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戰爭》
雖然《嬰兒戰爭》(麥田,2005)和《精子戰爭》(麥田,1999)同是貝克之作,且:「這本書的寫作方式,和我前一本討論人類性行為的著作《精子戰爭》(Sperm Wars)一樣,每個主題都會以一段案例分析式的小說場景揭開序幕。每個場景都描繪了人類在童年時期或成長經歷中的某個階段,並突出表現出此階段的一些議 題,接著就是關於場景中主角們行為的解釋。」(p.7)
但我覺得《嬰兒戰爭》的寫作方式不只重覆沒了創意,而且內容太繁瑣了,不像同用「演化醫學」寫作的前評《生病,生病,why?》(天下,2001)只用了第十三章35頁、就簡明地處理掉「嬰兒和母體的戰爭」。
啥「演化醫學」「演化生物學」?其實是販賣父權制的偽科學。
別老賣弄前評《精子戰爭》的以下文痞話:
「作者貝克竟然替男強姦犯合理化,說什麼從性演化的觀點的來看,強姦是種催情,女人說「不!」是要男人顯示「有無能力」。還說軍人易強姦敵女,是混合著生命不可知和洩恨。
他只是做社會生物學的演化推論,他也幫女人說話啊。他認為女人不是任人騎的,為了女人生育不可承受之重、她除了會挑逗男人競爭、慎選體健富有的男人外,還會隱藏自己的發情、勾引男人長期飯票,並以偷情、高潮來找外快,他甚至預言,沒了伝宗接代和飯票壓力後,今後女人會更加解放豪放,一夫一妻制終將崩潰。
你別想藉簡化貝克的觀點來討好咱女人,他不是幫女人說話,而是幫男人到處打野食合理化。說啥精子价廉好用,到處播種,但為數億計的精子兄弟不是精海戰術,而是分工合作,再加上龜頭不時射出自己的精子、挖出別人的精子,這一切都是為了自私的基因。」
你們都誤解了貝克,他在《嬰兒戰爭‧序言》更簡明有力地闡述他的「自私基因決定論」:
「演化生物學的技巧非常簡單。不管討論的是人類行為的哪一個方面,演化生物學家首先都會著眼於此行為對於繁衍產量——也稱之為繁衍成果——的影響。我們認為,某種行為之所以會普遍地存在,必定是因為該行為能夠提高繁衍成果,這聽起來似乎很容易明白,但如同我們將在書中看到的,可能提高繁衍成果的行為方式並不總是明白可見。演化生物學家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解釋它。他們的做法是,將某種解釋置於人類祖先的環境脈絡——也是演化出現代人類情境的時空脈絡——然後加以判定,然後再從其他物種的脈絡裏尋求佐證。
正如大家所料,支撐演化生物學家這種研究取向的思想基礎是達爾文物競天擇的演化論。我們在這裏所說的演化,和長久以來無數討論生命意義的哲學論文所聚焦的主題完全無關。本書所關心的自然淘汰並不涉及這類哲學性辯論。事實上,這裏所謂的演化甚至不是生物學的——它僅僅是一種數學,也就是說,它是不開放論證的。
演化生物學的原則如下:如果某些行為事例與基因要素有關,並且擁有某種相關基因形式的個人比擁有其他基因形式的個人擁有更高的平均繁衍成果,那 麼基於數學的確定性,人口最終將由那些擁有最成功的基因形式的個體所主宰。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那些在當時繁衍成果最輝煌時的祖先的後代,只有少數是那些較不成功者的後代。很顯然,沒有任何人是那些根本沒有繁衍者的後代。由於親職行為在人類繁衍成果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的同類人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以往那些最優秀父母的後裔。
此原則不容置疑,且應當廣為大眾接受,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其主要原因似乎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儘管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到,他們的身體構造和健康狀況是他們的基因的產物,然而大多數人還是很難接受他們的行為與基因有什麼關係。他們毫不懷疑他們眼睛的顏色、發色和膚色是由父母的基因所決定,也 相信許多疾病——比方說乳癌、纖維囊腫——是遺傳自他們的父母。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依然拒絕相信我們的行為也有可能是從先祖那裏遺傳下來的基因所決定的呢?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行為受到基因的影響和控制。舉例來說,男性的性偏好、雜交的性傾向,以及性格中的暴力傾向等等,是受到體內製造了多少睾丸素或其他男性荷爾蒙作用的影響,這部分與睾丸的大小有關,而睾丸的大小是由基因所控制的。再舉一個例子,就是雙性戀,這很顯然是基因上的遺傳,只有出於偏見才會否認這樣的觀念。很多心理症狀現在也被認為與基因遺傳有關——例如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也是一個例子,有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尤其是那些美洲印第安人 或日本人的後裔以及某些歐洲後裔,遺傳了無力對付酒精的基因。今天的遺傳學家甚至認為暴力及反社會行為也與基因有關。
不能接受行為具有基因基礎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人們不願承認我們的行為是由某種化學物質而非理性所驅使。我們傾向於認為大腦是主控者,這也僅僅是因為感覺。但研究逐漸揭露事實並非如此。」
哇噻!貝克又將「演化生物學」提升到「演化生物數學」了。
阿楨
為什麼父系社會能夠取代母系社會?2023-02-28
母系社會是母系舅權,男人依舊是主要的武力和獲取食物的人,部落實際當家人是舅舅。母系部落通常打不過父系部落。現在仍有一些部落是母系舅權,舅舅把酋長之位和財產傳給外甥。
回應
父系部落之所以戰勝母系氏族社會,關鍵不在戰爭,而在母子關係是天然的,父子關係是需要確認的,繼而通過父子關係賦予兒女各種權利,由此產生了文明社會的一系列制度,並化家為國,又化國為姓,種種演變,形成了今天人類社會的文明形態……
父系氏族社會淘汰母系氏族社會的根本性動力,不是其他,是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男女發生了逆轉,父系處於了主導地位。
阿楨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相關新聞資料
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的第一批信徒有被打回原形嗎?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
阿楨
史丹佛研究發現 男性生殖器平均長度正在增加 學者擔憂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3/02/16報導,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發現,從1992到2021年,男性勃起時的平均陰莖長度增加了25%——從4.8英寸(約12公分)增加到6英寸(約15公分)。儘管這可能是每個男人的願望,但這可能是由於攝取入化學物質、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垃圾食品所造成的影響。男性陰莖長度在過去30年有變長的趨勢,這與不斷增加的不孕症水準有關。
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於情人節在《世界男性健康期刊》(The World Journal of Men's Health)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並僅關注陰莖長度。他們收集了1942年至2021年間進行的75項研究的數據,總計包括55761名男性陰莖的測量結果。每項研究收集了不同狀態下的陰莖長度數據,包括完全鬆弛、鬆弛拉伸以及勃起後的長度。
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自1970年代以來,男性平均精子數量已經減半。生育率下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出生的孩子數量大幅下降。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到專家們擔心人口短缺可能會在未來導致經濟破產。
他還呼籲對女性生殖系統近年來的變化進行研究。其他專家指出,許多年輕女孩高脂肪飲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她們比前幾代人更早進入青春期。
阿楨
白酒得不到年輕人青睞,00後會消滅酒桌文化嗎?2023/01/12
近期,茅臺董事長稱:“買不到茅臺還吃不起霜淇淋嗎”引發熱議,同時年輕人不喜白酒這一現象引發關注。此前艾瑞諮詢所《酒精飲料用戶洞察報告》,除去年輕人對酒桌文化的厭惡外,白酒口感難以接受、喝完會頭疼。洋酒、果酒、少女酒等產品憑藉口感好、微醺後可有效緩解情緒壓力、社交場景豐富等優點才成為了部分年輕人優選酒類產品。
回應
酒文化當然不會消亡,黃酒啤酒果酒都會回到一個各自配得上的位置,白酒也一樣。
現在的年輕人愛喝酒飲料不假,但年紀越大越偏愛茅五瀘。
白酒在中國歷史悠久,酒桌文化跟飲酒習慣沒關係,領導/客戶/長輩要你喝酒你不得不喝,年輕人不是不喜歡喝酒,是不喜歡酒桌文化,私底下哥們之間喝的可不少。
江西南昌市發佈《抵制天價彩禮,樹立文明新風》,彩禮不超過3萬,婚宴不超過15桌,有用嗎?
回應
彩禮實質就是男方對女方父母養女成人所付出的各種辛勞(成本)的一種補償。這實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是有的媒體刻意去炒作。
扯淡,你的立論就不對,完全是基於“男女不平等”“結婚是利益交換”這種歪理邪說。為什麼國外就沒這問題,彩禮完全是封建陋習,必須革除,否則還扯什麼“男女平等”“婦女能頂半邊天”。
有毛用,誰理你啊?
廣州一女子上班第一天因已婚被辭,對於女性遭遇的這類職場歧視,該如何破局?
王女士問人事面試時為什麼沒有告知她不要已婚人員,人事稱現在公司的通知和決定就是這樣,就希望招一個穩定的不會懷孕的。律師表示,因已婚、未婚、懷孕被公司辭退是違法的,可向人社局申請勞動仲裁。
回應
有一些女性進單位就懷孕,產假休完馬上二胎,生完就辭職,就是這樣破壞了女性的職場生態,就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然後惡性循環
阿楨
重男輕女,把養孩子當做一種養老投資、面子投資,我痛恨我的原生家庭 2022-11-19
【本文來自《為什麼這麼多人痛恨原生家庭?》評論區】
我痛恨原生家庭。我的母親30歲左右接觸了西方文學,她的床頭永遠擺著一部書,叫《飄》。我的父親是工人,酗酒好賭,出軌。我有三個姐姐,父親當初為什麼要生我這個兒子,是因為村裡另一個酒鬼嘲笑他:“這輩子生不出兒子。”於是父親要賭這口氣,寧願冒著被計劃生育抓罰的風險,也要生三胎,結果三胎是女孩,他就要生四胎,問題是家裡窮,養不起這麼多娃,於是父親做主,經過母親同意後,把三女兒賣了。還有……算了,很多痛苦,我不願回憶。只能說我的經歷讓我明白: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永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家庭帶來的心靈創傷,即使經年累月,也很難康復。有人說養育之恩呢?說實話,在某些家庭,哪有什麼養育之恩,只有養,沒有育。
回應
真是玻璃心,枉為人,父母的教訓可以銘記,而不是像一個懦夫一樣怨天尤人,記住你現在成年了,你父親還是工人,我父親是個農民也是酗酒賭博,你母親還識字,我母親出生就患有小兒麻痹症,造成智商和身體都有殘疾,我小時候是奶奶帶大的。我活了三十多年一次賭錢沒玩過,酒也偶爾和朋友喝。我當年考上重點高中的時候我爸沒錢給我讀,就上了沒要學費的簡陋高中(文理科各一班),到他前幾年因為腦血栓去世不還是我一直為他養老送終,有時候人經歷點挫折會明白點這個社會,也許我開竅比較晚吧。
永遠不要責怪自己的父母。他們有自己的局限性,這是必然的。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同樣會有。不要說程度不同,因為見識、環境、條件本來就不一樣。是父母給了自己生命,要懂得感恩。所有父母曾經的過失,已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要去糾結。因為你不可能從頭再來,埋怨也改變不了什麼。
好奇,原生家庭這個名詞是誰發明的
現在看見用“原生家庭”這詞的就噁心,本來是中性詞,現在活脫脫被有心之人誤導成等同“原罪”
嘴上說的是原生家庭,實際上說的是原生國家。
阿楨
我70後,算不上事業女性,但也是挺好的大學畢業的,生娃這事其實就是無解的
即使國家鼓勵生一個發十萬,對於事業女性,遠遠抵不上她們的損失啊。所以,這不是錢的問題。
如果有辦法,發達國家不早解決了嗎?越是愛孩子的母親,越沒辦法生第二個,你得保證給孩子足夠的照料啊,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至於什麼延長假期,什麼現金鼓勵,都是沒用的。一個打算升職的女性是絕對不會跑去一個單位連生三個孩子蹭那個假期的,反過來,願意生三個孩子的也不是窮能攔得住的。哈哈。其實如果國家真的太需要人口了,鼓勵早戀吧。十八歲以前的女孩兒,有可能是戀愛腦,一激動就給愛人生寶寶去了。成年女性,尤其是考了個好學校,有個好工作的,大半會覺得孩子有一個就行了,這世上所有人都沒工作收入可靠。
回應
說得挺實在的,這就是現代女性的現狀
阿楨
研究:有3種負面人格 性伴侶反而較多 2022/06/29 中時新聞網
過往常聽到「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說法,如今在性別逐漸平權的現代社會,這樣的說法是否還成立?近期《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刊載研究表明,擁有「黑暗三角人格」(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特質的男性,與更多的性伴侶數量呈正相關。為何擁有該特質的男性容易受到女性歡迎?研究認為這與人類與生俱來的「繁衍本能」有關。
芬蘭土庫大學自校園中招募210名健康的男性與女性,透過「配偶價值量表」回答關於吸引力的自我認知、配偶價值與黑暗三角人格的相關問題。黑暗三角人格意指「自戀、馬基維利主義(意指對社會冷淡、冷漠,以及對道德的摒棄)、精神病態」3種惡意人格特質。
研究結果指出,自戀者對於自身的吸引力有著極度誇大的看法,且無論男女皆是如此,可能會增加個體的交配成功率。自戀可以幫助男性從短期交配策略(如休閒性行為, Casual Sex)受益,因為自戀者往往外向且極富自信,此為生育穩定性與遺傳質量的重要指標。「具有『雄性特徵』的男性似乎在該研究中更有優勢。這種特徵通常出現在自戀得分高的男性身上。
自戀者雖然「性價值」看似較高,卻不見得能成為一位好伴侶,對伴侶的態度傾向自我、傲慢,認為自己有無上權力。
阿楨
美國總統拜登:美國迎悲傷一天,女性丟了墮胎權
2022-06-24,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美國1973年通過“羅伊訴韋德案”判決,確認了美國女性擁有合法墮胎權。
“羅伊案”被推翻後,美國各州可以自行制定關於墮胎的法律。至少26個州已有或正在推進相關法律,美國成百上千萬女性可能會失去合法的墮胎權利。
雖然美國主流民意中,支持墮胎權的比例基本上一直高於反對墮胎權的比例,但近幾年來,美國反墮胎運動浪潮已有席捲之勢。
阿楨
女人乳房不是國家的KPI:母嬰親善政策不該侷限於母乳哺餵 2022-04-14
2001年政府為了達到WHO提出「6個月前純母乳率50%」的指標,從中央衛生署(現為衛福部)到衛生所,教學醫院到產後護理中心,全體總動員發動母嬰親善政策。透過24小時母嬰同室、禁止網路販賣配方奶粉以及鋪天蓋地的文宣,傳達「母乳好處多」、「餵母乳好輕鬆」、「給寶寶最好的」,以致讓任何沒有知識背景、相關經驗的人都敢對媽媽指手畫腳,說上一句:「母乳不是對小孩比較好嗎?妳為何不餵母乳?」
也因此,原本是媽媽與寶寶之間親密的母嬰連結時光、依附關係構成的哺育,竟變成只講求「母乳哺餵比率」的數值,成為所有女性在產後最強大的壓力來源。而此時,產假比大多數國家少、沒有任何公費泌乳顧問資源的台灣,竟在20年來超英趕美,成為世界哺餵母乳的模範生。
事實上,每一個哺餵比率數成長的背後,都是無數媽媽的血淚。
其實,英國皇家助產學會早在2018年就宣布,要尊重女性不想或不能哺餵母乳,若媽媽在獲得充分資訊後,決定以配方奶餵養嬰兒,就不該被譴責。別讓女性在照護新生兒的第一階段,就對自己的任何決定感到內疚。
陳時中部長對此則回應:「沒聽說過母嬰哺育對小孩子是不好的,對推動的手段是否友善,是執行面的問題。」
2017年,Janet也曾提及哺餵的辛苦,她寫道:「妳的奶頭會去一趟地獄,然後期望它會回來。但是還沒有回來之前,它會在地獄」,母嬰親善政策應該也要看見母親的需求。
必須被強調的是,這些倡議絕對不是要反對母乳,我們反對的是只在意量化數字的哺餵率,而不在意媽媽感受的僵化政策。母嬰哺育不是只有「嬰」,還有一位活生生的母親。
執行面是否友善,首先要顧慮到媽媽與嬰兒的個體差異,女性的胸部不是水龍頭,打開就有乳汁。新生兒吸吮乳汁更不是大人在吸珍珠奶茶。
母乳來得比較慢、乳汁發太快會塞奶、剖腹後傷口痛找不到良好哺餵的姿勢、寶寶舌繫帶過短不願意吸、黃疸指數高、大便次數多,每對母嬰的問題不盡相同,院方是否能提供正確的資訊和足夠支持?國健署的衛教資源是否充足?還是媽媽只能各憑運氣,自力救濟。更不用說兩個月後,很多媽媽要面臨重返職場的各種問題。
產科一切的服務都是成本,受制於在健保體系的醫療院所根本很難照本宣科。而隨著生產數降低,也擔心產科在醫療體系將會越來越弱勢。
阿楨
若人造子宮對孩子沒啥不良影響,也不是貴得負擔不起,98%女性願意選擇? 2022-01-20
【本文來自《生育率低?人造子宮技術成熟了,國家生國家養就是了》評論區】
關於人造子宮,有人認為,女人沒有親身揣娃十個月、最後經歷痛苦的分娩把娃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種血肉連接,就對孩子沒有愛,只是像愛個寵物那樣愛它罷了。血肉連結、激素影響,那確實是一方面,不否認。但當爹的也沒揣過包子、生過娃吧?難道“父愛”就是假的?
還有沉沒成本。你覺得,懷孕、生產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是沉沒成本,母親變胖變醜、尿頻尿急、漲奶痛/分娩痛/側切痛/剖腹產傷口痛,付出了種種代價,因著這份辛苦不易,鐵定會更愛孩子,這還真是玄學。學過《鄭伯克段于鄢》吧?姜氏為啥討厭鄭伯、寵他弟?生他時難產啊。
回應
這話說的,沒有代價的話,98%的男性也願意選擇,大家一拍兩散不要結婚算了,成本還下去了呢。
那麼設想一下社會會如何發展,沒錢的,靠著人工子宮有了孩子,受盡剝削,連孩子不帶,從小送託管,反正孩子是給國家養的,以後有指望不上,從此家庭親情淡漠,有親情和家庭組成社會體系開始分崩。優秀的富人,選擇將自己的基因通關演算法選擇女性卵子結合,按照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培養超級天才。此後社會進入父母不認識子女的社會,完全進入獨自走完人生的一生社會模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人造子宮技術的發展的,人口下降指望90後,00後生根本不現實,未來個人覺得有前途的解決方式就是人家子宮+人口數量調節+社會化撫養+11年義務教育,可以更專注於事業和自己生活,對大家都好。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阿楨
事關倫理問題,“公鼠懷孕”實驗引發爭議 2021-07-02
6月初,一項 “公鼠懷孕” 實驗引起爭議,該研究的實驗步驟分為四步:首先,通過手術將一隻雄性被閹割大鼠和一隻雌性大鼠縫合在一起,製造能交換血液、共用體內微環境的 “連體鼠”;八週後,向雄性大鼠體內移植子宮;待其恢復後,再分別向雄鼠和雌鼠的子宮內移植囊胚期的胚胎(通常指胎齡為5天的大鼠胚胎);最後,在胚胎發育至21.5天時,實行剖腹產。
這項研究最早於6月10日發表於生命科學預印本平臺BioRxiv,6月16日更新。作者有兩位,分別為海軍軍醫大學海軍醫學院教育機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海軍軍醫大學海軍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張榮佳和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婦產科劉玉環。
《知識分子》訪談的相關專家認為,實驗 “有創新”,但 “沒必要”,折射出多個層次的倫理問題。作者聲明稱,已經給BioRxiv寫信停止撤稿,因為他們沒做錯什麼,只是演示了一個動物實驗。
研究發現,只有當連體鼠裡的雌鼠也懷孕時,暴露在雌鼠血液環境中的雄鼠才可能懷孕,而且雄鼠的懷孕成功率非常低。最終163對 “連體鼠” 中,僅有6只雄鼠成功 “受孕”,成功率3.68%;向雄鼠移植的280個胚胎中僅10個胚胎發育成功,成功率3.57%。
此實驗之前,雄性哺乳動物懷孕還未有先例。
另外,解決女性不孕問題,子宮移植已是有成功先例的辦法。2014年,瑞典一名先天性子宮缺失的患者接受子宮移植後生出了健康的嬰兒,是世界上首例報導的子宮移植後活產。在中國,2015年陝西省西京醫院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人子宮移植手術,就是將母親的子宮移植給先天無子宮的女兒。
出於安全和倫理考慮,目前的國際標準建議只允許為遺傳學上的女性提供子宮移植。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倫理學教授亞瑟•卡普蘭(Arthur Caplan)表示,即使是針對失去子宮或無子宮女性,子宮移植技術目前仍然是創新而具有實驗性的。不過,該實驗在不孕治療和其他相關健康需求中的優先級很低。
體外胚胎培養技術也已逐漸成熟,“雄性懷孕” 實驗幾乎沒有必要。曾有多項實驗利用體外人造子宮孕育哺乳動物胚胎,如羊、小鼠等。今年3月,以色列科學家在《自然》發文,將孕育5天的小鼠胚胎植入體外的 “人造子宮” 環境,發育到第11天時已成為具有所有小鼠特徵的胎兒。
阿楨
為什麼有些動物的精子特別大? 2021-06-29 北京新浪網
精子細胞的大小千差萬別。例如,有一種寄生蜂(Cotesia congregata)——產生的精子只有不到1釐米的千分之一,而果蠅產生的精子具有長達6釐米的尾巴,緊緊地蜷曲在它們的體內。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了3200個物種的數據,發現決定物種精子大小的一個原則是,生殖道較小的雌性會驅使雄性產生更大的精子,而體外受精的動物往往會產生非常小的精子,因為它們必須產生大量精子,才能使卵子受精。更為罕見的生殖方式——遠程受精(spermcasting)具有更小的精子,例如,河蚌可能會將精子噴射到溪流中,而這些精子會順著水流前行,直到被一隻固著的、正在濾食的雌性吸入體內。
儘管人類屬於體內受精的動物,但人類並不會產生巨大的精子。相反,人類精子的長度只有約0.005釐米,落在體外受精物種的精子大小範圍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體型較大的動物具有生殖道,使精子傳播的方式就如同體外受精一般。
生殖道越小,精子就越大。而對於果蠅來說,它們的生殖道就顯得十分局促。「果蠅的精子長度是它們體長的20倍」。
剛出生的嬰兒肚子裡,竟然還有一個胎兒!概率只有五十萬分之一的胎中胎
這可不是生造謠言,2019年2月22日在哥倫比亞出生的一個女嬰就是這樣——這種情況十分罕見,在50萬例中才有1例。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寄生胎呢?
目前認為寄生胎的病因尚不明了。在少數患兒的家族中有遺傳病史,比如先天性肛門閉鎖,這提示了遺傳基因的異常可能是本病的發病原因。所以,在寄生胎的預防上,也多建議首先要杜絕近親婚姻,孕期避免接觸致畸致癌物質。
寄生胎手術的治療效果一般都很好,但也仍然有惡變的可能。
阿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台灣人也愛去!烏克蘭慘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 2021/05/12 中時
近日出現有台灣男子花數百萬在烏克蘭尋求代孕後遭丟包尋求協助,引起政府呼籲國人赴國外尋找代孕要有風險意識。烏是前蘇聯成員國,也是軍事工業重鎮,但在蘇聯解體後,因族群與政治紛爭無法協調,被歐美俄強權操弄,政治動亂頻生,民生凋敝、經濟困頓,為尋求溫飽的年輕女性被迫出賣靈肉,或是出租子宮從事代孕。
西以烏克蘭語為主,信仰天主教,反俄情緒強烈,政治上比較傾向歐洲;另一半東烏則以俄羅斯裔為主,使用俄語,信仰東正教,政治上親俄。北約組織在前蘇聯解體後持續向東擴展,在捷克、波蘭與波羅的海3小國加入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烏克蘭,這已經貼近俄國土,讓這隻北極熊倍感威脅。也因為這樣的地緣政治結構,烏克蘭的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註定要在美俄兩大強權間遭到劇烈拉扯而變形。
回應
烏克蘭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走上悲慘的命運,美國的功勞最大。
曾經接受過美國的顏色革命指導的國家沒有一個現在是完整的。
相關新聞
危機解除?俄國撤回集結烏克蘭邊境軍力| 國際焦點| 聯合 2021年4月22日
阿楨
國家統計局:中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紅利繼續存在 2021-05-11 觀察者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表示,2020年,14.1億人,占全球18%,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人口總量增速放緩,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
第二,受教育水準明顯提高,人口的素質不斷提升。15歲受教從2010年的9.08年至9.91年。16-59歲從9.67年至10.75年,文盲率從2010年4.08%降為2.67%。
第三,性別比為105.1,出生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降低了6.8,逐漸趨向正常水準。
第四, 0-14歲比2010年增加3092萬人,“二孩”生育率由2013年30%升到2017年50%。
第五,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占總人口35%。其中,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近70%。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
第六,十年間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6億人,城鎮化率提高了14.21%。
相關新聞
國家統計局:生育率1.3,意願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回應
報喜不報憂,生育意願才1.8,低於2.1世代更替生育率。
人口紅利並不只是“年輕勞動力”供給豐盛,而是有多個維度:有消費需求與能力的人口紅利,有豐富的簡單勞動力供給的紅利,有各方面大量供給高端人才的紅利,有工程師紅利,有研發人才紅利,有科學家紅利......但是都和教育,與國民健康水準和社會保障能力相關。人口數量並不一定會轉化為以上所有紅利。過量的低素質失業人口和糟糕的政府治理相結合就可能是一場災難。
阿楨
人類性別比--維基百科
自然比例
人類生男生女比約為104,但由於女嬰較男嬰存活率爲高(男胎比女胎更容易流產或死胎,且男嬰出生後較易感染致命疾病),且女性比男人長壽,加上男人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如:好爭執、鬥毆)等因素死亡,通常承受較大的風險,所以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齡、生活環境愈好的國家,因為高齡女性人口愈來愈多,所以性別比也愈低,例如日本在2002年只有95.5。另外男嬰出生的可能性,也與母親懷孕時的生活條件相關,母體在環境艱困時會抑制男孩在子宮內存活,在環境好時則相反,這導致資源缺乏時,母親生下的男胎比平常少,其它哺乳類動物則也有相同的情況。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在環境艱困生下女嬰將更有利於繁殖。
男女性別由誰定? 2018-07-13
一般認為,男子精子分為兩種:一種含X性染色體,另一種含Y性染色體。若X精子與卵子結緣,則生女;若是Y精子,則生男。有人則說,生男生女決定於女方卵子選擇。法國科學家發現,女性卵子絨毛膜電荷影響性別,即正電荷時可吸引X精子而為女胎;負電荷時,則吸引Y精子而為男胎。正常人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男女都一樣;還有一對是性染色體,男女不同,女性是2條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1條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在46條染色體上具有5萬種以上基因,每個基因都帶有遺傳信息。染色體通過一系列活動將遺傳信息準確無誤地傳給後代。
相關新聞資料
性別決定系統 - 維基百科
阿楨
“人造子宮”養出了小鼠,離育人還有多遠? 2021-04-08 新浪科技
近日,《自然》雜誌發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最新研究,稱其利用“人造子宮”,已成功培育出數百隻小老鼠,且小鼠所有器官發育指標都正常。
過去數十年,醫學科學界一直在嘗試體外培育哺乳動物。但成功案例僅限於實驗室環境下的早期胚胎分裂、短期發育,或待器官形成後,從子宮中取出胎兒並在實驗室中繼續生長。
比如,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改進早產兒孵化器,製成塑膠袋式“人造子宮”。共有8只羊羔胎兒在“人造子宮”中活了4周,並成功出生。但移入“人造子宮”時,這些羔羊胎兒的胎齡相當於22-23周的人類胎兒,器官已形成。22-23周是人類最早可以出生並在子宮外存活的胎齡。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教授馬格達萊納•澤尼克•戈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發言稱:“這一技術為研究胚胎發育打開新時代的大門。它能避免子宮內部成像限制,使研究者直接觀察胚胎發育過程,可應用於受精卵移植、流產等研究。”
公佈研究成果後,《自然》官網收到諸多留言。其中,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是否意味著即將實現人造生命?
對此,科學界普遍認知是,人造人囊胚只是經歷過胚胎發育早期階段的細胞集合,並不能發育成胎兒。同時,針對人類胚胎的研究,國際上有一個公認的“14天規則”,即只能在不滿14天的胚胎上進行實驗。由人體細胞轉化而來的人造人囊胚是否受這一規則限制,目前仍在討論中。
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法、倫理與人權中心主任喬治•安納斯(George J。 Annas)表示,過去,“14天規則”被嚴格遵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技術缺陷,難以突破14天限制。如今,幹細胞科學、遺傳學和合成生物學都有了巨大進步,是時候對“14天規則”提出質疑並予以更新,重新劃定合成生物學研究的界限。
回應
希望能成為解放女性的研究
研究成功就不需要女人了。
技術難題能克服,推廣的話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阿楨
難以置信!胎盤這個“正常”器官的基因突變比腫瘤還多……2021-03-12 新浪科技
今日,來自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和劍橋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科學家們首次從基因組的角度詳細地分析了一個特殊的人體器官——胎盤。
證實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果:正常胎盤的組成完全不同於人體的其他任何器官,反而更像腫瘤。由於基因突變數量極多,科學家們甚至將胎盤稱為“遺傳缺陷的垃圾場”。
分析結果顯示,每一份活檢組織在遺傳學上都是一個獨特的克隆擴增,也就是衍生自單個細胞的一群細胞。這種克隆模式和正常的人體器官不同,反而與癌症的發展非常相似。
另一方面,胎盤細胞的基因突變發生率也與腫瘤類似,遠遠高於其他健康人體組織。
這項研究中觀察到的一個例子更是充分說明了胎盤對遺傳缺陷的容忍度非常高。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塊活檢組織的每一個細胞都含有3條10號染色體,2條來自母親,1條來自父親——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父母雙方的各1條;而取自同一個胎盤的另外幾份活檢組織中,以及取自相應胚胎的組織,經分析發現,10號染色體的數量正常,但2條都來自母親。
阿楨
單親媽勒斃子女遭判死 辯護律師批法官民粹 二審見
吳姓單親媽媽勒斃子女案,法院一審認為吳女無悔意判死。辯護律師廖蕙芳2020-11-26發出6點聲明,強調吳女獨扛養育和生活壓力,但法官忽略其遭遇境況,判決偏頗、民粹,令人慨嘆。
30歲吳姓單親女子離婚後獨自扶養6歲兒子、8歲女兒,今年2月疑因生活壓力,又和家人扞格,勒斃子女後輕生獲救,法院一審認為吳女事後毫無悔意,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殺人罪判處死刑;全案仍可上訴。
廖指出,吳姓女子是單親媽媽,2名子女出生後就由她一人獨自照顧至今,但離婚後工作不順遂,案發前已失業2個月,導致憂鬱症復發,除用藥證明,也有精神科醫師鑑定報告。
廖認為,吳女勒斃子女後輕生,就是要和子女同死之意,沒想到判決書對此完全不論,而直接認定被告「行徑冷血,泯滅人性,且被告所為僅在宣洩其心中對生活狀況之不滿情緒,在在均顯示被告行為極惡劣,泯滅人性……」完全偏頗。
廖說,本案與坊間發生的兒虐致死情形完全不同,民粹對於兒虐致死情節,有稱現行刑法規定不足,應修法加重其刑等意見,不但與本案情形不同,更是現行刑法沒有規定的條文,但判決書竟予以援引,顯然是錯誤的民粹判決。
吳女案發後坦白犯案過程,也一再向檢察官表明希望盼她死刑,讓她可以去陪小孩等語,判決書中一再認定被告沒有悔意,泯滅人性等,「那請問,被告要怎麼樣表示,才是具有悔意?」
吳女從未打小孩,若非被逼到絕境,也不會想帶著小孩共赴黃泉,結果判決書竟臆測:「倘被告不與社會永久隔離,則日後重返社會,恐再度僅因細故或自身情緒管理不佳而產生壓力,即以相同手段侵害他人(特別是弱小的幼童)生命權或其他侵害之可能性極高」,所以,求其生而不可得等。
犀利檢座則發文表示,之前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殺害幼童,唯一死刑」、「有病不能判死刑莫名其妙」、「殺無辜的人不用死刑嗎」,現在法官對殺了2個無辜幼童的人判死刑,結果還要被罵沒邏輯、沒經驗,到底誰的標準比較混亂?法盲與媒體真的是社會亂源。
回應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隨機殺人、砍自己母親頭顱、火車上殺警、竹東虐殺少女,都沒看到你們法官這麼豪邁的判死,什麼時候突然變這麼正氣凜然了?
那些殺人犯,縱火犯,強盜殺人犯及性侵殺人犯也應全部判死刑,不能用可教化的理由縱容不判死刑.
媽媽會走上這條路,是政府殺人,該判刑的是政府
阿楨
男女都覺得結婚是自己吃虧了 2020.11.23 雷斯林
前兩天的文章牽扯到性別話題,於是去各平臺,觀察了一下各平臺對於性別話題的言論,發現分裂還是很嚴重的。
就拿結婚這件事為例。
在知乎、貼吧和虎撲上的一些男人,說結婚以後自己變成了供養者,要買房、買車、給彩禮,從此給家庭做牛做馬。他們得出結論。男人千萬不要想不開結婚,誰結婚誰傻逼。
但在豆瓣、微博等女性占多數的論壇上,更是對婚姻制度深惡痛絕。
她們覺得結婚了以後女人完全就是被剝削的工具。生孩子前就像照顧一個兒子每天要做家務打掃衛生,生孩子後更是喪偶式育兒,每天只有她們忙前忙後。“女人結婚,就是給男人當保姆,當免費的育兒工具”
總之,在不同的平臺上,受過不同教育,不同性別的兩撥人,都覺得結婚絕對是自己吃虧了,絕對不能結婚讓對方占了便宜。這兩撥人在不同的平臺上,一般也遇不到, 如果遇到了,往往就是以激烈的對罵收場。
更奇觀的是,如果你打開中國DAU最高,最大眾的軟體“微信”,看看朋友圈,又會發現另一番景象:又有一對情侶訂婚,一對情侶領證,還有一對正籌備婚禮。
為啥?
可能虎撲、微博、豆瓣、知乎都只是飆網,而微信是現實。
也可能真的相處幸福的人,本來也不會到網上發帖抱怨吧。
回應
這就是資訊沙箱,或者叫回音壁效應.只搜索自己感興趣資訊,隔絕其它資訊,然後在裡面大喊,xx是大傻B,你會發現,裡面都是你這樣的人.
不不不,這是各種公知自媒體轉移戰場了,今年國外這情況,實在是洗不動了!就開始用“兩性”話題來炒了!
阿楨
“全職太太”之爭,為什麼女權主義總在“窩裡鬥”? 2020-10-30 觀察者網
最近,網上鋪天蓋地都在討論一個詞“全職太太”,起因是前段時間火遍網路的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在一檔節目中提到,她反對自己的學生做“全職太太”,“女人要靠自己,不能就靠男人”,並且曾經拒絕了一位自己做了全職太太的學生的捐款,讓她“滾出去”。
一時間,網路上兩種對立的聲音開始了battle:
一方支持張校長的,認為女性就是應該走出家庭,在社會上工作才能自立自強,做全職太太是對自己不負責,對女性群體不負責,對社會不負責。
另一方反對張校長,他們認為女性在家庭中的勞動應該受到尊重,全職太太也是工作,在家工作的價值應該受到肯定,貶低全職太太就是在壓迫和剝削女性。
有趣的是,這兩派持截然相反觀點的人都被冠以一個共同的名稱——“女權主義者”。
回應
假女權讓男人不服的關鍵一點就是 , 她們總是試圖切割分享利益,並不積極創造利益。。換句話說她們的心思就是在分蛋糕的事情上斤斤計較,從來沒想法去做大蛋糕。 還對試圖做大蛋糕的女性冷嘲熱諷。
說兩點。1 談論男女工作問題的時候,不能逃避孕育後代這件事對工作的巨大影響,我們必須承認,在孕育後代這件事上,女性受到的影響遠大於男性,這必定會回饋到工作上,是的,這是一種偉大的犧牲,而且我也贊同應該給予補償,但是就如同評論裡有朋友說的那樣,資本是不講道德的,他們只講利益。2 無論你承認不承認,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期許是不同的,用一個簡單比喻,當一個全職媽媽帶著孩子在社區的時候,大家可能討論的是你家娃多可愛,但是當一個全職爸爸帶著娃在社區的時候,別人討論的可能就是你吃軟飯。這種社會期許的不同,會反向影響男女對未來的選擇,尤其是當一個家庭可能必須有一個人‘全職’的時候。當然,社會期許不同,可能並不僅僅是分工不同,更本身就是性別不平等的一種表現。
阿楨
人妻懷不了胎 醫師一檢查身體臉綠了2019/10/10 中時電子報
情侶結婚後,人生挑戰才開始,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懷孕生子。一對夫妻結婚多年,太太卻始終無法懷孕,不得已求助醫生,沒想到醫生一檢查嚇呆,竟是太太「免疫力太強」所導致。
泌尿科醫師邱鴻傑在《醫師好辣》上分享自己案例,他表示有對30歲左右的夫婦因不孕症來求診,丈夫先到泌尿科檢查精子,精蟲的數量與生命力都正常,接著檢查太太身體時,這才發現原因出在太太身上,全都是體內的「抗精蟲細胞」作怪。
邱鴻傑表示,這個細胞會針對丈夫精蟲猛攻,用比喻來說就是士兵過不了灘頭堡就全滅了,太太因免疫力太強,抗精蟲細胞過於旺盛反而導致不孕。他補充說,這個細胞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區別,也會依年齡成正比增長。
阿楨
當女人都不用懷孕以後,女權運動才真正開始 2017-09-28
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打造的“人造子宮”用聚乙烯薄膜袋來模擬母羊的子宮,成功培育出了8只健康的小羊寶寶,雖然這一“子宮”仍無法完成完整的懷孕分娩過程,但科學家遲早會完成這一步。那將是徹底改變社會結構的一項發明。其實我們現在社會中許多不公平歧視,都來自於人類需要女性生孩子。
比如職場性別歧視。
事實上,全世界範圍內的企業主不但不願意付給女性更多的工資,同樣不願意投入資源去培養女員工。因為沒准你剛培養起這個女員工,對她委以重任,她就說她要生孩子沒法工作了。老闆開公司是要賺錢的,不是做慈善的。
針對這個問題,北歐國家法律規定男性必須要休產假:美國加州法律規定一家公司董事會中,必須有一位女性高管: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用行政手段強行干預市場,只會降低企業效率,上策是人造子宮。
還有社會生育率低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至今沒有哪個國家是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後還能漲回來的,怎麼鼓勵都沒有用。人工子宮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人造子宮還會徹底改變我們的婚姻制度。
長輩催婚的也少了,同性戀婚姻也可以順利合法化了。
很多人會說,如果未來人造子宮普及,可能會讓家庭不和。這就和100多年前說如果汽車普及,馬車夫怎麼辦一樣可笑。因為一旦人造子宮普及,漸漸就不會有現在意義上的家庭了。
回應
生物的所有本能源于生存,繁殖,男的偏向于生存,女的偏向於繁殖。當女性被剝奪了生育功能後,會很糟糕……
的確很恐怖。在原始人時代,智人男性祖先如能自己解決繁殖任務,那麼女性會被滅絕,就像被智人消滅的尼安的特人一樣。
相關新聞
十一長假“代相親”服務火了:600元一次 女客戶居多
阿楨
人體內的微生物與出生方式有關 2019-09-20 新浪科技
據英國《自然》雜誌19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指出,人類體內的微生物,與出生方式有關:剖宮產嬰兒的腸道菌群容易發生改變,且較易受到潛在致病菌的定植。
此次,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科學家特雷弗•勞雷及其同事,對醫院出生的596名足月嬰兒的腸道菌群,進行了詳細的全基因組測序,試圖明確剖宮產會如何影響新生兒期的腸道菌群組成。這些嬰兒中,314名是陰道分娩,282名為剖宮產。
分析顯示,剖宮產的分娩方式與母體共生菌傳遞受到破壞以及耐藥致病菌的定植率較高有關,而後者可能來源於環境。研究還發現,約83%的剖宮產嬰兒,攜帶了潛在的致病菌,而這一比例在自然分娩的嬰兒中只有49%左右。此外,孕期使用抗生素是造成自然分娩嬰兒腸道菌群組成最大差異的原因。
Nature迄今最大規模研究證實:剖腹產寶寶缺少關鍵菌群
近日,英國Wellcome Sanger研究所進行了迄今為止對新生兒微生物群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通過順產出生的新生兒攜帶的微生物與通過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兒不同。剖腹產新生兒往往缺乏健康兒童和成人體內存在的腸道細菌。相反,它們的腸道中含有醫院常見的有害微生物。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阿楨
女同志授精懷孕卻愛上精主 帶女私奔被抓 2019/07/06 中時
加拿大一對相愛的女同志艾查爾思(Lauren Etchells)與布朗(Tasha Brown)結婚後想要有小孩,並透過好友捐精順利讓艾查爾思懷孕生下一女,但她竟日生情愫,不小心愛上精主,偷偷私奔搞失蹤,還另外生下一個兒子。
艾查爾思與布朗在2012年結婚,並透過好友莫威捐精產下一女,不過艾查爾思卻愛上莫威,讓布朗只好離婚,上法院打監護權官司。不過艾查爾思竟瞞著布朗帶著女兒,與莫威私奔,並跑到歐洲、中東等地。
布朗立刻報警,指控她綁架自己的女兒,近日警方在英國外海逮到艾查爾思,更找到她與莫威生的兒子、還有女兒。被捕的艾查爾思表示害怕自己的女兒和兒子會被送進看護之家,所以繼續逃亡在外,不過預計之後女兒會被送回加拿大,結束這場鬧劇。
無良醫亂授精 女病患生11子都他的種 2019/06/27 中時
加拿大渥太華80歲治療不孕症的醫生巴文(Bernard Norman Barwin),執業期間竟然在隱瞞女病患的情況下,曾多次用「自己的精液」進行授精,讓這些女病患在不知情狀況下替他生出11名孩子。針對此案,而醫生目前已被被安大略省內外科醫學委員會裁定吊銷執照,並祭出罰款。
阿楨
動物會殺死後代是一個真實的事實,只要雌性動物能評估出這樣做的明顯好處,她們就會殺死幼崽,因為雌性和雄性其實一樣具有競爭力,同樣需要為資源展開競爭。
總結來說,導致雌性動物殺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
1、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自覺無力養活後代
2、母親身份對雌性來說生存成本特別高
3、雌性產下後代會與其他個體的資源形成激烈競爭
當這些壓力達到臨界值時,動物媽媽們便準備好了要殺死孩子。
雖然,動物殺嬰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十分冷血,但這一舉動顯然是出於一種原始的衝動,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後代爭取最好的未來,這是在動物王國中,為了世代統治而做出的一種選擇,雌性動物們為了爭取權力,也是能十分狠心的。
而在人類社會中,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中國歷史中,也曾有武則天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把自己的孩子趕盡殺絕這樣的例子。
無論動物媽媽是為了鞏固群體地位,還是為了在惡劣環境中獲得足夠的食物而殺嬰,似乎都是看起來很黑暗的一種進化特徵(楨:演化!),但其實只是完全遵從著“適者生存”的法則。
為了更成功地保護和養育後代,動物母親除了會養育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也會選擇把附近其他同類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育。
在自然界中,動物母親們總能更敏銳地意識到選擇的壓力,如果一個鄰居的後代必須為了改善自己的命運而死去,那就順其自然吧。
還好(楨:?),相比之下這個現象在我們人類社會中很少發生,這既多虧了人類在生產力發展後滿足了生存基礎,不再需要為了搶奪資源產生這些極端行為,也是因為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步,道德的誕生和約束讓人們對弑嬰的做法非常譴責排斥。
不過,面對自然時,我們不妨抱著更加客觀的態度,才能對自然現象,對動物行為有更全面的瞭解和認知。
回應
因為生存法則,所以只能留下健康強壯的幼崽,弱小的難以生存的就棄之或食之了,以保存體力。
阿楨
演化生物學領域有一種理論(比如理論生物學家Bret Weinstein所拓展的理論),即道德爭論就其能力本身而言具有社會功能,它能凝聚不同的群體——無論他們爭論的內容或他們各自對道德“正確”的抽象認識為何。此外,我們的許多道德規範——如我們不應背叛朋友或拋棄子女——顯然受到了自然選擇的影響,以便我們可以更好地在集體中生存下去。其他規範(如互惠的正確性)也頗為類似:我們的內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強烈衝動——如果他人施予我們恩惠,假以時日,我們也當以回報。
Churchland在書中略微提及了曾有研究觀察到其他靈長類(如黑猩猩)表現出類似有良心的行為,並列舉了靈長類動物學家Frans de Waal曾分析過的行為,比如為了共同目標而合作、分享食物、收養孤兒、悼念死者。Churchland認為這些例子指出了人類良心的演化起源。
回應
神經生物學基礎?全文沒有提到良心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到底良心與哪個神經核團或神經回路相關聯?
殺手媽媽?近三分之一的動物母親會殺死寶寶! 2019-06-23 新浪科技
女人的身體柔弱,但當她有了孩子以後,因為天性的母愛,常常會發揮出令人難以想像的意志力,也因此,母親在我們的心目中是特別偉大的存在,成為母親的女性會憑著母愛的本能,為孩子付出力所能及的一切。
在動物界中,同樣也有很多感人的舐犢之情,但是,最近一項研究調查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在哺乳動物中,竟然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動物媽媽會殺死寶寶。
阿楨
大熊貓吃竹子的萌態吸引無數粉絲。它99%的食物都來自於竹子,但它其實也不只是吃素的。呆萌熊貓也曾被爆出吃山羊的“醜聞”。大熊貓其實是一種處於肉食動物向素食動物過度的雜食動物階段。在兩百萬年前,它的祖先可是實實在在的肉食動物。即使到了現在,它們仍然保留著一些肉食動物的遺傳痕跡。它們雖然愛吃竹子,消化道本身卻並沒有消化竹子的能力,是它們消化道中幾十種大量相應的腸道微生物幫助分解植物,獲得50%蛋白質,39%碳水化合物和13%脂肪。這種能量比例與野生貓、狼都差不多。研究還發現,大熊貓仍然保留有200萬年前肉食動物祖先的一種特殊消化道,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困境也許是由改變為吃竹子習性造成的。
但即使這些素食動物也能吃肉,卻不能像雜食或肉食動物這般大口吃肉的爽快。經過漫長的演化,素食動物代謝脂肪的能力已經維持在很弱的水準。要是它們長期吃肉,則會出現心血管問題。
吃肉顯然比吃素的能量補充效率更高。
大約15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原本靠吃穀物、果實等素食為生。而從那時起,他們逐漸開始吃肉。後來學會用火之後,經過烹煮的熟肉更加美味,也更激發了人類對肉類的追求。研究者認為,人類腦容量的擴增與開始吃肉密不可分。
既然如此,一些曾經吃肉的動物為何走上了吃素的演化道路?大概250萬年前,地球氣候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雨水減少,大部分雨林變成了樹木繁茂的草原。許多高品質植物大量減少,這就意味著素食動物的食物競爭越來越嚴峻。於是,一些植食性動物轉變食物來源,開始吃起肉來。兇猛強悍的物種當然能輕易捕獲獵物,智慧的人類也沒有輸,一部分動物再難吃到肉。為了維持生存,它們只好淪落至吃素的境地。所以如今的一些素食動物,本質上是因為能力太弱而吃不到肉。而吃肉,也是它們一種正常的進食行為。所以再看到兔子、馬這些素食動物一反常態啃食肉食,不必太過驚訝。
你的良心為什麼會痛?——良心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2019-06-24 新浪科技
作者Patricia Churchland在她的新書《良心:道德直覺的起源》(Conscience: The Origins of Moral Intuition)中提出“人若非具有社會性,就不會對凡事都有道德立場。”
我們之所以有良心,與我們為了適應社會生活而演化出的神經生物學能力有關。
阿楨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2019-06-28 新浪科技
坊間流傳著一個關於兔子的恐怖故事。女大學生在宿舍養了一隻蹦蹦跳跳、愛吃胡蘿蔔的可愛兔子。偶然一次,外賣裡的炸雞被兔子偷吃了,這給兔子打開了吃肉的新世界大門。它從此只願意吃肉,不再吃素食,長得肥大彪悍。後來主人為了讓它變回原本純良的小兔子,每天只餵食蔬菜。結果不出三天,兔子就“絕食”死亡了。
兔子為肉瘋狂的行徑令人琢磨不透。 即使是人類,恐怕也沒有如此強的迷戀。
其實除了兔子之外,一些其他素食動物也常常出現吃肉的傳聞。
一種愛吃肉的體型碩大的北極兔
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創造下一個月吃48只雞的駭人記錄。
在人們眼中形象良好的鹿,有被虎豹追食的悲情,也有捕食兔子的一面。
還有的和人生活較近的鹿,竟也養成了如出一轍的吃牛扒習慣。
體型巨大兇狠,卻也歸為素食動物範疇的河馬,也不時被捕捉到啃食斑馬的兇殘畫面。
馬似乎也和牛有著相似的喜好,它偶爾也對雞下狠口,戲稱“馬殺雞”。
兔子吃炸雞、牛吃活雞、鹿吃兔子、松鼠吃鳥……素食動物食肉的行為一度被認為是動物的一種異食癖。相當於人類長時間對某些物質產生不尋常的食欲。比如有人吃泥土、紙屑、肥皂,甚至衍生出一些惡癖。但人們發現,即使是人工養殖且沒有明顯疾病的素食動物,也表現出了吃肉的習性。
這些現象罕見,卻也是自然本身的真實寫照。“素食動物”這個稱號只是人類賦予它們的一種區分方式。但它們卻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人們,它們並不嚴格呆在這個領域內。這個名稱沒有限制住它們的天性,“素食動物”該吃肉時還是會吃肉。
阿楨
未來人類或可在太空繁衍 2019-06-28 新浪科技
近日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會議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暴露於類似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這一新發現可能對未來僅限女性的任務有用“女宇航員可以獨自帶著精子前往火星,在此處繁衍生息。”
但一名專家表示,這項研究並未揭示精子在太空中的真實表現,我們距離使用冷凍精子創造太空嬰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還面臨諸多困難。
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繁殖面臨諸多問題,微重力只是許多障礙中的一個,研究人員必須面對的其他挑戰包括:尋找減輕太陽輻射對配子、受精卵、發育中的胎兒和母親的影響的方法。
回應
太空新殖民地初期必將是母系社會[哈哈]
第二款女用“偉哥”將在美國上市,但真的管用嗎? 2019-06-28 新浪科技
上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項能夠增強女性性欲的藥物布美諾肽(bremelanotide,商品名為 Vyleesi)。這是美國批准上市的第二個用於治療機能減退女性性欲障礙(HSDD)的藥物, 目前定價尚未公開。
全球約有6-10%育齡婦女可能患有HSDD,主要變現為性欲降低,並造成情緒焦慮和人際關係困難,性欲的產生和大腦內興奮性與抑制性神經元的整合調控有密切關係,HSDD的神經系統中存在“抑制系統紊亂”。Vyleesi能夠啟動黑素皮質素受體 4(melanocortin 4),通過大腦內源性途徑調節性欲和性反應,幫助絕經期前的婦女保持正常性欲。
FDA披露的Vylees臨床試驗資料顯得有點單薄——1200多名被試中,用藥組25%的患者認為自己的性欲得到改善,在安慰劑組這個數字是17%。
雖然第一款女版“偉哥”上市吸引了眾多目光,但Addyi上市後的表現令人大失所望:藥物起效較慢,還會對酒精產生尚不明確的副作用,2018年全球銷售額34萬美元——不到輝瑞公司那個著名“藍藥片”的60分之一。
圖博館
孩子長得像父親較好? 研究:成長更健康2018.3.10中時電子報
孩子生下來像誰?原來還會影響成長健康?根據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新生兒若長得像父親,將得到更多的關注與陪伴,獲得更好的照顧,成長得更健康。
賓漢頓紐約州立大學做了一項研究,調查1998年到2000年出生在美國大都市單親家庭的兒童情況,試圖了解孩童長相健康的影響。研究人員詳細記錄孩子一歲前的健康狀況,評斷標準包括氣喘症狀、掛急診的次數及停留時間等。針對「寶寶長得像誰」等問題。受訪父母中,56%的家長認為孩子長得像爸爸,44%的人覺得孩子長得不像爹。父親對於長得像自己的孩子,每個月平均會多花2.5天陪伴,平均也更健康。
研究人員表示:「主要的解釋是,父親較頻繁的造訪給予孩子更多照顧,也更了解孩子的健康及經濟需求。」
圖博館
後悔當媽媽
Regretting Motherhood
作者: 奧爾娜‧多娜絲, 瑪格麗特‧崔賓‧普拉斯
原文作者:Orna Donath,Margret Trebben-Plath
出版社:光現出版
出版日期:2016/11/09
內容簡介
最痛苦的,或許不是後悔成為母親。
而是即便後悔了,
也說不出口,不敢說出口,無法說出口。
本書作者之一,以色列社會學家奧爾娜‧多娜絲(Orna Donath)做了一份「後悔當媽媽」的調查,這個調查亦在德國的社群網路意外掀起騷動,讓人驚訝(或應該說意料之中?)的是,表示自己後悔成為媽媽的發言遠超出預期。眾多網友及媽媽紛紛響應,說出自己後悔的理由和觀點,以標籤Regretting Motherhood展開數星期的激烈辯論,有些人嚴厲譴責「後悔當媽媽」有違道德觀感,這種事情不可以被允許和接受;然而,有些人則認為媽媽們只是在發牢騷,將一切原因歸咎於一成不變的生活。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本書中作者要提醒我們的是:還有些媽媽是一開始就不愛孩子的。她們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生孩子的打算,最後因為社會壓力而生兒育女。
然而,絕大多數的她們,在生兒育女後往往連思考「後悔」都有罪惡感。母性天生、母職神聖。「她們」即使想過後悔,也都無法說出口。
「怎麼能後悔生下自己的孩子!?」
「壞媽媽才會後悔生下孩子!」
「壞媽媽」標籤可能只是一個負面評價,也可能導致媽媽失去自己的孩子。「她既然後悔當媽媽,一定不會對孩子好!」沒有法律這樣規定,也沒有人證實這樣的假設一定成真。但這樣的恐懼卻隨著社會上眾人的反應而長存在媽媽心裡,最後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後悔說出口,也說不出口,不敢說出口。
◎正視「為什麼感到後悔」,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物質、經濟上的壓力,或者可以透過國家提供資源來緩解或是解決。但人們往往對「天生就對孩子沒感覺的媽媽們」視而不見,或者根本避談這樣的可能。因為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母性天生、母職神聖,「母親可能不愛孩子」這樣的想法,對一般人來說或者根本就是一種對「母親」神聖形象的褻瀆。
但為什麼媽媽一定得愛孩子?
究其根本都是沒有人願意相信「母愛並非天生」。人們情願相信這只會是因為社會或經濟壓力,只要能夠提供相應的援助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圖博館
女嬰只喝母乳 驗出缺鐵性貧血2016/07/12 聯合報
一名1歲大的女嬰因飲食為全母乳哺餵,6個月後極少攝取副食品,竟檢查出缺鐵性貧血,經由醫師教導母親添加富含鐵質食物及給予口服鐵劑治療後,才恢復正常。
台南市立醫院小兒科主任吳靜淑表示,母乳是最好的寶寶食物,但成長發育過程中,營養均衡相當重要,尤其6個月大後的幼童,除了母乳之外,也要增加副食品攝取,才能避免發生缺鐵性貧血。
吳靜淑指出,通常剛出生的嬰兒體內含有足夠量的鐵,但6個月後對鐵的需求較高,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缺鐵性貧血會影響嬰幼兒心智,以及運動能力發展,會出現嗜睡、臉色蒼白、食慾不佳、呼吸急促等症狀,也可能暈眩、口角炎、匙狀指甲等。
治療方式除了改善飲食習慣之外,也需要補充口服鐵劑2至4個月,直至血紅素恢復正常。
吳靜淑提醒,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貝類、內臟、蛋黃、綠色蔬菜、葡萄乾、全穀類等;人體對於動物性食物中的鐵質吸收率比植物性食物高。維生素C可提高鐵質吸收率,而茶葉與咖啡中的單寧酸鹽則會妨礙鐵質吸收。
塵俠
我相信 人之初 性本善
好的行為絕非學習而來
而是本身與生俱來的能力
而壞的行為絕非出自本性
而是受到環境影響 驅使的結果...
看看那些重大犯罪人的後代表現便可知
念情
有沒有心靈DMA呢
為什麼父系社會能夠取代母系社會?2023-02-28
母系社會是母系舅權,男人依舊是主要的武力和獲取食物的人,部落實際當家人是舅舅。母系部落通常打不過父系部落。現在仍有一些部落是母系舅權,舅舅把酋長之位和財產傳給外甥。
回應
父系部落之所以戰勝母系氏族社會,關鍵不在戰爭,而在母子關係是天然的,父子關係是需要確認的,繼而通過父子關係賦予兒女各種權利,由此產生了文明社會的一系列制度,並化家為國,又化國為姓,種種演變,形成了今天人類社會的文明形態……
父系氏族社會淘汰母系氏族社會的根本性動力,不是其他,是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男女發生了逆轉,父系處於了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