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0 06:27:51阿楨

《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前評《國家精英》下言、未免過簡:
《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桂冠,1989)一書透過統計資料的實證研究和美國教育發展史之分析,認為:一、美國「盛行的經濟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個人發展的類型,主要受到界定資本主義制度的市場、財產與權力關係所限制。二、美國的「教育並不增減整個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壓制性的個人發展。相反地,它最好被理解成為一種制度,這種制度藉著增進年輕人順利地整合入勞動力中,以幫助永遠保存決定這些型態的經濟生活的社會關係。三、美國的「教育制度以這種方式來運作,與其說是透過教師和行政人員在日常生活裡有意的意圖,不如說是透過管制工作場所裡個人互動的社會關係與教育制度的社會關係二者間的符應」。四、「雖然學校制度已經有效地提供利潤及政治穩定的利益……但它也生產不適應環境者和反叛者」(p13-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4/20060319073921

是嗎?那補貼二文以供參考:

對鮑爾斯與金蒂斯《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的簡短評述> 梁捷
  
  如果說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經驗與教育》走的是不偏不倚的自由主義路線,布魯姆《走向封閉的美國精神》走的是右翼路線的話,那麽鮑爾斯與金蒂斯的這本《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就是一本標准的左派教育思想論著。
  他們的觀察,都是來自對美國現實教育的觀察,毫無疑問,美國六十年代的教育“很失敗”。另一方面,所有這幾派論述的出發點又是他們關于社會生活性質的基本設想,他們的分歧正是從這裏開始的。
  鮑爾斯最初是作爲一個年輕教育經濟學家登上經濟學舞臺。60年代多變的國際環境和美國國內社會矛盾給所有的青年都留下深刻的時代烙印,哈佛校園裏也不例外。1967年,鮑爾斯有一篇書評(評論的是教育經濟學的一次國際性研討會的論文集)發表在AER上,另有一篇“教育中的資源分配效率”發表在QJE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時他還沒有博士畢業。從此,他對勞動力市場和宏觀經濟學乃至馬克思主義的關懷,就都與教育這個基礎分不開了。而比他稍小的金蒂斯最初研究興趣是在福利經濟學和個人選擇理論,這也是他日後轉而研究廣義人類行爲進而走向用演化理論綜合經濟學、社會學以及生物學行爲理論的發端。讀書期間,這兩個哈佛同學就已經在“分析性馬克思主義”思想上達成了一致,于是開始了他們長達四十年的合作。他們回憶說,60年代末“種族主義”大討論,對兩個年輕人刺激太大,兩人決心開始研究教育的經濟理論。
  1975年,鮑爾斯第一次與金蒂斯合作發表論文。第一篇論文名爲是“人力資本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角度的批評”,發表在AER上。當然,他們對“人力資本”範式批評的出發點正是權力對教育造成的扭曲,從而導致了從學校到企業,從教育環境到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扭曲的資源配置,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已經成熟。他們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建議說,應該取消方興未艾的“人力資本”概念,讓主流經濟學重新回歸教育,反視教育,從權力在教育機會中的影響開始研究,這樣才可能全面理解經濟體制運行的實質模式。這是非常離經叛道的看法。他們開始被冠以“激進馬克思主義”的稱號,鮑爾斯後來還參加了第一次“分析馬克思主義”的討論會,也被尊爲“分析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總之,他們開始了漫長的超越新古典經濟學範式的努力。第二年,《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正式出版。
  全書的邏輯很清楚。第一部分“自由派教育改革的矛盾”,矛頭主要指向杜威的自由主義教育理論。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無法適應當時激烈變動的教育環境,太不夠革命了;第二部分“教育和經濟生活的結構”則主要延續了鮑爾斯對教育中資源扭曲的研究。其中根源當然在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即階級和等級制所帶來的權力對教育機會的影響;第三部分是“教育變革的動力”,主要是對教育史的一些實證研究,揭示了公司資本對教育的影響和“白領無産階級”等新興的因素。
這種“曆史研究”的方法也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烙印。教育的變革歸根到底還是與階級沖突有關,這其中蘊涵著巨大的力量,革命性的力量;最後一章“展望”是最有意思的。鮑爾斯和金蒂斯一方面論述的教育的未來可能變革方式,另一方面,他們把教育變革嵌入到社會變革中去觀察,這是他們真正想做的東西。教育制度變革是社會制度變革的組成部分,集中反應,同時也是推動力量。而最後一章的名稱是“教育,社會主義和革命”,這個題目足以看出兩人的理論傾向――他們絕不滿足于自由主義調和式的教育解決方案,他們追求的是革命,是一種全新的社會主義革命。
  這本書有三個關鍵詞,人類發展,不平等和社會變遷。這三個詞適用于教育,也適用于整個社會。比如說,智商是一個關鍵的命題,正與這三個詞相關。而智商問題也是多數右翼學者想竭力回避的問題。二戰以後,很少有人敢公開認同遺傳學意義上的智商,但不少保守主義者心裏是暗暗肯定的。鮑爾斯和金蒂斯則認爲在智商的演化傳遞過程中,遺傳因素絲毫不重要,生物基因遠不如文化基因來得關鍵。可惜他們很難在文化演化上繼續做出什麽深入剖析。
這本書很快被認爲是分析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工作,主要意義就在于它的政治影響。從此以後,鮑爾斯和金蒂斯的興趣也都逐漸轉移,主要是投向了更廣闊的宏觀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鮑爾斯還繼續保持著對勞動力市場的興趣,金蒂斯則更多地開始研究人類行爲,與教育經濟學逐漸疏遠了。十年以後,他們出版了《民主與資本主義》,這本書影響更大。但是《民主與資本主義》也不妨看作是《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的續集。因爲過去他們把教育看作階級鬥爭的集中表現地,是個案研究。現在他們放寬視野,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研究更基本的政治經濟學,要做一個總體清算了。
  2002年,這本書忽然再次得以修訂。20多年過去,西馬的分析方法似乎沒有什麽進步,但行爲科學倒一直在飛速進步。所以從修訂的結果看,若是看經驗實證性的修訂,那主要是鮑爾斯從八十年代就開始的對勞動力市場的分析;但若是看純理論,那毫無疑問是金蒂斯出的力更大,因爲這涉及到行爲科學,直接探究“人力資本”的深層組成結構。在這20多年裏,很多主流新古典經濟學家(如芝加哥的貝克爾,穆裏根Mulligen等)都在家庭和人力資本的理論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對家庭收入狀況和孩子教育水平之間的實證研究也有了更豐富細致的材料。當然,特別令兩位作者高興的是,一些對智商的實證研究和文化人類學驗證了他們的演化理論思想,即文化基因的傳遞比生物基因更重要。更令人興奮的是博依德(Boyd)、理查森(Richerson)等的跨學科研究。畢竟學校組織也是一種組織,而我們現在有了一整套研究組織演化的工具,從集體心理學到博弈論,從個體計算模型到文化基因理論,工具已經成熟了。我們可以想見,他們日後若是修訂《民主與資本主義》,一定會用基于文化和生物基因的共生演化加上廣義人類行爲理論來改寫,給大家一個絕大的驚喜。
  在過去的20多年裏,很多人批評這本《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是對教育的一個“功能主義”闡釋,這從現在看起來,已經很明顯是個誤解了。作者的野心遠不止想做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也絕不僅僅把視野局限于階級沖突,他們真正要研究的是整個社會的演化。教育只是其中集合了各種矛盾的核心舞臺,當然也是核心的戰場。
http://xiaogan.tianyaclub.com/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65432&PostID=2938962

Bowles 與Gintis的社會再製理論之探討>曾詩涵 台東大學教育所研究生

衝突論認為社會不是和諧的整體,社會是由不同社會地位的團體組合而成的,因而各種團體分配到不同的資源與權力,易導致社會資源有限、權力分配不均情況,而產生每個人為利益相互對立衝突、權力鬥爭的場面,並認為結構功能論所謂社會和諧、穩定,其實是虛假的現象(陳奎憙,民89:72-73)。
衝突論的代表人物之一Bowles 與 Gintis(1976)所著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一書,可以說是馬克思衝突理論在教育社會學上的經典之作(楊瑩,民83:75)。Bowles 與 Gintis(1976)主要是從教育和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中,說明學校教育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因素,批判結構功能論所說教育符合機會均等的原則。以下將介紹Bowles 和 Gintis的衝突理論意涵。
一、學校教育再制社會階層
Bowles 與 Gintis(1976)主張美國學校教育擔任維持資本主義社會永存的任務,它是維持並增強現存社會與經濟秩序的社會制度之一,並認為學校教育不符合功績主義的理念,不是作為一種促進社會正義、公平的改革力量。強烈批判學校教育是再製社會階層的工具,並維持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的關係。究竟學校教育是如何再製社會階層的,有以下的解釋。
由於受功績主義的影響,學校教育的過程強調運用客觀的的考試評量鑑定學生的學業成就。其實所謂學業成就的評量,不僅包括學業能力,也包括對意識形態的測量。因此,學校教育成為一種「地位分配的機制」,而這個機制真正要完成的是:按照個人的家庭社經地位,分配到不平等的教育機會,進而得到不平等的教育成就,以及進一步的職位取得。因家庭社經背景較高的學生,容易學得學校上層意識形態,學業成績較好,容易通過考試而有較多升學機會。反之,低社經地位的學生不易學得上層意識形態,其學習條件較為不利,通過考試測驗較低,升學機會也較少。因此,當學校運用考試評量時,資本主義便藉此在學校裡創造並強化一套社會階層的概念。藉由形式上學業成就的客觀評量,實質上是壓制低社經地位學生向上流動之機會(引自譚光鼎,民87:31)。
許多實證結果發現,低社經地位學生的學業成就低,接受教育的年數較短,較多從事低階的職業。反之,高社經地位學生的學業成就高,接受教育的年數較長,大多從事地位較高的職業。這說明學校教育並不符合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則,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透過學校教育之後,進而影響到將來職業地位的高低,而產生代間社會階層再製的現象。(Bowles&Gintis, 1976:132)。
二、再製意識與符應原則
學校教育具有「再製」社會階層的功能,而學校如何維持這種穩定的社會階層再製現象呢?第一、學校教育藉著培養所謂的「技術-功績主義」的意識形態,讓人相信個人社會階層與職業地位不平等是能力差異造成的,這是學校教育合法化社會階層不平等的現象(謝孟穎,民92 ;Bowles&Gintis, 1976:129-130)。
第二、學校教育塑造學生產生服從的「勞工意識」,而維持代間社會階層再製的現象。Bowles與Gintis提到工人的意識-信仰、價值、自我觀念.....,都是對經濟制度永存以及穩定運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顯然學校藉著培育服從的「勞工意識」的社會化過程,使勞工更安於自己的職位,並且維持資本主義社會的存在(謝孟穎,民92;Bowles&Gintis, 1976:127)。
在代間階層再製的情況下,如何使下一代更安於自己的職位而維持不平等呢?學校教育具有社會化的功能,學校教育會形塑未來工作價值觀。因為在教育機會不均等的情況下,勞工階層的下一代大多唸到低層次(初中、高中職)的學校,學校強調遵守、服從的規則,容易適應未來所擔任受到較多監督性、較例行化的低層勞動工作,就會安於現狀。反之,白領階層的下一代大多唸到高層次(大學)的學校,學校強調學生要有獨立、自主的價值觀,容易適應未來所擔任自主性高、較複雜的白領工作(Bowles&Gintis, 1976:132)。由此可知,勞工唸到低層次的學校,學得服從,而白領念到高層次的學校,學得獨立、負責。
因此學校會符應科層體制的分工關係,就如「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所建構的地位階層,和職業場所的「上司-下屬」的社會階層相符應。其次,經過教學評量之後的成績等第,分化學生不同地位階層與類別,如「升學班-就業班」,未來並進入高低不同的職業,如「勞心-勞力」、「白領-藍領」不同社會階層的符應。再者,學校採用考試分數、學業成績等外在獎酬(extrinsic rewards),來促進學生學習,就像職業薪資的功能一般。最後,學生對學習(教育活動)的疏離與無力感,正反映出工人對職業(經濟活動)的疏離與無力感。因此,學校結構,充分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人際關係結構(譚光鼎,民87:30;Bowles&Gintis, 1976:131)。
由上述可知,學校除了教導各種專業知能以外,也建立合乎生產形式的意識形態,以教導學生順從資本主義勞動分工體制。再者,為訓練不同的職業人才,必須透過不同的教育階段培養不同能力的人才。因此,「不同階段的教育」與「不同職業地位」也相互符應(譚光鼎,民87:30;Bowles&Gintis, 1976:131)。
因此Bowles與Gintis(1976)提出,個人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除了符應經濟制度中科層體制的人格特質、意識以及價值觀之外,也跟著符應經濟制度中的科層分工的關係,具有一種結構性的對應,此即符應[1]原則(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此外,家庭社會化對個人價值觀,也產生重大的影響(Bowles&Gintis, 1976:142)。因受到父母職位的影響,在家庭社會化過程中,會傳遞本身的工作價值觀給子女,例如低職位的父母,往往強調服從外在權威;相對而言,擁有高職位的父母,強調的是獨立、負責,而這些不同價值觀會反映在管教子女價值、方式的差異(Kohn, 1969)。透過家庭社會化,使不同階層的子女受到父母價值觀傳承之影響,出身勞工家庭的下一代為勞工者,更安於當勞工;相對而言,出身白領家庭的下一代為白領者,更強調獨立負責了,跟著再製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Bowles&Gintis, 1976:147)。這說明價值觀也有代間傳遞的情形。
綜合上述所言,Bowles 與 Gintis質疑結構功能論主張教育是提供公平的機會,依個人的才能與努力來決定其職業地位的觀點。他們認為學校教育未符合功績主義的公平正義的理想。學校教育不僅成為一個社會階層再製的工具,並且也符應社會制度中科層體制的價值觀與階層關係。這說明,學校教育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力結構,不但無消除社會階層的不平等,反而更助長社會不平等的維持。
參考文獻
陳奎憙(民89)。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民83)。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謝孟穎(民91)。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孟穎(民9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譚光鼎(民87)。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師大教育研究集刊, 40(1),23-49。
Bowles, Samuel & Herbert Gintis(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Basic Books.
ohn, M. L.(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Homewood, IL:Dorsey Press.
[1] 符應(correspondence):指順應與符合,前者說明學校教育順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所需;後者則解釋學校教育的社會關係與資本主義生產的經濟關係相互符合具有相似性(謝孟穎,民91)。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7/37-13.htm
阿楨 2023-08-20 08:29:04

相關新聞資料
  八股文(英譯: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指文體有八個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進入21世紀,八股文現象仍然存在。比如很多英語作文,採用固定的範本來寫。甚至一些考試中,如果不採用推薦的格式和範本,閱卷老師就會對此作文打低分。還有學生畢業論文,很多都是固定的。如有些學校就要求學生寫畢業論文“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背景知識,第三章理論基礎,第四章實驗設計,第五章實驗結果,第六章結尾”。這也是八股文現象。
  王士禎《池北偶談》:余友一布衣,甚有詩名,其詩終格格不通,以問汪鈍翁。曰:此君正坐未解為時文故耳。時文雖然無關詩與古文,然不通八股,理路終不分明。
  寫八股文、試帖詩,其思維鍛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能達到如此縝密的程度,以此思維、以此文字,加以真情激動之時,去寫詩寫詞,自然如《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所說,要詩是詩,要詞是詞了。這就叫過得硬的功夫。
  《儒林外史》中對儒林的諷刺對象,也還是考不中的假名士為多,但對八股文本身,卻未有半點否定之意,反而在第十一回中,寫了魯編修沒有兒子,如何教女兒讀《四書》、五經,講書開筆作八股文: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

(洪秀全的《述志》和黃巢的《賦菊》雖同是落第造反詩,但黃詩更佳,將菊花的陰柔秀美與黃金甲的鋼強壯美之意象對比的殺氣騰騰。)

《不第後賦菊詩》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述志》洪秀全

手握乾坤殺伐權, 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 聲振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雲路小, 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飛龍定在天。

阿楨 2023-08-20 08:22:57

今人深信不疑的“科舉最公平”, 隱含一個關於分配的嚴重曲解 2023-08-19 田方萌

【導讀】近期,無論西安中考“回流生”,再到美國社會爭議不斷的“平權法案”,都指向教育資源配置這一根本性問題。以配額制干預教育中的選拔過程由來已久,鑒於其應用廣泛,爭論也相伴而生。作者對歷朝選官制度的考察表明,配額制的出現早於科舉制,漢代的察舉制就已採用;元清推行干預力度更大的配額制,宋明則偏於憑才取士。本文指出,關於統治集團為何照顧落後省份,“保護弱勢群體”這一當代認知解釋力有限。就科舉制而言,為了拉攏邊遠地區的士人,也為了防止東南省份的政治勢力坐大,明清兩朝採取“地區平衡”的區域配額制。科舉制中配額制的實施大都是政治性的,以按照統治者更為合意的方式分配資源。相比之下,現代國家更多出於意識形態而採取配額制,並為其提供正當化的理由。
  配額制的功能
一種觀點認為科舉制具有代議制的功能。19世紀末的美國觀察家丁韙良即認為科舉是“人民的投票箱和權利的特許權”,民國政治學者何永佶也將它看作“中國式的代議制度”。然而,歷史學家吳晗早就批駁了這種觀點:進士們滿足于做官,既不“代”,也不“議”。他們效忠于皇帝,而不是家鄉百姓。余英時也承認:“這(區域配額制)當然談不上是代議制,但不能否認科舉制有時也發揮了一點間接的代議功能。”
另一認為照顧邊疆地區的配額制有利於加強帝國的統治,將進入精英階層的通道保留給地方士人。不過,皇權時代的政治威脅來自邊疆地區的分裂,也來自內地省份的叛亂。從黃巢到洪秀全,歷代都有因科舉落第而揭竿而起的人物。
在現代政治中,意識形態更多地促使政府採用配額制,隨著反種族主義和女權主義興起,多個國家的平權運動推動 “教育公平”的配額制。
  配額制的代價
破壞了普遍主義的選擇標準。
不重視成本和效率損失的代價。
假冒身份的問題。
減方不滿甚至憎恨增方。
受惠於配額制的增方考生都進入了超過他們實際報考能力的大學,使增方受害的錯配效應,實證研究,學生在學業和職業發展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傷害。
  回應
八股已經把科舉的公平性拉到了極致,公平對生產力發展有利只存在於理論上。
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科舉相對是最公平、最接近完美的取士制度

阿楨 2023-01-09 08:03:28

中國的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過於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訓練,非常輕視情商的培養 2023-01-06

【本文來自《我堅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把數學搞的過難,而是建議全方位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培養》評論區】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至於智商的培養,可以在孩子們15歲以後,對自身特長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理想,安排適當難度的數學教育,其實一點也不晚!
  回應
 高中就常在《知音》雜誌中,看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我不明白情商是什麼。34歲前,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要注意委婉一些,也就是通俗的說:情商低”。34歲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我要對“情商更重要”的人說,去NTMD。以後我會對我閨女說,學好數理化,培養好智商,情商是你成為獨特的你的一部分,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培養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國人,不缺情商,缺的真TMD是智商。
 美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情商,是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組織各類文娛和體育比賽,才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情商。書本的東西,都叫“知識”。行為,實踐,動手,才是情商的源泉。
 這個還是別學了...這種培養訴棍、政客、寄生蟲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災了
 美國人情商這麼高,也沒見他們國家幹件人事啊?光看老美教育出來的,算個乘法連腳趾頭都用上了。沒事都在天天撒謊吸毒,拿槍突突突,0元購什麼的實踐,這我們是沒法比。
 曾仕強說過,美國人一生只幹兩件事:talk and show
 然則歐美貴族學校玩的就是填鴨式教育,給平民才是快樂套餐。結果就是大英500年以來,能從底層爬到上層只有0.04%。
 好笑的是,美國人這會兒正在痛駡自己的教育系統呢…… 建議作者有時間泡泡美國的論壇開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