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勝逃得了嗎
<二人羈押一飭回 證供是關鍵>中國時報 2007.05.25趙國明/台北報導
檢調偵辦國立故宮博物院整建工程弊案,依圖利罪嫌將故宮前院長石守謙、前主任秘書薛飛源、技士蕭志明三人聲請羈押,法官裁定薛飛源及蕭志明兩人收押禁見,石守謙飭回,不同的際遇,證供是關鍵所在。
被法官裁定羈押的前主祕薛飛源與技士蕭志明,據辦案人員查證,蕭志明是疏通評選委員會的承辦人員,讓「先期規畫」和「後期設計監造」一次合併辦理的決議順利通過,再簽呈公文上報給主祕薛飛源核准,以「限制標」安排羅興華事務所得標。此部分被其他涉案官員指證無誤。
薛飛源也是被其他涉案官員一口咬死,指證他是工程招標案的全權主導者,更是涉嫌圖利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的決行人,因此薛、蕭兩人因同案者的證詞,才被法院認定涉嫌圖利重大,且有串證之虞裁定收押。
獲得飭回的前院長石守謙,據指出,在訊問時堅稱只是橡皮圖章,並辯稱如果他不簽准,公文便發不出去,故宮後續追加的工程勢必無法如期發包施工,基於工程迫在眉睫,他只有尊重評選委員及基層的專業,沒有圖利行為。
由於沒有一位涉案官員指證他涉嫌圖利,法官對檢方聲押的理由也持不同的見解,才使他「低空掠過」獲飭回。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07.05.25台北報導】故宮改建工程弊案愈滾愈大,案情向上發展。立委李慶安、陳景峻九十一年十二月在立法院質疑故宮追加預算不合法也不合理,當時的院長杜正勝表示,故宮追加工程預算從三點八億增加到五點八億,是行政院長張俊雄同意的。
故宮改建工程弊案早在五年前就已「現形」。九十一年十二月廿八日的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審查故宮預算,李慶安、陳景峻當著杜正勝的面,質疑工程弊端重重。「報告委員,對故宮的一切事情,我完全負責任。」杜正勝當時堅持限制性招標、追加預算完全依法處理。針對弊案關鍵的整修經費爆增疑雲,陳景峻甚至醜話說在前面,要杜正勝注意,「好好思考」工程追加預算的問題。
杜正勝答復陳景峻質詢時說,工程是公開招標,總共有十家建築師事務所來競標。追加工程的預算從三億八千萬增加到五億八千萬元,是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巡視故宮後,認為故宮是卅、四十年老舊建築,就增加這筆預算。
中時社論》閩南語改台語 台獨的文化霸凌 2024/07/26
教育部主管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將正名為「台灣台語」考試。文化部也已要求各機關,全面檢討修正對外使用國家語言名稱,優先使用台灣台語等。此事已引起學界的嘩然,特別是語言學界,深恐讓台灣變成一個學術上的孤島,鬧成國際笑話,讓人感到丟臉極了。正在此際,賴清德總統日前參加民進黨全代會時也全程使用閩南語致詞,並強調要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引發議論。
如果說,「台語」是一個社會上通俗使用的說法,大家都沒有話講。但是如果要做為「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的正式名稱,這將涉及到語言學的分類方法,就必須依照語言學的學術標準正確使用,才具有認證的意義。否則只有台灣自認的台語,在國際上無人知道你意何所指,那就毫無意義。
立委無知可以原諒,但教育部與文化部跟著起舞,這是何其可悲、自甘沉淪的文化教育!
事實上,就算改名叫「台灣台語」也改變不了什麼事。從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多少台灣知識分子為了對抗日本人的同化政策,刻意在民間用「台語」教授古文經典。
抗日的台灣知識分子要以此跟日本的皇民化政策對抗,與台獨所意欲標榜的政治意識,又恰是相反的,那麼,改為「台灣台語」又有什麼意義呢?
即使從歷史語言學的層面來看,也是說不過去的。台灣的語言構成是原住民族的南島語族、移民而來的閩南人、客家人、潮汕人等,再加上1949年遷徙而來的全中國百萬軍民文人所共同構成。而現在還要加上百萬餘人的新住民。他們為台灣帶來新的語言、生活與文化,那是多元包容的開放社會的根基。把閩南語獨尊為「台灣台語」那不僅是一種「河洛沙文主義」,更是對其他族群的歧視。
反智去中 走向愚民社會
民進黨為了遂行其台獨主張,一心一意去中國化,教育部、文化部全然不顧文化的淵源與史實,而賴清德以國家元首之尊不思扭轉這種錯誤的文化認知,反而以意識形態引領如此反智的去中化風潮,令人思之極恐。
李遠(1951年10月30日—),筆名小野,生於臺灣臺北市,作家、編劇。現任文化部部長,曾任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其在中央電影公司期間參與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
紂王被汙名化 2021-12-20 觀察者網 四川師大 李競恒
【導讀】 日前,知識考古類節目《隱秘的細節》因重評紂王妲己,引發爭議。節目說,從史料和文物出發,紂王帝辛不僅不昏庸殘暴,還是個難得的英明強幹的君主
《論語•子張》子貢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貢就很清楚,紂王並沒有傳說中那麼惡。
實際上,紂王頭上惡名的疊加過程,如「牝雞司晨」和「惟婦言是用」,但甲骨卜辭和西周金文顯示,商周女性貴族是廣泛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的。最著名的就是婦好,她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胡厚宣統計,僅武丁時稱「婦」的就有六十多人。西周王姜,《作冊夨令簋》、《作冊睘卣》之類的銅器銘文都記載過她掌管周朝的武器生產,還擁有龐大的土地、臣屬班子。
紂王「酒池肉林」,實際上飲酒吃肉是殷商祭祀禮儀的重要內容,甲骨奏字,即割裂祭祀牲體的祭肉,懸掛在樹上進獻給神靈。《甲骨文合集》第23256片「祭其酒、奏,其在父丁」,即以大量的祼祭之酒與懸掛於樹的肉祭祀父丁之神。類似的獻祭物件還有嶽、河、山、四土、祖乙、妣壬等自然神、祖先神等。
李碩《翦商》認為,魏晉時杜撰的《尚書•泰誓》,武王歷數紂王的罪行:包括焚炙忠良,刳剔孕婦。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這些就是《封神演義》中酷刑的原型。但《尚書•牧誓》就溫和得多:「今商王,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不祭祖);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排擠自家兄弟,重用無恥之徒) 。」 剖心、刳腹的原型是人祭,是商朝的國家行為,不該由紂王一個人來背鍋。二里頭的夏朝偶有人殉,但商人祭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人牲最多的是武丁,九千多人,而紂王 104人。導致紂王迅速兵敗的是東南的淮夷叛亂牽扯了商朝兵力。(人殉/祭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希臘人、南美的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也有。中國最早出現在(東夷)大汶口文化(元前3500-2500,李學勤、唐蘭、裘錫圭認為殷商甲骨文源自於大汶口陶文。)後來的良渚文化(元前3200-2000) 、龍山文化(元前3000-1900年)、二里頭文化(元前1920-1520)、都發現有殉人。商人原出於東夷的一支(中國學界關於商部族發祥於何處主要有五種觀點:陝西説、山西説、東方説、幽燕説、東北説等)。《詩經•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其始祖帝嚳化身為玄鳥,帝嚳次妃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契(商特有的青銅酒器爵杯也是鳥之造型)。 周人本無人祭傳統,武王伐紂後,曾模仿商人,用大量俘虜作為人牲,《尚書•一》武成》曰:「今商王受無道,……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逸周書: 世俘解)武王遂徵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武王在祀,…乃以先馘入燎於周廟。」但孟子(盡心章下)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中國科學院古DNA實驗室主任付巧妹團隊2020年5月15日首次在《科學》雜誌揭秘中國史前人群遷徙動態與族群源流: 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現今的東亞人群,不管是來自北方還是南方,都同時混合有古北方人群成分(黃河沿岸的山東人群)和古南方人群成分(福建與臺灣海峽島嶼人群),但北方影響更為廣泛。他們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付2015年在《自然》雜誌的論文,通過比對,一位4.2-3.7萬年前的羅馬尼亞早期現代人被發現含有6-9%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尼安德塔人出現於40-80萬年前,約3萬年前滅絕,但它的基因在亞歐大陸的現代人身上廣泛存在。)
臺灣史前時期,橫越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澎湖原人(約45至19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台南左鎮人、台東長濱文化等(約50,000至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台北圓山文化、十三行文化等(約7,000年至原住民居台前)。
《夏商周斷代工程》2000-11-09出版的簡本,推求克商年的主要途徑,一是通過關鍵性考古遺址的碳十四測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獻記載的綜合研究,縮小武王克商年的範圍;二是在以上範圍內,通過金文的排譜和對武王克商的天文學推算,推定為元前1046年,明確了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體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為公元前1600年,明確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推定夏代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
政大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民調 郭正亮控錯誤扭曲:跟生活脫節 2024/04/22 中時
郭正亮18日在網路節目《亮劍台灣》認為,這項民調嚴重簡化、誤導台灣民眾的理解。
政治大學選研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2023年的研究顯示,認為「我是台灣人」的佔61.7%;認為「我是中國人」的佔2.4%;認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32%。
郭正亮分析,「台灣人認同」未必等於「台灣國族認同」。譬如他是來台第4代,出生在台灣,所以是台灣人;有些人認同台灣的生活價值,希望保有現在的生活方式,所以認同是台灣人;第三就是認同台灣的政治制度,例如民主自由,所以認同是台灣人。但這和統獨沒有關係,也不等於要否定中華民族,也不等於是台灣國族認同。
郭正亮認為,政大選研中心調查「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卻不細究內涵,這樣的做法有問題!尤其民進黨利用政大的民調,政治解讀為大部分台灣人都想要獨立,只是因為怕有戰爭,所以不敢主張。
而政大選研的民調「中國人認同」偏低,郭正亮指出,可能因為等同於「認同外來政權」、「認同兩岸統一」,並未細分原因,混淆太多層面,應該用更中性的概念,例如中華民族來測試看看。「我誠心建議政大選研中心重新做民調」, 不能只用台灣人跟中國人,一定還要加上其他概念。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023年4月國政民調,可以複選,「自我認同為台灣人」均占9成多,自認是「中華民國一分子」者為78.2%,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有57.7%,過半!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仍有28.9%。
根據「台獨聯盟」2023年11月的民調,認同自己只有台灣人身分,只有30.7%,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
郭正亮披露,台獨聯盟為何會這樣問?因為他們反對中華民國,他們認為只要認同中華民國,就不是認同台灣建國。「我反而欣賞這種論述,邏輯清清楚楚,不會誤會」,郭認為,台獨聯盟很誠實,這才是真正台灣國族認同,獨盟問的才是對的。台獨聯盟做的台灣人認同是30.7%,政治大學做的台灣人認同是61.7%,相差31個百分點。
郭正亮稱,「台獨聯盟」民調,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加起來61.3%,和《美麗島電子報》中華民族認同57.7%,比較接近。也就是認同中華民國的人,接近認同中華民族。
中時社論》1624 文化部謬誤的海洋史觀
文化部花費8千多萬製作一部大型歷史歌仔戲《1624》,找來歌仔戲偶像級明星群演員,也找來擅長現代歌劇的舞台劇導演,但所得到的評價卻超出預期的低。
台灣誕生 非始於荷蘭
台灣一直有一個迷思:1624年荷蘭人來了,台灣的歷史才開始。這種史觀始於陳水扁時期,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舉辦一場名為「台灣的誕生」展覽,這一檔與荷蘭合作的展覽,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舊地圖與過去東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蘭人從台灣向明朝訂購的瓷器。
這些文物當然可以印證台灣在大航海時代即參與了第一波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但所有東亞國家,從麻六甲、馬尼拉、越南、巴達維亞,到日本的長崎、平戶等,哪一個不是呢?廣州、漳州、雙嶼等,早在16世紀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往來港口。是以,這種「1624年荷蘭來台,所以台灣誕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台」的姿態,實在有一點自卑,也缺乏世界觀。從原住民立場看更是謬誤,那是一種哥倫布所聲稱的「我們來了,美洲的歷史才開始」一樣,是帝國主義的史觀。台灣史豈是荷蘭來了才開始,那原住民和漢人呢?
台獨執念 斬文化臍帶
台灣不是一個荒島,而是開始有了多樣商業活動的商港。顏思齊的來台,鄭芝龍的崛起,皆始於此。若無鄭芝龍也就無後來的鄭成功驅逐荷蘭,完成開台使命。難怪高金素梅要質疑文化部:「1624這齣戲要讓觀眾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若要談台灣史,為何不從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談起?還是這個海洋史觀只是為了一個400年的台獨政治執念?」她更一語道破,民進黨的海洋史觀不過是歐洲掠奪殖民的強盜史觀。
當前世界史的論述,逐漸擺脫歐美史家的話語霸權,回歸各民族、國家為主體的論述。只是民進黨的台獨史觀在抗中、反中意識下,罔顧歷史事實,不只是將一般熟知的日據時代歷史美化、國民政府遷台史醜化,更是從骨子裡刻意將國府扭曲為流亡政權,切割中國的歷史臍帶。如今文化部連更早的明鄭時期歷史也要竄改,自甘為帝國的犬馬,把台灣史碎片化。這樣如何對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台灣的開台祖先呢?民進黨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確凌駕專業,下一任文化部長李遠敢導正錯誤的史觀嗎?
杜正勝沒有說出的貓膩 2023/02/06 胡文琦
號稱史學泰斗、中研院院士的杜正勝透過史學方法來分析爬梳「『中國』擴張模式的3步驟」,得出的結論分別是「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杜正勝表示,中國也正用這些步驟對待維吾爾族與藏人等,若台灣和中國大陸統一,「即使簽署和平協議,台灣也會面臨『同樣命運』」云云,並評估中國屆時會對台灣所施行的策略最重要的即是「思想改造」。
暫不論杜正勝有無既定刻板的意識形態與有色眼鏡,乃至是暫時拋開筆者與杜先生對「中國一詞」的定義與期許不同,甚至現在的民進黨中央政府亦就是在進行「同樣『去中化』的『思想改造工程』」不說,其一席「即使簽署和平協議,台灣也會面臨同樣命運」的中文邏輯則顯然大有貓膩,與刻意無病呻吟的強烈嫌疑之處。
一來,杜先生並沒有誠實的講述「就在出現同樣命運」之前,台灣因自身各種應對方式,所可能出現的不同程度、範圍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評估,二來,一個充滿弔詭又帶點無奈的文義即是,既然台灣無論如何努力,唯最終的命運「都肯定仍是『被征服』」的進入所謂「中國擴張模式3步驟」的話,那麼,執政黨乃至是領導人又究竟該如何盡最大可能,來爭取台灣最大的福祉利益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呢?直言之,杜正勝就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應
杜說的擴張模式的3步驟-「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不就是冥盡黨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一直在幹的鳥事。
杜把冥盡黨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一直在幹的擴張模式3步驟-「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事實統統都洩露了說出來了...
三隻小豬都是成語的垃圾院士,其水準…,笑死。
令人懷疑所謂院士是否只是因為政治正確才上位,應該考慮取消杜的院士資格吧?
這不是西方的普世價值嗎?靶都已經畫好了,不就一直射箭就行
楨回應:
染政毒(獨)之中研院院士即變終研院怨士
染政毒(獨)之文化總會即變文化塚會
染政毒(獨)之文建會即變文賤會
染政毒(獨)之國史館即變狗屎館
杜正勝沒有說出的貓膩 2023/02/06 胡文琦
號稱史學泰斗、中研院院士的杜正勝透過史學方法來分析爬梳「『中國』擴張模式的3步驟」,得出的結論分別是「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杜正勝表示,中國也正用這些步驟對待維吾爾族與藏人等,若台灣和中國大陸統一,「即使簽署和平協議,台灣也會面臨『同樣命運』」云云,並評估中國屆時會對台灣所施行的策略最重要的即是「思想改造」。
暫不論杜正勝有無既定刻板的意識形態與有色眼鏡,乃至是暫時拋開筆者與杜先生對「中國一詞」的定義與期許不同,甚至現在的民進黨中央政府亦就是在進行「同樣『去中化』的『思想改造工程』」不說,其一席「即使簽署和平協議,台灣也會面臨同樣命運」的中文邏輯則顯然大有貓膩,與刻意無病呻吟的強烈嫌疑之處。
一來,杜先生並沒有誠實的講述「就在出現同樣命運」之前,台灣因自身各種應對方式,所可能出現的不同程度、範圍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評估,二來,一個充滿弔詭又帶點無奈的文義即是,既然台灣無論如何努力,唯最終的命運「都肯定仍是『被征服』」的進入所謂「中國擴張模式3步驟」的話,那麼,執政黨乃至是領導人又究竟該如何盡最大可能,來爭取台灣最大的福祉利益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呢?直言之,杜正勝就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應
杜說的擴張模式的3步驟-「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不就是冥盡黨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一直在幹的鳥事。
杜把冥盡黨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一直在幹的擴張模式3步驟-「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事實統統都洩露了說出來了...
三隻小豬都是成語的垃圾院士,其水準…,笑死。
令人懷疑所謂院士是否只是因為政治正確才上位,應該考慮取消杜的院士資格吧?
這不是西方的普世價值嗎?靶都已經畫好了,不就一直射箭就行
故宮改頭換面去中國化 民憂毀容 2022/11/06 中國時報 李怡芸
故宮的破損文物可待修復,而故宮的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又會讓故宮「修復」出什麼樣的面貌?
臺北故宮正館自民國54年創建,幾經擴建仍維持原建築師黃寶瑜的設計,外觀呈中國宮殿式,並於109年10月26日登錄為歷史建築,近年故宮因正館展覽空間不足,先後提出「大故宮計畫」、「新故宮計畫」,然而今年9月23、24日舉辦的故宮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說明會上所公告的設計圖,卻令附近居民及關心故宮者大嘆:形同毀容。
據故宮簡報,修復後的故宮正館將在1樓前方廣場新建大片玻璃建築為入口亭,不僅現有〈懷素自敘帖〉玻璃帷幕被取代,且大片灰色屋頂與原有建築的米色宮牆不協調,也遮蔽2樓宮牆特色及空間高度的視野美感。館內則1樓到2樓的迎賓大樓梯拆除,4樓三希堂地板打洞,在內部形成一個挑高4樓的八角中庭。
對此案持反對意見者認為,故宮主體修復應是以漏水、管線修復、結構補強為要,然而故宮所提出的計畫卻破壞了原歷史建築群的完整;在57年的舊建築中做出挖地板等大規模拆除工程,是否會破壞結構也令人憂心,且修復後的主館展覽空間也未獲大幅增加,根本是以修復之名將建築外觀「去中國化」。
文資團體指故宮的修復再利用計畫已違反《文資法》第34條,且兩場說明會資料未事前公告,牽涉專業部分根本無法有效溝通,事後公告的簡報檔也未有詳細文字說明,批評故宮的說明會只是在走程式,無意尊重民意團體,對臺北文資審議初步通過憂心忡忡。
臺北市文化局則回應,該案規畫新建入口亭位置位於故宮歷史建築範圍內,不適用《文資法》第34條,而該案前經文資委員專案小組初步討論,並請故宮補充資料,後續仍須由文資委員討論進行表決後,始能確認通過與否及需修正內容。
只略古詳今,就器識短淺 2020/09/23 中時 林谷芳
國中歷史課綱「去中國化」是個不爭的事實,可教育當局卻可以大剌剌地說編輯落點在「略古詳今」,在培養「世界公民」,其言雖大,卻就是司馬昭之心的文飾之詞。即便「略古詳今」與「世界公民」,與「普世價值」、「進步價值」一樣,率爾認定,就會被它牽著鼻子走,還自以為是。
來自民間的「古典自救」 2021/05/06 中時 林谷芳
的確,這幾年的「去中國化」令人心驚,從商周到隋唐,歷史課本可以用4頁精簡帶過;雖美其名曰略古詳今,但中國文明定型就在周代,秦統一天下在政治史、文化史的意義尤大,漢朝是如今漢人所以稱為漢人的原因,而春秋百家爭鳴,正如希臘的諸哲競秀,後世從哲思到行為都奠基於此,很難想像西方的歷史課本會以4頁就「打發」掉希臘!
會如此,當然是有人想盡快徹底拔除台灣人身上的中國因子,然而,講的是中文,就算台語,也是漢語的一支,姓的是中國姓,拜的是中國神,親屬結構、社會組織、思維特徵,多是受中國文化影響,又如何能徹底拔除?
拔除不可能,換來的卻是抹掉古典之後的台灣。古典是歷史的縱深、文化的積澱,缺此,社會就短淺,國族認同也將經不起考驗,文化更不可能長遠發展。
好在,台灣的民間社會也不完全坐以待斃,最近一群有心人就以自己的力量做了民間的「古典自救」。它是由長年推動「漢字文化」的漢光文教基金會贊助,「一爐香文化事業」策畫製作,共同推出的《理想的讀本》。國文部分已編四冊,每冊選讀15篇選文,包括固定比例的文言文與古典詩詞,近現代創作或翻譯的白話文與現代詩歌,希望藉由這些作品,詮釋文字之用、文學之美、文化之豐,讓古典與當代成為不中斷的連續體。以第二冊為例,古典部分有莊子的哲思;孔孟的雋語;左傳、顧炎武、諸葛亮的策論;李白、李清照等的詩詞6首;柳宗元、唐代傳奇的古文。當代則選了紀弦、商禽等的新詩3首;西西、鍾芳玲、黃春明的散文與小說;世界文學有維吉尼亞.吳爾芙與海明威的作品。範圍及於古典與當代,具體反映了對學子國文涵養的整體想定。
《醜陋的中國人》絕版,臺灣的中國人瀕危? 2021-11-16 雁默
柏楊遺孀張香華正式向兩岸出版商發出聲明:“依柏楊生前交代,如今將永遠停止發行《醜陋的中國人》”。原因是有出版社希望取得授權,摘文選入臺灣中學一年級教材,張擔心此作品被用來辱華,故而斷然拒絕。
張對現在臺灣教育和新課綱“去中國化”甚至“反中”無法苟同,尤其痛心於如今的“國文”、歷史教材,刪減文言文,以“東亞史”觀點取代“中國史”等現象,根本是執政者“去中國化”的教學策略。“(青少年)在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即便讀了柏楊的文章,又怎能領會柏楊的精神?”
《醜》將於2024年與兩岸原出版社合約到期後,永不再續約,張甚至希望兩岸出版社自即日起便不再出版此書。她強調,柏楊生前一再交代,當大陸文明已經進步了,就要廢除這本書的發行。
《醜陋的中國人》絕版,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就像李敖一樣,被蔣家關過,自然討厭老國民黨與其党國體制與思想,因此在思維上,只有在西方文化裡能找到容身之地,並據此反國民黨。
《醜》全書的重點在於闡述“醬缸文化”,所針對的是中國的官場文化,以及在此文化支配下的中國社會,而腐敗的核心則被認為是儒家文化。
國恥時代的中國文人,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強烈情感,以西方文化作為對照組,對儒家文化的理解偏差得很嚴重。柏楊對儒家的誤解與偏見,是那個時代普遍的文化現象。
但在今日,自福山的“歷史終結論”破產後,所有曾經以西方文化為高標的文化理論也都隨之破產。
相關新聞
《醜陋的中國人》將停止發行?人民文學出版社:目前正常銷售
回應
柏楊是中華文明衰弱時代自卑者集中表現,早已被時代所拋棄,幸有佳偶,全其後事,免得被掛在歷史恥辱柱上。
美媒:文化偏見讓西方忽視中國考古成就
美國《華盛頓郵報》2021-05-11這是中國考古的黃金時代,但西方正置若罔聞 副題:與中國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考古發現相比,(西方對)埃及考古發現鋪天蓋地的報導暴露文化偏見 今年4月初,有消息稱在盧克索發現距今3000年的“失落的黃金城”阿托恩(古埃及信奉的太陽神)。該發現得到美國多家(主流)媒體突出報導。這與美媒對中國三星堆遺址一系列驚人新發現的缺乏關注,形成鮮明對照。三星堆發掘出500多件文物,包括大型黃金面具、象牙、青銅器等。這當然值得關注,因為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中華文明如何形成的理解。
埃及和中國的考古對我們理解人類歷史都至關重要,那西方對二者的關注為何存在如此強烈反差?兩個原因使埃及考古在西方引發共鳴。首先,西方存在一種實為殖民主義遺產的浪漫主義情愫,如今的有關報導是帝國主義傳統的產物。其次,對地中海地區(考古)發現的關注凸顯一種持久偏見——把美國列為地中海文明的直系“傳人”。
相比之下,中國考古被視為與美國文明無關。但這種觀點應被重新考量。首先,約6%的美國人為亞裔,是“美國故事”的一部分。同樣重要的是,所有古代文明都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都值得研究探討,而非取決於是否與希臘-羅馬-歐洲“血統”存在地理或所謂的文化聯繫。所有陌生的生活經歷對歷史研究皆有價值。與其他地區相比,沒有任何理由說明打造埃及文明“紀念碑”與美國的多樣化根基存在更緊密關係。
說近來針對亞裔的暴力源自美國媒體忽視中國考古,或許牽強。但認為中國歷史並非“我們的”故事,絕對是一種隱秘的有害想法,這會加劇所謂亞裔美國人是“異類”的觀念。美國社會源於不同地理和文化根基,我們應努力承認並讚美這些多樣化來源,包括更關注中國激動人心的考古發現。
謎樣的王國,傳奇的文化 1999-06-01
中研院史語所所長杜正勝:文物會說話,三星堆證實了四千多年前,長江上游流域的川西平原已經發展出媲美殷商時期高度文明的社會。文物會說話,它還推翻了古訓。孔子所言:「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髮左衽」「束髮右衽」一直是野蠻和文明的分野。
https://www.gvm.com.tw/article/5820
相關新聞
杜正勝故宮改革中如何以多元文化修正中華國族主義
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318492
三星堆傳奇- 台灣光華雜誌
三星堆出土文物繁多,除了銅製人像、頭像及面具展現著蜀文化的獨特魅力,其他銅製容器、玉器、陶器及內陸四川不應有的海貝卻又說明了蜀文化與四方往來的文化交融。
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張光遠在〈商代古蜀文明與四方關係〉一文中,詳細比對了蜀文化與其他文化相同的器物:例如一隻銅尊上出現著虎食人浮雕的「龍虎尊」,在相距近兩千公里外、淮河流域的安徽省有酷似的文物出土;另一件鑄有六隻飛鳥與三個牛頭的尊,則在湖南及陝西都有相似出土文物,證明了三星堆的蜀人對於千里以外中原的銅禮器並不陌生。除了銅器之外,三星堆玉璋的製作,材料來自鄰近西北羌人豐富的玉礦,形式是將鬼方玉璋加以變化,而自成一套演進體系,這又說明了三星堆甚至與陝北高原的鬼方都有往來接觸。「絕對不要把古人想得太簡單了,」趙殿增表示。
川大教授李競恒:在這些方面,三星堆和中原一模一樣 2021-03-25
觀察者網:三星堆出土的黃金權杖、青銅大立人和青銅縱目面具充滿“異域風情”更是備受關注。但我們也看到三星堆同期出土的玉琮、青銅尊、陶器仍是具有中原色彩的。到底該怎麼審視三星堆與中原文明的聯繫?
李競恒:三星堆有點類似敦煌的角色,是一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所以肯定會體現出和外部文化交流的一些特徵。但基本文化屬性是中國的,這是毋容置疑的。
三星堆的禮制,受到過中原二里頭文化的強烈影響,比如三星堆的重要禮器玉牙璋,就是二裡頭牙璋的形制。又比如青銅獸面牌,這是二裡頭的重要禮器,三星堆也有這種青銅獸面牌。三星堆的陶盉在形制上與二裡頭的陶盉一樣,其功能都是祭祀“上下神祇”,實現“上下交泰”的禮制功能。
三星堆的青銅神樹,體現的宇宙觀完全是中華文明的,當時中原信仰是宇宙中心有建木、若木這些神樹。
李競恒:三星堆比同時期的中原更重視黃金,這屬於一個地方性的習俗,一點也不奇怪。當時是方國聯盟,王夫之、梁啟超、王國維等學者都談過,夏商中原王朝相當於是一個“盟主”而已,這個盟主對於聯盟中各方國的禮俗、習慣都是不干預的。《禮記•曲禮下》說:“君子行禮,不求變俗”,孔疏:“俗者,本國禮法所行也”,就是說要尊重各方國、諸侯的地方習俗,不要去改變它。
蔡政府放了故宮吧!讓藝術起死回生 2019-01-30 聯合報
故宮新院長傳出可能由曾任故宮院長的林曼麗回任。林曼麗在前院長陳其南剛去職時,否認要回鍋,如今卻鬆口表示「義不容辭」,態度明顯轉變。目前的故宮,不論哪一位新院長上任,都有三大待解難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千瘡百孔的「新故宮」計畫。
該計畫從一開始的設計不佳、閉館、預算不明,到文物搬遷問題、工程專案管理PCM至今流標等風波,其實原本都可避免。但高層一意孤行又缺少專業幕僚,加上擔心內部反對,乾脆決策都黑箱進行,才造成處處做、處處錯的窘境。
故宮內部其實不少人認為「新故宮」根本不須進行,但行政院預算已撥,新院長如何面對新故宮,將是首個難題。
外界更有感的問題,還包括故宮參觀人次每況愈下。近年故宮北院參觀人數從105年460萬人次,急掉到107年的380萬人次;南院從105年的140萬人次,掉到107年76萬人次。雖說人次並非判斷品質的唯一標準,但新院長如何讓故宮起死回生,將是第二道難題。
新院長同樣難的問題,則是如何在民進黨政府下,創造高層能接受的故宮論述。陳其南說要將故宮「台灣化」,又發表個人理想的「一島三場館」宏論,最後倉促下台;新任院長如何兼顧藝術專業,又在政治性上讓府院認同,恐考驗智慧與手腕。
擁有國際聲譽的故宮,經這兩、三年折騰,已元氣大傷。府院高層應還它藝術本色,讓專業回到專業吧!
藏黑箱的故宮 還算是陳其南的壯志嗎? 2018-11-20 聯合報
故宮「新故宮計畫」爭議不斷,行政院才滅火稱並未要因整修北院、閉館三年,故宮院長陳其南卻似乎因深感滿腹壯志無人知,硬是在媒體披露沒跟院內高層開過會的個人版「新故宮計畫」。一連串事件,暴露故宮政策如何黑箱進行,政治力量又如何干預藝術專業,顯出臺灣當今文化的重大危機。
人類學者出身的陳其南,曾以閩南漢人社會來台後如何「土著化」的研究理論馳名,名響人類學界。上任故宮,他念念不忘這「土著化」理論,在就任記者會大談將把故宮「土著化」、「台灣化」,讓外界驚疑在他眼裡,故宮並非「台灣人的故宮」。
要到陳其南大談個人版新故宮計畫,人們才恍然大悟,這正是他念念在茲的「故宮台灣化」藍圖。在這計畫中,故宮本體會分散在全台三處博物館、各以「東方」為名,這對陳其南來說,必是他土著化理論又一延伸力作,藉由「東方」之名模糊中國脈絡,成功改造故宮,搬去民進黨最難以自圓其說的心中大石,也為他個人歷史定位再立里程碑。
陳其南欠缺藝術專業的事實,也讓他的「故宮台灣化」新故宮計畫不但不可行,還可能毀滅台灣保管這眾多珍貴文物的世界名聲與利基,甚至震動世界藝術圈版圖。
藝術界就指出,故宮在世界藝術地圖早有定位,一旦改名、分散展品,影響慘烈,更別說搬遷過程中可能引發的文物災難。至於稱為「東方」博物館群,展品卻明明都來自中國,姑且不論意識型態心態,在藝術實務上也顯有重大漏洞。
回應
故宮是黨產,由黨產會查封,送給南院。故宮現址就改為東廠公署即可,名符其實!
幾乎每一個綠官都成為"台獨反中"的工具, 悲哀!
這就民進黨用人標準,用人唯親,只看顏色不看專業的後果。看看這個,看看北農,看看臺大。包括電力政策還有一大堆的案例,濫權的民進黨你到底要迫害台灣到何種境地?
外雙溪的館舍建成之後,國民黨也一直以此為觀光噱頭,才有今日海外旅客到臺北都要去故宮的既定印象。即使在南院倡建初期,有考慮以「亞洲博物館」等其他名稱來作為區隔,卻被當時爭取興建的嘉義縣長陳明文要求一定要冠上故宮之名,才能藉此吸引觀光,足見這樣的成見有多麼深刻。
但如今看來,在缺乏完整的配套與規畫的情況下,縱是偌大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招牌放在南院的入口處,來館的人數依舊不斷下跌,顯然這個名稱的光環,多半奠基在刻意塑造出來的想像當中。
臺北故宮當年所規劃的展示空間,也早已不敷使用。早在扁政府進行的改善工程以前,故宮就已經有過三次擴建,但受限於外雙溪的腹地與山坡地限建的限制,如果要像「大故宮計畫」那樣大肆擴張,反而更有安全上的疑慮。故宮南院雖然僻遠,但無論就展示空間或庫房空間,理論上都遠比使用逾50年的臺北院區來得好。但遠離政經中心的臺北,總不免有種「外放邊疆」的心理作用,又或者是像丁守中所謂「除了臺北,沒有一個城市可以跟故宮匹配」的地域歧視。這種重北輕南的心態,在故宮議題的激化下,忽然變得明顯無比。
當然,最關鍵的,莫過於故宮和道統的強烈連結,哪怕只是分流,都引起大中華主義者的反彈,深怕「稀釋」了故宮的象徵意義。不過,就如前述,臺北的「故宮博物院」非但不是清宮舊藏的全貌,甚至是一個拼拼湊湊的綜合體,從頭到尾都只是被當局塑造出來的法統,用來跟中共競爭話語權的工具。
不可否認,由於要實際履行博物館的功能,故宮確實承擔了培育國內美術史人才的責任,也與國際漢學與中國美術史研究的社群有密切的互動,使臺北故宮的藏品有很高的國際能見度。但隨著中國開放崛起,臺北故宮所背負的正統性急遽減弱,甚至某種程度上成為對外推廣的阻力。
其次是文物南移。按照陳其南的說法,書畫、器物、文獻將會有各自獨立的館舍,而且名稱也會修改。「故宮」二字可能會拿掉,改成「東方書畫美術館」、「東方工藝美術館」等,北部院區則成為以文獻為主的「東方文書館」,並拿掉組織法條文中僅限收藏中國文物的限制,擴大入藏的範圍。而此,顯然才是挑動最多人神經的內容。故宮博物院雖然是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以近代博物館的概念建置而成,但以皇室庋藏作為政權法統的心態,仍然深深影響當年國民政府的決策。所以才會有之後故宮文物西遷、南遷之舉,最後就是搬到台灣,會造成今天臺北、北京各有一處故宮的「雙胞」案。
但是,誠如台大歷史系副教授許雅惠所指出,1965年在外雙溪落成的「故宮博物院」,其性格早與1924年的故宮博物院全然不同。其建築物外面橫額寫的名稱是「中山博物院」,反而「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牌子像是附屬單位般的掛在門邊。此外,所謂的七十萬文物,也並非都是清宮舊藏,有一部份其實隸屬於所謂的「中央博物院」,是國民政府規畫的一個大型綜合博物館;他的舊址,就是今日的南京博物院舊館。
也就是說,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即便在國民黨的脈絡下,也是名不正、言不順,但這點一直被當局刻意忽略。為什麼國民黨要把這件事情搞得如此複雜,許雅惠沒有提及,實是因為臺北的故宮博物院藏品一直都處於「整裝待發」的狀態,只待有日「光復大陸」,就要把這些文物運回北京。「中山博物院」其實是文物運回去以後,臺北的建築物要用的名稱,到時候館內就只剩後來徵集的文物,跟一些故宮文物的複製品。這麼一想就不難理解,何以故宮的文物一直以來都很克難的放在山洞,正館的空間是如此侷促。
「故宮」,神聖不可侵犯的政權法統
有了這點認識,就可知道「故宮」二字,其實不是那麼不可撼動。但皇室舊藏所象徵的道統,國民黨難以割捨,又因為在中國幾乎斷絕與西方往來的同時,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成為歐美社會認識中國藝術最重要的管道,逐漸享有國際聲譽。
博物典藏或政權法統?從整修爭論再探「故宮」政治性 2018-11-19 李孟學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在11月12日質詢時,拿出故宮內部人員提供的會議資料,質詢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要在2020年封館整修三年。陳其南承認此事正在評估,但強調文物會遷到南院展出,並沒有所謂閉館的問題。
談到故宮整修,必然會想十餘年前(2004~2007年)的那次整修。自扁政府上任未幾就開始進行的室內空間改善工程,中間歷經三任院長(杜正勝、石守謙、林曼麗),整修進度嚴重延誤,原本要配合八十院慶,以重量級大展重新啟用的規畫,也因此被迫延遲。之後石守謙更被控涉嫌工程舞弊,雖然最後獲判無罪,但對一位享譽國際的著名美術史學者而言,已經是清譽有玷。
後來,這項工程完成未久,又在馬政府執政期間,因為過多的中國團客擠爆故宮,而致生擴建之議。當時這項因應暴增的觀光客而出現的「大故宮計畫」,不僅要將原本自牌樓到正館的甬道墊高成為巨大的展示空間兼賣場,還要跨越至善路,配合未來可能設立的捷運站,用現有的軍方土地,打造文創園區等空間,整體建設經費超過200億。這個計畫當時一路挺進到二階段環評,但引來周邊居民極大的反彈,還找來前故宮職員撰文反對。政黨輪替之後,隨著新院長上任,不久「大故宮計畫」便以預算不足等理由更弦易轍,悄悄落幕。
這次規劃很值得玩味。首先是南院,南院顯然是故宮現在的燙手山芋,亟需處理。一開始南院就如絕大部分打卡景點一般,吸引大批遊客「到此一遊」,但這樣的熱潮很快就消散。雖然南院所規劃的佛教、陶瓷、織品等展覽,都是台灣難得一見的精品,但對藝術素養尚未普及的台灣社會來說,為了這些文物專程去一趟嘉義太保,多半興趣缺缺。即使為了拉抬人氣,設想台灣人平素對日本的喜愛,專程將日本的國寶特展放在故宮南院,但仍被媒體抨擊人數過少,效益不彰。為了拉抬下滑的參觀人數,將臺北的展覽移去南院展,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顯示故宮內部早已根據此一規劃在進行。
恐衝擊台灣觀光 立委爆:故宮109年起將閉館3年 2018-11-12 聯合報
立委柯志恩今天爆料,故宮日前開內部會議,每年吸引4、500萬名觀光客的故宮北院,後年將閉館3年,恐衝擊觀光與財務,茲事體大,屆時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故宮院長陳其南則表示,「正準備評估這樣的必要性。」
故宮博物館南院觀光退燒,今年參觀人潮不如預期,影響嘉義縣觀光產業。本月6日,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陪同立委陳明文、蔡易餘拜會政委張景森與陳其南,討論南故宮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案。
全球著名博物館整建都沒閉館 故宮為何要閉館?救嘉義選舉! 2018-11-12 聯合報
故宮擬在2020年起執行「新故宮」計畫,評估將把北院閉館三年,把部分重要文物送到南院展出。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全球各大博物館擴建、整修時,正館都照常開放,故宮卻非要閉館不可,認為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一方面是要稀釋故宮做為中華國寶之地的意義,另方面是想靠國寶救選舉。
博物館界人士說,光以故宮來說,杜正勝當院長時,2002年曾有動線整建工程,當時也沒閉館。周功鑫當院長時,提出「大故宮」計畫,也沒閉館計畫,考慮的都是不能因要進行工程,影響民眾欣賞藝術的權益與觀光功能。
此外,「大故宮」計畫要動的地方明明跟「新故宮」計畫一樣,主要是故宮對面至善天下大樓旁邊那塊地,但在「大故宮」時代,環評沒過,說是若進行工程,會造成故宮「山崩地裂」;但「新故宮」計畫卻根本還沒做環評,民進黨政府就大表支持。
博物館界人士認為,故宮此舉政治意義明顯,因為選舉狀況不好,就想靠國寶來救選舉。
回應
因為臺灣是全世界最民主自由的地區,想幹什麼都可以
明盡黨是否想借此機會來竊取國家寶物,全民要來好好監督。
遊梓翔諷故宮院長陳其南「別再沒事發功搞笑了」 2018-07-28 聯合報
故宮博物院日前舉辦「迎接4.0時代─博物館館長論壇」,故宮院長陳其南表示,這類論壇若在北京召開,會有點各國「朝貢」的心態。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遊梓翔在臉書批,在北京開論壇有朝貢感?「綠色魔咒燒壞了腦袋」。
他說,這個政府官員的腦袋經常被「綠色魔咒」搞壞,出現各種驚人之語。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先是來個搞笑的「故宮台灣化」。作為院長,就算忘了「故宮」二字的歷史淵源,改得了故宮館藏都是中國文物的事實嗎?而故宮日前舉辦博物館館長論壇,陳大院長的「綠色魔咒」再次發功,這次說的是這類論壇在台灣舉行,會用比較謙虛的、保存人類文明的角度,來珍視故宮文物,但是如果在北京舉行,就會有「朝貢」心態。
遊梓翔說,中國當然有天朝冊封的歲月,但中國也有受列強欺淩掠奪的屈辱歷史,許多文物因此流落海外,這位陳大院長對歷史的選擇記憶十分驚人。而且辦個論壇扯這個幹嘛?按照陳的邏輯,如果博物館館長論壇是在倫敦或巴黎辦,就會有「帝國主義強取豪奪」感嗎?那在台灣辦會不會擔心有「列強殖民感」呢?真是有夠無聊的。
「拜託,別再沒事發功搞笑了」,遊梓翔說,直接把「故宮」兩字改掉、文物歸還不是更乾脆嗎?
回應
不是發功而是發瘋!!
發功當然不是沒!求官、求祿、求上顧!
美媒盛讚哈爾濱大劇院:中國最美建築
2016年2月,哈爾濱大劇院被建築新聞公司Arch Daily評為2016年世界最美建築。CNN甚至玩笑道,悉尼歌劇院可以“閃開”了。
美國網友看了這則新聞之後有人震驚,有些人爭論中國的傳統建築依舊是最美的,不過也有人說起了風涼話。
以下為觀察者網獨家全文翻譯:
哈爾濱冬季冰雪節使這座城市世界聞名。但是今年,嶄新的哈爾濱大劇院,會讓冰雪節黯然失色。從上面,將近8萬平米的建築看起來像周圍的濕地、水道和雪地的延伸。內部,大膽美麗的當代白色牆壁,大氣的天窗和成噸木材體現著禪宗美學。
大劇院與自然融為一體
哈爾濱大劇院的設計人是北京MAD建築公司創始人馬岩松。哈爾濱是一座擁有340萬人口的城市,馬岩松希望這個涉及能夠激發一個更自然的將建築融入人口稠密的城市的靈感。
哈爾濱歌劇院位於哈爾濱松北區文化中心島,是松花江的一個新藝術中心,將包括哈爾濱職工文化藝術宮心和哈爾濱文化中心。
“我想讓建築融入地平線,感覺像是土地的一部分,”馬岩松說, “我採取了從河岸流水的設計風格,把它變成現代建築。
雖然在中國城市的現代地標建築常常是高聳和壯觀的,MAD希望其雪白結構能夠呈現一個舒緩的審美。
馬說, “我希望人們能爬上建築,就像一座山一樣。” “我想讓建築融入地平線,感覺像是土地的一部分”
設計未來
網友回應
...............
回應
看翻譯過來的第三條評論,真是無言以對,在中國的地盤上建造的建築也能搶了美國人的工作,這多霸道
這次是中國人設計的.聲學方面是設計過的,反射和擴散都考慮到了,裡面的音質應該不會差。悉尼的那個雖然很好看,但是聲學效果很差,剛建好的時候簡直沒法聽,經過很大的改造才好一些,但還是遠遠不如維也納的好。
不說很難看,看如果說最漂亮…… 某些人審醜能力相當強。
要是外國的建築,你就另一個套路說法了。美,科幻,氣派,阿諛奉承全套來。你這種見多了。就跟蒼蠅似的,嗡嗡嗡。搞笑。悉尼歌劇院也不過像幾粒貝殼胡亂疊在一起。
比北京屁股決定腦袋的褲衩樓強多了。
設計上的確強多了,但本質類同,都是好大喜功的政績工程。
那什麼不是政績工程?只有國家白給你發錢把你供起來當菩薩養才不是政績工程?
http://www.guancha.cn/life/2016_10_14_377218.shtml
哈爾濱大劇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5h6gLejcM&t=262s
第二次修正計畫(2010年–2015年)
2011年3月,故宮公布新的建築與景觀團隊,博物館主體建築由姚仁喜率領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執行[38]。主體建築工程在2012年歷經三次流標後,於12月底以近28億元新臺幣由麗明營造得標。2013年2月6日,博物館主體建築工程正式動土,景觀工程則於隔年3月19日動工。2014年6月5日,博物館主體建築舉行上樑典禮,最後於2015年12月28日啟用試營運。
.........
爭議事件
2015年12月27日,28日就要試營運的故宮南院,工程還未驗收,外圍的玻璃門還沒完工、停車場堆滿建材、滿地輪胎痕,仍然像是個工地現場。
2015年12月30日,香港演員成龍捐贈故宮南院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前新聞局長謝志偉批評此舉根本是污辱全臺民眾,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吳密察也表示故宮號稱世界級博物館,竟然連複製品也收,自毀格調。並於12月30日發生情侶對龍首與馬首潑漆的事件。
2015年12月31日,故宮南院處長王士聖今天表示,龍、馬獸首的油漆,昨晚已由南院清理乾淨;由於故宮南院的中庭是開放空間,要防止類似破壞行為,難度很高,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南院。
2016年1月3日,故宮南院發生漏水問題,並且仍有許多地方還在施工,各種問題引發質疑。故宮南院處長王士聖回應,工程還未驗收,「感謝老天爺幫忙檢驗」,已由營建署要求包商改善,南院有4000多片玻璃帷幕,玻璃尺寸大小不一,發現接縫處滲水後,已由營建署派員處理,行政院長林全亦於6月份前往現場視察,了解缺失改進狀況。
2016年1月7日,故宮南院館內餐廳販售國民美食牛肉麵,一碗叫價500元,每天限量50份,遭外界強烈質疑價格太高,而且嘉義縣衛生局日前稽查,發現餐廳廚房有多項缺失,要求限期改善,若複查未過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及第44條處6萬元以上罰鍰。
2016年9月22日,故宮院長林正儀表示確定會拆成龍所捐贈的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成龍知悉後,也對故宮的決定表達尊重。故宮曾對獸首存廢與否曾進行民調,但正反比率不大,10月8日故宮院長林正儀召開座談會,邀請12名包含立委、美學專家等討論後認為拆卸為宜,於11月14日由雕塑家、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蒲浩明工作團隊進行拆卸。
相關新聞
幾尊獸首 就能統戰台灣?2016-09-24 04:26 聯合報 劉新圓/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維基百科
故宮南院主體建築模型,姚仁喜設計。
2016故宮南院空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f-g7YlHIU
國立故宮博物館南部院區(英語:Southern Branch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簡稱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鄰近高鐵嘉義站以及蒜頭糖廠,主要展示品為亞洲藝術文化,該館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另設有主題庭園、人工湖和旅館。
目錄
1 興建歷史
1.1 提案選址(2001–2003年)
1.2 籌建計畫(2004–2006年)
1.3 第一次修正計畫(2007–2009年)
1.4 第二次修正計畫(2010年–2015年)
7 爭議事件
提案選址(2001–2003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的主院區,1990年代後逐漸面臨展覽空間不足的窘境,計畫進行擴建;而於此同時,政府希望藉由大型建設以解決臺灣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上2000年民主進步黨陳水扁政府上台後的「南北平衡」、「本土化」政策方興未艾,而逐漸產生了「故宮於臺北以外地區另建分館」的政策,進而確定了故宮分院的計畫。
2001年7月,故宮提出南部分院建設計畫,選址時共收到十四個政府機關共二十件申請[1]。2002年10月,十三人組成的委員會選出八個地點,分別位於苗栗縣後龍鎮、臺中市西屯區、雲林縣斗南鎮、嘉義縣太保市、臺南縣玉井鄉、高雄縣橋頭鄉、高雄市鼓山區及左營區[2]。至年底時委員會向行政院提報三個優選及兩個次優地點,其中三個優選為高雄左營、嘉義太保及臺中西屯[3][4]。2003年1月3日,行政院正式選定以嘉義縣太保市為故宮分院院址,並配合鄰近的高鐵嘉義站特定區開發計畫共同進行。故宮院長杜正勝當時表示,故宮南院將定位為亞洲博物館,絕對不會是臺北故宮的翻版或影子[5]。
故宮南院院址確定後,嘉義縣政府便先墊支兩億元向臺灣糖業公司徵收20公頃用地[1]。2003年10月,嘉義縣政府在無預算、工程未發包的情況下,便在故宮南院預定地旁舉行故宮南院願景館動土典禮[6]。嘉義縣政府於隔月才獲得行政院同意,由交通部觀光局補助新臺幣1,500萬元興建願景館[7]。在面臨2004年總統選舉的情況下,故宮南院的選址成為當時朝野政黨的選舉議題[8],時任立法委員洪秀柱曾表示:「設立故宮南院都是政治性的考量,選址時嘉義不是候選名單的第一名,但是嘉義縣長陳明文是民進黨內的重要政治人物,嘉義又是民進黨選票集
違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憲法都載明是一個中國嗎,民進黨政府及眾多獨獨們天天鬧獨立,豈不更是違法!
能赴大陸任職,灣灣好嫉妒啊。
看看人家台灣政治正確那根筋繃的多緊。再看看咱這邊,傻大憨粗的敞開大門把全部的牛鬼蛇神都引進來了,還所謂“取其精華”的嚷嚷。
挖牆角看來很有效,也給後面繼任者樹立了榜樣。
乾脆學林毅夫不回去了。
那請蔡英文尊重你們自己“憲法”,定菜政府的非法性質是於法有據的,提名菜參選的民進黨為違憲組織,菜不是適格的參選人,其當選是非法的,應該隨時可以取締。
現在起大陸應該要掌握台北故宮所有文物清單明細,公佈天下,以防統一時被台獨及心懷不軌國家盜取騙取。
台灣故宮的寶物哪來的?據為己有,大言不慚,合適嗎?噢,詐騙島,很合適
灣灣:所有投資中國大陸的都是違法行為!
此外,馮明珠9月9日接受台灣“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她在博物館服務有30多年,“有任何博物館找我去當顧問我都願意”,受聘擔任北京故宮顧問,她認為沒有違法, “如果我違法,我就辭,如果我沒有違法,為什麼要這樣做”,所謂讓台灣社會觀感不佳並“不覺委屈”,認為“台灣社會不可理喻”。
訪談中,馮明珠坦言在今年4月、5月確實有發兩個公文給“內政部移民署”,4月的公文提報管制年限為一年,之後更改為三個月,這是因為在“行政院”開會時,有部會提及,“文化部”的管制期限只有3個月,有些文化機構甚至沒有控管,因此她才於5月13日請台北故宮人事室再次行文,將期限改為3個月,且獲得批准。
至於將期限縮短為3個月,是否在卸任前就已有計劃前往中國大陸?馮明珠表示否認,並強調6月時她受邀到福建博物館演講,當時還未過3個月期限,她就向“移民署”提報申請;而這次到大陸,事前她也向台北故宮人事室提報申請,但故宮人事室認為她已經過了提報的時間,不需要再審核。
馮明珠還強調,在受聘擔任北京故宮顧問後,9月8日她已將聘書拍照傳給台北故宮人事室,並非沒有和故宮聯繫。她聲明,這是無給職顧問,“沒有薪水也沒有辦公室,只是Honor(榮譽),他們需要我給建議才給”,目前北京故宮也還沒要她提供哪些建言。
至於外界疑慮馮明珠可能透露台北故宮庫房機密,她表示,“台北故宮沒有機密”,要進器物處庫房需要器物處人員陪同,無法一人進出;她還以台灣銀行的金庫為例,“銀行有金庫,就算央行總裁也不能進去”。
回應
搞清楚,你們偷了我們的文物,還在這賊喊捉賊
聞到了內部人事鬥爭的味道,這個副館長看來跟前任老館長不對付啊。“忘本”?拿著我家的東西來搞展覽,這個本是忘誰的本啊?
台灣社會不可理喻!一針見血!
台灣的所謂政府,就一偽政權而已。
她知道台北故宮的最大機密是什麼?哪些藏品是贗品!這可不得了,在國際上灣灣的綠毛玻璃心要被無情地摔碎了!
呵呵,到大陸各大學任職的台灣教授不知凡幾,怎麼不見陸委會這麼惜才?莫非真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台灣,,政治已經高於經濟,文化,社會的一切了
這樣一件小事就把他們在兩岸關係上的嘴臉暴露的一覽無遺。
台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受聘北京故宮顧問 陸委會認定其違法
據台灣“中央社”2016.9.10報導,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受聘北京故宮顧問一職在台灣引發爭議,陸委會認定馮明珠違法,且任內擅自縮短赴陸管制期,違反自行迴避規定,應由台北故宮依法撤銷,重新核列管制期。對此,馮明珠當天晚間回應,將以台北故宮博物院發文為準,回台後主動向台北故宮說明情況,並配合調查。
台灣“行政院”規定政務官卸任後,赴大陸地區需向原機關申請同意,需要報備批准的管制期從3個月至3年不等,由機關依照所掌職務機密的程自行認定。但是,馮明珠在卸任前,將台北故宮卸任政務官赴陸管制期核定為3個月,因此卸任不滿4個月的馮明珠目前赴大陸行程無須經台北故宮核准。據悉,台灣很多單位搶在5·20前修改赴陸管制期,包括“文化部”、“移民署”等。
陸委會指出,各機關已依兩岸條例第9條第6項作有關管制期問題,如經機關審酌其退離職首長有違反迴避規定、且不當縮短管制期,得由原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規定撤銷原管制期,並依兩岸條例重新核定合理的管制期間。
馮明珠回應會配合調查,但也稱“台灣社會不可理喻”
10日晚間,馮明珠回應陸委會認定其違法一事稱,“一、今天陸委會及相關機構對本人受聘為(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的裁示,本人將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發文內容為準。二、本人回台後將立即主動向台北故宮說明,配合調查。”
而就在10日下午,馮明珠曾發表四點聲明,稱北京故宮研究員顧問一職屬學術機構的榮譽職位,基於分享博物館工作經驗才會接受此職,不是台媒所稱“忘本”之事,聲明如下:
一、本人應北京故宮博物院之邀於九月六、七兩日在該院作演講,會中單院長(注:單霽翔)邀請本人出任故宮研究院顧問,基於本人在博物館服務了38年,樂意與各博物館分享工作經驗,貢獻所學,因而接受。
二、故宮研究院顧問,為學術機構無給的榮譽職,如英國牛津大學Dame Jessica Rawson及德國Prof.L. Ledderose兩位國際知名學者皆為其顧問。
三、到目前為止包括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內的“國內”博物館均未請本人擔任顧問,故無媒體所稱“忘本”之事。
四、“國家法規”的製定有其程序,且並非針對個人,(台北)故宮退休政務官赴大陸地區由三年改為三個月,是比照其他不涉機密的部會,依程序申請核准在案,絕非本人所能主控。
聯合/不要風車版課綱2016-05-22聯合報黑白集
新政府一上任,新教育部長潘文忠立刻宣布「廢止一○三高中國文和社會微調綱領」。十二年國教課綱要一○七學年才上路,社會科則因為爭議太大,還要再晚兩年。
有人擔心,在這段青黃不接期間,孩子們到底何去何從,要根據什麼版本的課綱學習才好?其實,這似乎無需太過擔憂,在大人爭辯不休的混沌時期,孩子們或許反而能學習用第三隻眼來看事情,不必一味相信藍綠政府「欽定」的版本。如此,視野反而更廣闊。
立法院日前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正案,為了顯示民主並討好下一代,將把高中生代表列為課綱審查委員。教育本是百年樹人大事,現在被操弄到如此政治化,應接受教育的人反而被抬上轎來領導教育,這豈非本末倒置?
只消看五二○總統就職典禮上的大戲,由紙風車劇團編排的「台灣之光」,利用各種選擇性的場景來演繹民進黨的台灣史觀,舉凡國民黨所為皆屬邪惡,凡本土之可愛皆為民進黨之功勞;其餘,台灣如何從貧瘠創造經濟奇蹟,如何從海隅孤島締造民主憲政,一概跳接而過,彷彿不曾發生。這樣的「紙風車史觀」,既然能在總統就職大典上演出,難道不會堂皇寫入課綱?
潘文忠會不會是另一個杜勝正,我們尚難判斷。必須提醒的是:作為教育部長,再怎麼政治正確,也不能悖離「教育」的初衷;課綱再怎麼挖空心思,也不能像「風車版」那麼瞎。
相關新聞
立院三讀《高級中等教育法》 課綱審議開放學生參與
學生審課綱是在為難孩子 中時
黑箱課綱走入歷史課審會納高中生 自由時報
王曉波:太政治化
政院張揆問:真的合適嗎? 看林全的決定
前教育部長質疑:高中生專業性足夠
別再弱化學生的想像,高中生為何不能審課綱? 自由
也適別再弱化國中小也適用… 中小學生審課綱?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兩岸文教界最近多在搞啥呀!彼岸在搞文教改革、此岸在搞文教革命,不信看下聞摘:
中國社科院 蟬聯亞洲第一智庫
中國將誕生一所巨無霸大學
英向中國學習 60上海教師赴英教數學
英國人數學差 經濟年損200億英鎊
虎媽新作再掀爭議 民族優越論
師生對槓 成大新廣場「不命名」了
高中歷史新課綱 教部:呈現事實 「去日本化」
課綱微調 全國教育會議吵一團
教長蔣偉寧定調:課綱微調 合憲、合法、合程序
綠6縣市抵制 續用舊課綱 教部:違法
高中歷史教科書 蔣偉寧嗆綠委:洗腦的是妳
統獨的內爭錯位的歷史
民進黨從「本土化」躍向「擁殖民」?
高中新課綱之爭 民進黨當年修改幅度更大
學者:看不出新課綱「去台灣化」
高中生組同盟 支持去日本化
歷史意識形態之爭 亞洲皆然
南韓教科書 也「去日本化」
本土、新住民語 擬列國中必修
校長:國中列必修課 將是災難
家長:別為意識型態 強迫學習
台南國父銅像遭拉倒 藍綠再碰頭爆發衝突
坐視國父銅像被拉倒 台南警官遭控瀆職
拉扯銅像 可以抹滅歷史嗎
孫中山:南京能容 台南不容
原民代表2014.2.28燒狼煙 要求拆鄭成功銅像
沒有論述 只有選舉 (回應:沒辦法,台灣連沒思考能力的智障都有投票權.,垃圾政客當然會好好利用了...民進黨的立場論點本來就是前後矛盾,搖搖擺擺,顛三倒四,那根本不足為奇.)
瘋補作文、私中爆滿…12年國教怪現象
新北營養午餐弊案 32校長有罪
7成校長支持能力分組
繁星可議 創造新的不公平
學生數早掛零 私校仍打死不退
明星私中校長:賣地賺不多 誰要退?
科大可改專科 私立高中職恐先熄燈
私校退場 變培訓技術人力 淪商品招標
旣然要搞文革,就革地徹底些、革掉教育部文化部的命吧!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840578
勿讓遴選淪民粹 2013-03-09 中國時報短評
「選不出好校長,砸五百億也是浪費!」這句話是八年前頗有爭議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說的,不以人廢言,當年台師大校長任內資格引爆爭議,台大校長遴選漫天風雨,杜正勝有感而發反問,「蔡元培、傅斯年怎麼當上大學校長的?哈佛大學校長又是如何產生的?」他以此呼籲教育部蒐集各種案例,歸納出好的校長遴選制度。
杜正勝做到了,如今大學校長遴選全由大學自主,不必再報部圈選,避免過去兩階段遴選過程中結黨拉派、黑函滿天飛的亂象。然而,諷刺的是,他的感言依舊適用此刻的台大校長遴選,儘管過程中少了黑函,卻多了以普選之名的公開貶抑、甚至羞辱。
大學校長形同知識界龍頭,遴選之意在盡最大可能「挖角」,即使民間企業要挖角都得保密,以防其屬意之人才在原任職單位產生困擾,陽明大學從國外請回梁庚義出任校長,即是一例。
台大偏偏反其道而行,公布候選人名字、還要政見發表會、校務會議投票推荐,還要公布不推荐票數、師生網路投票公開論壇臧否候選人,只差沒要候選人遊街示眾,不論最後誰當選,都先被剝了三層皮,這樣的程序莫怪兩位海外候選人敬謝不敏。最可笑的是,身處最高學府,台大師生恍若未覺這些程序,羞辱的是不只是校長候選人,而是台大本身。
做為一流的大學,享受國家最多資源,培養眾多治國之才,台大校長除了「人氣」,更重要是能帶領學校往一流邁進,做到引領社會思潮,民粹俗套可免矣。龍頭大學,爭氣點!
回應
那天,用遴選制度選出猴子或孔雀當台大校長也是不足為奇的!
民主是萬靈丹(panacea)的五四遺毒,依然作用在部分知識菁英中。
選賢與能實在難!被選的人先不論,選擇的人(投票人)如何擇選?又以何標的訴求?選擇人本身之眼光認知如何?專制與民主各玩一套…究竟哪個好?能盡利於事?
詳參【圖博館】:民粹亡台 杜正勝逃得了嗎 《教改錯在哪裡?》
故宮博物院驚傳五件文物配件缺損!去年故宮完成大盤點,包括懷表的鑰匙、水丞的銅小匙等出現配件遺失。外界揣測是失竊或內賊,故宮院長馮明珠駁斥不可能:「如果我要盜,當然是盜懷表,怎麼會盜鑰匙?」(楨:比較國內外各大失竊案,故宮5文物缺損可算小案!詳參【圖博館】:故宮的歪名運動 故宮與黨產 故宮真的變新宮 老闆都沒事 杜正勝逃得了嗎)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要求故宮據實以告,若廿四小時內不公布,她將向檢調單位、廉政署、監察院告發。
馮:前幾任院長統統知情
故宮清查出來「未現」的古物,包括《清銅鍍金內填琺瑯琵琶式懷表》的鑰匙一柄、《青玉八卦水丞》的銅小匙、《青玉刻花爐》的三片殘片、《仿古玉圓璧》的殘片、《三鑲玉如意》三小嵌片;其中只有懷表曾對外展出過。
馮明珠表示,故宮文物遷台共有三次大規模盤點,此外每年按季進行例行性抽點,由院長主持。她強調,這五件文物缺損「發生時間」推估在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七年間,「杜正勝、石守謙、林曼麗等前院長統統知情。」
強調「未現」 無人受懲處
「究竟是掉了,還是在庫房?大家都還在找。」她指出,前院長杜正勝推動「改箱為櫃」,把庫房裡裝在鐵皮箱裡的文物擺放到展示櫃,過程中很有可能遺落在鐵皮箱裡,「或雲深不知處。」
是否有人員因文物缺損遭到懲處?馮明珠表示,去年盤點後已上簽提報處分,前院長周功鑫按程序報告故宮指導委員會,委員會做出不處分決定,故宮也上報行政院。
不過,文物缺損消息曝光,面對不少壓力,馮明珠說,懲處名單會進行研議,但部分人員已退休,還要再和人事室討論。
回應
哪時候民進黨居然對中國歷史傳統文物那樣上心,真是難得
對啦對啦,反正被抓包了,就通通推給扁朝就是了。
標準的多做多錯﹐不做不錯。民進黨時代幹的賊事,豈僅有這一件,例如:核四,十八趴,勞保基金等。你們為何不做?現在人家解決問題,你們卻推得乾淨,難不成當初就知出事,加上要下台了,所以故意隱匿問題,累積在野的相罵本。更何況賊扁曾到過故宮開庫看龍藏經,他的手腳不乾淨,難不成是被他摸走的。
故宮院長馮明珠:前幾任院長都知情【聯合報2013.03.26
故宮博物院五件文物驚傳配件不見了,故宮院長馮明珠昨天表示,故宮院藏文物有附件、殘片「未現」的情況,過去幾任故宮院長「都知情」。
故宮前院長林曼麗則說,在民國九十六年故宮典藏文物改箱為櫃作業時,器物處發現「青玉八卦水丞」原附的銅小匙不見了,她曾下令尋找。她自信當初的解決方式,是依照博物館制度和程序去做,「有疑慮的人不妨調閱當初處理的相關文件」,她「有自信可供檢驗」。
根據故宮紀錄,「青銅鍍金內填琺瑯琵琶式懷表」鑰匙可能在民國九十年、也就是杜正勝任內遺失;杜正勝表示時隔太久,已記不起來。杜正勝補充,不敢說文物有一點小缺失就會上報,故宮「相關規定恐怕不是很明確」。
另一前任院長、中研院院士石守謙昨天受訪時表示,他任內「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並不知道有文物配件不見了。
回應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應該到廉政署檢舉杜正勝和陳阿扁!這些寶物都是在他們兩個的任內給搞丟的!檢調也應順便也去查察阿珍ㄝ厝內ㄝ保險庫啦!搞不好,被杜正勝順手拿去巴結、孝敬他的主子囉~趕緊去查查阿珍她家ㄝ保險庫啦!
改箱為櫃致遺失?林曼麗:亂講話 2013-03-26中國時報
故宮五件文物傳出附件和殘片缺損,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這是在前院長杜正勝、石守謙和林曼麗推動「改箱為櫃」計畫過程中遺失的。她說,林曼麗與周功鑫交接時,「應該有提到這樣的事情,周院長才會啟動第三次大規模盤點。」
林曼麗受訪時驚呼:「怎麼能夠亂講話呢,這太離譜了吧!」她表示,當年她和周功鑫交接根本沒有照面(楨:這還算交接?) 2013-03-26 12:53:37
故宮「去拖鞋化」 2012-09-12 中國時報 孫亦文(文字工作者)
報載故宮博物館接獲民眾反映「拖鞋聲響」影響參觀品質,呼籲參觀者只要腳跟無鞋帶,無論是「十元拖」或「萬元拖」,都請勿穿入展場。筆者對故宮的主張舉雙手贊成,並希望能擴及所有文藝展覽館場和圖書館等文化場所。
「夾腳拖」或「藍白拖」較適合逛街、看電影、吃小吃這些休閒場合,而不適合藝術文化和學術場所。但現在連大學生在學校上課、上圖書館和一般民眾參觀藝文展覽,都是拖鞋滿地跑。拖鞋、涼鞋無所不在,已經到了氾濫的地步。
有一次我去參觀故宮,看見一位觀光客,不修邊幅,一頭亂髮,不只穿著夾腳拖,上身還穿著粗糙的汗背心,露出胸毛;下身是條短褲,兩腿布滿腿毛,大搖大擺的在故宮裡四處亂逛,還和朋友們大聲喧嘩,其行止和館內展出具高文化價值的國寶極不搭調。
我經常在鋪著地毯的大學圖書館看書、上網,發現不少青年學子在館內穿著背心、短褲、夾腳拖,而且走路時拖鞋霹靂啪拉發出響亮的聲音,在寂靜的圖書館顯得格外刺耳,他們卻旁若無人,不當一回事。
回應
「拖鞋」不是哪個國家認定是國家慶典禮服的一部分?強制別人不穿拖鞋.背心.汗衫.短褲之人體舒適性.也是「妨礙他人穿著自由」之「不民主」行為!如果是美女穿就是「養顏」了?哈
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內定升任故宮院長【經濟日報2012.09.12
馮明珠研究專長在歷史文化方面,故宮院長周功鑫7月底請辭後,馮明珠一直都是被傳將接任院長的熱門人選;至於她曾被質疑具香港人身分,據了解,馮明珠已連續4年未入境香港,確定已喪失港人身分,沒有雙重國籍的疑慮。
故宮南院遲未發包 地方憂又跳票【聯合報2012.09.09
預計2015年底開館營運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陸續在嘉義縣市辦展行銷,昨天起在新港鄉舉辦法國遠東學院的柬埔寨吳哥遺址攝影特展,地方人士對於故宮南院遲遲無法發包,頗感心痛,中央政府吃嘉義人夠夠,期待早日施工帶動地方發展。
招標工程傳出廠商認為工程單價太低、工期太短等問題,競標意願不高而流標等說法,故宮博物院表示,將儘速提出解決,希望履行9月開工的承諾。
詳參【圖博館】:拖鞋 故宮真的變新宮 蚊子館再啟
二○○七年,陳水扁總統操弄「去中國化」與「去蔣化」,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又將「大中至正」牌樓匾額易為「自由廣場」;二○○九年,新任總統馬英九將「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巨匾卸下,換回「中正紀念堂」,但保留「自由廣場」匾額迄今。
陳水扁當年的操作,使社會陷於痛苦撕裂;馬英九的處理,則形同為撕裂的兩方各留下一部分歷史資產。今日,高矗的「中正紀念堂」與開闊的「自由廣場」已形成一個新的歷史整合體;一方面留下了治理者的歷史身影,另一方面也留下了民間的聲音。此種威權與自由的對照,向台灣人民、陸客與世人訴說著台灣民主的成長故事。
現在,一個袖珍型的翻版故事正在台南市上演。台南市政府決定拆遷二二八死難律師「湯德章紀念公園」裡的國父銅像,反對拆除者則在園內插滿國旗,護守銅像十三天至今。我們建議台南市民:可以考慮效法「中正紀念堂」與「自由廣場」兼容並存之例,將「國父銅像」留在「湯德章紀念公園」;如此,不僅能顯示台灣政治人物不是雞腸鳥肚,也能反映台灣民主政治的寬容與豐富。
此爭議的由來是,該公園在日據時代稱「大正公園」,內置日本總督兒玉源太郎石像(後燬於戰火);至光復後改稱民生綠園,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律師湯德章在此遭槍決。一九七五年,立國父銅像;一九九八年台南市首任民進黨籍市長張燦鍙宣布將民生綠園改名湯德章紀念公園,並另立湯德章半身胸像於園中。此後,時聞拆除國父銅像之聲,今年三月獨派團體正式提議限期拆除,台南市府以國父銅像年久失修,有安全之虞,決定將之拆遷,並宣布在八月二十三日動工。於是,對立形勢頓形升高,反對拆遷者數人至百餘人十多天來日夜據守園內,僵持至今。
前天,九月二日,當年將民生綠園改為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前市長張燦鍙出現園中。曾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的張燦鍙對群眾說:「就世界觀的角度來看,孫文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銅像設在園中沒有什麼不妥,市府該做的事很多,沒有必要做這種內耗。」他說:如果銅像留此不妥,他早在一九九八年公園改名時就拆遷了。張燦鍙的表態,留下了各方重新思考國父銅像拆不拆的珍貴時機。
首先,賴清德市長必須誠實面對自己,自問拆遷究竟是出於「安全理由」或「政治考慮」。若只是「安全理由」,修繕即可,何必拆遷?市府又稱,是為恢復「大正公園」古蹟原貌。但為何紀念湯德章,就須回復「大正公園」?又為何恢復「大正公園」,就須拆遷已有三十八年歷史的國父銅像?何況,真要回復「大正公園」原貌,何不在園中重塑兒玉源太郎石像與湯德章胸像並立?更何況,即使想重建此一公園的歷史論述,難道只能留下賴清德拆銅像的思維,而不能容下張燦鍙當年留銅像的胸襟?若是將明明可以修繕保留的國父銅像拆移至停用校園,卻欲將湯德章胸像留在「大正公園」之中,這難道不是政治思維?而這又是何等不能自圓其說的政治思維?
令人好奇的是,這究竟是何種政治思維?特別是民進黨正在試探轉型之際,賴清德若欲以陳水扁操作「中正紀念堂」的手法,來操作「大正公園」及國父銅像,難保不令人對這位民進黨的明日之星感到錯愕與失望。今日的台灣局面,已到了賴清德率王定宇赴香港「城市行銷」,也到了張燦鍙稱「銅像設在園中沒有什麼不妥……沒有必要做這種內耗」。在這樣的大局大勢中,若還要操弄「去中華民國」與「去國父」的手法,國父銅像難道是被大正公園的樹根絆倒了?
回應
只要歹南國和中華民國仍有關聯 畜生絕對會拖累中華民國 老子早就在提倡 最好的辦法是和歹南國完全脫離斷絕關係 以濁水溪為國界線,完全斷絕往來令其自生自滅 如此才能免受畜生拖累之苦中華民國才能大進步 正所謂
中華歹南 一邊一國
人類畜生 一邊一國
最好的做法 就是 中華民國 分裂成 四個邦國 嚴然 學習美國 成為 台灣迷你邦聯 等到大陸覺得 耶不錯! 我們就可以 協議改制成 中華邦聯了!
賴皮市長談到治水就喊沒錢,那拆國父銅像的經費就有錢了? 綠色選民向來喜歡拜政治神, 造了一阿扁神不夠, 現在又造了一個賴神。 是故同樣的事, 國民黨縣市長做好是應該的, 做不好就是一片幹譙聲。 而民進黨縣市長做好就一堆按讚, 做不好就是怪國民黨在杯葛,沒經費做事。 國家向下沈淪,那些是非不分的選民要負絕大責任。 民主國家只有無能選民,沒有無能政府。
幹你孃個滯台日孽賴狗畜生為啥不滾回皇都東京?
今天拆國父銅像、明天拆台南市窟!後天拆賴窩!
賴市長 企圖移轉鐵路東移事件 !民進黨最擅長的手法 !國民黨始終學不來半撇 以至於邱火連月 大埔撲山 ? 2013-09-04 10:09:37
故宮南院疏失 監院糾正2009-11-13 中國時報 何醒邦
監察院調查發現,行政院在核定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籌建計畫時,未能審酌故宮的工程專業能力,以致從工程規劃、設計開始,就出現許多重大缺失。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通過監委高鳳仙提案,糾正行政院及故宮。
糾正案文指出,行政院在民國九十年同意故宮增設南部分院,但行政院卻沒有審酌故宮的工程專業能力,任由故宮違反公共建築有關規劃、設計、發包、監造等作業的制度化程序,也遲遲沒有責成專業機關協助辦理,確有疏失。
再者,故宮辦理南院委託技術服務採購,未能研擬具體可行的執行計畫,也未能充分善用政府採購法所規定的分包、共同投標等方式,導致分標方式欠當,工作介面增加,衍生履約糾紛等問題。
監委認為,故宮成立故宮南院籌備委員會、故宮南院辦公室及工作小組委員會,都未能發揮實質功能,也沒有說明限制性招標的充分理由,就逕行委託缺乏採購專業素養的廠商辦理相關標案發包作業,造成權責不分、履約爭議不斷。
粗口傷害校譽 莊國榮 政大不續聘08/06/19【聯合報╱陳智華、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莊國榮借調教育部擔任主任秘書期間,爆發粗口風波,言行備受爭議,政大校教評會昨天表決決定不續聘莊國榮,原因是「言行不檢有損師道,嚴重傷害校譽」。
政大會將結論報請教育部核准,教育部仍擁有否決權。教育部指出,為慎重起見,將開兩次會討論政大決策有無違反規定,最晚一個半月後可定案,若確定不續聘,莊國榮仍可申訴、訴願或打行政訴訟。
莊國榮從去年拆除中正紀念堂牌匾爭議,到今年總統大選期間,一連串的言行,均引起社會震撼。尤其今年三月十六日參加民進黨造勢活動,以粗話批評馬英九的父親,輿論譁然。
莊國榮三月十九日歸建政大,回到系上上課。政大原本要在選前開會討論,最後避免政治化,加上時間來不及,延到選後才開。
政大採系、院及校教評會三級三審,公行系教評會提出處置莊國榮的三項建議,送到院教評會討論,包括:停聘一年、薪水一年不晉級及交由校教評會裁定;院教評會決定直接送校教評會。
據了解,昨天下午校教評會開會時,有人提出另一選項,即不續聘,各項建議案各有擁護者,最後動用表決,廿七位代表,有廿一人出席。
第一輪投票,不續聘案十三票同意,八票不同意;停聘案十一票同意,九票不同意;不晉級案五票同意,十四票不同意,後兩案都有廢票,沒有任何一案超過三分之二。進入第二輪投票,同意不續聘有十四票,達出席人數三分之二,作成結論。
政大主秘樓永堅表示,校方先組成三人調查小組,包括一位校外人士,查明事實,並於四月十八及廿八日開會,調查報告指出,莊國榮當教部主秘時,言行不檢有損師道,嚴重傷害校譽,建議系教評會停聘一到兩年。
公行系教評會五月廿七日和六月六日兩次開會,有人認為調查小組建議的處罰太重,建議薪水一年不晉級,一個月只損失一千多元。但也有人認為茲事體大,建議由校教評會決定。
對校教評會決議不續聘,部分政大老師認為「是很重的處罰」,顯示學校很看重「校譽」。對這個結果,政大公行系主任孫本初不願表示意見。
政大不續聘 莊:違反程序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
莊國榮昨晚表示,政大並未依照正當程序決議,他感到錯愕與遺憾,他說,這項決定還要送教育部核准,他希望教育部審核時應維護程序正義。
莊國榮昨晚發表四點聲明,他說,這項決議程序有瑕疵,系和院級教評會都沒有提不續聘案,卻由校教評會直接決議。
莊國榮指出,有關言論爭議,發生在他借調教育部期間,他雖用詞不當,但不構成違法,學校做成這麼嚴厲的處分,他感到錯愕。
他也說,希望教育部核准時除應審查程序問題,也應就事實是否合法、公平深入了解,以維護程序正義。莊國榮強調,如果教育部仍維持不續聘結論,他將透過申訴、訴願及行政訴訟提出法律救濟。
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持續延燒,總統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11日明確宣示,應刪除有關皇民化、台獨化的不宜內容。他強調,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宜符合《憲法》的既定國策,支持台灣史、中國史應合併為「本國史」。
這是馬總統針對近期敏感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爭議,所做的最明確宣示。馬總統是11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上,針對中常委邱毅所提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爭議,做出以上回應。
自我矮化必須導正
邱毅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馬英九主席11日熱情洋溢地回答這一重要問題,並向他再三保證,已請教育部長蔣偉寧處理相關課綱委員、審定委員人事,以及同心圓史觀等相關問題;邱毅強調,亡國必先亡史,當前教科書將「中國」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專有名詞,是自我矮化,必須導正。
邱毅說,馬主席提到,辦公桌上現正放著一疊即將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看了覺得很荒謬,例如屏東的慰安婦阿桃當初明明是被強拉去當慰安婦而非自願。清朝統治寫成清領(清朝占領),把清朝、鄭成功、國民黨執政與日本統治都視為外來政權等;不僅內容錯誤,更嚴重的是違反《憲法》。
馬主席還說,他第一任期內許多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委員、審定委員都是前朝任命的,任期沒到不能換,目前他已責成教育部盡快處理這個問題,有關內容違反《憲法》的一些台獨化、皇民化的內容,應該要刪除;台灣史、中國史應該要合併為「本國史」,這才符合《憲法》的既定國策。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莊伯仲表示,馬主席的回應具體、明白,強調他個人的立場十分明確清楚,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一定要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準則;此外,總統府之前已針對相關議題說明立場。
同心圓史觀背離憲法
教育部中教司司長張明文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已表明,歷史教科書一定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九九課綱來編寫。社會各界及藍綠陣營的相關建議,都將送交負責審定的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依專業處理。
張明文表示,目前依九九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正審定中,預定7月底發出執照,8月印書,9月送到學生手中。教育部將聽取和綜整各方面的反映,再擇期建請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審定委員會開會審定。
邱毅說,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以來,甚至馬英九第一任4年來的幾任教育部長,有關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都仍維持陳水扁執政時期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也就是先台灣史、後接世界史、中國史,這造成台灣的新世代認為「一邊一國」: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他說,「由九五、九八到九九課綱,可稱為文化台獨,在一邊一國之外,更造成一邊一史,形成實質台獨。完全背離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以及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憲法定位。」
邱毅建議應該刪除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皇民化、台獨化等不宜的內容,此外,高中教學順序,應該先教中國史再教台灣史,目前的作法是先台灣後中國;其次,要更進一步做到台灣史與中國史合併為「本國史」。
相關新聞
高中歷史教科書政治黑手可議 自立晚報 2012-7-14
立委批馬指示修改歷史教科書 自由時報
撥亂反正 馬英九將改正臺灣教科書中皇民化台獨化內容 台視新聞
教科書/馬:台獨化皇民化內容應刪除 2012-7-11中評社
馬英九明示:教科書應刪「台獨」內容 香港文匯報
中國評論論壇:從台灣教科書看認同危機 中央日報 2012-7-23
中國評論論壇:台灣史地教科書埋下衝突 中央日報
回應
早該如此
現今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是配合去中國化,扭曲歷史,是民進黨執政的產品,馬英九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已有四年多,早應撥亂反正,還歷史之原貌!
身為中華民國總統,還不承認中華民國是獨立的國家就是最大的悲哀!
原來在你心中不認為中華民國是獨立國家?(笑)中華民國一直以來都是獨立國家!那麼又是哪些人一直在喊獨立?既然我們中華民國早就獨立了,那麼還要喊獨立幹嘛?喊爽的?會這樣喊的人就證明在他們的內心中,中華民國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而只是一個"地區"而已。 2012-08-10 11:29:39
莊國榮 昨晚突發道歉聲明【聯合報╱記者薛荷玉
原本堅持只辭職、不道歉的教育部前主秘莊國榮,昨晚八時突然發出「道歉聲明」,向教育界及全國同胞說對不起;也對他的言行讓謝陣營「逆轉勝」的活動失焦,表示愧疚。
莊國榮道歉聲明全文如下:
一、本人在公開場合批評馬鶴凌先生之言論,涉及人身攻擊,極為不妥,謹此向馬英九先生及其家人深表歉意。
二、本人並非民進黨員,但因與全國民眾一樣熱烈響應「百萬擊掌逆轉勝」活動,所以以個人身分在台中參加。雖說是個人身分,上台發言也是臨時受邀,純屬意料之外,但本人當時仍身為教育部主任秘書,這樣的失言確實造成不良示範,因此我選擇辭職,同時也在此向教育界及全國同胞說對不起。
三、同時,因為我這次的失言事件,致使當日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反而受到媒體忽略,致使活動失焦,本人也對於當日一同擊掌的百萬民眾感到非常愧疚。
四、從今以後,期望社會能歸於平靜,不再為此紛擾,這也是我最大的期盼
藍委質疑書面道歉 不是莊發的?【聯合晚報蔡佩芳08.03.18
國民黨立院黨團質疑前教育部主秘莊國榮的書面道歉,與民進黨和他切割的口徑一致,又無莊國榮簽名,質疑非出自莊國榮之手,要求莊國榮污辱別人父親,應公開道歉。立委謝國樑更質疑,民進黨基層傳聞謝長廷若當選,莊國榮就是下任教育部長,謝長廷應對這項傳聞是否屬實公開表態。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謝國樑質疑,莊國榮公開污辱別人的父親,不能只發表書面聲明,而應該誠懇的出面向社會大眾、向馬家人好好的道歉。莊國榮若做不到,顯示根本無心道歉。且他聽說,民進黨基層支持莊國榮,認為莊國榮才是真正敢對抗馬英九的官員,還指謝長廷當選總統後一定要找莊國榮當教育部長。他認為謝長廷應公開說明,莊國榮是他的教育部長人選嗎?
謝國樑指出,莊國榮雖然發表書面道歉聲明,但這份聲明中有許多疑點,包括他強調自己非民進黨員、以個人身份參加遊行造勢、臨時被授意上台等,口徑和民進黨與莊國榮切割的語言一模一樣,他質疑這封道歉聲明根本不是出自莊國榮本人,而是由民進黨或教育部長杜正勝操刀。
莊髒話風波謝杜道歉 馬接受【聯合報╱記者李明賢08.03.18
教育部主秘莊國榮髒話事件,綠營擔心「一傻抵四蠢」,連續兩天危機總動員,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都出面,向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道歉。
馬英九受訪時表達願意接受道歉,也不會告莊國榮。馬英九說,早在三月六日他就說過停止這些負面攻擊,只是有些人不願放手。
謝長廷呼籲,他反對這種負面選舉,對馬英九父親馬鶴凌及其任何家人的攻擊都應停止,也對其家人表示歉意。
把莊國榮從政大借調到教育部任職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也首度為部屬的不當發言公開道歉,「莊教授的個人發言極不妥當,我願意為他不妥當的發言,向馬府全家及國人致歉。」
杜正勝上任三年多來,引發許多爭議,但他從不曾公開致歉。教育部新聞組昨天一早就發簡訊,通知各媒體,部長將在八點十分主動說明莊國榮請辭案,媒體都感意外。
杜正勝一開始就稱莊為「教育部前主任秘書、莊國榮教授」,強調莊前天到台中輔選「是個人行為,不是教育部的任務」。記者追問杜正勝是否在接獲謝總部或行政院的指示後,才迅速批准莊的請辭?杜正勝堅決否認:「沒有!」
馬英九昨上午受訪時神情平靜,直說「社會自有公評」,社會各界看法很一致,都市朋友及鄉下朋友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都差不多。馬嫂周美青昨天也淡淡地說:「是非公道,在大家心裡面。」
謝長廷競選總部發言人鄭文燦則表示,對所有競選活動中,粗暴的語言行為不予茍同,外界也不需要把一句、一段話當作整個「逆轉勝」遊行的焦點。另一發言人趙天麟也表示,總部事先不知情。
謝營發言人段宜康呼籲,就「做人的道理」,莊應出面道歉。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葉宜津也向莊喊話,希望他向馬家、教育人員、家長及所有婦女道歉。
髒話風波 綠營:四傻比不過一笨【聯合報
莊國榮事件讓民進黨團士氣盪到谷底。不少黨團成員說,此事讓謝長廷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逆轉勝」氣氛完全破壞掉了,令人氣結。
民進黨立委說,「民進黨控制不了莊國榮,莊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雖然謝長廷競選總部連忙「止血」,但有立委私下大嘆:「血都流光了,還止什麼血?」
謝長廷昨天在一場座談會以「登山」比喻選舉,他意有所指地說,登山過程有時旁邊狗在吠、踩到大便,但往上爬就對了,「不可挽救的事要當好事」。
行政院發言人謝志偉表示,莊國榮不是內閣政務官,身為新聞局長兼政府發言人,他對莊國榮的發言不評論,但教育部長杜正勝第一時間已准辭,這樣的決定很正確。
選戰進入最後時刻,包括踢館事件與莊國榮失言風波,馬謝都公開道歉,馬營認為失言風波雖讓謝營流失中間選票,恐也會激發綠營的危機意識,馬營沒有鬆懈的本錢。
國民黨立委公開不願多談,但私下評估,莊國榮事件應該足以抵消踢館事件。有立委指出,現在選舉情勢,應該已經回到三一二踢館事件前的狀況。
國民黨團除了批莊,也把矛頭指向前天莊國榮發言時,站在莊身旁的勞委會主委盧天麟,聞言竟然拍手叫好,強調謝陣營絕對無法和此事切割。
【記者鄭文正/台中市報導】「他是國民黨派來的臥底喔?現在可好了,國民黨四個笨蛋也比不過莊國榮一個蠢蛋!」台中市長昌競選總部昨天抱怨電話接不完,總部人員忙著解釋、道歉。長昌總部執行總幹事張廖萬堅拿出活動流程表說,不知道是誰邀請莊國榮來的。
台中市長昌競選總部昨天一開門就電話不斷,一接起電話,就聽到支持者在電話那端破口大罵「你們是白癡喔,沒事請莊國榮來幹嘛?」「莊國榮是頭殼壞去喔!」
莊教授髒話惹罵聲 恐回不了政大【聯合報╱薛荷玉08.03.18
一句「X女兒」,不僅牽動總統大選,也讓借調到教育部任主秘的莊國榮丟了官,還可能讓他無法再回政大任教。
政大公共行政系辦公室昨天一早就接到不少系友、民眾的電話,要政大不能再讓莊國榮回去教書;政大決定在本周五召開的系務會議中,討論莊國榮借調結束後的歸建案。
莊國榮的發言,不僅教育部長杜正勝和莊本人先後道歉,連莊國榮任教的政大也受波及,教務長蔡連康昨天也出面致歉,指莊國榮的言詞不恰當,政大深表遺憾。政大主秘樓永堅表示,有關莊國榮在公開場合不當發言、影響政大形象,政大一定會處理。
據了解,如經教評會認定莊國榮言行符合教師法第十四條中的「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要件,最嚴重有可能遭解聘、停聘、不續聘處分。
莊國榮原為政大公行系助理教授,去年八月經杜正勝延攬到教育部任主秘。政大表示,根據法令規定,莊國榮每周還要撥四小時在政大免費義務上課,但莊其實已不算政大的老師了,在其辭去教育部的工作生效後,必須重新向政大申請歸建。
政大原先已有教授提議解聘莊國榮,但並未通過,莊國榮這次失言,再度引起能否回任的討論。政大強調,必須要等莊國榮提出歸建申請後,教評的行政程序才能正式啟動;「如果他沒有申請,過了他原訂借調的今年五月廿日後,他就不能回政大了。」過去也有老師借調出去後,申請歸建未通過的案例。
樓永堅表示,一般的借調歸建案,寫個報告申請就可以了,但這次發生公開場合發言不當的事,才會送到周五原訂就要開的公行系系務會議討論,當天系務會議結束後會接著開教評會,但要討論的是別的案子。
曾在三個月前因中正紀念堂拆匾事件、發公開信譴責莊國榮的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也是政大教師會長,她昨天再發一信,指莊國榮輕率引用八卦周刊的報導,發出人身攻擊的評論,已經在學術上犯了嚴重的「引證資料未查明來源」大忌。
周祝瑛並表示,莊的言行還傷害了他所服務的大學,甚至是校友的名譽;「莊國榮是否適合再回到學術圈、繼續擔任作育英才的工作,不無疑問。」
要不要莊國榮 政大擬選後決定【聯合報╱陳智華08.03.19
政治大學校方和公共行政系辦公室,昨天仍不斷接獲校友和家長來電,要政大不要讓前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回學校教書,但也有人希望校方可憐莊國榮。莊國榮本周請假,未到學校上課。是否解聘莊國榮,公行系最快周五開教評會討論。
政大主秘樓永堅說,教師解聘必須要系、院和校的教評會三級三審決定,且一位老師解聘與否,不是只看言語,教學研究和服務等也要一併考量。
政大公行系主任孫本初指出,周五排定開系務會議,由於突然發生莊國榮粗口風波,可能會有老師提議系務會議後續開系教評會,討論是否解聘莊國榮。
不過,孫本初說,周六就要投票,時機敏感,且有老師希望莊國榮的去留不要牽扯政治,因此,周五系教評會開不開,得視系上老師的共識;若有人反對就開不成。同時也要看莊國榮是否提出回政大任教的申請。
樓永堅表示,莊國榮的言語很不適當,政大不認同。孫本初說,公行系辦昨天的電話仍然響個不停,多數是建議系上不要續聘莊國榮,也有少數人希望系上可憐莊國榮,不要讓他沒有工作。
公行系三年級的林姓學生表示,莊國榮上課認真,不會將政治帶到課堂上,且對學生很好。莊國榮曾任導師,學生的評價也不錯。
不少學生看到莊國榮上周日粗口罵已過世的馬鶴凌,非常驚訝,「簡直判若兩人」,有的人不予置評,也有平時很支持莊國榮的學生認為莊不厚道。
莊國榮飆髒話 抗議電話癱政大【聯合晚報╱邱瓊平08.03.18
前教育部主秘莊國榮「髒話批馬父」,遭到各界撻伐,粗話風波持續在政大校園中延燒,抗議電話更是塞爆了政大總機和莊任教的公行系。
抗議電話湧進政大總機和公行系,接電話的助教形容「接到手軟」,其中不乏學生家長和校友。政大新聞系校友林小姐說,公行系的電話昨天下午一度塞爆了,打到下午6時許才接通。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強調,莊國榮辭職後能否重返大學任教,必須重新檢討。一位不願具名的教師也說,莊國榮已對政大造成負面影響,必須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政大公行系林同學則說,他有上莊國榮的「行政法」,覺得莊國榮在課堂上教學很正常,是很照顧學生的老師。有一次他幫莊國榮修電腦過了用餐時間,他還貼心問要不要吃飯,平常和同學有約遲到,也會立即打電話通知。
「真的有被嚇到!」林同學無奈說。之前發生中正紀念堂更名時,系上同學多認為莊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雖然當時有不少負面評論,仍有不少挺他的「死忠派」,但這一次在綠營造勢場合的言論實在太不厚道。
他說,同學之間的討論很熱烈,以前挺莊的也覺得很失望。政大新聞系四年級的楊同學則說,只要講到政大,大家就會想到學校有一位莊國榮,真的很丟臉
是誰助長了這種粗口的政治文化?>中時社論08.03.19
我們其實真的很想知道,假如今天不是謝長廷的選情告急,前教育部主祕莊國榮的粗口風波,綠營上下會認真地當「危機」來處理嗎?假如不是莊國榮的語言觸犯了羞辱他人過世至親的禁忌,綠營上下會那麼明快地道歉嗎?「莊國榮粗口現象」僅只是一場選舉造勢的擦槍走火嗎?它所反映的,難道不是一種已經陷入病灶的政治文化嗎?
重回莊國榮當天說粗話的的現場,有哪個人在聽到粗話的當下,曾表現出不妥、不恰當的神情?沒有,通通都沒有!一旁的勞委會主委立即擊掌叫好,主持人隨後拍肩稱道讚許,還特別介紹他就是教育部主祕,台下群眾更是熱情反應,還紛紛爭相與莊國榮擊掌,要不是隨後媒體的效應擴大,或許莊國榮還自認立了大功哩!
再看看莊國榮的反應,看到事情鬧大了,他才向杜正勝口頭請辭,但依舊堅持拒絕道歉,但後來大概是綠營的壓力來了,才又趕忙發布一份書面道歉聲明,但就是不願出面表態,這個道歉動作究竟是心甘情願,還是被動配合謝營的危機處理,恐怕也不難分辨。
換言之,綠營上下這次會以罕見的大動作,明快地為莊國榮的粗口風波道歉,念茲在茲者還是畏懼這個風波會壞了謝長廷的選情,並不意味綠營要痛下決心調整其粗口的政治文化。試想如果這不是發生在選前的五天,莊國榮的處境是會被肯定,還是會被逼下台?
要知道,莊國榮以不堪聞聽的粗口謾罵對手,早已不是第一次了!頂著政大助理教授的頭銜,背著教育部主祕的身分,他既是為人師表,又是主管全國教育事務最高機關的官員,當著全國閱聽眾的面,不是罵馬英九是小孬孬,就是放話要郝龍斌哭著回去找媽媽。拆除中正紀念堂牌匾的前後,他帶有性別歧視的不當發言,幾可編成一本「莊語錄」了。
那時節,有多少基層教師、學生家長表達過憂心,期期以為不可之聲此起彼落。畢竟,有了莊教授、莊主祕的粗口做後盾,那些在校園裡滿口髒話的學生,變得更有恃無恐、也更理直氣壯了!有多少基層教師曾感嘆:數年辛勤耕耘的道德教育,完全抵不過莊國榮幾句粗口所表現的「身教」!
而這種官員「粗口」現象,所反應出的更大危機是官箴文化與行政倫理的全面淪喪與墮落。說莊國榮不是民進黨員、不是長昌競選總部幹部,就可以做到完美切割了嗎?他畢竟是民進黨政府所不啻拔擢的高階官員吧?在部會層級中,主祕可不是小官,部長不在家,主祕幾乎就可以代行部長職權,但不論怎麼說,主祕職務在檯面下幕僚的功能,遠大於其在檯面前的政務官角色。然而莊國榮卻屢屢跳到第一線充當打手,用詞之粗鄙,較之三寶級的立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辛辣語言讓他短期內迅速在全國爆紅,被媒體封為「新三寶」之一。在這個過程中綠營上下無一人曾出面制止,倒是力挺叫好的聲浪不斷,即便是立委選舉大敗,他都被點名是戰犯之一了,卻依舊是穩穩坐在主祕的位子上。
回頭想想,莊國榮的語言會愈來愈不堪,不就是這一路以來被鼓勵出來的嗎?在拆除「大中至正」牌匾的前後,莊國榮不堪聞聽的粗口,綠營上下除了呂副總統,有誰曾出面制止過?甚至連輕微表達過不妥的都沒有?還記得陳水扁讚許他是公務員表率嗎?那時節的的杜正勝在哪裡?那時節的謝長廷難道也全沒聽到嗎?很遺憾如果倒帶回到那個時空,綠營內部對莊國榮發言的反應,大多是以英雄之姿加以相挺的;更何況,從選戰開打以來,馬英九的全家從姊姊、妻子到女兒,有誰沒被波及?從特權、綠卡、炒股、偷竊、抹紅到抹黑,謝長廷及其競選團隊所扮演的角色是發動者,還是制止者,難道還有爭議嗎,試問在這種氛圍下,莊國榮有什麼道理不敢愈罵愈勇?
如果只是選情告急,才出面制止這種粗鄙的政治文化,如果莊國榮這次羞辱他人先父的事件,僅被定位為是一次危機處理的善後,從頭到尾還是未見更深層的反省,那麼新的「莊國榮」,還是會生生不息,一個個迅速冒出頭的。
「政治藝人」 當不成烈士反成罪人【聯合晚報李濠仲08.03.17
選舉到最後,就是在比「犯錯少」,其中經常輸在「不可控制」的力量。馬陣營因為「藍委踢館」受創,謝陣營今天也因「教育部主秘低級發言」內傷,「肇事者」都不是受託於候選人,但結果一樣「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至於錯誤致不致命,和怎麼面對錯誤有很大的關係。「踢館」和「粗話」對各自選情造成衝擊,行為本身只是導火線,那種厚臉皮到巴不得把自己行為合理化的心態,才是爭議延燒的主因。
藍營把自己率人進入對手競選總部,遭圍剿、打罵,後續導出是「綠營設局」的邏輯,希望因此降低自己「挑釁」舉動造成的傷害,費鴻泰情急之下,甚至連「省籍問題」都脫口而出,如此一來,「道歉」就變得很沒誠意。
同樣的,綠營犯錯後的反應也讓人不敢恭維,莊國榮出言不遜、口無遮攔,侮辱無從回嘴的往生者,結果竟把自己的錯,推給「引述媒體報導」,這種「請辭」,跟「認不認錯」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根本是在說「我沒錯」。
費鴻泰最後以馬英九如選輸,他「不惜結束自己生命」,想杜悠悠之口,整起事件沒有因此而悲壯,只有更可笑;莊國榮閃電請辭,得到的一樣還是噓聲。他們造的業,候選人承擔,想做烈士做不成,最後反而要有做「罪人」的準備。
費鴻泰在市議員時代,主攻財稅,三不五時還免費在社區傳授民眾報稅知識;莊國榮留學德國,任職校園,被形容是「脫俗的學者」,今天兩人一遇到選舉,一看到媒體、一上電視,就彷彿遭鬼怪附身,形象丕變,成了政壇三流角色。
台灣的政治走向綜藝化後,類似事件一直層出不窮,今天因為選舉,彼此的行為才被高度重視,也因為選票的因素,才得以量化方式,計算出得失。費、莊等人可能在輿論下,稍微收斂,但選舉過後,「政治藝人」相信還是大有人在。
莊國榮又榮耀台灣了!【聯合報黑白集08.03.18
莊國榮一句「X女兒」,可能把謝營近日好不容易扳回的一點籌碼毀於一旦。謝總部的回應是快速「切割」!
莊國榮說:「馬鶴凌每天開查某,乾女兒變成X女兒。」第一,不是事實:即使馬鶴凌傳出的緋聞是真的,但「每天開查某」,卻顯非事實,包括莊國榮引據的「某週刊」亦無此類報導。二、言語下流:堂堂「教育部」主秘的發言,竟使全國媒體不能據實傳述,而必須打「X」,這是什麼「教育」?
莊國榮的發言激起眾怒,謝總部的回應是快速「切割」。理由是:莊國榮並未在競選總部擔任任何職務,或被賦予輔選工作,總部對莊的發言事前毫無所悉……。
但是,僅憑如此交代就能與「榮耀台灣」的莊國榮切割嗎?其實,謝總部亦以完全相同的手法與陳水扁「切割」;陳水扁「並未在競選總部擔任任何職務」,也未「被賦予輔選工作」,總部對扁的若干發言亦「事前毫無所悉」……。
如何「切割」?謝長廷一方面大肆利用民進黨的執政優勢「一周一利多」拚命撒錢、鬆綁兩岸經貿關係,另一方面卻又拚命與陳水扁「切割」,與上杜下謝又連莊「切割」!
不說陳水扁憋不下這口氣,他在大選中已被邊緣化、隱形化;連莊國榮也覺得,為什麼不讓他這個「全國公務員典範」在輔選上貢獻心力?所以,在這「超級周日」,陳水扁及莊國榮雖然「未被賦予輔選工作」,卻皆搶占了媒體篇幅,都不願被謝總部剝奪了他們代表民進黨發言的權利!
切割得了莊國榮,未必能切割得了謝志偉,也未必能切割得了杜正勝,更未必能切割得了陳水扁……。畢竟這些人在綠營皆是「榮耀台灣」及「榮耀民進黨」的品牌人物,謝長廷難道能與民進黨所代表的「台灣榮耀」切割?更豈能與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整個貪腐的民進黨切割?
身旁官員鼓掌? 誰縱容莊國榮【聯合報╱許建儀/教08.03.18
日前莊國榮的失言造成極大風波,但在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到當時旁人居然還鼓掌叫好,長期以來如果沒有這些正面的回應,莊國榮會一而再的用言語暴力羞辱他人嗎?難道那些搖旗吶喊的人不是幫凶嗎?不用負部分責任嗎?站在他身旁的黨政官員以及杜部長都能置身事外嗎?
莊國榮的表現,很諷刺地凸顯台灣教育有待加強的一面。筆者服務過的幾所學校,都常在下課時間聽見國中生用「國罵」大聲交談,學校教育永遠無法取代家庭及社會教育,特別是教育部官員有如此的身教,要老師如何管教說粗話的學生呢?
劉美巧/家管(桃園市)
或許莊先生個人修養不足,但背後的問題呢?是誰在扶持、縱容這樣的人?是教育部長,是行政院長,是陳水扁總統,就是因為你們不斷的包庇與放縱,才會造就出這樣的官員。大家真的要看清楚這樣的執政黨所豢養出來的惡語怪獸!
男性大沙文未中斷
羅雲/化妝品業(北縣土城)
莊國榮對馬英九父親及對女性的羞辱,其實只不過是在捧謝長廷的LP及鞏固綠營群眾對他的支持。之前謝長廷曾說過國民黨強姦女人及對大陸女性的羞辱,和對台灣酒店小姐的恐嚇及輕視,所以莊國榮說這些話,不會讓人意外,因為他只是順著謝營的腳步走。
民進黨內的男性大沙文主義在這二十幾年間展露無疑。民進黨從政黨員歷年來發生這麼多與女性有關的問題,卻鮮見支持民進黨的女性成員出來指責。難不成為了逆轉勝,忍辱下來?
蔡伶伶/家庭主婦(中縣沙鹿)
枉費教育部還特別設置「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莊國榮從拆除中正紀念堂牌匾事件起對外發言中就參雜不少性別歧視的字眼,而且還出口成「髒」。現在雖因以不堪入耳的髒話攻擊馬英九已過世的父親而去職,但可能申請歸建政治大學教書。以一個擔任教師的最基本要件而言,莊先生確實已經不適格了。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應該只是教學生專業知識,更應教導學生品德、修養,不是嗎。大人物出口成「髒」,我們以後怎麼教小孩呢?
別侮辱台灣人的格
任上勇/研究生(台南市)
請莊國榮這類不當言論的人不要自稱台灣人了,台灣人是很厚道的,即使二二八事件,絕大多數台灣人都在保護無辜的外省人。難道台灣人會是在沒有證據下把一個過世的老先生在他兒子面前挖出來鞭屍的人嗎?我是台灣人,我不希望有人侮辱台灣人的格。
莊最大「貢獻」…學生滿口三字經
【聯合報╱范俊海/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
三一六藍綠雙方百萬大車拚,新聞實在有夠熱鬧,卻抵不過莊國榮的幾句話。莊還真是厲害,他的一席話可道盡了如果民進黨真的「逆轉勝」的可能後遺症。
我突然警覺,如果這次綠營逆轉勝成功的話,我們下一任教育部長會不會就是莊先生?因為他實在貢獻太大了,他不顧自己名譽的亂講,不但讓馬先生意志消沉,且對藍營士氣打擊還真是大呢?
其實這個還不是我最擔心的,更擔心的是我們的三寶繼續為官。上杜(陳總統稱讚其為最好的官員)下謝(現在還在跳RAP)又連莊(明日之星),台灣其實已經不用怕什麼「一中市場」或「一黨獨大」了,因為台灣很快就會很多人自己了斷生命了,因為已經不太適合人住了,如果自殺的人夠多的話,失業率自然就降低了不是嗎?那可能真的不需要什麼共同市場了?高自殺率加上低出生率,台灣人口自然減少,人一少,根本不需要搞什麼經濟就夠用了。
莊國榮的貢獻,可能會無遠弗屆,我們小孩子可能每天罵著三字經去上學,台灣變成互相以三字經來打招呼呢?而且嘴裡只要講幾句三字經就好像變得比較有魄力呢?莫怪,馬英九一直被說成沒魄力,原來馬先生從不講髒話,實在太不上道了。我誠懇地向馬先生建議,何妨罵幾句髒話,說不定崇拜莊國榮的粉絲,會馬上發現您也很有魄力,不會再說你是小孬孬而會投票給你吧!
韋幄/國小教師(宜縣壯圍)
近來和學生家長家訪,大家都建議選前最好不要讓小朋友看電視。因為一切作秀、抗爭、黑函、打鬧、抹黑、賄選等,都會在選舉前後爆發。連下課十分鐘上個廁所,都會聽到諸如:「小孬孬」、「逆轉勝」、「趕羚羊」、「兩顆子彈」、「馬小九」等的話。
筆者就曾被小朋友問過什麼是「很娘」和「沒guts」,我說老師也不太清楚,請小朋友回去問爸媽,結果第二天小朋友到校,眼淚都快流出來,原來是爸媽說他亂來而被罵!原來「哭著回去找媽媽」是另有其人,而學童作文簿上充斥「三隻小豬」的成語,也一語成讖。
也許今天電視上大人忘情演出的一小段,可能明天會成為小朋友模仿的一大段喔!
汙辱陸籍配偶 怎不道歉【聯合報╱謝靖冠/教
莊國榮爆粗口攻擊馬英九亡父,謝營道歉切割。但三月初,同樣在民進黨長昌台中的造勢場合,高大成說:「…這些死中國仔,要死回去大陸死…」。這種言論對於有陸籍配偶的家庭來說,何嘗不是汙辱到家人呢?
我的牽手就是來自對岸,高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說要我老婆「死」回去大陸呢?那我們的女兒到算是台灣人呢?還是高先生口中的死中國仔呢?
為什麼民進黨對莊國榮開刀,與其切割,並要求其向馬家道歉。但是對於同樣汙辱到陸籍配偶的發言,卻沒有做相同的要求跟動作呢?難道是因為馬英九是競選對手,怕引進中間選民反感而有所動作。而反正這些有陸籍配偶的家庭都只是沒沒無聞的小老百姓罷了,因此道歉與否沒什麼大不了?
鍾德新/工(花縣吉安)
拜讀昨日「鄭少秋與江霞」一文,感觸頗多。以筆者為例,我的生身父母皆是台灣人,但因家貧,乃於八歲過繼給外省籍父親扶養成人,後又結識了阿美族的太太,現在我們有了一男二女,假如將來兒女嫁娶的對象是客家人,我想請問這些撕裂族群的人:我的孫子是什麼人?
談到江霞,我想應當請她回頭看看二十五年前她與孫越合演的「搭錯車」,戲中她嫁給外省老兵,也生了芋仔番薯,其角色的演出確實令人動容。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對照今日的江霞,那個才是真正的她?
髒話辱馬父 莊國榮辭職不道歉【聯合報╱記者湯雅雯、08.03.17
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昨天在民進黨台中市「百萬擊掌逆轉勝」活動,以不堪入耳的髒話攻擊馬英九已過世的父親馬鶴凌,「馬英九的爸爸滿口仁義道德,每天在開查某,乾女兒變成『X』女兒」(與「乾」發音接近的髒話),台下群眾一陣騷動。
莊國榮再度「脫軌」演出,謝長廷陣營昨晚立即下達「切割」指令。謝總部發言人段宜康認為莊國榮已不適任現在職務,「莊先生道不道歉是一回事」,但謝總部應對被傷害的人表達歉意。
隨後,莊國榮就向教育部長杜正勝口頭請辭,杜正勝同意,莊國榮即日起就不再到教育部上班。
莊國榮參加民進黨逆轉勝活動,在林佳龍致詞後接著上台,他矛頭指向馬鶴凌,「他爸爸滿口仁義道德,每天在開查某,乾女兒變成『X』女兒,像這種人,全家都在騙!」台下媒體沒想到身為教育部高官的莊國榮,竟說髒話,群眾一陣騷動。
接著,他批馬英九,面對中共「膝蓋就軟掉,就要下跪」,是軟弱的小孬孬。他又說,馬英九就是會演戲,演技跟台中市長胡志強一樣厲害。
謝總部昨晚發出「莊國榮發言事件」兩點聲明:
一、莊國榮並未在長昌競選總部擔任任何職務,或者被賦予輔選工作,對於莊國榮在台中的發言,競選總部事前毫無所悉;同時他發言的內容偏離了活動的主題,競選總部認為此一發言極為不當。
二、競選總部對於莊國榮以粗鄙的語言表達對於私人事務的意見,競選總部不予茍同,深感遺憾與歉意;涉及公共議題才應該成為選舉討論的焦點。
段宜康說,選舉最怕犯錯,「莊國榮的事是不可原諒的錯誤」,莊上台致詞謝總部不知情,負責場子的人要有政治判斷,「讓莊上台就值得檢討」。
莊國榮雖然辭職,但他說「我是引述壹週刊,不用道歉」。
莊國榮辱父 馬英九:社會有公評【聯合報╱記者范凌嘉008.03.17
教育部主秘莊國榮辱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馬英九昨天深夜搭高鐵回到台北,被記者問及此事。馬英九先說「沒有評論」,但在記者追問下,只簡短表示:「社會自有公評」。
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批評莊國榮對中華民國的道德教育,做了最負面的示範。
蘇俊賓表示,「教育部的官員講這些話,為我們中華民國的道德教育,做了最負面的示範,這是民進黨執政給台灣帶來的很多副作用其中之一,有這樣的教育部官員,我們真的還要再給民進黨,還要再給謝長廷一次機會,來糟蹋我們的學子,糟蹋我們的教育嗎?」
【記者白錫鏗/台中市報導】教育部主秘莊國榮昨在公開場所指馬英九已逝的父親馬鶴凌認「乾女兒」變成「X女兒」,引起外界譁然。律師林瓊嘉說在總統大選敏感時刻,這番言詞除已涉嫌「侮辱與誹謗死者罪」,甚至已違反選罷法。
林瓊嘉說,刑法三百一十二條「侮辱與誹謗死者罪」,對於已死之人,公然侮辱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該法屬告訴乃論,死者家人可提出告訴,並請求民事賠償。
他強調,在總統大選競選白熱化的敏感時刻,任何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或傳播不實之事,足以損害公眾或他人的言論,均已涉嫌違反選罷法,檢方即可主動偵辦。
他說,國人的傳統是「死者為大」,莊國榮說馬鶴凌認「乾女兒」變成「X女兒」,以他具有留德法學博士的高學歷,並擔任教育部主秘一職,外界很難將他的話認定為詼諧或戲謔之詞。
莊,欠台灣人民一個道歉【聯合報╱王以仁/嘉義大學輔導系教授
昨日教育部莊國榮主秘現身台中長昌逆轉勝活動場合時,公開用不堪入耳的諧音,大肆攻擊馬英九已過世父親,真是令人不忍耳聞!
莊主秘身為教育部長官,過去已有多次被批評其言詞不當,現在更變本加厲居然在公開場合如此口出穢言,真是為社會做了最壞之示範。然而,教育部長杜正勝還曾給予莊國榮高度肯定,並認為他的表現足以作為公務員參考。同時,陳水扁總統亦曾表示,應該向兩大「功臣」教育部長杜正勝和主秘莊國榮致敬。
說實在話,近半年來教育部從杜部長、莊主秘等的獨特挑釁言詞,已經讓大多數國人從他們身上嗅不出一絲教育氣味!然而,個人在此仍想提醒這些國之諸公,別忘了在檯面上政治人物與行政首長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會對全民發揮替代性「社會模仿學習」的重大效應。請你們在公開開口時,不能夠只考慮到為了個人出鋒頭或是替某一政黨選舉造勢謀利而口無遮攔,必須得要謹言慎行以為多人之表率!
吳榮鎮/大仁科大副教授(屏縣鹽埔)
去年因為拆除「大中至正」牌匾,批評「馬英九很娘」,又要郝龍斌「哭著回家找媽媽」的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昨天為謝長廷造勢站台又口開黃腔,批評馬英九的父親。民進黨及教育部一再縱容莊某的惡言惡行,不但侮辱全國的女性,也侮辱了台灣的教育,更嚴重侵犯人權。
去年莊國榮以充滿性別歧視的語言,攻擊馬英九及郝龍斌後,曾引起社會撻伐,莊不但毫無悔意,也堅拒向社會道歉,反而自我辯解說「如果官員很乖,台灣沒有未來」。果然因為他的不乖,與睡覺不呼呼的部長杜正勝,在今年內閣改組留任。
面對教育部部長與主任秘書一再的乖張言行,未見民進黨政府及謝長廷加以譴責,反而將之封為台灣人的英雄。例如,日前陳水扁竟然誇獎,杜正勝是最能夠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的部長。問題是,台灣主體意識是否包含歧視女性、侵犯人權的硬拗文化?
台灣教育的核心價值,已被陳水扁及民進黨的惡行高官破壞殆盡。這種情形如果再繼續下去,台灣肯定沒有明天。
王景新/大學生(北縣三重)
教育部主秘莊國榮居然在謝長廷造勢會場上以不堪入耳語言汙衊馬英九已故的父親。
難道立委選舉時全台灣人民給「上杜下謝又連莊」的教訓,民進黨仍沒有記取嗎?依然放縱政務官無的放矢,口出惡言,對象還是個毫無反擊能力的逝者。莊國榮應該向所有台灣人民道歉!死者為大,莊國榮厚道一點放過馬鶴凌吧!這款成天出洋相的教育部主秘,難道還不下台嗎?
挖敵祖墳 令人作嘔【聯合報╱許篤謀/家庭主婦08.03.17
民進黨與謝長廷陣營,顯然沒有從立委慘敗學到教訓,習於用人身攻擊負面選戰策略病入膏肓,發人隱私無所不用其極,連對手祖宗八代也不放過,形同挖政敵祖墳,施以人格凌遲與道德謀殺的選戰手法令人搖頭,有悖崇尚溫柔敦厚死者為大的台灣社會習俗,更會令有識之士對民進黨與謝陣營這種選戰打法感到不齒與深惡痛絕。
筆者不明白,具教育部官員和學者身分的莊國榮,到底與馬家人有什麼深仇大恨,需要這樣羞辱對方與其先人。喪心病狂殺紅了眼,莊國榮衝第一線為謝陣營羞辱馬家人唯恐不夠賣力,跖犬吠堯的流氓打手無賴嘴臉令人作嘔,士大夫衣冠斯文掃地以至於斯。
三二二把票投給馬英九的選民,未必是喜歡馬英九或國民黨,而是要給施展負面選舉手法毫無顧忌用到爛的民進黨教訓,以示深惡痛絕。若不如此不足以讓民進黨反省
謝說話啊 別再躲閃【聯合報╱正藍琦/服務業08.03.17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部」官員嗎?主管全國教育的主任秘書,竟會說出如此粗鄙、下三濫的用語,姑且不論選戰與否,這已經不止侮辱台灣女性、教壞囝仔大小的問題,而是莊國榮根本就不配當台灣的政府官員。
報告謝長廷先生,您在第二次辯論會時面對老馬詰問杜正勝的表現如何時,您顧左右言他或暫稱為「技巧地」閃躲了杜的相關去留問題。但是,在面對這次莊國榮的狂妄沙豬講法,您的看法又是如何?
何志欽vs.杜正勝【聯合報╱黑白集】08.03.15
何志欽閃電下台,杜正勝卻仍留在內閣。
這正是綠朝官場現形記:何志欽是為了放大藍委踢館事件的震盪而去職,杜正勝則以深綠台獨的支撐而留任。因政治操作之需而下台,因政治操作之需而留任。
多數國人不知現任財政部長是誰,何志欽未來在人們腦海中留下的最鮮明記憶,恐怕就是他胡裡胡塗地跟著四名藍委去「會勘」,又胡裡胡塗被民進黨為了選舉操作而棄如敝屣。
綠營內部也有人認為,命何志欽下台,不符比例原則。即使要操弄政治苦肉計,何志欽也不必去職。國人看在眼中的是:民進黨政府,為了選舉操作而如此輕踐一名堂堂政務官!
其實,據稱何志欽曾為堅持政策立場而求去,民進黨也多次將他慰留;如今,「會勘」事只是政治人情世故上的判斷欠佳,而非政策上出現重大錯咎,民進黨豈可只是為了操作「踢館案」就如此糟蹋一名政務官,羞辱一名學者?
相對於何志欽,杜正勝卻是「國人皆曰可下台,卻偏偏不下台」。杜是民進黨內閣中任期最久的部長,亦是陳水扁口中表現最佳的教育部長;而杜正勝的問題,不僅在人格形象不能為人師表,且對教改等重大政策之誤人子弟應負直接責任。但是,杜正勝卻在許多家長及學生的咬牙切齒中,留任到今天。
何志欽開記者會宣布辭職時,他身邊坐著在上班時間發動入聯公投,及召集行庫輔選餐會的新任代理部長李瑞昌;杜正勝留任,身邊的超級主秘莊國榮也不動如山。什麼叫做「台灣價值」?這就是民進黨政府給的定義!
教部再正名 中文、國語改華語08/02/14聯合報╱薛荷玉
教育部再推「正名」運動。教育部主導的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最近通過了「國語文」等五領域的研修草案,將國語文能力指標中的「中國文字」改為「漢字」,「國語文」、「中文」改為「華語文」,「鄉土語言」改稱「本土語言」,新的課綱預計99或100年實施。
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指出,九年一貫已推動六年了,在名稱、結構、時數不變的大原則下,從去年初開始「微調」工程,並在上個月廿一日召開的審議委員會中,通過了國語文、英語、原住民語、綜合、健體等五領域的修訂草案,預計今年中可完成共十八領域的修訂並公告。
國語文研修小組召集人、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萬益表示,國語文能力指標的用語過去很不一致,為避免混淆,才在此次修訂為一致,與「去中國化」沒有關係,「中國大陸也是叫普通話啊,沒有稱作國語。」
陳萬益說,用語的修訂只限於國語文領域的課綱,而課綱是給編訂教科書的人看的,雖然未來書商編出來的中小學課本可能也會與課綱採一致用法,但並不能規範到歷史、地理等其他科的教科書。
課綱審查委員之一的台北市實踐國中國文老師林麗純表示,中文指的應該是中國地區使用的文字,但現在就連對岸都改用簡體字了,因此,改用「漢字」一詞很有道理;而改用「華語」是因新加坡、大陸等華人地區都使用同樣語言,「這不是狹隘化,而是踏出去、沒有國界更好。」
至於「鄉土」為何改稱「本土」?潘文忠說明,這是因為許多基層老師過去不斷建議,認為「鄉土」二字似乎有鄙視的意思。
林麗純則表示,鄉土教材好像一定得是「不知田水冷」這類「鄉下」的教材,但改用「本土」,指的就是「這塊土地」,也可以是台北市、捷運這類題材。
陳萬益說,修訂小組也有人想把「國語文」領域,比照中國大陸的做法,改為「語文」領域,但此次只是微調,小組沒有權限更改;教育部也強調,小學的「國語」課未來還叫國語課,不會改成「華語」課。
陳萬益說,現在很多用語都很混淆,如台灣話按習慣說,指的是河洛話,但客家話、原民語難道不是台灣話?台灣話應該也包括了國語,但國語又是北京話,是不是很亂?未來有待教育部的國語推行委員會,及立法中的「語言平等法」來釐清
文言文縮減 國一不到2成08/02/14聯合報薛荷玉
教育部修訂九年一貫課綱,國中教科書中文言文的比率,將從目前三個年級共六冊,最高可達百分之卅五,改為國一不得超過二成,國二不超過三成,只有國三還維持百分之卅五的上限;未來國中生讀到文言文的課文比率將明顯下降。
國語文研修小組召集人、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萬益表示,原來的九年一貫課綱只規定了三個學年國文教科書中,文言文與語體文的總比率,但對照這幾年各版本的國中課本就會發現,許多版本的文言文比率都超過了百分之卅五,普遍達到四成多。
陳萬益表示,推敲文言文比率不符合課綱規定的原因,其一是國立編譯館在審訂的時候沒有嚴格控管,其二則是課綱只籠統地規定文言文比率應維持百分之十五至卅五,太過模糊。
因此,此次修訂新的課綱,陳萬益指出,就採取明確及漸進的原則,規定國一國文課本的文言文比率為百分之十至廿;國二為百分之廿至卅;國三為百分之廿五至卅五;總比率來看並沒有改變,「差一、二篇也沒關係啦,也是要有一點彈性。」
事實上,因目前各版本的課本文言文比率都達到、甚至超過課綱的上限百分之卅五,而沒有任何一版本以下限百分之十五來編書,因此,等到民國九十九或一百年實施新課綱以後,國一、二文言文的課文篇數一定會比目前減少。
教育部春節前公布的高中九八課綱,把原來規定語體文與文言文總比率,由五五比四五,再細分為高一的六十比四十,高二為五五比四五,高三為五十比五十;並把「提供選編參考」的四十篇文言文中,四篇文言文換為台灣題材作品。
國語改華語 國中老師很錯愕08/02/14【聯合晚報王彩鸝
「華語內涵是什麼?廣東話、客家話是不是華語?」北市國文科輔導團的老師聽到「國語」要改稱「華語」,感到錯愕,認為這麼大的事,應該廣泛討論再定調,不然會造成教學混亂。
台北市國中國文科輔導團召集人、永吉國中校長林美雲表示,單是台北市就有幾千位國文老師,但是只有極少數參加課綱研修小組、審查小組會議的老師才知道「中文」改「漢字」、「國語」改「華語」,她認為資訊應更公開,開放讓各界充分討論,否則驟然發布實施,會讓老師「各自解讀」。
有國文老師表示,華語是相對於外國人來說的,在國內很少人講華語兩個字,而且不同地區的人,對華語的內涵也有不同的解讀。例如,馬來西亞的人,可能把普通話、廣東話、客家話,通稱為華語;外國人聽香港人說的話,也認為是在講華語。
林美雲表示,並不是說「國語」不能改成「華語」,但需要透過更廣泛討論,釐清「華語」內涵的共識,不然會更混亂。
她指出,目前多數人的認知,華語通稱是華人地區說的語言,突然要把「國語」改為「華語」,老師一下子會無所適從。
學者,砲聲轟隆隆08/02/14聯合晚報/邱瓊平
教育部通過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微調」內容,「中文」改為「漢字」、「國語文」則變「華語文」。對此,學者認為實在不必如此,因為一個國家人民共同使用的語言就稱為國語文,而「華語文」是外國人的說法。更有學者痛批,政府的作法是想把和中國有關的東西都丟棄。
世新人文學院院長洪國樑表示,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語言,韓國有韓文、英國有英文、日本有日文,稱呼自己國家的語文與國語文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必特別強調是華語文。
至於把中文改為漢字,他則表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像漢族有漢族的文字、滿族也有滿族的文字,把中文改成漢字其實也沒有錯。
洪國樑提到,「華語文」是外國人對中國語文的稱法,如果和韓國人談論到國家語言時,為了避免產生誤解可稱為華語文,但九年一貫是針對本國學生,實在沒有必要把國語文改為華語文。
而前教育部國語會主委李鍌也表示贊同,他說,孩童從小覺得自己說的語言叫國語,上學後卻變成華語文,一定也會覺得奇怪,非要把國語文改為華語文的作法更是意識形態,主要原因是政府認為國語文是北京音系而非台灣的,所以想要丟棄。
教部,慢火煮青蛙08/02/14聯合晚報/王彩鸝
「國語」改名「華語」,真的只是「微調」嗎?還是會產生慢火細燉的「煮青蛙效應」,要讓下一代對中國文化認同不知不覺的消逝?
只把「國」字改成「華」字,這個改變看似微小,但是「一字千金」、「見微知著」,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影響,舉足輕重,難道國語文課綱審議委員眾多專家們,不了解文字所蘊含的奧妙?
從文字約定俗成的用法,「國語」是針對本國人來說的,「華語」則是針對外國人說的,語文的稱謂主客有別。舉例來說,杜正勝部長會說「我要回家」,但應該不會說「我要回杜公館」,因為「家」是自己說的,「公館」是外人說的。杜部長稱自己的父親叫「爸爸」,但不會喊成「杜先生」,兩個不同的稱謂,指的都是同一個對象,稱謂不同是因為內外有別,並不會造成混淆。
當台灣人不再說,「我會說標準的國語」,改口自誇「我會說流利的華語」,豈不隱隱然以外國人自居了?
文字是文化的載具,深遠的來說,會影響文化的認同。韓國人把中國文化當成是寶,硬要稱孔子是韓國人、還申請端午節是韓國文化資產,連豆腐都要硬掰是韓國人發明的。
當韓國人想盡辦法要把中國文化據為己有,以中國文化正統自居,台灣卻自稱本國人說的語言是「華語」不是「國語」,寫的是「漢字」不是「中國文字」,意識形態上要跟中國文化作切割。而且從國民教育的根本來「微調」,就像「青蛙煮水」一般,久而久之,下一代的國民將不知「國語」為何物?
課綱、能力指標的用語調整了,教科書也將跟著調整,考試的內容和方向也要調整,在考試引導教學的台灣,這個「微調」,恐將產生巨大的連鎖效
余光中:去中國反而學中國08/02/14 聯合報錦弘、
搶救國文聯盟發起人余光中昨天指出,教育部修課綱把中國字改稱漢字,中文改成華語,大陸早就這樣做了,去中國化反而學中國,少數統治者的政治正確手段,終將徒勞無功,無法戰勝中華文化傳承。
余光中說,中國大陸為尊重少數民族,早已不把中文當成國文,且把中國字改稱漢字,若教育部這次修改課綱是為了「去中國化」,顯然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學中國,「孫悟空再怎麼翻筋斗,還是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
「政治正確是暫時的,文化傳統才是永久的。」余光中說,語文要如何演變,應順其自然,不能操之過急,統治者硬要改變,從歷史長遠的角度來看,終將徒勞無功,「今日的政治正確,可能是未來的政治錯誤。」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國語改成華語,他沒意見,但中國字改稱漢字並不妥,因為閩南語等地方語言也使用漢字,無法和正統的中文區分。他感嘆,教育部一連串去中國化動作,已讓家長不耐煩、厭惡,教育部應減少社會對立,不能反而激化對立。
「中文絕不等於漢字,那不然中文系都改成漢字系好了。」台師大國文系教授簡明勇認為,九年一貫課綱用語的修訂根本不通,「教育部應該把本國文化指的是哪一國?定義要說清楚。」
玄奘大學中文系教授林安梧則認為,用語的改變不是不可以,但教育部選在大選前修訂,時機不當,隱含去中國化的意涵,也挑動最敏感的政治神經。
政大台史所教授戴寶村認為,教育部此次修訂課綱符合時代潮流,過去黨國時代,大家都說國畫、國樂、國醫,但現在都說水墨畫、傳統音樂、漢醫了,用「中文」反而有強烈的政治意識。
玩文字遊戲 修到弄巧成拙>中時08.02.14 韓國棟
台灣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不是威權專制時代,有人習慣用「中文」,就用「中文」,為什麼一定要強迫他改用「華文」?有人愛用「國字」,要他改用「漢字」,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台灣不但多元,意識形態對立也很嚴重。九年一貫國語文領域課綱統一用詞,研修小組的本意是好的,但社會未必接受他們的好意。尤其教長杜正勝的「形象鮮明」,一旦扯上意識形態,反倒吹皺一池春水,弄巧成拙,不值得,也沒有意義。
語文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用多了、用習慣了,就是大家認同的用語。台灣人慣用「水準」一詞,中國大陸則慣用「水平」,十多年前兩岸剛通沒多久,台灣人聽到「水平」一詞,總覺得刺耳,但現在聽多了,就舒服多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教育部為什麼不斷的修訂課綱?高中九五暫綱還沒實施結束,春節前夕九八正綱就公布了。八十九年實施的九年一貫暫綱,不知修了幾回,現在還在修訂,可能是修到沒什麼好修了,開始玩起文字遊戲,結果「中文」、「華文」,「國字」、「漢字」都計較起來了,看在學生、家長和老師的眼裡,真不知是何滋味。
尤其,今年三月就要總統大選,未來的新政府會對教育部此舉買不買帳猶未知,教部現急著做決定,意義有那麼大嗎? 教部在《歷史學習網》中大玩「歷史大公投」遊戲,如現在教部再發起一項公投,讓全民去票選要用「中文」還是「華文」,要用「國字」還是「漢字」,票投給「漢字」的未必比「國字」多。既然有人愛用「國字」、有人愛用「漢字」,就隨他們吧,當社會大多數民眾都已習慣使用「漢字」之後,自然就改了。
教育的問題已經太多了,奉勸教育部,沒事,真的少改,沒必要改的,最好不要改
公帑找媒體跟拍遭踢爆 老杜出國喊停【聯合報薛荷玉08.02.05
教育部長杜正勝原定今晚出發到巴拉圭、秘魯,簽訂體育交流協定,並領取個人的榮譽博士學位,並花費兩百卅八萬八千元徵選三立及民視電視台隨行跟拍;但消息曝光後,教育部昨天以「情勢有變」為由,臨時取消出訪。
杜正勝的南美「畢業旅行」行程原定十六天,包括晉見巴國總統、拜會國會議長、教育部長,簽署體育交流協定,會見巴拉圭僑團並發表演說,並接受亞松森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接著再往秘魯,參訪聖馬可及工程大學兩所學校。
根據慣例,歷任教育部長出訪都會徵詢媒體是否隨行採訪,各媒體則視有無新聞性而決定是否派員採訪。但近兩年教育部卻花錢要媒體隨行,確保「新聞發布及文宣工作順利」。
杜正勝花錢請媒體全程跟拍出國行程,並非第一次。去年六月的紐約行就花了近一百萬元,邀請被視為親綠的三立全程隨行採訪;去年一月到英國的母校倫敦政經學院演講,也花費近一百萬元請民視跟拍。
有人推測,杜正勝在卸任前夕大手筆請兩家電視台隨行採訪,可能是因他要到巴拉圭國立亞松森大學領取榮譽博士學位。杜正勝只有碩士學位,在任期間常被質疑其為我國唯一一位不具博士學位的教育部長,因此,獲頒榮譽博士可能對杜正勝意義重大。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大家都知道榮譽博士不等於博士吧。」
但在消息曝光後,幕僚表示,原來想見的人可能都見不到了,因此取消行程,「這是國家的損失。」昨天一早,外交部人員也打電話到教育部關切。
此行花費多少?據了解,除杜正勝外還有隨行人員三名,如以跟拍媒體記者的規格計算,機票就超過百萬。住宿十三夜,每人每天五千元計算,四人也要廿六萬,還不計部長規格的機艙及住房升等費用。
教長南美行 踢出畸形體育【聯合報 林東寬 體院研究生
教育部長杜正勝欲出訪巴拉圭等國,緊急取消,媒體報導重點皆在此行將耗費多少公帑,卻忽略了杜正勝原是要代表台灣與巴拉圭簽署體育協定,計畫送十歲以下的學童至巴拉圭「學踢足球」,完全暴露出台灣在體育方面的畸形發展。
此一政策之尹始,乃是二○○二年台灣花費鉅資邀請甫參加第十七屆世界杯足球賽的塞內加爾國家隊來台示範,陳水扁總統宣稱該年為台灣足球年,並提出計畫送學童出國學踢足球的構想,期望他們學成歸國後可以「為國爭光」。
運動,尤其是團體性的運動,絕不是菁英式的培訓就可以成功,畢竟在數年的培養過程裡,天分優劣、訓練方式與運動傷害都足以嚴重影響一個選手未來的成就。要全面提升某項運動的實力,唯有擴大參與的人數,經由層級不斷地競爭、淘汰,才會培養出最優秀的選手。所以縱使中國地大物博,但是因為棒球參與人口少,在沒有良好的競爭與淘汰機制下,中國的棒球隊出了國門只有被台灣耍著玩的份。會說送二十個學生至國外踢球,期望數年後可以為台灣踢出好成績,顯示陳水扁在運動方面完全是個外行。
更深一層牽涉者,即是台灣對於體育的畸形發展。台灣在外交頻頻受挫的情況下,「運動」成了宣揚國威的最好方式,而這些運動選手則需荒廢學業,接受日以繼夜的訓練。
美國大學生學業成績及格為GPA達二.○,而大學體育協會NCAA選手亦須達一.八,否則該球員將禁止參賽及訓練,違者全隊禁賽,而如果學校對球員成績放水被查獲者,最嚴重亦可處分全隊禁賽。
此外,NCAA在訓練時間上亦有嚴格規定,以確保這些學生運動員的本業是在唸書,而非如職業球員般的練球。縱然如此,台灣的菁英球隊碰上這些訓練時間遠少於台灣的學生運動員,仍然通常只有被打到丟盔棄甲的份。
教育部認為把兩間體院合併,就希望選手可以更有效率地為國爭光,但美國的「長春藤聯盟」,十一間學校皆是在學術界享有崇高地位的名校,但極少人知道長春藤聯盟其實是一個「運動聯盟」,光哈佛與耶魯兩校,百餘年來即培養出超過四百名奧運選手,並且奪下超過一五○面獎牌。難道美國人天生比台灣人優秀,可在兼顧學業下,仍有卓越的運動表現?
假使這些被送出國的學童十年後都成了頂尖的運動選手,可以在世界盃奪下台灣史上第一座冠軍,然後呢?台灣有沒有想過這些學童的未來?還是給他們國光獎金,然後打發他們回家種田?
縱使台灣將體育學院合併為體育大學,但台灣對體育的畸形態度,在廿一世紀的今天,較之被禁止用「中華民國」參與國際賽事的當年,毫無根本的改變。
新三寶不走了>中時小社論 2008.01.29
內閣確實不動之後,原本「新三寶」到底走不走人的情況也明朗了,就是大概都不走了。
其實,是走是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民進黨倘若不改習性,繼續把小老百姓當白癡,那麼必然新活寶奮力竄出,接力獻寶。
不管時代怎麼變,一般人骨子裡還是存有一定成分的是非觀念,重寬厚,尊仁恕,講黑白。偏偏民進黨好像永遠認不清這一點,一味顛倒措置。
小焉者,有立委罵老師是「王八蛋」;在議場痛罵海關公正執法小關員。大焉者,則是學者出身,在大學教過書的政府要員,或者嘻皮笑臉,小丑跳梁,自以為風趣,整天亂彈無聊俏皮話;或者口沫橫飛,一開口就殺氣騰騰,讓人不寒而慄。
簡單點說,人之所以為人,必須講人話,做人事。國民黨也有寶,國民黨諸寶或者顢頇魯鈍,或者一臉貪樣,或者酒色財氣。不過,國民黨諸寶背後幹壞事,表面上卻還是裝正經,就算不像人,也要充場面講講人話。民進黨老三寶也好,新三寶也罷,則是毫不掩飾,擺明了不講人話,難怪招人厭惡,所以讓選民唾棄。
然而說到最後,從舊到新,民進黨的諸寶也只是棋子而已。幕後重用諸寶,放寶咬人,復又全力相挺者,才真正是最需要檢討的,他們永遠置身事外不負責,老要幾個小寶扛枷頂罪,說得過去嗎?
年度發言人之金酸莓獎
‧動腦 2008/01/18 每到年底,我們家公關總要來回顧一下年度風雲事件與卓越發言人物,一方面在觀察中教學相長,另一方面,也以掌聲來彰顯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人事物。【文/黃鼎翎(先勢集團營運長)】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真心想建議整個教育部相關發言人,都來學習一系列的發言人訓練課程。
每到年底,我們家公關總要來回顧一下年度風雲事件與卓越發言人物,一方面在觀察中教學相長,另一方面,也以掌聲來彰顯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人事物。
今年,我要提報一位重量級的風雲人物,他面對媒體直言不諱、辯才無礙的風采深深烙印在全國民眾的心中,影響所及不僅囊括各大媒體重要新聞版面,也讓人不得不佩服他有創意、有想法!甚至公關人絞盡腦汁想破頭的宣傳用語,也比不上他天外飛來一筆、靈光乍現的名言金句。在當今社會中,有著非比尋常的爆發力與影響力。
在年度發言人的金酸莓獎當中,無人能出其右,我想將此獎項頒給我們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先生,他真的受之無愧。
我們一起來回顧杜部長一年來的發言盛況與名言金句,不僅是句句精采,更是「罄竹難書」。2006年5月,陳水扁總統以成語「罄竹難書」來形容義工的奉獻,被立委質疑,杜正勝解釋說:「罄竹難書」原意為「用盡所有的紙張都寫不完」,表示事情很多的意思。2007年1月,為教育部「成語典」納入「三隻小豬」解釋,指該童話發人深省,他舉例:「當我看到小朋友很偷懶,我就會跟他說不要像三隻小豬裡的老大一樣,三隻小豬的故事要想一想啊,這就算是運用成語。」
後續更語出驚人表示:「用成語會讓人變得懶散、思想混沌、一知半解,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這些新聞發言歷歷在目,佔據了一年多來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同時讓教育部塑造出「耳目一新」的形象。
杜部長一再讓人傻眼的言論,更深刻影響到社會大眾對所屬單位的觀感;正所謂公關發言人,是一個組織的重要窗口,擔任的是「化妝師」的角色,妝化的好不好,給予外界的認知也是最直接的;擔任一個好的發言人,要能夠快速適切,傳遞良善的溝通訊息,讓社會大眾能夠準確吸收、並予正面的回應,讓所屬的組織能夠從善如流,掌握民意。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真心想建議整個教育部相關發言人,都來學習一系列的發言人訓練課程,台北市公關業經營人協會願意和他們交換心得,明年讓獎落他人家吧!
上杜下謝 請辭全被慰留【聯合報╱李順德、08.01.19
政壇稱「上杜下謝連莊」三人昨日均請辭,府院高層考慮內閣即將總辭,因此都決定予以慰留,「堅守崗位」至內閣總辭之日。行政院秘書長陳景峻表示,未來新內閣將由陳總統依據新內閣功能性考量,並尊重謝長廷的看法調整。
新聞局長謝志偉陪同總統陳水扁出訪返國後,與教育部長杜正勝、教育部主秘莊國榮相繼宣布請辭。謝志偉昨天也向台灣北社等本土社團人士表示,他當初從德國回台,是想回來跳火坑,沒想到「我就是火坑」;至於有人批評他是小丑,他則覺得台灣不應該只有政治與悲情,應該還有文學,他是用比較另類的方式來訴求,但「有人覺得像小丑」。
陳總統昨上午十一時許,與行政院長張俊雄在總統府會面,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隨後也進入總統府,就立委選後政局發展與內閣人事調整交換意見。
陳景峻轉達張揆的指示,閣員總辭是在一月廿八日,在之前所有閣員一定要在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怠忽業務。
謝志偉表示,陳總統希望他不要辭職,但他會堅辭,只做到本月底。他也透過電話向張揆及副院長邱義仁請辭,被兩人慰留,但並不影響他的辭意。他說,「既然政務官沒當好,也許在民進黨最低潮時加入民進黨當黨員,也是一個方式」。
謝志偉請辭前,包括台灣北社、台灣青社、二二八關懷協會等本土社團昨天上午都到新聞局替他打氣,面對支持者獻花又熱情地呼口號,謝志偉一度感動地說不出話來。謝志偉的幕僚說,謝志偉昨天一整天心情都非常難過
杜正勝將回史語所 莊國榮照批國民黨【聯合報張錦弘08.01.16
儘管遭民進黨內點名要為敗選下台負責,教育部主秘莊國榮昨天仍不封口,強調國民黨勝選後集體謁陵,是封建威權遺毒作法,他憂心立法院一黨獨大,國民黨將故態復萌,黑金橫行、為所欲為。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則演出失蹤記,未主持全國教育局長會議。
莊國榮,昨天照批評國民黨。他說,他最關心台灣的自由、民主、進步,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會出現中正紀念堂這種偶像崇拜;國民黨勝選後居然一大群人跑去謁陵,這都可以看出國民黨還殘留多少封建威權遺毒。
被問到五二○之後重回政大教書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處境?莊國榮說不擔心,對政大校園的學術自由有信心,且他的抗壓性很高;他還說,如果要提早結束借調,回學校也很好。
杜正勝則是收起火力,謹言慎行。據了解,杜正勝前天一早致電莊國榮,勸他不要再對媒體發言,以免被外界拿來作文章,但莊仍暢所欲言。被問到會不會後悔把莊國榮找進教育部?杜正勝說,他從不為做過的事後悔。
杜正勝在選後保持低調,但心情卻很輕鬆。前天晚上在與各縣市教育局長晚餐、談教育後,還與在高雄工作的兒子杜明夷散步愛河邊,對於外界的批評,他只淡淡地說,「就當它不存在。」並表示卸下教育部長一職後,會回到中研院史語所。
杜正勝對是否去職自有盤算,但學生家長都希望他趕快下台。北市國中生家長聯合會會長許永佳說,十個家長,九個半希望杜正勝下台;教育部長是教育界的大家長,不僅要專業,更不該有顏色。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說,杜正勝應該要被換掉,「政治操弄不太好,他是為執政黨做事,不是為教育。」孩子們對部長普遍印象也差。
批杜正勝家長、教界:現在下台
「上杜下謝連莊」近日成為民進黨敗選後檢討的「新三寶」,其中教育官員就占了兩位。家長團體批,教育部長是全國教育的領航人,政治色彩太鮮明,不足為學生的表率,杜正勝不需等內閣總辭,應該尊重民意,隨時可下台。
教長打瞌睡 孩子跟著學
台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總會長許永佳表示,教育部長是教育的大家長,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部長給孩子壞的示範,讓學校老師不知道怎麼教。例如學生上課打瞌睡被老師看見,小朋友會學杜部長的口吻說:「我沒有打瞌睡,我是在想事情」。
許永佳說,言教不如身教,教育部長和主祕政治色彩太濃,成天在政治議題打轉,欠缺教育專業和政治中立,家長團體不歡迎這樣的教育官員。
有反省的人 不必等總辭
針對杜正勝說會在本月28日隨內閣總辭,一切按照程序來做,許永佳認為,「有反省能力的人,應該尊重民意,不必等到內閣總辭」。
建中校長:粗暴言語汙染
台北市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表示,教育領航人不能用意識形態來辦教育,更不該以意識形態灌輸給青少年,他批評杜莊二人「悖離了教育,在做政黨工作,非常不宜!」
他認為,教育部長本身就是辦教育,如果對著攝影鏡頭、在全國學生面前發表粗暴言論,對下一代造成「潛移默化」,有樣學樣,他就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很會「硬拗」,價值觀混淆,是很大的危機。
吳武雄說,教育部長可以有政黨和宗教信仰,但他必須教育孩子宗教之間要相互尊重,政黨之間要互相包容,很無奈的是,當前教育高官「以政治污染青少年」,缺乏教育風骨和責任,連帶造成台灣競爭力下滑。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表示,民國92年至今就未曾召開全國教育會議,來對教育做體檢,全教會將聯合全國家長聯盟、教改協會、全國社大促進會等關心教育團體,於4月20日、21日兩天召開為教育把脈把會,將對新總統提出教育部長人選條件的建議,一定要秉持教育專業、政治中立。
【記者謝蕙蓮/高雄報導】
就在民進黨內檢討敗選原因,並點名「上杜下謝連莊」應撤換時,原本上午應該在高雄主持全國教育局長會議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上午意外缺席,提早搭車返回台北。
換一個有教育專業的吧
對這位被認為歷任教育部長中,政治爭議性最高的杜正勝,多位教育局長上午低調表示「不方便評論」、「這個場合不適合談」;但也有教育局官員直言:「現在這個部長、主祕的表現,失望的應該比贊同的多吧!」。對於內閣即將改組,部分縣市教育局長說,「應該換一個有教育專業,能擺脫政治思考的人」。
一位不願具名的教育局官員就說,「教育界對教育領導人有比較高的期許」。教育部長應該比其他部會官員,更堅持行政中立、教育專業,但現在的教育部,在執行教育政策時往往先有政治思考,看不到專業堅持,更沒有中立可言。
連分配經費也政治思考
這位縣市教育局官員直言,教育部連分配教育經費時,都有政治思考。有時地方甚至要透過市議員、立委向教育部爭取,才能拿到應有教育部補助款,讓地方非常不能信服。
也有教育局長表示,教育部管太細,中央、地方分權不清楚,把本來該屬於地方教育權責的事,也作詳細的規定,「中央定位不清楚,不要把地方要做的事也做了」。
校長:大學變政治人物禁臠
教育部長杜正勝和主秘莊國榮,卻常因為政治議題躍上媒體版面,引發爭議。多位校長今天表示,台灣的大學變成政治人物的禁臠,例如每次碰到學費調漲就很敏感,和治治扯不清;雖然有五年500億元的經費,但經費用罄後是否繼續編列?政府要說清楚,否則大學如何拚一流?
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提到,教育是清高事業,要凌駕在政治之上,不應該受到政治影響,希望教育官員多關注教育,少碰政治。但他也感嘆,台灣的教育政策擺脫不了政治,以大學學費來說,台灣的大學學費是美國的10分之1,低學費對富有的學生有利,弱勢的學生反而吃虧,他認為大學應該更多自主的能力,調整學費後能提高給弱勢學生的獎學金。
上周召開大學校長會議時,也有校長無奈表示,大學成為政治人物的籌碼,學費議題是乎已成為不能碰觸的禁地,只要一談調漲學費,立委、官員全都跳起來。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則認為,台灣的高教問題不少,重點在於質量失衡,數量是夠了,但大學的質不如人意。他憂心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學校必須面臨轉型或是退場,最好要加強評鑑,讓公立大學也轉型,教育部要多關注這些。
黃榮村更提到,政府編列五年500億元預算、教學卓越計畫讓大學力拚國際一流,但只剩下三年的時間,沒有特別預算後,經費要如何籌措?一定要趕快想一想。
只怪杜正勝,不夠吧!【聯合晚報╱社論07.12.31
呂副總統說,民進黨選情不好,是中正紀念堂問題處理不當,教育部長應該要向全國民眾道歉。這句話說對了,但只說對一半。中正紀念堂的問題弄成這樣,如果說對民進黨選情確有負面影響,當然教育部長杜正勝是該負責任。問題是,影響民進黨選情的,豈止中正紀念堂這一件事情?說得再白一點,把民進黨選情歸咎於中正紀念堂一事,不也是太化約、太單純化了嗎?
不知道民進黨有沒有想過,在中正紀念堂改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最反感的是改名本身,還是在改名過程中的粗糙程序和粗暴言語?身為教育部長,杜正勝的爭議本來已經夠多了,為了中正紀念堂改名,杜正勝自己雖然不再直接與台北市政府對槓,但卻派出了一位言語更挑釁、更粗暴的主任秘書莊國榮上場。一個中正紀念堂改名,讓主秘莊國榮一夕爆紅,付出的代價卻是,作為全國教師和學生表率的教育部,從此披上了「言語最粗暴」的形象。這樣的教育部,如何還能領導全國教師,如何要求教師教導學生優雅的言語和良好的溝通?
然而這樣的結果,也不是意料之外。政壇上,最常使用粗暴、粗俗言語的,不正是陳水扁總統本人嗎?就像昨天陳總統又說了,國民黨在領投票問題上的不同意見,就像「查某人在花」。這種語言不僅粗俗,甚且根本就是侮辱女性。但陳總統會在意嗎?呂秀蓮能夠制止這種粗暴的語言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嗎?沒有。所以囉,講話越有爭議、越粗俗的內閣閣員,因此就越受到上層的賞識,而越粗暴、越敢嗆的幕僚,就越受到部長的重用。這不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例證嗎?台灣政壇會出現莊國榮這樣一夕爆紅的人物,難道只是因為部長杜正勝的緣故?
2007這一年,在一片正名、去蔣的政治風暴中,中正紀念堂改名事件,台灣民眾從媒體中,被迫接受越來越粗暴的言詞,我們的下一代從總統、教育部長和主任秘書口中,學到的是如何用性別歧視的字眼罵人。2008這一年,我們會聽到更粗暴、粗俗的言語,還是可以耳根清淨一些?選舉馬上就要正式展開,看來,是會有更多粗暴言詞出籠吧!
更名換匾全包 教部改行搞政治【聯合報╱張錦弘07.12.07
杜正勝接任教育部長後,從助選到推動公投入聯,不落人後,在中正紀念堂拆匾事件上,他和主秘莊國榮更舌戰藍營,教育部儼然成為法律與意識形態指導部,很多民主國家堅守的教育中立,卻被束之高閣。
民進黨上任後,前兩任教育部長曾志朗、黃榮村,堅守教育中立,和政治畫清界線,不幫民進黨助選,課程改革也避免和政治掛勾,不是事事都聽民進黨政府的話,有所堅持,卻都很快被換掉。
杜正勝上台後,卻毫不避諱政治,不但替民進黨的立委候選人站台,也不斷強力推銷他的政治信念,他出席高中校長會議,引用聯合國決議文,證明「中華民國」已不存在;最近他更不忘在各種教育場合,推銷公投入聯;教育部首頁更設追討黨產網站連結,但他都聲稱是配合政府政策。
這次推動中正紀念堂更名、換匾,教育部更是賣力,全攬在身上,杜正勝、莊國榮站在第一線,和郝龍斌、蘇盈貴等北市府官員,從隔空叫罵,到現場對罵,不管中正紀念堂組織條例並未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也無視社會對改名並未形成共識,一路硬幹,完全看不到教育部應有的職司。
為避免捲入這場藍綠混戰,連全國教師會都發出禁令,幹部不准對外發言,希望老師能負起「穩定社會」的角色,好好把書教好,不要被政治「消費」。
老師想穩定社會,教育部卻涉入政治,美其名打倒威權、維護民主,卻同時浪費國家公帑,製造更多亂源。
紀念堂更名、換匾,有如一場鬧劇,很多民眾已忍無可忍,置身事外,心想:要換就換吧,紀念堂要掛什麼牌子,以後要不要換回來,就用選票來對決,展現另一種的選擇。
內戰又如何
郝市長不能當台北老好人,文賤會叫育部都已夥同鎮暴部隊入侵首都台北了,還不學前蘇俄首都莫斯科市長葉爾欽、率領市民反抗獨裁中央!
如此台島豈不陷於內戰?
內戰又如何?反正綠色恐怖就已<正名不合法?><綠官會守法嗎><就要一國兩制>了。
別上當了,綠的巴不得暴動、好戒嚴。不就更名拆掛嘛,馬若贏,更(名只是行政作業、可立即一次含中郵等全部正名回來,至於牌匾等時機成熟再一次性全部)掛回去就是了。(採一次性之故在於不同於綠的要逐次升高衝突以牟利)
教部出招 中正堂封館三天【聯合報07.12.06 記者薛荷玉
中正紀念堂這兩天已成各方人馬聚集抗爭之處,很難展開「大中至正」牌匾的更名施工。教育部昨晚沙盤推演後,決定採取封館的大動作。對此,台北市政府嚴詞指責,但預料不會作強力反制。
昨天廣場上發生幾起零星的衝突,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也到場抗議。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則表示,因為市政府昨天突然要拆鷹架,教育部怕衝突升高,影響參觀的民眾,臨時決定封館,「宣布得比較晚,對遊客造成不便,向大家致歉。」
中正紀念堂館長曾坤地說,目前在館內舉辦的終生學習課程將暫停三天,主館內的展覽也全部停止展出。但今天早上九時以前到園區內運動的民眾不受影響。
何時開始拆除大中至正?教育部仍列為最高機密,只透露應在園區淨空之後。據了解,市政府在大中至正門放置的紐澤西護欄,今天上午會被移除。至於中正一分局的警員,則由警政署協調他們撤出。
據透露,「大中至正」將拆字不拆匾,取代的「自由廣場」四字,採王羲之體,從左至右書寫;「台灣民主紀念館」則採與大忠門、大孝門一樣的歐陽詢體,整個牌匾重三噸,會分成十五塊拆組。
中正堂圍牆也要拆 另蓋民主牆【聯合報╱記者林韋任
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導的中正紀念堂「景觀改造小組」日前規劃,下一步將拆除「大中至正」門兩旁的圍牆牆身,只保留藍色瓦頂及柱子。
營建署官員昨天透露,「台灣民主紀念館」的空間改造方案已出爐,由於面臨台北市中山南路及部分信義路的大、小森林區樹林茂密、光線不佳,居民希望能剪枝增加日照,建築師「建議」拆除這一帶的單面牆牆身,留下瓦頂及柱子,圍牆拆掉變成涼亭,以增加通透性。
官員指出,雖然建築師建議拆除圍牆,但又規畫在國家音樂廳、戲劇院廣場斜前方、大中至正門正後方規劃兩道斜長型的「民主牆」。換句話說,一方面要拆掉圍牆,一方面又要蓋民主牆。
「當選再掛回」 馬英九擋郝龍斌上火線【聯合報╱記者范凌嘉 曾增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昨天發表聲明,譴責政府違反程序正義、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精神、違反民主原則;他呼籲民眾務必保持冷靜,對民主法治展現信心,「以選 票制裁不法」。他當選總統後,將依據社會共識與法律的程序,回復或重建被拆除的名稱,「讓大家都能夠在法律與民主原則下,保護我們的古蹟。」
針對中正紀念堂廣場前民眾抗爭,馬英九呼籲大家冷靜。並說,大中至正牌匾是否該拆,可從公共政策探討;民進黨未凝聚社會共識就獨斷下令拆除,目的是挑起仇恨、製造對立。請廣場上的民眾保持冷靜,明年用選票制裁民進黨。
他說,如當選執政,會將被取消、拆除的古蹟名稱,做必要的回復和重建,也希望民進黨尊重人民的共同記憶,不要用粗暴手段強拆古蹟。昨天上午他在前衛生署長詹啟賢、前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陪同下,參加林口長庚醫院座談後,發表上述看法,並在稍後發布書面說明。
他說,民進黨政府拆除大中至正牌匾,不但違反民主,也是創造新的威權體制、新的獨裁政府,目的在奪取選舉利益。
他說,中正紀念堂有管理處組織條例,民進黨卻從文化資產保存法訂出行政命令,凌駕法律,違反法治原則。世界上從無一個國家用保護古蹟的文資法拆除古蹟,這是十分荒唐的作法。
據了解,馬英九昨天上午與台北市長郝龍斌曾通電話,馬提點他的底線是希望台北市政府依法行政,在法律範圍內採取必要行動。
據指出,台北市政府方面原本有意讓郝龍斌站到第一線,但馬英九反對,希望郝龍斌退居第二線;兩人溝通後取得默契,讓整起事件由台北市局處首長層級出面處理,郝龍斌維持低調,降低政治性,「回到事務層級」。
【記者尚毅夫、錢震宇/台北報導】藍營民代從立委到台北市議會,昨天同聲痛斥教育部長杜正勝搞文革,陳水扁總統意識形態治國,民進黨政府玩法弄權,派遣保警根本是「假民主、真威權」。
立委張顯耀揚言,若敢拆掉大中至正,要號召十萬人包圍教育部。同時,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等近百 位受難者與受害者家屬則在台北市議會發表聲明,要求審判二二八凶手、元凶應認錯。部分成員隨後也到「大中至正」牌匾前支持教育部拆牌。
立委李慶安也說,「大中至正」何罪之有,民進黨執意拆除難道只因先總統蔣中正的名字有「中正」兩字?她建議不要拆除牌匾,調換四個字的排序為「至中大正」,改變這個牌匾的命運。
冷眼集》拆匾護匾 一場加工的藍綠大戰【聯合報╱記者范凌嘉
行政院、教育部、文建會與警政署聯手,在民主紀念館開闢戰場,引發新一波衝突。在這場被加工製造出來的戰爭裡,中央政府與台北市政府宛如對壘兩軍,讓台灣陷入「準內戰狀態」。
最近國民黨推出一系列文宣廣告,強化經濟不振、民生困苦的意象,成功主導選戰節奏;不料府院黨反守為攻,硬是打出拆除「大中至正」牌匾議題,把選舉再度拉回政治戰場。
民進黨的競選思維很明確,就是主打「聯合國」與「威權體制」,在這兩大主軸下,公投、討黨產、拆除牌匾都是工具,一切行動都圍繞著選舉需求,最好能誘使國民黨跳入戰場全力護蔣,讓馬英九及泛藍便成了執政黨口中的「威權餘孽」。
馬英九深知民進黨招勢裡的企圖,因此在拆匾事件裡,黨中央與馬英九立場一致,都是保持安全距離,甚至在對戰前一刻拉住台北市長郝龍斌,硬是將這場為選戰而 戰的政治衝突,框限在中央地方對法律程序的爭議。畢竟從大局來看,馬英九主打經濟議題,當然不希望節外生枝,若政治爭議不斷升高,原本的民生訴求將失去焦 點、頓時消音,重新陷入意識型態泥淖。
國民黨高層坦承,國民黨不願陷入風波,即使牌匾被拆,對藍軍選情反而有加分效果,因為這凸顯民進黨違反程序正義與民主原則,將造成理性選民反感;倘若國民黨升高與民進黨對抗態勢,各種激進勢力爭出護匾,反而會引發中間選民反感,有利於綠軍進一步操作。
以小李子墳聯詮釋 扁自曝心術> 中時07.12.06 曾薏蘋
「大中至正」到了選舉,藍綠都玩起說文解字。專研儒家思想的師大中文系教授王開府受訪時,以王陽明的《傳習錄》表示:「大中至正的出處就在這裡。」「大中至正,乃是偉大的最高中道。」
書裡的引言中寫到:「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這裡的「大中至正」,就是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不過換到官員的眼裡,硬是有不同解讀。教育部取的是拆解說,「大中」和「至正」是二位昏庸無能皇帝的年號,「大中」是唐宣宗的年號;「至正」是元朝亡國皇帝元順帝的年號,元順帝就是被朱元璋打敗後逃走的皇帝。此外,「大中至正」還是清朝太監李蓮英墳前的對聯。
因此教育部認為,故總統蔣中正倘若地下有知,也會贊成教育部將牌匾拆除。
「大中至正」規規矩矩就是出於王陽明傳習錄,代表的偉大的最高中道。歷朝歷代不知有多少知識分子引以為人生圭臬。
陳水扁硬是選擇用太監李蓮英墳墓上,第一道門門框上的對聯:通幽向明昭千古,大中至正固千秋。來解釋馬英九想要掛上的「大中至正」,心術不言可喻。其實,宣統元年正月,謚光緒曰:「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廟號德宗。
「大中至正」牌匾下,曾寫下台灣不少民主奮鬥的歷史,但這四個字,隨著選舉、藍綠惡鬥,意義卻已跟著染上「顏色」而被賦予泛政治化解讀。
杜部長為教育做什麼【聯合報07.11.20薛荷玉
「杜部長為教育做了什麼?」一些教育界人士想到的是12年國教、鄉土教育,有人認為是去中國化、三隻小豬,還有人說「罄竹難書吧!」家長團體則建議教育部長杜正勝應該列出當前教育上面臨的難題,他解決了什麼?其他尚未解決的又計畫在多久時間內,以何種方式解決?
對於杜部長以「爭取1309億元教育經費」為重要政績,曾任東海大學學務長的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相當不認同,指出教育部把各私立學校自己募款得來的助學金、獎學金,都算成教育部的「業績」,並不公道。
彭懷真並舉例指出,教育部過去給東海大學2億,如今只給1億2千萬,另外的7~8千萬要學校「作文比賽」—寫各種計畫去要錢,並把這部分算成「新增經費」,事實上學校拿到的經費與過去一樣,甚至更少。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也坦言,「與我們在教學現場感受到的不同。」他指出,許多高職的設備都老舊不堪,公立高職經費更困難,許多小學一年當中有 半年的水電費沒有著落,小校的雜費不夠用、沒經費聘代課老師,民間團體與教育部合作的經費也愈來愈少,「部長如果強調教育經費增加,反而有此地無銀三百兩 的感覺。」
談到華語教學,彭懷真說,大家都知道以前外國人學華語選擇台灣,現在則都跑到中國大陸去了,許多大學的華語中心現在招不到學生,都改教客家語、原民語。
林文虎則指出,大陸是以國家的力量,在海外普設孔子學院、舉辦中文托福,「如果杜部長希望把華語教學當政績,至少希望他好好做,達到一個小而美的規模。」
林文虎說,現在家長最擔心的就是12年國教的問題,部長如果要宣傳做了什麼,不如列出當前教育問題,及解決的方案、時程,還比較有用。
12年國教 部長做了什麼
常看「教育部電子報」的民眾最近會發現,網站上最近多了一個連結「杜部長為教育做了什麼?」點閱進去,就可讀取兩個幻燈片檔。杜部長為教育做了什麼?答案就是「增加教育經費1309億」及「世界第一等的華語教學」。
教育部長杜正勝辦公室人員在被詢問到部長對此連結是否知情時表示,「部長當然知道。」且相關內容也經過部長親自審閱,「因為部長實際上認真地做了很多事,應該要讓人家知道。」
在「增加教育經費1309億」部分,幻燈片檔以俏皮的口吻提到,「有道是內行看戲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檢核一個部會首長的施政能力,首要目標是他能爭取多 少經費」,再延伸到「杜正勝部長近年來向行政院極力爭取到多項新增加的經費,比起以往的教育部長,恐怕是相當突出的,對於台灣的下一代一定會有深遠的助 益。」
內容並詳述杜正勝新爭取的外加經費最少有1309億元,相當於教育部一年的總預算,運用在大學5年500億、12年國教159億、國中小老舊危險教室改建190億,以及新增40億加強扶弱等項目。
在第2個幻燈片檔「世界第一等的華語教學」中,則介紹台灣選送華語教師至英國教學的計畫,並強調「全球有3000萬人在學華語。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選擇台灣!而非中國?」及「杜部長就任以來,來台研習華語外籍學生人數逐年成長。」今年已超過9千人。
但即使是教育部內的官員,提到杜部長的施政特色時,恐怕第一時間聯想到的不會是爭取經費及華語教學;負責教育部電子報的人員表示,「就是人家不知道的部分,才特別要講啊!」
教育部人員表示,這兩套幻燈片只是系列之一與二,由於教育部這幾年在輔導中輟生方面成績也很好,未來將陸續增加中輟生等新單元,讓民眾更了解杜部長為教育做了什麼。
感謝杜正勝、謝志偉【聯合報╱林政忠07.10.22
政壇星光大道最近冒出雙人組合———謝志偉和杜正勝搭檔「謝杜(瀉肚)二人組」,在立法院掀起旋風。儘管有人批評謝、杜是哼哈二將、敗壞官箴,但上至總統百官、下至市井小民,都該好好感謝他們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首先,應該表示感謝的人是國文和英文老師。若非杜謝二人,老師們怎會知道,原來「嗤之以鼻」可以達到挖鼻孔的功效,原來「三隻小豬」是成語,原來「UN for Taiwan」是連老外都看不懂的高級文法。
國親立委每次罵得口沫橫飛,私底下卻該頒發「惠我良多」匾額給謝杜兩人。因為,若不是杜正勝打瞌睡、挖鼻孔,謝志偉起乩、唱RAP,藍軍怎麼可能這麼容易搶到版面?謝、杜愈無厘頭,立委、官員互嗆愈兇,電視新聞就會一播再播,立委也樂得免費打廣告。
媒體該給「謝杜雙人組」多些鎂光燈。如果每天只有入聯的口水,誰要看這種無聊新聞?謝志偉耍嘴皮當然比入聯公投來得搞笑,杜正勝打瞌睡也比防災報告扣人心弦;老謝和老杜的表演和口白,才是保證收視率的「王道」。
陳總統、張院長、謝參選人乃至文武百官都應深深一鞠躬,感恩謝、杜「愛台灣」的英勇。有了兩人在前線擋子彈,媒體才沒有餘力去追蹤這些最高家庭們誰又做了 什麼好事;藍軍光是「鬥嘴鼓」就瀕臨心神耗弱,哪有精神去管行政院的「大利多」撒了幾兆紅包?更沒有人理會謝長廷「幸福經濟」是啥米玩意?
「謝杜二人組」不但力抗藍軍,還幫民進黨鞏固深綠票房,只要兩人烏紗帽屹立不搖,深綠選民就會深愛民進黨。謝、杜儼然綠營的「吉祥物」,民進黨高層應該立 即比照「入聯規格」,下令杜正勝挖鼻孔和謝志偉唱RAP的肖像,加印在所有發票、郵票、支票、鈔票上面。民進黨黨旗和謝長廷文宣更應比照辦理,永懷兩人 「功在黨國」的勛績。
杜正勝編過《大陸雜誌》急忙撇清
中國時報 2007.10.21 林志成/台北報導
國家圖書館即日起到十一月十日舉行「開風氣之先—雜誌創刊展」,展出威權時代一九四五到一九八七年間創刊兩百餘種刊物。教育部長杜正勝當年主編的《大陸雜誌》也在展示之列,但他昨天急著撇清:「這不是我投入最多的刊物」。
一九四五至一九八七年間,台灣處於戒嚴,思想定於一尊,言論多所禁忌,更有報禁和出版法箝制。但國人求知若渴,各種雜誌如雨後春筍,舉凡學術、哲學思想、時事評論等,都有代表性刊物。
國家圖書館這次以「人文思潮、藝文史地」為主軸,挑出一九四五至一九八七年創刊的雜誌,展出人文思想、政論時評、地方文獻、文意創作等四主題共二百餘種刊物,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已故黃信介發行的《台灣政論》、知名媒體人司馬文武擔任總編輯的《八十年代》都名列其中。
開展典禮上,司儀介紹杜正勝編的《大陸雜誌》也在展示之列。《大陸雜誌》在台灣發行五十二年,取名「大陸」,寓有不忘故國,發揚文化,進而光復神州復興中華之深意。這本刊物二○○二年停刊,最後一任發行人是許倬雲,主編是杜正勝。
杜正勝近年不再嚮往大陸神州,改走本土路線,聽到司儀介紹他是《大陸雜誌》主編,他一上台趕緊說「這不是我投入最多心力的雜誌」,撇清味道很重。他還強調,研究一份雜誌風格,要看社長等是什麼人,編輯者通常會呼應社長等掌權者想法。
在威權時代,新聞局長專門負責思想檢查。昨天出席的新聞局長謝志偉調侃自己和杜正勝說,泛藍朋友看到他們倆會「上杜下謝(上吐下瀉)」,很焦慮。
瞇眼、挖鼻孔 杜正勝又被拍【聯合報07.10.10李祖舜
教育部長杜正勝繼日前在中央防颱會議打瞌睡,昨天再度成為媒體焦點,他在立院備詢時,先是被媒體拍到挖鼻孔的不雅畫面;隨後又再爆拒絕媒體採訪,疑似隨扈推擠造成電視台攝影記者跌倒受傷的事件。
行政院長張俊雄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據了解,杜正勝隨扈沒打記者,但隨扈執行勤務時,也應柔軟一點。而政院秘書長陳景峻下午步入議場前,替杜正勝緩頰說,若推擠過程中記者跌倒受傷,應表示歉意,「但請大家饒了杜正勝」。
對於自己在備詢座位上挖鼻孔被媒體拍到,杜正勝在答復立委周守訓質詢時相當無奈地表示,因為媒體對他有興趣,所以昨天上午在立院議場三、四個小時內,就有 一、兩台攝影機專門守著他,「我不可能像木頭人一樣,坐在那邊三個半小時不動,我一定會有一些動作,我一有動作,閃光燈就會照我」。
而新聞局長謝志偉備詢時強調杜挖鼻孔的動作有兩種解讀,「一種是挖鼻孔,一種是嗤之以鼻」,謝還語出驚人地說,杜之所以挖鼻孔,是對立委質詢很多內容有意見,他認為有好幾個在野立委都在說謊,「我沒有挖鼻孔,是來不及挖」。
杜正勝昨天中午離開議場時再度被媒體包圍,面對記者追問,杜不發一語,但因媒體緊追不放,教育部國會聯絡人與杜隨扈一左一右保護杜正勝,與媒體發生推擠,被撞到的電視台女記者不斷尖叫,而中視攝影記者羅大偉也跌倒。
對於隨扈推擠記者事件,杜正勝強調應把所有(錄影)帶子全部調出來比對,「如果我隨扈有動手,他應該道歉,但如果他沒動手,就不必道歉」。
對於周守訓質疑隨扈打人的說法,杜正勝在答詢時也態度強硬地回說,周所說的「打」字一定要消除掉,因為這不是正確的事實。
謝志偉也聲援拒絕媒體採訪的杜正勝,強調閣員向媒體表示不便受訪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手勢、一種是說出來,一種則是動作,「這三種方式都很好」。
部落格談泰國性觀光被轟 老杜不回應【聯合報07.09.20張錦弘、
教育部長杜正勝最近在部落格提到,「泰國的性觀光是賣點之一」,引發網友非議,台大人類學系主任謝世忠昨天出面澄清,這是他在電台節目,分析泰國性觀光時所言,部長只是引用他的話,外界不應斷章取義。
杜正勝昨天到台北縣政府,參加教育部主辦的校長領導暨教師教學卓越獎頒獎典禮,結果遭媒體圍堵時,一臉嚴肅,不願意回應。
教育部電子報在本月13日的「老杜部落格」,登出「認識新移民的故鄉」一文,主要內容出自7月9日教育電台「杜老師人文館」杜正勝、謝世忠的對話。
文中有一段介紹泰國的觀光業,提到「目前泰國北部發展涉險觀光,體驗當地山地民族部落生活,成為新的觀光模式,賣點在哪裡?泰國的性觀光是賣點之一,為何有很多西方國家男性非常喜歡?這些事情,都值得好好探索、研究…」
有網友回應批評:「教育部應該要宣導『善良』風俗;性觀光是否是賣點之一,留待觀光局去商討『考察』,部長你要推薦就在男人的場合私下推薦即可…。」但也有網有反批:「就是有些人存在病態心理,喜歡扭曲、斷章取義別人的言論。」
昨天電視紛紛炒作這則新聞,杜正勝都不回應,但幕僚已在引發爭議的這一段文章前,加上「謝世忠也認為」這幾個字,避免被誤解。
謝世忠回憶,當天他應邀到電台,和杜正勝談到東南亞的社會文化,提及泰國的觀光很發達、多元,其性觀光也是全世界有名,尤其以德國的男性「消費者」最多,值得用人類學的觀點來探討,他覺得網友有點大驚小怪,不能只要一提到「性」,就視為禁忌。
司馬中原順口溜暗諷 杜正勝不甩【聯合報07.09.02陳智華
作家司馬中原昨天在一場寫作座談會中,痛批政府將教師踩在腳下蹂躪,並以「一」為首的成語作順口溜暗諷教育部長杜正勝,包括聲譽一落千丈、不願一走了之,還說如同「一船王八靠碼頭,人不是人、貨不是貨」,惹得台下哈哈大笑。
作家余光中在會中也表示,杜正勝曾說用成語是懶惰的,但他要說,學成語的人絕對不是懶惰的人,要弄懂及寫對成語,要很努力。
杜正勝透過幕僚表示,對此「不予回應」;杜正勝的幕僚說,不能動不動就說別人是「王八」,教育部不願跟不求真、不求實及不懂教育事務的人口水戰,如果他們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如教改那裡要改等,就可討論。
講義雜誌昨天上午頒發今年POWER教師獎,會後舉辦大師寫作心得饗宴座談會,由余光中、司馬中原、林良分享心得,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主持。
杜正勝年初曾在部務會報中指出,「成語這個東西會讓人思想懶惰、頭腦昏鈍、一知半解」,余光中昨天談成語時表示,杜正勝說用成語是懶惰的,這種說法根本是錯的。
司馬中原接著成語的話題,以「一」為首,做了順口溜。他說,這位官僚是學古文的,對於古時代的東西「一知半解」,上任後「一意孤行」,做什麼都「一廂情願」。
且對中國文化執意「一刀兩斷」,對過往、好的東西「一概抹殺」,搞得「一塌糊塗」,聲名「一落千丈」,卻又不肯「一走了之」,就如同是「一船王八靠碼頭—人不是人、貨不是貨」,「一死不足蔽其辜也」
會後面對媒體詢問時,司馬中原表示,順口溜中的官僚是指杜正勝。
杜正勝:麥克風有細菌【聯合報07.08.17薛荷玉】
「麥克風應該是有很多細菌的!」前天與媒體發生推擠衝突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一早罕見地主動開記者會,說明推開媒體麥克風的原因,是因麥克風已經碰觸到他的臉頰,而麥克風的細菌很多。
杜正勝公開向前天被他推了一把的攝影記者致歉:「如果因為圍堵我,我撥到你,我願意致歉」。他昨天也發表了三點書面聲明,強調政務官有義務面對新聞媒體,但涉及個人私事的問題,「有權不予回應」;且政務官的私人活動必須受到尊重,媒體不得以採訪自由侵犯個人隱私;杜正勝並要求媒體以後不要在清晨五、六點,蹲在他家的車庫門口。
前天有電子媒體在教育部一樓意欲採訪杜正勝時,遭杜先撥掉麥克風,隨後在畫面上可看到杜對擋在面前的攝影鏡頭,有「先擋再推」的動作,教育部長「出手」也引起各界嘩然;諷刺的是,當時媒體追問的就是杜正勝之子杜明夷打人的事情。
昨天媒體再問到同樣問題,杜正勝仍舊不願回答,表示「這是私人的事情,杜明夷的事,不是我教育部的業務權責」。他強調,杜明夷已經是一個成年人,有獨立自主的人格,父子之間、家庭裡的事情,都和公務沒有關係,他不回應。
杜正勝還表示,媒體記者為了採訪,阻擋當事人去路,尤其攝影記者不斷後退,這種採訪方式,不但容易跌倒、發生危險,也可能導致嚴重傷害。
故宮弊案告一段落 杜正勝、郭瑤琪未列被告
中國時報 2007.08.10趙國明/台北報導
檢調偵辦故宮正館整建工程弊案已告一段落,曾遭檢調約談而備受矚目的前故宮院長、現任教育部長杜正勝,以及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郭瑤琪,經檢調查察後認為沒有涉案之嫌,故未將證人身分改列被告,全案士林地檢署預計本月底之前偵結。
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昨天已將全案卷證的移送書送交給檢方,移送書的被告名單中沒有杜正勝及郭瑤琪二人。
據了解,調查單位移送檢方的卷證書中,列入被告名單的有:前故宮副院長石守謙、林柏亭、主任祕書薛飛源、總務主任葉張繼聲,採購科長張錦川、器物處處長稽若昕、工地主任廖牧群,以及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等十人左右。
專案人員指出,本案偵查從頭到尾都沒有杜正勝涉案的證據,包括故宮整建工程招標發包的作業流程,沒有杜正勝核批簽准的公文,同時也沒有任何涉案人指稱杜正勝曾經向他們口頭交辦事務,完全是當時的前副院長石守謙代為決行。
上周五杜正勝被約談時,僅是依證人身分,協助檢調查證涉案人的犯罪事證,杜正勝就弊案所有的案情及細節部分都表示不知情。
郭瑤琪部分,檢調追查招標及追加工程款方面,郭瑤琪聲稱,雖然在過程中工程會就政府採購法有提出不同看法,但主事決定者仍是故宮,她沒有介入如何圖利廠商。至於追加工程款,郭瑤琪證稱,故宮是向行政院提出申請同意的,程序是否合法或有圖利之疑,與她職責沒有關係。
杜明夷傳吃醋打人 陳菊:不寬貸
【聯合報╱記者包喬晉/高雄市報導】2007.08.13
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兒子杜明夷傳出因爭風吃醋出手打人,昨天主動向高雄市長陳菊請辭。陳菊表示,她還要全盤了解事情經過,但不管如何,杜明夷與人爭吵、打架總是不對,影響市府形象及社會觀感,她將依法處理,絕不寬貸。
市長辦公室主任洪智坤表示,杜明夷是財團法人「二○○九世界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基金會」專員,並兼任基金會董事長陳菊的秘書,依照程序,請辭同意與否,應先經過基金會執行長紀政,最後再由董事長批准。市府傾向同意杜明夷請辭。紀政昨晚表示,尊重市長的決定。
杜明夷前天在台南市錢櫃KTV與歐建毅發生衝突時,穿露背裝的女子范芳佩將兩人隔開,范女面對的是杜明夷(箭頭指處),她的左後方是歐建毅。
記者吳明良/翻攝
陳菊表示,她對幕僚的要求向來很高,雖願意給年輕人機會,但讓杜明夷去職,也是個警惕。她對杜明夷發生的事深感痛惜,「年輕人處理事情,應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媒體報導杜明夷十一日凌晨在台南市錢櫃KTV參加女友范芳佩生日派對後,疑因爭風吃醋,在KTV門口推打范芳佩的乾哥、台南一家貿易公司小開歐建毅,鬧到警局。
杜明夷昨天清早六時打電話向市長辦公室主任洪智坤說明。洪智坤表示,杜明夷強調與歐建毅是「酒後衝突,相互拉扯」,並非他單方面打人,也未扯破歐的衣服,當時他和范女想先離去,但遭歐建毅阻擋,所以才發生衝突。
兒子又闖禍杜明夷頻出狀況,圖為他的父親教育部長杜正勝(左)送他去當兵的鏡頭,父子沒有擁抱,杜正勝只拍拍兒子的肩膀表示道別。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盧振昇攝影
洪智坤說,但因身分關係,媒體報導誇大,為了不讓問題被模糊及失焦,杜明夷表示願立即辭去專員及兼任董事長秘書職務。杜明夷後來又打電話給陳菊,表示歉意。
杜明夷並透過市府新聞處發布簡訊表示,事實與媒體報導有出入,他因身為教育部長之子,私領域屢次被誇大渲染,深感無奈;報導已造成市長及市府團隊困擾,他已向市長陳菊請辭。
教育法人 教育部、招聯會唱反調【聯合報07.08.03張錦弘】
教育部最近將大考中心定位為「教育法人」,要求公派董事由1席變7席,但大學招聯會唱反調,引述銓敘部公文,否認中心是教育法人,強調政府不能主導大考中心,避免意識形態介入命題。
今年大學指考國文科文言文考題占2/3,台灣史考題也較少,雖然比率符合現行課程標準,但遭深綠人士砲轟,指責教育部前後捐助大考中心5億元,卻管不動中心,要求部長杜正勝讓指考「去中國化」。
教育部指出,大考中心屬政府捐助基金過1/2以上的「教育法人」,公派董事應占全體董事1/3以上,要求中心照辦,但招聯會秘書洪泰雄卻認為,大考中心成立時,教育部沒捐半毛錢,大考中心不算教育法人,銓敘部也持同樣看法。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指出,中心於民國82年3月設立時,由清華、陽明兩所國立大學各捐23萬元,另22所私立大學合捐980萬元,教育部直到當年10月才捐1億元,83、84年又各捐2億元。
目前大考中心董事會有19名董事,教育部官員占1席,由次長呂木琳擔任,另18人由公私立大學校長互推,由台大校長當董事長。本屆董事到明年2月屆滿,預計今年底開董事會改選。
為加強監督,大考中心已修改捐助章程,除原有官員1席董事,另由教育部推派2席「公正人士與教育專家」董事,將由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擔任。
洪泰雄說,大考中心董事大多是大學校長,本來就是「社會賢達」、「公正人士」。目前各科命題召集人由大考中心選派,一旦公派董事占1/3,難擔保政治意識形態不會主導、介入命題。
他指出,銓敘部曾發公文及新聞稿澄清,大考中心到法院設立登記時,「政府捐助比率是零」,非但不是教育法人,連由公立大學退休轉任中心主任的簡茂發,都不適用退撫條例限制,可領全薪。大考中心不用理會增加董事席次的提議。
呂木琳解釋,大考中心成立前,已說好由教育部捐5億元,只不過因預算審查延宕,事後才捐,中心是否為教育法人,有法理爭議,不應由銓敘部解釋,教育部會再和中心溝通。
杜正勝:下屬亂來 不關我事【聯合報07.08.04劉峻谷、張宏業】
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因故宮擴建弊案,以證人身分接受檢調偵訊。他指出,以小標綁大標是屬下瞞著他做的,水保弊案是徵詢水保專家後,由評選委員決議不必開挖,與他無關;檢方昨天也傳訊建築師羅興華,兩人訊後均飭回。
昨天上午九時杜正勝先到調查局的安和招待所應訊,下午四時移由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王碧霞訊問,晚間七時廿分離去。據了解他的證詞不利接替他繼任院長的石守謙、副院長林柏亭等人。
故宮擴建工程弊案主要有設計監造、營建、展示櫃三個標案。依故宮擴建案的招標規範,取得故宮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規畫設計的廠商,就可以取得後續監造、 設計資格,涉嫌「以小綁大」;同時故宮正館地下室工程開挖免施做水土保持計畫,兩項弊案是在杜正勝任內完成發包。另外,檢調查扣一份建築師羅興華的直接議 價招標書,證明招標案違反政府採購法。
辦案人員昨天提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在九十二年間傳真故宮「不得以限制性招標」方式追加預算的函文,與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公文等資料,訊問杜正勝相關決策。
杜正勝答說,公共工程委員會發函糾正,他即批示依公程會函辦理,要求屬下將擴建案的先期規畫和後期建設分開辦理或另找廠商招標,卻被「屬下」瞞著發包給羅興華建築事務所。
他表示,他非水土保持專家,要求屬下請教水保專家是尊重專家的意見,且全權由評選委員會議決,他並未批示或決定。
檢方查扣的文件確有一份杜正勝批示「遵照公共工程委員會意見辦理」的公文,與杜的說法吻合。
據了解,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石守謙是副院長兼評選委員會召集人,目前在押的主任秘書薛飛源、總務室主任葉張繼都是評選委員。石、薛、葉是否即是杜正勝所指的瞞著他私相授受的屬下,檢方不願證實,只表示本案兩周內偵結。
檢調偵辦故宮擴建弊案,昨天首度以證人身分約談教育部長杜正勝到案,杜一度不高興地質疑調查局偵訊他不符程序,經解釋是檢察官發查問案,他才釋懷。
據了解,杜正勝是以證人身分被約談,他的幕僚前天晚上以「人身安全」為由,希望檢調不要讓杜曝光,以免媒體記者推擠,檢調最後決定在調查局安和招待所偵訊。為周全起見,杜也委任律師同往,但因是證人訊問,律師不得陪同在場應訊。
據透露,杜正勝昨天到案先向辦案人員抱怨說「明明是士林地檢署發的傳票,為何要我先到調查局接受偵訊,這樣不符程序!」辦案人員解釋「是檢察官發交調查局訊問,然後再送檢方複訊,這是正常的司法程序。」
杜正勝聽聞後又說「傳票上記載我是證人耶,既然是證人,為何同樣的問題要問兩次?」辦案人員說「這是檢察官的意思,我們也只是依法辦理,請您配合接受訊問。」杜了解檢調辦案過程後才釋懷地接受調查。
當年張院長飆預算 一次加碼兩億【聯合報07.08.04周美惠】
從三億八千五百萬追加到九億五千多萬元,故宮正館擴建工程經費暴漲近六億元,但工程卻不斷出包,到底故宮是如何追加預算的?為何會引發「以小綁大」圖利特定廠商的爭議?
故宮正館擴建工程的原名是「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調整及周邊環境改善工程」,第一次大幅追加預算是在民國九十年八月,當時行政院長張俊雄決定提升正館水電、空調及消防設備的標準,行政院一舉追加了兩億三百萬元預算;接著連續兩年,又為耐震補強工程追加將近一億五千萬元。
引發爭議的是,由於故宮採「限制性招標」,最先徵選「先期規畫標」,金額雖僅有兩百五十萬元,但可獲附帶的設計、監造權,得標的羅興華建築師,更因故宮正 館工程經費暴增,最後獲得總計高達三千六百多萬的契約金額,而遭外界質疑是「以小標綁大標」。且依公共工程會規定,故宮改建案的規畫、設計、監造原應分開 處理,但故宮一併交由羅興華承做,導致爭議不斷。
期間,因故宮工程嚴重延宕,故宮院長林曼麗從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挖來所長丁育群擔任故宮副院長,主導正館及南院興建工程。據了解,丁上任發現故宮正館改建工 程多在現場變更,主事者卻未依正常的程序施作,為了趕工程進度,許多工程先監造再追加預算,丁在半個月內連開了七次工程變更會議,清查相關的機電、水電及 展櫃工程後,發現經費預算缺口竟已達一億四千八百多萬元;丁育群在故宮服務僅一年即匆匆求去,也引發諸多聯想。
故宮正館擴建工程經費暴漲的另一原因是,有許多原本以為可用的展櫃,在改建後為配合耐震補強工程而遭拆除。故宮主秘金士先說,故宮在第二階段施工時,發現這些固定式展櫃若保留將影響避震器的安裝,因而又追加了數千萬元增設展櫃。
目前大成公司因爭議案請求追加預算近四千三百萬元、故宮上林賦餐廳擬進行汙水接管工程,也將追加六百萬元工程費。
趕著服務政治 老杜豈無責任【聯合報07.08.04者周美惠】
故宮正館擴建工程弊案五月爆發迄今,故宮上自歷任三位院長、下至承辦工程的基層員及離職人員,逾十人遭到檢調約談甚至收押,這是故宮破天荒的紀錄,外界不禁好奇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首先,故宮正館不同於一般建築,身為「特種建築」的故宮已是第五度擴建,卻是第一次遵循一般建築法規,進行公開採購及招標。以往故宮擴建直接向內政部營建 署申請建照,既不必送圖面設計,也無需將建照送審查。頭一回按一般建築程序申請就碰壁,因故宮內部真的沒什麼人懂工程,也凸顯過去幾度擴建根本沒讓他們累 積多少工程經驗,乃至讓出身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故宮前副院長丁育群在就任後半個月內,就「挖」出了一堆工程弊病,緊急進行程序補強。
在故宮爆發弊案後,外界驚見故宮內部行政作業漏洞百出,光是一個「翠玉白菜」展櫃,承包的祐明公司居然可以一連請款兩次,各請了五十幾萬元款項,而相關人 員竟未發現問題照樣蓋章,難怪會遭被質疑圖利廠商。也無怪乎,丁育群離職後會發出「故宮人雖飽讀詩書但不問世事、行政程序和法治的概念較弱」的感慨。
狂趕工程進度更是致命傷,一位故宮主管私下說,故宮正館工程就是不斷在趕工程、趕著讓政治人物前來剪綵的產物,光是預告開館日就更改過不下三、四次。在趕著開館的前提下,工程現場變更的項目可以先斬後奏,根本沒按照正常程序走,不出問題才怪。
一位前任故宮高層私下常感慨:「一切都是在為政治服務。」故宮擴建工程歷任的三位院長都在訂開館期限,都想在任內風光開館,犧牲的是不完備的程序與欠佳的工程品質。
這個工程奠基於杜正勝擔任故宮院長時代的決定,現在,杜正勝終以證人身分遭檢調約談,圈內人普遍認為就犯意、就證據,杜正勝應該會「沒事」,但就道義、就政治責任,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希望不要让他们受伤,那样也对不起起子孙后代呀.
可用關鍵詞查到 2007-07-24 10:54:01
中國時報 2007.07.06趙國明、陳佳鑫/新聞分析
郭都來了 豈能不約談杜正勝?
故宮博物院整建工程弊案發燒,檢調再度約談時任行政院公共工程主委的郭瑤琪及副主委江耀宗到案,讓此案提昇到行政院部會級高層官員。
事實上,檢調從五月底開始,每周展開的大約談,幾乎遍及故宮內部與工程弊案相關的人士,大大小小官員從總務人員到院長,一路追溯,包括主任秘書薛飛源、副院長林柏亭、前任院長石守謙等,一個不漏。
其中,教育部長杜正勝任職故宮院長的重臣主秘薛飛源及時任副院長的石守謙、林柏亭,皆因涉嫌重大遭到聲押禁見,大動作著實令人震撼。如今,郭瑤琪都被檢調約談到案,提昇到部會層級,可謂非同小可,但對主帥杜正勝卻仍未有約談動作,令人大感不解。
日前,高院撤銷士林地院裁准故宮前院長石守謙一百萬元,承辦人張錦川四十萬元交保的裁定,發回更審的裁定書中,即明白認定得標廠商可取得後續的監造、設計資格,非常有問題。
問題即是以二百五十萬元的規劃得標者設計師羅興華,在獲得規劃標後,就可以取得後續設計及監造工程,約一千三百三十萬元的服務費用,故宮相關人員涉嫌「以小綁大」,違反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
結果是,故宮擴建經費約六億元,卻在公告中沒有敘明後續擴充及金額數,竟追加鉅額工程款,使總經費增加近兩億元,最後增高為約八億元,成為 圖利廠商最大弊端的伏筆。其中,裁定書還清楚指出,石守謙是報請院長杜正勝決定此案,檢調認為杜正勝是否對弊案作業流程知情,是被約談與否的重要關鍵, 「當時的院長杜正勝是否知悉?」、「甚或決定?」有加以釐清之必要,還特別點明「是杜正勝自是重要之證人」。
一個裁定書中問號連連,外人也看得問號連連。杜正勝是本案的重要關係人,且為重要證人,豈有不約談之理!
杜危矣是誰?杜之子杜明夷之子?
亂取名!還「萎」矣呢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2007.07.04
深綠質疑 杜正勝:部長可換別人做
指考國文出了六成七文言文,引發台教會及北社等深綠團體及立委反彈,要求教育部長杜正勝管管大考中心,杜正勝昨天罕見地主動叩應到三立「大話新聞」,杜正勝解釋說,大考中心是獨立法人,不歸他指使,「社會如果感覺我做不來,我就讓給別人做。」
「大話新聞」昨晚討論指考國文科文言文出題比率太高引發的爭議,來賓還把矛頭指向杜正勝,杜正勝意外地主動打電話進節目,解釋教育部的立場。
來賓吳國棟、民進黨立委葉宜津都逼問杜正勝,教育部曾補助五億元設大考中心,為何管不動?杜正勝解釋,這是體制問題,因為大考中心是獨立法人,命題沒必要扯到他身上;兩人又輪番追問,「若老師都不聽你的話,做部長有什麼用?」
杜正勝遲疑了一下,用台語回答:「社會如果覺得我做不來,就讓給別人做」。不過,杜正勝的幕僚說,部長絕對沒說要辭職,只是像往常一樣強調,教育部做事要按體制來,大考中心是獨立行使權利的法人,非教育部下屬單位,教育部不宜干預其命題,外界不應混為一談,而指責部長。
不僅如此,包括台教會、北社、南社、台灣社等九個社團,昨天聯名發表聲明,批指考國文中國古典文學考題占六成六,中國作家與台灣作家比例為九十七比三,這是中國文學霸占台灣國文教育平台現象,也是親中的大考中心,長期把持在中國勢力的手中。
杜正勝昨天出席鄉土語言教學成果會時,被問到歷史考題台灣史比例較往年減少時,並未回答,他雖控制住情緒,但致詞時,大談教師配合度的重要。
專業命題 讓政治出局【聯合報07.07.04記者 張錦弘】
教育本是種專業,近年來卻被政治嚴重汙染,在上位者搞本土化、去中國化,相關課綱就跟著轉向,但不代表出題教授就會見風轉舵。
這次指考出題,命題教授顯然未迎合當政者偏好,國文的文言文比率如往常占六成多,甚至數乙都用文言文考概念;社會科也未特別偏好台灣史地,顯然不買教育部的帳。其實不管是課綱或命題,好文章就該收錄、入題,不分文白,專業是唯一考量,命題應讓政治出局。
這次國文翻譯考李斯「諫逐客書」一文,最應該讀的,是陳水扁總統及教育部長杜正勝。李斯告訴我們,要成為強國,就應尊重專業、唯才是用,管他是哪國人、哪族人,只要有真才實幹,都可重用。閉關自守,排斥外來族群,只會反助敵方。
同樣地,不管制定課綱或命題,也應專業至上。和埃及等古文明留下的文字相較,中文的文言文是活的語言,兩千多年前李斯的文章,至今我們能輕易看懂,其實是件很神奇的事。
余光中等學者才希望保留高中課綱較多文言文,讓歷練數千年的中文菁華永續長存,但並非代表白話文不好,只是它透過課外閱讀,照樣學得來,文言文較需老師指導。若把文言文簡化為中國的產物,用不具文學價值的台灣古文取代,國文豈不變成「認識台灣」?
我們國家的文官制度
已然遭破壞殆盡
內閣中最具指標意義的官署
又是這副德性...
誰說一定得搞文革
才會讓國家的典章制度以及文武官箴
破落得令人啼笑皆非
那也不能搞到近親繁殖,易子授官啊!
易子授官‧洗人分贓【聯合報07.06.21黑白集】
古人「易子而教」,民進黨現在則是「易子授官」!
教育部長杜正勝之子杜明夷被高雄市府任為機要專員,仍在餘波盪漾;今又爆出高雄市長陳菊的侄子陳台晟,也被教育部任命為機要專員。交叉安置,投桃報李,傳為奇譚!
陳菊說,杜明夷是毛遂自薦,市府完全不知來者是杜正勝之子,只因看了他的英文自傳「驚為天人」!如今,難道陳台晟也是毛遂自薦?難道教育部亦不知他是陳菊的侄子?又難道教育部也是看到了陳台晟的中文自傳而「驚為天人」!
杜正勝與陳菊的「易子授官」,其實是「易子分贓」。兩顆子彈穩住了陳水扁政權,使杜正勝有授官陳菊侄子的空間;「走路工突襲記者會事件」使陳菊贏得了市長寶座,也同時贏得了她授官杜正勝之子的空間。
陳菊為侄子辯說,任用機要是教育部長的權力;言下之意也正是要說,任用杜正勝之子為機要也是她的權力。這完全就是陳水扁的口氣:「要不就算我們好運!嘸你嘜安吶?」
過去只聞貪官汙吏有「洗錢」的行為,贓款進了「基金會」,黑錢就漂洗成白錢;如今杜正勝與陳菊演出的則是「洗子」的政治特技,我「洗」你的兒子,你「洗」我的侄子,只要自己的兒子不是在自己的衙門任官,這類「洗人分贓」工程即可避人耳目!
民進黨未必是好運,卻真是精擅打選戰,一黨執政,雞犬升天。在國人看不到的角落,不知尚有多少這類「洗人分贓」的醜劇正在上演! 2007-06-21 10:23:23
教部借樓 「反攻大陸才還?」【聯合報╱記者張錦弘07.06.17】
台大校務會議昨天決議組「校產索回小組」,將儘速追討教育部向台大借用39年的辦公大樓,請違法罷占的教育部覓地搬遷,行政院不能無視監察院糾正案,把校產無償撥用給教育部。
台大爭校產和「上司」教育部槓上,但教育部昨天態度低調,強調全案交由行政院裁處,教育部不預設立場。
教育部本部辦公大樓,本是台大藥學大樓,占地7000多平方公尺,在民國57年蓋好後還沒使用,就借給教育部無償使用至今,教育部遲未歸還,15年前被監察院糾正「欲強行撥用,擬化非法為合法…均有違法令」。
教育部今年第二度向行政院國有財產局申請無償撥用,落實「管用合一」,台大強烈反彈,昨天校務會議變成「護產大會」,一致通過組校產索回小組,並發表聲明,堅決反對校產被教育部占為己有。
台大台文所所長柯慶明回憶,閻振興擔任台大校長時,教育部先是借用醫學院一棟木造大樓,但不夠用,藥學大樓完工後,教育部要求借用,其實意圖霸占,要等反攻大陸遷都回南京後才歸還。
柯慶明說,用台大的地、台大預算蓋的大樓,絕不能因為一紙公文就無償撥用給教育部,校務會議要當追討校產的強力後盾。
台大電機系教授吳靜雄說,台大過去向內政部、國防部、國科會、國立編譯館、原子能委員會追討校產,立場嚴正,從不讓步,也都成功追回土地及房舍,這次追討教育部大樓,絕無二話,應儘速追討。
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說,教育部辦公大樓緊鄰護理系、台大醫院,是醫學院發展重地,尤其藥學系空間狹窄,急需原來這棟大樓。
台大校長李嗣涔指出,教育部曾打算以30億元向台大買下現今辦公大樓,但台大不同意,台大已由曾漢塘、柯慶明、陳定信等教授及學生組成小組,將赴行政院、立法院請願索回校產。
【聯合報╱記者凌珮君2007/06/14高雄市報導】
杜正勝子「杜明夷」退伍 高市府上班
服役期間曾被爆料,到有辣妹陪侍的招待所玩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長子杜明夷,兩個月前退伍,本月十一日獲高雄市政府聘用為二○○九世界運動會籌備委員會(KOC)專員,兼任市長室秘書。
市長陳菊表示,任用杜明夷只看能力,不曾考慮他的父親是誰。倒是市長室主任洪智坤說,他一度猶豫,主要是擔心杜明夷到市府上班會引發爭議,但在用人唯才原則下,決定錄用。
杜明夷原在國防部政戰總隊心戰大隊服役,今年一月被爆料,休假曾出入台北市仁愛路一間有辣妹陪侍的招待所,引起立委質疑他的專長與心戰大隊所需人才不符, 當初抽籤有特權。國防部為他重新舉辦抽籤,杜明夷抽籤後改分發到陸軍二一砲指部六二二砲兵群群部連心理輔導士,四月四日退伍。
洪智坤說,高雄市將舉辦二○○九世運會,需要外語人才,包括(KOC)、公教人力發展局、市府秘書處都亟需外語及城市外交人才,因此數度公開求才。
四月退伍的杜明夷,五月時投遞履歷表到市政府,當時他負責人事案第一層審核,第一眼看到杜明夷「英國倫敦大學莎士比亞學院碩士」的學歷相當 高興,心想「如此漂亮的學歷,在台北很容易找到工作」,正興奮有人才願到南部來,才發現杜明夷的父親欄填的是「杜正勝」,開始猶豫要不要將這份履歷表推荐 給市長陳菊。
洪智坤表示,杜明夷應徵時附上「如何藉二○○九世運行銷高雄」以及「高雄市之城市外交展望」等兩份企劃案,他看了內容後相當欣賞,決定還是將杜明夷履歷拿給陳菊。
陳菊一開始也不清楚杜明夷的父親是杜正勝,看過企劃案後決定錄用,洪智坤表示,曾提醒陳菊「杜明夷的老爸就是杜正勝」,請陳菊考量如果用了杜明夷可能引發爭議和媒體關注,「也許會造成市府困擾或特權聘用的傳言」。
但陳菊認為不能以「父親是誰」來決定錄用與否,回應說,「我當年拉拔李文忠、林錫耀,也沒考慮他們的父親是誰」。用人只考慮才能與適不適任,若杜明夷未來不適任也會換掉。
「名人之子 連找工作都痛苦」【聯合報╱記者凌珮君2007.06.14專訪】
「當名人的兒子真的很麻煩!」曾引起多次新聞風波的杜明夷,昨天首度接受媒體專訪時說:「我曾希望我爸爸不是教育部長,但我不能選擇父親的職業,只能接受。」
六十九年次的杜明夷表示,身為名人之子,連找工作都很痛苦。他曾想在台北找工作,但想到在台北很難脫離媒體關注及政壇風波,才決定到老家高雄試試看。
「爸爸是誰,對人生當然會有影響,但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非由父親主導」,他說,杜正勝在他退伍後,只建議他可選擇出國深造或就業,沒建議他走哪一行,「我爸對我和妹妹的教育是採開放而自由的,尊重我的選擇」。
他說待在國外太久了,很想有機會了解南台灣的土地與人情。丟履歷到高雄市政府時父親並不知道,他也沒把握會被錄取;在倫敦大學經常旁聽國際關係課程,希望能發揮專才對高雄有所幫助。
對給外界的印象可能是「當涼兵」、「喝花酒」、「桀驁不馴」,杜明夷笑說「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是這樣的人」,自己不見得是乖寶寶,但絕非桀驁不馴。
他說,當初到心戰大隊是抽籤抽中;生日時到私人招待所與朋友聚會,朋友有男有女,結果女性朋友被指為陪酒的「傳播妹」,他難以接受,「總不能讓我都沒有朋友了」,他重申絕未召女陪酒。「很多年輕人生日也都會聚會」,對自己被特別注目,他已學會接受。
他說,有人視他為「綠營權貴子弟」,但他求職不曾靠過父親,上班三天,爸爸也不曾打電話給市長或市府官員,希望大家能看到杜明夷,而非「杜正勝的兒子」。
對於和父親的關係,他說,就像一般家庭一樣,父親並非嚴父,私底下的杜正勝是溫和、善體人意的人,「對認為沒錯的事爸爸會很堅持,可能因性格耿直易被誤會」,他看父親是「熱愛台灣土地和文化,回家多數時間都在看書」。
杜明夷說,杜正勝回家從不談公事及教育決策過程,「『三隻小豬』的事我是看報紙才知道」,他不便臧否父親,但「能深刻體會老爸在政治圈的壓力及複雜」。他期許,「自己的表現能讓父親引以為傲」。
今天有平面媒體報導,新聞局每個月提供2萬5千元獎學金,獎勵外國記者學華語,比外界學華語的行情高出許多,被人質疑根本是在討好外國媒體,不過教育部長 杜正勝與新聞局都解釋,這是教育部的獎學金計畫,目的是為了促進國際交流;但是否有違國際形象,行政院長張俊雄還是交代兩個部門要仔細研議。
外國記者來台灣,傳出新聞局大手筆給獎學金,只要學華語,每個月能領2萬5千元,3個月的計畫,7萬5千元就能入袋,獎金如此優渥,被外界質疑,政府根本是在討好外國媒體,張俊雄顯得有些尷尬,杜正勝趕緊跳出來緩頰。
教育部長杜正勝:「去年底新聞局跟教育部協調,空出幾個名額,少數名額給外國記者來學華語 ,這也是讓他們能夠,更熟悉我們的語言。」
至於新聞局也強調,配合教育部計畫,目的是要促進國際交流,絕不是為了討好。
新聞局代局長易榮宗:「目前獲得很正面的回應,有很多國家,7個媒體提出申請。」
儘管教育部與新聞局紛紛做出解釋,但是否影響台灣國際形象與社會觀感,張俊雄還是得說句話。行政院長張俊雄:「技術面上是不是很穩當,是不是符合公平,交給新聞部(局)跟教育部,可以多廣泛的了解意見。」
外籍記者來台工作,站在政府立場,該如何拿捏國際交流與媒體互動的分際,也是一門學問。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kiss20070603120705
fuck you . 站長
不妨再讀我書評《髒話文化史》
罵功想必大增 2007-06-10 17:15:50
樓上是舊聞啦,別到處轉貼,無聊。
但經您回應又不能删了 2007-06-10 17:13:45
http://www.gopetition.com/chinese-translation/say-no-to-united-nations-abolishment-of-traditional-chinese-in-2008.html
最近的議題…聯
合國居然要廢掉我們的繁體中文?!
一個文字的產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還有尊嚴
怎能說廢就廢,讓少數團體來決定我們文化的去留?!
這是什麼道理?!
請幫忙連署『禁止廢除繁體中文』
內容可以用中文填寫!謝謝!
別窮緊張 2007-06-10 17:18:01
過年時去故官看大觀展
別說什麼人車分離啦~就像報紙上講的
裡面動線其實規劃的不是很令人滿意
再加上中國人(包括香港大陸台灣都一樣啦)參訪的公德心實在都需要加強
我看那解說牌被摸到掉漆沒了字
竟都沒有人想說要去補強還是怎樣
這樣子的素質要怎麼成為國際一流的博物館啊
故宮才因二次大展紅起來
竟被杜的改造傑作給毁了 2007-05-27 22:08:17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2007.05.27台北報導】
故宮改造》業界冷看:比家用差
故宮正館改造工程耗資八億餘元,建築界對它的建材評為:「以一般家庭用的建材還差」,灰濛濛的地板和粉刷不勻的牆面,讓高價打造的故宮呈現卻是廉價感。
建築界人士指出,大廳地板,原設計是用石材,最後用的卻是價格差了一半的仿石磚,這種乳白色仿石磚很容易磨損,才用三個多月已變得灰濛濛一片,還被叫成 「吸髒板」,而且它既洗不乾淨,也無法上臘。據傳,只有一種清潔劑能去除它的髒,也因而傳出有心人士「連地磚也綁標」的說法。
此外,原設計的牆面本來也應該用石材,結果最後只塗上價格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防霉漆。天花板及外牆內側的輕隔間,也從纖維水泥板變成矽酸鈣板。踢腳板用的是塑膠製品而非較高檔的木板。業界人士意有所指表示,真不知八億多元用到哪裡去了?
故宮改造》防水遜 蟲蟲大軍入侵
故宮正館甫重新啟用三個多月,即爆發長蟲、漏水事件。有鑑於故宮正館動線如迷宮、施工品質不良、建材劣質、展間標示不明,已有知名文物專家呼籲「全民檢驗故宮」。
故宮有蟲,是正館動工前即長年存在的老問題,主因是建築物老舊、各國遊客又多難免「夾帶」,故宮一向固定消毒、滅蟲。但正館甫經全館大翻修、才重新啟用不久,蟲蟲大軍立刻重現,問題不單純。
目前,二樓書畫展廳全面封閉、三樓三○六展室「印象深刻酖院藏璽印展」局部封閉,以簡陋屏風隔開。但熟知內情的故宮員工更透露,是地板長蟲子。
三○六展室原本是露天區域,在整建後被納為展覽空間,但因防水未列入此次正館動線改善工程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防水氈沒做好,必須控制恆溫、恆濕的展室,地板竟然發霉、長蟲,於是剛完工的地板被迫要全部掀掉重做。
揪《零日攻擊》劇本荒唐!郭正亮轟5大不合理:自嗨、丟臉 2024/08/01 中時
以台海戰爭為背景的台灣電視劇《零日攻擊》耗資2.59億元,號稱由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投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擔任總顧問,日前釋出17分鐘前導片,引發網路討論。前立委郭正亮指出,片中對軍事戰爭政治的邏輯簡直是荒誕無比,包括大陸沒有登陸就控制台灣的網路電信設施、黑道被長期滲透在開戰前逼監獄釋放重刑犯、總統說我們沒有國家等5處不合邏輯,跟大陸抗日神劇一樣自嗨。
第一是「倒數第7天,它說發生了一個封鎖台海的事件,解放軍以搜救名義出動海空軍包圍台灣,散播棄戰思想,脅迫台灣簽署和平協議」,但他看過很多美國文獻,但從來沒有看過有這樣的假想,封鎖戰就可以逼台灣簽和平協議,這是怎麼推論的?而且事實上大陸不會輕易採取封鎖台灣這個策略,因為它會驚擾到國際勢力的介入。
第二點是「倒數第3天,連電視台都被插播中國的統戰廣告」,但這等於台灣的網路、電信都被中國大陸控制,「在沒有登陸部隊的情況下,就能控制網路電信設施,這是什麼科技啊?有哪一個國家做到這一點?簡直是天方夜譚」。
第三更離譜,「中國大陸長期滲透黑道,所以逼台灣的監獄釋放重刑犯製造動亂」,看到都要昏倒了,如果解放軍沒有真的控制台灣,要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台灣的監獄單位、那些監所的那些所長怎麼會遭到脅迫?如果解放軍沒有登陸,怎麼可能控制台灣的監獄呢?到底在講什麼邏輯呢?
第四點是「倒數第2天,第五縱隊就出發了,還邊騎機車邊唱歌『全世界的艱苦人要站起來』」,以及第五點是「最後一天,全面混亂大逃難開始,總統出來講台灣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一個動亂,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國家」。郭也反問,去煽動這些人有什麼用?解放軍都已經控制台灣了,還需要他們?簡直是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個電影要傳達什麼,我們沒有國家?賴清德認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影片還說我們沒有國家是什麼意思?
郭正亮認為,電影要符合軍事跟政治的常識啊,好比大陸抗日神劇,一個女生一腳可以踢翻4個日本兵,寫這種劇本就是抗中神劇、自嗨而已,拍這種荒唐的劇本,是丟了台灣的臉。
回應
拿國家的錢做認知作戰?
零日攻擊他只是一部2028總統大選的競選宣傳片 不合理的地方當然多
相關新聞
中時社論》閩南語改台語 台獨的文化霸凌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