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0 07:13:12阿楨

《解構廣電媒體》


怎會突然想評《解構廣電媒體》(澄社,1993),該不會像下位網友:

我認為在討論NCC之前,必須要對我們的廣電媒體作一認識,這樣,我們才會知道什麼種類的NCC比較符合台灣的現狀。
由於我本身是學新聞傳播出身的,因此,總是讓我想了一本書:澄社的「解構廣電媒體」
這本「解構廣電媒體」是當年我在讀新聞系時的教科書之一,我想每位讀傳播相關科系或者要考傳播類研究所的朋友,都接觸過這本書。
這本書是十二年前(1993年)澄社寫的,當時,台灣的有線電視尚未開放,公共電視也尚未成立,從今日廣電媒體的演變再來看這本書的一些篇章是有些落伍,但有些觀念其實是不錯的,同時,看過這本「解構廣電媒體」,你也會看到台灣的廣電媒體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比較想推薦線上諸位朋友看「解構廣電媒體」由李金銓老師所撰寫的最後一章(該書第519頁起):第九章:台灣廣播電視的藍圖。這一章和我們的 NCC 有關,當諸位看過後,那麼,您就可以明瞭,為什麼我們要成立NCC,同時,也可以再一次思考,到底是政黨分配比例制好?還是由公正、專業人士組成,後經立法院同意好?或者還有其他方式?
澄社很大方,將這本「解構廣電媒體」放到網路上供人下載,其網址如下:http://ts.yam.org.tw/ts_old/critical2004/party-media/index.htm
大家有興趣,是可以看一看的。至於 NCC的部分,我就不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如果大家對台視、華視公共化的議題有興趣,可以看這本書由王振寰老師所撰寫的第二章「廣播媒體的控制權」和由馮建三老師所撰寫的第六章「公共電視」。
最後,我覺得澄社還是要出來講話,作為自由派的知識份子,在這本「解構廣電媒體」出版十二年後,總是要再提出新的看法。
知識份子仍然對這個社會有責任,請不要退縮,也請知識份子拿出您的專業和熱情為民眾提點、提點也是好的。
http://www.wretch.cc/blog/imagesimpact&article_id=2082773

知識份子啊!不是老矣,便是失聲,或成打手,真是國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0533655/2007121922451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133942/20070414065816

誰還理扁政權如何操弄媒體?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09305/2007050906221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9259081/2007112606145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3893502/2007041007200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56/20051027100002

澄社呢?走調了!

澄社走調 論政團體何去何從>中時07.12.24

澄社是台灣最著名的知識分子論政團體,但近年影響力逐漸式微,也有不少成員退社,凸顯出知識分子角色的困境。
     曾幾何時,澄社這個台灣最重要的知識分子論政團體,不但光環明顯褪色,今年甚至還出現「社賊」風波,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澄社當初反對的東西,現在很多都回來了」、「知識分子就是要批判,但現在已經看不見批判的論政團體了」,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朱雲鵬的喟嘆,更加讓人感慨萬千。
     澄社未來何去何從?因而成為此次知識分子「草山論劍」不約而同的討論焦點。事實上,與會者中的黃榮村、夏鑄九都當過澄社社長,朱敬一是澄社代表作「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作者之一,鄭瑞城、王振寰、李金銓則是另一本「解構廣電媒體」重要作者,錢永祥、林萬億是老社員,張茂桂至今仍留在澄社,他們對於澄社定位的反省,已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一九八九年澄社成立時,二十多位發起人涵括那個時代最活躍、也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但早在成立初期,社員間的統獨紛歧就已逐漸浮現,最著名者首推胡佛、李鴻禧的分道揚鑣;後來幾年,社內的經濟學者、傳播學者曾因「黨政軍退出三台後應全民釋股或公共化」引發辯論;直到現在,自由主義偏左的社員差不多都走光了,剩下社員的同質性似乎愈來愈高。
     朱敬一強調,「早年反對威權體制時,大家有共同敵人,後來主要敵人消失了,大家認定的次要敵人就不一樣了,所以一一離開」。他認為,在時代環境改變下,澄社借鏡英國費邊社的精神看似沒變,但「澄社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批判性的論政團體了,知識分子想要重組新的論政團體卻又充滿無力感。」
     「有些澄社社員過去批判台電,後來自己卻變成台電董事,我現在都羞於承認自己曾經是澄社社員了,還好最近有幾個澄社大老站出來說話(指澄社首屆會長楊國樞等人呼籲陳總統回應曹興誠的兩岸政策主張)」,夏鑄九對於澄社的走調非常難過,他甚至批判「知識分子一定要跨過內心的魔鬼,我現在提到澄社這些東西都會感到傷心。」
     在這種情勢下,幾個月前張茂桂「發難」,質疑澄社部分社員「利用澄社資源換取社會利益」,有的人常上談話性節目,有的人與執政黨關係太密切,他甚至要求追查這些「對民進黨不設防」的「社賊」。這些質疑並未出現具體回應,但他選擇仍留在澄社扮演不同意見者角色。
     相較之下,鄭瑞城對於澄社仍有一定期待,「或許現在是澄社再出發的時候了」。將近二十年之後,澄社能否再次擦亮金字招牌,與會者顯然具有相當複雜的感受。檢視「澄社精神安在」的同時,他們也等於是在檢驗自己走過的知識分子論政足跡

原來「解構廣電媒體」只能用來「解構」別人!

那當然!不然他們怎會用「臺灣媒體亂象」來污名化監督扁政權的媒體。

臺灣媒體亂象
臺灣媒體亂象主要指臺灣於1980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手段增加收視率或發行量,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1][2]如1999年成立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3]、2000年八掌溪事件後成立之「與媒體對抗」運動[4]及2002年成立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等等。這些媒體批評團體有些偏向要求媒體內容淨化[5],有些則偏向批判商業化之媒體環境並要求健全公共媒體空間[6]。
此外,臺灣於1980年代解嚴前之新聞媒體,因多由國民黨及政府持有,故「黨政軍退出媒體」之口號即針對該「亂象」[7]。此與對商業媒體「羶色腥」的批判有所不同,主要指戒嚴時代媒體成為統治者打擊異議份子及遂行言論管制及意識型態宣傳之工具,而當時的媒體監督機構主要也只單純地探討媒體內容,而從未針對媒體結構進行批判。[8]1987年解嚴及2000年民主進步黨執政後,新聞局的改造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成立,使政府控制媒體的情況不再,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世界評比,台灣於2007年在新聞自由排名上首次超美日[9]。
背景
臺灣因解嚴後解除媒體管制,各類媒體大量增多[10],昔日之平實報導風格已未能確保留住閱聽人;於是各種爭議性報導逐漸成為主流版面,致使今日臺灣媒體之可信度受到質疑: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的評比報告指稱,臺灣媒體被認為是「煽色腥的、商業化的與黨性頑強的」(sensational, commercialized, and overly partisan);《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在一篇敘述臺灣媒體現狀的報導中,將標題訂為〈他們無能力處理事實〉(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11]。臺灣可能是世界上將收視率與廣告價聯繫最緊密的地方。[來源請求]臺灣之收視率調查結果近幾年由AC尼爾森(ACNielsen)壟斷,此舉雖可遏止商業電視台因各收視率調查公司之取樣流程差異而皆聲稱自己製作之八點檔為收視率第一,但部份人士認此舉反倒對臺灣電視環境有不良影響。另現今商業電視台主管所關心之收視率數據已經在誤差值以內(多個同時段節目的收視率數據相差於統計誤差內,依常識判斷這些節目皆應被視為具有相同收視率,但電視台主管卻重視這種微小差距)。此外部份人士(如鄭自隆)認因部份安裝收視紀錄器之家庭其社經地位較低,此等人之閱聽傾向於一定程度上決定電視節目之走向,致使臺灣電視節目日漸沉淪。同時臺灣自解嚴以來,電視頻道數增長數十倍,儘管廣告額也有增長,但主要集中在新媒體中,舊媒體則不明顯。無線電視之廣告收入已連續六年負成長,有線電視亦於2005年停止增長。[來源請求]
此外,2000年開始執政之民進黨政府,因對媒體控制力的較為減少,導致各媒體主觀化、私有化 (privatized),加以多個重要媒體均由兩方政黨把持或立場各偏向泛藍或泛綠,舊有影響勢力不願放棄過去所得特權(其中原因包括許多媒體成員是在威權時代所篩選養成的),新勢力又利用執政優勢積極去佔有新發言權;因此部分臺灣民眾認為自此階段開始,「媒體的客觀性幾乎等於無。」[12]。在此認知下,臺灣部分學者興起了媒體對抗運動並試圖解決此亂象。[13]
2006年,愛德曼公關公司調查包括澳洲、中國大陸、香港、印度、日本、馬來西亞、南韓、新加坡、臺灣等國家或地區之媒體受信賴程度,臺灣敬陪末座。愛德曼公關公司亞太區總裁Alan Vandermolen認為臺灣人批判性較高、臺灣媒體競爭過度、臺灣媒體偏向煽色腥走向等,皆為導致臺灣媒體形象不佳之主因。據法國無疆界記者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組織於2006年10月24日發布之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最新年度評比,臺灣由前一年之51名進步為43名,排名較日本之51名、美國之53名為高。但臺灣媒體受信賴程度於另一調查中卻僅1%,為亞太最低[14]。
採訪亂象
臺灣記者因市場競爭激烈,各家電子媒體為獲得較為聳動、刺激的畫面,以換取較高收視率,造成媒體的採訪行為本身亦成為新聞事件並引發社會爭議,另亦有一些亂象則為SNG所引起,甚至有民眾檢舉電子媒體因採訪而違規停車。採訪上所引發的爭議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數種:
與採訪對象發生爭執:如2004年9月,臺灣媒體與英國著名歌手艾爾頓強在中正機場爆發口角衝突[15]。陳水扁總統女兒陳幸妤曾經在陽明醫學院畢業典禮跟媒體口角衝突。
濫用採訪機會:如2006年8月,《聯合報》記者丁萬鳴趁採訪之便高喊「阿扁下臺」[16]。
採訪問題不適當,傷害受訪者:如記者常問受訪者「請問你現在有什麼感想?」、「你知道爸爸(媽媽)已經死掉了嗎?」,尤以電子媒體記者最為嚴重,就連火災、空難或車禍等意外現場亦曾出現此一問題[17][18][19]。
與同業爭執:如2005年5月,藝人倪敏然自殺事件之當事人夏禕召開記者會,兩名媒體記者因搶鏡頭不和而互罵髒話[20]
未考慮記者人身安全問題:如:2003年4月,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因SARS疫情而封院,臺灣《壹週刊》兩名記者設法偷待在封鎖的和平醫院裡採訪攝影[21],即被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吳育昇批評該舉是「無視記者的人身安全」、「漠視新聞道德和新聞自律的原則」[22]。但《恐慌,在政治瘟疫蔓延時》[23]此書批判臺北市政府的處理方法,並肯定《壹週刊》記者潛入和平醫院所做之報導。又如2004年10月,納坦颱風來襲,台視記者平宗正接獲行政院長游錫堃將視察基隆河員山子分洪道之消息,在分洪隧道口等待,不慎被捲入洪水中溺斃[24]。
未考量新聞對象安全:1997年4月至11月,白曉燕命案發生。於白案開頭未確認被害人安危之時即有部分臺灣媒體發布新聞甚至公開歹徒之綁架照片;2005年11月,蔡姓商人遭林明樺集團綁架,人質脫險之前即有部分臺灣平面及電子媒體以搶先報導相關新聞方式大幅刊載相關訊息。[25]
妨礙公務:1997年8月19日,警方與白曉燕命案兇手發生槍戰。部分臺灣媒體闖入警方架設之第一道封鎖線,於一定程度上妨礙警方攻堅,被認定為另二名歹徒(高天民、陳進興)順利逃逸之因(遭當場擊斃之林春生除外)。
著作權爭議:部分台灣電視媒體常使用抄襲平面媒體、網路或書上的內容來充當訪問內容,此作為被部分學者認為侵犯著作權。例如:抄襲《遠離生活中的毒物》、[26]中國斬首計劃報導[27]及1998年同志紀錄遍爭議[28]
照片或畫面使用亂象
為了追求效果,報紙或電子媒體常將血腥、煽情的照片、畫面置於頭版或重要時段,如白曉燕命案。[29]2003年,進入臺灣市場之《蘋果日報》也常將傷者及屍體等照片放於頭版,故常被批評不尊重當事人、可能嚇到讀者,最知名案例為2006年11月發生的臺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車禍重傷事件[30][31]及2007年4月12日高雄市壽山動物園鱷魚咬斷人臂事件。[32][33]。為此行政院新聞局發函要求報紙改進,新聞頻道亦於相關新聞中以電視新聞需依廣電相關法律對某些畫面作處理,但報紙卻因《出版法》已失效故有數家不對此類畫面作處理,而遭受無法可管窘境。另外,電子媒體方面頗為著名之例則為民視新聞台《頭家來開講》來賓林正杰毆打另一來賓金恆煒之鬥毆事件[34],[35]、邱小妹事件[36]及八掌溪事件[37]
除血腥、煽情照片或畫面外,電子媒體於沒有畫面的狀況下常使用模擬畫面,此舉亦迭遭平面媒體批判[38][39][40]。
災難報導亂象
由於災難事件最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災難事件的新聞報導是各家電子媒體的必爭之地,其報導常引起的爭議,包括:反覆播放災難畫面,例如2000年7月12日所發生的八掌溪事件;未能即時批判政策不當,例如和平醫院SARS封院事件[41];誇大災情 ,例如2004年9月11日,臺灣發生嚴重水災,部分電視記者遭《自由時報》指出故意「蹲在水裡連線」,造成「水淹及胸」假象之畫面播出[42]。
人物報導亂象
臺灣媒體於香港媒體加入競爭之下,許多名人無關公益之私事成為臺灣媒體報導的重點,一旦有名人發生受傷、自殺、婚外情等事件時,大篇幅、長時間的報導常佔據各大媒體的主要版面與時段,但亦有些本來默默無名之人係於媒體一窩蜂報導之下成為名人。而較為引起爭議報導對象主要為主播[43]、藝人 [44][45]及爭議性人物[46]。
未經查證
新聞查證主要目的為減少媒體的客觀與主觀錯誤,同時並提升消息來源對媒體新聞記者、新聞報導及新聞媒介的評價。未經查證的結果容易產生媒體主觀錯誤﹔而臺灣媒體未經查證或造成主觀錯誤的主因或動力,為過份強調或淡化某些事實及遺漏相關資訊[47]。
除此之外,臺灣媒體未經查證之弊亦源於收視率及時效壓力,臺灣媒體並無法做出下列查證流程。而缺乏此查證過程為媒體亂象之主因。[48]
新聞刊登後,把新聞剪下來,寄給新聞中的消息來源,請消息來源指出新聞中的錯誤(Meyer, 1988)
新聞刊登前,向消息來源查證相關事實及直接引述(direct quotes)是否正確的查證流程。[49]
臺灣未經查證之新聞報導大致可分下列數種:
用網路資料,未經查證。如少林棒球事件[50]、南非華工事件等。[51]
引用論壇投書或片面訊息,未經查證。如烏龍舔耳案[52]、臺灣高鐵與日本新幹線性能比較[53]、誤報許效舜妻亡事件[54]、力士老婆事件[55]、玉山兵推報導[56]、「沙鹿高工學生惡作劇爆料事件」[57]、「中華民國教育部下課時間改為五分鐘事件」[58]
引用基層記者未經查證資料或完全造假。如:瀝青鴨[59]、潘美辰事件[60]、女法官劫囚事件[61]、腳尾飯事件[62]、周政保影帶事件[63]、「趙建銘賣鑽石事件」[64]
專業知識不足。例如中國時報批評空軍一號將國旗之國徽移至右上角,是「錯亂滿地紅」。但事實上是國際慣例順風旗。[65]
未審先判
1990年前不少媒體於報導犯罪新聞時,常於警方將某案宣告破案或結案前,將嫌犯之真實姓名公佈。一旦警方發現實際犯罪者為他人,或「嫌犯」之「犯罪」動機符合阻卻違法事由時,其雖被警方證明無罪,然其譽已遭毀損,難以回復。另外還常以檢警提供之資料為礎大打高空。1961年瑠公圳分屍案即凸顯媒體未審先判之問題,《聯合報》及評論此案件之方時東海大學教授暨史學家徐復觀即因此遭當事人柳哲生控告誹謗,幸於第三者奔走下終使報界為其合辦慰問茶會,當事人並放棄訴訟。類戲劇《台灣變色龍》曾藉此案提醒媒體勿未審先判及打高空。
隱私權
隱私權於歐美為普遍人權之一,而侵犯隱私造成之媒體殺人不僅戕害社會,甚至造成司法救濟機制完全無法發揮監督績效。於此種直接的人體侵擾轉化為抽象的道德式侵害的概念下,甚至可將媒體歸為公害。[66]
以侵犯公眾人物或非公眾人物的臺灣媒體亂象時見,曾引起風波的計有「偷窺女同志事件」[67]、「王建民拒台媒事件」[68]、「同人誌展」變「色情展」[69]、內湖虐貓事件[70]
政治化亂象
臺灣媒體亂象與臺灣當今政治文化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例如有關不同立場的消息,並無具體證據,有許多無法證實亦無明確的消息來源。媒體在報導這些消息時,即使是絲毫無任何惡意或是媒體經營者、新聞工作者因其政治意識型態而來的故意作為都直接造成此亂象[71]。
以此觀點,臺灣媒體出現的政治化亂象極為嚴重,如網站首頁(homepage)出現鼓勵動亂字眼[72]、臺灣拒聖火事件[73]、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74]、電子媒體2004總統大選「灌票」事件[75]、「沒支持變成有支持」事件[76]、南線專案事件[77]、廢除清明節報導[78]、「中國豬」事件[79]、《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去蔣化報導[80]、「S.H.E捧中國的LP」報導[81]、《228事件追究特別條例》「誅九族」事件[82][83]
新聞之外
給獎造假
臺灣《蘋果日報》2007年6月11日頭條〈電視送獎節目 騙人〉指控下列電視節目涉嫌「給獎造假」:
徐乃麟與曾國城主持之中天娛樂台《小氣大財神》
陽帆與白歆惠主持的民視無線台《超級大精彩》
吳宗憲主持的台視《齊天大勝》
中天綜合台《康熙來了》
對此,徐乃麟說:「這就是『雞生蛋』與『蛋生雞』的道理。追究問題根本,就是製作費那麼少,獎金能給多少?」吳宗憲說:「其實我們主持人只是按表操課,製作單位與藝人是很好的partner(夥伴);真假如何,很難論斷。」NONO說:「藝人能否領到獎品、獎金,是其次;對象若是觀眾,就一定要給,要給觀眾正面鼓勵。」
臺灣電視節目製作人薛聖棻認為,「給獎造假」對觀眾不公平,會讓觀眾有被愚弄之嫌;節目的抽獎及中獎過程,要請律師見證。名節目主持人李明依批評,作假就是不對,因為作假讓社會價值觀全沒了;「即使節目作娛樂效果,還是要有是非對錯。」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表示,「給獎造假」根本是欺騙觀眾,把消費者當成被戲弄的對象;若製作單位不改善,消基會不排除發起「拒看運動」。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黃葳威認為,「給獎造假」是一種「節目不實」,是虛張聲勢、欺騙社會大眾;在電視台降低製作成本與激烈競爭下,造假內容恐怕越來越多;此風不可長,NCC一定要處理。
NCC傳播內容處副處長何吉森則表示,將側錄節目內容並請製作單位說明;若確實有造假問題,將提送「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討論,判斷內容是否會誤導觀眾、欺瞞觀眾或妨害公序良俗;若有,可依《衛星廣播電視法》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84]
歹戲拖棚
歹戲拖棚現象在臺灣並不起於近年。臺灣電視史上第一部做每日連續播出的八點檔電視劇《晶晶》即因播出時廣受好評反響甚大,而播出一百零二集[85]。其他如1974年之《包青天》、1974年之《保鏢》、1993年之《包青天》、1997年之《施公奇案》等。然而當時八點檔一集時間為一小時,此種數百集長劇亦非常態。如今民視無線台、三立台灣台之八點檔連續劇中,多為百集以上,播出時間有時可達一年以上;一集時間也由一小時延長至90分鐘,甚至從2007年開始有播出兩小時的情形出現。
除民視、三立外,臺視、華視與中視近年亦有類似行動,但收視率不如民視與三立。儘管這種「邊拍邊播」的模式引人詬病,然此現象並非在臺灣才有,且此類電視劇亦為目前臺灣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一些百集長劇於其他地區,如中國大陸播出,亦有一定收視與反響[86]。
分類廣告
2007年7月12日,兒少性交易防治條例監督聯盟(臺灣終止童妓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基督教門諾會花蓮善牧中心)公佈《慾望城市排行榜:報紙色情陷阱大調查》,統計2007年6月29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等四份臺灣報紙的各縣市分類廣告中的色情廣告數量如下:《自由時報》822則、《中國時報》485則、《蘋果日報》448則、《聯合報》204則。同日,《自由時報》表示,這是因為該報分類廣告版面較大;該報也表示,該報不僅要求廣告主留下相關資料,同時遵守行政院新聞局的要求,全力過濾違法廣告。[87]
其他
錯別字與錯用成語
臺灣的電子媒體經常出現錯別字等技術性錯誤,有人認為出現頻率過高。如2007年5月6日,三立新聞台之民進黨2007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黨內初選特別報導的跑馬燈字幕上,根本沒辦理黨內初選的高雄市第四選區(左營區、楠梓區)竟出現姚文智(經協調後已轉戰高雄市第一選區)得3002票、黃昭輝得3001票,總得票數已超過該區黨員選舉人數五千多人。[88]三立新聞部經理余朝為說,是因為面板更改時電腦當機所致,但只有幾秒鐘,事後已立即更正。[89]
上述的例子應該只是技術性的錯誤,這種錯誤如果經常發生很可能是因為審稿、查證太不確實;但更嚴重的還有許多故意犯的錯誤,或被指出報導錯誤後還繼續依照錯誤報導炒作新聞。
臺灣電子媒體亦會出現錯別字及錯用成語的現象;雖然說技術性的錯誤很難完全避免,但此現象過多則反映媒體趕新聞及審稿不確實。
而媒體在錯別字方面會遭到批評的原因,主要是媒體對錯別字的態度「嚴以待人、寬以律己」,臺灣媒體可以針對政治人物之錯別字及錯用成語做出連續數天之批判報導 ,浪費重要新聞版面,但是卻不願意加強自身記者及編輯之中文能力及審稿資源。
以下為關於錯別字、錯用成語所做出之錯誤報導或新聞炒作列表:
陳水扁總統使用罄竹難書成語形容正面行為事件。
三隻小豬遭媒體指為成語事件(「三隻小豬是成語?不要誣賴教育部!」一文指出這是臺灣媒體共同做出的錯誤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致贈喪家匾額「音容宛在」寫錯字事件(「宛」字誤植為「苑」)。然贈與喪家的匾額並非杜親筆所撰,臺灣民間每逢婚喪喜慶,常有人向官員民代索取匾額,頻率極繁且數量極多,自有幕僚代筆,部長不可能過目此等細節。
以下記者媒體經常出現的錯誤:
「龜裂」的破音字龜(ㄐㄩㄣ)發音為較常用的龜(ㄍㄨㄟ)。
使用成語「柔腸寸斷」形容遭颱風或豪雨等原因而被破壞的道路,但柔腸寸斷本意應該是用來形容「人」非常傷心,是否媒體運用了轉化來使用此成語則不得而知。
提供之專業知識或運動規則錯誤
2000年8月份軍事家出版之《全球防衛雜誌》當中〈另類國防 信心建立措施〉一文指出:方時臺灣報紙不察信心建立措施(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CBM)之原意,竟於其新聞辭典稱軍事互信機制亦稱信心建立措施;實則軍事互信機制為臺灣學者自創之詞彙,報紙說法明顯誤導讀者。
《聯合報》之體育版亦常出現運動規則記載錯誤之問題,其因為運動記者及編輯之學識不足。
獨家新聞現象
劉伯姬表示:「臺灣新聞台的操作模式中,喜歡在沒有大新聞時,製造輕鬆有趣的獨家花絮,……這些內容雖然祇有該台有,但依嚴謹的獨家新聞定義,如果事件、訊息,別人判斷根本不值得報導或不宜報導,但祇有你一家大報特報時,是不構成獨家要件的,電視台隨便個小花絮就變成獨家,非常值得酌量。」
廣電基金接獲民眾檢舉表示,2006年8月23日《東森新聞》報導含有黑道份子參與的「天使護衛隊」[90]及《三立新聞》報導國內因政局因素,近期辦理國外移民之人數驟増等二則「獨家」新聞,……明顯係電洞來風,只見媒體的主觀臆測、評論,卻缺乏……具體的佐證數據[91]。
廣電基金與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簡稱新防會)2006年7月23日聯合召開記者會,針對TVBS報導趙建銘自行施打類固醇及東森電視台報導陳幸妤曾赴精神科門診等「獨家」新聞,表示其侵犯隱私、違反人權的做法對當事人並不公平[92]。
不重視國際新聞
臺灣民調顯示[93]:有二成一臺籍大學生認媒體播報國際新聞時數甚少。國際政經風險顧問公司發表的「亞洲媒體審查」評比報告批評臺灣媒體欠缺國際觀:相較香港或新加坡,臺灣媒體報導的焦點過度局限於臺灣島內事務,往往犧牲區域及國際新聞的品質,而且也阻礙了臺灣在區域經濟中之發展[94]。
而廣電基金2004年7月29日公佈的2004年6月〈電視新聞性節目定期觀察報告〉指出:該月每天19:00至20:00,12個電視頻道的新聞性節目的國際新聞比例,八大第一臺、三立新聞台、TVBS-N、台視均有11%以上;東森新聞台、民視無線台僅佔5%;而且外電新聞取材偏頗,以影視藝文為最大宗,其次是體育競賽。
浮濫之SNG現場播報
何榮幸於《目擊者》雙月刊1999年1月第9期之【編輯室報告】裡表示:「SNG與隱藏式攝影機帶來的媒體暴力──電子媒體與影像文化愈來愈強勢之後,SNG與隱藏式攝影機代表的『鏡頭即真相』哲學將無限上綱,電子媒體對於受訪者(尤其是弱勢族群)人格權、隱私權的侵害也愈來愈令人憂心[95]。」
中新社記者董會峰、肖龍聯2006年8月31日報導:「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吳睿穎在臺北力霸飯店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島內媒體進入『百家爭鳴』的白熱化時代,新聞搶第一、搶獨家、SNG車濫用,甚至不擇手段、不顧一切搶新聞,讓人對新聞的專業性及準確性感到失望[96]。」
此外,先前數年(特為東森新聞台)常濫用SNG,連記者於超市發現高麗菜正以特價販售中此類毋需SNG之內容亦可現場連線報導,大幅降低電視新聞水準。
民調不準確
臺灣媒體民調是出名的不精確,其原因可能包括:
過去的威權統治使得部份臺灣人不願意表態,而這一部份的臺灣人立場是傾向某一方。
媒體因為其表現而被上色,因此相反顏色的民眾中有一定比例會在民調中惡搞該媒體;例如聽到是某一家民調就故意說謊。
民眾為了干擾政黨初選(臺灣主要政黨之初選有採民調數據),故意支持敵對政黨中比較不可能當選的人士。
民調問題具有暗示性,會造成答案失真。
歷次民調差異小於95%信心水準下所得的誤差,但媒體仍然以為是民調微幅上升或下降。
這現象已經被外國媒體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說《聯合報》民調不準確[97],香港《明報》亦批《中國時報》「根本沒有參考價值」[98]。
其他媒體亂象
新聞、節目廣告化或廣告節目化(→置入性行銷)。
社會記者好打高空,常於報導社會案件時加油添醋。如媳婦上吊,記者於筆下便出現許多臆測:如婆媳不和,惡婆婆虐死小媳婦,或公公性侵害媳婦等。其因為日治時代臺灣報紙編輯、採訪主任等核心工作皆由日人擔任,戰後臺灣各家報紙除《中央日報》、《聯合報》外多因缺乏人才而由外行人擔任編輯及採訪主任,故中文素養良好者即可當編輯,愛好寫作又有活力之青年即可當記者(自二二八事件始,至美軍中校格魯佛命案終)[99]。
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
電子媒體之「新聞畫面」多為靠新聞記者於一旁當「導演」,讓當事者親自將事件或動作重新進行一遍得來,甚至還有NG[100][101]。
記者自身學養嚴重不足,於記者會問各式廢話問題(如胡婉玲曾於國防部召開之記者會問:「經國號戰機跟IDF有何不同?」),不過有時此舉係因媒體(尤其電子媒體)需要捕捉到當事人回答相關問題的過程與畫面所導致。
記者、主播講稿時贅字、贅詞連篇(新聞頻道之問題)。
電子媒體針對某新聞事件,在短時間之內密集重複播報,有疲勞轟炸之嫌。
為提高閱聽率過度凸顯、放大或渲染某事件、問題或現象,如2007年11月《中國時報》及東森新聞台過度誇大物價上漲之問題,且過度強調台灣之物價上漲,而未提及中國及韓國之物價上漲,亦未以國際觀點探究物價上漲之因(如中國大陸及印度近年來需油量大增),遭部份PTT板友及與媒體對抗質疑東森及《中時》會這麼做是在刻意打壓政府(東森目前政治觀點偏向中間而非泛藍或泛綠)。
為提高閱聽率蓄意煽動民粹,如吳憶樺事件發生時部份新聞頻道未詳閱法官之判決書即逕自批判法官判決,誤導觀眾認定吳憶樺不想回巴西外婆羅莎的家,實際上法官根據吳憶樺所繪之圖畫中頻繁出現外婆家發現吳憶樺其實很想回外婆家(據公視報導)而將吳憶樺之監護權判給羅莎並無不當,此類報導明顯誤導視聽。
利用強調受訪(或call-in、投書)民眾之觀點,或著重偏向報導符合自己立場的內容,以傳播媒體之政、經、社、文觀點[9][10][11][102]。
製造族群歧視與衝突,如台客、統媒、挺貪污、三低一高(低所得、低文化水準、低社會階層、高年齡層)。
涉及地域歧視,觀點偏重臺北。一般戲稱「由臺北看天下」。
一般人、一般單位無法輕易更改報導內容。不肖媒體工作者以此作為特權要脅,進而利己或媒體單位(PTT八卦及媒亂版對此有所討論)。
記者對特定人物或群體不當施壓,造成諸多問題。
為維護媒體經營者自身的政商利益,而配合政府或政黨要求,打壓自家記者採訪權,如「周富美事件」。[103][104][105]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部份社會大眾認媒體上之負面新聞過多,並對此有所批判,要求適度增加正面新聞比重。
反媒體活動
於八掌溪事件發生當年8月,媒體批評網站與媒體對抗成立[106]。
2005年3月6日發生《中國時報》陳洛薇「新二二八事件」,一群PTT網友在臺北車站前呼口號,要求《中國時報》一週內道歉,口號訴求為:「媒體要道歉,記者要反省;拒絕無知抄襲,要求媒體自律。閱聽人,站出來[107]!」同年10月,臺北捷運淡水線發生大學生強吻十二歲少女事件,該大學生可能因誤信媒體報導:「檢察官加重起訴,祭出重罰。」而上吊自殺[108]。
到了2006年8月18日,發生王建民拒絕臺灣媒體事件,有網友準備串聯發起學生運動,於9月1日臺灣記者節當天走上街頭,向媒體抗議。8月22日,被視為即將登場的「91反台媒學運」前奏曲「822挺建民嗆TV」行動展開。
《腳尾米》紀錄片
2007年6月19日,一部由世新大學學生拍攝的紀錄片《腳尾米》[109],於Google Video上播出。影片內容為學生訪問許多受訪者對臺灣新聞的看法;以及學生們自行製作假事件吸引記者來採訪的過程,以驗證臺灣媒體採訪過程粗糙、內容可信度低。影片播出當天,於PTT上獲得極大迴響(但仍有部份網友認此舉為以牙還牙,且當中涉及造假不足取);知名網站與媒體對抗亦支持本紀錄片。
影片播出後第二天,本事件被刊載在《蘋果日報》上,各大媒體開始譴責學生不該製作假新聞欺騙大眾,卻對毫無查證的新聞內容隻字不提。有些人質疑學生是港澳地區僑生,沒有資格評論臺灣媒體環境。某些媒體也懷疑那是該學生的期末作業,假造的內容不可以當作作業繳交,甚至報導該學生因故延遲畢業的私事。另外有人提出看法,因該學生是僑生,因此不怕記者事後報復,若是一般人如同該學生隻身作出抵抗記者的行為,家人與鄰居也會受到媒體各方面的壓力,包括採訪時的壓力、不實消息的壓力等。[110]知名網站《與媒體對抗》則以一漫畫[111]諷刺受騙媒體。
事後,登上蘋果頭版的第一天導演接受四家電視台的採訪,播出版本卻有斷章取義並誤導觀眾之嫌,似乎意圖貶低導演,模糊媒體方此次錯誤。 [112]
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
2002年10月,臺灣新聞業針對「李慶安誣指塗醒哲舔耳風波」舉辦研討會,同時與會人員為遏止臺灣新聞媒體亂象,「促進新聞機構善盡社會責任及功能,追求新聞從業員之尊嚴及榮譽」,而成立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113]。
以觀察新聞媒體、提出觀察報告及研討重大新2006年1-12月烏龍新聞聞事件報導方向為宗旨的新防會,成立後揭露許多存在臺灣新聞界之各種亂象,且自2006年元月份起針對媒體胡亂爆料、欠缺查證(方式為向被指控者查證,故亦有遭認定為烏龍之新聞之後被證明之情事),及其他報導上之問題進行觀察,並稱此類報導為烏龍新聞(與一般社會大眾認知之烏龍新聞不同,除不實報導外,另包括圖片選擇不當等)。
新防會觀察2006年1-12月份各主要報紙所認定之烏龍新聞總計132則,包括:《中國時報》58則、《聯合報》36則、《蘋果日報》17則、《聯合晚報》17則及《自由時報》4則[114]:
2007年元月份至4月份,新防會認定各主要報紙之烏龍新聞相關資訊如下:
元月份及2月份總計54則,其中元月份35則:《中國時報》11則、《聯合報》10則、《聯合晚報》5則、《蘋果日報》5則及《自由時報》4則;2月份19則:《聯合報》10則、《中國時報》4則、《聯合晚報》3則及《蘋果日報》2則。
3月份及4月份合計90則,其中3月份39則:《聯合報》16則、《中國時報》8則、《蘋果日報》6則、《自由時報》5則、《聯合晚報》4則;4月份51則:《中國時報》14則、《聯合報》11則、《蘋果日報》11則、《聯合晚報》10則、《自由時報》5則。
新防會長期觀察新聞媒體專業表現並定期發表觀察報告,相關資訊皆可於該會網站查閱 [119]。
看報治國
臺灣媒體亂象使許多人開始提倡不能信任、參考媒體,否則會造成錯誤的判斷。各類新聞、傳播工作者之地位亦開始下降,各大學之新聞、傳播類科系地位亦受到波及,錄取分數持續下降。不少網友開始以「霉體」和「黴毒」二詞嘲諷新聞媒體,並以妓者、伎者或瘈(音計,瘋也;狂也)者諷刺記者,同時懷疑新聞自由之意義,甚至有人認性工作者地位高於記者。[120]
對政治人物及政府官員之建議即為莫依媒體好惡施政,如陳水扁總統曾要求時任行政院長之蘇貞昌「不要看報紙治國、看新聞執政」,但陳水扁亦被泛綠人士批評「執政無能的原因在於被媒體好惡左右」。[121]
中華民國國軍之不當懲處:當一些新聞事件涉及中華民國國軍時,國軍會因此先懲罰當事人,再進行調查,所以有時出現不論依照軍中規定及情理,處罰明顯過重或不應處罰的情形。一般認為國軍過於好面子,「打自己的小孩給外人看、結果小孩根本沒犯錯」,亦引起一定不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AA%92%E9%AB%94%E4%BA%82%E8%B1%A1

上一篇:《政治傳播學》

下一篇:《地下電台》

阿楨 2024-04-22 03:46:27

政大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民調 郭正亮控錯誤扭曲:跟生活脫節 2024/04/22 中時

郭正亮18日在網路節目《亮劍台灣》認為,這項民調嚴重簡化、誤導台灣民眾的理解。
政治大學選研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2023年的研究顯示,認為「我是台灣人」的佔61.7%;認為「我是中國人」的佔2.4%;認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32%。
郭正亮分析,「台灣人認同」未必等於「台灣國族認同」。譬如他是來台第4代,出生在台灣,所以是台灣人;有些人認同台灣的生活價值,希望保有現在的生活方式,所以認同是台灣人;第三就是認同台灣的政治制度,例如民主自由,所以認同是台灣人。但這和統獨沒有關係,也不等於要否定中華民族,也不等於是台灣國族認同。
郭正亮認為,政大選研中心調查「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卻不細究內涵,這樣的做法有問題!尤其民進黨利用政大的民調,政治解讀為大部分台灣人都想要獨立,只是因為怕有戰爭,所以不敢主張。
而政大選研的民調「中國人認同」偏低,郭正亮指出,可能因為等同於「認同外來政權」、「認同兩岸統一」,並未細分原因,混淆太多層面,應該用更中性的概念,例如中華民族來測試看看。「我誠心建議政大選研中心重新做民調」, 不能只用台灣人跟中國人,一定還要加上其他概念。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023年4月國政民調,可以複選,「自我認同為台灣人」均占9成多,自認是「中華民國一分子」者為78.2%,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有57.7%,過半!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仍有28.9%。
根據「台獨聯盟」2023年11月的民調,認同自己只有台灣人身分,只有30.7%,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
郭正亮披露,台獨聯盟為何會這樣問?因為他們反對中華民國,他們認為只要認同中華民國,就不是認同台灣建國。「我反而欣賞這種論述,邏輯清清楚楚,不會誤會」,郭認為,台獨聯盟很誠實,這才是真正台灣國族認同,獨盟問的才是對的。台獨聯盟做的台灣人認同是30.7%,政治大學做的台灣人認同是61.7%,相差31個百分點。
郭正亮稱,「台獨聯盟」民調,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加起來61.3%,和《美麗島電子報》中華民族認同57.7%,比較接近。也就是認同中華民國的人,接近認同中華民族。

阿楨 2024-04-22 03:45:25

政大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民調 郭正亮控錯誤扭曲:跟生活脫節 2024/04/22 中時

郭正亮18日在網路節目《亮劍台灣》認為,這項民調嚴重簡化、誤導台灣民眾的理解。
政治大學選研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2023年的研究顯示,認為「我是台灣人」的佔61.7%;認為「我是中國人」的佔2.4%;認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32%。
郭正亮分析,「台灣人認同」未必等於「台灣國族認同」。譬如他是來台第4代,出生在台灣,所以是台灣人;有些人認同台灣的生活價值,希望保有現在的生活方式,所以認同是台灣人;第三就是認同台灣的政治制度,例如民主自由,所以認同是台灣人。但這和統獨沒有關係,也不等於要否定中華民族,也不等於是台灣國族認同。
郭正亮認為,政大選研中心調查「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卻不細究內涵,這樣的做法有問題!尤其民進黨利用政大的民調,政治解讀為大部分台灣人都想要獨立,只是因為怕有戰爭,所以不敢主張。
而政大選研的民調「中國人認同」偏低,郭正亮指出,可能因為等同於「認同外來政權」、「認同兩岸統一」,並未細分原因,混淆太多層面,應該用更中性的概念,例如中華民族來測試看看。「我誠心建議政大選研中心重新做民調」, 不能只用台灣人跟中國人,一定還要加上其他概念。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023年4月國政民調,可以複選,「自我認同為台灣人」均占9成多,自認是「中華民國一分子」者為78.2%,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有57.7%,過半!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仍有28.9%。
根據「台獨聯盟」2023年11月的民調,認同自己只有台灣人身分,只有30.7%,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
郭正亮披露,台獨聯盟為何會這樣問?因為他們反對中華民國,他們認為只要認同中華民國,就不是認同台灣建國。「我反而欣賞這種論述,邏輯清清楚楚,不會誤會」,郭認為,台獨聯盟很誠實,這才是真正台灣國族認同,獨盟問的才是對的。台獨聯盟做的台灣人認同是30.7%,政治大學做的台灣人認同是61.7%,相差31個百分點。
郭正亮稱,「台獨聯盟」民調,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加起來61.3%,和《美麗島電子報》中華民族認同57.7%,比較接近。也就是認同中華民國的人,接近認同中華民族。

阿楨 2024-04-09 03:23:14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