孩子的多元智慧。
(六)行動研究增進效能:「行動研究」係指實務工作者結合專家學者之力量,以解決目前實際上所遭遇之困難。教師於平日教學過程中,必會遇到一些問題,不妨將問題與相關人士進行討論,並參考相關文獻,嘗試擬出解決方案,進行資料蒐集及結果分析解釋,最後提出建議研究報告,不僅能解決教學現場之問題,更能增進教學效能。此外,將教學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教學時的活動過程,以及教學之後的檢討省思加以詳細紀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每一次的教學都視為學習,使下一次的教學更加完善。
教師身處知識經濟時代,不僅要為知識傳播者,更扮演知識學習者及知識創造者之重要角色。身為教師應努力不斷地汲取新知,若能資訊融入教學、時時進修儲備能力、建立教師知識社群、營造雙贏親師溝通、創意教學多元評量及行動研究增進效能,便能使學生享受知識學習樂趣,豐富學生學習內涵、刺激學生創意思考、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http://teach.eje.edu.tw/eduReport/checkDir/lolly20060912194028.htm
十大優良教師電影推薦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及對社會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而好的教師電影不僅能彰顯教師的熱情與使命、激勵人心,更因此吸引更多人踏入教師的行列。
教育世界(Education World)做了一份全美教師的抽測問卷,調查出教師心目中的優良教師電影Top 10,教師們反應,他們往往能夠透過電影,看見教育的本質,同時得到面對挫敗繼續前進的力量。
以下,則是我們為您蒐集整理的優良教師電影Top 10相關訊息。
主演: Richard Dreyfuss, Glenne Headly
六0年代的美國,氣氛保守得就像一堵銅牆鐵壁,擔任音樂課程的賀老師在教學挫折中領悟,學習必須伴隨著樂趣,決定將當時視為“撒旦之聲”的搖滾樂,帶入課堂。此舉引起同僚間的批評,所幸有女校長的全力支持和學生的熱烈響應,才讓他能繼續執教。
主演: Robert Donat(1939), Peter O'Toole(1969)
故事以主人翁齊平來到一所擁有優良教學傳統的男子學校教拉丁文為開端。齊平先生態度認真但舉止在學生眼裡卻有些笨拙,剛開始被學生捉弄,經過一些事件之後卻得到學生的愛戴。齊平實行愛的教育與校長認為壞學生就應體罰完全背離。
主演: Jake Gyllenhaal, Chris Cooper
煤山所有的男孩只有兩種命運:當礦工或是取得足球獎學金上大學。席侯麥沒有踢足球的專長,再加上他的父親是煤產公司的高級主管,總期盼著兒子能夠繼承父業。他的人生彷彿已經被規劃完成了,沒有選擇的餘地。直到那年十月天空中星光般閃耀的火花,啟動了他要衝脫宿命的夢想:造火箭!因著學校老師萊莉小姐的鼓勵與支持,以及侯麥母親的善解人意,幾乎解散的「火箭男兒幫」又再度燃起了活力與希望,再多麼不切實際的夢想也變得指日可待!
主演:Edward James Olmos, Andy Garcia
數學老師詹姆是個嚴格督促學生課業的老師,答錯問題的學生便得接受他的一記手刀;但在他"愛的教育,鐵的紀律"薰陶下,班上的學生竟因而成了學術冠軍!
主演: Michelle Pfeiffer, George Dzundza
改編自真人真事,揭露時下問題青少年步向自我毀滅的原因,海軍退役的軍官蘿恩轉行擔任英文教師,本來懷著滿腹理想,沒想到面對的卻是一群活在社會邊緣、墮落度日的學生,學生的懷疑與家長的不信任,讓蘿恩充滿挫折感,到底她如何才可使這群頑劣學生重拾信心、積極的邁向人生呢?
主演: Sidney Poitier, Christian Roberts
工程師出身的馬克奉派到倫敦東區一所中學教授一群頑劣的學生,由於他仍想擔任工程師之職,因而只打算做短期的教學,他對學生最大的要求便是:不分種族、男女皆要彼此尊重;後來不可避免地,馬克還是介入了學生們的生活,在他不斷地付出愛心與耐心後,學生們對這位黑人老師也產生了感情,但是當馬克嚮往的工程師職位有著落後,他會決定留下來照顧學生,還是接受新職位呢?。
主演: Glenn Ford, Anne Francis
年輕的職校教師達迪爾,雖然滿懷教學熱忱,面對的卻是胡作非為、桀驁不馴的叛逆少年,接踵而來的挫敗是否會澆熄達迪爾的熱情?達迪爾又將利用什麼方法融化少年們的冷漠?
主演: Sandy Dennis, Patrick Bedford
新手教師西爾維亞‧巴雷特身處於一個只注重表面規範,卻無法確實提供教學資源的中學,在沒有粉筆、教科書缺乏、甚至上下課鐘聲都打錯的環境裡,面對學生層出不窮的問題,她是否能突破逆境為學生帶來契機呢?
主演: Nick Nolte, JoBeth Williams
教師幫助學生,卻惹來教育委員會的不滿,看學生如何支持他克服困難。
主演: Robin Williams, Robert Sean Leonard
校風保守、教學嚴謹的威爾頓中學,一直以升學為主要目標,可是,英文老師基廷的出現,卻為原本傳統的校風注入一股活力與朝氣。基廷獨具創新的啟發性教學方式,不僅引領學生們走入文學的殿堂,在賞析詩詞之美的過程中,更趁機傳授了「把握今天、及時行樂、認識自我,才能走出不一樣的路」的真諦。
http://www.teachers.fju.edu.tw/epaper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63&Itemid=163
主 演: 金荷娜 權相宇
出品:韓國CJ娛樂公司出品
電影簡介:
她是大學生,閱曆不深,經驗不夠,保持著世界上最短的家教經曆。
他是高三的學生,成績糟糕,分數低得“驚人“。
秀婉是大二的學生。由于父親失業她不得不用兼職家教的錢來付學費。做家教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使,尤其是那些學業毫無指望的學生,對她的裙子比對書本更感興趣,
她無法忍受,剛開始教一個新學生才7天,她就被解雇了。
“不做家教就沒有學費。”母親想要她明白她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秀婉只得繼續做家教,而這次遇到的是自大炫耀的吉鴻,更給她帶來不可言狀之隱。
他是一家暴發戶的長子。在學校,他是大名鼎鼎的搗蛋王和打架高手。這是他第三次重修高三了。有著如此“驚人”成績的吉勳極不情願地成了同歲但在大學念書的秀婉的學生。吉勳衣著入時,花錢不眨眼,整堂課上煙抽個不停。這些都讓秀婉驚得目瞪口呆。雖然極想放棄,但爲了不使媽媽失望,她只能硬扛。第一次見面吉勳就已經讓秀婉受盡了羞辱和威嚇,爲了不拖累自己的學業,她硬著頭皮裝狠,以暴制暴,好笑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發生。不料,秀婉的野蠻政策對不可救藥的吉勳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最後升入了大學!而兩人也由此打出了感情……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html
內容簡介: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html
內容簡介: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2.html
看點:
劇情介紹: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3.html
因爲此片改自于日本藤澤亨的著名同名漫畫,因此是一部具有典型漫畫風格的日劇。主角是前暴走族前輩鬼塚英吉,空手段五段,志向是卻當老師,其結果可想而知。然而他卻以戲劇性的教學方法取得空前成功。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4.html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5.html
這是我所見的翻譯最爲詩意和貼切的片名,三十年代曾有過這樣短暫的錦瑟年華,象《魂斷藍橋》,原名是《滑鐵廬大橋》,可以說是化腐朽爲神奇。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6.html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7.html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8.html
王老師爲了祖國的明天,燃盡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在帶孩子們看海,爬山時,她的心髒病複發,與世長辭。四(二)班的教室裏,孩子們自發地開起了王老師的追悼會,在融融的燭光中,孩子們淚流滿面地傾訴著對這位好園丁的思念之情,王老師慈母般的形象,永遠留存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9.html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0.html
導演:張藝謀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1.html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2.html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3.html
他會不會重蹈覆轍?他會不會因爲漂亮女學生的誘惑而付出代價呢?這畢竟是電影,現實裏,我們已經有了答案。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4.html
這部瑞典影片在1996年獲得了柏林影展銀熊獎,影片的最後,主角史迪提著所有的字典搖搖擺擺地越走越近。學校壓抑沈重的大門在他的背後永久地關閉了,寓意深厚。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5.html
演員: 伊莎貝爾?赫波特 Isabelle Huppert Dieter Berner Vivian Bartsch Georg Friedrich Annie Girardot Cornelia K
劇情簡介:
年屆四十的愛莉卡是一個嚴厲冷峻的鋼琴教師,在維也納音樂學校教授鋼琴,而且以對她的學生嚴格出名,與年老但控制欲強烈的母親同住,在母親異嚴厲的管教下長大,導致日後壓抑矛盾欲求不滿的個性,困在這個關系裏兩個女人互相折磨日日爭吵。
外表賢淑的愛莉卡唯一的發泄管道是去錄影帶店看色情影片與到露天電影院看情人們做愛以宣泄情欲,甚至到廁所內以剃刀自虐得到快感。透過病態的偷窺欲望與自毀頃向的受虐癖來抒發心中的憤怒與不滿。
直到一天金發活力十足的男學生,亟欲拜師的闖進她的生命中,被她那種奇特沈靜的外表所吸引,加上他自己奇異的人格,開始對老師進行一連串的性愛誘惑,互相以精神與肉體虐待對方。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6.html
人本主義:邏輯邪55/66 如了【文藝復興:邏輯邪30】所戲論: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便可知人本的快樂學習為何會沈淪如下:
台灣教改運動除反國府及反升學主義之外,尚有源自西方教育史及教育哲學的背景。由西方的初中等教育,隨著社會發展,時而重個人重啟發、時而重團體重灌輸來看,凃爾幹的教育反映社會需要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西方教育在文藝復興和理性主義之後,為反對教會控制下的教育,而強調生活需要的「唯實主義教育」及理性知識的「理性主義教育」,但二者顯然是以成人看法而非以兒童的觀點為出發點,於是盧梭在其反理性崇感性的哲學上,提出了影響後世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及福祿倍爾等浪漫主義或個人主義教育極深的教育觀。這種教育觀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國家教育」興起時雖一度消淡,但之後無論在歐美或後進的東方皆重興甚至激進,台灣的人本教育風潮即是。
美國的人文主義教育戰前便在反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映資本主義等背景下,依杜威的教育哲學(教育即成長即生活)而發展出「進步主義教育協會」及「美國教育會」的教育觀:1.強調自然自由之發展。2.以興趣為學習之動因。3.教師非監督而是引導者。4.以科學方法研究兒童之發展。5.促進學校與社區合作,以實現真正的民主社會。此種教育觀雖遭多方批評:忽略了社會共同需要的知識道德、及導致知識普遍不足道德敗壞。 …………
涅勒在其《當代教育思潮》的〈浪漫主義〉將根源於盧梭的「夏山學校」「開放教室」「自由學校」「反學校教育」等統稱為浪漫主義教育,批評有以下缺失:1.對教育作主觀的解釋。2.意圖改造社會但未深思其影響。3.其教育理想只能在特殊環境才有可能實現。4.可能將學習者局限於該特殊環境。5.無法讓學習者有充足的準備來面對社會。6.無法充分了解大多父母都希望學校對年輕人訓練道德和授予知識。7.忽略了一般學校生活所具有的團體性和趣味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08799
文藝復興:邏輯邪30/66
都已啥時代還在掰文藝復興
屍人不是想復辟古典的文藝
是因人文與人本有同一邏輯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
愛說笑
文藝復興是歐洲理性化關鍵
是中國現代革命學習的對象
教改是改革理性的教育制度
是兩岸後現代噴罵對象
二者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
尤其鄉民憤青糞青噴子那管那麼多
反正亂打亂罵一通誰管有沒有邏輯
這個嘛,廣義的人文主義是指:「一種以研究古典語文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和學術運動」,並隱含著樂觀主義、現世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狹義的則是指古典語文的研究和國語運動。只是當時歐洲的國語運動是想將方言提升到與拉丁文同樣精緻層次,而非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古文太精緻故要廢,要用我口說我語的粗俗白話文。
精緻只是說說
粗俗白話文也不算啥
網文更進化到粗暴的外星文
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
不論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
或者人本的快樂學習
人文只是說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160050
細數日本教師界三大墮落現象 2016-12-16
近年來,不論是從諾貝爾獎獲獎人數,還是日本學生在國際比賽中的表現,都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可圈可點的。然而,俗話說教書育人,光鮮的成績背後,日本教育體系的道德墮落也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對人的影響大約和父母能夠相比較,所以教師和父母一樣,他們如何表現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得不說,日本教師隊伍當中的“人渣”越來越多了。說起來,日本教師隊伍當中的人渣,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參與和助長校園欺凌現象。教師不僅要負責學生的學習,也是維持良好校園風氣的重要角色。事實上,不少日本教師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倒“作惡多端”。隨著“ 3 • 11大地震”及福島核電站事故,不少災區孩子成為難民,離開家鄉去往其它城市上學。由於“難民”的身份,總是有人認為他們帶著會傳染的“可怕東西”。令人驚訝的是,新潟縣一名40歲的老師被揭發,在點名的時候總把一名從福島縣出來避難的孩子叫做“細菌”。橫濱的一所學校,一名13歲的男孩也被同學叫做細菌,他曾經向老師求助,卻沒有人回應他。教師的沉默,無疑是助長罪惡。
第二類是猥褻學生現象時有發生,以至於日本人看到這類新聞時已經司空見慣,只能感嘆一聲世風日下。去年,東京三鷹市的一位小學老師讓班裡的男孩子去他家,並強迫他們脫光衣服,拍下了照片。受害者最少有10名,而最久遠的照片可以追溯到7年前。此外,他還強迫班上的女孩子坐在膝蓋上,對她們進行威脅。雖然“變態教師”最後被警方以強迫猥褻嫌疑逮捕,但是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學生造成陰影,還會對行業、對社會造成不可抹去的刻痕。這種“變態教師”被舉報的案例層出不窮,而藏在地下的更是無法估算。
第三類是體罰“狂魔”教師。首先舉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2014年,日本長崎縣有432位教師因為體罰學生受到教育部門處分;山形縣有115名教師被處分;岩手縣有64名教師被處分。學生上課走神,考試成績糟糕,作業完成不了等原因,都會成為這些教師藉以發洩自身壓力和暴力傾向的理由。近年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阪市立櫻宮高中的一名學生因為教師的體罰行為而自殺。自此之後,文部科學省開始嚴密監督學校教師,一旦有體罰行為被告發,教師姓名、工作學校等個人信息都會被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