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06:34:37阿楨

原來是小黑蚊咬的

讀過下文才知廿年前住在陽明山溪旁由豬舍改建而成的學生宿舍,被啥又為何被咬了,連紗窗也防不了。

小黑蚊小檔案》台灣鋏蠓【聯合晚報2007.06.19簡慧珍】

小黑蚊不是蚊子,學名叫做台灣鋏蠓,是嗜吸人血的昆蟲,閩南話叫做「烏微仔」,因攻擊性強,又被稱做「小金剛」
文獻記載,日本學者白木1913年在台中縣山區首次發現台灣鋏蠓,原本分布台中縣市、南投縣、花蓮縣、台南縣、嘉義縣的山邊,1967年在台中縣大度山危 害嚴重,引起學者重視,開始研究調查。現在全台山區淪陷,小黑蚊更有侵入平地鄉鎮趨勢,許多縣市每年編列預算藥殺小黑蚊,成效並不好。
小黑蚊的成蚊體型微小,不到0.14公分,雌蟲吸食人血當作孵育後代的養分,雄蟲以露水或花蜜為主食。幼蟲體型更小,僅0.035公分,根據調查,竹園、茶園、檳榔園和靠圍牆邊的青苔是幼蟲搖籃。
「小黑蚊不是蚊子!」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李學進,對小黑蚊已有15年餘的研究。他指出,小黑蚊不是蚊子,孳長環境與蚊子不盡相同,清理住家環境時,應特別注意庭院、水溝壁等潮溼地面,若附著青苔就易孳生小黑蚊。
李學進表示,民國50、60年時,台南、花蓮等地就發現小黑蚊的蹤跡,目前全國各縣市已淪陷,較多的地區為花蓮縣秀林、鳳林、瑞穗,南投縣的竹山、鹿谷,台中市的大坑及台南的歸仁、關廟等地。
他強調,很多人把小黑蚊當成蚊子,拚命清水溝,卻忽略小黑蚊紡虫藏身的水溝壁,尤其墨綠色的青苔或藻類,為小黑蚊最喜歡的生長環境,除了用力刷洗,還可噴灑除藻劑。
他指出,小黑蚊己蔓延全台,15年來到各地調查,同樣20分鐘,有些地方能有上百隻小黑蚊聚集,有些只有數隻,目前採藥劑防治小黑蚊,但藥效過了,小黑蚊仍再孳長,定期清理住家周遭潮溼地面,才能有效杜絕小黑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林宗歧也說,環境高度開發和地球暖化,增加許多溫暖潮濕的空間,有利小黑蚊孳生,台灣的確已被小黑蚊攻陷。他認為要削弱小黑蚊族群,最好從清除藍綠藻著手,木棧道、水塘邊、石階、疏落樹林的陰涼處,這些都是小黑蚊幼蟲的溫床。


15年一次疥瘡大感染 雲林引爆>中時08.01.11張朝欣
蜱蟲咬人致死專題
http://news.sina.com.cn/z/hndc/index.shtml

好癢哦! 什麼蟲子咬我?【聯合報 林仲(台北市林仲皮膚科院長)

圖一:由疹子呈兩個包、三個包的形態出現,又位於內褲邊緣的兩個特徵,可知其為跳蚤叮咬的疹子。
當皮膚長出成群劇癢疹子的病人問醫師:「什麼蟲子咬我?」皮膚科醫師的頭痛時刻就來臨了。
這種情況依筆者的經驗,跳蚤、小黑蚊、禽蟎、毛蟲都有可能是罪魁禍首。蚊子叮咬雖然也可以出現聚集成群的包,但蚊子看得到,故意考醫師的病人很少。
醫師的困難為,光由疹子外觀來判定跳蚤、小黑蚊、禽蟎叮咬或是毛蟲皮膚炎,不甚容易。此時醫師只好參考病人疹子的分布狀況,以及 
圖二:襪子邊緣有一排蟲子叮咬的疹子,幾乎可肯定是跳蚤惹的禍。
病人何時、何地被咬等蛛絲馬跡來推敲是那一種蟲子造成的。筆者提供一些臨床心得供讀者參考:
跳蚤吸血時,大都是一次咬好幾個包,當疹子以兩、三包為一組,排列成一直線或三角形,成群出現時(圖一),先考慮是不是被貓、狗、老鼠的跳蚤叮咬了。
圖三:黑蚊長得很小,不特別留意看不太到,所以常有人被叮咬而不自知。
跳蚤由地面往上跳叮人,由於跳的高度有限,所以跳蚤叮咬的疹子大都見於膝蓋以下的地方,尤常出現於腳踝附近。可是人如果於坐、蹲、躺時被跳蚤叮到,則疹子會長在臉、脖子、肩膀、手臂或身上。
跳蚤喜歡停在衣服或襪子的邊緣吸血,如病人的內褲或襪子邊緣出現一排蟲咬的疹子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跳蚤叮咬(圖一、二)。
圖四:此病人的疹子乃小黑蚊叮咬所致,外觀與跳蚤叮咬無法區分,因此醫師詳問病人何時、何地被咬很重要。
小黑蚊體型微小(圖三),學名為「台灣鋏蠓」,雖被稱為「蚊」,但不是蚊子,閩南語稱之為「烏微」、「烏微仔」、「烏微蚊」、「烏su蚊」、「小金鋼」、「烏頭狗」等。
小黑蚊叮人打的是「蟲海戰術」,民眾假日出遊,去郊外、鄉村、風景遊樂區或其他山間水邊的地方,回來後四肢出現成群癢得要死的紅疹,以小黑蚊的傑作居多。
小黑蚊叮咬的疹子與跳蚤叮咬的疹子常常無法 
圖五:看到腿上冒出多到數不清的包時,先考慮小黑蚊叮咬。
分辨(圖四),筆者的經驗為:
1.病人在都市內或屋內被咬,先考慮跳蚤。在市郊、鄉下被咬,考慮小黑蚊。
2.小黑蚊飛行高度可到一個人高,叮得到人的手臂,如病人手腳四肢都有疹子,先想到小黑蚊,只有小腿被咬,先想到跳蚤。
3.疹子密密麻麻時,小黑蚊叮咬最有可能(圖五),跳蚤的機會低一些。毛蟲皮膚炎 
圖六:局限於右上肢與身體右側的毛蟲皮膚炎。
也能如此,但疹子大多分布於身體單側(圖六)。
4.小黑蚊不會叮穿衣服的人,也不會鑽進衣服內叮人,如在衣褲覆蓋處冒出成群的包,先考慮跳蚤叮咬或毛蟲皮膚炎。
5.小黑蚊只在白天咬人,如病人在天黑後或睡覺時被咬,先考慮跳蚤。
凡事都有例外,上面所述並非一成不變的準
圖七:寄生於鴿子的「熱帶禽蟎」 (Or-nithonyssus bursa)。禽蟎叮咬常被醫師忽略。
則,再加上病人不一定講得清楚,故醫師依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最重要。
禽蟎
禽蟎為鳥類的寄生蟲,吸鳥血維生(圖七)。當住家或工作場所的冷氣機、窗台、陽台上有鴿子、麻雀築巢時,鳥身上的禽蟎可能經由窗子或冷氣機的縫隙爬入室內,進入室內後找不到宿主,只好叮咬人類吸血。
禽蟎叮咬的疹子也是成群出現,常見於衣褲邊 
圖八:病人習慣穿無袖內衣睡覺,結果禽蟎叮咬的疹子集中於腋窩處,此特徵與跳蚤類似。
緣,特別是內衣、內褲、胸罩的旁邊(圖八)。由於這些特徵很類似跳蚤叮咬的疹子,加上醫師不熟悉禽蟎,往往誤認為是跳蚤叮咬。
當病人四肢及身上出現很像跳蚤叮咬的疹子,可是家中無寵物及老鼠,醫師一定要問清楚病人住家及工作場所外頭有無鴿子、麻雀,還有室內有無會爬的小蟲子咬人,以免誤診了禽蟎叮咬病例。
毛蟲
毛蟲的毒毛扎到人的皮膚會引起毛蟲皮膚炎,有些時候與小黑蚊、跳蚤叮咬的疹子區分不易。此時醫師應注意一下疹子的整體分布狀況,如果疹子左右不對稱分布,且密集出現在身體局部(圖六),那毛蟲皮膚炎就要列入鑑別診斷。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25341

如何防蚊? 二氧化碳是吸引蚊子主因 
 
民間流傳許多「防蚊寶典」,例如,穿淺色衣服較可避免蚊子叮,而喜歡吃肉、體溫較高者則易引發蚊子「食欲」,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台大昆蟲系教授徐爾烈表示,會吸引蚊子叮人的因素,其實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碳,蚊子在遠距離就可辨識二氧化碳,所以只要有呼吸的人,無法避免排出二氧化碳,就必定吸引蚊子靠近。 此外,體溫的確也是蚊子叮人的因素之一,徐爾烈曾做過實驗,發現蚊子最有「食欲」的體溫是 30~35℃,而人體的體溫一般在36℃、37℃,且體表的溫度會略低,剛好落在蚊子喜歡叮的溫度範圍內,所以體溫高低並不會特別影響被叮機率。他強調,實驗顯示,低體溫的冷血動物如青蛙、蛇、烏龜等,照樣會被蚊子叮,而高體溫達37、38℃的鳥類,有些蚊子特別喜歡,可見蚊子的「胃口」之大,高低體溫都無法倖免。 至於淺色衣服是否可避免蚊子叮咬?徐爾烈澄清,這其實是誤傳,淺色衣服並無驅蚊效果,只是比起深色衣服,在淺色環境下,民眾較易發現蚊子接近,可以及時驅趕蚊子而已。 而一般認為的吃肉、酸性體質者,較易被蚊子叮,同樣缺乏科學根據;徐爾烈說,蚊子在吸血之前,並無法感覺出誰吃肉多、誰的體質酸,自然也不會有所選擇,只要有血吸就好。 徐爾烈也提醒,白天活動的蚊子以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為主,夜間則是三斑家蚊、熱帶家蚊,而補蚊燈利用蚊子的趨光性加以消滅,所以僅對夜間活動的蚊子較有效,白天點捕蚊燈效果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樓地下室都設有汙水池,很容易孳生寒帶常見的「地下家蚊」,民眾不妨在汙水池的管道間、人孔蓋加裝細網,以防蚊子跑出來為禍。
 
科學家稱:蚊子專找七種人 不妨“見招拆招”2006年06月06日 生命時報  
 
    在蚊蟲猖獗的夏日,常常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人備受蚊子“青睞”,而有些人卻能讓蚊子“退避三舍”。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以下一些人更容易招蚊子,不妨“見招拆招”。
    汗腺發達、體溫較高的人。人排出的汗液會使體表的乳酸值變高,從而對蚊子產生吸引力。此外,蚊子觸角裏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十分敏感,流汗的人肌體散熱快,能讓蚊子立即察覺到。所以,夏天應該經常洗澡,可減少皮膚表面乳酸的排出量,還能降低體溫。
    運動量較大的人。人在運動後呼吸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這種氣體會在頭上約1米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濕溫暖的氣流,蚊子對此較為敏感,會聞味而至。因此,晚間最好不要從事劇烈運動。
    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具有趨暗的習性,黑色是蚊子進攻的首選對象,其次是藍、紅、綠等。所以,夏日晚間最好穿白色或淺色的棉質衣服。
    化過粧的人。發膠、護手霜、洗面奶等化粧品大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一種),對蚊子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所以,夏日的傍晚,最好素面朝天,不要化粧。
    新陳代謝快的人。因此小孩易遭蚊叮,而老人正相反。
    孕婦。醫學研究顯示,孕婦遭蚊子叮咬的機會比其他女性高一倍。這是因為孕婦腹部溫度較高,皮膚表面的揮發性物質多,而且她們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多種易招惹蚊子的化學物質。這類人群更應做好防范措施。
    飲酒的人。研究表明,人們在飲酒、吃了牛羊肉,或服用降壓藥之後,也容易遭受蚊子叮咬
 電蚊香釋放有害物質 驅蚊液適合散步使用
最傳統工具:蚊香、電蚊香、電蚊液。其原理是通過加熱緩慢釋放一定量的驅蚊成分,從而達到防蚊目的,但前提是需要在相對密閉的空間中使用。浙江省疾病預防控治中心消毒殺蟲所楊天賜博士告訴記者,這些傳統方法雖然比較有效,但如果家裏有老人、孩子或免疫力差的人,最好慎用。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一項研究表明,電蚊香會釋放亞列寧、甲苯等有害化學物質,建議在睡前半小時使用,並保持良好通風。
    最有效工具:滅蚊燈。雖然滅蚊燈價格較高,但從安全和功效角度考慮,楊天賜博士認為,它是家庭滅蚊的最佳選擇。
    滅蚊燈主要利用蚊子對特殊波長的敏感性,通過光催化二氧化碳來吸引蚊子,利用外圍的高壓電網瞬間將蚊蟲殺死,無煙無味而且能耗低,是最環保的滅蚊工具。一般來說,8瓦以上或雙燈管的滅蚊燈效果最好。
    使用滅蚊燈時,最好關掉室內其他光源;將其懸挂于距離地面大約1米的高度,這是蚊子經常活動的范圍;滅蚊燈應常常改變放置地點,隱蔽的角落、桌下為最佳;也可以在滅蚊燈的集蟲盒裏加點水和醋,利用蚊子喜歡酸性物質的特性,達到最佳捕蚊效果。
    最有趣工具:電蚊拍。由于它可以邊運動邊滅蚊,被人們喻為最有“娛樂精神”的滅蚊工具。楊博士認為,電蚊拍的滅蚊原理跟滅蚊燈相似,但由于它是一個帶電裝置,最好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以免誤傷。
    最小范圍工具:驅蚊液、驅蚊貼。相對于前幾種,涂抹驅蚊液,或是在衣物上貼驅蚊貼,算是小范圍實現自我保護的“良方”了,更適合于外出郊遊或散步時使用。
    驅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或香茅醛,涂抹在皮膚上,藥劑會隨體溫蒸發,形成保護膜,使蚊蟲不敢靠近。要注意的是,使用時,最好先涂抹一層護膚霜,再涂驅蚊液,以免皮膚過敏;不要直接噴在傷口或是起紅疹的皮膚上;嬰幼兒最好不要使用,對孩子來說,蚊帳或長衣長褲才是最好的保護方式。
    最前衛工具:滅蚊軟件。近來,網上出現了一種電子驅蚊軟件,頗受白領一族的歡迎。據了解,滅蚊軟件主要運用倣生學原理,利用電腦程序模擬蜻蜓、蝙蝠等蚊子天敵發出高頻聲波,或者模倣雄蚊求偶聲波,使雌蚊“逃避”。
    楊博士表示,這種高頻聲波不是電磁波,而且頻率高于人耳的聽力范圍,所以對人體來說比較安全。由于這種軟件可以在網上免費下載,如果有興趣,裝一個感受一下這種另類驅蚊工具也無妨。
  新加坡推行10分鐘滅蚊法   
    6月—8月是新加坡蚊蟲滋生的旺季。由于蚊蟲是造成“登革熱”這一地區性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因此,每到這個季節,新加坡政府都大力推行“全民滅蚊運動”。總理李顯龍也曾親自出馬,逐戶分發滅蚊必需品、防蚊傳單,並提醒居民注意家中的環境衛生。
    近日,新加坡環境局向全島約110萬戶家庭分發了“防蚊資料袋”,內裝有用英文、中文、馬來文、泰米爾文四種官方文字書寫的傳單、意見書等,提醒居民每天花10分鐘,進行5個步驟的滅蚊檢查,也被稱為“10分鐘滅蚊法”。這5個步驟分別是:1、花瓶中的水要每天換;2、每隔一天清除花盆墊盤裏的污水;3、將所有的水桶和水容器倒置存放;4、在不用晾衣竹竿時,將竹竿孔封好,保證其中沒有積水;5、每個月疏通阻塞的屋頂檐槽,並且放入滅蚊藥。
    暑期即將來臨,新加坡環境局提醒準備出遊的市民,記得做好家中的防蚊工作,其中包括蓋上馬桶蓋,密封室內的下水管道,確保家中的水槽、水桶、花盆等器皿內沒有積水等。環境局還呼吁,市民應警惕戶外蚊蟲滋生的三大“溫床”,分別是:隨處亂丟的垃圾、在公共走廊放置的家用容器以及裝飾容器。
    此外,有關部門還開通“滅蚊熱線”,一旦接到群眾舉報,會立即派人前往,展開“殲滅行動”。被舉報的住戶將被處以100新元至200新元(1新元約合5元人民幣)的罰款。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6-06/06/content_4651369_2.htm
 
美國科學家嚴肅警告:拍死蚊子會致死  2009-8-20 大紀元
 
8月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這樣一則文章,被打爛的蚊子屍體殘骸可能進入皮膚,引起真菌感染,甚至會導致死亡。專家也同意這個觀點,「被叮咬的傷口會很快癒合,但如果拍死攜帶病菌的蚊子後抓撓傷口,就可能感染真菌。」
青年時報引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的文章稱,2002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名57歲的婦女,就是因為打死了一隻蚊子,造成肌肉受到小孢子蟲屬真菌(Brachiola algerae)感染而死亡。
研究人員推測,這名婦女一定是把蚊子拍死在皮膚上,被打爛的蚊子屍體殘骸進入皮膚,造成感染。
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的博導莫建初教授稱:蚊子靠針一般的嘴來吸人的血液。蚊子舌的中央有一條唾液管,在吸血的同時分泌唾液。從蚊子落到皮膚上直至吸飽血,總過程在2分鐘左右。  
皮膚科主任醫師陶承軍解釋,蚊子身體裡流著的紅色血液沒有病毒。最毒的是蚊子的唾液,比如瘧疾、黃熱病、西尼爾病毒、登哥熱等等,通過唾液來傳播。
如果叮咬你的蚊子沒有攜帶病毒,那麼被蚊子叮咬後只是會起包和發癢,這是被叮咬者對蚊子唾液產生的過敏反應。但如果蚊子的唾液裡攜帶了病毒,那麼打不打死它,都會被感染。
如果蚊子在吸血時被打死,吸血的嘴會留在皮膚裡嗎? 莫建初教授的回答讓人釋然,「蚊子正在叮咬我們的時候,如果突然被打死,它的口器有可能斷在皮膚裡。但它存留時間極短,被叮咬的傷口,立馬會有血液衝出來,壓強大到足夠把蚊子的口器衝出來。」
既然蚊子吸血的嘴不會留在人的皮膚裡,為什麼那位美國婦女,會因為打死蚊子而染上真菌呢?
陶承軍分析,蚊子吸血時會在皮膚上留下一個傷口,但這個傷口在蚊子的口器拔出來之後會很快癒合。被打死的蚊子攜帶的病毒很可能在蚊子的腿上。當它正在吸血時,如果突然被人拍死,蚊子的口器來不及拔出,那麼人皮膚上的傷口就不會癒合。而蚊子腿上攜帶的致命真菌,可能就會隨著還沒來得及癒合的傷口,侵入體內引起細菌感染,最終導致死亡。當然,如果人身上本來就有傷口,感染了被拍死的蚊子攜帶的真菌後,也會很危險。
拍蚊子也有學問,陶承軍分析,「我們排除蚊子唾液攜帶病毒的可能,假如它的一隻腳上帶有致命細菌,當它的口器還沒有刺入我們的皮膚,只要我們身上沒有傷口,即使打死蚊子也沒有危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蚊子正在吸血,這個時候我們把它打死了,細菌就可能隨著被叮咬的傷口感染人體。」
 
英科學家培育出基因突變蚊子 有望消滅瘧疾(另參本館:基因能分好壞?
 
  中新網2011-5月16日電 據《每日郵報》報道,近日,英國研究人員宣佈在抗擊瘧疾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瘧疾是肆虐全球的頑癥。每年全球超過兩億人感染瘧疾,近100萬非洲兒童死於瘧疾。十年前,科學家宣稱他們能改變蚊子的基因,使其不能傳播瘧疾病毒,但僅限于實驗室。問題是,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蚊子都帶到實驗室去改變基因;而如若把基因變異的蚊子放入大自然後,不出幾代,變異基因特徵便不再明顯。
  所以,變異蚊子的後代繼承抗瘧疾基因特性,是科學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而現在,科研人員已研究成功。 他們靠加入第二個“超級基因”,大幅提升雄性蚊子延續抗瘧疾基因的能力。
  據悉,科學家們在真菌中發現了超級基因,並將它移植到甘比亞按蚊體內——全球3/4的瘧疾死亡病例都由這種蚊子引起。超級基因,有時又被稱為自私基因,因為它能確保所有基因改良蚊子的精子都攜帶相同的遺傳特徵。用不了多久,攜帶變異基因的蚊子將取代會傳播瘧疾的蚊子,從而讓瘧疾從世上消失。
 
打蚊子館 將設工程退場機制【經濟日報2011.05.09(另參本館:蚊子館再啟  
 
避免「蚊子館」叢生,內政部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要求列管今年度1億元以上、235項重大建設,「只要工程無法執行,就要報院停止興建」。他建議,在政府組織改造後,政府應建立公共工程退場機制,避免浪費民脂民膏。
明年元旦起政府將透過組織改造更換新面貌,工程會將在七個月多月後熄燈,分別併入交通及建設部(交通部為班底)、環境資源部(新設)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經建會班底),李鴻源也是目前外界最看好的環境資源部長人選。
有鑑於組織改造後,政府財政跟著吃緊,一般預估,明年公共建設經費不足額度將高達1,400億元。李鴻源在專訪中表示,他打算建立公共工程退場機制,既可節省政府公帑,也可避免蚊子館或蚊子工程。這是繼工程會發函營建署要求尚未簽約的汙水下水道BOT案不再辦理後,李鴻源在公共工程上又一新構想。李鴻源目前已指示工程會就今年度列管的1億元以上、235項重大建設展開全面評估,他認為,在工程會熄燈前夕,如果能夠防止一、二個潛在蚊子工廠或蚊子館產生,將可為國家省下一、二億元公帑,是有意義的事情。
據了解,工程會已鎖定中部某科學園今年編列高達58億元的公共工程展開評估,一旦確定沒有其活化方法,在主管部會同意下,將建議行政院停止興建。官員透露,此一公共工程用地取得問題至今無法解決,工程根本做不下去。
李鴻源指出,工程會對列管中的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會積極督導,將由過去的消極追縱預算執行,改為積極輔導,「如果發現工程無法執行,主管部會也覺得窒礙難行,就報請行政院長吳敦義停止興建。」
 
蚊  维基百科
 
蚊科(學名:Culicidae)是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一個科。該科生物通常被稱為蚊或蚊子,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
身體構造
跟一般的昆蟲一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身體和腳皆細長。大小隨種類不同,不過大部分小於15mm。體重約為2-2.5mg。只有一對翅膀(雙翅目的特徵),另一對特化為平衡桿。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5到2.5公里,單次飛行可持續4分半鐘,一般蚊子飛行時每秒翅膀震動594次左右;這樣的振動,使我們在蚊子飛行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音。口器為刺吸式,特化成細長的喙,大部分種類雌蚊的口器都適合刺吸血液。蚊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使蚊體呈不同的顏色。這是鑑別蚊類的重要依據之一。翅脈上也有鱗片,翅後緣有緣鱗。多為夜行性動物。
生活史
蚊子的幼蟲,又稱為「孑孓」蚊科均為完全變態,包括四個發育時期:卵、幼蟲、蛹及成蟲。前三個時期的長短與種類及溫度有關。舉例來說,媒斑蚊(Culex tarsalis,常見於美國),在20℃下須14天來完成前三時期的發育。但在25℃上,只需要10天就可以發育完成。完成前三時期的發育所需的時間通常介於4天至一個月之間。 蚊子的卵依種類的不同可能產在水面、水邊或水中三種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瘧蚊和家蚊,水邊的如斑蚊。瘧蚊和家蚊約在二天內孵化,而斑蚊則在三至五天會孵化。
蚊科昆蟲的幼蟲又稱為孑孓,通常生活在池沼、水溝或積水的器皿等處。孑孓常用尾端貼著水面,作倒垂式的漂浮。這是孑孓在呼吸。它利用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孑孓利用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流向嘴巴,以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但有少數種類以其他孑孓為食物。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後會發育成蛹。 蛹幾乎和孑孓一樣活躍,不攝食,但可在水中游動。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逗點狀。靠連接胸部氣孔的一對呼吸角呼吸。經兩天完全成熟。
有一些種類的蚊子幼蟲(例如瓶草蚊屬Wyeomyia),住在鳳梨科植物中的積水裡。有些甚至居住在豬籠草等捕蟲植物之中。Deinocerites屬的蚊子則居住在海邊的小洞中。 大部分不居住在熱帶的品種,都以卵的形態度過冬天。但也有少部分的種類以成蟲或孑孓的型態來越冬,例如家蚊屬的一些種類,即以雌成蟲的型態來越冬。
攝食
絕大多數的雌蚊都是吸血維生(主要是為了要產卵之故),所以牠們的口器特化為細長的喙,以便刺穿動物的皮膚。跟其他吸血昆蟲的針狀(像注射針筒)口器不同,雌蚊口器上佈滿了鋸齒狀的突出。和注射針頭平滑的表面相比,鋸齒狀的口器和皮膚組織接觸的面積較小,這減少了對於神經的刺激,所以產生的疼痛感大大降低。蚊子吸血時,會反覆的穿刺皮膚,藉這個動作來尋找最適合的穿刺位置(以微血管密度決定)。接著,將口針刺入皮膚。口針可直接刺入微血管,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劃破微血管,形成血池後再吸血。
雌蚊藉由特殊的感應器來尋找牠們的獵物。雌蚊對二氧化碳、熱及汗水非常敏感,所以牠們能在一定的距離內尋找恆溫的哺乳類和鳥叮咬。有些人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吸引蚊子叮咬,研究顯示蚊子的叮咬似乎大約符合負二項式分布(或稱巴斯卡分布、嵌紋分布)。男性、體重過重、O型血似乎都可能使被叮咬的風險升高。
雌蚊需要攝取蛋白質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來產卵,而從一般雄蚊的正常飲食(花蜜、果汁)中無法獲得足量的蛋白質,因此雌蚊才會吸血。
演化
據信,在1.7億年前的侏儸紀就已經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證據則發現於白堊紀的岩層當中。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區域是在現今的南美洲,接著逐漸往北遷徙到勞亞古陸,接著再度往南遷徙到熱帶地區。蚊子的祖先大約有現存種類的三倍大,與幽蚊科(Chaoboridae)有密切的關係。
蚊與健康
在世界中大部分的地區,蚊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估計,每年約有7億人被蚊子傳染各種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於被蚊子傳染的各種疾病。[1]尤其是在熱帶地區,多種傳染病常藉由蚊子傳染給人類。但在大多數溫帶國家,例如美國、英國、紐西蘭,被蚊子咬通常只會發癢,而不至於被傳染疾病。[1]
傳染疾病的機制
雌蚊在吸血時,若叮咬的對象是病人,則病原可能藉由這個動作進入蚊子體內,並藉著蚊子的叮咬傳播。但不是每一種蚊子都可以傳播每一種病毒。只有特定種類的蚊子(稱為病媒蚊),可以傳播特定種類的病毒。若病毒被非病媒蚊的蚊子吸取,則會在蚊子的消化系統中被酵素破壞,失去傳染力。[2]由於只有雌蚊會吸血,所以只有雌蚊會傳染疾病。
蚊子對狗會間接傳染犬心絲蟲及立克次體的疾病。
瘧蚊與瘧疾
蚊科之下的一個屬,瘧蚊屬( Anopheles ),是瘧原蟲的寄主。全世界瘧蚊屬的成員有400種,其中85種能傳播瘧疾。瘧原蟲造成的瘧疾是全球人類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瘧疾的感染而死亡。瘧疾每年約造成3百萬人死亡,[3]會傳染瘧疾的瘧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亞,尤以非洲最為嚴重。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兒童死於瘧疾。[4] 
甘比亞瘧蚊(Anopheles Gambiae),瘧蚊的一種[編輯] 其他疾病大部分種類的蚊子都能夠傳染絲蟲病(由線蟲導致)。這種疾病會導致橡皮腫(gumma)使外生殖器及大腿異常腫大。在全球,約有120萬人感染絲蟲病。[2]大部分品種的蚊子會傳染病毒性的疾病,包括黃熱病、登革熱、日本腦炎、聖路易腦炎、多發性關節炎、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契昆根亞熱及西尼羅河熱。幸運的是,愛滋病不會藉由蚊子叮咬而傳染。
叮咬與免疫反應
蚊子使用口針(stylets),六根針狀、類似抽血用針的構造來刺進人類的皮膚,吸取血液攝食。當蚊子叮咬人類時,會從口器輸出唾液。其唾液含有蟻酸、抗凝血劑及目前成分不明的蛋白質(目前已知至少含15種),其中酸性物質是用來溶解皮膚表層的角質層;抗凝血劑則是避免在蚊子吸食血液時,血液突然凝固。 第一次被咬時,身體不會有任何特殊反應。但從第二次開始,身體的免疫系統會釋放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物質,以便對抗蚊子所帶來的外來物質,造成皮膚發癢和紅腫。這種刺激性感覺,乃是被叮咬者對蚊子唾液的一種過敏反應。
蚊與信仰
古蘭經把蚊子作為一個特別的例子,向人們展示真主的存在:
「 真主的確不嫌以蚊子或更小的事物設任何比喻;通道者,都知道那是從他們的主降示的真理;不通道者卻說:『真主設這個比喻的宗旨是什麼?他以比喻使許多人入迷途。』」 」 —──古蘭經 第二章(بقره,黃牛):26
分類
本科包括了約3500種,38屬。又分成:瘧蚊亞科(Anophelinae)及家蚊亞科(Culicinae)(包括了80%以上的種類)兩個亞科;舊分類法原有的巨蚊亞科(Toxorhynchitinae)現被歸為家蚊亞科的一個族,即巨蚊族(Toxorhynchitini)。以下僅列出較重要的數個屬。
斑蚊屬(伊蚊) Aedes  
白線斑紋Aedes albopictus瘧蚊屬(按蚊) Anopheles
叢蚊屬(阿蚊) Armigeres
苛蚊屬(軻蚊) Coquillettidia
家蚊屬(庫蚊) Culex  
家蚊的卵絨蚊屬(脈毛蚊) Culiseta
費蚊屬 Ficalbia
黑蚊屬 Heizmznnia
嗜血蚊屬 Hemagogus
霍蚊屬 Hodgesia
芋蚊屬 Malaya
沼蚊屬 Mansonia
妙蚊屬 Minmomyia
直蚊屬 Orthopodomyia
煞蚊屬 Sabethes
土蚊屬 Topomyia
巨蚊屬 Toxorhynchites
翠蚊屬 Tripteroides
尤蚊屬 Udaya
小蚊屬(藍帶蚊) Uranotaenia
驅蚊、滅蚊偏方
人們依據蚊子避光、喜高溫陰暗潮濕和晝伏夜出的習性,夏日傍晚打開室內燈光,打開門窗,讓蚊蟲飛到室外,然後緊閉紗窗紗門,以避免蚊子的飛入。
設法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尤其梅雨時節,盡量控制室內相對濕度在50%左右最為理想。
在臥室內放置幾盒揭蓋的清涼油和風油精,或擺放一兩盆夜來香、薰衣草、七里香、食蟲植物(如豬籠草等)、逐蠅梅、驅蚊草、紫茉莉、萬壽菊、茉莉花、杜鵑花、米蘭、丁香、薄荷或玫瑰等,蚊子因不堪忍受它們的氣味而躲避。
室內安裝橘紅色燈泡,或用透光的橘紅色玻璃紙套在燈泡上,開燈後蚊子懼怕橘紅色光線也會逃離。
用空酒瓶裝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陰暗處,蚊子聞到甜酒味就會往瓶子里鑽,會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
在玻璃器皿或陶瓷瓦罐等容器的表面均勻塗上一層驅蛔靈糖漿,口朝下放在暗處,蚊子吸食後也會中毒死亡。
將晒乾後的殘茶葉和桔子皮等燃燒可以驅蚊。
生吃大蒜、口服維生素B或含維生素B多的食物,如糙米、豆類、乾果、硬果、花生仁、水果、綠葉蔬菜、奶類、河鮮、海鮮以及動物的肝、腎、腦、瘦肉等,通過人體生理代謝後從汗液排出體外,也會產生一種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
每天在天黑之前以及早晨起床後在紗門與紗窗上去人工捕殺。
用適量薄荷、紫蘇或西紅柿的葉,揉出汁塗抹於人體裸露的皮膚上,蚊蟲聞到這些植物汁散發出來的特殊氣味,唯恐避之不及。
將3至5片維生素B1溶解於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體,能驅除蚊蟲叮咬。
用調味品中的八角、茴香各兩枚,泡於溫水臉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在燈下掛一把香蔥,或用紗袋裝幾根蔥段有助於驅蚊。
穿黃色、白色等淺色衣服可以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機率。
根據達爾文天擇說理論,用相同藥劑會使無抗藥性的蚊子死亡,而有抗藥性的蚊子將會繼續繁衍,最後藥劑將無法對蚊子起作用,故應更換藥劑使用。
文化
蚊子又被稱為白鳥。《大戴禮記·夏小正》:「白鳥也者,謂蚊蚋也。」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上》:「白鳥,蚊也。齊桓公臥於柏寢 ,謂仲父 曰:『吾國富民殷,無餘憂矣。一物失所,寡人猶為之悒悒,今白鳥營營,飢而未飽,寡人憂之。』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
參考文獻
1.^ Taubes G. A mosquito bites back.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77; 24 Aug:40-6
2.^ 蚊子傳播登革病毒的機制,陳維鈞,「科學發展」第368期,2003年8月
3.^ Shell ER. Resurgence of a deadly disease. The Atlantic Monthly. 1997;Aug: 45-60
4.^ Global Malaria Programme (GMP),WH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A%8A

上一篇:文史哲性多重人格

下一篇:醫政一家親

阿楨 2020-01-10 09:51:47

紅火蟻疫情難減 監院報告:政府不統合 2020-01-09 台灣醒報

紅火蟻入侵台灣已超過16年!監察院9日公佈調查報告指出,紅火蟻的疫情一直無法有效減少,原因在於中央農委會和地方政府的事權分散、缺乏專責人力與整合不易。對此,監委認為,政府應增列經費和人力,並落實標準作業程式執行,未來才有機會將紅火蟻根除。
  僅控制北部地區
監察委員包宗和、李月德指出,紅火蟻的防治工作是由農委會統籌推動,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提供技術協助,各縣市政府負責實際執行工作。然而多年下來,受害區域面積一直無法有效減少,僅能勉強控制紅火蟻入侵區域於北部地區。
「關鍵在於中央與各縣市政府各行其是、缺乏專責人力與整合不易。」包宗和和李月德調查發現,農委會雖訂有「紅火蟻標準作業程式」,但執行上問題重重,包含防治藥劑效能不足、土方及苗圃植栽移動管制不易、需防治面積圖資老舊及施藥廠商防治量能不足等缺失,對此應全面檢討。
  人力不足施藥不當
兩位監委表示,農委會設立的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更出現專責人力不足的情況,卻必須負責全國紅火蟻防治工作技術研發、圖資供應及施藥面積、覆蓋率檢核等工作,對此,農委會應增列經費和人力,以使國內紅火蟻防治工作有效推動。
桃園市作為國內首遭紅火蟻入侵而且受災面積最大之行政區,至今需防治面積高達4萬9,000餘公頃。包宗和和李月德也指出諸多問題,例如預算編列分配欠妥、人力不足、施藥抽查不實等缺失,而且對於營建所用的土石方缺乏主動監督機制,使其成為紅火蟻防治的漏洞,

阿楨 2019-09-17 08:36:57

天擇又贏了 基改滅蚊宣告失敗 2019/09/16 中時

蚊子不僅僅是一種惱人的害蟲 ,而且相當致命,它們可是的徹頭徹尾的危險疾病載體,包括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黃熱病,以及茲卡,都是蚊子所散播。如何殺滅蚊子?最具創新性的想法之一是釋放基因改造雄蚊,這些雄蚊會產生羸弱的後代,科學家認為,只要幾代的時間應該能破壞蚊子種群。然而不幸的是,在巴西的測試似乎已經失敗,突變蚊子的基因,現在與本地蚊群混合,種族在幾代之後又明顯回升。換言之,達爾文是對的,天擇仍然贏得勝利。
兩年前,茲卡病在中南美洲爆發,要是孕婦遭到帶有茲卡的蚊子所叮咬,會造成胎兒發育不良,導致新生兒小頭症,非常可怕,因此科學家紛紛研究如何對抗可惡的蚊子,其中最被期待的就是基改雄蚊法,科學家製作出一種帶有顯性基因的雄蚊,這種蚊子體內藏著一種基因炸彈,當它們與野生雌性蚊交配時,基因炸彈會在後代引爆,會使後代的生育力下降,少數出生的蚊子也應該太羸弱而無法長期存活。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的研究結果,基因炸彈的破壞威力高達85%,被寄與厚望,已開始在佛羅裡達、巴西等地進行區域實驗。
然而最近傳來失敗的消息,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檢查了巴西雅科比納市(Jacobina)周圍的蚊子,此處是該技術在過去幾年最大測試地,他們發現,在放出基改雄蚊的幾個月後,蚊子的數量雖然有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但再一段時間後就反彈回升,而且一些原生蚊子體內,已有基改工程蚊子的基因,換言之,蚊子已經適應了基改炸彈,並且與之共存。
基改蚊子是由一家名為Oxitec的公司開發的,先曾已獲得美國食藥署FDA批准進行這類檢測。在巴西的案例中,每週放出45萬隻改造雄蚊在雅科比納市,釋放了27個月,總數量達到數千萬隻,一開始情況順利,在6~12個月後,蚊子的總體數量確實有所下降,但是大約在18個月後,蚊子數量又開始反彈。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理論上,基改蚊子的後代,應該只有3%到4%的數量能產生後代,但他們似乎並不像預期的那樣脆弱,它們能夠成熟,而且具有繁殖能力,因此測試結束時,有明確證據表明來自帶有改造基因的蚊子,已被整合到野生種群中。
更糟糕的是,這場基因實驗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使蚊子更具基因多樣性。現在該地區的蚊子都是混血種,由三種不同來源的蚊子:原始的巴西蚊子,加上來自古巴和墨西哥的蚊子,這是因為當初的基改蚊字就是選用古巴和墨西哥的,這種更廣泛的基因庫,可能使蚊子更有適應能力。

圖博館 2016-08-09 10:11:43

回應
 真是處處是歷史啊
 最討厭這種跟風的撰稿人,靠譁眾取寵吸引點擊量
 你是來搞笑的,那現在關注奧運會豈不是全球跟風?媒體豈不是全都在跟風播報?
 我擦,沒看錯吧,一頂蚊帳400美刀?
 中國沒那麼貴,也就是20刀左右。
 文人陛下蚊群飛舞所發出“蚊雷”是什麼樣。
 高中住校時,因不遠處是條水溝。所以蚊子巨多。寢室裡不說有一萬隻,幾千是有的。這種情況只有蚊帳管用。晚上睡覺那就是一片嗡嗡嗡。大概這就是“蚊雷”“蚊柱”“蚊捲風”。
 不知道把積水暗溝清除麼?
 你不可能讓你家裡附近全部沒水吧,特別是南方,隨便倒點洗菜水都會積兩天,隨便一個水田邊的樹蔭下都可能有蚊子滋生,就是現代化的小區都做不到完全沒蚊子
 我記得看過一篇報導,在美國,最大的蚊子孳生因素居然是汽車!原因就是換下來的汽車報廢輪胎,由於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王國,每年換下來的輪胎不計其數,於是每到夏天,廢舊輪胎堆積地就成了蚊子的王國和樂園。我國現在據說也有近2億多輛汽車了,是不是也會產生這種公害?
http://www.guancha.cn/dongdong/2016_08_09_3705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