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宅族
不同吧!人家可是說:現在宅相關詞已脫離「御宅族」的動漫內涵,只剩中文字面意思,容易造成誤解,因此他現在已將御宅族和宅男、宅女「完全切割」,不再使用後兩者詞語。
我還大同呢!讀下我台時評<啥是「飛特族」>和<日本社會病了>的下文吧:
拜日式「誤讀」漢字之賜,名種「族」叢生,剛走一個「御宅族」,如今又來個「飛特族」。
旣然都是「誤讀」,那台灣將日本在家在網工作的專業人士「誤讀」成、窩在家在網的無業人士,也算是「誤誤成正」了。
「宅男問題」也被認為是日本社會的一大病灶,這些一天到晚關在房內不願意出門的孩子,到了該出社會成家立業的年紀,卻還靠著父母生活。
過去發生數起小女生失蹤遭到殺害,或者是長期被人監禁,最後才被救出,卻已經耗掉好幾年歲月的例子,多數是宅男所為。宅男現象本來就不應該受到鼓勵,奈何日本的媒體卻往往對宅男現象大事報導,甚至拍成電視劇,讓日本這個社會愈來愈沈淪。
御宅族≠家裡蹲 動漫迷上街正名【聯合報07.09.24何定照/台北報導】
動漫迷集結抗議中視「我猜」節目侮辱動漫迷,錯把「動漫等於色情、御宅族等於家裡蹲」,首次為自己權益走上街頭,傻呼嚕同盟JoJo認為,「這是動漫迷的大反撲!」
JoJo說,媒體長久以來對動漫不求甚解,又亂用名詞,像這次「我猜」事件,就是因為媒體不好好搞清楚「御宅族」、「宅男宅女」定義,胡亂套在一起,把動漫迷都形容成「家裡蹲」,才引起紛爭。
他說,他一開始也會用宅男、宅女來指御宅族男性及女性,但現在宅相關詞已脫離「御宅族」的動漫內涵,只剩中文字面意思,容易造成誤解,因此他現在已將御宅族和宅男、宅女「完全切割」,不再使用後兩者詞語。
一般人眼中標準「御宅族」的他並沒有參加這次集結,「我有我的方式,各會有不同效果」。他上周才在中視「熱門話題」釐清「御宅族」定義,也準備在任教的元智大學開動漫相關課程,「知識傳遞也是很好的正名方式」。
就讀淡江中文研究所、曾上「我猜」節目的雲山強調,要用「宅」可以,但總得先把原先的意義如「御宅族」搞清楚,他同意語言會流變,但若受到媒體當流行來推動而產生,造成大量誤用濫用,就不自然,這次事件就是標準後遺症。
他指出,像天下雜誌近來的「宅世代」專題,也是對宅的原意根本不瞭解,就以商業立場濫用,「說穿了就只是網路世代、SOHO族,媒體不過找到個新標籤就貼」,讓動漫迷很不能認同。
至於許多名人近來愛用「宅」稱自己,動漫迷也不能接受。集結活動發起人蕭奕辰就說,「他們有社會地位,大眾不會用負面眼光看待,只會繼續鄙視動漫愛好者!」
資深漫迷阿偉則說,自己也走過那段覺得飽受歧視的歲月,不過走入社會從事漫畫相關工作後,他慢慢覺得,社會由於對動漫族群不了解,往往會拿放大鏡去看,他建議漫迷不妨也想想,自己是否有什麼地方容易引起別人誤解,「變得更強,就沒有人能打倒」。
碩博士都研究漫畫相關文化的大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李衣雲指出,她小時父母也禁止她看動漫,但動漫卻開啟了她的研究路。後來她留學日本時,父母還主動買「海王子」DVD給她、甚至租「火影忍者」自己看,態度改變甚多。
「漫畫也是研究的好題材!」李衣雲說,許多人總以為動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不知其中天地遼闊。下學期,她就想開「台灣大眾文化史」,讓漫畫更成為學術一環。
宅男有專精》軟宅男戀動漫 硬宅男迷三C【聯合報╱記者顏甫珉
不管御宅族喜不喜歡「宅男」這個名號,討論宅男的熱潮,已開始把宅男細分為「軟宅男」與「硬宅男」。
硬宅男指的是對三C產品、資訊軟硬體熱中研究,愛去電子商場尋寶,也是正妹電腦有疑難雜症,會想到的最佳修理員。
軟宅男則是指對動漫、模型或是某一種特殊事物迷戀者,在漫畫博覽會、女僕咖啡館可發現他們的身影。對軟宅男來說,動漫作者的簽名會,比總統候選人是誰還重要。
網友說,宅男因為太鑽研某個事物,因此他們是網路世界重要的意見領袖。例如台大資工系四年級阿怪,從小專研各類漫畫,他的部落格是網路討論漫畫的十大權威網站,各大出版社有新書第一個寄給他,希望阿怪能提供意見。
「設計人」網站的討論區裡,學生把自己的作品po上去,就有資深級的網友給予建議。曾把作品放上去的小光表示,網友給的建議與解決方法,比學校教授給的還有用。
在「手機王」網站部分討論版的重量級網友,各大手機廠牌有新手機上市前,總會送幾隻手機給這些網友把玩,順便把測試心得貼上網,往往可以大幅刺激銷量。
不管是軟還是硬,真正的宅男都有專精項目,而且在網路逐漸形成一股新勢力。
在漫畫社擔任企劃的阿緯表示,軟宅男的毅力與決心都很強,例如參觀漫博會排隊進場第一個的一定是是男生,有些人前一晚上七點就來占位置,漫畫老師簽名會上,軟宅男讀者來排的人數一定比女性讀者還多。
喜愛漫畫而被列為軟宅男的網友金剛指出,動漫與三C的宅男本來個性上就有所不同,三C宅男比較敢講,有想法,他們同好則較內向、愛幻想。宅男文化中,不是單一的說法與看法,而是各具依個性、專精的文化歧異,進而發展出團體文化。
台北某大學資工系學生阿順表示,對於自己被稱硬宅男覺得很有趣,感覺上硬宅男真的比較粗枝大葉,軟宅男比較敏感。
「宅男」一詞源於PTT【聯合報╱記者顏甫珉
在網路上,有些網友自嘲是宅男,但這也讓真正的御宅族火大說,配稱宅男的不多。
維基百科認證過,批踼踢實業坊(PTT)才是台灣宅男一詞的發源地,PTT也被認為是台灣宅男的集散中心。從電影電車男流行之後,在PTT上出現很多自稱宅在家、戲稱自己是宅男的鄉民,一般認為宅男一詞由此開始流行。
宅男的定義在網路上曾有不少論戰,較多網友支持的版本,宅男指的是長期待在家裡,利用網路與他人溝通、吸收知識,且對某方面的知識專精。
網友詹姆士就說,宅男讓大眾文化可以比擬精英文化,因為宅男「團結力量大」,此論一出,立刻獲得眾多網友支持。
在PTT數百個專業分類的討論區中,大到社會政治、小到一部漫畫都可以討論,其中就有不少宅男達人隱身其中。他們可以幫忙告訴你小至打火機的歷史,大到歷史課本沒寫的英法戰爭細節。
「三人行,必有宅男焉」這是在PTT上流行的一句話,指宅男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悄悄的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改變這世界對於大眾文化的認知與見解。
宅男宅女 掀消費革命【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御宅族」這個源自於日本的語彙,是形容熱中動畫、漫畫或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專注沉迷於所喜歡的事物,在特定領域有相當深的造詣者;不過,御宅族來到了台灣,變身為「宅男」「宅女」,被衍生成為電腦的重度使用者,整天足不出戶,坐在電腦前,娛樂、購物都可以「一指搞定」。
這股風潮為網路購物、宅配、外送等行業創造出新市場,也帶動「宅男概念股」的新商機。
宅男宅女不僅是休閒時刻和電腦黏在一起,甚至到了辦公室,還是窩在自己的電腦前,連跟隔壁的同事溝通,都是透過即時傳訊(如MSN Messenger),懶得站起來走動,讓「宅」這個字不僅是一個名詞,甚至變成了動詞。
在一片「宅」風潮中,自然帶動了相關商機,包括網路購物、宅配、外送、線上遊戲、線上音樂等線上服務的商機。所謂「宅男概念股」,也包括智冠、遊戲橘子、中華網龍、大宇資訊、網路家庭、統一超商等。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統計,20歲到29歲是台灣網友的主力族群,這些網友在網路上的主要行為包括即時傳訊、收發電子郵件、搜尋以及購物,而且這些網友造訪網路購物網站的頻率,甚至高過百貨公司。
康迅科技(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表示,十多年前在「爆米花報告」這本暢銷書中,預言隨著科技進步,人們不一定要出門才能工作,只要在家中就可完成工作或滿足生活所需,成為所謂的「繭居」生活,似乎早已預見到現今的宅男宅女。
康迅因為獨家網路銷售牛爾的化妝品,打破過去化妝品市場,大多數是知名國際品牌的現況,最近推出瞄準上班族的廣告中,也打出「只要是我喜歡的,就是名牌」,打動許多網路一族的心。
林坤正認為,所謂的宅男宅女,其實並非離群索居,許多網路的重度使用者常常在網路上購物,但也會去逛百貨公司,只是在網路的時間比較長。
由於網路沒有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宅男宅女可以在半夜12時,穿著睡衣買高跟鞋,因此在真實的生活中,慢慢地對外在名牌不太在意,趨向簡樸;但是對自己在網路上的虛擬身分可就講究得很,例如網路娃娃Avatar,或是在「愛情公寓」的分身,甚至線上遊戲自己的角色,則會不斷投入金錢,購買更酷炫的虛擬裝扮, 或是砸大錢去買遊戲中的寶物。
網路上的宅男宅女一族,雖然在真實社會的社交活動時間相對較少,人際網絡卻因為網路更加多元而豐富,因此形成兩種高反差的現象。
替康迅從事網頁設計的一組工作團隊為例,主要接單的老闆是個台灣人,另外引進企劃的是一位香港人,設計的是一位還在大陸清大唸書的大學生,這一組人馬分處在兩岸三地,形成一個虛擬團隊,只要連上網路,在個人的電腦桌前,就完成每個月上百萬元的業績。
除了網路購物以外,線上遊戲、線上音樂都因為宅男宅女一族的增加,而帶動更多營收。衍生出來的商機,包括統一速達等宅配業,因為網路購物成長而受到歡迎,另外不少網路購物透過超商取貨,既然來取貨,也會順便買個飲料或牛奶,使得統一超商成為相當具代表性的宅男概念股。
日本處男處女氾濫成災說明了什麼 2018-07-19
日本國立社會人口問題研究所報告顯示,目前日本社會18~34歲的女性中,有39%還是處女;而相同年齡段的男性中,竟有36%是“童子身”。這份調查報告還顯示:18~34歲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沒有男朋友;35~39歲的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性經驗。
作為一個“小黃片”盛產大國,處女率竟然高得如此驚人,這不僅顛覆了人們對於日本社會的認知,更為要命的是,日本社會的處女處男“成災”,已經反映出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日本現今已經進入了“低欲望社會”。
所謂“低欲望社會”,就是指在一個即使奮鬥也無法改變命運的社會裡,年輕人群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喪失興趣,很大一部分人都不願意背負房貸,不願意創業承擔風險,過著隨遇而安、風平浪靜的生活。在婚姻和性生活上也是如此,欲望降低,不願結婚,享受單身生活,結婚了也不願意生育孩子。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經濟的騰飛期,經濟發展之快被稱為“日本速度”。然而,“泡沫經濟”總有破滅的一天,破滅後的日本,經濟陷入持續低迷,日本人不得不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現在日本30—45歲的社會主力人群,就是出生在“泡沫經濟”破滅之際,他們的改變影響了下一代人,對物質和欲望的追求變低,談戀愛覺得麻煩,出門覺得多餘,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一部手機、一個電腦構成了生活的全部。如此一來,無論政府怎麼刺激消費,都無法激起年輕人組建家庭、繁衍後代的欲望。整個社會,處女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少。
這種欲望的喪失,究竟責任何在?對此,肯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筆者看來,如何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如何控制越來越高不可攀的房價物價,如何讓年輕人看到奮鬥可以改變命運的希望,這才是讓年輕人重振欲望雄風的關鍵所在。
當然,這也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想要打造“一億總活躍社會”所面臨的最大一個挑戰。
日本的“繭居族”案件啟示著中國 2018-07-26
2018年4月,福岡縣警方在一座住宅裡面發現一具女性屍體。屍檢後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兩月有餘,年齡也在80多歲。難道這又是一起空巢老人的“孤獨死”案件?
否!警方發現,這位女性有一個61歲的兒子,多年來母子一直居住在一起。在這位女性去世以後,她的兒子只是用被子把母親的屍體包裹起來放置一側,然後繼續獨自在室內生活。
不為母親收屍,不料理母親的後事,這已經不是什麼“孝”與“不孝”的問題了,而是直接觸及法律的犯罪行為。結果,這名61歲的男性因涉嫌犯有遺棄屍體罪而被警方帶上手銬逮捕。
有人會說,這個男人肯定是“啃老族”。其實,這個男人一直無所事事的依靠著母親的退休金生活,長年足不出戶,在日本又被稱為“繭居族”的。
與屍體同居,這起案件聽起來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但是,這樣的案件在日本並非是個案。至少,在札幌市就曾發生過類似案件。2018年1月初,警方在一座公寓裡面發現了兩具屍體——82歲的母親和52歲的女兒,她們先後死去,死因皆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的“低體溫症”。
日本內閣府調查,2010年時,日本全國範圍內大約有69.5萬人是廣義“繭居族”(“繭居族”23.5萬人;“准繭居族”46萬人)。
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社會普遍認為家中有“繭居族”是一件給父母丟臉面、給祖上丟榮光的事情。這也給“繭居族”的父母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了親子關係的對立。而恰恰是這種或是激烈或是冷戰般的對立,又讓“繭居族”更加無顏邁出家門。
坦率地講,日本社會目前對“繭居族”還沒有良好的對策。這個問題,似乎很難用法律去解決,也很難啟動行政干涉。它在考驗著國家步入經濟發達水準後的治世智慧,也在演繹著社會進入“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全新問題。
關口前移,日本社會的類似問題是否會成為未來中國的社會問題呢?對此,不應該是隔岸觀火,而應該是綢繆未來的。這,也是“彎道超車”時必須考慮的。
“日薪制”能減少日本“月光族”嗎? 2018-01-18
要認真追究的話,也真不知道是誰定的規矩,要工作完一個月之後才能領取報酬。從小看著父母領月薪,似乎就在腦海中已經默認了“月薪制”,於是沒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現在,日本越來越多公司已經在拋棄“月薪制”而採用“日薪制”了。如果可以選擇,你是希望領“日薪”還是“月薪”?
所謂日薪,也就是每天下班後立刻領當天工資。其實工資的分量還是沒有變化,只是把工資等分成工作日份發出。如今處於經濟不景氣的狀況,年輕人腰包裡的錢總是支撐不起他們的腰杆子,甚至活得有點畏畏縮縮的。若是突然有一筆大開銷在月末進來,真夠出一身冷汗的。
日薪制就可以照顧這些“不省心”的月光族們。井垣信的生活方式是許多人的寫照。不少上班族會在發工資後的第一個星期花掉3/4的薪水,用剩下的1/4支撐3個星期。在這3個星期裡,基本上是不出門應酬的苦行僧。不論是工作應酬還是私人生活,在缺錢的情況下,人們難以用積極的態度對待。
實行日薪制,可以順便幫月光族“理財”。在日薪制的情況下,每天剩下的錢,是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許多人表示,當第一天存了8千日元(約合480元人民幣)的時候,第二天就會有一種想存8千500日元的動力。一個星期下來,看到存下來的錢還是比較可觀,又會鼓勵自己下周繼續存錢。
其次,可以提高員工的“報酬感”。一個月只領一次工資,和每天完成工作後都會得到薪水,不少人都認為後者更“過癮”。在漫長的一個月當中,只給一次回報,常常讓人感覺生活“沒有希望”。每天起床的動力,不能是理想,只能是工資啊!不少人表示,日薪制讓人起床都有動力了!同時,採用“日薪制”的公司也發現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在餐飲行業和物流行業,日薪制是採用率最高的,目前已經最少有650家公司採用日薪制。一家餐飲公司表示,早在四、五年前,就把日薪制從兼職工、臨時工普及推廣到正式員工了。不僅實行日薪制,偶爾員工要出去旅行,或者有急事需要用錢的時候,還可以預支工資,上限為10萬日元。
或許有人會問,日薪制對於減少月光族會不會有實質性的作用。其實,筆者並不太看好。月光族的存在是因為“月薪制”太不人道嗎?不是,是因為他們“及時行樂”的本性——喜歡的東西,儘量買;喜歡的食物,儘量吃。哪怕改成日薪制,月光族也會想,反正明天工作結束後又有工資領了,花掉就花掉吧。
最後,月光族消失了,日光族出現了。
潘妮妮:又見日本之禦宅族文化 2018-10-28 觀視頻工作室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回應
這位學者的意思就是日本的動漫產業政治傾向沒有問題,有問題全是政府逼得。我也看動漫,就說一下,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一部作品,是以靖國神社裡面的一個屠夫為原型的!還有一部叫做錢進球場的作品,裡面有參拜靖國神社的鏡頭,嗶哩嗶哩刪了那個片段後,還在那裡掛著呢,地下全是洗地的。嗶哩嗶哩精日多不是沒有道理的。
就這樣b站還被某些人欽定為小粉紅基地
B站它本身如何我無法評價,但是其中共青團與觀網等官方UP與其他UP發的一些教授的講座(如金一南將軍,瘋狂打CALL)還是不錯的,確實聚集了一批愛國到發紅的人,客觀上起到了愛國人群交流學習的作用,他們做的就很好。至少我自己這這麼做的,主動去爭奪B站這個陣地,而不是上來就嘲諷B站如何如何,哪怕僅僅是去發點評論。
B站是有很多精日,但是極左評論也很多啊,這樣有左有右才是正常現象。哪天一個幾千萬用戶的網站只有左而沒有右,才是出大事了。極端分子最喜歡鬧事,所以才會給人他們人多勢眾的錯覺,其實沒有那麼必要擔心。做好的事情,讓中國強於日本,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退一萬步講,你要批評極右的動漫作品,但是我們國家之前鋪天蓋地的抗日神劇那是更下作了,日本人什麼感想我不知道,但是抗戰老兵們是覺得自己被褻瀆了。尊重歷史,尊重對手也是尊重自己,區區幾個右翼作家算個球。
我也愛某些動漫——都是戰爭和科技方面的,也偶爾上B站——感受下年輕人的“激情”和“快樂”。可在我看來,禦宅文化是一種“逃避”加“玩物喪志”的綜合性產物!禦宅有時候也超級具有大局和愛國及社會集體思想,在感情上也更容易受“感染”。但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禦宅極度欠缺主動性和能動性,禦宅文化的消極、苟安、得過且樂的因素也非常強。這對一個尋求上進和持續活力的民族和國家而言,不是好事而是壞事。中國人口多,可以有千萬種人,但萬萬不應該容許禦宅和禦宅文化成為社會主流之一,哪怕是人數夠多的“主流”。只可惜,當前這種禦宅和禦宅文化在中國有越演越烈的兆頭。想要避免出現壞的結果,需要國家和社會共同努力,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保持年輕人的上升管道,吸引年輕人參與社會等方面。
日本除了禦宅族文化,還有個很重要的文化——AV文化及風俗產業,這才是大頭。
https://www.guancha.cn/PanNiNi/2018_10_28_477197.shtml
一人烤肉、一人卡拉OK,日本的孤獨經濟到底有多發達?
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2017.9.4發了一條微博,感嘆道日本如今連迴轉壽司都有單人包間了。
圖中,顧客的座位兩邊都有隔板擋著,只留下剛好坐一個人的空間。在這裡吃飯,無論有多少個人在和你一起吃壽司,都完全打擾不到你。
評論迅速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太壓抑”,不喜歡。另一派則認為這樣一個人吃飯就不用受打擾,可以“很安心”。
其實這種“一人”文化在日本已經流行很久了。不只是這裡的迴轉壽司,還有其他的一人火鍋,一人拉麵,一人學生食堂,一人咖啡,一人卡拉OK……日本的“一人文化”衍生出的“一人經濟”,或者可以稱“孤獨經濟” ,已經成為島國逐漸普及的業態。
.......
回應
日本新聞真是負能量滿滿啊,小編少報點。影響我心裡健康
講真,這沒啥好噴的。因為單身,俺許久沒進過電影院、火鍋店、遊樂園甚至某些旅遊勝地了,總腳著一個人去這些地方很怪異。商業的本質無非是滿足各式各樣人群的需要,那滿足單身人群的需要、照顧他們的心理需求絕對善莫大焉嘛,這個世界又不是只留給出雙入對或吆五喝六的人群的。
這鍋就該由島國的國民性來背了,是自己把自己和社會隔開,好好的又不是周圍沒有人。
這是種病態文化,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早就出無數的偽交流障礙,只會讓很多孤獨的人更加認為不是我的錯,是世界錯。當然,作為商家肯定歡迎,畢竟大大提高了上座率。
不要發這種新聞,我會想起自己還是單身
單身狗也有朋友啊。一伙單身狗聚一起打一場籃球,會暫時忘掉沒有女朋友的痛苦。
雖然對社會發展來說會鞏固單身人群,但是對個人感受來說是非常體貼了。
像我這種半夜吃宵夜能和隔壁座妹子聊起來的人,真是不理解腳盆的世界~
人類是群居動物,日本人這樣是要族群滅絕的節奏
最大的贏家是商家,為了利潤,資本家會出售絞死自己的絞索,馬克思誠不欺我!
是種病,心安理得孤獨症
其實去飯店吃飯也不完全是吃飯,也是在感覺氛圍,一個人吃年夜飯,哪怕飯菜再香,也不如宿舍幾個在那個小桌子上吃著盒飯來的香
本質上還是地域狹小資源緊張,一個人怎麼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小日本能懂嗎?
聽說性格越單獨的人做出的事情越變態吧?
我就覺得挺好的,天才一向喜歡孤獨
因為日本社會體系,文化,環境的關係,日本人壓抑到變態了,年輕人千萬不要當成好玩去學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9_05_425837.shtml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最大的衝擊是對日本人觀念的改變,所以安倍經濟無法成功。日本人已經從泡沫經濟時期的高消費,“小資”,變成現在的新的“城市貧民”,節儉,省錢,方便麵式的生活方式已經滲透了整個年青一代。工資就算漲也不消費,物價稍微上漲一點,就不買,少買。日本公司如果這些年沒有在海外的耕耘,恐怕日本經濟整體要往後退好幾位的。
看你那麼寫,我也來補充下:一、日本自古就是淫亂型社會,各種段子不必當真,但有幾個事實:如日本神話就是淫亂神話;日本貴族就是《源氏物語》 (堪稱金瓶梅)那樣;日本平民邊耕作邊交媾的歷史畫作比比皆是。
二、日本社會壓力極大,拋開團團圈圈之外;日本人的生活物質(衣食住)從來都不豐富。這與日本錯誤的農業政策、極度浪費的烹飪觀念有關。而人的再生育,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生活物質豐富。現在的中國已經很難想像餓死正常人的情況;但在日本每年都有正常人在家餓死的事。
三、日本國小人多,廣島協議後,日本快速升值,極大的打壓了製造業的發展;同期,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擠壓了日本低端製造業,而韓國、台灣則直接打擊日本中高端製造業,掏空了日本的根。我們很難想像,當年的松下、索尼等日本明星企業會走到快破產的一步。當經濟回歸平庸,人口又那麼多,又不能對外擴張,又不能打內戰,則只能慢慢自我閹割,自我滅絕。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7_17_418506.shtml
街採日本“低慾望社會”:一個人的感覺可能太舒服了2017-07-17 新華網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所著《低慾望社會》最近引起熱議。在這本副標題為“胸無大志的時代”的書中,他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乾勁,日本已陷入低慾望社會!”
在大前研一眼中,“低慾望社會”指: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都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喪失物慾和成功欲,對於車和奢侈品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買房、不結婚、不生育、甚至不出門,近來收視率較高的日劇《東京白日夢女》《我不是結不了婚,只是不想》和《家族的形式》中的人物折射出當今日本年輕人的面貌。
日本厚生勞動省下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50歲仍未結婚的人口比例在日本男性中約為23.4%,在女性中約為14.1%,刷新比例最高紀錄。
這份調查報告把這項比例定義為“終生未婚率”。這意味著,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終生未婚。
日本政府去年9月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18歲到34歲的未婚者中,有超過40%的人沒有任何性經驗,高達70%的受訪男並未在談任何形式的戀愛。
一些專家擔憂,年輕人不願戀愛結婚將使困擾日本多年的少子化問題雪上加霜。
不婚也就意味著不用買房。日本傳統的“買房安家”觀念正在被年輕人拋棄,選擇租房生活的人越來越多。
日本內閣府2015年發布的《住宅生活相關民意調查》顯示,61.5%的被訪者說“想要買房”,13.4%的被訪者稱“總體上來說想要買房”,共佔總人數74.9 %。這意味著約四分之一的日本人認為不買房也無所謂。這一比例在20歲至40歲的年輕人中更高。
.....
回應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避免走上日本這條路。
其實中國也在往這種情況發展,只不過國家在發展這種聲音不是主流。
我想看看有多少人說中國也是這種情況,或者中國未來也會這樣,真的是一群智障,比中國生育率低的多國家還沒發聲,人家都不擔心,到中國這就一副藥丸的樣子,真是夠了
科學家:網速太慢會導致嚴重疾病
據俄羅斯衛星網2017.5.19報導,瑞典科學家小組經研究得出結論稱,網速太慢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為開展研究項目“視頻卡住時人的應激反應”,科學家請求200名志願者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看視頻,並在他們看視頻時測量他們的脈搏、腦活躍程度和眼球活動速度。
結果表明,如果視頻順暢播放,人的反應是平和的;但如果視頻卡上幾秒种,人的心率會明顯加快,同時,人還會感受到如同面臨巨大壓力時的情緒緊張。科學家認為,這種情緒波動會對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會導致嚴重疾病。
回應
說得好有道理啊。看視頻看得投入時,突然網速不給力卡上一把,真是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回我是信了科學了。
如果是中國科學家這麼說,我決定眾籌殺手去刺殺這樣吃白食浪費國家財產和科研資源的垃圾!
開頭都說了,是瑞典科學家……
第二個因素是中國消費特點變化快。中產階級擔心產品的快速更新無法保值以及房價不斷上升等問題,所以他們對花錢更為挑剔。這會有兩個影響:1)用通過共享經濟省下來的錢購買其他優質產品。2)共享為獲得優質體驗——比如在度假時共享一個很好的房子——創造條件。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消費者愛用移動支付系統。去年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比美國大50倍。現如今,中國消費者在結賬時拿著手機掃描二維碼已是司空見慣,許多時候支付的錢可能數額極小。也難怪一些投資者認為雨傘共享服務可行。
在這種宜人的環境下,世界共享經濟的許多創新可能開始出自中國,而不是矽谷。沒準教世界如何共享的正是中國。(作者亞當·明斯特,向陽譯)
相關新聞
共享經濟令“中國創新”走紅世界中國抄襲美國時代已過去2017-05-09
美媒:只帶手機!美記者體驗無現金“暢遊”北京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017.5.15文章,原題:你的移動貨幣——不帶現金或銀行卡在中國生存一天 北京的易觀國際說,智能手機支付業務量已經出現爆炸性增長,去年的支付額達到驚人的1.85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阿里巴巴子公司螞蟻金服和騰訊的財付通所推出的支付應用程序是行業內的領頭羊。
《福布斯》記者王悅(音)在北京體驗了一天無卡無現金只帶手機的生活。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沒有現金?你的智能手機能發揮很大作用。習慣於將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花在技術上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依賴技術解決方案來進行各種支付,從早餐到預定度假服務。
........
回應
移動支付很先進嗎?我們沒覺得呀,這些個老外真是少見多怪。
在我們的生活中,移動支付,家常便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是因為移動支付開始普及。但是,中國以外的地方,如果沒有這樣的支付環境,那就感覺不方便了。
不知不覺悄莫聲息的走在前頭了,以後說不定還能成為標準的製定者,阿白得向我們看齊嘍
中華民族將引領世界新潮流!
專家說法
校園是創新試驗場
也有專家認為,所謂“懶人經濟”無外乎是供需關係的樸素表達,並不一定都是壞事。由於校園的特殊環境,學生的社會身份,和“懶人”這樣帶有強烈道德暗示的標籤放在一起,就會給人以不一樣的感覺。
種種案例證明,校園是社會創新的試驗場,而不是保守價值的大本營。很多創新都從大學校園發端,學生的需求反映了社會大眾的需求,學生的市場帶動了整個龐大的社會市場,“懶人經濟”自然也不例外。
要知道,校園裡每一個“懶人”的背後,可能有10個以上的勤快人為他默默服務,而那一個懶得上食堂、去商店的“懶人”,也可能是創業小有所成的牛人。
近年來很多創新的經濟模式,都誕生於校園,當前最火熱的一款餐飲外賣平台,就誕生於上海一所知名大學的學生宿舍——當時還是學生的創始人通過校園“懶人經濟”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美媒:3條理由使我們相信中國將是共享經濟的未來
彭博社2017.5.19文章,原題:中國是共享經濟的未來 最近幾個月,中國共享經濟的初創公司可謂好事不斷。允許手機用戶共享電池的公司近幾週籌集到了至少1.5億美元。與此同時,一家初創公司最近宣布今年要在廣州共享起碼50萬把雨傘,而嘉興的一家籃球共享公司獲得了官方媒體的正面報導。
在20年前,這種商業模式在中國還容易遭人嘲笑。但現在,對不少初創企業而言,即便錢白花,公司合併或倒閉,發展共享模式在中國都比在幾乎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要有前途。有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共享公司籌資將近250億美元。該行業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汽車和住房。
筆者認為樂觀的理由有三條。首先是中國的人口狀況。中國的千禧一代如今是該國電子商務及其衍生的共享經濟的發動機。許多中國人把買車甚至手機電池的錢省下來,體驗其他生活如旅行,或者是自創公司。同時,中國老人們的天性更為節約,他們將更有可能會接受共享模式。
負面影響:長期宅著,精神萎靡
高校“懶人經濟”予以學生方便的同時,也揭示瞭如今大學生存在的不少問題。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宅在宿舍,享受上門服務。” 北京交通大學一位溫姓輔導員表示,“有些人長期宅在宿舍,整日與手機、電腦為伴,生活不規律,精神面貌不佳。”
在該輔導員看來,“懶人經濟”“宅經濟”在高校日漸流行,背後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大學生對新事物接受度高,新興的購物方式在大學能很快流行;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沒能適應“放養”的生活方式,沉迷於網絡,缺乏自律。
同濟大學一名張姓學生談起自己的一位同學,十分惋惜,“大一時成天宅在宿舍打遊戲,也不跟人交流,餓了就叫外賣,最後被學校勸退,如今被家里人送去當兵了。”
有專家分析,大學生的許多跑腿需求實際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的延伸,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與現實社會脫節,影響精神狀態和社交能力,值得警惕。
沒了底線:“代課”“代考”風盛行
隨著各種“懸賞群”的野蠻生長,是否會讓學生形成“花錢才能辦事”的思維,從而導致助人之德被金錢至上取代?更有甚者,懸賞群是否已經成了逃課、代考等亂紀行為的溫床?
在QQ上以“替課”為關鍵詞搜索QQ群,全國各地的高校替課群有二百多個。“有償替課”儼然已經形成產業鏈,替課明碼標價,替課者可代答到、幫記課堂筆記、回答問題等,根據替課要求不同,價格不一。在課堂上替“雇主”喊次“到”就可以輕鬆賺到一二十元錢,有的“替課族”甚至能月入千元。
在杭州一個高校懸賞群中,群公告明令禁止出售代考信息,嚴禁發送所有違背學校規定的懸賞,而群裡依舊熱火朝天地代替上課,代做實驗,代寫某課作業。
記者所觀察的三十多個懸賞群,無一例外盛行此風。“上午找替課,私聊。”“下午第二大節可替課,有意私聊。”替課QQ群中時不時會彈出諸如此類的信息。
記者統計發現,僅11日一天時間,在山東某高校替課群就有21條尋找替課同學的消息,並都迅速成交。
有大學生在懸賞群給記者演示:“懸賞週五晚上代課。”3秒之內,有7人同時私信他,表示“接單”。
懶人經濟席捲高校3元代取快遞20元代課替考2017.5.19三湘都市報
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打開手機叫外賣、上門送快遞等服務已是常態,他們習慣於足不出戶。然而,如今大多數高校都限制外賣、快遞等進入校園,這些限制讓這些“懶得出門”的大學生叫苦不迭。
有需求就有市場。於是,“有償跑腿”現像在高校盛行起來。在一些手機軟件或者微信群裡,只要花點錢,就有人替你“跑腿”:2元代送一個充電寶,3元代取一次快遞,5元借一把傘,20元代上一次課……
這些高校中流行的“懶人經濟”現象,折射出的“大學生變懶了”,到底是好是壞?其中又揭示了什麼社會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對待這種現象呢?
大學生:互惠互利,叫好者眾
在大學生中,“花錢辦事”已經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QQ軟件中,可檢索到全國各地上百個高校懸賞群。武漢的一所211高校的懸賞群——“供需撮合平台”已經2000人滿群,又開通了“供需撮合平台2”,供校友加入。
記者下載了一款號稱專注於高校跑腿服務的手機軟件,學生通過該平台可發布跑腿需求和相應的賞金,若有人響應接受任務,完成後即可當面獲得賞金。任務內容包含取快遞、買外賣、代打卡等,賞金由5元到20元不等。
“跑腿”服務的範圍事無鉅細,覆蓋了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次我發高燒,室友都外出很晚回來。我只能在群裡發布懸賞。買藥的事立刻就解決了,接單的同學還很貼心地買了水果。”天津某985高校學生甜甜說,懸賞群給學生提供了便利和互相關愛,並不只限於金錢。
對於一些時間方便的學生來說,幫忙跑腿成了閒暇時的小兼職。一些家境有困難的同學,也把“接單”作為賺取生活費的來源。某高校大學生劉子鈺偶爾也會接受一些代跑腿的任務,賺點賞金,“算是互惠互利吧。”
北京某理工大學學生董雲逸表示,校園人口密度高,需求更多樣,學校提供的服務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懶人經濟”的存在是對資源的優化配置。
日本新統計 繭居族尚有54萬人2016-09-26 聯合晚報
根據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數字,超過50萬名日本年輕人選擇脫離社會、自我封閉的生活形態,即俗稱的繭居族。
按照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繭居族指的是足不出戶6個月或更久,其間從未外出上學、工作或從事社交活動。根據調查,大約54.1萬名15至39歲的日本年輕人選擇這種生活方式。
這個數字低於日本政府2010年統計的69.6萬人,然而繭居族如今自我封閉的時間更長,連續至少7年繭居的人約有20萬人,占全部繭居族的35%。日本時報報導,另有29%的繭居族,約15.7萬人,大門不出的時間介於3年到5年。
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繭居族的平均年齡也持續提高,過去是21歲,去年則是32歲。根據調查,35至39歲的較年長繭居族人數也增加,過去6年增加一倍。另外,由於繭居族自我封閉,有關方面很難確實掌握究竟是哪些年輕人面臨這種問題。
這種集體的行為模式1990年代首次出現,日本官方至今未將它列為一種疾病,醫學界也未建議任何治療方法。醫學界認為,心理與文化因素導致許多日本年輕人自認必須徹底遠離人群。這種情形在男性之間比較普遍,他們承受龐大壓力,必須盡快在學業與職場創造成就。
心理學家說,這不是因為懶惰所致。日本心理學家齋籐環表示,繭居族的精神「受到折磨」。
禦宅族消費模式:根本停不下來的嗜好消費
關於禦宅族的商業研究中,野村綜合研究所撰寫的《瞄準禦宅族– 打開人潮與錢潮的關鍵小眾大市場》頗具代表性。其從發燒領域出發,針對禦宅族市場的狀況與特質、發展歷程,以及未來多元化又有共同點的御宅族消費市場預測進行了探討。
書中對於禦宅族的消費模式和消費心理有著頗為準確的定位。當禦宅族在消費時,追求理想狀態的迷之熱情成為驅動力,迫使他們產生消費行動。很多時候,禦宅族的消費價格彈性會較小,並容易把絕大部分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用在嗜好上,而且這樣的嗜好消費根本停不下來。
當禦宅族不斷增加手中的戰利品或是收藏品,或是一再刷新得分記錄時,將會刺激心中對於理想的熱情不斷升溫,催生出愈來愈多的參與行為,誘發禦宅族進入下一次消費的循環中。禦宅族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嗜好與理想,並且常為自己設定新的努力目標,因此這種強烈偏好模式的消費循環是沒有盡頭的。
禦宅族的行為模式受到市場人士的矚目,因為他們對於自身著迷的領域有著豐富的知識與創造力,並且會參與一些散播資訊的活動。市場將其歸納為蒐集(Collection)、創造(Creative)、社群(Community)。
蒐集慾望即代表對於熱衷事物的強勢消費能力,禦宅族會維持高水準的消費。這一點不難理解,和一般消費品相比,面對自己熱衷領域的商品或服務,心理價位的接受度頗強,通常在該領域的花費是非常高的。即使單價較高,但接近自己的熱衷理想,禦宅族多數會不假思索的購買。尋求性價比高或是日常基礎消費模式的適用比例非常低,價格定位通常在此領域不會造成製約消費的因素。因此做禦宅族領域的生意,有著提高商品交易活動利潤率的優勢。
回應
就剩下虛擬經濟了。當年的製造業還在嗎?
AV援交動漫服務業才是日本經濟的最後出路,工業化還是算了吧。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誰是宅族 援交妹的心聲 《A潮》 《日本愛經》 )
徐睿:在宅男聖地秋葉原看商界精彩 2016-04-06
東京秋葉原,因禦宅族精神集散地而聞名,從最早期的電子遊戲愛好者們在此購買硬件、軟件,再到大量的ACG(動畫、漫畫、遊戲) 迷們前來尋覓相關產品,至現如今發展成為吸引著各個領域的御宅族前來巡禮,秋葉原長期以來創造著龐大的商業規模。
不僅ACG愛好者所關注的各種動漫遊戲相關產品幾乎都能在秋葉原找到,除此之外,密密麻麻的建築物之間亦可見到各式嗜好收藏品店、同人誌商店、漫畫人物店、Cosplay (角色扮演) 主題店、卡牌遊戲店、女僕咖啡店等等大量專門店,空氣中彷彿飄著禦宅族的因子。在世界中享有兼具禦宅族信仰聖地與相關產業影響力最強的美譽。
年初時,日本滋慶大學向外界發出公告,將於2017年4月開始設立“秋葉原商業世界”學科,這些圍繞“禦宅族”而誕生的專業商科,用於專門培養秋葉原專業人才。正式命名為《秋葉原國際經濟學科》,新興教育產業共分為6個專業方向:偶像專業、偶像製作人專業、女僕與COSPLAY專業、同人誌專業、動畫活動工作專業、動漫著作專業。納尼?“禦宅族”也能成為正經專業了?
“禦宅族”並非都足不出戶
“禦宅族”最早是由80年代日本社會學家中森明夫用來統稱熱衷漫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因此很多情況下禦宅族被理解為ACG (動畫、漫畫、遊戲) 宅人世界並以二次元文化為核心所發散出來的信息,例如“萌系”、“秋葉原系”。但這一概念並不狹隘,今天的“宅文化”中,禦宅族的內涵也不斷拓展。只要對某個領域或學問,具有超乎尋常的熱情行為以及專精特定領域中的人,就會被稱為“宅”,與是否長期足不出戶毫無關係。禦宅族有著模糊界限的交叉派系,例如動漫宅、模型宅、偶像藝人宅,或是歷史宅、軍事宅、技術宅等類別,甚至旅行宅、攝影宅和鐵路宅等也是其中的典型派別。
促成禦宅族形成的兩個重要客觀外界因素,一是經濟條件另一個則是網絡普及。隨著經濟上越來越富足,消費社會已趨成熟,人們便會自然的展現出各種不同的價值觀。而原本受到地緣或人脈網絡等物理因素的製約,也因為電腦和寬頻網絡的普及,促進了禦宅族之間的溝通。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社團活動發展的極為活躍,宅文化自然也得到生長的土壤。同時,當下便利的網絡社會條件形成了成熟的大眾消費市場,使得人們更容易收集到特定領域的資訊,進而通過網絡拍賣、電子購物等手段實現周邊商品或是限量商品的交易。
單身社會
作者:(美)克里南伯格 2015 上海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在1950年代,美國人口中只有22%的人單身生活,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而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這差不多占到了美國成年人口的1/7。獨居人口占到了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一比重使之成為美國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占比重。在本書中,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向人們證實,這一數字背后絕非是一時的潮流走向,事實上,這正代表着自嬰兒潮以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克里南伯格以他前瞻性的研究為基礎,探索了單身社會的崛起,以及這一現象給我們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所帶來的巨大影響。盡管傳統思想一直告誡我們,獨自生活將導致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孤立,克里南伯格卻向我們揭示了,絕大多數單身者正熱忱地投身社會與社交生活中,他們比同齡已婚人士更熱衷於外出就餐、鍛煉身體、參與藝術及音樂課程、公眾活動、演講以及公益活動。甚至有證據表明,比起與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獨自生活的人們身心更為健康,而他們都市公寓的生活方式,相較郊區獨棟家庭住宅,也更為綠色環保。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1970-),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公眾文化》編輯。他的第一部著作《熱浪》獲得了七項文學和學術獎項,並被《芝加哥論壇報》譽為「最佳著作」。他的調查研究被《紐約客》轉載,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轉播,他的文章則刊登於《紐約時報雜志》《滾石》和《美國生活》。
光棍節vs感恩節
馬雲雖是中國矽谷紅衛兵1之一,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支付寶光棍節喊一句芝麻開門、單日交易額五十幾億美元便打破美國電子商務所創紀錄,但比起美國整個感恩節五百多億商機還是粒芝麻,為何單挑光棍節毛病?
樹大招風唄!限時性的全球電子購物2雖多有共同:折扣戰砍到見骨、少數貨品質差價高、退貨率高等問題,但馬雲跟人打賭1億人民幣,說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零售市占率要超過1/5,加上中國正從世界工廠3轉型成世界市場4,屆時馬雲將從網路淘走大部分金錢5。
更可怕的是馬雲的獲利模式6,已不再局限宅族屌絲們7的宅經濟8,隨著全球行動支付,淘寶網上的中國基金可能走出家門國門行銷世界。
難怪台灣當局要呼籲有風險別買,可是就像第三方支付可能成為網路非法吸金,但台灣的網購教父還不是要逼政府開放網路金流。
錢!錢!錢!為了錢,憑空也能搞出光棍節,就不怕玷汚了節日的神聖性?
少來了,在資本主義拜物教的消費主義下,洋人所創的聖誕節9母親節10情人節11都早已商業化,就不許中國人創光棍節?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293166
〔公視主題之夜〕 天羅地網大革命 機會全面均等化
網路改變了世界,網路誕生的20年間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網路。網路重塑了我們的文明,改變了生佸每一部份:從學習、購物到交友;甚至是投票。網路帶來許多革命和新機會,但同時也讓我們付出高昂的代價。
「天羅地網大革命」中將從各個不同的層面探索網路如何影響我們,科技趨勢專家Aleks Krotoski博士在節目中訪談到網路世界重量級人物如比爾蓋茲Bill Gates,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 全球資訊網路的發明人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還有Facebook, Twitter, Amazon等網站創辦人。
網路提供了爆炸的資訊,人人都可以獲得資訊,或是發表自己的看法,網路成為最有力的工具。2009年伊朗因為總統大選爭議爆發衝突,伊朗政府強力震壓,原本以社交為主的微型部落格「推特」(Twitter)成為伊朗民眾向外傳遞消息並且彼此連絡的重要工具,即使是高壓統治也難以抵抗無遠弗屆的網路。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網路雖有革命的力量,卻也可以癱瘓一個國家,2007年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境內因為拆遷蘇聯紀念銅像而暴發衝突,之後愛沙尼亞政府機關、銀行、傳媒的網路系統,同時遭到駭客長達三週的大規模攻擊,網路癱瘓造成國內陷入緊急狀態。這是史上第一次的網路戰爭,但絕不是最後一次。
網路改變了文化、政治和商業,更重要的是也改變了人類的心理層面,伴隨網路成長的新世代會有甚麼改變? 專家憂慮人類的想像力將受限於電腦螢幕,網路世界中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也讓專家擔心網路世代可能和現實脫節。
臉書等社群網站的風行也改變了人際關係,如果臉書上有八百個朋友,這種網路上的「友誼」代表的意義是甚麼? 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狀態,也觀察朋友的最新狀態,面對各個社群網站的興起,我們是不是逐漸被淹沒在虛擬世界中?
網痞的話 千萬別當真2013-07-10 中國時報 洛杉基/科技業專業經理人
主持電視節目得過獎、也主持過無數次頒獎典禮的陶晶瑩,這次主持金曲獎,竟然因為半途上網看到網民對她的無情攻訐,感到無比委屈,在主持台上數度哽咽,差點主持不下去。
無獨有偶,最近恰巧有某藝人在網上痛罵某些網民是「垃圾」。也有某電視節目主持人公開對網友挑釁說:有種就現身對嗆,不要老是躲在螢幕後噴口水。看來部分網民躲在暗處放冷箭的行為,確實造成不少站在明處的名人感到不安。
自從社交網站出現後,好處是隨時隨地可以與網友聯繫;缺點是,不是所有的網民都是網友。真正的好網友會與你分享快樂悲傷,不良的網友,不但會讓人氣憤、睡不著覺,甚至想死的心都有!
一個本性不佳、自制力差的人,一旦帶了面罩,就比平常還敢做出為非作歹的惡行,這是人性。同樣的,一個網民一旦隱藏在網路中,自然就會顯露出其不良的本性與品德的黑暗面;如果再得到同類觀眾的鼓掌附和,這些網民就蛻變成所謂的網路痞子流氓,在網路上大放厥詞、無法無天、到處霸凌。
最近在美國的朋友與筆者分享了一個最能代表不良網民心態的「網痞理論」:
網痞=網民+隱蔽性+觀眾。
下面例子最能代表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前兩天在舊金山墜毀的韓國客機,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的事件,竟然就有美國網痞在他們的臉書上這樣評論:
「北韓飛機選擇在美國國慶日前後攻擊美國!」
「該死的清國奴(Chinks)眼睛要睜大些!」
「清國奴不會開車,飛機當然也開不好!」 「東方人眼睛老是睜不開,所以才會墜機!」
「又有飛機墜毀,我敢打賭駕駛員一定是亞洲人!」
可惡的是,這些躲在暗處,用化名發表充滿種族歧視的言論的網路混混,竟然還會有眾多網民會跟著附和按讚。標準的網痞行徑!
由此觀之,網痞無所不在,中外皆然。寄語陶小姐,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千萬別把這些網痞的話當真!
馬英九,說他懦弱,少有人會反對;說他無能,也有很多人贊成;甚至有人批評他虛偽。不過,如果說馬英九是個「惡人」,而且還變成「中華民國十大惡人」之首,則這種說法不只是譁眾取寵,恐怕未必能反映國民的心聲。
有宅神之稱的朱學恆舉辦「十大惡人」網路票選活動,馬英九贏得惡人榜首。這固然反映了選民對馬英九執政的不滿,可以理解,但把馬總統稱為惡人,縱使不滿者一吐怨氣,畢竟是「文不對題」。
馬總統執政期間,國際經濟景氣不佳,金融危機與歐債風暴掃倒了全球多少平民百姓。台灣除了受害於此,還有本身產業轉型腳步遲緩的問題,經濟表現跌跌撞撞,民怨衝天,政府失能。最高領袖要負最高責任,無可旁貸,馬總統的「歷史評價」必然只好自己承擔。
但另方面,若因此指這位總統是「惡人」,總要有一些「為非作歹」的事實依據。是馬總統力推ECFA和服貿協議,政策上惹人嫌嗎?是針對王金平的關說案嚴厲出手,因而堪稱「為惡」嗎?推動務實外交,和緩兩岸關係,台灣民眾出國享受百餘國免簽證待遇,馬政府留下的腳印真到了一無是處的地步嗎?
政績不佳是一回事,但和「蓄意為惡」總有些分野。例如毛澤東可稱為中國百年人物,但國史館舉辦民國百年人物票選,竟將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都放在名單裡,結果輿論譁然,國史館長也為此下台,因毛等人對「民國」而言是背叛者,如何選為「民國人物」?可見貼人標籤不該文不對題。
馬英九曾以溫良恭儉讓作為政治標誌,凡有過失即頻頻道歉,這樣的風格,很多人並不尊敬。但馬英九雖失敗於政治能力、政策作為無法贏得認同,畢竟和執政貪腐相比,和施虐於人相比,若列為「民國頭號惡人」,不有點高估這位總統「作惡」的能力嗎?
以馬今日之民意支持度,無人能為其政績辯護。但社會對善惡是非的定義,還是有公評存在。一個網路票選,集聚了許多憤世嫉俗的情緒,不足為怪;但若號稱對中華民國的民意具代表性,恐怕也是誇大其辭了。 2013-12-23 11:39:12
日本新怪現象 隱蔽青年漸增加 2013-07-08
現在日本有愈來愈多的隱蔽青年,女性隱蔽青年也有成長的的趨勢,平均年齡更從21歲變成32歲。日本的社會和經濟壓力,造成大量的年輕人足不出戶且自我封閉,這種現象不是只有在日本,同時也發生在南韓、義大利和歐洲國家。
「宅男」在日本指的是對動漫狂熱的「御宅族」,而不上學、不上班,過著自我封閉生活的年輕人,則被稱為「隱蔽青年」,他們拒絕社交,也不參與社會活動。由於在社會上經歷挫敗,導致隱蔽青年整天與電腦、電玩、書本為伍,過著足不出戶的生活。許多隱蔽青年都來自中產階級家庭,多數為男性。
心理醫師齋藤環說:「隱蔽青年覺得心裡受到折磨,他們想要走到外面的世界,並結交朋友或異性,但是他們做不到。」根據日本官方統計,隱廠青年的人數高達70萬人。齋藤指出,隱蔽青年的人數逐年上升,是因為他們傾向與世隔絕,所以實際上的數字可能高達100萬人。另外,根據日本官方在2010年統計,隱蔽青年的平均年齡也持續上升,過去的平均年齡是21歲,現在則是32歲。
是什麼原因造成隱蔽青年現象呢?面子問題是其中的因素之一。當隱蔽青年脫離社會愈久,他們的社交挫折感愈高,也同時失去自尊與自信。自我封閉的原因通常是成績不佳或社交挫敗所致。
第二個原因則是依賴感。傳統上,女兒通常在婚後必須離開家裡,但是兒子卻會留在家中,即使半數的隱蔽青年對他們的父母有暴力傾向,大多數的父母仍不會將他們逐出家門。
英國學者安迪.弗隆(Andy Furlong)認為,隱蔽青年現象是因為1980年代的泡沫經濟和1990年代的經濟蕭條,許多年輕世代面對不穩定的社會環境,只能從事短期或臨時的工作。社會上出現大量的派遺工作者(freelancer)和尼特族(neets)(尼特族意指不工作、不就業、不參加就業輔導的青年族群)。尼特族、派遺工作者和隱蔽青年常被加在一起連用,被描述為日本的經濟寄生蟲。
隱蔽青年一詞也經常與「宅男」」、「奇客」(Geek)和「書呆子」等名詞連結在一起,他們通常沉迷於電玩、卡通或動漫。日本學者齋藤環指出,隱蔽青年以男性為主,約佔了全體70%至80%,但是根據NHK的調查顯示,男性只佔了53%。英國學者弗隆則表示,在日本社會觀點裡,女性成日待在家裡是很自然的,因此女性隱蔽青年並未真正被報導出來。
上課玩手機 學生彷彿路人甲【聯合報/李允中/中國醫藥大學通識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2013.07.06
報載,日前觀光教父嚴長壽先生到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演講,整場用英文開講,發現台下學生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機。嚴董忍不住對學生說了重話:「若年輕人只會躲在舒適圈裡頭,不改變學習方式,工作就等著被外國人搶走。」
這樣的場景也似乎讓人聯想到,日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到世新大學演講,蘇主席頻頻打斷陸生發言,要幫台灣學生保留提問權。「電火球」還刺激台生說,台灣已經比人家小了,舉手還比人家慢,要怎麼在世界上立足?
筆者認為嚴董所言「舒適的環境」,目前也出現了「無感與M型化」的學習現象。所謂「無感」是指大學生普遍在學習上的動機與效能感不足(不知為誰而上,為何而上);「M型化」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弱,也與家庭的社經地位背景有關。
出身於較佳的社經地位背景,在學習類似通識課程,表現出來的學習意願往往較強,當然也較具備較為足夠的英語文能力與授課老師溝通討論報告。
相反的,若與學生大談政府為何推動證所稅,與對岸簽訂ECFA與後續的「服貿協議」時,會發現除了英語溝通障礙以外,許多出身社經地位較弱勢與偏遠的同學會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啊?」一位同學便曾說,他家在鄉下,家裡一張股票也沒買過,飛機也沒坐過,因此「我阿知」(台語)現在的中國大陸進步發展成什麼樣子?
至於上課玩手機打瞌睡之類的現象,有同學跟筆者說,現在連開同學會見面時,都還是忙著用Line與App,所以老師就不要太大驚小怪了!
因此筆者想提供嚴董事長與蘇主席等優秀長輩另外的觀點:年輕人不是否定您們的寶貴經驗與不願意跟您們對談,聽演講時睡覺與玩手機,可能更說明了埋藏在內心深層的自卑,與這一代年輕人與不願意面對大環境困難的無奈。也許,「跟長輩作更多的對談,會發現自己距離成功更遙遠!」所以還是玩手機,睡覺吧!
回應
覺得不能怪誰,一切要怪就怪賈伯斯,把地球幾十億的人全變成低頭族、成天滑動螢幕、觸控App,久之,因為每天的程式就擺在哪裡,位置固定,不加思索,人怎麼不變笨,要怪就怪賈伯斯
在17年愛台灣的本土化政府調教下,台灣人都成為沒是非 + 低能兒 + 寡廉鮮恥 + 饑荒症候群
詳參【圖博館】:提升網路訊息 《誰在上網》 網路解憂丸 《網路裡的小孩》 搜尋成癮 《誰沒部落格》 誰是宅族 《N世代》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龍應台:大陸應先引入台灣視頻【中央社2013.04.29
龍應台今天在立法院答覆媒體詢問相關議題時表示,央視跟鳳凰衛視的國際新聞確實做得不錯,但是否讓央視、鳳凰來台灣落地,文化部要放在整體台灣影視發展的布局來看,「比如說大陸也允許我們的電視頻道到那邊落地,那當然可以談,如果那邊不允許我們落地,很遺憾,連談的基礎都沒有」。
記者也問到央視的新聞似乎有特定方向取捨;龍應台表示,這一點其實不是最重要,因為一個開放社會,從來就不會害怕一個不開放社會的思想進入,應該是倒過來。
龍應台說,尤其台灣經歷60多年思想上的陶冶,公民素養飽滿是整個世界都公認,所以思想跟意識型態的東西,台灣人的自信很高,這點不擔心。
龍應台也反問對岸,若可以談視頻相互引入,「那你開放我們多少到你那邊去呢?」
回應
請問文化部長,美國 CNN, Bloomberg, 德國DW-TV, 法國TV5, 英國BBC 都在這落了地,都談過了嗎?
江丙坤擔憂的是台灣人的素質會日漸低落,所以希望引進大陸優質的國際新聞來擴展台灣人狹窄的視野,然而素質已經低落不堪的台灣人根本不在乎,其中包括那位最蠢的文化部長。
電視頻道和視頻是兩碼子事,大陸各網站現已充斥各種台灣視頻。
我每次到北京都被他們 平面媒體 震驚!
想看央視節在台灣有許多管道,例如衛星或網路,只是真的覺得大陸有許多節目很有教育意味,台灣在媒體製作方面已遠遠被對岸抛在後面了,我們又何必自綁手腳呢?更何況台灣民眾向來沒什麼國際觀,所以會有此反應我們就不覺得奇怪了。我們有線電視上可以看到許多國外節目,如CNN或BBC,但我不知美國或英國是不是有讓我們節有落地權呢?
「兩岸要對等才有得談」 從今以後兩岸不會再有對等的機會了。。。。。腦筋清醒點吧!人家超級電腦、人造衛星、匿蹤戰機、航空母艦、太空人都出來了。。。不要跟我講那台航空母艦沒什麼用,啊,人家都不會改進、進步哦!人家軍事力是要跟美國抗衡,台灣先有能力把日本在釣魚台的船打回去再說吧!!
政府官員要活在人間呀,別在天上高來高去,在大陸誰不知道怎麼收看台灣電視,不需要開放,想看的都看得到,有些事不用明說,默許就好了,水到自然渠成,文化自然交流,良幣自然驅逐劣幣
據我所知 央視在美國是可以看到的..另外如處處講對等,那雙方農產品是否對等開放, 雙方企業准入制度是否對等呢
李安批評台灣電視新聞太瑣碎,只談雞毛蒜皮的事;他還拜託:多放點國際大事好不好。李安回台幾天就受不了,他一定很好奇台灣觀眾的好耐性。
不需李安點破,大家也知道台灣電視有問題。尤其電視新聞,三餐供應的幾乎全是流行八卦、特色小吃、消費投訴、鄰里糾紛;別說國際大事,就連國家大事也越來越少。各種報導,重點都放在「吸睛」及提供「說嘴」材料,幫助觀眾「免於思考」。
如果電視新聞反映的是當地的世界觀,台灣就是一個很大的島,儼然位在世界的中心,那裡的人講究自尊心、喜歡美食與消費、對衝突充滿興趣;但這個島距離其他國家何其遙遠,對別人的事漠不關心。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台灣電視看久了,會讓人有身在泰山的錯覺,以為天下就這麼大,盡在自己指掌中。
李安不一定認識江丙坤,但他們關心的問題是一樣的。先前江丙坤提到可以引進央視和鳳凰衛視國際新聞,結果引來一陣砲轟;江丙坤的解方未必正確,但他指出台灣電視新聞視野太窄的問題,卻是再真實不過。外界一陣叫罵後,江丙坤滿頭包,問題不了了之,觀眾則只能繼續忍受看不到世界的電視新聞。熱愛爭論卻無意尋求答案,是電視和台灣的共通現象。
那天李安也談到台灣年輕人的善良純真,卻擔心他們「生存意志軟弱了一點」;這和台灣電視的膚淺其實是一脈相貫的問題。在漫天的「愛台灣」氛圍中,年輕人被訓練成「向內看」及「自我感覺良好」的一代,再加上電視新聞的催眠,他們的世界觀如何不脫離現實?
回應
台灣現在電視主播或記者的水準都與鳳凰(很多人才來自台灣),央視都不是一個檔次的,大概待遇太差,訓練不足吧。口語差(一句話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唸,捲舌音就別苛求了),因為不做功課,採訪時問的一些問題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例如一群人追著扁媽問:阿扁昨天跌倒耶,有沒有很擔心?有沒有想讓阿扁回家過母親節?!%#
媒體亂象NCC難道不知道嗎?為什麼裝聾作啞,毫無作為?誰說國家民主化之後,就一定要商業化低俗化?我認為應該編列預算,買頻道轉播CNN,NHK,半島電視,BBC,央視包括招攬人才,即時翻譯.
曾幾何時,中共的傳聲筒,樣板的央視,比起現在台灣的新聞台,要有看頭的多.
講得太好了 ,給這個作者100分,台灣之所以變成井底之蛙,跟我們的
新聞角度真的大有關悉, 每天就用名牌,景點小吃,行車衝突等餵飽大家 ,把這些當世界大事,更扯的是有些新聞還綜藝化哩, 難怪台灣人越來越 眼光如豆自以為自己是在世界的中心哩.
差勁沒有關係,落後沒有關係,重點是要知道自己差勁、落後,才會改善。台灣的問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差勁,不知道自己落後,可憐。
報紙也是一樣(中時、聯合、自由都有類似問題),別說你不知道。
體諒電視新聞嘛......現在電視固定收視群都剩婆婆媽媽嘞.......
老先生因性無能而雞姦小女生,宅男們你們也是這樣嗎
可不可以不要看到裝幼齒的"大朋友",宅男們你們性無能嗎
自慰的台灣媒體!
除了新闻的内容之外,播报人的举止态度,也左右了新闻播报的品质。台式新闻播报,多年以来已经走上了综艺化,播报人的举止态度极尽轻佻,用语如:吸睛、轰扒、把妹、纠团、疯xx、哈x、超xx、做了一个xx动作、、、。这种播报方式,也只适合小猫叫小狗跳时的新闻了!
這些“媒體”事實上是娛樂業。是以提供觀眾有興趣的內容為營運模式。所以不該對他們有太高的期待。台灣民眾之苦悶,也靠他們舒緩。以前我們打麻將,現在他們看緋聞八卦。不必大驚小怪,以不同的價值觀評論。
五十步笑百步,平面媒體也該自我檢討"蘋果化"的問題,新聞追著數字週刊跑,標題用字越來越粗鄙,尤其社會和影劇新聞,哦現在沒有影劇新聞只有娛樂新聞只有緋聞八卦!國際新聞也是些奇人異事充斥!還在彼此報紙玩找碴遊戲!哀!
在愛台灣的催眠下,在收視率的考量下,在經營成本與著作經費的考量下,我們的電視節目視野越來越狹窄,整天圍繞的就是政治的惡鬥節目、美食節目、購物節目,八卦節目、重播節目---,電視台一直壓低節目製作成本,不願投資金錢購買國際新聞或製作水準較高的影片,因此我們就只能當井底之蛙,以管窺天,整天關在自己家裡,活在自我催眠的世界。
早說了,這些年來台灣就是喜歡關起門來自爽
(楨:我更早批、台灣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黴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2013-05-15 11:34:07
4G明年底釋照 張善政:應取消上網吃到飽【聯合報2012.11.01
行政院將在明年底完成4G釋照,科技政務委員張善政昨天表示,將朝取消「上網吃到飽」的分級收費制規畫,並實現上網基本人權、例如最低上網費用只要一兩百元,照顧弱勢族群。
張善政說,「會在電信業者總體營收不增的前提下推動分級收費,不會圖利電信業者」;他評估,百分之八十六使用者費用可望降低。
張善政日前出席行動寬頻世代前瞻論壇、前天在聯合報系演講,均重申希望4G業者取消「上網吃到飽」的主張,以免少數人占用大多數頻寬,也可讓更多人合理使用網路。
他指出,國際上多採以價制量分級費率,台灣則是簽吃到飽方案者眾。少數用戶以行動網路當固網使用,他幾乎可保證,4G上路後若仍吃到飽者居多,仍舊會塞車。
張善政表示,有人認為取消上網吃到飽會損及民眾權益,何不反過來思考,任人上網吃到飽會影響多數人上網?至於分級收費會否增加民眾荷包負擔?他表示,目前確有些電信業者推低門檻的上網費用,但上網時間或下載資訊量有限、動輒跨過門檻。
他也表示,訪談相關業者,多數也都對吃到飽方案「頭痛」,頻寬實在吃得太兇了,業者也多能接受至少新一代4G上線要分級收費。
不過張善政也指出,「3G取消吃到飽要慢慢來,畢竟已行之有年,政府也應尊重既有吃到飽民眾的權利,不會有太大動作。」
業者:符合世界潮流
電信業者多正面回應,且表示「不能讓少數人占據頻寬」;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贊成分級收費,但是否取消「吃到飽」則由市場決定。
回應
問題在於許多吃到飽用者為了用個夠本的心態而浪費頻寬~ 這可不像到餐廳用餐再能吃也有個限度,這可能造成使用者沒日沒夜地瘋狂下載,無論他需要與否
避網路塞車 中華電推低量上網【中央社2012.11.02
中華電信指出,於10月下旬推出的「全民共省」方案提供優惠語音月租費、兼顧行動上網需求,可享1GB行動上網傳輸量,受到客戶熱烈支持。
中華電信「全民共省方案」,主打第一年月付新台幣291元,可享3G 383元通話費及1GB行動上網傳輸量,全民共省方案適合中低語音月租費,及低量上網需求的消費者申辦,約期為2年。
詳參【圖博館】:提升網路訊息 網路解憂丸 啥是部落族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吃到飽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反對「行動上網吃到飽」,並直指這就是網路頻寬塞車的元凶,希望業者能取消上網吃到飽方案。對此,「宅神」朱學恒1日在臉書PO文,抨擊這番言論不合邏輯,乾脆立法規定不能用智慧型手機好了。
按照張善政的說法,朱學恒也依樣畫葫蘆酸吐槽,「油價會上漲,人民開車是元凶,以後立法規定用汽油者通通砍頭;菜價會上漲,人民吃菜是元凶,以後立法規定不准吃菜。」他認為,業者願意推出建設卻頻寬不夠,導致民眾抱怨上網太慢,國際評比表現也差,於是「偉大的聰明的政委」,竟提出取消吃到飽方案,何不直接規定不准使用智慧型手機呢!
回應
張善政在這點的見解的確正確.我不住台北.但就3G上網的速度體驗而言.台北有時還真不如鄉下..特別是人多的假日或是節日..因為用的人真的太多了..或許政府應該督促加強infrastructure的建設.但另一方面.更應該整頓網路使用秩序.而非只拼命加大供應.這道理就像早期的台北市滿街路邊亂停車是一樣的.不全是馬路不夠寬所造成.是亂停車的人太多.不該任由少數人亂佔用網路.導致大多數的人上網變慢. 網路情況跟交通也很像~更方便快速的交通.是會讓更多人投入使用.永遠也滿足不了需求.高速公路一直蓋還不是照樣塞.
宅神想酸政府.油價上漲.人民開車是元兇.....這太過聳動.太過簡化.或許上網吃到飽不用取消~但對於那14%的超高用量.或許可以考慮加重收取費用.因為它們影響了大部份人的權益.
看過張善政的專訪.我想能有這樣的人才進入國家中央單位服務.是我們的福氣.
該不會....朱學恆剛好是張善政口中的那個少數??@@.....XD!!
朱大哥學恒這次亂批了…吃菜是必要吃的,而且菜也有分等級啊,等級貴的菜就賣得貴,這理所當然,但是網路並不是必要用的,等級不分一律同一價,對平常用不多的人會不會太不公道,速度慢了誰要付這種錢?朱大哥您賺多錢了,對我們這些沒錢的小民而言,您恐龍化了。
常上網不代表就真的懂網路. 張善政很專業, 朱學恆你就少獻醜了.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反對「行動上網吃到飽」 講白話點...在省道上開車,
車速不夠快...天兵就提出建議,把省道車子減少,車速就會變快....為啥不說要把省道變成國道? 因為省道是由一堆惡霸佔領收保護費....
要變快,就要分車道,有快車道、慢車道,這樣快車走快道,慢車走慢道,有錯嗎?這樣速度不是變快了?您說呢?
快車道先蓋出來囉~
快車道不是早就有了,為什麼慢?就是因為有慢車在上面!如果都要蓋車道,為什麼整個台灣不全都變成車道算了,這樣可以無限奔馳,頻寬總是有限的,大家都不知道嗎?基地台很多人不喜歡,因為有電磁波,怎麼蓋?
改變公地悲劇 2012-11-03 旺報短評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說,電信業應取消「上網吃到飽」,改以分級費率替代,才不會浪費網路資源。這番話非常「到位」,因為吃到飽費率,最後形成的結果就是類似經濟學所謂的「公地悲劇」。
用白話文解釋「公地悲劇」,其實就是因為資源屬於公有,大家不用白不用,每個人都覺得「用得越多賺得越多」,即使因此會讓公地資源消耗殆盡,也沒人會因此少用。因為,你不用別人還是拚命用。公海上各國漁民竭澤而魚,最後不得不借助各種國際公約限制,就是一個例子。
上網吃到飽也是相同;當你選擇吃到飽的費率時,大部分人想的是,多用少用反正繳一樣多的錢,在「撈本賺飽」心態下就拚命上網,有事沒事都掛在網上。結果是網路塞車,大家一直上網,卻飽受速度慢之苦。本來以為吃到飽,結果是大家都吃不飽。
這個淺顯卻具「普世價值」的道理,在生活中、企業行銷、政策規畫等方面都適用。政府喜歡掛在嘴巴的「使用者付費」,雖是陳腔濫調,卻有其道理,因為這是避免公地悲劇發生的關鍵。
國內現在是14%的行動上網用戶,占用了67%的網路頻寬,讓所有使用者都陷入塞車、網路龜速中,台灣行動上網速率在全球排名46名,比居第一名的南韓,速度慢了3倍以上;而台灣的4G時程又已落後。既然政府已知問題在哪,電信業者又都不敢「開第一槍」,就請政府拿出個辦法,別再讓大家都「吃不飽」。 2012-11-03 10:42:08
失落的年代 年輕人失學失業惡化【聯合報 2012.09.13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十一日發表一項報告指出,全球經濟衰退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失學、失業,報告警告說,這種現象已危及「從校園投入職場或家庭生活的傳統途徑」。
報告指出,根據二○○八到二○一○年的數據,由已開發國家組成的OECD成員國,平均約有百分之十六年齡在十五至廿九歲之間的年輕人失學或失業,由於全球經濟近來更趨動盪,這種現象可能持續惡化。在受到歐債危機影響最甚的國家,尤其是愛爾蘭與西班牙,問題特別嚴重。報告認為,未來數年,新一代的年輕人可能前途黯淡。
OECD指出,十五歲的青少年如果展望未來十五年,平均可能接受七年的教育、工作五點五年,失業一年,完全離開勞動市場一點三年,雖然最後一類的部分成員已經成家,年輕成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現象,尤其是在生育率偏低的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意味問題嚴重許多。
根據這項報告,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人失業的可能性較低,在廿至廿四歲的年齡層中,教育程度較高者的失業率減少百分之八,廿五至廿九歲的年齡層則減少百分之六點七。
報告並發現一項重大的逆轉趨勢。年輕女性首次比年輕男性更可能完成高中教育,接受大學教育的比例已經超越男性,甚至在職業教育方面也已經迎頭趕上。這種落差在冰島與葡萄牙尤其突出。
另外,以規畫未來的職業生涯而言,OECD國家的青少年,女孩也比男孩更有企圖心,而且比較期望社會地位高、專業的職業生涯。
相關新聞
失業世代/先進國家 尼特族變多了
失業世代/南韓頂尖大學生 也找不到工作
美國也窮忙 低薪低就業經濟難成長
在台灣工作兩年,存不到錢,身上還背著三十幾萬元的學貸,我到澳洲來,就是為了賺第一桶金,不用懷疑,也不必多作解釋,我們就是台勞!
我的工作是食品加工,在偌大的廠房裡,我站在迂迴曲折的輸送帶邊,使勁地把送過來的冷凍羊肉去皮;去完了,放回輸送帶,沒有皮的羊肉移動到下一個加工程序,我則繼續為下一塊羊肉剝皮。
在九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裡,每隔兩小時能休息一次,第一次十分鐘,第二次二十分鐘,第三次,大約是晚上九點,我有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終於,可以利用這次相對充裕的工作空檔吃晚餐,走到蒸飯箱,拿出上班前自己在宿舍料理的簡單便當,通常是炒飯。
我在澳洲,工廠位於南澳最大城阿德雷德;我來自台灣,今年二十七歲,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
在這座廠房裡,估計約有六百人在同時工作著,其中,我想大約有一五○人以上來自台灣,其實,我們就是台勞。
幾年以前,聽到學長學姊談到他們的澳洲打工經驗,工作很辛苦,但總是工作幾周就自動辭職,把賺來的錢當成旅遊基金,坐飛機玩遍澳洲各大景點,錢花完了,再找下一份工作。他們說,來這裡是要趁著年輕「體驗人生」。
但我的心裡很清楚,今天我來這裡,不是為了體驗人生,也不是為了交朋友、培養世界觀。我的目的很實際、很俗氣,也很單純,就是要賺錢。我曾經在台灣工作兩年,當銀行理專,但工作時間很長,三餐都在外解決,加上房租、給家裡生活費用、償還學貸等開銷,工作兩年下來,銀行戶頭裡的存款只有幾萬元,還有三十萬元的學貸背在身上。我想,如果繼續在台灣工作,這筆債務不知要等多久才能還清,遑論存到一桶金。
想要有錢賺 得專注在「澳洲人不願做」的工作
據說,現在有超過一萬名台灣年輕人正在澳洲打工,當然我不會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但至少我身邊的台灣朋友,想的都和我一樣。
「在這裡認分地出賣勞力兩年,然後帶著兩百萬元回家。」我們是這樣約定的。
我的時薪有十九元澳幣,每周大約能賺八百元澳幣,差不多是新台幣兩萬四千元;一年五十二周,我的收入應該會有一二五萬元以上。照理說,每年存個百萬元並不算難。當然,前提是要「一直有錢賺」,而且,熬得下去。
要「一直有錢賺」,就得專注在「多數澳洲人不願做」的工作。五個月前我剛來這裡,天真的想要找一家餐廳端盤子,結果不到三天就被老闆炒魷魚,他說我的英文不夠好,但我知道,其實是一個澳洲本地的年輕小伙子取代了我。
很快的我認清事實,被歸類為第一級產業的「農林漁牧業」,才是我們台勞的金飯碗。這些產業的工作機會多半勞苦,所以很缺工,難怪澳洲政府說,必須至少要有三個月的第一級產業資歷,才能申請「打工度假」簽證延長一年。
結束短暫的餐廳服務之後,接下來我去農場工作,每天清晨五點,我們在「工頭」家的門口集合點名,聽他分派今天的工作,然後,十幾個背包客擠進一輛破舊不堪的小麵包車,一站一站,工頭把我們陸續送到不同的農場。
我一度聯想到那種二次大戰電影裡的畫面,一群猶太人表情惶恐而疑惑的被送到一處一處的勞改營……,可能想得太誇張了,但這是我當時的真實感覺。
大致上,農場工作的時間是從上午六點到下午三點,中間約有兩次、每次二十分鐘的休息,我就在農場裡找個地方坐下,拿出自備的水壺和土司麵包,分別解決早、午兩餐。
比較起來,我喜歡現在的屠宰場工作;農場裡的風景固然是好,空氣清新,但工作地點和內容並不固定,搞得我每天都在充滿不安的心情之中起床:「今天是要拔蔥?整地?或者是要除草?今天的農場主人不知道脾氣怎樣?」
在屠宰廠裡,除了剛開始會因為噁心吃不下飯之外,其他倒沒有太大問題。由於上班的場所與內容固定,工作容易上手,與同事、主管的感情也比較融洽,不會遇到太嚴重的歧視狀況。
接受歧視 是在澳洲的台勞必經的修煉
說到歧視,在澳洲的台勞,接受歧視是必經的修煉。聽過比較誇張的案例,是工頭對台灣來的女孩子毛手毛腳,也聽過被惡意積欠薪水的、被圍毆的;也有被人稱作「黃猴子」,至於我,曾經車子從身邊開過去,一群小鬼頭不知道在叫囂些什麼東西,還朝我身上丟罐子。澳洲人愛喝酒,所以每到周五晚上,我們這種黃色面孔最容易成為酒醉年輕人的戲弄對象。
我是學經濟的,前幾天我查了一下,台灣的人均GDP差不多只有澳洲的三成,而泰國的人均GDP也正好是台灣的三成。我忽然驚覺,我們來澳洲當台勞,其實就像是泰國人到台灣當泰勞。難怪,在澳洲打工的年輕人固然來自世界各地,但這幾年人數增加最快的就屬台灣;我又驚覺,原來,澳洲人眼裡的台勞,其實就像是台灣人眼裡的泰勞。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12161 2012-09-13 12:02:16
三K行業 難留年輕人【聯合報2012.09.09
「台灣不是人找不到工作,根本是工作找不到人。」女水電工林秋貴整天泡在建築工地,老是聽營造廠老闆嘆「找不到工人」,除水電很缺工,木工、水泥工人力也「缺很大」。
台北市勞工局長陳業鑫也指出,水電、水泥、木工等職業都是所謂的「三K」行業,集辛苦(kitsui,日文)、汙穢(kitanai)、危險(kiken)於一身,確實不好找人。
「你們去幫忙找人,來幾個收幾個。」林秋貴的老闆常為缺工所苦,要工頭協助找人補缺。
「我們不罵人,也不催進度,就是留不住人。」林秋貴轉述老闆的抱怨,看在她眼裡也很無奈。她說,工地的年輕人來去匆匆,有的來兩天就不見了,除職業災害風險較高,沒冷氣、全身常搞得髒兮兮的工作環境,讓年輕人敬而遠之。
台北市水管裝置業職業工會理事長蔡式稻也說,有經驗的水電工月薪是大學畢業生的一倍以上,但因工作辛苦,「沒人要來啦!」他以承包自來水事業處的自來水管線工程為例,台北幾乎找不到年輕的水電工,只能設法從中南部調臨時人力,或找外勞當學徒來教。
陳業鑫表示,北市常辦理重大工程及製造業徵才,希望多用本勞,並提供缺工就業獎勵津貼,只要待業期卅天以上的失業勞工、非自願離職或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評估合適者,每人最高可領十二個月共五萬六千元,但還是不易找到人。
回應
這些好吃懶做的垃圾大學生,還有垃圾名嘴在tvbs.2100開獎.地球...等節目為牠們發聲?
垃圾在野黨先唱雖衰不景氣,在鼓動好吃懶作的大學生硬ㄠ,這就是台灣
台灣年輕人現在都當啃老族
在16年愛台灣本土化政府調教下,台灣人都成為低能兒 + 寡廉鮮恥 + 饑荒症候群
你們無所不用其極想用外勞! 整天用媒體誤導視聽!你們到底是不是活在世上的正常人啊!會做水電的50以上了! 要不是沒讀書 找不到工作! 誰要做!
1111人力銀行昨公布調查指出,546家接受網路問卷調查企業中,有77%感受市場有人才荒,最難找的是基層技術人員、業務銷售、研發人才。
經營餐飲店12年的謝長洲昨說,2個月前在北市政治大學旁開新店,透過報紙、網路,甚至路邊公布欄找正職員工,每月薪水加獎金約3萬元,每天還供應2餐,只有1名58歲求職者來面試。他說,現代人怕吃苦,有些人做不到半天就落跑,或睡過頭就不來上班,「現在我只求有一個能準時上班的員工就好!」
光陽工業副總柯俊斌則說,該公司位於高雄較難吸引台、清、交等頂尖大學畢業生,加上一般誤解機械業是較傳統的「黑手」產業,所以也面臨人才難尋困境。友達指出,目前具有光電經驗的相關人才確實不好找。
失業率依舊攀高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說,國內高階人才被鄰近國家高薪挖走、技職體系升格又造成基層技術人力不足,學用落差擴大,才發生產業大鬧人才荒、失業率卻仍在攀升的弔詭現象。勞委會指出,將持續針對求職者就業能力實施各項訓練計劃,並加強依企業需求提供就業媒合。
看到年輕人 嚴長壽:傲慢、自負 怎會有未來? 2012-08-31 中國時報
國內許多企業找不到人,但有的年輕人反應卻是:「去死好了,月薪兩、三萬元,誰願意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指出,這些年輕人寧願在家待業,也不願謙卑的爭取工作機會,傲慢、自負的態度,人生怎麼會有未來?
教育部昨天在中和國家圖書館台灣分館舉行擴大部務會報,邀請嚴長壽以「我的台灣想像」發表專題演講。他說,不久前媒體報導國內許多企業找不到人才,他在網路上看一些年輕人的反應,多數都是「薪水這麼少,誰會去」,讓他看不下去。
「主動積極是我的工作態度,也讓人生出乎意外的順利。」從美國運通小弟做起的他回憶,四十多年前,人與人之間的聯絡還是靠書信,當時美國運通的信用卡客戶可在全球各分公司收信。當時他擔任傳達員,每天四次到郵局拿信,是很無聊的工作。但每次拿信回辦公室,看到外國客戶殷切的等信並感謝他,他覺得很有成就感,英語能力也變好。
「當傳達員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個周末自動加班,有時外國客戶已離台,我還會自掏腰包買郵票將信寄到客戶的下一站。」嚴長壽說,這樣的工作態度得到客戶讚賞,長官也不吝提拔,工作之路一帆風順。
他不久之前看到一個朋友的小孩,碩士畢業,卻「在家待業」,他不可思議。他告訴這個年輕人,找不到有薪水的工作、就去做沒薪水的,充實實力後,就會有新發展機會。
嚴長壽說,「在我的基金會,許多人工作前半年是不拿錢的。」當年輕人願意無償全心投入半年,企業主會認定是可終身雇用的伙伴而願意給予機會。
回應
美國著名右翼學者莫瑞,痛切建議各大公司及政府單位取消無薪實習職位,理由:這也是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因為只有富家子弟(中產出身的也不太敢)能這樣,一年半載的給你無薪耗著玩,然後藉著這亮麗的實習履歷,下一步就直登龍門了,嚴總裁 您可知否?
真正的問題是,很多八0年代的年青人,因為父母是商,公,教,軍群,經濟底子够強,所以從小就被保護和無條件的支持,日子舒服惯了,大多數抗壓力不佳, 無法面對逆境,加上心高氣傲,所以不願接受職場低位和有限的收入,寧可當宅男(女),靠父母生活;久而久之,失去鬥志,更無法面對現實。如此惡性循環,負擔的還是父母。
嚴老說的好,那你們家亞都麗緻飯店開放給大家試住,住半年再付錢好不好阿
這是哪門子邏輯?
我們以前實習確實是無薪的,但用謙虛的學習態度, 在未來工作態度一定有幫助, 年輕時肯用誠懇謙卑的態度, 相信好運也不會離您太遠. 忠言逆耳, 聽不聽得進去, 就看個人智慧了. 2012-09-09 13:20:17
Y世代天兵員工 2012-09-09 工商時報
Y世代員工雖常被貼上驕縱、沒耐心和妄自尊大的負面標籤,但美國企業冀望他們將創新技術帶進職場,並彌補嬰兒潮世代退休後的人力缺口,也不得不盡力討好這群千禧世代,滿足他們快速升遷和彈性工時等要求以留住人才,看在資深老鳥眼裡很不是滋味。
但企業雇主認為這樣的妥協是必要的,所謂Y世代指介於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年輕族群,他們多半是科技通,具多元種族背景,社交能力強也願與人合作,勢將成為未來職場主力。
26歲普林斯頓大學高材生李維特(Andrew Leavitt)就說,他這個年齡層的人多半要的是,毋須屈就例行公事或官僚層級也能出人頭地的機會。
新新人類 自我主意強 美國勞工統計局預估,到2020年,Y世代占美國整體勞動力的比例會超過40%,遠勝其他任何世代。
2年多前,矽谷線上教科書出租服務公司Chegg Inc.對Y世代員工流動率高相當苦惱,執行長羅森威格(Dan Rosensweig)與離職者面談後找到原因,他們多不滿公司充斥官僚文化,欠缺溝通管道,無法發揮所長,工作也毫無樂趣。這些新新人類希望公司允許他們下午2點就離開辦公室,到星巴克繼續完成剩餘工作。
羅森威格及其經營團隊於是撤銷部分中階主管職務,讓年輕員工有更多機會直接經手專案計畫,並頒布無上限的有薪假政策,迄今還無人濫用這項福利。此後這2年,Y世代員工每年的流動率降低50%。
為吸引青年才俊到中西部發展,印地安那波里斯市的軟體製造商Aprimo於2005年發起OnTrack計畫,向甫踏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招手,保證只要進公司後的表現合乎標準,1年內即可獲升遷機會,至今響應該計畫的公司新鮮人,升職及加薪的比例達百分之百。拜OnTrack發揮奇效所賜,Aprimo旗下1,200名員工中,Y世代所占比例倍增到約20%。
遷就從波士頓通車1小時上班年輕員工,知名蔓越莓汁生產商優鮮沛(Ocean Spray)決定取消早上8點到班規定。
千禧世代 崇尚自由
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調查發現,嬰兒潮世代(泛指1946至1964年出生者)認為重視工作倫理、尊重他人及講求道德是他們的特色。
千禧世代(即Y世代)則選擇愛好科技、音樂和流行文化,崇尚自由,智力過人和穿著品味佳來定義自己,而且比起薪水,他們或許更在意能不能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詳參【圖博館】: 還在y世代 啥是閃跳族 啥是「飛特族」? 高學歷新貧階級
「飛特族」(Freeter),由英文的自由「Free」和德文的工人(Arbeiter)2個字組成,在1980年代後期,隨著日本泡沫經濟而出現,被視為社會的失敗者。在日本已超過200萬名。
法國紀錄片導演Marc Petitjean透過鏡頭,記錄了這群不受雇於任何公司的「飛特族」。他們當廚師、快遞、銷售員或櫃台接待員,大都沒有社會網絡,有些人夜裡睡在公共場所如速食餐廳店、三溫暖或網咖。
過去多年,「飛特族」獲得藝術家的支持,試圖呼籲全國關注他們的困境。「飛特族」也從小林多喜二的無產階級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蟹工船」中找到自我認同。
紀錄片中,受訪者之一的岩淵弘樹透露,他曾導過1部自傳電影「窘迫飛特族」,企圖重新證明自己的身分和社會地位。他說,當時23歲的他生活被派遣中心控制,他將1個年輕人的感受,在那年紀對青春流逝的想法,全部記錄在自己的影片中。
另1名積極推動飛特族權益的受訪者─雨宮處凜,曾出版多本極受歡迎的書如「我們有權活著」、「年輕世代的不安全感」等,她在書中為無產階級的窮人、經濟危機的受害者發聲。她說,「我從19到24歲是飛特族,這在心理上很難受,就像用過即丟的勞工,我隨時能被任何人取代」。
片中也透露了「飛特族」的無奈,他們只想正常工作和生活,不想無家可歸、餓死或自殺。紀錄片帶領觀眾思考:年輕「飛特族」和不穩定的日本人,意識到穩定工作將愈來愈少,這可能會是未來新的工作模式,或者是到了適當的平衡和新的財富分配的時候了?
一個月兩萬四,竟然請不到人?
我自家是塑膠射出工廠,危險性或許不高但是也不低,我自己常常被模具割到,去年被模板壓到腳,差點斷了!我爸只會念我說沒注意!我退伍後起薪2萬,現在3年3萬!年中第一年6千,今天12000,我家也是又熱又臭的塑膠味道,24k,我已經覺得很高了,這麼多人喊低,還說以前老闆賺多飽!產業不同,我家塑膠原料從4.5年前漲了一倍,成本提高很多,加上同業競爭,真的這麼多人以為利潤可以分給這麼多人了嗎?
或許現在剛畢業的人,寧願如許多人說的,領差不多薪水,寧願在冷氣房爽,不願意待在廠房學技術,經過了10年當上老師傅跟過了10年領差同樣薪水的人!不知道過了10年後哪個人會覺得捶心肝!拿機長醫生這種作弊的職業就算例外!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7&t=2290011&p=32
「吃飽等死」的下一個世代?2010-01-24 中國時報
從洪蘭的「雞腿說」到林火旺的「吃飽等死說」,台灣大學的學生最近成為輿論焦點。這些批評不只引起台大學生的反省或者反駁,也因為台大向來被認為是台灣第一學府,很多人相信,種種對於台大學生不夠上進、缺乏人生方向等的評論,其實也是在說著整個社會普遍存在於年輕世代的現象或者趨勢;很多上一代的人確實對新生代抱持著憂心和不認同的態度。
事實上,從「草莓族」這種說法就可看出社會對七、八年級生集體評價比較偏向負面。除認為年輕人吃不起苦頭、無法忍受挫折外,也常批評年輕世代在工作上讓人不信任;甚至日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還批判「現在的年輕人只想開一間咖啡店就滿足了,夢想在哪裡?未來在哪裡?」言下之意,開一間咖啡店「不登大堂之雅」──一個人如果要創業,就應懷鴻鵠之志。在工程師世代、黑手世代長大的人,和在設計師世代、軟體世代長大的人,對未來藍圖想像或許會有很大不同,但是要比較開一家以代工嵌入世界生產體系的公司,和開一家獨具風格的小店,哪個算是比較優質的志願,不同世代可能會有不同答案吧。
每一世代的人總是習慣性地為會下個世代煩惱。今天,對年輕人不滿的長輩們,自己年輕時應也曾有過被長輩指責不夠好、不夠努力的經驗。結果如何呢?四、五年級生不也在長輩們的搖頭嘆息中創造出了種種台灣奇蹟嗎?而今天的年輕世代是生活在全然不同的世界裡,他們的生存挑戰一點也不會小於自認打拚認真的上一代。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難題,每個世代也都有每個世代值得尊敬與肯定的地方。不同世代之間,不妨用更多欣賞與讚美的心情彼此鼓勵吧!這樣才能激發出更多美好的動力。
詳參本館: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06252 2012-09-09 13:21:03
短 評-鄉民的正義呢2012-08-19 中國時報
看到有人被行搶歹徒砍了一刀,你會過去對受害者再添一刀嗎?有人性侵可憐女性,你是會見義勇為,還是當幫手、撕衣服,讓受害女性受到更多羞辱?
有起碼道德良知的人、對無辜受害的弱者有不忍之心的人,應該都不會幫助壞人凌虐被害者。但是,現在網路上流傳富少淫魔迷姦女性的畫面,甚至傳聞繪聲繪影不斷株連,這些行為,不正是對受害者作二度傷害?
性侵對女性的傷害至為嚴重,受創的不只在身體,更在尊嚴與人格;一旦曝光,還必須承受社會的異樣眼光。如果是在演藝圈,甚至可能毀掉演藝生命。這種行為極端可惡,而習慣性的連續下藥性侵,更是下三濫到了極點。當有女性受到這種傷害時,其他人應該心懷同情試著保護受害者,而不是搜尋、觀賞、轉寄好友,分享一個殘忍的違法行為,甚至從窺淫中得到快感。
法律為了保護性侵被害人,禁止媒體揭露其姓名或任何可供辨識的資訊,但現在媒體及網路不斷自行辦案,在毫無確切證據下,被影射到的女性愈來愈多。如果真是受害者,媒體其實不能公布其姓名身分;如果不是受害者,被扯到不是平白倒楣?
李宗瑞已經傷害了許多女性,但媒體與網路卻讓傷害範圍擴大、程度加深。網友常常為正義事集結串連,為什麼不能在這件事上展現一點善良之心,約束自己、也規勸朋友不要在別人的傷口上灑鹽?
回應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自X時報",去了解一下,該報的報老板在參政時幹了什麼樣的事?為什要這個報紙?他的發跡過程如何?他個人的道德如何?這種媒體的經營者,我們還能促求他什呢?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古意人難尋;宵小當道,一切利字當頭,何畏公論指責、法律是最低道德標準?更以政治不避操守、品德不計瑕疵;不以救國、利民為號召。私心自用,顛倒是非,大言不慚,不識廉恥為何物。號召民粹,結幫拉伙,爭奪權力以自肥,說謊行騙在所不計。社會以金錢論地位,有錢人論價計值,媒體助長歪風,爭錢比闊。女人以皮包比價,男人用酒店揮霍。教育光環鎩羽,男落黑幫,女陷酒家。沉淪,沉淪,再沉淪。
兩名男女在高雄捷運車廂上的逾矩行為被同車乘客拍下鋪網,警方找到兩名男女主角,依「公然猥褻」罪嫌函送。兩名男女都承認有這件事,也都表示不知道這樣的行為觸法,檢警搬出法條說明:意圖供人觀賞,公然為猥褻之行為者,涉犯的是「公然猥褻」罪。而如果兩名男女的行為「公然猥褻」,那麼將不雅影片上網廣傳的網友,可能觸犯散布猥褻影像罪嫌,處罰更重。
網友上傳的不雅影片中,女生頭部用衣服蓋住倒在男生的下腹部,最明顯的反倒是男生的面部表情變化,警察找到兩人製作筆錄時,當事人心情波動,都承認但都不認為行為觸法。承辦警察也說「影片中的當事人沒有任意裸露或明顯猥褻之行為,但是舉動引人遐想,似有妨害善良風俗之嫌」。承辦警察請示過檢察官,決定以「公然猥褻罪嫌」將兩人函送。
高捷上演活春宮 市民罵:教育出了問題 【聯合報2013.04.24
高雄市出現學生在高雄捷運車廂內上演「活春宮」,高職女生當眾蓋著外套,對男大學生口交,讓乘客不舒服。高雄市民認為,像是學日本A片「電車痴漢」情節,大罵「太扯了」,更斥責教育出了問題。
看過影片的網友指出,上傳這段學生蓋衣口交影片的乘客,是一名香港人,影片在國內外網路散播,直稱,「簡直丟臉丟到國外去」。
當設計師的佘振賢說,現在年輕人總覺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在捷運做出這種事,也太誇張了。他斥責「毫無羞恥之心」,說「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問題,而且從根爛起」。
留言
高雄不愧是去中國化很徹底的城市,已經回到了石器時代可以公開在大眾面前公然做這種事了,還被香港人拍到,而高雄人自己卻沒感覺,這一點再次證明台北和高雄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菊姐一系列行銷高雄的廣告都是用漂亮清純的女生在各個景點,所以導致北部網友下來體驗一下高雄的建設,大概時間不多,體驗建設也體驗很「多情」慾吧?
教育問題? 同車的高雄人好像習以為常,要不是香港人大驚小怪,這件事好像不會曝光,高雄要檢討的不是教育,是民風有問題
你們怎麼不怪這是大陸統戰陰謀?肥菊要不要率領高雄市議員去總統府踹門,把馬英九揪出來為高雄女學生速懶啪事件道歉負責?
高捷活春宮 當事人權力不對等2013/04/23 台灣立報
媒體報導,高雄捷運於20日上演活春宮,事件之後女方到案表示,是因為拗不過對方要求才有這樣的行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常務監事卓耕宇表示,從此事件可以看出學校性教育與感情教育都應加強。
女學生恐面臨污名
卓耕宇說,女方是高中生,男方是大學生,光是兩方的背景、知識就有相當的差距。有可能是因為男方提出要求,女方雖覺不妥,但不知道如何拒絕。另外,從新聞照片中看來,這位高中女生體型相當豐滿。也有可能是因為該位女學生的自我觀感因素,導致自信心不足,認為必須順應男方的要求,才能得到感情。
卓耕宇指出,從報導上的資訊來看,該位女學生會受到校規懲罰,而男大生則未必。在網路人肉搜索發達的今天,兩位主角的真實身分很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曝光。該位女學生很可能要面臨極大的污名,輿論會倒向該位女學生行為不檢點,卻沒有思考到,這位女學生是在權力不平衡的狀況下被迫同意口交。
回應
卓耕宇這什麼見到鬼的發言呀?這麼會看圖說故事,先幫忙分析一下警政署的人幹嘛在法務部代表後面喇舌好嗎?影片上,兩人明明蓋著外套,卓耕宇卻能清楚看見她在幫他口交,你看見的其實只是你自己的慾望。事情一定得要是如此,才得以順勢嘲笑之、教誨之、譴責之,或者像是這篇報導中的卓耕宇,是分析之。女方只想說不,這是你的慾望;胖女人一定沒自信,這是你的慾望。
我這個受訪的人要來對"鬼發言"理性回應一下,希望可以釐清我的立場與書寫後讀者的誤解:史小姐問我說:這是不是反映學校缺乏性教育跟情感教育?我回應當然是,但又不是這樣簡單的看待與詮釋,就像台鐵事件,報導從不強調每個主體對性愉悅的選擇與行動,而多批判。因為過去學校的性教育都只談知識性、技術面的,就是不談權力關係。因此,很多的事件往往忽略了權力不對等的差距帶來的互動關係。體型為何與自信程度不是必然的正比,所以我跟史小姐的回應是:在校園裡的輔導經驗,我們也不少胖女孩超有自信、以很多瘦女孩老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這個都很個人主觀的感受。我剛剛看了報導,當下也覺得部份轉述較武斷而缺乏依據,藉此說明!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907
詳參【圖博館】:中國地鐵 高捷變高劫 自拍無罪上傳有理 人肉搜索 誰是宅族 男女大不同 陳菊當選無效 啥都要馬負責 2013-04-26 10:28:25
瑪竇(馬太)福音5:28:「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裡姦淫了她。」但這對於進入同人誌展的攝影與扮裝的迷群來說,他(她)們僅是以一種欣賞、喜歡美麗事物的態度而為罷了,並非是意圖貪戀。弟茂德(提摩太)前書6:17:「寄望於那將萬身豐富地供給我們享用的天主」,就已寫明:可以享用上天賜給我們的美好事物,並心懷感念。至於男男作品,更是在同人誌與傳播學研究中說明得非常清楚:這並非是「同性戀漫畫」,無論是作者或是讀者本身的意圖都並非如此;而是一種擬象式的異性戀漫畫,表明出女性對於理想男性的想像。
當然,同人誌展區內在部分規劃上,確實要更為清楚。即使主辦單位希望透過不要干擾一般讀者視覺的感受來透過分區制度,將18禁區、BL區作區隔;但在外人眼裡,反而需要的是更清楚的指示牌,這也是對於想要帶親友、孩童來觀賞的民眾較為友善的作法。
筆者認為:若將所有事物全部禁止,教條式的作法與那法利賽人有何區別?過多的聯想,與只有0與1的衛道人士有何區別?即使有宗教立場,也應尊重不同文化的觀點。引用社會觀察者王乾任的看法:「教會對許多世俗流行現象的無力解讀,且乾脆以貼聖罪二分的標籤來排除,是教會讓自己越來越被排除在現代社會的公共事務討論之外的關鍵。」你我可能都是教友,仍應在現代社會中多一些社會與文化的關懷。
各位應該要為自己感到驕傲:為了逼人挺,你們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這種等級的各位,看起來跟那個賣米果的傢伙沒什麼兩樣嘛!
用紅衛兵的手段打紅衛兵,是有多高尚值得萬民支持?
一件事物從頭沒參與也不行,立刻就開始抹黑扯立場、扯怕賺不到錢。中天、中視的節目我都快兩個月沒上過,我的專欄還在壹傳媒的爽報跟新新聞,中時體系我也沒有任何專欄,請問我到底是哪裡擔心賺不到錢?
我在時報體系沒有任何專欄,難道我也要跟著發起罷寫?我家沒有訂任何報紙,難道我為了配合你們的面子也得喊喊發起抵制?我家除了壹電視之外根本沒裝有線電視,難道我也要跟著大喊反三中?
從五都選舉的時候我就在打NCC違法濫權,該過就過,不該過就不過。一路罵到現在都快兩年了,這幾位HIGH咖那時還不知道在哪裡湊熱鬧;結果現在忽然之間為了拉人湊數想起有人還沒表態,於是趕快跑來抹黑:「不挺我的立場,就是敵人」?!
老子真要配合著各位假裝一下,多麼容易。但老子從來不會為了迎合別人來搞這種立場表態,不關切就是不關切,沒研究就是沒研究。老子不是你的小弟,我也沒義務因為你需要找人幫忙就假裝配合表態。
老子又不是為了討好你而出來混的,我從來也不在乎他人的意見。
想要透過鬥爭來逼我加入你們的,可以儘管來。又不是第一次被洗版了,多來點吧。
結果鬧版鬧了一個晚上,一覺起來也是沒有改變我的立場。
只因為別人關切的議題跟你不一樣抹黑拿錢的有之,跑出來說一定要講意見是社會責任的有之,大罵怎麼可以只關切蝙蝠俠的有之,痛斥你上次有講話這次也要講話的有之,截圖表示你現在沒意見以後就永遠不要有意見者有之,怒吼尾刀王者有之。(但鄉民邏輯很妙啊,先討論議題叫做出風頭,中段加入叫做湊熱鬧,後段加入叫做撿尾刀,不加入叫做沒有盡社會責任。)
「獨立思考」這四個字沒學過嗎?三天兩頭想拿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他人身上,就叫做民主自由?那不過也就是包著糖衣的專制集權罷了。
這件事情讓人看到的最大教訓,不過就是所有人掌握媒體之後都一樣可悲、會拿來整肅跟自己意見不同的異己而已;不過網友用的是洗版抹黑,米果集團用的是跟監報導而已。
誰比較正當?我一點都看不出來。
各位請繼續吧,希望你們這種努力投入鬥爭清算可以持續到下週,好歹也算是個堅持。嘖。
不過我還是要說:就算你派幾萬個人來,還是改變不了我要想什麼、不想什麼的自由。老子不是為了討好你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
(媽的,最近這麼忙,害我連麻吉熊都沒空去看。)
在此呼籲各位可以不停的發揮創意改圖來抹黑我啊。搞到現在,我都不清楚,到底是反旺中還是反任何不配合你們的人哪。
右上的那個胖子可以改成任何不想關切的人(包含巷口阿罵、路邊阿伯都符合唷),真想知道哪一國的姿勢份子會把所有沒意見的人都鬥垮鬥臭。
倒楣的是也沒買媒體還被捲進來的乖乖吧。
不過我真希望抹黑我的人美工技術可以好一點,T-SHIRT這樣設計不好看,字歪歪的啊,我都不會拿來賣,因為很醜....唉,專業一點好吧。
楨:民粹邏輯
凡民都有性質及程度不一之民粹
民粹間彼此會相生相剋
故玩弄者民粹也會被民粹所玩
〔如朱學恒如今面對旺中案也因民粹而無法理性討論
……………
真是
粹人者人恆碎之
自作孳不可活
自作自受,現世報
……………〕
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2012-08-13 09:34:13
2012-5-15 台灣立報 余曜成(動漫文化觀察者)
前些日子,我邀請聽聞同人誌卻未實際接觸的動漫閱聽者參觀在台大舉辦的同人誌展;結果沒逛完幾圈,她即以場內外的氣氛不舒服為由提早離去,留下現場錯愕的我。後來在對話的過程中了解到:她這天剛領完聖餐,而且對於場外動漫迷裝扮的裸露與攝影朋友拍照時的神情感到驚愕;進入會場後,看到各個攤位的屬性位置不是很好辨別,甚至看到諸多18禁的海報或商品大剌剌放出,從恐懼轉變成被冒犯的感覺。
她問我幾個關鍵性問題:「你身為教友,難道對進入這個場域不會覺得是違背教義嗎?會場裡有男男的東西、猥褻的作品,那是上帝喜歡的嗎?你看那些攝影者,他們心裡不會有意淫的想法嗎?那些Coser穿著那麼暴露,你會讓女朋友這樣做嗎?我們不是要信仰與生活結合嗎?」聽到這些事情後,我著實感到震驚:這不就是那些數落同人誌展、海洋堂模型展、當代藝術展者的話語嗎?而這事就活生生的出現在我面前。
這些確實是大哉問,尤其套入宗教觀點的枷鎖,又格外對於這些休閒文化、大眾文化產生強大的殺傷力。我們從過往的同人誌研究來了解:同人誌展是結合經濟行為(販售與消費)、社會行為(人際交流互動)、休閒行為(與同好相聚、欣賞Coser等)的動漫迷群的休閒場域,基本上就是個娛樂、放鬆心情的空間,就如同逛書展、唱歌、看表演、聽音樂的綜合體。同人誌展既是對外場域、又是對內場域:對外的部分自然是主辦單位規畫的公共空間,在不違反社會風俗與道德之下,Coser(扮裝者)可以展現出個人體態,攝影者也是在合理範圍(角度)內拍攝取材;對內場域需要門票,則是如同書展一般,分區展售圖書,分大手區、男性向、女性向、原創區、配件飾品區、18禁區、男男(BL)區等。在門票的經濟作用之下,確實會強化進場者多屬於深度迷群、而與一般迷群有所區別;不過這對於淺度迷群、或是熱心宗教的教友來說,是否就有所衝突?
「黑暗騎士」首映 美休學準博士濫射12死59傷【聯合報2012.07.21
美國科羅拉多奧羅拉(Aurora)發生戲院槍擊案,科州警方召開記者會公布傷亡結果,這起不幸事件共造成至少12人死亡,59人受傷。科州警方表示,兇嫌是霍姆斯(James Holmes),行兇動機等細節還在調查中。
針對這起重大槍擊事件,美國媒體記者提出美國行政部門是否應該考慮採取有效措施,遏制槍枝暴力問題。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郊區奧羅拉市「十六世紀」戲院,廿日凌晨首映蝙蝠俠系列電影最新一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時發生槍擊慘案,至少十二人死亡、五十多人受傷。警方已逮捕嫌犯廿四歲白人男子、休學醫學院博士候選人賀姆斯(James Holmes),至少搜出四件武器,聯邦調查局表示並無證據顯示此案與任何恐怖團體有關。
這是自2007年韓裔青年趙承熙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開槍打死卅二人,打傷廿五人以來,美國死傷最慘重的槍擊案。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槍擊案表示「心碎」,批評惡行「無情也無理性」,呼籲全體國人團結一致,支持奧羅拉的民眾。電影發行公司華納也透過聲明「深表哀痛」。
相關新聞
不開窗簾、不開燈 性格缺陷的黑暗神經學博士
美戲院血案嫌犯自稱「小丑」 仿漫畫行凶
醫師分析兇嫌:反社會獨行俠 疑妄想症
網路成癮 暴力高危險群
面具、假槍 美戲院禁帶入場
「小丑」的家恐怖詭雷拆除 可炸掉公寓
自動步槍卡彈 否則死傷更多
買彈藥布詭雷 屠殺計畫精算
哀悼屠殺慘案 美降半旗、總統選戰休兵
爆慘案 歐巴馬槍械立場成焦點
網路成癮 成暴力攻擊高危險群 2012/07/23 聯合晚報
美國丹佛發生電影院槍擊案,造成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嫌犯疑似模仿《蝙蝠俠》電影中的反派「小丑」犯案。台灣心理學會理事長、亞洲大學副校長、心理系講座教授柯慧貞針對大學生進行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的敵意反應、妄想意識較一般人高,有提高攻擊暴力行為的危險性,利用網路「忘憂增趣」與「解禁慾望」的網路使用者,成癮機會偏高。
研究團隊另針對567名大學生深入訪談,發現有自戀型性格障礙、反社會性格障礙、邊緣性性格障礙等三類性格障礙的大學生,網路成癮的比率偏高,分別達66.7%62.5%、52.2%。
美國科羅拉多州戲院槍擊案震驚全世界,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前天投書《聯合報》,呼籲民眾拒看蝙蝠俠系列等暴力電影;但「宅神」朱學恆不以為然,表示該片是反暴力電影,李家同是「焚書坑儒的霸凌」。
李家同日前以「美不禁槍,怎讓黎明昇起?」為題投書,認為美國的「槍械文化」、「暴力電影」和「電玩工業」的三種影響,讓悲劇一再上演,建議拒看「過分暴力的電影」。
回應
要說「譁眾取寵」,朱學恆不是第一把交椅嗎?一部電影,屍橫遍野,子彈亂飛,爆破流血,然後到最後說我們反對暴力,因為主角反對暴力。這不是很偽善?你怎麼知道觀眾會把「主角」當偶像?還是把「反派」當偶像?還是看多了爆破流血,覺得有人害怕、尖叫、受傷、死亡,都不是那麼值得大驚小怪,反而病態的覺得亢奮。
事實上,李老師也只是說「拒看」,而不是「禁看」。我覺得李老師的觀點,比較像是建議觀眾的一個價值觀,而去主動篩選電影、節目。
美國整個文化就是崇拜大肌肉、槍砲。然後,每次大家討論香菸是否有害人體,電影暴力是否影響犯罪行為,媒體色情是否影響犯罪行無。利益團體,一定會告訴你,學術研究無法證實這些論述。但,我們真的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研究,才能知道答案嗎?一個人可以在網路上打互動遊戲,每天殺幾百個虛擬人物。如果這個人本來就是邊緣性格,他難道不會就跨過了那條線嗎?如果他一直沒有接觸這種暴力、血腥的遊戲,他是不是比較不可能跨越這條線? 這些問題,學術研究可以有很多假設,然後最後的結論都是inconclusive。 而這些學術研究,往往也淪為財團的擋箭牌,變成利益團體的操弄工具。 我們真的要很聰明,才能看穿這一點嗎?
這位朱學恆是出了名的逢李家同必反的人物(原因請看以下的鏈結http://shianzen.pixnet.net/blog/post/1094312),所以別太認真對待他的文章。
學術孤島上 博士生等救援【聯合報╱黃瓊萩/台大博士後研究員(高雄市)
這次奧羅拉市戲院血案的凶手賀姆斯,按照媒體報導,平常是個聰明木訥的博士生。但我相信,要是有人深入訪問他的同學,大概有不少人會以「怪咖」形容他。不過這在博士生群體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比較直白的說法應該是:博士生幾乎人人是怪咖。有人在就讀博士班前就已經怪,但也有不少人,是在漫長艱辛的學術訓練中與正常脫軌。
在美國的學術制度下,要成為博士必須經歷一道又一道的難關。首先是密集的修課過程。第二關是資格考。每個系總有些博士生,在這陣亡然後永遠離開校園。之後還必須寫出論文大綱並通過口試,才能成為博士候選人。
在我的領域裡,走到這一關時,通常有一半的人會失敗。最後才是寫完論文、完成答辯,拿到學位。要通過這一關又一關的挑戰,必須經年累月地專注與努力。聰明才智往往不是過關的關鍵,決心、毅力和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才是。
賀姆斯是一個極端例子。這個極端例子,某種程度上提醒人們,注意學術圈這個備受尊敬、但不代表擁有充分物質與心理支持的工作環境。
孤寂與絕望,是賀姆斯想變成大反派小丑的催化劑。避免賀姆斯的例子再發生,重點是增進學校與社會整體的心理健康,並注意個別學生的偏差行為。多對身邊的人付出關懷,也許才是預防極端暴力案件的根本之道。
回應
有人拿著刀子逼你念博士嗎?自己選擇這條路,還要人家去救你脫離苦海。
藉別人悲劇討資源,不覺得可恥嗎?高雄人是習慣自覺天下人都欠他們的嗎?
博後,幫個忙,去做研究吧.... 你這樣說,豈不是把全國數千(或數萬)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包括你老闆,都說成怪咖了嗎?真實世界,比唸博班更苦的事比比皆是!不要以為自己的苦最苦,別人的苦不苦!
從學術圈這個備受尊敬的工作環境寫出來的文章果然是神仙放屁 - 不同凡響。 看了本文的直覺是:學術圈了不起呀!博士生了不起呀!這些人拿了社會最多的資源,不但回頭要求備受尊重,現在還借事借端等待救援! 一:不是職業無貴賤嗎,為何學術圈要備受尊敬? 二:博士生幾乎人人是怪咖。這是事實嗎?如果不是,再假設不成立的狀況本文不必探究。如是,那如何解決問題呢?不要設立博士班or把博士班設在精神病院? 三:博士學位會比社會人的壓力大? 四:博士學程=生活的孤寂?自己孤僻別拉著他人一起下水。 五:在我的領域,走到這一關時,通常有一半會失敗。這個失敗率滿低的,當年(1981)我考大學時錄取率不到40%,當時台灣所有的高中生及重考生都比你的壓力大。想來作者年紀還輕不知世事。創業撐得過三年、發明能量產賺錢、等等現實生活的成功率是多少?一半也敢拿出來說嘴!
另參本館:美國民族大熔爐 電玩與暴力 網路解憂丸 誰是宅族 《春雨》 流浪教師 2012-07-26 12:01:16
神豬本是鍵盤正義家
通話已成為手機最少用的功能之一,根據英國的調查,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平均一天使用手機2小時,但只通話12分鐘。時間多花在上網、使用社群網站、玩遊戲及聽音樂。另外,也有約一半的使用者以手機取代鬧鐘或手錶。
英國研究調查2,000位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發現使用者平均一天花25分瀏灠網頁,花17分更新及查看社群網站如臉書及推特,花15分鐘玩遊戲。相較而言,使用者一天只花12分鐘通話,而傳簡訊只花10分鐘。另外,使用者花11分鐘使用Email,9.23分鐘看電視,9.18分看電子書,3.25分照相。
英國科技公司Devices for O2做了此調查,總經理David Johnson說:「智慧型手機現在如同瑞士小刀一樣,取代了許多東西像是手錶、相機、書本,甚至是筆電。」他進一步指出:「雖然我們顧客的通話次數及時間沒有減少,但手機在生活各層面都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由於手機許多功能變得更方便好用,有超過一半的人(54%)用手機取代鬧鐘,46%的人用手機取代手錶,39%的人用手機取代相機,超過25%的人用手機取代筆電,10%的人用手機取代遊戲操作台,6%的人用手機當電視,另外6%的人用手機取代書本。 2012-07-03 12:31:56
台灣爽報2012年4月2日V38版 朱學恒
孫中山留言給李鴻章:「李先生,我覺得現在清朝政治實在是腐敗到了極點,能不能請你出來說說話!」(陸浩東按讚。)毛澤東:「有鑑於近來國民黨魚肉農民,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一起站出來對蔣介石表達不滿,因此特別舉辦一個活動抗議三民主義,希望共產主義能夠成為主流!(大家按鈕就好,不用實際參加。)」(林彪按讚。江青留言:「親愛的,你好勇敢喔!」)媽咧,如果搞革命是這個樣子靠打鍵盤和在臉書上留言的話,大概一百萬年也搞不出個屁來,大家到現在還留個辮子在那邊甩甩甩啊!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當然更不是上臉書打卡按讚啊!
最近一堆人跑到我臉書上要求我主持這個正義、主持那個正義,感覺好像我有個工作叫做「正義主持人」一樣!(我公視的《正義:一場思辯之旅》的主持早就結束啦!)
但是正義是要付出代價的啊!我通常都會直接問這些貼文的人,自己為了這個信念做了什麼、付出了什麼代價?還是你以為按按鍵盤就叫做正義了?所以你按按鍵盤,其他人就要在第一線帶頭衝?你以為FB上貼不停就叫做主持公道嗎?看個網路轉播,就自己為自己正義噴上天了?我敬佩和十分樂意幫忙的,一樣是那些在打鍵盤之前已經為了這個信念做了一百、一千個小時的工作,只是需要我們額外推他一把、支持他的人;而不是那種自己什麼代價都不用付,卻覺得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要幫他伸張正義的所謂的「鍵盤正義家」!
尤其我最討厭的就是:意見不同的時候,那些鍵盤正義家在那邊幹幹叫裝中立「喔,朱學恒這個賤B出來說話,一定又是想要多賺通告費了」;等到想落人充聲勢、覺得這傢伙有點利用價值的時候,又馬上換個嘴臉、跑過來說:「懇請朱大要不要考慮關心一下這個議題,以便幫助社會弱勢?」
你當我吃大便長大、笨到隨便被你這種人利用喔?我有什麼意見,那是我家的事,哪輪到這些鍵盤正義家敲鍵盤來指指點點?當那些真的站出來的人被打被抓的時候,這些鍵盤正義家可能會在去買鹹酥雞和珍珠奶茶的路上慶幸自己沒到現場,然後下一次又再度正義凜然的出來轉貼文章大罵社會不正義。給鍵盤正義家們: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當然更不是上臉書打卡按讚啊!
苗栗聯合大學校花遭初次見面的男同學殺害,原因只不過就是拒絕給電話號碼這麼微不足道的理由,案情令人駭異也難以理解,急需答案的媒體順理成章的又談起「宅男」現象。
眾多的宅男們,一定要批評這實在是汙名化,畢竟,自從台灣和日本一樣,也出現宅男現象,不見得有更多的宅男殺人比例,少數宅男犯案之所以醒目,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宅男多數是學歷不錯,高學歷的犯罪者,總是備受矚目。
雖然如此,聯大校花命案的宅男現象,卻也令人無法忽視;嫌犯犯案後,以簡訊傳了虛擬故事給父母,想要誤導警方及父母他沒有殺人;但比存心誤導更可怕的是,凶嫌是不是也把人生動畫化,不免出現錯覺:今天殺了人,明天這個人還會活過來;就像凶嫌自己說的,『我是爛編劇,寫了一個沒有人會相信的故事。』一切都不過是個故事。
其實,這不只是宅男才會面臨的問題,網路世界的出現,提供給每個人第二個人生的機會,網路的無遠弗屆,讓我們誤以為它比實體世界還要真實,可以超越生老病死。
但是,真實的人生不是這樣,許多事情無法重來,有些傷害永遠無法復原;也許,未來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要比網路世界還要有趣,讓我們從網路世界中將年輕人搶回來,畢竟,他們的未來是在這個有血有肉、有生有死的世界中。
孩子整天掛網看手機 可能非典憂鬱【聯合報2012.06.03
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講不聽,情緒煩躁、易怒,當心恐是憂鬱症。醫師說,有五成青少年憂鬱症狀不典型,卻常寄情網路來紓解情緒。
台北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多數民眾認為憂鬱症是情緒低落、不吃東西、躲起來不跟人接觸。但青少年憂鬱症狀不典型,卻會表現出發脾氣、叛逆、衝動、煩躁易怒、沉迷網路、專注度不足、不理人,師長不易察覺孩子憂鬱。
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也說,「有一半得到憂鬱症青少年,不會呈現典型症狀。」因青少年面對身體劇烈變化,荷爾蒙影響,情緒控制及調適力不如大人,一旦心情未適時紓解,家人沒注意,就可能有憂鬱症。
值得注意的是,少年憂鬱表現有點像躁症,少女常藉由飲食調節情緒。
許正典曾收治一名國二女生,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四十多公斤,一開始厭食,三個月體重掉三公斤。後來這女生暴飲暴食,一餐可嗑三個便當,外加一個飯糰,三個月胖八公斤,媽媽一度以為她在生長期,帶到醫院檢查,才知有憂鬱症。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陳映雪表示,部分青少年憂鬱症,會表現不配合、不甩人、焦慮等症狀,家人可觀察親子相處方式是否突然發生變化,主動關懷陪伴。
許正典說,若孩子跟以前行為有明顯差異,沉迷網路,情緒起伏劇烈,一下有氣無力,一下又變得衝動挑釁、不理人,如持續一個月,家長可尋求學校輔導老師協助或就醫。
習慣不改…嚴重會心悸、偏頭痛【聯合報2012.06.03
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曾遇過,手都抬不起來的病患,邊復健邊玩電腦。簡文仁搖頭歎,這類病患「永遠不會好。」如果不改變,再多治療復健,痠痛也永遠不會好。
簡文仁表示,姿勢不良、長期使用,是造成3C症候群主要原因,患者常見症狀有頸部、手肘及手指痠痛,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扳機指,及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
以常用電腦的上班族為例,坐姿不良,頭頸容易向前傾斜,產生「猿人症候群」。簡文仁說,就向猿人一樣,頭部不知不覺向前傾。
3C族只是頸肩、手肘痛而已?那可不一定。孫茂峰說,這類長期痠痛,還會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疼痛會沿著神經,散布至身體各角落,有可能造成心悸、胸悶、偏頭痛。
另參本館:《躁鬱之心》網路解憂丸 電玩與暴力 搜尋成癮 2012-07-03 12:30:51
朱學恒取消演講掉頭走 高農2千師生傻眼【聯合報2012.03.23
宅神朱學恒前天應邀到台中高農演講,到場後他發現沒時間彩排與測試音響器材,發表三分鐘「感想」後宣布取消演講,留下滿場師生,網友們立即在宅神臉書筆戰,有人形容名人「驚」彩演講又添一筆。
到現場,上一場活動未結束…
台中高農邀朱學恒前天下午二點到校演講,講題是「創意與熱情」,朱學恒安排太陽劇團台灣舞者陳星合擔任神秘嘉賓,但他下午一點卅分到現場,發現學校上一場活動還未結束。
校方說,朱的助理要求清場做準備,由於全校二千多名學生已在禮堂,教官表示短時間清場有困難,但也立即協調應變措施;然而校方還來不及宣布,朱學恒拿起麥克風發表不到三分鐘談話,宣布取消演講,隨即離去。
朱學恒:演講需要準備…
朱學恒在臉書上貼出他三分鐘談話影片,「演講需要準備,包含排練、音響器材測試,但沒有時間做,來這邊演講都是自己貼錢,怎麼會遇到這種情形?這是我演講以來遇過最少見的狀況,如果有錯一切都是我們的錯,我們沒有連絡好、沒有安排好,導致各位沒辦法看到我們的演講。」
校方說,朱助理沒說清楚…
台中高農輔導室主任鄭淑君表示,活動過程都是跟朱學恒的助理聯繫,助理有問是否可帶神秘嘉賓?校方答應並也願意補助車資,也知道朱會提早半小時抵達,但從頭到尾沒有提到「演講會有表演,需要事先彩排」。
校方表示,當時願意配合清場,但朱掉頭就走,來不及溝通,若知道「有表演、需清場」,會把兩場活動時間對調;兩個活動排在一起,是希望節省學生集合時間。
學生說,希望朱能再來…
台中高農學生看到朱的臉書,留言希望他能再到學校來;他回應這要看緣分。網友質疑學校不夠尊重演講者,也有網友暗指朱耍大牌。
討論
哈,實在看不出大師有啥專業
我們也常去演講,其實不必這樣!演講者不是只關心演講內容,你的一舉一動,也是社會參考的表率,若是演講內容及故事經驗再如何成功,但做人失敗不懂為人處世之道,其實也是枉費!!,演講者若覺的不受尊重,掉頭就走,您又尊重無辜的學生了嗎?學校不要再請他演講了,意義已經不大了,只是一個負面的反效果教材!!
臺灣最令人詬病的風氣就是愛處處找梗。就不能有更謙卑良善的模範嗎?少拿專業凌駕與人和善的處事態度,著實不敢苟同。
另參本館:誰是宅族 《春雨》
聽眾只來六個 你開不開講?【聯合報╱孔令信/教 2011.07.03
演講時台下只有六位聽眾,你要不要上台講話呢?李家同教授選擇離開;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失望之餘,他想要寫信提醒台大校長。
學生怎麼想?ptt上撻伐之聲不斷,李教授太落伍了!大學生上網都來不及了,誰還會想要聽演講呢?還有忙著打工,有時間讀書已經不錯了,誰還想聽你「大師」開講呢?
大學生忙什麼?李教授可能很關心弱勢、偏遠地區的學生;但是這些在都市、在大學校園中的學生,興致就是不高。但是要批評李家同,網路的連結馬上就能翻天覆地的結合在一起,不管現場怎樣,不管有沒有向李教授查證,只要有人貼文指李家同也是草莓,後面的附和之聲就一長串,最要緊的是誰也不知道我是誰?李家同其奈我何?
大學生都躲在網路上,kuso流竄其中,想法與批評幾乎都是本能地反應。太多應該思考的東西,應該自己負責的問題,多半付諸嬉笑怒罵之間,少有人願意反思?
不作反思,所有資訊都照單全收,不深入聞問,更不仔細查證,以訛傳訛。久而久之,網路的訊息就可能比上課的老師所講的更精采,更八卦,那麼老師所說的又有什麼好聽的呢?
李教授選擇離席抗議,對不起這六位來聽演講的學生;只是在ptt連結批李的網友們,你們有權po文,可是你們聽到李家同在向你們說什麼嗎?無言之言亦是言,無教之教也是教!將來有一天你們也會登上講壇,台下只有六位聽眾,請問你開不開講呢?
六隻小貓和點閱率 2011年7月3日(作者新石,宜縣員山,國小教師,閒暇遨遊古今,以撰寫武俠自娛。)
報上記載李家同教授到台大演講,因為適逢暑假,學生宿舍沒人,所以只有區區六隻小貓與會,李教授大概心裡不舒服,演講大概也泡湯了。
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最常遇到的就是點閱率的迷思,這其實和演講者的觀眾人數的迷思是一樣的,記得我剛開始發展文章的時候是在奇摩的一個文學論壇,那時只是自己高興,也並不是很在意點閱率,等到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就轉到另一個網路文學人集結的團體論壇,高的時候很高,大概有個一兩千吧!少的時候很少,大概只有兩、三個,這兩、三個還是我連點兩、三次上去灌水加持的,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我文學創作的目的了。
其實我搞文學創作只是為了滿足年少時的願望,美其名叫實現自我,後來慢慢的發現,如果我的一點想法概念可以影響造福世道人心的話,那真的是很美的一件事,因為這點心思,我持續不斷地創作,不管好壞,就是把生活生命中真實發生的事情提煉出來,變成某種教訓和啟示,分享出來,讓知道的人可以順利跨越這道障礙,不要再經過我困思、學習到超越的歷程。
後來我的想法超脫了,目標定在一個人,就是那怕只有一個人要看我的文章,我也要為他而寫,因為我的著眼點不是這一個人,而是分享自我、影響世界的心志,而且一個人的標準真的很低,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有人不小心點錯而看到了我的文章,因為這個美麗的錯誤,我持續不斷地為了讓人類世界更好而努力創作著。
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演講?為了什麼而創作?為了什麼而站在現在這個地方?是為了一群人簇擁著,一種大師虛榮的名號,還是真心誠意地為了人類的進化,謙卑默默地用言行舉止來感化人群,得到人們真正的敬重!六個人也是人啊!這六個人當別人都放假回家去了,選擇留下來聽你的演講,不正表示這六個人才是真正的「聽眾」嗎?平時滿坑滿谷的聽眾學生、個個鼓掌叫好!可是你的話是不是進入他們的心?他們是不是真正的認同?或許一個演講者最終要尋找的、最真心的聽眾,就是這選擇留下來的六個學生!可見得有時我們又陷入人數的迷思了!也陷入高度的陷阱了!學識上的修為,最終還是要從象牙塔裡走出來,回到人間,回到一種孤身存在、舉目茫茫的境界,或許那時才能體會自己是誰?也才能真心的悲憫世界,這無關學術背景,只關乎有沒有真真實實地生活在這片痛苦蒼茫的萬象人生之中。 2012-03-23 12:22:00
東京鐵塔
電影<<東京鐵塔>>講述的是時下日本社會現象, 年輕人遠離家鄉到都市去打工, 而剩下年老的父母孤獨而死.但影片中的主人公卻在母親最需要照顧的時候要求母親搬到東京與他同住, 並在母親生病的最後期限努力打工, 盡力讓 母親得到最好的醫療和住宿.而他父親在離開母親17年後看到滿頭白髮以及即將離開人世老婆突然良心發現日夜守候在她最後的一段日子.
其實日本的這種社會現象今日在中國正在蔓延, 在70年代中國"只生一個"的國家政策計畫下的今日, 那一批的獨生子女現在正步入結婚生子的時代, 加上改革開放人們移居外地工作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老人與自己的子女不能夠同住, 加上地理環境的影響, 使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獨居生活,而日本因老年人無法適應孤獨的生活自殺而死的比例非常高.老人的生活是否穩定/健康將會成為中國未來的重要社會問題.
反觀香港, 老年人相對幸福的多.原因一. 香港樓價太貴, 所以兒女會與父母同住; 原因二.香港本身面積小, 即使子女搬離父母, 每逢節假日容易相聚; 原因三. 香港地少人多, 到處是來往的人, 老年人只要出門, 就很容易接觸到社會上的人和事, 要清靜反而是一件昂貴的事. 唯一的不好是香港人越來繁忙, 缺乏與鄰俚間的溝通, 所以安裝救命鍾是不可缺少的. 但這要在中國得到實施可能還需要10年時間.
人老了沒有經濟能力了, 沒有了健康, 需要的只是關心和照顧.
http://lindaf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99879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维基百科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是由日本作家中川雅也(筆名:Lily Franky(リリー・フランキー))所作的自傳小說,亦是他第一部的長篇文學作品,敘述作者自己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故事。此作品由扶桑社於2005年出版,其銷量在日本國內已經突破兩百一十萬本,並先後被改編為單發電視劇,電視連續劇,電影,舞台劇與廣播劇(香港)等。日本傳媒把這本作品所帶來的閱讀熱潮,跟另外一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暢銷作品《挪威的森林》互相比擬。而小說的中文簡體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而中文繁體版則由台灣時報文化出版,作者中川雅也亦應出版社邀請在2007年10月4日赴台灣為本書宣傳。
《飛特族、買個家》(日語:フリーター、家を買う。),又譯《打工仔買房記》或《散工買樓夢》,是一部於2010年10月19日起,由日本富士電視台每週二火九檔連續劇時段21:00—21:54(日本時間)播出的電視劇,由二宮和也領銜主演,及由香里奈、竹中直人、淺野溫子、井川遙等人演出。
劇情
不僅呈現出近日特殊社會體制下所衍生的產物飛特族,也忠實體現了日本傳統家庭觀念造成的醜陋面.腐朽的關係下流露出的溫暖更顯得難能可貴.只有徹底死亡過之後,才懂得存在的意義
總評
這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誠治成長日記」,講及他由一個飛特族變成地盤工人,慢慢感受工作的意義,帶來思想的改變,開展積極的人生,這一點對在下及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啟發性的。
不過個人認為誠治改變的過程是做得有點過急的,第二集已經找到工作的意義太快,如果讓他的臭脾氣多發展一兩集,然後才開始成長,那個對比感會更大更讓觀眾印象深刻,現在就有一點點的浪費了。
第二部分是副線的發展,講誠治身邊的人如哲平、明里、真奈美、甚至是老爸的故事。這部分真的是十分參差,個人認為第六七話特別嚴重。一集是老爸那不合情理的「純情出軌」,另一集是真奈美過份的「童年陰影」,都是極不討好難以接受的,是全劇的敗筆所在。
在下覺得,與其花篇幅在這些配角身上又變得兩頭不到岸,倒不如把這些時間分在誠治的人物刻劃及成長過程,就如上文說過可以做出更大的對比,不是更好嗎?也許是原著的關係讓編劇不得不照顧這些副線,可惜這些副線失靈變成了拖累。
第三部分是「父子情仇」,這一點在下從來沒有期望過,但結果出來卻是讓在下十分驚喜!
因為,誠一和誠治的父子關係,實在是太有實感,太有共鳴了。
兒子不理解父親,很大程度是因為父親的頑固,但這樣的頑固是否全錯?做兒子的是否可以多考慮父親的感受而作出讓步?兒子對父親的「依賴」可能就是讓雙方關係大幅改善的良藥,是否應該去嘗試?
這部分在劇中一直舖排發展,對於父子關係的描寫十分細緻,而到了末段爆發時就變得非常有說服力了,特別是透過工頭這「另一個父親」去向誠治解釋他爸爸的固執只是中年老頭的習慣,還有誠一和工頭那感人的真情對話,看出這劇是用了非常精彩的手法去把這些訊息帶給觀眾。
老實說,此劇講父子關係的深度及高明度,更勝誠治的個人成長,觀眾只要有類似的經歷都一定可以投入,包括在下。
故此以故事及劇情來說,《飛特族、買個家》雖然有瑕疵,但整體來說是真正高水準的精彩作品。
而讓劇集出色的另一重點是演員。
二宮和也好戲人人都知,你說他今次很突出又不算,因為他的角色由始至終起伏不夠大,如果開始時劇情安排他再頹廢一點會更好,現在他是個別場面演得出色,例如在K房痛哭的一幕,但整體來說是「平淡但自然舒服」,本來角色有沒有發揮空間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二宮已經把這個角色演出水準以上的程度。
女主角香里奈就是合格的程度,本來這一類帶點倔強的角色她就常演而且擅長,而因為主線落在二宮身上讓她的發揮較少,加上她有那段不斷自責囧到爆炸的劇情,變得很難給她高分數了,就是平穩地演出吧。
全劇最精彩的莫過於竹中直人,看他做搞鬼的角色看得多,他做正經的角色近年算少,但真的是「寶劍例不虛發」,其精湛的演技完全演活了老爸這個角色,就像是你我家中那個老爸走入電視劇那樣的接近!特別欣賞他的臉部表情,惡形惡相之餘又要偶然不著痕跡地露出祥和關心的表情,精彩至極。如非那無厘頭的出軌讓這個角色扣了點分,否則本年最佳男配應該無人能敵。
媽媽淺野溫子做病人發揮機會不多,而且她本身樣子看起來比較兇,和劇中小女人好媽媽的形象有點不符,所以很難給好評。不過題外話,真的很難把她和「101次求婚」時代的樣子放在一起去比較,30歲到50歲真的是漫長的日子呢.....
反而想讚讚另一個篇幅不多但搶戲的角色,姐姐井川遙。一方面做豪門怨婦夠溫婉,另一方面回到娘家像開籠雀那樣不斷發炮,活像一個年輕版八婆師奶,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去父親情人處「捉姦」的一幕實在八婆得緊要,演得夠放夠投入在下十分欣賞。
至於其他演員就不多評了,並沒有哪一個印象非常深刻,勉強要說的話是工頭吧!還是多得他和誠一那真情對話讓在下印象深刻。
本來一部劇集,劇本為主,演員第二,其他為副,這劇在最重要的兩項都展現了高水準,再加上面對的觀眾層面比較廣非小眾作品,帶出的訊息既正面又深刻,個人認為在今年大部分作品失色的情況下,這一部《飛特族、買個家》發揮水準以上,已經足夠讓其成為2010年在下心中的代表作了。
http://kenshin_jd.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5224 2011-11-01 09:41:54
驚見殺人筆記 傷心父:網路害的【聯合報2011.08.20
十六歲張姓高二學生,昨天清晨手刃父母,引起社會震驚。遭兒子揮刀的父親,虛弱躺在急診室病床上,感嘆兒子沉迷網路和暴力小說,「都是這些害死孩子的。」
他向親友說,兒子成績跟不上,之前他的確管得比較嚴,後來覺得兒子行為異常,好像「卡到陰」,曾帶兒子到醫院看身心科,但沒改善,可能兒子沒有按照醫囑服藥,以致病情沒有控制。
警方在少年「殺人計畫」筆記本裡,發現張生以邏輯推演「殺→生活好過。不殺→生活不好過」,還有一頁用鉛筆註記,「若我失手(或被發現),那我在自殺前,肯定盡情屠殺這世界所有人(或殺正妹強姦…哈!!!)」
張父也因看到兒子驚悚的筆記,前晚情急找兒子談話,仍無法阻止這件逆倫血案。
張生母親想到兒子無情揮刃,更傷心。她全身多處刀傷,左後背與右前胸傷勢較重,失血過多,有血胸、氣胸現象,顏面還有多處撕裂傷,經高醫整外、胸腔、心臟科醫師共同執刀縫合後,轉加護病房觀察。
少年舅舅專程從台北開車南下探視,他表示今年過年時的家族聚會上,曾放古典樂給張生聽,但原本愛聽的張生反應冷淡,「感覺好像變了一個人」。少年阿姨說,妹妹苦心栽培一對兒女,兄妹倆從小彈得一手好琴,哥哥(指張生)從小博覽群書,原是聰明乖巧的資優生。
張姓高中生弒親消息傳到就讀的學校,校方相當驚訝。謝姓秘書轉述導師說法表示,張生個性溫和,和同學相處也沒有異樣,不過他大多獨來獨往,學習動機也不積極,經常遲到、蹺課、上課精神不佳,曾多次約談,張生父母也很關心兒子的學習狀況,「但不知親子對立有這麼嚴重」。
黃姓同學說,張生在班上成績屬於中後段,個性較孤僻,從不主動跟大家互動。
少年弒親,網友一面倒譴責張姓少年,「如果不是生病無法控制,法官就該從重量刑」;也有網路遊戲玩家認為張姓少年「可能把父母視為侵犯他的怪物,虛實混淆不清」。
張姓少年沉迷網路,從網路遊戲和小說中搜尋殺人資訊,網友查出他近期參與的網路遊戲,遊戲方式是建立防禦塔守住自己地盤,怪物一波波出現侵犯領地,要設法消滅。
這個遊戲由於有炫光視覺效果,加上操作容易,頗受青少年歡迎。為了擊退怪物獲得愈高分數,曾有人建議,「把怪物視為仇人,就可以打得夠快夠狠」,網友質疑不知張姓少年是否也出現類似心態,把父母視為仇人?網友們對張生弒親的作法大都無法認同。
網友蘇海音在臉書上留言說,過去大陸有不少青少年,看太多網路上重生、穿越的小說,與現實混淆並信以為真,和媽媽吵架就自殺,準備穿越到另一個世界,大陸政府都出來叫作者寫作自制;不過她也認為「一萬個人看書,只有他這樣,證明一切的問題都在他身上」。
網友Elphis在臉書上留言說,「早知道會生出這種兒子,還不如當初就打掉,傷身總比傷心好」;Claire87在ptt表示,「能想出計畫殺父母,就不能想出辦法,讓父母接受自己生活態度嗎?」
警方認為張姓少年可能對父母積怨太重,又恰巧接觸到網路遊戲與小說情節,才會觸發弒親動機,進而學習,情境混淆,但事實還是要等到訊問當事人才能確認。
只想殺怪物…超級玩咖 愈宅愈危險【聯合報 2011.08.20
張姓高中生計畫弒親,疑似受到線上遊戲影響,分不清虛實。
醫師指出,沉迷線上遊戲是現代很多小孩的通病,甚至有醫師研究發現,愛玩電玩的小孩,腦血流會降低,導致中樞控制出問題,脾氣也會改變。另也有醫師認為,電玩本身沒問題,但若小孩本身較孤僻,會強化其逃避現實的傾向。
高雄榮總精神科主任陸悌表示,在電玩中打打殺殺一番,人殺光後又可以restart(重新啟動),對於暴力感覺遲鈍。他感嘆,現代父母工作忙碌,購買新科技產品給小孩玩,久而久之孩子習慣跟電腦互動,自然脫離現實,甚至搞不清虛實之別。
陸悌說,張姓高中生的個案值得警惕,家人可能早有警覺,卻太遲讓他就醫,建議法官安排張生接受司法精神鑑定,才能了解究竟是強大課業及精神壓力引發殺機,或沉迷電玩、人際疏離引發情緒障礙。
高醫精神科主任顏正芳認為,電玩沒問題,網路成癮也不會演變到虛實不分,但如果當事人個性傾向逃避現實,容易在網路或電玩世界中找到成就感,強化對現實的疏離。
陸悌建議用其他事物逐漸取代電玩,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才能有效把患者拉回現實。顏正芳則說,學生在現實中得不到成就感,才會轉往虛擬世界獲得慰藉,應讓他們學習察覺成就感來源,並試著和同儕互動獲得認同。
只問我是誰…熱血少年 愈管愈叛逆【聯合報 2011.08.20
驚傳高二生弒親,引發社會震驚。精神科醫師表示,青少年期是精神疾病的好發年齡,愛上網或愛看某些書,不見得是導致異常行為的主因。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青少年雖有追求獨立的「熱血」,但實踐能力不足;若家長還以「教小孩」方式管教,不懂適時放手,雙方價值觀有落差,衝突在所難免。
台安醫院心智科主任許正典也指出,父母對於國高中生的教育,往往只重課業,與孩子背道而馳。若父母不懂發揮同理心,老是負面解讀孩子行為,長久下來,也會引起親子疏離。
高中生竟凶殘到謀殺雙親,葉啟斌認為,此應屬個案,不過他提醒,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都好發於青少年。這是因青春期時,大腦會進行「重整」動作,類似電腦重整,將出生以來的經驗重整,用進廢退,常用的、好的就留下來,不好的盡量刪除,做為成人期強化人格的基礎。
重整過程,若出了差錯,就易導致精神疾病。葉啟斌表示,基因、體質是原因之一;還有環境保護不夠,尤其青少年期課業重,易產生壓力荷爾蒙,左右情緒,家長若未適時發現關心,累積久了就可能有狀況。 2011-08-20 10:27:21
士林夜市10攤蚵仔煎 請宅神都來嘗【聯合報2011.05.17
儼然是台灣觀光夜市的代表—士林夜市,被宅神朱學恒認為不好吃,還說士林夜市「崩壞了」,士林夜市的攤販昨天異口同聲反駁,美味與否是主觀認定,「不能因為他一個人覺得不好吃,就否定整個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自治會總幹事郭逢時則表示,感謝外界對於士林夜市的指教與意見,將虛心檢討改善。年底為了遷入新改建的地下商場,本來就會舉行協調會,到時將討論是否能多增加一些小吃種類。
不過針對朱學恒批評士林夜市品項重複性高,他也表示,市場本就有淘汰機制,蚵仔煎、臭豆腐等料理會出現頻率較高,是受消費者偏好之下的自然結果。
昨天晚上儘管雨勢不斷,士林夜市仍然擠滿了遊客,生意頗佳,尤其又以陸客佔大宗。蚵仔煎、臭豆腐、排骨湯、花生糖、牛排、大餅包小餅、珍奶及綿綿冰等都是熱門攤位。
十全排骨攤販昨天晚上生意興隆。老闆低調表示,好不好吃,大家感覺都不一樣,「不過我們生意很好,有自信不會比寧夏夜市的差」。
蚵仔煎及臭豆腐攤販郭碧金表示,「他(朱)覺得不好吃,不代表真的不好吃」。雖然士林夜市有十家以上的蚵仔煎攤,但是每一家都有獨門作法,Q度、內餡與醬料味道都不一樣,歡迎朱來吃吃看。
蚵仔煎攤販莊小姐則表示,每個人口味不同,「我每天賣蚵仔煎給那麼多台灣客與陸客,也有人跟我說不好吃,但也有人會再叫第二盤」,隔壁的臭豆腐攤販王小姐則表示,有些客人喜歡吃炸得比較酥的,她就會特別炸久一點,「大家口味都不一樣啦」。
「崩壞的」士林夜市 去年拿人氣獎【聯合報011.05.17
「宅神」朱學恒口中的「崩壞的士林夜市」,去年曾獲觀光局主辦的十大夜市票選中的「最有人氣獎」。觀光局表示,這項活動主軸是希望讓各縣市政府進一步輔導夜市的管理與特色;對於朱學恒的批評,除縣市政府外,夜市自治委員會與攤商「要有一些警覺心」,畢竟,要知道觀光客需要什麼,才能永續經營。
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表示,每個人對觀光的喜好程度不同,有些人會愛去士林夜市,主要著眼於「交通方便」,容易品嘗到各式食物,至於美味與否,「每個人見解不同,沒有誰對誰錯」。
不過,他也說,如果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距離以前的水準有一段落差,「那就是一個警訊」。
楨:神豬還真挑食!另參本館:北高夜市 夜市自生自滅 誰是宅族
宅神朱學恆對士林夜市開砲!但是士林夜市的美食真的這麼不堪嗎?我們請來了美食專家帶我們到士林夜市逛逛,其實士林還是有很多經典美食,像是比臉還大的雞排,還有大餅包小餅,如果來到士林,一定不能錯過!
士林夜市難吃? 「同款」小吃賺觀光財 TVBS 2011-05-17
榮登台灣十大夜市最有魅力第一名的「士林夜市」,現在被宅神朱學恆評為「難吃」代表,甚至用「崩壞」來形容,他批評,每一攤食物幾乎賣得都一樣,不是蚵仔煎,就是生炒花枝、臭豆腐,而且比以前難吃好幾倍,面對批評,士林夜市自治會認為,多數攤商為了迎合大批觀光客喜好,看別攤賣什麼賺錢,就跟著賣,才會導致小吃重複性偏高。
民眾各取所需 讓攤商受市場淬煉【聯合報╱鄭佑璋/餐飲業(高雄市)2011.05.18
朱學恒痛陳士林夜市東西難吃,且都賣一樣的東西。
求學時期,筆者吃遍各地夜市小吃,而士林夜市是至今仍不斷重遊的夜市之一。我覺得,是否難吃純屬見仁見智;畢竟「適味者珍」才是飲食箇中真味。
但夜市小吃重複性高的,普遍存在台灣各地,無非是庶民小吃技術門檻低,人人學得且人人吃得,加上有人走紅,其他人群起跟進,但能夠適者生存的小吃,無非是歷經千錘百鍊,不怕顧客比較,只怕沒識貨的饕客。
筆者認為,政府不應主導夜市小吃的發展內容,因為走觀光路線的食客,懂得按圖索驥;逛夜市是湊熱鬧的民眾,自會選擇媒體採訪或人氣十足的攤位;而在地人走的是「住巷子內」路線,無須譁眾取寵。何不讓民眾各取所需,也讓攤商接受市場機制的淬煉,這才是多元發展的夜市人生。
髒亂再不改進 恐步圓環夜市後塵【聯合報╱李旼/導遊2011.05.18 (楨:呆歹彎是嫌圓環太乾淨,倒是陸客識貨!其實是雅俗各有所好。)
朱學恒說士林夜市的東西難吃,同質性高。其實還漏掉一點,就是髒和亂。
士林夜市太有名了,觀光客到台灣來,一定要指名去那走一走,不走還好,走完、吃完,許多人大感失望。
農曆年間我帶一家四口大陸客去士林夜市,那位老爺子一看到夜市的外觀就皺眉頭,等走近了,眉頭皺得更緊了。我跟他們解釋說,士林夜市是台灣網路票選第一名的,國外觀光手冊上也都特別介紹。他們說:真是見面不如聞名。我帶去過的其他大陸客,也多半有同感。
客源多了,尤其大陸客大批湧入,一些店家抱持著殺一個賺一個的心理,哪裡還會注重口味,兩三下就炒出一盤,為的就是搶生意,他們料準陸客不會來第二次。
是的,來過的人不會來第二次,但是他們會把口碑帶回去,把士林夜市的名聲搞壞了,以後真的是請他們來也不會來了。
馬上就開放自由行,士林夜市再不改進,恐怕就會步上圓環夜市的後塵。 2011-05-18 11:36:25
(楨:色情業之向上模仿「排毒/資工妹/」!另參本館:宅經濟 誰是宅族 假名媛之名 色情入侵網站 排毒教父 《12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網誘宅男「排毒」色情「個工妹」正夯 2011-4-6 蘋果日報
「個人工作室」最近成為北台灣色情業的新勢力,這些「個工妹」看中宅男、上班族愛上網的特性,在網路佈告欄張貼廣告,甚至讓熟客拍攝色情寫真張貼在網路上;由於背後沒有集團控制,更增添警方查緝上的困難。
報導說,「個工妹」效法「一樓一鳳」,隱身在市區出租套房營業,她們靠低調的口耳相傳或在報紙刊小廣告攬客,不排除做性交易,近年在北台灣色情市場崛起。尋芳客口中,北台灣有3名紅牌個工,分別是潔癖妹「小隋棠」、角色扮演妹「依依」及新手必備「唯一」,號稱「三金釵」。
報導指出,在「奇集集」分類廣告網佈告欄中打入「按摩」關鍵字搜尋,可以發現有超過30名以按摩為業的個人工作室,許多就在大台北捷運站旁,標榜交通方便,有些還附有部落格,打出「通體舒暢」、「重點淋巴排毒」、「攝護腺保養」等帶有雙關語的廣告詞。
「個工妹」的崛起恐成社區治安隱憂,法界人士則表示,按摩若有性服務,恐涉《社會秩序維護法》意圖得利與人姦、宿者,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3萬元以下罰鍰。
簡佑豪涉嫌殺害陳姓少女網友,家長難以相信,因為平時乖巧內向的兒子竟殺人;簡到案後,冷漠鎮靜,直至警方攤開證據,他才落淚承認行凶。
簡佑豪被捕時很冷靜,但臉色蒼白到難掩內心的恐懼;警方發現簡平時沉迷交友網路,網路上是一尾活龍,下線時對人冷漠,是典型的「宅男」。
記者採訪簡佑豪,他說「其實犯案後,我的內心很慌,卻不敢說出來,怕讓父母,尤其為我付出最多的媽媽傷心。」簡母痛心說「我兒子怕到不知如何處理。」
警方通知簡母「你兒子涉嫌殺人」,她一直不敢相信,並說「我兒子空閒打電腦上網,從未去過網咖,怎會如此,這下子人生玩完了,希望給佑豪一個機會」。
南台科大會計資訊系主任與班導師說,簡佑豪平時沒不良紀錄,功課平平,有女友了,怎會如此呢?同學也訝異「佑豪平時不是這樣的」、「應是一時衝動。」
警方問他下手這麼狠,難道不怕吃上殺人官司?簡嫌流淚說,「當時憤怒難控制,腦子一片空白,沒想那麼多。」面對牢獄之災?他冷冷地說,「還能怎麼樣。」
簡嫌說,上網就很興奮,回到現實世界,總覺得人為什麼這麼多變無情。他的眼眶泛紅說,「我很自責。」警方聽了直搖頭。
【記者葉英豪/南投縣報導】「不要讓我看到,看到我就打死他……」,被殺害的陳姓少女父親,面對痛喪愛女,五天深夜未曾闔眼。面對愛女剖驗時,他雙拳緊握,讓人感受到一位父親呵護愛女心情。
沉溺網路 虛實分不清【聯合報2011.07.09
涉及南投縣少女命案的嫌犯簡佑豪到案時神情冷漠。警方表示,簡嫌的個性內向不擅表達,但是只要一上網就很活潑,什麼都敢說,是典型「宅男」。
埔里警分局偵查隊長陳明成說,簡佑豪從國中起就透過網路交友,沉迷網路世界。簡母忙於工作,以為兒子整天坐在電腦前「很乖」,卻不知兒子在網路世界生龍活虎,直到涉案,才知問題嚴重。
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教授黃德祥說,「百無禁忌、為所欲為」是虛擬世界的特性,簡佑豪沉溺網路,缺乏社交經驗,一旦被女網友拒絕,可能惱羞成怒。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所長兼主任鄭瑞隆認為這是「遺憾的悲劇」,他表示,女生可能家裡缺乏足夠的保護或關愛,加上對網路愛情不設防,釀成悲劇。
黃德祥進一步提出,類似「愛情公寓」的網站或聊天室,對網友發表曖昧語言或輕薄文字時,業者應提出警告,才能避免青少年或缺乏經驗的網友,在毫無警覺狀況下受害。
網路同居 百萬人迷愛情公寓【聯合晚報 2011.07.09
南投少女命案被害人與凶嫌,是在號稱「最愛女生歡迎的溫馨交友網站」的愛情公寓「i-Part」相識,這網站不僅全台擁有逾290萬多個「公寓住戶」會員,大陸住戶會員更超過900萬人,不僅有高中生專屬公寓,連國中生也著迷。
創立於2002年的愛情公寓交友網站,最初只有女生才能有房子,男生得請求女生讓他加入,才能養寵物、種花養草,愛情公寓順勢打出了「網路同居」這個原創力十足的口號,還曾創造「網路同居才18天,真實世界的網友就結婚」勁爆案例。
不少國、高中青少年,越來越喜歡透過愛情公寓交友網站,擴大社交圈,認識有相同嗜好的男女朋友,愛情公寓交友網站的魅力,還在各年齡層持續發燒。 2011-07-09 12:47:02
(楨:以下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聯合造謠!另參本館:《都市傳奇》啥是部落族 《校園暴力》教改與體罰 《教改錯在哪裡?》)
相關新聞
遭霸凌少女 37萬人打氣
邱毅:逼少女下海 黑幫撐腰施暴
教部:校方不得令施暴生退學(楨:叫改不得退學?)
爭議》教長:不再容忍霸凌 直接法辦(楨:正辦!)
霸凌法辦?江宜樺:教育為主 法律為輔(楨:政辦!)
警回應:開賭場傳播妹 應為謠傳 2011-03-29 中時 陳育賢
針對立委爆料指施暴者中有家人是黑道、開賭場、傳播公司,劉姓少女係因拒絕做傳播妹才被打;新竹市警方昨天再傳訊加害人訊問,但除了其中一人的父親確實入監服刑之外,其它應是網路謠傳。針對霸凌案,新竹市警方接連兩天進行第二波傳訊,依霸凌畫面及施暴少女的供詞,除了先前五名少女之外,再傳喚另兩名同夥。
沒黑道介入成霸凌案唯一版本?陳鳳馨:小粉說法很可疑! 2011/03/30
新竹國三女遭霸凌案28日出現轉折,受害少女小粉(花花)call in至政論節目,澄清整起事件並無黑道介入。而資深媒體人陳鳳馨29日在節目表示,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都口徑一致,極力想說明沒有黑道介入,而且光是少女遭到霸凌的原因就出現三種版本,包括小粉等人的說法都讓人覺得很可疑。
國民黨立委邱毅29日在臉書粉絲專頁指出,參與霸凌的其中一名少女坦承吸食K他命,而且做過傳播妹,並且由某黑道人物指揮。他表示「提供未成年少女毒品及賣淫的人不是黑道是什麼?這不正是重要線索嗎?也證明此霸凌事件確有黑幫介入。」
而新竹市警局長張永仰先前指出,根據主嫌說法,是因為不滿被害人搶她朋友的男友,且到處放話要教訓她,才邀約同案少年施暴。而涉案少年則說,自己並未加入黑道幫派,不曉得為何有此一說。
http://www.nownews.com/2011/03/30/91-2700881.htm#ixzz1I9AtB5SE
黑道「康叔」介入?原來是2學生惡搞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2011.03.31
新竹市國中少女遭霸凌案,署名「康叔」的人在網路留言嗆聲引起公憤,名嘴因此質疑有黑道介入,警方找到兩名留言者,都是學生,訊後函送法辦。至於打人的七名少女,尿液檢驗全呈陰性,無毒品反應。
警方前晚分別在桃園縣、台北市,找到以「康叔─王安康」之名留言的湯姓大學生及杜姓高中生,兩人皆供稱「不知道這樣觸法」。警方調查,兩人互不相識,純粹是上網得知霸凌案,覺得好玩才湊熱鬧。
竹市少女霸凌案,因「康叔」PO文對被害人嗆聲,引起網友憤怒,新竹市刑大與刑事局成立專案小組過濾上萬筆網路留言,並以IP調查PO文者身分後,昨凌晨終於找到「康叔」,結果不只一個,兩名假冒康叔者均是十九歲學生。警方登門抓人時,兩人嚇一大跳,不知這樣也觸法。警訊後均函送法辦。
其中,就讀桃園某科技大學的湯姓學生,在網路留言「我爽啦!打我阿?我找人打死你們!」警方發現他並非黑道要角,留言只是惡搞。湯昨透過校方表示造成社會困擾感到抱歉。
校方說,湯生因畢業於新竹香山高中,對新竹霸凌案特別關注。因年輕氣盛,在網路看到許多網友留言聲援霸凌受害者,出於惡搞的心態,竟選擇「反派」身分,以康叔為名留下涉嫌恐嚇的字句。校方聯絡上湯生後,確認他只是惡作劇,也沒黑道背景。
另住在台北準備重考大學的杜姓學生,本月廿七日在台北市家中上網發文「單挑啦,一群孬種只會在網路上嗆,有種新竹受天宮我等你x。」
兩人均供稱,PO文只是因大家都在討論,覺得被害少女很可憐,加害人很可惡,才會冒康叔之名「反聲援」,想因此讓大家更恨康叔。
警方調查,兩名學生和新竹無地緣關係,不認識加害人和被害人,無幫派背景,只是跟著網路瞎起鬨,但杜生已觸犯刑法煽惑他人犯罪罪嫌,湯生則觸犯恐嚇公眾罪,兩者都是公訴罪,昨天已分別函送法辦。
台北市某國中教師王安康,因和新竹霸凌案同名同姓,深怕被誤以為是背後藏鏡人的「康叔」,前晚打電話向新竹市刑大「自首」,指自己同姓名,近日很惶恐,不知是否是自己的學生上網惡作劇。警方調查後,杜、湯都非他學生,本身也沒在網路留言嗆聲。
雖然全案在加害人出面道歉,冒名嗆聲的兩名「康叔」也被送辦,但網友不罷休,近日仍串連,四月二日要在新竹市府廣場前再次舉辦反霸凌集會遊行。被害的小粉妹上網表示,「不排除現身」。
PO過必留痕 當心惹禍上身 2011-03-31 中國時報
網路世界是虛擬的,為所欲為也神不知、鬼不覺?宅男宅女們可要謹言慎行了,走過必留痕跡,言行還得自負,不僅網路誹謗、恐嚇要吃官司,過去還有對「網路身分」誹謗也被判刑案例!
過去,一名大學生未查證網路訊息,在台大BBS布告欄刊登「要付一萬多,不然不急救…」文章,指控竹市某醫院草菅人命。院方名譽受打擊,一狀告上警局,沒兩天,網路科技犯罪偵查隊就「循線」逮獲周生。
另名周姓男子,也因與鄰居口角,以網路信件造謠,仍然被警方逮捕,而製造網路謠言可判二年以下徒刑。
三年前,台北縣一名吳姓線上玩家,更只是在遊戲討論區內,對一位玩家的「網路身分」辱罵,一樣被法辦,最後被依加重誹謗罪判處拘役卅天,是國內首度針對誹謗網路身分做出有罪的判決。
網路言論,不再容人為所欲為,網路行為更不再是虛擬,「康叔」們別再以為不過PO上三兩字,躲在網路裡不用負責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社會公審解決不了校園霸凌【聯合報社論 2011.03.31
新竹國三女生遭圍毆事件,鬧得全台沸騰,卅萬網民同聲討伐,名嘴民代更直指幕後有賣淫集團操作,將之上綱為內政問題。社會關注校園霸凌問題固屬應當,但以集體公審方式刻意渲染放大,未必有助於解決問題,反而顯得不成比例。
然而,在網路加媒體的相乘效果下,事件被導向黑道、毒品或賣淫集團操控的陰謀論,沸沸揚揚要求警方嚴辦,要求施暴者公開道歉,甚至進行「人肉搜索」,若無實際證據,這些指控恐怕都已超越了事件本質,也引發不必要的社會焦慮。 2011-04-06 10:02:06
雲林性侵案/朱學恒洩個資 最高罰60萬 【聯合報2011.04.06
許多網友張貼雲林縣國中女學生遭性侵累犯林國政殺害新聞,卻暴露女學生的相貌及姓名。內政部指示刑事警察局調查、提供登載女學生相貌姓名的網友資料,這些網友可能被裁罰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款。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執行秘書簡慧娟昨天更明確表示,被網友稱為「宅神」的朱學恒,涉嫌散布性侵受害人個資的網路位址在台北市境內,家防會上周也行文北市政府,依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裁處。
簡慧娟表示,保護性侵被害人個資,人人有責,家防會與各地方政府都是民眾檢舉、通報的窗口;民眾只要發現有人刻意在網路或媒體上,散布被害人個資,都可將蒐集到的證據資料,向家防會或所屬地方政府檢舉,共同保護性侵被害人。
主管網路犯罪的刑事局偵九隊指出,許多網友在自己的部落格或其他網路空間,張貼未經處理的女學生姓名及相片。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認為,這些網友違反性侵害防治法,警方初步調查已有成果。
警方指出,民眾或網友可能認為女學生已經死亡,誤認應該不會觸法,但性防法規定,被害人死亡經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要者不罰。目前許多網站根本未經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就逕行公布被害人身分個資,違反規定。
警方提醒網友張貼類似或相關性侵害新聞時,不要以為被害人身分已眾所皆知就沒關係,暴露受害人身分資訊仍要受罰。
「宅神」朱學恒5日公開政大《大學報》黃姓學生的約訪信,引起網友討論。而一名自稱曾就讀政治大學的鍾姓網友同日在臉書嗆聲,「你以後就永遠不要犯錯,我以後當記者確實地陰死你。」
鍾姓網友的留言6日被朱學恒轉貼到自己的粉絲專頁,引發不少網友撻伐,有人認為,如果沒辦法處理自己的情緒,還是別出來混了,筆桿不是報復工具;也有人反問這是「教育失敗?還是個人的問題?」
鍾姓網友從昨(5)日開始就在臉書留言,表示「還是別戰了,這種人讓他在自己的地盤撒尿,也與我們無關」而這段留言「得罪把你拱起來的人,你自己的神轎不如被自己的體重壓垮。」也顯露出強烈不滿。鍾姓網友在臉書上的個人資料指出,自己曾就讀政治大學,並畢業於建國中學。
鍾姓網友在臉書上嗆宅神,「你以後就永遠不要犯錯,我以後當記者確實地陰死你。」(圖/翻攝網路)
《大學報》的學生記者日前為了邀請朱學恒受訪,在寄發約訪信時把朱學恒的課程名稱誤植為知名作家九把刀的「劇本創作與實務」,事後朱學恒將該訊息公佈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引發部分網友質疑朱學恒過於嚴厲,引發一場筆戰。
政大新聞系辦公室6日回應,學生已經寄信道歉,系方將會加強學生的訓練;而朱學恒也在臉書上回應,「我本來就不認為她犯了什麼了不得的錯。」
《大學報》學生總編輯在事後寄道歉信給朱學恒,此封信也被公布出來,該名編輯則是希望朱學恒能將社交網站上的記者名字拿掉,並表示「我們願意接受一切評斷,但同時還是希望站在保護學生記者的立場。」
勇者?奴隸? 朱學恒嗆104楊基寬 2009/06/12 聯合新聞網
景氣尚未回春,今年應屆畢業生求職困難。一○四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日前建議畢業生,若待業超過三個月,不妨嘗試「勇者策略」,在景氣回春前到企業免費工作。
魔戒翻譯者朱學恒認為這個策略「比古代奴隸還不如」,雙方隔空交火。
楊基寬六日在成大畢業典禮上提出「勇者理論」,並指逃避失業潮選擇延畢的同學是懦夫。他表示,今年景氣特殊,若畢業後求職三個月都無結果,可先選一家心目中的理想企業,分析該公司弱項,帶著提案自告奮勇不拿薪水為公司效勞。
楊基寬認為,比起在家空等,免費工作期間累積的經驗早超越其他人,也展現實力與自身價值。「若過程扎實學習又有產值,景氣復甦後,企業看見你當仁不讓的決心,當然會優先任用。」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哪個智障公司會用這種莫名其妙跑上門,做事還不用錢的神經病?」朱學恒表示,替企業免費打工,是個令失業族更失去尊嚴的作法。古代奴隸還能包吃包住,「但楊基寬所謂的勇者,卻連上班的交通費跟便當都要自己買。」
朱學恒認為,「奴隸」生活一旦開始,將永世不得翻身。如果今天要畢業生免費為企業工作,未來該怎麼告訴下一家公司,「我想領薪水。」
對朱學恒的「奴隸」說,楊基寬認為似是而非。楊基寬說,未看過致詞全文及成大現場播放的影片便斷章取義的人,根本沒有資格評論。他提出延畢生是懦夫的說法,是提醒學弟妹,社會上成功的人並非擁有學歷,「而是他們面對逆境時,選擇與逆境正面對決。」 2011-05-17 13:49:14
2010/02/11 花間夢裡人
侯佩岑的夫家,「據說」(我可是要特別強調這兩字)因為侯佩岑還是個原裝貨,所以致贈價值兩億的豪宅當聘禮。
OK,所以這意味著什麼?一棟天價豪宅,買到知名藝人的「初夜權」?當然,錢是人家的;人家高興怎麼花,我們也管不著。
但以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23歲的豆花妹(蔡黃汝)坦承自己還是處女,應該讓不少喜歡她的粉絲向心力更為增加。」
豆花妹還沒被睡過,她的粉絲便因此更喜歡她?
哇咧,這些粉絲是怎樣?白日夢做太多,夢遺了?還是幼稚加天真兼白癡的以為,花他個幾百幾千大洋買豆花妹的相關商品,就有機會排隊排NO1買到豆花妹的初夜權?
豆花妹是處女又怎樣?你們吃起豆花來就會感到特別香嗎?
更令人好奇的是,侯佩岑是不是原裝處女,連她老公都未必能在使用期間內驗得出來(醫學科技日新月異啊~);
豆花妹的第一次是不是還在保固期內,請問她的粉絲們:你們到底得用蝦米方法「化驗並證明」啊?豆花妹的「第一次」時,做現場LIVE轉播以昭公信嗎?還是抽出10位「幸運」粉絲在現場觀禮,證明所言不虛?或是高度懷疑豆花妹說謊,所以像偵辦職棒打假球那樣,蒐證後發現確實造假,所以馬上起訴,演藝圈永不錄用豆花妹?(果如此,檢察官要怎麼蒐證,就太令人銷魂啦~~)
噗……哇哈哈哈~~~實在不要怪我一直以來都無法瞧得起宅男啊!
以上到底算不算什麼「處女情結」之類的高深學問,我不知道;因為有此情結的宅男們,都注定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無限N輩子也不能睡到心中的女神。
所以這些四虛宅男們在想什麼,真的挺離奇的。整天對著螢幕意淫打手槍,現實生活中對女孩子既不懂體貼又不會講話,光會怪女孩子難搞難把;然後把多數時間與精神用來CARE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藝人的私生活,甚至以此來決定自己的生活節奏。
像這樣一輩子對著螢幕意淫打手槍,最後打到手槍膛炸不堪使用的話,實在也只是「三好加一好」而已。
如果下輩子閻羅王逼我投胎當這種宅男的話,那乾脆把我發配阿鼻地獄不要超生算了,誰要當這種下細症的男人!
電玩女人打一開始就對宅男百依百順,因為她只能聽憑宅男操作,由不得她有思想、有個性、有脾氣;這只是程式在發揮作用,電玩女人連「宿命論」的定義邊緣都構不著;換句話說,這是奴隸主與僕婢的尊卑關係,壓根兒稱不上正常且正確的平等相處。
因此,程式設計出來的「完美人格」,在事實上才是最巨大的欺騙。
是的。電玩中的女人,什麼都是完美無缺的;唯一的瑕疵,就是她們本身就是個騙人的玩意兒。她們絕無可能比真女人「好得多」;因為,欺騙的理由再偉大,也無法取代真實的價值。
瘋狂迷戀電玩女角的宅男,你們真正可悲可憐。你們最該去的地方只有兩個可供選擇:程度輕微的,是心理醫生的躺椅上;程度嚴重的,是療養院中要穿束縛衣才能住的房間。
活在虛假的世界、擁抱虛擬的女人、享受虛偽的愛情、度過虛空的人生,還有什麼是比當個「四虛宅男」更悲慘的事呢?
2009/12/19 花間夢裡人
這裡有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可憐蟲,令人為之掬一把同情的眼淚:
----------
日本一位「宅男」愛上電玩遊戲的虛擬女郎,還煞有其事飛到關島舉行婚禮。把「電玩新娘」娶進門後,這名宅男非常疼「老婆」,不管睡覺、逛街都隨身帶著,還帶「她」去欣賞聖誕夜景,並且在各個景點幫「她」拍照留影。儘管外界認為這個人可能是瘋了,不過他堅信和「電玩新娘」的婚姻一定會很長久。
深深一吻,日本這名男子和電玩角色「寧寧」在關島完成兩人的終身大事!電玩角色寧寧:「我們今天說了好多話,好棒唷!」
婚後的寧寧雖然已為人妻,平常還是超愛和宅男老公撒嬌。寧寧:「你怎麼啦?然後唷,我跟你說,我想要兩個人一起做好多好多的事。」電玩玩家:「我也是。」
超疼寧寧的宅男老公,帶著「電玩新娘」寧寧在東京到處趴趴走。每到一個景點,他都會幫自己的電玩老婆拍下「到此一遊」的照片。兩個人晚上還跑去坐旋轉木馬,坐在路邊吃冰淇淋;還有渡蜜月的時候在關島玩沙,偶爾還來個甜蜜鴛鴦浴!
記者:「你會不會在交了真人女友後,甩掉寧寧?」電玩玩家:「我現在只想要寧寧,她比真人女孩好得多。」
不管吃飯、逛街、睡覺都要在一起,他說:他和寧寧的婚姻,絕對可以天長地久。把電玩虛擬女郎真的當老婆來疼,反應出日本社會的問題。網路成癮研究專家芦崎:「他不是極端例子。今天許多日本年輕人沒辦法在現實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能在虛擬世界中傳遞真實心情。」
儘管走在街頭,這對夫妻的互動實在很顯眼;不過這名男子說,現在除了煩惱要幫電玩老婆買什麼耶誕禮物外,他什麼都不在乎。
----------
假的就是假的;做得再真,仍是假的;而且,它永遠也不會變成真的。
假人沒有真實的情感,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如真包換的虛偽。
這位可憐的日本宅男說,他擁抱的假女人比真女人好得多;這就是問題所在。
也許真女人會欺騙男人的感情,會因為男人忘記重要的日子而發火,會因為男友(丈夫)瞄其他女人一眼而抓狂,會蠻橫無理地要求男人改變由來已久的老習慣,而讓男人受不了;但,這才是真實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
完全的和樂融融,毫無爭執與衝突,是不可能存在的虛幻理想。
不同性格的男女,在相處的過程中,不斷經由磨合而產生彼此都能接受的生活模式,才是男女之間最有意思的關係;失去由這種關係所帶來的喜怒哀樂,人生將淡然無味地跟殭屍差不多,活著也就沒有太多的意義。
網路文章讓人笨 李家同:多讀判決文2011-01-24 中國時報 朱芳瑤
李家同係接受喬大文化基金會邀請,昨日在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發表演說,談「大量閱讀之重要性」,吸引超過一千人前往聆聽。
李家同嘆說,近來他發現網路上有不少文章,條理不清且自相矛盾,學生看多了,邏輯思考能力只會每況愈下,甚至就此養成思慮不嚴謹且以此為榮的現象。他憂心忡忡:「這樣邏輯不通的網路文章看多了,我們的下一代會比較笨」。
李家同呼籲民眾,應閱讀有深度的文章,他推薦法官的判決文,指法官在判決罪刑及證據採用與否,一定務求條理清晰。他並提到,美國學生都要讀美國大法官對於黑白不可分校的判決文。該篇判決文為一九五四年美國聯邦高等法院宣布,公立學校黑人、白人分校的隔離作法為違法且違憲。
李家同強調學生應大量涉獵課外讀物,培養多元閱讀的習慣。李家同開了一份書單,推薦他最喜歡的四十本書,包括《科學怪人》等古今中外的知名作品。
李家同日前才直言,成功者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批踢踢(PTT)與臉書(Facebook)上,同樣引發網友反彈,質疑他思想八股。對於這些批評,李家同不以為意,妙答「我絕對是最不傳統的人,正因為我太不傳統,所以他們(網友)無法接受!」
知名部落客朱學恒認為李的批評過於以偏概全,欠缺周延,因前幾天才有網友轉寄李家同教授的文章給他(楨:問題是99.99…%網文是垃圾!)。
相關新聞
世代交替應多寬容 九把刀:不要老挖陷阱給他跳!
閱讀 不必只有一種選項
留言
李家同講的是他那個年代的法官吧,現在的法官(無論年紀)也有一些是很爛的,邏輯思考不通、法學素養不精,只把法官當公務員幹的,看判決真的有用嗎,我懷疑。
讀判決文引條失當或不實人間煙火「讓百姓看多會躁鬱症」
不長進.不受教膚淺的年輕人。李教授由他們去吧!反正,不讀書,愛嬉樂的大學生,快樂四年,就會換回四十年的痛苦,何必理他。
恐怕九把刀根本不懂李家同 "多讀點有深度的東西" 所指為何!!
不只九把刀,這些記者也不同李家同在說什麼。網不網路不是重點,清高低俗不是重點。重點是語言有一定的規則跟邏輯,關係著智慧文化的理解、創新、抒發與傳承。語言邏輯用得越簡單甚至屏棄不用,文化與智慧被逐漸消滅的危險就越高!
另參本館:啥是部落族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提升網路訊息 《貓空愛情故事》 司法巫師 誰是宅族
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意見領袖欲
但要當意見領袖 你背後一定要有一群人頭
不過 這群人頭的智商高低一點都不重要 只重量不重質就對了
而 要讓聰明的人有知識的人有水準的人當你背後的人頭 一向很難
因此 我要是能聚集一大群笨頭當我背後的人頭 使他們能為我所用 那麼這樣我也能當得成意見領袖
畢竟笨頭好操弄好煽動 隨便撩撥一下就都聽我的了
這就是朱學恆的運作模式阿
他自己應該也知道 他的讀者或支持他的人大概都是那種"網路上萬能 現實中無能"的窩囊廢
但他需要這些人做他背後的人頭 以成為一意見領袖
所以他就假裝自己跟那些窩囊廢是同一國的 以搏取這些人的被同理心和認同感
就算他骨子裡真的也看不起這些支持他的群眾
但反正這些人這麼笨 幾百年也想不透也猜不到也沒有能力了解 原來他們口中的朱大宅神心裡面也是瞧不起他們的
這基本上跟女明星上電視說"我愛宅男"然後私底下還是跟帥哥小開在一起 是差不多的操作模式
只是朱學恆的操作更細膩精緻一點
而我只覺得
這些人已經這麼可憐了 你還這樣利用他們消費他們荼毒他們
這樣做 真是太不善良了
神「豬」都可宰來供神!豈止批評!
朱學恒>维基百科
朱學恆(英文名:Lucifer Chu,1975年2月19日-),台灣人,被媒體及部分民眾們稱為「宅神」,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中譯計劃主持人,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奇幻基地出版事業部總策劃與顧問。也是《龍槍》系列(第三波出版)、《魔戒三部曲》、《哈比人歷險記》、《星際大戰》系列的翻譯者。
簡介
朱學恆畢業於台灣師大附中和延畢於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高中時期曾任語言研究社長。
於2005年榮獲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此為中華民國總統親自頒發之台灣文化界最高榮譽,並為當時本獎項最年輕獲獎者,朱學恆得獎後將一百萬獎金全數捐給開放式課程計畫。他的得獎理由為翻譯「魔戒三部曲」中文版,成立財團法人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奇幻藝術獎,並推動各項知識推廣及分享活動,成功地示範了青年創意落實的力量以及可能性。其捐出自身翻譯所得,號召全球各地專業人士,義務參與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中文翻譯計畫。並以公益的態度,從事文化交流以及知識開放、共享的推廣。[1][2]
於2006年當選國立中央大學傑出校友[3],為當時最年輕獲獎者。
於2007年獲《紐約時報》報導個人經歷與開放式課程計畫,報導稱其捐出魔戒百萬美金版稅,翻譯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的公益行動,使其成為恰能代表近幾年東西方差距拉近的青年人物。 [4]
並於同年登上由《上海第一財經日報》所籌畫的中國SNS先鋒人物榜[5]。(China SNS Pioneer Top 15)。得獎理由: 2004年,朱學恆將其翻譯《魔戒》所得的版稅3000萬新台幣捐出成立了奇幻基金會,啟動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文翻譯計畫「開放式課程計畫OOPS」[6]。「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是以版稅的1000萬元用來成立[7],但在奇幻基金會的捐助資料還可以看到與媒體專訪出入的500萬[8]。
於2009年5月10日與女友在台北士林閃電公證結婚,暱稱「朱小胖」的兒子出生於2009年10月17日,地點為台大醫院。
於2009年擔任台灣行政院研考會2020願景計畫生活頻道主持人,並針對死刑議題進行網路投票及討論,以一IP一票計算,獲得七千餘人參與,投票結果為支持死刑94%,反對死刑6%,是極少數願意公開發言強烈反對台灣廢除死刑的知名人物之一。[9] 曾在部落格發表多篇言論,反對台灣相關單位拒絕執行已定讞死刑犯極刑,並嘲諷官僚迎合人權團體的的心態。
近期因發表許多支持宅男的言論,而被部分的網路使用者支持並給予「宅神」之稱號。而朱學恆表示「宅神」是台灣媒體為了標題聳動所取下的稱號,曾在自己部落格的文章裡提醒網友學會自我思考及批判,並再三重申「請不要因為我是誰而相信我……也不要因為我說了什麼,作了什麼而相信我。請因為你思考了什麼,檢證了什麼,挑戰了什麼,確認了什麼,而相信你自己的認定。」。
2010年8月9日,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證實,邀請朱學恆擔任國民黨青年軍網軍的訓練營講師,訓練國民黨網軍在網路的表現[10] 。
2010年9月22日,朱學恆於媒體專訪中,展示國民黨網軍的訓練結果作品[11]
對未成年少女言語騷擾並散佈私人相簿事件
曾有網友認為朱學恆操弄網路群眾,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12] 。
著作
1.《打電動玩英文》,印刻,2002/12/01,ISBN 9867810163 。
2.《玩人生,成大器》,春光,2006/11/12,ISBN 9867848683
3.《荒謬激出大創意─朱學恆的混亂冒險學》,方智,2007/04/25,ISBN 9789861750620
4.《阿宅的奇幻事務所:鬼鬼怪怪的謠言與真相》,蓋亞,2009/01/19,ISBN 9789866815492
5.《新的世界沒有神》,蓋亞,2009/07/30,ISBN 9789866473302
其他經歷
活動發起
阿宅反抗軍 - 千人宅聚活動[13]
風災熱血牆[14]
電視節目
壹電視《決戰五都 FIGHT》主持人
華視《點燈 (電視節目)》主持人
電台節目
飛碟電台《青春點點點》週五及週日主持人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朱學恒朱學恆的路西法地獄(原站)
朱學恆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主要)
開放式課程計畫
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zh.wikipedia.org/zh/%E6%9C%B1%E5%AD%B8%E6%81%92 2010-12-25 10:22:04
不過我們朱學恆很聰明
他對於以上我說的東西早就深知 更精於怎麼去煽動去激起這些人以求他自己的利益與名聲
他最厲害的一點在於
明明自己就不是跟那些窩囊廢同一國 他還有辦法讓那些人覺得他是跟他們同一國的
這有點像選舉時明明某個候選人身價數十億 但到貧民區去拉票的時候還是要穿著破爛 口操並不標準也有違他出身的語言辭彙一樣
為甚麼我這樣說?
因為在剛剛那篇文章的後面 朱學恆就說了他自己很多的豐功偉業 諸如
"我二十三歲的時候一年的版稅收入就破兩百萬。我因為翻譯魔戒這套書至少賺了三千萬。"此類等等
意思說 你們憑甚麼批評宅男 因為我也是宅男
但你們有我的豐功偉業嗎?你們這麼年輕的時候賺到的錢有我多嗎?
這說的都對極了阿
能夠在這麼年輕就靠自己賺到這麼多錢 真的是不容易阿 我都不否認
但是請注意 朱學恆根本就不是宅男阿
就算他自稱是宅男 他也絕對不是大家所討厭所不屑所輕視的那一種宅男阿
他的讀者才是 他自己根本不是卻裝著是
簡單來說 朱學恆早就是一個已經被他口中的"主流價值"收編的人阿
倘非如此 他就不會以"他擁有主流價值所認可的成就"去反駁別人的批評了
就因為他骨子裡的價值觀其實就是他所謂的社會主流價值 所以我才說他私底下必然是瞧不起他的讀者的
把上面這一段翻譯成簡單一點的版本 就是:
如果你認為賺錢認為有錢沒甚麼了不起 那你就不會去炫耀你幾歲時就已經賺了多少錢
就因為你骨子裡也認為那很了不起 所以你才會拿出來炫耀
更進一步來說
朱學恆在這一篇文章後半部所說的個人豐功偉業 他的那些窩囊廢讀者大概沒半個有他一半成就
那問題就來了
這些讀者們並沒有他們的朱老大這些主流價值所認可的成就 以這篇文章的脈絡而言 他們也就失去了足以反擊主流社會的武器
因此無論是"沒有資格活在世界上"或是"滿坑滿谷像殭屍一樣"的批評 他們也就不得不承受了
搞清楚阿
朱學恆年紀輕輕就賺了幾百萬幾千萬 那是他阿 不是你阿
主流價值主流社會認可的是他阿 不是你阿
他說他是宅男 你還以為他真的就跟你同一國喔?會不會太愚蠢了?
這就跟那些窮人看到穿著破爛的候選人 就傻傻地以為他們是同一國的一樣
殊不知那候選人其實覺得"馬的 這些人真是髒死了臭死了 等一下一定要去好好把手洗乾淨
這套衣服也不要了 等下馬上丟掉
馬的 我這雙皮鞋還是John Lobb的 踩在泥巴上真是心疼阿
(為甚麼會穿來貧民區呢? 因為反正那些窮人也看不懂阿)"
2010/5/5 草莓起司蛋糕冰淇淋
我猜
朱學恆應該事實上也非常看不起他的那一大票所謂"宅男"的支持者 心中也默默地覺得這些人真是losers
不但窩囊廢 頭腦還這麼差 隨隨便便就會被我煽動
把我拱成一個似模似樣的意見領袖 真是太爽了
這麼笨這麼白癡的一大群人 不好好利用一下 我真是枉稱宅神阿
為甚麼我這麼說呢 因為昨天有人給我看了朱學恆的這篇文章(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7/09/05/otaku4)
在我看 這篇文章非常不經意地露餡了朱學恆骨子裡真正的想法
文章的梗概是這樣的
朱學恆先引用了一些人對宅男的批評 諸如宅男不應該活在世界上啦 滿坑滿谷排隊的宅男簡直就像殭屍啦等等
先來激起一下這些宅男讀者心中 在真實世界中所累積的挫折和怨氣
稍微觀察一下朱學恆部落格中的讀者留言 就可以知道
這些人大體都是真實世界中的輸家
面對真人或真實的異性講話結結巴巴 追女生幾乎沒有成功過
(眼裡只看正妹 卻不懂得照照鏡子惦惦自己斤兩)
只有在網路上找人吵架嗆聲講話最大聲 但除了講話大聲以外其實甚麼都不懂
人家說沙特說傅科說黑格爾說李維史陀
你說 我只知道綾波零啦 對那種外國流行音樂歌手樂團沒概念也沒興趣
還不只對稍微深入一點的東西一無所知 連對吃喝玩樂這種膚淺的事情也是毫無涉獵
你說 有甚麼好吃的餐廳阿
他跟你說 我天天都吃丹丹漢堡耶 科科
你說 我想要去看個甚麼電影
他跟你說 幹麻去電影院看阿 超貴的網路抓就好了阿
你說 那我們去逛個街好了
他說 幹麻買衣服阿 太貴了 我班服系服就穿不完了
你說 不一樣啦 我想買好一點的衣服
他說 你怎麼這麼浪費喜歡名牌愛慕虛榮!
讓我想到有一次我在PTT的男女板看到
一個女生說 她收集了星巴克的買一送一券
然後希望男友去買一杯 這樣就可以送一杯
這樣 送的一杯可以請她喝
下面竟然有人推文說
"你這個女人怎麼這麼奢侈 星巴克是奢侈品耶我從來不喝"
瞬間實在讓我對這個女生感到十二萬分的同情
又覺得自己原來過著"想喝星巴克就可以去喝"這樣萬分奢侈的生活
朱學恆的讀者大概就是這個檔次
幾乎甚麼都不懂 幾乎甚麼都沒有的一群散發汗臭的男人
要命的是
白癡聚在一起 人多了 還以為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這樣的背景知識 就讓我們很輕易地了解到
這些人必然是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很多挫敗 因此網路就形成了他們理所當然的宣洩場域
所有現實生活中讓他們感到自卑讓他們碰壁的對象 無論是美女帥哥有錢人明星等等 一律成為他們攻訐漫罵的對象
這其實還蠻令人同情的
5行業竄起 明年宅經濟最夯【聯合報記者許韶芹08.12.14
經濟烏雲密布,在金融海嘯摧殘下,卻有五個行業異軍突起,分別是「宅經濟」、進修補教、平價商品、一人公司及心靈成長和特殊專業服務等行業,堪稱明年度最夯的五大行業!
線上遊戲 賺遍世界
全球經濟疲軟不堪,在「宅經濟」居首的線上遊戲業者卻從國外賺到國內,像智冠、中華網龍上個月營收還創單月新高,「宅經濟」興起對誰有好處?對能製作遊戲與企畫人員是好消息,像線上遊戲業者宇峻奧汀與鈊象等新聘遊戲製作與企畫人員,就打出年薪百萬優渥條件,月薪七萬元起跳。
本身就是《魔獸》玩家的愛情公寓副執行長林志銘說,經濟再差,市井小民還是要找樂子,線上遊戲屬於平價休閒,像他買張四百五十元的月卡,一個月不限次數上站,花小錢就能玩得痛快,「等於一天娛樂費只要十五元。」
林志銘以愛情公寓為例,下半年景氣急轉直下,會員上線更從過去的卅至四十分鐘,拉長到一小時左右。
平價商店 需求大增
《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則預測,經濟蕭條,平價商品以及一人專業服務業最看俏。她分析,「物超所值」的平價經濟將在全球發酵,因應平價需求增加,像平價美妝店康是美、屈臣氏、寶雅,平價餐飲業麥當勞、億可國際、三商行等近期都有徵才活動。
一人公司 中小企愛
被裁撤的員工若有專業,成立一人公司,提供設計、公關、顧問等專業服務的情況也會大幅增加。盧智芳說這種一人公司,價格彈性大,對有意降低成本的中小企業來說,具有吸引力。
心靈成長 撫慰民眾
懂得星座命理也能幫你賺錢,一○四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上班族認為會有亮眼業績表現產業,《Career》雜誌總編輯臧聲遠分析,不景氣,民眾苦悶,紛紛求神問卜,帶動命理行業走紅。此外,民眾因為鬱卒,心理諮商、參加心靈成長課程、詢問職涯顧問需求增加,也帶動相關行業發展。
新聞辭典》宅經濟【聯合報記者許韶芹08.12.14
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恆就說,「宅男」、「宅女」假日減少看電影、出門消費次數,整天窩在家裡進行看DVD、玩線上遊戲、看漫畫、逛網路拍賣平台等「平價娛樂」,也讓相關產業在經濟蕭條中,還能逆勢成長,這些產業引發的商機以及現象,也被網友稱為「宅經濟」。
催產素新用 宅男不再怕社交>中時08-05-23 潘勛
害怕社交的人有福了,瑞士科學家發現,吸入催產素這種「愛情荷爾蒙」以後,人腦杏仁核部位活動會降低,因此可望克制社交恐懼症;而目前相關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效果很樂觀。
催產素有「抱抱化學物質」(cuddle chemical)之稱,是天然荷爾蒙,經指出可以促進社交關係、產婦分娩還有性愛之愉悅。
這項研究的領導人蘇黎世大學鮑姆賈納博士表示,這是科學界首次揭露催產素發揮作用時,腦部有什麼變化,科學家發現,催產素在社交場合效果很明確,似乎紓緩了人的恐懼。蘇黎世大學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於最新一期《神經元》期刊。
「英國廣播公司」廿二日報導,以往的研究已發現,受測者以鼻噴器由鼻腔吸入催產素後,參加「信任遊戲」時會太相信信託對象,不生戒心,以至於錢財被騙的風險較大。
蘇黎世大學團隊進行最新研究時,也要求受測者參與「信任遊戲」,同時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術掃描他們的腦部。學者發現,催產素會抑制腦部兩個原本充當天然「防衛牆」之區域的活動。
第一個便是杏仁核,即腦部處理恐懼與危險的部位;第二個是紋狀體,是腦部憑著過去回饋而指引未來行為的地帶。
深受社交恐懼症所苦的人,腦部杏仁核極其活躍。鮑姆賈納的同事漢瑞奇已展開研究,讓有社交恐懼症者接觸催產素,對照組則使用安慰劑,但兩組受測者都佐以認知及行為療法。
實驗雖還在進行,但鮑姆賈納表示,早期的跡象顯示催產素的功效很可觀。
鮑姆賈納博士表示,催產素可能還可以用來治療有孤獨症的患者;孤獨症病患也害怕社交場合,與人互動時也有困難,所以催產素幫得上忙的機率很大。
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學家戴加多表示,蘇黎世大學的研究對了解心理疾病有深遠的意義;雖然一定程度的戒心對保護人免受傷害有幫助,但是要維持長久關係,能夠「寬恕並遺忘」是最重要的一步。
學歷: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舞蹈系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
現職: 男女搭訕課程/公關銷售課程/英日韓文課程/翻譯口譯主持人
「『搭訕達人』教你如何搭訕,一堂課收費四千元!」你沒有聽錯,相信許多人已經在媒體上看過或聽過這號人物。於日前出版「全民搭訕運動」的留美博士-鄭匡宇大膽提出「搭訕理論」。以往「搭訕」這個詞彙總給人輕浮、不正經的感覺,然而鄭匡宇卻顛覆傳統,表示自己經由「搭訕」體會出許多人際關係以及心靈成長的道理。「搭訕」可視為一門哲學,更可以是幫助你克服許多人生難題的一大利器,該如何從「搭訕」中領略出獨門的智慧呢?先放下你的成見,聽「搭訕達人」-鄭匡宇怎麼說吧!
……………
克服對異性的恐懼 讓你無往不利
為什麼要提出「搭訕理論」呢?一般傳統對於「搭訕」的看法總是「厚臉皮、自以為是」,然而鄭匡宇卻不這麼以為。他觀察多年下來的結果發現,在異性面前能夠泰若自然、輕鬆自在表現自己的人通常也會比較有成就,情緒管理的能力也掌握的比較好,有許多人面對同性時可以很自在,但是一但面對異性,就開始手足無措。因此表面上是提倡搭訕,事實上鄭匡宇認為自己提倡的是學習「有自信、愛自己」的健康態度,搭訕只是一種噱頭、表面上的說法,更深入來說,學習充實自己,讓自己散發出自信的魅力,不單單只是在異性,在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時,也可以更得心應手。
「禮物論」-以貌取人是正常的
鄭匡宇不諱言表示,自己歷任所交往的對象幾乎都是經由搭訕認識的女生。許多人質疑搭訕會不會只流於「以貌取人」。「以貌取人是正常的,貪圖美色是人的天性。」鄭匡宇這麼表示,他進一步說明:「正確來說應該是以貌『識』人,但不以貌『取』人。」鄭匡宇認為可以用「禮物論」來闡述搭訕。賞心悅目是大家都喜歡的,但是初步認識對方不代表你們就真正的適合對方,進一步的了解與溝通才是兩個人在「拆開包裝紙」後的重點。在搭訕時,最重要的是保持禮貌以及誠懇的態度。「許多人在搭訕的一開始似乎就把『快拒絕我』寫在臉上,那他怎麼可能會成功?」鄭匡宇以自己的經驗說明,只要掌握住要點,他很少會遇到對方拒絕自己的情況的。那麼要是對方拒絕自己呢?鄭匡宇也碰過這種情況,這個時候他會很有風度的離開,並且跟對方表明自己還是很高興認識對方。「其實一點損失也沒有,何樂而不為呢?」
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在到學校以及其他機關演講時,鄭匡宇常會遇到這個問題:「如果搭訕的對象已經有了正在交往中的對象時該怎麼辦?」針對這一點,鄭匡宇認為這是很正常的。好的對象大家都喜歡,這時候你應該更肯定自己的眼光。不能當男女朋友,可以先當朋友,也許對你們而言,這還會成為更深一步了解對方的機會。除了外在之外,鄭匡宇主張培養自己的涵養更是重要,一開始可以先尋找一個欣賞崇拜的對象進行「role-modeling」,「模仿是創造的開始」,欣賞但是盡量避免盲目的崇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這些人之所以成功必定有他們的過人之處,但是不要輕易否定自己。鄭匡宇建議同學們多閱讀、多發掘自己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當你發現自己的特點時,不要聽信朋友或甚至是父母們的價值觀,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因為你的價值不是別人所能決定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http://www.youthwant.com.tw/column/index.php?d=0511283 2010-03-15 11:53:48
型男社團 把妹學院 英倫正風行>中時07.12.10 鍾玉玨
美國作家尼爾.史特勞斯(Neil Strauss)原本是個毫無女人緣的宅男,所幸在把妹達人指點迷津之下,成了泡妞達人與獵豔高手,2年前他將自己如何從宅男變成型男的過程整理成冊,出版《把妹達人》一書(The Game,暫譯;近作則是傳授把妹招數的《The Rule of Game》)。而今這股傳授把妹招數的風氣也吹到了英國,型男學院、泡妞養成班應運而生,成了當紅的新興行業。
宅男變型男 還出書賺錢
英格蘭艾塞克斯郡的泡妞高手韓德曼現年25歲,高挺有型,任職於教育網站公司,擔任銷售經理。他早在11歲便終結處男,13歲開始流連酒吧泡妞。他說:「我有自己一套獨門絕活,曾勾搭許多女人,美醜皆有。跟她們上床,總是期待天雷勾動地火的快感,不過跟誰其實都差不多,現在沒有女人能用美貌影響我。」
韓德曼曾和300多位女人交往的輝煌史原本只是酒吧男人私下閒聊的話題,現在則成了網路留言板與講師授課的絕佳教材。
追本溯源,史特勞斯的《把妹達人》功不可沒。該書出版後,自詡為「把妹達人」(PUA,Pick-up Artists)的地下社團「lairs」在英國快速竄起,這些「型男」身懷絕技,各有一套把妹的門道與理論,並把每次泡妞行動化為文字或影像上傳到討論區或YouTube,與網友們分享。
在女人堆頗吃得開的韓德曼順勢將把妹功夫轉化為生財利器,開班授徒,指導老是被女人甩的落魄男絕地反攻。他像是「超人」般站在白板前,對著「把妹白癡」講述自己的實戰經驗。他說,一套周末課程收費是300英鎊(約台幣1萬9800元),和其他公司動輒1000英鎊起跳,算是相當平價。
把妹課程 收費台幣兩萬
其中一位28歲學員史都華透露:「我和女人交往常常吃癟,因為我害羞,放不開。」他上了三堂課之後,自覺收穫不少,不再穿深色或黑色衣服,改穿亮色T恤,髮型也時髦有型。他說:「女性現在對我較有反應。」
和韓德曼同樣為把妹高手的講師洛克現年26歲,他透露《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Richard Dawkins著)是他學習精進把妹招數的三本教材之一。他說,要有女人緣,男性首先得克服恐懼;其次,男人得了解女人不像男人一樣看重外表。他說:「我屬於臨床上的肥胖症,但每次出門約會,一再印證女人是外貌協會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看到型男地下社團、把妹學院、泡妞訓練班當道,始祖史特勞斯憂喜參半。他說:「這是一門剛竄起的行業,把妹達人的素質參差不齊。」目前把妹市場的主要客層以完全釣不到妹的宅男為主,不過有人大膽預言,將就於找個人陪伴,但一心想騎驢找馬的男性是未來更具商機的主客。
「整天玩電腦」 宅男陳屍房內【聯合報╱記者江良誠
南投縣草屯鎮十九歲的林郁凱與小他一歲的妹妹相依為命,七日晚間被發現陳屍房內。林姓少女說,她哥哥去年高職畢業後足不出戶,整天坐在電腦桌前,她因半工半讀早出晚歸,兩人常碰不到面,直到聞到屍臭才發現哥哥猝死。
檢方昨天相驗,推斷林郁凱已死亡兩、三天。林姓少女說,她哥哥之前有感冒,但沒看他到診所看病。警方研判,林郁凱可能因感冒身體衰弱,又沒有就醫,導致心臟衰竭死亡。
南投縣草屯警分局七日接獲林姓少女報案,指胞兄林郁凱的房間傳出異味,她敲門無回應,打開房門發現胞兄趴在沙發床上,已無氣息,屍體腫脹,並流出屍水。
警方不解林姓少女與胞兄房間僅一牆之隔,進出時都要經過胞兄房門前,怎會人死了兩、三天,都未發現?
林姓少女說,她四歲時父親因病過世,母親離家,她和大她一歲的哥哥由祖母撫養長大。三年多前,祖母因罹患多種慢性病,由姑姑安排住進安養院,他們兄妹住在祖父留下的房子,住在附近的姑姑定期會拿生活費給他們。
她表示,哥哥可能因從小失去父母照顧,個性有點自卑、內向,幾乎沒有朋友。去年高職畢業後沒有再升學,也沒有出去找工作,整天待在房間玩電腦遊戲,是足不出戶的宅男。
她因白天在公所當臨時工,晚間念高職夜間部,和哥哥經常好幾天碰不到面,因此未發現哥哥在房間裡猝死。
潮男一般指引領時尚的,富有個性,思想超前的人,可不是外星人哦。潮流的外表一般很時尚新穎,內在很注重內涵和創新。 ...潮人.不是越昂貴就越好 潮人.不是都要買限量版.潮人是什麽?潮人是一種態度.潮人是自己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風格做... 緊跟時代的潮流,更能夠更快地洞悉潮流的先行者,這類男人稱做:潮男!
潮男-釋義
潮男潮男即都會美型男 (Metrosexual),亦稱都市美型男,按照英國記者馬克?辛普森(Mark Simpson,以下稱作辛普森)所說是指:那些擁有強烈的美感觸覺並且會花大量的時間及金錢在他的外表及生活方式上任意生活傾向的都市男性。21世紀初,這個詞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報紙雜志等媒體上,泛指注重外表的都市男性。
潮男-詞源
潮男辛普森在完成了他一本關于現代男性特征的書《Male Impersonators: Men Performing Masculinity》後在獨立報的文章中發明並界定了metrosexual這一術語的意義。這個詞出自辛普森在1994年11月15日發表于獨立報的一篇文章,標題爲《Here come the mirror men》,該文章主要講述新都會男性的特征。
都會美型男的英文原名Metrosexual是個混成詞,由Metropolitan(大都市)和heterosexual(異性戀)所組合而成[1];另外,sexual或sexuality也可以被解釋爲“性別的”。
潮男-潮男特質
潮男都會美型男被認爲是顛覆了傳統上對男性的觀念及期望。他們對外表以及生活享受的重視反映在日常生活上,諸如上美容院、健身房、關注時尚保養等,這些在過去通常被視爲是“不夠陽剛”,甚至是娘娘腔的表現。調查研究也顯示,男性的事業成就和身份地位已經不如以往般那麽重要;而最重要的改變是,男性對女性特質的排斥感漸漸減少,也開始接受以往被界定爲女性專利的事物。
隨著社會價值的開放,尤其是像電視節目粉紅救兵、威爾與格蕾絲等的影響,傳統上的男性角色定義已經有所改變。這些改變促使了都市美型男的出現,也使他們在這樣的社會觀念下更勇于接受自己。
潮男-商業化
都市美型男強大的消費能力和意願促使許多商家開始關注這個有發展潛質的市場。他們也代表了男性在服飾、美容、保養、健身等方面的消費習慣。許多服裝、護膚品、以至美容院都開發了針對男性使用的商品及服務,就是看准了男性市場的發展前景。日本的伊勢丹甚至在新宿開了一間專門提供男性商品和服務的Isetan Men’s。
許多明星也都被認爲是都市美型男的典範或代表,例如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澳大利亞遊泳運動員伊恩?詹姆斯?索普以及美國男演員布萊德?彼特。
http://www.hudong.com/wiki/%E6%BD%AE%E7%94%B7
網路型男 和正妹拚人氣【聯合報╱記者曾懿晴2010.02.23
超受歡迎的網路新星不再只是正妹專利,去年起悄悄掀起一陣型男風潮。日系及韓系型男、陽光大男孩、無辜可愛系、健美肌肉派等各色型男,紛紛搶攻網友視線。
不讓正妹專美於前,越來越多型男加入愛打扮、愛自拍的行列。
去年拿下無名網路型男第一名的模特兒森田,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放有眾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照片,塑型、修眉、保養,樣樣功夫都難不倒他。
森田說,為了讓自己擁有引人注目的髮型,早晨起床後必定先梳洗,讓頭髮髮流順暢,再使用油性、乾性髮蠟打造完美髮型;接著利用隔離霜及蜜粉增加好氣色,「要求全身三百六十度都保持零瑕疵。」
無名小站社群發展部AB小編吳淑鈴,是一年多來選出超過三千本型男相簿的幕後「藏鏡人」,一個人便能左右數萬網友的視線。
吳淑鈴指出,越來越多男生愛打扮,甚至比女生還會自拍,抓角度、喬光線都難不倒他們。甚至還有男生會使出修眉、畫眉毛、帶角膜放大片等「心機」小技巧,拍出不少嗆辣型男照。
近年受媒體影響,日系花美男與韓流雙重打擊下,台灣男性打扮偏向日韓路線。
吳淑鈴分析表示,在眾多型男類型中,日系型男長期居於東方不敗的地位,韓系型男則是急起直追,目前聲勢看漲。
吳淑鈴說,很多男生則是透過型男相簿,慢慢學習出當型男的「撇步」。
※延伸閱讀》
‧型男正夯/塑型、修眉、保養 撇步大公開
‧東京潮敗/潮流型男瘋什麼
‧單身網友 擠爆桃花牆
‧地圖日記推出「正妹教室」
‧另類型男 理直氣壯做「型男」
‧梵網路月曆 美女型男掛帥 2010-03-08 11:46:56
御宅族 口腔衛生拉警報【中央社07.11.26
高雄市ABC牙醫聯盟七家院所針對十八到三十五歲患者進行口腔保健情況調查發現,生活作息習慣跟牙齒健康指數大有關係,人際關係良好的青年,牙齒的維護狀況較為良好,「卸宅族」的牙齒保健則大多不及格,甚至罹患輕微牙周病。
這份近三百人調查顯示,時下網拍族、SOHO族,在電腦前或線上遊戲一待就十多個小時的年輕人有近一百例,佔一成六左右,其中有三成刷牙未超過三分鐘,近 六成每日刷牙只有早晚兩次,晚上睡前不刷牙也佔近兩成,這兩成中已有三成一蛀牙情況嚴重,甚至牙周病已纏身、牙肉也開始萎縮。
ABC牙醫聯盟總院長謝尚廷說,最近聯盟發現,常有很多牙齦腫痛而緊急到診所掛號的年輕男女,發現這些人其個性較為內向、不善言語、有的在診單職業欄就填寫網拍或SOHO族,其次就是待業中,這些人以「御宅族」居多。
他認為,足不出戶的「御宅族」可能面對的是虛擬世界的對方,少了真實互動,對於個人的衛生把關易流於草率,而衍生出健康問題。
ABC牙醫聯盟青年口腔衛生習慣調查執行長林易儒牙醫表示,這些沉迷於虛擬世界,不常接觸社會的年輕人,牙齒健康狀況堪慮,主要原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使得免疫力下降,而牙周病發病原因之一就是如此。
林易儒指出,診療時漸發現常有年齡二十三至二十六歲的年輕人,因為牙齒已軟弱無力又敏感,最後診斷為牙周病作怪,這些年輕人生活作息不正常,長時間沉迷於電腦世界,容易忽略正確的刷牙習慣,加上免疫力差,因而形成年輕型牙周病患。
他說,口腔中有多達數百種細菌,要預防牙周病就要避免細菌的滋生,透過正常的口腔保健習慣、定期請牙醫師檢查,可減少牙齦發炎機會,並降低牙周腫脹及牙周囊袋感染。
前立委蔡啟芳的兒子蔡易餘準備參選台北市中山區、大同區議員,不諱言自稱「宅男律師」的蔡易餘,打出的文宣也很另類,他掛在八德路國民黨中央黨部的大副廣告上寫著:「油價亂漲,健保也漲,貓纜停擺,捷運爆爛,『馬』真的『郝』爛,害我交不到女朋友!」此話一出,竟意外引來不少網友訕笑回應:「自己的長相問題還怪人?」
不少噗浪網友轉噗蔡易餘的文宣分享,除不少噗友揶揄蔡易餘的文宣之外,也有噗友替「宅男」叫屈。噗友pokii說,「我覺得他消費宅男的手段太低劣了」、「說宅交不到女友,是一種歧視」還有網友把他跟最近爆紅的犀利哥相比,「就連犀利哥都比他帥!」
但因為蔡易餘曾經和其他四名律師出面聲援雲林縣長蘇治芬的官司,因此也有噗友替蔡易餘叫屈並稱讚他,「取笑別人是很沒禮貌的」、「他是優秀的律師」。
與2宅男上賓館遭指姦 女網友要不到錢控性侵 (2010/03/08)
兩名任職電子公司的年輕男子,在網路聊天室結識一名女網友,去年2月間,3人相約到賓館聚會、飲酒作樂,其中黃姓男子以手性侵女網友,被害人要求10萬元賠償,但黃男認為遭女方仙人跳,但因他性侵屬實,檢方將黃男依妨害性自主罪嫌起訴。
起訴書指出,20多歲的黃姓、蔡姓男子都是任職電子公司,去年2月20日兩人與女網友聊天後,相約到鶯歌鎮一家汽車旅館內飲酒,並大玩「真心話大冒險」遊戲,輸的要脫衣服,3人後來玩到脫光光,女網友只以棉被蓋住身體,倒在床上,2男子叫不醒她,蔡男洗澡時,黃男把持不住,猥褻女網友胸部、下體。
2男準備離去時,女網友突然醒來並質問2人誰對她不禮貌,2人否認,她開口要10萬元,2人不理會走人,女網友到醫院採集檢體驗傷,控告2男性侵害,黃、蔡2男則認為遭女方設局。
檢方調查發現,女網友與2網友首次見面就上賓館、玩喝酒、脫衣遊戲,遭性侵後又要2男留在房間談賠償,確實可疑;但黃男坦承出手性侵被害人,加上被害人下體驗出黃的皮膚檢體,因此將黃男起訴,至於蔡男則獲不起訴。
御宅族- 偽基百科,惡搞的百科全書
御宅族本名欲踩族,顧名思義就是喜歡被人踩的一族,被踩還喜歡大叫。舊式的叫法是叫女王。
後來被政客濫用也跟著學壞了,改為叫言論自由,爭取爛畫自主權。但主要原因在抗議檯灣大頭剝奪他們看無修正爛畫的權利。最後還抗議欲踩族這個名字有性別歧視的意味,所以被改為御宅族,又或者文雅一些叫「宅君」,但也好不到哪裡去。事實上,御宅族是各國為了避免國家機密外洩,所抵制三次元色誘法的精英部隊,而某國卻動用大筆資金,企圖使用二次元科技達成目標.
據目前文字專家的研究指出,「宅」是指事字,意指一個人坐在自己家裡打電腦的樣子,上面的「宀」代表著房子的屋頂,下面的部份則代表一個人坐在桌子前面打電腦,可見得「宅」這個字的用法不是現代才有的,是古代就已經開始出現的,因為「宅」字本身的原意就是在形容御宅族整天窩在家裡的樣子的。
目錄
1 特色
2 御宅病毒
3 類型
3.1 分法一:用興趣分
3.1.1 宅王(希特勒)
3.1.2 收集狂
3.1.3 腐集團
3.1.4 家裡蹲廢材
3.2 分法二:用種族分
3.2.1 宅男
3.2.2 腐女(男)
3.2.3 天才
3.2.4 笨蛋
3.2.5 低賤的畜生
4 宅宗教
4.1 阿宅的領導者
4.2 與軍事相關的主義
4.3 與ACG相關的主義
4.4 終極的妄想具現化主義
5 宅聚會
5.1 同人誌即賣會
5.2 電玩展
5.3 眼鏡娘教會
5.4 全國達拉聯盟
5.5 定期精品店限量精品朝聖
5.6 軍品展/二戰年會
6 宅產業
6.1 教育業者
6.2 娛樂產業
6.3 富家小開
6.4 恐怖份子
6.5 演藝人員
6.6 冥土吃茶老闆
7 各國政府對御宅族現象的措施
7.1 東瀛女優國
7.2 台灣及香港
8 著名暴亂
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E5%BE%A1%E5%AE%85%E6%97%8F
宅男>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宅男是2000年代台灣及香港網際網路文化興盛後產生的一個特定用語,相似的有宅女等用語。此語源可能來自於「御宅族」,被社會各界使用情況日益廣泛。
目录
1 定義
2 流行情況
3 印象
4 現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5%E7%94%B7 2010-03-08 11:37:09
大陸宅男宅女 掀悶鍋風暴【經濟日報07.10.20王茂臻
「宅男」一詞源自於日本,泛指熱中看漫畫、打電動與電腦世界,但卻很少出門的族群。宅男或宅女多數是很「鍵」談的人,他們常透過網路聯繫與串連,宅男雖然從日 本、台灣等地興盛,但大陸近幾年也逐漸出現這個族群,在動漫、線上遊戲等領域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成為獨特的宅男文化。
鍵談族 敲出人脈網
大陸網友列出許多指標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具備宅男的特質。包括沈迷某一樣事物、依賴電腦與網路、不想上班或上學、作息時間不穩定、少出門、不喜歡接觸陌生人、性格多少有兩面性、收藏癖與喜歡上虛擬的人物等。
大陸社會快速邁向工業化後,加上網路與通訊科技的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看似拉近,但實際上卻變的疏遠。上述特質在現代社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但如果同時擁有多項上述特徵,大陸網友認為就是具備宅男的特質。
在杭州居住與工作的大陸人小沈,他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上取的暱稱是「小P」。小P在大陸幾個論壇上小有名氣,因為小P的專長是蒐集各種掌上型遊樂器。小沈 說,他的暱稱取名來自於SONY 的掌上型遊樂器PSP,小時候因為愛玩電玩被父母禁玩,後來長大有經濟能力,就開始瘋狂的蒐集相關產品。
小沈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回答有關PSP的問題,舉凡購買、配件、改機、遊戲攻略,小沈在網路上都扮演一個專家的角色,回答各方網民的提問。
動漫迷 變身做達人
小沈說,他除了每天上班時間外,其餘時間幾乎都花在研究電動遊戲機上。小沈經濟情況不錯,外表也很帥氣,但至今還沒有交女友,他坦承自己有點悶,大概就是外界所說的「宅」。
居住在上海的線上遊戲玩家「黑客」也具備了宅男特質。「黑客」在線上遊戲上扮演一個虛幻的科幻人物,但實際上「黑客」已經是上海某家知名外商的電腦工程師。「黑客」說,他平常最常接觸的就是電腦與網路,他在現實世界的朋友或許不多,但他在網路上結交的朋友卻是長長一串。
在室男 專業一把罩
「黑客」說,大陸過去曾流行看一部叫做「電車男」的電影,很多像是他這樣的人,看了這部電影後都會覺得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特徵很像。「黑客」認為,「宅」這件事沒什麼不好,他認為生活上總要有一些興趣與依歸,只要沒有違反社會法令,他又能養活自己,「宅一些又何妨?」
外界常把理工科系認為是宅男的大本營,在上海交大唸機械系的王同學說,宅男一詞在大陸還不流行,但大家偶爾也會以「宅」這個詞,取笑像他這樣「會修電腦, 但還交不到女朋友」的男生。王同學說,宅男其實都有專長,只是有時不善社交,他開玩笑的說,改天應該讓兩岸的宅男大串連,分享一下彼此修電腦的經驗。
宅女扮狗仔 慘遭豬公壓身
宅男宅女風吹向大陸,有愈來愈多的城市青年,開始戀上「穴居」生活,足不出戶,光靠一條網路線,就可搞定生活大小事及人際往來。不過,也有一批宅男宅女開始跳脫「宅生活」,積極「入世」謀個精采、躍動的人生。
家住瀋陽的小蕾兩年前陪著男友到上海奮鬥,男友優渥的薪水足夠讓她養尊處優「宅」在家裡。起初,她也頗能享受宅女生活,每天上網、作家事、看小說,不過時間一久,整個人慵懶得不像話,明明25歲的花樣年華,談吐、思想就像四、五十歲的大嬸一樣,沒有朝氣。
小蕾笑說,外表像大嬸,但手腳卻不若大嬸俐落,家事愈作愈慢,原本四菜一湯的晚餐,現在簡單到,只要打開罐頭或是叫外賣,就算一餐。男友受不了她的懶散,最近嚴格要求她不能再乾巴巴地過日子,必須積極在社會上行走。
小蕾想來想去,正好碰上朋友介紹到上海一家電視台當記者。她心想,當記者可牛了,若是還能像齊魯豫一樣,又主持節目、又出書的,那可就不是給家中父老爭光嗎?於是,小蕾上街買了幾套正裝,就這麼披掛上陣了。
這陣子,上海流行踢爆「民間惡霸」,專門揪出那些販售黑心食品,或惡意坑殺消費者的不肖商人。小蕾的工作就是佯裝消費者帶著針孔攝影機偷拍。小蕾說,領導只交代一句話,被發現了就落跑,攝影機掉了也別撿,保命要緊。
果真,小蕾很快就碰上「保命時刻」。有一回,小蕾和兩名男同事被指派採訪上海一戶黑心養豬戶,養豬人為了讓每隻豬看起來都有斤有兩,強壓每頭豬灌水,每隻豬被灌得唉唉叫,小蕾的任務就是拍下這個悽慘的畫面。
小蕾說,養豬人一眼看到年輕的男女來到豬圈,立刻興起防備之心,不由分說就動手趕人。在一片混亂中,同事的針孔相機被發現了,少不了一陣扭打,而她也在推擠中,讓一隻剛灌過水的大豬公壓在地上,情況相當悽慘。
她苦笑,唉,當時為了工作買的正裝一次都沒穿過,沒想到工作這麼困難,還是宅女的生活安全又自在。
去死去死團 恨透肉麻情侶【經濟日報╱陳慧敏】
到北京最近的距離不是東京,反而是繞道到台北,不僅在經濟路線上如此,在文化也是。大陸社會仇日,不哈日,許多日本次文化都是被台灣吸納、轉化之後,才轉進大陸地區。
台灣近兩年在情人節等各種節慶,都可以看到「去死去死團」出動,到情侶約會處抗議。大陸透過網路資訊吸收之後,在去年底也開始在廣州、蘭州、杭州等地方,出現「去死去死團」。
實際上,去死去死團源自於日本漫畫「去吧!稻中桌球社」,這部黑色幽默的漫畫,有兩個故事主角組成專門破壞情侶氣氛的胡鬧團體,他們倆經常駕駛著一輛從百 貨公司遊樂場偷回來的熊貓車四處活動。另一部日本漫畫「轟天突擊隊」也有類似的嫉妒團。於是,日、港、台都有不少模仿「去死去死團」的做法,成立破壞情侶 關係的組織。
大陸人去年底開始不少城市零星出現「去死去死團」,高喊「情侶去死」,打擊的對象,一是金錢至上的愛情,女生太拜金,還有商業活動老愛用情人做題材。大陸 的去死去死團還出現「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對抗戀愛資本主義」的論述觀點,反對情人節被商業活動炒作成為消費節日。另一個討伐的對象,是目中無人、在人前過 度親暱的情侶。
大陸一位團員還為「去死去死團」設計了指定飲料「去死牌怨唸茶」。怨唸茶的廣告詞是:「用心沏好茶,怨唸是關鍵。去死牌怨唸茶採用好人共和國最北部怨唸山上怨唸最深的茶葉,經先進的Orz 好人發卡工藝,精心調製而成。
去死牌怨唸茶從2007年1月2 日起正式成為「去死去死團」中國大陸唯一指定飲料,並邀請韓國影星大好人李英愛做形象代言人。不過,兩岸三地的「去死去死團」,多是感嘆自己單身,在節慶開開玩笑,不是真正動手破壞情侶關係。
目前網路上自稱「去死去死團」團員(即單身者)多為感嘆自己單身,僅為日常戲稱而已,並無實際破壞情侶關係的行動。最大的宗旨就是能夠儘早「叛團」。
對比「去死去死團」詛咒情侶,大陸還有擁抱單身的「光棍節」。不過,實際上,去年11月11日就有武漢30多位去死去死團員上街抗議,高喊抗議「物慾愛情」、「情侶去死」。
大陸的光棍節是1990年代源自南京校園的趣味文化,大陸光棍節是把1月1日稱為小光棍節,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節,11月11日由於有4個1,所以被稱為大光棍節。光棍節的吉祥物象徵「1」的油條。
另一個台灣發揚光大,大陸起而效之的是相關次文化是「好人文化」。起源於女生常以「你真是個好人,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女孩子」等藉口,拒絕男生的追求,衍生出「好人」意指「對一個女生付出心力,但被拒絕的男生」。
大陸網民在網路上分享台灣來的資訊,甚至做出資訊整理和連結,相互傳遞台灣製作的「好人卡」。
漫畫與DVD【聯合報╱黑白集】 2007.10.08
本報九月二十八日三版報導,政大老師蔡增家,開了一門「從漫畫看日本」的課,蔚為熱門。
其實,此間大學亦可開一門「從DVD看中國」。歷史連續劇,如漢武大帝、大明王朝、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商場故事,如大宅門、喬家大院、大染坊等。林林 總總,已可提供足夠的開課教材。其中,可以看到正邪對決、權謀鬥爭、朝代興替、人性清濁,看戲亦有提升視野、啟發人生的作用。
令人印象最深者,劇中對專制的批判(漢武大帝)、貪腐的譴責(大明王朝),以及民主的肯定(走向共和),皆足震撼人心。大陸的編導能將戲劇提升到這種層次,而中共當局亦能讓這種顯有「鑒古知今」意味的電視劇進入千家萬戶,應可解釋這個社會尚有轉型的生機。
「大國崛起」的紀錄片及所附圖文書,尤其令人刮目相看。在中共文網下,編劇確有許多避重就輕之處。但其中對自由經濟及民主政治的肯定,及對專制政治的批 判,可謂皆已入木三分,建立了一個與共產政權基本教義迥然而異的價值架構。尤其,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將宏大深奧的歷史觀及世界觀,化作一碟碟幾乎人人皆可 入口即化的小菜,耐咀嚼,堪回味。難怪台灣的政界、學界及企業界為之風靡。
大陸沒有公開批評時政的自由,卻在其各種媒體及出版物中常可發現深刻的政經省思。倘若現在台灣的菁英階層竟然必須在「大國崛起」這樣的DVD中,找尋其建立歷史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參考架構,難道不值得為大陸的DVD在大學開一門課?
韓劇 抓住全球人目光【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韓劇近年來席捲全球,魅力直逼情色味道濃厚的拉美電視劇。知名韓劇「大長今」音樂劇於今年5月搬上舞台,圖為劇中男女主角劇照。
路透
全球電視劇與小說產業高峰會上周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與會的業者表示,南韓電視連續劇大受全球觀眾歡迎,魅力已威脅到情色味較重的拉丁美洲電視劇。
約旦電視節目經銷商媒體行銷與製作公司經理阿赫穆德說,去年開始購買南韓電視連續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的播映權,因為韓劇比較能通過電視審查員那一關。
阿赫穆德指出,南美電視連續劇常出現性愛場景或探討同性戀等具爭議性的主題,如果這些橋段不剪掉,就通不過電檢,無法在阿拉伯電視頻道播映。他說:「我們因此試著引進韓劇,省得惹麻煩。」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過後,南韓政府開始積極解除經濟管制,許多企業在政府輔導資助下改造娛樂事業面貌,電視劇於是蓬勃發展,輸出到亞洲國家後更大為轟動,掀起一股「韓流」。
韓劇主題大多圍繞在家庭秘辛、階級差異與情愛三角關係,較少南美洲和美國電視劇常見的暴力和性愛情節。知名連續劇「大長今」就是描述一名女子成為朝鮮統一後首位女御醫的故事。
電視雜誌TVMas編輯、兼會議負責人歐司畢納指出,過去三年來,韓劇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的收視率開出長紅,大幅領先拉丁美洲電視劇。她說「韓劇的觸角不僅遍及亞洲市場,還要擴及全世界。」
拉丁美洲有些規模較小的全國性頻道與地區電視台,也開始播韓劇。兩年前,墨西哥一家地區電視台率先播放西班牙語配音的韓劇,從此開啟風潮。 目前有三部韓劇在墨西哥、玻利維亞與哥倫比亞播映。
文化差異似乎未妨礙南美觀眾的收視樂趣。歐司畢那說:「從韓劇中,我們發現拉丁美洲與亞洲的共通處。我們都是第三世界國家。」
為了開闢新市場,韓劇通常以較低的成本賣給電視台製作人。在拉丁美洲與以色列都有據點的Dorimedia公司負責人艾斯卡藍德說:「這是不公平競爭,因為韓劇製作有南韓政府在背後撐腰。」
"御"在日文中有"正式""有禮"之意
雖說"御宅族≠家裡蹲"
(其實只差在對社會有無實質報酬)
年輕人本來就該勇敢地把意見表達出來
但被那不入流
連次文化都搆不著邊的節目所說的話 搞得有些氣急敗壞
相對地也突顯出不夠冷靜 跟庸俗一般見識的弱點
更何況大眾、次文化
只是平時愛搞怪的宅族
突然嚴肅地抗議要正名
才令人訝異 2007-10-02 06:37:14
從漫畫看日本 通識課千人搶修【聯合報07.09.28 陳智華
大學課程教材也可以很多元,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增家,今年二月以漫畫、電影為教材,引導學生了解日本及國際社會,九月再開同樣課程時,有近千名學生選課,最後只有三百人如願。
蔡增家今年二月在政大開設「從漫畫看日本」與「電影與國際關係」通識課程,藉由看漫畫、看電影探討國際關係,吸引近千學生搶著修課,但每班限二百人。九月再開這兩堂課,同樣熱門,為避免影響上課品質,這次各只收一百五十名學生,都是大三、大四。
蔡增家「從漫畫看日本」的課,列了十二部要討論的漫畫,跟戰後日本的政治、經濟、教育、醫療等社會制度及現象相關,包括「聖堂教父」、「東大特訓班」及「神之雫」等,都是熱門的日本漫畫。「電影與國際關係」則以伊朗片「天堂的孩子」等四部電影為主,搭配上課主題。
蔡增家表示,很多學生以為通識課只是營養學分,根本提不起勁學習,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日本和國際關係的世界,加上他自己也很愛看漫畫和電影,去年開了這兩堂課,沒想到學生反應奇佳。
蔡增家也是政大日本語文學系兼任副教授,他說,日本是全世界漫畫工業最先進的國家,連前外務大臣麻生太郎都是個標準漫畫迷。蔡增家2007年在日本讀國際關係研究所時,老師開的總體經濟學書單就是漫畫,而且漫畫內容比教科書還好,讓他印象深刻。
蔡增家表示,現今日本漫畫中,有很多都在分析日本政治、經濟及文化問題,內容很精彩,例如「東大特訓班」,講的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和官僚體系,「聖堂教父」描述的是日本的黑金政治,但看了就知道,日本黑金和台灣不同。
蔡增家這學期選的十二部漫畫中,「大使閣下的料理人」和「神之雫」才出版不久,前者描寫廚師跟著派駐大使到越南的見聞,講的是日本東南亞政策,並談到日本政府貸款給外國與協助企業發展的關係。「神之雫」則描寫紅酒的世界。
另一堂國際關係課,蔡增家說,台灣的國際觀只著重在美國,對第三世界一點都不了解,為引起學生的興趣,才透過四部非主流電影,來認識第三世界以及伴隨強權的跨國公司等,並要學生分組討論。
可當入門書 不是教科書(如同看電影學歷史!)
「漫畫可以成為專業知識的入門書,卻不能成為教科書!」傻呼嚕同盟召集人JOJO表示,日本漫畫雖因分工精細,乍看頗具專業架式;但漫畫畢竟以娛樂為導向,並不適合當作累積專業知識的教科書。
熱愛漫畫的JOJO,本身在元智大學企管系任教。他曾把日本漫畫「課長島耕作」,列為學生撰寫心得報告的選修讀物之一。「沒想到,學生的報告都在討論漫畫 中的性愛、商場鬥智!」JOJO說,這些都是漫畫用來娛樂讀者的元素;一旦讀者把漫畫當教科書,會難以分辨書中的專業知識和娛樂成份,反而混淆了真實世界 和漫畫的界線。
JOJO認為,「娛樂」是日本漫畫的本質,「商業考量」才是它的出發點。比方出版社鎖定白領階級,調查發現他們喝紅酒、聽古典音樂,於是便以紅酒、古典音樂為漫畫題材,再找專業人士指導。這種目的下製造的漫畫,「寓教於樂」是奢談。
JOJO說,在日本,只有漫畫相關課程會把漫畫列入教材,從未聽過餐飲、音樂等專業學校會以漫畫為教科書。他認為,「把漫畫當教科書」太過夢幻,可當入門書,再引領學生去閱讀真正深入、專業的教科書。
宅男玩殘,素人當道—談陳擎耀個展「天公開勿」
‧典藏今藝術 2007/09/21 我花了一些時間確認陳擎耀這次個展的正確名稱為何?在VT ARTSALON官網上是「天工開勿」,寄發的電子文宣上卻是「天公開勿」。刻意為之的錯字ㄋ究竟有幾個,是枝微末節的小問題,但對於思考陳擎耀作品,卻意外成為一個具有啟示性的問題。【文/游崴;圖/陳擎耀】作者介紹游崴,1976年生,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畢業,曾任《藝術觀點》、《大趨勢》雜誌編輯、《典藏.今藝術》雜誌採訪編輯、主編,現為《典藏.今藝術》主筆。
我花了一些時間確認陳擎耀這次個展的正確名稱為何?在VT ARTSALON官網上是「天工開勿」,寄發的電子文宣上卻是「天公開勿」。刻意為之的錯字ㄋ究竟有幾個,是枝微末節的小問題,但對於思考陳擎耀作品,卻 意外成為一個具有啟示性的問題。我想起陳擎耀2000年仍是北藝大學生時參與的一個聯展「亂射Q」,展名實典出1988年成軍的日本樂團「射亂Q」 (Shram Q),誤植得很故意,但中文讀來,卻好像理所當然似的。購藏經費遠落後於市場價格
能夠體認「亂射Q」三個字真的錯得很好笑的人,極可能是洞悉惡搞(kuso)真正奧義的人。脈絡誤植造成尷尬,但如果錯得有笑點,錯得理直氣壯且抵死不 改,它就能從一種缺失昇華為美學。陳擎耀顯然深諳此道,張飛可以戰岳飛,一切皆可亂入,亂入造就喜感,如何適切把握這裡面的力道?竟變成整件事最重要的部 分。
歡迎新一季台版商品
陳擎耀新作「天公開勿」系列仍維持了一貫的扮裝手法,中國第一本科技百科《天工開物》中明代勞動者被逕行抽換為台灣外籍移工,錯亂的時空感一如他上個系列「後庭花」中遭殃的日本時代劇。重要的是,它們引人發笑的本領依舊很傑出。
如今要板著臉來檢驗這個笑聲的來源、徵候及正當性,的確很不能激勵人。但接受完整學院訓練的陳擎耀,很早就把這一切在藝術脈絡中正當化了。在幾篇創作自述中,陳擎耀不吝於耙梳自己「哈日」的家學傳承,對於流行文化中的符號大雜燴,他也有切身觀察。
他最早的作品系列「風流醫生俏護士」仍比較像是純粹的宅男思春綺想,後來的成名作「張飛戰岳飛.泡泡滿天飛」則已開始透露他「次文化玩殘主文化」的路線。 到了完成度很高的「後庭花」系列,符號光怪陸離的嫁接換來了空前的喜劇效果。陳擎耀開始有意識地操作在地文化符號,除了在日本時代劇中拼貼台北101或圓 山大飯店等場景,這次更直接找來外籍移工入鏡,搬演全新的台版《天工開物》。
這種「台版」並不令人感到陌生,我們的小商人與製作人走得更遠。手機配件、盜版音樂合輯、仿名牌包到缺乏原創的電視節目企劃還只是最顯眼的幾個例子。「台 版」是仿製、拼裝、改裝(並迅速上市賺一筆)的再創造,雖有別於那些致力在檳榔攤、花襯衫與藍白拖鞋等事物上尋找「台客正統血緣」的路線,但這種能力看來 依舊「很台」,一些藝術家很快嗅到了它的特質,並將之轉化為文化主體性的描述(楊茂林早先的平面作品是典型的例子)。陳擎耀越來越像是這條路線上的同路 人,消化「進口版」的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這樣說還略嫌保守,陳擎耀引發的笑聲更大聲,不只消化,更像是種消遣。
據此,宅男妄動變成一種文化研究,陳擎耀的作品也在藝術中獲得某種嚴肅的正當性:一切皆可亂入,但亂入背後有文化主體性在撐腰。我以為這個轉換,除了一部分是陳擎耀所經歷的學院養成所致(必須寫一本碩士論文來解釋他不只是玩玩而已),藝評與策展機制的共謀多少也是助力。
如今「天公開勿」裡的移工、花布、閩式古厝與中原古裝,勢必很能滿足上述的視域,也足以喚起那些不諳日本次文化,但至少唸過中國史地的觀眾的親切感,甚至 作品乍看之下,還讓人想起中國當代藝術中不少「擺拍攝影」的能諷善喻。但終究這是個陷阱,不管是古籍、大頭貼、時代劇還是外籍勞工,在陳擎耀那裡顯然還是 一樣的東西:一個可以拿來玩殘的材料。
「只是一位長得像外勞的朋友」
移工形象在此不堪我們過度詮釋。如果順著陳擎耀的創作脈絡就會發現,他們從頭到尾,只是藝術家惡搞劇碼裡的新角色。既然作為演藝事業,血緣身分從來就不是 問題。據陳擎耀透露,其中一位移工甚至只是他一位「長得像外勞」的朋友。重點不是他們「是不是」,而是「像不像」,他們必須像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移工,語 境才夠明朗,或簡單地說,才夠引人發噱。
我懷疑僅止是考慮移工們究竟讓作品展陳了多少在地趣味,只會淪為乏味的鋪陳。更值得深究的是:在作品中,入鏡的移工何以必須「更刻板地扮演他們自己」?這 個被藝術家賦予的任務,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姑且不論這種扮演是如何政治不正確地強化了移工的刻板形象,並將之化為可消費的奇觀──更別說同時間我們臉上 還帶著糟糕的笑容。它倒是提供了一個線索:在最粗淺的作品語境中,移工們自然是權充了原本《天工開物》裡的勞動者,但同時他們也不是一個原真的 (authentic)自我,而是一個可以被在地觀眾迅速消化的移工影像,一個被表演出來的,他者的影像。
這個線索促使我試著重新思考陳擎耀作品裡的扮裝者。早先,這些作品由於全是由藝術家及其友人共同入鏡,因此很容易被視為一種純粹自爽的個人主義,但我總覺 得這裡的「個人」,有點太輕快地被當成一個「原真的」藝術家;相反地,我以為他們更值得被理解為「素人」。如何在作品中操作這種素人形象、操作素人創作中 特有的「擺明業餘但求熱血硬幹」之血氣,一直是陳擎耀作品語境裡重要的東西。相較於從藝術理論取經,陳擎耀展呈的這種素人精神,顯然得力於次文化來得更 多:大頭貼、Cosplay、同人文化之「二次創作」(註)及網路上的宅男惡搞創作,全是構成素人文化一方沃土。
陳擎耀很早就對大頭貼文化感興趣。「張飛戰岳飛.泡泡滿天飛」系列即可視為藝術家對大頭貼文化充滿戲謔的致敬之作;有趣的是,陳擎耀在一身日本軍裝、手持 彩色泡泡槍「攻佔」台北各大頭貼據點後,似乎未曾自這些大頭貼機器中撤退過。大頭貼機器所能提供的私劇場模式,一直在他日後作品中被沿用下來,如真人卡通 般「假假的」氣氛亦如出一轍,連大量運用的影像後製都不乏大頭貼「客製化美編」的遺緒,據此,散落於「天公開勿」作品四周的題名、附文與注釋,與那片令人 噴飯的「QK旗」其實都近乎一種裝飾物。無獨有偶,我以為陳擎耀對文化符號的消遣與再生產,儘管可以在後現代主義的文藝理論中找到不少平行的論證,不如說 更接近同人文化中的「二次創作物」及網路上宅男惡搞影片的創作邏輯多一些。
素人玩開了,職人呢?
對於這樣一位接受學院訓練,熱愛日本次文化,並將這種次文化狂熱轉化為作品,還為此寫了一本碩士論文的藝術家,究竟比較適合放在什麼脈絡上來分析?自然透 過「類比」的方式繼續推演其作品映射出的各式文化圖像,然後將一切美學化處理(如他在碩士論文中所做),是一種不容易出錯的方式。但我發覺要對陳擎耀作品 做出適當的價值判斷,已變得越來越不容易了。
記得幾年前,當陳擎耀開始攻佔西門町大頭貼時,還可以是卡漫風潮對當代藝術進行「次文化逆襲」的堅強陣容之一,對於一個過分智識化的社會,惡搞所贏得的笑 聲也多少具有一些反撲力道。但如今看來,消費者的期待正在轉變:既然陳擎耀可以拿時代劇開玩笑、拿中國第一本科技百科開玩笑,身為觀眾的我們,沒有理由不 期待他下一部惡搞力作。這種近乎批踢踢(PTT)鄉民式的欲望漸漸權充為我們所有的期待,這裡的商品邏輯很簡單──必須迭起新作,避免老梗話題才有人氣。
從陳擎耀截至目前的作品來看,他大有在此邏輯中繼續推陳出新下去的打算,待「天公開勿」最後四件作品完成後,「後庭花」系列第二部曲也將隆重展開。如果依 照拚笑點、拚創意的路線這樣繼續下去,對一般大眾而言,陳擎耀作品未來的對照組,極可能會是網路上那些「原真的」素人創作,如幾年前的宅男經典「無間道之 CD Pro II」系列到前些日子爆紅的《脫線寶寶》。就當我把展場拍回來的照片上載到照片社群網站Flickr上時,困擾我們的問題已經發生,很簡單也很經典──陳 擎耀的作品與宅男惡搞短片,兩者有何不同?
自然在完成度或形制上,前者依舊符合了大多數人對於當代藝術的想像,不然訴諸於藝術體制約定俗成的正當性,也是能說服人的解釋。但重點確實不是它們哪裡不 同,而是它們何以越來越像。我認為這個提問著實把我們逼到了一個底線去思考:當代藝術與新興素人文化之間究竟存在何種新的供需關係?而它們又存在於怎樣一 種總體文化經濟之中?
從前的素人只能單打獨鬥,因此當素人一旦進入藝術體制成為「素人藝術家」便往往轟動得宛若神蹟一場。在那個年代,素人的創作確實得靠藝術體制才找得到通路 與客群。甚至在不久前,我們還習慣性地站在藝術這一端,談論抗議明星柯賜海、塗鴉客Bbrother與同人誌作家VIVA如何「進入美術館」,談論著策展 人如何將這些狂熱者、這些藝術界陌生的「新素人」輸入進藝術體制裡頭創造激勵人心的新場景。
如今,崛起的新興素人文化已默默挾著科技的平民化與網路的草根力量追了上來。在這一端,有一群宅男、技客、同人、鄉民與部落客組成的龐大社群,他們身兼創 作者、評論人、觀眾與共同的編輯,提供更生猛的創意、更強的消化能力與行動力,供給一個更廣義的創造力市場所需。新的素人們成群結黨,有自己的通路與客群,甚至連身分都是自我命名。這個web2.0的趨勢在2003年竄起,讓素人發表創作的門檻變得很低、集體影響力卻越來越大。當代藝術與素人之間的關係 也在重新洗牌當中,素人文化不再只是藝術家所挪用的文化圖像,它自己就是一個市場,甚至還偶爾插花到當代藝術體制中玩一把。
如今藝術圈的「職人」們仍依照體制規則穩定前進中(展覽尚未結束,陳擎耀這批新作已全數賣出,並與索卡藝術中心完成代理簽約,隨即進軍北京),但我以為, 在一個更大的文化經濟體系下,藝術職人巧扮素人的惡搞行動,還有多少榮景,確實值得好好觀察。這些都將逼著我們重新思考純藝術──如果還有這個範疇的話 ──能有多少能耐。
註:「二次創作」一詞,與「素人」、「同人」一樣挪用自日文漢字。據網路「維基百科」中的條目解釋,同人文化中的「二次創作」是指「一些人所創作的小說或 圖像,使用了其他已存在的著作物」。其中手法分為「致敬、惡搞、仿作、戲仿、拼貼、混雜、改編、引用、Crossover」等。二次創作強調與所謂的抄 襲、剽竊不同,它強調「明顯地以某作品為基調來改編、仿作或加以發展,它的引用及改變意味是很明顯的。」
95後只會吃喝玩樂?我不服! 2020-08-30 觀察者網
現在有個概念叫“Z世代”95後,指的是1995年-2009年出生,受互聯網影響很深的一代人。
社會對95後的印象兩極端:要麼覺得這是“垮掉的一代”,花錢大手大腳,不運動純死宅,不學習不上班,滿腦子就是談戀愛;要麼就拍出《後浪》這樣的片子,覺得他們人均富二代,玩的都是衝浪跳傘賽車機器人,拖個行李箱說走就走環遊世界。那麼,真實的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不僅不亂花錢,還很“摳”
某知名電商智庫去年底調查,發現比起其他年齡段的用戶,95後是最不喜歡流覽完商品就立刻下單的,他們喜歡貨比三家,同時還很愛參與各種拼團、分享、返利活動,熱衷於分期免息付款,認為使用信貸產品是更精明的消費方式。
不僅如此,95後也不像很多人印象中的盲目追求外國品牌,相比起來他們甚至更喜歡國貨。這一點在買家居日用品時尤為明顯,他們奉行“實用主義”,只在乎東西好不好用,是不是大牌不重要。
不僅愛運動,還開始養生了
95後的運動熱情超乎很多人的想像。拿B站來說,關於減肥健身的視頻有上百萬個,每天有574萬人在看健身視頻,其中60%在18-24歲之間。男生喜歡練背肌和手臂,“引體向上”類的視頻受歡迎;女生追求練出好看的腿型、鎖骨和直角肩,美體類看得最多。總的來說,“美麗芭蕾”“瑜伽冥想”“健美”是B站健身相關的最高頻搜索熱詞。
但生活壓力大和熬夜的問題,也確實造成了這個群體脫髮、發胖等問題,所以,他們早早就開始養生。今年CBNData報告顯示,超過97%的年輕人已經有了養生意識,並且5成多已經加入到養生大潮中。很多95後調侃自己現在不需要父母提醒,就已經過上了把秋衣紮進秋褲,秋褲紮進襪子的日子。看綜藝節目的時候,上熱搜的往往不是明星們的潮牌服飾和名牌護膚品,而是洗腳盆、艾灸眼鏡和成人背背佳。評論區裡,他們還有模有樣地交流起了自己的養生經驗。
……
回應
我們公司的90/95後新員工,精氣神很足,經常主動加班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去。要知道只有少數骨幹員工和幾個主管才會加班的,他們主要拿的是專案提成。普通員工是6點下班,他們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新員工一是為了跟前輩學習技術,積累經驗,二也是為了儘早適應高效率的工作節奏,能夠加入團隊和公司核心層,公司為了獎勵這些人的進取心,經常佈置些較為簡單的附屬性工作,並給予一定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