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3與A-3
中國L-15獵鷹超音速教練機
2012珠海航展:L-15高教機首獲12架訂單明年將交付海外用戶,岷山5000公斤推力渦扇發動機優于烏克蘭AL-222-25F原版,將裝備L-15高教機,有潛力改艦載機,也能用在ARJ21和翔龍無人機上。 (詳參【圖博館】: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 中國無人機 中國航母)
意大利制M346高級教練機
俄羅斯雅克列夫設計局與意大利馬基公司的雅克-130教練機
韓國航宇(KAI)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T-50金鷹攻擊/教練機
中國空軍訓練基地K8教練機群
埃及空軍列裝的中埃合造的K8E教練機
委內瑞拉空軍裝備的K-8高級教練機
英國皇家空軍的宇航(BAE)鷹(Hawk)教練機
英國授權美國生產Hawk教練機T-45
俄稱中國教練機出口量全球第一 L15市場前景好 2011-05-12《環球時報》
據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網站5月10日報道,在2007-2014年期間,中國將牢牢佔據全球最大噴氣式教練機出口國的地位,其外銷的教練機總量將達到168架,總價值高達14.93億美元。
據統計,中國在2007-2010年間直接出口和許可外國客戶生產的噴氣式教練機總共為114架,價值8.75億美元。而截止今年4月20日,中國在2011-2014年間還將向國外客戶提供54架新機,總價值6.179億美元。
俄媒體稱,目前,中國出口量最大的教練機為K-8。不過,由於這種飛機的性能已顯落后,因此其今后將會逐漸被更為先進的L-15所取代。L-15是中國迄今為止研制的最為先進的教練機,其最大起飛重量9800千克,實用升限16500米,機身長度12.27米,翼展9.48米。L-15的機身結構中有25%由碳復合材料制成。該機的使用壽命長達1萬小時(30年)。L-15可用於培訓飛行員掌握操控殲-10、殲-11和F-16等第三代戰斗機的技能。
俄媒體稱,據該機的生產商——洪都公司介紹,L-15的售價(基本型的單價約1000萬美元)將遠低於與其性能相當的其他同類機型,包括俄制雅克-130、韓國的T-50和意大利的M-346。中方專家認為,該機在國際市場上將會擁有非常不錯的銷售前景,尤其是那些裝備了K-8教練機的國家將會是L-15的重要潛在客戶。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曾宣布,採購L-15教練機的國家將有望獲得在其國內生產這種先進航空裝備的許可証,中方將會為國外客戶開展生產工作提供必要的協助。
據悉,授權國外生產的L-15不但將保留所有關鍵的特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對該機的潛在發展中國家客戶來說,L-15還將是一款價格相對低廉的先進戰機。在目前已經相對飽和的國家教練機市場上,中國研制的L-15可以說是一款具有很高飛行特性、能夠用於訓練最現代化戰斗機飛行員的先進教練機。
在銷量上緊隨K-8之后的是英國生產的“鷹”系列教練機(同期總出口量為167架,價值34.67億美元)。其中,“鷹”式教練機在2007-2010年間的出口量為105架,銷售額為21.51億美元。英國在2011-2014年間的教練機訂貨量為62架,價值13.16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英國在今后四年間的教練機出口數量將會超過中國。如果從銷售額上比較,英國無疑要明顯高於中國。
在全球教練機市場上佔據第三位的是俄羅斯的雅克-130。俄在今后四年間預計將出口32架該型教練機,總價值4.4億美元。當然,如果俄羅斯的一系列傳統武器出口國能夠繼續保持對俄制武器的需求,雅克-130在今后數年中將會取得更為出色的成績。
意大利憑借著MB-339?和M-346成為全球第四大教練機出口國(出口量20架,總價值5.22億美元)。該國在2007-2010年間總共出口了8架教練機,價值1.12億美元,今后四年的出口量預計為12架,價值4.1億美元。
俄媒體稱,位居第五位的是韓國,其出口機型為T-50(出口量16架,價值3.2億美元)。
總體而言,在今后四年中,各國出口的新型噴氣式教練機總量將達到225架,總價值41.94億美元。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42969/58518/14615797.html
相關新聞
T-50與M-346教練機使出渾身解數爭奪市場2010/02/06
阿聯淘汰韓國T-50教練機選中義大利M346 2009-03=02
新加坡選購義製M-346教練機 2010-07-09
立委林郁方:購買高級教練機,勿買韓國貨 2011-9-16
以色列與意大利軍工生産商簽訂采購合同 2012-07-24
AT-3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 維基百科
AIDC AT-3是中華民國空軍使用中的一種高級教練/輕攻擊機,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IDC,現已改制為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諾斯諾普(Northrop)公司(購併格魯曼(Gruman)公司後,改名為諾斯諾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合作研發,共生產65架。
AT-3的AT是Advanced Training,3是代表航發中心自力設計、生產的第三種軍用機。
本機被命名為「自強」(Tzu Chung),其意為「自立自強」,明顯反應中華民國在1970年代以來遭遇的政經艱困環境。
研發歷史
中華民國空軍雷虎特技小組之表演 1975年,中華民國空軍鑑於洛克希德T-33A教練機服役已久,日趨老舊亟需汰換,要求航空工業發展中心進行新型噴射教練機的發展工作。由當時中心主任李永炤中將召集華錫鈞少將、李雄材少校研議新型噴射教練機研發工作。
1976年2月,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與美國諾斯諾普公司合作進行新型噴射教練機的初步設計,並定名為XAT-3, 中文代號為「虹翔二號」[1]。由當時設計室主任王石生上校率20位設計小組人員至美國加州參與設計。
1977年,美國國務院否決該項合作計畫,以免影響當時與中國大陸發展中的友好關係,這決定嚴重阻礙XAT-3的設計發展工程。然而航空工業發展中心並未放棄,仍自力展開細部設計,並利用合作生產F-5E/F虎Ⅱ式戰鬥機之便,自諾斯諾普公司聘僱資深設計人員來台協助航發進行短期指導。
1977年3月,航發中心成立虹翔研造處,展開AT-3高級教練機的細部設計與製造工作,全案經費核定為新台幣三億八千餘萬元,僅為諾斯諾普公司估算的八分之一。
1979年6月,虹翔研造處完成AT-3高級教練機細部設計工作,完成四千餘張設計藍圖。
1980年7月17日,編號0801、序號69-6001的一號原型機完成裝配出廠,並被命名為「自強號」,由當時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國防基金會董事賴名湯上將、空軍總司令烏鉞上將共同揭綵。
1980年8月13日,執行天運演習,將XAT-3一號原型機從航發沙鹿廠區以陸上拖運的方式運至清泉崗基地進行試飛工作。
1980年9月16日,由中華民國空軍試飛室主任樊啟健上校(前座)與試飛員李心澄中校(後座)於早上十點進行首次試飛,當時空軍總司令烏鉞上將、政戰主任陳燊齡中將親臨視察。
1980年9月25日,故總統蔣經國先生視察自強號試飛情形。
1981年2月15日,編號0802、序號70-6002的二號原型機出廠。
1981年7月,採購器材籌建AT-3高級教練機生產線。
1981年10月30日,二號原型機進行首次試飛成功。
1981年11月,中華民國國防部正式核定生產60架,以取代當時中華民國空軍服役中的T-33A教練機。
1982年3月,首架A-3雷鳴機出廠。
1982年7月8日,A-3雷鳴機進行首次試飛,試飛員為李心澄中校。
1983年2月,第二架A-3雷鳴機完成試飛,試飛員蕭文斌中校。
1984年1月,首架生產型AT-3高級教練機出廠。
1986年6月27日,時任空軍總司令的郭汝霖上將第一次試飛第一架改裝三片式座艙罩的AT-3(編號0815)。
1986年9月11日,時任空軍總司令的陳燊齡上將試飛改裝三片式座艙罩的AT-3(編號0818)。
1987年2月20日,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上將同乘試飛AT-3(編號0825)。
1989年6月30日,AT-3高級教練機生產完畢結案。
設計特徵
本機為傳統懸臂式低單翼主翼構型。水平尾翼為單片全動式,與方向舵均由液壓致動器動作。起落架為前三點式單輪組,鼻輪採用二段伸長式起落架支柱,以便在起飛時獲得較大升力,縮短滑行距離。機體及機翼材料主要是鋼和鎂,少部分使用石墨纖維複合材料。座艙為縱列雙座式設計,座艙罩向右側開啟,後座較前座高出30公分。
為滿足作戰需求,動力裝置選用2具美國蓋瑞特(Garrett)公司TFE731-2-2L無後燃器渦輪扇發動機,以獲得中低空、中低速至穿音速飛行時的最佳性能,並減少因單一發動機故障而失事的機率。該型發動機主要結構包括一級風扇、四級軸流式低壓壓縮器、一級離心式高壓壓縮器、反流式燃燒室、一級高壓渦輪、三級低壓渦輪等,可產生14:1的總壓縮比,旁通比約為2.7:1。TFE-731-2-2L的最大推力為1.587公斤,一般巡航(0.8馬赫,12,200公尺)推力為344公斤,整體推重比約為0.61。
AT-3上有兩具獨立的燃油供應系統,並具有「交互供油」(Cross feed)的功能,當某一具供油系統故障或受損時,另一具供油系統將會自動接替供給兩部發動機燃油。而每個燃油箱本身也具備自動防漏與封閉的功能,容量為815公升(215加侖),兩個油箱的總容量為1630公升。除了內部主油箱以外,AT-3兩翼下的內側掛架可各加掛一個568公升的副油箱,能夠有效延伸滯空的時間。
由於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岡山介壽二廠於1983年才開始生產TEF731-2-2L發動機,故XAT-3一、二號原型機使用的發動機型號不明。
AT-3的航電系統主要交由於民國69年4月1日成立的介壽三廠負責。在AT-3中大部份的航電系統,包括通訊及導航設備,大都集中在前段機身中的大型航電艙中。其主要航電設備包括超高頻通訊系統(UHF),敵我識別器(IFF),戰術導航儀(TACAN),姿態與航向參考系統(AHRS),攻角指示器等等。
AT-3上同時也配備了抬頭顯示器(HUD),在選用航電配備方面,則包括雷達高度計、都卜勒雷達、前視紅外線、慣性導航系統、雷達警示接收器,以及干擾絲等等,可搭配不同作戰需求使用。
XA-3雷鳴(Lui Meng)號攻擊機
這是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首架專業的噴射對地攻擊機。1979年7月7日,中華民國國防部核定新台幣3億4000萬元的「雷鳴計畫」,要求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必須在4年內完成2架以XAT-3為藍本的XA-3對地攻擊機之原型機。主要修改重點為將雙座修改為單座,加裝1門30mm機砲,並增加武器攜載能力和種類[2]。其後由於物價上揚,再追加1億6000萬元,整個雷鳴計畫經費高達5億元,由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支出[2]。
1982年3月25日,中華民國國防部正式核定改裝自AT-3教練機的XA-3攻擊機,命名為雷鳴號。
首架原型機(序號0901)於1982年7月8日以一架XAT-3伴隨,由當時的航發試飛室主任李心澄首飛成功[2],塗裝為三色叢林迷彩。試飛成功後舉行慶祝茶會,茶會進行中,當時的空軍總司令郭汝霖萬分高興,認為茶會還不夠,下令隔壁的空軍427聯隊將聯隊冰啤酒送過來,宣佈「碰罐慶祝」、「無限暢飲」[3]。同年10月22日,XA-3首度在飛行中成功試射30mm機砲。第二架(序號0902)也在1983年2月17日試飛[2]。
本機機體為鋁合金半硬殼式結構,並使用較多的石墨纖維複合材料以減輕重量,增加強度。主翼則為多樑式結構。航空電子系統方面與AT-3使用者相同,但加裝抬頭顯示器(HUD)、瞄準具及照相槍。武器酬載重量為2,727公斤,兩翼下及機腹下共有5處掛架,可攜載火箭莢艙、機砲莢艙及各類炸彈;翼端掛架則可掛載AIM-9響尾蛇飛彈或天劍一型飛彈。
然而即將量產時,空軍向美國購買的F-5戰機已開始交機200多架,各基地暫不缺飛機。又向歐洲以「阿里山計畫」買到將近2個聯隊數量的F-104二手戰機,所以缺乏採購意願。海軍多年來雖有建立海軍航空隊的構想,而曾認真考慮,最後也因國防部組織調整等因素擱置[2]。1983年7月中華民國國防部宣佈終止XA-3的發展計畫。
其後,兩架X-A3成為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測試多種飛彈、航電系統的載具,並曾成功試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2]。XA-3二號原型機繼續升級至AT-3B規格,AT-3教練機陸續量產時,軍方要求航發中心把部分X-A3的特點加裝於教練機型[2]。
目前X-A3初號原型機保存於空軍官校機棚,二號原型機則在成功嶺露天展示[3]。
由於機身重量增加,AT-3A的部份飛行性能指標要比AT-3略微下降些:
高空平飛極速:0.85Mach-->0.76Mach
海平面爬升率:3078m/min-->2438m/min
實用升限:14625m-->14021m
滯空時間:3.2hr-->小於3hr
最大航程:3189 km-->3037 km
AT-3B
1987年8月,其中一架原型機被加裝一套AN/APG-66射控雷達、兩具多功能顯示器、MIL-STD-1553B軍規數位資料匯流排,並增加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發射能力,使其成為反艦攻擊機。並曾有意推銷中華民國空軍作為轉換訓練先導教練機與中華民國海軍航空大隊建立定翼反艦攻擊機能量,雖然在漢光演習時曾有發射雄二反艦飛彈擊中60公里外靶艦的紀錄,但中華民國海軍仍不感興趣而失敗。已知有本軍序號0825、0902等二架AT-3進行過此類改裝。
服役歷史
1984年3月,首架量產型AT-3高級教練機正式撥交空軍官校(編號0803)。
1989年3月27日,中華民國空軍雷虎特技小組首度使用AT-3高級教練機進行特技飛行表演,取代原先使用的F-5E/F。
1990年6月,中華民國空軍撥交部分AT-3高級教練機至三十五夜攻中隊,擔負夜間對地、對海巡邏、電子作戰等任務,以取代原先使用的T-33A。使用的AT-3裝有1具AN-M3 12.7mm雙聯裝機槍莢艙。後來第35羚羊夜攻中隊解散,編制的AT-3攻擊隊全數撥交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作為官校戰鬥組的高級教練機使用。
2001年5月,展開AT-3高級教練機延壽計畫研究。
2002年起,為現役的AT-3機隊實施延壽計畫,延長服役年限至2017年。
2005年12月,外電報導漢翔公司再度進行為2架AT-3A加裝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和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計畫,改良編號為AT-3K。
2006年9月8日,最後一架延壽性能提升的AT-3高級教練機返回空軍官校(編號0835)。
2006年10月,AT-3高級教練機飛行員個人飛行時數突破5000小時,漢翔公司舉行授證典禮,表彰飛行教官的傑出表現。
2010年11月15日,AT-3高級教練機自首架原型機出廠已卅年。
2011年5月4日,漢翔公司頒發個人飛行時數證書、榮譽臂章以及AT-3模型予空軍官校的林紹文教官,個人AT-3飛行時數高達8000小時。目前官校的飛行教官中,駕駛AT-3超過1000小時以上者,共有16人。其中,飛行時數超過七千小時的陳佳教官,超過6000小時的周國祥、黃銘勳、劉振榮、周自立教官,超過4000小時的蔡益龍、蔣忠荷教官,超過3000小時的劉澤森、楊肅祺、董延珂、徐明弘教官,超過2000小時的溫祥怡、趙文芳教官,飛行時數超過1000小時的陳君宜、莊倍源教官,其中女飛行員陳君宜中校,亦是首位戰鬥機女飛行員。
2011年,機號為0811、0812、0820、0821、0832、0842、0845等7架AT-3教練機飛行時數滿5000小時。
AT-3原型測試機
試飛員:朱泰樺上校
編號0802「自強號」是AT-3第二架原型機,當時用於執行螺旋試驗,於後機身加裝支撐結構架及阻力傘,歷經三年時間進行危險及困難的螺旋試驗後,獲證AT-3不適合用於螺旋訓練。目前放置於漢翔公司台中廠區飛機公園做展示。
失事記錄
1990年8月7日,編號0845、序號77-6045在澎湖馬公失事迫降,飛行員羅夢雄及陳水幹死亡。
1990年9月6日,編號0837、序號76-6037因機械故障墜毀在嘉義大埔地區,1名飛官跳傘獲救。
1991年4月23日,編號0831、序號76-6031墜毀在高雄燕巢地區,教官周國祥、學官楊鐵忠獲救。
1992年10月14日,編號0804、序號73-6004因航管人員導引疏失於屏東山區撞山。飛官陳志恆、飛行生林明正殉職。
1994年1月26日,編號0850、序號77-6050於新竹外海失控墜海,該機屬於第35作戰中隊,劉兆瑞上尉獲救、黃錦鴻中校殉職。
1994年11月7日,編號0858、序號77-6058在苗栗外海發動機熄火墜海,該機屬於第35作戰中隊,飛官傅惠民、張志勇二人獲救。
1995年6月12日,編號0805、序號74-6005在新竹基地進場落地時鼻輪未放妥衝出起火,該機屬於第35作戰中隊,飛官王光璽、段連昇重傷。
1996年2月28日,編號0843、序號76-6043因發動機冒煙,中尉學官陳厚志關斷油路系統後墜毀在高雄市橋頭區,飛行員獲救。
1997年6月27日,編號 0833、序號76-6033因操演失控墜機於岡山校區機場西側跑道,空官雷虎小組教官徐海華少校殉職。
1998年9月5日,編號 0826、序號76-6026於降落滑行時起火,學官少尉陳家梁跳傘獲救。
2003年6月11日,編號 0827、序號75-6027於目視飛行訓練科目時墜毀於台東關山附近,少尉學員邱一峰與少校教官段連昇殉職。
2012年2月3日,編號0809,在進行例行訓練飛行時於屏東縣春日鄉古華村士文溪上游上空,未保持規定的3呎(約1公尺)安全距離與編號0816教練機發生擦撞意外,撞及0816號教練機的左後水平尾翼。正駕駛曾國維中尉和副駕駛張國強中校均跳傘逃生獲救,送枋寮醫院急救。2人均有骨折現象,暫無生命危險。編號0816教練機則安返岡山空軍基地,機上正副駕駛吳岳恆上尉與黃銘勳教官均安。
衍生型
XAT-3:原型機,共生產3架。(二架原型機和一架螺旋訓練試驗機)
AT-3:量產型,為一高級教練機,具有有限地面攻擊能力,共生產60架。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擁有其中一架,隨後與AT-3A一同接受改裝工程,除加裝AN/APG-66T射控雷達外,並增加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發射能力,成為一反艦攻擊機。
AT-3A:亦稱為A-3,被命名為雷鳴(Lui Meng),為一單座地面攻擊機,共生產2架,本軍序號為0901與0902;1987年8月,其中一架加裝AN/APG-66T射控雷達,並增加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發射能力,成為一反艦攻擊機。
一般特徵
機組員:2名
全長:42呎4吋(12.9公尺)
翼展:34呎3.75吋(10.46公尺)
全高:14呎3.75吋(4.36公尺)
翼面積:236.05平方呎(21.93平方公尺)
空重:8,500磅(3,855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7,505磅(7,940公斤)A-3攻擊機:20,100磅(9,117公斤)
引擎:2 具蓋瑞特(Garrett)公司TFE731-2-2L無後燃器渦輪噴射發動機,每具最大輸出3,500磅(15.6 kN)
飛行表現
極速:562哩/時(904公里/時),高度36,090呎(10,827公尺)
航程:1,417哩(2,280公里),無副油箱 ,攜帶2具副油箱為1,982哩(3,189公里)。
飛行升限:48,065呎(14,420公尺)
續航時間:3.2小時(無副油箱,僅依靠機內燃油時),攜帶2具副油箱為5.2小時。
武裝
AT-3武器酬載能力為5,998磅(2,727公斤),A-3攻擊機武器酬載能力增加為6,614磅以上(3,000公斤以上);兩翼下共有4處掛架,機腹下1處,再加上翼梢掛架,共有7處掛載點。
機首右前方:1門30機砲(A-3攻擊機)
機腹掛架:1處,可掛載910公斤重武器,可攜帶1枚Mk84 2,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或1具AN-M3 12.7mm雙聯裝機槍莢艙。
內側掛架:2處,可掛載636公斤重武器,包括Mk83 1,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Mk 20集束炸彈或150加侖(568公升)副油箱。
外側掛架:2處,可掛載272公斤重武器,包括5吋或2.75吋火箭莢艙或其他武器。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A-3攻擊機)
翼端掛架:2處,可掛載2枚AIM-9響尾蛇飛彈或天劍一型飛彈。
註解
1.^ 虹翔一號為T-CH-1中興號教練機開發代號,虹翔三號則是XC-2運輸機開發代號
2.^ 2.0 2.1 2.2 2.3 2.4 2.5 2.6 XA-3雷鳴機 首飛30週年 (中央社、2012年7月15日)
3.^ 3.0 3.1 雷鳴30年前首飛 茶會變酒會 (中央社、2012年7月15日)
參考資料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AT-3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
Sharpe, Michael. Attack and Interceptor Jets. New York City, NY: Friedman/Fairfax Publishers. 1999. ISBN 1-58663-301-5.
AT-3教練機4,000飛行小時授證典禮。全球防衛雜誌,37卷3期(223期),民92年3月,頁12。
延伸連結
漢翔公司網站上的AT-3介紹
AT-3自強號高級教練機升空三十周年紀念
AT-3失事記錄
空軍官校網站上的「AT3研發與性能簡介」
TaiwanAirPower
收購烏克蘭"動力沙皇"受阻 中國企業向烏索賠228億
烏通社2020-12-05援引北京天驕公司在烏克蘭合作夥伴DCH集團的新聞稿稱,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政府,根據烏中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提出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8億元)的賠償。
回應
馬達西奇到了最後會和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一樣的。
這就烏克蘭是當美國佬奴才的下場!
中國新版L-15AW戰機亮相 2020-12-09 兵工科技
目前除了洪都設計的L-15“獵鷹”在進行攻擊機功能的拓展外,國外同類教練機如雅克-130、M-346和T-50等都在進行類似的改進,隨著第四代和四代半戰機的普及,國際上對於L-15這類高級教練機的需求很大。
對於大多小國來說,L-15AW就是一款能兼顧從日常訓練到空中攔截的“多用途戰鬥機”。如果作戰任務有進一步的要求,比如超視距空戰、多目標攔截、反艦等進階要求,還可以選擇配置更高的L-15B。
總的來說,L-15可以說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教練機,物美價廉,定位很准,很受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青睞,因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回應
可惜發動機還是烏克蘭的AI-222K-25F
高級教練機,FC31,梟龍改進型,都在等WS-19。
L-15教練機動力裝置_百度百科
L-15教練機01架原型機採用捷克DV-2S發動機,後續型號將換裝帶有加力燃燒室的烏克蘭АИ-222К-25Ф以實現超聲速飛行,未來幾年內使用國產“岷山”發動機。
中國同時研製8種渦扇發動機 2020-04-09
渦扇15,是為殲20的標配,性能對標美國F119。
渦扇10,是殲10/11B/16標配,使用壽命遠超對標的俄AL-31F。
渦扇20,是運20標配,對標俄D-30K和國產的渦扇18。
渦扇13,是JF17梟龍/FC31鶻鷹標配,對標俄RD33。不過真正的目標渦扇19,對標美國F414。
CJ1000AX/CJ2000,是國產大客機C919/C929標配
殲20為何沒有雙座型?這個畫面裡就能看出端倪(圖) 2020-03-11 新浪軍事
首先,教-10飛機的出現,使得中國空軍原有的訓練體系,從原來的“三級四機制”教練體系轉變為“三級三機制”。原有的體制下,航校學員在經過初教-6和中教練-8之後,需要駕駛殲教-7或者教練-9進行高級訓練後,還要在雙座同型教練機進行換裝、戰術訓練,才能獨立駕駛單座戰鬥機執行作戰任務。而在新體制下,只需要在教-10上完成高級訓練後,就可直接駕駛殲-20。教-10在設計之初,無論是機動性還是航電設備,都與先進戰機非常接近。
其次,雙座型殲-16性能強大,足以替代殲-20完成對地攻擊任務,殲-20的機腹彈倉有4個掛點,兩側彈倉各有1個掛點,而殲-16共有12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可以達到12噸,所以在未來的作戰體系中,殲-20會利用自己隱身突防能力強的優勢,扮演“踹門者”的優勢,提前端掉敵人的防空系統和預警指揮系統,然後利用殲-16“炸彈卡車”的優勢,逐一發動攻擊。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11/doc-iimxyqvz9633097.shtml
大陸武器愈造愈先進 為何少見對外出口? 2022/02/04 中時
雖然中國大陸近年持續公開殲20匿蹤戰機、極音速武器、先進潛艦與水面作戰艦等尖端武器,且價格相對低廉、限制又少,但根據智庫統計,其軍備出口卻不升反降;《歐亞時報》指出,這是因為外界懷疑其先進技術體系不完整且未經實戰驗證,對產品水準存在疑慮。SIPRI統計,中國2010至2020年出口價值166億美元軍備,遠低於美國1050億美元和俄羅斯705億美元;且持續下降,2020年僅7.59億美元。
回應
軍火市場並不在乎有無實戰驗證,買武器從來都是政治問題(交保護費),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賣軍火多是單純生意,自然不會是各國的優先選項。
目前美式軍火占了全球絕對大宗的優勢,大陸隨著大陸國力的上升,只要可靠、易維護、價廉物美,打開市場是遲早的事。
大陸最新的武器都是這幾年才開發完成的,數量不多自己用都不夠,
相關新聞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軍事專家:數據存疑
2021-12-06,瑞典SIPRI稱,世界100家最大武器製造商,美軍工企業第一(占54%),中國(13%),英國(7.1%)和俄羅斯(5%),引發助推“中國軍事威脅論”的質疑。
衣索比亞將購買中製L-15戰機(第一個國際用戶是甘比亞2015年購買了6架),L15採用2具AI-222發動機,單具最大後燃推力41.2千牛頓,極速可達1.4馬赫,有具搜索範圍達到110公里的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PESA),可攜掛PL-12空空飛彈,及精準導引對地攻擊飛彈,這使得它成為最輕型的多功能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