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塔》
那當然,謝克是位香港廣告美術設計師,故《中國浮屠藝術》以個別名塔的圖文介紹為主,而張馭寰是大陸研究的專家學者。
真是內行人看門道,難怪《中國塔》第六章<塔內部結構的研究>能指出王其明下文:「到唐代為止﹐磚塔為單重塔壁﹐樓板和扶梯均為木製。從宋代起多為雙重塔壁﹐兩壁之間設有梯級和走廊。」的所以然:
「唐代的磚塔僅仿照木結構建築,四面砌磚,以木梁板做成樓層,以木梯上下……這種縱橫之間沒有連接構件,若遇地震就會出現門洞窗口部位開裂,甚至倒塌。宋代總結唐代空筒塔不牢固、不安全的教訓,對塔的內部進行改革,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結構方法(如壁內折上式、壁邊折上式、穿壁式、回廊式、穿心式、扶壁攀登式、螺旋式、混合式)。」(p7)
第八章<各部工程做法>更指出堆土法磚塔施工傳說之謬:「使用插杆腳手架,可從塔身留下的插杆洞眼分析得出。」(p7)
中國古塔
中國古塔,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古塔爲祖國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爲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譽爲中國古代傑出的高層建築。
塔的定義
塔,源于古印度興建的年代,一說佛陀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孤獨長者就已開始,建造用以供養佛陀的頭發、指甲來表達人們對佛陀的崇敬。一說是佛陀湟磐後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譯“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譯“塔婆”(Thupo),別音“兜婆”或稱“浮屠”漢文意譯爲“聚”、“高顯”“方墳”、“圓塚”、“靈廟”等,另有“舍 利塔”“七寶塔”等異稱。
中國塔類型可分爲兩大部分:
按性質分類有:喇嘛塔(藏傳佛塔)、寶篋印塔、金剛寶座塔、“中國?屠婆式”塔(無縫塔)多寶塔、文峰塔。
按形制分類有:樓閣式塔、密簷式塔、內部樓閣外部密簷式塔、造像塔、幢式塔、異形塔。
看一座塔,不能單純地看它的外形,應當從內部構造與外部式樣兩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實際上中國的塔不全是高層建築,也就是說不全是樓閣式塔,而樓閣式塔則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國大量的塔是用磚造的,是磚塔。而且絕大部分的塔是不可能登人的,只是一種象征性的塔,當然不可以一概而論。
中國塔數量很多,式樣都不相同,塔的性質與佛教的分宗派也有關系。
著名古塔
西安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內,矗立著古樸雄偉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現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視爲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樓閣式磚塔采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棱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風格。
外觀造型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米,塔身呈方形角錐體,坐落在底面積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磚臺上,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外部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螺旋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莊嚴古樸,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鹼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自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呼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淨理了可悟,騰因夙所宗;誓將挂冠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于哲理的感歎,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曆史記錄
據史書記載,慈恩寺始建于隋開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爲追念他母親文德皇後而擴建,寺院的規模很大,共有13個院落,897間房屋,雲閣禪院,重樓複殿,異常豪華。唐王朝滅亡後,大慈恩寺也漸漸頹廢毀壞。現存的寺院建築大部分是明代時重修的。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附近環繞曲江池、杏圓和樂遊原,風景秀麗迷人。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爲了供奉和儲藏這些寶物,而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的。玄奘被尊稱爲“三藏法師”,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經。唐高宗和唐太宗曾親自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
早在唐中宗神龍年間,雁塔題名就已形成風俗。凡新科進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園遊宴,然後登臨大雁塔,並題名塔壁留念。當年27歲的白居易成爲進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劉滄更豪邁的題下“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紫豪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玉樓”,把雁塔題名與登仙並提了,可見他們洋溢著春風得意的喜悅心情,把雁塔題名視作莫大的榮譽了。到後來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題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間一場大火毀掉了珍貴的題壁。
到了慈恩寺,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這裏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河南偃師人,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譯家、佛學家,他于公元628年自長安西行,曆經艱難險阻到達印度,得到戒賢法師的精心指導,公元645年回到祖國,朝廷在慈恩寺舉行了空前盛大的歡迎儀式,出動了1500多輛軒車、200多幅刺繡佛像、500多幅以金線繡出的經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輛莊寶車,盛況空前。玄奘帶回佛經657部,先後在弘福寺、慈恩寺、玉華寺等處翻譯佛經74部,共計1335卷,在我國佛教四大譯家中譯書最多,譯文最精。
大雁塔確是盡收佛學經典之家,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著顯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規模,更是您西安之行不可忽略的名勝。
著名的玄奘法師,也就是盡人皆知的《西遊記》裏的“唐僧”,曾在這裏翻譯佛經,宣講佛法。據說,唐玄奘“西天”取經回國後,便組織全國各地100位高僧,開始翻譯他帶回來的佛經。爲了保護佛經,他向朝廷建議,修建一座塔,來貯存這些經典。唐高宗李治接受了他的請求,于永徽三年(公元650年)在慈恩寺修建了這座大雁塔。
玄奘還應唐高宗的囑托,由他口述,其弟子筆錄,將他17年旅途中經曆的110個城邑和傳聞的28個地區和國家的曆史、山川交通、民俗風情、物産氣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記》12卷,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産。這位傳奇式的人物被尊稱爲“三藏法師”,他不畏艱難,排除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自唐代以來以來廣爲流傳。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在此基礎上寫成了膾炙人口的中國古代四大小說之一《西遊記》。
大雁塔初建時,同印度佛塔的樣式相同:5層,磚表士心。塔上建有相輪露盤。各層貯藏佛經。後幾經改建修繕,形成現在的式樣。如今的大雁塔高64.1米,共7層,自第一層以上,每層顯著向內收攏,呈方形錐體。塔身仿木構形式,用青磚砌成,每層砌成枋、鬥拱、柱額和突出來的磚欄,形成一個個的房間。每層四面各有一個磚券拱門。塔內每層有呈方形的塔室,每層四面各有一個磚券拱門。塔內層有方形塔室,每室有階梯,可逐層盤旋登至塔頂,登高觀賞長安景色,吟詩賦詞,抒發情懷。
小雁塔
西安城南1公裏處的薦福寺內,有一座典型的密簷式佛塔-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共15級,約45米高。相傳,當年義淨法師爲了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薦福寺塔。皇帝李顯極其懦弱,凡事都要皇後拿主意。皇後得知此事後,即令後宮嬪妃及宮娥、彩女都捐錢修塔。宮人們爭先恐後,慷慨解囊。捐的錢建了這座塔還未用完。
在漫長的歲月中,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曆史呢!公元1487年,陝西發生了6級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間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鶴的小京官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一段奇事後,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門楣上。建國後修複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象一個“不倒翁”一樣,雖曆經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這不能不令人歎服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建築技藝的高超!
靈光塔
靈光塔位于長白鎮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臺地上,海拔869米,北約200米有一山峰,稱一覽峰,高聳的一覽峰成爲靈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約2華裏,鴨綠江由東向西流,塔高出鴨綠江水面約百余米。鴨綠江和塔山之間爲東西長約4華裏,南北寬約2華裏的盆地,原名塔甸,現變爲街區和農田。長白至臨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經西延伸。登上塔山遠眺,長白鎮市街和對岸朝鮮惠山市容盡收眼底。1988年1月13日,由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光塔爲唐代渤海時期(698年~926年)所築。是我國東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國遺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曆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頂上。爲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樓閣式磚塔。底層簷下四面皆有紋飾花磚。第二層至第五層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欞窗。其形制與西安興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風格。
靈光塔塔身高約13米,塔基爲等邊四邊形,塔高五層,青磚結構。塔峰光平素樸。雖曆經滄桑變遷,萬物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動。寶塔居高臨下,鴨綠江在其腳下日夜不息的流過,凡是到過長白縣的中外遊人,遊塔山、觀古塔、俯瞰一江兩國風光,在塔前留影紀念,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該塔對研究渤海時期的文化和建築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
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本名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因其全部爲木構,遂通稱爲應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造型雄偉,結構嚴謹,塔內的木結構柱梁鬥拱,縱橫參差,不用一釘。應縣木塔建于遼清二年(1056年),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當時是寺中的一個主要建築。木塔修建在一個石砌高臺上。臺高4米余,上層臺基和月臺角石上雕有伏獅,風格古樸,是遼代遺物。臺基上建木構塔身,外觀五層,內部一到四層,每層有暗層,實爲九層。總高67.31米。塔的底層平面呈八角形,直徑30.27米,爲古塔中直徑最大的。底層重簷,並有附階,塔的第一層南面辟門,迎面有一高約10米的釋迦像,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有6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壁繪有金剛、天王等壁畫,門額壁板上所繪的三幅女供養人像尤爲精美。在第一層的西南面有木制樓梯。自第二層以上,八面淩空,豁然開朗,門戶洞開,塔內外景色通連。每層塔外,均有寬廣的平座和欄杆。九百年來,木塔曾經受了多次強烈地震的考驗,屹然不動,未受到任何損害。說明它的抗震力很強,反映了我國古代木構建築的成就。是我國現存木構建築之最,也是現存世界古代木構建築之最高者。
蘇州虎丘塔
又稱雲岩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于後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于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爲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采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于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山西五臺山大白塔
位于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中心寺院群,大白塔建于元德五年(1301年),是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修建。
據《山西省佛教名勝》記載,五臺山佛教中心區臺懷鎮,有一座高聳入雲潔白渾圓的巨大佛塔——大白塔,它是五臺山的象征,被譽爲“清涼第一勝境”。大白塔所處的寺院叫塔院寺,寺以塔名,頗爲得體。
大白塔位于殿闍之間,雄偉挺拔,直指藍天,有氣蓋山河,一覽五臺之慨。古人稱譽此塔,“厥高入雲;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也”。塔基爲正方形,環周83.3:米,通高75.3米。寶塔通體潔白,塔身狀如藻瓶,從底到頂,由粗而細,又由細而粗,再由粗而細,粗細相間,方圓搭配,造型優美。塔頂之上,蓋銅板八塊,形成圓形,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地位安置,圓盤上面是風磨銅寶瓶。圓盤周長23米多,銅頂高5米多,從銅頂到銅盤邊緣由銅鏈來固定,望去似北方的草帽,南方的鬥簽。圓盤邊緣,還吊裝36塊銅質垂簷,每塊長2米余,寬近1米。各垂簷下端,又挂風鈴3個,連同塔腰風鈴在內,共有252個。每逢風和日麗,雲過塔移,鳥雀圍翔,風吹鈴響,悠然成韻,別有一番幽雅情趣。明代鎮澄法師曾有詩贊曰:“浮圖何縹渺,卓出梵王宮。遠帶青山色,孤標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寶擇振天風。自是藏靈久,神邦萬古崇”。大白塔的下層,建有塔殿三間,塔周身築有木柵欄,欄內有可容兩人對行的轉道。附塔轉繞,人越顯其小。大白塔是中國建塔史上的一項傳大成就,是中國塔式建築中少見的珍品或孤例,是研究高層建築如何經曆地震和風雨雷電侵襲而不衰的實物資料。
山西五臺縣佛光寺祖師塔
在山西省五臺縣東北32公裏佛光山佛光寺內。塔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 年),是創建佛光寺的初祖禪師的墓塔, 磚結構,平面六角形,二層,高約8 米, 式樣古樸。塔身由青磚砌築而成,表面塗 以白色,以示清淨純潔。下層內部系六角 形小室,西面開券門。上層實心,西面作 圓券假門,西南、西北作假直欞窗,下層 塔身平素無裝飾,門的券面用蓮瓣形或火 焰形作裝飾。塔身上部微出叠澀一層,澀 面砌出鬥拱,每面九枚,其上又出叠澀一 層,上層密列蓮瓣三層,蓮瓣上又出叠澀 六層,構成第一層簷部,下層簷的背上, 用反叠澀仿木制胡狀的形式,每角立瓶形 的角柱,每面作壺門四間,剔透淩空與內部塔體脫離。束腰上下收分甚緊束腰上澀之上,又出仰蓮瓣三重,以承托上層塔身。上層塔身的六個角上都立倚柱,柱頭柱腳,柱中都用仰蓮花捆束著,富有印度 風格。西面假券門券面也作火焰形,近券 頂處並用施紋裝飾,券下兩扇假門左扇微 起錯縫,仿佛開著一些,這層塔身表面用 土朱畫作一部分結構作裝飾。西北直欞窗 以上,在柱頭間畫額兩層,額內畫五個短槨,額以上畫人字形的寂間鋪作。上層塔身以上六角柱上,作出角梁頭的形狀,梁頭之間出澀一層,其上出三層蓮瓣,成爲上簷。塔頂的磚刹,用仰覆蓮作座,其上又安仰蓮一層仰蓮上安六瓣的覆缽,其上 又出蓮瓣兩重,以承托最上之寶珠。塔的形制是國內僅見的孤例,也是全國僅存的兩座北魏石塔之一。
安徽安慶振風塔
在迎江寺內,原名萬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後取名“振風”,有“以振文風”之意。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年),是長江沿岸著名古塔之一。素有“過了安慶不看塔”之譽。 樓閣式磚石結構,高7層,分168階盤旋而上。每層八角,名懸銅鈴,風起叮當作響;名層塔門多變化,遊人往往迷入難出。內有浮雕佛像600多座,碑刻51塊,外有石欄環衛。登塔眺望,巍巍龍山,浩浩長江,全市景色,一覽無遺。“塔影橫江”爲“安慶八景”之一。造型和工藝技巧,具有明顯時代特色,極爲壯觀,是我國長江中下遊江岸上著名古塔,俗稱“萬裏長江第一塔”。
寧夏銀川海寶塔
海寶塔在銀川市北,俗稱北塔,常被作爲銀川的象征。塔原名黑寶塔,清康熙《重修海寶塔記》上說,因十六國時期夏國大單于赫連勃勃曾重修此塔,于是便有了“赫寶塔”的訛傳。訛寶、黑寶、海寶三個名稱音都相近,很有可能是“赫”字訛傳的。海寶塔屬于仿樓閣式磚塔,原塔十三級,高聳入雲,自七層而上,從塔外盤旋淩空而上。重修以後,一是把原來七層以上在塔外淩空盤旋而上結構改變了,其次是把塔的層數減少了兩層,成爲連天盤在內的十一級塔。現在的塔就是九級,連塔座在內共十一級,通高53.9米。塔建在每邊長19.7米、高5.7米的磚臺上。塔後有天橋通向韋陀殿和臥佛殿。塔的平面爲十字折角形,每面正中突出一部分。在高層樓閣式塔中,這種形式尚不他見。第一層塔的入口有小抱廈,進抱廈入卷門,迎面有羅漢龕,龕的兩旁有磚梯可上登。每層正中辟卷門,兩側置假龕。卷門和假龕上,挑出菱形角牙子三層。自第二層開始,每邊挑出疊澀三層,正好作爲卷門和假龕的底邊。塔身內部也呈十字形,中央爲一方形塔室,每層寬度逐收15—20厘米。塔刹也與衆不同,用綠色琉璃磚砌成的桃形四角攢尖頂,並無相輪、華蓋、寶珠等部分。這種形制,非常罕見。
遼陽白塔
遼陽白塔是全國76 座古塔之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坐落于遼陽中華大街北側,塔高七十一米 ,八角十三層密簷式結構,是東北地區最高的磚塔。因塔身、塔簷的磚瓦上塗抹白灰,俗稱白塔。
杭州雷鋒塔
杭州西湖邊有一座千年雷鋒塔,因爲白娘子的傳說而廣爲人知。1924年雷鋒塔倒塌後,魯迅先生的兩篇雜文更使它名滿天下。
公元10世紀,那時的杭州城是吳越國國都。在五代十國中,吳越國是個小國,統治的疆域爲現中國浙江省爲主的東南沿海一帶。吳越國的創立者是來自浙江臨安的錢繆,據說他非常尊重佛教,其原因是因爲他早年身份微*時曾經受到浙江臨安東天目山昭明禪寺法濟湮禪師的器重。“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他發迹建立了吳越國後,便大事提倡佛教,建造佛塔。王室人員更是帶頭禮佛、供佛,從而在全社會習佛蔚然成風,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吳越國的最後一位國王錢俶。
塔之曆史
錢俶以“敬天修德”名義在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召集一批頂尖的能工巧匠,在秀甲天下的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夕照山上開始了雷鋒塔的建造。因爲夕照山南麓曾是吳越國建杭州城池的西關,因此雷鋒塔曾稱爲“西關磚塔”。在一些古人的著作論文中,也有稱“王妃塔”或“皇妃塔”的。這一稱呼涉及到造塔的又一來由,據這一緣由的說法,認爲建雷鋒塔是爲了答謝佛恩使吳越王妃生了皇子。按吳越國王錢俶親筆留題在雷鋒塔《華嚴經》刻石後面的跋的說法,雷鋒塔塔名確是“皇妃塔”。盡管兩種說法不一,但都認爲建塔是爲了感謝佛恩。
實際施工時只建了七層。雷鋒塔初建成時,金碧輝煌,瑰麗多姿。全塔以磚石砌成塔身、塔心,塔基平面是一個等邊八角形,外觀八面。塔身外圍設有木構簷廊,重簷飛棟,洞窗豁達,是一座典型的八面七層磚木結構樓閣式塔。沿塔身內、外圍之間設有螺旋狀登塔樓梯,可逐層上達塔頂。憑窗依闌遠眺,西湖山水形勝盡在眼中。
塔建成後,數次遭到戰爭的創傷。北京宣和年間(1119-1125年),浙江爆發了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從杭州西南的青溪(今浙皖交界的淳安縣)起兵,一度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攻占了“三吳都會”杭州城。北京政權對此十分驚惶,急調十萬大軍前來圍剿。在慘烈的戰亂中,年方140多歲的雷鋒塔遭受重創。到了南宋初年,外觀已經破爛不堪的雷鋒塔在宋兵南下、金兵以錢塘江爲前線的拉鋸戰中再次遭到摧殘。
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雷鋒塔由于戰爭的蹂躪已變得遍體鱗傷,于是,南宋政權決定對全塔進行了重修,磚砌塔身也因此從七層減爲五層。雷鋒塔重修之後,以其聳峙西湖南岸盡攬湖山勝景,備受講究遊山玩水的南宋統治者的青睞,一時成爲南宋宮廷畫師著意描繪的題材。
南宋以後,雷鋒塔景觀猶盛。至元朝和明朝的前期,雷鋒夕照一直爲遊人必到的景點。“煙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屠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元朝一位詩人如是贊賞它。“暝色霏微入遠林,亂山圍繞半湖陰,浮圖會得遊人意,擋住夕陽一抹金。”明代詩人王瀛說得更是意趣橫生。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雷鋒塔再度遭到戰爭的破壞。那是狡詐殘忍的倭寇(來自日本諸島並雜有不少中國沿海島人)一路侵掠殺戮後來到杭州城外,倭酋看見雷鋒塔,懷疑其中藏有明軍的伏兵,便下令縱火燒掉了塔外圍的木構簷廊,只剩下磚砌的塔身(心)。不久,塔的頂部也毀殘了,並長出了野草雜樹,招來了雀鳥安巢。年屆600的古塔從此顯得老態龍鍾,人們戲稱他爲“老衲”,但他依然突兀淩空。尤其是頂部長出的一株野桃樹,春風三月,樹上開出粉紅色的桃花,高高地點染著湖山,竟讓蘇、白二堤上的桃花相形見絀。文人雅士們見此奇景,又各有一番“美的發現”,紛紛吟詩賦詞歌詠。當然,也有取笑逗樂的,如一位一向恬淡正經的老學者,西湖詁經精舍山長俞曲園在他的賦詞《掃花遊》中,就拿老衲“開涮”了兩下子。詞中曲園老人取笑“老衲”道:“別看他身披破袈裟,春天來了頭上還戴花,好不臭美!”
從明末到清前期,雷鋒塔以其裸露的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成了西湖十景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名勝之一。清雍正《西湖志》是這樣描寫它的:“塔上向有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後毀于火,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臺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壁,呈赤城棲霞不是過也。”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古老中華面臨著深重的社會危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積貧積弱,猶如年久失修的雷鋒塔磚砌塔身一樣岌岌可危。
塔之傳言
這時,市井鄉間盛傳起雷鋒塔磚能“避邪”“宜男”“利蠶”之類荒誕不經的流言蜚語,芸芸衆生中對現實和未來失去信心與希望的人們,紛紛想方設法挖取塔磚奉爲至寶。當時杭州地方當局曾在塔下築起圍牆以阻隔盜磚者出入,哪知,這一堵建于世態人心如麻,封建統治進入未世之時的圍牆竟也是偷工減料粗制濫造,沒過多久,居然被一陣風吹倒一角。于是,盜磚者照舊魚貫而入挖磚不止。這時,雷鋒塔真如生命垂危的老衲一樣,危在旦夕。
20世紀20年代伊始,江南一帶洪澇災害不斷,軍閥混戰,陰霾籠罩。1924年9月25日下午1點40分,仿佛是在回應這肆虐于浙、閩、贛等地的洪水的泛濫聲,又好象是在回應孫傳芳攻占杭州城的槍炮聲,以磚砌塔身之軀苦苦支撐了400年遍體瘡痍的雷鋒塔轟然倒塌。霎時,塵土飛揚,夕陽山上如雲屯煙聚,群鴉亂飛。
雷鋒塔倒掉了!這在當時是一特大消息。在這條驚人的消息面前,孫傳芳大兵攻入杭州城而引起的恐慌氣氛頓時也變得輕描淡寫了許多。
只見杭州大街小巷間,人們奔走相告,許多好奇而又大膽的市民都去夕照山上去看個究竟;在塔中找尋塔藏寶物的人也絡繹不絕,他們在塔磚堆成的小“山”上爬上爬下,不辭辛苦。到了10月24日半夜,更有孫傳芳部的千余官兵蜂擁上山,翻天覆地地到處挖掘,可憐雷鋒塔廢墟被翻掘得殘不忍睹。
雷鋒塔的倒塌轟動了全社會,派兵取塔藏文物者有之;高價收買塔磚、藏經、古錢者有之;捏造流言蜚語企圖亂中取利者有之;僞造塔藏古董牟取暴利者有之;痛惜古物流失斯文掃地者也有之。文化界也出現“雷鋒塔熱”,各種各樣和雷鋒塔相關的工藝品則成了人們爭相購買的“紀念”品。
那是一個天下大亂的年代,那是一個民不聊生的歲月,那是一個文化淪落到崩潰邊緣的時代。在那樣的年代裏,雷鋒塔的倒塌並不是偶然才發生的巧合,而是偶然中包含無法回避的必然。
塔之新建
新雷鋒塔坐落在西湖邊的夕照山上,是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的,建在雷鋒塔原址上,全塔五層,高71米,占地面積3133平方米。據說把新塔建在原址上是一舉兩得的建造設計:即是對雷鋒塔遺址的一種保護措施,又爲西湖增添了一處與湖光山色相和諧,並能擔綱總領湖山形勝的風景建築。新雷鋒塔的造型設計是以南宋重建後的姿容爲形象依據,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塔。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中國古代佛塔建築。在雲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裏的崇聖寺遺址前。寺院毀于清末民初,唯三塔屹立在蒼山洱海之間,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別建于南詔(649~902)和大理(937~1253)時期。文獻記載,自宋以來,大理地區地震頻繁,直接影響到三塔的達30次以上,塔身塔刹遭到破壞,明清兩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狀仍保持原來的面貌,是雲南省最早建築物之一。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塔居中,又名千尋塔,爲密簷式磚塔,平面正方形,面寬9.85米,十六層密簷,通高69.13米。下有臺基兩層,上層磚砌須彌座高2.07米,東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鐫刻“久鎮山川”4字,下層臺基高1.2~1.5米,四周圍以青石欄板和望柱。塔身爲環築厚壁式結構,內壁垂直,上下貫通,內部設有木質樓板、樓梯,疊澀式塔簷。第1層高13.45米,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開有券門,第2層高3米以上,各層高度逐漸遞減。均東西兩面開券龕,內置石雕佛像1尊,南北兩面開小窗。各層每面的兩邊各砌單層小方塔,外觀呈弧線輪廓,與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爲中國典型的唐代磚塔。塔刹由刹座、相輪、寶蓋、寶珠等組成。
南北兩座塔均爲10層,8層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塗白灰皮。底層高度相對減低,2層以上塔層高度大體相近,外輪廓線近似錐形。第4、6、8層還有模仿樓閣式建築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狀各異的塔形龕,塔簷上施以仰蓮和團蓮。造型玲瓏娟秀,與千尋塔比,顯然具有不同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三塔得到了較好的保護。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78~1981年對三塔進行維修加固,複原塔刹,安裝避雷設施,修複塔內簡易木質樓梯,開清理了清代封閉的東側塔門。出土塔藏文物680余件,這是迄今爲止發現的南詔、大理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種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銅鑄造的爲主,也有金、銀、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種類。其中一尊金質觀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與著名的南詔《中興國史圖卷》所繪“聖像”相同,相傳爲最早傳入大理地區的佛教造像之一。還發現布地墨書寫經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從中原傳入的瓷器、銅鏡、印章等文物。
北京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園瓊華島上 ,建于清初順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北海白塔據建塔石碑記載,當時"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圓下方,富有變化,爲須彌山座式,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寶岩寺塔
寶岩寺塔,又稱“寶嚴寺塔”,俗稱“東關塔”,位于河南省西平縣縣城東關,具體在西平大道與文化路交叉口處;原在寶岩寺外西側,故名于此。
寶岩寺塔始建于北宋時期,已有近千年的曆史;古塔爲仿木結構樓閣式七級磚塔,整體呈奶黃色,平面呈六角形,塔角雕飾龍首,塔身浮雕壁畫,高28.80米;頂端有鐵鑄塔刹,呈蓮花狀,高2.16米。
寶岩寺塔共有七層,一、二層塔室爲四角形拱頂室,設臺階式盤旋梯道;三至六層爲六角形拱頂室,設井式梯道,登梯道及豎井可達第六層;最高一層爲第七層,到達此層不僅行走困難複雜,而且需要有專人陪同才能到達。
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爲鎮江潮而創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爲六和塔。現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爲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成就。
開封鐵塔
開封鐵塔位于中國河南省開封市城區的東北隅,是以現存的鐵塔(開寶寺塔)而命名的名勝古迹公園,占地面積51.24公頃,是中國100家名園之一。鐵塔位于鐵塔公園的東半部,是園內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點,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我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曾爲開寶寺,又稱“開寶寺塔”,又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
http://baike.baidu.com/view/828141.htm
中國古塔
一、古塔的曆史
在中國遼闊美麗的大地上,隨處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蹤影。這些千姿百態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結構之巧,雕刻、裝飾之華麗,均堪與我國其它種類的古代建築相比。然而,在我國早期的古代建築物中有樓有閣,有臺有榭,有廊有廡,有民居有橋梁有陵墓,唯獨沒有塔。原來塔這種建築並不是我國的固有類型,而是外國的一種建築。在傳入我國以後,塔又和我國原有的建築形式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色的新的建築類型。
塔原本産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種建築物。公元前五、六世紀時,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築物。舍利,原文的含義爲屍體或身骨。據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死後,弟子們將其遺體火化,結成了許多晶瑩明亮、五光十色、擊之不碎的珠子,稱爲舍利子。還有其它的身骨、牙齒、毛發等等,也稱爲舍利。後來又加以擴演,凡德行較高的僧人死後燒剩的骨齒遺骸,也稱爲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兩種:一種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屬于墳塚的性質;另一種是所謂的“支提”或“制底”,內無舍利,稱作廟,即所謂塔廟。在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古印度的塔也隨之傳入我國,並與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結合,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古印度的“支提”就發展成爲我國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則發展爲各式各樣的古塔。從古塔的發展曆史和現存的實物來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統統都被成爲舍利塔。由此可見,中國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發展演變而來的。
從我國的文字發展曆史來看,在早期的漢字中並沒有“塔”字。佛塔傳入中國時,它的名稱被譯成各式各樣,人們發揮著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譯,有的意譯,也有按形狀譯的。于是出現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圖、浮屠、浮圖、方墳、圓塚、高顯、靈廟等各種名稱。以後,人們根據梵文“佛”字的音韻“布達”,造出了一個“荅”字,並加上一個“土”字旁,以表示墳塚的意思。這樣,“塔”這個字既確切地表達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從音韻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築,准確、恰當而又絕妙,于是“塔”的名稱流行廣泛。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過程,就是外來文化不斷中國化的過程,也是中國古塔從無到有、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國古塔從形式、結構、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印度半圓形的萃堵波一傳入中國,首先就和我國原有的高貴而顯赫的建築形式——樓閣相結合,出現了樓閣式塔。我國第一座佛教寺廟中的佛塔白馬寺塔,就是這樣的建築形式。以後,隨著佛教在我國的廣泛傳播、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發展,亭閣式塔、密簷式塔、花塔、金剛寶座塔、過街塔等,也相繼出現在我國大地上。就是與古印度的萃堵波極爲相似的覆缽式塔——喇嘛塔,在建築造型和裝飾藝術上也都增加了許多中國的成分。可見,從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國,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宮,以埋葬或供奉舍利。這是印度萃堵波與我國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結合的産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國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遝座,還有塔下地宮,在結構上已經發上了很大的變化。在近代和當代維修古塔的過程中,人們在塔頂上也曾經發現過舍利,可見塔下地宮並不是中國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宮的出現,卻是印度萃堵波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後左右,雖然還有少量的附屬建築,但都很簡單。在中國古塔的周圍或旁邊,卻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在這些建築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軒,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圍繞著佛塔修建、布局。隨著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並列,或者將塔放在殿後,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終沒有離開殿堂,這是古印度萃堵波與我國宮殿、府第等建築形式相結合的結果。佛教要在我國傳播,就必須采用我國人民熟悉並樂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傳入和發展,與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如影隨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國的古塔不但帶有濃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濃烈的民族傳統文化色彩,從而成爲我國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成爲絢麗燦爛、美不勝收的一朵建築奇葩。
二、古塔的發展階段
從曆史文獻的記載和我國現存古塔、古塔遺址的調查分析得知,古塔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東漢到唐朝初年,爲古塔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印度的萃堵波開始和我國傳統建築形式互相結合,是不斷磨合的階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樣,都要借助于實物來傳播教義。佛教借以傳播教義的實物除了佛經、佛像之外,就是佛塔了。根據史書記載,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後,漢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陽興建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這種建築。《釋書•釋老志》雲:“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浮圖,畫亦甚妙,爲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國時,人們對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漢明帝把傳播佛教的使者迎進了洛陽,他的哥哥楚王劉映成爲第一批信徒當中的一員。佛教的教義與中國固有的王權思想、儒家學說、宗教信仰等存在著分歧、沖突,爲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調和的立場,力爭以人們習慣或熟悉的思維及行爲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印度的半圓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態,它勢必要在迎合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前提下改變其本來面目。由于時間久遠,當時的建築已經沒有實物,但是我們借助文獻記載得知,中國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樓閣式的建築。《三國志》、《後漢書》均記載漢末修築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頂上有九重銅制的塔刹,重要閣道的塔身層數也不會太少。
那麽在諸多的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佛教的傳播者爲什麽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樓建築之中-呢?從東漢開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禮制建築之外,自戰國至西漢一直流行的高臺建築逐漸爲木構高樓所替代。無論是宮廷還是地主豪強的莊園,都盛行建造木構高樓,除了供居住的樓之外,還有城門上的譙樓,市場中的市樓,倉儲用的倉樓,了望用的望樓,守禦用的碉樓等。正是各種各樣的木構高樓,構成了東漢建築的時代特色。此外還要看到,秦漢時期的帝王、貴族普遍熱中于求仙望氣、承露接引等事,根據“仙人好樓居”的說法,至少在漢武帝之時就已經出現了高達五十丈的井擀樓(即用大木實疊而成的高樓),用于求神迎仙。所以木構高樓不僅是當時最顯高貴的建築,同時也是頗具神秘性的建築,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實在是一種非常有利于佛教傳播的選擇。
漢代的佛塔雖然已無實例可尋,但我們尚可從河南故縣出土的陶樓和甘肅武威出土的陶碉樓形態中可見其大概。這種由構架式樓閣與萃堵波結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東漢時期問世以來,曆魏、晉、南北朝數百年而不衰,成爲此一時期佛塔的經典樣式。對此,《魏書•釋老志》說的很明確:“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謂之‘浮圖’,或雲‘佛圖’。”很顯然,“天竺舊狀”指的就是來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構之”就是多層木樓閣。在木樓閣的頂上放置萃堵波,應當就是這一時期佛塔的基本形式。這裏順帶要提的是,在這一時期還出席那了一些亭閣式塔,它們雖然也是萃堵波與中國原有建築形式相結合的産物,所以並不是該時期佛塔建築的主流。
第二,從唐朝經兩宋至遼、金時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高峰時期。
唐、兩宋時期古塔的建築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塔的總體數量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爲豐富了,除了木材和磚、石以外,還使用了銅、鐵、琉璃等材質。閣樓式、密簷式、以及亭閣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寶篋印經塔又現異彩。這一時期,是從以木塔爲主轉向以磚石塔爲主的最後階段。由于材料的改變,使建築造型與技術也相應有所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塔的平面從四方形逐漸演變爲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據文獻記載和實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這種平面來源于樓閣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磚石塔,雖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還有嵩嶽寺塔十二邊形的特例,但是就現存的唐塔的情況來看,大多還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後,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變化,首先是建築工匠們從長期的造塔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所致。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高層建築特別是磚石結構高層建築,極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壞。古代工匠們從對地震受損情況的觀察中,已經認識到了建築物的銳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損壞。但鈍角或圓角部分在地震時因受力較爲均勻而不易損壞。所以處于使用和堅固兩方面的考慮,自然要改變古塔的平面。其次,爲適應人們登塔遠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發生變化的原因。木塔雖爲方型,但卻便于設置平座,使人們能夠走出塔身,憑欄周覽。改爲磚石塔後,平座就不能挑出太遠,人們走出塔身便很困難,而且危險性也大大增加。改爲六角形或八角形後,不僅能有效的擴大視野,而且還有利于減殺風力,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由于社會風習的變化,唐與宋、遼、金時期的古塔,在審美特征上也有了明顯的差異。大致來說,唐時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裝飾,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簡練而明確的線條,穩定而端莊的輪廓,親切而和諧的節奏,唐塔表現出來的是唐人豪放的個性和氣度。而宋人卻是追求細膩纖秀,精雕細琢,柔和清麗,所以宋塔的藝術便在裝飾的、表現的、外在等方面開拓新的境界,極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輪廓變化和頗有俗豔之嫌的形式美。至于與宋對峙的遼和金,則是在唐風宋韻的混合當中,譜寫了中國古塔的黃金時代裏又一輝煌篇章,宗教內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極力要表現的唯一主題。
第三,從元代經明代到清代,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元代以後,塔的材料和結構技術,再無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發展。最爲明顯的是,隨著喇嘛教的傳播,瓶形的喇嘛塔進入了中國佛塔的行列。這種帶有強烈異域風格的塔,長期保持了它們那莊重碩壯而又豐滿的造型。從元至清六百年間,這種塔形的主要變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變更,從元代的尖錐形,發展成爲直筒形。明代以後,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剛寶塔形式而來的金剛寶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動中國古塔的建造出現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從整體來看,從元代以後,塔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佛塔的建造卻處在不斷衰落之中,而各種與佛教關系不大的文峰塔、風水塔卻大量用處,但除了個別的精品之外,它們大多是粗制濫造的,幾乎沒有審美價值可言。
三、古塔的組成部分
我國的古塔雖然種類繁多,它們的建築材料和構成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古塔的基本結構卻是大體一樣的。古塔由四部分組成:地宮、塔基、塔身、塔刹。
1.地宮
地宮也稱爲“龍宮”、“龍窟”。這是宮殿、壇廟、樓閣等建築所沒有的。爲什麽要有這一部分構造呢?這是因爲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並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內。而傳到中國來之後,與中國傳統的深葬制度結合起來,便産生了地宮這種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個地宮,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這與中國帝王陵寢的地宮相似。當然,塔的地宮遠遠不如帝王陵寢的規模那麽大,陪葬的東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宮內安放的東西主要是一個石函。石函內有層層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銀、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槨。內中一曾即爲安放舍利之處。此外,在地宮內還陪葬有各種器物、經書、佛像等。地宮是用磚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的地下室。地宮大都深埋地下,只有個別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宮又稱“舍利閣”。它位于塔基的正中,在距現存地面約六十厘米的深處。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頂一塊。屋頂之下有一個方孔,這就是地宮舍利閣的頂口。地宮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規整。地宮南面辟門,作拱券式。地宮內四壁均有壁畫,爲天王、帝釋、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務形象。北壁正面書寫“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兩旁繪有十大弟子禮拜的圖案。舍利閣內的柱子、鬥拱、檀枋、闌額的彩畫,色澤如新,是地面建築中見不到的宋代作品。
從前,由于人們不了解塔下有地宮這一結構,便産生迷信說法,說某一個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現了“鎮海之塔”的傳說。事實上,有些塔的地宮年久損壞,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滲滿了,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就訛稱“海眼”了。
建國後,各地清理和維修古塔時,發現了許多地宮以及內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蘇鎮江甘露寺鐵塔、蘇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黃鶴樓前勝象寶塔、北京西長安街慶壽寺雙塔、吉林農安萬金塔、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它們爲研究古塔地宮形制與結構,提供了不少實物資料。
2.塔基
塔基是整個塔的下部基礎,覆蓋在地宮上。很多塔從塔內第一層正中即可探到地宮。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較低矮,只有幾十厘米。例如現存的兩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嶽寺塔和隋朝的曆城四門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爲了使它更加高聳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臺,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閣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開始發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禪師塔、濟南曆城神通寺龍虎塔等。
唐代以後,塔的基礎部分有了急劇的發展,明顯地分成基臺與基座兩部分。基臺就是早期塔下比較低矮的塔基。在基臺上,增加了一部分專門承托塔身的座子,稱爲基座。在建築藝術效果上,它使塔身更爲雄偉突出。基臺,一般比較低矮,而且沒有什麽裝飾。基座部分則大爲發展,日趨富麗,成了整個塔中雕飾最爲華麗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發展過程中,尤以遼、金時期的密簷式塔的基座最爲突出。遼、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須彌座”的形式,示爲穩固之意。以北京天寧寺塔的須彌座爲例,座爲八角形,建與一個不甚高大的基臺上,共有兩層束腰。第一層束腰內,每面砌六個小龕,內刻獅子頭。龕與龕之間以雕花間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龕五個,內雕佛像。龕與龕之間的間柱上雕飾力士。上部施鬥拱。鬥拱上承托極爲精細的磚雕欄杆。欄杆上置仰蓮三重,以承托第一層塔身。整個須彌座的高度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爲全塔的重要組成部分。
後來,其他各種類型塔的基座也越來越往高大華麗的方向發展。喇嘛塔的基座發展的非常高大,體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總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剛寶座塔的基座已經成爲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過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發展,與中國古建築傳統中一貫重視臺基的作用,有著你切的關系。它不僅保證了上層建築物的堅固穩定,而且也收到藝術上莊嚴雄偉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結構的主體。由于塔的建築類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異。各種不同類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來劃分的。
從塔身的內部結構看,主要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實心塔的內部,有用磚石全部滿鋪滿砌的,也有用土夯實填滿的。縱或有些實心塔內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體連接,或增強挑出部分的承載力量,但結構仍然比較簡單。空心塔一般來說是可以登臨的塔。這類塔的塔身結構比較複雜,建築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體上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木樓層塔身。盛行于漢末、魏、晉、南北朝。結構大體是:塔身內部從上到下是一個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間,立柱上安放梁枋,鬥拱,承托上部樓層。每層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欄杆遊廊,可以環眺四周。每層還有挑出的塔簷,與一般木構建築樓閣做法一樣,內設樓梯、樓板,可以登臨。純木結構,磚壁木樓梯、木樓板和磚壁木簷、木平座結構的樓閣式塔,如山西應縣木塔的塔身,就是這種形式。
磚壁木樓層塔身,也稱空筒式塔身。內部好像一個空筒,早期的樓閣式或密簷式磚塔,大多是這種結構。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臨安功臣塔、蘇州羅漢院雙塔、登封嵩嶽寺塔等都有這種塔身。
磚木混砌塔身。用磚砌,塔簷、平座、欄杆等部分均爲木結構。這種結構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蘇州瑞光塔、蘇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內設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內多有中心柱,並從塔頂直貫塔底。現在這類塔身的古塔,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寧寺塔爲半木結構,塔內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這種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國也極少,十分珍貴。這種實物無可爭辯地說明,這種沒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國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隨著建塔材料種類的增加和建築技術的發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磚石建造。陝西扶風法門寺塔、河南開封祐國寺塔、四川樂山淩雲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磚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磚砌造,塔的中心是一個自頂到底的大磚石柱子。這種塔身的結構是我國古代磚石結構發展到高峰的産物。如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淩雲寺塔、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四川大足寶頂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時期的建築,水平相當高。
高臺塔身。塔身用磚石建造,砌成高大的臺子,從臺子的內部砌磚石梯子盤旋而上,或從座子外面登上頂端。這裏說的主要是金剛寶座塔。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塔等,就是這樣的例子。
覆缽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狀如瓶形。明、清以後,建築師們又在塔肚正中增設了焰光門,形如小龕。
在我國現存的古塔中,還有一些形制特別的塔身:有的在覆缽上多加上多層樓閣,有的是樓閣、覆缽、亭閣相結合,還有的塔身狀如筆形、球形、圓筒形等等,形態多樣,各呈異彩。
4.塔刹
塔刹俗稱塔頂,就是安設在塔身上的頂子。我國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狀和建築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麽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論其形式如何,它們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爲“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結構簡單,裝飾也不複雜。但到了中國,就和我國原有的樓閣式建築結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結構、形式也變得更爲複雜、更爲精細、更爲美觀了。從建築結構上看,塔刹是作爲收結頂蓋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隴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發揮了重大作用。從建築藝術上看,塔刹往往玲瓏奇巧直插雲霄,給人以超脫,崇高的審美快感。因此,人們把塔刹的“刹”也作爲佛寺的別稱,寺也被稱爲刹,古寺也就被稱爲古刹了。
就塔刹的結構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頂、刹杆等部分組成。
刹座是刹的基礎,覆壓在塔頂上,壓著椽子、望板、角梁後尾和瓦隴,並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須彌座或仰蓬蓮座、忍冬花葉形座,也有砌作素平臺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還設有類似地宮的窟穴,被稱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經書和其他供器。雲南大理千尋塔、北京妙應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貫在刹杆上的圓環,稱爲相輪,也有稱爲金盤、承露盤的,《行事妙》雲:“人仰視之,故雲相”。可見,刹身是作爲塔的一種仰望的標志,以起敬佛禮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輪比較多而大,下塔的相輪比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輪沒有定式,有的塔相輪至多數十個,有的少至三五個。例如原洛陽永寧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輪。現存兩處比較早的塔——四門塔和嵩嶽寺塔分別爲五輪和七輪。以後相輪的數目逐漸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規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個相輪。因此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爲“十三天”了。在相輪上置華蓋,也稱寶蓋,作爲相輪刹身的冠飾。
刹頂,是全塔是尖頂,在寶蓋之上,一般爲仰月、寶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寶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寶珠,也有寶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稱爲“水煙”。
刹杆,是通貫塔刹的中軸。金屬塔刹的各部分構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來串聯和支固塔刹的各個部分。就是比較低矮的磚制塔刹,當中也有木制或金屬刹杆。據佛經上說,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稱。刹杆的構造,有用木杆或鐵杆插入塔頂之內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層或三層塔頂。長大的刹杆稱爲刹柱。有的刹柱與塔心互相連貫,直達塔底地宮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結構形制,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個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建築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變化。有在刹杆上串聯三、五、七、九個金屬圓球作爲塔刹的,例如遼寧被鎮崇興寺雙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貫有以巨大的寶頂,例如北京天寧寺塔。寶頂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圓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銀川海寶塔的刹頂作方形葫蘆形,或稱蒜頭形,可能是受***建築的影響所致。廣州懷聖寺光塔又是一種情況,塔刹變成了風向標,它與佛教的塔刹意義完全不同。
四、古塔的建築材料
從文獻記載和石窟雕刻、壁畫中我們可以得知:塔的發展經曆了一個從樓閣式,亭閣式到密簷式到各種各樣不同塔形的曆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爲主的。我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當時的布局,就是以一個大型方木塔爲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廡門殿圍繞。這種以塔爲主的寺塔布局直接來源于印度寺塔建築,自漢、魏、晉、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體因循未改。《洛陽伽藍記》曾對永寧寺作如下記述:“永寧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靈太後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層的浮圖,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樓觀一千余間……寺的四周有廊房圍牆環繞,四面各開一座大門。”這一記載,大體可以說明早期寺塔建築的風格。
但隨著念經拜佛殿堂的升級,先是寺,塔並列,然後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這一變化自唐代開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國佛教自身的發展引起佛寺布局的變化,二是中國原有的庭院布局影響了佛寺布局。當外來的建築來到中國以後,必將被賦予中國的色彩,變成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此外,自佛教廣泛傳播以後,不少官商紛紛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宮、禦舍作寺廟。可想而知,寺廟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變已屬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現千變萬化,時有反複的狀態。在唐代以後的一些朝代和個別的地區,也還有一些把塔作爲寺院主體的例子。如山西應縣佛宮寺遼代釋迦塔(應縣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後。這種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爲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爲寺廟中心的布局已成爲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遠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築物一樣,古塔的建築材料和技術的改進促使古塔結構和形式也不斷發生變化。據曆史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塔是木塔。從東漢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的塔開始,一直到東漢末年徐州的浮屠寺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占地千尺,金寶瓶,承露金盤三十垂……”,號稱“天下第一”。木塔抗震力強,便于登高遠眺,但有著致命的弱點——容易起火。這個弱點日益阻礙著古塔的保存與發展,人們開始用防火性能較好的磚石來建塔。現在所知的磚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陽伽藍記》中所說的太康寺三層浮圖。現存最早的磚塔,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嶽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優美,雖曆一千余年仍巍然屹立。現存最早的石塔是山東曆城四門塔,是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建造的。它體重和高度均較小,大概是由于石塊較重,不好搬運的緣故。
唐朝時,磚塔建造技術已相當可觀,成功創造了仿木構樓閣式和密簷式兩種類型的塔。亭閣式磚石塔在唐代達到巔峰,例如山東曆城龍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麗,屬建築史上的佳作。高層磚石塔的建築結構,到了宋、遼、金達到頂峰,料敵塔,小雁塔,千尋塔等達到一流水平。這時的塔有一處重大發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轉變爲六角和八角形。這一發展解決了兩個重大問題:一是增強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樣條件下,多角形磚石建築受震害的程度遠遠低于方形磚石建築。二是多面形塔擴大了登塔眺覽的視野。
此後,人們又利用金屬的堅實和貴重建築金屬塔。廣州光孝寺的東西鐵塔,鑄制于五代南漢時期,是現在保存最早的鐵塔。四川峨眉山的銅塔,盡銅制雕鑄之能事,天下聞名。此外,金塔、銀塔、珍珠塔、象牙塔、琺琅塔等,質料昂貴,更顯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國建築分外增彩的還有明清琉璃寶塔。琉璃是中國古典建築中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但普遍使用,還是明、清時代。
古塔建築材料的發展史,也是中國建築材料的發展史,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簡單向複雜發展。宋、遼、金時期的古塔,發展磚石結構的堅固,防火,兼用木材富于彈性和便于加工的特點,創造了磚木混合材料。多樣的材料,各用所長,使得建築更加美觀,耐用。這諸多的創造,來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http://bbs.tiexue.net/post2_3152627_1.html
第一名 迪拜哈利法塔(828米)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又稱迪拜大廈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一棟已經建成的摩天大樓,有162層,總高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20米。迪拜塔由韓國三星公司負責營造,2004年9月21日開始動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啟用,同時正式更名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項目,由美國芝加哥公司的美國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設計,由美國建築工程公司SOM,比利時最大建築商Besix,阿拉伯當地最大建築工程公司Arabtec和韓國三星公司聯合負責實施,景觀部分則由美國SWA進行設計。建築設計采用了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單式結構,由連為一體的管狀多塔組成,具有太空時代風格的外形,基座周圍采用了富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幾何圖形——六瓣的沙漠之花。哈利法塔加上周邊的配套項目,總投資超70億美元。哈利法塔37層以下全是酒店、餐廳等,世界上首家ARMANI酒店也入駐其中,位于1-8層和38-39層。此外45層至108層則作為公寓。第123層將是一個觀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個迪拜市。建築內有1000套豪華公寓,周邊配套項目包括︰龍城、迪拜MALL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務中心等項目。
哈利法塔不但高度驚人,連建築物料和設備也「份量十足」。哈利法塔總共使用33萬立方米混凝土、3.9萬公噸鋼材及14.2萬平方米玻璃。大廈那麼高,當然需要先進的運輸設備。大廈內設有56部升降機,速度最高達每秒17.4米,另外還有雙層的觀光升降機,每次最多可載42人。
哈利法塔光是大廈本身的修建就耗資至少10億美元,還不包括其內部大型購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樓群的修築費用。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調用了大約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機。
麥加皇家鐘塔飯店是一棟位于沙特阿拉伯麥加的復合型建築,這棟建築預計于2012年完工,完工後將坐擁許多頭餃,包括世界最高的飯店、世界最高的鐘塔、世界最大鐘面,世界最大的樓板面積,以及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物;僅次于迪拜的哈里發塔。麥加皇家鐘塔飯店由沙特阿拉伯王國最大的建設公司沙烏地賓拉登集團承造,位置就坐落于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伊斯蘭聖地禁寺的左近。
麥加皇家鐘塔飯店由眾多大樓組成,其中最高的一棟做為飯店,高度達601米,完工後將是全球第二高的建築(超越台北101),與全球最高的飯店建築(超越酋長公園塔飯店);整個復合建物將擁有廣達150萬平方米的樓板面積,為全球之最(超越迪拜國際機場)。
台北101(Taipei 101),又稱台北101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台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是目前世界第三高樓。位于我國台灣省台北市信義區,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保持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
一座杰出的地標建築,足以改變這個城市。如同帝國大廈之于紐約、艾菲爾鐵塔之于巴黎、更如晚近的金茂大廈之于上海。高度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的TAIPEI 101專案即是「將台北帶向全世界」(Bringing Taipei to the world )的希望工程。
TAIPEI 101是台北市政府第一個與民間攜手開發的大型BOT專案,于1997年7月由台灣十四家企業聯合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地上開發權,而開始進行規劃建造,並負責經營管理。
TAIPEI 101坐落于台北最繁華地段,是台灣島內建築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專案。該專案主要由島內十四家企業共同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與島內外專業團隊聯手規劃,並由國際級建築大師李祖原精心設計,超越單一量體的設計觀,以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八」(「發」的諧音),作為設計單元。每八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在外觀上形成有節奏的律動美感,開創國際摩天大樓新風格。
第四名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92.00米)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國上海陸家嘴的一棟摩天大樓,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國目前第二高樓、世界第四高樓、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樓高492米,地上101層,開發商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樓公司(森жю)主導興建。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以辦公為主,集商貿、賓館、觀光、會議等設施于一體的綜合型大廈。建築的94層至101層為觀光層,79層至93層將建成超五星級的賓館,7層至77層為寫字樓,3層至5層為會議室,地下2層至3層為商業設施,地下3層至地下1層規劃了約1100台的停車位。在100層、距地面472米處設計了長度約為55米的觀光天閣,這一高度將超過世界最高觀光廳--高度為447米的加拿大CN電視塔。此外,在94層還設計了面積為750平方米、室內淨高8米的觀光大廳。以上海的都市全景為背景,觀光天閣和觀光大廳將成為世界新的觀光景點。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是一座118層高的綜合式大樓,為九龍站(Union Square)的最後一期發展項目。大廈外型由世界著名建築事務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設計。其可用樓層的水平 高度達490米,實際高度則為484米。
大樓內提供250萬平方--甲級寫字樓,每層樓面面積約35000平方--,淨樓底高度最高達2.85~3.15米,擁有先進的設計及高智能設施。大樓頂層設有一間六星級酒店,提供312間房間。此外,大樓在100樓(而非118樓)設有公眾觀景層,讓游客可在高處欣賞維多利亞港景色。
環球貿易廣場將分三期落成︰
第一期共90萬平方--的商業樓面于2008年7月31日完成,並且已經開放40多層;
第二期于2009年6月完成;
第三期預計于2011年10月完成。
環球貿易廣場率先于2005年推出10樓至22樓的商業樓面(約45萬平方--樓面)進行預租,第一期共90萬平方--的商業樓面已于2008年9月入伙。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發生嚴重的工業意外,6名清潔工人由于所乘搭的升降機槽工作平台突然由30樓急速下跌至10樓,最終無一生還,工程進度因此而要一度暫停。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廣州西塔),位于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務區,項目總用地面積310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45萬平方米,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建築面積和結構樓層數均為全國第一,建築總高度437.5米,是中國第六高樓,僅次于台灣101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香港環球貿易廣場、南京紫峰大廈和深圳京基100中心廣場。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于2007年1月31日開工,計劃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總工期10 07天。主塔樓地上103層,地下4層,是華南地區第二高樓,僅次于深圳京基100。整個項目包括有3.5萬平方米的商業、7萬多平方米的酒店、5萬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萬平方米的寫字樓。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集辦公、酒店、休閑娛樂為一體,矗立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建成後將成為展示廣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標建築。
建築特色
依中軸線而生,臨珠江而立。耗資60億,樓高103層,身長440米,鋼網交織,水晶加身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它鶴立于CBD最核心的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設計方案,是經由廣州市城市規劃局于2004年組織的國際邀請競賽征集的12個方案中選出的,其設計意念為「通透水晶」。建築結構采用鋼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網格外筒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內筒的結構體系,在世界超高層建築中是唯一的一例。
這座名為「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廈,人們更願意喚它的昵稱「西塔」。沒有人懷疑它將是廣州最新鮮的地標。她修長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將為廣州這座有2200年歷史的嶺南老城嵌入更多時尚的元素。她不光是這個城市里奪目的風景,她還是被寄予了整個城市金融業希望的圖騰。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她甚至還沒出生,就被幻想溢滿。她安靜地立在廣州中軸線的旁邊,以其通透而修長名動四方。
另參本館:《世界建築七十奇蹟》《台灣的世界級》《安藤忠雄神話》《世界現代建築史》《建築四書》《偉大建築奇蹟》《國外後現代建築》《巴黎地下世界》《上海老房子的故事》《胡同面孔》《台灣敬字亭》《台灣廟宇‧古厝圖鑑》《新葉村》《西文興村》 《梅縣三村》《石橋村》《中國塔》《中國廊橋》中國建築的虛實
--12--閣院寺文殊殿
遼應歷十六年(966)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縣城中部,內有遼代壁畫。
--13--莫高窟427窟簷
北宋開寶三年(970)
--14--莫高窟437窟簷
北宋開寶三年(970)
--15--崇明寺中殿
北宋開寶四年(971)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城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俗稱狼穀寺。
--16--濟瀆廟寢殿
北宋開寶六年(973)
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區西北2公里濟水東源處廟街村。
--17--莫高窟444窟簷
北宋開寶九年(976)
--18--北吉祥寺前殿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西街村。
--19--北吉祥寺中殿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20--莫高窟431窟簷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
--21--獨樂寺觀音閣
遼統和二年(984)
位於天津薊州區。
--22--獨樂寺山門
遼統和二年(984)
位於天津市薊州區。
--23--遊仙寺毗盧殿
北宋淳化年間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南10公里宰李村西的遊仙山麓。
--24--
梅庵大殿
北宋至道二年(996)
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區西2公里梅庵崗,1995年重修。
--25--老君堂慈氏塔
北宋咸平三年(1000)
位於甘肅省敦煌莫高窟。
--26--安禪寺藏經殿
北宋咸平四年(1001)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西南。
--27--保國寺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鎮靈山。
--28--元妙觀三清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不對外開放。
--29--崇慶寺千佛殿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城東南22.5公里處的紫雲山山麓。
--30--芮城城隍廟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最晚為1016年)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永樂南街。
--31-奉國寺大殿
遼開泰九年(1020)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義縣,是國內單體古建築最大。內有遼代彩塑。
--32--萬榮稷王廟大殿
北宋天聖元年(1023)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太趙村,唯一北宋廡殿頂木構。照片來自趙楊。
中國現存古代建築精華,50座興建於唐朝到北宋的木建築 2019/07/04 天地史話
中國木結構建築按照現存者,最後重建紀年排序,沒有確切紀年證據的,按照推測斷代的結論編排
唐代
--1--南禪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西元782年)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西南陽白鄉李家莊陽白溝小銀河北岸,內有唐塑佛像。
大平樑上墨書題記記載重建紀年,歷代補修,1974年屋頂進行復原性維修。是唯一一座保存下來的,第四次法難之前建造的佛寺。
--2--廣仁王廟大殿
唐大和六年(832)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地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道廟建築,2016年萬科龍計劃對其及周邊進行整治和修復。
--3--佛光寺東大殿
唐大中十一年(857)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北豆村佛光山,是國內唯一一座唐代官式建築,內有唐代壁畫、彩塑、題記,大樑有功德主名字,被發現明確紀年證據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譽為中華第一國寶。
目前正式確認唐代完整木構就以上三座殿宇。
以下是兩個部分構建為唐代:
--4--莫高窟196洞窟的木製窟簷
唐景福二年(893)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九層樓以南。
--5--開元寺鐘樓一層
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北部正定市區
二層清代重修,一層推測為唐代,國內唯一唐代鐘樓實例,1990年落架大修。
五代
--6--龍門寺西配殿
後唐同光三年(925)一說為後唐清泰二年(935年)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鎮源頭村北二裡許的龍門山,五代唯一懸山式木構。
--7--天臺庵彌陀殿
後唐長興四年九月二日(933)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一直以來被推測為唐構,去年大修發現明確建造題記,證明其:創立於後唐天成四年,長興四年大殿完工,金大定元年、元至大四年、明景泰六年、清康熙九年分別重修。
--8--大雲院大佛殿
後晉天福三年(938)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龍耳山,內有國內唯一五代壁畫。
--9--鎮國寺萬佛殿
北漢天會七年(963)
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內有五代彩塑,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10--華林寺大殿
五代閩乾德二年(964)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建省政府大院旁邊,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
--11--正定文廟大成殿
梁思成先生推測五代
位於河北省正定市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建築。(目前維修中,可以參觀外觀)
遼代宋代
宋代指1100年以前
--33--興梵寺大雄寶殿
北宋天聖三年(1025)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東觀鎮東觀中學校園內。
--34--南吉祥寺過殿
北宋天聖八年(1030)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20公里禮義鎮平川村,照片來自張建軍。
--35--開善寺大殿
遼重熙二年(1033)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舊城址的東北角。
--36--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遼重熙七年(1038)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區,內有遼代彩塑,其中露齒菩薩最為著名。
--37--壽聖寺正殿
北宋皇祐元年(1049)
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城內東北部。
--38--隆興寺摩尼殿
北宋皇祐四年(1052)
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城東門裏街。
--39--隆興寺山門
北宋皇祐四年(1052)
--40--隆興寺轉輪藏殿
北宋皇祐四年(1052)
--41--佛宮寺釋迦塔
遼清寧二年(1056)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我國最古老,世界最高的木塔。
--42--開化寺中殿
北宋熙寧六年(1073)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區東北17公里舍利山腰,大殿內有宋代壁畫。
--43--府城玉皇廟玉皇殿
北宋熙寧九年(1076)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市區東北13公里處澤州縣金村鎮府城村北崗上。
--44--法興寺圓覺殿
北宋元豐三年(1080)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慈林山,1980年整體搬遷至此,內有十二圓覺彩塑。
--45--周村東嶽廟拜亭
--46--周村東嶽廟正殿
推測北宋元豐五年(1082)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周村鎮周村村北。
--47--高都景德寺後殿
推測北宋元祐二年(1087)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高都鎮高都村中。
--48--青蓮寺釋迦殿
北宋元祐四年(1089)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寺南莊北側硤石山腰。
--49--金洞寺轉角殿
北宋元祐八年(1093)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
--50--布村玉皇廟
推測北宋早期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布村。
https://read01.com/zh-hk/xmKzxkJ.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