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病了?
弒母殺父還義正辭嚴 日本社會病了【聯合報2007.05.16東京特派員陳世昌】
日本高三生殺死母親還砍斷她頭顱的事件傳出之後,震撼全日本,包括「朝日新聞」、「日刊現代」等媒體十五日晚報都大篇幅報導此案。發生血案的公寓就在會津若松市 政府附近的商業區,公寓是少年的母親為了方便孩子讀書上學而租下的房子。他們的老家距離會津若松市有六十公里遠,他們的母親每個星期會來探視一次。凶嫌所讀的高中是當地有名的一所中學,升大學比例高達六成。
一些日本媒體報導說,兇嫌有些心理異常,曾看過精神科醫生。似乎這樁慘案,為殺人的高中生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藉口」,但是綜觀近幾年日本社會兒子殺害父母的案例頻傳,反映的其實正是「病態的社會」。
據日本警察廳的統計,十四歲以上的孩童殺害自己父母的例子,近數年有增加的趨勢。一九九七到二○○四年,每年有三到九件;二○○五年以後,快速增加到十七件,這兩年每年都呈兩位數成長。
去年的一件慘案,讓家有高中生的日本父母親相當警惕。去年六月,奈良一位醫師父親因為期待孩子繼承衣缽,在學業上對孩子施加了很大壓力,卻沒想到孩子在家放火,燒死了母親以及弟妹。犯案的高中生說:「我就是想要把自己的生活全部消掉,然後重頭做起!」
靠近成田機場的千葉縣佐倉市,去年七月也發生一名十九歲的少女在家裡放火,把五十二歲的父親燒死的案子。更離譜的是,北海道稚內市去年八月有個十六歲的高中生,找同學合力將四十六歲的母親殺害。
這些孩子殺害父母的動機都相當詭異,很多是想要找回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想排除對自己有阻礙的家族與家庭。日本福祉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加藤幸雄說,殺死母親還砍下她的頭顱,顯然是脫離社會認知的行為,可能是對愛的欲求未能滿足轉而生恨。
一些社會學家也對社會價值觀混亂、親子關係混淆帶來日益擴增的「宅男現象」相當憂心。例如,最近幾所大學名校的學生集體強姦女生,社會群起批判,卻又有國 會議員出面解嘲說:「男生會想要強暴女生,表示男生很有魄力,現在日本社會就需要這樣的男子漢呢!」這些國會議員後來在輿論壓力下被迫住嘴,可是已澈底反 映了社會價值觀的扭曲。
「宅男問題」也被認為是日本社會的一大病灶,這些一天到晚關在房內不願意出門的孩子,到了該出社會成家立業的年紀,卻還靠著父母生活。
過去發生數起小女生失蹤遭到殺害,或者是長期被人監禁,最後才被救出,卻已經耗掉好幾年歲月的例子,多數是宅男所為。宅男現象本來就不應該受到鼓勵,奈何日本的媒體卻往往對宅男現象大事報導,甚至拍成電視劇,讓日本這個社會愈來愈沈淪。
“別再說櫻花是日本的了”
喜歡賞櫻的中國人似乎越來越多了。我家上海的社區裡,櫻花和玉蘭花並排種在一起。玉蘭開放的時候,幾乎沒見有人對著它們拍照。最近櫻花開了,晚上出門丟個垃圾,都能看到好些居民認真拍攝夜櫻。
只要一到週末,就能連著刷到好幾條櫻花九宮格。親朋好友不是在賞櫻,就是堵在去賞櫻的路上。還有一些可憐兒到了景區發現,根本連停車場都擠不進。
更慘的是那些請了年假去日本的朋友。由於氣候問題,今年日本櫻花開得比較晚。準備賞早櫻的他們撲了個空,只能到處找櫻花拍照。宛若一群逐櫻花而居的難民。
就在“櫻花難民”望櫻興歎的時候,國內的櫻花林悄悄開爆了。無錫黿頭渚、南京雞鳴寺、上海顧村公園、武漢東湖、昆明圓通山、北京玉淵潭這些國內知名的賞櫻聖地,每一處都有漫山遍野的櫻花。外加漫山遍野的遊客。網友戲稱,只要某個地方種了大片櫻花,就有一億人願意去那兒拉動GDP。
和這種全民賞櫻的盛況一起出現的,是這樣一個說法:“櫻花原產於中國。”2015年,日韓爭櫻花起源地的時候,我國的一位專家就表達:“據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的說法,櫻花原產於中國。在唐代的時候,櫻花從中國的喜馬拉雅山傳入日本。”後來,不少歷史愛好者都採信了這種說法。最近,還有一位老兄,呼籲遊客要樹立文化自信,“別再說櫻花是日本的了”。
事實上,這說法是以訛傳訛。《櫻大鑒》:“在喜馬拉雅山與現在的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構成一連串相鄰之地的時候,喜馬拉雅山的櫻花向東抵達日本,在那裡分化出豐富的種類。”
歷史學家也只會告訴你,我國有悠久的櫻花種植史。我一直覺得,我們根本不需要像某些韓國網友那樣,沒事就給自己搶個“原產國”、“發源地”的標籤。
說白了,是發源地,又能怎麼樣呢?我們古代的蹴鞠還是現代足球的老祖宗呢。
除了“櫻花原產於中國”的說法,還有博主說:“賞櫻是中國失落的傳統文化。”如今大家賞櫻,是在重拾漢唐風骨。
…….
回應
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原產於中國的有33種。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中國自古花卉種類繁多,文人推崇梅花和蘭花,唐代以後皇家開始寵愛牡丹,櫻花一直都不出眾。只是近代日本戰勝大清國後,國人開始赴日學習現代科技和軍事,順便把日本人喜愛的櫻花地位抬高了。植物本身沒有政治含義,用平常心看待就好。
植物本身是沒有政治含義,但它與人聯繫後就有了。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擴大》台灣沒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專家:餐廳上游河粉供應商應同步清查2024-03-27
北市信義區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短時間內就造成7人就醫、2名死亡,且共同攝食經驗。
相關新聞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釀腎病」已5死、影響逾百人!台灣DHC、大研生醫...下架
綠委轟:吃頓飯丟命很冤
回應
衛福部是主管機關
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維基百科
2020年代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主要內容
2023年9月 雞蛋有效日期過長、進口雞蛋製造地可標台灣
臉書粉專「Lin bay 好油」貼出一張台農蛋品巴西進口雞蛋的照片,其中洗選包裝標示雞蛋的保鮮日期為10月5日,與最後一批進口雞蛋裝船出港的5月30日相隔五個多月,被質疑有效日期過長[305]。導致民眾不敢吃進口蛋。[306]9月20日農業部說雞蛋變成冷凍液蛋屬實質轉型,製造地可標台灣,晚間又改口認錯。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質疑是不是美豬全標示成產地台灣才看不到美豬。
2024年2月 辣椒粉含致癌物蘇丹紅,製成各式產品流竄全台
有原料輸入商檢出致癌物「蘇丹紅」,已知有145.36公斤製成品流向全台7個縣市,其中有25公斤原料為「瑪爾氏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買下,後續製成19項產品販售,總計187.18公斤。市面上多款辣椒粉以及知名零嘴「蝦味先香辣口味」受影響執行下架回收作業。
2024年3月 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有人在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飲食,結果造成衝總計11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4人入住加護病房。 (統計至3/28 06:44)
走不出「失落時代」日本經濟規模被德國超車 2024-02-19李宜蓉
日本為了擺脫長達20年的通貨緊縮,自2013年起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卻不見顯著效果。而近來全球普遍升息,反倒造成日圓嚴重貶值,抑制民間個人消費;貨幣政策的連鎖反應,導致日本去年GDP再下滑,甚至被德國擠出世界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若日本經濟無法好轉,兩年後,將被印度追過,經濟規模跌至世界第五。
二戰後,日本靠著製造業成就了「戰後經濟奇蹟」,數十年來,GDP僅次於美國。2010年,中國憑藉著「世界工廠」,經濟扶搖直上,躋身全球第二;從此,日本一蹶不振,去年GDP再被德國超車,落到第四,摔出世界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IMF)進一步試算,2026年,日本將會輸給印度,經濟規模慘跌世界第五。
德國民眾:「很意外升上第三,畢竟最近幾個月、幾年,並沒有感覺生活有更好。」
德國民眾:「超市的東西還是很貴,日常生活上不覺得經濟變好。」
回應
這麼報不怕被謝金河噴嗎?他這麼拼命吹捧日本,你們是説他眼瞎了嗎?
德國已經夠慘了還能超越倭國,可見倭國之慘不忍睹
相關新聞
GDP被德國超車淪第4經濟體...謝金河曝日本「任督二脈在日圓」:不必太擔心!
德國2023年GDP萎縮0.3% 今年前景也不樂觀
零下氣溫也要露腿! 陸「光腿神器」熱銷千萬件 被嘲現代刑具|TVBS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P0ygBR1x0
回應
人家女的自己愿意穿,你管那么闲事干嘛,真是无聊,危言耸听
另類裹小腳
冬天露腿的 日本老早就一堆了 真的是深井水雞 畫面換成日本大哥哥 解釋又不同了
每年爆賣上億條,撩倒全世界男女:以假亂真的光腿神器,套路有多深?2023-12-09快刀財經
雖說穿的暖和才是對冬天的尊重,但誰都想又漂亮又保暖的出門。作為天一冷就賣到脫銷的大爆品,“光腿神器”可以搭配短裙、半身裙、長筒靴,不管上面裹了多少層,只要腿露出來,就會覺得精神、顯瘦。
“光腿神器”,其實就是類似打底褲的絲襪,內里加絨,因為顏色與皮膚相近,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大冷天還光著腿的感覺。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的調色師,從膚色到裸色,細化程度堪比粉底液,各種色號一應俱全,主打的就是“穿了像沒穿”。
實現精准狙擊的“光腿神器”,很快就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風靡開來。每年冬天,單單以光腿神器為主的打底褲系列,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有網紅品牌借此站穩腳跟,更有內衣老品牌靠著它起死回生。
回應
嘩眾取寵的斷章取義文,能把腳穿出直接縮水2-3個尺碼的明顯是故意死命往上提出來的,嫌裹小腳的但凡你多看幾眼多動幾下高貴的手指不會買踩腳款嗎。至於折痕,那就是要從要風度不要溫度、還是要溫度犧牲風度上自選了,而且大冬天的穿個齊膝或過膝高筒靴完全可以避免。最後美麗刑具是小仙女們自己選的,但凡腦子還正常的人也不會強迫你們大冷天的還必須要裸著一雙腿不可吧。要不就真的學習一下日本女性,來個真正的大冬天光腿!美麗凍人!
西班牙將成最長壽國家,他們做對了什麼,擠下長年霸主日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b6FsEoOaA
回應
我覺得地中海飲食有影響,生活步調的影響也很大,東亞這,生活步調都很緊湊,工作壓力也大,拉丁民族生性較樂天浪漫,生活步調相對緩慢許多
地中海飲食? 歐豬5國!
地中海飲食,除了大量不飽和脂肪酸更重要的是減少精緻穀物可以減少胰島素壓力,午睡也是身心放鬆
可能是橄欖/紅酒油商的廣告。西班牙食物也不見得多健康,醃制食品很多火腿香腸很鹹很鹹的。西班牙的火腿那麼有名,黑豬肉也是最高級的豬肉,這些算紅肉/加工肉
甚麼地中海飲食?根本有錢人飲食
地中海飲食 在台灣吃一天要花個6百 真的是窮到只能吃垃圾了
這些西班牙的健康習慣從來就存在,為什麼以前他們的平均壽命沒有超過日本?
日本人長壽並非生活習慣而是醫療技術及制度, 其它是飲食, 食量適中清淡, 愛喝茶文化及魚類大國。
日本人蔬菜吃太少,水果又貴,近年人們更愛吃紅肉,拉麵湯底死鹹⋯ 男女熱愛煙酒,沒有一天不喝酒,加上壓力大😫還那麼長壽已經很厲害了
其實日本的長壽還存在一個問題:無限長照。歐洲是以保障老人健康為前提,有限度提供醫療資源。日本是老人還剩一口氣,就無限續命,生活品質則難以保證,本質上是以青壯年過勞為代價,養肥了醫療產業。
一直感覺日本人長壽根本就不科學,他們睡眠時間極短,日本人工作到死為止,並且日本的環境也很一般,房子很小。日本男人整天抽煙喝酒的。
一個探討西班牙為何長壽的影片竟然一堆人留言長壽要幹嘛
其實不是所有人在乎長壽 活太久很累很累的 老了一身毛病 又孤獨
有錢長壽是幸福,沒錢長命是折磨
長命百歲要幹什麼,花大錢住加護病房嗎?看到那些加護病房的老人,還不如安樂死
老了之後行動不便,沒法自理還要依賴別人,這樣長壽有什麼意思?
午睡是很痛苦的,從學生到成年都是
美國生理學家Ancel Keys 的研究項目極巨爭議性
2040年取代日本 西班牙平均壽命將稱冠全球
新研究指出,西班牙在2040年的平均壽命將增至85.8歲,微超日本(85.7歲),新加坡(85.4歲)和瑞士(85.2歲)。美國將自2016年的43名掉至64名,平均壽命79.8歲,中國將大幅爬升29名至第39名。
這是工匠精神還是形式主義? 2023-09-23
法國凡爾賽宮的工作人員用尺子檢查餐具的擺放、精確到毫米,一絲不苟。
回應
正確答案:如是歐美日則是工匠精神,如在國內則是形式主義。
工匠精神必須是將生產力用在關鍵環節以維護高品質運行或促發品質提升的行為。
無論中外,夠級別的擺台餐具酒具等是有規範的,相互距離是有尺寸具體要求的,那就是以釐米、毫米標注的。
李昂半年前就抱怨博愛座問題 遭小女生嗆:沒道理一定要讓 2023/09/21 中時
作家李昂近日在臉書分享搭台北捷運的不好經驗,她特別點名台北市長蔣萬安應該出面解決北捷博愛座的問題,引發正反兩極評論。有人認為「能出門的老人就不夠老,不然就請司機,否則就不要出門造成人家困擾」。還有人認為「年輕人願讓坐是幸運,不願讓坐也不用抱怨牽拖」
網友挖出,李昂半年前就在節目《單身行不行》分享關於博愛座的不好回憶,她表示台灣南北的人情冷暖差很多,在中南部問路時,因為對方擔心你在巷弄裡迷路,多半會親自帶你到目的地,台北人稍微冷漠一些,但比起其他國家城市還算是比較好,說到此,她想起博愛座的問題,曾遇到有人坐博愛座裝睡不讓座,讓她看了不禁搖頭。
原來李昂已經揪結博愛座的問題已久,而她稍早再度發文,解釋為何要找台北市長蔣萬安,「因為隨著台灣的人口老化,這樣的糾紛只會越來越多。那麼,我們是不是有一個更明確的規範大家都可以遵守?」
相關新聞
曾是性別平權先鋒!呂秋遠點出李昂最大錯誤 萬人狂讚
回應
管妳去死!以仇恨團結女權,支持暴力主義,灌輸法西斯納粹主義,女權變成新父權
"博愛座"這個是以道德為名上下交相賊的名詞.不如仿效紐約的公車, 貼上"遇到老弱婦孺,該座位必須讓座".
相關新聞
作家李昂博愛座爭議,國外怎麼做?
「優先座位」的理念最早出現於北歐,以來傳播至日韓台等,因為亞洲文化相當強調禮貌,並鼓勵年輕人讓座給老年人。1999年4月,阪急曾撤掉「優先席」,然而8年後,不讓座的人變多了,規定因此取消。
https://city.gvm.com.tw/article/106341
法國網站誇日本教讓座,結果小孩一開口:阿姨您坐!2020-10-25
有網友神總結:如果視頻寫著是中國,“灌輸思想”的那套帽子就又要扣下來了。日本的話,自然就可愛、漂亮、整潔了。
回應
講真,日本還沒有禮讓的傳統/習慣
金磚擴11國納阿根廷、埃及、埃塞、伊朗、沙特、阿聯等6國,最大輸家是印度。
習近平:100億美元專項資金,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已成立40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金磚峰會討論共同支付、單一貨幣(回應:去美元化抗美元霸權)
相關新聞資料
華為發佈Mate60手機,聯手中芯造出7奈米麒麟9000s+5G 晶片。(回應: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2022俄烏戰爭,美帝皆小敗。)
日本核汙水2023-08-24起排海將持續30年,中全面暫停進口日水產,韓台噤聲,日考慮向WTO提貿易訴訟 (回應:中沿海核電廠多在排核廢水! 中排的是核電廠冷卻廢水,日排的是核災污染水!惡人先告狀,果然是賤種台巴子的主子,都說要告到WTO,告一個我看啊,笑死!)
為什沒人能阻止日排核污水?(回應: 日本作孽,西方縱容,全人類遭殃!)
誰在炒作只有中反日排核污水?(回應:精日!)
誰在給日本排放核污水洗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CoTKuS4xU (回應:日本政府的公關費+美國之音!)
謝長廷稱微量輻射有益人體 核能學者:護航日本鬼話連篇(回應:謝助日代表!)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未替日本背書,專家小組有異音,日本ALPS核廢(污!)水處理系統的氚影響雖小,重點不在於氚,而是包含其他不穩定的核種,高達60多種,例如碘-131、銫-137等,會產生高能粒子射線破壞細胞改變DNA結構!東電認了66%儲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標,未考慮過其他方案。
福島之殤https://youtu.be/nlCvilpFtm4
日水産出口(1兆日元中港佔4成)量價同步重挫3~5成。岸田内閣支持率跌至26%。
政協周小平提案,將福島改稱「輻島」,暫停陸客赴日。反日潮再現!赴日旅遊湧現退團,日貨和服浮世繪全遭殃!
別囤鹽啦!河南:岩鹽儲量夠全國吃3.3萬年(回應:河南好霸氣!)
中國核動力潛艇在臺附近發生事故?(回應:反華帳號謠傳!)
日新型火箭首射失敗 太空戰略受阻 2023-03-08 聯合報
日本國產最新主力運載火箭H三一號機七日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升空,因無法確認第二節火箭引擎點火,控制中心判斷火箭無法安全飛行,在發射約十五分鐘後傳送自毀指令,發射任務宣告失敗,殘骸研判落入菲律賓東方海域。日本學者表示,日本太空開發戰略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H三是日本卅年來首款中型運載火箭,載運量為兩千至兩萬公斤,號稱發射衛星費用比競爭者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更便宜。如今首次升空失敗,日本政府表示「非常遺憾」,負責H三火箭組裝工作的三菱重工業股價因此下跌。
H三火箭一號機可謂一波三折,原訂二○二○年要發射,但因新引擎研發不順等因素,不斷延後,今年二月十七日準備發射之際,偵測到火箭第一節的裝置發生異常,臨時喊停,七日升空又出師不利。
日本火箭開發之路不斷遭遇各種失敗,不同原因都得費時採取相關對策,造成無法發射火箭的空窗期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對希望擴大人造衛星發射業務的日本政府與產業界來說衝擊甚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原本計畫未來廿年每年要發射H三火箭六次。
東京理科大學教授米本浩一說,這次H三火箭一號機問題可能出現在第二節引擎本身,或是點火的電力系統。因為火箭本體自毀落海,能獲得資訊有限,推測查明原因要花的時間可能以年為單位。米本說,日本太空開發戰略本身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H三作為日本國產最新主力火箭,被定位為日本今後太空開發的一張「王牌」。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對發射失敗深感遺憾,「我對無法回應國民及相關人士等各界期待感到抱歉,會以文部科學省立場盡速查明原因、制訂對策,為回應外界對H三火箭的期待,將跟相關機構合作全力且迅速地因應」。
日本上一起國產火箭發射失敗案例,是二○二二年的小型火箭「愛普瑟隆固態燃料火箭」六號機;如果以主力火箭H二A來看,上一例則是二○○三年的H二A火箭六號機。
回應
日本MRJ失敗,中國ARJ/C919成功。15年努力付之一炬!三菱宣佈放棄MRJ支線飛機,日本大飛機夢碎 2023-02-10 華爾街見聞
打造航太強國 陸2款重磅火箭首飛時間表曝光 2023/03/06 中時 其中直徑5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後完成首飛。直徑10米,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則爭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飛。
吃「日本超夯感冒藥」恐驗出毒品反應!藥師曝原因示警 2023/03/02 中時
不少民眾赴日旅遊,都喜歡到當地的藥妝店採購。不過,花逸修藥師點名5類日本藥妝店超熱門的商品,提醒民眾務必謹慎使用。首先,他提到外盒標示「結膜炎」適用的眼藥水,因結膜炎發生的常見原因為用眼過度,若眼藥水中含有血管收縮劑成分,即可幫助消除眼球的血絲,但切忌連續使用超過7天,否則可能會導致「反彈性充血」。
許多人常會覺得日版的《大正系列感冒藥》特別有效,主要是裡面添加Dihydrocodeine,屬於強效鎮咳成分,在台灣並未核准添加於綜合感冒藥,也無法申請藥害救濟,其具有成癮性,甚至有抑制呼吸的風險,未滿12歲的兒童和孕婦被禁止使用,服藥後若對尿液進行毒品檢測,可能會出現陽性結果。且相同功效的藥品在台灣相當常見,不需要大老遠買回台灣。
而日本知名止痛藥《EVE》含有Allylisopropylacetylurea鎮定劑成分,在台灣尚未核准使用,同樣無法申請藥害救濟,使用後可能出現嗜睡反應,過去還曾有病患服藥後,出現血小板低下的不良反應報告。花逸修強調,若病況嚴重到需要每天依賴EVE才能紓緩,一定要立刻就醫,勿再自己胡亂吞藥。
《太田胃散》含「強鹼碳酸氫鈉」,因此不建議每日使用;而專門整腸的《Wakamoto》、《表飛鳴系列》,5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
最後則是《合利他命系列》的B群,包括「B1、B6、B12」,此系列屬於高劑量B群,服用會輕微阻斷痛覺傳導,並影響神經修復。
文末,花逸修認為,從國外購入藥品時,最好僅止於個人使用,千萬不要隨便送給朋友,以免在不知不覺中觸法。
相關新聞資料
一年只換水2次導致浴池含菌量超標,日本溫泉旅館老闆致歉,承認偽造消毒記錄 2023-03-02
回應
日本躬降(工匠)精神,名不虛傳。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相關新聞資料
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的第一批信徒有被打回原形嗎?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
“解決日本老齡化的唯一辦法是老年人集體自殺”,耶魯大學日籍教授這言論引爭議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日,紐約時報2023-02-12報導,耶魯大學38歲日籍助理教授成田悠輔(Yusuke Narita)曾公開為日本應對老齡化“出謀劃策”稱,“唯一的解決辦法不就是老年人集體自殺或者一起切腹自盡?”該說法近期在推特上引發爭議後,成田悠輔回應稱,“集體自殺、一起切腹只是抽象的隱喻,我本應謹慎對待這些詞的負面含義,所以經過反省,去年開始,我不再使用這些說法了。”
《楢山節考》。日本人有這種想法不稀奇,因為來自他們的傳統。從側面反映出日本是一個“有小節而無大義”的民族。精日們怎麼洗?
年輕人都在為這個政策歡呼,可是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自己也會有老去的一天的啊?到時候也希望自己被自己的子孫推往斷頭臺嗎
單身時代來臨 2023-02-04 華視新聞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sSAlOOA6o
全台單人戶數已破300萬,占全台戶數34%。南韓,2016年就超500萬個1人戶,占40%。2015年也占34.6%,預估2040年單身率將達47%,成為超單身社會。單身社會帶來單身經濟和商機,讓單身的邊緣標籤漸轉成經濟獨立的象徵,不過單身社會藏哪些警訊,對又帶來什麼衝擊,台灣準備好了嗎?
超單身社會:「單身化」時代來臨! 日本.荒川和久 出版2018/07/30
內容簡介
未婚者是社會的亂源?
職業女性增加,造成社會走向不婚化?
九成的未婚者想結婚是漫天大謊?
男人失去談戀愛和做愛的能力了嗎?
女人因為金錢選擇結婚,男人因為金錢選擇不婚?
終生「無子率」比終生「未婚率」的問題更嚴重?
比起談真正的戀愛,男人寧願訂做「理想中的VR女友」?
單身經濟時代,將從「物質消費」變成「精神消費」?
單身時代逐漸來臨!從日本單身男女看出結婚的優缺點 2018-08-02
單身者眼中「結婚的優點」不外乎是可透過家人獲得精神上的避風港;反觀「單身的優點」則是生活輕鬆、經濟寬裕、有自己生活圈。結婚優點的男女差值男生是除了「社會信用」、「生活更方便」外,最重要的是「精神避風港」;而女性除了「可以回應父母和周圍人的期待」外,還認為「有經濟上的餘裕」。單身優點的女性高於男性,對女性單身的優點是「自由」,「維持和家人/朋友/社會的關係」;男性則認為是「經濟寬裕」,「不需要養家」。
單身- 維基百科
單身,是指已經到或超過國家或地區的法定結婚年齡後,未婚,或離婚、喪偶者。但更廣泛和流行的定義是未婚或未有伴侶的人,其中不論其是否已成年。有穩定戀愛關係的固定伴侶、但從未結婚的人,在法律上被認為是單身,其中主觀意願認定不想結婚的,俗稱獨身主義者或不婚族。
獨身主義- 維基百科
獨身主義(Celibacy)是自願未婚、性禁慾或兩者兼有的狀態。可能是為了追求理想,或為了保留個人自由,或因為宗教禁欲主義等等。
相關新聞
社會心理學家6項研究有力證實:結婚沒比較好,單身一點都不慘
10大獨身主義特質中: 1. 工作狂 • 2. 懶惰 • 3. 害羞、怕陌生 • 4. 喜歡自由 • 5. 眼角太高 • 6. 喜歡宅在家 • 7.自私• 8. 習慣獨處 9. 個性獨立不依賴• 10. 為情所傷。
有識之士紛紛反思西方民主失靈的根源,這時候一些人居然還在聲嘶力竭地鼓吹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性”。明明自己得了病,為什麼不趕緊去看病,反而以醫生自居,給全世界開藥方?
自然是因為別有用心。長期以來,他們打著“普世主義”旗號,大肆輸出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和社會政治制度,大搞文化同化運動和意識形態洗腦,甚至公然策劃政權更迭、“顏色革命”。他們以專制的手段推銷自由民主,千方百計“普世化”那套由自己牢牢把控、服務一己私利的制度和規則,試圖建立起一個“等級世界”和“中心—週邊”體系:三十幾個“自由民主制國家”永遠居於這個世界的頂端和這個體系的中心,而其他國家則永遠被壓制在發展的中低端和國際體系邊緣,淪為西方予取予求的物件。這不就是披著“皇帝的新裝”的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麼?
事實反復證明,經歷過西方“民主改造”的發展中國家並未得到被許諾的自由、民主和繁榮。“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並未幫助撒哈拉以南非洲擺脫貧困和戰亂,反令其陷入逢選必亂的怪圈。“阿拉伯之春”沒給西亞北非帶來繁榮和穩定,反而成為阿拉伯國家的嚴冬和噩夢。
在21世紀的今天還能聽到這些譫語,說明西方一些人人陷在所謂“西方中心論”“普世主義”敘事中難以自拔,拒絕甚至是無力客觀看待、理性分析自己所處的世界。各國人民摒棄傲慢和偏見,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攜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普世主義。
回應
世界最搞笑的是一個霸權國家天天喊民主!
應該把democracy改譯得魔可拉稀,freedom佛戾得魔,美國黴國,大眾容易被這些美文帶偏。
郭正亮曾說:不要以為民調民意在決定歷史的大勢,歷史的進程不是群眾決定的,而是5%的政治精英在塑造思維跟認知。按郭說法,西方所謂“民主”,只不過是被政治精英塑造的群眾,有投票權便以為自己可以作主的一種幻覺。
中國駐法使館:當西方一些人談論“普世主義”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駐法國大使館”2023-01-10消息,日前,法國《世界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自由,戰鬥繼續》,大談西式民主(亦稱自由民主制)的“普世性”,為有關國家“人民反抗威權統治”搖旗呐喊,呼籲歐洲作為“自由和法制堡壘”肩負起自身責任。文章竭力渲染“民主對抗威權”敘事,打著“普世主義”的幌子鼓吹“西方優越論”,企圖霸佔民主自由定義權。
西式民主並不“普世”,將其同“普世價值”劃等號本身就是偷換概念。從時間上看,西式民主脫胎於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距今不過300年,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倏忽一瞬。即使我們根據流行觀點,將民主的起源追溯至古希臘,那麼自古羅馬帝國建立到中世紀結束的漫長歲月裡,古希臘城邦民主制在西歐早已湮滅。從空間上看,根據《世界報》文章引述的瑞典研究機構V-Dem統計,當今世界只有34個“自由民主制國家”,僅占全球國家總數的不到五分之一,世界總人口的不到13%。
西式民主也不“民主”。近現代的西方民主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及資產階級取代封建階級統治而逐步確立起來,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即為實現和保障資產階級利益、保護資本主義私有制而創制的政治制度。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指出,民主共和更有利於資本的統治。歷史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本國勞動者的剝削和對殖民地國家人民的掠奪實現了資本積累和工業化,又試圖用“民主自由”來洗白其罪惡。1840年,英國議會正是用投票的“民主”方式決定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實踐中,無論在英國、美國或其他任何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發展史上,民主制度下的選舉權都長期被刻意地限定在“某一群有資格的人”中。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前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才實現了18歲以上男女公民平等擁有選舉權的普選制度,而這也不過是“金錢代替刀劍成了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杆”。
縱觀當今西方世界,社會撕裂、貧富分化、中產墜落、金錢政治、極端思潮等亂象疊出。就在這幾天,西方民主世界發生了兩件令人震驚的事件。一件是美國國會經過15輪投票才選出眾議院議長,另一件是在美國國會山暴動兩周年之際,在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巴西也發生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國會山暴動。
3片肥牛的日式蓋飯,割不動中國人了 - IC實驗室出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eRLvQaz6Q
回應
文化陌生感絕對不是主因..薩家厲害的是,可以在同一家店點多種披薩、義大利麵、燉飯、甜食甚至酒...,份量沒那麼多,價格控制的剛好,人多一點,每個人點不一樣的,就可以吃到很多口味、類型不同的食物,食物也保持一定水準。每次結帳都會很驚訝自己用300台幣以內的價格吃這麼多種類的東西。說白了日式速食店一頓飯包的東西太多價格又貴,可取代的食物多。消費者又不是傻子,給那些東西就想割韭菜?
在台灣薩利亞不賣套餐,只需要點自己想吃的即可,加點錢飲料無限暢飲,省一點的話只喝冰水免費,我認為是很大的優點,也可以省錢,文化陌生感對我倒不是主要原因~~
大學歲月薩莉亞我們去了N次, 主要是學校旁邊就有家, 也吃過2000/桌的 粵菜。 80/人的必勝客。 薩莉亞人均30-50 便宜好吃。不過最好吃肯定是粵菜大牌檔。
其實拉麵在日本也不算太便宜,但也不算貴。現代很多新式拉麵人均都在1000日元,想吃便宜的得去那種傳統老式拉麵店(不過就算是老店在東京及附近也難找到一碗800元以下的了)那種店鋪裝修現代,擺盤比較清新的新式拉麵一碗普通什麼都沒有的1000日元左右,多個雞蛋,多幾片就要1200,1300,1400,1500了。東京都最新每小時工資下限是1072日元,去吃一碗料比較豐富的拉麵就是你打工一個小時的工資。這個價格對日本人來說還好,但是對於打工的留學生來說會有些小貴。
吉野家在台灣也收掉不少分店 在日本主打快速 便宜 但是那價格在台灣太貴了 同樣的錢能選擇更能吃飽的餐點
是的,台灣太貴。以官網最新價參考,台灣號稱超特盛的份量比日本的特盛份量還少,按匯率換算還貴了70多元台幣,而且台灣所得還比較低。
所以我都去sukiya 在日本留學過實在沒辦法接受吉野家在台灣的售價 完全把台灣人當盤子
放任拍攝性愛影片 少女留學前砍殺男友曝:擔心被外流 2022/12/20 中時
今年1月日本東京發生一起駭人命案,有名19歲少女認識25歲男友,但因為男友喜歡拍攝性愛影片,導致少女要出國留學的前一刻,擔心自己的私密影片遭外流,於是持刀砍殺男友,而對方遭砍送醫後不治身亡;東京地方法院於昨(19)日,判決該少女9年有期徒刑。
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1名在青森就讀高中的19歲少女,認識大她6歲在當地酒吧工作的男友,2人曖昧交往後,少女就便於隔年搬去東京和男友居住,然而,在交往過程中男友喜歡手機拍下2人的性愛畫面,少女也因為「太喜歡他,不知道怎麼拒絕」,因此,便放任男友拍攝,但2人交往過程時常吵架,也多次分分合合。
直到少女準備出國留學,她雖然一直要求男友刪除性愛影片,但是男友竟不同意,還揚言要將性愛影片PO到網路上,而她擔心出國後,男友可能真的將影片外流PO上網,於是,她在1月9日,持自家住處的菜刀刺向男友,雖然男友一度跑出房間,以及報警求救,警方獲報抵達現場時,趕緊將男子送醫救治,但歷經7小時的搶救後,該男仍不治身亡。
回應
渣男遇到母老虎。
日本有禮無體。
全球飲食報告揭露最危險的飲食習慣 2022-12-12 阿淇博士
反式脂肪、燒烤、紅肉、糖都不重要,最可怕的是華人重鹽重油飲食
回應
中國各地不太一樣,西北鹽油還好。西南及中南部重油重鹽。東南沿海飲食清淡,山東鹽略高。東北低油,多豆製品。我在江浙,甚至覺得臺灣水果過甜,日本拉麵過鹹。
不難理解,中餐很多高鈉的調味料和醃製和發酵食品。
日韓醃漬物多,胃腸道癌也多。
以前在日讀書,日人也重鹹重甜.拉麵.味增湯.醬菜..蛋糕甜點.
可是,日本人不喝拉麵湯
我去日本,他們都把湯喝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2fvo1kTJc
韓媒稱“稻種是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日線民不樂意了 2022-12-13
近日,韓國《農民日報》介紹“高陽家瓦地稻種”讓韓國有了“5000年的農耕歷史”;讓“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稻種傳播路線有了根據,而日本主張 “中→日→朝”失去可信度。
回應
有什麼好爭的?反正源頭都是西亞。
小麥的起源地是中亞,分別向東、西傳播。但水稻是東亞起源,中國已發現1萬年。別被西方的所謂“歷史”洗腦了。
怎麼老有一堆人想給中國文化找個外國爹?這麼不自信的嗎?
幸虧中國出土早,否則水稻又成了外面傳入的了。
朋友請我去吃一家豬蹄店,到店發現服務員都是維吾爾族同胞 2022-12-13
這才是正常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新疆逐漸變多,可能因為信仰的問題,你不能吃,但並不妨礙你借此謀生,就像哈薩克很多穆斯林養豬出口換取外匯。更不能把這種全球絕大多數人都在吃的東西污蔑為髒東西,用它去劃分人群、製造隔閡。
回應
和一個回族朋友談過,他說好多都是誤解,《古蘭經》禁忌的食品:自死物、溢流的血、豬肉和“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比如豬肉,穆斯林不能吃和經營,但不干涉別人吃和經營。再比如,“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包括雞牛羊肉、魚類、海鮮等等,在現在的生活中真是不好辦。
誰造成日本失落 2022/10/24 時評
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
誰造成日本失落 2022/10/24 時評
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
薪資跌到韓國水準,日本跌倒的不止GDP 2022-1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YasU2GgY
回應
日本的真正問題不是匯率、國債、或者GDP,而是日企的營利能力一直在減少,大多數日企獲利能力己經無法維持運轉了,這才是日本今天死局的真正原因。
因為創新不足只能在舊產業打轉轉,新的增長點一個都沒吃上?
日本曾經很努力,也很創新,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但是,你再努力,還得看美國爸爸的眼色,天花板早給你蓋好了,你怎麼努力,也突不破。
其實就是一個原因:舊的低端製造業流失到了中國,而自己的科技樹點歪了,沒有什麼符合潮流的新產業升級。日本完美地錯過了世紀之交的互聯網和資訊技術革命,以及現在的電動車,人工智慧,物聯網及大資料革命。日本還在吃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本,僅僅在個別工業細分領域還有技術存量優勢。
你應該再往根子上想,為何日企盈利突然不行了?日本不缺經營管理大師和勤奮的工匠,但微觀上做到極致也頂不住美國的宏觀打壓。美不僅迫使日元大幅升值而削弱其國際競爭力,而且刻意扶植韓台等在電子產業上取代日本。企業利潤被壓榨到極致,國家則依賴借債度日。這次美元升值大舉收割全球,日本再次成為肥羊,實在扛不住了。
國內低消費欲望市場又小,內需拉不動,在國外產品又沒競爭力(比如松下 東芝 本田)。
美國高考成績跌至30年來最低,42%的考生掛了全科 2022-10-14 觀察者網
今年美國高中畢業生在ACT大學入學考試(與SAT同為美國高考)中創下30多年來最低成績,其中有42%的考生在所有考試科目中都沒有及格。
回應
美國90%都是缺知識少文化的人!快樂教育的後果!
他們成績變差了,但是他們擁有了自由!
美國的快樂教育,是從體制上毀人。
考得好有什麼用,你黑嗎,你gay嗎,你跨嗎,你lgbt嗎?有這些才管用!
日韓這種都是典型的勤學苦練亞洲發達國家,然而那麼努力人均還差歐美一大截,日本工人世界出名的認真努力的工匠精神,結果呢,收入倒回30年去了,人家都不想努力了 只想在家裡躺著。
你說日本製造可以吧,是可以,但是可惜精力沒用對地方
【本文來自《老朽去過日本,人家一線工人的認真工作的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評論區】
以前的日系製造還是可以的,但是工匠精神在很多領域就是令人不齒的一種自大傲慢。索尼的pspgo,製造精良,卻大大落後於同時代的ipad2,可以說做出來精緻的廢品
回應
有一說一,這個跟工匠沒啥關係,應該是跟公司的決策有關係
你怕是對工匠精神理解有點狹隘了。沒有決策上的支持,工匠從而養成?
學習是消化前人的最強智慧和成果。快樂教育只適合啟蒙階段。
【本文來自《真正的快樂教育,不是玩,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評論區】
學習從來不是個輕鬆愉快的事,極少有人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或者說,在高密度學習中不可能有快樂可言。
回應
你理解“大多數人”是什麼意思就行了。
在日本工作的經歷:本是學徒工幹的事,倆日本老工人竟然來問我怎麼搞
【本文來自《老朽去過日本,人家一線工人的認真工作的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評論區】
十多年前我給外國公司打工的時候被派到日本神戶一個工廠調試一台設備。試車的時候看我坐在那裡沒事,車間經理過來畢恭畢敬地問我,說另一台我們公司的設備做出的工件老是不合格,可不可以幫助看一下。
我說沒問題。檢查了一下沒什麼大毛病,就是機床水準超差很多,造成導軌精度偏差。我就跟經理說把水平調一下就好了。經理離開半天帶來兩個老工人,問我水準怎麼調。
我一愣,這在中國工廠是學徒工幹的事啊。我就拿水平儀大概解釋了一下。經理看著他的兩個工人都有點茫然,就跟我說,你說怎麼調,讓他們兩個人動手。我看了看,需要動八個地腳螺釘,就說先把一個跳高一點。
工人問我:“一點是多少?”我估計大概也就是一圈的事,但要八個螺釘配合,就說:“順時針30度。”兩個老師傅互相用日語商量半天,就走了。我不明白怎麼回事,等了半天,他倆居然帶了個角度尺回來,小心翼翼地調了30度。
就這樣,我自己五分鐘就能幹完的事,跟他們倆幹了半個多小時。完成後試了一個工件,精度沒問題。
後來看了一個被評為米其林三星的日本壽司之神的紀錄片,想起那兩個調水準的老工人,就哈哈了。
回應
日本人的工作特點是按部就班,一切都按規定和上司的指示幹,很勤奮、敬業,但也有些僵化
說的直白點,就是日本人根本不願意承擔任何一點點風險。你說啥,我就完全照著你說的做,你說的不清楚我就不動。反正只要不是因為我的問題出的意外就行。
日本人過於注重過程,而忽視我最終要的是什麼。結果是讓我不得不把過程搞得很複雜。似乎很精確,但是無關緊要。
高中沒畢業的中國學渣,卻在日本找了嶄新人生? 2022-10-13
回應
日本的工資也太低了……
學了三年都快畢業了!看了殺魚跟做雞蛋捲還是很初級!可能是學校練習的少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I0dK9UwdA
雙十國慶青春無敵的橘高校,反思台灣功利主義至上的教育 2022-10-11 聯合報 林宜蘭
今年雙十國慶邀請到有著「橘色惡魔」之稱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演出,以他們活力四射的演出形式,驚豔台灣,但也使得網路上許多網友開始比較一同演出的北一女中與台中曉明女中。
撇開團隊形式不同無法比較之外,即使在所有條件都一樣的狀態下,編制、人數、表演形式等,日本中學生也可以完勝北一女。如此說或許可能誇大點,但我認為這應該是事實。日本管樂實力非常強,第一是發展歷史悠久,從明治維新開始就帶入的西方管樂合奏,以振奮軍隊為目的,多少人才汲取西方精華歸國,累積、貫徹後逐漸推廣至民間,唯有時間別無他法。加上日本獨特民族性,職人精神的展現,造就了日本管樂對基礎功的重視。在每個拍點、動作與音色都會控制到整齊劃一,訓練扎實,精確又科學。硬要說這有什麼缺點,整體而言就是少了一點靈魂(至於台灣的風格不是有靈魂,應稱隨性。)
回應
笑死,講的好像全日本都是橘高校,完全忘了日本更多被雙親逼到精神異常,最後殺弒父母的案例…
日本就沒功利升學主義嗎?更嚴重好不好!京都橘高校有大學部, 在日本排200名左右的大學,就不是個走文理升學為主的學校。
因為一場國慶表演,把日本教育上台到神殿之上,真的是日本人!完全日本DNA!
作者應該沒在教育現場當過老師,1.我的職場中,早已沒見過和音樂、美術、家政借課的事。2.台灣的高中社團青春無敵,各校都精彩萬分。3.所謂不鼓勵社團,大多指的是投入社團後荒廢學業,身為教師,當你看見學生因為社團練習疲累,整堂課幾乎都趴著睡,就會感到心疼。4.許多國家的學校社團與球隊仍會要求成績,因為學習是一種生活態度。5.認真讀書不等於就是升學主義。6.我個人以為,校園中,興趣、娛樂與學習三者不要偏廢。這次橘高校的同學們在演出完立刻返回日本考期中考,媒體也捕捉到他們在台灣也是拿著書本埋頭苦念的畫面,這也是他們精采表演以外,另一個感動人心的時刻。
稍微有些文化和歷史底蘊的,對於生食,都不算多待見 2022-10-10
【本文來自《為什麼日本海魚可以做頂級刺身,而中國的海魚卻大多做熟?》評論區】
明明是過去窮、落後到起不了灶台用不起鍋(哪像咱們幾千年前就一路從青銅鼎到鐵鍋),只能吃生冷食物,硬生生洗成高級食物……英國人喜歡吃一些帶血的牛排,但法國、義大利、德國,還是以熟食為主,尤其是義大利。
實際上,人的進化,和用火加工食物,密不可分,火使得食物更容易分解、消化,減輕了胃的負擔,人的腹腔可以縮小,奔跑速度變快,更利於追捕獵物或者逃命救生。可有些人,尤其是國內一些做美食的博主,特別喜歡吹生醃、生雞蛋、生魚片和生牛排,恨不得大腸都做成刺身。
回應
中國可以做刺身的魚很多啊,而且也有源遠流長的生食歷史,至少到唐朝生魚片都還很流行,問題是古人不懂寄生蟲風險,現代人你也不懂嗎?還有,生醃、糟醉、蘸薑醋芥末等等都不能殺滅寄生蟲。另外吃生肉也有可能感染包蟲病什麼的,飲用未經處理的現擠羊奶可能感染布氏桿菌病,生食雞蛋則可能感染沙門氏菌,咱老老實實做熟了吃不好嗎,為了一口鮮冒這麼大風險值得麼……
中國很多醫書記載了愛吃“膾”的人易生寄生蟲病,還是病的很嚴重的那種,廣泛的生魚片飲食就越來越少了。
吃生的東西有危險,從古代我們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大部分生東西被淘汰,而且講究趁熱吃。到了現代,日本的宣傳能力太強大了,以至於大家都追捧。再比如園林,竟然有人建日本的枯山水,還說起源於我們,真自卑。 此外,日本的啥破東西,做不好,就用各種繁複的形式搞得特別‘儀式感’,p大個東西都敢稱自己是“道”,在中國,誰敢叫自己的東西是“道”,你得是聖人級別的東西才敢叫自己道,所謂“得道升天”。這傢伙,日本啥比玩陰都敢稱“道”,事實是,你連“術”都算不上。
腐敗在美國政治生活中是公開的、合法的 2022-09-29
首先,你要是沒錢,根本就從不了政,背後都得有財團。其次,從政壇退下之後,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顧問,是把腐敗公開化,合法化了。
美軍的貪腐和揮霍;自由民主在美國的功效:美國體制性腐敗在美國,每年貪污腐敗金額數以萬億美元計,合法腐敗數額還未計入;有關美國合法腐敗,可以搜索“美國軟性腐敗”便知,同時請參考《旋轉門 - 西方的合法腐敗》一文。
回應
很久之前我們被公知們說美國沒有腐敗。結果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是美國從法律上重新定義了腐敗。
日本企業崩盤的重要原因:因循守舊,拒絕資訊化,類似於家長制的企業文化也不行2022-09-29
日本到疫情期間的2020年,還在使用傳真機收集報表,現在還在使用古董軟碟。日本人有個船長文化。類似於家長制、奴化、唯上,等級森嚴、下級無條件服從上級,完全打壓了人的積極主動性。
民進黨正在打造綠版的「黨國體制」 2019-03-04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上臺後,民進黨政府以「轉型正義」為名,採取了一連串措施清算國民黨在威權時代黨國體制的「罪行」。成立「黨產會」追討黨產,成立「促轉會」回復歷史正義等,均因此而發。但檢視民進黨政府最近的種種施政作為,從政府機關用人及運作的「黨派化」,國家預算胡亂用於政策買票,乃至連選舉公投民意都一再踐踏,也讓人看到綠版「新黨國體制」的興起。
日本人怎麼看逆風輸出的中國亞文化? 2022-09-20 潘妮妮
上周《如妮所說》,中日之間的文化來往其實很難說是交流,而更像是中國在單向地奔赴,而日本的主流思想卻把中國的單向奔赴當作是理所當然的。
一定有人會說,現在中國的很多娛樂亞文化產品其實在日本也是很受歡迎的,其中最突出的當然就是手游,代表當然就是《原神》。除了這些二次元產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輸出就是中國彩妝。還有一個比較隱蔽的領域,中國影響到了日本的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那就是耽美二次創作,比如《陳情令》。
但是同樣遺憾的是,我覺得中國娛樂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也就只限於此,沒有辦法再往上走了,哪怕在下面走得風生水起,但是沒法再往上,原因超級樸素,上面的人沒有這個覺悟,沒有這個意願。
而日本為什麼做不了呢?我覺得這裡面還是有很根深蒂固的精英思想在作祟。首先在部分文化精英的心目當中,他們已經把ACG文化當作是日本民族獨有的文化。而當中國向日本反向出口ACG的時候,他們會本能地覺得不是好事,是山寨,是偷竊,甚至更誇張一點,是一種僭越。所以這個時候精英反而有更強的危機感,而不會想到這個其實是改善中日關係的契機。
其次就是一些文化精英他們也看不上本國的年輕人,他本來心裡就覺得遍地遊戲宅男追星腐女已經國將不國了,結果看到這些年輕人還喜歡中國的產品,那就更覺得這是數典忘祖,批判都來不及,哪裡還想到要去鼓勵。
這個矛盾的背後,其實就是日本國內階層分化的問題,它只能靠日本自己解決,我們中國再怎麼努力也是沒有辦法的。
“日本為什麼那麼多電線杆” 這個問題國內哈日和日本民眾說法大相徑庭啊 202-07-20
中國公知精日說,日本大街小巷之所以佈滿淩亂的電線杆,是因為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為了便於修理,所以不能埋地下。還可以擋風雪,可作為定位器,能夠讓迷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總之,好處多多。這是真的嗎?我們看日本人怎麼說。
回應
在哈日認知裡,小日本的排泄物都比他吃的飯有營養。
其實就像美國銀行業網點發達,習慣使用信用卡一樣,產業早熟乃至壟斷,導致新事物新技術推廣難度增大••••
維修的難易度,埋地下,斷了,在哪斷的,不知道,要全挖開。
明明是日本政府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居然被你說出這麼多優點。 咋不把天然氣管道也頂杆子上呢。那維修多方便啊。
無語了……真是無知者無畏。電線下地,不是埋地下去,動力線,通信線,光纜等等都進入地下管廊。這些管廊不僅人可以走,照明通風消防排水等設備齊備,甚至可以通車。明白嗎?不是你以為的那樣,電線斷了要挖開。勸你一句,不懂可以不說。免得丟人。
安倍遇刺後一神秘組織暴露了 還曾企圖干涉臺灣問題 2022-07-19 環球時報
編者的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使得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一個神秘組織——誕生于韓國的統一教。據多家媒體報導,這個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組織,號稱在全球擁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信徒,僅在日本就有數十萬。統一教的創始人文鮮明被爆喜歡攀附各國領導人和政客,與日美等多國保守政治勢力關係密切,其商業帝國更是覆蓋多國的多個領域。該組織曾長期從事反共活動,並利用旗下媒體炮製中國大陸將要“攻擊”臺灣等謠言。長期以來,統一教的相關活動導致多國民眾家破人亡,已經被中國、新加坡等國列為邪教組織。
有著“現代企業管理觀念”的邪教組織
與日本自民黨關係密切是公開的秘密
美國議員曾給“教主”及其夫人戴金冠
中國反邪教網顯示,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統一教曾以投資贊助、旅遊、參觀訪問等名義頻繁對中國進行滲透,企圖在中國紮根立足並擴大影響。近年來,其下屬機構“國際教育基金會”曾在中國部分城市打著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名義進行滲透;統一教還曾秘密在北京、天津、廣州、瀋陽、西安等主要城市開展非法傳教活動;統一教創立的韓國鮮文大學也試圖通過與中國高校合作,拉攏中國學生入教。統一教還曾試圖在香港和澳門吸納信徒。
1997年5月,中國公安部認定統一教為邪教。1982年,新加坡政府將統一教列為邪教並予以取締。吉爾吉斯斯坦也禁止統一教在其境內活動。1995年年底,英國內政部宣佈禁止文鮮明在該國逗留。申根國家也自2008年4月起禁止文鮮明夫婦入境。
安倍遇刺背後的邪教因素給中國敲響警鐘,中國對邪教一貫保持零容忍的態度,採取堅決打擊等各種措施。目前,在中國,統一教與“呼喊派”“全能神”等組織都是打著宗教名義進行宣傳的邪教。
統一教「恐怖洗腦」破產也甘願 2022/07/20 中時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事件過了13天,關於兇嫌山上徹也一家與統一教的謎團如今也漸漸明瞭,山上母親下血本貢獻,才讓山上深懷恨意。儘管兒子犯下滔天大罪,山上母親堅持「想繼續信教」直到破產。死去親人的保險金、和家族房產幾乎被她拿去貢獻,是自己一手負擔那家人的生活開銷,36年來付了約2100萬日圓。
不爽安倍沒有理由 槍手供詞驚曝「下一位某宗教團體」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22-07-08現身奈良市大和西大寺站附近,為自民黨候選人的參議院選舉造勢,遭41歲槍手山上徹也開了2槍身亡。警方隨即將他壓制上銬,以殺人未遂罪逮捕,據悉嫌犯供稱自己對安倍相當不滿,「早就想殺了他」,此外點名下一個目標為某個宗教團體。
槍手2002年服役於日本海上自衛隊,3年任期滿後退職,之後就一直過著遊手好閒的生活,網購零件製手槍。
相關新聞
安倍晉三中兩槍身亡 拜登反華左右臂膀斷
回應
今天所謂民主制度,在日本前首相中槍身亡,和大英首相暗然下臺,下一個是誰?這個聯盟喪鐘已敲響,他們不去面對人類共同危機,必須付出代價!
開槍者有民主自由人權表達訴求!呼籲將這位義士的牌位供奉到靖國神廁!
相關新聞
安倍三箭救經濟,學者:影響力最大的日相,專家:戰後日本政治最大事件。
因病下台安倍經濟學失敗收場 2020-08-29 工商時報 (回應:日中對比:日2000年GDP爲4.89萬億美元,2020年5.05萬億(零成長) 。中2000年GDP爲1.21萬億,2020年14.72萬億(12倍)。安倍執政9年,三支箭就是騙人的把戲,他一心一意要修憲讓自衛隊出國作戰。)
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小澤一郎稱:對自民黨選舉有利,日本修憲有望不當發言挨轟。
安倍之死,日本政壇或重新進入震盪期,牽動東亞地緣政治風險。
暗殺伊藤博文兇手行刺安倍: 8年前韓國小說家金正鉉曾《安重根向安倍開槍》時空穿越小說預言成真。安倍一門三首相,外公岸信介曾躲過刺殺。
日駐台代表泉裕泰悼安倍:盼您與李登輝總統在天上守候日台(回應:拜託...李燈灰在十八層地獄好嘛...)
史上最友台日首相倍晉三去世,台日關係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柱,綠營齊哀悼。
最友台日相安倍多次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回應:安倍有把釣魚台還給台灣嗎?李登輝曾說:釣魚台是日本的!)
李登輝2020-07-30逝世,日人關注:繼承者的指教...日本國家迷惘中的感情投射(回應:李是安倍老師! 李是日本魂的台灣人,鄙視中國人、也看不起台灣人,他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是優越的日本皇民。所以日本人崇拜強者的性格也同樣投射在李登輝身上 希望能從李的身上找到日本再起的典範。李善變,有反骨。他參加了共產黨,又退出;參加了國民黨,又背叛;組織台聯黨,又疏遠;搞兩國論,又否認;他,不是民進黨,又像民進黨的國父。)
寄生於「爸爸活」的日本「港區女子」膚白貌美卻很難嫁出去 2022-01-22
「爸爸活」(找乾爹)開始於2014年,前身叫「港區女子」,非常有錢,原因是她們除了與有錢有勢的男人參加酒會以外,還會定期發生肉體關係,最後還發展成情侶。「港區」指的就是那些資產家,富二代,政治家等有權有勢之人。過去得靠自己來打聽情報,而現在,存著「中間人」,港區高級酒會全部變成「會員制/預約制」,大部分都是模特,藝人卵化公司又或者仲介公司等所壟斷
由於疫情爆發,「港區」酒會銳減,「富人」都不願意與那些外面不知道有沒有病毒的女性接觸,因此很多港區女性失去了收入源。
「港區女子」成本很高,高級皮膚/外貌護理/奢侈裝扮,爲了保持現有的奢侈生活,很多港區女子紛紛寄生到爸爸活裡,這也爲什麼疫情後,日本找爸爸活的人數暴增。
中年男性爲了找「戀愛感覺」,年輕女子爲了錢「販賣青春」獲取悠然生活,利益可謂一致。來自港區的女子又漂亮,又年輕,而且由於長期與富裕層交流,她們的社交能力,禮儀,談吐也非常了得,在「爸爸活」中,可謂是混得如魚得水。
日本風俗業界現場 作者:阪爪真吾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殘障人士在地方縣市開設外送型應召站的經驗
第二章 專精孕婦和哺乳媽媽的應召站是「夢幻職場」
第三章 「賣春的墳墓」廉價應召站的結構
第四章 「恐龍應召站」的真相
第五章 以熟女為主、為熟女著想的熟女應召站
以孕婦或母乳為賣點的應召站令人作噁?恐龍妹、全日本水準最低的應召站,對這些走投無路的女性來說,當應召站比政府更可靠。
◎拿低收入戶補助的身障應召站老闆,一般我們都認為:會開「應召站」的人,想必是窮凶極惡的黑道吧?然而,日本修法後,靠這些弱勢族群賺錢的,已經不只是黑道。
◎懷孕還出來賣身?事實上單親媽媽不但需要一份能夠溫飽的工作,更需要有安心托育孩子的地方。而在托育機構嚴重不足、文化上也缺乏親族之間互助育兒機能的日本,這樣的應召站往往會提供各式各樣的托育福利。
◎「應召站」與「社會福利」的結合?
電影《七五計畫》:描繪未來日本為老年人贊助安樂死專案,大多數人積極回應2022-06-18
在萌生了一個劇本構想之後,日本電影導演早川千繪決定找到母親的同齡友人和其他熟人,驗證上面的這一假設性問題。她所得到的答案是:“大多數人對此都很積極,他們不想成為別人或自己孩子的負擔。”
在早川千繪看來,這一結果看似令人震驚,卻有力地反映了當下日本文化和人口結構。《七五計畫》獲第75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獎。
這部電影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首次擔任總監製的集錦電影《十年日本》中的一部《七五計畫》的再創作,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景象:日本政府宣導安樂死,以及為孤獨老人集體埋葬,興奮的銷售人員不斷推銷著這些服務,就像推銷旅遊保險業務一樣。
日本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為65歲及以上,按人均比例算,日本的百歲老人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在日本的65歲以上老人中,五分之一為獨居,該國老年癡呆症患者的比例非常高。隨著人口的迅速減少,日本政府面臨潛在的養老金短缺,以及如何照顧年長公民等問題。
雖然年長的政客仍主導著日本政府,日本媒體也時常強調所謂“快樂老齡化”的樂觀報導,但安樂死在日本是非法的,但這卻偶然會在可怕的犯罪情境下出現。2016年,一名男子在東京郊外的一個殘障人士中心殺害了19名正在熟睡的人,他聲稱這些人應該被安樂死,因為他們“在家庭生活或社會活動中遭受著極端困苦”。
日本鳥取大學的副教授安藤泰至,主要研究生死學、生命倫理等課題,他認為在一個某些人因過渡工作而死亡的社會(日本),這種潛在的未來景象是更加可信的。“想像一個接受安樂死的地方並非不可能。”
回應
我也希望我晚年有合法平價安樂死,沒必要渾身病痛苟延殘喘。沒安樂死就燒炭
這個題材在日本並不新鮮,拋棄老人(自生自滅)在日本平安時代的《大和物語》、《今昔物語》及其他歌謠、故事中均有記載。影視方面,早已《楢山節考》,並且是名導演木下惠介和今村昌平兩個各有千秋的版本。電影原著為深沢七郎的短篇《楢山節考》,小說以日本民間的棄老傳說為主題,講在一個楢山深處的村莊裡,老太太因年老被兒子背上山,令其自生自滅的過程。
相關新聞
枝裕和 《十年日本》:悲觀真的無可避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IfMJjl3Kc
Z世代價值觀在帶來經營模式革命 2022/01/12 日經中文網
1997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2022年已25歲了,將成為拉動社會發展和消費增長,與上代人的價值觀相反。比如,Z世代認為,明知很快就會失去價值,卻仍然購買,這缺乏合理性。還會讓人貶值→用完就扔→增加廢棄物的循環。
日本27歲社畜日常曝光,讓中國600w網友瑟瑟發抖不敢去日本生活 2020-09-07
雖然中國996上班族每天都會喊累,但大部分人也不會因爲工作產生厭世的感覺,大不了重新換一份工作。
可是在日本的上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畜」,有些人工作做到想自殺/過勞死的地步都不敢放棄,因爲在日本找工作不容易。讓600w網友瑟瑟發抖,原來看似美好的日本生活,竟然也有這麼不堪的一面,再也不說去日本生活了。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下日本少女找不到工作改從事「爸爸活」 月收入竟高達48萬元,結果卻太好賺回不了頭
小確幸啃老──蔓延日本、大馬、台灣、中國的青年「失志」潮 2017/01/03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的社會》,描述日本年輕世代不婚、晚婚、不買車、不買房、不敢生、社會少子化等內容,事實上,這恐怕是當今亞洲、甚至全球年輕世代共同面臨的現象: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年輕世代普遍低薪,甚至失去了「奮鬥的目標」。
國“鰻”、蛤蜊後,又有日本企業用中國產裙帶菜冒充國產,社長被捕 2022-02-15 觀察者網
繼鰻魚、蛤蜊之後,又一食品——裙帶菜(海帶芽)也被查出用外國產冒充日本所謂“高級貨”。
行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產裙帶菜進貨價格不到日本產的一半。日媒披露,日本裙帶菜產地造假歷史已經有十幾年——2008年前後,陸續有人發現有商家用中國產、韓國產的裙帶菜偽造成鳴門產。
被逮捕之前,海帶芽小川重英辯稱,因為公司是“打著鳴門的旗號做生意的,而中國產(裙帶菜)較便宜,即使(消費者)在無法分辨是中國產的情況下購買了,我們也覺得不好,因此很快就不做(造假)了。”記者“所以你們不是故意的?”小川稱“是的,我們不是故意的。”
回應
日本人挺講究,核食賣綠蛙,然後從中國進口健康食品內銷。
被抓到的還有多些呢?工匠精神?
不要隨意質疑人家的工匠精神,專業造假幾十年敢說不是老工匠了?
從「福食」到「禮物」 潛藏的執政鴨霸 2022-01-29 聯合報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要求「為國民送上新年禮物」、在春節年假前最後一個工作天宣布解禁日本食品,引發國會風暴,不僅同黨立委「炸鍋」,國民黨立委也祭出霸占主席台、不惜倒閣等手段,最後在柯建銘總召代表民進黨團鞠躬道歉後才使院會恢復進行,差點讓中央政府總預算無法三讀。
相關新聞資料
聯合報社論/奉日本索求如上賓,棄人民食安若敝屣
福食解禁把關核食 須附輻射、產地雙證明
把關核食 僅3都有輻射檢驗設備
福島5縣食品解禁 消基會:政府扭曲公投民意「輻食仍存在」
網友投票:72%不認同解禁福食!70%認無助加入CPTPP
新聞眼/我入CPTPP難繞開兩岸 光靠日本支持不足成事
回應相關新聞資料
萊幅黨用開放萊豬、核食的方式來愛台灣,真是好棒棒~
蔡唬人民輻食當福食?是當台灣人不是笨就是呆?
不必相信塔綠斑虎爛政府的把關,幫自己把關,不吃日本製的食品即可。
“村上春樹與中國”的早期研究
“村上春樹與中國”的話題,十幾年前在中國就被關注了。
比如吳思佳的《論村上春樹的中國觀》,主要從村上的成長環境、回憶片段、公開發言及與中國相關的作品中梳理村上的中國印象,其論點是村上春樹一直對中國問題感興趣,且始終對中國抱有好感。蓋芳《試析村上春樹作品中的中國元素》,結論得出村上春樹對中國及中國人的態度還是比較矛盾、曖昧的,一方面是內省式地對中國懷有好感,另一方面對歷史和邪惡又採取一種不明了的態度。而蔡鳴雁《村上春樹作品中的中國人》,認定村上春樹對現實、對歷史的嚴肅思考,強調村上對中國人有原罪意識,這點秉承了海外學者的村上論調。柯子刊《村上春樹文學:中國元素與暴力之間》中,認為村上春樹對中國、中國人的描寫總離不開“戰爭和暴力”主題,指出村上春樹意在表達自己作為一個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愧疚之情,進而追尋日本暴力的根源。東北師大尚一鷗《村上春樹的中國觀》,村上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中國人,都未能超越近代以來日本人的傲慢與偏見,充滿了複雜情感和矛盾心理。
在日本,藤井省三曾在2007年出版過《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國》(《村上春樹眼裡的中國》)一書,著眼於村上春樹對中日戰爭的歷史記憶,他認為村上春樹對中國人有原罪意識。其實,原罪意識在美國的村上文學譯者兼研究者魯賓, 2002年出版的《Haruki Murakami and the Music of Words》一書當中已提過。
筆者長期旅居日本,從2005年在築波大學碩博,課題是“村上春樹在中國的受容”,主要從圖書情報學(出版與譯介,讀者閱讀與接受,資料彙編與文本分析,文學圖書的社會影響等)角度,對中國的村上春樹現象進行了實證研究。畢業後短期回國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用比較文學形象學的方法,進行了“村上春樹筆下的中國形象”研究,筆者認為,由於日本的脫亞入歐及其國民心理上的定勢效應所致,對作為“他者”的中國,村上春樹沒有突破日本的社會集體想像,沒有超出日本大眾視域內的中國觀範疇,又因他個人一貫具有崇尚西方文化的特質,他對中國確實有一種偏見或輕視的態度傾向。而村上春樹之所以將中國元素注入其作品中,只不過是他用來思考和反映日本社會現狀的一個出發點。當下的學者對“村上春樹與中國”的研究仍在繼續。(作者系日本華文作家協會會長王海藍)
抑鬱症會在中國成為“流行病”嗎? 2021-12-17 觀察者網 劉超
日本厚生勞動省2021-12-17資料,日本每100人就有6人曾深受抑鬱症困擾,女比男多1.6倍。1990年,一位年輕男性白領的自殺引起了日本大眾的討論,抑鬱症在日流行的開端。此前,日並沒有“抑鬱症”這個概念。但在美國製藥公司的極力推動下,抑鬱症成為像感冒一樣普通的流行病,均需要看病吃藥。憂鬱:作為一種美的日本傳統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只有一個關於抑鬱的精神學術語“憂病”,但它形容的是一種和精神分裂症一樣長期且令人絕望的精神病患。在日常生活中的憂鬱並不是一種病,更多的是與人生意義、生命價值等社會存在相聯繫。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心靈境界,普遍接受的做法是當事者去尋找自己痛苦中的社會和道德意義。例如日本美學的三大核心便是物哀、幽玄、寂,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息。《源氏物語》“如露降生,如露消散,此即吾生。難波之事,夢中之夢。”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正是凸顯的一種憂鬱氣質。在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樹的文中,多體現物哀之情,蘊含著人生的徒然、無端的哀愁以及美的終結——那是孤獨沉思、心靈憂鬱的結果。
到了20世紀60年代,“憂鬱型人格”被海德堡的臨床心理學教授介紹進日本,是“有高度的秩序感,對自己的成就有著超乎尋常的高要求”。到80年代,當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抑鬱診斷標準作為通行的全球標準時,日本精神科醫生認為,美式的診斷標準根本不符合日本現狀,比如情緒狀態低沉兩周就被診斷為抑鬱症。為此,在21世紀初,美國的醫藥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策略,而日本的精神病專業的學者是接受了美式的診斷標準,由此,普通人就像得了感冒一樣得了抑鬱症。
回應
可怕的是“抑鬱症”的市場化。
安倍給日本GDP連續注水8年?現任首相親口承認了
2021-12-15,岸田文雄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稱,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在虛報部分建築訂單資料。自2013年以來,日本國土交通省一直在重複計算每月從建築公司收到的資料,導致日本建築行業的統計資料被誇大,國內生產總值也被誇大了。
2020年,日本GDP為539.3萬億日元,其中日本建築業總產值占GDP比重約為5.3%。重複統計的涉事企業數量約有1.2萬家,占日本建築業企業數量的10%,重複計算的資料有1萬條之多。
近期在日本政壇複出的安倍頻繁發表激進的對外言論,經常比岸田更能吸引輿論的關注。《日本時報》分析,由於該醜聞發生在安倍2012年-2020年的執政期間,岸田可以抓住機會進一步與前首相拉開距離,並維護自己的政治獨立性。
自2012年再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安倍就試圖通過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來克服通貨緊縮,力爭達到2%的通脹率目標,並通過結構性改革以解決日本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數量萎縮的問題,宣導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但日本GDP增長率始終停滯不前。2020年安倍卸任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日本的GDP總量相比2012年前下滑了近114萬億日元。
回應
只是建築公司嗎?不相信其他行業沒有。
相關新聞
安倍三箭經濟學(貨幣刺激、財政和結構性改革) 失敗,有何啟示?
安倍挺臺言論,學者“日本已下臺的鷹派言論 民進黨當局不必太當真”
下臺後的安倍為何換了副面孔?右翼冒險基因在作祟。
瘟疫哲學1
釋曰佛無分別心,眾生皆有佛性。老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病毒自然對人類也一視同仁,不分國族、政體,都會演化出肆孽之道。但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以2020肆孽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為例,由下列相關新聞資料可知,愈有正知(病毒的肆孽之道)正信(知恥近乎勇)正行(勇於普查隔離與接種疫苗)者,愈能違抗天孽,此乃真佛系防疫也。反之,愈是無知無恥(造謠信謠/國族歧視/政體鬥爭)無能(普查隔離與接種疫苗/很能歧視鬥爭)者,不查當沒事、一查嚇死人,此乃假佛系真自孽也。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新聞資料
疫苗外交戰
全球疫苗接種即時動態(2021-11-30 )中國:24.9億劑(173.14劑/百人);印度:12.2億劑(87.78/百人);美國:4.5億劑135.12劑/百人)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85mhVvWS5i4
中國承諾2021年向外提供(援助+出口)20億劑疫苗(2021-11-25)已向106國和4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8億劑居世界之首。2021-11-29承諾2022年將再向非提供10億劑(6億無償援助4億聯合生產) 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國藥監局2021/12/09批准第1種新冠肺炎治療藥。學者:疫情讓中GDP超美時間提前到2025
排除實驗室意外 世衛專家曝新冠病毒3大傳播途徑
世衛專家小組2021-02-09於武漢簡報新冠病毒起源初步調查,排除源於實驗室,較可能透過動物直接傳人、中間宿主傳人、冷凍食品傳人;沒證據顯示2019年12月之前病毒已在武漢廣泛傳播;還無法確定病毒的確切宿主是何種動物。團隊有以下幾項建議1:世界各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資料庫的建立,將能更有效地追查來源。2會繼續追查武漢之外其他地方的早期病例。3:要研究其他國家可能的宿主動物。4:具體調查研究冷凍食品的傳染路徑。美質疑溯源報告,中籲美也邀世衛研究.《紐時》稱西方極力要求世衛赴華調查,如今調查結果給中國加分。溯源專家組:溯源將覆蓋全球 (回應:想快點找源頭應到歐美找!) 世衛2021-03-30公佈疫源調查報告:疫源來自蝙蝠而非實驗室,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新冠疫情疫源。 建議,在全球研究比華南海鮮市場要早病例的樣本,尋找病毒宿主的物種,瞭解病毒的冷鏈傳播過程。美國2021-05-26又炒作“中國實驗室洩漏新冠病毒” 中駐美使館:查美!徹查到底!外交部:請美同WHO聯合對美進行全面透明的調查(回應:要查美國病例/實驗室!) 世衛:病毒溯源被政治毒化.
…………..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850944
西方記者很願意展現在中國被打壓,不能客觀上幫了他們 2021-07-25 環球時報胡錫進
網傳一名“德國之聲”記者在鄭州被群眾攔堵。因為憤怒於BBC等外媒對河南水災等的不客觀報導。環時認為,中國公眾對西媒的報導產生憤怒情緒完全事出有因。西媒長期抹黑中國,同時,我們強烈不建議各地民眾對西方記者個體進行現場圍堵。因為:第一,這反而使西方抹黑中國更加振振有詞。第二,他們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國多麼受到重視。
回應
老胡說得雖也有理,要講理對加害者去說。
“奧運首金”背後的3個刻意偏見, 被一個美國人犀利戳破
梁雅茜 |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刊發時)
【導讀】
本文指出,在西方主導的現代競技體育中,“舉國體制”非中國獨有,中國體育長期面臨著西方反復塑造的3種偏見。對於中國而言,競技體育有其產生的必然性,但也反映出中國作為後發國家的特有焦慮——奧運會不但關乎中國體育,也背負國際形象、民族自尊心、國民認同等沉重包袱。不過,今天很多國人對奧運的心態,已從急於成為獎牌大國轉向面對“首金”的理性與淡然。這恰是中國已在西方主導的競技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最好注腳。未來,能否對這個競技場做出一些根本的改變,使更多元的聲音和身體成為可能,將是中國的一個重要課題。
回應
從賽事的種類設置,到規則設定,到興奮劑豁免,這就是西方全方位包裝的現代競技體育,歸根結底還是三個字:話語權。
不錯不錯,自從中國在乒乓球/體操一直占著金牌,西方就開始各種改規則,打不過你就該規則噁心你,說白了就是話語權!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體操男子全能選手肖若騰體操被壓分判第二?中國奧運冠軍天團相繼發聲
太神 被禁止的體操動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Yyreks9dE
為啥歐美奧運“哮喘”運動員為什麼越來越多?賽前使用的哮喘藥含有β2受體興奮劑,具有使肺部擴張、加速血液迴圈,在比分極其接近的游泳、滑雪運動中,比賽甩開對手摘金奪銀成為可能。
孫楊案重審2021-06-22宣判:8年禁賽減為4年3個月,無緣東京奧運
回應
判決禁賽的理由是抗檢,而不是藥檢不合格。說白了,就是和酒駕被查,酒駕的剛好是個臨時工,不是員警你就能直接沖卡逃了?即使臨時工有不合理的行為。但還是要通過正常途經抗議。違反規則不管你怎麼狡辯都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的!
規則是白人定的,狡辯是誰確定的?
2020東京奧運會終於在2021年8月8日閉幕 ,金牌榜上美國在最後一日反超中國。獎牌榜排名:美中日英俄。因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原定於2020年夏季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17天的多數比賽場館無觀眾入場,運動員和奧運相關人員的行動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另外,還有32名世界多國的運動員在新冠檢測中呈陽性導致無法參賽。
相關新聞資料
東奧閉幕 日本贏面子輸裡子(實際支出超200億美元,是申辦時74億美元的三倍,成最貴的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落幕,2022北京冬奧會正式走來
疆毒休要想拿北京冬奧會搞事 2021-05-19 環時社評
2021東京奧運(07.23-08.08)排名
25日排名中國金/銀/銅/總計6/1/4/11;日本5/1/0/6;美國4/2/4/10
8日美國39/41/33/113中國38/32/18/88日本27/14/17/58英國22/21/22/65俄20/28/23/71
https://olympics.com/tokyo-2020/olympic-games/zh/results/all-sports/medal-standings.htm
體育資料分析公司Gracenote2021-07-21預測奧運獎牌榜預測,美國以40金27銀29銅共96枚獎牌居獎牌榜第一、金牌榜第一。俄羅斯21金26銀21銅共68枚位居獎牌榜次席。中國以33金11銀22銅共66枚獎牌的成績位居獎牌榜第三位、金牌數第二位。東道主日本則以26金29銀14銅共60枚獎牌排在第四位。
西媒報導中國運動員奪冠配圖引爭議,我使館:不要再自稱沒偏見了
隨著東奧第九日,中國隊依舊佔據著奧運獎牌榜榜首,一些酸酸的聲音有開始傳來~~“中國人擅長的項目都是外國人不玩的” 。《紐約時報》“中國運動機器的唯一目標:不惜任何代價拿下最多的金牌”的文章,把中國描述出為了金牌不擇手段的國家,把中國運動員描述成麻木、沒有感情的運動機器。舉重是歐美國家中產階級的大眾體育,我國是競技體育(回應:貼主顯然沒去過國內健身房。廣場舞,健走,慢跑,是中國最普及的運動——物質基礎需要最低、受傷風險也最低的運動,才是最容易普及的運動。)
美媒《華盛頓郵報》 靈活的標準:奧運獎牌不再代表國家文化實力,中國體育制度/運動員是沒感情的金牌機器。
為啥本屆奧運中國金牌特別多(美國2021-08-08閉幕日反超中國奪回金牌榜首)?中國提前控制了疫情,給選手提供了完備的、系統性的訓練和保障條件。
為什麼奧運健兒們接不到代言,他們真的比流量明星差嗎?(回應:體育界一直有代言,且一度嚴重商業化,但成績一落千丈. 其實體育明星也是明星,飯圈邏輯兩者是一模一樣的,自然就是比誰的粉絲多,誰的商業價值就更高.)
澳大利亞一中學讓男生給女生打分“真誠大方得1分,處女得6分”
《悉尼先驅晨報》2021-06-22報導,悉尼北部海灘的聖盧克文法學校是一所安立甘宗教會學校,又譯聖公會,在英國具有國教地位。在基督教課程男生課上,授課老師專門給這些女生品質設計了一套評分系統。
六分品質:受歡迎、忠誠、好看/有吸引力、堅定的基督徒、處女;
五分品質:身體健康、風趣幽默、聰明;
……
一分品質:真誠認真、慷慨大方、有冒險精神、關心世界
而女生們則沒有上相同的給男孩打分的課程,她們被老師塞給了一些關於女生貞操重要性的文章,這些文章還講述了惡魔撒旦是如何誘惑女生失足的。
在女生們得知男生在課堂上給女生打分後,她們非常憤怒。“所有的女生都很反感,真的被冒犯到了。”一位女生說道。而男生們則把此事當成笑談,因為他們的老師告訴他們沒關係。
回應
以前網上常有人說外國人尤其是西方人不在乎處女不處女,咋地,這個又要被洋人打臉了?
底層真的不在乎,精英圈,基本上都像清教徒,對這塊,很嚴的。可笑的是國內一群人,整天學西方的性解放運動,認為那是平等、自由的象徵,殊不知,這也就是西方精英送給底層的乳頭樂而已。
相關新聞
日本最高法院2021-06-23再次判定“夫婦必須同姓”符合憲法
回應
女拳請就位,該你們打兩拳了
它們這時候就會說東亞都一樣了,說的好像美國婦女嫁人就不改姓似的
日本技術大國的秘密:山寨美歐和竊取中國技術 2020-03-20
從電腦,手機,家電,機床,通訊技術等21大行業,中國領先的有13個,日本只在汽車,數碼相機,機器人等8個行業領先中國。
日本科技發展的三大奧秘:1,幾十年間只花費750億美元引進2.5萬項西方技術專利。2,學習了美專家學說。3,竊取中國技術。
1960年代的“日本製造”,在當時的歐美,是“垃圾製造”的代名詞。日本科技的歷史,就是一部“山寨”史。日本將美、德、英等技術山寨拼湊整合。
三,日本竊取的中國技術。日本剽竊大量中醫藥後冠以日本名號後大量出口,占世界漢方藥市場90%。日本還曾在八十年代,利用中國的開放,派遣人員妄圖竊取雲南白藥的配方。
1,日本竊取中國自動化技術。
2,日本竊取中國數位焊接技術。
3,借技術交流偷取宣紙技術
4,景泰藍技藝被偷竊
5,蠶藥技術被竊聽偷取
6,日本盜竊大化所燃料電池納米技術
7,日本盜竊二氧化碳納米高效催化合成塑膠技術
8,日本盜取中國碳納米管製造技術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80907&s=fwzxhfbt
十、日企採購中國軸承,包裝後偽造成日貨出售;椿中島承認,因為自己產品產量無法滿足市場,故而低價採購中國便宜鋼球偽裝成日本產品出售。賣出約2.31億個精密鋼球,符合客戶要求的標準,至少到目前為止,安全性沒有影響。
十一、常說日本人素質高,但一個無是非觀,只有弱肉強食動物觀的日本,一個否認侵華、不願承擔戰爭責任的民族,其道德素質高在哪裡呢?
十二、20年前,有人說日立電視多好、松下電視多高清,而中國連個電視機都造不出來,而今,日本家電在中國市占率只有可憐的3%,中企迅速崛起擠垮日本。
十三、日本是世界第一個採用堆芯熔化自動沉降方式人工製造火山口的國家。這種大無畏的科研精神讓世界為之讚歎。
十四、日本90式坦克軍演漏機油,10式掉履帶。P1反潛機雙發動機停車。
十五、日本的新幹線常常被日本吹成“神車”。將美、德、英等技術山寨拼湊整合,如高速動力分散技術來自美國;交流供電技術來自匈牙利;CTC調度集中系統和空氣彈簧技術來自美國;無縫鋼軌、無砟軌道、交流電傳動技術來自德國;車輛高速轉向架及列車自動控制系統來自英國。其技術落後 品質粗糙 事故頻發….
十六,明明是5大財閥輪流執政的封建專制卻自吹有民主?
回應
加一個,日本城鐵,即使是東京的,絕大多數月臺都沒有半封閉月臺,全封閉月臺更是直接不存在。而且絕大多數月臺極為狹窄,乘客跌落事故幾乎是年年有月月有。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62219
強大到令Lamento們窒息的日本 2021-02-11
日本是兩岸民主心中的神,他們常吹捧日本科技先進,工業牛,有工匠精神,日本無假貨,日本乾淨等等神話。但以下的事實,說明日本“神話”的破滅:
一、日本年號更換狂歡夜後,東京街頭垃圾遍地、污穢不堪。
二、日本“鑽石公主”號吹稍人、傳染病專家“岩田”,被日本趕下船。船員未做病毒檢測直接回家,致疫情惡化。
三、2020-12-16日,小林化工在製藥過程中混入睡眠誘導劑成分,直接導致一名患者在近期死亡,目前已經出現多達133起意識消失和記憶喪失等症狀。其長期造假,約500種藥品中近80%都有造假記錄,並且高管人員默許違規等“8大過錯”,部分造假行為甚至長達40年。
四,世界500強的日本“神戶制鋼所”,2017年把不合格的產品相關資料,改成檢驗合格的產品銷售給使用者,調查發現神戶內部對造假事件早就心知肚明,管理層為效益,帶頭造假10多年!
五、日本三菱公司在2017年11月對外界承認篡改產品資料的事實,同“神戶制鋼”一樣,將一些偽劣產品資料篡改後當合格品出售。該公司承認從1991年起一直使用與法律法規不同的違規實驗方法測算燃效。
六、東芝公司被曝造假長達7年,有多任社長參與,涉案高達1500億日元。
七、日本“三井住友”建設的大型公寓也因偷工減料出現嚴重傾斜。日本龍頭企業“旭化成建材公司”有266個專案存在資料篡改和挪用。
八、2017年10月16日,英國的新一代GWR高鐵正式啟用,日立製造,在行駛25分鐘後,車內空調突然嚴重漏水,車廂下起小雨,當時英國的外交大臣也在車上,尷尬不已!
九、日本四日市穀物公司將中國產大米混入日產米中銷售,欺騙消費者,負責人被判刑。
馮瑋到B站開課和給書打差評被舉報到學校 2021-03-30 風聞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教授兼博士生導師馮瑋到B站開課。通過他的課和著作,大家驚訝的發現了他真實的水準。就相當於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老師到中國學習中國歷史,回到日本給大家講三國,然後課上把三國演義裡的草船借箭和諸葛亮三氣周瑜當作真實的歷史教給學生,說這些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
相關評析
馮瑋不但在日本法西斯二戰罪行問題上搞煙霧彈,而且把當前日本右翼的既定戰略歸咎於“中國的刺激”,歸咎於中國鷹派的“強硬言論”和中國人民的“民族主義”,更竭力淡化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威脅,客觀上充當了日本右翼的賣力宣傳人。還鼓吹上世紀30年代才是黃金期,歪曲歷史美化蔣介石,“暗示”共產黨出讓外蒙,呼籲中國搞憲政,挖空心思影射共產黨是“民族悲歌”。
馮瑋歪曲歷史、言辭污穢,為何還沒被復旦開除?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真理當允許辯論
如何評價徐靜波文章裡的日本? 2021-03-30 知乎
徐從早年開始,就在日本自稱是北京大學文學系畢業,當過中國教育新聞報記者。後被同胞揭露後,辯解說這些稱號都不是他自己說的,是別人亂給他按上去的,但這怎麼可能。
而對國內的宣傳,首先就是起了 “亞洲通訊社”,但是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人的公司,直到出名賺錢後才開始有員工。
聲稱自己是早稻田大學的特別講師,後來遭到了包含早大學友會在內的大量質疑,現在不太敢說了。包括他自稱的日本東海大學修士的說法也存疑。因他在1993-1996年在校身份是研究生預科,非正式的學生。
徐在日本創辦的《中國經濟新聞》發行量很少,在日知名度幾乎為0。並且內容是在拼湊日本國內新聞的一些內容,全部直接照抄。
他寫的東西很有煽動性和迷惑性,真真假假,虛實結合,很容易唬住人。比如“華為厲害是因為雇傭了日本人員工,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日本把不要的落後產業都丟給了中國,自己卻在不斷進行產業升級和轉型”等等。
他很多吹噓日本的文章,結尾都要昇華成“為了中國好,為了中國人好”,他真的是為了中國好麼?從他一貫的言行裡,我看未必。
我可不是什麼日黑,當然,更不是精日。只是在日本呆了快10年了,想多分享點真實的日本而已,更不想大家被一些錯誤的言論所蒙蔽,甚至誤導。
我們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就應該不卑不亢,既要謙卑學習日本的很多好的地方,躬身反省我們自己的不足,也要對自己和自己的國家民族充滿自信,敢於回擊那些中傷和誹謗。
至於一直在跪舔、盲目崇拜美日等國,不斷噁心自己同胞民族和國家的人,還有那些瘋狂反美反日、極端民族主義的人,我們都不要與他們為伍,這種人的世界太過狹隘,更是無趣。
回應
這就是個精日分子。
相關新聞
徐靜波華為用日本技術的八大謬論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42370
中國武器出口數百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二,日本做不到的原因: 缺陷多/太貴/要看美國老大的臉色 2020-02-08 總結:日本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全方位的。近期陸續曝光一批日本產品造假門,籠罩在日本產品上的光環逐漸褪色。
新冠疫情期間,日本自殺率先降後升,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1-02-14 新浪科技
2021年1月,《自然•人類行為》研究顯示,2020年新冠疫情下,日本自殺率先降後升。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高自殺率的國家之一,不過至2019年的10年裡在下降。可是新冠疫情似乎扭轉了這一趨勢,呈現出先降後升的態勢。
在第一波疫情(2-6月)中,相比下降了14%,但第二波疫情(7-10月),則上升了16%,女性上升了37%,兒童和青少年增加了49%。
疫情初期自殺率下降,以往的國家性災難事件中,其實都出現過類似現象,這種初期的自殺率下降被稱為“聚集效應”或“蜜月效應”。
在日本第一波疫情,政府補貼、工時減少和學校停課等因素,都導致了早期自殺率的下降。
而在第二波疫情中,自殺率出現反彈,可能有幾個潛在原因。政府干預程度下降,受到影響的更多是年輕上班族,他們更可能是低技能的,且在相對缺乏保障的合同下工作,因而失業率更大。第二次疫情爆發的時間,和學校在關閉後重新開放的時期相吻合,學生們幾個月沒有上學,返回學校壓力加劇,從而可能加重心理抑鬱。
疫情持續更多影響到了女性占主導的行業,比如裁員現象嚴重的酒店、食品服務和零售行業,而且女性在兼職員工中所占比例也更大。除了對收入的擔憂,女性還需要應對急劇增加的無償護理負擔——在疫情期間,女性在清潔、育兒、烹飪、購物等每一項家務勞動指標中,承擔比例都比男性高。
除了日本,2020年全球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許多國家的自殺率都出現些許波動。
一是社交隔離造成的孤立令許多人感到不安,並可能加劇現有的精神健康狀況,包括抑鬱症和自殺傾向。
二是經濟衰退,可能會加劇與失業和經濟困境相關的自殺風險。
三是醫療服務提供者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增加。極度的壓力、對疾病的恐懼、無助感,以及目睹病人孤獨死亡的創傷,都可能增加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自殺風險。
四是患者遭遇的恥辱感和歧視可能會增加自殺幾率。
日本藥企小林化工造假達40年,被勒令停業整頓116天
據日媒報導,日本製藥企業小林化工株式會社,因生產的一款口服藥混入過量催眠成分致多人健康受損,9日被其所在地福井縣政府勒令停業整頓。
據《朝日新聞》等媒體2021-02-10報導,由於一系列違規操作,小林化工公司製造的治療腳癬等病的口服抗真菌藥伊曲康唑片中,混入了達日本相關規定最高限量2.5倍的催眠成分,導致服用這一處方藥的239名患者健康受損。
部分患者服用該藥後失去意識,造成22起交通事故,另有2人服下這種藥後死亡。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製藥過程中多個環節把關,但全部失效。涉事藥物是小林化工於2020年6、7月所製造,編號為T0EG08的伊曲康唑片,共有929箱,每箱約有100片。
當時一名負責人補充了在製造過程中損失的原材料,誤放了包含睡眠誘導劑成分的原料。而根據公司規定,需要兩人在拿出原材料和稱重時確認,但是當時只有一人在工作。
此外,為了防止人為錯誤,使用條碼進行電腦管理在行業中已變得司空見慣,但涉事工廠並未採用。
出貨前,工廠還需使用液相色譜確認成分。但據朝日新聞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這批成品的檢測中,出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一個小的色譜峰,可能是異物混入。負責樣品檢驗的現場工作人員注意到檢驗資料的變化,並向其老闆報告,但是此後內部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查。
違規操作在2020年12月曝光,小林化工社長小林廣幸12日向公眾道歉,“對犯下重大過失,感到責任深重”。該公司表示將“極其嚴肅地”對待患者死亡事件。
一個多月過去,今年2月9日福井縣政府對小林化工開出行政處分,勒令該公司停業整頓116天。這是迄今日本藥企因違反本國《藥品與醫療器械法》受到的停業時間最長的處分。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9日報導說,小林化工公司還存在製藥原料使用不當,製藥過程違規,用陰陽帳簿應付檢查,捏造部分品質檢驗結果,發現異常後依然發貨等“8大過錯”。
福井縣和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發現小林化工公司從約40年前開始就存在捏造部分品質檢驗結果等問題。例如在該公司生產的約500種藥品中,約80%的藥品有虛假的製造記錄,公司現任社長小林廣幸等高管人員長期默許違規行為。目前這家公司已主動召回了41種藥品。
回應
約500種藥品中近80%都有造假記錄,部分造假行為甚至長達40年。躬匠精神一躬再躬。
日媒:咋回事?日本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2020-11-23日文章,原題:日本研究人員持續流向中國 日本研究人員尋求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動向引人注目。一方面,中國政府在全世界招攬優秀人才;另一方面,日本研究人員難以在國內大學等機構找到工作崗位。
在中國浙江大學任教的高畑亨從事靈長類腦基因研究。他說:“我也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沒找到職位。”2005年高畑在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自2008年起在美國作為博士後繼續從事研究工作。他2013年開始為回日本就業做準備,但沒有找到工作。
高畑之後開始在其他國家找工作,並於2014年被浙江大學錄用。他在浙江大學的研究環境非常好。在新設的研究所有自己的研究室。雖然浙江大學在研究成果方面提出的要求很嚴格,但高畑表示,在中國取得成果的研究人員所獲得的報酬遠高於日本。
不僅年輕研究人員投奔中國。日本國立天文臺教授梶野敏貴(64歲)是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大爆炸宇宙學與元素起源國際交叉科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作為理論物理學權威接到來自中方的熱情邀請,中方還為其提供豐厚年薪。梶野一半研究工作是在中國進行的。他說:“中國學生幹勁十足,讓我覺得指導工作很有價值。”
在中國從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不斷增加。據日本外務省統計,截至2017年10月旅居中國開展研究工作的日本人約為8000人。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在中國停留時間在一個月以內的日本研究人員2018年度約為18460人,比2014年度增加約25%,連續四年增加。
熟悉中國招聘人才情況的日本科學政策與社會研究室代表理事榎木英介表示:“研究能力很強的人卻總申請不到研究經費,崗位數量少導致研究者難以找到工作,而此時中國向這些人拋出了橄欖枝。”
2018年日本的科學技術預算大約是中國的七分之一。2016年日本大學教員中40歲以下的人所占比例為23.4%,是歷史最低水準,年輕人難以獲得職位。
有地都不讓種,為什麼日本農協破壞農業? 2020-11-28 觀察者網
都說日本吃瓜貴,貴到論片賣,但這不是因為日本人種不出西瓜,或者種的西瓜有多麼牛,完全是人禍。禍首就是號稱保護日本農民利益的日本農協的壟斷帝國。
農協通過控制農民影響政治。日本選舉有個制度叫“票差格局”,靠選區劃分加重了農村選票權重,農村一票,最高頂城市五票。自民黨的票倉就是農村,政府有大量世襲議員都是依賴農村選票的,他們也不敢與農協為敵。
這也看出來了,農協從最開始主導日本農業現代化,變成了一個具有自己利益的惡龍。他的使命已經從推動農業發展,轉變成了維持自身存在與壯大。農協不希望農民減少,咋辦呢?“減反政策”,也就是農民少種糧,而日本政府花錢提高糧食市場價格。
在這種高度內卷的環境下,日本農民翻開了匠人寶典。一粒三百的岐阜草莓,能賣到一千二的夕張蜜瓜,六百一個的熊本植木西瓜,單位全是人民幣。這都是農協的商業行銷造出來的神奇農產品。
美國的農業改革,六十年前就從高價收購轉向財政補貼,三十年前歐共體也開始了農政轉型,轉向讓所有納稅者承擔。同樣曾經是小農經濟,如今法國農民人均耕地789畝、德國農民人均837畝,英國農民人均1179畝地。只有日本農協這個利益集團,讓全體日本人吃高價農產品,最終只有農協自己受益。
回應
所以精日吹捧的日本農產品其實就是壟斷的高價品而已,沒什麼品質優勢。
法國網站誇日本教讓座,結果小孩一開口:阿姨您坐!
2020-10-25,法國網站L'Important在推特上轉發了個視頻,文中寫道“日本:從小傳授公共交通上的文明”。
截至26日上午10點,視頻播放量達到了8.3萬次,轉發破千。
評論區裡不少法國網友大贊日本教育,更有甚者開始反思起了法國的幼稚教育。
有網友聽出來了,留言質疑視頻是否來源應為中國,卻無人搭理。“L'Important”的推特帳號也未就視頻內容做出任何更正和補充。
然而,來自同一個信源的同一個視頻,被放在L'Important網站上時,原文中的日本卻更正為了中國。
標題變成了“中國:從小傳授公共交通上的文明”
再追根溯源,視頻裡的其實是一家位於新疆塔城地區的幼稚園。
有網友神總結:如果視頻寫著是中國,“灌輸思想”的那套帽子就又要扣下來了。日本的話,自然就可愛、漂亮、整潔了。
回應
講真,日本還沒有禮讓的傳統/習慣
去年7月,我們公司去日本旅遊,從東京坐電車去神奈川縣的藤澤市。途徑川崎市的時候,有一對夫婦上車,丈夫牽著一個孩子,妻子懷裡還抱著一個嬰兒。我習慣性地起身讓座,因為語言不通所以並沒有開口,只是微笑著比了一個請坐的手勢。結果人家兩口子對我微微一鞠躬,異口同聲用中文說了句“謝謝”。聊了幾句才知道,丈夫早年曾留學中國,兩口子是在中國認識並結婚的。我隨口問了一句,說我還沒開口,怎麼知是中國人,日本先生就用非常標準的普通話說:你給我們讓座,我猜你就是中國人。
安倍晉三2020-08-28辭職,日經指數直線跳水跌2.5%!
"安倍經濟學"化為烏有?執政8年後日本GDP縮水兩成
8月28日,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基本決定辭職。自2012年12月第二次上臺以來,安倍已連續執政近8年,以2799天刷新了日本首相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紀錄,但他的成果備受質疑。。
在此期間,安倍晉三為了挽救日本沉寂多年的經濟困局,提出了一系列重振經濟的政策,備受矚目,被稱為“安倍經濟學”。
安倍第二次上臺的2012年,日本GDP總量為6.203萬億美元,到了2019年,日本GDP僅為5.082萬億美元,下降近20%。日本連續3個季度經濟負增長,GDP縮水至485萬億日元(約4.85萬億美元)。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日本二季度GDP萎縮27.8%。
人口負成長 衝擊政府稅收 2020-08-19 聯合報
國發會發布人口負成長比預期提早兩年出現,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昨天表示,人口負成長第一個會讓人想到勞動力不足,但要看自動化速度與勞動力減少速度,何者比較快?可以確定的是人口負成長,代表未來繳交勞健保、繳稅的人都減少,影響政府財政,比較令人憂慮。
辛炳隆說,勞動力是否必然不足,要考慮產業結構改變的可能性,例如這幾年AI出現,產業加速自動化結果,很多工作被機械取代,勞動力不足未必是壞事。未來是否會發生勞動力不足,要看勞動力減少或自動化速度,如果前者快,就會有找不到勞動力問題;若是後者快,反而會出現失業問題。
辛炳隆表示,幾年前,他就建議國發會應同步呈現勞動力供給與需求曲線,才能預測何時會出現供給不足的死亡交叉;人口負成長是對大環境的掃描,就看政府及產業如何因應。
他也說,比較嚴重的是,年輕人口不如老年人,未來繳稅及各種社會保險的人口也會減少,政府財稅短缺,甚至會影響預算支出結構,例如對幼兒支出減少,但高齡長照支出增加,就像現在的日本、南韓,已經可以看到台灣的未來。
對於政府要搶救生育率,辛炳隆說,要改變生育行為不容易,有人不想生,價值觀不容易改變,政府要做的是讓想生卻沒能力養的人解決生養問題,也就是養不起的問題,例如住宅、教育及學費等負擔,目前方案的力道都不太夠,大家還是不敢生。
「不會有人為了一個月三千元或五千元津貼,就去生小孩」。他表示,政府一定要有全方位配套,甚至直接喊出「小孩國家養」。引進優秀外籍人士也是改善人口結構方法,以前的新經濟移民法原本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後來也沒進度,可見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但政府做法都不到位。
單價過百萬的日本天價桃開賣,農戶:吃一口就感動
2020-08-13,日本和歌山市的一家農戶在網上以10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元)的價格在網上出售一顆“保證感動桃”,農戶稱這顆桃糖度超過31度,是自己的“最終之作”。
“川中島白桃”,種植者是山本農園的山本康平用糖度測量器多次測量後,確認這顆桃糖度超過31度。 “這種桃一般糖度在13度到16度之間,(山本的這顆桃)可以說相當甜了”。
山本表示,為了種出超甜桃,他嘗試了很多方法,這個桃是山本農園的‘最終之作’,每年只收穫一顆,保證你吃一口就會感動”。
回應
費那麼大的勁,在日本怎種都不及新疆的水果甜。各地各種水果吃過不少,在新疆、甘肅這些地種的水果超甜,世界其他地方的,望塵莫及。
呵呵,日本很多水果和蔬菜都是按個賣的,包裝了各種概念,其實就是土地資源有限,玩極致概念。結果有的人去像買馬桶蓋一樣神化了。類似的則是歐洲的包包,服裝,等等。
世界上吹逼業最強大的三個國家,日本,法國,義大利
早稻田校友驚爆 大陸人不再嚮往赴日本工作 2020/07/19 中時
早稻田大學畢業的獨立記者出井康博驚爆,由於大陸經濟成長,薪資水準提升,大陸民眾不再想去日本工作賺錢,日本職場的魅力已經逐漸消失,日本從「夢想之國」變成「便宜之國」。大陸民眾去日本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花錢。
出井康博在《絕望工廠 日本》一書中指出,由於日本法律不允許外籍人士以「體力勞動者」的名義前往日本,但是日本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減少。因此,外籍勞工偽裝成「實習生」、「留學生」取得簽證,但實際上從事單純體力勞動工作。他舉例,全日本帆立貝漁獲量最高的北海道猿払村(猿拂村),人口不滿3000人,卻雇用100多名大陸「實習生」,在作嘔的腥味中默默剝殼。
他表示,用「實習生」或「留學生」的名義吸引外國人到日本,把他們當搖錢樹,當發現真相時,這些人由親日變成反日,愈來愈厭惡日本。即使是「日裔巴西人」,回到日本也是被當成「派遣工」,當金融海嘯爆發後,開始資遣日裔巴西人,雖然提供約新台幣8萬元協助返回巴西,卻被批判是「把日裔巴西人趕回巴西的分手費」。
他破國王的新衣,指出實習制度表面上是讓開發中國家年輕人到日本學習技術,再返回故鄉貢獻所學,但實際上就是開放外籍勞工到日本工作,但假裝是在實習。
他指責日本政府,到底要欺騙外國人到什麼時候?又想利用外國人到什麼時候?根本是國家帶頭當黑心企業。
相關新聞
日本製造的競爭力削弱
回應
日本近十年來積極引進東南亞的人到日本從事低階工作
長期錯誤的移民政策使日本很快就淪為二流國家
台湾(南向)招收東南亜學生也是如此
清末民國初年的時候,中國知識份子都說要學日本的明治維新.
日本是中國留學生第二多的國家,去日本玩到處都是中國籍的服務生,中國人哈日本哈得要死 .
我在大陸上大學的那些同學。現在最少的也月薪過萬人民幣。大部分是2-3萬月薪。最高的有20萬月薪。看看鬼島,真是可憐。島蛙傻逼自作自受無話可說
島蛙傻逼不要錢也願意去日本做奴隸。
由於邪悪中共不守國際公約,連帶使百姓也不受歡迎了。
你所謂“國際規則”就是為西方國假和傲慢、嫉妒恨的白種人跪舔和搖尾乞憐的公約吧!
日本是個極度排外的國家,只有臺籍倭奴餘孽喜歡日本。
日本人根本瞧不起有色人種,他們自認是亞洲的白人
脱亞入歐,已經百多年了,日本人就是這種鳥性。
日本舉辦“可以偷的藝術展”,還沒開場作品就被偷光了……
據《赫芬頓郵報》日文網站 2020-07-10報導,這場藝術展的參展作品包括攝影家五味彬和遊戲設計師伊藤GABIN等共10組藝術家的10件作品。與通常的藝術展不同,藝術品將不會被“嚴格管理”,並且鼓勵參觀者帶走自己喜歡的作品。
這場藝術展的宣傳資訊中還提到,“當美術館和博物館作為藝術品保護空間的定位被打破時,這是一個重新審視當代藝術的機會。”、“即使你對藝術不感興趣,但如果你的牆壁看起來有點孤獨,或者你一直想成為一個藝術竊賊,那就來吧。”
該展計畫於10日零時開展,但很多民眾在預定時間來到會場後,卻發現已經沒有什麼可偷的了。
47歲的長穀川踏太是該展的主要策劃人,他10日上午發表聲明稱,“當時現場人特別多,路邊已經快站不下了,所以我想早點開門。結果人們如潮水般湧入,作品幾乎一瞬間就沒了。“
“鄰居投訴後,員警來了,我之後還要去警局說明具體事情經過。對於飽受騷擾的鄰居和沒能看成展的參觀者,我深表歉意。”
長穀川早前表示,他對於參加者如何“偷走”作品非常感興趣,已經有人諮詢能否扮演成動畫和動漫中的“怪盜”登場,對此他表示歡迎。
展會官方網站上還公佈了其他相關規則:每人只允許偷一件作品;禁止帶其他作品進入會場;可以佩戴口罩、面具和其他裝飾入場;請遵守社交禮儀,不要打擾周邊居民。
該事件也在日本網上引發關注,一位線民吐槽稱,“本來以為來的會是零星的‘怪盜’,沒想到來了一大群‘強盜’”;另一位線民則表示,“前些日子麻生太郎還在吹噓國民素質高,這下全暴露了”;還有一位線民指出,“還沒開始就進去拿,這已經是正兒八經的盜竊了吧”。
據悉,日本拍賣網站上已經出現了部分被“偷走的”展品。
回應
不要試圖挑戰人性
不會真的有人信其它某些國家的人素質都比較高吧
你好,有的,這些華人具體集中在港臺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1792&s=fwzxhfbt
日媒:日本“孤獨死”嚴重,中國卻很少
日本鑽石週刊2020-06-12文章,為什麼中國老年人“孤獨死”的情況比日本少 日本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孤獨死”情況很多,已成社會問題。中國的高齡少子化也在快速加劇,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億,中國卻很少出現“孤獨死”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傳統地緣社會已改變,城市高樓林立,人情關係變淡薄。對此,中國政府加速社區居委會建設。近年來“老年人互助養老模式”也備受關注。為了不讓老年人悶在家裡,各地還開辦老年大學,設有各類保健和文化課程。我參觀過幾次這類學校,校園寬敞,老師水準很高,學生們快樂學習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相關政策支持,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也造就中日不同。比如,很多中國老年人喜歡聚集在公園裡練習太極拳和體操、跳廣場舞、唱歌,或坐在長椅上閒聊。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不像日本那樣完備,自發性質的活動表現出中國老年人“不僅僅依賴政府”“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的意識。
雖說近年來中日社會一樣,核心小家庭成為主體。但“家庭第一”的傳統觀念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多數情況下,年邁父母與子女都住得較近。即使離得遠,也會利用視頻電話或頻繁走動來聯絡感情。而且,50%以上的中國老年人退休後會開啟照顧孫子的“第二人生”。中國老年人十分疼愛孫輩。在中國的學校門口,經常看見老年家長的身影。疫情停課期間,也是老年人陪伴孫輩上網課、給孫輩做飯的情況居多。而日本的老年人不太樂意長時間照顧孫輩。
中國老人中很多還愛炒股。常聽見他們熱火朝天地交換股票資訊。街頭巷尾還有很多老人搓麻將。這些不僅鍛煉大腦,還能增加與人交流的機會。而日本人性格較為內斂含蓄,一般不怎麼與陌生人交談。
就算日本打贏中途島戰役 也只能再完成一兩個小目標 2019-11-22 觀察者網
日本打贏中途島戰役會怎樣?很多讀者都指出,第一艘埃塞克斯就在1942年12月31日服役了。之後20多艘埃塞,隨隨便便就碾壓了。
然而,光說國力的差距,固然正確,卻有點大而化之。
首先,給日本比較有利的假定,就是中途島3:0(其實,如果美沒有破譯情報,撐死打個2:0)
但日本也不是超人,從勢均力敵的珊瑚海海戰來看,從飛龍對約克城的攻擊來看,日軍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4打3、2時日軍大約要損失2或1艘航母。
換言之,在1942年6月到1942年7月中旬,最理想的情況日軍也只有3艘主力航母可用。
歷史上1942年7月中旬,珊瑚海受創的翔鶴/瑞鶴完成了修理與補充,使可用的主力航母達到5艘。但兩艦實際參與戰鬥要到8月底的東所羅門海戰。假定中途島海戰日方也要花兩個多月補充戰損,那麼到8月中旬才可能達到6艘。
問題來了,中途島被攻佔後,2000多公里的距離,決定了它對壓制夏威夷毫無幫助,當然,日軍一時掌握制海權,可以干擾美軍的運輸,但根據前面的假定,日軍剩下3艘航母,如果用來圍困夏威夷,守衛中途島,就會自己陷入困境:面臨空中和水下的危險;從歷史上瓜島戰役的情況看,日本陸軍能撥出來投送的兵力,也不足以攻下夏威夷群島。
日軍如果判定短期無法進行“夏威夷攻略”,那麼可選的方案只有南太平洋。
而且打下來,還沒什麼用……美澳交通線根本沒那麼容易切斷,無非靠東靠南繞一點路。
……
回應
從偷襲珍珠港,南雲拒絕對航母/油庫和維修廠轟炸那一刻起,日本就註定要完蛋了
二戰時日本能源80%靠進口,東南亞航線都是由美控制,日本冒一次風險進攻中途島,以島為跳板可以和美國太平洋艦隊正面抗,能源命脈就不受美國控制,打了可能贏,不打就肯定輸
日美的綜合國力/工業差距太大了,戰役方面再多的勝利也無法扭轉戰略上的巨大差距:只要太平洋戰端開啟,日本必敗!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https://mil.news.sina.com.cn/history/2019-11-22/doc-iihnzahi2553142.shtml
香水刺鼻且愛勾心鬥角?日本女性專用車廂再淪戰場 2020-01-28 聯合新聞網
去年年底,網路媒體J-town刊出一篇網友的投書,希望女性都去坐女性專用車廂,不要害男生沒位子坐,引來大批網友附和,指出通勤時常常看到女性車廂空著,要求女性應該集中搭乘女性專用車廂。然而部分女性認為自己如果搭乘女性專用車廂,反而會引起「你這個樣子也會遇到癡漢嗎?」的指責。不管搭或不搭都會被罵,讓女性對於搭乘專用車廂這件事情蒙上了複雜的心情。
本月初,J-town又貼出另一篇投書。該投書來自於一名三十歲的女子,她表示女性專用車廂總是充滿香水和化妝品的味道,讓她很不舒服。此外,由於車廂內都是女性,許多人都體弱纖細,只要列車一晃就站不穩,「我希望自己在跌倒的時候,身邊至少能夠有強壯的男性出手相助。」該名女子還稱,搭乘專用車廂時,時常遇到路過的人冷眼相對,還被說過「你長這樣也會遇到癡漢喔?」之類的話,讓她對於女性專用車廂產生陰影。另一名投書則指,在專用車廂中大家會用包包、手肘等方式「卡位」,確保私人空間,讓她覺得很不舒服。
「晨間談話」的報導和這兩篇投書的論調相近。該報導認為,不搭乘專用車廂的女性正快速增加,其原因便是因為「化妝品、香水的味道」及「女性之間的勾心鬥角」所導致的,且歸論於「男性缺席」、「女性個性倔強」等背後因素所導致。
再者,報導稱「七成的女性都不搭乘專用車廂」,但實質上只是50位受訪者中的35位而已,也遭人質疑數字代表性。有網友表示,「我是沒在意過香水的味道,也沒看過有人因為撞衫吵架」、「從來沒遇過有人因為容易吵架就不搭女性專用車廂,這只能說是因人而異吧」等,對於該調查的可信度抱持懷疑的人佔了多數。況且,許多女性都對於報導將女性專用車廂中所發生的問題,歸咎於女性特質或男性的缺席,感到十分不滿。「味道或是空間的問題,跟是不是女生、是不是女性專用車廂根本沒關係吧?」、「性別歧視」、「針對女性的偏見」等,不滿該節目將問題推卸給女性。
這些結論,就是味之素公司砸下1000萬美元(約台幣3億元),準備展開三年公關運動所要傳遞的訊息。帶領味之素公司這項運動的雷恩斯說:「毫無疑問,味精是一項安全的食物成分。」
這項訊息主要針對美國,味之素公司在美國舉辦了「世界鮮味論壇」,並邀請食品專家來想要導正公眾輿論。
味精曾受美國廚師的歡迎,以Accent品牌銷售,但味之素現在多半直接將味精賣給企業,這些企業將味精添加在洋芋片、沙拉醬等產品中。
從食品科學家麥吉到米其林星級廚師張錫鎬等權威人士,都反對味精不安全的說法。
在東京經營料理學校Tokyo Cook的增田和美(音譯)說,在日本,關於味精的爭論並不多。
她的學生被教導從昆布等傳統食材中提取鮮味,但她認為,使用含有味精成分的高湯塊沒什麼不對,尤其是對沒什麼時間熬高湯的一般家庭來說。
她笑道:「味精並不是太大的爭議,只是用味精做菜有點像作弊。我在料理學校並不常用,但我想很多日本家庭經常使用。」
雷恩斯甚至認為,味精對健康有好處,因為食物加了味精就可以少加點鹽分,但研究味精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何卡(音譯〉則呼籲謹慎看待此事。何卡說:「安全與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糖是安全的,但可能不健康。反式脂肪不是毒藥,但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雷恩斯表示,味之素公司並不指望改變所有人想法,但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我們只是想讓人們知道,鮮味的成分就是味精,是一樣的東西」。
日本食品大廠砸重金 要改變味精的壞名聲 2020-01-25 聯合報
一般人印象中,味精是不健康的化學物質,吃多可能傷身。事實上,很少有調味品像味精的爭議性這麼大,但多數科學家認為味精是安全的,日本食品公司味之素正嘗試徹底修復它的名聲,打破外界刻板印象。
法新社報導,簡稱為MSG、又稱麩胺酸鈉的味精,其實廣泛用於高湯塊、洋芋片、沙拉醬中。商業販售的味精是由日本人池田菊苗發明,他還創建味之素公司,並在國內外銷售該產品。該公司在東京郊外工廠的參觀人潮經常絡繹不絕,遊客在那品嚐有添加味精跟沒添加味精的味噌湯,並跟該公司吉祥物味之素熊貓自拍。
但在某些地方,味精被認為有礙健康,造成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出汗和臉潮紅。
這種壞名聲可追溯到1968年,當時美國華裔醫生何文國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投稿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美國的中國菜餐廳吃飯後出現的症狀,包括「脖子後方有些發麻、全身虛弱跟心悸」,並稱自己的中國朋友也有類似症狀。
何文國提出一些可能原因,包括醬油、料理專用的酒、味精或是菜色含鈉量太高,並建議「醫學界朋友」研究這種「特殊症狀」。
這篇文章被媒體挑出來廣泛報導,味精自此便跟有害健康產生連結。
然而,多數科學研究顯示,「中餐廳症候群」是個迷思。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味精標記為「安全」(GRAS)食品成分,跟鹽、玉米糖漿或咖啡因一樣。歐洲、澳洲與其他地方的食品衛生當局也都認為味精是安全的。
研究味精的德州農工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伍國耀說:「聲稱在食品中加入味精會讓人罹患『中餐廳症候群』的說法,其實毫無根據。」
一些指稱味精有害的實驗,使用了極高劑量或直接將它注射至動物肌肉或大腦組織中。伍國耀說:「管控良好的科學實驗並未顯示健康的人或動物食用味精後出現任何不良影響。」
日本寺院“除夜之鐘”為何越來越少 2019-12-30 蔣豐
如今,在日本,西曆的新年宛如中國農曆的春節,是人們一年中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實,說它傳統,也不過是發生在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的事情,到今天也就150多年的歷史。在此之前,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最為重視的也是農曆的春節。
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忘記把傳統的東西捎帶過來;在追求“新”的道路上,不忘記把“舊”的物事遷移進來,這曾經是日本人最擅於做的事情之一。比如說,在過年的最後一天深夜12點鐘,許多人會全家老小一起前往家居附近的寺院,去觀看、去聆聽那住持和尚撞擊敲響108下佛鐘的鐘聲。
至於為什麼“除夜之鐘”要敲108下,也是有各種各樣說法的。說法之一是佛教認為人有6個感覺器官,由此各自產生36個苦惱,合計為108個苦惱。而108下“除夜之鐘”就是要化解這108個苦惱的。說法之二是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72個時候,加起來為108。“除夜之鐘”就是送別它們的。說法之三是日本人認為人生有“四苦八苦”,前後相乘再做加法,也是108。“除夜之鐘”就是消除這些苦難的。在一件事情上,寬容地允許諸說並存,而不是“必選其一”,也曾是日本人思維的特點之一。
讓人們感到意外的是,進入2020年關口的時候,日本這種傳統的“除夜之鐘”呈現出漸漸消失的苗頭。…..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居民厭惡吵鬧噪音的投訴,寺院的和尚高齡化以及和尚的減少。
往年除夕消除煩惱的“除夜之鐘”,如今在日本社會已經成為“噪音”的製造者,並持續遭到各地居民的投訴與反對。有人認為這是日本社會漸漸變得“不寬容”的一種表現,有人認為這是當代環保社會的一種進步,有人認為這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的一種再衝突。這件事情與中國春節期間禁止在城市燃放鞭炮有點類似,只不過中國是自上而下的,日本是自下而上的。治理,有時候管道就是這樣不同。只要是“善治”就好。
法國小鎮頒行政令:節假日期間不准在家死亡 2019-12-11 中國新聞網
近日,法國中部一小鎮頒佈了一項令人匪夷所思的行政令,轄區內的居民不得在週末或節假日期間在家中去世。鎮長表示,“死亡禁令”是一種宣傳噱頭,目的是引起人們對法國鄉村社區糟糕醫療狀況的關注。,制定“荒謬的規則”是為了回應“(醫療)體系的荒謬”。
回應
難怪有人說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相關新聞
日本獨居老人「孤獨死」 每週4千起
老人德意志:被高齡社會壓榨的「德國照護者」
日本老年人希望入獄服刑因生活成本高昂
應對人口緊縮、超高齡化日本將全力打造“終身勞動”制
在法國週末不要在家去世:開證明的醫生不上班 2019-12-18 觀察者網
根據法國法律規定,在醫生開具死亡證明前,死者的遺體是不能被移動的。這導致在一些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遠小城,死者的家人必須等上好幾天,才能處理他們去世家人的遺體。
法國有近1/4的人口在家中去世,“收屍難”的問題逐漸顯現。在一些市鎮,員警、消防員,甚至是市長都要出動為當地人尋找醫生,為他們去世的家屬開死亡證明。
日本護照全世界最好用 有護照人口僅23% 2019-12-18 經濟日報
根據英國顧問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評比,日本護照再度摘下「全世界最強大」護照頭銜,不過日本民眾顯然對於善用這項優勢無太大興趣,僅23%的日本人持有護照。
日本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世界最好用的護照,今年與新加坡並列第一名,分別獲得190個國家給予免簽證待遇,南韓、德國與芬蘭位居第三,免簽國共188個。美國、英國並列第15名,有184個免簽國,台灣則享有145個國家免簽待遇,排名31。
日圓貶值與國內旅遊需求旺盛,而且近年來海外恐怖主義攻擊事件頻傳,嚇得民眾不敢赴歐洲旅遊。語言障礙、缺乏溝通技巧到工資停滯等因素都是阻礙日本民眾出國旅遊的原因。
2017年赴海外旅遊的20多歲日本民眾人數已較1996年時的高峰銳減約50%。20多歲日本民眾中有一半以上從未出國,其中許多人沒有特別想要出國的慾望。
日女為何不敢讀東大? 2019-12-12 聯合報
東京大學是眾多日本學子夢寐以求的第一志願,但要不要進東大卻讓一些日本女生遲疑,原因之一是日本社會長期歧視女性,認為女性最好當個賢妻良母,不用在教育和事業上追求太高成就。
●女生能力太強 日男會怕怕
許多日本男性也不喜歡比自己能力強的女生,連一些東大男生都排斥同校女生,偏好和其他學校女生交往。過去20年東大女生比率一直不到兩成,原因之一可能是這類不利女性的壓力和社會潛規則。
相較其他亞洲國家頂尖大學,日本名校的女生比率明顯偏低。大陸北京大學女生比率將近一半,南韓首爾國立大學為40%,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是51%。
在重視社會地位的日本,東大文憑很吃香,是通往政壇、企業、法律與科學界的門票。東大校友出任日本首相的人數最多,最高法院法官一半以上是東大畢業,東大出身的國會議員或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也最多。
●說出性別歧視真相 男性會反彈
●奇怪的觀念:女孩不該功成名就
●「女生要當賢妻良母」 多數父母的願望
日本女生對追求高學歷也感到矛盾。
●「東大女生有點可怕」 同校男生不愛
男性起薪為何高於女性 紐約女性領袖發現是這個原因 2019-12-13 聯合報
一份針對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的研究顯示,男性的起始薪資平均高於女性7.6%。然而這並非男性能力高於女性,而是議價與否。這份調查顯示,半數男性畢業生在獲聘第一份工作時會商議自己的薪資,但女性畢業生卻只有八分之一會這麼做,近九成的女性根本放棄談判。
為什麼女性這麼少議價呢?她認為,這一切仍與討好他人的心態有關,女性為此對於開口議價倍感壓力,許多女性擔心會被視為盛氣凌人、霸道或甚至貪婪。
這便是男女不平等的地方—女性如果議價的話可能會為此受罰,但男性不會。法蘭認為,這正是為什麼那麼多女性不替自己議價的原因─女性清楚知道自己面臨著不公平的評斷,因而決定不要與之背道而行。
日本的女性服務員為什麼很有氣質 2019-10-31蔣豐
在日本的服務行業,很多人體會到的是她們的肢體語言周到得令人驚訝,但事實上,他們的服裝、姿態、妝容都有規定,所以才能呈現出乾淨的樣子。都是在一套制度下做出了我們看不見的犧牲。
為什麼說日本女性想賺錢但沒有事業心 2019-12-06蔣豐
11月27日,厚生勞動省公佈的調查,受訪女性當中有81.4%的人在婚後仍舊繼續工作,男性有99.3%,但男性中正式員工的比例為85.1%,女性僅為57.6%。
原因之一,是近年來男性收入水準普遍下降。1995年時40歲正社員每月40萬日元,2016年,50歲以上才能超過40萬。
除了工資,隨著1995年以後,從年功序列型工資轉向績效型工資的風氣盛行,企業方面也逐漸減少給員工家屬的補貼,如過去大企業每個月給員工的妻子2萬日元,孩子每人1萬日元,但現在已經不給了。
日本女性的確有出去工作的意識,但並不想當正式員工。如果夫妻雙方都是正式員工,家庭的事務很難顧及。
只有男女平等的環境真正實現,女性婚後或產後才不會被各方壓力趕回家做家庭主婦。
在日本收取外籍員工護照竟然不犯法?2019-11-20蔣豐
日本法律只是禁止收取管理技能實習生的護照,還未擴大到全體外國人勞動者。
外國人在日本工作,除了永住資格和經營管理簽證以外,最常見的合法滯留身份就是與企業的雇用關係掛鉤。所以他們在遇到難以接受的不平等、霸淩事件時,辭職的決定總是要比其他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大的決心。即使有勇氣賭上一切去抗爭,很多時候也不頂用。
日本3款自產大飛機或全下馬 曾狂言讓C919一架賣不出 2019-12-05 新浪軍事
近段時間以來,日本國產大飛機可謂“噩耗不斷”。先是航空自衛隊減購國產C-2運輸機,從美國採購更多C-130;然後是海上自衛隊,因對日產P-1反潛機的交付速度和性能有所不滿,故放棄了第二批訂單,準備向美國採購新一批P-8,並對現有的P-3C進行延壽升級。
今年10月,三菱的SpaceJet支線客機原定於2020年的交付再度延期,這已經是其第六次了。事已至此,全日空航空再也忍不下去了,向三菱提出退單索賠。
然而,遠比國內市場更為殘酷的國際市場也給了日本人當頭一棒。前不久,新西蘭宣佈,不再考慮已經考察許久的日產C-2,轉而向美國訂購5架C-130;更早之前,英國皇家海軍也在反潛機競標中淘汰了日本的P-1;至於從2014年就傳得滿天飛的“印度海軍即將購買日本US-2水上飛機”一事,時隔5年都沒能塵埃落定……
當年曾有三菱高管信心滿滿地宣稱MRJ將搶下亞洲乃至全球支線客機70%以上的訂單,足以讓中方的C-919一架都賣不出去,C-919早已拿到了800餘架訂單,不知道當初吹牛的人現在還吹得動不。
日本重工業可以在精密部件製造、子系統研發、電子原件生產等領域取得成功,可一架完整的大飛機更需要強大的整合學能力和深厚的基礎設計功底,並非簡單地依靠組裝先進零部件就能成功。
以C-2為例,其就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C-2的起飛重量和航程基本達到了大型運輸機的水準,但其機艙最大運力只有30噸。與之體型和重量相近的歐洲A-400M則能運載37噸貨物,且由於使用了渦槳發動機,在油耗等經濟性指標上比使用了噴氣式發動機的C-2要好得多。
回應
究其原因還是體制問題,完成綜合性大工程的能力差。
放在1990年之前,是這樣子的。2000年之後,你這就是屁話了!
日吹,現在本子還有個屁的頂級,你是不是還活在十幾年前?
一蹲低就走光 日航空姐防偷拍明年制服改褲裝 2019-12-05 新浪網
日前,日本航空表示,將於2020年廢除女性職員必須穿著裙裝上班的規定,對長期注重服裝禮儀的日本職場文化,也是一大革新。
此前,日本航空聯盟曾對約1600名女性職員作過調查,結果顯示出高達6成的員工,認為自己曾被偷拍。
回應
居然這麼長到膝蓋的裙子還能偷拍,小日本的變態率還是全球遙遙領先的
相關新聞
世界各國空姐制服對比,鄰國日本的最乾淨,咱們的最好看! 2019-11-09 新浪網
安倍經濟學三箭 至今「還在飛」 2019-11-20 聯合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過去幾年主打振興經濟、年金改革、活化地方、女性就業等內政政策,「安倍經濟學三箭」遠近馳名。日本政府雖然宣稱政績是安倍得以長期執政的主因,但加以檢視,這些政策的成效其實有限。
安倍二○一二年底上任後,提出號稱「安倍經濟學」的政策,目標是讓日本脫離通貨緊縮,「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及「喚起民間投資」三項成長戰略,被稱為「三支箭」。
如何使用金幣灌溉新聞
日本央行配合安倍,採取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日圓貶值、股市維持高點、企業出口業績成長,上年度企業獲利約八十四兆日圓,創史上新高。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也寫下新高,就業數連續六年成長。
然而,當初安倍訂下物價成長率百分之二目標,以擺脫通縮,這個目標並未達成。根據日銀最新預估,即使到後年度也只會達到百分之一點五。
過去幾年日本薪資成長幅度不如受薪者預期,企業未分配盈餘持續增加,卻因憂心經濟前景沒有同步提高投資和薪資,能否實現經濟良性循環和結構性改革等安倍的目標,仍待觀察。
另外,安倍還打算解決地方人口持續減少趨勢,提出在地方創設十個「國家戰略特區」方案,希望創造工作機會讓都會人口回流地方。安倍政府並鼓勵東京居民移居地方就業,最高給予三百萬日圓(約台幣八十四萬元)補助。不過,人口集中東京依然無解,安倍政府已放棄原本希望明年前能達到東京人口移入跟移出達成平衡的目標。
為了因應日本社會持續少子化和高齡化,安倍政府提出「女性活躍」政策。在政策推動下,日本女性就業人數今年六月首度突破三千萬人大關,但女性擔任管理職比率仍低,且與男性薪資差距明顯。
相關新聞
2887天 安倍晉三成在任最久日相
回應
問問日本的上班族吧!坐久不如做好。
天災威脅的「電柱大國」:日本地上電纜的「換柱」救國? 2019/11/08 陳威臣
最近的日本運氣不佳,不但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正殿等建築,發生火災而燒毀,另一個世遺白川鄉合掌村也在11月4日傳出火警,所幸火勢及時控制。
除祝融之災,自9月的第15號颱風法西造成千葉受災慘重以來,包括第19號20號等,接著陸續肆虐日本。
探究原因,是因為颱風造成千葉縣境內,至少2,000根電線桿倒塌,導致縣內93萬用戶停電。不少國人前往日本旅行時,雖然對於日本街道的乾淨、高水準的公民印象深刻,唯獨對於巷弄內的眾多電桿(日本稱電柱),感到相當好奇:為何這麼先進的國家,還有這麼多電桿?
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共造成5萬6,000根電桿(電力與電信各半)遭到地震震毀或是海嘯破壞,當時就已讓許多人質疑,為何電桿的抗災力如此弱,日本卻仍繼續大量使用?
日本共有3,552萬根電線桿(2015年度統計),要在短期內消滅也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早在1986年,建設省(現已併入國土交通省)即已開始針對纜線地下化,進行可行性研究,並開始推動相關措施。
然而三十多年過去了,日本的電線桿卻是不減反增。光是2009年到2010年,全日本竟然增加了8萬多根電桿,時至今日仍以每日300根的速度持續增長。與國外相比,包括倫敦、巴黎、香港與新加坡等地,纜線地下化比例已達100%,臺北也有96%的高比例;但東京都23區卻只有8%,大阪市更是只有6%。
日本之所以至今仍有那麼多電線桿,多少還是與歷史有關。加上日本地狹人稠,巷弄狹小,架設電桿比起挖地下管線來得容易,而且地下共同管線的費用是架設電桿的20倍,費用高昂也讓地方自治體無法負擔,最後只能遷就現況,佈滿電桿的都市景象,就這樣成了日本的特色。
回應
日本早就已經不行了,不知道台灣人在哈什麼?
因為日本百年來都是領先中國,一下子被中國超越,難免心理上會有些不平與不安
通勤時間3小時日本人為何不會跳腳?網曝兩大關鍵 2019-06-06 聯合新聞網
「通勤公司出車錢,上車補眠」
「勤奮高智商的民族啊。」
「當大家都差不多時,你就會有這樣沒什麼的錯覺」
「居住品質的堅持啊!不像台灣住商混雜烏煙瘴氣的。」
日本城市規劃實施住商分離,因此住宅區與都市有些距離,台灣因為地小,加上住宅區與商業區混雜在一起,大家在外找工作都會選擇租在公司附近,或者找離家近的工作,通勤時間單趟1小時以上都已經算平均值以上了,自然無法理解日本人為什麼可以花這麼多時間在通勤上。
回應
生命就浪費在通勤和工作上
有些人晚睡早起仍生龍活虎?基因決定的 2019-10-18 新浪網
普通人每晚都需要至少7個小時的睡眠才能保證第二天有充足精力,若長期睡眠少於6個小時,會導致記憶力下降,並增加肥胖、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但對於“短睡眠者”來說,6個小時睡眠足矣,即使每天只睡4-6個小時,依然會生龍活虎。
為瞭解“短睡眠者”的遺傳秘密,美國加州大學,對一個“短睡眠者”家族的兩個成員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NPSR1的受體基因發生了突變。將這種突變引入小鼠體內,結果發現,與野生型同類小鼠相比,突變小鼠更為活躍,睡眠時間更少,突變小鼠的神經元對與NPSR1相互作用的神經肽NPS異常敏感。
回應
壽命?健康?
相關新聞
哈佛醫學院的最新研究:大腦佛系一點活得久一點 大腦過度活動與較短的壽命有關
《自然》揭示長壽關鍵,延緩衰老在於“休息”
晚睡是一劑慢性毒藥,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習慣
日本「史上最複雜消費稅」:調漲10%的生活衝擊? 2019/10/05 陳威臣
日本的消費稅率從10月1日開始,正式由原本的8%提升至10%。有鑒於2014年時提升消費稅對日本經濟產生嚴重影響,這次因應令和元年的10%消費稅率,日本政府也祭出不少優惠,期望降低提升消費稅所造成的衝擊。沒想到卻因此形成了「日本史上最複雜的消費稅」,不僅日本民眾搞不清楚,一時之間店家也是手忙腳亂,導致實施後出現各種小狀況。
多樣的優惠方案減緩了這次增稅的衝擊,但也因太過複雜,讓實施首日出現了不少小狀況。像是知名迴轉壽司連鎖店「壽司郎」(スシロー),因結帳系統出狀況,導致部分店家在結帳時消費稅變成0%。而不少飲食店營業時間正好跨過10月1日的零時,讓店家結帳時相當困擾。
不過對於執政黨而言,既定政策自然應該要實施,更何況2014年安倍任內從5%增加至8%,安倍政權也沒因此而垮臺,反而成為長期政權,加上安倍的主要政見之一,是想要打造優良的育兒環境、讓已婚女性能夠持續工作,做為財政來源的增稅似乎並無不可,不過在實施幼兒教育免費、解決所謂「待機兒童」的政策之下,會不會因為造成家長過度期待,導致幼兒園嚴重不足,反而出現更多「待機兒童」;而增稅後的日本經濟是否會受到影響,這些狀況也許都是未來需要關注的焦點。
回應
這種政府你説他們有能力嗎?日本已不是以前的日本,沒什麼好羨慕的。
誰來救救這些不想繼承土地的日本人 2019-09-26 日本天天“蔣”
近年來,因為不願繼承土地的人越來越多,“無主之地”成為困擾日本政府的一大問題。
土地多值錢,為什麼不願繼承土地?事實上,日本繼承房地產要繳納高額稅費,不少人覺得稅後已經沒有太大剩餘價值,而且每年都要費力管理,按時繳納房地產稅。
我們的中國網友就說了,日本政府將這些無主之地全部收歸國有不就完了嗎。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日本3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中,私有土地占53%,國有土地占23%,歸屬地方自治體的土地占8%,剩下的16%是河流與道路等。如果將無主的私有土地收歸國有,不僅會增加政府在管理、運營上的財政負擔,消耗納稅人的稅金,而且還缺乏法律法規上的合法性。
日本民法裡沒有放棄土地所有權的規定,法院也沒有相關判例。雖然政府可以託管沒有主人的私有土地,但是只要此例一開,很可能會形成定規,讓政府不堪重負。如果政府將這些託管的無主之地全部用於公共事業,開發及運營的成本又非常高,偏遠地區甚至沒有利用的途徑。而且,一旦政治介入,政府的權力可能會因此而膨脹,再也無法控制“收地”的衝動,從而產生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目前,日本土地所有者如果放棄土地,可以免除管理費用及土地產生的各種關聯責任。因此,日本法制審議會正在開展討論,計畫為放棄土地設置一定的條件,比如所有者放棄土地時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以充當管理費等。
就連這筆“放棄費”都繳納不起的所有者怎麼辦?日本將計畫對他們放棄的土地開展競拍,或用於各種空地空屋再利用項目。如果這些措施都不行,政府再考慮託管他們的土地。
回應
日本政府比起中國政府確實差得太遠了。中國每年土地財政收入就占總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所占比例更大
如果連管理土地的稅費都承擔不起,那日本的土地開發成本豈不是太過高了。
德國:“我開始考慮買各種保險”
在德國,也有不少談論中年的俗語,如:“中年是人生最不幸的時期”“中年人有錢、房、車、家庭,卻沒有了自己”“中年是人生的黃金分割點”。在德國,還有“中年社會綜合征”的說法。德國學者認為,中年一代是一個國家經濟、政治等各領域的主力軍,但與戰後幾代人不同,跨入21世紀的中年一代似乎缺少一點“不顧一切向前沖”的精神,顯得壓力過大,甚至出現抑鬱情緒,並對社會造成一些影響,如生育率低、創業少、退休早、病假多等,有時讓外界對德國有一種“未老先衰”的感覺。
幾年前,德國電視二台播出一部名為《中年危機》的電視劇,講述的是兩個家庭的故事——大人離婚後,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成為最大輸家。德國甚至還出現“中年發洩劇”,題材涉及中年人心理疾病、家庭成員之間的代溝、中年犯罪等問題。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媒體藝術學者漢斯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些電視劇通過劇中人物發洩式的表演,來體現中年群體在工作、家務、交友、教育孩子等方面的壓力。
“中年社會綜合征”已引起德國學術界的關注。康拉德•阿登納基金會今年6月公佈了一項有關中年問題的新研究。據該項研究的負責人克莉絲蒂娜•胡特馬歇爾介紹,學術界對25歲至35歲這一年輕人階段的研究很重視,但對中年群體的研究卻很少。她表示,目前德國36%的人口處於中年群體,他們與以往的同齡人相比發生很大變化,而有些變化對社會的影響是負面的,比如結婚年齡越來越晚。如今,德國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31.5歲,男性為34歲,比20年前各晚了4年。與之相伴的是,生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更不幸運的是,中年離婚的現象也很多。2016年,德國離婚的平均年齡是:男性約46.6歲,女性約43.6歲。
日本百歲老人已達7萬多人。日本女性平均壽命達到87.26歲,男性是81.09歲。日本人認為,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不僅處於人生的壯年期,還處於工作的上升期,忙學習、忙跳槽、忙創業。原先日本人的職業觀念是在一家企業工作到退休,而現在41歲以上的跳槽者過去5年來增加兩倍,企業的觀念也在改變,日企招聘以往會設立年齡門檻,很少給45歲以上的人跳槽機會。
美國“70後”想要取悅自己
現在的美國人似乎已遠遠不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那麼有幹勁了。45歲到64歲導演之一理查說:“我們正變得更糟,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在中國則恰恰相反。”
《美國工廠》描述了2000多名再就業工人,其中不乏中年人。他們不可避免地存在精力疲憊、體力下降、責任意識鬆弛等現象。在美國,也存在“中年社會綜合征”,很多人不願結婚,不願生育,有的等著政府救濟,而整個美國社會也出現生產效益下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美國政府一般會通過一些救濟措施來幫助那些在中年時期失業的家庭,如提供免費食物、低廉的住房,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社區的教會也會伸出援手,幫助貧困家庭解決食物問題;同時,勞動就業法更明確要求雇主不得隨意辭退員工,如辭退必須提前告知,預付幾個月薪水等。總體來說,美國的工作機制還是鼓勵中年人晚退休。
某種程度上,美國人並不特別注重人人都必須事業有成,人人都要有錢,他們首先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很注重自我。《環球時報》記者的一些美國“70後”朋友愛說:“以往我每天取悅每一個人,今天,我選擇我自己。”邁克•派特從大學畢業開始,已經在政府公務員系統工作了20多年。他的夫人原來是一名會計,為撫養3個孩子當起家庭主婦。美國家庭一般很注重孩子在18歲前的陪伴式教育,父母會盡自己所能照顧好孩子,陪他們玩耍、旅遊、運動。最近,派特夫婦最小的一個孩子也上了大學,幾個孩子的學費靠貸款或申請助學金,他們兩口子的壓力就小多了。對美國中年父母來說,到五六十歲正是熬到頭、“看見曙光”的時候。目前,派特正在為夫人“複出”做準備,想讓她在住家附近開一家蛋糕店,或在超市租一個賣鮮花的鋪位。
聊起“中年社會綜合征”,這些國家也困擾......2019-09-06 環球時報
在近日爆紅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美國中年工人群體的“就業故事”格外引人矚目,他們承載著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上個月,45歲的歌星朴樹錄節目時突然以“我歲數大了,要回家睡覺”為由離場,更是在國內引起對“中年大叔”話題的熱議。聊起中年大叔,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一個既有趣又意義重大的話題。“中年油膩”之類的詞很現代,但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年危機”這個概念就已引起西方學界的廣泛關注:一些日本“中高年齡者”有的淪落為“宅男”,但也有的在敢於嘗試跳槽;美國中年開始思考如何“取悅”自己;而德國人則高度警惕著“中年社會綜合征”的蔓延。
日本:他們總是“處於工作狀態”
通常來說,日本45歲到64歲中年男性的主要任務就是賺錢養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中年男性頗為風光,一人工資養全家五六口人綽綽有餘,日常開銷也是大手大腳。而現在的情況發生很大變化。家有中小學生的日本家庭,學費和生活費負擔較重,再加上要還房貸,如果入不敷出,妻子就要出去打工,那麼男人在家中的地位就會大不如前。在公司裡,日本中年男性一般處在科長或者部長的級別,雖然管理著一個部門,有點小權力,但是所負的責任不小,部下有什麼閃失,部門頭頭需要承擔責任,還得不時挨上司的罵。日本男人的收入相對減少,過去上司請部下吃飯,現在只能AA制。下班後到居酒屋喝一杯解解乏,還是很多日本中年男性的選擇,那時候,他們才會顯得“肆無忌憚”,和工作時嚴肅的形象大相徑庭。
上世紀80年代,日本40多歲男性的結婚率是90.18%,如今中40歲左右未婚男子在職場遇到伴侶的概率只有20多歲青年的1/3。現在日本40歲到44歲男性的未婚率是29.3%,45歲到49歲的未婚率是25.2%。中年男人其實也忙著相親,但日本的婚姻介紹所收費不菲,採用會員制,一月需要交1萬日元左右的會費,且成婚率相當低。日本中年男性面臨的困惑是:因為經濟不景氣,許多男人收入減少,與此同時,日本女性進入社會的意識增強,經濟能力提升,有些家庭為此失去了平衡感,離婚率也上升,甚至出現一些獨身又沒有工作只能啃老的中年“宅男”。
日本中年男性時常是被調侃的對象,在大眾眼中,他們總是“處在工作狀態”,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朋友,沒有休閒衣服。日本中年男性沒有個性化的衣服,上班族大多是西裝革履。在電車上,時常看到穿西裝的中年男人抱著公事包打瞌睡。
規矩多、歧視多
不少日本人有刻板印象,認為日本人一定瞭解日本生活規矩,當有破壞秩序的行為發生,會先將矛頭指向外國人。一名在溫泉旅館打工的女生提到,她是館內唯一外籍員工,只要有物品擺錯,主管便立刻質疑她,屢試不爽,即使後來確認是別人犯的錯,主管也從不曾向她道歉;一名在國際精品品牌位於銀座的旗艦店擔任翻譯的女生提到,店長不會拗日籍員工,只會拗她臨時加班,甚至明知她與人有約,仍交辦她一些沒有急迫性業務,她曾因此讓友人苦等兩小時。
排外現象也並非毫無原因(楨:?) 。但凡在外國生活,基於互助慢慢都會形成群聚效應。東京的大久保成了韓國城,中國人密集地的新宿、池袋,街道整潔與秩序確實比較混亂。琦玉縣的西川口原本是首都圈最沒人氣的居住地之一,因租金便宜開始湧入中國人,變成另一條中國街,深夜噪音、亂丟垃圾、垃圾不分類等嚴重影響社區秩序。
打工被錢砸臉
再加上日本近年大力發展觀光,觀光客製造的垃圾等觀光公害,讓許多日本人、特別是老一輩人對外國人印象更差。有台灣留學生在速食店打工時,因為從名牌一眼即可看出外國人,被前來消費的老先生將錢砸在臉上,要求換日本人來服務。
蔡佩芳/排外日本 潛規則無所不在 2019-09-01 蔡佩芳
今年夏天起,日本放寬國人赴日打工度假名額,從5000人增至1萬人。不少年輕人對在日本生活充滿憧憬,但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日本處處受潛規則制約,自成一套的社會秩序與文化,在觀光上十分迷人,但外國人要融入日本社會,卻相當困難。
一個數據說明日本社會的排外程度。根據日本人口統計,今年1月1日「居住」於日本的外國人終於首次突破日本人口的2%;即使在首都東京,外國人口的比率也只有3.98%,做為一個國際城市,人口組成國際化程度低的讓人意外。
開戶、租屋卡關
外國人在日本生活,一落地就會遇到生活上各種卡關。租屋需要銀行帳戶或財力證明,部分不動產業者更僅限銀行轉帳方式繳納房租,租屋還需要手機等聯絡方式;但日本金融業規定外國人未在日本居住滿半年,不能開戶;申辦手機的前提也得先找到住處,並在在留卡上辦妥住民登記。三個環節你卡我、我卡你。
房東拒租外國人
日本租屋規定嚴格,退租時必須清空所有物品,將房子還原成入住時的模樣,連牆上都不能打釘。或許是擔心租屋糾紛、或許擔心外國人欠款離境,半數房東直接拒絕租給外國人。在區役所辦理住民登記,會拿到厚厚一袋「生活指南」,光是垃圾分類與處理辦法多達近40頁,對外國人是一大考驗。
「好想住日本!」他批台灣治安環境差 慘遭戳破幻想 2019-08-15 聯合新聞網
日本可說是台灣人最愛前往的國家,2018年就有約480萬人次赴日。對重度哈日族來說,長住日本或許是人生的夢想之一, PTT有網友在「WomenTalk板」發文,舉出日本有5大優點,包括治安好、風景好、人民素質高、食物好吃和空氣好,並與台灣做比較。
發文者說,台灣晚上超商門口很多「8+9」,可能看一眼就會被打,日本就算淩晨1、2點走在路上也沒事,只有從居酒屋聚餐完的平凡上班族,讓人感到安心。且台灣屢見分屍案、鬥毆等重大社會事件,員警還配槍,相較之下,日本員警身上只配警棍,代表治安出奇的好。
日本人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給他人添麻煩的個性,也被發文者大大推崇,「很少在電車上聽到大聲喧譁的人,街道超乾淨,垃圾都自己帶回家,對左鄰右舍也很客氣,汽車禮讓行人」,並指抽菸的人會主動到吸菸區,不會吸到二手菸。
發文網友還批評道,台灣一堆口味亂改的假日本料理,路永遠鋪不平,一堆不遵守交通號誌的機車,路上很多垃圾,且冬天濕冷也不如日本的乾冷舒服,他的嚴重過敏到日本都沒了,直呼「雖然台灣很好,但是缺點實在也不少啊」。
然而他對日本的諸多讚揚,卻被網友一面倒反批,認為他對日本充滿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許多人認為日本只適合旅遊,「你去日本住多久了啊?感覺粉紅泡泡還是很濃」、「看得出來你跟日本很不熟」、「你定居會很痛苦,日本人很排外」,更多人對他過度貶低台灣不以為然,「非常以偏概全的觀點」、「所以你在台灣被打幾次了?」、「日本晚上治安並不好好嗎?不要害人,台灣才是真的半夜一兩點還可以安心走在路上的國家」。
網友們一一戳破發文者對日本的美好印象,「不大聲喧譁一定有什麼誤會,我常遇到在電車上大聲談笑的日本人」、「日本二手菸真的沒比台灣好,室內可吸菸的店又多」、「日本根本是超高壓+自殺率高+女權低落+年輕人比台灣更看不到未來的地方」、「日本隨機殺人也沒少過」。
不少曾長住日本的網友也分享過去的經驗,「日本素質是真的高,但台灣也算高,我大學時每天半夜在外面亂跑也沒遇過壞人,倒是在大阪動物園站差點被打」、「我來日本半年,還是愛台灣食物,便宜好吃,日本外食有夠貴,而且大部分其實也都普普」、「住過日本…晚上10點後就不敢一個人在外面,醉漢很多」、「住日本4年的人路過,只有空氣比台灣好是真的沒話說,其他都是你自己的幻想」。
回應
我有位曾到日本唸書的表妹也是這麼說
這種工匠精神,值得鼓勵還是覺得可笑呢? 2019-07-23
《人民日報》發文《根治形式主義》談到形式主義的問題。形式主義是一個普遍、長期存在的問題,這麼多年了,也沒有被“根治”過。這讓我想起一個動圖:
回應
看國籍,日本就是工匠精神,中國就是形式主義
你怎麼這麼優秀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7161&s=syfwqtzr
禁捕31年…日本恢復捕鯨 2019-07-02 聯合報
日本一日恢復中斷卅一年的商業捕鯨,午後第一艘返港捕鯨船帶回了一頭身長八點三公尺的小鬚鯨。由於小鬚鯨等屬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禁止商業捕撈對象,日本重啟商業捕鯨勢將引起反捕鯨國嚴厲譴責。
商業捕鯨將限於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內作業,水產廳一日發表捕撈上限,一年最多捕撈三八三頭,包括一七一頭小鬚鯨、一八七頭布氏鯨與廿五頭塞鯨。
一日一早在北海道釧路港、山口縣下關市都舉行捕鯨船出海儀式,水產廳廳長長谷成人表示,日本自古以來孕育了珍視利用鯨魚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今後將以科學依據適切管理,維持水產資源永續經營。午後,第一艘捕鯨船返回釧路港帶回一頭小鬚鯨,小鬚鯨隨即被運送至釧路市內解剖設施進行丈量、解體。隨後又傳出其他捕鯨船捕獲鯨魚返港的消息。
漁業業界團體內發行的「捕鯨新聞」印製了一萬份號外,在東京都內與捕鯨產業重鎮、山口縣下関市等地街頭發放;一些創業數十年老店也預告將推出鯨肉料理。不過,現代日本人飲食文化早已遠離鯨肉,鯨肉是否還受到市場青睞仍待檢驗。
IWC會員國一九八二年通過禁止商業捕鯨公約,日本在一九八八年配合停止捕鯨業。雖然IWC內部對商業捕鯨持續討論,但以澳洲為首的歐美國家強力反對,日本政府認為重啟商業捕鯨遙遙無期,去年十二月宣布退出IWC。
日本恢復商業補鯨受到國際社會關注,IWC總部位於英國,當地時間廿九日在倫敦出現抗議遊行,隊伍從市中心一路走到日本大使館,預料日方今後將遭到反捕鯨國的強烈批判。
回應
吃鯨魚肉是日本傳統?建議日本人依照傳統,駕獨木舟,拿矛和鯨魚博鬥。
日本黑幫成員在東京開珍珠奶茶店:沒啥買賣比這個更好
據日本nifty news網站2019-06-16報導,說到黑幫買賣,人們總是想到非法行為,比如:互聯網賭博、非法販賣DVD、非法風俗店、在繁華街道的店面打劫等等。但是,這樣的“灰色生意”並不是黑幫全部的營生活動,事實上,他們當中還有人經營著珍珠奶茶店……
這家店在東京JR山手線某車站附近的繁華街的一角:無論是店面的黃金位置還是店員的笑容滿面,都不會讓人聯想到黑幫生意。事實上,在這家奶茶店工作的店員們也不認為自己在給黑幫成員打工。更何況,人們也實在難以想像那些在社交媒體上傳自己喝奶茶照片的女孩,她們的錢最終會流入到黑幫的手裡。
對於有人質疑奶茶裡的“黑色珍珠”是不是有“黑幫”的意思,奶茶店的經營者解釋到:完全沒有關係。珍珠就是用澱粉做的,著色後會變成黑色,選擇黑色是因為受年輕人歡迎,“牽強附會也要有個限度”。
他還表示,因為奶茶熱潮導致“珍珠”持續脫銷,所以除了有名的連鎖店以外,幾乎都是依賴中國進口。網上有很多便宜的“黑糖珍珠粉圓”,成本為每杯20克約6日元(0.4元人民幣)。客人喜歡放得越多越好,反正放得多也不心痛,不如說飲料費更貴。”
“沒啥買賣比這個更好了,”在被詢問為何選擇開珍珠奶茶店時,這名黑幫成員稱,“不需要技術,也不需要太多開業成本。店鋪只要5平米就足夠了,像果汁台那樣寬敞就可以了……因為不需要特別的技術,所以2個人就能開店……在市中心,包括房租和改裝費在內,200萬日元左右就可以開店。”
報導稱,這家奶茶店每個月約有80-100萬日元左右(約5-6萬人民幣)的利潤。
據悉,在現今的日本,不論黑幫頭目還是成員都會以個人事業為主,他們會從各種工作管道中掙錢。山口組第三代組長田岡一雄也經常提醒成員們要“多幹點正事”。
對此網友表示:其實,這已經不是日本黑幫成員第一次靠“努力賺錢”出名了……
日本《時事通訊社》2017年的一篇報導指出,自1983年之後,日本的黑幫成員逐年減少,不少人因為違法犯罪行為相繼被抓,此外,由於經濟逐年下跌,美國政府也不斷制裁,黑幫的利潤早已“風光不再”,截至2016年年底,日本的黑幫成員只剩13000餘人,比上一年下降10%。
日本古裝劇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2019-05-02
近年來,中國電視上滿屏的 “歷史演義” “宮廷爭鬥”,讓人目不暇接,以致有網友調侃“這世上只有古裝劇能夠千年不倒”。然而,近年來曾經在日本紅極一時的古裝劇,正在快速邊緣化,逐漸淡出了日本民眾的視線。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各個商業電視臺製作、播出的古裝劇就不斷減少。隨著2011年《水戶黃門》播出結束,就逐漸式微。如今除了公共電視臺一年一度的製作一些古裝劇外,日本商業電視臺上基本看不到大型古裝劇。
二戰前,古裝劇曾長期佔據日本電影業的中心地位。即使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的嚴格管制,古裝劇在日本也根深蒂固,長期保持著高人氣。60年代以後,電視在日本家庭普及,日本電影界的古裝劇工作人員紛紛進軍電視產業,將電影螢幕上的古裝劇轉移到電視螢屏上。
為了應對需求,日本影視機構大量製作古裝劇,開始 “流水線”式的標準生產。以《水戶黃門》、《錢形平次》為代表的眾多熱門古裝劇陸續誕生,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後半期都熱度不減。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後,面向年輕人的現代劇視成為主流,古裝劇逐漸被日本人看作“老人看的、老套的電視劇”。
另外,與現代劇相比,古裝劇需要高額預算、複雜的技術及道具等,市場風險高。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在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日本商業電視臺製作的古裝劇越來越少。
當然,古裝劇的人氣並沒有在日本完全消失。很多古裝電影依然獲得市場好評。曾經伴隨自己青春時代的古裝劇,對日本老年人還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日本電影放送公司運營的 “古裝劇專業頻道”,就是靠老年人支撐的。2017年,該公司早上10點左右在一些電影院播放“早場古裝劇”,吸引了眾多老年人前來觀看,獲得巨大成功。2018年6月,該公司在互聯網上開設了收費的“古裝劇專業頻道NET”,觀眾人數也快速飆升。
2017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達到3514萬人,占總人口的27.3%。有這麼多老年人存在,日本古裝劇不太可能在短期內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隨著戰後 “團塊世代”的人數減少,日本古裝劇如何獲得新觀眾,是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有些製作公司開始以古裝劇形式巧妙演繹現代社會的問題,有些公司則用互聯網思維,將古裝劇推廣重心放在網上。
日本醫生活活累成“病人”的背後 2019-02-28
由於醫生職業加班過勞等現象日趨加重,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向有關智庫委員會提交地方醫生勞動改革方案,提出把每年加班時長上限確定在1900-2000小時,遭到雪花般的批判和非議。無奈之下,近日將上述數字下調至1860小時。
過勞已成日本醫療行業大忌。科學研究表明,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將大大增加心臟疾病和腦梗塞等風險,救人無數、克病如山的醫生對此也不能“免疫”。醫生因過勞導致的處方失誤、診斷失誤事故頻發,接受前一天曾值夜班的醫生做手術的患者事後併發症幾率高出45%。可以說,本應是擔當救主的醫生,卻成了不折不扣的“殺手”。這種背後苦衷,來自於多方面原因。
一是醫師分配不均和不足現象進一步加劇。即便全力提升醫師力量保障水準,2036年仍然會有12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5300人以上的缺口。如有關保障力度不足,將會有34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超過3萬人的缺口。此外,受都市圈一極化影響,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醫師數量較為充足,而地方省市則青黃不接,地域差異明顯,中小城市醫師工作壓力大大增加。
二、醫療職場“忍耐型”文化作祟。日本職場向來等級森嚴、人際關係謹慎特點突出,勞動環境相對壓抑,醫生行業面臨更甚的精神、肉體等多重壓力。
高度的現代醫療水準和良好的護理條件步入超老齡化階段的日本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度過發展瓶頸的重要保障之一。日本醫生的苦衷,反映的既是一種社會文化,又是一個時代特徵,對於同樣處於人口結構、醫療體系轉型的中國也有引鑒意義。
外國患者在日本看病“逃單”一個億日元(約565萬人民幣) 2019-03-28
日本醫院採取的模式是先治療再收費,許多赴日遊客突然病倒或在突發事故中受傷都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哪怕有外國遊客無法即時付款,也可回到國內再行支付。原本這是一項方便所有患者的好制度,卻被貪圖一時之利的外國患者惡意利用,一心想著救人為上的日本醫院反受其害。
潘妮妮:日本文化也講情與義,但在中國人看來總覺得哪裡畫風不對?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2019-05-06 觀視頻
“義理”這個詞,確實在日本的大眾語言中還是長期存在的,一直在使用。比如我們可能熟知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是“義理的父母”;可能對於年輕的觀眾來說,更熟悉的是經常出現在動畫裡的“義理巧克力”。情人節時看到喜歡的女孩送你巧克力,特別高興是吧?結果對方跟你講,“這個是義理巧克力”。也就是說,“這不是我的本命巧克力,本命巧克力是送給隔壁那帥哥的,你這個是義理巧克力。
中國人講“忠孝不能兩全”,非常的糾結。但是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它與義理、人情之間是不一樣的。中國“忠孝不能兩全”中的孝是私人感情,而忠是對公共的、對國家的更大範疇的感情,要從兩者中捨棄一個;但是義理和人情,人情是對自己、對家人的一些私人感情,而義理本身也是對私人的一種感情,是對主人、恩人的感情,是個人對個人的,顯然這與忠孝不太一樣。
日本現代的改革維新其實是不徹底的,於是義理的生命隨之延續。可能讓我們聯想到的一個很典型的問題,就是日本的戰爭責任問題。
日本學者丸山真男說,德國法西斯的邪惡,在於這幫人有明確的邪惡的意志——我想幹什麼事,所以我才這麼幹;而日本人發動戰爭這麼嚴重、邪惡的事情,其實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幹嘛,都是一種隨波逐流,你問他們責任是什麼,每個人都說“我的責任是忠於天皇”。所以這是一個“無責任的體系”,同時也會變成一個推卸責任的體系。
我們今天看到很多日本企業出事,大家都出來集體謝罪,全給你鞠躬,然而核心責任,找不到人承擔。這裡面也會看到傳統封建時代“義理”的影響。因為封建等級制的影響,接受義理的人並沒有很認真地思考“為什麼我要接受這個義理”,他僅僅覺得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恩情,所以我是必須去接受的。
回應
日本人對人禮貌客氣,服務員對顧客微笑,都是出於“義理”,而不是本心。對日本人來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義理”的影響,所以日本人很累很壓抑。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你跟一個日本人是私人的朋友,你會覺得他(她)人很好。但是他(她)對日本政府做出的任何無理的政策和舉動都不會反對。同樣,當年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日本多數平民本身沒有什麼仇恨,也沒在戰爭中得到什麼實利,但多數平民還是支援戰爭,這也是出於“義理”。
日本調查:半數在日外國人曾受日本人歧視 2019-04-17 聯合報
由大學生等組成的「反種族主義信息中心(ARIC)」16日公佈一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半數的外籍留學生與勞動者中曾受到歧視,其中尤以打工場所受到客人與同事歧視的情況最為嚴重,包括「討厭外國人收銀」、「不許說日語以外的語言」等。
共同社報導,這份調查是今年2至3月在東京都新宿區JR高田馬場站與新大久保站周邊實施,這兩站都是外國人居住密集的地區,總共340人接受調查,包括285名留學生。結果顯示,100人表示曾受到職場歧視、另有67人表示曾在職場以外其他場合受到歧視,合計占受訪者的49.1%。
職場歧視的部分,有43人答覆曾受到客人歧視,在藥妝店打工的一名尼泊爾男性表示,曾被說討厭外國人收銀;在酒吧工作的中國大陸籍女性也表示,曾因為算錯賬,被誣指拿錢。另有31人表示受到上司或同事的歧視。一名在便利商店工作的中國大陸籍員工,用中文向中國大陸客人指路時被斥責上班時間不許說中文。共有20人表示,曾被禁止使用母語。
職場以外受到的歧視多為被拒入住公寓、謝絕入店等。但調查也顯示,無人因此前往行政部門進行諮詢。
ARIC代表梁英聖16日在一橋大學舉行記者會,他表示,許多人受到了歧視,但基本上都是忍氣吞聲的狀態。他們呼籲學校應位外籍留學生採取行動、或設立向行政部門反映的渠道,並主張政府應該對歧視現狀展開調查。
共同社指出,日本4月新設在留資格,開始擴大接納藍領外籍勞動者,這份調查也暴露出,諮詢窗口不夠完善、普及,存在許多待解課題。
回應
那是因為你們不是高貴的白人,在日本的酒吧/街頭,只要是長著白人面孔,都可以很輕松很隨意的帶走日本女孩,白種男人在東京根本為所欲為.
百頁豆腐是不是豆腐 化工博士分析成份後嚇壞這群人 2019-04-08 聯合
台大化工博士謝玠揚拍下在超市看到的百頁豆腐成份表,內容有:大豆蛋白(大豆脫脂豆漿乾燥製成)、油脂、澱粉、蛋白粉、調味料。以此說明百頁豆腐不是用原生豆漿製造的豆腐,而是以大豆蛋白加水所生的「還原豆漿」製成。有些網友表示「好吃就好」不在乎它到底是不是豆腐,不過吃素的網友倒是吃了一驚「原來百頁是葷的」,只適合蛋奶素食者食用。
回應
腦子不太好的博士......其實百頁豆腐是用磨完豆漿後的黃豆渣加入澱粉做成的--許多素食產品(如素雞)也都是這麼做的。 "吃素的網友"請不要跟聯合報的低素質記者傻到一塊去,大豆蛋白是植物性蛋白......
天價嘉寶果營養價值幾何 專家:和葡萄差不多 2019-04-08 科技日報
嘉寶果(樹葡萄) 是原產美洲的桃金娘科樹番櫻屬植物,淡季時價格可以賣到每公斤100元,最高時甚至每公斤500元,連樹苗價格也是30元到800元不等。
嫁接的嘉寶果5年內即可結出果實,而種子樹可能需要10到20年。過去使用扡插法種植的嘉寶果則較難發根,但目前通過半硬枝插(2節4片葉)的方式,速浸生長素NAA(萘乙酸),其發根率可達90%以上。
回應
你怎麼不說燕窩和雞蛋的營養價值差不多?鑽石和煤的主要構成還都是碳元素呢!精品水果的價錢是普通水果的十幾倍,是因為精品水果的營養價值高出十幾倍嗎?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懂嗎?物品價值的決定因素從來都不是他的營養價值或實用價值,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看到這麼沒腦子的文章,不食人間煙火的科技日報
好印象完全崩壞! 10大世界第一 日本人看了都慚愧 2019-04-08 聯合
國人對日本普遍皆有不錯的好印象,每年赴日旅遊人次也不斷增長當中,然而,日本平臺The Mystery公佈了一項日本10大世界第一,內容連日本人自己看了都覺得慚愧。
第一,農藥使用量世界第一。其實台灣更可怕,每公頃農藥用量17公斤,比第二名的日本還多出6公斤。
第二,食品添加世界第一。日本很多食品味道豐富,相較英國21種、德國64種、美國130種,日本卻有1500種以上的添加物。
第三,食用基因改造食品世界第一。最快今年夏天,就能在市面上買到經過基因編輯的農漁水產品,但厚生勞動省認為基因編輯並非基改。
第四,廢棄物處理量世界第一。日本雖然垃圾分類做得不錯,但僅有20%的廢棄物被回收。
第五,自來水氯含量世界第一。日本自來水是可以喝的,但就連台灣醫師都建議,還是經煮沸後較為安全。
第六,臥床老人世界第一。65歲以上占總人口28.1%,70歲以上占20%,超越義大利的23.3%、葡萄牙的21.9%及德國的21.7%。
第七,精神病院世界第一,遠大於韓國及歐洲其他國家。
第八,年輕人自殺率世界第一。包括霸淩、壓力及家庭因素等,,2016-2017年250人,創下30年來新高。
第九,撲殺流浪動物世界第一。動物安樂死在歐美僅有不到一成,但在日本竟高達七成。
第十,不做家事的老公世界第一。
回應
台灣的世界第一列出來,日本人會嚇尿吧.
是嗎?十倍人口的中國第幾?鬼扯
綠蛆依然熱愛日本,寧可巴肚扁扁,也要捐錢給日本,寧可打手槍,也要把老婆送過到慰安日本老爹。
這篇新聞又讓島內許多日本鬼子的走狗心碎幻滅,不過這群漢奸台奸人渣還是會繼續搶食日本鬼子爸爸拉的狗屎過活,賤…
日本水果輸台也有多次沒通過我們台灣的檢驗,就是農藥殘留太多,可是鬼島依然相信日本欸尚好,日本人不會騙人...
日女為減肥「剝掉天婦羅麵衣」 遭店家轟出:這是對我們的侮辱 2019-04-08 聯合
回應
留言充分表現出臺灣奧客文化
哪裡奧客?人家不付錢嗎? 炸皮也是客人自己動手剝的, 有要廚師去皮嗎?
專業照護人才的短缺
自從2012年,受訓照護員的人數甚至至今都處於停滯狀態。照護業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導致無法開發勞動市場的一半勞動力。
在高度身體化的工作環境中,女性看護者容易淪為性騷擾和暴力的受害者,66.8%的受訪者曾經遭到照護對象的性騷擾。很多時候,上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造成許多照護工作者的心理創傷。
此外,經常性加班以及輪班製造成照護人員無法平衡工作與家庭義務、心理及身體的負擔、相對較低的薪資,以及不受社會尊重,都使得照護業的缺勤率極高,讓年輕人卻步,長期以來導致人才短缺。
職場結構與型態轉型以及社會連帶的弱化也是問題所在。過去,父親的薪水足以養活全家四、五口人;如今,父母二人都必須要上班,才能維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品質。
同時,孩子為了找工作而離開家鄉的距離愈來愈遠,導致現代家庭在地理上愈來愈分散。因此,對專業照護的需求隨之提高。加上德國在2011年廢止兵役制,替代役隨之消失,因此護理界也突然少了數十萬位照護幫手,照護危機更雪上加霜。
至於地理分佈,德國16個邦雖然都面對照護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不過不一樣的是,不同邦——尤其是東西德之間——經濟待遇的落差極大。西南較富庶地區,照護人員月薪可領到2900歐元,東德則只有2000歐元。這樣的落差讓東德的照護人才不願意留在家鄉服務,導致東德照護危機比西德還要嚴重。同時,基於人口結構以及年齡分佈,東德的照護需求比例比全國的平均高許多。
傳統照護機構和半機構式照護服務單位缺乏專業人才,有照護需求家庭請不起專業照護,在這些壓力下,造成許多德國人往東歐尋求解套,在灰色地帶的24小時居家照護市場上尋找外籍女性看護。
「打黑工實際上是我國照護體制的重要支柱。政治界和政府部門都很清楚,卻選擇視而不見。否則,要付給看護的薪資要漲很多,大家得按照《勞基法》辦事,而且相關部門必須負擔監督責任。如此龐大的支出漲幅大概會讓現行的制度崩解。」
事實上,德國政府長期對長照的忽視,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社會大眾對護理界的態度:人們習慣把一切的照護工作——尤其是女性的勞動——視為理所當然,完全看不見護理人員每日辛勤的付出。只有發生醜聞時,大家才會關心相關的議題。
回應
這些問題台灣也有, 應該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619747
老人德意志:被高齡社會壓榨的「德國照護者」 2019/04/03 戴
根據德國官方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短短兩年內,有資格接受照護福利的人數驟升了19%,2017年底更首次衝破340萬人。同時,雖然各地的養老院及其他照護機構努力徵招護理人員,但人數往往不足以應付各地需求。
家庭照護的沉重負擔
傳統而言,照護年長者以及身心障礙者被認為是大家庭共同負擔的責任。工業革命之前,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農民的長子會繼承農場和所有的牲畜,其配偶或未婚姐妹則負責照顧年老的父母。不過,因為以往人類的壽命並不長(1950年代,德國男性平均壽命仍僅有65歲),但如今,德國新生兒平均壽命預估,女性可長達83歲,男性則為78歲。
一直以來,在家裡接受照護是大部分德國人的心願,2017年,高達76%的照護需求者(即259萬人)選擇在家裡接受照顧,其中176.5萬人完全依賴親戚的照顧,而大部分的照護者依然是女性:平均61歲、已婚的母親,不從事正職工作,照護期平均長達三年多;50%的照護者照顧自己的父母,13%照顧配偶的父母,而1/3的女性照護者照顧其配偶。
入不敷出的社會照護保險
80年代開始,因為平均壽命提升以及照顧期延長,不得不依賴社會保險補貼來維持基本生活。1995年起,德國開始全面實施「社會照護保險」,成為如健保、勞保、養老保險等社會福利的強制性國家制度。
1995年,護保費原訂為收入的1%,雇主和員工各負擔一半。如今,費用已經漲至3.05%,2015年開始,無子女者還須多繳0.25%附加費。
然而2017和2018年,德國的照護保險連續兩年入不敷出,虧損分別為24.2億歐元(約847億台幣)和35億歐元。近年來要求國家「用稅金補貼照護保險」的聲浪不斷。
除了社會高齡化之外,主要原因還有2016至2017年間的照護改革。當時《加強照護法》(PSG)I、II、III不僅放寬相關標準,還將認知技能納入失能評估的考量,讓更多人(尤其是失智症患者)享有申請照護保險補助的資格,進而擴大了受益範圍,也增加了支出負擔。
養老院與照護機構的品質問題
光是醫療方面的照護,德國已有高達60%的養老院被驗出有問題,1/3照護機構在餵食、確保照護需求者補充足夠水分方面有所疏失。
這些長照醜聞背後發生的原因,往往都與照護專業人才短缺所導致的工作過勞,以及無法周全對待每一位失能者有關。再者,過勞的照護人員因為身、心理壓力過大,經常選擇提早退休或轉行,導致留下來的同事工作負擔更重。
福州回應豪華活人墓:迅速清理 十日內平墳恢復植被
2019-03-29日,新華社對福州沿海部分地區毀林建造豪華活人墓問題進行監督報導。福州市委市政府立即部署開展整治行動,要求對文中提到的活人墓,所在地區要迅速清理,十日內平墳恢復植被。
回應
不作為,放任多久了呢?
評論好搞笑,在河南平墳的時候,都在攻擊政府不講理,現在又攻擊不作為
民工住進南京明代公主墓直接睡石棺上,街道辦:已勸離
2019-03-27,江蘇南京雨花區一石刻園內的明代墓葬中住進民工的消息引發熱議。記者從當地街道辦事處瞭解到,目前已勸離民工,並安排專人長期值守,對於有需求的民工可提供幫助求職和救助。
回應
民工雖有生活上的艱難,但要懂:古代墓葬絕對是歷史文物,任何人都需保護它
生活能過好一點,誰又願意在墓裡呢。沒飯吃,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的是你!沒飯吃?中國的農民工有家有房有地的,外出只不過打工而已;看報導,他們半年沒活了,既不換地方,又不回家,這是農民工?(不過從你們這些聖母白蓮花的評論角度看,也沒把它們當成農民工)
相關新聞
柬埔寨金邊墓園貧民窟活人比死者多
菲律賓逆境生機 5萬人夾縫生存以墓為居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和墓地住在一起? 2017-10-17 中華網
其實與墓地同居,一開始並不是他們主動選擇的。
在江戶時代,日本為了阻止基督教在日本的大肆傳播,挑戰佛教的地位,設立了寺院與信徒的關係維繫制度。那時在一座村莊裡,很多時候只有寺廟主持會識文斷字,掌管著村民的一切。村裡只要有人去世,必須也只能埋在寺院內。因此日本寺院及周圍,開始有了很多墳頭的雛形。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一場空前的災難席捲了東京和橫濱,地震和火災損毀了大量建築。震后土地重新規劃,東京都政府和寺廟達成協議,重新分配了擁有巨大土地的寺廟,順帶也影響到了墓地的遷徙,寺廟可以在城區保留小塊墓地。自此之後,寺廟裡的墓地被分割成了一個個小塊,慢慢形成了城區里隨處可見的墓地群。
日本學校為何允許女生穿褲裝校服 2019-02-19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東京都中野區政府出臺決定,從今年春暖花開的4月開始,允許區內公立初中女學生選擇穿褲裝校服。另外,還有消息稱,東京都世田谷區政府也計畫從今年4月起,允許區內29所初中女學生選擇褲裝校服。
裙裝還是褲裝的校服,從來都不是兩個選擇中何者更優的問題,而是關乎自由選擇的問題。而這裡的自由,一方面是個人喜好的自由,一方面則是性少數群體的自由。只是,考慮到性少數群體學生,尤其是性別認知障礙的學生(生理性別為女性而心理性別為男性)傾向於選擇褲裝,也就可能會給所有選擇褲裝校服的女生帶來懷疑,未必不會導致欺淩。因此,在給予學生這樣的自由時,同樣要在校內開展教育普及對於這種自由的和自然的正確認知。
201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就已呼籲全國的學校考慮學生們對於性別認知的不同,給與選擇選擇校服的自由。基於這一號召,日本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正在將女學生的水手服更改為男學生的校服。
人們都說日本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但這種自由是指集體之外。在一個集體之內,成員就會受到這個集體的各種束縛,而正是這種束縛和條條框框,讓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被評價為“高素質”。但是,時代正在變化。正如原文部科學省副大臣鈴木寬所說,日本和歐美國家一樣,都面臨著近代化以來前所未有之變革的臨界點。
不久前,日本有的學校要求天然茶色頭髮的學生必須將頭髮染成黑色,有的學校甚至不允許不染黑髮的學生上學,關於學生裙下必須穿著白色內褲等“校規”也頗受批評。人們看到時代變化帶來對自由的追求,這無關乎校服是否好看,而是關乎學校在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變化。相信今後,日本的校園內也會有更多的自由,而這種自由會伴隨著日本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回應
中國部分學校要求在指定的日子穿正裝或運動裝,統一著裝,老師巡查,違者扣班級分,已經很麻煩了,沒想到日本的校規比中國還嚴。
日本就愛「過度包裝」 環團:限塑政策努力不夠
明亮乾淨的超市裡放眼望去,所有商品不管是生鮮、水果,還是午餐便當,全都用塑膠包裝的漂漂亮亮;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塑膠產品,但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一次性塑膠產品垃圾也受到關注,日本政府提出新法案,希望能藉此揮別塑膠大國的惡名。
2018年6月的G7峰會上,日本以國內限塑法規尚未完備為由,拒絕簽署加拿大提案簽署「海洋塑膠憲章」;但接下來,日本即將在6月於大阪主辦G20,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推動簽署「海洋塑膠憲章」,因此在國內大力推動動禁用塑膠的活動與新法。
根據聯合國統計,日本人均塑膠用量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凡是訪日買過伴手禮的人可能都有感,商品層層細緻包裝,隱藏著日本特有的「多禮」文化,卻也造就了驚人的塑膠使用量。
日本在2018年首次提出解決方案,目標要再2030年前,把每年高達940萬噸的塑膠垃圾量減少25%。而其中一個重要做法,就是要求商家收取塑膠袋費用。
截至目前,日本政府的方案對其它一次性使用的塑膠用品,包括吸管或塑膠杯等在內,仍缺乏具體做法,而在中央政府行動緩慢的情況下,有地方政府和企業早已自行先採取限塑行動。京都附近的上勝町就訂下在2020年前達成零塑膠垃圾的目標,而京都市也早就禁止零售業者提供免費塑膠袋。
環保人士指出,日本推行限塑政策最大的阻礙,就是無所不在的便利商店協會。日本綠色和平人士石原賢治表示,東京都曾試圖推動禁止免費塑膠袋政策,但因為便利商店協會的反對而作罷。石原也指出,儘管日本民眾對塑膠垃圾問題意識提升,但日本高度垃圾分類回收以及乾淨的街道,也讓民眾無法察覺塑膠垃圾問題的嚴重性。
日本食品衛生頻曝丑聞引眾怒
近來,日媒接連曝光數起食品衛生醜聞。先是餐飲連鎖店“大戶屋”店員在網上發佈裸體玩弄客人食物的“不雅”視頻;而後,又是日本著名回轉壽司連鎖店“庫拉壽司”被爆用垃圾桶裡的魚做壽司,引發眾怒;還有把吸管直接放到飲料機裡喝;做菜時大聲唱歌,口水四濺,這都是發生在日本大型連鎖餐廳廚房裡的真實場景。此外,日本著名大型連鎖便利店7-11也被曝出“員工舔商品”“拿食物擦地又重新炸給顧客吃”等亂象。就在上個月,一段7-11的店員從關東煮的鍋裡取出食物讓另外一個店員吃,然後另外一個店員把關東煮又吐回鍋裡的視頻,迅速在網上擴散。相關涉事企業都表示,已經進行了嚴肅處理,發佈視頻的相關職員均已被處分或解雇。
相關新聞
日便利店加盟業者難撐24小時營業
超商不再24 小時營業,特定商圈門市假日打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K_zLcH1u0
為什麼韓國人對經濟進步無感
韓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韓國在環境、就業、社會分配等生活品質方面還不盡如人意。普通人“壓力山大”,很難體會到人均收入3萬美元時代應有的幸福感。
原因是:工作時間長、社會福利少。“5030俱樂部”跨入3萬美元門檻時,平均年工作時間1713小時,而韓國2017年是2024小時。在社會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方面,“5030”平均數據是20.7%,韓國2018年只有11.1%。
普通韓國人的收入也增長緩慢。韓國著名經濟學家張夏成在他的《韓國式資本主義》一書中提出一個概念叫“三無增長”,即無就業、無工資、無分配的經濟增長。從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間,韓國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3.8%,但居民實際工資收入的增長率僅為2.1%。勞動收入分配率從1998年的80.4%下降到2012年的68.1%。
觀察韓國的中下層社會時會發現,韓國就業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非正規職的問題,類似於我們所說的“臨時工”問題。在韓國,有大約1/3的工資性勞動者屬於非正規職,他們的月平均工資只有正式工的一半。雇用非正規職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也是普通國民收入難以很高的重要原因。
在韓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2018年韓國總體失業率為3.8%,但20-29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9.5%。與青年就業問題相關的原因是,前些年韓國出現了“拋棄”戀愛、結婚、生孩子的所謂“三拋世代”,近年來升格為“N拋世代”甚至是“全拋世代”。這些年輕人對未來感到不安,沒有上一代韓國人的奮鬥和吃苦精神,對未來都不抱憧憬,進入“低欲望社會”。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韓國的出生率急劇下滑,少子化、老齡化發展迅速,發展前景不容樂觀。(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回應
韓日本質上還是資本主義一個縮影
董向榮:人均3萬,韓國人為何高興不起來 2019-03-18 環球時報
根據韓國統計廳最新發佈的資料,2018年韓國人均GDP達到31370美元,人均GNI達到31349美元,首次突破3萬美元大關。在韓國,有“5030俱樂部”的說法,即世界上人口超過5000萬、人均GNI超過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俱樂部,成員有美德法英日義等六國。
韓國是如何實現人均3萬美元的
一是韓國經濟崛起的起點低。1945年,朝鮮半島剛剛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卻又陷入美蘇單獨佔領而帶來的南北分裂,南北在1948年單獨建國。1950年到1953年,在全球冷戰的大背景下,一場慘烈的熱戰把朝鮮半島變成了戰爭的廢墟。韓國正是在戰爭的廢墟上,在美國、日本的援助下,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拉開了經濟增長的序幕。韓國充分利用一切發展機會,走上一條通過出口導向型增長實現經濟起飛的道路。從196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韓國經濟開始數十年的快速增長。1996年,韓國躋身OECD “富國俱樂部”。2006年,人均GNI達到2萬美元;2018年,人均GNI達到3萬美元。
二是韓國經濟發展之艱難。韓國只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資源稟賦條件非常有限。韓國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實現國家發展。舉個例子,關注韓國的人可能看過電影《國際市場》,其背景就是韓國向德國派遣礦工和護士,賺取當時緊缺的外匯。韓國在1963年至1977年先後向德國派遣了7936名礦工、11057名護士。1964年12月,韓國總統朴正熙與夫人陸英修訪問西德,他們特意去魯爾煤礦看望韓國同胞,大家齊聲唱起國歌。朴正熙感謝他們為了家人遠離故鄉來到西德辛苦工作。第一夫人陸英修也不禁暗暗拭去淚水。1965年至1975年派德礦工、護士,向韓國匯款的金額共達1.15億美元。
韓國發展的國內因素,在於大企業的增長模式。大企業在現代經濟增長中,企業組織的發展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農民從農村分離出來—大量的個體企業出現—民營非個體大企業出現—技術升級—壟斷大企業向國外擴展空間。在政府的選擇、扶持和刺激下,韓國大企業的發展已經完成這一過程,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為韓國利益征戰的騎士。這是韓國獨特的發展戰略的結晶。儘管其對韓國經濟的控制已經觸及國民經濟安全,但毫無疑問的是,大企業是韓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韓國人的驕傲。
韓國頂級男團成員勝利事件繼續發酵 更多細節爆出 2019-03-14 觀察者網
韓國頂級男團Bigabang成員勝利被爆涉嫌打架鬥毆、吸毒、組織迷奸、性招待客戶等一系列事件後,此事風波逐漸擴大至韓國半個娛樂圈,不斷有藝人被爆與此事有關。此外,韓國媒體所公佈的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幾名涉案男藝人不僅迷奸女性,還有人曾經在賄賂員警高層後成功掩蓋過失,輿論也逐漸開始轉向警方嚴重失職及受賄的嫌疑。14日,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再次在公開會議中強調徹查此事,“一些名人竟然做出偷拍並散佈不雅視頻的行為,這是抹殺他人人格的反人類罪行,警方應對此追查到底,匡扶社會正義。”據悉,目前韓國警方共有126名相關人員參與此案的調查。
回應
居然沒有一位遭侵害女性報案,整件事還是打架鬥毆引起的。這後面都有些什麼故事啊?
報案有什麼用?員警都是他們的人。而且在韓國,掌握資源的大佬眼裡,你們藝人就是給大佬睡的。你爆料出來,你就是找死。
韓日的娛樂圈都是很變態的,藝人是沒用人權的,都是公司的奴隸
韓日本質上還是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
倒不如說這是一個縮影,被資本主義侵蝕的太厲害了,娛樂圈只是表像!中國的資本還可以約束,由於歷史底蘊,中國的各種力量也更容易平衡。
日本環保是被吹上天了,但這些中國能做到嗎? 2019-3-14 吳建
日本官方宣佈2018年訪日外國遊客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其中,接近三成遊客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遊客喜愛前往日本旅遊,除了區位文化、價格等因素外,良好的旅遊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日本是當今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細緻到被網友戲稱為“喪心病狂”。以礦泉水瓶為例:先把瓶蓋取下來,再把瓶身上的塑膠紙撕下來,然後將瓶蓋、塑膠紙、塑膠瓶分別扔到三個垃圾桶。記得2012年前往日本旅行,筆者在服務區見到10個垃圾桶一字排開,那場景還是挺壯觀的。
上述這些情景,在日本很常見,也確實是日本人的優點所在。但在某些大v筆下,卻成為了“中日對比”的說辭。在這兒,我主要想談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1、為什麼說日本的環保理念還是被吹得過度了?;2、垃圾分類等日本做得很到位的事兒中國能做到嗎?……
相關新聞
聯合國環境大會塑膠垃圾決議案因美國反對“觸礁”
中國2017年7月拒收外國「垃圾」 英國廢塑膠「轉賣台灣」暴增10倍: 歐美塑膠垃圾的新出口地轉向東南亞,包括台灣,還有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
回應
日本和挪威,兩個非法捕鯨大國,既非法又怕死。
文章論據有漏洞,歐美日的垃圾迴圈利用率高,因為當資源出口給中國了。
大家還記不記得,從中國以後,日韓美歐突然垃圾成山?
知乎上的答主在日本的留學生。垃圾處理廠把回收來的已經分好類的垃圾最後又混在一起燒了。
日本分類政策在其他地區早就有反對派那這個做文章了,結果日本誰不反抗,就算忍受非常麻煩的生活,也不敢出來順說反對
日本的小縣城比大城市乾淨,大城市人少的地方比人多的地方乾淨;寫字樓下的花壇上就有人扔著飲料罐和塑膠瓶,清潔大叔一臉鄙夷地把瓶子中的飲料倒出來後再收起來,海邊步行道的綠化帶上也有隨手丟棄的飲料罐;日本國內公共場所禁煙,但是商場樓下、步行街上一樣有人在抽煙。其實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可能哪個地方的人就天生不會亂扔垃圾,管得嚴一定會乾淨一點。說句題外話,日本的景區河道裡,一樣可以看到很多硬幣。
我想問下作者,把福島核電站核洩露污水直接排到海裡,這種環保境界除了日本誰能做到?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作者,中國做不到。
日本人的邏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而且面臨嚴重懲罰的,一般會遵守,比如垃圾分類;如果法律沒規定的,一定是利益最大化,比如捕鯨。所以不必把日本人神化了。
Pornhub數據大公開 猜各國女用戶最常看哪類AV? 2019-03-14 香港01
Pornhub是全球最大的成人網站,不時都會公佈一些有趣數據,近日又趁婦女節,公佈了世界各地女用戶的觀看數據!
1.非洲用戶比較重口味?
Ebony可以簡單理解為黑人情色影片,其實只要膚色比較深,例如東南亞等都被包含在內,主要的流量來自非洲,在2018年,Ebony是Pornhub全年搜尋榜第11位,來自南非的用戶花費在Pornhub的時間平均是10分57秒,在所有國家中排第二!而南非的女用戶,對比其他國家,搜尋「Ebony」的次數高出167%、「Ass」高出109%、「Hardcore」高出97%,嗯,的確是有點重口味。
2. Hentai稱霸東歐
東歐女用戶最多搜尋的是Hentai日文中的「變態」(変態),一般指向我們所說的成人動畫,有時候一些cosplay也會有Hentai的標籤。誇張的乳量或者古怪體位,都是賣點之一。
3.女同稱霸世界
Lesbian是當年女用戶最常看的種類第一位,在男用戶之中排名只有第四名,主要流量來自美洲、澳洲。
4.想看自己人?
不同國家的女用戶,都會看自己國家的AV,數據比其他國家高出數400%至1700%。
5.愈年輕愈Henta
18至24歲的女用戶,比起整體女用戶看Hentai的次數高出81%,55至64歲的女用戶看Vintage的次數,亦比整體女戶用高出78%,在AV上都可以看得出年紀上的差距和代溝。
6.中國人最愛看的是Japanese
7.日本人最難看到自己的AV
日本看自己國家的數據比其他國家高近600%,因為日本國內對版權的控制非常嚴格,所以要用比較複雜的方式才可以看到。
其次,地方和中央財政都面臨巨大壓力。與經濟高速增長期不同,現在日本經濟已陷入低增長或零增長,從中央到地方普遍“錢緊”。日本的絕大部分基礎設施主要由地方負責維持管理,但日本地方政府中有70%以上已陷入“慢性財政困難”,約有60%的地方政府認為以現在的預算規模無法進行修繕。
第三,人員和技術方面也面臨重重困難。隨著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加重,日本的人口正在減少,其中大都市圈以外的地方更為嚴重。許多地方政府土木建設部門的職員寥寥、技術能力不足,連檢查的品質都難以保證,所以普遍感到無力招架。
為解決這一困境,安倍內閣不得不決定實施“三年緊急對策”,到2020年度投入3萬億日元以改造和充實基礎設施。從世界範圍來看,社會基礎設施的老化問題並非日本所獨有。美國於上世紀30年代實行羅斯福新政大興土木,進入80年代後基礎設施老化嚴重,給美國經濟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甚至出現了“荒廢的美國”之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與日本相比,工程量更大、更集中。另一方面,在一些工程的品質和保養維修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若干年後,我國的許多基礎設施所面臨的保養維修問題可能比日本更突出。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財政收入的增勢可能減緩。為此,我們應該密切關注日本解決基礎設施老化問題的經驗和教訓,早日就此問題做好相關籌畫和安排。(作者是旅日華人學者)
馬成三:日本基礎設施老化危機的啟示 2019-03-11 環球時報
“3•11東日本大地震”不知不覺已經過去8年,在那次大地震後日本喊出了“復興和重建”。在此之後,結合著安倍政府打出2020年東京奧運經濟牌,持續提升建材、土木等市場需求,給予了日本建築業更多刺激和拓展復活空間。統計顯示,日本不少知名建築企業收益均創紀錄,奧運場地建設、首都市中心開發、大型公共投資等都呈現活躍狀態。但是形勢大好的背後,卻掩蓋不了一個巨大問題困擾著日本,這就是社會基礎設施的老化危機。
東京首次舉辦奧運會是1964年,當時日本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東京周邊以及其他相關地區借奧運會的“東風”,建成了包括東京到大阪新幹線在內的許多大型社會基礎設施。其實,不僅限於東京奧運會前後,在長達近3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整個日本列島幾乎到處都大興土木,集中建設了大量的公路、橋樑、隧道以及上下水道等設施。這些設施使用年限多為50年,因此當年建設的許多設施如今已經或者即將迎來使用時限。
在這一背景下,近年來新幹線車站、橋樑、隧道等基建設施事故頻出,已經成為日本社會一大安全隱患。有統計顯示,日本全國70萬座左右橋樑中,有2000座以上已是通行禁止狀態,近2400座因安全隱患實施交通管制,急需修繕的問題橋樑則占總數的3至4成。
雖然日本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國土交通省專門成立“社會資本老朽化對策會議”,制訂了“基礎設施長壽化計畫”,但要進行維修管理難度並不小。
首先,當前的日本經濟重金融輕實體,公共設施建設日漸被遺忘。根據日本方面的調查,到2033年日本幾十萬座公路橋、隧道、水閘迎來“50大壽”的比例都在60%上下。現在的技術為前提,到2033年度的維持管理和更新費用將達4.6萬億至5.5萬億日元。這還不包括用地費、補償費和災害修復費。很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都沒編列這部分資金。
日本醫生活活累成“病人”的背後 2019-02-28 蔣豐
白衣天使,救死扶傷。身穿大褂累癱在地板上的手術醫師,成了人們眼中“最可愛的人”。在日本,除了這種光輝形象,醫生還與收入不菲、擁有配得上被稱為“先生”的高層次身份等掛鉤。可是,近年,日本的醫生們日子過得苦。
由於醫生職業加班過勞等現象日趨加重,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向有關智庫委員會提交地方醫生勞動改革方案,提出把每年加班時長上限確定在1900-2000小時,遭到雪花般的批判和非議。無奈之下,近日將上述數字下調至1860小時。
科學研究表明,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將大大增加心臟疾病和腦梗塞等風險,救人無數、克病如山的醫生對此也不能“免疫”。調查顯示,醫生因過勞導致的處方失誤、診斷失誤事故頻發,接受前一天曾值夜班的醫生做手術的患者事後併發症幾率高出45%。可以說,本應是擔當救主的醫生,卻成了不折不扣的“殺手”。這種背後苦衷,來自於多方面原因。
一是醫師分配不均和不足現象進一步加劇。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推測,即便全力提升醫師力量保障水準,2036年仍然會有12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5300人以上的缺口。如有關保障力度不足,將會有34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超過3萬人的缺口,日本醫院面臨嚴峻的“無米之炊”危機。此外,受都市圈一極化影響,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醫師數量較為充足,而地方省市則青黃不接,地域差異明顯,中小城市醫師工作壓力大大增加。
二、醫療職場“忍耐型”文化作祟。日本職場向來等級森嚴、人際關係謹慎特點突出,勞動環境相對壓抑,醫生行業面臨更甚的精神、肉體等多重壓力,而絕大多數人則往往選擇忍辱負重,滿負荷運轉。雖然2018年調查顯示,84.2%的醫師因“惜命”反對政府對涉及加班限制政策實施寬鬆化,看上去醫生們的維權意識在提高,但加班卻照舊。
三、政府研判或存在“盲區”。日本醫師不足問題始於1982年一份內閣決議,當時日本政府認定“2007年醫師數量將過剩”,採取縮減和抑制性政策。實際上,和經合組織國家醫生平均數相比,日本醫生缺口高達12萬人。
高度的現代醫療水準和良好的護理條件步入超老齡化階段的日本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度過發展瓶頸的重要保障之一。日本醫生的苦衷,反映的既是一種社會文化,又是一個時代特徵,對於同樣處於人口結構、醫療體系轉型的中國也有引鑒意義。
日本人離不開的“中國製造”包括它 令很多人吃驚
在日本,長期以來對“中國製造”的印象一直比較刻板,“雖然便宜,但品質差”,這種評價是主流。不過,最近這種看法正在發生變化。
《日本經濟新聞》的專欄作者青樹明子在其2019-2-25刊發的文章中關注了這一現象,以下是這篇《受日本人歡迎的“中國製造”有哪些?》
在日本暢銷的中國產品實際上種類繁多。與以往不同,在清楚認識到屬於“中國製造”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再購買的商品也有所增加。
不僅如此。還有在日本市場非常暢銷的中國產品。
例如充電線、個人電腦的滑鼠、溫度計、衣服、童裝、生活雜貨、旅行用品、寵物用品等等,這些大部分為“中國製造”。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百日元店”的商品和快速時尚也不例外。當然,日本人是在充分意識到這些是“中國製造”的基礎上購買的。
令很多日本人感到吃驚的一樣東西是墓石。
筆者本人也有過經驗,在想建造墓地時,遲遲買不到墓石。據稱其原因是“正等待從中國進口”。據說在日本墓地使用的墓石中,使用“日本產岩石”“在日本加工”的情況幾乎不存在。80%使用中國產的岩石,在中國加工。據說在中國加工印度和歐洲的岩石再向日本出口的情況也很多。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日本人在離世後仍享用著“中國製造”。
烏龍茶和普洱茶等中國的茶葉自不必說。在日本銷售的烏龍茶飲料的塑膠(PET)瓶上就印有“使用中國福建省茶葉”的宣傳語等,這已經成為一種品質的保證。
最近,受歡迎的中國產品還有中國的電視劇。在日本,收費的電視劇網站開始受到歡迎。這些網站可以收看全世界的電視劇,據說其中中國電視劇特別受到關注。類似于過去的韓劇熱潮。
劉軍紅:經濟復蘇(楨:?) ,日本人卻沒獲得感 2019-02-22
1月底,日本政府發表《月例經濟報告》指出,“安倍經濟學”下的日本經濟已實現連續74個月的擴張。這對日本而言無疑是福音,但是日本國民似乎高興不起來。原因在於本輪經濟景氣擴張是財政、金融政策刺激的結果,而不是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升帶動的復蘇。
日本此次經濟景氣擴張的最大特點是,6年來名義GDP的平均增長率達1.8%,但與高速增長期相比,不到1965年到1970年的平均11.5%,也比不上1986年到1991年泡沫景氣時期的平均5.3%,其主因是少子老齡化的人口結構難以產生創新驅動。
第二個特點是,作為經濟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整套出籠,持續加強,支持了日本經濟長期復蘇局面。安倍二次執政後,重整2006年的“安倍經濟學”,更加大膽地使用量寬和零利率政策,利用“金融抑制”,推進日元貶值,進而推升股價。過去6年,日元兌美元一度貶值約4成,日經股指上升2.7倍。虛擬資產繁榮,使得安倍內閣支援率保持相對高位。
但日本經濟的復蘇也暴露了本身的脆弱性。一是企業收益擴大,但日本人的實質工資未增,個人實際消費支出停滯,甚至為負值。二是名義GDP增速高於剔除價格影響的實質GDP增速,稅收增加,國民實質負擔加重。尤其是消費稅率上調,個人稅負陡然上升,2013年到2018年稅收增加37%,而同期名義GDP增加8.8%,呈現明顯不平衡。
金融危機後,日本對華貿易結構變化,由原來的對華出口以原材料、生產設備和零部件等為主的垂直分工結構,轉為在化工原料、一般機械、電子機械等領域,相互貿易擴大,互有交易的水準分工結構,這反映了中國產業向全球生產鏈的中高端平移。
另外,日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日本順差增加,如2018年近700億美元。同時,日本企業對美投資增加,收益擴大。中國、東盟和美國市場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收益最大的市場。這樣,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日本對中美市場均等依賴。由於中美貿易戰對日本貿易、投資同時構成影響,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面臨多元複雜風險。
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6.6%,雖不算低但也是28年來最低。美國經濟迎來減稅效果衰減,財政刺激鈍化期,金融政策、貿易和產業政策調整,導致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而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今後將面臨巨大風險。(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肯雅等國提交議案點名批評日本導致象牙偷獵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19-02-05,肯雅等國向《華盛頓公約》秘書處提交了議案,以為防止不絕於後的偷獵非洲象獲取象牙行為有必要消滅需求為由,要求禁止各國國內象牙及象牙製品的銷售。其中點名批評日本,認為日本國內交易的管制寬鬆導致偷獵及違法交易。
在日本,以是在公約進行限制前取得的合法象牙為由,象牙印章及裝飾品等大量流通。5至6月在斯里蘭卡召開的締約國會議上,如果該議案獲得投票國三分之二贊成就將通過,日本或被迫進行應對。
以往締約國會議通過的決議中,要求在國內象牙市場助長偷獵及違法交易時,政府需關閉市場。日本政府主張國內市場受到嚴格管理、與偷獵無關,因此沒必要關閉。
此次的議案以肯雅及尼日利亞等非洲象棲息的國家為主提出。刪除了“助長偷獵及違法交易時”這一條件,要求“有著國內市場的所有國家迅速關閉市場”。
議案批評日本等國的市場“使偷獵及違法交易的象牙偽裝成合法的‘洗白’成為可能,進一步助長需求,導致偷獵愈演愈烈”。還提到從日本違法攜帶象牙出境,以及國內違法交易被曝光的實際情況。允許極少部分象牙產品作為禁止交易的例外。
熟悉象牙交易的NPO法人“虎與象保護基金”秘書長阪元雅行表示:“(議案)表達了這樣的危機感,即如果不在所有國家關閉國內市場,嚴重的偷獵和違法交易就將持續。點名批評日本,份量很重。”
一直以來,日本都存在著以研究為藉口捕鯨、虐殺海豚的惡行,因為在象牙貿易過程中扮演著仲介的角色,日本遭到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指責:“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象牙市場之一,是活躍的象牙加工產業的故鄉,也是以個人收藏的形式,存儲了大量未加工象牙的國家”。2011年至2016年間,從日本非法出口的象牙和象牙製品中,被中國執法部門收押的就有2.42噸。在同一時間內,在日本因非法進口而被收押的象牙和象牙製品不超過43千克。ETIS的資料顯示,象牙製品有著從日本出口往中國的傾向,按重量計算的話,這種非法出口活動占所有象牙非法出口的95%。這一結論也證實了日本是以東亞市場為目的地的非法象牙供給源。
一直以來喜歡象牙和象牙製品的中國已經在去年表示,2018年開始將中斷象牙交易。然而,日本對於國際環保組織提出“關閉象牙市場”的要求一直都持拒絕態度。
回應
媒體要跟進報導出來,其實很多象牙/都是加工後最終市場在日本消費!
首先,日本缺乏對勞動時間的有效法律限制。日本《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每週為40小時,但根據第36條,只要達成協議,法定工作時間外的勞動、節假日勞動均被認可。如果工作繁忙還可以簽訂“附帶特別條款的36條協定書”,超過加班時間標準也被認可。
2018年日本出臺了《勞動方式改革法》,通過特別條款規定了加班時間的上限。但是,這一上限高達每月100個小時。而且,在實際執行中,很多企業並不會將正式員工的“自願加班”計算在內。因此,這項法案究竟能發揮多少實效,具有很大不確定性。換句話說,從法律上看,日本的工作時間沒有“強制性”,只有“無限性”。
另外,由於日本習慣採用“集團作戰”模式,在招聘模式上一般是先招人再確定大體職責,而且隨時變動。歐美國家則是先明確具體職責再招人。為此,日本員工很難分清彼此的工作職責,也無法確定哪些工作屬於自己“職責內”,哪些工作屬於“職責外”。這導致從工作內容的角度無法劃分哪些工作屬於“加班”。也就是說,日本人的工作內容也具有“無限性”。
所以,日本要解決“常態性加班”問題,需要從社會結構等根本性問題入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社會工程。不喜歡經常加班的日本人,看來短期內是沒指望了。
日本人加班成狂源於惡性社會結構 2018-12-25
近年來,已經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正在加速調整勞動體制。以女性、老年人、外國人為中心的各種勞動力量,成為日本擴充“勞動大軍”的主要對象。可是,相關政策的實際推行中,日本最具特色的工作方式——常態性加班,成為了最大的障礙。
日本人究竟為什麼要經常性加班?常年來,不少學者從日本文化的角度進行闡釋,認為二戰後日本人復興國家及出人頭地的強烈欲望是主要原因,頗具說服力。不過,隨著時代變化,如今的日本人加班,文化或許不再是主要原因。畢竟,站在“理性人”的角度,這世上天生喜歡加班的人,肯定不是大多數。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常態性加班”,就成為了國際社會批判的對象。此後,日本人的平均勞動時間逐漸減少。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人的勞動時間突然明顯減少,讓世界刮目相看。可是,這背後卻有“貓膩”。
經濟長期低迷的背景下,日本企業開始大量雇傭臨時工、派遣員工等非正式員工,不斷增加這一部分員工數量。很多因丈夫收入難以支撐家庭的主婦,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紛紛加入其中。截至2017年,日本的非正式員工已經超過了員工總數的40%,成為一種“奇觀”。
日本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對非正式員工一般按小時計算工資,不會拉長勞動時間,以獲取“黃金勞動效率”,因此非正式員工的勞動時間很短。而另一方面,日本企業鼓勵正式員工“自願加班”,以拉低實際薪酬。這樣一來,由於非正式員工大幅增加,日本人的整體勞動時間減少,從資料看加班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實際上非正式員工和正式員工都未獲得真正的“勞動福利”。
即使在自動化和互聯網等創新技術突發猛進的今天,日本人的勞動狀況依然沒有因此改善。這又是為什麼?
一些運營商的“免費低價住宿所”裡,入住者每月領取的生活保障費、住房補助等,大部分以“設施利用費”的名義被徵收,而且還要支付高昂的伙食費、水電費和公用費,入所者的生活保護費等幾乎留不下一分。
還有更惡劣的運營商,以“金錢管理”為名,將入住者的生活保護費等全部收走。對於沒有申請到社保領取資格的入所老人,則以“設施內工作”的名義,強制他們勞動來抵扣“設施利用費”。一個簡易設施裡,有時候能容納50至200人,形同“奴工工廠”。
2015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實施的調查顯示,原本作為暫時居住場所的“免費低價住宿所”,入所期間長達4年以上的入住者超過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入所者一旦進入“免費低價住宿所”就很難出去,直至被運營商榨幹到死為止。
如果日本讓這種畸形的“貧困商業”發展下去,不僅貧困老人的權益會受到嚴重侵害,還會引發各種社會問題。因此,日本急需檢討與完善相關政策,不讓本已弱勢的貧困老人再被惡商榨完最後一滴血。
日本福利住所竟成為惡性商業的溫床 2018-12-25
最近,日本針對弱勢群體的支援設施出現了大問題,讓“保護所”成為惡性商業的溫床,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
截至2018年7月,日本的生活保障費領取者約210萬人。自2015年3月領取人數達到峰值後,日本生活保障費領取者開始減少。從領取者的類型來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年輕人群有所增加,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復蘇逐步減少,單親、傷病、殘障人士的數量也同樣減少。
而另一方面,領取生活保障費的老年人家庭卻在迅速增加。從家庭類型來看,老年人家庭已經超過總數的5成。從領取者來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占到了總數的47%。近20年來,領取生活保障費的日本老年人增長了2.4倍,其中“高齡單身者”的增加速度最快,很多人居無定所,無家可歸。
為失去住所的弱勢群體提供住處,被日本定位為社會福利事業之一。這種設施一般被稱為“免費低價住宿所”,是生活困難老人的“接納器”。日本社會福利法規定:“免費或低價為生計困難者提供簡易住宅及其中的各種設施。”而且,日本生活保護法以“居家保護(自有家的生活支援)”為原則,輔助性救護和生活設施被定位為“保護設施”。這種情況下,“免費低價住宿所”在法律上被看作福利設施。其實,日本單身老人即使想租借民間公寓,也經常被拒絕,再加上養老院等設施嚴重不足,“免費低價住宿所”就成了他們最後的去處。
由於日本相關法律規定少、運營標準低,自1999年《特定非營利活動促進法(NPO法)》實行以來,“免費低價住宿所”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在日本湧現出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一部分運營商不斷擴大“免費低價住宿所”的入所人數,甚至派出工作人員四處去“勸誘”老年流浪者。而這些失去住所的老年流浪者中,很多符合日本領取生活保障費的條件。此時,運營商就會以入所者的名義,向日本福利事務部門申請生活保障費等生活補助,從中獲利。這種所謂的“商業模式”,讓“免費低價住宿所”的規模快速擴大,運營商中8成左右都是各種所謂的“非政府社會組織”。
日本財政預算創新高哪來的底氣? 2019-01-09
最近,日本政府公佈了2019年度預算案,財政支出達到101萬4564億日元(約合6.2萬億人民幣), 預算首次超過了100萬億。
日本此次預算創新高有一個重要原因:大幅度發放“返利”。安倍政府已經宣佈,將提高消費稅率至10%。可是,在經濟呈現衰退勢頭、全球經濟形勢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增加消費稅遭到了各界的非議與批評。為了減少阻力,挽回民意,安倍政府計畫推出非現金結算返利等優惠措施。這一部分需要花費2萬280億,遠遠超過了1萬3000億的消費稅增稅收入。本為增加財政收入的消費稅增稅,現在卻要“倒貼”,究竟意義何在。為此,很多日本民眾憤怒地表示,關係國計民生的財稅政策,已經完全淪為了政治工具。
預算中,社會保障費用比上一年多出1萬億,達到34萬587億,創下歷史新高。隨著老齡化日益深化,日本政府用於老年人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支出年年膨脹,占到了社保費用的絕大部分,導致中青年群體強烈不滿。為此,安倍政府宣佈,將對幼稚教育、保育實行免費政策。這樣一來,中青年人群的情緒得到了安撫,可是預算裡又多了一筆剛性的巨大開支。此外,日本的防衛費用在新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基礎上,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儘管如此,日本政府依然主張債務與擴大財政支出可以並存,因為政府發行的國債面額比當初預想的少。可是,國債的價值並不能簡單通過面額來計算。而且2018年日本政府還追加發行了國債,年度發行額超過了2017年。
如果日本政府減少國債發行,財政收入真的沒有問題嗎?日本政府預計的2019年度稅收,超過泡沫經濟時期的62萬4950億。但是,前提條件是經濟增長率達到2.4%,比民間機構的預測要高很多。
1965年,日本政府在二戰後首次發行國債,1989年日本政府的國債金額超過161萬億,2019年將達到897萬億。即使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黃金增長期”,稅收充沛的日本政府也無法控制財政支出,減少國債。不知日本政府今後有什麼良策,能夠在財政開支創新高的同時削減國債。
女偶像唆使男粉「強暴隊友」! 竟布局當鄰居一年多 2019-01-13 nownews
這實在太惡劣了!日本組合AKB48的新潟姊妹團NGT48,日前驚爆隊中23歲成員山口真帆,竟險些在家中被2名男粉絲強暴,要不是她機警脫身報警,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現在案情有更多細節傳出,這2個男粉不僅是她的同團隊友唆使去強暴她,甚至還在她住家附近布局了一年多之久,相當恐怖。
該事件曝光後,不僅在日本越鬧越大,連英國《每日郵報》、美國《時代雜誌》及Billboard等海外新聞網站都有報導,引起國際關注。雖然負責營運NGT的公司已發出道歉聲明,但仍未能平息外界不滿,網友已經聯署要求NGT劇場負責人今村悅朗辭職,直到今日已有超過5萬人參與聯署聲討。但今村悅朗至今都未露面回應事件。
更誇張的是,明明當事人山口真帆是受害人,該公司卻在上周,要爆瘦近5公斤的她,在台上就被襲擊一事鞠躬道歉,讓外界紛紛砲轟NGT方面處理不當。
根據《週刊文春》報導,指兩名襲擊山口真帆的粉絲,其實還有同黨,而且這群所謂的男粉絲被稱作「Z團」,裡頭的人都專門向偶像下手,如今被查出,而且NGT人氣成員中井里佳的粉絲男友,也是其中一員。不過,中井里佳在社群網站回應,自言與事件無關,直指未經官方肯定的消息都不實
另外有指該團的太野彩香以及另一成員西潟茉莉奈,就是向2名男粉絲提供山口真帆回家時間,以及唆使整件事的罪魁禍首。目前太野彩香已宣布停工,兩人也各自透過Twitter否認跟事件有關,並且都雙雙缺席近日NGT的活動。
更勁爆的是,這次事件原來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布局。據報導,2名男粉絲居然在一年前,已經在受害人山口真帆的住處大廈,租下另一間房子,明顯是有計劃地要向獵物展開行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一次說得故事就更魔幻了,除了補充上一次所講女方假懷孕的證據(他們與蔣勁夫的聊天記錄截屏)。
還踢爆!原來這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嬌小女孩,是日本黑社會背景哦!
這個女孩可不簡單呢,媽媽是日本邪教組織成員
自己曾經與一女五男玩7P!身為關西人的中浦悠花,前男友與日本關西最大黑社會組織山口組成員關係密切,通過山口組找到了日本關東最大的黑幫住吉會,然後住吉會的人為了追殺蔣勁夫又聯繫了當地的中國黑幫“中國龍”。
根據蔣勁夫朋友出具的日文律師函顯示,女方夥同黑社會團夥以及比黑社會還黑的律師,敲詐蔣勁夫10億日元賠償金額!
天吶,這場蔣勁夫與黑社會7P假孕訛詐10億前女友的愛恨情仇到底什麼時候能完?
今天你爆料我家暴,明天我爆料你劈腿,後天你爆料我踢人流產,大後天我爆料你7P黑社會.....
你們不累,吃瓜群眾看得都累了,能不能給個爽快?
回應
為了洗而洗,毫無禮義廉恥
等真相吧。
蔣勁夫家暴案結果正式公佈:東京地檢決定不起訴 2019-01-08 觀察者網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7日報導,4日,東京地檢發佈了針對中國男演員蔣勁夫家暴案件的最終結果,東京地檢決定不起訴。
11月20日,蔣勁夫日本籍前女友中浦悠花在社交平臺曬出多張淤青照片,疑似曝光蔣勁夫家暴。
11月28日,蔣勁夫在日本自首,並被東京警視廳以故意傷害罪逮捕。
一個月後,12月30日,蔣勁夫案件律師在微博公佈蔣勁夫已被釋放,並徹底恢復人身自由。
回應
微博女權專家又要憤怒了。
日本不就是個大男子主義國家嘛,家暴不是很正常的嘛。因為中國人打了日本人所以搞得這麼熱鬧是嘛,我不覺得這事在日本是個事。
這個日本女的就是一個詐騙犯,騙錢不成就利用媒體來毀掉蔣勁夫,可謂蛇蠍心腸
有日本律師分析說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女方偽造了傷勢的嚴重程度,被檢方揭穿後影響了檢方對女方證詞的信任。
蔣勁夫與黑社會7P假孕訛詐10億前女友的愛恨情仇 星扒客
蔣勁夫的故事,本以為是一個中國男明星情斷異鄉的愛情故事,萬萬沒想到如今已經演變成一個中國男明星被綠被訛詐被追殺差點命斷異鄉沉底東京灣的愛情動作魔幻探險故事。
兩人秀恩愛秀得那叫一個鋪天蓋地,在日本也秀,回國也秀,中浦悠花在INS上秀,蔣勁夫就在微博上秀,愛得轟轟烈烈,你儂我儂。那時候蔣勁夫認為,自己來日本留學,認識這個日本女朋友是“God's Plan”上帝的安排。還專門跑去紋身店紋了這句話,作為兩人情比金堅的紀念。深怕粉絲們看不到這份狗糧,還特地發微博說“右臂的最後一個位置給心愛的她”。結果紋身剛紋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這對情侶就成了怨偶。雙方紛紛清空了戀愛期柔情蜜意的合影,蔣勁夫還發了想回家想療傷的照片
分手就分手唄有什麼大不了的,別說普通人,就是娛樂圈一年也能分手不少對情侶。
先是女方在日本開始行動起來,找律師找翻譯說蔣勁夫玩失蹤!一定要把他找到哦!再然後中浦悠花直接在INS上曬出了重磅級的受傷照,照片看上去那叫一個被打得慘啊,青一塊紫一塊,觸目驚心慘不忍睹。
很快,就有聲稱是蔣勁夫朋友的人發微博,怒斥蔣勁夫前女友幾宗罪:
第一宗罪:愛泡夜店
第二宗罪:不花一分錢在蔣勁夫身上,還愛花蔣勁夫錢
第三宗罪:欺騙蔣勁夫說自己懷孕
蔣勁夫的朋友還爆料,說蔣勁夫以為女友懷孕了欣喜若狂,還帶女孩回老家見父母了。
然後這姑娘不僅沒有懷孕,還跟自己日本朋友說【不會和中國人生孩子】。
六月份的時候,她還在和一個外國大帥哥親密合影,會不會是她外國男朋友啊?
哇嗷,這個劇情要從愛情劇上升到抗日劇了。
蔣勁夫也太可憐了點吧,千里迢迢跑去異國他鄉學語言,被日本姑娘坑騙了,被蹭吃蹭住蹭買拖鞋,還騙他懷孕還不給中國人生孩子!
中浦悠花在日本一覺睡醒,發現自己被來自中國的國罵噴了個不知所以然,仔細一看憤怒了?
我都被你打得跟拔罐一樣了,你還誣陷我假懷孕?跟別的男人搞曖昧?
立刻發INS再更新一張自己臉被打腫的正面照,並表示:誰說我假懷孕的?明明是你踢掉了我肚子裡的孩子好嗎!而且你又不是第一次打我!怎麼好意思說我和別的男人糾纏不清啊,在一起四個月24小時都在一起,我手機你都拿著,我家人和朋友的聯繫方式都被你刪了,你這個暴力狂控制狂!
大半夜的中浦悠花爆料完沒過多久,上次爆料的蔣勁夫朋友迅速回擊
富田真由在遇害前曾報警過,但員警以“沒有感受到本人的恐懼”為理由將其當作一般案件,沒有聯繫負責跟蹤狂案件的專門部門進行處理,但早在2013年,岩崎友宏就曾在另一地下少女偶像的博客中發表過威脅性言論被員警傳喚。後期,岩崎友宏的騷擾愈演愈烈,最終在2016年5月21日,在富田真由即將登上舞臺表演的前三個小時,被從京都趕到東京並埋伏在路上的岩崎友宏砍傷20多刀,並留下了後遺症。在法庭上,被害人在陳述中說到“不能原諒這樣的人”時,岩崎友宏大聲喊“那你殺了我啊!”,據旁聽者,岩崎友巨集在開庭全程時不時冷笑並小聲自言自語。雖然被社會輿論批判量刑過少,岩崎友宏最終獲刑14年6個月。
地下偶像的生活不僅伴隨著危險,還有工資待遇低的問題。據日本媒體調查,不少的地下偶像都沒有來自事務所的交通費報銷,甚至無薪工作的少女偶像也不在少數。
打開精通偶像業界的日本職業記者吉田豪的推特主頁,會發現他近期持續貼出很多偶像或前偶像的私信,控訴偶像收入一月只有不到六百人民幣、一旦遲到罰款數以千計等對偶像運營方的批判。更有地下男子偶像私信吉田豪,控訴無論販賣出合照,從公司分得的錢也不到1日元/張(換算成人民幣為6分錢)。
從吉田豪的推特主頁來看,雖然也有批判他正面懟行為的人,但更多人卻表示完全不知道偶像們的這些問題,想要瞭解更多所以願意盡力擴散。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偶像經紀公司都會把偶像當作搖錢樹壓榨,或許這些控訴中也有不怎麼活動還抱怨沒工資的偶像,但確實有壓榨懷有成名夢、舞臺夢的年輕人的經紀公司存在。
隨著AKB48組合的大獲成功,至今日本全國各地已經存在近千個偶像組合,這些組合組成了一個巨大的舞臺,容納著少男少女們的夢想,但在歡笑和鮮花的背後,能擦掉他們不必要的淚水和鮮血的方法,似乎還沒有出現......
為萬人矚目和鏡頭青睞的偶像,是很多少年少女的夢想。但經常在各大媒體上出現的千挑萬選的偶像背後,是更多落選的少年少女。地下偶像組合“假面女子”的成員就主要來自這些從AKB系、早安少女系等主流偶像面試中落選的人,她們戴上統一的假面,即“去除個人特點成為一體”進行演出活動。與AKB系等主流偶像不同的是,假面女子偶像並不會禁止成員戀愛,但除了公演以外都不會摘下其面具,只有人氣成員才有資格在公演時取下面具。
雖然乍看假面女子的這種活動方式十分獵奇,但其借此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地下女子偶像組合,其歌曲曾登上日本公信榜第一名,並在日本紅白歌會(相當於春晚)登臺表演,達到了絕大多數地下偶像難以企及的高度;打開日本Abema TV的主頁,在地下偶像勢力排名榜中假面女子的成員包攬了前五名,可以說十分大勢了。
為夢想而掙扎
地下偶像主要分為“公司所屬”和“自我製作”兩種,由於地下偶像無法像主流偶像一樣有更多的機會被大眾知曉,除了劇場公演以外也沒有可以跑的通告,於是為了維持運營,地下偶像們有一套獨有的運營方式。日本某地下偶像組合的成員福森美穗在私人博客中,以自己所在的無人氣二人偶像組合為例,詳細介紹了“地下偶像”這個職業。
富森美穗的組合屬於自我製作型地下偶像,自己安排活動日程,製作演出用品、曲目和印刷物,活動所得收入也全由自己分配。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能存下來錢。
鮮花背後
但即使背後有經紀公司,低薪、過勞、性騷擾等是也是心懷夢想並販賣夢想的地下偶像們要面對的問題。
2016年,在東京作為地下偶像活動的富田真由被粉絲岩崎友宏刺成重傷的事件引起了日本社會討論。據日本媒體報導,岩崎友巨集在推特上以“討厭你的人是垃圾”的昵稱持續給富田真由發騷擾資訊,起初是由於對富田真由的喜歡而發私信,但一直得不到本人的回信後心理逐漸扭曲,私信內容從“請跟我結婚”等逐漸變為“我之後會去死的你放心吧”的過激言論。
低薪、過勞、遭遇性騷擾的“地下偶像”們...... 2018-11-28
提起偶像,人們第一反應大概都是在舞臺上歡快唱跳的少年少女。日常主要在舞臺上唱跳表演的偶像,引起大眾關注的事件也多以顏值和緋聞為主,然而今年3月,一位16歲少女偶像引起日本社會討論的起因,卻是她的自殺。
以日本愛媛縣為據點活動的農業地下偶像組合“愛之葉Girls”前成員大本萌景今年3月在家中上吊自殺,她的家人日前在東京進行了記者招待會。家人稱,她自殺的原因是所屬公司引發的職場性騷擾、過勞所引發的精神負擔,向經紀公司提出了9200萬日元的賠償請求。
據家人說,大本萌景中學二年級時作為預備成員加入“愛之葉Girls”組合,之後因為過度勞累向工作人員提出退出,卻被說“下次再說這種夢話就狠狠打你”。由於組合活動與繁重的學業形成了衝突,大本萌景想轉入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來跟公司商量好了可以由公司借錢轉學,但她母親提出合同期滿後的2019年就要退出組合後,被告知“退出組合就不給借錢”。之後,根據大本萌景家人的說法,公司社長還給大本萌景親自打電話要求她道歉,並說“如果退出就要支付1億日元的違約金”。雖然公司社長否認自己說過這話,但或許自殺的少女偶像是當真了的。
據報導,作為每月工作20天以上、常需要工作10小時的地下偶像組合成員,大本萌景的報酬並不高昂,在預備成員時期沒有薪水,成為正式成員後平均月薪也只有3萬5千日元(2100人民幣),換算一下時薪還不到12塊人民幣(以東京為例,打工最低時薪為900日元)。這樣的收入水準,償還1億日元恐怕是天方夜譚。
所謂“地下偶像”,是指在媒體上沒有宣傳,只在劇場等進行live活動為中心的偶像的總稱。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偶像產業進入“偶像之冬”,演唱會減少,隨之出現了在地下的live house進行演出的偶像,“地下偶像”一詞隨之誕生。“地下偶像”的反義詞是“地上偶像”或“主流偶像”可以指大多數人熟知的AKB48、早安少女、傑尼斯系等隸屬於大公司的偶像。
雖然地下偶像很難出頭,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走出地下”,現在成為日本偶像代表形象的AKB48和“千年美少女”橋本環奈即是地下偶像轉型成為主流偶像的例子。AKB48起初就是在東京秋葉原的一個小劇場進行公演,以“可以面對面交流的偶像”為賣點,漸漸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在AKB48走紅的2010年,以地方為據點進行活動的偶像團體也開始暴增。而橋本環奈的走紅也是因為在某次公演中被粉絲拍下了被稱為“奇跡的一張”照片而爆紅。
而羅蘭正是生日Party消費額最高紀錄的保持者,據媒體報導,去年羅蘭的生日Party上,僅僅三小時客人們為他的花費就超過了一千萬日元。
“成為TOP牛郎的準則”
作為一個牛郎,討客人歡心就是重要且唯一的任務,察言觀色、甜言蜜語都是必備技能,客人被取悅就會點更多的香檳,因此陪客人喝酒的能力也是跟牛郎的業績直接掛鉤的。
作為TOP牛郎,羅蘭在外貌上也十分注重,為了保持完美身材,每天淩晨下班後,回家不管多晚睡,第二天早上他都會雷打不動地起來去健身房集中精力健身一小時。
2018年,這位頂級牛郎發表了引退宣言,並宣佈自己打算獨立開店。歌舞伎町的房地產商聽說羅蘭要開店,全部蜂擁而至。於是這天電視臺跟著羅蘭去選店址,發現羅蘭的條件在有錢任性之余,其實十分有理有據:
1.不要冷門地段
為了凸顯自己的實力,羅蘭選擇必須要在同行競爭激烈的地段一決雌雄;
2.選擇能看見招牌的低層店鋪
“我不想一直保持仰望地活著,能讓我仰望的只有星空”,理由非常任性了。
3.電梯必須整潔美觀
4.環境必須夢幻
同為歌舞伎町頂級牛郎,城咲仁當年年收入1億日元,每個月40萬租金的豪宅,出門開的車是價值1500萬的賓士SL敞篷車。,城咲仁的金句也是不遜色于羅蘭:“只要呼吸錢就能大把地自動進口袋裡”“坐在店裡隨便喝一杯酒就等於有錢進賬”“我就是要做宇宙第一”。
城咲仁確實也曾經攀上頂峰過,他巔峰時期曾有七個固定綜藝,也曾帶著50名手下在新宿街頭巡遊,風光無兩。而城咲仁卻火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銷聲匿跡,有些人以為他意外身亡了。多年後的2018年,在許多媒體關注著羅蘭的時候,也有日本媒體找到了現在的城咲仁,卻發現他現在變賣了豪宅豪車,在一家西班牙餐廳打工。
原來城咲仁進入演藝圈三年後,很快因為段子不再新鮮遭到淘汰,他又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為了維持TOP牛郎的人設依然花天酒地,很快花光了自己的積蓄。只能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了現在工作的這家西班牙餐廳,工作時間長且全年無休。當時這家餐廳已經幾近倒閉,然而在城咲仁發揮的服務精神下,餐廳又擺脫赤字有了盈利。不愧是曾經的第一牛郎,服務能力強到力挽狂瀾。
同樣是頂級牛郎,一個在如日中天時選擇開店繼續在這個行業呆下去,一個在巔峰時期進入演藝圈卻慘遭淘汰,看來哪怕是在牛郎這個向青春看齊的行業,人生選擇也更為重要。
那麼問題來了,今天的羅蘭會成為今天的城咲仁嗎?
日本第一牛郎:26歲年入3億,賣藝不賣身? 2018-12-06
這句話並不是什麼霸道總裁瑪麗蘇小說,而是出自日本歌舞伎町TOP牛郎羅蘭(Roland)之口。
在有300多家牛郎俱樂部林立的東京新宿歌舞伎町,如果拉一個人問哪一間是club的第一名,大概率是得不到答案的,但如果要問牛郎界的第一,羅蘭可能真的就是你能聽到的名字。
出生于1992年的羅蘭,在入學某位於東京的著名大學一周之後,就從大學退學進入了牛郎界。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進入好大學找到好公司似乎是人生理想道路,但他卻認為,即使名校畢業也只能找到月薪20萬日元的工作,這顯然不是他要的人生。
“男人要學會享受”
在日本,羅蘭的生活與奢華直接滑上了等號。某個綜藝節目曾跟拍他一天的休息日生活。早起,羅蘭出發到4S店裡轉一轉,發現一輛車不錯,於是決定當場一次性支付4000萬日元買下一輛勞斯萊斯。
據店員說,羅蘭還是用的現金全額支付,隨身帶四千萬日元的男人。
他長期住在五星級飯店的一間每晚要價40萬日元(人民幣2.5萬元)的頂級套房,自己住不夠,再在對麵包下同樣的一間房間,作為自己的衣物間使用。
不租房子不買房子,任性的每天住酒店超豪華套房,一晚上4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2萬多元,一個月就要花將近70萬人民幣房費。
除了這些,社交平臺上的生活展示當然更是少不了的:
“我媽媽討厭跟別的女人撞衫撞款,所以我就把買給她做禮物的款式的所有庫存都買下來了,這就是我家的規則,所以每年都很貴的聖誕禮物。”
富裕生活的背後,則是羅蘭絕對的高收入。點開羅蘭的個人主頁,網站裡可以查到羅蘭每個月的的上班時間表,如果想要指名羅蘭服務,網站裡還有詳細的指名說明:
上班時間:21:00-24:00
稅費:43%
首次入場費:5,000日元
指名費:20000日元
香檳:5,7000日元起
下班後服務:請諮詢本人
總價:指名費:20000日元
香檳:5,7000日元起
合計金額:77,000日元
如果你看了覺得“頂級牛郎的指名費也不過如此”,就大錯特錯了。這個費用只是入門級別。想要得到他的更多的關注,就要通過開更多更貴香檳的方式獲取。一瓶香檳甚至可以達到百萬日元。
此外,除了客人的日常消費,指名率高的牛郎的生日Party就是該牛郎俱樂部的慶典,同是也是錢源不斷的日子。客人們會為牛郎一擲千金,開昂貴的酒、買高價的禮物、雇精彩的表演,幾個小時的生日Party裡可能會傾注百萬日元。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結婚? 2019-01-07
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日本官方發佈的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日本經歷了歷史上自然人口最嚴重的衰減,人口總數2018年比前一年相比減少44.8萬。
出生率也創下自1899年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新低,全年出生的新生兒只有92.1萬人,而當年有126.9萬人死亡。
可以說日本的少子老齡化導致的人口減少問題已經非常明顯了,但有人發現,問題已經不限於此,“貌似少子老齡化在未來會呈現出另外一種樣子:單身社會”。在目前日本5300萬住房當中,有三分之一住戶都是一個人生活,據推測,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40%,而到時候,日本的人口中將會有一半人是單身,其中包括老後喪偶人士。
因為沒有配偶,也沒有家庭需要撫養,金錢也可以自由支配,單身人士成了日本商家極力吸引的消費物件。由此,“單身經濟”誕生。
一個人的卡拉OK
單身人士的旅行
單身也可以體驗一個人的婚禮
單身人士觀影獨立空間
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的公園長椅
單身人群向雜誌
想結婚但現實情況不允許
隨著上世界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企業再也不能維持此前的“終身雇傭制”和“年功序列制”,再加上勞動法的改變,導致年輕人當中擁有穩定,有保障的工作人數越來越少。非正式員工、派遣員工的雇用形式越來越多,收入不穩定,生活變動大成為了日本80、90後的常態,結婚生子成為負擔。
但是,這種“超單身社會”並不意味著單身人士都得過一種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生活。
2014年,日本女星中川翔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自己和戀人分手後的生活狀態。當時她說:“分手後的日子讓她覺得自己一定要堅強,那段日子一個人每天都在‘單充’。”
自此,“單充”(ソロ充)成為網路流行語,它的意思是做一些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以充實自己的生活,它也慢慢替代了“單身”“一個人”“孤單”這些有負面情緒的詞語。
單充絕對不是孤單孤立的代名詞,它代表著在“單身社會”中人們的自立和自信。
“就如同很久沒有談過戀愛的人,在突然戀愛後,有人會對對方極度依賴,‘可能這輩子就靠他了’。剛開始可能會很幸福,‘但萬一像他這樣理解我的人不在了怎麼辦?’這樣想來想去,心中累積的不安全感會讓自己被戀愛束縛住手腳。”
我問日本人:你們為啥要捕鯨? 2018-12-28 徐靜波
2018-12-26,日本執政的自民黨的一位眾議院議員來我辦公室歲末致謝,他剛好是日本國會捕鯨議員聯盟成員,我問他退群的事,他說:“首先是情結問題,日本戰敗後,國家一片廢墟,啥都沒有吃,鯨魚那時就成了日本民眾唯一的動物蛋白質的營養來源,因為便宜,量大,別的魚吃不起。
“對於許多上了年紀的日本人來說,鯨魚肉是他們兒時最美味的記憶,所以,現在偶爾還想吃。”他說。
日本政府強行退群重開商業捕鯨的另一個原因,說是飲食文化。他說,日本自古以來有“食鯨文化”。
傳統的日本飲食文化中,從大海中捕撈的魚蝦蚌貝,確實是大眾獲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自古以來,因氣候的變化,日本沿海偶有漁業的荒年,這時候因迷失方向擱淺在淺灘的鯨魚,被視為神靈的惠澤,民眾食其肉,取其油,慶祝、感恩、祭拜,是日本捕鯨文化的起源。
聽完他的話,我去上網查了日本捕鯨史,說日本在西元712年編撰的史書《古事記》中有記載,很早以前,有漁民向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呈獻了鯨魚肉。神武天皇出生在西元前711年,是2700多年前的人物。再後來,文獻記載說,1570年,大將軍織田信長收到了美味鯨魚肉的上貢。到了江戶時代,日本一些地區開始了有組織的近海捕鯨作業,捕鯨開始成為日本漁業生產活動之一,並在民間中流行起“鯨料理”,最有代表性的是“鯨鍋”(鯨魚火鍋)和“鯨汁”(鯨魚湯)。
…..
既然日本已經中止了商業捕鯨,為啥還有鯨魚肉?日本水產廳的解釋說,為了調查鯨魚資源,日本每年還在從事調查性捕鯨活動,一年大約捕撈300頭,一年的市場供應量為5000噸左右。
在當今日本人生活如此富裕,食材又如此豐富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為何要堅持退群重開商業捕鯨?其中有什麼特殊的背景?
……
話題回到文章的開頭。臨分別時,那位議員先生跟我說了一句話:“雖然日本學美國,也幹起了退會的事情。
回應
這個不要臉的精日漢奸又出來給主子洗地了
生活壓力太大 南韓人逃進「監獄」 2018-12-06 科技新報
監獄裡的人大部分都想要逃出來,但有些南韓人卻想要逃進去。
從 2013 年開始位於南韓洪川的「Prison Inside Me」已經接待過超過 2,000 名「犯人」,許多上班族和學生來此逃離沉重的工作或課業壓力。「這座監獄讓我有種自由的感覺」,一名 28 歲的上班族這麼說。
監獄會提供藍色的制服、瑜伽墊、茶具、筆和筆記本,房間內有一間小廁所但沒有鏡子。「犯人」需要睡在地板上,三餐吃粥或蒸地瓜等簡單的食物。監獄可不只是一個個人空間,而是有嚴格規定。入獄之後不能和其他「犯人」交談,也不能使用手機和時鐘。
共同創辦人盧姬香表示這個模擬監獄的靈感來自她的丈夫,身為檢察官的他每週工時常常高達 100 小時。「他說他寧願被關到監獄一個星期休息還比較好,這個想法就是一切的起源。」她這麼說。
針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6 個成員國進行的調查,2017 年南韓人的平均工作時數長達 2,024 小時,僅次於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高居第三。為了降低工時並增加所得,南韓政府提高最低工資的水準,並將法定最高工時上限從每週 68 小時調降到每週 52 小時。
盧姬香表示有些人對於要在小小的監牢裡待上一天或兩天感到擔憂,不過嘗試之後他們反而會說「這不是監獄,真正的監獄是我們要回去的地方」。
“城鎮空心化”問題,在一些地方已出現,有的城鎮只留下老年人,年輕人向城市遷移。過不了幾年,這些城鎮人口銳減,出現類似日本的情況。一方面城市化進程加劇城市資源的競爭,物價高起(房價為代表),另一方面小城鎮人口遷移出去,當地人口減少。如何均衡發展,一方面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長過快,一方面扶持衛星城鎮發展,人口佈局合理,資源使用合理,是個挑戰性課題。
京津冀那邊已經在探索了,但似乎暫時沒有什麼起色啊。就我周圍來看,同齡人基本都是往大城市跑路,像我這種願意留在家鄉的幾乎被視為廢材,包括部分長輩也是這麼看的。
我們的農村也開始有這個苗頭,房子越來越好,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都越來越少.
沒田光有房有什麼用,日本又沒經歷過土改,守著老房子吃灰啊
這讓我想起來看的一個新聞類欄目,哪個地方是記不清了好像離上海很近,也是郊區,有山有水然後很多高收入的人包括很多老外專門為了休閒放鬆就租賃當地村民的房子然後裝修、改造成自己喜歡的風格,不愧是不差錢的人,房屋裝修效果非常的棒,村民也願意在服務業上下功夫,可謂是雙贏……
免費送屋,然後稅費怎麼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哪裡都一樣
這個到不存在稅費的問題。那些老房子的年輕人都去大城市了,死活都不願回來繼承房產。
所以問題是人願意回到這個地方?靠什麼維持生計?提供基本服務?
兩人而後發揮巧思,將老房屋改造成咖啡廳,專做登山客、鐵馬族的生意。環視改造後的咖啡廳,尚子說,這間老房屋雖然“年事已高”,但只要稍作整修,就可以重現昔日的美麗模樣。同時表示,在咖啡廳附近還有一棟由一個老奶奶管理的空房,在伊田一家搬來前,山裡的猴子常常會偷吃奶奶種的蔬菜,但自他們搬來後,猴子便開始與人類生活的範圍保持距離,伊田一家成了另類的“守門人”。
回應
看了這部紀錄片,不由得想起了上個世紀的電影《望鄉》。看來,今天的中國人,對資本主義的真相還是瞭解的太少了。
有一部NHK的紀錄片,介紹了當前日本有285萬的貧困女性,年齡在15-34歲之間,無家可歸,每天拖著箱包,只能住在網吧、公園,有的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原以為日本人的生活水準沒有中國輿論宣傳的那麼好,但想必也不會太差,然而這部紀錄片讓人感到非常震撼。285萬年輕女性,按比例算的話,在中國大約有3300萬左右。而15-34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一個女性的黃金年華,如果是在中國,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這個年齡的女性正是最風光、最受寵的時代,但是在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5-34歲這個年齡段的285萬女性,居然淪為了無家可歸的絕對貧困人口。這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說日本的時候就是“空屋”,說中國的時候就是“鬼城”。大家都是聰明人,難道體會不到這兩個詞語之間的差別?
當年的鬼城只賣三四千一平。現在你覺得這個價還能去那兒買到嗎?
中國也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了,尤其是靠近中心城市的地區,大量農村人口已經在市區裡買了房子,早就看不上郊區的老宅,根本不願意去住,有的還是新修沒幾年很好的小樓,讓我想起來圍城裡那句話,城裡的想到城外去,城外的想到城裡去,當然圍城中本意是指婚姻,但現實中還真的有這種現象,我身邊有不少人城裡人,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人想到農村弄套大房子養花種地,而農村又有大量閒置的宅基房空置,有興趣的可以去挑一挑,不少新房子其實挺不錯,最好是老人親自出馬去談,有的可能不要錢就免費給你住,人家不差那點租金的,就算幫他看房子了,年輕人就別去了,人家還怕你在裡面幹啥壞事呢。
談到空屋銀行的主要功能,奧多摩町當地的空屋銀行,除會補助新住戶些許房屋修繕費用外,還以獎勵金鼓勵當地的空屋持有人讓出土地。但想要免費拿到房屋可沒那麼容易,若是單身民眾,年齡必須在40歲以下,家庭入住的情形,則必須至少育有一名18歲以下的孩童,但各地規定不一。
外籍人士也可申請
新島表示,奧多摩町雖然有約3千棟房屋,但空屋卻多達400間,其中僅有半數的空屋可以重新出租,剩下的幾乎都是年久失修的房子,或建在易遭土石流沖毀的地區。日本於20世紀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及1980年代的經濟危機的兩次“嬰兒潮”後,房地產市場崛起,各地出現大量便宜、完工迅速的房屋,但這些房屋多半品質不佳,故許多民眾傾向買新房,而非二手屋。
為改善各地“蚊子戶”的情形,日本政府於2015年制定法律,處罰名下持有空屋卻未善加處理的民眾,以鼓勵其拆除或重整空屋。但受空地的課稅較空屋便宜,故少民眾選擇將空屋夷為平地,而非轉賣。負責轉介空屋的新島表示,雖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但他至今已成功轉介9間房屋,且其中包含來自紐約、中國的外籍人士,就算不是日籍人士,也可以申請入住空屋。
現居東京都心,由菲律賓籍的羅薩里(Rosalie)及日籍的今林敏行(Toshiuki Imabayashi)組成的小家庭,也預計在2019年初帶著6歲的小孩搬至奧多摩町。羅薩里表示,他們之所以決定搬到鄉下,主要是受東京都心生活空間太過狹小影響,相較之下,同屬東京都的奧多摩町雖相對偏僻,但四周都是自然景色,生活起來比較愜意。
振興經濟仍是難題
與繁忙的都市生活相比,鄉下地區的生活品質雖清幽,但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傑佛瑞(Jeffrey Hou)認為,像奧多摩町這類的鄉鎮,需積極找尋振興經濟活動的辦法,以撐起當地居民的生活,這樣才有可能改善人口流失的問題,促進外界遷入。
像是位於日本南端的神山(Kamiyama)地,就因IT公司在當地發展衛星事業而湧入一批新居民,這波遷入潮甚至超越其過去在2011年流失的人口,外部人口的遷入無疑向鄉下地區注入一股新活力。居住在奧多摩町已有一段時日的伊田夫婦,原本看好鄉下地區會有老人照護需求,但後來誤打誤撞,夫妻倆于2017年9月買下一間二手房屋,房齡超過100年。
日本鄉村空置房屋過剩 興起“免費送屋” 2018-12-08 觀察者網
據台媒12月7日報導,日本高齡少子化情形嚴峻,除勞動人口不足、老人照護問題備受關注外,無人照料的“空房”問題也是棘手課題之一。為改善“蚊子戶”問題,日本鄉村地區相繼成立“空屋銀行”(空き家バンク),免費贈屋給符合條件、通過審核的民眾,並以提供修繕補助等為誘因,吸引民眾遷至鄉下。
育有三名子女的伊田尚子及伊田孝之夫婦,本來與尚子的父母同住,直到4年前,兩人免費拿到一間位於東京都多摩地區奧多摩町的雙層樓房,才決定搬家。45歲的尚子說,新家雖然有許多需要整修的地方,但一家人一直很嚮往搬到鄉下,擁有自己的大花園。
“免費送你寬敞的雙層樓房”,想必任誰聽到這樣的好事,都會下意識懷疑自己是不是遇到詐騙,而日本之所以會有這種“免費送屋”情形,主要是受其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影響。據日本政策論壇2013年統計顯示,日本國內雖有6千多萬棟房屋,但實際上名下擁有房地產的人,卻僅有5千多萬人,供過於求的情形可見一斑,且有逐年惡化的傾向。
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嚴峻,日本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到了2065年時,日本人口很有可能會從現今的1.27億人,減少至8千8百萬人,即需要房屋的民眾會越來越少。隨年輕一代離鄉背井前往大都市打拼,日本鄉下地區空出許多空屋,因人跡罕至,甚至有不少人戲稱這種空屋為“鬼屋”。
鄉村人口流失 日本近千鄉鎮恐“被消失”
除人口將越來越少外,相關單位也預測到了2040年,日本會有將近900多個城鎮或鄉村“被消失”,前述提到的奧多摩町就是其中一個。奧多摩町青年復興部旗下職員新島和孝表示,當地政府於2014年發現,奧多摩町名列東京都內預計將在2040年消失的三個地區後,便開始制定對策,研議振興奧多摩町。
位於多摩地區的奧多摩町,距東京都市區約2個小時的車程,過去曾是鬧區。1960年代時,奧多摩町因木材業發展興盛,當地人口一度超過13000多人,但後來受1990年代自由貿易興起,木材業者減少影響,年輕人口流失,到了近年當地僅剩5200多名居民。當地政府為改善人口外流問題,于2014年成立“空屋銀行”,針對嚮往在鄉下生活的民眾進行配對,目前日本多數地區皆有相關機構,只要輸入關鍵字便可找到。
櫻花開了等於日本人散了 2016-03-18 毛丹青
花開花落無非是一年四季中的自然現象,可弄到日本人的生活裡看看,偶爾會得出另類的結論。
比如;日本各類學校的畢業典禮都安排在春天,開花標誌了很多同學即將分別,各奔前程。
有個日本女學生曾經跟我說她的櫻花季節是世上最糟糕的,因為她父親供職于一家大公司,每隔兩三年就要調換工作崗位,從東京調到青森,再從青森調到福岡,然後還有別處。
也許是同樣的道理,日本每年納稅的季節是3月份,正好也是櫻花要開但未能全開的季節。稅官到了這個季節大都打出櫻花色的領帶,對很多納銳人來說,如何表達稅官的親善似乎是一個工作入口。
可遺憾的是,很多納稅人為了節稅,總會大篇幅地陳述自己的家境,其中最多的內容不外乎是“核家庭”的現狀。所謂“核家庭”,指的是父母與子女不同居,分散式的居住形式,由此而享受減稅的厚待! 櫻花開了,但日本人談論的卻是大家散夥的話題。不管是內與外,也不管是真與假,反正他們都在說。櫻花雖美,但實在是太脆弱太分人心了!
日本開學為何選櫻花怒放的季節 2016-03-26
有位日本教授告訴我,櫻花之所以能受到重視,並能作為一個完整的禮儀進入學生生涯的第一環節,這跟日本人從小植樹有密切的關係。第一:櫻花是日本的國花。第二:日本政府戰後做出了規定,要求教育設施植樹,而且還特別指定櫻花。第三:根據日本政府戰後復興以及大規模綠化的方針,財團法人日本花會從1962年到2007年之間,總共種植了220萬棵櫻花樹,而日本櫻花會從1998年到2008年期間,培育出了100萬棵櫻花樹的樹苗,並免費發送到了公共設施,其中包括很多公私學校。
不難看出,日本的教育機構強調櫻花實際上跟戰後的國策有關,乃至到了今天,大學明明知道與世界上流行的秋季入學格格不入,但仍然不想改變初衷,為此,不少中國學生辦留日手續時會比較麻煩,這是一個實際問題。
另外,學界有關日本開學選春天,而非秋天的做法也有歧義,有說因為年度財政預算,也有說因為當年徵兵制度所致云云,往後得空再寫寫。
日本中年男人為什麼選在週一自殺? 2018-11-08
中年男人環顧四周,卻發現身邊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而自己卻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就像一棵樹被藤纏繞。中年男人所承受的壓力似乎有些“窒息”。最近,日本早稻田大學和大阪大學的聯合研究顯示,一周當中,週一是日本中年男人自殺的高峰期。
這個研究組以1974年至2014年自殺的87萬名成年人為樣本,發現根據年齡和性別不同,自殺的高峰期也不同。40歲至65歲的中年男人傾向于在早上4點至8點之間自殺,1995年到2014年這經濟不景氣的20年間,40歲至65歲的男人自殺率高於任何一個年齡層的男人和女性。週一清晨自殺的中年男人是深夜自殺的中年男人的1.57倍,是週六的1.55倍。
也就是說,日本中年男人往往選擇在週一早上的4點到8點之間,也就是正準備出門工作前的時間段自殺,最常用的方式則是上吊和煤氣。
中年男人自殺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原因?如果說週一是高峰期,那麼必然是工作上的原因。但筆者認為,每一個自殺的人導火索或許相似,但背後的故事一定是獨一無二的。也許兩個人同樣是遭到了權力欺淩,而一個人是因為妻子總是話裡話外暗示他沒用而自殺,另外一個人卻是因為突然感到自己的人生如一葉浮萍,漂泊無依而自殺。
當然,中年的壓力感和無力感並不是失敗者特有的。就連履歷書堪稱完美的前任新潟縣知事也會感慨:“像我這樣的男人,又有誰會喜歡呢。”可見,不論世俗意義上的優秀和平凡或是失敗,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境遇當中,遇到自己難以越過去的障礙,更何況是眾人當中需要活成一棵樹而不是一根藤的中年男人。
自殺當然與日本社會的職場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超時加班、過勞致鬱、上下級關係森嚴等因素都讓人有些窒息。不少將一生多數精力奉獻給職業,老後會被當做“粗大垃圾”的中年男人,可以談得上是趣味和愛好的也不可能多,更不會是在職場外有豐富生活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才最容易感到生活雖日復一日,卻不知走向何方。所以,在壓力累積卻又感受不到精神寄託的時候,他們往往更容易自殺。
女性為何被稱作日本的萬能補丁? 2018-11-13
最近,日本自衛隊已經陷入了缺兵少將的困境成為了一時的話題,與之相聯繫的是日本防衛省正計畫將女性自衛官比例從2017年的6.5%提升到2030年的9%以上。而松島美紗作為日本第一位女性戰鬥機飛行員,也成了這個政策的“代言人”。
支持者稱,美國女性軍士的比例超過15%,可見日本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樣的說法十分熟悉,因為,日本政府一直在宣傳,勞動力短缺的社會背景之下,女性回到職場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途徑。
在日本,女性群體就是一塊非常好用的補丁,首先是男性主導了家庭外的世界,所以需要女性補主導家庭的空缺。而現在,是哪裡有漏洞補哪裡。自衛隊缺軍官了,號召女性加入;社會缺勞動力了,號召女性加入。女性被政府誇大的作用,在國會議席當中女性的比例少,企業管理層女性比例少。甚至,在高考時也會被醫學院歧視。前有東京齒科大學,後有昭和大學。隨著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的繼續進行,這個名單恐怕還會更長。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歧視,有校方解釋稱,女性進入職場後,有不少人以結婚生子為轉捩點,從此成為洗手作羹湯的主婦。如果寶貴的醫學院名額大比例被女性佔據,而她們卻不在醫生的道路上堅持下去,會是一種人才資源浪費。
事實上,雖然媒體不斷地批評這樣的潛規則,卻有不少和此事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的人內心是贊同的。贊同的未必是“歧視”。
事實上,按照這個邏輯,每個行業都有不少結婚後永遠離開崗位的女性,那麼所有大學的所有專業都似乎該對女性設置更高的門檻。當這樣的延伸擺在面前,所有女性會有危機感,男性會為下一代感到危機感。
在一個社會裡,男主外、女主內或女主內、男主外,亦或是兩人不分內外,都是正常的模式。長期以來日本社會缺少性別平等,才潛移默化地讓女性認為自己應當“主內”。
如今的日本社會提倡女性閃耀,提倡女性經濟學。可惜,“萬能補丁”仍舊只能稱作是一種淺薄的女性經濟學。不論在哪一個社會,真正的女性閃耀社會和女性經濟學,根源存在於平等。
然而,移工的流動經常受到雙方國家經濟差距、勞動環境或是外交關係的影響,而在數年間生變。長年研究越南移工的大阪市立大學研究員川越道子即指出,隨著日本逐漸開放,加上越南的日語熱潮,越南移工選擇赴日工作的比例,已從2010年的5.74%,竄升到2016年的31.62%。川越認為在新政策下,選擇赴日的人數,極有可能在近年內就超越赴台人數。
近年來由於反對血汗供應鏈的消費者運動興起,以及國際上對移工權益漸趨重視,台灣企業倚賴低廉勞工的既有獲利模式,日漸面臨嚴峻挑戰。而今比台灣先一步踏入少子高齡化的日本,開始轉向改善勞動環境以吸引移工的路線。產業與勞權看似對立,但若不及早未雨綢繆,萬一缺工海嘯真的來襲,恐怕會有許多台灣產業,就此應聲倒下。
回應
最後一段等於狗吠火車,沒用!
根據《讀賣新聞》在10月29日所公佈的民調,開放藍領「移工」的新政策,獲得了過半民眾贊成(51%,反對39%)。甚至連常年被視為日本政治禁忌的開放外國「移民」,贊成(43%)與反對(44%)都不相上下。雖然日本政府仍堅持新政策「絕非開放移民」,但顯然日本社會對青年勞動力與人口的需求,已經開始鬆動「排外」的傳統思維了。
具體配套仍待觀察
當然,即便開放了簽證,改變仍非一蹴可就。例如目前困擾著不少移工們的惡質仲介以及勞資糾紛,該如何從制度上解決,仍是問題。日前知名內衣品牌華歌爾,就率先調查供應鏈中是否有剝削實習生的情形,以避免日後發生人權問題,傷及品牌形象。而長年處理移工議題的NGO「移住連」則進一步主張,應當正視「實習生」根本就是「移工」的現實,廢除技能實習制度,徹底落實勞動保障。這不僅是重要的人權問題,也攸關日本對移工的吸引力。
此外,日本曾於90年代起大量招攬巴西日僑來日工作,高峰時曾有30多萬日僑定居日本,但「只想要勞動力,不想要外國人」的日本社會,始終忽略了日僑的社會整合問題。許多未能融入日本社會的日僑,在經濟成長趨緩後,就因疏離感或失業陸續離開日本。
因此許多專家都提醒,想吸引長期移工或移民,必須要有全盤而長遠的規劃,不能重蹈巴西日僑的覆轍。必須從管制思維轉為積極協助,在語言教學、居住生活、到子女教育等方面,都切實投入資源,並重視如何讓移工及其家庭與在地社會,進行良性的交流與參與。若急著草率開放,且對「國王新衣」式的移工政策缺乏反省,既有的剝削、歧視等問題,恐怕將越來越惡化。
日本大轉彎,台灣怎麼辦?
不可諱言的,即便有著許多問題,站在移工角度來看,權衡工資、生活與工作環境,日本仍是較台灣更有吸引力的選項。但過往受限於日本在語言能力、工作年數、產業配額上所設下的高門檻,因此「重量不重質」的台灣仍有一定吸引力。
超越排外思想的高齡化危機
但既然實習生又便宜、又願意做日本人不願意做的底層工作,期滿「畢業」後又會乖乖回國,為什麼日本政府還需要對藍領移工敞開大門?
根據《NHK》報導,在農業移工比例最高的茨城縣,移工比例已經佔農業人口的29.6%,而在漁業移工比例最高的廣島,更是已經高達52.6%。對這些地方而言,移工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移工在近年來大量移入日本各地後,許多中小企業與鄉鎮反而發現,其實自己缺的不只是勞動力,更缺居民。
以日本農漁牧業的重鎮北海道為例,隨著產業型態因應市場需求而變化,如轉作高勞力密集的蔬菜以提高利潤、增加耕作面積或乳牛頭數以壓低成本等等,對勞動力的需求也逐漸上升,已非傳統上靠一家人就能應付。
過往還能雇用幫工,但伴隨著少子高齡化以及鄉村人口外流,能夠找到的幫工也越來越少、越來越老。根據農林水產省統計,從2010年到2015年的短短5年間,幫工人數就減少了32%。更嚴重的是,目前僅有21.4%的農戶擁有同居農戶繼承者,也就是說有近8成的農戶,正陷入後繼無人的困境。
根據時事通信社在今年10月進行的民意調查,有56.4%的日本民眾認為居住地的人口正在減少,70歲以上的年齡層更有68.5%如此認為。無論是否還擁有耕地、漁場、廠房等生產資源,當一個聚落的產業因缺工或後繼無人而相繼倒閉,人口外流導致嚴重高齡化時,將難以再維持郵政、交通、行政等基礎機能,日本稱之為「限界集落」。
因此實習生們對這些地方而言,就不只是壓低成本的「便宜勞工」了。除了勞動以外,實習生們在當地的生活,本身也是維繫在地共同體的寶貴存在。在前述的時事通信調查中,已有14.6%的民眾將「引入移工」列為解決人口減少的選項之一。
許多雇主開始思考,移工們若能夠長期安頓下來,就不需擔心下批實習生不來的缺工問題。此外,移工總有家庭要顧,若能讓移工舉家遷居,不僅能有更多人來工作,也可望舒緩當地人口高齡化的問題。雖然可能得支付較高的工資,並提供更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但並非負擔不起,鄉下根本不缺空地與空屋。此時「實習制度」這件國王的新衣,反而造成困擾。
日本移工開國策?戳破「假實習真勞動」的壓榨自欺2018/11/16 許仁碩
日本政府在今年6月,於內閣會議通過了擴大開放移工的政策方針,進而在10月12號,公佈了相關修法的具體方向。
到目前為止,日本政府僅開放專業白領申請工作簽證,但在去年9月新增了「照護服務」專業。而在新制度當中,日本政府擬增設「特定技能1號、2號」工作簽證,讓具有「一定技術」者,能夠申請特定技能1號工作簽,期限5年。而具有「熟練技術」者,則可申請無限期,且家族可依親的「特定技能2號」。
在開放人數方面,目前日本政府提出的上限是「未來5年內34萬人」。雖然詳細的產業清單尚未出爐,但現行技能實習制度已開放了77項產業中的139項工作,未來均可申請接軌「特定技能」簽證。這次還會再開放「人力不足產業」,可預料將會有更多產業爭取列入。
日本政府近年來雖以「留學」、「實習」等名目,實質開放大量外籍勞動力移入,但始終不承認日本有藍領移工。這次開放工作簽證,並打出要成為「被(移工)選中的日本」的口號,政策大幅轉彎,預料將深刻影響日本,乃至於整個亞洲的勞動市場與相關產業。
作為「國王新衣」的「實習制度」
根據日本政府的最新統計,在2017年日本共有129.8萬移工,較之2008年的48萬,成長了足足2.7倍,當中「技能實習」就佔了25.8萬人,比拿正式工作簽證的白領移工(23.8萬)還要多。一般認為,目前審議中的「特定技能1號、2號」,其目的之一就是銜接「技能實習」,讓外國「實習生」們能延長工作年限。
一開始所謂的「技能實習」制度,是為了讓日本企業的外國員工赴日研習而設的。而後為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打著「援助後進國家」的名目,從農漁業到金屬、紡織等製造業,都開始引進大量的外國「實習生」。
但實際上許多實習生所從事的,是擠奶、包裝水果等工作,並無法學習到專業技術。此外實習生雖適用勞基法,但工資等條件幾乎都是最低限度。而當發生性騷擾、拖欠工資、工傷等問題時,外國實習生的弱勢身分,又讓他們比一般日本勞工來得更無力。但應該要負起責任的監理團體與日本政府,卻虛耗大量資源在「實習計畫」、「技能考試」等紙上作業上,好維持「實習制度」這件國王的新衣。
日企頻爆醜聞還反映出日本當前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一方面,根植于日本文化的集團主義價值取向,使日企內部形成了員工必須絕對服從組織的氛圍。谷歌日本公司前總裁辻野晃一郎就曾指出,日本企業缺乏組織民主,沒有學會去尊重公司員工自主性和員工倫理觀。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年功序列制度和日本就業市場應屆生優先的慣例,造成日本業界人才流動困難,員工在面對企業造假行為時難以急流勇退,只得同流合污,內心備受煎熬。近年來日本社會對“職權騷擾”“性騷擾”等熱點問題的討論,都反映出日本企業員工在職場面臨的巨大壓力。此外,“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已經進入企業,卻由於閱歷和知識的局限暫時無法肩負新時代日本創新和發展的未來,難以推動企業文化革新,反而更有被同化的可能。
那些弄虛作假的日本企業,最終必將自食其果。但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的諸多複雜問題,還有待人們進一步去思考和關注。(作者是日本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
回應
日本還是不開化,不夠文明,封建思維糟粕太多,抱著糟粕當精華,抱殘守缺,日本人源自基因的恥感文化,導致習慣掩瞞一切,只要沒人知道就沒有發生的自欺欺人的做法。事情暴露之後鞠躬道歉就完事兒了。這就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
法西斯文化,自己很差卻希望別人說他很優秀!
徐偉信:醜聞折射日本企業文化背面 2018-11-13 環球時報
近年來,日本企業界頻頻被爆出造假醜聞,其中不乏一些全球知名的公司。為何曾經被日本人引以為豪的知名企業,如今卻讓日本人蒙羞呢?
進入新世紀,日本企業界鮮有出現令人驚歎的創新成果,內卷化怪圈籠罩整個日本企業界。在此大環境下,如果企業經營者能夠使公司業績得到快速的增長,無疑會為自身帶來榮譽和社會地位。日本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松村勝弘在分析東芝假賬事件時認為,東芝高層“好大喜功”文化造成業績考評唯結果論的傾向,東芝管理人員的升遷和薪俸很大程度取決於當季業績,為此管理人員自上而下默認造假行為也就在所難免。
事實上,一些日本企業界高層管理人士經常痛陳企業內部封閉文化,使改革無從談起。2016年三菱汽車爆出油耗造假醜聞後,引咎辭職的總裁相川哲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醜聞源自於公司強大的內部文化,作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也對此無可奈何。然而,日本大學教授稻葉陽二則認為,過分強調企業文化和員工的人際關係,反倒讓高層管理人員模糊了自身的錯誤。稻葉指出,由於日本文化中將組織法人作為獨立“人格”看待,造成醜聞曝光破壞了企業形象,卻並不會傷及管理者本身,這讓企業家們的鞠躬道歉顯得更為空洞和虛偽。
執著「世界第一」 日企連爆數據造假 2018-11-11 聯合報
從日產、神戶製鋼到避震油壓機械大廠KYB,近年來日本大型企業醜聞不斷,讓「日本製造」招牌受到嚴重質疑;不過,也許正是因為對「日本製造」的執著,為了維持成功形象,讓日本企業無法自拔走向造假。
由於日企造假等醜聞連環爆,日本政府已通過修法嚴懲數據造假,罰款由現行最高百萬日圓調高至一億日圓,透過重罰扭轉企業積習。修法也將工業標準化法變更為產業標準化法,並將數據、服務納入品管項目。
一九九二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歷失落的廿年,工資停滯、生活水準下降,過去面臨歐美競爭,近年還有中韓的挑戰,大企業內部普遍士氣低落、職業道德下滑,企業不得不更大力維持企業和產品的成功形象。無論是產品質量的數據造假,還是反映企業盈虧的財務報告造假,都是為了製造成功的假像,且一連串造假弊案,大多是長期的集體行為,從基層集體參與到高層默許,持續多年。日本輿論直指,日本企業罹患「世界第一」病,變成員工重擔。
日本企業過去多採行終身雇用制,形成強烈的共同體的特殊組織文化,企業法務GBL研究所理事渡邊樹一分析二○一四至二○一七年的九十二件上市公司弊案,其中五十二件是為了達成公司目標,也就是為了公司造假。
日本企業或為爭取訂單,或為強調品質,合約標準超出必要程度、幾近苛刻的「過度技術要求」,另一方面卻又透過「特別採用」巧門,讓未達標商品出貨作法,也引發抨擊。
「特別採用」是因大量製造的零件會產生一定比率的不合格品,但品質無虞,在取得訂戶同意下可以瑕疵品折價出售。但製造商未取得訂戶同意竄改檢驗數據,將瑕疵品用原價出貨,事發後辯稱產品安全沒問題,重創企業信譽。
看日本的大人們是如何教訓孩子的 2018-01-17
最近,中國有一個熱門的話題——熊孩子。熊孩子所到之處,遍地狼藉。幾乎人人都能發表一籮筐的受害經歷。更可怕的是,熊孩子不僅僅是在家裡造反,公共場合也少不了他們的蹤跡。每當有人試圖要幫熊孩子的父母管教他們一番,就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語出現:“他還是個孩子啊!” 換言之,就是不要多管閒事。
日本有沒有鬧人的孩子,有,但是比較少見。這跟家長注重家庭教育,禮儀教育,孩子能耳濡目染地在一個禮儀社會裡長大,有著不可脫離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人認為,兒童的禮儀教育是一個社會裡所有大人的責任,而不僅是孩子的兩位家長。
日本某雜誌曾經對422名男性女性讀者進行過一項問卷調查:在別人家孩子違反禮儀規矩的時候,其他大人應該批評糾正嗎?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6.5%的人認為 “應該批評糾正”。回答真正批評過別人家孩子的人,比例為72.3%。
曾經不止一次在電車上看到年輕女性帶著尚在繈褓的嬰兒,一旦嬰兒啼哭而哄不住,她就會在下一站帶著孩子下車,等到哄好了再上下一趟車。不論時候剛出生不久,還是已經四、五歲的小朋友,媽媽都是一樣的做法。不哭了再上車——如果因此錯過了電影,那就是不懂禮貌的懲罰。長此以往,孩子們也就規矩了。
沒有天生的乖小孩,也沒有天生的熊孩子。父母的慣縱會讓小朋友有恃無恐,在惹是生非的時候不加以制止就等於認同他們的胡鬧。如果要 “撲滅” 熊孩子現象,恐怕首先得實現社會的 “認同”:禮儀教育非常有必要,且禮儀教育的重擔不是僅限於家長,更是社會中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回應
本來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現在日本人非常重視了,而我們卻讓兒童不斷地發爛
在中國,別人家的孩子如果瞎鬧,除非自己的家長管,別人是不會管的,因為管了要被人罵
日本人的忍術一流,其實都是假的,很表面。日本人脾氣是最暴躁的暴力的。
為發洩揍孩子日本真成體罰大國了嗎 2018-02-19
前幾日,我在超市里看到一個小女孩伸手想拿一袋零食,小手還沒夠著,父親從朝著她後腦勺就是一巴掌,聲音大得讓周圍幾個人都回過頭看著這對父女。孩子倒也沒有哇哇大哭,像是習以為常的樣子。
這個畫面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的體罰。事實上,體罰和家庭暴力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至少人們對此的定義是不盡相同的。
類似這種事件其實在日本每天的國內新聞版塊多得很,嚴重的事件甚至有導致孩子傷重死亡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日本人認為,體罰是合理的。以至於下手沒輕重的家長讓孩子肉體、精神都受到傷害,想借助打孩子發洩情緒的父母,又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為了教育孩子”。
近日,日本公益社團 Save The Children Japan對全國2萬人進行了關於家庭體罰的民意調查。其中,在“您怎樣看待以讓孩子們形成良好教養為目的的體罰?”問題中,1.2%的日本人認為應當對孩子積極進行體罰;16.3%的人認為有必要時應當體罰孩子;39.3%的人認為沒有其他有效手段時應當體罰孩子。總的來說,56.7%的日本人在不同程度上認可體罰作為教育孩子的手段。
事實上,體罰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有人認為打幾下重的就是家庭暴力了,也有人認為只有打斷腿才叫過分。日本人怎麼看?69.3%的人表示,打孩子屁股是在允許範圍內的體罰手段;65.5%的人認為打手背允許作為體罰手段。甚至,還有10%左右的人認為用拳頭揍,用雞毛撣子揍也沒問題。另外,這份調查還對1030位家裡有18歲以下孩子的父母進行調查。其中70.1%的人表示自己曾經打過孩子。
談及他們為什麼會下手揍孩子,排名前三的原因是“被孩子的言行激怒了”、“感到孤獨”、“育兒、家務、工作都要兼顧真的太難了”。不難看出來,很多時候日本父母揍孩子是在將自己無助的情緒訴諸於“體罰”和“家庭暴力”。
遭受到暴力的孩子們當中,很多也會在將來成為父母。有人銘記當初挨打時的恐懼而發誓不再打孩子,有人會延續父母的教育方法,認為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有何不可。或許只有到那個時候才能體會父母當初為什麼會有下手揍自己的心情。但是,不論如何,還是儘量少將情緒訴諸于暴力體罰吧。
比日本人臉皮還薄的是日本的套套 2018-01-16
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制的套套就曾出口到歐洲戰線。但由於當時使用的材料是加硫橡膠,所以劣化速度非常快,產品愛黏在一起,等運輸到了歐洲,都變成一攤膠帶了。
到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政府號召女性多產多生,令套套市場一片蕭瑟。但日本軍部拯救了整個避孕套業界。他們下令讓日本國內的廠商不斷提供“特定軍用物資”,給日本陸軍用的就叫“突擊第一”,給海軍用的則叫“鐵兜”。
但由於戰況對日本不利,因此原材料的橡膠進口不穩定,套套變成了國家統管產品。在終戰4年後終於等到解除統管,卻又遇到了戰後爆發性增長,讓日本的套套業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風。
直到日本進入經濟高速成長期,套套才開始大膽反擊社會。
儘管套套產業屢出奇招,但日本當時的國情依舊談套色變,日本厚生勞動省甚至對“使用感非常自然”、“提升夢幻氣氛”、“這是日本賣得最火的安全套”等廣告詞都要給予處罰。
但是1973年,日本每年消費套套的個數是8億1216萬個,居世界首位,而排名第二的美國才只有6億4800萬個。另外,1977年日本《每日新聞》調查也顯示,日本人避孕的首選,就是安全套,有78.9%人經常使用。一方面談套色變,一方面套套消費全球第一,還真符合日本這個國家“悶騷”的套路。
日本套套銷路的提高,還有一個小訣竅。就是在去醫藥品店購買某個牌子的套套時,不需要說話,只要比出一個OK的手勢就行。這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的“潛規則”。
日本廠家在追求更薄更安全上的努力真是有目共睹,2014年,日本又推出了厚度僅為0.01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直徑的六分之一的套套。該產品從1998年就開始研發,經過15年的時間才最終投入實際生產。產品需要一一接受爆破測試、漏水測試等,並且要被放進約70℃的烤箱168個小時,模擬安全套老化的過程,以測試安全套在有效期限之內的安全性,測試結果顯示,安全套即使經過老化後,仍能通過國際標準。
其實,我們國產的避孕套的工藝技術也不差,但是廠家沒能完全按照品質標準來做,有些廠家為了經濟效益,會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市場管理也比較混亂,品質良莠不齊,導致消費者缺乏安全感。由於需求增長刺激,部分不法經營者甚至不顧消費者利益,出售一些質劣價低的避孕套。
活久見日本成人雜誌遭遇消亡危機 2017-11-30
曾幾何時,走進日本的便利店,書架上那些袒胸露乳、花花綠綠的色情雜誌,常常把外國遊客嚇一跳。書架前的翻閱者更是沉浸其中,旁若無人。放在以前,如何防範絡繹不絕的只看不買者,是各個店鋪非常頭痛的問題。不過,如今日本便利店裡的成人雜誌,已經好景不再。隨著一些便利店連鎖集團紛紛撤下成人雜誌,很多愛好者已經非常擔心今後的“入手管道”。日本Mini Stop連鎖便利店集團宣佈,從12月起千葉市內的店鋪將停止銷售成人雜誌,明年1月開始日本所有的Mini Stop店鋪都將停止銷售。Mini Stop表示,考慮到女性顧客、攜帶子女的顧客的要求,今年5月就開始討論停止成人雜誌的銷售。此外,旗下擁有各種綜合超市及藥妝店、便利店的永旺集團,也決定明年1月開始停止銷售成人雜誌。
“其實撤下來也沒什麼。愛好者在便利店、超市里買成人雜誌的習慣早就變了。便利店及超市方面對銷售成人雜誌也沒有盈利期待。只不過是便利店與雜誌銷售商還存在合同關係等,才不得不繼續擺放成人雜誌。這次商家表明了沒有成人雜誌也可以的態度,把我們當成‘惡人’,以提升自己的形象。”
不難看出,無論是銷售方還是編輯方,都開始將成人雜誌看成“負面讀物”。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日本各界都在努力創造“對女性與孩子友好的環境”,成人雜誌顯得特別礙眼。最近,日本的711便利店集團開設的新店鋪中,成人雜誌也紛紛被其它類型的雜誌替代。僅存的幾本成人雜誌中,兩三天也賣不出一本。
“現在只有上了年紀的貨車司機等,還在便利店裡買成人雜誌。他們大多不熟悉互聯網,無法從網上下載,如果不在便利店裡買就沒辦法獲得。現在,書店也在減少成人雜誌。”一位便利店的店長說。
上了年紀的貨車司機,接貨的時間一般在深夜與早上。他們也往往選擇這個時間段購買,然後在送貨過程中的休息時間翻看。此外,很多出差者也因為下載不方便,會選擇在便利店購買。因此,賓館周邊的便利店,成人雜誌的銷量特別好。
在北海道及九州等“過疏化”嚴重的地區,青壯年流失殆盡,老年人佔據主導,對成人雜誌的需求依舊旺盛。成人雜誌越多的便利店及超市,生意也就越好,成人雜誌還是主打商品。不過,即使這些地區,也抵擋不住時代的洪流。當地年輕人還是主要通過互聯網及智慧手機來獲取成人內容,只有中老年人會選擇購買雜誌的方式。
日本年輕女孩的新活法——“爸爸活” 2018-02-15 13:25:17)
最近,日本國內又流行起一種新的活動——“爸爸活”,如同就活是找工作的活動,婚活是找物件的活動,爸爸活便是找爸爸的活動。引用歐美的單詞,和Sugar Daddy有些類似,但又不盡相同。
在日本,一些年輕貌美的女性不一定具備到公司定期打卡上班的資歷和心性,她們自己的夢想可能是開一家飾品店、甜品店、花店,又或是自己創辦公司等等。所以,她們選擇的道路會比較獨特。比如,把自己的照片掛在模特網上,平時偶爾接一些店鋪的平面或視頻廣告。當然,這種工作的特性就是不穩定。因此,她們還得找另外一份不穩定的工作做補充,以維持生活。比如回家做一些首飾、手工品放到網上販賣,但真正能就此每月有穩定收入來源的人還是少之又少。更別提為自己的事業攢下創業基金了。
於是,“爸爸活”開始興盛了。可以當模特,天生就有容貌姣好、身材出眾的優勢。她們通過朋友介紹或者自己的人脈,認識一些和自己爸爸年紀相仿的大叔們,陪他們共進晚餐,或參加飲酒會等朋友聚會。大叔們有年輕貌美的姑娘們陪同出現在朋友面前,享受陪伴和豔羨不是沒有代價的。一般,大叔們會拿出1萬到2萬日元(相當於580元到1160元人民幣),以“打車費”的名義支付給她們。每年12月和1月份是工作最繁忙的時候,幾乎每個週末都被預約滿。
如果說是“爸爸活”,那麼這些服務便到此為止了。許多人心中升起的懷疑大叔和美女之間完全沒有不可描述的關係嗎?這一點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有的話,便超過了“爸爸活”的討論範圍,而進入到了“賣春”的範疇。
只是,這種“活法”換做在中國,父母們首先該擔心壞了:沒有穩定收入,每個月的房租怎麼交,沒有五險一金,以後買房看病養老怎麼辦?工作不穩定,恐怕沒有人願意認真和你談戀愛吧?這些問題的確在日本也會是問題,只是社會福利制度相對完善,這些問題顯得不那麼可怕,只是父母不那麼干涉,而且每個人都更關心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而無暇顧及他人的“活法”。
回應
怎麼扯來扯去又扯到日本社會福利好了,這得多腦殘才會這樣跪舔日本人?連日本社會最陰暗最讓人不齒的一面都能拿出來舔,就不要怪我鄙視你了!
其實能保持純粹關係的極少,多數都會援交……你懂的
日本姑娘們有這樣一個出路,中國呢?
中國攢錢買房子呢
狗屁,日本已經進低性欲社會了
外貌協會?從日本車站看日本人有多重視儀錶 2018-04-13
初到日本的人,除了注意到乾淨整齊的環境之外,一定對路上日本人儀容儀錶的“講究感”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吧。所謂的講究,不是穿著多名貴的品牌,也不是隆重得讓旁人無所適從,而是多數人外表的清潔感和和諧的裝飾打扮。
在日本社會文化當中,注重對自我儀錶的修飾,打扮得乾淨和整潔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廣為人知的日本女性化妝文化上,而且,男性花些時間在打扮方面,也不會被認為是“娘娘腔”。
關於儀容儀錶這個話題,還有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日本的車站。車站除了運輸功能之外,還是一個綜合的儀容整理中心。搭乘電車、地鐵到達約定車站和客戶、朋友、戀人見面,在出車站之前整理好“長途跋涉”後的儀容儀錶是人際交往的重要一環,因此不少車站洗手間外附設了化粧室,女性可以在一個相對有隱私的地方補妝和整理頭髮和衣服。
日本在服務需求的把握和領域的細分方面就做到了這樣高的水準。最近,日本又多了一類新的站內商業設施,脫鼻毛服務。只需要花3分鐘和1000日元,就可以解決鼻毛困擾。鼻毛突出鼻孔給人的印象首先是工作上無能、年收入低,而有的人因為害怕拔鼻毛的痛苦,剪鼻毛效果差,一不注意又突出來的麻煩,總是找不到最好的辦法。於是,就有公司站出來解決問題。
除了這種“新興”的儀容服務,更為人所周知的應該是或車站內的快速理髮連鎖店QB House。起源于1996年的快速理髮品牌,截至2017年年底,日本全國已經有544家店鋪,而海外有120家店鋪。給一位顧客理髮只需要10分鐘,加上打掃只需要15分鐘,加上收費1000日元之低而大受歡迎。在車站內就能解決儀容的問題,真是幫了一個大忙。要知道,一般的理髮店美容室需要提前預約,晚上7點是最後入店時間,理髮過程長達一個小時左右,費用翻4倍以上。對於廣大“社畜”而言,還是QB House更平易近人吧。
這到底是社會文化催生的環境,還是環境催生的社會文化呢?
回應
日本重儀錶,可民族性大部分內心醜啊
看看日本流浪者誰說窮人不能講究 2018-04-10
在日本,見不到向你討要零錢的乞丐,但當整個城市的喧囂都即將歸於寂靜,會意外地發現流浪者數量不比想像中少。他們在公園、河岸邊、車站大樓腳下、天橋底用紙皮箱做一個兩平方米不到的盒子,躺進去的動作成為宣告一天結束的儀式。他們的確窮,但從不要求他人施捨,他們不衛生,但儘量不影響他人。
流浪者是被大眾所忽視的存在,但其實根據2017年的統計,流浪者平均年齡已經達到61.5歲,是自2003年實行調查起首次超過60歲。其中,成為流浪者10年以上的人占34.6%。老齡化和長期化,是日本流浪者的兩大特徵。這兩個特徵也共同促成了健康風險的升高。
於是,2017年,厚生勞動省宣佈,自2018年開始,日本全國的各地方政府要組成保健師和看護師醫療團隊進行巡迴活動,幫助當地的流浪者早期發現生活習慣病,並與社會福祉士合作促進生活保障費用的發放,支援民眾進行治療等問題。希望通過此舉,在老齡化社會的過程當中,達到降低醫療費用的效果。
流浪者不交稅,甚至要靠他人的稅金生活。因此,由於許多流浪漢經濟困難,哪怕知道自己身患疾病也不會去接受徹底治療。在一個文明發達社會,你可以不尊重流浪漢,但必須保護他們的人權。厚生勞動省建立的這一個健康團隊,就是專門給流浪者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費或價格低廉的診療事業,預計財政預算將達到2.7億日元以上。
其實各個地區都設有收容所,流浪者們可以入住。有趣的是,流浪者真是“典型”的日本人特性,由於收容所多數都是公共房間、浴室、洗手間,受不了沒有私人空間的流浪者住進去後沒多久又搬出去了,他們更寧願一個人住在街邊,哪怕風吹日曬、雪打霜凍也想要享受自由。是呀,窮人怎麼就不能講究了。
而且窮人的講究還會被尊重。東京涉谷區政府在2016年發起了一項收容所專案,為流浪者提供附帶浴室的單人房間,希望他們能重新體驗一下在公寓裡生活的感受,或許能讓他們重新燃起好好規劃未來生活的信念。這些房間幾乎每天都是滿的,許多入住過的流浪者在入住一次之後,都會選擇搬去其他收容所或者公寓。似乎這樣久違的舒適讓他們回憶起他們的生活可以不一樣。
回應
中國的流浪者已經不是為了流浪,乞討的不是衣食飯飽
東京醫科大學壓低女考生分數背後 2018-08-10
近日,東京醫科大學被曝出在高考考試時故意壓低所有女性考生的分數。是的,沒有看錯,是所有女考生的分數。校方對這樣的潛規則解釋道,日本醫療行業的現狀是,很多女醫生會在結婚或生子後選擇辭職,為了防止將來出現醫生數量不足的情況,學校有意減少招收的女學生人數。這不禁讓人感慨,東京醫科大學還真是從“源頭”上解決醫生人才流失的問題。
新聞一出,毋庸置疑,對不公的抗議是遍及全國的,因為這一件醜聞揭露出日本社會當中典型的幾個陰暗面。
首先,是女性在社會中受到的歧視。日本社會男女地位不平等已是老調重彈的問題,但我們過去更常在職場中審視。因為相當比例的日本女性在結婚生子後選擇退隱江湖,因此公司在一開始便更器重男性——哪怕他們的工作能力可能比不上同期的女性。為了不浪費公司培養人才的成本,便把更多的機會給男性。
在這一次女生高考成績被扣分的問題上,大學方面則站在了“老闆”的角度,枉顧平等和公平肆意按照自己意願調配資源。退一萬步而言,哪怕所有女醫生在結婚後都選擇辭職在家相夫教子,大學也不能侵犯合格者進入校門的權利。歧視發生的地方不同,卻是一樣的卑劣。
要談“禁止歧視”的大道理,校方的高等人才不會不懂。在“政治正確”了然於胸的同時仍然能侵犯女性考生的權益,更說明了在高校內部是由男性主導的勢力圈,這個勢力圈又正在從源頭方面扼制了女性的地位。若非偶然因文部科學省官員為孩子走後門之醜聞導致東京醫科大學被徹查,沒有人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女性考生為此落榜。
一個案件暴露了日本的教育公平到性別歧視的問題,目前我們無法確切知道這類事件從何時開始,讓多少女考生就此落榜,也不知道有多少高校也在採用這樣的手法把社會塑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希望日本政府、日本媒體會追究到底,把這個社會塑造成真正的“能力大於性別”、“公平、平等大於權力”的社會。
日本版“MeToo”其實是說易處罰難 2018-08-13
2017年10月,好萊塢女星艾麗莎•米蘭諾等人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韋恩斯坦性侵多名女演員,毅然發起“反性侵、反性騷擾、反濫權”運動,不僅席捲西方國家,也引發近期中國有受害女性陸陸續續站了出來。
在日本,並不乏有勇氣的女性,但是“Me Too”運動卻是說出來容易,解決起來難。
2017年10月,女記者伊藤詩織召開記者會講述自己遭遇性侵的經歷。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公開長相、實名告發性侵事件的女性,被視為日本“Me Too”運動的開端。
2015年4月,伊藤詩織在電視臺實習時,受到時任TBS電視臺華盛頓分台台長山口敬之的邀請,共進晚餐。期間,喝了一些酒,隨後失去意識,被山口敬之帶到酒店進行了性侵。不過,日本警方在做出調查並發出逮捕令的當天,即接到了“某高層”電話,撤銷了逮捕令。檢方也做出了不起訴決定。原來,山口敬之並不一般,他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好友兼“御用記者”,也是安倍晉三《總理》和《暗鬥》兩部傳記的作者。然而,這還不是關鍵因素,最關鍵的,是日本的法律。
在日本,對於“強姦罪”的定義是:當事人必須遭到陌生人的攻擊,並且因為回擊而受傷,這樣才能叫做強姦。如果不曾哭喊求助,等於是默認發生性關係。伊藤詩織事件幾乎不可能被認定為強姦。
總之,這起性侵事件並未影響到山口敬之在TBS電視臺的職務,直至2017年發表了一篇具有爭議性的文章,山口敬之才在網路輿論壓力下辭職。
伊藤詩織事件並非一個孤例。今年,女演員水原希子告發日本知名情色攝影師荒木經惟,聲稱被強迫拍裸照,在肉體和精神層面都備受摧殘;女企業家椎木裡佳控訴客戶在飯局上要求發生關係,她拒絕後,對方則中斷了商業合作;人氣作女家伊藤春香控訴,在廣告公司電通工作時長期被高管性騷擾。這些事件毫無例外,最後都石沉大海,沒有了下文。
究其原因,BBC根據伊藤詩織事件拍攝的紀錄片《日本之恥》給出了解答。
一是日本社會缺少對受害者的支持。作為一個典型的男權社會,女性對男權的質疑和反抗,會認為這是要革他們的命,繼而對此現象倍加打壓。
二是日本社會缺少對受害者的理解與同情。據稱,日本接到報案的強姦指控數量,每百萬人中只有10起,而英國是500起。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社會更安全,因為日本社會具有特質的“恥感文化”。一旦公開,受害者所接受到的,更多的是指責和刁難,這也是所謂的“蕩婦式羞辱”。
日本處男處女氾濫成災說明了什麼 2018-07-19
日本國立社會人口問題研究所報告顯示,目前日本社會18~34歲的女性中,有39%還是處女;而相同年齡段的男性中,竟有36%是“童子身”。這份調查報告還顯示:18~34歲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沒有男朋友;35~39歲的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性經驗。
作為一個“小黃片”盛產大國,處女率竟然高得如此驚人,這不僅顛覆了人們對於日本社會的認知,更為要命的是,日本社會的處女處男“成災”,已經反映出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日本現今已經進入了“低欲望社會”。
所謂“低欲望社會”,就是指在一個即使奮鬥也無法改變命運的社會裡,年輕人群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喪失興趣,很大一部分人都不願意背負房貸,不願意創業承擔風險,過著隨遇而安、風平浪靜的生活。在婚姻和性生活上也是如此,欲望降低,不願結婚,享受單身生活,結婚了也不願意生育孩子。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經濟的騰飛期,經濟發展之快被稱為“日本速度”。然而,“泡沫經濟”總有破滅的一天,破滅後的日本,經濟陷入持續低迷,日本人不得不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現在日本30—45歲的社會主力人群,就是出生在“泡沫經濟”破滅之際,他們的改變影響了下一代人,對物質和欲望的追求變低,談戀愛覺得麻煩,出門覺得多餘,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一部手機、一個電腦構成了生活的全部。如此一來,無論政府怎麼刺激消費,都無法激起年輕人組建家庭、繁衍後代的欲望。整個社會,處女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少。
這種欲望的喪失,究竟責任何在?對此,肯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筆者看來,如何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如何控制越來越高不可攀的房價物價,如何讓年輕人看到奮鬥可以改變命運的希望,這才是讓年輕人重振欲望雄風的關鍵所在。
當然,這也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想要打造“一億總活躍社會”所面臨的最大一個挑戰。
日本的“繭居族”案件啟示著中國 2018-07-26
2018年4月,福岡縣警方在一座住宅裡面發現一具女性屍體。屍檢後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兩月有餘,年齡也在80多歲。難道這又是一起空巢老人的“孤獨死”案件?
否!警方發現,這位女性有一個61歲的兒子,多年來母子一直居住在一起。在這位女性去世以後,她的兒子只是用被子把母親的屍體包裹起來放置一側,然後繼續獨自在室內生活。
不為母親收屍,不料理母親的後事,這已經不是什麼“孝”與“不孝”的問題了,而是直接觸及法律的犯罪行為。結果,這名61歲的男性因涉嫌犯有遺棄屍體罪而被警方帶上手銬逮捕。
有人會說,這個男人肯定是“啃老族”。其實,這個男人一直無所事事的依靠著母親的退休金生活,長年足不出戶,在日本又被稱為“繭居族”的。
與屍體同居,這起案件聽起來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但是,這樣的案件在日本並非是個案。至少,在札幌市就曾發生過類似案件。2018年1月初,警方在一座公寓裡面發現了兩具屍體——82歲的母親和52歲的女兒,她們先後死去,死因皆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的“低體溫症”。
日本內閣府調查,2010年時,日本全國範圍內大約有69.5萬人是廣義“繭居族”(“繭居族”23.5萬人;“准繭居族”46萬人)。
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社會普遍認為家中有“繭居族”是一件給父母丟臉面、給祖上丟榮光的事情。這也給“繭居族”的父母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了親子關係的對立。而恰恰是這種或是激烈或是冷戰般的對立,又讓“繭居族”更加無顏邁出家門。
坦率地講,日本社會目前對“繭居族”還沒有良好的對策。這個問題,似乎很難用法律去解決,也很難啟動行政干涉。它在考驗著國家步入經濟發達水準後的治世智慧,也在演繹著社會進入“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全新問題。
關口前移,日本社會的類似問題是否會成為未來中國的社會問題呢?對此,不應該是隔岸觀火,而應該是綢繆未來的。這,也是“彎道超車”時必須考慮的。
“日薪制”能減少日本“月光族”嗎? 2018-01-18
要認真追究的話,也真不知道是誰定的規矩,要工作完一個月之後才能領取報酬。從小看著父母領月薪,似乎就在腦海中已經默認了“月薪制”,於是沒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現在,日本越來越多公司已經在拋棄“月薪制”而採用“日薪制”了。如果可以選擇,你是希望領“日薪”還是“月薪”?
所謂日薪,也就是每天下班後立刻領當天工資。其實工資的分量還是沒有變化,只是把工資等分成工作日份發出。如今處於經濟不景氣的狀況,年輕人腰包裡的錢總是支撐不起他們的腰杆子,甚至活得有點畏畏縮縮的。若是突然有一筆大開銷在月末進來,真夠出一身冷汗的。
日薪制就可以照顧這些“不省心”的月光族們。井垣信的生活方式是許多人的寫照。不少上班族會在發工資後的第一個星期花掉3/4的薪水,用剩下的1/4支撐3個星期。在這3個星期裡,基本上是不出門應酬的苦行僧。不論是工作應酬還是私人生活,在缺錢的情況下,人們難以用積極的態度對待。
實行日薪制,可以順便幫月光族“理財”。在日薪制的情況下,每天剩下的錢,是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許多人表示,當第一天存了8千日元(約合480元人民幣)的時候,第二天就會有一種想存8千500日元的動力。一個星期下來,看到存下來的錢還是比較可觀,又會鼓勵自己下周繼續存錢。
其次,可以提高員工的“報酬感”。一個月只領一次工資,和每天完成工作後都會得到薪水,不少人都認為後者更“過癮”。在漫長的一個月當中,只給一次回報,常常讓人感覺生活“沒有希望”。每天起床的動力,不能是理想,只能是工資啊!不少人表示,日薪制讓人起床都有動力了!同時,採用“日薪制”的公司也發現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在餐飲行業和物流行業,日薪制是採用率最高的,目前已經最少有650家公司採用日薪制。一家餐飲公司表示,早在四、五年前,就把日薪制從兼職工、臨時工普及推廣到正式員工了。不僅實行日薪制,偶爾員工要出去旅行,或者有急事需要用錢的時候,還可以預支工資,上限為10萬日元。
或許有人會問,日薪制對於減少月光族會不會有實質性的作用。其實,筆者並不太看好。月光族的存在是因為“月薪制”太不人道嗎?不是,是因為他們“及時行樂”的本性——喜歡的東西,儘量買;喜歡的食物,儘量吃。哪怕改成日薪制,月光族也會想,反正明天工作結束後又有工資領了,花掉就花掉吧。
最後,月光族消失了,日光族出現了。
“失去的20年”裡日本年輕人失去了什麼 2018-07-30
要說比起中國年輕人的買房熱,日本年輕人是真比不上。
根據2013年《住宅•土地統計調查》資料,日本有3217萬戶是購房居住,而1852萬戶是租房居住。僅看年輕群體,若戶主在20歲-29歲之間,90%都租房居住。若戶主在30歲-39歲之間,60%都是租房居住。
平均每戶的月租金為5.4萬日元,平均年收入為358.3萬日元。年租金占年收入的比例為18.1%。而20年前,這個比例只有12.9%。這個差距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平均年收入的下降,從414.6萬日元下降到358萬日元,以及平均租金的上漲,從4.5萬日元漲到5.4萬日元。
當然,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值。在平均水準以下的例子中,租金占比甚至高達40%到50%。若戶主不滿25歲,平均年收入就只有157.2萬日元,平均年租金卻高達55.2萬日元。其中東京都和京都府兩地由於學生數量大,租房年輕人支付的平均租金高達收入的45%到50%。
住房費用是固定支出,因此,房租費用一旦高了,就會影響年輕人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和投資,從而加深不婚化和少子化。可以說,經濟上“失去”的20年,給整個社會和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群體特性都帶來了諸多影響。
比如老一輩日本人時常提到的,日本這一代年輕人身上沒有衝勁。甚至有些常常到中國出差的日本人會提到,仿佛在中國如今的年輕一輩身上看到了日本經濟騰飛時人們身上的衝勁。
衝勁需要有一張“餅”支撐著。在日本這個只要想工作就能有工作的社會,無論如何也餓不死;想要更好生活的人,不少是想努力進入大企業,以保一生基本無憂。至於開創一番新事業,去挑戰行業巨頭?至少在傳統行業裡是比較少見的志向。 交完房租需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人就會慢慢失去對長遠未來的計畫的興趣,尤其是大環境並不十分景氣的情況下,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加上65歲以上老人超過人口1/4,年輕一代普遍感到這個社會仍舊不是自己做主,因此只想找到一個安穩的生活狀態。
房租和工資比,只是凸顯這個社會失去衝勁的其中一個因素。對於這個問題,日本媒體並沒有高喊房價太高都是房地產公司的錯,雖然東京房價本身和中國一線城市比也真的不高,而是提出政府應該在住房的公共支援上下功夫了。
日本名校女畢業生緣何淪為“第三類人” 2018-01-09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大學本科階段的女性比例正在增加,連優秀大學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的女生也越來越多。高學歷名校女生在外人眼中應當是日本大企業就職,薪水可觀,男友高富帥,也就是我們說的“人生大贏家”。
從學歷和工資的相關性上來看,的確如此。日本某機構統計了全日本160所大學的畢業生的終身工資。所謂終身工資,指的是從就業到退休的,包括月工資、獎金、退休金在內的收入的總和。
終身工資最高的,其實不出大家的所料,就是被稱為亞洲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畢業生的終身工資達到了4億6126萬日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私立雙雄之一的慶應義塾大學,畢業生的終身工資達到了4億3983萬日元,排在第三位的是京都大學,畢業生的終身工資達到了4億2548萬日元。中央大學以3億9368萬日元排在了第四位,早稻田大學以3億8785萬日元排在了第五位。
但是,很多時候,工資高並不是名校畢業生的唯一標籤。尤其是女畢業生,她們有時候甚至不敢自報家門,當別人問及她們在哪裡上的大學,只好含糊其辭——畢業於東大,卻只敢說是澀穀那一帶的大學。
她們可能會面臨工作上的尷尬狀態。名校畢業的女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聽到“我們沒辦法給出和你能力相當的薪水”,“我們公司沒有準備和你學歷相匹配的職位”這樣的話。甚至,在大學裡,非編制講師職位上,80%坐著的是女性。很多高學歷或者名校出身的女性求職屢屢被拒絕之後,只能放棄去日本大企業就職的夢想,在小公司拿著和自己能力差好幾截的薪水度日。這種高學歷卻生活不幸的現象,一直被成為高學歷名校女性的魔咒。
高學歷名校女生還會面臨戀愛中的尷尬狀態。東大女生更容易成為單身女青年。很有趣的是,很多東大女生失戀之後更容易陷入無邊苦海。因為對於很多從小一直努力念書考試的她們來說,失戀就是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完全猝不及防、手足無措,失戀苦境無邊無涯,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法振作起來正常生活。
新時代日本女性為啥比男性愛喝酒 2018-09-20
近些年,總能聽到日本大叔大爺們感歎,如今的小夥子們是越來越不能喝酒了,頗有一種“後繼無人”的唏噓。日本的酒精飲料消費市場的確正在萎縮,心痛的自然是居酒屋、餐飲店的經營者,以及代駕司機和計程車司機們。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20到29歲的日本男性飲酒習慣率為10.9%,而40到49歲女性飲酒習慣率為15.6%,在過去的20年間提高了5.7%,已高於年輕男性。飲酒習慣率是指每週飲酒天數為3天及以上,每次飲酒量大於180.39毫升。看來,酒場已經成為日本禦姐們的天下了。日本研究者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男性普遍因為健康意識增強而減少飲酒,女性則因為職業婦女的比例增加而有了更多需要喝酒的場合。
不可忽視的是,酒精飲料生產商才是市場風向的掌舵手。在女性飲酒率不高的過去,生產商為了拓寬市場推出了不少“女性化”的酒精飲料,即以酒精度數低,味道偏甜和水果口味為主的飲料。這些商品在女性消費者當中頗受歡迎。居酒屋中也提高了目標消費者為女性的酒精飲料種類和比例,使得更多女性也可以在此愉快消費。
日本酒精飲料消費達到最高峰已經是22年前的事情了,促成這個最高峰的其實還是要歸功於“人口”。當時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大多是“團塊時代”出生的人們,“飲會”的公司文化也還存在。但是這種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濟的持續不景氣,自然也就淡薄了。此後的20年裡,酒精消費量從年966萬千升下降了13%,僅有841萬千升。而男性的飲酒率也從1996年的53.5%下降到33%。其中20-29歲男性的飲酒率更是從36.2%下降到10.9%。
現在,隨著日本社會當中雙職工家庭比例的上升,下班後喝杯啤酒再回家已經不是男士們的專利了。一位大阪女性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表示,“每天下班後換下制服回到家,總是喝杯啤酒之後再做晚飯。因為坐下之後,疲憊感就會上來,接下來就怎麼也不想動了。”工作模式結束切換到主婦模式之間需要的是一杯啤酒。一部分女性的飲酒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此外,所謂“飲酒作樂”,在女子會、女性們的家庭聚會、同學聚會等當中,酒精飲料都是調節氣氛不可或缺的秘訣。酒精作為打開女性話匣子的鑰匙,自然消費量不斷上漲。
日本主婦用“無名家務”讓大男子主義閉嘴 2018-01-29
在日本,家庭主婦是一個真正的“職業”。一方面,主婦要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要照顧丈夫孩子們身體健康,生活豐富,更要維護好家庭關係、鄰里關係。也正因此,她們可以通過“職業素養”贏得社會的尊重和法律的保護。
說起法律對主婦的保護,用時下熱門的話題“財產分配”舉例,婚後購房的情況下,哪怕是家庭主婦未貢獻一分錢給房貸,離婚也可以分割房產;全職主婦在65歲後能分到丈夫的養老金。可見,法律是認可主婦的價值的。
許多男人都認為這是不太公平,男人在外辛辛苦苦工作,受氣承擔壓力,掙錢要交給妻子,妻子在家裡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就能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難怪男人在退休後就淪為“粗大垃圾”了。日本女性自然也對此不認可:我為了家庭犧牲職業和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到頭來還被埋怨什麼也沒做?
於是,一場口水仗就這麼在日本“線上線下”展開了。
……
這種矛盾並不罕見,不論是在雙職工家庭還是在家庭主婦持家的家庭裡。矛盾的來源是男女對家務的“認識偏差”。拿洗衣服來說,丈夫以為“洗衣服”只是將衣服放進洗衣機,再晾好;妻子認為,洗衣服是一項綜合家務,包括衣物顏色分類,開洗衣機,晾衣服,收衣服,熨衣服,折衣服,分類放入各自衣櫥,清掃洗衣機,整理衣架等等。
日本女性為了告訴男性自己在家務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創造了一個新詞:無名家務。無名家務是指那些說出來又太細,幹起來又費事的家務。比如,把剩飯剩菜整理好放進冰箱,廁紙的替換,確認郵寄物品,取乾洗衣物等等。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隨手就能做了的事情,不能算家務。但是事實上,正是這些“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家務,做一件可能是花5分鐘,那麼10件就需要50分鐘。
家務上要花費的功夫是超乎想像的。也許看到的是桌上的鮮花,而這背後卻是餐桌清潔,桌布整理,去買花,用心思剪枝插花,換水照料。這個道理在每個國家都一樣,雖然這背後沒有什麼對錯評判,但相互理解的確是家庭生活的基礎。
日本主婦用“無名家務”讓大男子主義閉嘴 2018-01-29
在日本,家庭主婦是一個真正的“職業”。一方面,主婦要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要照顧丈夫孩子們身體健康,生活豐富,更要維護好家庭關係、鄰里關係。也正因此,她們可以通過“職業素養”贏得社會的尊重和法律的保護。
說起法律對主婦的保護,用時下熱門的話題“財產分配”舉例,婚後購房的情況下,哪怕是家庭主婦未貢獻一分錢給房貸,離婚也可以分割房產;全職主婦在65歲後能分到丈夫的養老金。可見,法律是認可主婦的價值的。
許多男人都認為這是不太公平,男人在外辛辛苦苦工作,受氣承擔壓力,掙錢要交給妻子,妻子在家裡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就能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難怪男人在退休後就淪為“粗大垃圾”了。日本女性自然也對此不認可:我為了家庭犧牲職業和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到頭來還被埋怨什麼也沒做?
於是,一場口水仗就這麼在日本“線上線下”展開了。
……
這種矛盾並不罕見,不論是在雙職工家庭還是在家庭主婦持家的家庭裡。矛盾的來源是男女對家務的“認識偏差”。拿洗衣服來說,丈夫以為“洗衣服”只是將衣服放進洗衣機,再晾好;妻子認為,洗衣服是一項綜合家務,包括衣物顏色分類,開洗衣機,晾衣服,收衣服,熨衣服,折衣服,分類放入各自衣櫥,清掃洗衣機,整理衣架等等。
日本女性為了告訴男性自己在家務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創造了一個新詞:無名家務。無名家務是指那些說出來又太細,幹起來又費事的家務。比如,把剩飯剩菜整理好放進冰箱,廁紙的替換,確認郵寄物品,取乾洗衣物等等。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隨手就能做了的事情,不能算家務。但是事實上,正是這些“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家務,做一件可能是花5分鐘,那麼10件就需要50分鐘。
家務上要花費的功夫是超乎想像的。也許看到的是桌上的鮮花,而這背後卻是餐桌清潔,桌布整理,去買花,用心思剪枝插花,換水照料。這個道理在每個國家都一樣,雖然這背後沒有什麼對錯評判,但相互理解的確是家庭生活的基礎。
日本社會夫妻關係三十年滄桑巨變 2018-06-26
很多人都聽過日本家庭的特殊性,妻子全職主婦,丈夫在外工作,而工資交由妻子管理,每個月丈夫只領一些零花錢。這的確是傳統的家庭模式,妻子統一管理開支,全盤掌控。如果是精打細算、善於理財妻子,那麼這是非常推薦的模式。但是,據說早已不那麼“涇渭分明”,主要原因竟然是,丈夫可以自己辦張信用卡,帳單寄回來,妻子也不能不付啊。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比較流行的方式。丈夫在發工資的當天,把一個月的“家用”以及給妻子的零花錢交到她手上。這種模式,就需要一位元可靠的丈夫來打點一切。理財方面可靠的丈夫會一步一步把家庭經營得有模有樣。如果遇人不淑,那丈夫在外任意妄為,妻子恐怕也只能幹看著。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丈夫工作、妻子主婦的家庭模式上。“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他們似乎更重視相對平等。通常,他們會創建一個共同帳戶,每個月各自從帳戶裡取出商量好的“零花錢”,然後水電、停車費、房貸等各種費用從帳戶中自動扣除。於是共同帳戶就成了家用、存款的帳戶。在這種情況下,或許是最健康的家庭模式,雙方都有收入,減少了一方的不公平感。
近日,來自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的一個問卷調查表明,在日本的家庭中,那種丈夫負責拿主意,妻子負責聽丈夫的話——昭和年代流行的“婦唱夫隨”的夫妻關係,在平成三十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妻子在家庭中的決定權呈現出顯著提高的趨勢。
“妻子做主”,三十年增加三倍
“朋友夫妻”,持續增多
在30年前的調查中,只有39.3%的受訪者丈夫認為“朋友型夫妻”是理想的夫妻模式,現實中則是35.1%的受訪者這樣認為。三十年後,這一比例有了明顯的增長。綜上所述,該研究所得出結論是:女性在日本社會中越來越活躍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大男子主義已經成為落後於時代的象徵。伴隨著夫妻共同工作現象的增多,由於妻子分擔了家庭開銷,夫妻雙方處於平等的地位,“朋友型夫妻”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日本的人妻竟然每天祈禱丈夫速死 2018-09-18
據日本媒體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妻子對丈夫抱有非常惡毒的想法,其中一半的日本妻子表示,曾不止一次心中念著丈夫快快去死。另一半則坦稱,雖然不至於希望他即刻就死,但最好是不存在。
在日本,還有一個註冊人數只有1248人的網站,這個網站的名字叫“丈夫去死.com”,聚集了一群盼望丈夫早點死的妻子。網站的首頁明明白白地寫著:“希望我的丈夫趕緊去死,每天都在盼望著……”現在已經有616位絕望主婦與“死神”簽約,詛咒丈夫儘快去死。
日本家庭的分工向來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的卻不只是貌美如花,還要帶孩兒看家。所有的家務活幾乎一手包辦,還要生兒、育兒,繁重程度並不比男人輕多少。可即便如此,卻換不來男人的尊重。這樣的生活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許可以將就,但是十幾年、幾十年慢慢積累下來,再賢慧的人妻也會有嫌棄、厭煩的那一天。
這還是表現好一點的日本丈夫。更有甚者,妻子不僅要承擔沒完沒了的家務,還要忍受丈夫的家暴、出軌以及難以調和的婆媳關係,真是一部又一部的辛酸血淚史。那麼,有人可能會說,實在不行就離唄,總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吧。
要說這婚,還真不是你想離就能離的。
日本妻子大多都是家庭主婦,沒有任何經濟收入來源,如果一旦離婚,生活將會變得異常艱難。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個“撫養家族”制度,一個全職太太,她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保幾乎都和她丈夫的工作有關。但這必須等丈夫退休以後,養老金才可以平分。
而且日本的婚姻法對女性再婚也是有限制的。2016年,日本擬立法規定女性離婚後100天內不得再婚。在這之前,日本女性離婚後,需要6個月後才可以再婚,但對男子並無此要求。
因此,日本女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等到丈夫死去,這樣妻子就可以分到丈夫的一半財產。
林語堂曾說:“娶日本老婆,住美國房子,雇中國廚子”是人生三大理想。現在看來,日本老婆已經不是過去的日本老婆,稍有不慎,甚至會有性命之憂。不過,與其批判日本妻子的內心惡毒,倒不如說這真實反映了女性作為日本社會被虐群體的殘酷現實。要想不被日本妻子們詛咒,日本男人首先要做的必須是尊重、理解妻子們的需求,分擔她們的勞累和痛苦。雖然,對日本丈夫們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日本人受“感情勞動”之害有多深? 2018-03-23
每一位日本人都是一位優秀的演員。在生活中,面對朋友總是能巧妙禮貌地接下對方的話題,而在工作中,面對所有客戶都熱情、耐心,且用溫暖的微笑對待,甚至言不由衷地說出許多暖心的話。這樣做的代價是什麼?
近日,日本《每日新聞》指出,日本服務行業從業者自不必說,其實職場的所有人在本職工作上都付出了許多“感情勞動”。所謂的感情勞動,就是在工作時需要表情、聲音、態度各個方面配合,有時儘管不願意,也得強作“不失禮貌”的合適表情。
日本紅十字看護大學名譽教授表示,保育士、社工、前臺接待、操作員、酒店從業員等各個行業,都存在需要相當強度的感情勞動職業。比如,殯葬業的職員哪怕當天遇到喜歡的人表白,也需要“催眠”自己進入悲痛的情緒當中;迪士尼樂園的員工當天錢包丟了,也得表現出自己在歡樂地享受明媚世界。
許多人會認為,這只不過是“逢場作戲”,怎麼還“上綱上線”了? “感情勞動”不僅是浮於表面的表情和聲音,而的的確確地會影響到自己真正的感情,成為“深層演技”。一旦深層演技長年累月地持續,就會形成將負面心情轉化成正能量的習慣,長此以往,人們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陷入“情感麻痹”當中。
持續地偽裝自己造成“情感麻痹”,帶來的後果是個人內心不知不覺地在累積壓力。與此同時,又十分容易在意他人的評價和意見,造成自己內心的不安,失眠和焦躁就會找上門。
事實上,感情應該也符合“能量守恆定律”。一些養老院的護工對待患者盡心盡力,所有老人都評價他們是好孩子。然而,他們的個人生活卻是酗酒、過度消費、賭博等等。雙面人生是因為他們扮演善者已經用盡力氣。不僅工作難以為繼,而且個人認知也出現了危機,面臨著深刻的心理疾病。
所謂的感情勞動雖然是近日出現的熱點話題,但是仔細思考就會發現,當下許多的社會問題都和過度的“感情勞動”有著關聯。家庭暴力案件創下歷史新高,親人相殘案件也屢屢見報;年輕人下班後只想一個人“緩一緩”,戀愛更是一種負擔;無性婚姻增多,少子化也因此更嚴重。由此引發的深層社會問題更是數不勝數。
說到底,其實這在每個國家都存在,只是日本人的“感情勞動”更為嚴重吧。
平成30年日本白領是否越過越糟糕? 2018-03-29
2018年是平成30年。明年平成年代將落下帷幕,日本媒體也開始饒有見證歷史滄桑之意,回味起平成這30年來日本的變化。說到底,不過是拿平成這被外界成為失去的幾十年來感慨日本曾經的輝煌。這其中一個切入點,即是平成年代白領們吃午飯都更“小氣了”。
日本一家銀行對於“白領的零花錢”做了一項細緻的調查,結果顯示,1992年白領們中午平均花費746日元吃午飯,而後隨著時間推移就一點點減少,2005年,平均竟只有500多日元。2010年的零花錢減少到507日元之後,雖說回升到了2017年的590日元,但比起巔峰時刻還是減少了20%。
另外一方面,午餐時間也縮短了。1983年,白領們平均花費33分鐘吃午飯,1993年時減少到27.6分鐘。吃飯只用10分鐘的人也從8.2%增加到22.1%。甚至,2012年時,午飯時間縮短到20分鐘,還有1.4%的人表示自己不吃午飯。2017年,午飯時間增長到22分。
1991年末,泡沫經濟破滅。此後物價開始下跌,導致公司的營業額下降,員工工資也遭到削減,開始了一種惡性循環。但真正讓店主們發現人們一個小細節的變化,是在2000年開始。1990年代,白領們拿出一張1000日元的鈔票付錢,找回來的硬幣看也不看直接放進錢包裡。2000年後,越來越多的白領要找回來的硬幣數一遍確認沒少之後才放進錢包。或許是經濟不景氣持續時間變長,人們對於未來失去了堅定的信心。
店長最後一個發現,也印證了調查資料顯示的變化:白領們吃飯越來越快。1990年時,人們三五成群進入店鋪,慢悠悠地點菜,邊聊邊吃,幾乎沒有人會狼吞虎嚥地吃完就馬上離開。還有的人一天來吃兩次。現在,大家就像忙得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10分鐘吃完就走,節奏相當快。
比起昭和的大起大伏,平成年代似乎顯得更平淡一些,雖然日本人自嘲是平成廢物,然而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一種褒揚,平成建立在穩定和和平的基礎之上,才能讓人們安心做一隻“廢物”。“平成30年”的話題裡,不斷地強調平成失去了昔日的光輝,其實是消極的心態。
日本老人偷一罐可樂被判3年是可憐還是可恨? 2018-03-29
《悲慘世界》裡,冉阿讓從小就是孤兒,長大後偷了一條麵包而被判19年苦役。從未想過相似的故事會發生現代的日本,而日本媒體卻將現實端到了我們的面前。
雖說仍舊是日本社會高齡者犯罪問題,但這一個故事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為從超市偷了一瓶可樂,在2月末被判3年有期徒刑。1瓶可樂3年自由,這種量刑不是瘋了嗎?不,並沒有,記者眼前的那位元老人看似衰老而弱不禁風,卻是一名有著19次前科的慣犯。上一次因為盜竊被關了4年,被放出來不過是去年夏天的事情。
因為反復進監獄,身邊幾乎沒有任何朋友。有人說,許多老人偷東西只為入獄,其實也不盡如此。這位老人真的想過要金盆洗手,所以也才進入老人院。只是最後,因為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帶著僅有的2700日元離開了那個地方。錢用光了之後,他也沒有立刻去盜竊,而是整整兩天沒吃沒喝,最後受不了了才到超市里拿了一瓶可樂,被逮捕時口袋裡還裝著一個飯團。
高齡犯罪者當中,分為初犯和累犯。每4位初犯當中就有1位是單身者,80%的初犯會成為累犯。雖說癡呆症、盜竊癖等等原因反復盜竊的人並不少,但因為孤獨而盜竊,盜竊犯罪又加深了他們被社會孤立的狀態,從而陷入迴圈的人也很多。
2016年刑法犯中,65歲以上的人有4萬6977人,是自從1973年以後首次占所有犯罪者比例超過20%。在整體犯罪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高齡者犯罪率已經增加到了20年前的3.7倍。2015年刑滿釋放的高齡犯罪者當中,25%的人會在2年內再次回到監獄。
他們所犯之罪,其實大多並不是重罪,因此也都不太起眼,很少有人去瞭解他們犯罪動機到底是什麼。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貧困老人寧願吃牢飯,所以想盡辦法犯事兒。其實,不如說他們已經放棄了自己和在社會中所在意的一切,社會也沒有把他們當成一份子。到底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還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誰能說清楚呢?
日本如何解決久病床前無孝子之難 2018-08-31
日本有一個詞叫“在宅介護者”,指的是專門在家照顧患病親人的群體。近年來,“在宅介護者”的性別比例有所變化。2016年,男性比例達到了34%。
現在的日本高齡男性在年輕時大多是不幹家務的“大丈夫”,到了老年才開始被迫學習照顧生病的妻子,而由兒子來照顧年邁的父母也會出現心力不足的情況,常常因為要兼顧工作和照顧親人而承受巨大壓力。這些困惑與壓力就帶來了一個悲痛的社會問題,“在宅介護者”在照顧患病親人的同時又在虐待著他們。
2016年被虐待者當中有40.5%是遭到兒子的虐待;21.5%是遭到丈夫的虐待,兩者合計人數超過了總體了的六成以上。可見,男性介護者的增加其實也是虐待案件增多的原因之一。
此外,2017年的就業構造基本調查顯示,因為介護、看護等原因被迫辭職回家的人達到了9.9萬人,其中2.4萬人為男性。那麼,為什麼男性更傾向於把對境遇的不滿發洩到家人身上?有分析認為,對於男性介護者來說,照顧病人的實際操作難度太大,就比如做飯。很多男性是在父母親或妻子病倒不能自理後,才開始嘗試做飯,嘗試照顧人的。
為此,日本社會開始為“在宅介護者”群體提供針對性的幫助。比如福岡市就開設Care Men's Kitchen,請烹飪教室的老師來教大家做飯,給大家提供交流的機會,緩解孤獨、減輕壓力。
此外,高齡男性在照顧家人的同時,其實自己的體力不足,也令他們每天都活在憂慮當中。一位照顧臥病在床的妻子已經有2年的男性表示,“我已經80歲了,身體狀況也不十分好。總有一天自己也會倒下,這樣一來夫婦二人就變成無人可以依靠的空巢老人了,這種恐怖的想法每天都在困擾著我。”
一些非盈利組織和地方政府也正在積極組織交流活動,歡迎男性“在宅介護者”參加。在交流活動中,他們不僅可以學習介護相關的技巧和知識,也可以和承擔同一種家庭命運的人相互交流煩惱和經驗,相互鼓勵打氣,相信建立更為廣泛的社交圈能讓他們內心的壓力得以排解,有望減少虐待事件。
每一個家庭是“私”,但關注到個體出現的問題,理清“公”可以為此做出的貢獻,那麼家庭和社會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日本政府給“孤獨死”預備軍送上禮物 2018-04-25
說實話,對於高齡獨居者而言,如何對付“孤獨死”的社會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孤獨的生活無法改變,死亡也是註定要發生的。因此,孤獨死不要緊,要緊的是誰來馬上發現自己並替自己料理後事。
由於日本“嬰兒潮”出生的一批人已經70多歲,結合如今老年人的低收入率和單身率,可以預見的是日本各個城市都即將迎來一批“孤獨死潮”。這是政府和個人都需要考慮的事情。一名60多歲的男子居住在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直到現在也沒有結過婚,最近,他和政府簽了一份關於如何安排自己去世後的私人事務,死後如何舉辦葬禮的合同。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怎樣可以在生前儘量準備好我人生終結時的事情。我的親人也老了,不可能再照顧我。所以,我希望我走的時候不會打擾到任何人。”他這樣說道。他所簽署的合同,是大和市在2016年開始引進的一種服務,主要面向沒有親人可以為自己支付葬禮及各種程式費用的老人,最高可以為個人支出20萬6千日元。簽署這份合同之後,他會獲得一張卡片,上面寫著葬禮執行方以及市政府的聯繫方式。此後,還會定期派人拜訪簽約者。
無獨有偶,日本千葉縣政府也與大型保險公司合作,為市民提供諮詢。當地的護工們說,老人們活著的時候我們能盡力照顧他們,一旦他們去世了,我們就沒辦法為他們安排任何事情了。很多時候,哪怕聯繫上老人的親人,他們也不願因去收骨灰。因此,針對這片地區的老人,只要有10萬日元存款就可以和政府簽訂合同,讓政府來處理身後事。
通常,一個人所能享受的公共福利會隨著他的去世而消失。政府和企業如此積極地為孤獨老人考慮身後之事,可以說是將“人性”執行到底了。雖說人去世之後再也沒有感知,因此妥善處理身後之事不過是給活著的人的安慰。在無人關心的情況下,身後之事又還重要嗎?在政府眼中是重要的。
如果用納稅人的錢去處理不被視為公民權利的事情,很可能會招來不滿,因此,有的地方政府選擇由有需要的人自己提出申請,親自監督服務,讓人放心安享餘下的人生。人所需要的不過是那麼一點尊嚴,哪怕生前默默無聞,也希望死後能寧靜地長眠某處。能知道去世之後會得到尊重,世態炎涼不必在活著的時候感受到,也就放下心頭的一點“俗氣”了。
不過,對於欠租人來說,沒錢付房租也不可能真正流落街頭。他們往往擺出“我是受害者,就是不搬”的姿態。按照日本法律,拖欠房租達3個月以上,房東就可以提起訴訟,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會首先發出事前催告,在無效的情況下由執法人員將室內物品全部搬空,然後驅逐房客。
但是,已經陷入困境的房客們,根本就不懼怕這一套。他們收到法院的催告後,依然非常淡定,既不會去尋找新的住處,也不會處理掉室內的物品,就和平常一樣居住其中。到了強制執行的那一天,欠租的房客們拿著一些重要隨身物品“說走就走”。很多時候,執法人員進屋後,發現桌上的茶還是溫的,鍋裡的熱氣都還沒有散去。
至於強制執行、搬運物品、重新裝飾等費用,本來應該由被執行人承擔,可是連房租都付不起的房客們,哪裡還有可被執行的“財產”。為此,執行機構會聯絡欠租房客的父母或子女,結果發現他們的經濟狀況不比欠租房客好到哪裡去,很多人甚至是依靠低保生活。房租拖欠的背後,又牽扯出了驚人的“貧困代際傳遞”問題。
而被驅逐出去的房客,往往會從遍地都是的房地產仲介公司中再挑選一家,並通過他們尋找到房租保證公司,很快又可以租到新的房子,再次開始新的“迴圈”。欠租者所以能成功操作,是因為日本房地產公司由於競爭的考慮,對於優質客戶與劣質客戶名單均嚴格保密,既防止優質客戶被對手拿走,又讓劣質客戶成為對手的“坑”。此種環境下,欠租房客引發的惡性循環就這樣周而復始,再次引發新的危機。
日本房租拖欠成災背後的“連環坑” 2017-12-26 1
“房租開始出現大面積拖欠,雖然有著經濟不景氣,雇傭不安定等原因,還有更多深層次問題,揭開來看讓人觸目驚心。”日本法律工作者太田已經處理了超過2000人的房租拖欠案件,深刻感覺到近年來房租拖欠在日本社會的快速蔓延之勢。
對於很多日本上班族來說,房租是最大的生活支出項目。一般情況下,只有將房租控制在收入的三分之一以內,生活才不至於陷入惡性循環。以前,日本房地產仲介公司對於租房者的審查,重心也放在這方面。如果仲介公司讓達不到條件的房客入住,一旦出現房租拖欠狀況,就可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但是,2016年日本國土交通省開始對房租保證會社採用任意登記制度,而且沒有確定具體的管理機構。一時間,日本的房租保證會社出現爆發式增長,競爭異常激烈,審查也開始變得寬鬆起來,一些原先從事“民間金融”的組織也參與其中。雖然房租保證會社憑此拉到了更多的客戶,但是此後產生的房租拖欠問題,也拖垮了很多中小型保證會社,並產生連帶問題。洗錢、變相放貸、暴力催收等問題層出不窮。
比如,月收入20萬日元的人,用10萬日元甚至15萬日元租房子,也可以獲得房租保證會社的擔保。而在房客支付房租後,很容易出現生活費不夠的情況。這時候,房客又會去借“生活貸款”,結果長期的利滾利後,房客資金鏈斷裂,不僅再也付不起房租、生活陷入困頓,而且負債累累。此後,“催收”人員就粉墨登場了。他們會通過各種想得到與想不到的手段,榨幹房客的最後一滴血。於是,取得房租保證會社擔保、超支租房子、生活費入不敷出、生活費借貸、利息累加、付不出房租及生活貸款、被催收……一條“精巧”的鏈條,將很多人套了進去。
日本解決老人“租房難”碰壁的啟示 2018-11-02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中國,唐朝的那位“詩聖”杜甫,在訣別人世之前,心中惦念的還是“房事”。他無法穿越時間來到現代,他也無法穿越空間來到日本,所以,他就無法知道他在詩句裡描述的情況竟也存在於時下的日本社會。如今,在日本,租房困難戶有三大類人群:殘疾人、老年人和外國人。日本的房東們不願意租給這三類人,主要是擔心“租金付不起”、“破壞性太強”、“在出租屋裡去世”等等。無法一下盡說,這裡還是先聊日本老年人的“租房難”吧。
儘管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但日本老年的“金主”依然是少部分人。不少老人退休後仍舊過著租房的生活。房東們意識到,這樣的老人收入大幅降低後難以保障租金,這樣的老人“孤獨死”的風險比年輕人更高,這樣的老人釀成火災等事故的可能性也更高。於是,房東們在權衡利弊之後,常常會以委婉的方式讓老年租客領會到“拒絕”的意思。
為了解決老年人租房難的問題,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7年10月制定了“住宅安全網制度”。根據這項制度,只要房子耐震性和房子面積達到標準,且房東向政府登記並承諾房屋不拒絕高齡獨居者租住,政府將提供最高200萬日元(約合12.4萬元人民幣)的修繕費用,如果房主對高齡獨居者“減租”,政府還會給予最高4萬日元的補助。
最初,日本政府指望能在2020年前吸引17.5萬戶住宅登記的“住宅安全網”制度儘快見效。但是,到目前為止已整整一年過去,卻只有約3800戶住宅登記,僅達到目標的2%。
當下,日本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宣傳這項制度的優點,簡化房東註冊手續,吸引更多的房主為老齡獨居者提供住處。
有中國網友看到“租房難”的日本老人如此處境,不禁感慨這大約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把買房看得如此重要——老後有屬於自己的房屋,不必處處為租房碰釘子。只是,仔細想想,人的一生有無限可能性,一個社會總有人買不起房,也總有人因境遇不佳失去擁有的一切。在中國社會其實已經有這樣的苗頭,將來或許會更大範圍的出現。那麼,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否能夠給中國社會一些啟示?
另一方面,司法也難保障員工的休息權,沒有加班費雖說可以維權,但是很難,因為需要勞動者自我舉證。
在中國,“過勞死”既不是法律概念,也沒有確切的醫學定義。在醫學上,很難證明“過勞死”與工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在中國的法律框架內,沒有“過勞死”一說,算不上“工傷”,也就沒有相應的賠償。
再者,中國人在房價、教育、醫療、養老的重重壓力下,只得忙忙忙。
有學者發現,我國年入50萬的中產,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是高收入家庭。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039美元,折合人民幣才39.2萬元。然而中國的中產比國外的普通白領還要累的多,人家五六點下了班,就開始休閒了。
回應
我老公在日企,現任系長,照樣天天加班
我們很多企業,尤其是台資日資企業,管理體系是日本的那套,就是複雜化的管理方式,很多都是形式主義的規律,跟本起不到多大作用,無休息日加班,甚至加班通宵的也有,老闆的執念是加班多工資多,你不按要求加班就是不符合管理,很容易被開除。一些企業內部的規律是和勞動法是對立的。
以前開個店,日出出日落歸,沒有休息日至少也正常。現在互聯網經濟,開網店,平臺後臺大不用管工商規定。大家拼經營時間長,經營地區廣。365天誰休息誰淘汰,從開店到快遞員從此再無休息。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作死地努力找工作!
亞洲,尤其是華人地區的華人老闆們就喜歡虐待員工,逼迫員工加班,還不給加班費,上海這種情況也很嚴重。
http://news.sina.com.cn/c/2018-08-19/doc-ihhxaafy3923789.shtml
過勞死曾被視為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1992年《世界知識》刊出《日本的過勞死》一文。2006年,中國躍升為“過勞死第一大國”,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原來上班也會死人的。
尤其是中年人,精力不及年輕人,卻背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幹起活來往往更加拼命,也能忍辱負重。
長時間的勞作,卻不意味著高的工作效率。
西班牙人在歐洲國家裡平均坐班時間最長——約每週38小時,比荷蘭人平均每週多工作8小時,比德國人多3小時。與此同時,西班牙人卻排在工作效率的後幾名。
由此衍生出一個單詞presentismo,意思是上班皮囊化,56%的西班牙公司存在上班皮囊化現象。
這是因為很多西班牙企業仍然看重坐班時間,而非按工作效力來評價員工績效,導致員工上班時心不在焉。
三.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中國人都很能忍呢?
首先,外部環境迫使職場人一起加入到加班的隊伍裡。
工作是收入的來源,除了少數的精英,平庸的大多數是比較害怕丟飯碗的。
有的公司讓員工加班,不通過威逼,而通過利誘。下午5點半下班,結果6點半有公司班車;正準備坐班車,結果8點有東來順的工作餐;吃飽喝足了正要回家,結果10點可以打車報銷。不知不覺,已經加班到了深夜。
更何況,連老闆都是加班狂,普通人不努力還有未來嗎?任正非公司有床墊,馬化騰淩晨回郵件,在王健林的日程表裡,黑紙白字寫著4點就起床……
其次,規定上五休二,實際上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法律規定得太籠統。1995年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顯示,企業如果不能實行週末雙休的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 這就給了企業不執行上五休二的機會。
《勞動法》還有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這意味著,如果用人單位讓勞動者每週休了一天,其實也是行的。
2013年《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規定一年全國有11天節假日公休時間,企業單位在節假日得按照規定放假。 但是,特殊原因的可以不放假,給3倍工資就行。
中國為什麼是“加班大國” 2018-08-19 新浪新聞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一天工作8小時,一周5天班,勤勞的中國人遠不止這個數。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比上月增加0.1小時。數據一出,網友就炸了:
這是誰統計的?你站出來我保證不打你。
70小時週末也不休息,這算的還是少的,有時要幹到晚上十一二點。
沒有週末、法定節假日不休的請點個贊,告訴我不是一個人。
人比人氣死人,中國人又開始羡慕歪果仁。來自瑞銀集團的調查顯示,在每週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和地區中,即便是排在第17位的倫敦,也只有33.46小時。相比之下,中國香港以50.12小時,高居每週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和地區第一名。
中國人加班有多瘋狂?京東以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華為每日人均加班時間長達3.96小時,成為中國企業“加班王”。
據說日本人對加班的態度與歐美截然相反,幾乎每一個人都會主動加班,日本地鐵晚上9、10點是最擁擠的時候。不過跟中國人一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發,上班第一天他對部門同事說:“我在日本就是個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節奏。”一個月後,他臨走時扔下一句話:“你們這樣加班,是相當不人道的。”
甚至連休假,中國人也在工作,88%的白領都需要在旅行中處理工作。
為了不讓他人知道自己在休假,中國白領將朋友圈分組玩成了趨勢。10%的受訪者表示要低調休假,絕不會告訴身邊的同事。46%的人會表現得相對謹慎,僅將要休假旅行的訊息分享給周圍關係親密的同事。
二.長時間的勞作,中國企業難免給人以“苛刻”的印象。
小米的投資者啟明創投的共同創始人加里•裡謝爾說,中國初創公司的職場文化甚至比矽谷還要苛刻。他說,“當你以低成本和速度參與競爭時,就只剩一種文化能夠取得成功了,那就是全天候文化”。
2010年,芬蘭、英國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成果:每天加班超過3小時,將導致憂鬱、焦慮或失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更高出60%。
日本吸菸族 一年消耗2兆日圓國家資源 2018-08-09 聯合報
日本政府推估,因為民眾吸菸,造成國家損失一年超過2兆500萬日圓。
產經新聞報導,厚生勞動省研究班針對2015年度吸菸造成的損害推估報告近日出爐,其中,因為吸菸以及二手菸害致病的醫療費用為1兆6900億日圓,除醫療支出,衍生出的介護費用、造成火災的消防費用、菸蒂清掃費用等醫療外費用約3600億日圓,合計突破2兆日圓。
根據推估,醫療費用中,吸菸族本身主要為癌症治療費用,超過5000億日圓;二手菸害醫療費用約3300億日圓,主要來自腦血管疾病;牙齒的治療費用也有1000億日圓。
研究班成員、東京大學特任副教授五十嵐中表示,菸品造成的損失不只是醫療費用,因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導致介護費用等一連串的影響已很清楚,呼籲政府應該要研議相關對策。
厚生勞動省過去曾推算2014年吸菸與二手菸害的醫療費用,這次加上了介護、火災救災等其他衍生費用進一步推估吸菸所造成的影響。
「女學生全部扣分!」東京醫大的性別歧視入學考
日本百年歷史名校「私立東京醫科大學」,2018年7月被爆出賄賂文科省、讓高官子弟入學走後門的醜聞後,2日又遭揭發:校方為了排擠女性考生入學,長年暗中將女考生的測驗得分「全部壓低」。但校方人士卻認為,壓制女考生的作法,是為了日本醫界未來的「必要之惡」,接連著行賄醜聞和性別歧視的爭議,已引發日本輿論的憤怒。
東京醫大在今年2月舉行了醫學科一般入學考試,其中男性考生有1,596人、女性考生有1,018人,考試分為「學科筆試」與「小論文面試」兩階段,本次考試中第一階段男生合格率為18.9%、女生合格率14.5%,而經過兩次試驗最後通過的合格率,則分別為男生8.8%(141人)和女生2.9%(30人)。
但《讀賣新聞》報導指出,女性的低合格率並非學力的差異,而是由校方刻意壓低分數所造成的結果。東京醫大從2011年左右開始,暗中針對女性考生的入學成績動手腳。女性合格率從2010年的10%,忽然驟降至2011年的4%,並在往後的7年之間都未曾再超過6%以上。
東京醫大的相關人士透露,這是校方為了抑制女性醫師所採取的「必要之惡」,將女學生的入學人數控制在全體學生的3成以下,是「學校不必明言的默契」。
東京醫大的理由是,女學生從醫大畢業後雖然也都會投入相關職場,但卻可能因為結婚、生產育兒等因素而離職,造成醫院人力不足的問題。東京醫大為避免與其關聯的醫療事業受到影響,在確保人力的目標下直接從入學源頭掐斷女性考生的數量。
…
東京醫科大學的前身為1916年的「東京醫學講習所」,至1918年設立成「東京醫學專門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因為美軍的空襲被毀、暫移至長野縣,戰後的1946年改設為東京醫科大學,現址位於東京都新宿區。東京醫大旗下還有兩間附屬看護專科學校、以及東京醫科大學病院、八王子醫療中心、茨城醫療中心等多個關聯醫療機構,2019年7月還預計啟用一棟新大學病院。
相關新聞
美司法部宣佈 廢除大學種族平權入學指導方針
回應
都別假了...真的平等嗎?去高速公路休息站廁所看看~~因為女性沙文主義者會介意,所以只好多聘請女性清潔員,因為既能掃女廁也能掃男廁,進而斷絕了男性清潔員生路嘛~~~
手術十個小時,男性就活該體力好站那麼久?
日本處男處女氾濫成災說明了什麼 2018-07-19
日本國立社會人口問題研究所最新報告顯示,目前日本社會18~34歲的女性中,有39%還是處女;而相同年齡段的男性中,竟有36%是“童子身”。18~34歲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沒有男朋友;35~39歲的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性經驗。
作為一個“小黃片”盛產大國,處女率竟然高得如此驚人,這不僅顛覆了人們對於日本社會的認知,更為要命的是,日本社會的處女處男“成災”,已經反映出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日本現今已經進入了“低欲望社會”。
所謂“低欲望社會”,就是指在一個即使奮鬥也無法改變命運的社會裡,年輕人群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喪失興趣,很大一部分人都不願意背負房貸,不願意創業承擔風險,過著隨遇而安、風平浪靜的生活。在婚姻和性生活上也是如此,欲望降低,不願結婚,享受單身生活,結婚了也不願意生育孩子。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經濟的騰飛期,經濟發展之快被稱為“日本速度”。然而,“泡沫經濟”總有破滅的一天,破滅後的日本,經濟陷入持續低迷,日本人不得不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現在日本30—45歲的社會主力人群,就是出生在“泡沫經濟”破滅之際,他們的改變影響了下一代人,對物質和欲望的追求變低,談戀愛覺得麻煩,出門覺得多餘,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一部手機、一個電腦構成了生活的全部。如此一來,無論政府怎麼刺激消費,都無法激起年輕人組建家庭、繁衍後代的欲望。整個社會,處女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少。
這種欲望的喪失,究竟責任何在?對此,肯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筆者看來,如何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如何控制越來越高不可攀的房價物價,如何讓年輕人看到奮鬥可以改變命運的希望,這才是讓年輕人重振欲望雄風的關鍵所在。
當然,這也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想要打造“一億總活躍社會”所面臨的最大一個挑戰。
回應
以前想起島國,總聯想到浮世繪、女體盛、男女混浴、愛情動作片,以為那裡很開放呢。到底哪個是真的。
世界衛生組織應該好好查一查,是不是普遍的“精神”有什麼問題!別再吃錯了什麼“武士道大力丸”又對全世界開戰!
前幾天虎撲集體看了個熱鬧:就在今年5月29日,德國城市伍珀塔爾遭遇暴雨天氣,城市市政排水系統幾乎崩潰。
德國的亞琛、伍珀塔爾、黑爾斯泰因和洪斯呂克等多個城市出現城市內澇和洪水。暴風雨還把廣告板和加油站頂掀翻。在德國中部的部分地區,洪水高達1.6米,淹沒道路和地下室,一些人因為洪水和泥石流被在車中。德國最繁忙的法蘭克福機場也因此多架航班被取消。
2016年德國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暫時沒有查到視頻中大雨的降水量,因而也沒辦法與北京、成都等城市相應的內澇時降水量作對比。
而這並不是一個孤例,2018年1月5日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德國,暴雨及融雪導致德國多地街道被洪水淹沒,萊茵河等數條河流水位暴漲,部分城市高速被迫關閉。
2016年7月27日,德國柏林現暴雨天氣,汽車遭雨水沖刷碰撞到一起。
所以,為何出現內澇,確實是一個需要關心和思考的問題,這個事情畢竟關係著每個人出行的便利與生活的品質。但是與其他國家做橫向對比的時候,有一點基本的邏輯感也實在不是壞事。
畢竟,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而將自己的理想生活寄託在一個遙遠的國度之上,並以此來進行道德綁架,這個恐怕也有點強人所難。
期待美好生活,沒啥不好的,但在此之前善用一下搜尋引擎就更好了。這個世界上,可能真的不存在那麼強力的完美排水系統,就算是德國工程師埋上一千個油紙包,恐怕也不行。
相關新聞
北京2018暴雨20年最猛達全年1/6多地變澤國 故宮百年排水設施無積水(故宮地勢北高南低通過地下水道積水瀉入內金水河):北京防汛辦表示,經過多年河道、管線治理及城區泵站升級改造,積水有所改善,然而,這次部分地區仍出現「看海」情況,上述地區短暫陣雨較大,加上基礎設施不夠完備,排水管線不配套等,綜合影響造成這次積水。
救災20小時累倒! 重慶甜美女警倚欄杆睡著意外爆紅(回應:強國壓迫人民!摸魚也可以當英雄了?又是支那把喪事當喜事辦的"新聞" 大洪水就吹噓"解放軍救災" 她們一點都未受壓迫,是愛民的精神!台灣可悲的淺碟文化 )
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164毫米,79死,房屋倒塌10660間,160.2萬人受災,經濟損失116.4億人民幣。
2018年7月西日本豪雨:219死21失蹤後 日本40度熱浪:12死近萬人送醫
日本救災神話:在暴雨中“沉沒”
http://news.sina.com.cn/s/2018-07-18/doc-ihfnsvza3766577.shtml
跟德國比中國的下水道真的爛透了?真相原來在這裡 2018-07-18觀察者網
“現代化的大城市,為什麼還會出現內澇?”
這個靈魂拷問幾乎在每次夏季降水量急劇增加時都要出現一次。
連一個下水道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幸福感呢,獲得感呢,中國城市化的意義在哪裡!
只建高樓大廈,不關注城市下水道建設這種切實的民生工程,政府都是做面子給人看的!
昨天筆者看到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應當是集近年來爭議之大成了,歷數了中國城市建設過程中關於排水方面的種種弊病。
所以……中國的下水道,真的是他們說的這樣“爛透了”嗎?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城市的內澇確實是時常出現的。
…
總結起來,中國下水道“爛透了”的理由,大概有如下幾種:
1。 不同于專家學者的“熱島效應導致城市降水增加”說,人們認為,是“治理和規劃不當”,使得城市洪災氾濫。比如,建設過程中不重視排水措施,以及不同於其他國家開始盡可能使用滲水地面,中國城市依然大量使用不透水地面,在此過程中,還附帶著湖泊和濕地等水生生態系統的減少。
2。 中國城市的排水管道過於狹窄,大多數按照一年一遇的標準來設計,只有小部分才能達到5年一遇的標準。形成對比的是,歐美、日本等國家規定的最低限一般為5年或10年。而這首先是因為當年採用蘇聯的設計理念,蘇聯更注重節約成本,設計流量整體偏小。
3。 在城市改造過程中,能夠創造GDP的項目總是排在前,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水利專案則往後排。由於中國的城市建設長期以來都是 “重地上而輕地下”,中國的管網水準始終落後於發達國家。此外,規劃政策和法規的執行不力使得有關排水和防洪建設規劃任務無法完成,“海綿城市計畫”也收效甚微,更像是“形象工程”。投資的不均衡也是問題,比如華北、華中地區總能拿到更多的投資,但是西南和西北就不能。
但在此之前我在想一個問題:
這整篇文章基於同一個前提,就是,外國的下水道是不會存在內澇情況的,而中國的下水道總是存在。所以,一定是中國的有關工作出了問題。
但如果外國人同樣飽受內澇之苦,那麼這篇文章就算報廢了。因為一個簡單的邏輯原理是,如果不管下水道寬還是窄,用不用透水地面,城市都會內澇,那麼就說明,這幾個變數根本不是影響內澇的根本原因,甚至內澇可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世界性問題。
所以,外國城市到底會不會內澇?
德國的下水道就不內澇了嗎?
主要防地震 對水災缺危機感(楨:?) 2018-07-10聯合報
此次災情並非事前預測失準,日本氣象廳自六日開始對十一個府縣發出大雨特別警報,這是二○一三年啟用大雨特別警報以來,第一次同時對四個以上都府道縣發出警報;七日中午左右,各地發出避難指示勸告多達三百多萬戶、逾八百萬人。
然而,根據NHK詢問各地方自治體後的統計,十個府縣合計僅一萬多人前往地方政府指定的避難所避難。換言之,八百人中僅一人接受勸告前往避難。遭到土崩重創的東廣島市,市政府事前發出全域避難指示,但前往避難的比例也僅有百分之一。
劉黎兒觀點》「大蛇」盤踞日本列島 誰也沒想到豪雨會造成如此災難
這次日本受災所以如此嚴重,除了首相官邸無要無緊,因此連帶讓日本各地的危機感也闕如,像是氣象廳對高知縣、愛媛縣發出「大雨特別警報]是在日本早晨的5點50分,因為發布警報過慢,也導致高知縣的死亡失蹤人數是僅次於廣島縣,第二多。
也因此首相官邸之外,其次被罵最多的是發佈警報過慢的氣象廳;但也有看法認為如果首相官邸研判當一回事處理的話,氣象廳以及各地地方政府對應也會有所不同.
當然也有即使氣象廳發布警報後,居民不以為意,或是決堤、淹水等來的太快,讓居民措手不及;像是廣島縣的多處坍方、淹水,氣象局是在6日晚間7點發出「大雨特別警報」,11點發出避難警報,但是許多居民覺得夜裡11點要往哪裡去避難,覺得躲到家裡二樓就好了,但沒想到許多住宅的二樓都成了孤島狀態。
日本政府這幾年對應措施採取最多的是北韓危機,但結果證明安倍選錯邊,被美韓排到蚊帳外,日本並沒有因此有人犧牲;但是這幾年相繼出現豪雨被害,但是卻沒有做什麼災害對策與準備,結果對安倍而言,所謂「危機」只是拿來提高支持率用的道具而已,說要「徹底守護國民生命」充其量是口號而已。
在2014年8月的廣島豪雨坍方災害,死亡74人,連輕重傷118人,當時安倍也有接到災情拜告戶繼續打小時高球的前科。現在安倍也沒取消他11日起的比利時、法國以及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地外遊行程,據說他就是很想去觀看巴黎每年7月14日舉行的法國大革命慶典,也因此1年前九州北部豪雨災害時,他也正好在歐洲外遊中,讓人怨嘆。
日本豪雨超過百死 防災模範生這次為何這麼慘 2018-07-10 聯合報
多樣化地質 易受災
日本約七成土地由山脈和丘陵組成,房屋常建在陡峭山坡上,或山坡下方的平原上。一旦發生洪水或土石流,這些房屋很容易受災。日本政府正推動長期計畫,鼓勵容易受災地區的居民搬遷,地質脆弱地帶禁建新建築,但該計畫仍在進行,許多人仍身陷危險。
木造房多 難防土石流
日本許多房屋用木材建造,尤其在鄉間,傳統木造房屋很受歡迎。這類房屋的木造地基較有彈性,是防震的理想選擇,但遇上洪水或土石流的巨大壓力就無法承受。
疏散命令 無強制力
日本當局在雨勢最嚴重時,向大約五百萬人發出疏散命令,但這些命令只是建議而無強制力,許多民眾因而無視這些命令。災害管理專家廣瀨弘忠說:「人類有一種所謂的正常化偏見,這意味著人們試圖不撤離,忽視負面資訊。這些不願撤離的人遇上突發的土石流和洪水,難以立即做出反應。」另外,日本將發佈疏散命令部分權限,交給沒有災害管理經驗的地方官員,也是問題。
氣候變遷 經驗不適用
科學家曾警告,全球暖化可能造成豪雨等災難性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加。許多日本災區居民說,這次的雨勢他們畢生從未見過。這顯示過去多年來對氣候和天災的經驗,可能已不再適用。
人手不足導致缺乏文件記錄
在飯尾看來,人手不足也是導致官僚體系混亂的原因之一。
文章指出,1968年的一項法律限制了公職人員的數量。日本政府工作人員的比例是經合組織(OECD)中最低的,大約是英國或美國的三分之一。工作繁重會導致忽略記錄,而日本甚至沒有公共記錄的檔案系統。飯尾認為,官方文件記錄的問題在於缺乏控制。
而讓官員們尷尬不已的則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哪些文件存在,哪些不存在。
“偽造還是其次,”飯尾說,“最重要的是,他們連控製或保存文檔的習慣都沒有。即使是那些想偽造文件的官員,都不了解這個系統”。
回應
想像中的日本官員:鞠躬盡瘁
現實中的日本官員:鞠躬
日本民調讓非洲人選最信賴的朋友,結果所有問題的得票率都低於中國
2018-04-05,日本外務省發布了一份去年在非洲的民意調查,統計結果大概要令日本人失望了:但凡選項中有“中國”的問題,日本的得票率都遠低於中國。更尷尬的是,幾任首相都曾親自擔任議長的“非洲開發會議”,六成受訪者竟然一無所知。
據日外務省官網5日消息,該省在去年3月委託全球最大的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在非洲舉行了一個“非洲地區對日輿論調查”。受訪對象來自肯尼亞、南非以及科特迪瓦三國,共計1500人,年齡跨度則在18至59歲間。
至於為何時隔一年有餘才發布調查結果,原因尚不明確。不過,據觀察者網查詢,日外務省於5日發布的另一份“歐洲5國對日輿論調查”,同樣也是在去年3月完成的。此外,該省在去年5月發布的“美國對日輿論調查”,早在前年2月就採集好了數據。
縱觀全問卷,共有4個問題是關於非洲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在“現在的重要合作夥伴”和“未來的重要合作夥伴”兩題中,中國分別以56%和48%的得票率在19個國家中位列第一,遠超日本的28%和33%。
在問及原因的多選題中,四成的人認為,中國和非洲有著朋友般的“ 友好關係和共同價值觀 ”。還有七成的人,選擇了中國和非洲有“良好的貿易關係”。
在選擇“最值得信賴的朋友”時,33%的人把票投給了中國。作為對比,僅有7%的人選了日本。...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8_04_18_454141.shtml
英媒:日本精英官僚如何失去威望的?
自去年曝光以來,日本“森友學園”醜聞不斷發酵。而背後牽扯出的官僚危機,更是讓被看作日本精英階層的集體屢屢蒙羞。
《金融時報》2018-04-16刊文稱,以精干高校著稱的日本公務員的“隕落”,正是政府體系變革導致官員權力下降的連鎖反應。
文章表示,在日本經濟增長期,日本官僚的權力和威望,正如小說《官僚們的夏天》呈現的一樣,“我們為國家工作,而不是為大臣工作”。
“ 在由企業、官僚和自民黨組成的所謂“鐵三角”中,領頭的是技術官僚 ”,文章寫道,精英官僚們指示企業在哪裡投資,將項目分配給不同地區,並為執政的自民黨起草各項聲明。
而反觀過去幾個月裡,日本官員們都受到了哪些指控?性騷擾、在國會明目張膽撒謊、為保護首相安倍晉三而偽造文件、連伊拉克戰爭的軍事記錄都找不到……
而在遭到眾聲討伐的“森友學園”事件中,不僅價值9.56億日元的公共土地被以1.34億日元的低價賣出,權力強大的財務省還向偽造了提交國會的文件,另一邊卻沒有銷毀所有原件。
案發地塊上,小學校舍已經基本完工。校名為“瑞穗之國紀念小學”,原本想聘請安倍妻子做名譽校長
“坦率地講,與20年前相比,(政府官員的)素質大大下降,”有前官員直言。
研究學者的結論則是,官員素質下降反映了日本政府體系深層次的結構變化,這些變革導致官僚的權力下降,而首相辦公室的權力相應地加強。
官僚體系如何被改變?
文章援引東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政府學教授飯尾淳的觀點稱,過去,官僚機構擁有很強的自主權和權力。“許多政界人士明白,大臣是官僚機構的代表。”
然而,上世紀90年代的選舉制度改革,讓政客與選民的聯繫更加緊密。
隨後,前首相小泉純一郎著手瓦解代表農民等特殊利益集團的“派係政客”的勢力,同時引入外部政策顧問,以避免官僚作風。
接二連三的改革,導致官員們利用公職謀私利的做法遭到限制。這樣一來,上世紀90年代末的畢業生更願意去投資銀行,而非官僚機構。
2014年,安倍又打出了一記重拳,統攬內閣所有高級公務員的任命。對想要平步青雲的官員來說,當然會選擇“討好”首相的副手,而非大臣。
正如飯尾所說,曾今擁有太多自主權的官員,如今卻太缺乏獨立性。
文章表示,唯命是從的文化,再加上急於給首相留下好印象,或許可以解釋不受安倍待見的財務省為何將土地賤賣給森友學園,隨後又設法掩蓋。
日本人不讀書的現象,既是日本社會整體變化的反映,也與現代世界的發展趨勢相關。二戰後,大學數量增多、入校生源增加,大學與現代工業製度同步,成為生產消費社會的齒輪。全民都是大學生的時代,大學生也丟失了桂冠。大眾社會取代精英社會,這種現實導致閱讀方式發生變化。
目前日本的中堅勞動者,是在遊戲、動漫、電視影響下成長的一代,他們的閱讀對象,已從“書”變為動畫、文字、聲音等綜合信息。日本是漫畫大國,不但在娛樂領域,而且在許多專業領域也有很好的漫畫,很多日本年輕人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漫畫。日本知識分子也在反思,作為讀書風氣曾經熾盛的國度,是否仍要堅守“讀書”,“讀書”定義是否可以擴展?技術革命以及人類社會結構的變化,不斷改變人類閱讀歷史。今天,大學圍牆之外的變化,正在逼迫圍牆內教育方式的改變,而日本的教育機構,似乎並未認真理解這種變化的意義,更未做好準備。(作者是日本杏林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劉迪:不讀書的日本人還有未來嗎2018-03-14 環球時報
日前,日本某社會組織公佈調查結果,半數日本大學生每日讀書時間為零。作為一名身在日本教學一線的教師,對此也深感困惑。
一般而言,現代國家競爭力中包括國民閱讀力,國民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二戰後日本曾多次立法推廣國民閱讀運動。即使到今天,人均報紙訂閱數、人均每年書籍閱讀數這些數據,日本仍領先世界,但“不讀書”現象正在日本蔓延。
我讀書時,每天從大學步行到JR高田馬場站,20多分鐘路程,沿途的“古書屋”鱗次櫛比。但今天書店已大為減少,存留下來的店鋪變得破舊,淹沒在拉麵店、手機店間。今天的日本報刊,仍有著名企業家推薦閱讀專欄。人們發現許多企業領袖很愛讀書。不過,這些“讀書人”已漸漸老去。
今天,來自中上層社會的名校大學生還在讀書。他們或不打工,或雖打工但卻堅持閱讀。而那些非名校生閱讀習慣明顯不及名校。其中既有閱讀習慣問題,也有經濟問題。尤其是來自下層的學生,父母無力支付學資,他們自己不但需要打工支付生活費用,甚至還要負擔部分學費。
在日本,超長時間勞動仍十分突出。現役勞動者中的中青年階層恰值年富力強,本可享受閱讀,但這個群體每日平均工作10小時以上。現代人日益增加的電腦作業需要目力、精神與肌體協調,看似較體力勞動輕鬆,但其實深度疲勞增加。同時,由於當代日本人普遍晚婚晚育,中青年階層下要照顧孩子、上要看護臥床老人的現象十分普遍,導致社會中堅群體性疲憊,也剝奪了他們的閱讀。
對年輕人而言,“讀書”包括兩種類型,一是國民教育系統中的閱讀,另外一種是自由閱讀。前一種閱讀減少,將損害國民教育,後一種閱讀減少,可能削弱人格、良識形成環境。整體讀書時間減少,可能損害年輕一代的包容力、想像力。其結果對整個民族的創造力將是災難。
日本製造業不但佔比下降,還面臨生產率下滑的困擾。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製造業的勞動生產效率創下了199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勞動生產效率是表示每位勞動者的勞動效率達到多高的數值,2015年日本為9.5063萬美元,比5年前減少了10%。在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29個主要成員國中排名第14位。日本2000年之前一直在經合組織主要成員國中排名第一,但後來排名大幅後退,失去了優勢地位。
日本製造業光環不再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從大環境上看,製造業下滑與日本老齡化社會密切相關。由於面臨人口減少問題,一方面日本國內市場中長期內將出現萎縮,海外的本地化生產則不斷推進。無視結構性變化,依賴工廠一線的以往的方式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另一方面,由於適齡勞動力減少,曾經讓盛田昭夫自豪不已的工程師大軍也出現萎縮。
此外,在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中,不少日本企業內部普遍出現員工士氣低落、職業道德下降的現象。員工的責任感和“熱愛公司”的精神,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了,曾經引以為豪的“工匠精神”也在衰弱,而為了保持表面的競爭力,一些企業不得已使用造假這種手段。在失去“工匠精神”的支撐後,日本製造業光環正在散去。
汽車產業接連爆出問題
“新幹線”出現偷工減料只是近兩年來“日本製造”遭遇的系列醜聞中最新的一起。從2017年以來,日本製造業巨頭神戶製鋼所、三菱材料和東麗的子公司等企業篡改產品檢測數據的問題相繼曝出。汽車業是日本製造的拳頭產品,因其複雜的供應鏈帶動了眾多產業的發展。但是即使是這個孕育出大名鼎鼎的豐田生產體系的產業,也相繼爆出眾多問題。
豐田生產體系通過賦予員工自主權並信賴他們會在發現問題時停止製造過程,這徹底變革了全世界汽車生產的裝配線。然而正是這個曾經引領全球汽車風潮的行業,卻受到了一連串醜聞的侵襲。
先是去年年中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生產商日本高田因為難以支付產品缺陷賠償金而宣告破產。緊接著整車生產企業也被曝出虛報油耗,三菱和鈴木兩家企業採取了作弊手段,獲取有關燃效的國家認證,比如鈴木所有的測試都採用室內進行,不受室外複雜環境干擾,因此數據靚麗但實際卻水分很大。此外,另一家日本主要汽車生產商日產也不干淨,被曝出日產在日本國內的6座工廠,使用無資質的人員對車輛進行出廠檢查,從而也帶來安全隱患。
以上這些問題算是每家企業都有各自的問題,而作為上游廠商的神戶製鋼出現問題,則是一門“地圖炮”,將基本所有日本車都囊括其中。日本第三大鋼鐵製造商神戶製鋼所篡改鋁製零部件質量數據的問題幾乎牽扯到全球近半的汽車生產商,因為神鋼不但在日本國內向日產汽車、本田、三菱汽車、斯巴魯和馬自達等5家汽車企業供應了相關零部件,美國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兩家巨頭也使用了神鋼的產品。所有使用了神戶製鋼所篡改性能數據零部件的汽車萬一遇到安全性問題,可能都需要進行召回和更換零部件。
“工匠精神”不斷衰弱
二戰後的日本以製造業為立國之本,並湧現出一大批世界級的製造企業。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曾經自豪地表示“當美國人忙於培養律師時,我們更加忙於培養工程師。”
強大的製造業在上世紀80年代給了日本“可以對美國說不”的底氣,不過自那之後日本的製造業開始相對滑落,尤其是本世紀來製造業在日本GDP比重已從最初的四分之一已經下滑到不足五分之一。
日本製造走下神壇:負面話題不斷工匠精神不斷衰弱2018.3.10中證網
在全球製造業領域,“德國製造”與“日本製造”曾經是兩則神壇上的傳說,不過近兩年來光環卻都在逐漸消退。“德國製造”本來意味著可靠與精密,但柴油車的大規模排放造假卻動搖了這一信念。至於“日本製造”受到的衝擊更是大得多,從神戶製鋼造假到高田氣囊召回,密集發生的醜聞讓當年的金字招牌遭遇一記記實錘,“日本製造”已經逐漸褪去光環。
“新幹線”一直是日本製造業的名片之一。自從1964年10月東京奧運會前夕開始通車營運以來,作為全世界第一條投入商業營運的高速鐵路系統,“新幹線”成為“日本製造”的重要像徵,並在全球範圍積累了顯赫的名聲。早期日本的“新幹線”和法國TGV、德國ICE一起,並列為世界高鐵三巨頭。近年來又和中國高鐵在全球爭奪市場,在印度、泰國、英國等地直接交鋒。
然而近期以安全和準時聞名於世的“新幹線”卻被爆出了重大安全隱患。東海道山陽新幹線“希望號”列車的底盤車架之前發生龜裂的問題,西日本旅客鐵道與車架的製造方川崎重工業近日在調查後公佈結果稱,由於後者在製造過程中將底面的鋼材削到了比應有標準更薄的程度,可能導致強度不足從而引發開裂。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認為,這是容易導致嚴重事故的故障,對此將保持嚴厲態度。
擅自偷工減料的川崎重工是日本老牌生產商,起家於明治維新時代,從1906年起就開始生產鐵路車輛,但正是這家有超過百年生產經驗的老廠卻出現了嚴重質量問題。出現裂縫的車架由川崎重工製造於2007年,當時在焊接其他零部件時削薄了底面的一部分,結果導致鋼材厚度低於產品設計說明書中確定的7毫米的標準,最薄的部位只有4.7毫米。在發生問題的車架底面還發現了被認為在焊接時出現的裂痕。可能正是以焊接部位的裂縫為起點,長時間行駛後開裂逐漸擴大。在發現時,鋼架的兩側的裂縫長度達14厘米左右,再擴大3厘米車架就可能整個斷裂。
據調查,川崎重工交付的147輛列車均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將依次實施更換。可“新幹線”的零件雖然可以迅速更換,但受損的信心卻沒那麼容易恢復。目前日本正在致力於向海外出口新幹線。川崎重工還有望參與印度規劃中的高鐵項目,這時爆出的安全問題將給相關出口投下陰影。
“等待頭班車地下組織”?凌晨3點還不回家的日本人都在幹嘛?2018-02-27觀察者網
不知不覺錯過末班電車。與其在寒夜中徘徊,不如一邊到各處喝酒,一邊耐心等待頭班車。如果不享受深夜裡湧現出的充滿謎團的高漲情緒,那就太可惜了!在日本深夜營業店鋪持續減少的背景下,各式深夜活動卻又奇異地興盛起來。人們在深夜里以高漲的情緒投入網球或桌遊之中,甚至還出現了名為“等待頭班車地下組織”的偶像團體。等待頭班車發車的這段時間裡到底隱藏著什麼呢?
等待頭班車悠然縱歡愉
咖啡館裡玩遊戲
在深夜中揮灑汗水打球邊等頭班車
在24小時營業的“Kuri Adventures”享受攀岩樂趣的人們
這些深夜活動看似略微有些奇怪,但其實恰到好處。等待頭班車的時間是每個人都能嗨起來的奇妙時刻。
回應
不想回家就是不想回家,別找藉口!夜生活就是夜生活!別用各種理由為縱慾找藉口!
一看日本父母子女關係就不好,在中國過了12點不睡,你媽會揍你
看老半天沒看懂!日本人都是不用睡覺的機器人嗎?三點鐘去玩遊戲那之前都乾嘛去了?每天加班到後半夜?早上趕頭班車去上班嗎?那白天還怎麼工作啊?最關鍵的大半夜一群男男女女不睡覺打什麼牌啊!高中生嗎?!難怪日本少子化嚴重……
深夜精神抖擻不睡,白天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
看過一個調查,日本工作效率在G7中是最低的,比我們認為懶散的意大利還低。
本子的辦事效率是相當了,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的那是相當普遍!
豈止是磨洋工,又僵硬又死板,我們13年干自動化買過三菱的電機,數量很多,開箱就發現有一個針腳陷進去了,退貨的時候,三菱先是說自己不可能有問題,後來吵了幾次,同意退貨,要發回日本檢測,用了兩個星期,說我們使用不當造成的,我們連驅動器,連接線都沒拿到,居然說我們使用不當?期間讓他們先送一個我們先使用也不干,缺貨!維修費用和新電機採購價只差二十塊錢!後來實在沒辦法,又重新採購的台達的,結果時間拖太久了,客戶不給錢了。我們部長氣的把選型的工程師罵了一頓,反正這麼幾年過去了,我們再也沒用過三菱電機。。米斯米的也是,每次買他的東西都和欠了他的錢一樣,他說三個星期發貨就三個星期,管你急不急,管你是不是要崩潰!後來基本上是能國產就國產!說實在話,國產品質方面是要略差,不過我們自動化也沒有用個十幾年的,能替換的現在都替換了。
http://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02_27_448249.shtml
精日反撲了?2018-02-24 環球網
多次曝光其行為的“上帝之鷹_5zn”自稱被人肉。
還記得在南京抗戰遺址拍日本軍服照的那兩個男子嗎?昨天他們被南京警方拘了➜在南京紫金山穿日本軍裝的兩精日,被拘了!昨晚22點02分,5zn 突然在微博上宣稱:遭人肉!他放話稱,要來儘管來,候著你們就是!
該微博發出後,超過1千多網友留言。
有網友留言稱:“精日反撲了?”、”精日要搞事情啊?”......
回應
無論如何對待這些雜碎都不過分,日本人(楨:?)最看不起的也同樣是賣國賊和漢奸。
男子在微信群發“南京殺三十萬太少”,被拘5天
2018.2.22日17時30分許,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接群眾報警稱:有人在微信群中謾罵、污衊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接報後,楊浦警方高度重視,迅速開展調查工作,民警隨即將涉案的孟某抓獲。2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依法對孟某處以行政拘留處罰。
警方正告: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民族尊嚴不能隨意踐踏,公民個人在公共網絡空間的言行更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線。警方將對此類行為一查到底、嚴懲不貸。
回應
公知大V噴子:言論自由
如果瞎扯亂噴可能坐10年的監,看誰敢亂噴?英國歷史學家David Irving 1989年在維也納演說,質疑所謂屠殺猶太人是誇張宣傳而已,是否有毒氣室也是疑問。2005年Irving再踏入奧地利境內,立馬被拘捕,最後法庭定罪判監三年,罪名是否認屠殺猶太人,最高刑罰可判監10年。德國對判決表示歡迎,法國也表示如果他在法國瞎扯的話,一樣會被拘捕起訴。
樹冰上噴中文簡體字惹怒日人 嫌犯落網非陸客2018-02-23 聯合新聞網
位於日本青森市八甲田山的樹冰是東北三大樹冰之一,也是著名的冬季景點。今天一月,有幾棵樹冰被發現用紅色噴漆寫上中文簡體字「生日快樂」等字樣,惹怒當地民眾,大家也猜測應是大陸觀光客所為。然而,經追查後發現,嫌犯竟是一位緬甸籍的男性,而他噴漆的動機只是為了「取悅同行的女性友人」。
回應
日本警方與媒體還繼續串通假掰,這次栽贓給緬甸人。 是日本當地人自己幹的, 如果是緬甸人幹的,為何不寫緬甸文
日本畜生在歷史上,不管在日本,在台灣,或在韓國中國大陸,非常喜歡玩自導自演的栽贓戲碼,早就惡名昭彰了。遠的如東北暗殺張作霖事件,盧溝橋918事變,台灣228事件,台大陳X成事件。近的如阿扁319兩顆子彈事件,前兩年,台灣有人在野柳風化岩,在澎湖玄武岩上刻"簡體字",都是典型倭畜栽贓慣性行為。
中國「海歸」掀返鄉潮 矽谷緊張不安2018-02-19 世界日報
美國夢曾讓許多的中國畢業生在畢業後選擇了留在美國,但如今在騰訊等中國企業工作往往也擁有相同地位。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市值已擠進全球前10名,與亞馬遜和facebook並駕齊驅。另外,全球價值前5高新創公司有3家總部設在北京,而非加州。
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以及智聯招聘2017年對1821人的調查,科技已取代金融成為中國吸引最多海歸的領域,15.5%的海歸投入科技領域。另外,2016年從海外(主要是美國)返回中國的畢業生有43萬2500人,比2013年增加22%。
在中國祭出史上最嚴密網路監控之際,引誘人才放棄矽谷並不容易(楨:聯合報一貫的反中共!) 。不過,中國科技巨擘有3大優勢:薪資成長較快、機會和「家的感覺」。
另外,相較於美國,中國升遷機會較多。愈來愈多已在矽谷工作一段時間的中國工程師發現,進入快速成長的中國企業對他們的職涯較有利。
網友表示,「中國人畢業後返回中國的比率增加,主要跟美國緊縮H1B工作簽證,不易取得移民身分有關。」也有人認為,「時空市場已變,為何一定要在美歐當二、三等公民,而只能為其打工,功勞及創新全歸老外呢?」
回應
矽谷高層主管全由印度裔掌控。因為他們英文較好,又會吹牛會表現,拉幫結黨升的很快。中國人只埋頭做事,無法升遷。
說的對 "矽谷高層主管全由印度裔掌控。因為他們英文較好,又會吹牛會表現,拉幫結黨升的很快", 我女兒同事是印度裔(生技科,劍橋,哈佛PhD,MBA)。寫的,做的報告馬馬虎虎。"會吹牛會表現" 會拍馬屁是真的, 這也是印度國內計畫案很多, 實際上做出來很少。對微軟,思科没新産品也不奇怪, 希望美國不會步印度後塵。
2015年大陸發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宣示要在十年內躋身製造強國之列,並明訂「由大到強」的三步驟行動戰略,十年內先超越第三級對手如韓國、台灣,20年內追上第二級國家如日本與德國,並在30年後擠下最強的美國,成為中共建國百年的新使命。
日本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 中國的基礎科學正在快速發展,論文數已經遠超日本居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日本對此不瞭解,這是非常危險的。
大前研一:2055年時中國經濟規模會是日本的十倍大,到時,台灣究竟是要獨立,還是要與中國統一,情勢已非常明顯。日本因為百年來都是領先中國,一下子被中國超越,難免心理上會有些不平與不安,但是要維持企業的繁榮,只有向中國轉移,是今後唯一的戰略...21世紀是中華民族的世紀絕非空言.
28 歲的松本在東京一家旅行社工作,同事中女性很多,朋友也經常稱他“佛系青年”。“我入社較早,經常要把一些東西交給後輩的女同事。漸漸的,有幾個後輩就開始對我表示好感,經常約我一起去玩。可是,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她們,也不知道怎樣才能在工作之外與她們相處融洽。因此,每次只能找出各種理由來推脫。反而是一名與我一起入社的女同事,經常會以開玩笑的形式指出我的缺點,我也確實這些方面不足。而且,她還一直在學習法語,讓我覺得很酷。我想,即使工作之外,我們也會相處得很愉快,不會有壓力。”
51 歲的津田是一名公務員。他認為自己的兒子就是一名“佛系青年”。津田告訴記者:“他對自己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很執著,但對生活似乎沒有什麼要求。比如他認為垃圾處理制度要求民眾分得太細,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兒子說,實際上垃圾車將垃圾運到處理廠後,往往是把很多類垃圾合併一起處理,日本垃圾分類太細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為此,他還前往垃圾處理廠開展調查,弄出一堆數據,並給相關部門寫信。在這上面,誰都說服不了他。可是,生活上就不一樣了。前不久,他在網上搜尋了很久,找到一個非常中意的小茶几,就下了訂單。結果,到貨時才發現不是他訂購的那個。本來,按照規定只要給商家聯繫一下,人家馬上就會幫他換回來,而且還會承擔一切費用並道歉。可是,他就開開心心用起了錯的那個,還說'這茶几到了我這裡就是與我有緣分',後來商家發現弄錯了貨,給他主動聯繫,他卻回答'不 換了,這個也挺好',讓人匪夷所思!”
回應
此佛非彼佛
什麼佛系青年完全是媒體忽悠出來的,洗了腦的,不關心社會,不觀音國家不關心歷史的無知青年。
佛系青年是用來自嘲的,我90後可是要挑戰世界的一代。
自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以來,日本經歷了漫長的經濟低迷期,各種體制弊病也浮現出來。此後數十年裡,即使日本上班族拿出了聞名世界的“工作狂”精神,也沒有讓自己的收入得到應有提升,沒有讓日本經濟重新振作起來。這讓出生在那個年代的日本青少年產生了幻滅感,認為工作除了養家糊口並沒有其它什麼價值,如果可以通過“啃老”來滿足基本生活需要,沒有必要工作。一時間,“宅文化”“草食文化”紛紛從日本興起,以致日本有識之士哀嘆“日本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希望”。而近年來日本出現的“佛系青年”,卻與以往有所不同,強調保持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狀態,因此也被一些日本學者視為青年群體轉變的積極信號。
今年26歲的近藤,在日本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是很多人眼中典型的“佛系青年”。他從東京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沒費甚麼工夫就進入目前這家世界500強公司工作。上大學時,他就對花花草草感興趣,即使工作後也沒放棄這一愛好。每到節假日,他都會去各地收集植物樣本,與“同道中人”交流,並在網站上發布。此外,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後都要去晨跑,即使下雨也會在附近健身室用跑步機代替。“收集植物讓我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寬慰,能排遣我的工作壓力。跑步則能讓我每天精力充沛,感覺很健康。其實,我對出人頭地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如果公司讓我擔當更重要的職位,我會盡心去做好。如果一直讓我這樣,我也是一樣做。我不會因為職位上升或下降,感覺到歡喜或者憂愁,什麼情況下我都會做到令自己滿意的狀態,不會在乎外界的看法,一切隨緣。”
日本“佛系青年”不是中國這麼玩的2018-02-14 日本天天“蔣”
最近,一個新名詞“佛系青年”在中國火了。“佛系青年”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從一種“亞文化”蔓延至整個青年群體,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
其實,中國的“佛系青年”一詞,源於日本的“佛系男”。2014年3月,日本非常暢銷的女性雜誌《non-no》報導了日本男性工作、戀愛、生活態度的變化,並將時尚類型的男子命名為“佛系男”。該類型的男子有七個共同的特徵: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非常執著、對主動接近自己的異性不知所措、對上進的異性有好感、重視時間的利用效率、秉持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對埋頭工作的自己感到自豪、喜歡關注自己缺點的異性。
日本的“佛系男”,其實與2006年日本作家深澤真紀提出的“草食男”有很大區別。“草食男”較為消極與隱世,他們沒有太大的人生目標,對異性也沒什麼興趣,更不喜歡通過工作來出人頭地,一心專注於自己的愛好。而“佛系男”顯然更為積極。
現在,中國流行的“佛系青年”,雖然名字裡也有“佛系”二字,但是更接近於日本此前較為消極的“草食青年”。而日本現在的“佛系青年”,比以往的“草食青年”多了重視時間效率、埋頭工作、喜歡上進異性等特點,更為積極與入世。如今,這種青年取代'草食青年'成為日本社會新時尚,說明一味避世與消極,不僅不被外界認可,青年群體自己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他們在保持自己興趣與世界觀的同時,更加重視自己的社會價值。
“草食青年”出現時,日本各界其實非常擔憂。2013年4月,《產經新聞》針對約2000名高中生所作的調查顯示,“不想”和“不太想”成為“了不起的人”的比例占到了53.8%,而美國這一比例為17.4 %,中國僅為9.2%,遠遠低於日本。這給日本社會敲響了警鐘。當時,日本很多青年不僅不想出人頭地,甚至不想工作。日本內閣府發布的2013年版《兒童及青年白皮書》顯示,2012年日本全國“尼特族”(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人群比例達到了2.3%,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這被當時的日本學界歸結為“失去二十年的並發症”。
為發洩揍孩子日本真成體罰大國了嗎2018-02-19
日本天天“蔣”
大多數日本人認為,體罰是合理的。以至於下手沒輕重的家長讓孩子肉體、精神都受到傷害,想藉助打孩子發洩情緒的父母,又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為了教育孩子”。
近日,日本公益社團 Save The Children Japan 對全國2萬人進行了關於家庭體罰的民意調查。其中,在“您怎樣看待以讓孩子們形成良好教養為目的的體罰?”問題中,1.2%的日本人認為應當對孩子積極進行體罰;16.3%的人認為有必要時應當體罰孩子;39.3% 的人認為沒有其他有效手段時應當體罰孩子。總的來說,56.7% 的日本人在不同程度上認可體罰作為教育孩子的手段。
事實上,體罰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有人認為打幾下重的就是家庭暴力了,也有人認為只有打斷腿才叫過分。日本人怎麼看?69.3%的人表示,打孩子屁股是在允許範圍內的體罰手段;65.5%的人認為打手背允許作為體罰手段。甚至,還有10% 左右的人認為用拳頭揍,用雞毛撣子揍也沒問題。另外,這份調查還對1030 位家裡有18 歲以下孩子的父母進行調查。其中70.1% 的人表示自己曾經打過孩子。
談及他們為什麼會下手揍孩子,排名前三的原因是“被孩子的言行激怒了”、“感到孤獨”、“育兒、家務、工作都要兼顧真的太難了”。不難看出來,很多時候日本父母揍孩子是在將自己無助的情緒訴諸於“體罰”和“家庭暴力”。
遭受到暴力的孩子們當中,很多也會在將來成為父母。有人銘記當初挨打時的恐懼而發誓不再打孩子,有人會延續父母的教育方法,認為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有何不可。或許只有到那個時候才能體會父母當初為什麼會有下手揍自己的心情。但是,不論如何,還是盡量少將情緒訴諸於暴力體罰吧。
回應
對待孩子使用暴力或放縱的方式都不可取,都是缺乏耐心的表現
英國公學,是私立中小學,教學質量居世界前列,公學,允許老師適當體罰學生,注意,適當,並且有嚴格細緻的規定,如我國私塾老師體罰是只能用戒尺打學生的手掌心,且不得過重。
日本製造又一大醜聞被踢爆 中國迎來大好機會
近日,“神戶製鋼”事件帶來的輿論影響尚未消退,日本製造又曝出一重大醜聞,還犯了以前同樣的錯誤,一向以匠人精神自居的日本製造再一次被送上輿論的製高點,個中滋味可想而知。
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公司2018.2.8表示,旗下又有三家子公司出現造假問題,所以該公司總裁果斷站出來承認錯誤並對外鞠躬道歉。
其實,日本三菱綜合材料也不是第一次犯這種錯誤,三菱伸銅某廠在2016.10.18-2017.10.17間出口的銅製品存在數據篡改,問題產品達到879噸,涉及到200家客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汽車製造領域。這次範圍擴大到波音客機、核電站等高風險領域,如果僅僅因為材料問題又要上演福島核洩漏的悲劇,那麼三菱就是全人類的罪人。
從這一兩年連續曝出的製造醜聞不難看出,日本製造苦心經營的高品質、高要求理念漸行漸遠,這也就意味著日本製造已經走下神壇了。
而中國應該抓住日本製造影響日漸消除的大好時機,進一步增強中國製造的國際影響力,從而早日實現向中國創造的轉變,為中國製造“佔領”全世界打下堅硬的基礎,一改“世界工廠”的固有形象。(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回應
人家日本會公開道歉,中國會這樣嗎哄上瞞下
公開道歉是因為瞞不住了,來個先發製人,本質上不會是你想得那樣,真心道歉的
鞠躬不值錢,造假才是利益,看來這躬還得沒完沒了地繼續鞠下去,這假更要沒完沒了地繼續造下去。
理解,躬匠精神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2-13/doc-ifyrpeie1579526.shtml
日媒:中國孩子為什麼沒有日本孩子健壯?
日本《鑽石周刊》2018.2.6刊登題為《中國人認為日本兒童更健壯的原因》一文,稱中國人常驚訝於日本孩子在冬天衣著單薄,相較之下,感嘆中國孩子的體質不如從前。文章認為,家長溺愛、缺乏鍛煉成為中國孩子體質變弱的原因。
文章認為,中國人對日本孩子“穿的少”感興趣的原因在於,越來越多人感嘆中國孩子近年來“身體比以前弱了”。無論是流感季節醫院裡擠滿了孩子,還是頻發的大學生在運動時突然暈倒或猝死,似乎都印證了這一點。由於“獨生子女”政策,家長過度寵溺孩子,例如縱容他們吃不健康食品、祖父母替孫輩背書包、越來越多的學生上下課有私家車接送……此外,在中國的學校教育中,有一種忽視體育的傾向,語文、英語、數學教師擁有絕對地位。這些原因都導致了中國孩子的體質變弱。
而對於日本孩子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除了衣著、生活習慣的差異,文章還引用中國專家的分析,指日本學校的社團活動盛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運動,像甲子園棒球賽或是少年足球賽在日本非常受關注,成為社會現象。相比之下,中國孩子或許更注重學業,用來運動時間少之又少。
據《中國青年報》早前的報導,華東師範大學在2017年6月曾發布一份《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比較研究結果公報》,該項研究歷時3年,分別在中國與日本的4個城市或地區,對近2萬名7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運用同樣的方法和標准進行測試後完成。
結果顯示,2014年和2016年,中國兒童青少年體格指標(身高、體重和BMI身體質量指數)大部分年齡段顯著高於日本;但體能指標的比較中,日本兒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韌性和靈敏協調性方面均顯著高於中國。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發生率較之日本也更高,反映了“我國學校教育重智育輕體育的現像還存在。
回應
全世界都知道俄羅斯真冷,有誰見過俄羅斯妹子大冬天光大腿的嗎?一個個都裹得跟馬鈴薯袋子一樣好吧!那些冬天光大腿的小腳盆,當年在東北哪個不是和中國農民一樣裹嚴實的?
假命題。我不覺得日本人更壯,難道中日夏令營又來了?
這個日本孩子比中國孩子強壯要看什麼維度,如果從整體平均水平來看,統計結果是支持這個數據的,在免費營養午餐計劃之前,中國很大一部分貧困地區孩子是營養不良狀態的,直至今日雖然有很大改善,到數據統計還是有部分差距。吃飽了不代表就不是營養不良。還是要優化中國人的飲食,加大對蛋白質的攝入。
日本女孩冰天雪地里為啥還光腿2018-02-01徐靜波
日本女孩在冬天光腿不是現在的事,至少在我 26 年前到日本留學時已經看到。這麼多年來,日本女孩為什麼還堅持穿短裙光腿呢?
.....
過去,日本人生活不富裕,冬天能夠穿的衣服不多,所以,從小就必須養成耐得住寒冬的身體素質。後來發現,凡是北海道與東北地區這些雪下得最多的地方出生的人,意志特別的堅強,因此,日本從明治時期開始,陸軍官兵大多起用東北地區出身的人。包括這幾年,派往伊拉克、阿富汗和南蘇丹維和的日本自衛隊維和部隊,都是日本的東北兵。
這種耐寒意志的訓練,大多是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日本的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冬天穿的短褲和背心跟著老師到戶外做鍛煉,甚至在雪地裡光著身子去做體操。
不過,把女孩子的校服設計成短裙,也是為了展示女孩子的清純可愛,女生該有女生的形象。
當然,女孩子在冰天雪地裡敢於穿著短裙光著腿上學,客觀上還有日本冬天良好的的取暖環境,使得日本孩子露腿的時間有限。
日本的女生冬天可以光腿,那麼中國的女生,是不是冬天裡也可以光腿呢?我覺得理論上是可以的。
讓孩子們在溫室里長大,還是在冰天雪地裡經受鍛煉,體質可能會有些不一樣。從日本女孩冬天穿短裙光腿的事例中,或許可以改變一些中國人傳統的養生理念。
相關新聞
女大學生零下40度挑戰短裙出行兩腿被嚴重凍傷
回應
嚴重凍傷?徐哈日公知:要是日本校園女生的短裙就不怕凍了!
既然是鍛煉意志,那為什麼男孩在冬天不穿短褲出門呢?為什麼只鍛煉女孩不鍛煉男孩,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冷。日本南北跨度也沒有中國這麼大,如果日本女孩能在中國黑龍江堅持光腿出門那才真是能鍛煉意志啊。冬天晝夜溫差大,在海洋性氣侯的日本白天出門未必會很冷的。
女大學生零下40度挑戰短裙出行兩腿被嚴重凍傷
英國媒體2018.1.27報導,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市,一位女孩大膽嘗試了超低溫下身穿短裙出行,結果慘被嚴重凍傷,大腿完全紅腫。
據了解,這名女孩還是一名大學生,當天在零下40度低溫天氣中,她穿了一件緊身褲襪,套著超短裙就出了門,她本想走一圈就回來,但很快便難以忍受,感覺不對勁,被緊急送往醫院後,醫生說她腿部凍傷嚴重。隨後,主治醫生拍攝了女孩凍傷的腿,整個腿都腫了起來,醫生警告千萬不要亂嘗試,後果危險。
女孩的姓名沒有對外公開,但據說她在阿斯塔納的一所大學學習法律,腿被凍傷後,需要治療一段時間,也會對她生活和學習造成很多不便。女孩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可以抽時間回家,隔斷時間來醫院換藥。
女孩因為穿超短裙嚴重凍傷引起熱議,有評論說,“謝天謝地,她還活著,但作為一個大學生,居然出門前不懂得試試溫度”;還有人指責,“女孩估計是太想炫耀自己的衣服了,但完全忽略了天氣狀況。”
阿斯塔納被評為全世界最冷的首都之一,冬季異常寒冷。
凍傷是由於暴露在極端溫度下導致皮膚和其他組織出現損傷,重時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礙,需進行專業救治,甚至會危及生命。通常手、腳和臉最人容易受影響。此外,國外媒體多次報導,很多極限運動愛好者在冷天赤身挑戰項目時發生意外。
回應
要是日台校園女生的短裙熱褲就不怕凍了!
http://edu.sina.com.cn/a/2018-01-29/doc-ifyqyuhy7289068.shtml
日本製造業生產率下滑至1995年以來新低
勞動生產率是表示每位勞動者的勞動效率達到多高的數值,由附加值總額除以勞動人數得出。日經新聞網2017.12.27報導,日本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創下了199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2016年,日本每小時勞動生產率為46.0美元(4694日元),在35個經合組織成員國(OECD)中排名第20。日本人均勞動生產率為8.1777萬美元,在經合組織35個成員國中排第21。
2015年,日本的製造業生產率為9.5063萬美元,比5年前減少了10%。在OECD的29個主要成員國中排名第14位,與達到最低水平的2008年、2014年相當。
而在2000年之前,日本一直排名第一,之後排名大幅後退,失去了優勢地位。目前日本的水平只有美國(13.9686萬美元)的70%。在2010年還排在日本後面的德法英等發達國家,如今排名已經發生了逆轉。
對於日本生產率明顯降低的原因,“日本生產性本部”認為與日元貶值密切相關。近年來,包括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加快了向低成本的新興市場轉移製造業的步伐。這是製約日本國內製造業附加值擴大的主要因素。在發達國家,近年來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急劇提高,競爭力也得到提升。
由於日本經濟外向度較高,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均導致日本勞動生產率負增長。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12_27_440887.shtml
相關新聞
日本被指責參與了世界95%的象牙交易,日網民:討厭的話斷交啊?
中國「跳躍式」創新的優越性
日本該如何面對中國大艦巨炮般的創新
為何日本缺乏新創獨角獸?專家指沒有創業精神
日本2017新生兒數120年新低下降至94.1萬人較1949最高峰銳減近77%
日本黑道山口組的最壞年代:分裂、老化的生存危機
保健品公司“日本生命”破產:專坑老年人,負債超百億人民幣
保健品公司“日本生命”破產:專坑老年人,負債超百億
日本一家名為“日本生命”的保健品公司被指專門欺騙老年人,利用“高科技保健產品”斂財。日本生命017.12.26宣告破產,負債2405億日元(約合118億元人民幣),數以千計受騙者遭受打擊,受騙者75%超過70歲,多數為女性。日本生命負債額在所有類似騙子公司中排名第二位,第一是一家養牛場連鎖企業。2011年宣告破產,負債4300億日元。
韓國也往國內輸送了一款漢方衛生巾,據說是將“有利於女性健康的草藥成分”摻到了產品中,用了就能緩解痛經、消除異味、預防婦科疾病。女性朋友們這才恍然大悟,漢方原來還能外敷呀。
在微商的帶動下,日本漢方這幾年更可謂無所不能,也難怪成為繼馬桶蓋後,在日本最受中國遊客青睞的產品。
便秘胃疼怎麼辦?來幾粒日本漢方大黃甘草湯,保證不至於一瀉不起。
耳鳴落枕高血壓怎麼辦?服幾顆日本漢方七物降下湯,光聽名字就有種七仙女降妖伏魔的霸氣感呢。
身體肥胖怎麼辦?沖一包日本漢方脂流茶,帶走的熱量相當於跑步半小時,坐在辦公室分分鐘瘦成一道閃電。
最厲害的要數下面這個,什麼感冒、痛經、貧血、哮喘、肝炎腸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更年期、心肌缺血、不孕不育,凡是你聽說過的,日本漢方統統能治。
回應
說漢方藥在日本多厲害的是你們這些媒體,說漢方藥是垃圾的還是你們這些媒體,你們嘴大你們說了算。
中藥、中醫國家還是在大力推行,總不能說國家還不如你們知道的多?
得了吧,真是不是專業的屁都不懂,日本的漢方某些方面可比咱們厲害(萃取工藝優勢)但無腦上終究不好。而國內則是反的。
沒辦法,國內一幫腦子進水人都在誇耀,日本漢方快要統治世界,腦子不好用,一幫中醫藥使勁吹使!
漢方(中醫)在日本其實和西方國家一樣,還是針灸、推拿、正骨(主要針對小關節紊亂)這些比較吃香。草藥這個東西,如果賺錢多的那都是保健品。
現在對於中醫,就是要求“走出去”。(你看孔子學院的老師們都需要學習一些中醫至少是中醫藥文化內容去傳播了。)
實際上學過中醫的都知道,中醫是辨證論治的體系,和西醫是不一樣的,小柴胡湯是緊緊對應小柴胡湯證才能有確切的療效,而如文中所說,日本早已放棄了中醫理論體系,用小柴胡湯證來做西醫方面體系的治療,治的是肝功能障礙,各種急性熱病、感冒、肺炎、慢性胃腸障礙等疾病,這樣用小柴胡湯,等於是小柴胡湯已經是西藥了,不出問題才叫有鬼.所以我們不能學日本放棄中醫理論,不能搞廢醫驗藥那一套,更不能以日本為標準,廢棄小柴胡湯.
是的。PS:我就奇怪為何把中醫和西醫對立起來,明明一個是傳統醫學,一個是現代醫學。西方同樣有傳統醫學,而現在所謂的西醫,也是站在傳統醫學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中醫,古典;西醫,現代。僅此。
我不會因為存在醫療事故而否定西醫。同理,我也不會因為騙子存在而否定中醫!
中國遊客爆買的漢方藥包治百病?其實在日本沒啥人用2017-12-16 鳳凰WEEKL
中國人熱捧的日本漢方,號稱能治便秘、耳鳴、貧血、高血壓、月經不調。其實,日本人沒這麼傻。
5萬元一盒的漢方藥,你買不買
打著漢方旗號,就能賣假藥輕鬆詐騙130多萬?這條奇葩新聞最近火了。雖然騙子被抓,但是對於迷信日本“漢方”的人開說,味道就有點尷尬啦。
事件的主人公蘇某曾是公派留學生,並留在日本行醫,一干就是30多年。幾年前,蘇某因為一起醫療事故被辭退,只好灰溜溜地回國,可她怎麼甘心就此放棄乾了半輩子的醫療事業呢?於是,她把自己包裝成日本醫學和免疫學雙料博士,“斥巨資”(也就50多塊吧)研發出有著“五千年大自然真髓”美譽的神藥龍博草,聲稱可治愈癌症、白血病等多種嚴重疾病,在國內四處開賣。
蘇某售賣的“治癌神藥”龍博草就裝在塑料飯盒裡售賣,雖沒有像點樣的包裝,卻廣銷北京、湖北、山東、浙江等地。至於價格,5萬元一大飯盒,並附一張A4紙彩打印的穴位說明書。
相比那些動輒就搬出“祖傳秘方”、“藏傳神藥”的普通騙子,蘇某人的噱頭可謂清新脫俗,成功在詐騙業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短短兩年便騙走130萬元。
確實,五千年中醫精華加持國外先進技術,這誰抵擋得了。“日本醫學博士耗費七年研製的古老中醫秘方”,就衝這麼一句話,貼龜苓膏上都能加價五百。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新鮮套路,把中國的東西出口轉內銷,向來受歡迎。早在蘇某之前,每逢春節十一,便有大批中國遊客湧進日本藥妝店,就為了多囤些日本漢方藥。
雖然多數人根本看不懂包裝上彎彎曲曲的日文說明,也搞不清日本漢方和中藥有什麼區別,但只要認出退燒止痛治便秘這幾個字,他們分分鐘買空貨架給你看。
古典中醫與現代日本製藥相結合,幾十倍地放大了漢方的魅力,可漢方到底是什麼,它跟中醫又是什麼關係呢?
高血壓、不孕不育、更年期疾病 日本漢方統統能治
“漢方”這個詞這幾年特別火。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漢方”,能得到大量以漢方命名的保健品。
比如一款打著漢方旗號的泡腳粉,自稱是民族瑰寶、藏秘配方,若是真的,可以說是漢方和民族結合偉大創新了。
日本人不敢請帶薪假是太敬業嗎? 2017-12-15蔣豐
日本一家旅行網站對美法西印韓澳等30多個國家做了一項帶薪休假使用率的網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人“帶薪假”的使用率已經連續2年居於世界倒數第一。
筆者認為,不休假,不能說完全是敬業的一種表現,更不能單從這一點就推斷出日本人是工作狂結論。可以說,是“壓力”讓日本人沒有勇氣休假。在此項調查當中,33.6%的日本人表示,之所以不敢把帶薪假全請了,是因為公司裡完全沒有可以休假的氣氛。
首先,“給同事添麻煩”的想法讓人有負罪感。22.9%的人表示,雖然想請假休息,但是有句話說的好,“你感到輕鬆一定是有人替你肩負了那份不易”。考慮到自己休假就會讓同事承擔更多的工作,在人際關係必須謹慎處理的日本,哪怕領導從不發話不讓請假,人們都會乖乖的當小綿羊,避免欠人情也避免了心中那一份罪惡感。
其次,上司和同事都不休帶薪假,後輩也不敢休。其實,大家都說日本新一代的年輕人,尤其是“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更關注自己的主張,他們敢大膽地說出自己想要什麼。其實,進了職場都一樣——他們也會慢慢地學會察言觀色。20-29歲的人當中,有32% 的人表示自己不敢休假,是因為工作多年的上司都不申請。
最後,和公司領導的意見也有關係。在申請帶薪假的時候,並不是總能獲得批准。尤其現在的日本社會處於勞動力匱乏的狀態,有的公司為了減少員工申請的慾望,甚至把申請手續的非常繁瑣,有的公司總以“這個階段比較忙,希望你能站在公司的立場理解一下”的理由讓員工推遲請假。員工碰了一次兩次壁,也就自己“學乖”了。
把原因都推到公司、職場氛圍上,顯然是非常“慫”的行為。在經濟回暖速度不高的背景之下,日本人對於“花錢”更謹慎。普通的小白領並不太願意為了休息放鬆專門請假,然後再花上一筆錢外出旅行,換言之,其實請帶薪假是虧本的。公司甚至可能因此對個人的印像下降,升職加薪之路可能更加崎嶇吧。
浪費!我們扔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食物2017-12-16 聯合報
紐約時報報導,全球每年扔掉13億噸食物,占人類糧食種植總量的三分之一。在貧窮國家,絕大部分的食物是因為保存技術不佳而浪費。但在富裕國家,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40%的食物浪費是由於消費者丟棄。美國一年浪費的食物價值超過1600億美元,奶製品的比例最大,約占910億美元。已開發國家的食物更豐富,卻便宜得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認為食物不值得珍惜。
日本便利店真敢取消24小時營業?2017-11-30蔣豐
長期以來,大街小巷裡無處不在的24小時便利店,是日本最大的特色之一,以致很多日本網友調侃“這麼多年,我就是靠著時刻都能買東西的便利店活著”。不過,日本的24小時便利店,今後或許將不再“ 24小時”。
“全家”正在考慮取消24小時。因為勞動力嚴重短缺,人員工資飆漲,“全家”正在對一部分店鋪進行實驗性深夜關店,以確認是否合算。
其實,縮短營業時間已經在日本各行各業成風。特別是餐飲業,取消24小時的企業越來越多。過去大部分24小時的RoyalHost連鎖餐館,從2月開始不再24小時營業。Gusto連鎖餐館則從2013年開始逐步減少24小時,現在已降到一成以下。日本麥當勞也加入了這一行列,24小時已經不到3成。
另一方面,銷售牛肉飯的連鎖店“ SUKIYA ”曾經採用深夜“一人制”體系,此後因為出現問題,大部分店取消了24小時。在改善勞動環境之後,SUKIYA慢慢恢復24小時,營業額也開始出現好轉。現在,八成以上的SUKIYA已經恢復了24小時。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無法再進行24小時。深夜的營業收益,根據行業、地域、店鋪不同存在差異,能否確保穩定的收益,是企業判斷24小時的根本標準。
但是,便利店卻有所不同。日本全國有5萬家以上的便利店,24小時營業不僅是盈利,還被民眾視為一種“公共服務”。
與此同時,取消深夜營業,也不一定能達到提高收益的目的。10年前,羅森曾經對一部分店鋪開展過取消深夜營業的實驗。可是沒過多久,很多加盟店就因為營業額下降,要求恢復24小時,羅森最終也叫停了。
事實上,從長遠來看,日本便利店取消24小時營業,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其實,如同商品銷售有旺季與淡季一樣,便利店也有盈利時間段與不盈利時間段,無法確保每個時間段都有相同的盈利水平。作為便利店的經營者,應該在現有狀況下更多考慮如何優化經營體系,改善工作流程,平衡收益。比如白天不方便進行的清掃、食品期限管理、商品補充等工作,如何在深夜合理安排人力有效完成,就可以作為考慮方向。深夜將店一關了之,或許並不是明智的做法。
回應
取消其實也是必然的,企業也是看到了日本的少子高齡化無法逆轉的長期趨勢,勞動力在保守的日本社會不大量放開移民的情況下日漸短缺,市場也在萎縮,反正便利店一開始也不是24小時營業的,說不上什麼傳統不傳統的。
日本學校的奇葩校規強迫學生染髮2017-11-14蔣豐
對於學生的儀容儀表有要求,不僅是中國的學校,日本也一樣。日本大阪府立一所高校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是黑髮。對於大部分日本人學生來說,這只是要求他們不染髮。重點是,學校還要求天生茶色頭髮的學生以及外國學生必須染成黑髮,一旦頭頂長出原來顏色的頭髮,就必須再去染。
一位天生茶發的高三女生因為這樣的奇葩校規反复地接受學校方面的教育,感到精神上收到了極大的苦痛而向大阪府法院提出了訴訟,要求學校賠償220萬日元。該學生表示,去年9月,因為頭髮沒有染徹底而被學校禁止出席上課;明年10月的修學旅行也被禁止參加。目前,這名高三女生處於休學狀態。
不僅是大阪府的學校有這樣的規定,東京都的60%的高中也在採用類似的校規。如果天生不是黑髮的學生向避免染髮,就必須向學校提交“地毛證明書”,也就是出示證明頭髮未經染燙,天生如此的證明書,甚至有學校要求學生提供幼年時期的照片以作為證明。
在接受采訪時,教育委員會竟稱,對這種行為沒有了解,不在掌握之中。事實上,看似學生頭髮顏色的要求,但社會各界都認為事情不能理解為表面的“禁止”這樣簡單。
日本著名教育評論家尾木直樹表示,要求學生出具關於身體的證明書,是非常明顯的人權侵害行為。
更有人指出,學校這是在無聲無形地灌輸“以貌取人”的三觀,而這絕對不是學校、教室應該做的事情。頭髮顏色天生不是黑色,哪怕是不斷染色,也要向黑色頭髮的大多數學生靠近,這是抹殺個性的行為。作為“樹人”的機構如果“三觀不正”,那麼學生的內心收到傷害,成長也不會健全。
對儀容儀表的要求是學校教育應有的一部分嗎?如果是,那麼要求的界限又應該在哪裡?這是教育界需要考慮的問題。有人說,現在的學生變“矯情”了,過去也沒有出現過這樣強烈的反抗。對此,筆者只能遺憾地表示,這是因為教育界的成長沒有跟上學生的成長。
回應
規定過了,不是黑髮的要去染黑?果然,病態的日本社會。集體主義不是不好,過分強調就是罪了。
家長雇人替孩子寫作業 日本「寫手」氾濫2017-12-15 聯合報
日經中文網報導,寫手代替孩子寫作業和做研究的現象在日本氾濫。家長的想法是「把作業交給別人,從而讓孩子專心應對考試」,學校則回應「無法識別出自寫手」、「這樣做對孩子並不好」,感到很棘手。日本文部科學省也意識到專門寫手的存在,但很難插手。
11月上旬,在東京都西東京市的一間公寓裡,一家名為Otasuke Melon的寫手公司收到一封委託撰寫讀後感的郵件,委託人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女生的母親,她是這裡的常客,從女兒2年級就開始委託代寫。
25歲女性寫手透過郵件問了一些問題,比如「這次讀完書後有何感想」等,然後寫出讀後感。她説:「會根據學生上課時的發言和性格撰寫,以免老師察覺有異。」
這名女性從2012年起代寫作業,2016年接到約100人的委託,其中有一半是「回頭客」,2017年暑假接到約50個人的約150份委託,包括做自由研究和寫作文等。這些委託根據科目和內容,由4名研究生分工完成。
費用方面,製作交通安全海報1份1萬5000日圓(約台幣4000元),代寫作文每400字3000日圓(約台幣800元)。她的本職是自由作家,2017年暑假通過代寫作業獲得40萬日圓(約台幣10萬6000元)的副業收入。
她透露,委託者很多都是「孩子因中學考試和暑假短期留學無暇完成作業」的家長,也有學生上網得知有代寫作業的寫手,瞞著周圍人悄悄進行委託。她說:「為避免糾紛,一定會和家長聯絡。」
目前網上有很多提供這種代寫作業服務的網站,還出現了將寫手們匯總起來進行比較的網站,介紹了服務的年級和費用。
教師對代寫現象的氾濫感到很棘手。神奈川縣一所公立小學的20多歲女教師憤怒地說:「作業原本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由成年人代寫會奪走孩子成長的機會,也難以培養耐心。」
不過,代寫的作業很難識別。她說:「雖然有時認為一定是成年人代寫的,但沒有可靠證據。又不能逼問學生,只能在辦公室説『那個孩子有點可疑』。」
在“佛系”之前,還有個年輕人喜歡用的詞——“喪”。“喪”已經是消極了,更消極的是,連“喪”都懶得“喪”。或許,不管想要怎樣、能夠怎樣,年輕人終究還是要“嗨起來”。畢竟,消極不是放縱,沉穩不是慵懶,有所節制不是無欲無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並非無喜無悲。不“盡人事”,怎能徒“聽天命”?
“佛系”與90後相遇的背後,潛藏著保溫杯泡枸杞的中年隱憂。曾經拒斥“90後”這一標籤的90後,或是困惑於現實,或是迷茫於選擇,於是給自己貼上了“佛系”的標籤。積極也好消極也罷,“佛系”跟不久前流行的“油膩”一樣,也不過是個標籤,並不足以指代豐富多彩到無所不有的人生。我們還能看到理工男、萌大叔、女漢子、社交宅、鏟屎官,青年既懼怕被歸類,又希望得到認同;既要彰顯個性,又要互相取暖,說到底,這或許只是年輕人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定位、社會定位,在追尋人格層面、精神層面的成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我們可能也只是看到了標籤,而沒有看到“佛系”心中那不屈不撓的“鬥戰勝佛”吧。所以,不妨也“佛系”一下:不必太當真,也不能不當真。
這正是:事事隨緣有“佛性”,不可遇事心如冰。
回應
宗教消磨人的鬥志!我信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奉行的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說白了就是精神空虛.什麼卵的佛係不佛系喲
這是趨勢,你對抗不了,佛系只會越來越多
什麼佛系員工,就是害怕競爭、害怕多幹活,不想負重前行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是佛系員工,因為我們再怎麼表現,也是普通人。可我想,還是應該表現優秀一些,競爭力強一些,起碼不能每天安於現狀、混吃等死!
佛教又背鍋了,這麼多人看到個佛字就跳起來批判了麼,只不過換了個有點宗教氣味的網紅流行語而已,其實這東西跟以前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摸魚心態沒什麼差別
人民日報評論部談佛系:讓人聯想到日本的“低慾望社會”2017-12-13
你的朋友圈被《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一文刷屏了嗎?佛系朋友圈,佛系乘客,佛系戀愛,佛系健身……一大波“佛系”概念洶湧襲來。2017-12-12晚,微信“人民日報評論”發表原創文章《年輕人,真的“佛系”了嗎》,全文如下:
12日一早,人民日報評論君翻開朋友圈,被“佛系”的90後嚇了一跳。網友總結出佛系粉絲、佛系員工、佛系甲方甚至佛性前任,考試、戀愛、健身、網購等行為也找到了“佛系”的方式。
什麼是“佛系”?舉個兩個簡單例子,大家感受一下。比如,“佛系員工”,被描繪成“交代下來的任務從不推辭,但是也絕對不會給自己攬工作;工作質量永遠保證合格,但從來不會有驚喜”。再比如,“佛系戀愛”,是“不溫不火,不會奪命追魂call,主要相處方式就是一周一兩次見面”。
怎麼看這樣的“佛系”?這當然跟大乘佛教所言“眾生皆有佛性”不同,更多是網友的“夫子自道”而已。像很多事情一樣,我們還是可以分兩面來看“佛系”的狀態。還原到生活場景,一方面,這可以是不爭不搶、不鑽營不吹捧的隨性、豁達;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面對競爭、面對壓力時候的怠惰、消極。好與不好,存乎一心。
應該說,年輕人天性是熱烈的、向上的,對生活充滿熱忱、對世界充滿好奇。不過, “佛系”一詞能讓很多人覺得深有同感,也讓人感受到一些共同的狀態。業績只能“更快更好”,成績總要“再創新高”,房價高、物價貴、好工作也難找,經常要使出渾身解數,往往要委曲求全,神經總是緊繃、壓力總是“山大”……有拼搏、有奮鬥,有成功的熱望、有向前的激情,不過,也難免會有緩下來、松下來的念頭——畢竟弦不能繃得太緊,容易斷。所以,即便不是生活的常態,“佛系”一說,也承載了一種對於生活中快與慢、進與退的思考,乃至追求。
本質上,這樣的“佛系”人生,跟“我們是誰”的咆哮體,跟“葛優躺”“感覺身體被掏空”的吐槽,跟“第一批90後脫髮了”,也都有些相似。不過,“佛系”之說,在無奈之外,更多了一些“不焦躁、不執著、不強求”的態度,也未嘗沒有“不願給人添麻煩”的心情。這難免讓人聯想到日本的“低慾望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吃飽穿暖不是問題;“隨緣”的人生,沒有大的野心和抱負;城市生活便捷,連跟人的交往都能降到最低……人們從中,也會看到“世代轉換”之後人生觀、價值觀的悄然轉型。
文章指出,另有高度稱讚日本的書,整篇充滿“全世界都在羨慕著日本”、“日本(人)多受歡迎和尊敬”、“日本文明領導全球”,或者“因為日本人太善良,所以被壞鄰邦看扁”等誇張到極點的讚美詞。“仇恨書”作者的經歷、專業、國籍等背景雖然多元,但侮辱中韓兩國、讚美日本的“自我安慰”論調卻有高度一致性。
據市場分析,這些書的讀者以中年以上的男性為主,他們多半有穩定收入,也有看實體書的習慣,如此就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多數出版人回顧,“仇恨書”開始暴增是2012年之後的事。當時,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為整個社會帶來嚴重呆滯感,上世紀曾享受空前繁榮的日本人也漸漸地喪失信心。
回應
在日本出這樣的書不奇怪,但是問題是國內也有這樣的,諸如中國人在全世界都不受歡迎,或者稱讚日本人的論調,就很奇怪了。
然後在國內,一有人說日本不好,馬上就會有一大波公知大V噴子跳出來說不要製造仇恨理性看待島國。其實中國真正跟日本的差距就在這裡:對面可以為戰犯洗白,而中國卻有相當一部分在舔他們屁眼並大肆污衊抗日英雄
日本對於回歸歷史地位的最終結局可謂是如喪考妣。縱觀歷史,日本就是個暴發戶,沐猴而冠,以為披上了從中西文化“借鑒”而來的華麗的外衣,就是個文明人了,實則內心還是個只知掠奪、殺戮、非黑即白、未開化的野蠻人,日本從來就沒有靠文化征服過任何一個民族,因為日本文化沒有優越性,靠的是偷、搶、學。就我這平民百姓的視角觀察下來,日本是集體性道德缺失最嚴重的民族之一。大是大非上,毫無準繩,說白點就是無德。如今逐漸回歸歷史常態了,日本被打回原形,進一步暴露了其底褲,中國落後時,從來都是思考著原因,想方設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趕,承受著全世界的辱罵和詆毀,怨最多的是自己,自己的不是找得最多,然後一步步復興。再看看日本什麼表現?唯一存續至今的文明古國真不只是一個稱號而已,這裡面真是有某些別人學不來的智慧……
港媒:日本出版商為挽救低迷業績,出“仇視中韓”書籍2017-12-11 觀察者網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日前刊登日本資深媒體人本田善彥題為《日本“仇恨書”毒罵中韓引起反思》的文章。文章指出,日本出版社曾長期低迷,而在龐大商業壓力下,這些出版社卻選擇出版以“仇視中韓”或“稱頌日本”為主題的書籍,來吸引固定讀者群。書名諸如,“敗給日本後,被全世界國家排擠的中國”、“沒有生為韓國人真好”及“韓國人像呼吸般說謊”等。
作者在文章中寫道,幾年前,自己跟東京老牌出版社的資深編輯朋友聊到日本出版業所面臨的的嚴峻環境,對方說,最近公司同事建議,研究出版以“仇視中韓”或“稱頌日本”為主題的書。
仇視特定國家或民族,使用極難聽的言辭來辱罵或詛咒的這一類書,叫做“仇恨書”。作者感嘆,儘管有一些有良知的出版人不想出這種可恥商品,但出版界的業績長期低迷,多數出版社都在龐大的庫存和資金周轉壓力下被緊緊地困住,及家書商為求生存,決定出版“仇恨書”求生。文章稱,“仇視中韓”或“稱頌日本”內容的書往往有固定讀者群,成為少數有賺頭的商品。
“攻擊中韓、嘲笑朝鮮,稱頌日本”
“若有機會踏進日本的書店,不難發現在最醒目的專櫃上,堆如山高的'仇恨書',”文章稱,試著隨機挑幾本看,書名都是“為何中國在全球被這麼厭惡”、“敗給日本後,被全世界國家排擠的中國”、“沒有生為韓國人真好”、“大賺韓時代”、“全世界討厭中國和韓國、感謝日本”等等。
文章指出,僅僅看這些書的標題與內容方向,就清楚地了解到支配當今日本社會某一層的氛圍。情緒性的詛咒背後,往往隱藏著其實他們深知所詛咒的對象短期不會沒落,自己只得順從局面的無奈和無力感。
這些書多半是“破口大罵”中國或韓國,譏諷嘲笑朝鮮,同時稱頌日本。早期,有些“仇恨書”作者還標榜“為了糾正戰後日本的左傾史觀(或'自虐史觀'),提出另一個觀點”等說法。文章稱,“仇恨書”裡看到的多半是非常情緒化,又嚴重缺乏根據的謾罵,或者使用“跟蟑螂沒差”等毫無格調的詞彙攻擊心目中的敵人。這些仇恨心態不只扭曲攝取知識的視野,甚至連判斷價值的標準也會受損,真正面對競爭對手時,反而造成不利自己的條件。
日本兩成私有土地竟成“無主之地” 2017-11-01
“這究竟是誰的地,還要不要了?” 最近,日本所有者不明土地問題研究會召開記者會稱,日本沒有更新土地登記、不知道所有者的“所有者不明土地”已經超過410 萬公頃,相當於整個九州的面積。而且,按照如今的速度發展下去,到2040年日本的“所有者不明土地”還將增加70%。現在,日本的“所有者不明土地”至少每年造成1800億日元(約105億元人民幣)經濟損失,到2040年將膨脹至3100億日元。
城市的土地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由於少子高齡化加劇,很多無子女的老年人“孤獨死”後都沒人知道,更別說身後的地產處理。於是,他們擁有的土地自然成了無主之地,擁有的房子成了無主之房。
這些土地與房子,由於沒人打理,有的變成惡臭熏天的垃圾丟棄所,讓四鄰苦不堪言;有的則被不法分子“探尋”到,成為長期的犯罪窩點。更讓政府苦惱的是,開展各種公用設施建設時,一旦涉及到這樣的土地就徹底懵了,極大影響了國計民生。而那些農村的“無主之地”,由於沒人打理,長滿荒草,很多成了各種動物的樂園,嚴重影響當地生態。
其實,日本土地利用出現大問題,除了“高齡少子化”,相關製度的嚴重缺陷也是主要原因。由於秉承“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即使私有土地的主人去世或去向不明,政府也沒有權力徵收私有土地。而土地的轉讓與繼承,又需要首先繳納市價10%左右的相關手續費,然後根據土地價值繳納10%-55%的贈與稅,接受後每年還要繳納0.7%左右的固定資產稅。這樣七七八八算下來,繼承實際相當於再買一次,而且還是全額預先付款。為此,很多日本人乾脆“愛咋的咋的,我不要了。” 徵收與流轉,兩頭都產生淤塞,長期積壓下來就導致“無主之地”越來越多。
實際上,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為了進一步升級農業與服務業,日本需要大量的土地。可是,這麼多“無主之地”擺在那卻不能用,日本的土地利用已經出現了嚴重扭曲,而且還將進一步加劇。
日本的土地制度最初建立於明治維新時期,在戰後經濟快速發展期不斷補充與修改,看上去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不過,這套土地制度卻有一個致命缺陷:整個設計過程中只考慮到了經濟快速發展、人口不斷膨脹下的情況,卻沒有考慮到經濟衰退與人口不斷減少下的情況,導致了問題集中爆發。由於嚴重的老齡化,日本是最先因人口衰減遭遇土地利用危機的國家,其在土地問題上的教訓,對於正在加速邁入老齡化的國家,或許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日本底層老人害怕的是沒處孤獨死2017-11-28 日本天天“蔣”
孤獨和無緣,給日本社會帶來的問題非常多,非常不湊巧的是,這偏偏還是一個高齡社會。一個孤獨的老人,在日本會有怎樣的遭遇呢?有人說,最不濟的應該算是孤獨死了吧!這個結論如今需要重新修正一番:大約是孤獨死於無瓦遮頭的地方。
日本社會怎麼了?倒個垃圾就能撿到上千萬現金2017-10-13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除去發生東日本大地震的2011年,這十年來在日本全國發現的“被丟棄”的現金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在2016年度,更是達到了177億日元的新高。
首先暴露出的是日本的老齡化、少子化問題。日本獨居老人“孤獨死”的事件越來越多,往往老人在死後多日才被人發現,並由此衍生出了一項特殊的職業——孤獨死清潔員,即清潔處理“孤獨死”老人們的遺體和遺物。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因為腿腳不好,為了避免經常去銀行取錢,他們通常會把自己的存款統一提取出來放在家里以便日常使用。
其次,是近年來,比起把錢存在銀行,日本人更傾向於以現鈔的方式把錢存放在家中,甚至也金融界專門出現了一個詞彙“衣櫥存款(タンス預金)”。
為何越來越多日本男人“老來得子” 2017-10-04
最近,日本媒體發現,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且隨著平均結婚年齡不斷往後推,中老年人“老來得子”的情況反倒不像以前一樣罕見了。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1995年時,50-59 歲時才有第一個孩子的男性為1121位,2015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3357人。60-69歲年齡層的老來得子男性也從1995年的95位上升到292位。毋庸置疑,這已經成為社會的趨勢。
日本的快遞小哥變成了快遞大爺?! 2017-11-06
在大多數人的印像中,快遞員這份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這份職業也逐漸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高收入“青春飯”。然而在日本的九州地區,近日來卻出現了一股快遞業的清流——來去匆匆的快遞小哥變成了白髮蒼蒼的快遞爺爺。
44年來,日本梅毒感染者首次超過5000人
據日本新聞網2017.11.28報導,在日本,梅毒的擴散已經無法停止了。今年,全日本的梅毒感染者首次超過了5000人,這是44年來都未曾有過的情況。
梅毒是一種由細菌引發的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感染後,在生殖器或口唇等部位會出現下疳以及皮膚潰爛,擴散後可全身誘發紅疹。如果孕婦是梅毒感染者的話,會有流產甚至胎死腹中的危險。
日本的梅毒感染者在1948年接近22萬人,之後因治療藥的開發等人數銳減。1990年代以後,感染人數下降至1000人以下,此後基本處於持平狀態。然而,從2010年開始,梅毒感染者轉而出現增加傾向,去年超過了2600人。從2017年初至11月19日,日本的梅毒感染者已經達到了5053人,1973年以來首次超過了5000人。其中,東京都的梅毒感染者最多,達1561人,其次是大阪的703人。
回應
1948年接近22萬人,美國大兵功不可沒
中國:2016年梅毒發病數為438199例,發病率為31.967/10萬,發病數較上一年增加4225例,增長率為1.0%。
只能穿白色內褲、禁綁馬尾 日本「超奇怪」校規2017-11-13聯合新聞網
台灣國高中曾有鞋禁、髮禁等校規,讓不少學生覺得「很不合理」,但隨著時代改變,這些規定也已經鬆綁了許多。不過,日本中學仍然有不少嚴厲的校規,最近日本推特上掀起了「不需要這種校規」的討論風潮,網友們紛紛透露,自己的學校有不能綁馬尾、不能塗防曬乳、甚至只能穿白色內衣褲等「奇怪」校規。
根據《BuzzFeed News》報導,最近日本一名女高中生向學校提出訴訟,指出她被老師強制要求,將天生棕色的頭髮染成黑色,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爭議。隨後,日本網友發起了,用「#黑心校規」、「#我不需要這種校規」等Hashtag分享不合理校規的風潮。
網友們紛紛舉出各種規定,例如禁止攜帶手機、不能到卡拉OK店、規定鞋子和襪子的樣式、禁止男女交往、不准染髮燙髮、頭髮長度只能到肩膀、不能穿著制服在自動販賣機買飲料等等,讓不少人直呼「學校也管太多!」、「這些校規有必要嗎?」
不少網友也指出,自己學校有不符合人性的「黑心校規」。有一名網友表示,校規手冊上規定「基於衛生考量,一定要穿純白的內衣褲,不可以有花紋,不可以有其他顏色」,而老師還曾經要求她,掀起裙子進行檢查。
也有網友說,他的學校規定,在上下學的路上不可以買飲料來補充水分,也不能攜帶水瓶到學校,而且即便到學校需要花40分鐘,還是只能走路上學。另有人指出,她的學校規定女生不能綁馬尾,竟然是因為「露出後頸」會激發起男性的慾望,可能遇到危險。
回應
變態!心理不正常!
日本是披着民主皮的封建国家
人家的校規就是這樣,妳管到日本去了.校規就是這樣,不爽不要讀.哪像有些人,每天在吵,鬧,鬥..
是在說菜爛府嗎?管到擦屁股的紙要那裡.
另外在學校社團活動方面,應該要聘請專業的社團指導員,並且納入校方管理,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學校教師兼任。至於教師備課的問題,中央教育審議會也認為,校方應該要增聘事務員,協助教師影印教材、整理講義、批改考卷、營養午餐收費等庶務性工作,讓教師的工作專業化、單純化,否則身處於雜務過多的工作環境,教師本身不但無法自我提升,教育界也無法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投入,這對於日本的基礎教育都會是嚴重的警訊。
雖然教師的薪資在日本社會並不算少,然而過重的工時不成比例,且教師並未列入勞動基準法的適用對象(另行以給特法為薪資支給基準),所以現有的嚴重加班狀況,並無法比照辦理,而是以額外增加4%的薪資,作為加班費的變通方式。
但教師的「加班費」有如杯水車薪,嚴重違反勞動人權。日本媒體就認為,這樣的薪資支給方式,是依據40年前的教師工作狀況而制定,但現今的教師勞動時數增加許多,早已不符合實際狀況。應該要作的改變,是推動教師打卡等措施,並且修改現有法律規定,將教師納入勞基法的保障範圍,確實支給加班費等,才能有效降低教師過勞。
教育是百年事業,維持教師的素質才是讓學校教育品質提升的唯一方式,然而目前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教師的工時過長,但實際上課的時間,卻比其他先進國家還短的畸形現象。
會出現如此的狀況,就是社團活動過長與教師的雜務太多所導致,也因此日本媒體與教育界人士,都認為政府應該要增加教育預算,讓中小學教師業務單純化,並改善教師的過勞實態,才能夠增加日本學生的競爭力。
而台灣的中小學教師,也有教師雜務過多的狀況,而且大部分的中小學,教師都必須身兼行政職,有所謂的「行政過勞」,讓許多教師深陷學校內的行政程序,各種行政表單與填報資料源源不絕,這讓教師過勞的狀況更雪上加霜。
因此為了改善現有台灣的教育環境,流於形式的評鑑以及行政職務應該要適當調整,並且參考目前日本與其他先進國家的狀況,讓教師們專精於學校教育,如此也才能提升教育品質,讓教師們不再過勞!
此外,擔任社團顧問是屬於「自願」性質,根據日本「給特法」(公立義務教育諸學校等教育職員之給予等相關特別措施法),在規定時間外以及休假日出勤是無法支給薪水,也就是做功德的,無法領到任何加班費,這樣的勞動條件根本比一般的上班族更糟。
根據文部省的資料統計顯示,2007年至今,日本的公立中小學教師,平均上班時間增加了30-40分鐘。但可預見的是,到了2020年,這樣的狀況會更加惡化,讓中小學教師的每日平均上班時數達到12甚至於13個小時之譜。
分析其中的業務內容,授課時間是3.5小時至4.5小時不等,而備課的時間需要1個多小時,接著是學生的成績處理、學校的行事、教職員會議、級任導師處理班級事務等,此外還有學生的個別指導、PTA與家長的對應、以及社團活動指導...各種雜務非常多,也因此不管是小學或是中學,這些教師們一天的平均上班時數,在2016年的統計中皆高達11小時15分與11小時32分。
此外,由於日本天災頻繁,地震海嘯與天候災害多,中小學教師必須身兼校內防災的指導者,以及地區居民的災害避難工作人員,然而如此一來,又更加重了中小學教師的工作負擔,搞得中小學教師宛如無敵鐵金剛般,都不用休息一樣。再者,教師因過重勞動,導致教學品質下滑,據統計全日本一年之中,有大約5,000名教師因不堪負荷而造成身心疲乏,精神崩潰而停職,到頭來受害的還是學童本身。
由於教師過勞的狀態已屬嚴重的地步,在文部科學省公布相關資料之後,各界也開始討論該如何改善教師職場環境以及過勞的狀況。事實上,早在20年前,日本政府就要求必須將週休二日的政策,確實導入中小學義務教育之中;然而20年過去了,這項目標並未落實。如今教師惡化的勞動條件,已經到了直接影響學生權益的地步,因此教育團體再度呼籲,政府應該要強制中小學實施週休二日,讓教師在假日能充分的休息。
為了提升教學品質以及學校業務效率,並且降低教師過勞,中央教育審議會也針對相關議題,提出緊急呼籲,教育單位應該增聘專科教師以及學生指導教師;例如2020年的新版教育要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就應該要增加英語教師的人才,分擔現有教師的教學壓力,也能提升教學品質。
爆肝教室:日本中小學教師的過勞實態2017/11/10陳威臣
最近NHK公佈了旗下一位女主播佐戶未和,4年前因為超時工作,導致過勞死的新聞,再度引起日本人對於工作過勞的關注。事實上,除了媒體與先前引發過勞死爭議的廣告界和土建業之外,日本的教育界也屬過度勞動的族群,也因此近期日本政府開始將矛頭指向教育界,表示目前日本的高中及中小學教師,過勞的情況相當嚴重,因此將積極的研擬對策,改善教師的勞動條件。
依照日本的勞動標準,一個月加班時數超過80個小時,或是一週工作時數超過60小時,就屬於過重勞動。然而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所公布的資料顯示,2016年度日本的小學教師有30%超過這個勞動標準,中學教師比例更高,有高達60%的中學教師超時工作。
這項調查一公佈,可以說嚇壞了日本的教育當局,因為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在已開發國家當中,中學教師的平均工作時數是每週38小時,對照日本的教師,工作時數幾乎是其他先進國的兩倍,也讓日本教師感嘆,自己根本是處在過勞死的邊緣了。
探究其原因,是因為日本在2011年改變原有的「寬裕教育」政策,進行中小學教育改革,改為「擺脫寬裕教育」。由於授課時間增加,教師的備課時間也相對增加,但教師的數量並沒有增加,反而逐年減少。
2016年財務省就曾以未來10年日本兒童逐漸減少為由,要將現有的69萬名教師,減少為65萬名左右,減少幅度高達4萬1,000人;然而,從2020年度開始,中小學的全學年課程時數,卻又會比現有多出35-70小時左右。在教師減少的情況下,此舉只會對現有的教師造成更大的工作負擔。
至於教師過勞的另外一個主因,就是學校的社團活動了;尤其是中學教師必須擔任社團顧問(指導老師),因此對於中學教師來說,身兼社團顧問一職,根本就是惡夢一場。
根據日本體育協會的統計,學校的社團活動一個禮拜超過6天的約有70%,其中還有一成是一週7天都有社團活動。此外,根據體育廳的調查,中學教師約有9成都身兼社團的指導老師,也因此週末沒有休假的人大有人在,也讓教師的工作時數惡化,形成教師多忙的現象。
雖然日本的中學生下午4點就下課了,但4點到6點是社團活動時間,身為社團顧問的老師們,也得要繼續工作。6點之後,老師們還得繼續留在學校備課,直到晚上8點到10點,才能夠回到家。然而隔天早上7點半之前又得到校上班,有時候一整天得上班13、14小時。
回應
日本確實不是失去了20年而是失去30年。不用和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去和美國、德國這些比日本更富裕的西方國家比一比你就會發現日本確實是失去了將近30年。
在博主的跟帖中大部分都是因意識形態而故意貶損、矮化中國的人,這些評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根本無助於客觀地認識一個完整的中國。我也舉兩個例子來證明博主認識上的偏差:第一、現金流高只表明企業在財務上比較完全,但並不能證明企業的科技水平就高。比現金流沒有任何一家日本企業可以和中國的茅台集團相提並論。僅僅預收款茅台集團每年就都有幾十億美元進賬。但這並不證明茅台集團掌握最前沿的高科技技術。第二、東京普通家庭的年收入雖然比北京普通家庭的年收入略高一些,但由於東京奇高的物價真比生活質量的話東京的普通家庭是不如北京的普通家庭的。 中國正在憑藉遠比日本龐大的多的多潛力與綜合國力在絕大多數領域與日本展開殘酷競爭擠占日本的全球份額。日本今天失去的是家電、手機、電腦、造船、工程機械、液晶面板、重型機械、核電設備、重型特種車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市場份額,明天日本就將失去半導體、芯片、新材料和高鐵的市場份額。而後天當日本最終也失去家庭乘用車這個領域後;資源極度貧瘠、農產品與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靠什么生存?樓主誇耀的日本企業現金流再怎麼充裕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博主與最絕大多數的日本人如果依舊沾沾自喜而認識不到日本只有與中國搞好關係避免殘酷競爭才是日本發展的根本之道,那麼日本在未來的20年裡必將徹底沒落。
日本的社會秩序很好,人很有禮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處處都很乾淨。日本女人幾乎都很會打扮也很漂亮。景緻有一種優雅的禪意與舒適感。這是日本現在還有優勢不多的幾個方面了。但僅憑這些日本旅遊立國可行,其它的真不行。
日本人不亂扔垃圾?看看萬聖節過後東京的慘狀2017-11-03 觀察者網
“日本人不亂扔垃圾”,網上一直流傳著這個神話。
萬聖節在日本的影響力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幾年在東京已經完全形成了一股萬聖節熱。2017.10.31,萬聖節前夜,東京涉谷的狂歡再次開啟。
....
回應
這地公知大V噴子怎麼洗?急,在線等
老規矩:這國怎,定問體,中恐輸。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11_03_433361.shtml
我們該如何看待日本“失去的20年” 2017-11-03 徐靜波
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向我提一個問題,說 “徐老師,日本為什麼在過去會失去20年?”我跟他講,我不怎麼同意 “失去” 這一概念,其實在過去20年中,日本並沒有失去什麼,只是發展緩慢了些。
我們說 “日本失去20年”,是相對於中國在過去 20 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在過去20多年間,GDP增長率始終保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長。而日本在過去的20 年中,它的GDP的增長率一直處於零增長或者2%增長率的水準,處於一個超低速增長的時期。
日本為什麼在過去 20 年,它的發展會比中國緩慢?
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在過去發展過猛,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泡沫。日本從60年代開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期, GDP 的增長率也高達10%以上。日本人甚至將紐約最有代表性的幾棟大樓都買了下來,不少日本人喊出了“超越美國” 的口號。但是,到了90年代初,日本經濟出現了泡沫崩潰。泡沫崩潰後出現的第一個大問題,是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暴跌,跌掉了50%。其次就是產能嚴重過剩。
由於日本實行的是完全的市場化經濟,政府不能直接對企業和市場進行太多的強制干預,因此日本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去產能問題的過程顯得漫長。不過,喜歡抱團的日本企業,面對泡沫經濟的崩潰,為了去產能求生存,他們就實施了相互合併的手段,日本鋼鐵公司原來有67家,通過合併,目前只剩下3家,包括目前因為數據造假而成為話題的神戶製鋼公司。主力銀行當時也有幾十家,通過合併,目前也只剩下了住友三井、東京三菱UFJ、瑞穗三大主力銀行。
修復泡沫經濟的創傷,日本用了10年的時間。
日本企業的實力到底還有多強?
我來說兩個數據。第一,企業的現金留存量創下了歷史新高。日本各大企業在過去5年間,企業內部的存款淨增了100萬億日元(約6萬億元人民幣),達到了 406萬億日元,創下了 90 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最高記錄。7年內公司不賺一分錢,也可以維持5萬名員工吃喝和企業的正常運營。所以,日本企業擁有大量現金存款,讓銀行日子難過。日本銀行協會的調查顯示,即使貸款年利率只有1.5%,依然有75%的日本企業表示不要銀行貸款。
第二,日本的技術專利數量目前依然佔據世界第二位,雖然,他們的技術並非百分之一百都得到應用,但是不斷創新的技術,能夠保證日本企業尤其是製造業能夠及時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和新產業發展的需要。
.....
最令我難以理解的,是現在的日本法律還規定,如果女性嫁給男性,女性的姓名如果不隨男性更改,他們的婚姻將不被承認。當我在課堂上聽到老師提及這個時,我簡直難以想像21世紀的今天還有一個國家有這樣的規定。作為女性的老師很無奈地說:“這個法律很不合理吧?但是(作為女性的)我們是改變不了的。日本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
回應
學點人家的長處不行嗎?整這些有的沒的出來笑話人家對自己有啥好處嗎?果然是只配在便利店打工的人。
告訴你真相了就是笑話別人啊?學習人家長處的同時也要了解人家的缺點,這才是正確的學習,不矛盾呀,為什麼不能說缺點呢?
偽命題:日本保守嗎?金粒餐不保守吧?人體宴不保守吧?父女浴不保守吧?
這個還真的是保守,因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跟過去中國傳統士大夫納妾、愛小腳一樣,中國是通過革命徹底剷除了這些陋習,日本由於從來就沒有“革命”這一說,所以都保留著。
兩回事,也是一回事,本文說的是階級上的保守,骨子裡極度自卑導致的階級觀,和因為自卑的心理所表現的放蕩噁心,一體兩面而已……
日本的最大問題在於只有小團體,沒有大家庭。我只要在團體內把事情做好做精,一切服從老大的安排,團體以外的事情與我何干?舊日本陸軍、海軍在砲的口徑上一個是公制,一個是英制,完全無法通用。如今的東電、神鋼,推卸責任、造假,哪管別人死活?集體主義這個詞,集體和主意都是是從日本傳來的。但是在中日卻是截然不同的寓意:在中國意味著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舍小保大。在日本正好反過來,自己的小團體利益第一,團體內成員必須與主流保持高度一致,不然就會被邊緣化。
論保守和崇洋媚外我還是喜歡保守
嗯,滿清和你想法一樣....
滿清也是我們的民族,並且大清朝皇帝前幾任做的挺好
保守是總比崇洋媚外,為什麼日本人長期看不起中國人,因為我們受的教育是外國都是好的外國人此中國人重要
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源自於日本人的極度自卑和變態精分(分類明了/精神分裂) 。
提到電視,你也會發現日本人喜歡電視機,有了電腦還不一定能看動漫。最為國人吐槽的,就是當年支付寶如火如荼時,雅虎的線上支付才剛起步。日本的相關技術很早之前就成熟了,但他們還是熱衷於用現金和信用卡支付。
到了現在的共享單車,早就說要在日本起步,半年多了幾乎沒什麼波瀾,這個中國的新興概念一頭撞死在日本的條條框框之下。這些例子裡面誠然有資本壟斷、法律規制等因素,但保守的特點也佔了很重要的一環。
我有一個法國朋友,他跟許多外國人一樣,對日本文化心嚮往之,於是來到了東京就讀語言學校,期望畢業後能找到一份日系外貿企業的工作。這位朋友畢業於法國某中流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還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能力挺不錯,關鍵是語言能力強。法語和英語自不必說,還會說西班牙語,目前在學日語的時候還一面自學中文。
我覺得他挺厲害,可日本的企業並不覺得。取得日語N1的他從語言學校畢業後,找工作四處碰壁,連中小型企業都拒絕了他。大部分企業給出的理由是“語言能力還不夠,敬語表達不夠好”,但是有一位HR直接告訴了他原因——沒法成為一個日本人。
如果我的法國朋友是想找駐國外的日系企業的工作,他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但他偏偏想留在日本。因為簽證到期又沒找到工作,他今年9月還是回了法國。其實精通這幾門語言的人,我相信在上海或香港想找個工作並不算太難,但為什麼日本會有這樣一個隱性的條件?就是因為他們偏保守。
我的另一個中國朋友在日本讀了4年大學,畢業後在這裡找了份普通日企HR的工作,乾了一年就辭職了。她對我說:“我覺得日本對外國人幾乎是封閉的,你在這里幹活,等級和薪水非常難提上去,而夢想著未來能當個領導是更不可能的事。”我雖然離參加工作還很遠,但隱隱約約也感覺到了這點。
當階級身份觀念和保守性同時作用在日本這個社會時,你就會發現很多獨屬於日本的奇奇怪股的現象。
廖可:保留傳統的同時,日本也留下了階級和保守2017-10-28 觀察者網
我相信現在仍有很多人和我最開始的想法一樣,認為日本在維護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上做得十分出色,他們保存下來的建築風格和文字語言會給中國人一種源自傳統文化上的親近感,會讓人不由得心嚮往之,有點回歸傳統的味道。
事實上,日本確實也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許多舊的東西,只不過不單單是那些飛簷翹角的建築,還有階級和保守。當一個當代中國人來到日本生活工作,他可能更多地會感受到,這是一個自黑船事件以來仍然一以貫之的日本。
首先,這種感受或許會從日語開始。日本給人的階級感,最直觀也最深刻的就是體現在他們的語言上。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日語中光面對不同人群的表達就有分為好幾種。我就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簡單把這些紛繁複雜的表達分為四個階層。
.....
這些敬語實際上就是日本封建時代的遺產,說得好聽一點可以稱得上是傳統文化,難聽一點就是教科書式的“封建殘餘”。在使用敬語說話時,一個人會有意無意地對交流對象進行階級和身份的劃分,因為敬語的形式就要求他必須要對人進行區別式的交流。當古時候的階級身份觀念保存至今,這種文化延續了敬語的存在,使得敬語不斷將這種區別式的思維植入到日本人的意識中;而反過來,持有這種思維的日本人又會作為一份子壯大這種文化,對這種文化進行再生產,然後使得敬語延續下去。
可能有人會說,中國不也有“您”和“請”這些類似於敬語的用詞嗎,我想說兩者的程度完全不是一個次元的。日語的敬語變化非常多,用詞也精確到每個具體的階級和身份,見到哪類人用哪類詞幾乎是固定的,反觀當代中國其實並沒有非常嚴密的標準。另一方面,我們的尊敬大多體現在語言表達的恰當與否上,而不是像日語針對具體的詞是否用對、形式是否正確來進行規制。
日本的另一個特點是保守。你在日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全世界的報紙都在消亡邊緣的時候,日本的報紙生命力還挺強,它的廣告也都還賣得挺好,人們還習慣在報紙上看看今天電視會放哪些節目。
再爆醜聞 「日本製」跌落神壇?2017-10-11聯合報
日本企業的品管問題將隨安全氣囊製造商高田被中國大陸公司併購而落幕嗎?又一醜聞傳出神戶製鋼所偽造品質檢測資料,過去一年來出貨的一系列鋁與銅製品都受影響,再次打擊世人對「日本製」的信心。
這起事件牽連甚廣,不只是瑣碎的檢測問題而已。彭博Gadfly專欄作家費克林十日撰文指出,神戶製鋼是日本大型車用鋁合金鋼板製造商,供應零件給豐田、日產、速霸陸等汽車製造商,瑕疵產品也賣給三菱重工用來打造三菱自製噴射客機MRJ,期能打入波音和空中巴士未集中火力競爭的小型客機市場。
由於結構性的金屬零件牽一髮動全身,可能引發汽車或飛機一連串的問題,神戶製鋼的安檢醜聞升高日本製造工業整體信譽瓦解的風險。
此刻斷定原因何在或許言之過早。但神戶製鋼陷入目前的窘境,與日本鋼鐵業整併、排擠掉小型業者難脫關係。隨著二○○二年川崎製鐵與日本鋼管共組JFE控股,十年後新日本製鐵又與住友金屬工業合併為新日鐵住金,神戶製鋼的市占率已陡降。
神戶製鋼的優勢在於經營模式多元,除傳統鋼鐵事業外,也兼賣非鐵金屬、營造機械和發電設備,儘管金屬製造的利潤微薄,鋁和銅事業一直能賺錢。但多角化經營的問題在於難以面面俱到,主管可能忙著使鋼鐵事業轉虧為盈、向大陸營建機械顧客催收貨款,而疏於關注通常獲利穩定可靠的鋁與銅事業。
台網民:很多台灣人拼了命想逃離台灣定居日本
台灣中時電子報2017.10.9報導,最近一名曾去日本做短期交流的台灣網民在狄卡論壇發文表示,“日本雖然環境舒適、交通便利、守規矩、素養高、安靜,以上這些都是事實沒錯,但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台灣媒體把日本過度美化了!很多台灣人拼了命想逃離台灣定居日本,甚至想成為一個日本人”,其實日本存在著校園、職場霸凌、種族歧視與女性地位低下等問題。
他表示,雖然台灣也存在這些問題,但卻沒像日本一樣嚴重。該網民舉例稱“2011年311地震的災民小孩,重返校園很淒慘被當作病毒,還因為災民的小孩有領補助就向他勒索,不然就集體圍毆”、“日本的隨機殺人比台灣還要多,還有臥軌自盡的人也很多,這些上谷歌查都查得到,這代表日本社會嚴重缺乏愛與關懷,加上日本人很壓抑,一旦崩潰爆發時都非常恐怖”。
“日本女性地位比較低,這並不代表男人就可以比較爽。錯!男人的家庭責任就更重,這也是不健康的家庭發展,日本家暴問題也很嚴重,家暴不是台灣的專利”。而且許多人認為日本人很親切,但他的親身經歷:“遇到有人撞到我或是踩到我的腳,不會像台北一樣,跟你說聲道歉,日本人反而是瞪你一眼,至少我在地鐵遇到都是這樣,非從事服務業的日本人,感覺比台灣人難接近”。
就連女生晚上外出也不能放心。“晚上一個女生可能可以在台北街上散步,但在大阪、東京,千萬不要。晚上的日本蠻可怕的、挺危險的,尤其晚上酒鬼很多”。
許多台灣網民對此熱烈討論,有人表示,“日本人情緒很壓抑無可否認,但是我覺得不要一直講別人不好的地方,台灣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從博愛座事件、校園霸凌、情殺仇殺、袖手旁觀等……不好的地方層面不同”。
也有人說,“你說的那些我全都看過,我也住過日本一段時間,但是我真的很受不了”;“以前會很想要住日本,現在已經不會了。
觀察者網去年7月曾報導,日本交流協會當時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56%的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是日本,39%的台灣民眾認為應該親近的國家是日本。對於這樣的結果,日本網友回應稱,“有像台灣這樣的兄弟我也喜歡”。
回應
想去的趕緊的!留下來的都肯定是中國人了!
國家就要放開政策,鼓勵他們逃亡日本,讓他們在日本像條狗一樣的活著,永遠的別想回來
應該看到日本的優點,我就非常喜歡日本的小澤瑪利亞,波多野結衣等等女明星嗎!
海蝨寄生,生魚片還能吃嗎?專家這樣建議
鮭魚是經濟價值極高的魚類,近日世界各地鮭魚卻深受海蝨威脅。專家指出,海蝨不寄生於人體,不慎吃下肚會隨糞便排出,但受感染魚體的傷口或是海蝨本身可能帶有細菌或病毒,較建議熟食鮭魚,減少食用生魚片。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范家堃說明,海蝨是海洋中的一種節肢動物,像豌豆般一樣的大小,專寄生在海洋魚類,其頭胸較大,能吸附魚體,吸食鮭魚血液與表皮組織等,讓魚體受創、免疫力降低,可能釀成繼發性感染,上述情況皆提升鮭魚死亡風險。有資料顯示,大西洋鮭魚的感染情形較太平洋的鮭魚嚴重,但仍須更多證據支持。
范家堃表示,目前並無有效的除蝨方法,人們若不注意可能隨受感染的鮭魚吃下肚。由於海蝨不寄生於人體,吃下肚會隨糞便排至體外,但受感染魚體的傷口或是海蝨本身帶有的細菌或病毒,也可能進到人體、帶來健康安全危害,因此較建議熟食鮭魚,減少食用生魚片。
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表示,作成生魚片之前,若經過負20度冷凍7日等處理程序,包括海蝨與線蟲類等絕大多數的寄生蟲都會死亡,學理上還是可能造成人體過敏,但風險不高,目前未見相關病例報告,民眾毋須過度擔憂。
海蝨猖獗原因仍不明,范家堃說,海水溫度提升有助於海蝨活動與擴散,是否有可能因全球暖化,使得海蝨大量繁殖、感染魚類的機率提高,值得關注。鮭魚屬高經濟價值魚種,遭海蝨感染可能衝擊養殖漁業,而目前並無有效的除蝨策略或方法,國內業者與主管機關宜多加留心。
回應
壽司常以生魚片做為材料,如處理不當很可能攜帶病菌和寄生蟲,尤其是線蟲。
壽司最早也不是現在這樣的,日本現在還保留有早期壽司,就是青花魚壽司,就是經過發酵酸酸的,所以說是從中國鮓傳出沒問題。
中餐其實不衛生,看看人家日本,西餐,都是分餐製,中餐顯的很土,我們應該逐步西化.
反諷吧!哈哈,最不衛生的就是日本,生吃肉類、魚類的細菌含量與熟食差了n多數量級。西餐牛排半熟,還敢稱乾淨衛生?
製作環境的衛生是要靠人維護的,不分中西。分餐製是挺好的,但不太適用於中餐,中餐用公筷會比較合適。另我大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做的是發揚光大,精益求精,讓中餐也變得高大上起來。
回應
覺得還說漏了一點:日本對不遵守規則的處罰非常嚴厲,相比較中國來說可以說是嚴刑峻法了,所以說日本人過得比較壓抑或者說比較喪,這些從日本的很多影視中都能體現出來。真把日本那套搬到中國來,估計很多鍵盤俠完全無法接受
日本人不敢扔垃圾,不敢亂闖紅燈,不敢不分類垃圾因為這些都是戒嚴法律《輕犯罪法》規定的違法行為。說道德素質的真是夠了,你聽過道德素質是法律保障來的嘛?用法律來控制的行為還能叫道德?還能叫素質?
真的講素質講道德水平還只有中華文化比較厲害,人們靠自覺就能相對比較好的維持社會正常運轉,完全是人類之光。
很多鍵盤俠都是抱著被服務的態度,也不想想如果自己是提供服務者受不受得了那份罪!在日本開出租車車子要保持一塵不染,光擦洗車子一天就要耗費很長時間,客人上車司機給客人開車門,客人下車還要再給開一次車門,見到客人要鞠躬送走客人也要鞠躬,開車的時候要姿勢非常標準,工作服是標配還要帶白手套,日本人還很挑剔稍有不慎就會被投訴!我要是司機估計要不了幾天就鬱悶的像自殺了!
黴體洗腦中國!中國整整跪了幾十年.當時除了我這樣死倔死倔的覺得中國人不差外,周圍90%的中國人的都覺得日本人強,我就奇怪了,那這幾千年來中國都是怎麼過來的.還有羨慕歐洲幾十個國家的,說中國大一統不好,歐洲幾十個國家都很發達.可惜他不知道,整個歐洲加起來也沒美國強。
人沒自信就會覺得什麼都是別人的好。
錢彥璋:中國人加給日本的道德光環有哪些?2017-09-20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博士,日本愛知大學中國研究科博士
正好在日本旅居,說說我所看到的吧。
首先來日本之前,通過各種途徑認識到日本是個很乾淨的國家,沒人會亂扔垃圾。這一點似乎已被國人公認。來日本後發現這裡的確是乾淨,但絕不是沒人亂扔垃圾,我在名古屋的港區,早晨去名古屋港跑步,長凳上時常散落著廢棄的易拉罐和煙頭,有時路邊也有隨手丟棄的垃圾。上圖:
這是一座橋的下面,垃圾縱橫,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人性都是一樣的,在沒人管理,或是相對偏僻的地方,人會破壞規則。日本觀光區,商業街的確很乾淨,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也沒人亂扔垃圾,但外人看不到的地方又會是一個樣子,中國人在這方面的意識已經在加強了,一兩代人之後必然不輸任何國家,這一點是需要時間的。
其次,有人說日本人素質高,自行車不會被偷。來了之後我就呵呵了,上圖:
“盜難多發”,這不僅是會有人偷自行車,而且是高危啊。現在中國大陸的很多大城市都已經沒什麼人偷自行車了。(小偷轉向電動車電瓶下手)
第三,不闖紅燈。這一點日本人的確比我們做得好,但不意味著完全沒有人會去闖紅燈,每天都能碰到幾個闖紅燈的日本人。
第四,垃圾分類。這個很繁瑣,來日後學了好久還是做不對,當我去看日本居民的垃圾袋時,發現很多人也沒有完全按照規定來,畢竟這種近乎於強迫症的分類方式不是所有人都能絲毫不差的執行,血肉之軀不是鋼鐵機械。
最後談談日本人辦事的效率,很低。
在國內開個銀行賬戶分分鐘就拿到新卡,但在日本開個戶,表填了一大堆,印蓋了好幾個,然後等十天到兩週才能收到銀行寄來的存摺和卡。日本買手機號也是這樣,要等很久。
中國的科技後來居上,彎道超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最明顯的還不是移動支付的便捷和網絡購物、快遞的發達——因為這是中國秒殺的,而是業務大廳的叫號系統。在國內不論哪個行業,幾乎所有的業務大廳都有成熟的叫號系統,進門取號很方便。在日本去了兩個區役所辦業務,人很多,但還保留著人工發號、人工叫號的方式,此時不由得感到中國的發達。
總之,中國的問題在於不均衡,代際間素質的不均衡,地域間經濟科技的不均衡,這些是歷史和自然條件遺留的問題,隨著發展會慢慢變好。還是那句話,不是我們不行,而是我們以為自己不行。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當我們有所比較時發現,我們還是挺行的。
一人烤肉、一人卡拉OK,日本的孤獨經濟到底有多發達?
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2017.9.4發了一條微博,感嘆道日本如今連迴轉壽司都有單人包間了。
圖中,顧客的座位兩邊都有隔板擋著,只留下剛好坐一個人的空間。在這裡吃飯,無論有多少個人在和你一起吃壽司,都完全打擾不到你。
評論迅速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太壓抑”,不喜歡。另一派則認為這樣一個人吃飯就不用受打擾,可以“很安心”。
其實這種“一人”文化在日本已經流行很久了。不只是這裡的迴轉壽司,還有其他的一人火鍋,一人拉麵,一人學生食堂,一人咖啡,一人卡拉OK……日本的“一人文化”衍生出的“一人經濟”,或者可以稱“孤獨經濟” ,已經成為島國逐漸普及的業態。
.......
回應
日本新聞真是負能量滿滿啊,小編少報點。影響我心裡健康
講真,這沒啥好噴的。因為單身,俺許久沒進過電影院、火鍋店、遊樂園甚至某些旅遊勝地了,總腳著一個人去這些地方很怪異。商業的本質無非是滿足各式各樣人群的需要,那滿足單身人群的需要、照顧他們的心理需求絕對善莫大焉嘛,這個世界又不是只留給出雙入對或吆五喝六的人群的。
這鍋就該由島國的國民性來背了,是自己把自己和社會隔開,好好的又不是周圍沒有人。
這是種病態文化,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早就出無數的偽交流障礙,只會讓很多孤獨的人更加認為不是我的錯,是世界錯。當然,作為商家肯定歡迎,畢竟大大提高了上座率。
不要發這種新聞,我會想起自己還是單身
單身狗也有朋友啊。一伙單身狗聚一起打一場籃球,會暫時忘掉沒有女朋友的痛苦。
雖然對社會發展來說會鞏固單身人群,但是對個人感受來說是非常體貼了。
像我這種半夜吃宵夜能和隔壁座妹子聊起來的人,真是不理解腳盆的世界~
人類是群居動物,日本人這樣是要族群滅絕的節奏
最大的贏家是商家,為了利潤,資本家會出售絞死自己的絞索,馬克思誠不欺我!
是種病,心安理得孤獨症
其實去飯店吃飯也不完全是吃飯,也是在感覺氛圍,一個人吃年夜飯,哪怕飯菜再香,也不如宿舍幾個在那個小桌子上吃著盒飯來的香
本質上還是地域狹小資源緊張,一個人怎麼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小日本能懂嗎?
聽說性格越單獨的人做出的事情越變態吧?
我就覺得挺好的,天才一向喜歡孤獨
因為日本社會體系,文化,環境的關係,日本人壓抑到變態了,年輕人千萬不要當成好玩去學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9_05_425837.shtml
日本將收“單身稅”?或將導致反复結婚和離婚現象發生2017-09-05環球時報
日本《北國新聞》日前報導稱,該國石川縣河北市預算主管在與當地媽媽們交流時,針對“結婚後生活水平下降,能否讓單身人士來負擔稅務”的提問稱,“正在進行有關單身稅的討論,但還沒有推進”。報導被放上網絡後引發日本民眾對是否應該向單身人士徵稅的大規模爭論。
據了解, 日本社會單身人士正逐年增加。一些40歲以上還單身或者因離異或喪偶而單身的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單身沒錢”人士,相反他們“年長多金”;還有一些同居生子的男女也都有收入,只是因為未做婚姻登記就都算單身。據稱日本對此類人群一直沒有額外徵稅,這讓有養育孩子負擔、供房負擔的家庭深感不公,認為這些人實際上屬於“偽單身”,因而要求設立新稅種向單身人士徵稅。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看到,為表示對徵收“單身稅”的讚同,東京一名39歲男白領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工資單和家用單,稱自己和同事收入一模一樣,但由於同事沒有結婚生子,生活質量遠高於自己。這位“爸爸”白領還“吶喊”稱,在眼下少子化嚴重的日本,和自己一樣結婚生子的人實際是在“為國分憂”,但是為何國家讓他們過得如此拮据?他的言論也將“向單身徵稅”的討論推向白熱化。
據《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了解,早在2004年日本自民黨就曾提出過向單身人士徵稅的議案,以促進單身男女盡快結婚,此舉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不過最後不了了之。據稱,針對本次討論,日本“單身人士”團體發出宣言稱,如果徵收“單身稅”成真,那麼他們為避稅和保全財產只能反复結婚和離婚。
相關新聞
日本高齡單身男性逐漸增多精神貧困現象加劇
日本過半女議員是單身因世俗觀念難奢望談婚論嫁
日本推出單身婚禮項目:孤單也可獨自狂歡
不再滿足男人視角 女大生拍「女孩看的寫真照」2017-09-01 聯合新聞網
日本的「寫真」文化相當盛行,不僅是AV女優,許多女明星也會拍攝性感泳裝照,刊登在男性雜誌上或出版「寫真集」,不過這些美女寫真通常是為了滿足男性讀者而拍攝,不管是女模的眼神、表情或姿勢,都得符合男性的「性幻想」,讓一些女性讀者看了感到不舒服。最近日本有一群女大生推出了「給女生看的寫真集」,希望藉此扭轉「男性視角」的日本寫真文化。
根據《GetNews》報導,當了3年多流行偶像的女大生吉田海音,曾經拍攝寫真集時,對於男性「性視角」下的拍攝手法感到質疑,決定與志同道合的9名女大學生成立工作坊,推出給女生看的寫真集「Girls Gravure」,從企劃、拍攝到販售都由女生來負責,致力改變寫真集中的女性形象。
給男性讀者的寫真集,除了注重模特兒的火辣身材與長相,強調女性的軟弱、可愛以及順從於男性的一面,通常以「性」的觀點來拍攝女生身體。吉田對此坦承,過去自己在拍攝寫真的過程中,對這樣的拍攝手法感到抗拒,也看過許多模特兒因此而拒絕拍攝寫真。
事實上,這樣的「男性視角」寫真文化,讓不少日本模特兒對於「在鏡頭前展現自己的身體」有所抗拒,甚至將其視為不檢點、羞恥的事。吉田對此說,「女模特兒拍攝自己的身體,不應該被視為負面的事情,『女性身體的美』應該是她們的武器才對。」
吉田與夥伴拍攝給女生看的寫真集時,不把女性身體與「性」劃上等號,而是注重女性身體的「美」,除了女模特兒可愛、溫柔的一面,也拍攝女性帥氣、自信的表現。事實上,不少以前都會拒絕拍攝寫真的模特兒,在該寫真集中首次公開了性感照,吉田說,「改變拍攝手法,寫真集可以變得很不一樣!」
回應
哪裡不一樣了?另一種包裝而已
寫真集基本上來講還是因市場需求而存在為多吧? 所以女性的應該大部份買單者為男性; 反過來也是, 例如猛男月曆大部份購買者為女性。它畢竟不是主流的藝術, 而且就算是藝術, 其實也是由市場來訂價的。若要以同為女性為鎖定消費者, 這應該不太可能賣啊....
https://udn.com/news/story/6810/2676959
浪漫七夕 九五後成開房主力女大生主動訂房2017-08-28 聯合報
今日是七夕情人節,大陸各旅遊預定平台相繼發佈七夕酒店消費報告。有報告稱,今年七夕,95後成為「開房」的新力軍,由於七夕恰逢開學季,帶動了大學周邊的星級酒店漲價1成。其中,女大學生訂房高過男大學生。
上海澎湃新聞網,報告顯示,18至29歲的情侶是七夕節重要的消費群。平日訂酒店提前3天居多,而七夕酒店提前7天即進入預訂高峰期。有用戶甚至提前42天就開始預訂七夕當晚的酒店。而從消費者的偏好上來看,高檔星級酒店獨佔鰲頭,預訂佔比高達62%,特色酒店同樣需求旺盛。
85後和95後在七夕節時,對於酒店的選擇有明顯分別。85後青睞熱門商圈、景區附近高星酒店。而95後則青睞大學周邊酒店。正因為18歲至22歲的95後學生情侶,成為了七夕節酒店預定的主力,由此帶動了大學周邊的星級酒店漲價10%左右。
從地域來看,成都、重慶、西安、昆明等「新一線城市」大學附近高星酒店預訂最為火爆。從入住時間上來分析,工作纏身的85後更青睞七夕前夜,因為這一天恰逢周日;而95後多選七夕當晚。
在預訂酒店者的性別方面,95後女性顯然更加「勇於表達」,主動訂七夕酒店佔比約55%,這比85後女性高出近7%。至於,哪些酒店更受年輕人歡迎?數據顯示,露台、泡泡浴、水床、香氛、房內影院、圓床等酒店配套較受歡迎。
在酒店風格方面,85後與95後群體也有明顯的不同:95後在主題房型上更偏愛「二次元」,注重「萌」,要求彰顯個性,與眾不同。帶有動漫主題牆飾、日本動漫人物抱枕、及提供Cosplay服裝的酒店,住客95後居多。
除了預訂酒店之外,選擇旅遊度過中國情人節的年輕情侶也為數不少。該平台統計顯示今年過節期間,雙方情侶都是18-29歲的情侶佔到境內遊的32.09%,比去年高了6.1%。
除此之外,還有朝日電視台的主播田中萌與體育新聞王子加藤泰平的出軌,稱妻子懷孕而出軌的國會議員宮崎謙介,所謂“朋友妻,不客氣”的歌手Funky加藤搞上好友之妻並誕子,以及漫畫家浦澤直樹,歌舞伎演員中村橋之助,落語家三遊亭円樂都分別陷入了婚外情的泥潭當中。這些原本關注度就高的名人們所做出的“表率作用”,對於民眾來說,不可說不大。
而這些社會名流也為日本社會的“出軌正名化”提供了很多名言金句:“出軌是日本文化之一”(石田純一),“出軌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森本Reo), “我並不是喜歡有婦之夫,而是我喜歡的人恰好有個家庭而已(樋口可南子)”,“我們像孩子一般戀愛了”(石原真理子),等等。
雖然人類社會的整體風氣大方向趨於包容,不同於“一夫一妻制”婚戀關係的新提案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不過出軌作為主流社會的視角來看,仍然算是道德上的重大過失。出軌如同泥沼,一旦冒失進入,就很難回頭,因為出軌而導致的家庭破裂,妻離子散,友情破裂,人際關係破局的例子屢見不鮮。當事人一般都會收到精神和經濟上的沉重打擊,同時喪失社會信用,難以在今後的工作單位與評價體系中立足。甚至還有可能,由於出軌而引發情殺仇殺等惡性刑事事件。對於後代來說,造成的傷害更是難以挽回。
看看原本事業蒸蒸日上的Becky吧,因為當了小三,所有節目和廣告被叫停,賠了近億日元,停業修整了一年左右。直到最近才在地方電視台復出。所以奉勸抱著“人生及時行樂,不如多睡幾個”的人啊,無論是在多寬容的文化環境中,婚後的人,要多考慮考慮後果,出軌禁果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嘗試的啊。
《失樂園》的具有日式櫻花凋零般淒美的結局尤其為人津津樂道。出軌的兩人為了在“至高的愛的瞬間死去”,秘密去往大雪封山的溫泉旅館,榨盡生命般互相索求,用嘴交換著下毒的紅酒,遺體被發現時正處於高潮瞬間。渡邊淳一的這本書一經上市便獲得了廣大的讀者喜愛,1993年當年賣出300萬冊,位居綜合暢銷書首位。以此改編的電影也大獲成功,在電視台播映時收視率也居首位,更有旅遊公司把拍攝地納入旅遊景點吸引遊客。
值得一提的是,《失樂園》此書在中國與韓國同樣具有不俗的影響力。此題材原本並不新鮮,但是作者很好地捕捉到了中年人的徬徨不安心態,這與90年代的經濟危機造成不安相吻合,所以一炮打響。甚至有人把它冠上了“不倫教科書”的名號。
這兩年,出軌題材影響力最大的電視劇則當之無愧是《晝顏》了。它講述了兩對已婚的夫婦,丈夫早出晚歸,妻子日復一日地整理家事。可某一天的偶遇打破了她們平靜的生活,從此每到下午三點後,這些妻子們就會展開一段不一樣的偷情生活。這部片子很好地勾畫了部分主婦在婚姻生活中的絕望感,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單調生活,與丈夫寡淡如水的交流,空虛乏味的精神世界……而新鮮對象的出現點燃了她們對生活的再次熱情,產生“好想談戀愛”的感覺,這對中年女性的衝擊是巨大的。
晝顏入選日本2014年度詞彙的TOP50,同時電影版《晝顏》也在今年上映大獲好評,其男主齋藤工被票選為2017年度日本女性最想被他抱的男藝人。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重災區
與這些作品接觸最近的日本文娛界是出軌事件的重災區。2016年甚至被日媒稱為“不倫之年。”混血女性Becky與搖滾樂隊主唱川谷繪音外遇,Becky把男方家庭的離婚申請書稱為“畢業證”的說法流行了大半年。
之後,日本作家乙武洋匡的出軌故事更是讓大家三觀盡毀。原本是個海倫·凱勒一樣的勵志人物,雖然是先天性的四肢切斷(無雙手無雙腳),但卻努力生活,自信樂觀,寫出了讓很多讀者感動的作品《五體不滿足》,本來準備下一步作為殘疾人代表從政的時候,卻被媒體曝出已婚的他在婚外至少與五名女性有染,甚至包括外國女性。普通人真的會很難想像他究竟是如何出軌的。頓時人設崩塌,政途一片黯淡。
男性大量的時間獻身家庭之外的工作,主要收入來源的他們擁有家庭心理優越感的同時,也擁有結識新異性的外部環境。另一邊,女性由於長時間待在家中,除去必要的家務活之外擁有大把空閒時間,大部分女性也掌握著家庭財政支出,如果一旦在家庭中與丈夫缺少交流,倍感寂寞後,有錢又有閒的她們,很容易去家庭外部尋求心理與生理的慰藉。
日本人的民族性也為出軌現象推波助瀾。平日里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循規蹈矩的日本人,內心長期是處於很壓抑的狀態,中國武俠小說中的縱情縱性、快意恩仇在這個島國里是很難存在的。但人的情緒總得有個平衡的處理方式,長期壓抑後就容易衍生出“追求極致歡愉的,突破禁忌的,越界的,超出常態的”行為。而社會上與法律上寬容程度較高的出軌行為則完全貼合了這個社會的情慾發洩渠道。“只有在外面有了男人,才會因為自知理虧而對丈夫和孩子更好,否則誰會甘心為男人去洗內褲呢!”來自不倫題材日劇《晝顏》女主的一句台詞,可能戳中了很多日本家庭主婦的心。
影視劇的話題寵兒
此外影視作品的流行以及名人出軌現象的頻發也大幅度提高了日本社會中對於出軌行為的容忍度。甚至有評論家表示:近四十年來,日本女性的出軌行為格外受到出軌題材電視劇的影響。
上個世紀80年代一部《給周五的妻子們》開啟了婦女思想解放的新潮,故事講述了三個家庭的婚外情夫妻關係,大人們錯綜複雜的的集團戀愛。與從前出軌題材中備受道德煎熬的主人公不同,此劇把主人公們的出軌都塑造得合情合理,在某些方面還把對生活的影響描繪的積極向上,這種嶄新的價值觀吸引了一大批新時代女性。此劇播出後,可以說一下子改變了出軌在日本的灰暗印象,反而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出軌是流行潮流”的風潮。
如果說《給周五的妻子們》是先驅的話,之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則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影響過整個東亞的作品。小說講述了一對中年已婚男女的婚外情故事。已婚的出版社編輯久木祥一郎與美麗人妻書法老師松原凜子,均苦於冷淡的家庭關係,相遇後便沉迷於彼此的溫存中。兩人愈發大膽的偷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被家庭和社會孤立的兩人,以失去日常生活為代價,使性和愛的純度達到極限。
街採日本人對出軌的態度
關於日本人出軌的調查,雖然沒有政府機構的官方版本,但是民間機構的調查是很多的。近年內有三個公司的調查結果比較知名,一個是以生產“幸福的0.01”安全套出名的相模橡膠工業公司做的“日本的性”大型調查,調查收集了日本47個都道府縣里,20歲到60歲年齡段的14100位男女性的資料。其中在“婚戀關係中,你有出過軌嗎”的問題上,有約21.3%的人回答了有。
還有一家叫做“Matchalarm”的相親平台公司對日本男性出軌情況做出了調查:20~25歲有9%的出軌行為,25~30歲有18%,30~35歲有25%,而35歲~40歲達到了29%,可以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出軌比率水漲船高。另外一家叫做“日本家族計劃研究中心JEX”做的一份名為“日本人的性生態”的調查里,則對女性的出軌做出了調查研究,研究表明女性也是隨著年齡增長,出軌率增多,到了60歲的年齡段竟有30.8%的女性有過偷吃行為,三個里就有一個的概率。
種種結果,也算是把日本“不倫天國”的稱號做實了。如果說以前的出軌還要冒著極大風險,避人耳目通過幽會、書信等方式所達成的話,當今社交軟件,即時通信軟件的興起則給出軌提供了最為便利的交流工具。試想一下,古代的人們如果有了此等工具加身,擁有“潘驢鄧小閒”的西門慶再也不用靠王婆去傳話遊說潘金蓮來茶館坐坐了,一個SNS簡訊可能就神不知鬼不覺地約到西門府上了;潘巧雲也再也不用在門外擺香桌作為暗號了,一個撩撥的Emoji發過去,裴如海自然也就心領神會了。這樣高效又隱蔽的聯絡方式,實在是便利了那些“姦夫淫婦”。
日本社會之所以出軌行為頻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男女分工明確,而造成的固定化的家庭格局。日本的男尊女卑在東亞可謂是“臭名昭著”,時至今日男性在外工作,起早貪黑養家糊口,女性賦閒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模式仍是社會的主流。而這樣的一種格局,就使得家庭雙方彼此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拋去剛剛結婚的新鮮甜蜜期間,往後的平淡生活中,雙方是缺少彼此陪伴的。
胡萬程:對於出軌,日本人有一套神邏輯
早稻田大學政治研究科碩士生2017-08-28
今年7月可能是日本政壇多位女性的水逆,繼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民進黨黨魁蓮舫辭職之後,又一位女性參議員因為插足他人婚姻被媒體曝光,導致政途瞬間黯淡下去。
說起這位女性參議員,來頭可不小,她叫今井繪里子,出身於沖繩,是90年代人氣偶像團體Speed的主唱,演唱過《惡作劇之吻》主題曲等歌曲,在日本地區曾經紅極一時。當年她奉子成婚誕下失聰兒子,之後婚姻破裂獨自養育孩子,一直以堅強的單親媽媽角色示人。2016年以沖繩問題、傷殘孩童養育問題等為關注點進軍政壇,最終高票當選為自民黨的參議員。
好景不長,剛剛一年多,今年33歲的她於近日被雜誌《周刊新潮》曝出和同為自民黨的已婚議員橋本健有不倫關係,雜誌更是拍到了兩人一前一後步入大阪某飯店,以及在新幹線上牽手睡覺的照片。證據表明,兩人在去年4月自民黨兵庫縣青年會議上已經相識,從那以後關係更加升溫。《周刊新潮》更是直接給今井加上了“略奪不倫”(橫刀奪愛式的小三上位)名號。這件事近期在日本各大媒體傳得沸沸揚揚,受此影響,原本就醜聞纏身、形勢不妙的自民黨支持率更是雪上加霜。
幽會照片曝光後,今井在媒體說明會上致歉表示反省
“不倫天國”
近年來“不倫”一詞,頻頻在日本媒體上出現。一眼看過去,往往會誤解成“亂倫”,但其實這個詞在日文裡是“出軌,搞婚外情,通姦”的意思,也就是與結婚的人發生戀愛及肉體關係。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與文化中,婚外情都是道德上的嚴重過失,是一種婚姻關係中的不貞行為。
但從懲罰上來說,除了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會把通姦罪的上限加至死刑之外,世界主要文明國家的刑法罰則中,普遍沒有通姦罪。那些有通姦罪行的國家與地區,也相繼產生了廢除的呼聲與趨勢。(2015年韓國廢除了實行62年的通姦罪,2017年台灣地區“國是會議”決議廢除通姦罪並推動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改)。
日本也是一樣,法律上把“不倫”稱為違反貞操義務的“不貞行為”,雖然無刑罰,但可作為被背叛方申請離婚,大額爭取共同財產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在不貞行為的認定上,日本法律上也規定的十分細緻。譬如沒有產生性行為的男女幽會並不構成不貞行為(可以理解為精神出軌不算出軌),一次不貞行為不能用於離婚理由申請,必須有反复的不貞行為(可以理解為一夜情與買春不算出軌)。可以窺得,日本對婚外情的容忍度是較高的。
這次再發生中國研修生命案,不少日本網友表示應該廢除這一落後的製度。
研修生留日期限一般是3年,現在也有5年了。據說研修生經常加班,一個月只能休一天,一個房間內住2~4人,月薪大約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300元),還要扣除食宿開銷。
如果日本人的話,早就不干了。像這樣過三五年,不少人會逃走變成非法滯留人員,然後又引發其他社會問題。
沒有研修生,日本製造業好像就無法自立似的,希望廢除。但可能因為日本國力下降了,監督機構也睜隻眼閉隻眼吧。
一些企業惡意利用這項製度來支撐日本的製造業。如今,只有少數日本人才能忍受這樣的“黑企業”。
(研修生)拿著最低的薪水乾著最多的活,假期也加班,勞動環境和奴隸無異,簡直無視人性。
想要應對由於老齡化和少子化引發的勞動力減少問題,必須抓住轉變產業結構的契機。
....
回應
小編已經黑的有新華社水平了,此貼值100.
打死也不敢對比研修生和國內打工仔誰賺錢,哈哈
在祖國能掙7800元肯定不會去日本
一個月7300還要扣除食宿開銷,剩不了幾個錢哈哈
日本勞動力嚴重缺乏,為啥機器人還沒有應用起來?中國人多但是機器人都開始搶占工作崗位了!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8-23/doc-ifykcirz3867213.shtml
據日本法務省今年公佈的資料,2016年,日方企業或團體拒付研修生工資等行為共計383起。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也顯示,發生傷亡事故的外國勞動者逐年增加,其中,研修生傷亡事故每年大約會發生500起,部分事故甚至致人死亡或留下嚴重後遺症。
為了保護研修生的人權,日本政府近年來也在採取各項措施。
去年11月,日本國會通過了《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規範化法》,設立相關機構監督僱傭研修生的企業,改善外籍勞工人權受侵害的現狀。
日本人怎麼看待研修生?
一方面,研修生在日本過著地獄般的日子,另一方面,大量研修生的湧入也給日本社會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比如,“失踪”問題。
一部分研修生由於無法忍受苛刻的勞動環境逃走,還有一部分研修生滯留期限到期後為留下來掙錢而逃走,成為非法滯留人員。
NHK曾報導說,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日“失踪”的外國研修生達21492人。
許多日本企業為了填補嚴重不足的勞動力而僱傭非法滯留人員。
居日本媒體報導,去年,日本一家公司職員因將“失踪”的300多名研修生派遣至食品加工公司工作,從中獲取6000多萬日元(約300多萬人民幣)中介費而被捕。
但對於部分企業和地區而言,研修生正在從“廉價勞動力”轉向“不可缺少的戰鬥力”。
很大一個原因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日漸嚴重,日本勞動力越來越缺乏。
2015年以後,日本政府將部分行業研修生的滯留年限從3年延長至5年。其中,最早延長期限的是日本的建築業,這背後還有一個原因:
東京奧運場館建設大量缺人。
日本人不愛做施工方面的工作,建築公司只能啟用研修生。大阪一家建築公司負責人稱,外國人(研修生)十分有乾勁,什麼都可以做,充滿戰鬥力。
赴日大陸研修生命案 疑男傷者單戀死者2017-08-23 中央社
據報導,日本靜岡縣富士市一間公司宿舍21日發生命案,一名中國大陸女子死亡,一名中國大陸男子重傷,日本警方已朝殺人事件調查。兩人同事指男傷者明顯喜歡死者,卻未獲對方接納。
南非吃人魔 吃膩人肉自首2017-08-22 中央社
南非警方表示,一名男子走進警局說他「吃膩了人肉」,連帶爆出共3名連續吃人魔。目前已知一名女子遭性侵殺害後,遭分屍分食,警方持續追查究竟有多少人遇害。
中國研修生在日遇害 日本網友:扭曲人性制度該廢了2017.8.22新京報
什麼是研修生?為何日本研修生屢屢曝出負面新聞?
研修生,通俗來講,就是在日本學習勞動技能順便打工的外國人。
外國人研修制度可追溯至1981年。為了把日本企業在海外僱傭的外國人送回日本短期受訓,日本政府制定了這項製度,作為一種工作簽證依據。1993年,更名為技能實習制度。
目前,通過研修制度赴日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日本企業在海外分公司的職員去日本總公司研修。一種是日本的商會、工會等監管機構與海外研修生輸送機構簽約,由海外輸送機構通過招聘考試等方式決定人選,並將其輸送至日本監管機構,然後將研修生們分配至下屬企業。
據日本法務省公佈的資料,以“技能實習”資格滯留日本的外國人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截止2016年年底,這一數字達到228588人,比前一年增長了18.7%,佔留日外國人總數的9.6%。
研修生主要幹什麼?
研修生大多在日本農、林、牧、漁、工業的中小企業中從事“3K工作”(骯髒、危險、艱辛的工作),其人權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
剋扣和拖欠工資是常態,上交護照被限制人身自由、長時間勞動、性騷擾和歧視現像也屢見不鮮。
美國國務院200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曾指出,日本接收研修生、技能生的情況實際上是屬於驅使奴隸般的“強制勞動”。
2016年,一名叫喬伊菲律賓男子因一個月加班122個多小時引發心髒病後死亡,曾引發輿論爭議。
但這並非個例。
以桃竹苗區為例,10年來寄養家庭數量幾乎少掉近半,而且差點「入不敷出」,像桃園前年寄養家庭新招募12個,已有8個停止服務,去年新招募9個,已7個停止服務。新竹區前年新招募1個,卻流失原有的7個,去年招募7戶最多,也有5戶終止寄養。苗栗現有39戶,有3戶申請喘息停止服務,且這2年都沒有新增寄養家庭,陸續有4戶退休。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坦言,寄養家庭近年儲備量確實變少,但「進進出出」是常態,有時寄養爸媽累了,就休息一段時間,有的是寄養爸媽老了想退休。
家扶中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指出,寄養家庭的困境包括各縣市提供的寄養經費不一、照顧嬰幼兒還得自負奶粉和尿布等開銷,寄養兒的背景越趨複雜等,都讓照顧困難度增加,有愛心的民眾縮手。
例如各縣市寄養費從1.5萬到2萬多都有,目前僅雙北市額外補助奶粉和尿布,一些財政不太好的縣市就無法跟進。
明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講師束義正說,寄養經費屬於各縣市政府自籌款,6都經費較充裕,恐有城鄉差距。
陳素春說,寄養家庭的委託安置費用出現城鄉差距,是受當地最低生活費標準影響,若全台統一,對物價較高的寄養家庭來說也不盡公平,還是因地制宜較佳。
回應
建議從源頭管制!有吸毒前科的!從吸毒日起算三年內不得再犯!才可以生養小孩!有精神疾病的也不要生了!否則小孩受苦!社會也被拖累!
元禧要請問:
如果一位外役的媽媽,蠟燭兩頭燒,讓她沒時間去了解嬰兒常常哭鬧的原因,她不會洩恨在寶貝身上嗎?如果一位單親貧窮媽媽,遭到生活的壓力,她不會在孩子身上出氣嗎?如果一位媽媽家庭不幸福,或離婚或單親,她能不厭棄婚姻,且對所出的小孩,抱怨凌虐嗎?如果一位外役媽媽,遭到嚴重之生活壓力,再去吃安眠藥或精神藥,她不會對小孩胡亂施暴,甚或帶他們自殺嗎?一位單親媽媽的新男人,他能夠接受女人的拖油瓶嗎?他不會想要多一個性侵對象嗎?
元禧要再請問:
如果一位幸福的媽媽,她能夠專心在家顧自己的寶寶,沒有其他不必要的外在壓力,她會去虐待自己的心肝寶貝嗎?所以媽媽回家,專心生養育自己的小孩,虐童現象還會有嗎?
這些無腦蛋頭的解決方案,類如機構人力增加等等,根本未抓到病因,可能醫治嗎?元禧早就告知管受虐兒的王薇君理事長,解決問題很簡單,請媽媽回家專心照顧寶貝就好了!
照顧難、經費少 寄養家庭十年減半2017-07-31 聯合報
照顧受虐、被遺棄等兒少的寄養家庭處境日益艱難,有的縣市寄養家庭10年來減少近半,更有3縣市寄養家庭不到10個,加上退出率高、媒合困難,讓協助媒合的家扶中心憂心忡忡。
衛福部統計,至去年底為止,全台共有1299個執行中的寄養家庭,服務兒少人數1622人,儲備中的寄養家庭278個,比前年的303個少。其中有3個縣市寄養家庭不到10個,包括嘉義市7個、金門縣4個、澎湖縣2個,媒合寄養兒少已出現困難。
也因此,目前日本政府正著手改善後續的照護措施,除了增加兒童福祉相關人力之外,也增加收容照護機構,讓更多受虐兒童能夠妥善地獲得照顧;日本國會也通過兒童福祉相關的修正法案,讓更多二三級的地方自治體,也能成立兒童相談所等機構,希望能讓社會保護網更加深入基層。
然而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當前的保護網過度仰賴保護機構,導致目前日本兒童社福機構呈現極度不足的狀態。歐美國家除了健全保護機構之外,也花了相當大的心力在改善家庭環境、健全收養制度等措施上,因此也有專家建議,日本政府應要擴充對養父母的支援,讓日本的收養制度更加完備,並增設教養諮詢機構,改善家庭育兒的環境,並教育家長正確的觀念,以治本的方式讓受虐狀況不再發生,如此也可減緩目前日本兒童社福機構的壓力。
在過去,小孩雖然能在警方以及社福機構的保護下,脫離被虐狀態,但卻也造成施暴家長、受害者、以及公部門和收容機構等,三方面的相互不信任與對抗的狀態,一旦公部門與收容機構無法繼續保護,受害者很容易又再度受到虐待。也因此許多社福人士認為,應該將法院納入整套兒童虐待預防的機制,並且修改法律以強化政府介入的正當性,透過法律的強制力來減少受虐的發生。
而台灣自2006年起受虐兒童的通報數都超過一萬人以上,2012年高達將近兩萬人,依照人口數比例計算,甚至於高過日本,因此有關單位應參考日本的狀況,持續強化人力,以保護更多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不再受到更多暴力的傷害。
回應
想藉由公部門的介入來抑制虐童事件是揚湯止沸,釜底抽薪的ˊ唯一辦法是 振興經濟+平均財富。可惜,這兩項要求日本政府一項都做不到。台灣喜歡學日本,下場也將一樣。
若要探究日本虐童案件暴增的原因,或許可從下列幾點著手:日本自從泡沫經濟崩潰之後距今已超過二十年,雖然失業率並未隨之增加,許多家庭的收入卻並沒有隨著通膨而提高,造成相對貧困家庭增加。雖然家庭經濟狀況與虐童的關連性並非絕對,收入富裕的家庭也會發生虐童事件,但根據統計顯示,較為貧困的家庭發生的比例,明顯比富裕家庭高出許多。
再者,日本的離婚率也比過往提高,導致單親家庭越來越多。許多家庭內男女家長雙方暴力相向,或是有些案例當中因單親家庭,家長必須外出工作,小孩不幸遭受同居人虐待;還有就是許多當事人因婚姻不睦,將情緒牽拖至小孩身上,甚至認為小孩根本不應該生出來等,導致超過一半的受虐兒童都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當家長們都自顧不暇,相對的也讓這些家庭的小孩陷入受虐的高危險群。
事實上,日本政府早在2012年開始,就為了減少虐童事件,實施了多項措施,除了通報方式改變之外,另外強化早期發現、早期預防,以及保護措施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人手以及收容機構。但由於通報虐童案件在這兩年內突然暴增,目前對應的「兒童福祉司」(日本專責兒童福利與處理受虐兒童的人員)人數卻嚴重不足,十年來只增加1.5倍,機構的人力已是捉襟見肘了。
一名兒童福祉機構的負責幹部表示,該機構同仁每人一年須承辦50件虐童相談案件,然而每件虐童案件,必須要面對家長、醫院、公部門以及收容單位等,還得長期追蹤受虐兒童的身心狀況,處理起來其實非常複雜,也因此如果沒有增加人手,實在很難處理更多虐童案件。
同時,在虐童案暴增、收容人數增多的情況下,許多收容機構呈現人滿為患的狀態,其中都市區的收容機構已是百分之百飽和。據日本警方在2017年3月所公布的統計顯示,受虐發生案件最多的是大阪府,高達8千多起,且連續六年位居各都道府縣首位,再來則是埼玉縣、神奈川縣、東京都以及愛知縣,皆是日本人口稠密的都會區。
儘管都市收容所趨漸飽和,地方收容機構卻仍有空床,例如位於山陰地方的鳥取縣,一年虐童案例為87起,與都會區的虐童數量相差甚遠。這除了顯示大部分日本的虐童案件大多發生在都市地區之外,也顯示都市的收容機構,並沒有隨著都市發展而增加,最後導致都市收容機構面臨大量受虐兒童,卻無力接受收容的窘況,而必須要轉送其他地方縣市。
悲泣的日本:崩潰社會下的虐童現象2017/08/01
日本的生活環境一向給國人社會福利相當好,育兒與教育環境佳的良好印象,是亞洲數一數二疼愛兒童的先進國家。然而近年來卻不斷地傳出虐待兒童的事件,屢屢登上媒體頭條,2016年8月22日,福岡還發生一件母親將四名小孩殺死然後再自殺未遂的案件,凸顯現今日本社會,不得不正視因社會壓力及傳統社會崩解下,一再浮出的虐童問題了。
近日日本放送協會NHK,公佈了自2014年到2016年的兩年之間,針對全日本454個醫療機關進行全面性的調查,發現有高達356名的兒童,因為遭到虐待而入院。而虐待程度的調查中,可以發現住院天數超過一個月以上的,佔了三成以上,其中還有三位入院天數超過六個月,甚至還有高達九個月入院天數的,可見其遭受虐待的程度相當嚴重。
此外,在受虐者的年齡層當中,56%為嬰兒,小學生與中學生分別佔了11%以及9%,可見就算是到了十幾歲,仍有多位受到虐待而住院的案例,由以上的資料來看,目前日本社會當中,虐童案例不減反增,已到了令人十分驚訝的地步了。
更誇張的是,在這356個入院治療的案例當中,居然有16個是再虐待案例,有的是母親前往探病後,被醫護人員發現小孩身上出現新的骨折現象,還有母親把排泄物混入小孩的點滴裡,行為令人髮指。相較於收容機構管制較為嚴格,醫院由於人來人往,無法嚴格管制進出人員,因此一旦被施虐家長得知住院的地點,除了讓被害人添增再度受虐的風險之外,也著實讓院方傷透腦筋。
受虐者的年齡層當中,56%為嬰兒,小學生與中學生分別佔了11%以及9%。
而另一項統計顯示,日本全國的受虐案件對應件數,在2005年時全年約為三萬多件,然而到了2015年卻激增到十萬件以上,十年內成長了三倍之多。為何一個十分疼愛小孩的溫和社會,近年來會發生如此多的虐待兒童事件呢?
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虐待兒童的案件,共區分為四大類:心理虐待(如隨意怒罵、羞辱、威脅、差別待遇等)、身體虐待(隨意踢打、掐脖子、水溺等行為)、性的虐待以及刻意忽視(無視存在、不提供飲食、生病不就醫等)。其中大多數的虐童案件屬於心理虐待,根據警方在2016年所接獲的虐童報案的件數之中,有超過一半以上都屬於心理虐待,儘管在身體上並沒有受到傷害,然而卻對小孩造成嚴重的陰影,也是屬於最棘手的處置案件。
控大陸「一點不剩地捕撈」秋刀魚恐將遠離餐桌2017-07-18聯合報
大陸近年對秋刀魚也「爆食」,指責中國用千噸級的大型船,駛往三陸海域等公海,「一點不剩地捕撈」,近4年捕撈增加至30倍,日經中文網報導,秋季美味食材的秋刀魚將來有可能遠離日本人的餐桌。
報導指出,日本農林水産產相山本有二表示,日本三陸海域所在的北太平洋西部,是全球屈指可數的秋刀魚優質漁場,但大陸漁船「在公海上超乎想像的異常捕撈」。
他指出,大陸因沿岸的水産產枯竭,正大力轉向遠洋漁業,與日本的漁業糾紛,摩擦日益升高。
日本因此七月在和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的年會上提案限捕秋刀魚,不過,大陸對設置捕撈配額一口回絕,與日本幾乎陷入決裂。
報導指出,日本漁船以20~100噸級為主,漁獲當日卸貨到港,在鮮度較高的狀態下在日本市場流通。但中國則用千噸級的大型船駛往三陸海域等公海,「一點不剩地捕撈」,很快冷凍入庫,捕魚效率很高。
日本水產廳指責,中國最近4年秋刀魚捕撈量增加30倍。另外,台灣的捕撈量也於2013年起超過日本。這使得日本市場2016年秋刀魚平均批發價達到每公斤562日元比2014年上漲3成。讓日本官方大動肝火的是,「秋刀魚是難以代替的特殊的食材」,秋刀魚一向是日本大眾平民美食、秋季時令,但如今物稀為貴,連老百姓都快買不起。
中日台近年秋刀魚捕撈量。
回應
你們難道不知蝗蟲過境就是形容中國人嗎?全數佔為己有或是全部掃光一滴不剩是習慣,蝗蟲過境!
睜眼說瞎話。日本官方畜生還有滯台倭畜真的聯合不要臉。日台漁船撈捕量加起來是中國大陸的6倍-8倍之多(看本文圖表數據),吸光秋刀魚資源的是日台。日本與聯合重工睜眼說瞎話。幹!!
人家中國人口是你的8倍 現在產量"提高30倍"
也還不到你一半 可見以前都讓你便宜佔盡!!!
日經說得好像秋刀魚是日本財產似的 日本人吃魚 天經地義 華人搶魚吃 就惹得天怒人怨?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590248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最大的衝擊是對日本人觀念的改變,所以安倍經濟無法成功。日本人已經從泡沫經濟時期的高消費,“小資”,變成現在的新的“城市貧民”,節儉,省錢,方便麵式的生活方式已經滲透了整個年青一代。工資就算漲也不消費,物價稍微上漲一點,就不買,少買。日本公司如果這些年沒有在海外的耕耘,恐怕日本經濟整體要往後退好幾位的。
看你那麼寫,我也來補充下:一、日本自古就是淫亂型社會,各種段子不必當真,但有幾個事實:如日本神話就是淫亂神話;日本貴族就是《源氏物語》 (堪稱金瓶梅)那樣;日本平民邊耕作邊交媾的歷史畫作比比皆是。
二、日本社會壓力極大,拋開團團圈圈之外;日本人的生活物質(衣食住)從來都不豐富。這與日本錯誤的農業政策、極度浪費的烹飪觀念有關。而人的再生育,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生活物質豐富。現在的中國已經很難想像餓死正常人的情況;但在日本每年都有正常人在家餓死的事。
三、日本國小人多,廣島協議後,日本快速升值,極大的打壓了製造業的發展;同期,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擠壓了日本低端製造業,而韓國、台灣則直接打擊日本中高端製造業,掏空了日本的根。我們很難想像,當年的松下、索尼等日本明星企業會走到快破產的一步。當經濟回歸平庸,人口又那麼多,又不能對外擴張,又不能打內戰,則只能慢慢自我閹割,自我滅絕。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7_17_418506.shtml
街採日本“低慾望社會”:一個人的感覺可能太舒服了2017-07-17 新華網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所著《低慾望社會》最近引起熱議。在這本副標題為“胸無大志的時代”的書中,他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乾勁,日本已陷入低慾望社會!”
在大前研一眼中,“低慾望社會”指: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都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喪失物慾和成功欲,對於車和奢侈品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買房、不結婚、不生育、甚至不出門,近來收視率較高的日劇《東京白日夢女》《我不是結不了婚,只是不想》和《家族的形式》中的人物折射出當今日本年輕人的面貌。
日本厚生勞動省下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50歲仍未結婚的人口比例在日本男性中約為23.4%,在女性中約為14.1%,刷新比例最高紀錄。
這份調查報告把這項比例定義為“終生未婚率”。這意味著,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終生未婚。
日本政府去年9月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18歲到34歲的未婚者中,有超過40%的人沒有任何性經驗,高達70%的受訪男並未在談任何形式的戀愛。
一些專家擔憂,年輕人不願戀愛結婚將使困擾日本多年的少子化問題雪上加霜。
不婚也就意味著不用買房。日本傳統的“買房安家”觀念正在被年輕人拋棄,選擇租房生活的人越來越多。
日本內閣府2015年發布的《住宅生活相關民意調查》顯示,61.5%的被訪者說“想要買房”,13.4%的被訪者稱“總體上來說想要買房”,共佔總人數74.9 %。這意味著約四分之一的日本人認為不買房也無所謂。這一比例在20歲至40歲的年輕人中更高。
.....
回應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避免走上日本這條路。
其實中國也在往這種情況發展,只不過國家在發展這種聲音不是主流。
我想看看有多少人說中國也是這種情況,或者中國未來也會這樣,真的是一群智障,比中國生育率低的多國家還沒發聲,人家都不擔心,到中國這就一副藥丸的樣子,真是夠了
但無論如何轉型,在外有市場競爭激烈、挑戰者兵臨城下,內有業績指標、新問題新情況壓力的背景下,海底撈要保持發展,維繫其高翻台率、高利潤率,維繫品牌形象,伺候式服務是關鍵支撐點。臨陣換槍,實非最佳選項。延續這種伺候式服務,並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是海底撈唯一的選擇。
一旦綁在了「伺候式服務」的戰車上,便很難停下來。但這輛戰車,未來會將海底撈帶到哪裡,眼下還很難說。
最令人討厭的服務生類型為何?英調查:緊迫盯人型2014.12.12
侍者有服務熱誠很好,但太超過也會讓顧客討厭,根據英國美食評論家威伯(Barry Verber)調查超過1000名英國人的數據指出,有高達49%的人說最討厭服務過度的侍者,名列讓顧客最討厭的服務生冠軍,像是明明酒杯還是滿的卻硬要加,或是顧客嘴巴食物還沒嚼完,就要把盤子收走之類的。
服務過度不行,但疏於關切客人也會讓客人不開心,據統計有34%的客人不滿服務生怠忽職守,名列第二。其他被抱怨的類型包括感冒、穿著不整潔與有體味等等。
除了侍者外,受訪者也被問及最討厭客人的類型,結果分別為講電話(28%)、高聲談笑(17%)與喝醉酒(17%)。
過度服務(Over Service; Over-Treatment; Over-serving)
所謂過度服務,是指一些客戶在接受一些產品或服務後,但產品或服務的某些特色或功能根本用不上,但這些特色或功能卻增加了他們的購買成本。
別過度取悅顧客 2010年8月號(領導力再升級) |
想真正贏得顧客的忠心支持,請忘了取悅顧客的招數,老老實實解決顧客的問題吧。換句話說,客服人員應專注在便利客戶上,讓他們少花些力氣來解決問題。畢竟,顧客真正想要的,是企業為他們的問題提供滿意的解決方法。我們的研究,處理以下三個問題:
■客戶服務對客戶忠誠度有多重要?
■哪些客服行動可增進客戶忠誠度,哪些不能?
■企業可在不增加客服成本的情況下,增進顧客忠誠度嗎?
我們的研究有兩項關鍵發現,對所有企業的客服策略都有參考價值。首先,取悅顧客無法建立顧客忠誠度;節省顧客的力氣,讓他們輕鬆解決問題,對建立忠誠度才大有幫助。第二,根據這一洞見審慎採取行動,有助於改善客戶服務、降低客服成本,減少流失顧客。
.....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1475.html
顯然,海底撈的伺候式服務,不僅能提高翻台率,還能提高菜金價格,提升毛利率,保證強大的盈利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海底撈營業收入達22.46億元,凈資產7.25億元,凈利潤2.92億元。2012年,海底撈實現收入人民幣31.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按照2011年13%的凈利潤率計算,海底撈2012年凈利潤高達4億元,相當於同期全聚德的2.7倍。
挑戰者兵臨城下,臨陣換槍實非易事
在處處生變的時代,「一招鮮,吃天下」的成功經驗,早已被歷史拋棄。海底撈延續了二十年的伺候式服務,未來究竟還有沒有市場?這個必須「有」,而且數量還很龐大。但這種服務未來的市場空間還會有多大?這個還真不好說。
從市場層面來看。新時代的餐飲市場,尤其是最近兩年,包括火鍋行業在內的餐飲市場變局紛起。低門檻帶來火鍋店數量的井噴爆發,新生代消費群迅速崛起,各種餐飲業態層出不群,注重產品質量、體驗式消費、O2O等各種餐飲新主張登上主流舞台,甚至反其道而行的成功者,也比比皆是。在眾多競爭者和創新大軍攜各自差異化利器來襲時,海底撈的「服務為王」開始顯得單薄。
縱觀餐飲江湖,一方面,關注產品本身甚於服務的理性消費者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主張並實踐「圍繞產品的服務,而不是圍繞人的『過剩』服務」的餐飲企業越來越多。網際網路時代,偏離事物和產品本質,繞開本業的經營模式,市場空間可能會越來越小。
對於海底撈的伺候式服務,甚至有業內人士從另一層面指出,擦鞋、美甲、按摩、送皮筋和免費零食等行為,或易培養人貪小便宜的習慣,而且部分服務對象並非真正用餐者,但最終由消費者買單。強迫下菜,則是不尊重顧客的表現。從員工層面,為了盈利,海底撈始終把員工當「機器」看待。家文化?這早已被海底撈張勇公開撕破,稱海底撈從來不是「家文化」。
壓力重重下,海底撈很焦慮。早在2011年,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就寫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就是海底撈的現狀」的微博。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張勇在接受採訪時坦誠更焦慮。
于海底撈而言,在變局紛起的火鍋江湖如何迎戰,是一個問題。海底撈正在轉型。除了開小店外,最近一個時期,海底撈還在深圳開賣廣式早茶,推出椰子雞鍋;在全國範圍同時邀請知名設計師,設計風格迥異的概念餐廳;成立科技公司、研發手游、設計並輸出餐廳O2O系統;結親IT網際網路行業、投資樂視手機,入股口碑網等。
我們再來看第二點,海底撈如何利用服務縮短顧客用餐時間,巧妙攆人。
一些業績好、客流量大的餐廳有時會面對這樣的情況:外面等位的人滿為患,裡面吃完的就是不走。怎麼破?攆人肯定不行。
在大多海底撈餐廳用餐時,每隔15分鐘,就會有服務員更換熱毛巾;如果帶了小孩子,服務員還會幫著餵孩子吃飯,甚至洗手時,都有人負責遞上毛巾。服務員會幫著下菜、快速撤盤子,主動詢問加水加飲品,等等。
這些從表面來看,是海底撈以誠動人、要做百年老店。其實專業人士從餐廳經營實踐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無形中攆人的妙招。
比如,優化客戶用餐時間,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嚴格控制各服務環節的時間,甚至通過精細化管控壓縮服務環節的耗時。從餐廳內部節省時間,即使遇到顧客不願走的情況,也能把單張台位翻台時間「搶回」一些,實現節約翻台時間的目的。
所以,海底撈從上菜、傳菜、下菜、撤餐具等環節,嚴格控制員工的服務時間,確保效率為翻台率服務。餵小孩吃飯其實也是為了縮短用餐時間。
再比如,端茶、倒水等服務技巧不只增加客戶粘性,還能優雅地「攆人」。
在用餐高峰期,遇到食客用餐完畢,但不買單離席的情況時怎麼辦? 專業人士指出,一是和食客協商,但會有被「差評服務」的風險。二是通過細節服務「騷擾」顧客,實現促其結帳離席的目的。
在食客暢聊的時候,對其進行續水、適當撤盤(菜品空盤)、詢問是否加菜等服務,有些顧客不喜歡這種「打斷」,可能會選擇「轉場」。
有數據顯示,海底撈一家火鍋店生意好時,日翻台次數能達到7次之多。這或是海底撈過度服務的本質動機之一。
菜金提價:服務也能賣高價
來自大眾點評的數據則顯示,海底撈相比兩年前,人均消費大幅提升。儘管火鍋企業消費提高是普遍現象,但海底撈通過不斷提價,消費依然相對高高在上。
一般而言,對顧客來說,他能接受一種餐飲產品的高價時,無非三種因素。一個是品牌相當牛掰,溢價很多。二是產品本身沒得說,絕對槓槓的。三是服務逆天,顧客為服務買單也覺得值。
海底撈則把「賣服務」做到了極致。儘管價格高企,但不少顧客依然排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衝著海底撈的服務。「到海底撈吃的就是服務」是不少顧客的心裡話。
支撐其一路擴張的重要秘訣,是伺候式服務。2010年,北大教授黃鐵鷹的一部《海底撈你學不會》,更點爆了「海底撈現象」。學界與媒體合力,再加上消費者的口碑傳播,海底撈及其服務被捧上神壇。
伺候式服務,成為海底撈品牌最亮麗的標籤,其光亮遠遠蓋過所有。這也是海底撈留給消費者的最深印象。
在海底撈創立20多年後的今天,其延續並強化的變態服務,依然有大量擁躉者。這不難理解,「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進入中國餐飲業後,國人從冷冰冰的「國營臉」感受到春天搬的溫暖,也不過短短二三十年左右時間。更何況海底撈的「伺候式服務」,的確令「上帝們」感受到了在其他地方難以體驗到的被重視。
「去海底撈就是吃服務!」「貴是貴,但服務好!」……無論承認與否,在消費者最樸實的感知中,服務確實是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和最鮮明特徵,也是對海底撈的高預期所在。
正因如此,沒有了伺候式服務,海底撈這個品牌,或許也就不成為海底撈。品牌的強大個性與慣性,決定了海底撈很難脫離伺候式服務的道路。
提高翻台率:心理學高手的「聚人」「攆人」之道
當一個餐飲品牌的客流量達到一定規模時,翻台率是其盈利多寡的決定因素。這不難理解,在食材、租金、人力等剛性成本無可壓縮之時,翻台率這一彈性最大的指標,便至關重要。提高翻台率,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聚客,二是攆客人於無形之中。海底撈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來看聚客之道。海底撈吸引大量客流並令顧客自願排隊等候的秘訣,除了強大的品牌效應外,便是人性化的增值服務。從海底撈對這一點的實踐來看,其創始人張勇絕對是研究顧客心理一等一高手。
心理學關於顧客排隊行為和心理的研究,曾至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1. 沒被占用的時間比被占用的時間感覺長。通俗的說,沒事做時感覺時間過得慢,有事做時間過得快。 2. 等待服務的時間比接受服務的時間長會令人煩躁。 3. 焦急會使等待時間變得更長。4.一個人的等待比大家一起等待時間長。
我們來看海底撈是咋破解的。對排隊顧客,瓜子、水果、飲料、點心隨時奉送,美甲、擦鞋等服務更不在話下。從其做法來看,令顧客多「做事」,服務環節提前導入,小零食、水果和點心等舒緩焦急心緒,形成群體性排隊效應,等等,從心理學角度大大降低了顧客排隊的不適。
通過上述種種增值服務手段,留住顧客,讓其耐心等位,才有了後續翻台的可能。
沒有奧客 ,也沒有過度服務
2015年11月,《遠見雜誌》發表今年度服務業第一線服務人員服務品質大調查,年度主題是探討奧客問題。
隨著消費意識高漲,不少服務業現場員工反應,愈來愈多消費者非常不講道理,有人一有不如意,就在櫃台狂飆,動不動要服務員把經理叫出來。而被訓練客人永遠是對的服務人員,好像只能不斷鞠躬哈腰、賠不是。回家後在網路上寫下「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奧客奧起來,真的不是人」。
話說筆者最近到法國巴黎出差。有一天晚上七點回到飯店,有事到櫃台詢問。這時一位中年男士排在我前面。他要check in。但櫃台小姐一查,完了,他要住的房間還沒準備好,她說:「對不起,還要一小時才能入住。」
大家都知道,全球入住飯店的標準時間是下午兩點。這位男士一聽不能入住,當然不高興的說,「不是下午兩點就可以嗎?現在七點了耶。」
排在他後面的我,此時有點緊張了。心想,這若在台灣,那不是要上新聞了?他會不會大鬧櫃臺啊?這家飯店要啟動危機處理了吧?
沒想到,我用台灣之心度法國之事,一點都不準。
男士抱怨後,女櫃臺服務員只是聳聳肩,再次抱歉說,「是,我知道,但是沒辦法。」無奈的男士,並沒繼續刁難、甚至大罵,而是把信用卡掏出來,讓她辦手續。
我此時心中暗暗稱讚,還是台灣的服務業好。不會出這種錯,錯了,一定馬上補償,哪能對錯誤不當一回事?
讀者應該知道,歐洲人服務速度就是比台灣人慢。好不容易男士的入住手續都辦完後,竟然來了神來一筆。過程中,女服務員沒有跟任何長官或同事討論,但給客人房卡後,她主動說,「因為你訂房未含早餐。我明早送你一份飯店早餐,你願意接受嗎?」
本來一臉無奈表情的客人,突然嚇了一跳,露出驚喜表情,之後到Lobby等候入住。僅管沒有很高興,但至少,氣消了一大半吧。
這結局太出乎我意料。這裏有客人,體諒服務人員偶而也會出錯,不會大鬧。也有服務人員,不只會鞠躬道歉說對不起,而是真實想辦法補償客人的損失。這或許是更文明的服務現場吧!
海底撈「過度服務」為了誰?2016-01-14 孫勇
導讀:近期《海底撈「過度服務」誰買單?》一文,在首席品牌官微信上發布後,引起了強烈的關注和探討。餐飲作為服務業,服務是很重要一環,本文將為大家揭示海底撈這種伺候式服務的本質,及其背後動因。
從1994年開始,用了20多年時間,張勇把海底撈從簡陽覆蓋至全國一百多個城市以及海外,門店數量還在不斷增多。
不要再鞠躬了!盤點台灣餐廳服務六大惡
鞠躬哈腰、獻殷勤叫「服侍」不叫「服務」,只會養成奧客文化
好的服務該察言觀色、恰如其分,餐桌上客人才是主角,別搶戲
「先生午安!」話還沒講完,服務生冷不防地從你身旁竄出來,鞠了個90度的躬,大聲打招呼,嚇了你和朋友一跳。甫驚魂未定,服務生又忙不迭地塞上菜單、水杯、攤開餐巾,邊叨叨絮絮地繼續說著:.....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在號稱在「服務第一名」的台灣,這類景象經常於餐廳上演,特別是大型連鎖餐廳。
這類「優質」服務看似無微不至、很照顧客人,但不知為何卻常常惹惱客人,且被惹惱的人還不好意思發脾氣,彷彿這樣就辜負了服務人員的悉心,搞得吃完飯一肚子大便。以下為各位盤點常見、會惹惱客人的「台灣餐廳服務六大惡」:
惡之1:鞠躬哈腰90度-當我暴發戶還田僑仔
橘生淮北為枳,這種全鞠躬服務應是源自日本,但人家是有歷史背景、有整套服務禮儀文化的(楨:?),只把鞠躬這項表面行為搬來台灣,就變得四不像且令人尷尬,好像被當成田僑仔還是暴發戶服侍一樣。
當然不否認,有些客人覺得90度鞠躬很派頭、有面子,但容易把客人養成頤指氣使的奧客。
惡之2:背誦台詞機器人-問問題卻答不出來(楨:日本?)
惡之3:不停打擾滿意嗎-不要打斷餐桌對話
惡之4:生日快樂好尷尬-根本是懲罰壽星吧
唱生日快樂歌,是連鎖餐廳跟美式餐廳最常提供的餐桌服務。
替客人溫馨慶祝生日不是不行,但音量大到壽星被全餐廳行注目禮,很是尷尬,其他桌的客人也被吵得不勝其擾,因為對話都被歌聲掩蓋了,相當惱人。若真的要唱歌,請溫軟細唱,而且唱、一、遍、就、好,不要國台英語都唱一輪,又不是要出精選輯,是要逼死誰?
六大惡背後癥結,沒有察言觀色、隨機應變、恰如其分
總結這六大惡,背後的問題是服務生未做到察言觀色、行動沒有隨機應變、服務力道也沒有恰如其分,偏離「中庸之道」。
像鞠躬、強迫推銷、不停打擾跟唱生日快樂歌,就是屬於過度服務。
餐廳沒有好好思考,把「服侍」當「服務」,態度卑微低下、過度逢迎,且自以為是地硬塞別人不需要的東西;這不叫「顧客至上」,服務太過太滿,就是不及格,還會養出奧客。
而背誦機器人、菜擠滿桌,則是沒有把客人放在心上的表現,這也是餐飲集團「工業化、制式化服務訓練」最為人詬病的一點。
因為把所有的服務都標準化、有SOP,服務生不需要察言觀色,但遇到指導手冊外的狀況,臨場反應就不佳、服務大扣分。
日媒:糟糕服務也沒關係?中國人對服務細節要求還不高
《日本經濟新聞》2017.7.14文章,中國人一向對日本的“盛情款待式”服務給予很高評價,卻很少對在中國國內受到的態度較差的服務表達不滿。
大連公務員董新(音)與同事去一家口碑不錯的餐館吃飯,因菜單多問了幾句,引來服務員不耐煩。但她們對這種態度並沒在意,“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想用餐時讓心情變壞,或許習慣了在這種場合妥協。”
中國第三產業的比例已占到GDP的五成,從事服務行業的人數佔所有勞動者的四成多。中國政府提出“由製造業大國變為服務業大國”的目標,這使更多企業依靠提高服務質量來增加銷售。
但作為日本人,我感覺中國整體服務水平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原因之一是消費者的“放縱”。許多中國人覺得,餐館服務員或快遞員等屬於低收入且學歷不高群體,要求其提供高質量服務不太現實。還有一些人認為,與其去要求服務員提高服務質量,還不如“國家和企業帶頭改善(服務質量)”。而且,由於自覺人微言輕,即使遇到態度惡劣的服務,很多人也會忍受並最終放棄要求對方改善服務的想法。
此外,與日本人花多少錢就應該享受等值服務的觀念不同,中國人不太在意一些服務細節。但如今,在每年1億多中國人出國旅遊享受國外(高質量)服務的情況下,他們對於服務質量的要求將逐漸改變。
回應
很多國人就是喜歡去日本讓人家把他們當動物來對待。
我想,這可能跟日本的等級社會有一定關係,在印度同樣等級森嚴的社會,你有錢也是可買到很高質量的服務,有錢就是爺!但這在中國社會比較難實現,估計跟社會平等、所有勞動者平等有很大關係。
其實這樣正正證明了中國人的包容性,不會為了一些無謂的糾纏去激發沒有必要的矛盾,但是話也要說回來,現在的服務其實在很多行業都做的不錯,大家為了得到顧客的回頭率都會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日本媒體根本不了解中國,只會以偏概全亂說一通,希望客觀一點報導美麗富強而且富有人情味的中國
難道讓我們中國消費者為服務人員臉上未帶微笑而去投訴或去爭吵嗎?換位思考一下,拿著微薄的工資,幾乎全天站著服務,你怎好要求她們(服務員)全天對你微笑?
過度的禮貌,和缺乏基本的禮貌,都讓人不舒服。
服務體現的是雙方的一種互相尊重.各國的服務質量有好的,也有差的,無法進行比較.
看來日本人還是不了解咱,咱要是遇到不好的服務,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咱下次就不會再來這裡。所以,服務不好的地方,也會死的快。
日本真淪為三流國家了嗎?先看看這兩項數據再下結論
2017.7.2中國網
有人說:“當今世界一流國家就只有美國,二流國家中俄法英德,昔日強大的日本現在只能算是三流了。”“日本經濟雖然發達,但政治上只是一個小國,又不能聯合周邊國家。這樣的話經濟再強也沒用,看看德國和日本一樣的廣場協議不一樣的結果就知道了……”
這種看法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我們在評判一個國家時,只看它是不是政治大國、軍事強國,會不會有一些狹隘呢?
先不說經濟,2015年日本的人均預期壽命為83.7歲,為全球之冠,相比之下美國79.3歲,而中國為76.1歲。日本的新生兒死亡率為2.17‰,遠低於英國的4.5‰和美國的5.2‰。
分析完日本,再讓我們理性客觀地看看當今的中國。
誠然,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績。我們經歷了抗美援朝,戰勝了血吸蟲病等各種曾經在華夏大地上肆虐的傳染病,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
今天,我們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護航艦隊在索馬里保護我們的遠洋商船,我們的鋼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一半,我們也在試著把高鐵推銷到更多國家……
但僅僅是這樣就夠了嗎?我們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了嗎?
祖國的統一大業,我們還沒有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了嗎?就可以輕率地把日本當成是“三流國家”來鄙視了嗎?
愛國,不僅僅是在網上喊出“來世還生種花家”時那一分鐘的感動、幾十秒的熱血,更需要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來體現。
與所有愛國者們共勉。
來源:共青團中央
回應
核心技術上日本還是一流國家
日本技術還算是一流,經濟二流,政治三流,外交算是四流吧。算算日本是幾流?
日本經濟是二流,那中國就是不入流。
腦殘玩意,你這話問問日本人,他們自己信不信
一個國家發展的好不好,得看人口結構,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就是日本,一個國家沒年輕人還談什麼發展?一個國家的人光長命百歲有屁用.
http://mil.news.sina.com.cn/2017-07-02/doc-ifyhrxsk1551448.shtml
美國研究指出:白人寧為“雞首” 華人喜當“鳳尾”2017-06-30 中國僑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最新發表在《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期刊》的一份研究指出,由於成長文化的影響,使白人在選擇就讀學校與工作時,傾向於當“小池塘里的大青蛙”,而華人比較喜愛跳入“大池塘中當小青蛙”,而這種“白人寧為雞首,華人喜當鳳尾”的調查結果,或可詮釋為何華人總是熱衷追求“名校”與“大企業”的現象。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到名校後學業表現可能會欠佳,但58%的華人,仍傾向選擇就讀排名前十的學校;而白人只有29%做相同選擇。在職場選擇上,將近三成的華人(27%)傾向到全球十大公司任職,有同樣意願的白人僅14%。
回應
創業“華人寧為雞首,日人喜當鳳尾”
美國Vice 新聞網記者西蒙·奧斯妥耶夫斯基(Simon Ostrovsky)曾於2015年在日本東京為紀錄片《日本待售女學生》(Schoolgirls for Sale in Japan)蒐集少女從事性交易的資料。就有受訪者向奧斯妥耶夫斯基講述日本“少女文化”的黑幕,包括強迫成為未成年賣婬女。
聯合國兒童色情問題特使莫德·德布爾·布基契奧2015年11月曾表示,日本大約13%的女中學生從事所謂“援助交際”,日本政府急需制定打擊性剝削兒童的綜合措施。
就德布爾·布基契奧給出的數字,日本政府內部一些官員頗為不滿,認為她的數據沒有依據,給外界以大量日本女中學生賣春的印象。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回應道,13%是“概算”數字,德布爾—布基契奧試圖表達,應把“援交”作為“使人憂慮的現象”,日本相應部門應該予以調查。
回應
合法賣淫,搞什麼援交的文明詞?
這就是個體營業戶和企業戶的區別。
跟美國學的,美國官員收受賄賂可以叫政治獻金,那日本女生合法賣淫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也算是日本國內支柱產業了,環保節能高收入,這也是美國要走的路啊
看圖片,日本警察不像是在做法律宣傳,更像是在進行行業宣傳、入門指導
這群少女中一半以上承認曾於客人發生性關係,但只有28%表示是“被逼的”。----這啥表達方式?接近三分之一少女被強姦,說得好像根本不重要、不值一提一樣。換個國家輿論早炸了。
我只想問,這些高中女生的父母,難道就不管嗎?讓他們的女兒去「援交」?
她的父母也是這麼過來的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啦!
某國不合法性交易搞得遍地是小姐,呵呵
看你的評論就知道你是什麼貨色了
每天每時每刻這麼幹,也不見日本出生率提高,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它們的避孕技術確實niubility
不是的,越亂性生育率越低。
日本女人長的一個比一個畸形,也就是只能在漫畫裡找找什麼叫美女了
日本女性16歲就能結婚18歲才能援交20歲才成年……這是什麼邏輯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7_02_416104.shtml
日本東京新法:女高中生從事“援交”相關行業須滿18歲
日本社會近來興起一股“JK經濟熱潮”,所謂的JK是日本女高中生(joshikousei)的日文發音縮寫,而“JK業務”指的是由女子高中生提供給男性顧客的各種客制化、個人化服務。原本服務範圍只限於陪逛街、陪聊天等,但由於經常暗藏色情服務,東京政府決定立法管制。
據產經新聞此前報導,日本警視廳在2017.2.22向東京都議會提出“特定異性接客營業規制條例”,要求為“JK業務”實施登記制,禁止未滿18歲少女從事相關行業。東京都議會在3月30日例行會議中,一致通過該條例。
針對“JK業務”而首次立法的新規中,“JK業務”性質將被定義為“特定異性接客營業”,分為5種類別,包括為男客人提供陪睡、按摩、陪同散步或導遊服務等。
有日媒此前報導稱,大多從事這種行業的女子高中生都存在曾經遭遇過父母虐待或者家境貧困等背景,她們通常都是身著制服,主要為男性顧客提供足底按摩、陪散步、占卜等服務,而這種方式可以巧妙的逃脫有關部門的取締制裁,不過許多男性顧客都會提出提供性服務的要求,這也讓從業女子高中生為之煩惱。
高中時曾經從事“JK業務”的兩位日本女性表示,她們除了做檯面上的服務外,私底下也會和男顧客發生性關係。(圖片截自日本富士電視台節目)
據東京警方的信息,目前東京有約110家商業企業和約30家未註冊公司提供組織與女學生約會的服務,常有18歲以下的女生被派去約會。東京執法機關還懷疑數家企業違法組織與未成年人約會,目的是提供性服務。
據日本NHK報導,7月1日,約30名警務人員在日本原宿發放“停止JK業務”的傳單,宣傳新法。
不過,有人對此指出,新法仍然沒有明確定義“JK業務”的內容,例如法規並未明確解釋類似“JK業務”的女僕咖啡廳服務是否也在禁止項目之內,而造成了法規中可能出現模糊地帶。
據日本朝日新聞此前報導,日本警方曾於2016年6月至7月間查獲兩起非法營業的“JK業務”,共42名少女涉案,7成以上為高中生,多介於15至17歲。
據警方調查,這群少女中一半以上承認曾於客人發生性關係,但只有28%表示是“被逼的”。
而且調查還發現,這群少女有66%表示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33%滿意校園生活,而且她們都不是因為貧窮才來從事“JK業務”。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想買偶像演唱會門票等娛樂開銷,才加入其中,其次是為了購買衣服和化妝品。
這其實為寺廟打開了一條廣闊的香火之路。因為想要將寵物與自己一同埋葬可是要花銀子的。除了要繳納世代供養費,還有墓石上名字的雕刻費3 到5 萬日元(約1850 ~3080 人民幣),以及埋葬費2 到3 萬日元(約1230 ~1850 人民幣)。這麼一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近年來,寵物也越來越成為中國家庭中的成員之一。據統計,中國目前註冊寵物的數量約為1.7 億隻,如果按照死亡率5%來計算,一年將大約產生850 萬隻寵物屍體。面對這個龐大的數字,怎樣處理寵物的屍體就成為社會緊要解決的問題。現在中國最提倡的做法是火葬。雖然上面提到的“人與寵物一起合葬”的事例還非常少,但是寵物墓園作為一種產業卻在悄然興起。
這些墓園多分佈在城市的郊區,其中很多是寵物服務公司的私人經營,提供的服務五花八門。除了在墓碑上刻下寵物的照片、名字、主人的留言外,還有播放超度經文,搭建小棚架子,小木屋,安放寵物生前的遺物等等服務內容,看得出主人們的良苦用心。這樣的墓園一個墓位的標準面積是1 平方米,價格多在2000 ~4000 元,每個殯葬項目還需要繳費300 ~5000 元,光是安葬寵物就要繳這麼多費用,墓園園主可真是生財有道。
聯想到中國的空巢老人,以及單身青年男女群體數量的增多,寵物的數量在以後還會不斷增長。對於這些將一生化作陪伴的可愛動物們,怎樣更規範地處理它們的身後事,還需要社會多動動腦筋。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會興起人與寵物一起安葬的墓園潮流(?)。
回應
“寵物比人幸福” 人不如動物的又一個具體的方面。
這不能叫愛到深處,這是精神空虛的人找到一種寄託唄!
深處日本人選擇與寵物同葬2017-06-29日本天天“蔣”
在寵物越來越成為掌上寶的今天,許多人開始調侃有一種心酸叫“寵物比人幸福”。它們不僅吃穿住行樣樣跟人看齊,還得天天哄著開心,儼然已是家裡的小祖宗,把一個個“鏟屎官”訓得服服帖帖。但“小祖宗”們雖然日子越過越好,還是免不了一死。當分離的日子到來,對它們的主人來說,失去的不僅是寵物,還有一份深厚的感情。
在日本,為了死後還能與心愛的寵物作伴,一些人紛紛請求將寵物與自己葬在一起。日本雜誌《AERA 》6 月推出的一期新雜誌中,以寵物為主題,專門討論“人與寵物一起安葬”的話題。
現在,日本允許人與寵物一起安葬的墓園還不是很多。畢竟還是有人無法接受與寵物死後葬在同一墓園。但是,日本出生育率低,寵物的數量甚至早已超過了年輕一代的數量。2014 年日本全國犬貓飼育實態調查以及日本人口推計的統計結果,2030 萬5000 隻的寵物數量(僅指貓、狗)已遠遠超過日本1633 萬的15 歲以下青少年的數量。
對於許多日本家庭,寵物已是如自己孩子一般的存在,他們花在寵物身上的心血可不比一般家庭花在親生孩子身上少多少。寵物死後,每當盂蘭盆節歸家省親祭奠亡靈時,很多日本人會專程想要去寵物的墓園祭拜一下。因此,日本未來允許人與寵物一起安葬的墓園數量可能依然會大大增加。
另外,在殯葬方面,日本傳統中對寺院有著獨特的依賴。除了正常的墓園安葬外,還有獨特的“納骨”傳統,就是把亡人火化後的遺骨交託給寺院,由寺院鑄進佛像裡,每日誦經禱告。但因為在佛教典籍中,寵物被歸於“畜生”一類,因此許多寺廟不接收寵物的遺骨。
但是,也有一些比較靈活的寺廟卻從佛教古籍中找突破口,在供養寵物方面走出了第一步。例如位於東京三田的魚籃寺,便是第一所供養寵物的寺廟。原來,這座寺廟的本尊魚籃觀音菩薩的標誌性造型就是手持魚籃,與魚的關係親密,於是寺院大膽推測這條魚應該是菩薩的寵物。既然神都可以有寵物,這寵物自然是入的了寺院的。藉著這樣的說法,寺廟從30 年前開始接受信奉者的請求,接收寵物的遺骨。到現在為止已經供奉了數十尊。這其中不乏為了給寵物尋求供奉,從別處的寺廟中轉到此處的人。
日本有一群“盼夫早死”的主婦活躍在一個叫“老公去死”的網站2017-06-23
這幾天,一個叫“老公去死”的主婦向網站,震驚了全日本。該網站聚集了一眾“盼夫早死”的妻子們,她們對丈夫充滿極大的怨恨和不滿,希望他們早點死掉。
“老公去死”網站借用了動漫《死亡筆記》的故事設定,發帖人寫下丈夫的種種惡行,並且只要不寫明死因,全部會因“心臟麻痺”而死。
日本網友表示太可怕了,黑暗已經籠罩日本。
直至今日,仍然有人不斷在該網站上發帖控訴自己丈夫的種種行徑。
每一條帖子的內容,都令人不寒而栗
.....
回應
記得“公知”們都這麼說:日本民族是一個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他們就是一個不喜歡其他人麻煩自己的民族啊,不寒而栗ing!
日本“黑寡婦”毒死七任前夫繼承八億財產專找老年男性。
日本經濟走入畸形的產物。工作人士被殘酷壓榨,難以顧及結婚,就算結婚,也難以顧及家庭生活。日本家庭主婦們每天送走另一半上班後,做些什麼呢?有人盼望另一半早點消失,自己就能得到財產,然後悠哉游哉了。
說人家變態就說變態 別扯工作 中國才是被殘酷壓榨的吧
和日本比,差遠了
在某國工作是享受,特別是發帖的工作!
不不不,完全不工作可是很可怕的,有工作和沒工作(哪怕家裡有錢不用工作的那種),精神面貌也完全不一樣
說的很對,所以女人還是得有工作有收入才好
從嚴管到放羊
終結戰國亂世、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在反思了淨土真宗因為“妻帶”制度惹下的大亂之後,德川家康覺得,雖然要支持佛教,但是紀律還是要強調一下的。在整個江戶幕府時期,日本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檀家製度”,一方面佛教普及度在該制度下獲得了極大的提升,達到了“一村一寺”的程度,平民百姓婚喪嫁娶都要到當地寺院去辦手續。但另一方面,“檀家製度”要求各派寺院嚴持本門戒律,將軍本人都帶頭吃素,和尚娶媳婦啥的就別想了。當然,淨土真宗還堅持著自己的“妻帶”傳統,其代價則是被幕府想盡各種方式打壓。
在幕府的扶持與“矯正”下,日本和尚規規矩矩過了200年日子。但隨著德川幕府的倒台,風氣又為之一變。明治新政府上台後,極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壓被認為帶有中國色彩的佛教。1872年,明治新政府頒布了《肉食妻帶解禁令》,宣布“僧人今後無論蓄發、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但同時政府不再發放給各寺廟補貼。這則表面上解放僧侶的法令,真實目的是為了打破“檀家製度”,徹底淡化佛教在民眾中的影響力。不過有賴於政府徹底放開,從此不僅僅是淨土真宗,日本所有僧侶都不必遵從不娶妻、不吃肉的禁令了。當然,政府給的政策是“聽從自便”,並沒逼著僧侶們蓄發還俗。時至今日,堅持剃髮清修的日本僧人還是有的,所以在日本千萬別逮住個僧人就說人家是“花和尚”。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日本和尚雖然有不少喝酒吃肉娶老婆的,但本職工作倒也沒耽誤。據2013年統計,日本目前約9600萬人是佛教徒,佔總人口的75%,還有約75000座寺院、30萬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最古老的佛典古文書都在日本。酒肉穿腸,美人在懷,還能把佛法弘揚到這種程度,也算日本僧人們的一大本事吧。(王昱)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rwws/2017-06-14/1903/doc-ifyhfnrf8939184.shtml
而在“官二代”僧人中,混得最出圈兒的,當數鎌倉時代的一休宗純大師(一休),這位我們印像中很卡哇伊的小和尚長大後一點都不純潔,成天流連於妓院酒肆,還寫香艷詩歌公然歌頌自己和一位盲女的愛情生活。若問他為啥敢混得這麼出圈兒?人家是當朝天子後小松天皇的皇子,因為政治鬥爭原因才被將軍趕到寺院裡修行的。身為金枝玉葉混得如此之慘,再拿戒律去要求人家似乎也不咋人道。
靠做夢娶上的媳婦
雖說守戒不嚴的問題從佛教傳入日本之後就一直存在,但真正首開和尚公然娶妻先例的,卻是鎌倉時代淨土真宗的二代祖師親鸞上人。
親鸞出生於官僚家庭,父親在皇太后宮中擔任要職,母親則是武士貴族源義家的孫女。這樣的出身在當時的日本咋說也能當個中央幹部,然而造化弄人,親鸞最終還是當了和尚。到了29歲那年,親鸞在京都六角堂做了個夢,在夢中,大改革家聖德太子化身為菩薩給他傳了個話,說雖然僧人戒淫,但親鸞因為前世宿報必犯此戒,為此,聖德太子將化身為一位“玉女”與他結合,最終引導他死後升入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就是著名的“女犯偈”的故事。可以說,親鸞這個槽點滿滿、基本可以斷定是他自編的故事,成為了後世日本和尚娶妻的“法理依據”。受此夢指引,親鸞以參悟佛法為名,先後娶了兩個媳婦,也不知到底哪一位是聖德太子化身的“玉女”。
親鸞上人靠做夢娶上的媳婦,雖然聽起來風流荒唐,但給日本佛教發展造成的影響卻是實打實的。和尚可以公開“妻帶”(在寺院裡與妻子共同生活),生下來的子嗣可以繼承教產,寺院可以變成與世襲封建領主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果然,親鸞死後留下了四子三女,他最小的女兒覺信尼,帶領著自己的兒子覺惠,以及孫子覺如(名義上都是僧尼),創立了“非僧非俗”的“本願寺教團”。該教團在日本戰國時代竟然成為割據一方的地方諸侯,與織田信長等大名纏鬥許久,直到戰國末期才被勉強壓服。
為啥日本和尚能喝酒吃肉娶老婆2017.6.14 齊魯晚報
日本電視劇《朝五晚九》火爆一時,值得注意的是,該劇之所以在中國走紅,不單純是因為其愛情故事感人,更是由於劇情設定亮瞎眼:由帥哥山下智久扮演的僧侶在劇中與石原里美扮演的英語教師大搞愛情長跑,讓習慣於僧人應該六根清淨的中國人大感不可思議。喝酒吃肉談戀愛的僧人是怎樣讓日本人安之若素的呢?這裡面有段淵源。
逃稅農民加官二代
佛教在日本被搞得很“不嚴肅”,最初的原因是其僧人隊伍成分實在太複雜。
公元6世紀,佛教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日本人民參與佛教熱情如此之高,倒不是因為都有“慧根”,而是當時日本的國家政策使然——大約在同一時期,日本推行“大化改新”,系統性地向唐朝學習,推行名為“班田收授法”的稅收制度。想法很好,但由於日本當時農業生產力不行,唐朝的稅率照搬到日本後一下子變得讓人難以承受,而崇佛的推古天皇曾經下令僧人可以免稅,這麼一搞,覺悟不高的日本老百姓恨不得全體都出家了。到了公元8世紀,高句麗使者訪問日本,看到的已經是“僧尼半天下”的奇觀。如此龐大的僧眾群體,濫竽充數者當然甚多,大量動機不純的“出家人”在寺裡喝酒吃肉,僧尼合宿,尼姑懷了孩子就回家待產,等奶完孩子就回來繼續念佛(躲稅)。這種僧人除了剃了個光頭,完全看不出哪裡像出家人。
面對這種狀態,當時的天皇不是沒想過對策。著名的“鑑真東渡”動機就源於此。這個動機其實從記載鑑真東渡的典籍《唐大和尚東征傳》的書名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所謂“東征”,並不是說鑑真率領著一票唐軍打到日本去,古文中“徵”有“正”之意,“東征”是說鑑真的到來讓風氣為之一正。鑑真所修習的律宗本來就以持戒甚嚴著稱,正是日本政府想引進的“專門性人才”。
鑑真東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高峰,但日本佛教紀律是否真的“為之一正”實在可疑。自公元10世紀以後,班田收授制度與曇花一現的天皇中央集權在日本同時解體,靠邊站的天皇徹底喪失了整肅僧尼紀律的能力和意願。而在風雨飄搖、每個人地位都朝不保夕的幕府時代,日本貴族們自己也養成了沒事兒就出個家避禍的習慣,藤原道長、九條道家、後白河法皇、北條時賴、足利義滿等等風雲一時的掌權者都曾出過家。領導們在寺廟里當然該干嗎幹嗎,誰都不敢管。
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
作者: 黑川綠, 藤野豐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17/06/01
內容簡介
女人、部落民、沖繩人、愛努人、在日韓國人、朝鮮人、漢生病患者、水俣病患者、身心障礙者——那些在日本遭歧視的人們
因為歧視,他們被隔離起來,不准生育下一代。
因為歧視,他們被當成嫌疑犯,服了三十一年的冤獄。
因為歧視,他們被告知「只要你們願意上戰場,就可以擺脫污名」。
因為歧視,他們被要求去當讓男性士氣高昂的慰安婦。
因為歧視,他們遭受環境汙染罹病,卻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
一段隱藏的暗黑歷史,一場國家與社會的集體霸凌
明治維新以降,日本就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意圖建造一個強大的現代國家,並且隨著時局的變化,不斷界定誰是合格的國民,誰不夠格成為國民。
在努力建立民族國家的明治時代,部落民、愛努人被當成「異種」,賦予不潔、劣等與野蠻等印象。在開啟國門之後,境內出現不少歐美國家的人,為了擔心被指控為不文明,國家將「見不得人」的漢生病患者及精障者隔離起來。占領殖民地之後,日本自詡為優秀民族,歧視殖民地人民與其他亞洲國家。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則以優生學的思想,禁止「品種不良者」生育。而在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又以能否工作來衡量個人的價值,歧視無法工作的身心障礙者。
本書涵蓋了明治維新至現代,日本的歧視史與反歧視史。作者爬梳了受差別部落、女性、身心障礙者、漢生病患者、水俁病患、在日韓國人、朝鮮人、沖繩人、愛努人等人群遭受歧視的脈絡,並從這些不同的歧視史當中,歸納出歧視的共通原理與連鎖關係,包含歧視如何產生與散播,有權者如何利用社會既存的歧視意識分化人群,甚至操弄受歧視者渴求平等的心理,動員他們為國犧牲。
作者還揭露社會對受歧視者的矛盾態度,一方面同情他們的遭遇,但當他們為自己爭取權益時,又要他們適可而止。對此,作者提出犀利洞見:「同情只有在對方順從的前提下才能持續,當對方反抗時,同情便轉化為憎惡與歧視。」
有韓國學者認為,日本人之所以近期逐漸將“嫌韓”情緒轉化為行動,與韓日兩國間一直糾纏不清的歷史問題有關,它導致兩國間互不信任、互相指責的人群逐漸增多。而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也使一些日本人把“嫌韓”情緒演變成犯罪事件。此外,日本的“嫌韓”情緒激化與兩國政府對各自攻防輿論放任不管也有一定關係,日本政府對於“嫌韓示威”活動無動於衷,顯示這不單純是日本右翼勢力抬頭而助推的“反韓”事件。
“韓國人遭遇的歧視有歷史根源。”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近代化水平始終領先於朝鮮半島,且對朝鮮半島進行了殖民征服,,至二戰結束前朝鮮一直是日本的“屬國”,這樣的歷史情結導致日本對朝鮮半島移民始終有居高臨下的心態,一些特定的歧視性稱謂也起源於此。
日本社會存在一種從前幾輩人那裡流傳下來的根深蒂固的“種族排序”:白人最高級,黑人在最底層。而在各種混血兒當中,韓日混血兒受到的歧視最嚴重,他們大多是在日本殖民時期出生,,也是常見的羞辱詞彙。
在日本管理外國人的法律是“外國人登錄法”,前身是1947年駐日本盟軍總司令部佔領日本後引入的“外國人登錄令”。1955時,整個體制中登錄的在日外國人中絕大多數是韓國人按指紋等規定,從法律層面看,那時在日韓國人就被日本社會賦予了負面定義與想像。
二戰結束後,大量朝鮮半島移民(約150萬)留在日本謀生,規模龐大的他們難以融入日本社會,且因朝鮮戰爭受到日本政府及駐日美軍的監視、驅趕與迫害,因此長期被社會邊緣化,不少人成立幫派或從事非法行業,成為社會問題,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與日本人的隔閡。如今,在日本人的意識中,黑社會、風俗店、賭博、犯罪問題等依然和在日韓國/朝鮮人緊密聯繫在一起。“亞洲移民導致日本社會犯罪率上升”的說法,也和朝鮮半島移民及其後代有關。
回應
听说你要侮辱一个日本人,最厉害的手段就是问他:你是不是韩国人?
棒子本身就不受人代见,狗咬狗一嘴毛…
倭寇鬼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尊严,没有廉耻的民族。
说到历史沿革,再补充一点。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播最最是由日本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原,把这些文明礼仪,风俗习惯带回日本。使得这块荒蛮之岛慢慢有所改变。
中国为什么最爱黑美国?
美国黑中国你看不到?
看不到, 你懂的
http://news.sina.com.cn/o/2017-05-22/doc-ifyfkkmc9972964.shtml
日本人為何最愛“黑”韓國人 2017.5.22環球網
在遭受歧視的在日外國人群體中,韓國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彬彬有禮”的日本人“黑”起韓人一點也不“嘴軟”。
日本人為何如此“嫌韓”?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如今韓國人聚集的東京“新大久保”地區,由於房租便宜吸引了很多亞洲留學生。到了1990年,赴日留學和工作的韓人急劇增多,女性進入風俗店等地方做陪酒女,男性販賣盜版DVD,讓日本人對韓人留下壞印象。2002年,日韓聯合舉辦足球世界杯,在日韓國年輕人穿著紅色T卹淹沒整條街道,慶祝韓國獲得第4名的亞洲紀錄。日本人突然意識到,自己周圍有這麼多韓人。藉著世界杯的好成績,在日韓人開始越來越有自信,也越來越有自己的主張,韓流成為歌舞伎町和新大久保的標誌。這讓日本人感受到來自韓國人的“威脅”,不僅是足球上的,還是文化上的。
真正改變日本社會和在日韓人的,是2012年8月韓國時任總統李明博不顧日本反對登上“獨島”(日稱竹島)。“仇恨言論”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對在日韓國人發起一波又一波的轟炸。不僅如此,在新大久保的街道上,常常有“反韓”示威,參與者舉著“韓國人滾出日本”“韓國人是蟑螂”等標語。這種仇恨言論不論是在現實世界還是網絡世界,至今存在。
韓方對日本社會的“嫌韓”情緒也有察覺。2015年年底,韓外交部曾委託民間調查機構對中國、日本、美國等14個國家的5600名成年男女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嫌韓情緒”這一項中,受訪的日本人達到59.7%,是14國中最突出的。
韓國網絡媒體《dailian》稱,“嫌韓”示威的幕後推手就是著名的極右排外組織“在特會”。該組織專門在街頭巷尾發表“仇恨演說”,主要攻擊韓人。他們通常用污穢不堪的語言侮辱韓人,並煽動日本人不要買韓貨、抑制韓流文化入侵,甚至揚言將韓人趕出日本。
為了精準滿足中國遊客的需求,“柳屋”甚至成立了專門研究亞洲女性髮質與心理的團隊,抓住中國人不喜歡化學成分太多的心理,專門推出了100%天然萃取杏油系列護髮產品。產品一上市,就成為中國遊客掃貨單上的“爆款”。中國遊客源源不斷帶來的盈利,又讓“柳屋”等日本黑髮產品企業擁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在日本市場不斷進行產品迭代與市場推廣,反复循環,最終讓“黑髮文化”席捲整個日本,形成了洶湧的“黑髮回歸”浪潮。
“我們日本企業老說顧客是上帝,現在我才明白其中的另一層含義。上帝之手可以左右市場與企業的走向,甚至影響整個消費文化。如今的日本企業只有真正搞清楚現在的上帝是誰,才能重獲新生!”柳屋的一位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回應
日本流行這些不過是文明不自信的表現。西方強大的時候叫人家毛唐,叫唐人只拿,現在唐人又強大了,趕緊來認祖宗。什麼嘴臉一望便知。
其實日本人在歐美人面前依然是跪著的,整個亞洲,真正站起來的只有新中國人,也就是大陸人。包括很多港台,都還在跪舔歐美日。因為這樣自卑,就瘋狂的貶低大陸人來獲得心裡補償,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反中去中的最根本的原因。
中國人骨子裡對自己的文化有自尊和自信,中國周邊國家骨子裡對自己的文化有一種自卑,只是最近一百多年因為中國落後了,中外雙方都不自知而已。
亞洲人膚色弄黃頭髮最醜了,紫色,藍色都比黃的強
人醜的話玫瑰金、草木綠、天空藍、曜石黑、陶瓷白的髮色都拯救不了你。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4_26_405442.shtml
受中國遊客影響“回歸黑髮”成日本時尚潮流
“以前的金發、棕髮、茶發女子都到哪去了,怎麼現在滿眼都是亮麗的黑髮。”據界面援引日本新華僑報網2017.4.24報導,最近,不少細心的中國遊客在日本街頭關注到了這一明顯的變化。而日本各個藥妝店裡,“人氣第一產品”的標籤也經常出現在黑髮產品的貨架上。其實,中國遊客或許不知道,對於日本的“黑髮回歸”,他們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女性開始在頭髮上追求“歐美風”,金發、黃發等五顏六色的頭髮成為流行,似乎東亞人原本的黑髮已經跟不上時代,是落伍的代名詞。這股“崇洋媚外”的時尚風吹了30多年後,終於沉靜下來。日本人突然發現,回歸黑髮才是現在的時尚。
比如日本經典動漫《夏目友人帳》裡,夏目這位高中生的頭髮都是金色的;多年前風靡一時的電影《戀空》裡,男主角的頭髮更是金得發白。而現在,黑髮逐漸成為了日本人最認可的髮色。最近,最熱門的日本電視劇《逃跑可恥但有用》中,日本人氣女星新垣結衣就是一頭美麗的黑髮。4月21日,日本舉行的“第二屆黑髮美人大獎賽”更是吸引了日本所有主流媒體關注與報導。去年獲得“第一屆黑髮美人大獎賽”冠軍的川島海荷,更是因為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獲得觀眾的喜愛和熱捧,迅速躍居日本NHK電視台的一線女星。
除了女星,日本的普通女性也紛紛表示,“看到大家都紛紛開始回歸黑髮,有了一種久違了的美感。其實黑髮才是我們作為亞洲女性的標誌啊。”
讓人驚訝的是,日本的“回歸黑髮”風潮,並不完全是日本消費者作用的結果,中國遊客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近年來,中國遊客對黑髮產品“近乎瘋狂”的需求,甚至讓日本商家有些措手不及。購買黑髮產品的中國遊客絡繹不絕,以致日本各個百貨店及藥妝店經常斷貨,不得不四處緊急調配,各大廠家也為此不斷提高產能,開足馬力。
由德川家康侍醫創辦的“柳屋”,一直是日本黑髮文化的堅定守護者,被稱為“日本黑髮文化的旗手”。經歷400多年的風風雨雨後,這家老字號又迎來了從未有過的新生。“柳屋本店”推出的護髮產品,2016年銷量同比增加了近10倍。而讓“柳屋”沒有想到的是,中國遊客在新增銷量中佔據了7成以上,成為了業績增長的主要支撐點。
定時炸彈? 已經悄悄開始倒數
53歲的經部昭博大學畢業後在廣告公司上班,薪水很不錯,但在43歲時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現在靠84歲老父的年金與自己的殘障津貼過活。
對不只和父母同住,也很少外出、過著離群索居生活的族群而言,未來似乎又特別黯淡。這群「繭居族」原本都是年輕人,現在也漸漸邁入中年。
原本也是「繭居族」的中野文宜現在和援助組織合作,替擔心子女未來的家長舉辦工作坊。他說:「最大的問題是,父母過世後,子女要怎麼辦。這是1顆悄悄開始倒數的定時炸彈。」
《新聞小辭典》
啃老族:處於就業年齡而不願工作,或只做兼職工、臨時工、約聘工,在就業與失業之間游走,經濟上完全依賴或半依賴父母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啃老族由於經濟無法獨立,即使成年也持續仰賴年長的父母提供吃住,通常無力也不想成家。
尼特族:起源自英語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縮寫),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青年族群。尼特族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
繭居族:自我封閉的生活在自宅的族群,最主要特點是拒絕社交、不願參與人際互動,導致長期未就學或工作。這群人大多只為了覓食才偶然出門,平常足不出戶,甚至長達數年,不過仍有少數繭居族運用網際網路工作以及在網路上與他人互動。
「終生獨身」創新高!啃完爸媽 啃老族還能啃誰?2017-04-20聯合報
日本在20年前開始出現年輕人選擇在家裡白吃白喝的啃老現象,人稱「啃老族」的日本「單身寄生族」(parasite singles)世代如今步入中年,不知道父母撒手人寰、金援斷絕後,日子該怎麼活下去。
35~54歲啃老 日本有450萬人
統計研究與訓練機構(Statistic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stitute)觀察「啃老族」現象的學者指出,35至54歲和父母同住的日本人,2016年約有450萬人。這群人逐漸邁入中年,沒有退休金、也沒有存款,對已因人口老化壓力運作吃緊的社福體系帶來更沉重的負擔。
沒錢?管他的 船到橋頭自然直
現年54歲的田中裕美曾幫流行音樂團體和音,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我習慣生活不穩定,覺得船到橋頭自然直。」她靠教唱歌賺取生活費,可是學生人數愈來愈少,她得靠母親的年金才過得下去。她自己沒有退休金,存款大部分都已用罄。她的父親去年過世,所以年金進帳少了一半。她坦承:「再這樣下去,母親和我會一起垮掉。」
日本50歲世代 1/4男1/7女未婚
田中是所謂的「終生獨身」(life-time singles)族群。根據本月公布數據,「終生獨身」人數在2015年創下新高,50歲世代中,男性1/4未婚,女性1/7未婚。
日本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1997年發明「單身寄生族」1詞的山田昌弘表示:「1990年代中期的『泡沫經濟』期間,20歲世代開心享受生命,以為自己會在30多歲時結婚。但其中有1/3從未結婚,現在差不多50歲了。」
不婚趨勢不只造成低出生率和人口減少,由於新家庭的組成是帶動私人開支的重要動力,不婚人數攀升,也讓消費低迷狀況更雪上加霜。
專家表示,愈來愈多人抗拒婚姻,不只因為生活方式更加多元,低薪、不穩定的工作變多也是原因之一。兼職員工、臨時工、約聘工現在占整體勞動力近4成,而在1980年代,這個比率只有約2成。
父母離世後 將成社福沉重負擔
山田昌弘指出,2成的中年啃老族完全仰賴父母資助過日,一旦遺產和儲蓄花光,就會開始申請接受社會救濟,對社會安全網造成沉重的負擔。
協助中年人重回職場的非營利機構人員井福博敏說,有些中年啃老族曾有過穩定工作,後來因為生病或企業重組遭裁員,就很難再找到正職。
日本男子為環保堅持野外如廁43年愛妻離去仍無悔2017-04-19觀察者網
日本有一位67歲的攝影師名叫伊藤正名,1974年他突然覺得用馬桶上廁所實在是太浪費資源了,一點兒也不環保,於是決定以後上廁所都去野外,簡稱“野屎”。
千萬不要小瞧這位大叔,因為自從下定決心後,他就真的開始在野外如廁,這一堅持就是43年。從1974年至今“野屎”已達1.3萬次,期間只有9次使用馬桶,包括因住院而使用的6次。
伊澤正名拉“野屎”這麼多年經歷也絕對夠精彩。不僅被蜜蜂咬過,被猴子丟石塊,甚至還被野豬、毒蛇攻擊……
但讓他覺得最可怕的還是人類。因為要避開公眾的視線實在是很困難,不人都認為他是瘋子。不僅用異樣眼光看待他,更有的直接報警。
雖然伊澤的妻子能理解他,但卻因為外界的抨擊,受到不少輿論壓力,最終還是不堪忍受在五年前離他而去。
世人竟然對“野屎”抱有這麼多偏見,伊澤正名決心為自己正名:“野外拉屎能讓大便回歸土壤,這才是最環保的方式!”因此,專門寫了本書:《糞土思想救地球,來用葉子擦屁股》,宣揚拉野屎的好處和方法,同時介紹了不同植物拿來擦屁股的感受。
比如,狗尾草的感覺像是絲綢,最為推薦的是蘑菇,因為它非常柔軟,用起來有點像粉撲。
這大概就是香菇為什麼藍瘦的原因吧……
回應
真是一個勵志的事蹟,一堅持就是43年。真的不容易呢,我三天都堅持不下來
真是有工匠精神,日吹又有新素材了
日本人打野炮我贊成.這是親近大自然的最好辦法.拉野屎我堅決反對.萬一打炮的時候踩到屎那不是很噁心嘛.
連拉屎都有工匠精神日本人太厲害了
日本人就是這樣,變態都能找出變態的理由。
很多人嘲笑這個日本人,其實這恰恰是工匠精神的體現,連拉屎也寫出一本書,並且告訴你在野外,沒有手紙用什麼擦效果最好最安全。這不是工匠精神,那什麼是工匠精神。
這樣的工匠希望日本人都去學習!
一個人野屎是“環保”,可是如果幾千萬上億人口每天都“野屎”……日本就應該叫“屎國”了。
在這個領域日本人還是小學生,在遙遠的天竺,有大概8億早就這麼乾了!
中世紀的歐洲應該算屎國了吧,糞便直接從樓上往下倒,為此人們發明了高跟鞋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4_19_404410.shtml
「簡素」與「空無」本身也是中國文化的源流之一,只是中國文化的複雜豐富如江河併流,以詩歌而論,所謂「詩分唐宋」(一如歐洲古典傳統中的品達與賀拉斯),可容納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而唐詩中又可分出許多種風格流派,畫也有寫實、寫意,但日本則善於把一端發揮到極致。也正因為「中國之美」太豐富而很難提煉,不幸的結果之一是:現在的「中國元素」往往變成零碎元素的拼貼點綴而不是內在精神的呈現,而不像「簡素」的日本風格仍以強大的內在延續性提供不斷創新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簡素」並不僅僅等同於某種現代的「簡潔美學」。西方文化中也有推崇簡潔的一面,但那種精神導源於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注重的是數學、幾何的比例分割(如現代的蒙德里安繪畫),即便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奧卡姆剃刀原則,強調的也是去除繁瑣的實體,其內在精神仍是重實存、理性的特質,而不是那種強調事物本來面貌、餘味未盡的感受,那種只能感覺而不可分析的感知,所謂「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其背後是「空無」。
說起來,這種對直覺、感性的含蓄與餘味的推崇,除了對自然界的態度,恐怕更多地也因為中國、日本都是某種「高語境社會」,在這樣熟人之間互動為主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很多溝通並不依靠直接說出來的話語,有時一個眼神和表情就已會心。這與其說是「自我抑制」,不如說是「不需要自我表達」,因為這種社會關係中更強調「意會」而非「言傳」,說出來反倒沒意思了。從這一意義上說,這真的完全是對「本來之美」、「自然之美」的推崇而排斥任何人為痕跡嗎?不,它只是以「不顯示人為痕跡」為宗旨,就像「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化妝」一樣,但本質上,那仍是一種特殊的人為之美,證據就是:人們欣賞的仍是這種文化精神,而非事物本身。
當然,日本文化很早就表現出其推尚自然的特質,在其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中,被歌詠最多的一種花卻是幼小可愛、並不鮮艷的胡枝子,這確實與中國人在對牡丹、梅花、菊花等的偏好中流露出的審美特性迥然不同;但恐怕也是中國思想的引入,才極大地推動了日本文化的形成。日本人或許遠在無文字的遠古就已推崇這種本來之美,但也要到這種新思想的輸入,才能得以形成生活實踐的結構本身。就此,內藤湖南在《日本文化史》中有個著名的論斷:「過去日本學者對日本文化的起源解釋成樹木的種子本來就有,後來只是由於中國文化的養分而成長起來的。我卻認為比如做豆腐,豆漿中確實具有豆腐的素質,可是如果不加進使它凝聚的外力,就不能成為豆腐。日本文化是豆漿,中國文化就是使它凝成豆腐的鹽滷。」兩者的確缺一不可。
雖然書中不止一次舉出托爾斯泰的話說「擁有永久歷史的民族文化,必有其自身的價值,而不應該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較中談論其價值」,但事實是,岡田武彥在論證「簡素精神」時,一直是在與西洋、中國的三分體系內對照來看的;在這個參照系內,他認為中國是在西洋和日本之間,但更偏西洋(理性的、人為的、能動的、華麗的)。即便是水墨畫,他也要強調中日自有不同,而「日本式的繪畫要比中國式的繪畫顯得更為簡素」。他反覆強調中國文化理智、理性的一面,但林語堂在《吾國吾民》中以西方為參照系,卻強調中國文化受感性主導。這與其說是事實論述,倒不如說是在什麼坐標系中進行觀察:中國人的比較坐標往往是二元的「中西」或「中外」,而日本則自古是三元參照系(天竺、震旦、本朝),現在只是把「天竺」替換為「西洋」,有時則乾脆直接以西方作為參照系,而自視為東洋的代表。
其實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包含內在矛盾的巨系統,日本傳統文化遺產中也有不同傾向的事物同時存在(如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就極具裝飾性),而「中國」和「西方」這樣巨大的文明,則更為豐富複雜。如果說到「日本之美」尚可以用「簡素」二字來概括,那麼要以幾個詞來概括「中國之美」,可就要困難得多了,因為中國之美本身就內在地多元,恐怕首先得定義「中國」本身。
如果說這種精神特質在日本最為堅韌而突出,那或許是因為日本人所生活的自然環境較為豐足而滋潤——可以想見,對遠古時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這個列島上的森林、水產、植被都是相當豐裕的,而與此同時,遠隔重洋、頻繁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又使人覺得要掌控自然是極難的。在這樣條件下發育出來的人類社會,自然不同於在兩河流域和歐洲文明中那樣強調對嚴酷單調自然的能動征服,也不同於中國那樣對人力干預自然的信念。呈現在思想和生活中,那就是日本人確實比中國人遠為拒斥「人工」。中國文化(尤其是道家)雖然也強調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但同時卻歷來強調「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人為」在中國思想中也並不含有貶義。事實上,中國傳統上很少欣賞純粹的「自然」之美,相反,一個「人文化了的自然」才是美的,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座山值得欣賞,不是因其本身的自然景致,而是因為有了「仙」這個人文性的存在。
在這一點上,日本文化的確比中國文化能更徹底地揚棄外表,靜觀內在,它變成了一種對本色的最高讚美,強調不去觸動地欣賞事物本身。這意味著這種哲學認為平淡簡素是最高的美,它所看到的不是那個外表,而是外表之下豐實深厚的內在世界——值得補充的是,它之所以格外拒斥外在修飾,恐怕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觀念之下,任何外在修飾都成了妨礙去體驗這種內在之美的存在。這道理也很好理解:如果你喜歡青菜本身的滋味,那麼做菜時放太多醬油調料,就不再是豐富了菜餚的滋味,而變成了干擾你去品嘗其原味的豐富性了。
不過,儘管岡田武彥一再聲明「簡素」作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所用以舉證說明簡素精神的原文,一如他自己在書中所承認的那樣,「主要還是從中國文獻中引用過來的」。對這種簡素哲學的形成尤為巨大的禪宗精神(日語中常有「茶禪一味」、「劍禪一味」的說法,指茶道和劍道在精神本質上與禪宗是完全一致的),當然也源出中國。至於主張平淡、樸拙、留白有餘味,乃至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在中國文化史上向來史不絕書。如果這樣推想下去,「簡素」二字尚不足以確切地概括這種精神特質,因為「簡素」本身也是表現形式,其內在精神其實是「空無」。毫無疑問,最早將這一思想哲學化的,正是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的「無為」、「有生於無」。
這種使日本有別於其它文化的特質是什麼,眾說紛紜,新渡戶稻造認為植根於武士道,岡倉天心主張從茶藝去觀察,鈴木大拙推舉禪的精神,而九鬼周造則覺得是在藝伎生活背後的「粹」(洒脫、洗鍊);不過,這些視角往往多是由某一領域的生活實踐為視角,但「文化特質」應是某種更根本的存在,即能夠日常性地產生出所有這些生活實踐的結構本身。岡田武彥認為,這種根本性的精神特質便是「簡素」。
中國人多多少少也體會過這種日本式的「簡素」——日本的現代設計往往線條簡潔而富於表達,既保守地暗合傳統禪宗精神元素,又往往因其簡潔而顯得相當現代;無論是在裝飾、餐飲還是包裝上,日式風格通常不求華麗,而以簡易平淡為基調,追求本色和原味,即便是東京希爾頓這樣的五星級酒店,和式早餐也多可見野菜和蘿蔔等尋常蔬菜,而不以花式豐盛、滋味濃郁見長;甚至在格鬥中也是如此,日本的劍道極少華麗繁複的招式,相反推崇質樸有力,如「一刀流」。概言之,日本文化蘊含著某種對自然的敬畏(而不像中國人那樣強調「人定勝天」),更注重本色而拒斥過分人為的修飾添加,強調對內在的靜觀和自我抑制,而非自我彰顯。
岡田武彥在書中說得明白,「所謂簡素,就是表現受到抑制。由於抑制而追求簡素,原有的內面精神則變得愈加豐富、充實以至深化,這就是簡素的精神,這就是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基本世界觀和審美觀。」他在裡面反覆強調,日本人「立足的根基是未分化的世界」,在文化基因里自認相對於「天」和自然是卑微渺小的,採取一種謙抑的姿態,而不像西洋和中國那樣對世界以更為張揚、能動的積極態度來面對。體現在社會關係中,便是日語有繁複到令人頭疼的敬語系統,語言表達曖昧含糊,語句構造不以主語為中心,人際交往中不突出自我個性(張揚自我往往倒是令人討厭的)。他認為,這都是因為日本人對外部世界的基本態度是「崇物」的,即自視為龐大自然的一員而非與之對立的存在,在這樣的思維方式下,人們對物的把握必然是直觀的,而不那麼強調理性認識。
大貫惠美子,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系教授,以歷史人類學、象征人類學研究見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多次獲古根海姆獎等學術獎項。着有《作為自我的稻米》(1993)、《神風特攻隊、櫻花與民族主義:日本歷史上美學的軍國主義化》(2003)、《神風特攻隊日記:反思日本學生兵》 (2006)等。
短評
神風特攻隊員並非(?)信仰軍國主義,為天皇含笑赴死的頭腦簡單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他們大多是出身重點中學、頂尖高校的學生兵,各自擁有一份令人敬畏的閱讀清單和追求愛、純潔、美麗、理想的信仰世界。這些青年的理想主義遭到國家意識形態借助櫻花美學意象的操縱和愚弄,最終把他們送上死亡之路。
知識精英們能夠輕鬆識別(?)出軍方和政府的帝國主義思想的灌輸,但是終究卻輸在了自己追求的東西上了。當他們追求的理想和美學被潛移默化地操縱影響了之後,他們也開始走向了自己的悲劇之路。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作者: 孫隆基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1-6
作者簡介
孫隆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先後獲明尼蘇達大學及斯坦福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堪薩斯大學、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和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現任教於美國田納西州猛菲斯大學。著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未斷奶的民族》等。
短評
所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結構主義之類大詞,實可拋棄不用。反正以後要寫關於“中國人劣根性“”文化優劣“之類的文字,盡可從此書摘抄。別的似乎沒什麼好說的。
「簡素」的背後是「空無」(空無?死亡!) 2016-10-30 維舟
在全球化的時代,任何特定的文化類型常常都意味著一種標誌差異的風格。在這一點上,日本文化無疑有其鮮明的特點——哪怕你沒去過日本,但積年累月在各種圖像、文字中接觸到的那些日本的建築、器具和藝術作品,都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們內在地具有某種統一的特質;因而,你或許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出日本文化的特質,但當你看到時就能立刻明白,這是日本的風格,而不是中國、韓國,更不是英國和美國的。
菊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5/08/01
內容簡介
《菊與刀》是二戰后期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為美國管制戰敗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據。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等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並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為「恥感文化」,認為它與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強制力在於外部社會而不在於人的內心。
本書自1946 年出版以來,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已經成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讀書,並被認為是社會科學研究直接運用於政治實際操作的傑出例證。
魯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早年學習英國文學,故其作品文筆高妙,並善於作詩以及細膩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與《菊與刀》最為著名。盡管她論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論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重視與關注。
神風特攻隊、櫻花與民族主義--日本歷史上美學的軍國主義化
作者: (美)大貫惠美子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6/10/01
內容簡介
二戰末,盡管日本正面臨戰敗,為什麼一萬多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兵」自願加入「神風特攻隊」?在這部關於象征主義和美學在日本極權主義意識形態中扮演的角色的出色研究中,作者展示了國家如何通過操縱日本歷史悠久的櫻花的象征意義來說服人們,為天皇「如美麗的飄零的櫻花」那樣死去是一種榮耀。
作者依據學生兵的日記,描述了這些年輕人的痛苦,乃至他們對帝國意識形態的反抗。這些神風特攻隊員熱情地向往世界主義的知識傳統,因此他們不是以軍事眼光來看待櫻花,而是視之為一種痛苦的美麗以及他們悲劇性信仰生活的未解心結的象征。
作者以日本為例,重新理解了象征交流、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及其實際動作。
無緣社會
目錄
引子“無依無靠者”與日俱增的日本
第一章追踪“在途死亡者”:歸納在僅僅幾行字裡的人生軌跡
專欄悄然普及的“直接火葬”
第二章日趨脆弱的家庭紐帶:“拒領”遺體的去向
第三章單身化時代:“終身未婚”的驟增
專欄靠兒老人
第四章職場關聯斷絕之後:依賴虛擬家庭的人們
第五章吟唱“單身情歌”的女人:依賴虛擬家庭的人們
專欄共同墳墓
第六章年輕群體中蔓延的“無緣死亡”恐懼:推特上對未來的不安
專欄年富力強的“家裡蹲”
第七章為了紐帶的恢復:度過第二次人生的男子
第八章消失的老人:接連發生的老人失踪
第九章從無緣社會走向結緣社會:探求新的“關聯”
短評
看了三分之一之後,覺得這就是我的國人的未來。日本NHK目下記錄的不過三萬多無名死者,對中國來說,這個數字將翻十倍或者百倍,因為人口眾多。
一直在擔憂,不久後的中國,會不會也變成這樣的“無緣社會”,轉念一想,不怕,我們有廣場舞!跳廣場是多麼可愛的愛好啊
書評
時常有人談及中國社會中無所不在、難以逃脫的關係網絡,如果你很厭煩它,那麼小心,它的反面也一樣可怕。這一景像在日本已漸漸變成現實:在那裡,問題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謂“無緣社會”,就是指這樣一個人際關係極度萎縮的社會。雖然人們常說“人...
遠離“無緣”親近“結緣”
剛開始讀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集體完成的這本名為《無緣社會》的書時,心中充滿了好奇,日本人又發明什麼漢字詞彙了?比如“窮忙族”、“尼特族”、“家裡蹲”之類,現在是“無緣社會”,等到讀完第一個因“猝死”多日直至屍體腐爛才被人發現的大森忠利的故事,忽然不忍再讀下...
犯罪學專家,龍谷大學法務研究科教授,濱井浩一說道:「日本刑務所雖然環境不怎麼好,大部分倉房不設冷暖機,但是,總算是一個有屋簷的地方。」「在刑務所裏可以交朋友、有監護員保護、有人照顧健康、食物還會有專人親自送到。」「就算死了,都會有人為你厚葬拜祭。」
根據國際刑法研究(Institute for Criminal Policy Research/ICPR)最新研究顯示,在日本每10萬人,僅有47人在囚,遠低於美國的693人和香港的115人。但在囚者中,一成以上是年逾65歲的長者。在個別刑務所,更有高達三成是長者,全所平均年齡超過50歲。
為應付囚犯老化問題,日本刑務所專為高齡囚犯特設了「養護工場」,讓他們在囚時能做更簡易的工作。懲教職員亦有照顧行動不便,或患有認知障礙囚犯的責任。神戶刑務所中的職員前田敏宏說道:「你要經常留意他們的身體狀況。看他們臉色好不好,有沒有吃完飯。」數年前,刑務所更設置了運動設施,供高齡囚犯做柔軟體操,「說實話,這裏和護老院沒有分別。」
在日本,刑務所即是監獄,但與大家認識的監獄不同。刑務所在囚人士大部分需要強制勞動,作類似勞改的工作。日本法律中判監分「懲役」和「禁錮」兩種,只有犯上嚴重罪行才會被判「禁錮刑」,即真正意義的「坐監」。其他大部分罪行只會判「懲役」,進入刑務所判囚和工作。工作內容包括洗衣、木工、縫製等生產作業,相對上較自由。
貧窮並非主因 而是找不到生存意義
日本老人寧願犯罪坐牢,貧窮固然是原因之一。據統計,老人犯罪以偷竊最多。不少釋囚重犯,是因為生活窮困、吃不飽而再次偷竊。不過,貧窮並不是老人犯罪的唯一原因,甚至可能根本無關。
日本中北部地區,新瀉縣近日的最新報告,2015年度全縣盜竊犯罪案為2,238宗,當中65歲或以上的年齡組別佔了36.1%,創歷來新高。犯罪理由中有更多是令人費解的:「我有錢但不想付。」
每當談到老人犯罪和老人問題時,日本傳媒都會把問題聚焦在社福制度,或老人的「孤獨」情緒上。據統計,重犯偷竊入獄的老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因為「找不到生存意義」、「沒有人可傾訴」、「社福措施不足」、「放監後一個人生活孤苦伶仃」,因而再次犯罪。神戶刑務所中的佐藤先生以自由換取容身之所的心態,正好反映出了大部分積犯的心聲。
除老人院外,負責照顧的專業護理員亦嚴重短缺。截至2014年,厚生勞動省統計,全日本需至少140萬個專業護理員,但目前實際只有100萬個,尚欠40萬人。人手不足造成前線人員工作量過多,部分人員把怨氣發泄在老人身上,導致老人院出現虐老事件。2014年11至12月間,川崎老人院3名老人遭職員連環殺害,讓日本社會再次響起警鐘,突顯照顧人員不足、老人院良莠不齊的問題。
家族關係疏遠 退休老人孤獨老死
日本在經濟起飛年代為阻止城市人口過度擠迫,大力「去城市化」,建設衛星都市,促使人們搬離大城市前往近郊地區居住。但泡沬經濟爆破後,經濟不景下新一代年輕人為尋求機遇,離鄉別井,告別雙親回流大城市中,造成世代隔絕。
因此,在人口老化過程中,非大城市的地區惡化情況最嚴重。然而老人設施不足,家人又不在身邊,部分老人只好留在家中兩老相依。一旦另一半仙逝,就會留下自己一個成為孤獨老人。
既失去了企業的「社緣」,又失去了家族的「血緣」,若然自己同樣離鄉別井生活,更進一步失去「地緣」。部分老人為不想「無緣終老」,忍受不了因孤獨變得怪僻起來,有人直接在車站放火泄憤,大部分人居然當上小偷,到處偷竊。失敗被抓沒關係,連續犯案更可以被關進有如老人院的監獄。
日本的老人甘願走進監獄,是因為患上「孤獨」的疾病。
日本不少長者獨自死於家中無人知曉,有工作人員帶同特別用品到死者的寓所清潔。(路透社) 日本不少長者獨自死於家中無人知曉,有工作人員帶同特別用品到死者的寓所清潔。(路透社)
位於日本中南部地區、兵庫縣明石市的神戶刑務所(監獄)內,有一位70歲的佐藤先生(假名),因潛入民居爆竊被抓,判囚3年6個月。屈指一算,他已是第六次進來。「今次出獄,一定要好好重新出發。」每次出獄時,他都會這樣向自己發誓:「出獄後一定要找份好工作,好好生活。」
出獄後,政府為他安排了一間住所,連同生活保障金讓他過活。可是,他最後還是去了犯事,再一次被關回來。就這樣來來回回,過了20年。
「哈哈,我又回來了。」他苦笑自嘲着:「再出去恐怕已沒法生活了。這裏雖然沒有自由,但最少有一分安心感。」
監獄成護老院 近四成重複犯罪
據統計,截至2014年末全日本刑務所在囚人士為60,486人,60歲或以上長者為9,736人。而2014年全年判囚入獄的長者有2,283人,當中近四成最少已被判6次以上。他們為何要不停重複犯罪?監獄的生活,真的要比外面好嗎?
無緣社會的老化危機 日本老人找不到生存意義 甘願走進監獄2016-05-04
近年出現「無緣社會」此新名詞,形容日本老人無「社緣、血緣、地緣」這奇怪的社會病徵。
日本今天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是高齡老人,人口面臨嚴重老化。人活到60載,理應滿腹知識經驗,受人尊重。但日本的老人,卻變得愈來愈奇怪──他們無理取鬧、蠻不講理、甚至突然暴走、動手打人。他們甚至甘願自投羅網,「享受」鐵窗日子。他們還請不走,出獄後又急着犯罪,再走回來。一整代老人是過去日本騰飛年代的主角,現在很多人卻淪為「老害」。究竟日本社會出了什麼毛病?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2010年,日本放送協會的一個節目,介紹日本正變成「無緣社會」:「親人離鄉別井不在身邊,終身僱傭制度被打破,導致企業社會制度崩壞,人與人間的關係正愈來愈疏遠。」「每年日本有3萬2千人孤獨死,其中1,000人更是身分不詳。」
所謂「無緣」,是指日本人正失去三大「緣分」:社緣、血緣、地緣。「社緣」是指工作與人際關係的連結(「會社」是日語「公司」的意思);「血緣」是指與親戚的關係;地緣則是指與故鄉的相聯。儘管無緣社會影響的是所有日本人,但對年老長者的而言最為嚴重。
日本在1970年代經濟起飛,企業奉行終身僱傭制度是最大功臣。在終身僱傭制度下,企業對僱員的照顧無微不至。由住宿、醫療保健、結婚、甚至生兒育女和教育、老後照顧,都由企業以「家庭式的溫情」全部包辦。
可是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大量企業被迫轉型。企業調整或取消終身僱傭制、削減企業福利、嚴格執行退休年齡制度。過往由企業帶動的社會福利制度一下子消失,為社會埋下了隱憂。結果踏入21世紀,戰後出身的「團塊世代」(昭和20年代,即戰後1945年至1954年出身的一代)陸續退休,炸彈隨即引爆。
社福制度落後 老年生活保障不足
企業社福制消失後,政府雖然積極接手,但因人口急劇老化、經濟不景而致資源不足,加上起步緩慢,制度至今仍無法趕上老人所需。
以老人院為例,日本在2000年實行「介護保險法」(照顧保險法),允許更多民營企業經營。私營老人院每年雖以倍數增長,但截至2013年,全國合資格但仍在等待牀位的老人仍有52萬人,較2009年的調查結果增加10萬人。其中患有嚴重障礙不能自理的,亦增加近28%至8.6萬人,牀位顯然不足。
韓國人到日本觀光 最怕的竟是廁所?2017-03-31聯合新聞網
根據《Record China》報導,日前韓國網路討論板上有一則發文,詢問「到日本旅遊時,最感到害怕的經驗是什麼?」竟然有不少網友留言,「日本洗手間很可怕!」、「上日本廁所快讓我窒息了!」
在日本的住房或一些飯店裡,大多數廁所和浴室都是分開的,因此對於習慣浴室和廁所混在一室的韓國人來說,在窄小的獨立空間內上廁所,簡直「快要發作幽閉恐懼症了!」
韓國網友紛紛討論,「日本的廁所空間小到快不能呼吸了」、「關上門上洗手間,覺得很恐怖」、「馬桶也很小,每次都很怕它會塞住」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廁所和浴室分開,其實很衛生」、「有人洗澡時,可以同時使用廁所,很方便!」
根據日本觀光廳發布2016年訪日外國遊客的人數統計,中國大陸位居第一,為637萬人次;韓國為509萬人次,台灣為417萬人次,來自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韓國的遊客數量佔外國遊客數量的將近四分之三。
日本2300把免費傘僅剩200 日本網友:素質呢? 2017.03.25觀察者網
回應
某些人一出現好事就往外國想,一出些壞事就往自己民族身上攬,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狗腿子。
鬼子進村三光政策,現在講中國人拿傘?羞嗎?
能出國旅遊的差你那一把幾塊錢的傘?搞笑...
日本人拿把傘還大驚小怪了,你們的祖宗從明朝開始就到中國燒殺搶掠,什麼都乾,還素質?
繼續去日本旅遊,讓人家把你們當做小偷,一群蠢比
中國共享單車也是很多低素質的人將其二維碼刮花下鎖丟家裡,微博上看的。總之每個國家都有耗子屎,中國人多耗子屎更多。
任何國家都有素質低下的人,只不過比率不同而已。公正地說日本人整體素質還是很高的,這是世界公認的,大家想想,2300把傘,8個月還剩了200!要是放在其它國家呢?需要1天嗎?恐怕會發生踩踏事故吧?
中國地鐵銀行都有免費傘,但很多銀行也沒丟啊,要偷傘還去你日本拿?日本人不要有啥事都怪中國好麼
日本人自我感覺素質良好純屬意淫,國際上給日本扣上素質好這頂帽子,也是為了從精神上綁住他們自己,誰心裡不知道日本是最噁心的民族
想都不用想是我們自己做的,因為愛貪便宜,素質低,只要不要錢的都會順手拿,這是我們的特性。還是要加強教育不然在有錢也被人瞧不起
你去過日本嗎?誰會把那麼長的傘帶回國,只是自己素質差愛佔小便宜,就想著別人也跟你一樣?你不是日雜就是漢奸。簽定完畢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3-25/doc-ifycstww1096762.shtml
另一名導遊周熹則說,陸客來台的人數多,行為就會被放大,從花蓮搭火車到宜蘭,因是包車會大聲聊天,真的比較吵;但台灣人也沒有好太多,日前他帶陸客團到明池吃飯,一團剛用完餐的台灣遊客圍在門口聊天,其他人根本進不去。還有陸客曾詢問,「台灣人也會邊走邊抽菸,還亂丟菸蒂,不是說台灣人的生活習慣比較好嗎?」
回應
台灣人說話大聲=霸氣外漏,大陸人說話大聲=擾人清夢.台灣人亂吐痰=滋潤大地,大陸人亂吐痰=傳染疾病.台灣人丟煙蒂=姿勢帥氣習慣好,大陸人丟煙蒂=土里土氣習慣差.台灣人什麼都是對的,知道嗎。不能說台灣人不好,否則就是不愛台灣。
請問426沒禮貌沒水準只有台灣人在講嗎?去問日韓、去問東南亞、去問歐美,
他們對台灣人的印象跟對大陸客的印象一樣嗎?請問一下,「沒有禮貌跟沒水準跟沒公德心」是他們會安在台灣人身上的印象嗎?
那歡迎去當426,沒人攔你們,每個國家都有害群之馬,你說日本人普遍印象就是好禮,請問日本就全數很有禮貌嗎?去歌舞妓町一堆流氓能代表整體日本人嗎?
【 大陸人怎麼看台灣 – 社會篇 】隨著兩岸交流頻繁,網路資訊的發達,大陸人除了看見台灣的優點外,也逐漸看到了台灣的缺點,以下摘錄一些大陸人公開發表的評語給大家參考參考: ◎ 在我看來,所謂的「台灣文化」,是以閩南文化為主體,摻和了中原等地的文化元素,再加上藍綠的意識形態,殖民的遺風舊習,其特徵大致是:缺乏包容的「民主」,缺乏公德的「自由」,缺乏格局的「精緻」,缺乏市場的「創意」,和缺乏方向的「燈塔」……◎ 其實,受限於海島狹隘和長期殖民統治,台灣人常把自卑化為自大 …… ◎ 台灣人常拿大陸的「山寨」產品進行調侃和貶低。其實,「山寨」現象並非大陸發明,就像當年台灣一樣,不也都是從低價仿冒、代工組裝開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 ? 台灣人難道忘記了?......查看更多
說的好,台灣人又好到哪裡去?大陸人口將近14億,台灣2000萬,吐痰丟垃圾人口恐怕差不多。台灣鄉下是髒亂到處可見,台灣城市是"菜店查某穿水水",做表面的啦!
短評-丟台灣人的臉2017.03.14主筆室
日前,一位在廈門醫療美容醫院工作的台灣女子在臉書上與朋友的對話中辱罵大陸人,後來該女子被停職並道歉,還聲稱「希望大家能夠原諒一個小姑娘的無心之失」。正是這種打從心底歧視大陸卻又希望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得到好處的心態,惡意撕裂兩岸情感,台灣最美的風景已然成為最醜陋的圖像。
從被曝光的對話紀錄看,該女子不僅惡言辱罵大陸人「臭死了」、「俗爆了」、「很難搞」,在被朋友提醒注意言詞後,竟還妄稱「沒關係,426(閩南語諧音死阿陸)沒有在用臉書的」、「所以可以在這取笑他們」。
此事被曝光後,該女子很快就被公司停職。而她隨後將臉書上相關內容刪除,同時貼上致歉聲明,強調她的不當言論是無惡意的玩笑,「希望大家能夠原諒一個小姑娘的無心之失」。
其實,自2008年兩岸開放大交流以來,類似台灣人歧視、醜化大陸人的新聞從未間斷,除了台灣網路上隨處可見的426惡意俗稱,之前還有政論節目來賓譏諷大陸人連茶葉蛋都買不起,而每當出現幼童在公共場合喧鬧或便溺時,則可見到許多台灣網友留言「未看先猜強國人」,顯然這種歧視對岸的刻板印象已經深植在很多人的心中。
該女子錯了就是錯了,必須誠心道歉,推卸責任宣稱只是無心之失,顯然是低估了兩岸社會輿論的公評判斷,反而造成台灣人卸責、狡辯的負面形象,賠上的是全台灣人的顏面。
台灣人如何還想要繼續贏得最美風景的美譽,就必須從每個人做起,面對兩岸社情文化發展的差異,應該互相尊重,學習包容,而非刻意渲染惡意醜化的偏見,激化兩岸民意對抗,丟盡台灣人的臉。
不吐痰、不亂丟菸頭 陸客吐嘈:台灣人就可以 2016-03-22 聯合晚報
陸客來台人數逐年增加,卻常遭抱怨太吵雜、不排隊或是沒公德心,不過帶陸客團的導遊長年觀察發現,國人取笑陸客的行為是「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曾有陸客吐嘈問:「導遊說不能吐痰、不亂丟菸頭,台灣人為什麼就可以?」
導遊郭錫安郭錫安說,陸客被管習慣了,講了就會聽、會改進,他會讓陸客了解兩岸民眾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有些行為在台灣不要做;例如台灣有禁菸規定,陸客知道有屋頂的地方不能抽菸後,都會格外注意,若是到風景區參觀,還會小聲問:「郭導,這裡可以抽菸嗎?」若導遊說是禁菸區,陸客就不會抽菸。
秦帥:千萬別憋著,這就帶你尿遍歐洲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2016-05-21
前幾天,筆者被朋友圈裡一個新聞刷爆了屏:一群中國留學生夜行巴黎,醉意微醺之際驚喜地發現,從盧浮宮到香榭麗舍大街,乃至到凱旋門這一線上連個公共廁所都沒有,只能把持住臍下三寸這股憋漲之感,一路扶牆回到住地才得以解放。
如果你來過歐洲,想必感同身受;如果你打算來歐洲,要學會如何正確地上廁所;如果你不打算來歐洲,請對祖國每一間公共廁所心存感恩。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不管哪個歐洲城市,公共廁所一直是大問題。
.....
在歐洲上廁所真的那麼難嗎?沒錯,就是這麼難!首先,沒幾個免費的廁所;其次,沒幾個不壞的免費廁所;最後,沒幾個免費廁所干淨。……為了不影響吃飯,還是來講一下野尿的歷史吧。
大革命前,法國貴族腳踩高跟鞋以彰顯長腿氣質,看似美得不要不要,實際卻有其特定功能。當年,這座城市沒有下水道系統、“恭桶”車這種先進的公共衛生體制。他們的日常就是吆喝一聲,然後把隔夜之物潑在大街上。到了雨季,地面泥濘不堪也就不說了,二樓還經常傳來氣貫長虹的警告聲,黃白之物從天而降。日久天長,地面硬化,甚至比邊上民房的門檻高出一截。在這種地方走路,除了靴子恐怕就是高跟鞋最實用了。
至今巴黎街頭古風仍存。繼承傳統從娃娃抓起,小朋友們一個個長得美、穿得好,可一言不合就要當街尿尿。
巴黎市政府忍無可忍,抓到的罰款86歐,小朋友們依然絡繹不絕。
......
回應
我孤陋寡聞了,居然在高大上的發達國家還有這檔子事
說好的歐美人不穿開襠褲所以不隨地大小便呢!
民主國家噴不動啊
民主國家,自由尿尿,神聖人權!只是,高跟鞋的來歷,與香水的來歷真有如此的異曲同工之妙?
GZ會說那是敏豬的尿尿,不叫尿尿
公知會說你咋不跟日本比呢。
這個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按理來說,去國外的人多了去了,可為啥這麼些年只聽到有人指責中國遊客不文明,卻從來沒有人介紹過西方這樣真實的現象呢?
真話不說,說假話?
假話更容易傳播
比如,前段時間在泰國網絡很火的“中國遊客當街拉屎”,被證明是偽造的假!新!聞!
再比如,流行過很多次也闢謠過很多次的“清萊白廟拒絕接待中國人”,白廟主人不得不多次闢謠稱沒!有!這!回!事!
再再比如,前段時間日本遊客集體裸泳,被誤解為中國遊客而令中國人受到攻擊,但當被證實為日本人後……當!這!事!沒!發!生!羅!
先來捋清一下泰國旅遊不文明行為方面的情況:
自助遊客:
在泰國最臭名昭著的流氓遊客,肯定是白種人。
1、海灘裸曬不要太司空見慣,視泰國佛和風俗為無物。每個小島,滿街都是吊著三點式隨處亂躥的白種女。
2、白天傻睡,晚上喝酒鬼哭狼嚎到天亮,是常態。
3、摩托車飛車、交通違章。你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在泰國闖紅燈的,絕對不會是中國人,而是白鬼。
全球最著名的背包客集散地——曼谷考山路,髒亂差吵到極致,白鬼從黃昏一直吵到黎明,不誇張滴說,考山路永遠都有一股無法消彌的酒後嘔吐物味,如果要趕一早的飛機,凌晨出門一不留神就會踩到白鬼吐出來的這些噁心東西。我曾經和兒子在考山路住過一晚,酒店房間臨街靠窗,半夜不時聽到嘔吐聲,那種噁心真是無法描繪,個人腦補。
那為什麼泰國人卻只盯著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呢?
下面是我的個人分析:
1、白種人崇拜文化:不僅僅是泰國,全亞洲(包括中日韓)都有普遍的白種人崇拜,所以比較能夠包容白種人的流氓行為。
2、中國人不文明行為的極端性:比如泡麵潑空姐、插隊、吵架、大聲吵鬧等行為,對個體的直接觀感和影響比較大。
3、中國人缺乏對服務從業者的尊重:中國人普遍沒有尊重服務人員的習慣,比較喜歡呼來喝去,這樣也是最易引發個體直觀反感的行為。
4、中國人炫富:中國人比較容易無意識地透露出那種來自大國的自豪感,喜歡炫富,在免稅店對服務人員大聲武氣“買買買”裝大款,也容易引發反感。
5、輿論影響,從眾心態:中國從政府和媒體比較在意本國人民在外的國際形象,因此想從根本上能夠得到一點改善,因此的因此,會大張旗鼓地在媒體上進行討論和宣傳,對於泰國本國媒體上的這方面新聞轉發極多極高,因此泰國媒體都把此當成新聞積極炒作。長此以往,給民眾傳遞一種印象:中國人全是低素質的不文明遊客,並由此形成固有印象。
回應
公知:別國髒亂差,難道不是你國去的人幹的?
公知:別國髒亂差,你國就可以髒亂差,難道是比爛?
公知:別國髒亂差,你國也髒亂差,再加上霧霾。
公知:別國髒亂差,是因為人民狂歡慶祝幸福生活。你國還有人民在吃草。
……
漢奸:看吧,中國人的劣根性,中國就是劣等民族,體制啊,沒救了,巴拉巴拉.......
漢奸:你這是比爛!為你們中國人的劣根性找藉口!我的洋爹和港台爹偶爾扔點垃圾,你們中國人扔垃圾就是對的嗎?就不承認劣等了嗎?就不用改正了嗎?巴拉巴拉......
美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全民醫療索馬里,俄國白送房一套,印度恒河有療效,日本夏令營呱呱叫,被潑咖啡撒切爾,蔣公諾曼底逞英豪。舌尖韓國很美妙,英國美食就是好,喜迎民主伊拉克,阿富汗自由炮火少。烏克蘭個個有選票,不丹生活質量高,若問全球哪裡差,最大輸家我天朝。
那就用實際行動打公知漢奸們的臉。嘿!收起您那套小清新做派吧!
在近乎放縱的狂歡之時,人們一定會拋開平日的各種文明“偽裝”。而在帶路公知與部分媒體那裡,對洋大爺的行為選擇無視,而緊盯自己本國的文明、文化、體制,認為一切不文明行為,都是中國式的。話說,大型活動之後,中國人留下的,也僅僅是垃圾(何況現在越來越少)而已!不會有橫七豎八原始人一樣天作被子地為床的男女醉鬼!中國人的含蓄,是更為文明的表現!
泰國人為什麼只對中國遊客吹毛求疵?
2016-03-14,兩名中國女遊客在清邁古城牆邊玩邊拍照,一名女遊客為擺拍照poss用了倒立姿勢,將腳靠在了古城上。引得過路民眾議論紛紛,同時指責該兩名遊客,稱在這個備受尊重的古蹟遺址做這些動作不合適,還將情況告訴了在一旁維安的軍人,最後軍人前來製止。
雖然我經常也在批評國人的不文明出行,但這次我還是感覺泰國人實在是太小題大作。因為這兩個中國女遊客並非明知是不文明行為而故意為之,因為這種行為並非普遍意義上的公德問題。至多算是因為對當地風俗不了解而犯的小錯,上升不到口銖筆伐強烈抨擊的地步。
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泰國人在對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方面的偏見和執著,甚至不惜用造謠製造假新聞的方式來抨擊中國人。
至於“中國人是否在學習與鑽研日本”,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從甲午戰敗開始,中國人留學日本蔚然成風,大概是因為日本比歐美近,來去方便省錢,且文化相近。而日本老師既有如藤野先生般,對中國學生循循善誘,關懷備至,但也有日本同學因為魯迅考試成績好而“酸葡萄”地暗諷老師漏題。
學習日本政治體制,筆者認為不具有可行性,且在邏輯上說不通。日本的現行體制究竟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建立起來的,還是二戰後“棄暗投明”的結果?安倍硬要修憲改制,又是何故?
本來中日兩國各有所長,理應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並在互相學習的和平交往中增強自信。
文明分物質、精神兩部分。物質領域中的GDP總量和人均量,中日各有優勢,至少不再比分懸殊;精神領域可細分為軟實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和道德標準。前者日本強項多,但中日差距已大為縮小。至於道德水準,若從長計議,就整體而言,日本實在不敢恭維。漢唐盛世時,中國文官政府從不以窮兵黷武和大規模殺戮為國策;近代遭亡國滅種之災,卻始終不曾屈服;在當代,兩岸官方主動放棄戰爭賠款,大陸民眾從未乘人之危,報復已投降的日本居民。更有中國人主動收養千百名日本棄嬰和孤兒。相反,日本朝野中的大多數,至今不敢像德國那樣直面歷史。(作者是山西師範大學教授)
好多中國遊客迷信“日本製造”,被騙慘了! 2016-05-01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新華社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佈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倫敦跨年狂歡後滿街醉漢與殘留垃圾警察和環衛工人忙壞了(多圖)
2015年的最後一天,全世界各地都紛紛以狂歡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英國也不例外,倫敦眼昨天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跨年煙火表演,超過十萬民眾到現場觀看。倫敦眼、大本鐘、泰晤士河等倫敦地標在煙火的襯托下格外靚麗,眾多中國網友也都驚嘆“太美了”:
不過,狂歡結束了,警察和環衛工人卻收拾了另外的“殘局”——空氣中都瀰漫著醉醺醺的味道,眾多醉酒的男女漫步在街道上,有人躺在在地上,有人在打滾,甚至,還有人褲子掉了半截自己都不知道。
……
“這……和傳說中的不一樣啊”,網友@偏執的chen看完這組日本街頭垃圾遍地的照片後發出這樣的感嘆。日本人不扔垃圾的神話破滅,實在讓網友難以相信。@金金豆角:“不相信,真的不相信”。@咸亨酒店的粉板:“日本人不是不亂扔垃圾嗎?”@便便俠出擊:說好的很有素質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去哪了!
回應
日本是一個虛偽國家,許多外表的東西都是裝出來的。不管他們怎麼裝,都掩飾不了其內在醜陋的本性。
有些國家的高素質是約束出來的,不是人民自主發展出來的,這樣的高素質很容易就被打破。合理的去引導,人民自覺自願最好。
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都是別有用心的人編造出來的。比如以前有過的一個故事,說日本人做事認真,刷完廁所馬桶,敢舀起馬桶裡的水喝。我個人覺得那是因為鬼子是變態喜歡吃屎,並非工作認真。
噴子說:那都是在日本的中國人幹的。
張躍發:不要誇大日本的社會文明度
王文先生2016.4.8在《環球時報》發表《有雅量發現“對手”日本的優點嗎》一文,稱中日社會文明層面的差距仍是全方位的,“一黨優位”的日本政治體制等值得中國借鑒。筆者覺得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不少去過日本的人都對長鞠躬禮印象深刻,認為那是一種禮貌甚至是文明素養的體現,然而事實還有另外一面。二戰時,直到日軍偷襲珍珠港,日方談判代表仍按時上班、長鞠躬,這難道不是口蜜腹劍、口是心非嗎?尼克鬆在追述首次訪華時也表示對日本領導人“每次見面都要90度鞠躬以示謙恭,直到顯得卑微”的誇張禮儀覺得反感。
而且若仔細推敲,一些所謂“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性質遠沒那麼嚴重。以“暴買”為例,絕大多數中國遊客都以合法途徑進入日本,購買各類商品,不許“暴買”有違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街道乾淨、設施便民、佈局合理……這些都是日本城市管理的高明所在,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城市管理一無是處。一方面,北上廣深等中國一線的中心市區,與東京相差無幾。另一方面,儘管中國中西部廣大中小城鄉的發展水平肯定不如日本,但日本人口只有中國的約1/10,面積約1/25。
巴黎花167億仍很髒…美女市長要學東京這招2017-03-13聯合晚報
巴黎市長安妮‧伊達戈12日提出一套10點的「公德心文化」計畫,將清潔列為當務之急,企圖打造清潔城市。她說,巴黎市府現在每年以5億歐元(約台幣167億元)用於清潔和垃圾管理,但巴黎還未做到清潔溜溜。她說:「在一個文明的城市,必須人人有清潔。」
安妮‧伊達戈這次要宣戰的街頭亂象大幅縮小範圍,鎖定一年150至350公噸的菸蒂,以及到處亂竄的老鼠。
為什麼菸灰缸是重點?
金融時報曾報導,巴黎人的抽菸習慣根深柢固,另一個根深柢固的習慣是把菸蒂扔在街道上。巴黎市府為此曾在2015年把亂丟菸蒂的罰款加倍,從35歐元提高為68歐元,即從台幣1200元提高為2300元,並在全市3萬個公共垃圾桶加裝方便熄滅菸蒂的環圈,分送民眾數萬個口袋型菸灰缸。
巴黎市長還呼籲巴黎人效法日本人,她說:「在東京,到處乾乾淨淨,看不到垃圾桶,因為民眾回到家裡才丟垃圾。」
回應
人才是最重要的吧.把所有的巴黎人換成東京人,並阻止所有的觀光客入巴黎, 巴黎不到半年應該就會成為全世界最乾淨的城巿.
老外自由慣了,很難
你口中的老外是哪一國的老外?全球那麼多個國家,大家的道德水準都是一樣的嗎?法國隔壁的德國,就跟日本人一樣,很少亂丟垃圾啊!
日本人高素質只是傳說呵呵!
2015-11-1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微博知名博主@小野妹子學吐槽昨日微博發了一組照片,並附圖說:“東京澀谷街頭,萬聖節狂歡過後,大量垃圾被丟棄街頭。”照片截止目前,已經轉發24660次,評論7542次。
“在一座6萬人的體育場內,日本觀眾離場後竟然沒有一點垃圾遺留。”
東京澀谷街頭,萬聖節狂歡過後,大量垃圾被丟棄街
“18屆東京奧運會時,全場10萬多日本人結束時離場,偌大的場地看台上沒有一絲垃圾紙屑,全世界震驚!”
“幾百名日本球迷,攜帶特製塑料垃圾袋,自覺清理比賽會場觀眾席上的垃圾,受到一致好評。”
……
反觀《東愛》,在全劇開頭,男主角完治從家鄉來到東京,迎接他的是海歸女性莉香。莉香從不掩飾對完治的愛,主動提出“我們做愛吧”,而在感情破裂之後,她遠走國外,多年後重逢時仍然如當年一般幹練瀟灑。哪管什麼房租、高檔餐廳和名牌包包,愛情才是唯一的主題。莉香還有一句台詞:“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敵人,只要有愛,什麼困難都是可以被解決的。”
《東愛》上映於1991年,此時日本泡沫經濟剛剛消退,也就是說在創作和拍攝的時候,日本經濟處於衰退前的巔峰。幾位主角雖然沒像《小時代》那樣滿身名牌,但在他們身上也看不到生活的壓力。莉香也好,更加內向傳統的里美也好,她們挑選伴侶的時候都不會考慮對方的經濟能力;小縣城出來的完治,也能在東京站穩腳跟,結婚生子。那是個美好的時代,到處都是麵包,只要尋找愛情就好。
都說人越是缺什麼就越是炫耀什麼,這條對影視仍然成立。《圖鑑》裡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後是階層固化的現實,進而反映了日本經濟的疲軟。只要搜索“2016日本經濟”,相關文章都顯示“瀕臨停滯”、“緩慢復甦”,更有新聞報導提到“日本2016年實際工資5年來第一次出現增長”。再考慮到民間對經濟變化的感受一般落後於統計數據,可見《圖鑑》誕生於一個多麼灰心喪氣的大環境。
如果你是綾,你會怎麼辦?雖然故事發生在日本,但是別以為這個問題很遙遠,這幾年我也開始感受到焦慮情緒的蔓延。當越來越多的自媒體開始宣傳“如何快速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或是反复講述“人生贏家”的故事,我看見的是大眾對金錢和社會地位的渴望,以及強烈的危機感。在這樣的環境下,純愛和夢想哪有存在的空間?
回應
到日本原想找“東愛”,卻發現只有“東鑑”,過幾年再去只剩“東熱”了。
給年輕人留下的空間和通道確實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了,尤其是女性。
但其實退一步看,在中國想過個小確幸的日子還是很輕鬆的,你非要去一線大城市血戰到底那自然是九死一生。
http://www.guancha.cn/mayalan/2017_03_09_397873.shtml
瑪雅藍:我只想看純愛日本,你卻給我看這個2017-03-09
英語、法語筆譯,已出版《昆蟲記》、《列那狐的故事》
看了《東京女子圖鑑》(以下簡稱《圖鑑》),感到說不出的唏噓。這是一個包法利夫人的故事,且更加現實和物質。
片名讓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另一個發生在東京的故事——《東京愛情故事》(以下簡稱《東愛》)。《東愛》中的女主角獨立、大膽,熱烈地追求著愛情;而在《圖鑑》中,我們只看見女主角的衣服越來越貴,卻離愛情越來越遠。我們不僅要問,這二十年間發生了什麼?
日劇一向有反映社會現實的傳統,從日劇題材的變化可以看出整個社會的變化趨勢。例如,隨著近年來結婚率的下降,便有了《我無法戀愛的理由》(2011)、《最完美的離婚》(2013)、《我選擇了不結婚》(2016)和《家族的形式》(2016)等。而將《東愛》與《圖鑑》對比,可以從中窺見當時經濟大環境下的日本女性處境。
《圖鑑》中的女主角綾從小地方來到東京打拼,先後遇到了背景相似的職員、已訂婚的富二代、家境殷實的已婚老闆、搭伙過日子的丈夫等男性。幾乎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標誌著一次生活水平的提升,但綾真的得到了愛情嗎?她的階級地位提高了嗎?不,在戲份最多的四個男人中,有兩個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遠在她之上,卻不可能娶她為妻;另外兩人和她旗鼓相當,卻無法讓她過上想要的生活。雖然綾已經從小職員一路爬到知名品牌中高層,可以算事業有成,但她頭上始終橫亙著一塊看不見的天花板。她的理想是嫁給有錢的男人當個貴婦;而現實中,她要么像劇中這樣一路打拼,孤獨無依,要么辭職結婚生子,成為普通中產中的一員。
從這個樣本中,我們看到的是階層的固化。一個出身普通的女性,憑自身的努力一路打拼,也難以實現階級的跨越。表面上看來,綾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物質生活,但那大都是她用青春美貌換來的資源,她自己並沒有能力將這種生活繼續下去。如果她按丈夫的期望當個家庭主婦,她會失去自己的那一份收入,還要多出一大筆養育孩子的開支,可見生活水平將會大大下降。從多年後與初戀男友重逢的那場戲,可以看到屬於她的另一種生活。(我不是說成為事業型獨立女性有什麼不好,只是這並不符合綾的期望,而且她實際上沒有太多選擇。)
德國服裝網站出售“吃中國人”辱華T卹聲稱是“言論自由”
據美媒《赫芬頓郵報》7日報導,北美亞裔流行文化網站Yomyomf在3月3日發現,在德國著名個性化服裝定製網站Spreadshirt上,出現引有冒犯中國人內容T卹。一位名為Quentin1984的德國用戶設計了一款印有“吃個中國人,救條狗”(Save a dog, eat a Chinese)標語的T卹,另一位名為Monigote的西班牙用戶設計的T卹則印著“吃個中國人,救條鯊魚”(Save a shark, eat a Chinese)。Yomyomf網站質疑,這樣的話合適嗎?這個標語問題這麼大,該網站為何允許這樣堂而皇之地出現?
該公司發言人2017.3.8回應則稱,設計師作品不代表公司立場,“救一隻狗,吃一個中國人”只是一種幽默,沒有種族主義色彩,符合言論自由原則。
報導稱,T恤上印有這樣的內容是在影射中國人吃狗肉和魚翅,但調查顯示,在中國吃狗肉並不是普遍現象。《赫芬頓郵報》援引2016年的一個國際範圍的調查稱,62%的中國人認為吃狗肉影響中國的聲譽,52%的人希望禁止狗肉交易,近70%的人從來沒吃過狗肉。此外,中國的魚翅消費也呈現下降趨勢。報導稱,T卹可以倡導保護野生動物,但完全沒必要用侮辱所有中國人的方式。
很多網友都在臉書和推特上表達對Spreadshirt出售這兩款產品的憤怒。
回應
吃個德國人,救難民,為了言論自由
殺個德國人,少個納粹,為了言論自由。
哈哈哈,它以為自己屁股事乾淨的,翻翻祖墳誰都有事,要相互傷害嗎?包括小日本,每年頂著科研的名義捕殺多少鯨魚?嘴炮有用的話,要軍隊幹嘛
德國歷史上就從沒做過領袖國家,永遠是優秀的二流。日本則是努力當個好學生,卻永遠成不了老師。這就是民族性,這是不是也叫民族劣根性?
德國人其實也是死不悔改,只是不像日本人那麼笨
本來吧我是挺反感兩廣人吃狗的,特別是還是偷狗的那種,但是現在上升到了中國VS外國那我肯定選擇中國.西方人把罵人當作一種武器,用來攻擊其他國家,雖然他們當中一部份人不信教了但是他們那種傳教士般狂熱從來沒有消失,這種做法對文化根基比較淺的國家和民族比較好用例子就是非洲,拉美,把這些國家變成西方精神上奴隸比直接建立殖民地更有效.但是在面對我們時卻沒什麼效果,因為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一樣能做到而且做得比他們更好.
說穿了,現在的爭,依然是傳統,宗教下的文化、文明之戰,沒斷,別以穿了馬甲。
而“老看老”模式,又更容易將老年人推上絕路。日本雖然有養老保險制度,但如果兩個人都是65 歲以上的老人,而其中有一人臥病在床或老年癡呆後,另一方的生活將非常困難。由於健康一方擔心自己死後對方無法生存,出於這種“愛”,很多老人就選擇了用“無理心中”這種方式,結束了對方與自己的生命。當然,也有很多子女因養老壓力過大,選擇與父母一同死去的,這是日本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雖然很多人將上述問題歸結於人口老齡化,但其根本原因卻是經濟不景氣造成的。泡沫破裂後,很多日本人背負上了沉重的債務。而生孩子,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投資。於是,很多人選擇了少生或不生,做一個丁克族。但是到了老後,由於沒有任何子女承擔贍養責任,社會機構又嚴重人手不足,很多老人家庭成了“孤島”,而一旦喪偶,“老看老”鏈條斷裂,“孤獨死”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雖然安倍政府提出“安倍經濟學”,高喊重振日本經濟,並打算引進外國護工,但是從目前的狀況看,卻基本沒有任何實際舉動。顯然,這種只打雷不下雨的做法,不可能將棘手的養老問題無限期拖下去。
日本“老老看護”模式陷入惡性循環 2016-12-09
截止12 月5 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累計在任天數達到1807 天,超越中曾根康弘升至戰後歷任首相的第四位。而修改自民黨總裁任期後,安倍很有可能成為日本有史以來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不過,雖然在任天數不斷刷新,但安倍面臨的“養老問題”卻沒有太大改變。
目前,日本社會面臨嚴重的“高齡少子化問題”。據日本內閣府公佈的“ 2016 年高齡社會白皮書”顯示,到2015 年10 月1 日,日本總人口1.2711 億人,其中65 歲以上高齡者為3392 萬人,老齡化率達到了驚人的26.7% 。而厚生勞動省在8 月發布的“介護保險事業報告概要”稱,日本全國被認定為需要介護的人數為627.8 萬人。也就是說,每5 位高齡者中就有1 人需要被照顧。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財政支持,還需要巨大的人力保障。
然而,由於老人護理行業“強度大、待遇低”的特殊性,很多年輕人不願從事該行業,這就造成了日本養老護工的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產生了“相對年輕一點的老人照顧年長老人”的特殊現象。
換句話說,“老人看老人”便是日本的養老現狀。而在這種“不平衡”的狀況下,難免會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從安倍“二進宮”後的2013 年起到今年8 月,日本共發生179 件針對老年人的護工殺人或“無理心中”事件,共造成189 人死亡。而這些殺人事件中,約有4 成發生在70 歲以上夫婦之間。“殺老人”在東亞文化中被視為絕對禁忌,而事實卻在日本頻頻上演,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那麼,具體來說,日本為何不得不廣泛採用“老看老”模式?
日本護工缺口大,無法有效照顧老人是主要原因。近年來,日本發生了很多令人震驚的護工殺人事件。最令人震驚的便是今年7 月26 日在神奈川縣發生的造成近四十人死傷的“植松聖殺人事件”。其次還有橫濱市一家醫院的“點滴殺人事件”和川崎市“黑心護工從樓上扔下三老人事件”等等。雖然這些事件有不同的原因,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由於勞動強度大,工資低,造成了介護人員的嚴重不足,而這種情況的惡性循環給護理人員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重壓之下,一些原本善良的護工對老人舉起了屠刀。這讓很多日本老人不敢依托社會機構,只能“老看老”。
日本拿什麼拯救“榻榻米”2017-01-24蔣豐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其實,榻榻米其實並不源於日本,而是盛唐時期由中國傳去日本的。可惜,此後的歷史演化中,人們已經習慣性認為榻榻米就是傳統日本和室必須有的元素,成了日本的一個像徵。只是,日本媒體近年來發現,日本人實際上在慢慢遠離榻榻米。
這種現象,被日本媒體稱為“疊離”,就是逐漸拋棄榻榻米的意思。熊本縣榻榻米生產販賣振興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993年,日本國內生產所需要的榻榻米為4500萬張,而2012年已經減少到1490萬張。福岡縣和熊本縣作為榻榻米的主要產地,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數據顯示,兩縣2013年榻榻米產量相比9年前下降了50%以上。
為什麼會這樣?有人說,隨著日本開始“脫亞入歐”,民眾逐漸拋棄了和室,而開始裝修洋室,榻榻米的使用率也隨之降低。“脫亞入歐”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明治維新後的100多年,榻榻米的使用量依然保持在相對平穩的水平。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日本人生活方式的現代化恐怕是更為重要的因素。如今,日本社會“小家庭”風潮盛行,房間數十分有限,窗戶嚴密。加上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忙於工作,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梅雨天氣裡緊緊抓住幾天有限的休假,把就要發霉的榻榻米洗洗乾淨,找個寬敞的地方晾曬。
去年,一名日本初中女生大膽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榻榻米的味道真臭”,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榻榻米可不是臭,而是一種清香。兩者對比,可見年輕一輩的人對於榻榻米和榻榻米所代表的傳統文化並不感冒。也可以說,榻榻米的將來,恐怕是“後繼無人”了。
由於許多外國遊客慕名來日本,就是為了體驗日本別具異域風情的“和室”,因此許多酒店的房間都為了取悅外國宿客,設計成和室,鋪滿榻榻米。加上榻榻米房間冬暖夏涼,光腳踩在榻榻米上的觸感讓人無比放鬆,就像走進自然裡,讓前來住宿的外國人感到十分滿足。意識到外國遊客對榻榻米的熱愛之後,東京京都等旅遊熱門城市裡的不少酒店都開始以榻榻米為主題設計酒店。
日本榻榻米行業的專家認為,如今的勢頭,加上日本正在朝著2020年邁進,4000萬外國遊客對榻榻米的青睞,足以讓日本人再次意識到榻榻米的優點,再次讓榻榻米復活。
說來也有點讓人扼腕,不僅僅是榻榻米,還包括日本其他的傳統文化,隨著時代被本國人民拋棄,反倒被外國人視如珍寶。大概,這就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發展的一個走不出的怪圈吧
惡之教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Yl9pKKWPs&t=43s
影評
惡之教典:極右大獵殺 @ 幼部屋 : 痞客邦
惡之教典,由電影和小說補充劇情人格
惡之教典-亂靠北 : 痞客邦
惡之教典 維基百科
《惡之教典》(日語:悪の教典、英語:Lesson of the evil)是日本作家貴志祐介撰寫的小說。在《別冊文藝春秋》2008年7月號〈276號〉至2010年7月號〈288號〉連載。2010年7月30日由文藝春秋發行單行本;2011年11月5日由文藝春秋發行新書版,收錄單行本未收錄的2話;2012年8月10日由文春文庫發行文庫版,收錄同2話。繁體中文版由台灣新經典文化代理;簡體中文版由上海青馬圖書代理發行,現代出版社出版,因中國圖書審查,簡中版譯名改為《蓮實的課堂》。
描述連環殺手老師所引起的事件的心理恐怖作品。第1回山田風太郎獎得獎作、第144回直木獎候補作、第32回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候補作、2011年書店大獎提名作。
簡介
在一個有著不良少年學生和怪物家長、集團作弊、教師淫亂問題的東京都町田市私立高中工作的導師蓮實聖司,開始了他的殺人計畫…
文化祭的前日,蓮實用獵槍殺死在學校過夜的學生,一場血腥的慘案開始了…
女王的教室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64DtzCkTSNrLTovgN8Z-6wpxHDDSI7Lz
影評
现代女英雄的挽歌(女王的教室)剧评
女王的教室 維基百科
女王的教室是日本電視台2005年夏季製作並播放的電視影集。2006年春季製作共兩集的特別篇,為本影集的前傳。此劇於2006年3月20日在台灣緯來日本台播出,並於2006年7月23日起在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放,也於2007年2月18日起在香港無綫影集台播映。另外,韓國MBC電視台2013年翻拍此劇的同名電視劇,6月播放。
概要
本劇是一個以兒童的角度,去描述像女王一般的支配著整個班級的女教師 阿久津真矢(天海祐希)與半崎小學6年3班的學生1年間的「戰鬥」的故事。
「好好的清醒起來吧。」教室中正響著「女王」冷酷無情的回聲…
測驗成績差的學生要當上名為「班長」、實為打掃清潔學校的職務;一位小女孩因休憩時間忘記了上洗手間,跟著上課時又不被批准上,而最後導致失禁;祕密調查學生們的隱私,並以這些他們沒有告訴家長們的祕密來威脅他們……此等過於冷酷無情與激烈的內容引起了極大的迴響,早在播放初期,官方留言板上就掀起了持正反雙方意見的人的「議論」了。此外,也有人將此劇與同一時期播放的「孩子們的戰爭」(KIDS WAR)及「東大特訓班」(龍櫻)來作比較。
另外,一方面有不少人認為此劇是個「問題節目」,但另一方面也有人,雖然似乎對這種「熱血教師」的刻板模式感到厭倦,但仍然表示支持,結果在影集的播放初期,觀眾的評價出現了明顯的分歧。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影集的支持度也逐漸增加,結果收視率從首集的14.4%攀升到大結局的25.3%,是近年罕見的高收視紀錄。
從外表看來冷酷無情的阿久津真矢對「教師變成『牆壁』並擋著去路,如果學生們不以自己的力量去跨越它的話,他日就無法跨越『真正的牆壁』了」此論點表示贊同,再加上天海非常出色的演技、充滿魅力的童星們全力的演出,期待著「續集」的意見因而被掀起了。因此,在2006年3月17日、18日連續兩晚(晚上9時)播放了特別篇,真矢過去的經歷也因而變得清晰了。
作為公立學校的教師,我也發現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大城市,基礎教育存在一定的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即使培養能力,也只是培養運用知識來解題的能力,而非求知的能力。甚至會以損害學生求知慾和求知能力為代價來拔苗助長。
李女士的設想固然美好,但也失之偏頗,過於理想化。在結尾我不得不說一句“正確的廢話”:實踐之中更多是創造與知識的平衡,玩耍與遊戲的平衡,這才是適用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教育——當然,這很難。
回應
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了這麼多年,日本的所有東西都深深的影響台灣,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會把日本看作完美也不難理解。
那個磚家是台灣人,就是來大陸忽悠人的,把你後代忽悠成傻叉,對誰好誰心裡明白!台灣人就會騙不是嗎?
寬鬆教育,快樂教育都是藉機完成社會分層而已,日本也不打算玩什麼快樂教育了,要回歸嚴厲教育了,怎麼開始借台巴狗忽悠中國來了。。
不必對台巴的話太當回事,一個七分上大學的地方,能有什麼教育水平。。
所謂天堂教室,寬鬆教育是騙普通老百姓的,溫水煮青蛙而已。
http://www.guancha.cn/suzhelun/2016_12_20_385087_2.shtml
“天堂教室”的教育方式為了培育學生的求知慾和求知能力,犧牲了太多傳授知識的時間。或許也許有人會說,養成了能力,來日方長,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有得是時間學。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知識的機會成本是越來越高的,尤其是大學高年級之後。可以說,“天堂教室”對高年級學生肯定不適用,對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管用嗎?組織得當的話,或許是管用的。但不論怎麼說,三年級還在學習71×8,真的是太慢了。
“天堂教室”,連日本也無福消受
碰巧我班上的學生,因為父母工作的緣故從幼兒園到初中斷斷續續在日本讀過幾年書,我拿著李女士的文章向他請教。
他向我提供的信息是:至少在上高中之前,日本的公立學校課上幾乎不教什麼東西。公立學校的任務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包括學業。想要考東京大學?那就花錢補課吧!我在日本旅遊時也發現,熊本這樣的小城市,大街上補習機構的密度遠超上海,跟香港差不多。
日本電影《墊底辣妹》中,除去女主角,多數學生對學習心不在焉。
那麼私立學校呢?私立學校確實對學習抓得很緊,但數量極少。以名古屋為例,私立小學一共也就只有兩三家。日本教育更多是“天堂教室”的功勞,還是滿大街的大小補習機構的貢獻,還要打個問號。
對於這一教育模式帶來的後果,日本社會早已開始反思:飽受詬病的“寬鬆世代”,由高昂的補習費進一步拉開的貧富學生差距。就連日本學界也痛感,今天的教育下,也許很難再出現連續獲得諾貝爾獎的盛況。
甚至李女士看到的“日本式”課堂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都很難說。我的學生親身經歷的日本課堂,確實有不經教學直接讓學生做練習的教學方法,他們稱其為“挑戰”,每堂課的“挑戰”只有5-10分鐘。其他時間,通常還是老師來講授。
至於學生上課回答問題舉不舉手,這主要取決於老師的性格,多數老師還是要求學生舉手的。面對冷場的同學,其他同學是否會認真傾聽,則是取決於學生自己,愛聽的自然會聽,不愛聽的也不會因為“無所事事的體貼”就認真聽了。
李女士誇讚的“天堂教室”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契合了她心中的“教育烏托邦”?是日本的驕傲,還是日本的“病兆”?大概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我所在的學校已經是傳統意義上的“重點學校”,即便是這樣,如果把課堂變成李女士所推介的“日本式”的,讓全班40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言、講解和討論的機會,教學進度至少要拖慢到原來的1/5。
在一個多樣化班級裡,如果實施李女士口中的“天堂教室”,課堂節奏就取決於全班學得最慢的一批人。當然你可以說優等生給“差生”講解題目,可能比老師來講更讓人印象深刻;你也可以說優等生在給別人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鞏固自己的基礎。前一個判斷對不對?很難說。後一個判斷可能正確,但對於學得快的學生,主要任務可不只是鞏固基礎。在升學壓力下,即便學生們沒有意見,如果你是優等生的家長,會對此泰然處之嗎?
那麼是否能通過調整班級分配,讓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採用這種方法,減少討論的“損耗”呢?
也不行。上海在基礎教育階段不允許存在“快慢班”,所謂的“實驗班”、“科創班”已經是“擦邊球”,人數最多佔學生總數的20%左右。因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深知,如果將學生按成績分成三六九等,物以類聚,看似能讓老師選擇最高效的教學方式,結果卻是趨同的集體無益於學生的發展,更不用說“差班”還有集體自暴自棄的風險。
一味追求互幫互助,追求學習進度的公平,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我們不希望學得快的壓制學得慢的,學得慢的被落下;也不希望學得慢的拖累學得快的。要在這兩個結果中找平衡,這便是老師的責任之一,而非依靠學生緩慢地在互幫互助中摸索。
“天堂教室”真的管用嗎?拋開中國國情,我們就看“天堂教室”本身,在教育資源充沛的情況下,它是否真的有利於培養一個學生呢?
本質上學校對學生有兩大任務:一是讓學生受到好的教育,二是讓學生升入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兩者相輔相成,但不是完全等同的。而前一個任務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二是讓學生具備求知慾和求知能力。
而李女士所見到的“日本式”課堂,顯然是重視第二個方面。理論上,求知慾和求知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具備了求知欲與求知能力,就可以更好地去獲得自己當下需要的知識。
然而這又是有些人想當然的“美好”願景。脫離知識積累而談求知能力就如同不練拳腳招式而論內功心法,即使在武俠小說裡,也只有帶著“主角光環”的武學奇才,方能做到。
這當中有對求知能力獲取方式的理想化——以為只要給時間、互相幫助就能激發能力;也有對知識本身的誤解,知識儲備與求知欲本該是相輔相成的。
蘇哲倫:台灣教育者的“天堂教室”,我們無福消受
高中語文教師2016-12-20
不久前,觀察者網刊發了一篇台灣教育專家李貴玉女士談大陸教育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她說到“在大陸上課很緊張,因為這裡見不得冷場……只要發言的小孩說得比較慢……馬上有十幾個尖子生爭著舉手”;而作者在日本聽課時得到了另一種體驗:即使一個學生站起來半分鐘說不出話來,大家也會禮貌地等待他慢慢組織語言。在李女士看來,這可以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老師和同學們都成為學習的伙伴。
台灣教育工作者描述的“天堂教室”
李女士在文中著重介紹了日本的一節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學的是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在沒有經過任何教學的情況下直接出了兩道題71×8、56 ×8讓學生算,全班毫無懸念地只有極少數學生算對。然後老師再進行講解,過程中耐心地聽學生提出的諸如進位的疑問,然後由學生上台演算,同學們共同探討,在這期間老師適時地“消失”。
這是一個“天堂”般的課堂。如果能夠選擇,我也希望能在這樣的課堂上工作。在這裡,學生熱愛學習,勤於思考,每個人的努力都能夠得到尊重。大家彬彬有禮,齊心協力解決問題,老師也可以做一個“工匠”,而非“工頭”,看似順其自然,實則無為而治……每個學生因此得以培養出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而不是被灌輸。而老師呢?也就跟著活出了人的尊嚴。
日本對教育的重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諸如“甲午賠款第一投入軍火第二投入教育”、“二戰後日本勒緊褲腰帶給學生提供免費午餐”這樣真真假假的段子把我們的耳朵都磨出繭來。日本教育的成就不容忽視:21世紀以來,日本科學家幾乎年年獲得諾貝爾獎,且獲獎者中相當一部分是在日本大學接受的博士教育。在2015年的PISA測試中,日本中學生的表現排名第二,中國大陸則位居第十。
如此傲人的成績,日本教育當然有值得我們藉鑑的地方。實踐中,中國基礎教育界歷來重視日本的經驗,現在大行其道的“三維教學目標設計”就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教育學家梶田叡一的影響。但對於李貴玉女士推崇的日本教育模式,筆者作為一名大陸基礎教育工作者,恐怕不能完全同意。
中國教育的理性公平
那樣的“天堂教室”在中國的教育現實下不太可能實現。我們的教育資源總體是緊缺的,而且地區間差距極大。在筆者工作的上海,教育條件在大陸可以算得上名列前茅,但不同學區間仍有較大差距。
台灣教育專家李玉貴:我在大陸上課很緊張,因為這裡見不得冷場
本文原文刊於《當代教育家》雜誌2016年第9期。
李玉貴,台灣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台灣師鐸獎獲得者,日前在第十屆“新經典”大講壇上表示,我在大陸上課很緊張,因為只要發言的小孩說得比較慢,只要他說得磕磕絆絆、支支吾吾、斷斷續續,馬上就有十幾個尖子生爭著舉手。這時候,如果老師沒有專業自主又喜歡熱鬧的場面,他就真的會去點其他舉手的孩子,還會對原來發言的孩子說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說。
以下為文章全文:
作為老師,我們每天最努力要做的,是讓學生成為互學共學的伙伴,而不是學科教學。學生如果不互為學習夥伴,有再好的想法他都不會想跟同桌、跟好朋友分享,只會想舉手告訴老師,老師就只有累死。可是,正是我們塑造了這種文化,讓小孩誤認為,他的想法要得到老師認可才有存在的價值。
那麼,什麼才是“學習共同體”下的聽和說呢?
………
我在大陸上課很緊張,因為只要發言的小孩說得比較慢,只要他說得磕磕絆絆、支支吾吾、斷斷續續,馬上就有十幾個尖子生爭著舉手。這時候,如果老師沒有專業自主又喜歡熱鬧的場面,他就真的會去點其他舉手的孩子,還會對原來發言的孩子說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說。
告訴你,那已經是他這輩子想得最好的時候了。他正在努力搜尋、組織、關聯你的話題跟他的思緒的關係,他試圖將零碎的思維片斷組織成語言來跟大家溝通。但你卻因為沒有專業直覺而點了別的同學,而且別的同學回答得又快又好。於是,這個小孩就只能得到一個很差的自我印象,儘管老師和同學完全沒有惡意,但事實上他會越來越不愛講話。這就是課堂文化的敏感性。老師帶著溫暖的心去聽、去等,這些敏感性就會出現。
要建立學習共同體,需要改變的地方很多很多:誰在說話,為什麼要聆聽,怎樣溫暖地等待,等等,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要一直研究自己的課堂,請記住:修,是為了行。
回應
台灣日本都是一群玻璃心,小清新,不知道反躬自省,改過遷善,反倒無知有理,向短板看齊,想要拉低全世界智商去適應他們,真是病得不輕。
這就是教出日本“夏令營一代”和台灣“太陽花一代”的原因?
日本新一代比中國大陸的強嗎?我只看到台灣人無差別全角度跪舔。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後半句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別忘了
日本少數民族阿伊努面對日俄領土談判心情複雜
據日本共同社2016.12.14報導,日俄首腦會談即將於15、16兩日舉行,在日本統治時代前就居住在北方四島的阿伊努族(Ainu)後裔以復雜的心情關注著領土談判。居住在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人對兩國間的爭持感到疑惑,稱“那裡本來應該是阿伊努族的土地”。
據日本史料記載,北方四島最早是阿伊努族的生活地。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四個島嶼的名稱也來源於阿伊努語。江戶時代,前來進行海獺皮等交易的“松前藩”逐漸展開了統治。1855年,日本與俄羅斯簽署條約,確認四個島嶼歸屬日本。
報導稱,在北海道釧路市推廣阿伊努文化的秋邊日出男(56歲)憤怒表示“明治政府強行奪走了阿伊努族的土地。無法理解日本'歸還我們的領土'的主張”。秋邊的祖先是在北方四島附近進行狩獵捕魚的阿伊努族
、居住在釧路市的西田正男(70歲)出生在擇捉島,1歲時離開島嶼。西田在2008年、2009年訪問了擇捉島、國後島,見到居住在島上的俄羅斯人後意識到“讓他們離開島嶼很可能是不對的”。
報導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與俄總統普京會談後進行了內容說明,從其僵硬的表情可以看出推動領土問題取得進展的門檻依然很高。
安倍希望通過推動經濟合作,以促進北方領土的歸還。不過,安倍也承認即使按照俄方要求推進能源開發等,要讓實際控制北方四島長達70年的俄羅斯作出讓步“並不簡單”。
普京指出,1956年《日蘇共同宣言》僅寫明移交色丹和齒舞兩島。強調稱把包括擇捉和國後在內的四島納入討論“超出了共同宣言的範疇,完全是另一回事,是另外的問題”,他對於日本所要求的歸還四島表示出強硬態度。
回應
蝦夷獨立!
琉球獨立!
中國真的有必然學習日本的民族政策,蘇聯的民族政策就是一坨屎
你放著中國成功的經驗不用,去學習日本的民族政策,這不是抱著金碗去要飯嗎?
中國是文明型國家,不是民族國家。
民族論是西方人的概念,因為西方人解決不了各民族間的矛盾,他們還沒進化到可以用文化來凝聚各民族的階段。
從夏起,中國用文化融合消滅的民族不計其數,比如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是民族林立,信仰,文化,宗教都各不相同;比如三星堆,我們不能說它是漢文明,但是我們可以說它是華夏文明。
日本是一個島國,外來民族不能進入才保證了他們的單一性,這根本沒有可比性。
最後再說一句,日本本身的民族性比較強,以前經濟好的時候,還能裝一下,以現在日本的經濟的絕望,一旦日本經濟真的垮了,那麼在日本的中國人就要小心了。真的可能就是殺全家。13年在日本因為釣魚島問題,在琦玉縣的不少教授中文的學校和補習班的玻璃都被砸了。當時單位領導親自告訴我們,出門一定要2-3個人,堅決不能一個人出門。而且不要到日本人聚集多的地方。更不要去日本風俗街等右翼比較多的地方。真的很緊張,看日本的感覺都變了。
去留不就是看你對日本的愛有多深麼……收入就別扯了,一般的上班族靠那些收入活的比北上廣可累多了!房子又小……公民福利那些呵呵,懶得吐槽了
同意,我有一個高中和一個大學同學在日本留過學,基本可以確定,日本江河日下的趨勢不可扭轉,把未來放在這樣一個地方很不明智。說日本現在環境還好的,如果對福島核洩露這樣真正的大殺器都不介意的話,更沒有理由介意中國的環境問題。所以說,不論是從感情還是理智上,我對日本和喜歡日本的中國人都沒好感。
其實吧,日本要解決勞動力不足,還是從自身找原因找方法比較好,不是加班嚴重嗎?那好,嚴格規定,不許加班,減少加班,把加班文化當做糟粕宣傳。不是歧視女性嗎?那好,規定不許歧視女性,女性必須上班。這不就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且休閒休息時間多了,生孩子照顧孩子也有時間了。
十年之內中國的少子化會超過或與日本持平。降到每年出生1200萬,而中國的總人口是14億。意味著年輕的生產和消費人口將進一步萎縮,養老金繳納者進一步減少。領取者進一步增加。所以政府必須大力鼓勵生育,否則中國永遠實現不了中國夢。
農村出來的,即使鄉下有房但城裡沒房,哪個姑娘願意嫁給我?而想想現在的高房價,等能在城裡擁有自己的房子的時候,我估計都三十歲以後了。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農村生活安逸。回農村會被人認為你看這,上了十幾年學,一點出息都沒有,還呆在老家。不回去,就是自己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除了上班,…..
人生就是經歷,不可能人人得志,不可能人人飛黃騰達的,大部分人普通一生,健康就好,婚姻是遲早的事。
個人感覺,中國應該考慮一下,獨生子女出國不歸,他們的父母的養老金是否應該減半,家裡老人留給其他人養老,不太公平。
沒錯。中國水資源的承載力只有3億人口不到,你們這就要鼓勵生育?然後去讚美歐美好空氣好風景、抱怨國家烏煙瘴氣?
http://www.guancha.cn/huyisheng/2016_11_26_381886.shtml
另一方面,晚婚、不婚的盛行,日企的加班文化下職業女性工作壓力大,都使得日本的出生率不斷下降。日本工會總聯合會201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5年內在職懷孕的女性中有約40%未能如願取得育兒休假,厚生勞動省同年公佈的調查也顯示,日本設有婦產科的醫院數量創新低,連續24年不斷減少。
少子老齡化問題導致了日本國內勞動力不足。而日本若要謀求經濟復甦,勢必需要更多勞動力。日本政府在今年6月的內閣會議上通過的“日本複興戰略”中提出“將留學生在日本的就業率從目前的三成提高至五成”的目標,也包含了日本政府留住人才的願望。
但日本不斷放寬高端人才永住條件的施政方向能否算是對症下藥?放寬條件後的日本又是否真的能吸引到其所需要的人才?
其實日本缺少的勞動力不僅僅是高端人才,例如少子老齡化導致農村人口減少,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也頗為嚴重,新政策雖是為了吸引更多外國人,但對象卻依舊限於高端人才,引進的人才很難彌補這一塊的短缺。究其原因也只能說,比起完全的對症下藥,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內在移民制度上仍趨於謹慎。
另一方面,雖然對日本來說永住制度能幫日本留住人才,復甦經濟,好處顯而易見。可留學生們也不傻,如果留日只是被用作解決問題的工具,而回國機會更多,為什麼要留在日本呢?日本經濟光環的逐年黯淡、社會氛圍的封閉刻板,正不斷消磨它原本的吸引力。如何增加本國經濟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是日本政府需要直面的問題。全球範圍內的優秀人才爭奪戰中,日本必須將外國高端人才的訴求與本國的利益結合起來思考才能尋得一條雙贏的出路。
回應
想留在日本發展就職的多沒眼光啊,難道他們看不到中國現在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嗎?還是缺乏做一番事業的勇氣?回到中國可謂海闊天空任鳥飛,留在日本那破池子有什麼前途?不排除有些人在日本幹出一番天地的,便大多數人還是回國的居多吧
個人感覺,中國應該考慮一下,獨生子女出國不歸,他們的父母的養老金是否應該減半,畢竟孩子走了,家裡老人留給其他人養老,不太公平。
以我在日本的經歷,凡是在日本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因為他所在的日本企業需要對華貿易,也就是僱傭他們跟中國做生意用的。其實還是跟在國內一樣。還是那句話,在日本,要么是窮的只有一條命的,要么就是錢花不完的。中產就別出去了,出去就是被當羊毛薅羊毛的。
從在日工作本身來說,日本企業這個小環境也存在不少問題。日本企業文化相對保守,講究按部就班,工作比較死板。而且,加班文化根深蒂固,雖然安倍政府為糾正長時間勞動等現象,於今年9月在內閣官房下設立了“工作方式改革”推進室,並將工作方式改革視為實現“一億總活躍社會”的核心內容之一,但改革困難重重。且政府介入企業的加班問題,本身就說明了改革任重而道遠。日企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的問題讓處於抉擇中的留學生們覺得沒有信心適應在日工作。還有一些留學生認為,比起在日本工作,國內市場廣闊,經濟形勢更好,有更多的機會。
作為女生,日本對女性就業的態度,又讓我增加了一層疑慮。一方面,日本女性在職場受到的重視遠遠不如男性。根據最新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日本僅列第111位,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女性的參與與男性存在明顯差異。筆者曾在東京一女子大學做過相關問卷調查,結果近百份問卷中,有半數的女生都回答希望畢業後可以做家庭主婦,筆者驚訝之餘,發現其原因也頗為現實。離開職場不僅僅是男主內女主外觀念的影響,更多的是職場容不下自己,而離開又對家庭有實際好處。日本法律規定的產假遠長於中國,日本職場又講求效率,孕婦和新手媽媽常被認為是“給人添麻煩”,不少女性迫於壓力離開職場,日本媒體對這種歧視也多有報導。另一方面,日本法律規定,妻子沒有正式職業的情況下,作為補貼,丈夫需繳納的所得稅會相應減少。而日本的老人一般不會幫忙帶孩子,親力親為地育兒似乎成了日本已婚女性“性價比最高的選擇”。這樣的現實,反過來又進一步造成了職場上女性不受重視,這讓一些在日留學的女生覺得前途不甚光明。
綠卡新政能解決日本問題嗎?
儘管不知道政策效果將會如何,但從朋友圈的反應看,大家在查完一遍積分後,便不再討論。那麼,新政策真的能算得上是對外國人有誠意、對日本有好處的綠卡新政嗎?
首先,改善日本國內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形勢是日本政府的目的所在。若新政能幫日本將更多高端人才留住,對日本實現經濟復甦,緩解少子老齡化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都有巨大益處。
日本目前面臨著嚴重的少子老齡化問題。根據日本總務省9月發布的人口數據,日本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為27.3%。按照聯合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比例超過21%的定義,日本已經屬於“超老齡化”國家。為籌措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的社會保障費用,國家債務持續增加。
但這一政策的“雞肋”之處也顯而易見。如果是打定決心從此留在日本的學生,相比永久居留權,加入日本國籍的條件更簡單,只需要在日本連續居住5年以上,並有日本住址。也就是說,畢業後不久就有資格申請。
雖然加入日本國籍後,能獲得作為日本國民的政治權利,且持日本護照,但是在日華人中,入日籍並不算主流。這當中有入籍後回中國不便的原因,也有歷史情感的原因,比如有留學生就直言,自己“在日本生活是一回事,但情感上不願意變成日本人”。
去還是留,是個問題
中國學生當初選擇日本,不少是因為日本留學費用比歐美略低,加上同屬亞洲國家,文化和地理上和中國相對較近。
近幾年,在日留學生人數連續3年增加,包括尚未進入就業期的學生在內,截至2015年5月,達到約20萬人,其中有45.2%來自中國大陸。
其中選擇在日本就業的也不斷增加,而其中佔比例最大的就是中國留學生。日本法務省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從日本的學校畢業後直接在日就業的外國留學生相比十年前增長了近1.5倍,創紀錄地達到15,657人。其中,中國大陸留學生有9847人。
傾向於留日的學生給出的理由差不多:日本居住環境好,社會保障相對完善。在日本就業的話,收入略高於國內。同時,日本企業中終身僱用制度仍為主流,入職後也相對穩定。按照原政策,工作幾年後一般也可以拿到永久居住的資格(即綠卡)。
而傾向於畢業回國的學生則認為,在日本永久居住面臨著不少現實問題。
比如大環境上外國人很難完全融入日本社會。日本民族比較單一,完全不同於美國那樣的移民國家。就連日本人自己也承認,還偶爾調侃自己的“島民心態”。生活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島國,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日本人謹慎而內向的國民性格,日本原美國駐日大使賴肖爾就曾說,“日本人總是把我們與他們,即日本人與其他各國人民之間的界限劃分得很清楚”,對此不少留學生在與日本人的接觸中也有實際感受,很難真正與日本朋友深交,客氣和禮貌之外還有一段一直被保持著的距離。
胡怡晟:日本再降“綠卡”門檻,留學生卻很猶豫
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生在讀 2016-11-26
上週,一條新聞在日本留學生圈裡快速擴散著——日本推出了新“綠卡製度”(日本稱永久居住權)。原本需要連續10年在日,且交稅年限不少於5年才能拿到的“日本綠卡”,如今不僅縮短了年數要求,還引入了適用於留學生的積分制。
消息剛出來,身邊的同學都開始算自己的積分:本科畢業後來日讀研的研究生,大多畢業後就能拿到60分左右,距離日本政府設定的合格線70分僅有10分之差。而博士畢業甚至可以妥妥拿到80分。對於留學生而言,原本需要奮鬥到30幾歲才能到手的日本綠卡一下子“觸手可及”。
過去相對美澳更為“傲嬌”的日本為什麼放低門檻?而留日學生們買賬嗎?
不斷放寬的日本“綠卡”制度
據日本法務省官網介紹,在現行製度下,外國人在日本獲得永住權,原則上需要在日居留10年以上,且其中的納稅年限不少於5年。
而日本政府擬出台的新制度實施後,將對外國人的學歷、職歷、年收入、年齡和研究成果等各項進行評分。若達到合格線,可取得“高度專門職”簽證,持該簽證的外國人申請永久居住權所需的居留時長將縮短至3年,獲得高分的外國人可為一年。據日本媒體報導,負責出入境管理的法務省正加緊設計具體制度,最快將在今年內與執政黨展開協調,修改相關政策與法規。
其實日本在2012年就已經引入了積分制,只是留學生幾乎很難達到規定的積分要求。當時,日本政府面向大學教授、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等年收入和技能達到一定水平的外國人,實施了居留資格優惠措施“高級人才積分制度”。該制度把通常所需的“居留滿10年才能獲得永住權”的期限縮短到5年。2014年,日本政府以IT及醫療等尖端技術研究者、從事新材料等開發的人才、跨國企業經營者等三種人才為對象,進一步將5年期限縮短到了3年。這些高級人才在新的積分制下,可將申請所需最短居住年限縮至1年。
日本不斷放寬“綠卡”制度,意圖留下高端人才
留不留日?留學生之間難免討論一番。有人說,新制度下在日本工作幾年後,30歲不到就能拿到永住資格,何樂而不為?如果獲得永住權,就可省去更新簽證的麻煩,購房或創業等時更易從銀行貸款,選擇職業時也更自由,不受所持簽證種類的限制。
如果說百年老店多的好壞可以見仁見智,那麼日本錯過了互聯網革命,則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日本,經常被作為另一個工匠精神代表國家的德國也錯過了互聯網革命,整個歐洲也是如此。跟中國的淘寶、微博、微信等超級應用相比,日本、德國的互聯網產品乏善可陳。在世界前十大互聯網企業中,美國有6個,中國有4個,其他國家沒有。百年老店的垂而不死,新興產業的缺失,創業氛圍的稀薄,是否都和日本、德國的工匠精神有正相關呢?
如何樹立工匠精神
社會能否形成工匠精神的風氣,關鍵在於製度提供什麼樣的激勵:讓精益求精者得利,還是讓假冒偽劣者得利?如果制度的導向不變,光是呼籲工人精益求精,還安於清貧,那就純屬緣木求魚。
以中國的國土與人口規模和人民的進取心,中國的前景是成為一個像美國那樣的國家,我們也很少稱讚美國工人有工匠精神。中國提倡工匠精神,是為了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而不是為了在這個變動不居的世界求穩。美國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創造出新產業的能力,以及大人口基數在邊際收益遞增的網絡中的優勢。中國在網絡人口基數方面比美國有過之而不及,如果在創新方面追上或接近美國,再加上工匠精神的培養,前途就不可限量!
回應
客觀,冷靜,全面,這才是實事求是!
理性中肯有見識,還比較深刻!我被作者說服了。
創新才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工匠精神是懼怕改變的說辭!
一手抓創新,一手抓認真;兩手都要硬。
創新才是出路,工匠畢竟囿於一個局部零件或工藝,通過創新代替這個工藝,那才是我們的追求。就像數控機床代替高級工一樣。當然,大多行業,機器還代替不了人,這個階段,提倡工匠精神還是需要的。
http://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6_11_23_381490.shtml
相關新聞
中國首台2萬瓦光纖激光器2016.11.22裝機 將打破美國壟斷,進口降價40%。
回應
盲目的抵制外國貨一點意義都沒有,生產好的產品和外國貨競爭才最好。
一個國家的製造vs整個世界的高端: 中國真是真心不容易,國力要和美國比,福利要和北歐比,環境要和加拿大比,機械要和德國日本比,華為中興要和蘋果三星比聯想要和ibm比,長城奇瑞要和通用豐田比,龍芯要和intel比, c919要和波音空客比 ...
……在工藝品時代也許這套社會體系能給日本帶來他們自己都想像不到的輝煌,但是從互聯網時代開始,產業變革逐漸打碎這一切,彷彿歷史底蘊的積累在蠻荒者面前顯得弱不禁風。事情不僅僅是工匠社會的日本無緣互聯網技術潮流那麼簡單,互聯網革命意味著一系列經濟模式革命、商業策略創新和勞動分工流轉,新興商業概念如專利流氓律師團、產業鏈一波流、山寨推塔流、技術標準合縱連橫、訂單卡位等等層出不窮。不隨機應變則必死無疑。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使得全球的開放經濟體的idea更容易傳播共享,思想顛覆更頻繁,產業變革會以分佈式的方式加速進行。工匠精神不僅難以受益,而且被工匠精神固化的經濟體會受到更高頻率的變革衝擊。
而日本社會的補救方法反而是進一步加強對這種固化體制的保護,簡直是逆潮流,“大而不能倒”已經是讓很多國家的經濟界煩惱的一件事了,日本不僅有“大而不能倒”,還有“老而不能倒”,日本社會的百年老店怎麼能倒?即使是三井三菱財團以外沒爹沒娘的老字號或者百年小作坊,就算負債超過200%還是得硬撐,申請破產難於上青天,且上游供應商的工匠圈和下游採購商的工匠圈都不希望失去一個高度匹配的熟悉事物。一旦某個產業衰落,整條泛產業鏈的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就越發低下;而且產業上下游互相拖後腿,匠人精神往往造成產品線在上游對本土特定供應商過度依賴,在下游對特定採購商過度依賴,說的直白點,某些工匠換個產品設備線或商業規則就不會做了。
例如:荷蘭芯片光刻機霸主ASML公司打殘了日本尼康佳能的芯片光刻機,從此ASML壟斷了全球光刻機中高端市場,結果卻導致整個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都潰敗了,破壞範圍超過華爾街的最初預期,事後總結的原因之一就是匠人精神導致日本產業供應鏈固化,一個堡壘失守,整個王國淪陷。
上面說到日本有許多百年老店“老而不能倒”。實際上,我國媒體經常引用類似這樣的數據:“ 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我們為什麼需要工匠精神?》)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媒體和上引文的作者俱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你怎麼認為呢?
這在我隨後的實習中也深有感觸。當時我實習的地點在京都,離京都大學不遠,所以也有機會認識了一些京都大學的學生,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幾乎沒有一個人對創業感興趣,真的是沒有一個人!對他們而言,進入一家大公司,有一個好的、穩定的未來是最重要的。而創業的成本實在太高了,一旦放棄去大公司而選擇創業,萬一創業失敗的話,他們就很難再獲得那些大公司的青睞。所以,這也讓我充分認識到,雖然日本有著優秀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在“改善”方面也精益求精,但在創業層面顯然有著很大的民族局限性。
黃征宇說日本幾乎沒有任何創新,有些誇大其詞。日本的2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不是白給的。不過這話還是有其合理成分。日本在已有框架下的改進非常多,很多地方改進到極致,這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然而自己發展出新的框架,確實比較少見。有投資人發現,全世界最有創業氣氛的就是中美兩國,日本和歐洲都很少有人創業。顯然,這不是日本和歐洲蓬勃向上的標誌。
其實不止在科技方面,日本古往今來一直缺少有世界影響力的原創思想。任何一個稍微對哲學有些愛好的人,都能舉出不少德國、法國、英國哲學家的名字,並對他們的學說如數家珍。但日本的哲學家呢?大多數人壓根想不起來。福澤諭吉、坂本龍馬、幸德秋水都是很有思想的人,不過在日本之外的影響基本上微乎其微。這幾位思想家,大概都算思想的工匠吧。
前面這些例子中,工匠精神最多只是轉移了焦點,本身還是好的。而在下面這個例子中,作者直接認為工匠精神屬於失敗的原因。這個例子就是荷蘭的ASML如何擊敗日本的光刻企業(《日本垮下的另一個半導體產業——光刻機》):
日本除了少數小眾領域可以吃老本,其他領域都明顯衰敗。被情懷媒體炒作的所謂“工匠精神”恰恰是日本殭屍經濟的病因之一。
工匠精神會形成企業的自我路線束縛,與日本社會分工固化相輔相成,互為副產物。日本的社會分工固化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企業的工匠道德綁架無形中把日本產業鏈的路線逼到了非主流。當技術路線和企業戰略走錯方向,技術聯盟站錯隊時,後果可想而知,再多努力都是徒勞,再多的精雕細琢都是浪費資源、徒增債務,有些日企甚至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某些日本的失敗技術路線如等離子體面板、交叉射頻、藍光等撞了南牆後想回頭也沒機會了,太晚了。
從不擴張的壽司店思考開去,我們會發現上述Hard Lock螺母的故事可以反過來解讀。中國高鐵向Hard Lock工業株式會社訂購螺母,這固然是Hard Lock的成功,不過中國高鐵超過了日本高鐵,是不是中國的成功呢?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對日本產品是全方位的仰視,從汽車到電視,從摩托車到收音機。那時我們羨慕的都是整機,哪裡顧得上零件。後來引進日本生產線,是以有多少零件中國造為自豪的,號稱提高國產率。現在居然反過來了,中國的整機上用日本的零部件,這是多大的改變?任何沒有預設立場的人,都能看出來。
很明顯,中國的地位上升了,日本的地位相對下降了。正常的日本人應該對在整機競爭中的失敗有危機感。如果有日本人因為中國整機用日本零部件就沾沾自喜,那麼他已經把自己的國家定位為零部件供應商,在心裡退出整機層面的競爭了。
宇沃資本董事長黃征宇有一篇文章《最早源自中國的工匠精神現在去了哪裡?》,裡面提到一個有趣的觀察:極致的“工匠精神”背後是日本人對創業失敗的極大恐懼。他寫道:
在敬佩日本“工匠精神”的同時,我也發現,日本不是一個創造性的民族,他雖然可以精益求精,但幾乎沒有任何創新。我記得當時和日本同事交流時,問了他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日本發展這麼快,科技也很發達,到底有什麼東西是日本人發明的?當時他楞了一下,笑著說,暫時想不出來,回去查一下明天再告訴我。而到了第二天,他還是沒有想出來。於是我就問了另一個日本同事,他也不知道。然後到了第三天,這位同事告訴我說,隨身聽是日本人發明的,我隨即告訴他也不是日本人發明的。他雖然有些不爽,但後來還是承認了。
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感覺到,雖然日本在“工匠精神”方面的確做到了極致,但是創新不足。我也和這個同事探討了原因。他說,對日本人來說,他們很怕創新帶來的失敗,因為失敗對個人發展以及家庭幸福的影響都太大了。
很多日本人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能考入京都大學或東京大學,因為進了這些頂尖大學,他們的命運就會被改變。從這些大學畢業的學生,如果選擇進政府工作,生活水平會很穩定,只要自己努力一些,就會有很好的前途;如果選擇進大公司,也會有不錯的發展空間。但他們很少會選擇去創業,因為一旦創業失敗,他的履歷上將會留下失敗的記錄,無論政府機構還是大企業就很難再接受他們,所以創業對日本人來說,失敗成本非常大。
袁嵐峰:工匠精神的正反兩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風雲學會會長2016-11-23
近年來,對“工匠精神”的呼喚在中國逐漸興盛,蔚為大觀。2016年進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後,這個詞更是熾手可熱。就其本意而論,工匠精神顯然是好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恆、愛崗敬業、守正創新。
不過,“工匠精神”這個詞在輿論場中似乎常被過度解讀,把一些本不屬於它的意涵栽了上去。在一些情況下,工匠精神的語言產生了一種“現實扭曲力場”,把本該理解為負面的事給解釋成了正面。又在一些情況下,工匠精神掩蓋不了大方向的失敗,甚至還加重了失敗。
下面先看對工匠精神的宣傳中的消極一面。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做法,是把“安於清貧”描述成工匠精神的一部分。錯在哪裡呢?讓我們看一個經常作為工匠精神宣傳的例子(《永不鬆動的螺母工匠精神,讓你知道與日本的距離》):
全世界包括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科技水平遙遙領先的國家都要向日本一家只有四十五人的小公司訂購小小的螺母。Hard Lock螺母永不鬆動,結構卻比市面上其他同類螺母複雜的多,成本也高,銷售價格更是比其他螺母高了百分之三十。
我們很敬佩永不鬆動的Hard Lock螺母,這確實是工匠精神的好例子。不過請注意,它的售價比其他螺母高30%,發明者寧可兼職去做其他工作也不降價。工匠精神是為了賺錢的!在市場經濟時代,讓工匠安於清貧,是嚴重過時的宣傳套路,簡直要成為高級黑。
再來看下一種錯誤。日本的壽司店是一個經常舉的例子(《呼喚“工匠精神”》):
好萊塢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和丈夫去東京一家著名壽司店吃壽司,發現壽司好吃到讓她這個素食主義者都欲罷不能,但發現店裡只有6個座位。她一開始很好奇為什麼不擴張,後來朋友向她解釋:東京所有最棒的飯店都這麼小,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對事物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悅。
這個藝術境界,確實很高。不過,如果你學過微觀經濟學,你就會忍不住問一句:為什麼不擴張呢?擴張不是會賺到更高的利潤嗎?這樣不是安於現狀、小富即安嗎?中國如果有人做類似的事情,一定會被這樣質疑的!
日媒:在日留學生45%為中國人 畢業普遍不留日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016.10.18報導,按生源地來看,亞洲留學生超過19萬人,來自中國大陸的達94111人,是最多的。
外國留學生中,70%的本科畢業生希望在日本就業,但實際只有30%找到工作。取得博士學位的也低於20%。每年共有1萬名留學生在畢業後到日本以外的國家就業。
熟知日本的外國高端人才的“流失”問題日漸深刻。
這種趨勢不僅限於留學生,1999年-2013年日本有近9000名外國人才淨流出。在納入調查對象的25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的淨流出高居第3位。而美國和中國則是近1萬人的淨流入。
日本的企業文化是人才流失的一個背景。很多外國人認為日本企業存在“職責和工作內容不透明”、“基於能力和成果的人事評價不充分”和“長時間勞動”等問題。有留學生表示了不滿,“日本就職活動的機制很獨特,難以理解”。
此外,外國人才對日本居留資格製度的不滿也很強烈。外國人要想獲得日本永久居留權,需要連續在日本居住10年,從申請到批准也需要數月時間。對此,有人表示“批准條件嚴格”、“手續麻煩,耗費時間”。
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速6.7%之外,還需讀懂這些經濟數據 2016-10-19
就業好於預期,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自2013年6月份以來首次低於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長3.5%,第二產業增長6.1%,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則增長7.6%。過去我們常常說“保八”,因為只有在8%的增速下,就業才能得到有效保證。而現在之所以無虞,皆因服務業的飛速發展。
劉迪:“低智商社會”,我們能避免嗎 2016-10-14 環球時報
《低智商社會》是日本企管學家大前研一2010年出版的暢銷書。在書中,他辛辣地展示、批評了日本社會諸領域智商集體下降的問題。該書並未直接涉及中國,但據說大前曾在訪華觀感中提到,中國街市按摩店林立,而書店卻難尋踪影,國民讀書量不及日本數十分之一,中國也具備“低智商社會”一些特徵。
在日本,大前給人的形像是特立獨行,他的許多言辭比較激進,但他數年前指出的問題依然存在,且更加嚴重。
儘管有研究稱,人類的“視覺空間智商”不斷增加,但這種“智商”的增加,無法解決我們人類生存的困惑乃至危機。那個時代,我們在竹簡、木簡、玉帛、銅器、鐵器、動物骨頭、羊皮、石頭上記錄人類文明,不斷再定義自己的本質。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網購 2016-06-13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我們首先來關注兩個數據:第一,阿里巴巴的一年的銷售額占到了中國零售總額的16% 。在2015 年,日本人家庭中,參加過網購的比例只有27% 。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本人,這一年當中沒有一次的網購記錄。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網購?幾位網友把理由可以歸納5 點:第一是網上的東西便宜,有的比實體店要便宜一半。第二,網上的商品豐富,要啥有啥。第三呢!是便利,電腦手機上直接下單,不用去商店,東西就會直接送到家。第四,網購有一種遊戲的感覺,容易讓人上癮。光棍節那一刻,你不上網去一起搶購點東西,總感覺到自己很邊緣很落後。第五,中國西部和農村地區,商業不發達,商品稀缺,這些群體成了最大的網購人群。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網購理由: 良好的購物環境,網上和實體店的價格一樣,那就是居民區商業配套設施的完備,還有日本人對於物質慾望的不強烈。
為何沒有“嘀嘀打車”? 2016-06-22
日本是一個交通十分發達的國家,在街頭,手一招就過來幾輛車,完全享受不到在北京街頭冷凍半小時還打不到車的痛苦。但是,這是一個錯覺。如果你在日本的家裡,或者在公司,想叫一輛出租車的話,那就不是這麼回事。你必須給出租車公司打電話預約,如果你想去東京成田機場,或者去東京羽田機場,想利用他們的定額制的出租車,對不起,那得提前一個小時預約,否則沒戲。
我們在中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如果想打車的話,利用嘀嘀打車或者快車、專車的APP 軟件,動動手指就能很快約到車,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十分便捷。日本也知道嘀嘀打車這個軟件,想利用這一軟件賺錢的人也不少,但是日本為什麼就發展不起來,形成不了像中國這樣一個叫車服務系統呢?這是因為日本社會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法律障礙。
中國雖然也有很完備的法律體系,但是,許多時候,人們還是覺得,只要能夠推動經濟發展,有利於市場繁榮,事情與法律有些抵觸,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後慢慢修改完善就行。中國的這一種相對靈活的做法,確實有利於新生事物的成長,有利於新產業的發展。也有利緩解城市打車難、行車難問題,同時也為中國的出租車市場引進一種競爭態勢。但是,嘀嘀打車、專車和快車等的出現,確實也導致了一些無證營業黑車的橫行,衝擊了出租車市場。在“ 要市場,還是要法律 ” 的選擇上,中國多數人顯然是選擇了 “ 要市場 ” 。
日本孩子為何沒人想當老闆? 2016-06-30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他們的理想當中,有兩個職業是沒能進入前10 名,這兩個職業,一是公司老闆,二是軍人。
吉田教授跟我說,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首先是,日本社會對於企業經營者,沒有把它作為一種英雄進行宣傳.......日本成年人都知道創業的艱難,當老闆的不容易。自然,父母親也很少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去當老闆。日本的大學畢業生,很少有人畢業後去創業,都樂意去當一個公司的白領。老闆並不是“有錢人”的代名詞,更多的是需要承擔一份經營企業的艱苦和責任。
日本年輕人的生存壓力到底有多大? 2016-06-17
總體來講,中國年輕人的最大壓力來自生活的壓力,結婚、買房子還貸,買車還要名牌的,有了孩子開始為能夠上名校,考出全班第一名犧牲腦細胞。而日本的年輕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工作,必須認真幹,而且還要幹得比人家好。
日本人對待孩子與中國有何不同? 2016-07-31
我把中國的這一種家庭關係,稱作是一種“相互依賴關係”,父母親把自己的感情依賴於孩子,而孩子把自己的生活依賴於父母。這一種相互依賴關係,使得中國的家庭關係變得十分的緊密,除了血緣的親情,還包含了一種經濟利益。
我覺得,日本人的家庭,它是屬於一種“相互依存關係”。日本孩子生下後,你就別期望有公公婆婆或者外公外婆幫你養,在日本,養孩子是父母親自己的事,不是上一代人的事。所以,許多的公司白領在結婚後,要么推遲生孩子,要么生了孩子立即辭職。......日本人的家庭關係,有兩個“清清楚楚”,第一個清清楚楚是錢,第二個清清楚楚是時間。....我們會看到,日本也有一些老人願意成為流浪漢,而不會去找自己的子女蹭飯。而一些子女明明知道父親流浪在外,也不會把父親找回來。
我們很難斷言,中國人的家庭關係模式好,還是日本人的家庭關係模式好,我想每一個國家的家庭關係,都有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甚至地理環境的影響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為什麼9成日本人不喜歡中國? 2016-09-25 徐静波
中日兩國的這一項調查是從 2005 年開始,每年實施一次,今年是第 12 次。今年的調查是在 8-9 月間實施的,日本接受調查的為 1000 人,而中國接受調查的為 1587 人。調查結果顯示,有 91.6% 的日本民眾表示對中國 “ 沒有好感 ” ,而去年的這一數據為 88.8% 。中國民眾有 76.7% 的人表示對日本沒有好感,而去年這一數據為 78.3% 。這說明,日本人對中國的討厭感在上升,而中國人對於日本的討厭感在下降。
日本人對中國沒有好感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中國的海警船和戰鬥機經常進入日本主張擁有主權的釣魚島附近的領海領空,這個比例占到 64% 。第二個原因,是認為中國在國際社會採取的一些行動總是讓人感覺到一種霸道,這個比例占到 51% 。第三個原因,是認為中國在能源開發問題上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實行自我中心主義,這個比例占到 49% 。第四個原因,是認為中國不遵守國際行為規則,這個比例占到 48% 。
而中國人對於日本沒有好感的最大原因,是認為日本在歷史問題上沒有很好的謝罪和反省,這個比例為 63% 。第二個原因,是認為在釣魚島問題上搞國有化侵害中國主權,這個比例佔 60% 。第三個原因,是認為日本勾結美國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圍堵中國,這個比例占到 48% 。第四個原因,是認為日本的個別政治家經常發表一些不恰當的言論,這個比例占到 44% 。
看了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發現,日本人沉浸在現實問題當中,而中國人是沉浸在歷史問題當中。
........
我自己也是一個媒體人,在日本從事新聞工作已經 21 年,是一步步看著中日兩國關係從友好轉為惡化,由惡化轉為對立。作為這一歷史的見證人,兩國的媒體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不應該把這些問題進行過度的炒作,甚至成為一種煽動民意的手段。
另外,中國有關部門也需要改變一些對日本的輿論公關和宣傳的方式,讓更多的日本民眾心平氣和地了解中國政府和中國人的真實想法,通過一種和風細雨的方式,讓日本人能夠接受的手段來宣傳我們的主張,講好中國故事,而不是單純的說教與批判。
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是國際關係中的特例,也是日本對外關係中的特例
當代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係只是國際法和外交中的一種說法,而非現實常態,國家之間事實上的不平等才是常態。一個國家的國民平等地看待和對待另一個國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曾在“仰視”和“俯視”之間兩次交替,今天又出現了“厭惡”和“恐懼”,的確是國際關係中的特例,也是日本對外關係中的特例。
拿日美關係來說,從1854年佩里將軍率領美國艦隊強行敲開日本國門到今天,兩國實力對比的天平一直朝美國傾斜,除了太平洋戰爭期間以外,日本一直“仰視美國”。在日韓關係中,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強佔了朝鮮半島並據之為殖民地,至今在國力指標的主要方面優於韓國,所以日本對韓國和除中國外的東亞其他國家從未有“仰視”之感。日本對俄羅斯不乏疏離感,而對歐洲主要國家,現在則可以談得上“平視”。對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日本都沒有“仰視變俯視”、“厭惡”加“恐懼”的特殊情結。理解日本對華態度的這種特殊性,才能理解中日關係為何陷入了一個長期的難解之結。
我聽到過國內一些評論者,包括一些日本問題研究者,認為日本民族生性缺乏平等意識,只懂得尊崇和服從強者,輕慢弱者;日本人之所以現在還不尊重中國,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強大。他們說,等到中國實力足夠強大,在國際上跟美國平起平坐乃至超越美國,日本人就會乖乖地服氣,就像現在對美國那樣,對中國俯首稱臣。
對於日本的民族性,我沒有做過研究,也沒有資格評論。但就本書所寫到的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在日本的形象而言,難以支持這一立論。一項調查顯示,許多日本人承認中國已經是一個強國,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最好的結果,就是強大了以後,中國能夠做個'溫柔的巨人'”。
只要中國社會在繼續進步,中國在日本人眼中的形象就會越來越好
本書提到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俄羅斯、中國、印度、德國和美國五個國家中,日本人最喜歡的國家是美國,比例高達48.9%,其次為德國(36%)、印度(9.3 %)、中國(4.1%),喜愛程度最低的是俄羅斯。喜歡美國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政治民主和經濟發達;喜歡中國的主要原因則是中國的燦爛文化和高速發展的經濟。
讀《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形象》 2016-06-18 1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一書專門研究從古到今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其意義不言而喻。書中不僅運用了豐富翔實的資料,而且字裡行間透出作者對中日關係深入細緻的觀察,促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的良苦用心,以及對改善雙邊關係的殷切期待。 王秀麗、梁雲祥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或仰視,或俯視,日本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過中國
讀了本書對中日關係變遷史的陳述後最深的感受,是日本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過中國。古代日本懷著敬畏、崇拜之心仰視中國,全方位學習、模仿和接受中國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明治維新之後,特別是在甲午戰爭打敗中國、日俄戰爭重創俄國之後,日本轉而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同歐美列強平起平坐。“對中國的親近感和敬畏之心永遠成為過去,輕視乃至蔑視中國和中國人的民族沙文主義甚囂塵上”,直至侵略、奴役中國。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顯著提升;而其時的日本不僅經濟凋零,還不得不接受美國的軍事佔領,無權擁有正規軍隊。按理說,戰後的日本該仰視中國了。可惜的是,中國很快陷入內戰,聯合國的中國席位又長期被台灣當局佔據。不過,正如本書所揭示的,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日本社會主流的中國觀再次對中國開始充滿崇拜和憧憬之情,而且這次的崇拜與憧憬不同於歷史上日本人對作為日本文化源頭的中國文化長期抱有的崇拜與憧憬,而是一種對通過革命手段建立新國家的嚮往,認為新中國的道路才是日本應該走的道路。同時,在面對一個值得崇拜的中國時,他們自然認識到了近代以來日本對中國所犯的各種罪行,於是在崇拜感的同時又多了一層反省和贖罪的意識。”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日本對中國的社會實際有了更多了解,日本的經濟實力遠強於中國,不少人又開始同情中國,希望能夠幫助中國改變相對落後的狀況。換句話說,“仰視”又一次轉為“俯視”。
冷戰結束前後中國國內的政治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關係中出現的多重摩擦,加上中國實力的迅速上升,使日本的中國觀又一次發生轉變,可以說既非“仰視”或“俯視”,又非“平視”,而是本書作者所說的“厭惡”和“恐懼”。我相信,這兩個令人不快而且吃驚的詞語是作者經過仔細斟酌才使用的,也許是準確和客觀的,也因此而發人深思。
一些歐美國家注意到了日本人這種短暫“離開”工作的休息法,開始討論是否應當讓員工有午睡時間。不過,首先需要改變的是“工作中打盹的人是懦夫”的偏見。許多知名公司,比如Nike、Google、《河粉屯郵報》都給員工提供專門的睡覺設施。許多日本公司也建立了專門的午休機制,東京則有不少提供午睡空間的咖啡館和膠囊旅館。
至於那些政治家、醫生、經理等成功人士們宣稱自己每天只需睡四五個小時的強大能力,壹讀君覺得不要膜拜。拿破崙說“男人睡4小時,女人睡5小時,蠢人睡6小時”,結果自己總在馬背上睡著;撒切爾夫人說自己睡覺從來不超4小時,最終在晚年患上了老年癡呆。
相關新聞
工作過度會過勞死? 來看看日本的血汗故事2016-10-11 聯合新聞網
回應
日本人精神狀態這麼差
日本人最愛上班放羊,下班用功,不知道在搞什麼鬼,自己除了錯誤還推卸責任
公知大V噴子:人家霓虹國干淨衛生,哪兒哪兒都比咱們清潔.日本社會治安好,睡覺時不用擔心錢包被別人順走。居眠是日本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斯泰格認為,這種習慣讓日本成年人能在他人注視下安然入睡,尤其是狹窄的空間使日本人對噪音和忙亂不敏感。許多日本人也表示有人陪伴時的睡眠質量更好,比如2011年海嘯襲擊時,數百人不得不擠在避難所裡,然而這麼多人一起睡覺讓他們更放鬆、更易入睡。
至於對學校和辦公室裡睡覺的廣泛寬容,斯泰格提出,“居眠”完全不同於“打盹”和“睡眠”,重點在於“居”。雖然一名員工看似在閉眼神遊、精神溜號,但在需要時,他們能立刻返回到所處的環境中來。
根據“融入社會環境”的理論分析,“居眠”可以看作是一種底層介入,溜號的人通過身體姿態、身體語言等方式保持符合可支配介入活動的印象。
壹讀君給你翻譯過來,就是不要睡得太深,達到一種似睡非睡、睡中有醒、醒中有睡的天人合一的混沌狀態。至於打呼嚕或者脫衣服睡想都別想。畢竟,居眠也要參照基本法
雖然在日本,工作中小睡一會兒是被廣泛接受和理解的,但並不是說你可以在辦公室睡得昏天黑地。
假如你剛來到一家新公司,就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工作積極性,這個時候居眠就是不合時宜的。但如果你是混跡多年的老油條,而且眼下的工作或會議跟你不直接相關,這時候小憩一會兒無傷大雅。而如果你已經榮陞公司老闆,就沒人敢打擾你的美夢了。
另外,要注意居眠的姿勢,奧義是表現出“盡力掙扎後不小心睡著”的狀態。據斯泰格分析:“你得假裝很積極地參加會議,做出很專注的樣子。坐好,稍微低下頭,好像你正心無旁騖地聽著。”找一個穩固的姿勢,便可以成功睡上5分鐘、30分鐘、1小時……別人要是和你說話,你需要醒來回答。最重要的是,要確定會議的哪個階段可以睡覺。
這英國專家的良心,也是大大地壞了。
此外,東方社會高度崇尚謙虛,一般人不會到處吹噓自己有多勤奮,這就需要一些巧妙方法獲得認可。你看,我這麼累,快病倒了,都是因為過去工作太努力了,這時候忍不住地小憩一番,表明我一直都很辛苦。而且雖然累得打瞌睡,但仍竭力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
勤奮是美德。在筋疲力盡或疾病纏身的情況下,仍堅持工作的人表現出的是勤奮、責任感和犧牲精神,是如假包換的正能量。所以,如果他們因為勞累或感冒而酣然入睡,別人會原諒他,並強行解釋為“睡魔”襲來。
因此,人們也就習慣了在地鐵裡坐著或站著睡覺的上班族,不會有人把你揪起來給老人讓座,前提是不至於在地鐵裡被擠成相片。此外,政治家在國會上、公司老總在開會時打瞌睡都能被廣為接受,老師也認為最勤奮的學生是那些深夜學習的,所以不會在課堂上把相約周公的學生叫醒。
日本政府甚至推薦國民在白天找機會小憩來恢復精力,建議中午時段午睡30分鐘左右。在這一點上,前首相菅直人以身作則。
似睡非睡,睡中有醒,醒中有睡,天人合一
恰恰相反,在西方,工作時睡覺是很尷尬的行為,說明此人缺乏自製力。而在日本,工作中打盹被認為是值得尊敬的,簡直就是戰士身上的傷疤,等同於“沒時間吃午飯”以及“250封沒來得及回复的郵件”。
對於這一現象,日語裡還有專門的詞彙inemuri,不同於“小憩”,它對應的漢字是“居眠”。其中,“居”意味著“當下、在場”,“眠”就是睡覺。翻譯過來,大意就是“睡在當下”,指在“工作間隙短暫睡眠”。
可換個角度想,如果在床上多睡一會兒是懶惰,那開會或工作時睡覺就是勤奮?學生學到深夜是努力,第二天聽課時卻能補覺?英國人類學家布里吉特·斯泰格(Brigitte Steger)對這種矛盾意識產生了興趣,在攻讀博士期間專門研究了日本人“居眠”的文化含義。
理想狀態下,人們的生活狀態似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從古至今,人類的睡眠習慣從來沒有嚴格遵循過某種規律。在電燈出現前,古代城市存在宵禁,也有文獻記錄許多人深夜不睡,沉浸於喝酒、聊天和保健活動,這種夜不歸宿是被眾人批評的。
同時,人們普遍覺得挑燈夜讀是美德,卻沒考慮過夜間學習的低效率、耗費的燈油以及鑿壁偷光給別人添麻煩。另一方面,無論在儒家還是佛教的思想中,早起是絕對值得鼓勵的,“晚睡早起”成為了有文化有品德的人的象徵。
另一方面,東西方對於父母與子女同寢的態度也截然不同。在英國,父母讓兒童從嬰兒時期起就在單獨的臥室中睡覺,目的是讓他學會獨立入睡,並建立有規律的睡眠習慣。然而,日本人主張父母與子女同寢直到上學年齡,理由是這樣能消除兒童的緊張情緒,還有助於塑造獨立和適應社會的人格。
日本人為什麼愛到處亂睡? 2016-06-23 壹讀百科
夏天來了,又到了打盹的季節。人們總是能為犯困找到各種理由(藉口),比如“桑拿天”燥熱、吃得太撐、上班路上時間太長乃至“昨晚熬夜寫稿(看球)來著”,一不小心還能被領導誤認為是勤奮工作的優秀員工,總之做到了一年四季無接縫地犯困。
然而日本人民才是把打盹做到了極致。無論在地鐵、辦公室、咖啡館還是地下通道,不管站著坐著蹲著,11區的男女老少不分場合不分時間都能酣然入睡,嚇壞了不少初來乍到的外國友人。這種全民習慣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24小時戰鬥吧!日本人!
嗜睡,如果不是身體原因,通常就是因為缺覺。外界總是把日本人和“勤奮”、“加班”聯繫到一起,這種刻板印象靠得住嗎?
不同研究均表明,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是世界上最少的,其次是韓國。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調查顯示,日本人平均每天只睡約6小時22分鐘,而且只有8%的人能確保睡足8小時,1/3以上的日本人經常感到睡眠不足。
民間調查顯示,東京居民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僅為5小時46分,而上海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可以達到7小時28分鐘。總務省2012年發布的《社會生活基本調查》顯示,日本的平均就寢時間是23點15分,東京等大城市是23點41分;起床時間全國平均為6點37分,大城市則是6點44分至6點52分。
並不是日本人天生具有少睡覺的神力。1941年,90%的日本人都在23點以前睡覺,到70年代,大部分日本人接近午夜才睡,2000年時甚至到了1點。但從1970年以來,人們的起床時間幾乎沒變過。
現代社會讓大多數人被迫進入了“夜間模式”。
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正值泡沫經濟的巔峰,人們的生活也處於高度忙碌狀態,整天忙於工作和交際,睡覺要靠擠才有時間。一條能量飲料的廣告語頗為流行:“誰能24小時不停戰鬥?商人!商人!日本商人!”
大概相當於“咱們工人有力量”。
“不睡覺、不休息”是許多日本人追求的目標。商務人士很少能在5、6點鍾正常下班,工作往往會自動延續到加班之後的聚會,之後再坐很長時間的火車回家,住在公司附近對城市人實在奢侈。
時至今日,日本仍然有著發達的、毫不避諱的色情業。雖然日語裡也有像エロオヤジ(色老頭)、変態之類的關於性的髒話,但是像這樣的髒話更多的是指向人行為的不正當,更多的是貶損對方的道德,並未直接就把性行為直接定性為可以侮辱人的事情。
再說“先人”。中國的宗族社會裡,個人的價值是捆綁在家族上的,對一個家族最嚴厲的懲罰除了族誅就是“隳宗廟”。而日本那邊,個人的價值是依附在整個社會等級之上的。
所以什麼是重要的,什麼就是被冒犯的。英語中用“上帝”做口頭禪,用“下地獄”罵人,中國人不信上帝,只把自家媽媽掛在嘴邊。日本歷史上沒有影響力極大的宗教,對性的態度開放,在秩序上更講究等級的忠誠。所以不罵上帝,不用生殖器彰顯叛逆,也覺得問候別人媽媽沒什麼意思。在孤獨死氾濫成災的日本社會裡,你問候一句某個日本人的媽媽,他大概會迷茫兩秒:“誒?你說我母親?我已經兩年沒聯繫過她了,有什麼事嗎?”
那日本人用什麼發洩情緒?
在重視等級的日本社會,不說敬語是一個很朋克的選擇。比如說日語裡常見的てめー(你這傢伙)就顯得十分放蕩不羈,但是翻譯成漢語後就難以感受到級別的變化,禁忌感也大打折扣。
總之日本人愛說髒話也常說髒話,“日本人不愛說髒話”是一種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會。就是了解得少,看的多了,自然會發現異國文化里語言的精妙:豈可修!苦搜!貼滅!啊吼!A嘍雞雞!不用知道什麼意思,大聲吼出來就行了。
參考資料:
《中日における下品な言葉の比較》,本值班壹讀君畢業論文,2016年5月;
《髒話文化史》,露絲·韋津利,文匯出版社,2008年2月
回應
看來還是文化差異的原因。
似乎有些道理,每個民族都有罵人的語言,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越能刺痛對方,罵人越有效果,也就是越狠毒”。
確實感覺日本人比中國人文明多了,日本人守規矩,有禮貌,工作認真,講道理.
中國文明程度和日本沒法比,落後100年吧少說。
講真的,能把罵人修煉成一種技巧的,大概也只有天朝了,美國人就知道法克,謝特,日本也就一句八嘎,說到底還是文化的差異吧。比起天朝問候全家加祖先,骨灰拌飯靈車漂移墳頭蹦迪什麼的,真是low爆了。往好聽了說天朝文化波大莖深,往難聽了說,呵呵呵呵
髒話的殺傷力
使用髒話的目的在於冒犯對方,越能戳到痛處越好,越打破禁忌越好。
越是場面上不可討論的話題,就越被髒話所青睞。屎尿屁引起人們的反感,髒話中就頻頻提到屎尿屁;隨意點評別人的容貌品性是不禮貌的,髒話就直接把別人的容貌品性定性(麻子臉,變態)。
然而這些都沒有性和死亡來得禁忌,所以關於性和死亡的髒話幾乎就是最惡毒的詛咒。舉個例子,老師罵你一句“蠢貨”,你可能覺得老師只是比較沒素質,老師罵你一句“你怎麼不被車撞死呢”,這就非常過分了。老師要是把生殖器掛嘴邊,就可以考慮錄下來上傳到社交網絡了。
日本人不說什麼髒話
髒話就是打破禁忌。如果某事物並非禁忌,那麼該事物就沒有被打破的必要。也就是說,日本人之所以不說“日你先人”,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日你先人”沒那麼禁忌。
從語法上分析這個詞組。“日”是東西,對像是“你先人”。這顯然一般不是事實,而是表達這一種詛咒,並假裝它會發生。
表示性行為的詞是最常見的髒話。英語中也有與之對應的“fuck”,都可同時做語氣詞和動詞使用。我們的文化默認性行為是禁忌的,在西方那一套裡,性也是被默認為是禁忌的。但是不能順水推舟的認為性行為在日本文化中也是禁忌的。
日本人對待性的態度,和中國以及基督教世界都不同。在日本官方神話兼史書《古事記》中,他們對萬物初生是這麼描述的:
伊邪那岐問其妹曰:「汝身者如何成也?」伊邪那美答曰:「妾身層層鑄成,然未成處有一處在。」故伊邪那岐詔:「吾身亦層層鑄也,尚有凸餘處一,故以此吾身之餘處,刺塞汝身之未成處,為完美態而生國土,奈何?」伊邪那美答「然善。」如此應而伊邪那岐又詔:「既此,吾倆行繞天之禦柱,逢而為婚!」
翻譯過來大概就是男神問女神,你的身體是什麼樣?女神說我的身體長得挺好,就是有個地方沒長好。男神說正好,我的身體多了一塊,用我身上多餘的地方填補你身上缺少的地方怎麼樣?女神說好。
在日本《古事記》並非禁書,它的地位差不多相當於《史記》之於中國。
從這段文字中大致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性的態度。就是從古代起,日本人就認為性並無特別的禁忌之處,是可以正常地去描述的事情。這與《聖經》裡遮遮掩掩地偷吃個禁果,或者那種甩甩泥巴就造人的糊弄孩子的神話有本質的區別。
日本人為什麼不愛說髒話2016-05-30
一般中國人對日本的印像很極端,不是窮凶極惡就是剛健清潔。尤其是後者,從萬人聚會廣場上一片紙不留,到社長動不動就就登門道歉兩小時,日本人的文明總是被吹得天花亂墜又似乎一切都是真的。
比如說在說髒話這件事上,日本人好像真的不是那麼愛說髒話。是我們對他們的髒話缺乏了解嗎?還是日本人真的就有那麼文明?
其實問題只在於日本人說不說“丟辣媽”。
日本人說什麼髒話?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的是,日本人是要說髒話的。
髒話或許起源於某種咒語,古老的巫術都相信語言有賦予事物意義、促使某件事實現的神奇力量。在另一方面,髒話還有宣洩情感的作用。爆粗不僅能讓人宣洩壓力和情緒,還能顯著增強一個人忍受痛苦的能力。
日語作為一種發展成熟的語言,也和其他文明一樣有著發達的詛咒和情緒宣洩系統。日語中的髒話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1.用骯髒的事物比喻對方:雜魚(ざご)、畜生(ちくしょう)、屎(くそ)
2.貶低對方的外貌:醜女(ブス)、蠢臉(ばかづら)、臉醜(見にくい顔)、外八字(外足)
3.貶低對方的才能:蠢材(あほ)、沒用的傢伙(役立たず)、弱小的蟲子(よわむし)、完蛋玩意(できそこない)
4.貶低對方的品德:色老頭(エロオヤジ)、變態(へんたい)、下流(げひん)、色狼(どエッチ)
5.根據對方的特點進行貶低:老掉牙的武士(はぬけのさむらい) 、中國佬(毛唐) 、棒子(キムチ)
6.通過不使用敬語表達情緒:你這傢伙(てめー)去死(死ね)吃招吧!(くらえ)
形式種類還是很豐富的。但是這些髒話一不罵爹娘,二不把生殖器掛嘴邊。所以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日本人不愛說髒話,大概就是因為我們總覺得日本人說的髒話不夠臟。翻來覆去幾句“畜生”“醜女”,放在沒分級制度的電視劇裡表現表現人物性格的粗狂還行,真在現實生活中,這幾個詞兒罵到五年級就不夠用了。這就顯得十分文明了。然而日本人就真的是因為文明才不攻擊爹媽、祖先和描述交配行為嗎?
80年代中期,因為經濟泡沫化,房價出現了不可思議的急劇增長,為了添補家用、支付龐大的物價壓力,將近有700萬人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於此同時,歐美國家的人民還在過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
90年代經濟好不容易好轉,但加班文化卻因此愈演愈烈,在那時,過勞死彷彿就是種可怕的流行病,每年死亡的人數不斷再攀升,完全沒有減少的跡象。
專家發現,過勞死的最大元兇,在於缺乏睡眠和壓力,因為少了足夠的休息,會增加免疫系統失調的機率、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幾乎沒有因為沒睡覺就直接死亡的例證。
此外,也沒有病症可以直接表明壓力與心臟病之間的直接關係,只是壓力可能會讓人想多抽菸、喝酒、暴飲暴食,變成引發重病的壞習慣。
報導中發現,過勞死有時候並非完全是缺乏睡眠與壓力導致,有時候甚至是待在辦公室時間之長短也有影響──主管咄咄逼人的嘴臉、老闆頤指氣使的態度、同事勾心鬥角的氛圍──研究在統計60萬人工作行為和健康紀錄後發現,每週工作55小時的人之中風機率,比工作40小時的人多出1/3。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過度加班的現象已經在全球蔓延,比方說在墨西哥,一個人的全年工作時間高達2246小時;若是在中國,每年也有60萬人過勞死,相當於一天就有1600人因為工作忙碌引發的迸發症過世。
卡利庫柏還說,「有的時候,其實加班完全是沒必要的,關鍵在於主管的臉色。」他強調這種「露臉文化」對公司效率的影響,因為很多人怕準時下班,只會被認為工作太少或很有效率,而加諸更多工作在其身上,最終變相的形成「假裝自己很忙」的表象。
因此,別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無論工作多忙,該休息就是該休息,多把工作與生活分開,如果工作量太大,盡量與主管溝通,找到一個最能合乎比例原則的方式,畢竟,人生絕對不該是只有工作,還有家庭、友誼、感情的情誼維持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過度會過勞死? 來看看日本的血汗故事2016-10-11 聯合新聞網
現代人忙碌於工作,這已是個無法抹滅又不爭的事實,強烈的工作壓力、被生活逼迫的無奈,交織出許多內心深層的感慨。特別是在這個通訊軟體當道、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我們似乎該積極待命、永遠無法離開崗位。
特別是在亞洲,緊湊的生活勾勒出許多上班族疲於奔命的心酸,怕成績趕不上別人、擔憂提案會被否定、焦慮產品滯銷的難堪,當蠟燭兩頭燒、沒有時間喘口氣時,「過勞死」很有可能就此發生──這也是源自日本的辭彙「karoshi」。
有人會懷疑,人有沒有可能真的過勞死?還是那只是新聞上危言聳聽的案例?
Kenij Hamada是日本東京一家證券公司的員工,有一個妻子,生活道德感與職業上進心非常強烈,他對工作十分積極,一天往往要上班超過15小時,回家後還花4小時處理公務。某天,他趴在桌上一動也不動地休息,起初同事還以為他是睡著,但沒想到是斷了心跳,死於心臟病發,時年才42歲──這樣的慘痛教訓,每個月都會在日本上演。
《BBC》報導,日本一直到1987年,在為數不少的高階經理人相繼過世後,才開始正式著手了解過勞死的箇中原因,這時也才建立了統計數據,以便勞動部門予以補償:如果確定勞工因為過勞而死亡,其家庭一年可獲得約60萬台幣之補助。
可怕的是,從當年開始建立統計數據以來,一年大約都百件案例左右,但一直到2015年,過勞死的事件已經超過2310起,這還不包含沒有受到管制的案例。日本過勞死受害者委員會便表示,一年可能至少超過1萬起,已經跟每年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數相當。
因為有太多的受害者,是因為過度勞累、缺乏睡眠、長時間緊繃的壓力,使得肝、心等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進而迸發其它後遺症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而死亡。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心理壓力專家卡利庫柏(Cary Cooper)就說,歷經二戰的失敗後,日本人都成了工作狂,他們的工時位於全球的首位。
他分析,在二戰後,「努力工作」成了當地人最重要的使命感,賺錢除了養家活口,還能重建家園,心理上的滿足填補了失敗的空洞。企業也樂於這種職場文化產生,於是挹注資金到職員的娛樂、休閒、教育、養育托付上。
日本大漲最低工資是“好心辦壞事” 2016-07-29 日本天天“蔣”
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康莊大道的核心是什麼?當然是“加薪”!最近,日本又加薪了!7月28日,日本政府通過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強力方案,其中包括把最低工資調高3%,漲幅創下歷史新高。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大漲工資”!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針對漲工資一事表示,“通過提高最低薪資來刺激消費極為重要,這將有助於日本擺脫通縮,促進經濟進入正向增長周期。”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希望通過漲工資來吸引更多女性以及高齡者參與就業市場,從而填補嚴重的勞動力缺口,促進經濟發展。並且,政策適用於超過職工總數四成的非正式職員,可以讓貧困階層的人們生活更安穩。
有人可能認為,52元人民幣是一個挺高的最低工資。事實上,日本的最低工資水平在各個先進國家當中是相當低的。根據OECD的數據,日本最低工資只是法國、德國等國最低工資水準的60%。所以說,提高最低工資水準對日本來說,是“趕”而不是“超”。
不過,政府定調,買單的還是企業。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最難受的還是中小企業。日本的中小企業紛紛表示,這些年政府的扶助政策越來越少,稅費卻越繳越多。公司還沒有發展起來,現在人員費用的負擔又讓人無法承受。因此,愁眉苦臉的日本中小企業,紛紛準備通過裁員來減輕負擔。這也意味著很多中下層日本民眾,反而將因最低工資大漲而丟掉寶貴的工作。
不僅是企業,民眾也有很多不滿的聲音。其中,“不公平”成為了憤慨的關鍵詞。3%一刀切,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上漲了25日元,達到900日元以上,而青森北海道等地區只上漲了21日元,漲後的最低工資還比東京的低200多日元。換句話說,因為大城市的工資基數高,實行3%這一同樣比例就能漲得更多,因此日本長期存在的地域貧富差距,將因此進一步擴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促進地方的勞動力繼續流向東京等大都市,讓本來已經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窮鄉僻壤,成為更加沒有活力的地方。
每次選舉時,日本政客們就會高喊“振興地方經濟”的口號,一旦上台,在漲工資這個問題上都沒有考慮到“振興地方”,其它方面就更令人懷疑了。而解決就業的主要力量中小企業也因此背上沉重負擔,無奈裁員,勢必將更多人拋入貧困大軍。這項彰顯“政府關心
而為了配合安倍的女性經濟學,日本還專門推出了一部旨在擴大女性僱用及升遷機會的法律——《女性活躍推進法》。目的就是要拓寬女性就業渠道,特別是推動男性佔絕對主導的建築類企業積極僱用女性。
要說日本為了扭轉經濟頹勢也是蠻拼的,用安倍的話講就是:日本女性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低下,日本必須要讓女性活躍起來,讓女性發揮更大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推動更多的日本女性走上工作崗位,讓她們幹活,不能在家待著吃閒飯。
實事求是的講,安倍的這一招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據統計,參與兼職和全職工作的日本女性勞動力今年2月已升至66%,打破歷史記錄,比2013年增長了5%。據高盛公司指出,日本女性勞動力的參與率甚至超過了美國的64%。而接下來,安倍還將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包括為更多兒童提供保育福利及相關設施,以及為公司提供更多資金以確保婦女享有更長產假等。
為了日本經濟的雄起,安倍一直在努力。可是,這次還是要提前給他潑瓢冷水,因為安倍的“女性經濟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或者說,它只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太骨感。
首先,日本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對女上司“天然很排斥”。日本社會傳統上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在大多數日本家庭中依然根深蒂固,相夫教子也被認為是日本女性的本分所在。如今,日本女性要革命了,要走上工作崗位,甚至要當日本大男人的頂頭上司了,這在很多日本人特別是日本男人看來,是很難接受的現實。據統計,日本上市公司董事會的女性比例僅為4%。就連一直熱捧安倍女性經濟學的日本職業母親協會主席Osu也承認:“在日本這樣的父權社會,日本女性想成為領導者或管理者的熱情並不是很高。”
其次,日本男女職工的不平等待遇讓女性對職場望而卻步。雖然安倍一直鼓吹要打造“一億總活躍社會”,但現實是,日本女性步入職場,依然要面臨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待遇。此外,日本由來已久的加班文化更是讓很多育兒媽媽感到吃不消,再加上日本國內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面對社會設置的諸多障礙,日本女性只能感嘆:想要工作,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最後,日本嚴重不足的公共服務設施拖了日本女性工作的後腿。還記得今年3月份,因為孩子進不了托兒所,一位日本年輕職場女性在博客上怒罵“日本去死”的事嗎?一方面政府號召女性去工作,另一方面卻解決不了“後勤問題”,讓日本女性面臨育兒與工作的兩難困境。
最後,日本年輕人開始高度關注人口老齡化。人口連續負增長的新聞一經曝出,就引起了日本年輕人在推特、臉書等社交媒體上的熱議,非常少見。此前,日本年輕人關註生活與娛樂信息,很少討論社會問題。此次的反常,說明日本人口老齡化的嚴重程度,已經讓以前不關心的人也感到了強烈危機。日本年輕人表示擔憂的同時,強烈要求政府改善生育條件和環境,拿出實際措施支持育齡產婦和多世代家庭。
實際上,政府的有效經濟支援是很起作用的。在日本整體生育嚴重乏力的背景下,也有一些逆流而上的地方。比如靜岡縣長泉町,就因為增加了育兒補助金出生率大增;而鹿兒島縣十島村也因為推出了育兒優惠住房措施,提高了人們的生育熱情。政府援助措施足以補償生育代價的地方,都出現了人口增長。可見,經濟條件是日本人不願生育的最大問題。
為此,要解決人口減少的問題,日本政府必須拿出真金白銀,退出以育兒補助為核心的新政。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日本政府早已債台高築。雖然安倍提出了各種“一億總活躍”政策,但杯水車薪的補助很難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實,開放移民也是解決少子化的重要手段。雖然日本人口數在不斷減少,但在日外國人卻不斷增加。據統計,日本共有217萬4469名外國人,比去年增加5.41%,東京的外國人最多,而增長最迅速的是長崎縣。如果日本政府難以拿出資金解決“少子化”,開放移民也不失是一個良策。
可惜,“島國文化”極強的日本,既不拿出足夠的錢來援助本國民眾生育,又有沒有勇氣開放移民,日本的人口數估計也只有一路跌下去。
安倍女性經濟學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 2016-08-26 日本天天“蔣”
一支箭、兩支箭、三支箭,安倍提振經濟之箭射個沒完沒了,但卻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日本經濟依然還是軟而不舉,舉而不堅。黔驢技窮之際,安倍近日又射了一箭,這一箭依然噱頭滿滿,被稱作“女性經濟學”。想要通過提高女性在企業中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增加日本勞動力數量,進而幫助經濟復甦。
安倍的“女性經濟學”政策主要包括:在2020年以前,把女性在企業管理層所佔比例由2013年的7.5%提升至30%;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公開女性高管比例;在2017年之前,新增40萬個負責照看孩子的處所,新增可照看1萬名學齡兒童的課後託管項目,以保障女性全天候投入工作。
最後,在野黨的“火力點”主要還集中在新安保法案、修憲問題上,轉向“安倍經濟學”還需一段時間。客觀來講,雖然以民進黨為首的各在野黨基本形成聯合對抗之勢,但是還未對“安倍經濟學”形成最有力的攻擊。這讓“安倍經濟學”有了喘息之機。
不過,從目前的民調形勢看,“安倍經濟學”的層層外衣已經被一件件剝去,僅剩的一條底褲也隨時可能落地,單靠心理戰術恐怕已經忽悠不了日本民眾。可以預見,面臨即將到來的參議院大選,安倍高調推進的經濟學或將成為日版的“參囧”,如何收場還得拭目以待。
日本陷入人口泥潭說到底還是個錢字 2016-08-19日本天天“蔣”
日本總務省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顯示,截止2016年1月1日,日本國內總人口數為1億2589萬1742人,比去年減少27萬1834人,連續7年負增長。而27萬1834人也創下了1968年有調查以來的最大降幅。
日本人口老齡化與負增長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此次日本人口的減少卻又顯現出新危機。
首先,四國地區成為新的人口“漏斗區”。此前,日本東北地區是人口負增長的重災區。雖然此次人口流失依舊嚴重,如秋田縣減少1.29%,青森縣減少1.12%,山形縣減少0.99%,穩居前三甲。但今年,東北地區又迎來了一個“難兄難弟”——處在九州與本州中間的四國地區。與東北地區一樣,四國地區也是不受日本政府待見的“乾兒子”,沒有什麼支撐產業,經濟不振讓人口負增長勢頭迅猛。該地區的高知縣人口減少0.95%,直逼山形縣的0.99%。而德島縣和愛媛縣的人口減少率也分別達到了0.84%和0.73%。由此可見,從地方來看,人口負增長已經不是東北地區的專利,四國地區也面臨後繼無人的難題。
其次,名古屋、關西都市圈也出現了人口減少的趨勢。很多人認為,人口移動一般是從落後地區流向發達地區,由農村流向城市。事實也是這樣,在日本1747個市區町村中,有1450個出現人口減少,超過了8成。東京都市圈則出現了8萬6164人的增長。然而,增長的僅僅只有東京,被譽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二的名古屋、關西都市圈卻出現了人口減少的跡象。由此可見,日本的人口已經不是向“一線城市”集中,而是向“一個城市”集中,這是日本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畸形惡化到極致的結果。
“安倍經濟學”的底褲說掉就掉 2016-06-30 日本天天“蔣”
隨著英國脫歐成功,避險資金導致日元飆升,通過瘋狂開動印鈔機支撐的日本企業利潤,一下減少了超過2萬億日元。即使不懂經濟學的民眾也徹底明白,這門被吹得天花亂墜的“經濟學”,訣竅其實只有一個:印鈔。隨著參議院大選公示日益臨近和各黨論戰的白熱化,民意調查顯示,“安倍經濟學”成為了焦點中的焦點。現在,表面光鮮、壯實的“安倍經濟學”被脫了個精光,只剩下一條沒有鬆緊帶的底褲,隨時可能落地。
自參議院大選籌備啟動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多次表明,將把“安倍經濟學”作為自身參選政策的重中之重加以推介。但是,對其而言,前景似乎並不樂觀。日本《每日新聞》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較上個月下滑7個百分點,不支持率上升6個百分點。其中,經濟因素十分突出。具體來看,高達61%的選民認為“安倍經濟學”需要重新審視,持肯定態度的僅有1/5多一點。不僅如此,即便安倍的支持者中,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安倍經濟學”有待重新規劃。分析人士指出,這全方位反映出“安倍經濟學”正在面臨徹底“露陷”的尷尬。
日本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張政治宣傳海報,安倍緊握拳頭宣稱“用經濟向民眾交出答卷”。政選在即,從民調上看,安倍的這科“經濟學”顯然不及格。不過,即便“說得比唱得好聽”,也必須承認,“安倍經濟學”還是一路連哄帶騙地走到如今,很好地吸引著輿論和選民的眼球,這其中安倍政府有著幾大絕招。
首先,拿小成果反复做大文章。安倍政府多次強調,減少數十萬的失業人數、把企業破產降至25年來最低水平、實現全國一級行政區劃稅收全員增收、增加過百萬的女性就業機會等等都是看得見的“成果”。咋一看,收穫頗豐,其實和持續低迷的經濟大勢相比,不過是漆黑之夜中的一個小亮點,而且自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滅以來,此前的內閣也不乏這種成績單。所謂的“成果論”儼然成為安倍為自己拉選票的主要招牌,不斷將其放大、給民眾洗腦。
其次,抓住民眾無奈之中仍有期待的心理。無疑,安倍把“經濟學”誇成一朵花的同時,也很擅長打造“坦誠”的對外姿態。不論是電視辯論節目還是街頭演說,安倍都強調“我承認經濟學仍在半途”。
首先,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生死觀念發生顛覆。日本自然災害多發,近年依然勢頭不減,甚至還出現類似3.11東日本大地震、關東洪水等特大型災害。天災面前,妻離子散,家庭破碎,直面死亡,也刺激著日本人重新審視生與死的問題。加之日本社會近年流行的“終活”風潮,生前更加淡定、積極、開放地考慮身後事的做法被眾多日本人所推崇。在其眼中,能夠以己之身幫助其他人及醫學發展,自然成為最具價值、最有名份的“臨終死法”之一。
其次,“百事”意識的淡薄化。隨著日本社會少子化、老齡化、小型家庭化等加劇,合家而葬、落葉歸根等葬禮、火化等傳統儀式和文化逐漸形式化和空洞化,人口減少和家族情感聯絡缺失,也催生了更多的“獨死族”。調查發現,願意捐獻器官與遺體的人當中,表示自己“無墓可入”“無親族可商量”的不在少數。
最後,減輕經濟負擔。在經濟大勢逐漸低迷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死不起”,殯葬成為一筆不小的開支。更多日本人對此既有現實尷尬和擔憂,也多懷著“給子孫和親人添麻煩”的心理負擔。由於醫療機構接納器官與遺體後,會在使用後負責火化剩餘部分並安葬,免費的遺體捐獻在經濟上也划算。
不得不說,日本在鼓勵器官與遺體捐獻上是很有一套的。每個國民的小小醫保卡上都會醒目寫明三個選項:“我在腦死亡及心臟停止後捐獻器官”、“我在心臟停止後捐獻器官”、“我不捐獻器官”,要求持卡人在上面選一個劃圈。只要你去看病,拿出醫保卡來,你的選擇就一清二楚。如果選了“我不捐獻器官”,你能否承受住每次去看病時,醫護人員“這個人只顧自己”的眼光,能否承受得住配偶子女不小心看到你醫保卡時,會給他們留下的自私形象。
日本民眾爭捐遺體致嚴重過剩不敢不捐 2016-07-04 日本天天“蔣”
提起“死無全屍”四個字時,相信很多中國人的“表情配置”是這樣的:惡狠狠、咬牙切齒、心中還帶出一絲絲發洩的快感。雖然各種千奇百怪的迷信說法,早已被現代科學證實為“怪力亂神”,可是器官及遺體捐獻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隨著時代的進步,為了公益捐出幾百毫升血,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相比起來,將器官與遺體和盤捐出,在不少中國人看來還是“細思極恐”。為此,中國在器官捐贈及屍體解剖方面長期存在來源不足的問題,導致很多本可挽救的生命無奈逝去。
有人說,這是東方文化惹的禍?可不一定。同屬東方文化圈的日本,民眾爭先恐後捐獻遺體,居然出現了大量過剩的情況,醫療機構頭痛不已甚至叫停,真讓人感嘆“飽漢不知餓漢飢”。
在日本,遺體捐贈被稱為“死馬當活馬醫”的重要前提。比喻雖不甚恰當,卻道出了器官及遺體捐贈對提高日本醫療水平的重要性。據統計,日本作為醫學發達國家之一,全國醫科類大學過百,均設有屍體解剖課程,而用於解剖的屍體高達98%是來自民間的踴躍捐贈。
上世紀50年代之前,遺體大多來自不明身份死者或無人認領者,數量稀少,供不應求,一度讓日本各大醫療機構急得撓破頭皮。1958年,東京大學“白菊會”成立,開啟日本現代正式意義上的“遺體捐獻”。雖然損害和破壞遺體在當時也被視為“大不敬”,但是隨著國民科學意識與公民責任的不斷增強,到了上世紀80年代日本遺體捐獻對醫學醫療的貢獻率就已經達到60%。而今,遺體捐獻者直線飆升,迫使眾多醫療機構不得不設定捐獻者註冊限制,向猛增的遺體捐獻“叫停”。
究其原因,隨著醫療機構設備和人員減少,器官及遺體的保管和事後處理成本不斷增加,而醫學分類進一步細化,也讓不少醫學機構年均可接納遺體需求和能力大幅下降。自願捐獻器官與遺體,本是件功德無量的善事,卻因過剩在日本成為新麻煩。而另一方面,民眾的捐獻熱情卻絲毫不減。
日本超三成女員工遭職場性騷擾為何被無視2016-07-05 日本天天“蔣
最近,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的一份調查結果,引發各界熱議。25歲至44歲的日本職業女性中,超過三分之一在工作單位遭受過性騷擾。其中,17%的人被男同事提出過性要求甚至強行發生了性關係!
三分之一這個數字已經非常觸目驚心。其實,這個數字已經比3年前有所減少。而與之相反的是,因為懷孕和分娩而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日本職場女性卻比3年前增長了15%。
為什麼如此之多的日本職業女性面臨著難堪且痛苦的性騷擾、孕騷擾?首先,日本工作單位里女性員工地位低下。員工規模100人以上的企業中,女性高管比例國際平均值為22%,但是日本只有8%。這從遭受性騷擾的職業女性工作性質也可以看出,有53.4%都是被稱為“企業鐘點工”的派遣社員。
其次,日本女性對應處理性騷擾、孕騷擾的隱忍態度。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的結果,遭受性騷擾後,只有10%的職場女性肯公開,其餘的都選擇打掉門牙往肚裡咽,甚至還有15%以上的人不堪受辱而自己辭職,既遭受了心靈傷害,又失去了穩定收入來源。而按照日本社會的潛規則,女性對男性的忍耐被視為一大傳統美德。因為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而勇敢將事情公開的人,反倒會引來各種指責與非議。
最後,除了性騷擾,困擾日本職業女性的另一大難題——孕騷擾的件數在逐年增多。僅日本各地勞動局掌握的數據就顯示,一年間就發生了3300多件,其中包括因為懷孕和分娩而被解僱或降職,以及有流產危險單位卻不批准請假的。這3300件還只是肯將問題公開的被害者,而不肯或是不敢找“組織”的人數將多出很多。
遭受孕騷擾最為嚴重的,就是被稱為“白衣天使”的日本女護士,常常因為懷孕而“折翼”。日本醫療勞動組合聯合會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過度勞累和休假請求被忽視,每10名懷孕的女護士裡就有1名在工作中流產,每3名中就有1名先兆性流產。
安倍政府天天叫嚷將女性作為經濟學戰略核心的同時,是否能真正關心一下女性現在所處的環境,先拿出一些配套措施。否則,不但現有的日本家庭主婦不敢走向社會,就連現有的職業女性都會紛紛選擇退出。
日本“職場新軍”的熱血和良心哪去了? 2016-10-05 日本天天“蔣”
無論是三菱汽車產品數據造假,還是東芝集團違規財務風波,創造了無數“神話”的日企,正遭遇著一波又一波的誠信危機。如果是個案倒也罷了,若再翻翻諸如日版“樓歪歪”等近年來的一系列“舊賬”,弄虛作假已經逐漸成為日本產業界的群體性問題。而惡劣的企業文化,不僅會讓企業走上邪路,員工的價值觀也會被扭曲,甚至本應銳氣十足的新員工也成了世故的“老油條”。近年來,日本企業新員工“昧良心”的問題,正在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最近,財團法人日本生產性本部所做的“2016年春季新入員工意識調查”發現,針對“如果上司指示為公司發展而採取有違良心的手段時怎麼辦”這一問題,竟有45.2%的人回答“照單全辦”。這也是2007年設置該問題以來的最高值。不僅如此,近10年來,“不知如何是好”的回答一直佔據主流。相比之下,表示可以堅定回絕的人比例長期維持在11%,可謂寥寥無幾。這種現像不禁令人發問:剛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應該是正義感與熱血爆棚的一群人,他們的道義、良心真的讓狗吃了?
從日本社會發展背景和企業傳統文化角度看,這一現象並非偶然,有著深層次的誘因。
首先,經濟下滑逼迫更多日企打“擦邊球”。隨著夏普等傳統產業品牌紛紛失色,日企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危機之下,一方面會催生改革,同樣也會滋生不法行為。在殘酷的競爭之下,拿下定單成為終極目標,提升業績淪為唯一真理。違規、違心做法的常態化讓員工對此習以為常,視其為正常的“潛規則”。
其次,“年功序列”、“終身僱傭”限制了新員工的正義感和道德心。時至今日,論資排輩式的提薪晉級、一輩子綁定的安穩飯碗,依然是日企文化的核心。
最後,民族性格也是原因之一。日本社會常被稱為“小心翼翼”的集團,內斂、克制和自律雖貴為優點,但在日益加深的閉塞環境之下,它也迫使越來越多的個體或選擇明哲保身,不肯與人發生衝突,或對團體內部不良現象視而不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表面看,這是從維護集體和諧出發,實則埋下諸多隱患,引發人性危機。
原本,“為公司注入新鮮氣息和血液”是新員工入職時的重大使命和獨特意義,不想卻前腳剛踏進來後腳就被“感染”。日本年輕職員“免疫力”的下降或消失,也讓問題不斷的日企未來重拾活力、東山再起從根兒上變得十分困難。
日本首都是東京?哪條規定了!2016-09-27 日本天天“蔣”
日本的首都是哪裡?相信很多小伙伴的回答是:“那還用說,當然是東京!這是常識好不好。咱們地理成績再不濟,也不要用這種送分題來證明偶是腦殘!”
不過,“常識”有時候也會被人質疑。最近,日本一名網友的無心之言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在推特上指出,弟弟用OkGoogle問日本首都在哪,起初遭到眾人嘲笑無知,但是隨後抖出的“日本根本無正式規定首都”的驚人真相,嚇壞眾人。
這可不是信口胡謅。日本的法律法規中,還真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確定首都是東京。如果有人拿這個說事,是可以理直氣壯的。如果非要找出點依據,只有一部《首都圈整備法》。這部1956年頒布的法律第一條規定東京、第二條規定埼玉、千葉、神奈川、茨城、栃木、群馬、山梨為“首都圈”可是,法律中只確定了“首都圈”,卻沒有任何關於東京是首都的規定。
那麼,日本的首都究竟是哪?一般來看,人們認為是東京,可是從法律上卻找不到任何依據。1950年6月28日,日本曾經頒布過一部《首都建設法》,其中第一條就明確規定“東京都是我們和平國家的首都”。可是,1956年6月9日這部法律被廢止,此後就一直沒有新的替換法律。
也有日本人認為,日本的首都應該是京都。其實,這種觀點也有問題。“京都派”認為,當時的國家元首明治天皇從京都御所搬遷至東京皇居時,沒有頒布過任何遷都令,因此京都依然是日本的首都。不過,明治維新時日本政府廢除了此前的一切法令,因此確定京都為首都的《平安京遷都令》也在此列。因此,從法律意義上看,“京都是首都”的說法也站不住腳。
所以不得不說,如今的日本根本沒有首都!何止是沒有首都,其實1999年前日本連規定國旗、國歌的法律也沒有,而且直到現在日本確定“國家元首”的法律都是空白。日本憲法中規定天皇是“國家象徵”,可是翻遍日本所有法律,也看不到關於“國家元首”的半條規定。
沒有法律意義上的首都、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國家元首”,日本人就靠約定俗成糊里糊塗過了幾十年,這與封建時代的大山村有啥區別。唉,向來號稱“先進法治國家”的日本,叫人情何以堪!
山東萊蕪一兒科醫生被患者家屬砍成重傷後身亡
2016.10.3上午,山東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以下簡稱“萊鋼醫院”)發生一起惡性傷醫案件。一名兒科醫生被患者家屬砍傷,其中頭部受傷嚴重,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終因傷勢過重去世。犯罪嫌疑人在砍傷受害者後,還一度阻止醫院對其進行搶救。
2016.1.21,犯罪嫌疑人陳某女兒在萊鋼醫院出生2天后因新生兒敗血症、肺炎等綜合症狀死亡。因其與萊鋼醫院未達成調解協議並懷恨在心,遂做出傷醫舉動。陳某之前多次來醫院鬧事,把醫院的辦公用品全給砸了。此外,陳某還曾多次找到醫院要求賠償,但雙方沒能協商達成一致。
這已不是2016年的第一起殺醫事件。2016年上半年,各地發生了多起暴力傷醫事件。而為了保障醫務人員和就醫患者的人身安全,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國保監會等9部門,自2016年7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1年的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相關新聞
衛計委公安部責成嚴厲懲辦山東萊蕪惡性涉醫刑事犯罪
回應
當時鬧事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被處理?早點拘了,悲劇很可能避免,該追究公安機關負責人和當地政府的責任了!按照瀆職罪嚴辦!
能怎麼處理?打砸辦公室,頂多也就行拘十幾天加賠錢,還想把人捉起來關個十年八年的?
“因其與萊鋼醫院未達成調解協議並懷恨在心,遂做出傷醫舉動。”這就是醫鬧不止的根本原因,每次醫院出人命就賠償,鬧越厲害賠越多。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醫鬧就不會停止,因為這是一條發財的捷徑。醫生保護我們的生命,誰來保護醫生的生命,心疼一線醫護人員。
為什麼以前的年代醫生和患者的關係那麼融洽呢?從來沒有聽說這些事情的發生,這是怎麼啦!
因為以前這種罪犯都是重判,即使沒達到判刑標準,也會留案底,其工作單位也得開除他,再也找不到工作,一家人都得挨餓。其實以前的醫療水平和醫護人員態度,比現在差一百條街。
事實就是高人一等,人類社會是有等級的,無關社會制度。看不慣沒關係,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改變,就去利用這個制度規則,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日本還有很多家庭主婦的,應該學中國讓更多女的也去上班啊!
好可憐,再看看中國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中國跳舞所謂大媽其實應該是大姐,40幾歲,50幾歲的人也是老人?不過60就不應該是老人。中國退休老人被逼再工作的很少,城市裡退休那真是退休了,農村老人無所謂退不退休,又沒有退休金拿,基本是活到老幹到老,幹不干一看家庭富裕不富裕,孩子孝順不孝順。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10_05_376224.shtml
新生兒患肺炎家屬簽字:如導致嚴重後果,本人必採取暴力手段
2016.10.5晚,長期關注醫患問題的@丁香園發布微博,內容為一張9月28日的《醫患溝通記錄》。在簽字一欄中,家屬是這樣寫的:“如因肺炎醫治不力,導致嚴重之後果,本人必將採取暴力手段!”
從記錄可看出,患者為剛出生1天的新生兒,男性。診斷內容為:1、新生兒肺炎;2、呼吸衰竭;3、新生兒貧血。患兒入院時呻吟、氣促,面色發紺。患兒入院後告病危,暖箱監護。
回應
建議醫生以收到人身威脅為由報警,並拒絕治療。讓那些煞筆自己醫去吧
這算恐嚇,必須果斷拒收並報警,然後等著拘留
建議不要在中國醫治,因為我華醫術沒高到100%起死回生,建議抓緊打飛的去民主的美利堅合眾國醫治,治不好也不會抱怨
口氣真大。這種人在美帝早被條子請走了。
都以為自己是皇帝,生殺予奪。真沒王法了嗎?
清朝的康熙皇帝,幼年夭折的兒子女兒共有23個,要按現在時下某些人的做法,不知要殺多少醫生,要醫院賠多少款,現在的某些老百姓比皇帝老兒還不講理、還殘暴、還不是人。
在日本,跟老齡化一樣嚴重的是年輕人都宅在家裡,這既可怕又有趣。
不是宅在家,如果在家依然可以工作可以有收入的話這倒沒啥,最大的問題是日本的年輕一代正在失去我們傳統觀念裡支撐國家活力的一切特質。
看NHK記錄片總有個莫名的感覺,日本是一個沒有朝氣,對未來並沒有多少期待的地方,感覺好像整個社會都絕望了一樣.壓抑,井然有序,暮氣沉沉。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日本電影《梄山節考》,講述過去的日本,由於資源缺乏,人到70就要被兒子背上梄山,讓老人活活餓死……別說是我們教會他的,這樣的民族天性,我們中華民族是絕對不會有的。
只有日本人想得出,做到死。八九十歲的老人,還不讓它退休,真是殘忍。
比較一下:同樣在古代,日本是《梄山節考》、是下克上;中國在比日本更古的時候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上面這段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會背,我貼出來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日本人和中國人相比,二者的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就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一個是極端自私自利和短視,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為一己私利不惜殘害他人;一個是胸懷天下,放眼未來,胸懷“天下為公”理想和抱負,努力為後代的美好生活努力奮鬥。
為防止重蹈日本覆轍,中國應把自身搞好,適當引進周邊國家人才作為高素質移民,別像日本人那麼保守,不願引進移民,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貪官寧願逃到東南亞沒人去日本?前一陣子安倍要推進一個移民政策遭到國民反對,中國要引以為戒
引進移民就會變成德國那樣,未來就改名叫中華斯坦把
別危言聳聽了,我們的人口問題比日本小得多,畢竟人口基數在哪擺著,再怎麼老齡化也不會缺乏勞動力,再說日本那種變態的人均壽命根本就是一群老不死的在拖累國家,我們也沒有這樣的問題。
中國在未來三十年時間中,可以有天量的三四五六線城市人力資源和資本湧入一二線城市,所以,能有一二線城市戶籍的人群是幸福的,也不用太擔心老齡化。
我覺得這是最不公平的,握有一二線戶籍就高人一等嗎,從計劃經濟時資源就向一二線城市傾斜,到了市場經濟的如今,他們依然養尊處優 何其荒謬
應對人口緊縮、超高齡化日本將全力打造“終身勞動”制
過去,日本企業為確保員工不會離職,制定“終身僱傭”制度,保證他們享有一生的福利。日本經濟走下坡之後,這一制度基本上已不存在。據聯合早報報導,日本內閣2016.10.4發布的《福利和勞動白皮書》指出,開始在高高齡化、人口緊縮的日本社會,努力打造一個“終生勞動”制度。
調查顯示,在40歲至59歲的日本男女中,有超過七成認為應當把“65歲以上”的高齡定義提升到“70歲以上”;並且希望退休後還能繼續留在職場。目前在日本,年近80歲但仍堅守在工作崗位的老人十分常見。有39%的人希望企業推動僱傭65歲以上老人;有36%的人希望政府制定退休後重聘制度;29%的人認為政府應強化老人職業諮詢服務。
在本世紀初,日本1.2億人口中,有20%年齡在65歲以上;而今,年齡超過80歲的日本老人數量已經突破一千萬大關,到2060年,將是每2.5人就有一個是老人。
日本現行製度中不允許外國人從事農業。為挽救農業人口危機,日本政府計劃開放門戶,引進外勞填補人手不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4日召開的國家戰略特區諮詢會議上表示將探討在特區的農業領域接納外國勞動者。厚生勞動省的專家討論會基本決定最早在2017年度將來自印尼等國的外國看護福祉人員就業範圍擴大到上門看護服務。此舉旨在為因人口減少及老齡化導致人手嚴重不足的工作場所確保勞動力。
回應
大核民族的厭老棄老的忘恩負義式善良高素質體現的淋淋盡致,大核民族的先進可是60年代這群老人拼死拼活拼出來的,現在被大核民族年輕人嫌棄了...
本子真是為大日本的複興奉獻終生呀!
日本醫院里居然集體謀殺老人,這樣的民族真噁心。
優秀的日本,驕傲的日本,呵呵。日本嗎,不就是那個軍國主義思想陰魂不散的人類敗類國家嗎?
以日本民族高於世界水品的自殺率來說,這項政策會使得日本自殺率進一步升高的可能性恐怕更大。
性趣缺缺 日年輕單身成人4成為處子身2016-09-19中央社
根據日本政府調查結果,年輕的單身成人中,有超過40%為處子之身,而近3/4男性沒有任何交往關係。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與法新社報導,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人「性致缺缺」的程度,日本當局也擔心生育率低迷和邁入高齡化社會帶來的連鎖反應。
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針對5000多名年齡介於18至34歲單身者的性生活進行調查。
調查發現,其中42%的男性和44%的女性從未有過性經驗。
這項於2015年6月進行的調查顯示,日本潔身守貞的人數逐年增加。
2005年進行的類似調查顯示,僅1/3的年輕單身者經常保持禁慾。
2015年的調查也發現,7/10的男性和近6/10的女性並未置身任何交往關係當中。
儘管難以直接與國際數據相比,日本人的性致似乎較其他已開發國家低迷。
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2010年的調查發現,年齡介於18至19歲的受訪者當中,有68%說自己仍是處子之身;保險套大廠杜蕾斯(Durex)同年在歐洲進行的研究則顯示,15至20歲者無性經驗的比例都比這要低得多。
舉例來說,德國20歲年輕人無性經驗的比例不到20%,即便是在社會風氣保守的土耳其,也只有37%。
回應
方正縣就是給日本開拓團建紀念碑的那個縣,可想而知哈日情節了!
不值得同情。
一個男女基本平等的國家的女人,嫁到一個男女還不太平等的國家,光這一點就很危險。
話說中國女性現在這麼公主,去了日本給人家當媳婦,能受得了?再加上身處異域,離婚太正常了吧。
當公主養的是城市中產階級以上階層的女兒,城市下層和農村的女孩是沒有這種待遇的。
外國的月亮果然比中國圓哈,中國已經一隻腳踏進超級大國的門檻了,咋還有那麼多人跪久了站不起來了呢。外國麼,去遊玩和購物就好,外嫁給外國的老頭和窮逼,就為了換張綠卡,484傻
這個我可以說下,畢竟在日本也呆過。女的嫁到日本的,一般兩種,一種就是家裡生活比較差或者說一般,為了虛榮心和改善生活和命運就嫁到日本,可以這樣說,她們的丈夫大部分都是日本底層生活的失敗者,都是最底層的日本人,要么沒有錢,要么就是老頭,甚至還有老頭窮逼騙婚的,所以可想而知她們的今後婚姻生活幾乎就已經註定了。在一部分就是白領小資對日本生活非常嚮往,家庭條件也非常好的,只是因為對於日本生活的嚮往而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日本男性而結婚,日本人往往有排外的情緒,在日本能娶西方女性的就認為是男性的榮耀,其次是日本女性,再其次是泰國這樣的,再在其次是韓國和台灣,最後是中國,最最後的就是東南亞越南老撾這樣的。很多日本老人不接受中國媳婦,而且日本大男子主義非常嚴重,很多中國女性特別是小資們都是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這樣,在日本男性的大男子主義跟中國女性的女權主義的碰撞就不可避免。只是很多女性雖然看似女權主義,可是真正受到傷害的時候,被人 扒了皮之後就之後暴露自己柔弱的一面,因為自己的虛榮而不敢離婚,害怕離婚。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9_10_374011.shtml
中國新娘在日本:離婚率高達40% 融入生活很困難2016-09-10
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中日跨國婚姻數量於2000年首次突破萬人大關,幾乎佔日本全國國際婚姻總數的三分之一。1993年,拿“日本人配偶永居”綠卡簽證的中國人(多數為女性)尚不足三萬人,到2008年已經大大突破10萬大軍。根據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外事辦數據,在2011年前後,每年都有200名以上的該縣女性嫁到日本,超過方正縣每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總數的十分之一。
當然,幸福的中日跨國夫婦也不少
離婚率高:40%的夫妻都散了
感情薄弱:矛盾叢生釀血案
隨著日本城市化的發展和出生率不斷下降,農村地區人口減少,加之很多農村女孩不願意再嫁給農民,紛紛湧入城市,日本農村男性面臨的結婚難問題愈發嚴重。日本農村家庭的長子又面臨傳宗接代的壓力,因此迎娶一個外國妻子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跨國婚姻應運而生。
由於歷史原因,方正縣的女性外嫁日本有著先天的便利——在日本的方正人為數眾多,通過人脈介紹,更容易找到合適的日本男性。
由於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加之缺乏感情基礎,很多家庭矛盾叢生,最終釀成血案。
交流困難:當孩子以母親為恥
王宏偉接觸到的很多中國新娘日語可以做到簡單的日常交流,但是需要表達稍微複雜的內容時便力不從心。因為語言障礙,很多中國新娘回家後便直奔電腦,通過網聊排遣內心的孤寂,但與家人的疏離又徒增猜忌。
也有一些中國新娘的日語很好,但基本不和中國人往來,甚至和中國人說話也只說日語,談起這類中國新娘,王梓有些氣憤而擔心,“她很努力地學習日語,努力地變成一個日本人,努力地隱蔽自己,生怕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但一個人如果不能正視和接納自己的身份,遲早會出心理問題的。”《鳳凰周刊》(2016年9月5日出版)
東京大學又曝學術造假4名教授11篇論文被調查
據日本時事社2016.9.1報導,8月17日有人匿名向東京大學和日本文部科學省發送舉報材料,舉報東京大學醫學系4個研究室從2003年到2015年發表在《自然》等雜誌上的11篇論文涉嫌篡改圖片。
這些有關生活習慣疾病研究的論文分別以4名教授為第一作者發表。由於舉報內容相當具體,東京大學日前決定展開初步調查,一旦初步調查發現確實存在造假,將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進行正式調查。
近年來,日本學術造假事件多發。2013年,東京大學也曾曝出分子細胞生物學教授加藤茂明43篇論文被撤回的醜聞。
加藤茂明是日本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他領導的研究項目曾獲得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政府資金,卻被查出在1996至2011年間存在長期、大量的造假行為。
2014年的小保方晴子事件更是令人震驚。2014年1月,年僅31歲的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宣稱培育出新型“萬能細胞”,被視作“顛覆生物學常識的劃時代科研成果”。但僅僅3個月之後,其論文就被認定造假。
2014年8月5日,小保方晴子的導師、論文共同作者笹井芳樹在研究樓裡上吊自殺,時年52歲。
肯尼亞否認發涉南海“日肯聯合聲明” 中方回應 2016-09-01
這再次表明日本企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非洲國家,謀求私利,這種做法不恰當,不得人心,也是對非洲國家的不尊重。
回應
日本發的通稿先發,日本國內新聞肯定也發了,肯尼亞的通稿後發,日本國內不發,國際上怎樣不管,反正國內目的達到了
本子什麼時候能改掉這個偷偷摸摸搞小動作的毛病呢?
日本是一個為達到目的無不用所極的國家,腳盆一向這樣,偷偷摸摸地干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幾百年了,簡直是邪惡的發源地了!
日本怎麼天天都是這些不入流的小手段?還天天吹噓自己是“唐朝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呢,怎麼大國氣度就沒學到呢?
本身就是個山寨貨色,而且也沒山寨到位,不能指望太多。
Aries 解讀:日本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矛盾與日本文化特性中表面禮貌熱情,內心自私刻薄的特點其實也不無關係。在中國老年人退休後依舊在家中操持家務,幫年輕人照顧孩子,拿退休金貼補家用。而日本老年人更多的是出現了離休就離婚的情況,夫妻間更多的是自私自利,缺乏責任感與關懷恩義,親子關係也非常疏離。人際關係其實也比較孤立,甚至在此案中表現的極為對立。日本文化和社會思維我認為有重大缺陷,是日本一直以來各種瘋狂軍事冒險失敗和社會政策失敗的主因。
專題
想當年的“日本製造” 那可是山寨妥妥的代名詞啊
回應
我們還不是一樣?很多離退休的拿的退休工資比在職工作的拿的都多。上海已經半隻腳跨進老齡社會了,老年人輕鬆的在公園散步、集體舞、打拳、活動,而很多年輕人奔波勞碌工資不夠付房租還要給晨練的老年人讓座……
我們的父母那代人吃的不好,可問題是他們雖然艱苦但有保障,而年輕人卻沒有保障,這才是問題!沒有工作就沒有錢交房租、買房、交養老保險、交醫療保險。我寧願選擇吃糠咽菜而不想過沒房子的日子。說實話,我的父母他們畢業進國企,分到不大的房子,很好呀。他們吃的肯定不如我現在好但要比我輕鬆很多。馬上退休的這一代大都出生於60、70年,好事都輪到他們了,不就是吃的不好嗎,矯情什麼!
你忘了自己父輩為了生存,是吃了多少的苦!當年一斤肉一毛多,但有幾個人吃得起?我在北方,童年時代苞米麵餑餑是主食,因為缺乏營養,比今天的青年一代平均身高差多少?而我們父母吃得還不如我們。你父輩吃苦直到90年代中後期!是真正的大半輩子吃糠咽菜!他們是從一個月工資十來塊錢過來的!你和父輩比辛苦?她們生個孩子還得找接生婆!孩子致死的機會比今天大幾十倍!你父輩蓋房子是自己動手,打井也是自己動手,你看看父輩手上的糨子,看看上歲數奶奶因為當年的操勞與環境艱苦,而得了類風濕天天弓著腰、艱難的走路,再說什麼辛苦!
上海有不少中老年人靠祖上積德,碰到拆遷,一下子分到幾套房子,好了不用上班了,收收租就可以過非常體面適宜的日子。而小年輕做累死狗,被加租趕來趕去。就算買了房子心定點,也要擔心自己哪天忽然沒了工作換不了房貸。
然而,這和日本人棄老凌弱的傳統並沒多大關係。難道年輕的時候工作,老了不能享受一下要自己去死讓你來享受一切?你老的時候願意這樣?這種人嘴巴上是為了社會和國家清除“累贅”,實際上只不過是滿足自己極端自私的述求罷了。
在年輕人生活拮据的同時,日本老年人相對輕鬆許多。老年人沒有婚姻、買房、生小孩等方面的壓力,拿著豐厚的退休金,可以享受悠閒的生活。諸如國家公務員、大學教授等職業的退休金有的高達20萬日元以上,要知道剛畢業的日本大學生,月薪也不過20萬而已。當然並非每個老人都能拿到這麼高的退休金,有人每月退休金還不足5萬日元。但這並不妨礙日本年輕人在Twitter上經久不衰地吐槽“退休金太高”話題。
除了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外,在政治層面上,日本年輕人同樣沒能獲得足夠的重視。日本政治採取代議制民主制度,即通過選舉形式選出立法機關的成員。由於日本社會,老齡人口的比例較大,不論是參選議員還是執政黨,都更迎合老年選民,導致公共政策甚至會以損害年輕群體利益為代價,服務老年人。
《超越嫌老社會》
經濟上的拮据和在政治上忽視,讓日本社會近年來“嫌老”氛圍日益濃厚。2003年4月,日本作家、原內閣特別顧問堺屋太一曾出版了一本叫做《高齡化的大好機遇》一書。在這本書中,堺屋率先提出了“嫌老社會”的概念。或許是太過超前,這個詞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2015年,日本知名作家五木寬之又出版了《超越嫌老社會》一書,可見十多年過去了,但“嫌老”從未退出公眾視野。
所謂“嫌老社會”不難理解,即討厭、嫌棄老人的社會。五木認為,當前的日本社會中,年輕人與老人之間有各種各樣的摩擦、糾紛,由此產生了一種新的歧視,令整個社會氛圍異常。
這次日本發生這樣極端砍人事件,難說在多大程度上與“嫌老”氛圍有關。但青年與老人的客觀情況放在那裡。一方面,經濟不景氣使得年輕人很難找到穩定的正式工作,看不到未來。另一方面,退休老人、殘障人士或拿著高額的退休金享受生活,或借助於由年輕人稅金支撐的醫療福利來維持生命走到盡頭。
這組對比中,屬於“團塊世代”的老人們認為他們一手創造了日本的今天,退休後享受生活無可厚非,年輕人們則覺得生活不如意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老人們佔用了大多數社會資源。這次砍人的變態殺手不就是這個說法嗎?
誠然,諸多原因造成悲劇的發生。嫌犯也只是當前日本社會氛圍下的少數“畸變”。日本警方的重視程度不足,也包括療養院的安保措施存有漏洞都是此次悲劇的肇因。然而,媒體和輿論的關注終將會淡化,如何通過這起事件消除社會中的偏見、如何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才是今後需要一直思考的問題。
陳洋:福利院殺人狂的經歷,正是大部分日本年輕人的縮影
2016.7.26日凌晨,一名叫做植松聖的26歲年輕男子闖入位於神奈川縣的一殘障人士療養院內持刀殺人,共造成19人死亡,26人身負重傷。死者中年齡最小的僅19歲,最大70歲,以中老年人為主。事件發生地的這所療養院,成立於東京奧運會召開的1964年,背靠青山、環境優美。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嫌疑人也像是日本普通青年:曾短暫擔任小學臨時教師,深受孩子們喜愛。鄰居口中,他是個認真、熱情、開朗的青年。
然而畫風一轉,在進入津久井山百合園殘障人士療養院後,他的行為舉動異常。幾個月前,他還寄信給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表示老年人、殘障人士制約日本的發展,說要殺死他們。儘管此舉引起了警視廳的注意,但也只不過是在療養院周圍增加了監控攝像頭。
日本媒體普遍在評論中從道義上譴責對殘障人士的偏見,沒有更深入分析。他們不敢提及的是,26歲的植松聖,一直靠打零工謀生,始終沒有穩定收入,就連拋出極端言論後,也沒有獲得太多注意力。這種被普遍忽視的“弱勢”,是如今日本青年的普遍現象。這次事件之外,日本年輕人還有著各種無處宣洩的壓抑。
一直以來,日本年輕人的生活只不過是“看起來很美”。2015年日本的總人口數量約為1.27億,其中65歲以上老齡人口約為3392萬人,預計今後還將保持增長,15-59歲人口總量約為6857萬人,即每兩個勞動人口要贍養1個老人。
對於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而言,每兩個勞動人口贍養1個老人看起來並不那麼困難,但由於經濟大環境連年不景氣,年輕人的生活正越發拮据。2010-2013年,年收入在200萬日元以下的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從22.9%上升到24%。同時,15-24歲和25-34歲人群的非正式員工比例從1993年的11.5%和12%上升到2013年的32.3%和27.4%。
自2014年“安倍經濟學”實施以來,獲益最多的不是普通民眾,而是大型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的也不是各個會社,而是諸如便利店、飲食店、超市這樣的低端打工店。由此在這兩年裡,“兒童貧困化”“年輕人貧困化”一直是媒體討論的社會問題之一。很多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常常不得不一邊打零工一邊找工作。回頭看犯罪嫌疑人植松聖的個人履歷,正是大部分日本年輕人履歷的縮影。
日本“啃少族”折射扭曲家庭文化 2016-05-24
這些年,“啃老族”開始成為一個讓公眾熟知的話題。而如今,日本又冒出了“啃少”一族,正在日漸成為新的社會問題。
日本關東地區一位21歲年輕女性,懷有身孕的她僅靠低保生活,而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失業多年的父親每日只知泡在遊戲廳。在青少年支援機構的協助下,19歲時勉強進入居酒屋打工,隨著自己收入的穩定,母親就接二連三地開始要錢,父親也厚著臉皮提出要求。為滿足父母的需求,該女子最終不得不選擇到“風俗店”工作以增加收入。而父母的索要仍在繼續,女子卻很無奈:“她是我的母親,我無法完全拒絕,只能默默忍耐。”
大阪市一位有著類似遭遇的男子。他年幼時就遭到父親的長期家暴,走入社會打零工後,父親強迫其每月必須繳納5萬日元生活費。靠幾份兼職賺來的每月不到20萬日元辛苦錢,往往被沒有工作的父親瞬間就耗盡在“扒金宮”遊戲廳。無奈之下,男子只好偷偷打夜工攢足一定的錢後,最終選擇拋棄母親和家庭出走,並徹底與其斷絕關係。
而據日本機構調查,像這樣被父母“啃著”的中青年,更多是選擇默默忍耐。對此,有日本網友指出,畢竟家醜不可外揚。縱然如此,這種“啃少”現像已經超越“家醜”的範疇,正在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家暴、家虐甚至是犯罪行為。
對此,日本一些社會學家稱,“啃少”是一種另類的“經濟虐待”,它比肉體暴力等殺傷力更大。因為它嚴重干擾了年輕人為立足社會在經濟獨立方面所做的努力,給新入社會的子女造成無法癒合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傷害。而“啃少”問題在日本日漸突出,至少有兩大背景因素。
一是經濟低迷讓更多成年人對生活感到悲觀無望,自暴自棄,形成一大批敢“啃少”的喪失責任感的父母;二是絕大多數日本家庭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子女即便經濟獨立也難以擺脫父母的壓力和束縛。此外,法律的界定和限制,也讓“啃少”往往停留在單純的家庭問題上,無法上升為法律問題,客觀上也產生了縱容的負作用。
現代日本社會,如果說“啃老”是年輕一代自我迷失和放棄的標誌之一,那麼“啃少”可謂是日本家庭文化日益扭曲的重要體現。它不但讓日劇中常有的那些滿滿正能量的日式家庭、人文情感形象漸行漸遠,更與精神疾患、家庭貧困、道德淪喪等字眼結合,深深刺激著現代日本人,成為一種新的難言之隱。
五月緣何成為日本“黑色自殺季” 2016-06-02
5月26日,一個普通的周四。這天早上,東京數十萬人上班都遲到了。僅在9點至10點的一個小時內,一條並不算人最多的京浜東北線,就發生了兩起跳軌自殺事件,全線一度中止,引發一片嘩然。
逝者的抉擇讓人嘆息,圍觀吐槽的日本白領的牢騷也發人深思。其實,日本上班族們並不是第一次公開指責這些自殺事件了。在日本,上班高峰期都是自殺機率大為增加的“黑色早晨”,而春暖花開、生理激素充斥的五月,則被稱為“黑色五月”,背後亦有不輕鬆的社會文化背景。
首先,新年度開始後各種積壓的煩惱蓄勢爆發。4月是日本新財年的開始,也是包括學校、職場等在內的日本社會新周期的開端。對於走向新生活的日本人而言,在充滿對新生活的期待與嚮往的同時,絕大多數人還要學會在新環境下接受日本特有的忍耐文化和傳統,無法迴避來自各方面的壓抑和約束。正如日語裡的“五月病”一樣,抑鬱是這個季節特有的病症,是滋生自殺事故的隱患之一。
其次,喧鬧的公眾場所是自殺者臨終宣洩自身苦楚的最佳去處。眾所周知,日本人在享受較好社會福利待遇和物質條件的同時,也需要承受同樣發達的社會壓力。而不少日本社會學者指出,因無法忍受社會環境壓抑選擇自殺的人,往往對自身病因的“社會性”有所認識,而不單單把自己當成個案。人流穿梭的月台,既讓自殺者聯想起痛苦不堪的“人情社會”,過往飛馳的電車和錚錚鐵軌,也會帶給他們無以言表的冰冷感和虛無感,吸引著尋死之人紛至沓來。
最後,“生理氣候學”盛行讓抑鬱自殺者無處藏身。科學研究表明,氣候與心理掛鉤是不爭的事實,與其他季節不同,五月日照時間變長,影響褪黑激素、維生素D等體內物質分泌量,加之堪稱日本“國病”的花粉症對身體的刺激,讓眾多日本人出現生理恐慌。有日本學者認為,五月是“光明與希望”出現的季節,與花草樹木一樣,人也對未來抱有希望,卻恰恰發現與現實之間殘酷的差距,更容易滋生自暴自棄的頹廢心理,讓人不由得走向極端,這一現像也被稱為“破約效應”。
日本是全球聞名的自殺大國,而月台上的“黑色五月”時至今日仍在重複上演,也讓人不禁去探尋它背後的社會文化因素。正如日本一些鐵路職員透露的那樣,恐怕鮮有哪條線路上的電車沒有沾染過自殺者的鮮血。眾目睽睽中之下,勃勃生機之中,自殺者的出現更讓人體味日本社會的某種悲涼。
日本男童被棄山林背後的三大主義 2016-06-06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起跑線,對於同處東方文化環境中的日本亦是如此。不過,家庭教育也分“優劣”,後者甚至有些還會釀成事故。日前,北海道一名7歲小學生接受父母“家訓”被獨自滯留在山林而失踪至今未歸,原因是“不聽父母的話”。面對警察調查,父親竟還一度謊稱“孩子去採摘山菜找不到了”,後才坦白是怕因自己過失遭受外界斥責。
其實,“家庭教育事故”在日本也早不是什麼新鮮事。發生在1997年的少年惡性連續殺人的“酒鬼薔薇事件”,近20年來一直刺激著日本社會對家庭教育扮演的角色進行反思。然而,期間涉及暴力、虐待等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依然是日本無法杜絕的社會問題之一。與其說這是一對任性無知的父母,不如說在其背後,有各種“主義”喜好的日式家庭教育觀念和習慣恐怕才是“罪魁禍首”。
一是“孤立主義”。男童失踪的直接原因是被父母放置在孤立的陌生環境裡,但這並非是日式教育的偶然現象。日本社會奉行集團主義,個體對脫離集體抱有深深的抵觸感和恐懼感。日本古代村落流行的“村八分”即是通過“共同絕交”的獨特形式對有罪之人予以懲處,作為懲罰措施可謂無出其右。
二是“完美主義”。家懲總是事出有因,而男童被罰只因一句“沒聽父母的話”。誠然,苛刻是包括中日在內不少東方國家家庭教育的共通特徵之一,而日本家庭教育中的“完美”因素則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於日本教育文化當中。其核心是“兒童中心主義”、“學歷主義”和“嚴格主義”,而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三主義”即相輔,又相剋,讓充滿矛盾的“完美主義”逐漸成為壓在家長和孩子頭上的大山,極易扭曲和走極端。
三是“個人主義”。近年日本家庭教育的一個突出特徵是父母“任性”。受長期低迷的社會停滯等因素影響,時代閉塞感顯現,過分注重個人感受的傾向日漸明顯。而本應“一切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演變為家暴、家虐甚至是犯罪,越來越多的父母特別是年輕人只圖自己痛快、鮮有關注子女感受。
明治維新後,順利走上近代文明的教育成就了日本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成果,而今家庭教育正在釀成其新的社會課題。日式家庭教育裡那些“主義”的是與非,也值得引起其他國家的警示。
日本三成妻子盼丈夫去死有何隱情 2016-06-08
日本媒體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除了對丈夫抱怨不斷外,有近三分之一的日本妻子對丈夫抱有“非常惡毒”的想法,其中一半的日本妻子表示,曾不止一次心中念著丈夫“快快去死”。另一半則坦白稱,雖然不至於希望他即刻就死,但最好是不存在。調查同時顯示,隨著夫妻相處的年份越長,妻子這種“惡毒”傾向就越強烈,已經不是簡單的“幾年之癢”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日本妻子不但對丈夫心存歹念,暗自發洩和懲罰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其中不乏心狠手辣的。一是編輯詛咒的短信,例如收件人—丈夫、郵件主題—立刻、內容—去死,但是她們並不實際發送,主要是經常在心中默念無數遍,拿出來意淫。二是給丈夫洗衣服時故意不用洗衣液,希望丈夫被不潔衣物感染患病。更有甚者把丈夫的筷子偷偷先讓寵物舔一舔或馬桶水浸泡後加香料,有的干脆直接在上面塗各種藥粉!這種心態和做法,不僅存在於老夫老妻,也包括相當一部分20多歲的年輕妻子,用她們的話講,“真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和這個男人在一起,他不消失,我後半輩子還怎麼活!?”。那麼,日本妻子們咋就和丈夫如此“不共戴天”,以致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首先,日本女性難以承受過重的家務負擔,已經達到極限。至今,大多數日本妻子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而丈夫更多認為“女人做這些事天經地義”。此外,育兒也是日本夫妻感情的一道大坎。與中國不同,日本妻子們往往難以依賴雙方老人幫忙,大多依靠自己育兒,加上日本家庭大多有兩個以上子女,保育設施也要排隊到猴年馬月。在沉重的育兒負擔下,相當多的日本丈夫依然抱怨妻子不按時做飯、洗衣服,而且基本沒有對妻子的安撫。長期積壓的不滿,很容易造成日本妻子情緒的爆發和質變。
其次,日本妻子需要“丈夫消失”來尋求經濟獨立和寬鬆。很多日本妻子作為家庭主婦,並無任何經濟收入,迫切想獨立而又不能,,往往會悄悄加入各種保險,一旦丈夫在60歲前死亡,就將獲得數千萬甚至上億日元的高額賠償。有些日本妻子甚至採取了鼓勵丈夫養成抽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故意引導丈夫喜歡上各種致癌食物的“邊緣行為”。
最後,日本妻子在心裡難以容忍丈夫出軌。出軌是滲透在日本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甚至被視為一種奇怪的“日本文化”。
可見,除了極少數品性不佳外,日本妻子們盼著丈夫快去死,與其說內心“惡毒”,倒不如說真實反映了女性作為日本社會被虐群體的殘酷現實。
回應
我只想說先別急著笑日本,我們很多地方都在重複日本教育這條不歸路!
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
專家們嘴裡的素質教育就是晃點人的,基礎能力一樣才要比基礎以外的素質,Y的你基礎都比不過人家誰還看你的其它素質
素質教育就是有錢人家孩子搞音樂搞體育上名校,窮人家孩子瞎玩一通後進技校,這樣一來中國漸漸地就可以分成上下兩層啦。
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 是誰在污名化中國普及式的精英教育?目的是什麼?
說真的,亞洲人真心不適合“寬鬆教育”,亞洲人天生追求平等不喜歡階級劃分。
西方思維就是這樣,滿滿的分類和對抗。素質和學科能力是對立的嗎?相互促進更多。西方人的慣性思維就在這裡,不斷對事物分類,認為不同事物之間的普遍關係是矛盾和對抗,忽視相互促進。基礎知識和創新的關係也是這樣,沒基礎知識就奢談創新也是西方帶起的風氣。
http://www.guancha.cn/Chivn/2016_06_08_363244.shtml
1.教學內容的削減與課時減少
2.以“寬鬆且充實”和“寬鬆且豐富”為口號
3.不上課的“寬鬆時間”開始了
第一次《學習指導要領》改革雖然削減了課時和教學內容,但沒有通過在草案時期被提起的“學校五日制”。
1989年,第二次改革被通過了,1994年第二次修改過後的《學習指導要領》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實施(1992年在小學實施,1993年在初中實施),此次又有幾個新的特點:
1.相比之前,教學內容的削減與課時再次減少
2.導入新學力觀(評價體系)
3.小學一二年級不再設社會和理科兩科目,同時新設科目“生活”
到了此時,“學校五日制”依然沒有被寫入到《學習指導要領》中。然而隨著第二次寬鬆教育改革,公立學校慢慢地開始將每個月第二第四個週六定為停課日。此前全日本的高中生可是都要上六天學的。
到目前為止,改革沒有對整個教育體係有著根本性的改變,可以說僅僅是換湯不換藥。
然而,於2002年在初中開始實施(2003年在高中開始實施)的第三次修改的《學習指導要領》可完全不一樣。主要變化如下:
1.教學內容與課時減少了三成
2.完全貫徹每週五天課的“學校五日制”
3.導入絕對評價制度
4.新設“綜合的學習時間”這一概念
所謂的絕對評價制度是學生的成績不再以分佈的範圍顯示,而是以分數顯示。此前學生的期末成績大多是1-5五個等級,5分為最高,佔全部人數的7%。五個等級符合正態分佈,以表示學生成績在總體當中的位置。就此項改革來說,是有利的。因為五分制僅僅反映出在該班級的成績分佈,不能客觀評價學生掌握的程度,導致時常有5分的學生轉學以後變成3分的情況。同時學校欺凌事件嚴重,時常有為提升自己的成績而搗亂讓別人不能學習,但自己卻不努力的例子。
現在我們常說的“寬鬆教育”是2002年的第三次“寬鬆教育改革”。很明顯可以看出,第三次和前兩次有著本質的區別,尤其是三成的課時削減和周六放假。削減的課時不但代表著削減了教學內容,對於數學計算的訓練也大幅度減少。這導致接受過“寬鬆教育”的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同時大量需要背誦和高重複強度訓練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這兩項改革所埋下的禍根在此後幾年裡逐漸顯示出來,最終引起整個日本社會對“減負”的反思。
.............
比起中國的義務教育,日本的寬鬆教育輸在哪?
Chivn 慶應義塾大學政策學博士前期 2016-06-08
沒有野心,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協調性。
“寬鬆一代”這是世人冠以他們的名字。
2002年的教育改革導入了每週五天制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減少、絕對評價的體制。
1987年出生的、被稱之為“寬鬆第一代”的他們今年29歲,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
高中時,週末即使是休息也要去補習社;大學三年級,想要參加就職活動卻遇到美國次貸危機;好不容易進入公司,第一年的三月就發生東日本大地震。
“因為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所以大家都是最棒的。”明明被這麼教育過,反應過來時才發現:“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社會。”
以上是日本的日本電視台(NTV)於2016年4月首播的電視連續劇《寬鬆世代又如何》的預告簡介。
該劇講述被社會概括為“寬鬆第一代”的三個難兄難弟為了工作、家庭、戀愛以及友情困惑著、躊躇著,最後勇敢面對生活與人生的故事。
“'90後'真是不行啊。”相信大家可能聽身邊的人說過這一句話,“90後”獨特的成長環境導致他們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不過還好,“90後”在中文語境裡倒也稱不上是什麼貶義詞,社會對其評價有褒有貶。而“寬鬆一代”在日本,基本上就是一個貶義詞。
故事要從寬鬆教育說起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給歐洲國家極大的震撼。據研究者稱,此事讓西方開始反思,前蘇聯究竟以何優勢領先其他國家發展了航空航天技術。人們將其歸功於前蘇聯高難度的數學教育。於是歐洲開始在高中教育中引入向量和矩陣等高難度知識。數學變得難了起來,理科隨之也變得難了起來。
當時,日本也遵照歐洲諸國加大高中數學的難度,然而很快社會開始對這種“填鴨式教育”展開批判。
在全世界範圍轟轟烈烈的數理化科目加強難度運動後,日本社會開始反思這樣的教育是否只能培育出考試機器,而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材。
於是,日本社會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比“增負”運動更加轟轟烈烈的“減負”開始了。1982年,改革後的《學習指導要領》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實施(1980年在小學實施,1981年在初中實施),這被稱之為“寬鬆教育”的開始。改革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小縣城和超市小妹混熟了我也這樣,但是會讓人家看見再開瓶,喝一口,付錢,口渴沒辦法。也不是常做。到飯店吃飯,都是吃完付錢,有什麼奇怪?
我們也會這麼做,最高記錄開了三瓶,一家三口一起逛的,沒說啥,結賬的時候一起結。
說實話我不care別人是怎麼看我們的,實力擺在那裡,他們慢慢習慣好了。只是覺得日本國內這麼抹黑我們,與之相反,我們民間都快把日本人捧成神了,什麼工匠精神,為人處事,敬業精神,唉,都一次次被打臉了,民間還在繼續傳唱,中國人到底是有多謙遜,又或者是有多自卑
日本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匠人對於自己手藝的執著精神挺好的。
而匠人的這種執著如果擴大到全社會,有時候會覺得很可怕,日本的產業鍊為啥沒有成功轉型。想到一句話,電視做得再好,他還是一台電視。而日本正在或全面被中國超越也在於此。
看看鬼子過去的所做所為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衣冠禽獸,表面上彬彬有禮,內心其實無比冷血卑鄙無恥.
製作狹隘的節目讓日本觀眾也變得視野狹隘——其實我完全不擔心他們狹隘,反正他們狹隘傷害的是他們自己,我最煩的是有些中國人也跟著起哄。
這就是日本和一些歐美國家的洗腦功夫。都說共產黨給國人洗腦怎麼怎麼的,其實他們的洗腦功夫那才是一流的,比起他們共產黨差得遠啦。還有,一些自以為獨立思考的人(公知大V噴子),卻不知自己已被人家洗腦洗得一塌糊塗了.
好人去了日本都得變壞
好人大部分都回來了,只有那些為了在日本混下去的混蛋才會變得越來越壞
帶路黨做什麼事都不奇怪
再派一千個交流團也不會改變我對倭國的印象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05_26_361863.shtml
第二件事:有中國人在公寓樓的公共樓道裡烤肉。
同樣一位也是來日28年的“評論家”稱,中國人都覺得公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東西。
這位“評論家”不知道何德何能,敢稱“中國人都”這麼認為。總之,這鍋要背你自己背。
更扯的是,之後這位“評論家”居然跑火車,跑到南海問題上,稱“因為南海是大家的東西,所以南海是中國我的東西”。這時候連日本嘉賓和主持人都聽不下去了,趕緊打斷他,“文明行為和領土問題是兩碼事兒”。
第三件事:中國人去日本超市購物,還沒結賬前先吃了商品。
主持人話音剛落,一位現年21歲,來日2年的小姑娘就“踴躍發言”。她說,在中國,我家那裡付款之前就先把飲料喝了什麼的,很理所當然啊。日本嘉賓“誒?!”聲一片。然後在旁人的提醒下,她趕快補充了一句“當然最後都是付款了的”。
實話說,這種行為在中國小編也是沒見過幾回。中國小編也是沒見過幾回。偶爾見到有人沒付款,就先把商品拆開使用的時候,周圍人也都是投以白眼。把這種顯然不正確的行為說成在中國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就是在招黑吧?還說這種行為在你家那邊很常見,大家都這麼幹的。
小姑娘,不好意思問一句:你家是哪裡的?
............
回應
在超市沒結賬喝飲料我經常這麼做啊,沒什麼呀,從來沒有超市服務員說不可以。這跟上車自動投幣沒區別吧,我反倒覺得是一種人與人互信的進步。
昂貴的東西不合適那麼做,但幾元錢的飲料還可以。關鍵是每次去超市都買一大袋,中間口渴又沒法出去。後來超市收銀的小妹都熟了,每次見到我的籃子裡都有一個喝乾淨的飲料瓶,然後沖我一笑。
我不會這樣做的啦,雖然心裡很想這樣幹。
其實,女生這樣幹的很多,最早就是在北京經常見女生這樣,見的多了,超市裡面的服務員也習以為常,我學會這樣生活也有十年了,從未遇到有人提出疑義,也未見過別人因此發生衝突,消費能力達到了,沒人會為一瓶飲料去超市偷,沒意義,偷也不會偷這,並且大超市裡面放飲料的冰櫃,我想就是乾這的,不然你拿了飲料排隊結賬出去早常溫了,超市也不希望你出去,大型超商的甬道都是精心設計的,進去沒半小時你走不出來,超市更希望你在裡面繞半天才好呢,帶動消費。
日本TBS電視台綜藝節目瘋狂抹黑中國 連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 2016-05-26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綜藝節目,什麼么蛾子都弄得出來。比如說,以為中國鴛鴦火鍋有占卜功能,以為Sunshine組合在中國大受歡迎,以至於連上海阿姨跳個廣場舞也要不遠萬里跑來報一下……
大笑之餘,也讓人擔心你們日本電視台怎麼什麼都播啊,今天我們再講一個日本綜藝節目,但這個節目大家有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這檔節目名為“直擊!角斗場!!”(直撃!コロシアム!!),每週一晚上7點56分播出。這次要說的是在5月23日播出的那期,當天的節目還是時長達2小時的特別節目,其中約一個半小時是在討論中國問題。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小編特意把這個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節目看了一遍。
節目以邀請了50位“中國人”嘉賓為賣點。開場就介紹,中國撼動著當今世界,但食品安全、PM2.5、爆買等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讓日本人難以理解。今天就來直面問題,一針見血地討論一下!
照例,節目開頭先是把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批判了一番,比如輸日毒餃子啊、地溝油啊之類的。之後主持人問在場“中國人”嘉賓,中國有什麼絕對不可以吃的東西嗎?
一位來日29年的“記者”馬上就回答,“可以說嗎?臭豆腐啊!因為臭豆腐有的是拿糞水做出來的啊。”
老謠都傳多久了。國內媒體上一次大規模報導糞水製臭豆腐還是兩年前的事。健康時報之後專門闢謠稱,南北臭豆腐製作工藝雖有別,但用糞水泡製毫無意義。記者還專門跑到大學門口去採訪臭豆腐攤攤主。一名攤主聽聞後一臉嫌棄,“那也太噁心了,自己也下不去手啊!”
拿這種老謠在日本綜藝節目上說的那麼開心,真是不知道這位“記者”怎麼想的。
食品問題之後,節目組又對中國人在日本的一些不良行為梳理了一番。
第一件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擅自使用了鄰居的自行車。鄰居發現後提醒他,請不要這麼做了。中國人回答道,“那我下次用其他人的好了”。
一位來日28年的“記者”表示,這是節約資源啊,互相共用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嘛。
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小編在上大學時,即使是同一個寢室的室友,借用什麼東西的時候至少還要發個信息,打個電話徵求一下意見。這位嘉賓這位肆無忌憚地將這種嚴重點稱得上“盜竊”的事情,美稱為“節約”。我要是不明真相的日本人,大概也會討厭中國人。
中國與日本開戰會敗,中國政直腐敗,社會腐化,人與人之間自私冷漠、暴戾浮躁、貪婪虛偽、麻木不仁,已經人心渙散了,比如說你看到有人出了車禍你會上去救援或叫救護車嗎?老人摔倒了你會上去扶一把嗎?有流氓欺負女人你會見義勇為嗎?
公知大V噴子以為日本噴很熱情?你去日本待一下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冷漠,日本人的熱情是公式話的,那是工作不帶個人感情的,你去日本躺在大街上你看有沒有人扶?日本人除了愛乾淨,愛排隊,屁的素質高,天天一堆大男人晚上下班就去紅燈區,高中女生個個援交,美其名曰日本文化,日本的素質都是擺出來給人看的,不是骨子裡真心的東西,都是從小被約束出來的,日本人是最難相處的,日本人太虛偽,虛頭瓜腦,典型的口蜜腹劍,整個社會都很壓抑,壓制人個性的社會.
我非常敬佩日本文明國人的誠懇,忠厚,勇敢,正義。我非常憤恨中國那些人類吃人的野獸!
因為你不是中國人 我說你評論這些?有用?你只不過是16億人其中之一。就是一微不足道的人。說的話真是一點素質沒有,算什麼,自己慢慢玩去吧,別在這瞎說
日本好戰偷襲是慣例!不得不防!
偷襲成功以後呢,你就等著鋪天蓋地沒完沒了沒完沒了的報復吧。
我不鼓勵人們當吹子,但是完全不理解噴子。外媒噴我們或是吹捧我們有自己的目的,國內的有些人情緒激動,誇大自己國家的成就,滿足的是一種虛幻的自豪的心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噴子們貶低自己的國家有什麼好處呢?如果真是中國人,貶低了中國應該自己也不會爽啊,所以這就難免會讓人罵做別國的走狗了。國家的發展就是一步一步來的,中國現在是有很多問題,但總是在不停的變好的,這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是在很多地方還有差距,那麼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不就是正視差距,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努力向前嗎?就是因為有差距才要發展,但是起碼要有信心吧,不能管中窺豹,把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面,好像整個國家都沒有希望了,試問哪個國家沒有社會問題,沒有腐敗問題?去看看新聞吧,美國和日本一樣有。不管你願不願意,你起碼是生在這片土地,長在這片土的人,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就罵娘,這樣做無論在哪裡都很難受到尊重。只要你是黃皮膚的中國人,無論走到世界的哪裡,別人看你都會跟對中國的印象掛上鉤,祖國的強大,對你的生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請你們不要再嘲諷再噴了。
日本專家稱偷襲中國很容易可輕鬆抹掉東海艦隊2016.5.21 中國西藏網
日本二戰時期在太平洋擁有和美國不相上下的海軍力量,曾經叱吒西太平洋,荼毒亞洲人民。在二戰結束後,美國主導下的日本成為了美國抵抗蘇聯的橋頭堡,對日本的戰爭改造不完整,造成了日本的軍事實力又在美國的扶植下迅速崛起。在上世紀,日本甚至成為整個亞洲地區最強的海上和空中力量。
隨著蘇聯解體,日本經濟的起飛,美國對日本的控制已經不是很嚴,日本快速發展的軍事實力讓其軍國主義內心重新點燃火焰,近些年來,各種“軍事專家”湧現了出來,為日本軍事發展和如何對別國進行干涉又開始了出謀劃策。比如日本軍事專家小川和久就對中國的軍事實力發展進行了很深的研究。
他表示,中國的海軍現代化雖然已經起步,但是積攢力量不足,防禦能力的缺失讓日本遊可乘之機,中國的艦隊在港口內很容易被偷襲,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隊可以輕鬆對中國海軍艦隊帶來嚴重威脅。日本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航母未來進行改造後可以達到真正航母的水平,配合F35B戰鬥機,可以輕鬆將整支東海艦隊擊沉在港口裡,重複當年甲午戰爭的歷史。
不過,雖然日本說的很熱鬧,但是是騾子是馬還應該拉出來溜溜。中國軍事專家表示,近年來,中國著重加強了對海空的防禦力度,不但裝備了防空導彈,而且還擁有戰鬥值班的各個型號的戰鬥機,這些戰鬥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消滅入侵之敵。
豈不知中國還擁有一支讓世界各國“談虎色變”的戰略力量火箭軍,火箭軍裝備了堪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導彈,還裝備了堪稱“關島快遞”的東風26導彈,如果日本真有不軌之心,恐怕被擊沉在港口裡的軍艦不是中國海軍,而是日本自衛隊。在還未對中國構成威脅前,應該已經被中國火箭軍“洗地”。
回應
其實日本不用偷襲,中國海軍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
1922年日本造出第一艘航母,二戰時已擁有29艘航母,日本現在核技術一流,要不是美國攔著,早出航母和核彈了。那民族精神、那國民素質、那發達的工業技術、製造業。
我不太同意,要是5年前可能中國還差點,但這五年新下水的戰艦數量與質量都不差了。蒼龍沒有日本吹的這麼強。AIP最強就20天不到,2週吧,航速在5節以內。發動機進口瑞典的,不是日本國產的。
對中國很失望,講真,中國看似強大的海軍其實不堪一擊.
吹那麼流弊的蒼龍人家袋鼠國都看不上為毛?還吹!
張躍發:不要誇大日本的社會文明度
王文先生2016.4.8在《環球時報》發表《有雅量發現“對手”日本的優點嗎》一文,稱中日社會文明層面的差距仍是全方位的,“一黨優位”的日本政治體制等值得中國借鑒。筆者覺得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不少去過日本的人都對長鞠躬禮印象深刻,認為那是一種禮貌甚至是文明素養的體現,然而事實還有另外一面。二戰時,直到日軍偷襲珍珠港,日方談判代表仍按時上班、長鞠躬,這難道不是口蜜腹劍、口是心非嗎?尼克鬆在追述首次訪華時也表示對日本領導人“每次見面都要90度鞠躬以示謙恭,直到顯得卑微”的誇張禮儀覺得反感。
而且若仔細推敲,一些所謂“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性質遠沒那麼嚴重。以“暴買”為例,絕大多數中國遊客都以合法途徑進入日本,購買各類商品,不許“暴買”有違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街道乾淨、設施便民、佈局合理……這些都是日本城市管理的高明所在,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城市管理一無是處。一方面,北上廣深等中國一線的中心市區,與東京相差無幾。另一方面,儘管中國中西部廣大中小城鄉的發展水平肯定不如日本,但日本人口只有中國的約1/10,面積約1/25。
至於“中國人是否在學習與鑽研日本”,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從甲午戰敗開始,中國人留學日本蔚然成風,大概是因為日本比歐美近,來去方便省錢,且文化相近。而日本老師既有如藤野先生般,對中國學生循循善誘,關懷備至,但也有日本同學因為魯迅考試成績好而“酸葡萄”地暗諷老師漏題。
學習日本政治體制,筆者認為不具有可行性,且在邏輯上說不通。日本的現行體制究竟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建立起來的,還是二戰後“棄暗投明”的結果?安倍硬要修憲改制,又是何故?
本來中日兩國各有所長,理應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並在互相學習的和平交往中增強自信。
文明分物質、精神兩部分。物質領域中的GDP總量和人均量,中日各有優勢,至少不再比分懸殊;精神領域可細分為軟實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和道德標準。前者日本強項多,但中日差距已大為縮小。至於道德水準,若從長計議,就整體而言,日本實在不敢恭維。漢唐盛世時,中國文官政府從不以窮兵黷武和大規模殺戮為國策;近代遭亡國滅種之災,卻始終不曾屈服;在當代,兩岸官方主動放棄戰爭賠款,大陸民眾從未乘人之危,報復已投降的日本居民。更有中國人主動收養千百名日本棄嬰和孤兒。相反,日本朝野中的大多數,至今不敢像德國那樣直面歷史。(作者是山西師範大學教授)
蔣豐:災後日本的另一幅畫面 2016-04-21 環球時報
每次災難後日本社會及民眾的優異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與2011年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後的情景相似,近日日本熊本大地震後社會的有序、民眾的鎮定,再次成為中國網絡熱議的話題。“避難所衛生間沒有污穢物、整潔、拖鞋整齊擺放、人們自動打水沖洗”……中國的社交網絡上流傳著一幅幅井然有序的畫面,讓很多網友點贊。
但是,這並非是日本人災難後表現的全部。據日本媒體報導,熊本大地震發生後不久,災區的治安狀況正在迅速惡化。而日本警方的統計數據則顯示,熊本市中心的很多家宅與公司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盜。僅4月16日與17日,警方就接到超過20個報警電話。日本警察廳表示,由於大部分人尚未返家,預測今後各種報警還會大量增加。事實上,類似這樣的地震災區遭盜事件,2011年“3·11”大地震後,東北地震災區也曾出現。
除此之外,近日有日本主流媒體用“特報”形式,報導了“互聯網上流傳'朝鮮人在災區水里投毒'”這樣聳人聽聞的消息。從熊本大地震發生的4月14日夜開始,“朝鮮人在水里投毒”等消息就在日本社交網絡上不脛而走,並廣泛流傳,跟帖轉發數以萬計。此事讓人想起1923年9月發生在關東地區的7.9級大地震,那場地震造成10.5萬人喪生或失踪。當時,日本媒體及右翼分子連日散佈“朝鮮人在水井投毒”等謠言,導致日本民眾對朝鮮人產生極端怨恨和敵意,6000多名在日朝鮮人遭到軍隊、警察甚至消防隊的屠殺,加上各種“民間自衛隊”,被屠殺人數超過萬人。更讓人悲憤的是,當時還有700名以上的無辜中國同胞也被日本軍隊、警察和民族排外主義者“順手”屠殺。但截至目前,日本當局不僅未謝罪和賠償,而且不願澄清真相。
在熊本震後流傳的謠言,讓人們一方面感受日本災後社交網絡也有“負能量”,另一方面也感受到日本社會深層具有的封閉甚至排外意識與傳統。在重大災難之後,日本社會總有些人要散佈排外的謠言、要製造令人目光轉移的事端,的確是值得深思的事情。
但即使如此,日本熊本大地震後災區頻頻出現被盜竊事件還是謠言流傳事件,都還是屬於日本社會的“非主流”。國人所認識到的災後日本人表現非常有序依然是真實的,只是日本社會也遠非“十全十美”。我們既要看到日本社會災難發生時的有序、冷靜,也要看到一些黑暗角落,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全面、理性地認識日本社會,事實上也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理性地認識自己的社會。(作者是《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回應
说日本人素质高真是搞笑了,平时日本人循规蹈矩是因为有《轻犯罪法》约束,随地乱扔垃圾是违法行为。但人太多法律无法约束他们时,日本人的素质就如同那满地的垃圾。
素质分很多种,但最关键的素质不是外在的礼仪之类,而是比如危机发生时的表现,日本福岛地震,远在东京的市民夺路而逃以致造成高速公路堵塞,让救援队伍迟迟无法进入灾区,不仅如此,震后对来自福岛的居民各种歧视,不准来自灾区的子女借读,甚至不准来自灾区的车辆加油。而汶川地震,成都市民自发的救援车队堵塞了交通,这才是真正的素质。
中國人賞花拋垃圾圖片失實,壹新聞稱「認知不同」
2016.3.24,有香港網絡媒體報導中國遊客在日本賞花的時候亂拋垃圾。目前已證實,圖片來自 2012 年的報導,且與中國遊客無關。 有網友指責「台灣壹新聞」沒有公信力,後者則回應,這只是「認知不同」,而且應該「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請不要使用低俗無趣的語言拉低自己已經低到不行的形象」。
回應
壹淫媒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兩岸花節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壹淫媒 )
賞櫻後遺症…日本逾百人喝到酒精中毒 2016-04-06 聯合報
上個月十九日在正式宣布東京櫻花開前兩天開始,賞花喝酒醉倒送急診的人數急速增加,至本月三日有逾百人急性酒精中毒,當中雖無人死亡或有嚴重後遺症,但有十八人情況危急必須住院。就醫者以廿幾歲的年輕人最多有四十人、其次是卅多歲的十七人,七十多歲十五人、八十多歲酒喝到送醫的也有八人。去年櫻花季約十五天有七十二人急性酒精中毒就醫,今年花季時間有差異,但顯然不顧身體暴飲的人較去年多。
日本赏樱后垃圾遍地 疑似中国人所为遭否定 2016-04-05
提起日本,国人的脑海中一般会想到精美的产品、刻板的礼貌以及全世界无出其右的整洁环境。但正如大多数事物一样,完美的一面只存在于想象中,现实远比这要复杂。
自三月下旬以来,日本进入了赏樱花的季节。樱花前线从九州岛南部一直向北推进到北海道北部,全国花期长达两个月,甚至有人会追随樱花前线纵贯日本列岛。但鲜为人知的是,每到这个时候伴随着美丽樱花的却是樱花树下到处乱丢的垃圾,甚至有人为了拍照拉扯树枝,造成樱树损坏。可以说,赏樱的去处成了日本为数不多的脏乱差集中地,同时也成了日本人释放压抑情绪、曝露丑态的舞台。
近日,众多日本媒体报道了东京代代木公园、上野公园等赏花名所战场般的混乱场景。标题:赏花之后遍地垃圾,这是可悲的现实。作为日本人感到非常耻辱
还有的媒体和网友认为中国游客难辞其咎:标题:春节时中国游客“爆买”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很大好处,但这次来看樱花的中国人要“爆饮”了!大量中国人因为赏花季节到来,正蜂拥来到日本。对此,日本网络上也出现了针对中国人缺乏礼貌的不安声音……
但一家日本媒体还是实事求是的,他们特意采访了赏花公园附近的居民、保安人员等,大家一致反映:外国人造成的问题比较少,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的多数还是日本人
日本老年人希望入獄服刑因生活成本高昂
據鳳凰國際2016.3.28報導,日本的監獄系統正因人口結構、福利缺口以及新的惡棍人群——退休慣犯——而陷入預算危機。這些滿頭銀髮的壞蛋迫切希望坐牢。在日本約35%的入店行竊罪有60歲以上的人參與。在這個年齡組內,40%的慣犯犯相同罪行的次數超過6次。有充分理由懷疑,入店行竊犯罪案件高發,代表了罪犯有意進入提供免費食物、住宿以及醫療服務的監獄,這些待遇對於潛在罪犯來說充滿吸引力。即使飲食節儉、住宿非常便宜,日本單身退休人員如果存款較少,其生活成本也比微薄的基本國家養老金(每年78萬日元,合6900美元)高出25%。學者們表示,即使是偷竊一份200日元的三明治,就可以換取兩年的有期徒刑,給國家帶來840萬日元的成本。1991年至2013年(日本法務省已發表數據的最近一個年份)期間,重複犯相同罪行超過6次的正在服刑的老年罪犯人數攀升了460%。退休人員犯罪的上升速度超過人口老齡化趨勢—— 到2060年40%的日本人年齡將在65歲以上。
相關新聞資料
不讓座婦老! 劉至翰嘆日人「禮儀退步」引熱議
日本老人問題與中國的最大不同: 有人曾以中國摔倒老人與日本相比,說扶日本老人不會存在意外風險等。實際上日本老人和中國本質上沒什麼不同,所不同的唯在於社會環境。
回應
解決了吃、住、穿、醫四種主要需求.雖沒自由行,但是老人走不動,也不想遠行了,該社會的老有所養,很有民主特色.
不要忘記還有“孤獨餓死”的老人,不可思議的民族!
公吱曰:倭國怎?深陷思……定體問!
肯定是體制問題。中國恐成最大輸家!
日本老年人怎麼不去跳廣場舞呢?答:因為吃不飽沒勁跳。中國老大媽為啥去跳廣場舞呢?答:因為吃飽了去鍛煉身體。
未來中國的養老比日本還慘。
你說這個問題細思極恐,歐美也是這樣吧
多麼美好的日本 !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變《當代紐西蘭民主政治》 日本社會病了?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中共的國企社保與醫保改革 )
其實雖然日本女生的形像已經深入人心,但歸根到底女生就是女生,在一些事情的看法上,比如虛榮、友情和愛情等等方面,全世界的女孩都是一樣的,只是由於環境和媒體的因素,讓她們顯得更加富有青春特色而已。無論是哪國的女孩,只要有著一顆美麗的心,就一定能綻放出美麗的青春光彩。所以,人生苦短,戀愛吧少女!
回應
文中居然沒有提到一項重要交際活動——援助交際,零花錢不夠可以找大叔搞援助交際。
援助交際有受害者嗎?有誰的自由被壓制了?都沒有的,有什麼好譏諷援助交際的?
閣下可這讓人噁心,自有都成了笑貧不笑娼的理由。
正是因為日本的化妝技術非常好,所以很多人才以為本子女生美女多,實際到處蘿蔔腿,O型腿,卸完妝的相貌判若兩人,不忍直視。
化妝什麼的本質上是男權的體現。中國以前最接近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時候,結婚照上男女衣著無明顯兩性分化。
很多日本人其實就是喜歡嫩妹子,嫩到沒發育.............變態啊! 日本性產業太發達,所以日本男人想找純情妹子,所以越找年紀越小...........
大概作者認為這是日本女生將愛美之心充分發揚光大的體現,我看的卻是這不是愛美而是女性的人身依附化、浮華化。如果文章所述毫不誇張的話,這個國家的競爭力已經完了。我非常希望文章毫無誇張,看到日本慢慢自我作死。
作者完全是只看表面的膚淺之人。所謂極致的追求美麗,實質是日本女性被物化嚴重,女性只是各種級別的性工具,基本沒有其它出路,為了求生存,女性只好被自覺的瘋狂追求美麗,敢不這麼做的就會被排斥、被踩到底層。
我也想說的,一個社會男人喜歡什麼樣的女人,女人們就會下意識地把自己打扮成什麼樣。日本女孩會拼命強調自己的“嫩”,就因為日本男人喜歡啊。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02_11_350852.shtml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愛經》 北一女爭褲權 援交妹的心聲 《A潮》 《女性主義理論》 《美之偽科學》 什麼《女性特質》 )
對比第三站——可愛賣萌
在中國,漂亮無疑是對女生來說最棒的誇獎,因為只有當一個女孩不漂亮時我們才會誇她可愛,而如果一個女孩不漂亮也不可愛,那隻能誇她有氣質了。但是在日本卻不盡相同,對於大部分日本女孩來說可愛才是她們最喜歡聽到的誇獎,因為日本女孩從小就被灌輸一種可愛的觀念,她們的日常用品、房間裝扮等等各個生活細節都充斥著可愛的元素,所以像動畫裡描述的那樣一群女孩對小貓、小玩具甚至小飾品趨之若鶩愛不釋手的場景即便是在現實中也時有發生。
對比第四站——化妝打扮
說起化妝,也是全日本女人的一個共同愛好,曾經有調查表明日本99%的女性都使用化妝品,很少有人會以純素顏出門。日本女性對於化妝的痴迷完全是源自對美麗的極致追求,並且這種痴迷逐漸的低齡化,現在的日本女高中生基本都會化妝上學並且隨時補妝,至於染燙頭髮,只要校規允許的話也依然是遍地開花。同時由於近幾年日本低齡服裝模特的迅速發展,也將初中甚至小學的女生們早早的拉進了時尚界,每天早上的化妝簡直成了每個女孩的必修課,所以千萬不要認為《我的妹妹才沒有這麼可愛》裡的人小鬼大是誇大其詞,女孩對於美麗的追求是絕對沒有極限的!
對比第五站——課餘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日本學生的自由支配時間還是很長的,所以對於在校女生來說,放學後一般都不會立刻回家寫作業,她們通常會成群結隊的出去玩耍或者逛街,而她們的主要活動地點就是KTV和商場。
對比第六站——超愛大頭貼!
除了KTV外,逛商場也是日本女生的最愛,甚至一些女生為了時尚會攜帶一個大紙袋去遊商場,目的就是在廁所裡將校服脫下換上私服。但筆者需要說明的是,商場對於日本女孩吸引力最大的東西絕對不是什麼衣服鞋子,而是一個大家萬萬沒有想到、並且在國內早已過時的東西——大頭貼!幾乎所有的日本女孩都有“大頭貼中毒症”,在大頭貼照相機問世18年來,除了在日本進化的越來越高級越來越誇張之外,在世界各國都坐上了冷板凳。並且日本的機器發展到現在都自帶了美圖秀秀功能,保證每一個拍出來的都是大眼尖下巴紅唇雪膚的芭比娃娃!甚至很多時候由於過度美化而完全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模樣(PS過度),但即便如此,少女們也依然堅持日復一日樂此不疲的用大頭貼來滿足虛榮心、挑戰美麗的極限。
你了解真實的日本女生嗎?不僅有校服情懷,還具備抗寒屬性 2016-02-11
如今日本女生已經儼然成為了日本的一種代言符號,可以說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女生能夠像日本女生一樣、讓人第一眼看見就能立刻感受到這個國家的青春氣息。日本女生的標誌性很強,一般形象均為清純打扮加水手服。但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對於日本女生的了解都來自於影視作品,那麼真實的日本女生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對比第一站——校服情懷
日本校園的校服觀念非常強:從小學到高中,只要是上學期間就一定要穿校服,在我國大部分高中都取消了校服這一說,即便是初中也不一定會要求學生每天必須著裝校服,但是在日本就是這麼絕對的嚴格——進校園就一定要穿校服,哪怕你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不良少年也不例外。同時因為校服(大部分都是水手服的改裝版)比較漂亮的緣故,很多女孩在節假日也依然喜歡穿著校服出行,因為這樣更能體現出他們的青春靚麗,因此可以說日本女生的青春基本都是在水手服中度過的,所以水手服少女才有這麼強的符號性。在著裝這一點上,動畫還是很好的還原了現實生活中的現狀——不管是出於強制還是自願,日本女生總是沒日沒夜的套在水手服裡。
對比第二站——抗寒屬性
在這裡有些讀者可能會提問:“水手服的下身一般都是短裙,那麼即便是寒冷的冬天,日本女生也會穿著短裙外出和上學嗎?”這確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問題....沒錯!現實就是這麼的不科學!無論是寒冷的北海道還是相對溫暖的九州島,不管春夏秋冬女生們都一樣會穿著水手服去上學、風雨無阻。但這並不是因為日本女生不怕冷,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日本實地考察的話就可以發現,冬天裡穿著短裙走路的女生,大腿也依然是被凍的通紅,但是她們卻一副不介意的樣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日本女生在冬天會在水手服外穿著厚外套,腿上也穿著厚絲襪,真正露在外邊的也就只有大腿的一小截皮膚,並不至於太冷。第二,日本的暖氣系統非常發達,空調也十分普及,任何學校和公共場所內都是全暖氣覆蓋,所以日本女生真正受凍的時候也就只有在外行走的一小段時間。第三,日本女生的愛美天性是眾所周知的,為了美冷點算什麼?有時候不要看日本女生冬天穿的薄,其實她們的衣服裡甚至絲襪裡都貼滿了暖貼,簡直就是自發熱核電站!
2、嫁給富和尚的煩惱。
日本女人嫁給富和尚也有煩惱。無論香火多盛,無論化緣多少錢也不能亂花。不能買名牌包,不能穿名牌衣服,不能坐名牌車,不能大吃大喝等。如果這麼做了被施主發現,對寺廟來說無疑於自絕香火,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災難。日本女人嫁給富和尚既使手裡有很多錢,想奢移一把也不容易,一切只能在家裡偷偷進行。甚至寺廟車壞了,也只能買同原車一個顏色款式的,她們擔心施主發現會影響寺廟形象自絕財路。
3、 為和尚生孩子的煩惱。
日本寺院一般都是世襲的。女人結婚後的重要任務就是為大和尚生小和尚。日本女人現在都不願生孩子。但如果不生將來寺廟就斷了後。所以願不願意都得生。但能否生出小和尚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這讓她們只能慢慢試,直到生出小和尚為止。
4、 同死人在一起的煩惱。
日本寺廟主要功能有兩項:一是辦理喪事,一是埋葬死人。現在日本人死後在家里為死者守夜越來越少,大都安排在寺廟裡。骨灰火化後也多葬在寺廟裡。這樣日本女人要經常和死人在一起。寺廟掙的很多錢也都是死人錢,對外不好炫耀。這讓她們心裡很不是滋味。
5、 沒有節假日的煩惱。
日本一些寺廟是很忙的。越到節假日香火越盛工作越忙。嫁給和尚基本等於喪失自己自由空間,難得有機會與和尚到國內旅游到國外觀光。人死後要守夜要做法事要給死人準備墓地等。平日里要搞好同各地施主關係,還要對寺廟進行維修。廟太破了施主也不願意來。
雖然有許多煩惱,但總體來說日本女人還是願意嫁給日本和尚。雖然她們其中有些人也羨慕中國和尚可以有豪車。但對她們來說中國和尚不結婚、在私生活方面不檢點甚至有私生女的傳聞,無論如何是讓她們難以思議的。
另詳參【圖博館】:啥是雙修?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新興宗教初探》 《佛教一本能通?》 《批判佛教》 《善女人》 《提婆達多》的佛陀崇拜 《基督的最後誘惑》 假吃素之名 《西遊記》
日本女人嫁和尚的快樂與煩惱 2015-12-26
日本女人與中國不同,有很多人願意嫁給和尚。當然日本和尚也與中國不同,不但可以結婚生子,還可以吃肉甚至吃生肉。日本女人之所以願嫁和尚,不僅因為嫁了和尚不耽誤吃喝,更重要的是嫁給和尚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1、 可以有大房子大院子。日本法律規定宗教房地產不上稅。日本房地產稅是個很重要稅種。住在城裡日本人為了少交房地產稅,很少像中國人那樣動則購買一百米二百米住房,一般家庭也就六七十米。但和尚就不同了,不但可以有很大寺廟還可以有很大院落。這讓日本女人為之心動。
2、 各種收入可以不上稅。日本一些寺廟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各種香火化緣、經營墓地、參加葬禮做行法事等都能產生經濟效益。日本所得稅很厲害,掙得越多交的越多。但宗教寺廟各項收入是個例外。
3、 可以掌握更多錢財。日本和尚結婚後在財務管理與日本社會大體相同,和尚負責宗教事務,妻子掌管財務大權。如果一個窮女人嫁給日本和尚,無疑於野雞變成了金鳳凰。其手中財務甚至超過她本人想像。
4、可以100%的享受丈夫。日本和尚除結婚生子吃肉等戒律被破掉外,在其它方面戒律還是比較嚴格的。因此日本女人嫁和尚後,不必擔心丈夫到外面吃花酒搞第三者。在男女關係上所需考慮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調動和尚積極性為自己需要服務。
對日本女人來說嫁給和尚不僅意味今生今世自己會掌管大量錢財,不必為過多稅金鬧心,更意味來生來世也能給自己選一塊好墓地。另外還可盡情享受一個純男。這在充斥AV產業國家,無疑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比嫁給公務員、嫁給一般有錢人更安全更有保障。
日本和尚對女人來說確實是一塊大餡餅。然在現實中日本女人嫁和尚後往往會產生煩惱。這些都包括什麼呢?
1、 嫁給窮和尚的煩惱。
女人如果一旦不慎嫁給窮和尚那結果會很慘,和要飯的差不多。在廟裡妻子掌管財務,需要搞好同各路施主關係。廟裡沒有人氣也就沒了香火收入,一切要靠妻子身體力行自己去做。要種地要打掃寺院要到有錢人家去化緣去說小話。如果遇到哪位施主財大氣粗心根不淨,對化緣女子產生非份之想,會讓日本女人非常難受。
【辣評日本】日本陷入教育與財政兩難的死循環2015-12-18
日本財務省和日本文科省又開始互掐了!
如今,日本全國有70多萬名公立中小學教員,這些人所領的工資三分之一出自日本政府,從2015年度預算來看,僅向這些教員支付的工資預算就達到了1萬5284億日元左右,占文科省全年度預算的3成左右。
為了減輕財務負擔,日本財務省以“少子化”問題加劇、中小學生人數減少為理由,要求文科省削減師資力量。日本財務大臣的智囊團“財政制度等審議會”建議稱,2024年日本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三年級學生總數將會變成94萬人,公立學校每個年級學生總數將比目前減少2萬人左右,因此文科省要在今後9年間削減教職員工3萬7000人。
日本文科省聽後很抓狂,堅稱不能這樣做,否則不僅是教育、日本都要出大事。文部科學大臣馳浩表示,雖然中小學生人數在減少,但校園內的欺凌問題、逃學問題卻越來越嚴重,需要開展特別日語指導的外國籍兒童也越來越多。要想對應解決這些問題,不僅不能大幅減員,還應該多增加流動性教職員工。就這樣,針對教育部門增員還是減員,日本文科省與財務省正展開著激烈的攻防戰。
什麼叫流動性教職員工?目前,日本根據學校規模和一個年級的學生總數來決定固定性教職員工人數,全日本有63萬多正式僱傭的固定性教職員工,和6萬4000多非正式僱傭的流動性教職員工。受“少子化”影響,固定性教職員工總數在1985年達到巔峰後逐年減少,而流動性教職員工卻逐年增多,2014年人數達到了1998年的兩倍之多。
流動性教職員工屬於“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一般用來對應小班教學、校園欺凌問題、以及發育障礙兒童的個別指導。
如果日本財務省以財政預算強行壓迫日本文科省減員,不僅會弱化教育質量,讓日本失去“教育大國”地位,也會導致今後勞動力素質降低、弱勢群體生存環境惡化。但是,在“少子化”的大環境下,不對教職員工精兵簡政,日本的財政狀況顯然難以支撐,只能靠增稅、學費漲價、繼續舉債來拆東牆補西牆,到頭來,這些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就站在不遠處,等著長大了的小孩子們來背負。日本就陷入了這樣的一個進退兩難的“死循環”,恐怕不是一時半會能解開的。
強壯了一代日本人的學校給食製度為什麼失守了?Chivn 慶應義塾大學博士
2015-12-15,日本佐賀縣地位町立東脊振小學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在給食的“ぬっぺい汁”(類似於味增湯)中發現一顆鈕扣電池盒和一根長約20厘米的繩子,所幸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無獨有偶。據朝日新聞11日報導,日本神奈川縣平塚市市立富士見小學提供給該校學生的課間餐中發現了長約14厘米的針狀金屬片。金屬片混合在配飯的肉醬當中,被六年級女生不小心吞入口中,萬幸女生察覺後迅速吐出,沒有造成傷害。據調查,學校的廚房中沒有類似的金屬片,學校推測很可能是在配送工廠與別的食材混入的。
這並不是日本的學校給食第一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光是在兵庫縣的神戶市,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7月的九個月中間,初中給食當中混入異物的件數就高達86件。要知道這僅僅是日本的一個城市,而且只是初中範圍而已,雖然沒有日本全國的統計資料,但是保守估計每年發生的給食異物混入事件將在500起以上,嚴重威脅著日本兒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日本的給食製度原先在國際上一直受到非常高的評價。雖然日本不是世界上唯一有給食製度的國家,但日本的給食非常注重營養搭配,因而為各國所推崇。而且,就食品安全來講,日本人用他們的嚴謹給世界創造了一個“給食神話”。
回應
是公知大V噴子神話日本幻滅的時候了。
如果經濟允許,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這種制度還是不錯的,不能因噎廢食,好的方面,中國還是要學習。
我倒是覺得這個制度還是問題不大,倒是日本炒作這個的人恐怕有著要把這個課間餐製度搞死的心呀。類似的手法在中國又不是沒人玩過。比如高鐵。
我倒覺得缺錢才是主因。過去政府不差錢,補貼多,相關企業的利潤也高。現在的日本政府債務率世界第一,很差錢,相關企業利潤也低,自然問題頻出。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黑心食品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女權路漫漫 日最高法院:妻從夫姓合憲2015-12-16
日本首相力推女性政策,盼提升女性權益,但今天(16日)日本最高法院的決議卻引發不少爭議,法院判定,夫妻須同姓合乎憲法規定,女性離婚6個月後始可再婚違憲。
原告者說,「事實上,女性是被迫改姓」。但最高法院大法庭在今天宣判,規定夫妻同姓的民法法條,符合憲法規定。(圖擷取自《FNN影片》)
原告者說,「事實上,女性是被迫改姓」。但最高法院大法庭在今天宣判,規定夫妻同姓的民法法條,符合憲法規定。(圖擷取自《FNN影片》)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根據日本現行民法規定,男女婚後須同姓,否則不承認夫妻關係,5名日人認為此法間接歧視女性,已違反憲法規定的男女平等及個人尊嚴,向國家申請賠償600萬日圓(約161萬台幣)。
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統計,有96%已婚女性從夫姓,原告者說,「事實上,女性是被迫改姓」。該案一路上訴至最高法院,大法庭在今天宣判,夫妻同姓的民法法條,符合憲法規定,駁回原告賠償要求。據了解,日本法務省有意導入夫妻雙姓制,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這須謹慎討論。
另外,日本現行法律規定,女性在離婚6個月後,才可再婚,認為在短時間內再婚,若生下孩子會有生父是誰的爭議。1名30歲女性認為,此法違反憲法規定的人人平等,於2011年上訴,申請國賠165萬日圓(約44萬台幣)。
最高法院在今天裁定,女性禁止再婚期限超過100天,已違憲,但駁回原告賠償要求。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國會將盡速修改法條。
另詳參【圖博館】: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女性主義理論》司法與習俗
500萬年薪的日本人活得怎樣:日本男性職工年均收入為511萬,扣除各類保險稅收,平均每月約30萬。如是一個單身漢能活得很滋潤。如結婚有孩子又沒房,30萬在交納房租水電煤氣垃圾管理費後,餘下的要想養家糊口還想攢錢買房,可說難度相當大,或許如此,日本有20%的男性選擇了終生不婚。日本有37%家庭平均負債509萬日元。日本有15.7%的人口1600萬處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下。
1600萬窮困人中潦倒的日本女人
日本男人越來越難心的一件事:由于家庭支出限制,日本妻子只能尽力压缩丈夫零用钱及在外午餐费等。下班後單位有錢同事提議一起出去喝酒吃飯。去,AA制各付其費錢包裡確實沒有多少錢。不去,容易讓他人離間並失去在同事中的臉面尊嚴。
困擾日本女人的2個不平等問題:冠名權,再婚權.
日本女人最在乎男人的事:1、在乎約會安排細節。2、在乎男人身上氣味。3、在乎男人手指甲蓋。4、在乎男人聊天話題。5、在乎男人著裝儀表。在乎……
日本女人羨慕法國女人甚麼:1、羨慕法國女人的高就業率。2、羨慕法國女人的工作時間。3、羨慕法國男人幫助女人帶孩子。4、羨慕法國男人幫助女人做家務。5、羨慕法國女人徹底從孩子解放出來。6、羨慕法國幼兒園、學校的清規戒律非常少。7、羨慕法國學校的儀式少。8、羨慕法國女人社交時間多。9、羨慕法國女人的休假休閒。10、羨慕法國女人高挑的身材。
另詳參【圖博館】: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大陸環境危機 中日筷箭之爭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人與日本人》 《印度與中國》 《美國的中國形像》 《世界的中國觀》 《中國變色龍》 《中國人與美國人》 《中國人中國心》 《中國人:觀念與行為》 《中國人的性格》 《中國民族性》 《閒話中國人》 中國與印度
3、價格標杆的有效確立。廠家準備在日本2000元出售的馬桶蓋,只要在淘寶網上開幾個賣店並標註2500元,就能有效說服大量貪圖便宜出國旅遊的購物潮人。4、著名經濟學家的宣傳引領。春節出境旅遊前的1月25日,國內著名財經作家發表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文中寫到:到日本旅遊順手抱一隻電飯煲回來,已是流行時尚。5、日本旅遊社的羊群效應。一些日本旅遊社,將游客象羊群一樣圈到銀座、台場、秋葉原等購物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產生額外利潤。
日本頻發骷髏屍骨案件說明什麼:除了生活日趨貧困為領取養老金因素外,在一些日本人的文明素質中,包含一種史前文明的劣根性,這就是極端的冷漠、殘忍和缺乏人性。他們平日里相互寒喧彬彬有禮,然而鄰里之間極度缺乏溝通,女兒可以勒死年邁的父親、父親可以餓死5歲的幼兒。
什麼改變了日本人吃生傳統:日本厚生省2015-6-12禁止店家提供生豬肉及生豬內臟。
日本老人問題與中國的最大不同: 有人曾以中國摔倒老人與日本相比,說扶日本老人不會存在意外風險等。實際上日本老人和中國本質上沒什麼不同,所不同的唯在於社會環境。日本是個法制社會,其社會環境與中國相比有些特點:
1、日本法律比較嚴密。《日本刑法》246條規定:欺詐他人並讓他人交出財物者處10年以下有期處刑。在日本老人摔倒後如果訛詐扶者,一旦被扶者報警,極易身敗名裂並可能面臨10年以下有期徒刑;2、日本“有警必出”比較嚴格。3、醫學部門比較配合,根據警方要求進行各種醫學化驗分析證明,提供老人摔倒原因。然近20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加之安倍上台後推行日元貶值提高消費稅等,導致民眾實際購買力下降,日本老人貧困狀況加劇,道德水準亦大打折扣,老人問題愈加嚴重並表現出中國很難看到的其它特徵:1、小偷小摸案例增加。2、上山遇難案件增加。3、街頭露宿老人增加。
日本醫生不得不說的狠話“餘命宣告”(宣布死期):1、便於減少醫患矛盾。2、便於家屬照料患者。3、便於患者安排後事。
日民眾對中國男入女浴反應平淡不以為然:1、日本有男女混浴的歷史。2、日本偷窺案件較為頻發。
日本溫泉里猥瑣淡定的特殊風景
日本女人如男廁的坦然態度
國人不願到印度旅遊的7個原因:1、天氣原因。天氣極其炎熱。2、飲食原因。咖哩的辛辣,中國人胃腸很難適應。3、衛生原因。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手洗屁股用手抓飯吃的國家。辛辣材料,印度人容易患痔瘡。為此印度人普遍自小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大便後洗屁股,又用手抓飯吃就成了常態。4、交通原因。交通施設落後。5、購物原因。基本沒什麼可買的。6、治安原因。單身女性要格外小心,一旦誤入貧民區很容易成為街頭暴力的犧牲品。7、旅遊環境。市場髒亂差及欺詐行為,印度出租車、導遊、酒店、警察等已形成利益鏈。
日本街頭為何少了一道特別風景--光膀子:日本《輕犯罪法》第1條20款規定:“對於在公共場合以令他人厭惡方式向他人暴露臀部、大腿及其它部位者,將予以拘留罰款。”
日本人最羨慕中國的幾件事:1、在中國不用交居民稅。2、在中國不用交房產稅。3、在中國城裡可以有車。4、在中國不用為垃圾犯愁。中國垃圾可隨時處理,沒日期限制。5、在中國買菜果比較便宜。6、在中國職場較為寬鬆。由此日本人都會磨洋工。7、中國的錢比日本的錢更值錢。
日本人初到中國感受:太自由了!在日本不能做的許多事情在中國都可隨心情決定。1、 中國各地機場車站比日本新比日本漂亮,中國的高樓大廈比日本多。2、 白扶梯行人是左側通行還是右側通行,似乎是順其自然。3、在公共汽車站有排不排隊,可根據情況及心情調整。4、似乎沒有不准使用手機的地方。5、街頭沒有不能吸煙地方。6、啤酒比日本便宜一半以上。7、在街頭似乎可以咳嗽吐痰,用不著捂手絹。車不讓人,人也可以不讓車,主要看誰膽大。8、電動車、自行車的人可在人行道上騎,可不戴安全帽。9、地鐵也檢查行李。很便宜40日元就可上車(注:日本地鐵一般起價110日元)。10、街上溜狗有的不牽繩,狗大便後狗主人可以不收拾。11、中國實在太大,去一次兩次根本了解不了什麼。
誰出演了日本馬桶蓋的狂歡盛宴:1、購買群體的精心選擇。馬桶蓋在日本是家庭必備物品,但對多數國人尚屬新品。如何打開中國市場需要國內潮人引領。能夠到日本旅遊的大多為中產家庭,有著提高生活質量的強烈願望。他們能夠親身體驗到日式馬桶的方便、健康及充滿人性的設計,容易產生購買馬桶蓋的衝動、自然而然成了廠家推介的重中之重。2、跨國廠家的營銷策略。馬桶蓋國內早有生產,一些跨國企業亦相繼在中國設廠開店,但由於生活習慣不同,一直未能有效打開中國市場。
從一袋垃圾看中日法律區別及後果
去日本遊客會發現那里街頭很乾淨,幾近沒什麼灰塵。許多人將此歸結為日本人素質高、環保意識強等。本人以為與此關係不大。日本街頭乾淨無灰塵主要有兩條:
一、自然原因。日本島國氣候濕潤多雨,基本可將街頭灰塵沖洗的一干二淨。二、法律原因。在日本亂扔垃圾刑罰很重。一袋垃圾問題如此,霧霾問題也基本一樣。在中國農民亂燒麥桿不會受到法律追究。但在日本亂燒麥桿屬於刑事犯罪。從以上區別可以看出幾個問題:
1、 日本人不亂扔垃圾與個人素質環保意識關係不大,主要是日本的嚴刑酷法在起作用。
2、 日本法律重視環境污染,對心靈污染不太重視。日本不允許亂扔垃圾,但允許銷售傳播色情帶。
3、中國法律重視心靈污染,對環境污染重視程度不及日本。中國不允許銷售傳播色情帶,但中國沒有亂扔垃圾入刑的法律,沒有追究農民燒麥桿刑事責任的法律。
那麼中日法律區別會產生哪些後果?
最近聯合國特使訪問日本時,批評日本動漫產品過於色情對青少年產生有害影響、以至日本13%的女中學生從事援交色情活動。國人應將重點放在法律及執行上,制訂類似日本《垃圾處理法》的嚴刑酷法,加大反腐力度,建設一個不受干擾的執法環境,以盡快縮短解決中國垃圾霧霾問題的歷史進程。
回應
新加坡也差不多這樣,亂丟垃圾可以罰1000新元,4600人民幣。這樣罰誰敢亂丟垃圾?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法律不嚴
我還是喜歡自己的國家,小日本和新加坡對環境有殘忍的潔僻,太不自由了,會得各種精神病
曲力民的博文目錄
歐洲遊客差評日本機場的主要原因:1、自動販售機過多,人工服務較少。2、自動販售機只收現金,不收信用卡。3、大多銀行ATM機不可以兌換外幣。4、機場到市內的出租車奇貴。
國人到日本旅遊一定要格外小心:1、 日本並非是一個對中國友好國家。2、 日本是一個法律綿密且經常修訂國家。3、 國人在日本旅遊路上充滿陷井。
日疫苗大廠 偷偷「加料」20年 2015-12-04 聯合報
在日本疫苗市場擁有極高市占率的一般財團法人「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簡稱「化血研」)於製造過程自行使用添加劑長達四十年。若化血研暫停出貨,明年一月左右日本國內將鬧「疫苗荒」。
第三者委員會二日公布調查結果,指化血研至少自一九七四年起使用與國家核可不一樣的製造方法,改變部分製劑的加熱過程;一九九○年起高層指示在製造血液製劑時,添加讓血液不易凝固的物質,提高製造效能,疫苗也用同樣的不當手法。
此外,為通過國家書面審查,化血研廿年前起偽造製造紀錄,甚至用紫外線加工,讓紀錄紙看起來「符合舊年份」。委員會指責他們是常年隱匿慣犯,「惡性重大」。厚勞省今年六月已下令中止販售血液製劑,其後要求化血研「自我管束」疫苗出貨,目前尚無傳出有人施打疫苗出事。
化血研理事長宮本誠二二日深夜召開記者會致歉,承認早知此事,但這是化血研長年的「企業文化」,他未能發聲,升任理事長後擔心會被取消生產血液製劑的資格,還是不敢進行改革,二日道歉後辭職,其他理事或辭職或降職處分。
化血研生產的日本腦炎疫苗在日本市占率百分之卅六、B型肝炎疫苗百分之八十、A型肝炎疫苗更達百分之百;目前東京、千葉等地已有醫院不再接受施打疫苗的預約。另一家藥廠指出,若化血研持續停止出貨,最快日本腦炎疫苗於明年一月下旬、B肝疫苗明年一月中旬到下旬會在市場斷貨。厚勞省三日下午第三度進入化血研總社調查。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日本社會病了? 流感政治學
看到這裡我恍然大悟,日本古代文化中非常實際地認為,稻穀之魂補充人體之魂的交換區正好就是具有消化功能的腸胃。“靈魂被認為居住在腹部,因此,著名的男性自殺文化,就是男人剖開腹部以釋放他的靈魂。”怪不得,日本武士自盡時,以切腹最為莊嚴,其實背後是有這樣一種信仰體系。切腹之後,生理上講,是失血過多及外部感染而亡,心理上講,則是靈魂的流失,離開身體散逸而去。
這樣來看,這本書的題目就能說得圓滿了——作為自我的稻米——因為稻米中的谷魂構成了人的靈魂,那麼稻米就不同於其他的食物,稻米在日本人的心中地位神聖,不是其他,而是組成“自我”的一部分。
所以,延伸到現代日本社會來看稻米,來解讀日本人觀念中對西餐或麵食的態度,就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日本人倒不是僅僅覺得西餐純粹是外來事物、舶來品,口感不佳,不適合日本口味,而是非常本質地認為,西餐裡的確很少有“米”。沒有米,就沒有“稻魂”,沒有“稻魂”,就無法給“自我”提供補充靈魂的力量。這種觀念真是很有意思。
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中國稻米產區居民就餐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吃飯的時候,吃再多菜、再多點心、麵食,沒吃上一碗米飯,就感覺是沒吃飯,沒吃飽。細想一下,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或許就不僅像表面上的這句修辭呢!
回應
中國稻米有優良品種,但是產量不高,中國人食用的稻米品種很差,品種差的稻米哪裡比得上品種好的稻米,中國應該引進韓國稻米和日本稻米,中國稻米產量高味道差.
一樓的先說這幾種米你都吃過沒有?還是只是想當然?你知道稻米和緯度的關係?和水土的關係?和生長周期的關係?
南方的粳米一年兩三季,能好吃嗎?北方的水稻才好吃,我們都吃本地米,一點都不差
“切腹之後,生理上講,是失血過多及外部感染而亡”這句話有問題。日本的切腹自盡,是有介錯幫忙的,就是說,切腹是一種儀式,早有人在切腹者身後提刀而立,只要切腹者將利刃插入秘中並拉開口子,介錯就迅速揮刀砍掉自盡者的頭。
恩,沒人幫忙的,有掙扎2天才死的慘劇。
http://book.sina.com.cn/news/b/2015-11-25/0933778738.shtml
另詳參【圖博館】: 《筷子刀叉匙》 飲食政治學 《吃的後現代》 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右翼》
日本武士為何切腹而不自刎?2015-11-25張經緯 南都周刊
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曾經對“何謂日本”這一問題,只作出兩點歸納:“島國”及“種稻”。除此之外,我們還能說出日本的許多特點,比如集體榮譽感,比如武士道,但有一點,我一直沒想通,日本武士在戰敗捍衛尊嚴時,為何要“切腹”?——同樣是自盡,他們為什麼不選擇自刎。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些多餘,誰會在意是切腹還是割喉呢?但別說,還真有人關心這個問題。美國日裔人類學家大貫惠美子有一本書,叫做《作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時間的身份認同》從某種程度上解開了我的這個困惑。當然,從名稱上看,這本書的重點不是說切腹的,而是說吃稻穀。
環視亞洲,莫不食用稻米,以小麥為原料的各類麵食,毫無疑問皆是西亞輸入的舶來品。關於水稻的起源究竟是東亞、東南亞,還是南亞尚無定論,中國在稻作起源的考古證據方面暫時領先,但水稻(大米)是亞洲的原生作物則是沒有爭議的。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人心中,稻穀非同尋常。因為稻穀是有“稻魂”的,而且稻魂不像一般動物、植物的靈魂,它和人的靈魂本質上是一類。這種稻魂有什麼作用呢?作者舉了一個日本皇室的例子,來說明稻魂的重要性:
一切可以追溯到一個名叫“大嘗祭”的皇室儀式,這個儀式是在水稻豐收時由日本天皇主持的。它源自“嚐新祭”,意思是品嚐新米。天皇要吃新米的原因在於,天皇的“靈魂”經過一年時間,“在冬天膨脹春天萎縮”,靈魂容易離開人體,要得到補充,才能重獲健康。採補靈魂的方法,共有兩種。第一、要么直接採自他人,作者引用了一個非常有震撼力的觀點,在歷史上,日本天皇去世、新皇即位時,“新皇通常會咬已死天皇的屍體,以使後者的靈魂能夠進入他的體內。”這讓我不由聯想到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在內,太平洋島民在上世紀還流行的分享過世親屬屍體的習俗——為了讓死者的靈魂在後代體內延續。
另一種方式,相對沒有那麼驚人的方法,靠的就是食用稻穀來補充靈魂。天皇的“嚐新祭”的本意,就是需要用稻穀中蘊含的“稻魂”充實自己的靈魂,所以這個儀式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而在日本人的觀念中,靈魂並不位於腦袋或者心臟,而是在肚子裡。在古史《日本書紀》中有一個各種食物起源的傳說,保食神被殺死的時候,“各種食物從屍體內湧現出來,腹出米,眼出黍,肛門出麥豆”。而稻米起源的位置恰好就位於腹部——靈魂和胎兒的居所。
美國一高中模範女學生因為穿短裙被趕回家
據外媒2015-10-31報導,一名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貝福特高中(Beaufort High School)的女中學生因為在學校穿短裙而被趕回家中,引起了輿論的討論。
美國viralnova網站評論說,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相對平常而言是非常滑稽的。當時這名名叫凱麗·伯吉斯的女孩在學校是模範學生,也是學校的學生社團主席,學生會幹部和獎學金獲得者,她因為在教師實習課上穿了一條短裙,而被老師趕回家中。
回應
我(凱麗)學到了一個道理,貝福特高中拯救了我。作為學生社團主席,學生會幹部,以及帕爾梅托獎學金獲得者,我正在墮落——去嘗試成癮性精神藥物,脫衣舞俱樂部,和找乾爹。” 標榜性開放的國家其實還是有很多保守的,到是有一個有著傳統5000年曆史的國家,學著人家濫交
我靠,30歲的老媽子的節奏.
早熟啊,保質期短
這TM叫短裙......
他們應該去看看日本女中學生的校服,那才叫短
這算短裙?!那我們這夏天的妹子們的短牛仔褲又算哪類?
說好的美國自由民主呢,騙人的
民主的國度果然民主,有挑選長褲長裙的自由和民主!
公雞們來洗地
人權呢,穿短裙,何錯之有,不是開放國家嗎?
在國內因為頭髮、校服、紅領巾、作業、疊被子、掛毛巾被趕回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有規定就得遵守,規定不合理,可以提出異議。未修改前遵守是必須的。
誰告訴你美國人不保守了?跟歐洲一比美國人不知道有多麼性保守!
所有的學校都有dress code ,如果你違反了被趕出去很正常。
美國既有開放的地方也有保守的地方
其社會表面開放內裡專制外松內緊,與我國實際正好相反……
保守留自己,開放送別人。別人開放了才容易打入,很簡單的道理。
美國是一個清教徒國家?
至少中上層是這樣的
美國有許多保守思想,與其國際上標榜的開明公平形象並不相符 啥事只要自我標榜就行了唄。
習總要找奧巴馬談談美國的人權問題啦!
我猜這個貝福特高中是個私立優質中學吧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5_11_02_339771.shtml
“醜校服”的真問題 2015-09-10
據台灣中央社 2015-9-8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關於中式教育的紀錄片,除了引發對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開始檢討,與英國校服相比,中國大陸校服寬鬆無美感,反映出美學教育缺失,幾乎是沒有明顯男女區別的運動裝,“臃腫,難看,質地粗劣,毫無美感可言”。有學者指出,這種去性別的服裝,反映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對女性身體和性的恐懼”,也是“審美的粗鄙化”。
然而,在筆者看來,校服不好看,根源並不是管理者的審美觀問題,而是管理者缺乏民主管理意識,用自己的審美觀,代替了家長和學生的審美觀,即家長、學生在校服選購時,根本沒有參與權、表達權和決策權,只能被動接受管理者的安排。這比管理者缺乏審美情趣,更可怕。
回應
又是個西方中心主義的論調。教育質量教育觀念教育體制不如別人,現在就連穿的校服也是西方的好。中國培養的是勞動者,要的是樸實無華,中國的未來不需要華而不實西裝革履的人。要西裝的孩子可以上所謂的貴族學校。國家教育的根本,不是培養貴族。
一個現實問題,校服要美必須布料質地要好,想想目前校園的環境,適合穿質地好的衣服嗎?幾天就弄得又髒又皺.第二增加家長的負擔,目前城鄉仍然有大量不富裕家庭,幾套質地好的校服那是要上千元甚至幾千的! 目前的校服其實是學校無奈的選擇,學校還真不那麼怕學生穿出美和性徵來(學校現在戀愛都不怕,還怕這個),在校服問題上指責學校是不了解學校的表現.
校服的設計標準:1)廉價,每個家庭都能承擔。當然如果國家有錢到可以免費給學生髮校服了,這條標準可以考慮去掉。2)容易清洗。丟到水里撒點洗衣粉揉幾下就能洗乾淨,晾一會兒就能晾乾。3)穿著可以不受束縛地做運動。跑步、踢足球、打籃球等等。基本上,這三點,目前的校服都做到了。網上那些所謂別的國家好看的校服,在我看來,就個好看而已,很不實用。
現在小學一年級的校服最小碼是80的,可以穿到三至四年級。
真是扯淡!中國的校服樸實無華,且有利於活動課勞動課和體育課,對學生的成長有利。別在那小資了。
這一百年來,日本女生製服的演變可謂戲劇性。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就有教育專家預測了未來製服的走向:“既發揮個性又不違背學校的規定。”“制服是實現著裝自由的一種途徑,在洋服普及後應將之淘汰。 ”聯想到近來關於中國校服為什麼醜陋(楨:?)的爭論,恐怕我們還停留在製服是“管理”的階段。有一天,中國的校服由醜變美,由強制變為主動選擇,教育的觀念也將發展到新的階段。
http://book.sina.com.cn/news/b/2015-11-30/0941779633.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品味制服》 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右翼》 北一女爭褲權
日本女生校服的再次洋服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一戰時,歐美國家取消了緊身褡和長裙,清爽幹練的風格也影響到了日本。從衛生、方便、經濟的角度出發,政府全面推廣洋服,這一次上上下下都很順利地接受了。1920年,東京女子醫學專業學校的學生提出,要和男醫生一樣穿洋服。不僅是從醫生這一職業出發對服裝功能提出要求,而且也喚醒了女性獨立承擔社會工作的自覺意識。
到了上世紀30年代,水手服因為輕盈、利落、經濟而廣受歡迎,成為女子學校制服的典型樣式。大一統的時代,年輕人也在悄悄表現自己的叛逆,比如學校規定上衣只能到腰骨,裙子的褶皺只能有16條,但是檢查過後,一些學生的上衣長度一下子就縮短了,褶數也增加到了20條。本書作者的考證,也結束於水手式校服一統天下的時期。
校服制度化,在某種程度上是學校和國家對學生享有權利的問題,是日本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把學生工具化的問題。當國家完成現代化之後,制服又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情感關聯、社會潮流。
有意思的是,上世紀30年代學生主動要求穿制服,認為這是文明的象徵,但是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學生製服化已經制度化,卻掀起了反對製服的抗議活動。這當然和世界範圍內的青年反抗運動遙相呼應。抗議的理由和上世紀30年代一些教育專家的意見不謀而合:制服壓抑個性,束縛自由。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就在自傳裡寫過,他的中學是最早反對穿校服的學校之一。可是學校廢止校服、允許學生自由著裝之後,學生又對穿什麼、怎麼穿,產生了新的煩惱,特別是女生為每天的服飾搭配絞盡腦汁。在這種情況下,制服反而減輕了選擇壓力。進入21世紀,社會上竟然出現了“仿製服”的潮流,在著裝自由的校園,女生們自願穿上了製服,把市場上的服裝、仿製服、其他學校的製服混搭在一起。
從被動穿到主動穿,制服標明學生所屬學校的原始功能已經消失無踪,穿制服的女生變得可愛,甚至帶有性的誘惑。以前被視為“管理象徵”的製服觀念逐漸轉變為“展示自我的時尚”。
一百年的日本女生製服演變史2015-11-30 李崢嶸 新京報
《裙裾之美》是一本細緻紮實的博士論文,日本女生製服是日本在船堅砲利的逼迫下現代化的產物,其興衰也和政治動向緊密相關。明治政府被西方大砲轟開國門之後,主動轉型提出歐化主義政策。歐化不僅限於社會制度,也包括禮儀、習慣、服裝等文化領域。女式洋裝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引入日本的。
德國醫生伯爾茲曾經對伊藤博文說,從健康角度考慮,洋服對女人的身體有害,從文化、美學的角度看更不值一提。伊藤博文卻說:“我國的女人如果穿著日本服裝出現在眾人面前,是不會被當做人來看待的,只會被視為玩具或者人偶。”可見當時日本政府是把穿洋服當做文明國家的象徵。在這股潮流中,部分女子學校開始要求女學生穿束腰、大蓬裙的洋服。19世紀末,東京師範學校的女生需要擔任一部分外交責任,是用宿舍的窗簾製作晚會禮服,把報紙縫起來塞在裙子下面當襯裙。但是地方上對洋服抵制很厲害,隨著批判歐化,洋裝校服衰落,改良和服登場。
日本女子學校制服的全面確定是在甲午戰爭之後,在當時的日本,女性承擔著孕育強健國民的義務,健康的身體不可或缺。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國家鼓勵女子教育開展體育活動,但是傳統服裝不適合運動,改良“野蠻”的和服勢在必行。山根正次是當時的一位設計師,他曾對比中日兩國的女性服裝,認為中國在結構上更勝一籌,而日本和服的裙裾經常被風吹開,醜態畢露。
同一時間,很多日本設計師參考歐洲、中國、朝鮮與日本古代的服裝,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方案。不久“褲”發展成最具有代表性的女生服飾,但民間卻抵制不斷。1901年日本天皇到宮城縣巡視陸軍演習,當地政府禁止去參加活動的女生穿褲,理由是褲並非女子禮服。“禁褲事件”引發了各大雜誌激烈的討論。在不斷的論爭、阻撓和嘗試下,改良制服持續推廣。
隨著女子穿褲潮流的升溫,世人一看到褐紅色的褲就聯想到女學生。女生墮落的新聞也佔據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其實很多是假冒的女學生。為了區別學生與非學生,“防偽標誌”學校徽章出現了,有褲上點綴線條的褲章、胸章和腰帶型徽章。學校制定徽章的目的本來是為了便於校外監管,但是對這種被強加的標記,女生卻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和依戀感,畢業摘下徽章時會流下依依不捨的眼淚。
黃文煒相關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08490913_0_1.html
剖析日本戰後崛起之路
日本負債千萬億日元仍是財大氣粗
乞討者無處不在的社會現實
為何日本學者愛說中國崩潰
日本憤青的精神構造
日本民眾對中國態度太任性
不必對櫻花太敏感
為何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留學中國
心靈坦蕩當外人
認命是一種美德
日本年輕人懶於談戀愛
不婚的日本人越來越多了
日本人精神上的潔癖
日本人忍耐導致憂鬱症
職人精神是日本的脊梁
日本的黑企業是怎麼回事
因孤獨無助而犯罪
日本人的漢學素養正在衰退
日本人強調禮儀(楨:?)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中國模式》 論語與中國風 《柔性權力》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中國山寨經濟 《模仿是為了創新》《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日本右翼》 《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軌跡》 《中國動畫電影史》 漫畫之神與本館展題 《螢火蟲之墓》 《恐怖偶像劇》 來去都快的韓流 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唱而劣則演 真有哈台族? 《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中國即將崩潰》
日本人最不認同中國成為超級大國? 2015-07-04 黃文煒
最近,美國Pew Research Center就中國的崛起問卷調查,美國人持肯定回答的有46%,法國有66%,英德59%,中國是67%,而日本只有20%。
為何日本人不認同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呢?
首先是日本媒體對於中國的負面消息總是放大地報導。
另外日本人有一種深層心理,日本是亞洲最早開放的國家,日本人介於白人和黃種人之間,是有資格傲視亞洲其他國家的。
一位日本學者說:“中國經濟確實發展了,但是十年內中國如果能拿出讓世界服氣的文化資產,那我就會改變對中國的看法。
大國需要輸出怎樣的文化資產 2015-07-05
大國該擁有並輸出怎樣的文化資產?說到當代文化資產,比如美國有爵士樂、搖擺舞曲和奧斯卡獎,時至今日風靡全球。日本的動漫是最強有力的文化輸出載體。
說起來,中國目前也正輸出文化資產,孔子學院算一個,但在一些地方遭到抵觸,不能一味指責他人不懷好意,柔軟有彈性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古代中國勝過現代中國?對方說,現代中國的文化領域好作品、好藝術家太少了。
中國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但在外界眼中,古代和今天是脫節的。而日本人活用中國傳統文化比中國人做得更好,當今中國留給世界的印象僅是山寨文化……
中國可輸出的文化資產的源頭是豐富的,電影、文學、音樂、飲食文化等方面都不乏實力,關鍵在於如何推陳出新。
我說,十年可能不夠,給我們20年時間吧,20年後再看中國理應會成為真正的經濟和文化大國。
朴槿惠「3無會談」 安倍赴韓午餐自理2015-11-05 世界日報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日在南韓首爾青瓦台與南韓總統朴槿惠舉行高峰會,會後兩人並未舉行聯合記者會,也未發表共同文件,兩人更沒有共進午餐,安倍與官員去大吃烤肉。
回應
韓國4,000多萬人口GDP世界第九,竟然與中國和日本平起平坐,不得不佩服韓國外交手腕。
高科技的日本 卡帶、傳真機仍流行2015-11-05 聯合報
日本素以研發高科技產品聞名,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日本企業卻還在使用傳真機和卡式錄音帶等舊式科技產品,不只中小企業如此,連大財團與科技公司都這麼做,因為日本企業普遍抗拒改變。
日本曾研發出世上第一套感應式付款系統、高速子彈列車和索尼隨身聽,卻還在用人指揮交通,便利商店還在賣辦公室用的卡式錄音帶和傳真機,大公司使用歷史已有十年的軟體是家常便飯。
在東京與美國芝加哥設有辦公室的軟體公司Starfighter老闆麥肯錫說:「日本企業使用的資訊科技通常落後外國公司五到十年,尤其是軟體公司。」日本企業幾乎不使用Skype溝通,也不用雲端儲存工具如Dropbox。
日本資訊科技顧問公司Interarrows行政總裁男澤洋二說,日本中小企業數量占全國企業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七,而中小企業通常很保守,「常用郵寄的信件和傳真溝通,我們有時會收到手寫的傳真文件,那表示那家公司甚至不使用Word這類的文書處理軟體」。
但就連大公司使用的科技也不太先進。日本知名藍光晶片科技公司一個不願具名的員工說:「我們公司用Cyboz軟體收發電郵,並作為內部溝通的工具,這是一種純文字軟體,而且伺服器空間非常小,很快就滿了,所以我們幾乎每個月都要刪除或搬移舊的電郵。」
這名員工說,主管鼓勵員工把要傳送給對方公司的資料燒錄在光碟上郵寄出去,並附上一張「親筆填寫的」資料傳送表格,如果有員工建議更新軟體或採用Dropbox等新工具,主管一定回絕。
BBC指出,日本多數企業聯手反對自動化,能用人力的地方盡量不用機器,或許因為這樣,日本失業率僅百分之三點四,卻犧牲了生產力。日本非製造業生產力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敬陪末座,只有美國的一半。
處處可見對少女的迷戀美國將日本定為“兒童色情國際樞紐” 2015-11-04
日前,聯合國兒童色情問題特使莫德·德布爾·布基契奧稱,日本大約13%的女中學生從事所謂的“援助交際”,日本政府急需制定打擊性剝削兒童的綜合措施。對於這一指責,日本政府內部一些官員頗為不滿,認為這一數字“沒有根據、過分”,並要求聯合國方面對德布爾的發言作出更正並道歉。
兒童H漫(情色動漫)是日本流行文化中難以忽略的一部分。在大部分國家,這些作品被視為淫穢,或至少極具爭議,但在日本,它的存在堂而皇之。
去年6月,日本議會終於通過法案,將持有兒童色情影像製品列為違法,但兒童色情動漫卻不屬被禁之列。因為,擁護者說,“幻想無害”。
反兒童色情人士把日本稱為全球兒童色情製品主要產地;美國國務院2013年的人權報告把日本認定為“製售兒童色情製品的國際樞紐”。
新浪曾經刊文《“水手服”的桃色經濟》,為讀者揭開日本年輕一代女性在道德倫理方面的持續墮落。
從日本經濟騰飛的70年代開始,“援交”少女的數量就不斷增加。據統計,當今的日本高二女學生中,有32.3%有“援交”行為,高三女學生的比例則高達44.7%。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刷新。很多日本經濟專家和刑事專家估算,援交的經濟規模可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每年一千億日元的規模。
日本兒童色情似乎已為社會接受
在日本流行文化中,處處可見對青春少女的迷戀,日本人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迷戀:“蘿莉控”。蘿莉(或作羅莉)一詞,源於俄裔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的小說《洛麗塔》中同名的女主角,其劇情描寫中年男子愛上了十二歲女孩的故事。現在“蘿莉”這個詞經常被用來指年紀小的女孩、尤其是第二性特徵尚未發育或未完全發育的女孩。
日本開放的性文化為“援交”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發生性關係涉及倫理道德,而在日本文化里,性關係則被視為是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因此,“援交”被廣泛地默許,甚至有人認為這是社會的必需品。
相關新聞
聯合國特使稱日本13%女中學生援交日本官員急了
台媒:日本人更喜歡到大陸留學人數已超留美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11_04_339981.shtml
另詳參【圖博館】:日本社會病了? 《A潮》 《日本愛經》 援交妹的心聲 《援助交際》
日本人高素質只是傳說呵呵!
2015-11-1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微博知名博主@小野妹子學吐槽昨日微博發了一組照片,並附圖說:“東京澀谷街頭,萬聖節狂歡過後,大量垃圾被丟棄街頭。”照片截止目前,已經轉發24660次,評論7542次。
“在一座6萬人的體育場內,日本觀眾離場後竟然沒有一點垃圾遺留。”
東京澀谷街頭,萬聖節狂歡過後,大量垃圾被丟棄街
“18屆東京奧運會時,全場10萬多日本人結束時離場,偌大的場地看台上沒有一絲垃圾紙屑,全世界震驚!”
“幾百名日本球迷,攜帶特製塑料垃圾袋,自覺清理比賽會場觀眾席上的垃圾,受到一致好評。”
……
“這……和傳說中的不一樣啊”,網友@偏執的chen看完這組日本街頭垃圾遍地的照片後發出這樣的感嘆。日本人不扔垃圾的神話破滅,實在讓網友難以相信。@金金豆角:“不相信,真的不相信”。@咸亨酒店的粉板:“日本人不是不亂扔垃圾嗎?”@便便俠出擊:說好的很有素質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去哪了!
回應
日本是一個虛偽國家,許多外表的東西都是裝出來的。不管他們怎麼裝,都掩飾不了其內在醜陋的本性。
有些國家的高素質是約束出來的,不是人民自主發展出來的,這樣的高素質很容易就被打破。合理的去引導,人民自覺自願最好。
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都是別有用心的人編造出來的。比如以前有過的一個故事,說日本人做事認真,刷完廁所馬桶,敢舀起馬桶裡的水喝。我個人覺得那是因為鬼子是變態喜歡吃屎,並非工作認真。
噴子說:那都是在日本的中國人幹的。
日本寺廟 比超商多2.5萬間 2015-10-28 聯合報
日經Business記者鵜飼秀德對駐日外國記者簡報,是這樣破題的:「各位知道日本全國有七萬七千間佛教寺院,比超商還多嗎?」日本有五萬兩千間超商,沒想到佛寺神社比超商還無所不在。
據估計二○四○年全日本恐有近五成的市區町村會因人口外移、少子化等徹底「消失」,所在地的佛寺神社也有三到五成隨之廢院。如今看來「一村一寺」是莫大負擔。「朝日新聞」統計過,沒有專任住持由他寺僧侶代管或沒住持的佛寺,全日本有一萬兩千多處。福島縣會津坂下町有淨土宗佛寺住持甚至兼管十三處寺院,近年各地佛像被竊的事件頻傳。
鵜飼說,「住持收入低,願世襲繼承的人也少。」他本人是正覺寺的副住持,得靠媒體工作維持生計。有人覺得日本和尚很有錢,他說是錯誤印象。東京佛寺神社家大業大,與不動產業合作,坐收租金就經濟無虞,地方偏鄉居民高齡化或搬到都市,固定納香油錢、墓地管理費及葬儀布施的「檀家」(信徒)減少。像鵜飼一樣兼差的管理人愈來愈多。
面對寺院消失危機,首待解決的是繼承人。福井縣的真宗本願寺二○○七年起為單身的和尚辦相親,希望他們盡快找到另一半好生出繼承人;臨濟宗妙心寺派降低修行門檻,比如允許修行人有單人房、晚上開放用手機、偶爾可打電腦,招攬經濟無虞的退休企業家當住持。開源方面,嶄新的空間利用如租借為演奏會、落語(單人相聲)表演場地,還有佛寺接受「宅配骨灰」好留住信徒。
然而年輕一代的日本人生活與宗教連繫愈來愈淡泊。鵜飼說,不少朋友覺得死後不必這麼麻煩辦葬禮,雖然現在逢重要節日小孩會跟父母回鄉祭拜已故的爺爺奶奶,但不一定有祭拜祖先觀念;家裡放佛壇的都市年輕家庭快絕跡。他警告,「人在做、天在看」的約束力將弱化,三一一震災地區四年來治安惡化,「我認為與東北寺院大量傾廢有關。」
日本社會仍有300萬賤民 藏身「不潔」行業2015-10-27 聯合報
分享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日本是單一種族的國家,很少外國人,表面上也沒有階級之分,是相當和諧的社會,但有一例外,日本社會隱藏了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賤民」階級,他們是從事屠宰業、殯葬業等「不潔」行業的人,在封建時代屬於「部落民」階級,即使明治維新後已廢除種姓制度,部落民後代至今仍受到歧視。
回應
很新鮮,印度的賤民,日本的部落民,美國的黒人與華工,臺灣的番仔與農民。都是某種形式的階級制度中的下層階級,每個社會都要努力,往平等的方向前進。
自卑又自大 十足井底之蛙的史觀 真是令人訝異!
在馬眼裡,除外省人外,全是賤民!
好大的閩南沙文主義
日經濟還是死水 安倍「三箭」失效 2015-10-27聯合報
日本「安倍經濟學」上路已近三年,三年來日本經濟起起伏伏,以每季來看,有時成長有時萎縮,萎縮次數多到日本經濟究竟是否符合「衰退」定義,已經搞不清了。總體來說,安倍經濟學就算沒有宣告失敗,也已欲振乏力,因為日本面臨勞動力緊縮等結構性問題,只要遇上大陸成長減緩或日本提高消費稅等些微逆風,經濟就會被吹得倒退。
不讓座! 劉至翰嘆日人「禮儀退步」引熱議 2015-09-24
搭乘大眾運輸,看到孕婦或老人,民眾總習慣讓座,也是台灣最美的風景之一,不過藝人劉至翰上週去日本,有年輕人在地鐵內看見抱小孩的婦人,卻完全不讓座,他認為日本人的禮儀大大退步,但有網友回應,「日本人本來就沒讓座習慣」,認為劉至翰不懂日本文化;而來台日本旅客表示,有些人不會主動讓座位,是擔心對方不需要座位,反而尷尬。
捷運廣播:「請發揮愛心,把座位優先讓給需要的旅客。」
搭捷運,看到孕婦或老人,民眾總習慣讓出座位,也是台灣最美的風景之一,藝人劉至翰最近去了日本,在臉書po照,一名男子坐著低頭滑手機,不理身旁抱著小孩的婦人,他寫下,說自己7、8年沒去日本,日本的人文禮儀大大退步,一節車廂,2邊都是博愛座,婦人抱小孩站著,6站沒任何人禮讓。
有網友讚同劉至翰,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說日本人很怕給別人添麻煩,也不會要求別人讓位;還說真的沒讓座習慣,文章引起正反兩面討論。
記者王百櫻 :「在台灣搭乘大眾運輸,通常遇到人多時,都會習慣把座位禮讓給老弱婦孺,尤其是博愛座,更是不會隨意佔用。」
民眾:「有,很多人都會讓座,就算沒有人,座位也都是會讓。」
難道台灣人這套習慣,來到日本,真的不適用嗎?
日本旅客:「可能也有蠻多會讓(座位)的人吧,但是我覺得很害羞,然後可能讓了也會被拒絕,所以我不要(讓座)。」
日本旅客表示,萬一對方不需要座位,就怕雙方尷尬,但還是有民眾會主動禮貌讓座;其他國家對台灣人讓座美德,多數讚賞。
土耳其民眾 :「台灣和土耳其一樣。」
韓國民眾 :「韓國的習慣(和台灣)很接近。
陸客:「坐捷運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台灣當地的年輕人主動給我們讓座。」
不管歐美或亞洲,多數國家民眾習慣和台灣相同,劉至翰也強調,從小在日本唸書,認為近年來,部分日本人禮貌方面確實退步,台灣人的讓座禮儀,希望能繼續保持。
另詳參【圖博館】: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真有哈台族?
日本評孝順排行榜:中國第一日本最後2015-9-26 新華網
日本政府附屬機構國家青年教育組織近日針對高中生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4個國家中,中國學生最孝順,而日本學生照料年邁父母的意識排名最後。來自日本、中國、美國和韓國的大約7600名高中生參與了調查,調查在去年9月至11月進行。
一項問題是在父母年邁後是否願意盡一切努力照顧他們,4國學生給出的答案相差甚遠。日本學生僅有37.9%的人表示願意,而中國學生則有87.7%的人強烈表達了照顧父母的決心。韓國學生和美國學生均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示願意照料父母,所佔比例分別是57.2%和51.9%。與2004年相比,日美國學生照顧年邁雙親的意識下降,中國則更為提升,當年表示願意照料年邁父母的人數比例分別是43.1%、67.9%和84%。
回應
中國孝順那是舊社會,現在只對權利孝順,對金錢孝順,對女色孝順,別不服,其中就有你,看你對領導那個奴顏婢膝樣。
日本這個排行是嘲笑還是諷刺??日本人真是不懷好意!——問一下:你真的很孝順嗎?
看評論真是可悲,孝道是中華文化瑰寶,日本反而是沒有從中國學到這點,他們的觀念是老人無用古時候甚至把老人扔進山中等死而不贍養,如此不孝不義的民族怎麼能和我們比?真是妄自菲薄,現在人甚麼都黑,即使小部分人忘了廉恥不尊孝道那也是小部分,忠孝義是融在中華民族血液之中的。
你是想表達北京的你地方富裕?文化高?
你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甚至是完全錯誤的,我今天正在醫院陪老爸住院呢,我們一家不僅子女,連親戚都來送飯幫忙,血濃於水,這在中國是歷史和文化的傳承;越是貧窮、文化低的人群,孝敬父母的表現越差,所以我們要發展社會,消滅貧困。
中國人回答此類問題時往往說假話,虛偽表露是國人倆劣根性之一,而西方人更為真實的表露自己,日本已西化亦不列外。
看評論很多無恥之徒啊,你們不孝順是你們這些畜生自己的事,別特麼扯其他中國人。
軍國主義支柱早塌了 2013-05-06 中國時報 謝劍(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最近日本安倍政府發動一系列行動,似在朝軍國主義路線前進。大批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成立「防衛省」,要把自衛隊改編成國防軍,要成立所謂「正常國家」,否認二戰時的侵略行為,安倍毫不諱言要發動全民公投,改變戰後的和平憲法。
問題是往日軍國主義形成有其精神面和現實面。支持軍國主義的精神面三根支柱:一是「人間神祇」和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二是效忠一家一姓至死不渝的武士道精神,三是對效忠致死的英靈崇奉,靖國神社是其典型。
擬定波茨坦公告時,有盟國主張廢止軍國主義的禍源天皇制度,幾經折衝,為順利受降,並維持日本社會穩定,決定予以保留,但天皇必須自神壇走向人間,成為象徵性國君。今天徹底西化的平成與當年統帥千軍的裕仁已成天壤之別,這根支撐軍國主義的巨柱已經倒塌。
武士道的所謂精神,始於鐮倉幕府時代,講求絕對效忠、勇武、堅忍,武士因此死心塌地效忠主子。
幕府歸權和明治維新後,武士制度在法律上雖被取消,武士道精神卻在學校和軍隊中復活。二戰期間日本兵作戰時勇猛直前,看來似非求生,而在求死。戰到最後只剩一顆子彈就三呼萬歲,向主子自殺盡忠。武士道精神表現於社會,即是受雇者對雇主盡忠職守,不輕易跳槽。
近三十年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待遇和工作環境是日本年輕人第一考慮。大機構也擇地經營,不死守日本本土。日本某著名電器公司,將製造與研究部門都遷往中國。當地有人為青年鳴不平,業主竟答以國內不僅工資要求高,人事流動性大,中國青年工作認真、穩定,此舉有何不可?在這種大環境下,少數極右翼即使能鼓動風潮,但要恢復武士道精神,談何容易。
最後,作為軍國主義者精神支柱的神道教,以其代表機構靖國神社為例,固然為極右翼追隨者維護,但社會卻流行另一派意見,為免糾纏,何不遷出被處死的十四名甲級戰犯之靈位,另立安置場所,將該社成為純粹紀念戰死者之場館。再如每年所謂「終戰」紀念日,日本官方由天皇主持的正式紀念會,只書「戰歿者之靈位」,避免神道教色彩。
支持軍國主義的傳統天皇制、武士道和神道教的鐵三角已經崩塌。沒有廣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何「強國」之有?
日本以其社會的高度工業化,已取得極為可觀的經濟利益,實事求是,徹底反省二戰罪行,誠心向受害國道歉,放棄不切實際的「強國」野心,則日本幸甚,亞洲幸甚,世界幸甚。
回應
這位教授只看到現狀, 沒有歷史的觀照
日本現在的起點, 是比幕府那時的日本好多了, 那時的日本能走向軍國主義, 現在的日本, 也能再走向軍國主義
所以, 問題不在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支柱還在不在, 問題在於日本的內外在環境的變化
日本現在面臨的外在環境, 主要挑戰在於中國掘起的壓力, 這跟日本幕府那時所面對的危機環境類似; 且日本內部由於人口減少, 經濟走下坡, 這跟軍國主義內閣主政前的經濟環境類似
另外, 日本社會構成也沒有大的變化, 仍是單一民族的國家, 仍然有嚴謹的社會組成, 官僚及菁英仍掌控著輿論的形成, 這些, 都可由一堆記者聯誼會的組織看得出來
最重要的, 日本國民的精神面貌, 「從眾」仍占主導地位, 多數國民不喜公開爭執, 也怯於公開表達少數派的看法, 這才是軍國主義的真正溫床
台日雖友好, 但我們仍然應該對日本的軍國主義走向保持警惕
麻生訪印度:日中關係 1500年來沒順過【聯合報2013.05.06
曾任日本首相,現在回鍋任副首相的麻生說:「印度與中國在陸地接壤,日本與中國在海上相連,但過去一千五百多年來,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從來沒有很平順過。」
麻生說,為了對抗中國威脅,日本決定增加國防預算。他建議,鑑於海上緊張情勢升高,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的海軍應結盟,加強防禦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有興趣與印度結為夥伴關係,在海防上建立緊密關係,並維持國際海域航道的自由通行。
回應
A片男趕緊回家抱女人吧
因為有這些垃圾日本政客在,中日關係才會不好.這個麻生向來以失言出名,不過是個敗軍之將.當年自民黨的政權就是敗在他手上,現在還有臉講話?
1500年来,中国一直受倭寇骚扰。
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印度還不到百年,這下又成救世主了?哈哈哈
等把日本徹底打趴了 中日關係就會好多了!
一想到南京大屠殺!媽的!日本這個民族一定要給牠們顏色瞧瞧!
一個半世紀前派兵侵略中國、屠殺百萬中國軍民的日本竟敢輕描淡寫地說"與中國關係沒好過?"而為了想將消滅漢人中國、曾侵日失敗的元朝蒙古人拉入,就強詞奪理地故意將年代拉長至1500年?兩顆原子彈只有逼日本投降的效果,絲毫沒有逼日本為自己暴行真誠道歉的效果!
歷史歸歷史,不能因為現在關係不好 而胡扯過去阿 ,如果說日本過去千年與中國關係沒好過 ,那日本過去根本沒有跟任何一個國家友好過 。 2013-05-06 10:37:44
女性沙文- 新鮮日本- udn聯合書報攤 - 精選閱讀
http://blog.udn.com/JPasahi/7566831
關於新時代女性沙文主義
我這幾年一直認為台灣在男女平等這議題上有點矯枉過正了
比如說 有女權團體的成立 而沒有男權團體的存在
只要社會上有什麼關於女人處於不平等的情況時 女權團體就跳出來主持正義
而如果是男人處於不平等的情況時 就沒有什麼聲音會替男生說話
我就以男女朋友在交往這件事來說好了
交往時
傳統的觀念是 吃喝玩樂都要男生出錢 在各方面要理讓女生 就叫做是好男人
如果這時男生跳出來說要平等 會被批評是沒有擔當的男人
而在職場的權力方面
傳統的觀念是 男生是掌握權力 而女生不能做主管凌駕在男生之上
而這時女生便會跳出來說 要男女平等 傳統觀念是沙文主義
你說這離不離譜
專挑對她們有利的方面說
傳統觀念對他們有利的就保留 不利的就說要改革
沒有人注意到現在這種社會上的極端嗎?
自從女權主義在我國開始立地生根始
女權在社會上就開始變得愈發強勢了
甚至是強勢過了頭
翻開報紙的求職廣告一看
就可以發現社會上大部分的工作
從以往對於需求男性求職者的比例降低了
反而是對女性求職者的比例升高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而男性的求職者反而要擁有更多更專業的技能
才會有機會求得一份足以温飽的工作
例如:科學園區徵求的作業員,十個人之中確實有九個女性求職會被錄取
而社會上的一些女性強權者欺壓男性的新聞也時有所聞
未來男性真的很有可能會變成社會求職的弱勢者
再來就會轉變成母系社會了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1050807339
女性沙文主義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772541.htm
沙文主義- 維琪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
以前的日本女性只要一結婚,就要辭職走進家庭當專業主婦,許多民間企業一直都有這樣的慣例,這又被稱為「壽退社(Kotobuki Taisha)」,指的是因喜事離職。現在隨著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的實施及女性意識的抬頭,女性婚後離不離職已經可以自主決定,然而一般日本女性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日本人才仲介網站「Moppy Job」於今年一月廿一、廿二兩天,針對日本全國廿至卅九歲的單身粉領族進行一項「單身女性職業意識調查」,從超過八百份的有效問卷中統計指出,婚後希望離職的日本單身女性只占全體的廿四.一%。現代日本女性不但行動自主,經濟也自主,婚後不希望被綁在家裡的女性愈來愈多。
此外,有關女性上不上班與另一半收入的關係之調查,有五五.六%的單身女性表示,即使是婚後滿意丈夫的年收入,仍將繼續工作;第二是「若滿意丈夫的年收,則會辭去工作」,占廿一.一%;其次是「即使不滿意丈夫的年收,也要辭掉工作」,占三.一%。
至於「另一半的年收要多少才達到滿意的程度?」之提問,過半數的女性都回答「五百萬日圓以上(約新台幣一百四十八萬四千四百元」。這項調查分析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對另一半的年收要求也愈高,可能因為這樣,一直沒結婚,而在工作上追求成就感的女性也增加不少。
婚後想繼續工作的女性,希望哪一種工作方式呢?最多的回答是,「兼職、打工」,占五二%,其次才是「正式職員」,占卅六.九%。日本女性婚後雖然想繼續工作,但不少人希望以家庭為重,故選擇工作時間自由、有彈性的兼職、打工,或是沒有福利的派遣社員。通常離家近的按時計費工作選擇性並不多,時薪也低,大多是超市、洗衣店或餐廳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救經濟,將活用被埋沒的女性人力定為「成長戰略」的一大方向。但事實上,日本社會整個大環境,對職業婦女的包容心並不大,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當職業婦女真是件累人的事。
首先是幼稚園、托兒所等育兒設施不夠,上學、放學的時間無法配合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讓許多媽媽即使想專心工作都無能為力。此外,以核心家庭為主的都會,沒有祖父母幫忙帶小孩的後援,也不像台灣一樣到處有安親班,因此,該如何安排小孩下課後的時間,也是件很頭痛的事。
我認識的許多日本媽媽,她們擁有高學歷,婚前也都在大企業工作,還有外語能力,有人甚至跟隨老公外派到美國、中國、台灣等地,而她們都選擇為家庭犧牲,甘心在家當家庭主婦。
安倍提出,要增加保育設施,讓職業婦女安心上班,要提供職業婦女產後三年的育兒休假。立意雖好,但到底符不符合職業婦女的需求,還有待觀察。有些婦女認為,產後三年的育兒假,雖可專心在家帶小孩,但不僅家庭生計負擔會加重,還要擔心回公司後還有沒有空缺,以及,長期休假會不會讓自己與工作脫節。
再者,有些職業婦女的壓力是來自無形的,例如,另一半不分擔家務,認為家事由女性負責是理所當然的。工作環境女性升遷困難,如果遇到像小孩在保育園發燒之類的事,希望早退去接小孩,還會被上司和同事冷言冷語。
子女的學校希望家長能多參與學校活動,還要分配交通導護、製作緊急聯絡表(通訊錄)、配合校慶的手工藝展覽等工作,且家長會出席的大多是媽媽,開會時間通常是上班時間,若無法配合很容易被排擠,這對許多職業婦女而言,也是一大精神負擔。整個日本社會若沒有培養出體貼女性的意識,想要善用女性的人力恐怕也只會淪為空談。 2013-06-01 08:09:48
日本人的「迷惑」自覺【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 2013.03.20
日本電車車站內,隨處可見自動販賣機;月台小賣店的歐巴桑,把雜誌、零食排得整整齊齊。但我總覺得奇怪,怎麼沒看過有人在月台上吃零食、或在車內喝飲料?那些東西,都跑到哪兒去了?
有一天,終於得到答案。
在小田急線上的小站,穿風衣的上班族在自動販賣機買了罐咖啡;他咕嘟咕嘟一口氣飲盡,在下一班電車到站前,一氣呵成地把空罐扔進回收箱。
站內、車內並沒有任何「禁止飲食」的警語。朋友G君說,「你想想,在都是人的車廂內喝飲料,難保不會沾到別人的衣服,會帶給別人『迷惑』啊。」
日文的「迷惑」,就是給人添麻煩、造成困擾的意思。
許多日本人時時刻刻避免做讓人「迷惑」的事。電車內看報紙,正是一絕。台灣人看報,多半是上下對折;日本人則是「左右對折」。折成長形的理由很簡單,因「橫」幅報紙可能會碰觸到身邊的人。
說到「不迷惑他人」,我想到一年半前到三一一災區宮城縣,探訪六十幾歲已退休的災民。我不解他們都有兒女,卻住在環境惡劣的臨時屋。他們寧可獨居,也不想麻煩別人,即便是親人。
一位老人笑了笑說,跟孩子住一個月還好,要是住上一年半載,可會被嫌死,「我不想帶給孩子們『迷惑』啊。」
回應
不過有時會有點不近情理, 民族性使然吧!!
記者先生(小姐?) 若是你自己沒教養 別拉著所有台灣人一起崇拜日本人的教養
日本人是蜜蜂_雖然勤奮守法_但屁股都有一根刺_看到敵人就攻擊_大家喜歡蜂蜜_植物靠你授粉_但蜜蜂沒有辦法與異類和平相處在一起_
3 在台灣人眼裡,日本人是完美的,日本社會幾乎是教養的典範。記者有沒想到,這樣的人怎麼會拿活人當生化武器實驗,怎麼會比賽砍人頭,怎麼會屠城30萬人?怎麼會滿街色情AV?研究後再來寫報導吧,別一味拍狗屁。
3樓的你不要迷惑 日本AV最敬業 一天做幾十次都滿臉幸福從不抱怨
日本人的迷惑自覺只限於對自己人, 對於非日本人就不care了. 所以才一再參拜靖國神社, 修改教科書, 而不在意鄰國會不會"迷惑".
震後日本 無緣社會走向「絆」【聯合報2012.03.11
日本人生活表面上回到震前,內在卻發生微妙變化。貓頭鷹出版社邀日本部落客東京碎片觀察震後日本,出版新書「絆:後三一一,日本社會關鍵詞」。
東京碎片是居於東京的廣告人,擅長從廣告文案觀察社會趨勢。他以十個關鍵詞:絆、元氣、節電、自力、平常與非常、非得變化、志工潮、小幸福、一級棒、長遠,做為後三一一時代日本社會的註解。
高度都市化後,日本人晚婚、不婚比率年年升高;二○一○年,描述獨居現象的「無緣社會」成為十大流行語。三一一震垮了鋼筋水泥,卻讓社會結構更加緊密。去年日本人投票選出年度代表漢字「絆」,「絆」有情感聯繫、牽掛思念之意,象徵震後日本從「無緣」走向「絆」。
東京碎片分析,「無緣社會」裡的都市人,家人在遠方,鄰居一個也不識。地震時獨自面對恐懼,興起「三一一婚潮」。地震讓四成女性開始關注婚姻。
代表繁瑣人際關係的「絆」,過去對日本人來說是羈絆,三一一後卻成了安全網。過去日本公寓設計強調「避免居民與鄰人面對面」,三一一後,許多東京公寓特意讓各戶門口相對、並增加共用院子。職工運動會可助企業凝聚員工感情,震後東京代辦企業運動會的業務,也比上一年增加五成。
相關新聞
日震周年傷猶在 怒海怎變回漁場
重建緩慢 「孤獨死」在災區蔓延
紅會聯勸返災區 看見笑臉
日登廣告 謝謝台灣
鹽化土造磚 蓋拖車住宅
日揹債重建 復甦路難行
觀光業 可望重展笑顏
汽車業 復原速度驚人
周年…政府悼念 民間抗議
周年…核能安全 疑慮難消
社論/311周年:日本巨震的巨大反省
評論/311周年 台灣的天災警醒?
臥底記者披露 50勇士中有無家可歸者、失業人員、前黑幫成員、欠黑幫債務人
“黑社會可謂日本核電業的核心。‘福島50勇士’中有不少是黑幫成員,還有因欠巨額高利貸而被黑幫派來的欠債者。”這是日本臥底記者發出的調查聲音。
雖然臥底記者鈴木智彥是以平靜的語氣在敘述,但他對英《每日電訊》報說出的每個字几乎都可能讓人震惊。或許,這是對特殊背景之下福島“50勇士”的另一種解讀。
勇士身份不少成員來自黑幫
本報訊 2011年3月12日,福島核電站出現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物質大量泄漏,一支50人組成的搶險救援隊始終堅守在核反應堆附近工作。作為阻止核電站核泄繼續惡化的最後一道防線,被媒體褒揚為“福島50人”,一直備受全球媒體關注。
“黑社會可謂日本核電業的核心。‘福島50勇士’中有不少是黑幫成員,還有因欠巨額高利貸而被黑幫派來的欠債者。”臥底記者鈴木智彥經過調查後表示。
鈴木智彥,日本《黑幫愛好者》雜誌前主編,在福島核危機發生之後,曾以東京電力公司員工的身份臥底福島核電站長達几個月的時間,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揭露福島核危機背後的真相。
有消息稱,地震發生前,東電就一直丑聞纏身,日本原子能與工業安全局曾多次發現他們隱瞞安全失誤,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之所以會這樣,其實都是日本黑社會(鈴木也將其稱“核黑手黨”)的“功勞”。
作為臥底記者和前《黑幫愛好者》雜誌主編,鈴木接触過1000多名黑幫成員。為完成《黑幫與核工業》這本新著,鈴木前往福島臥底。
東電公司勒令承包商招募儘可能多的人,並許以高薪:最初日薪為5萬日元(約3887元人民幣),後來甚至開出過20萬日元/天(約1.5萬多元人民幣)的天價。但即使這樣,新員工也很難召到。據報導,福島縣官員曾說:“誰來都是送死,沒人稀罕這份工作。”
一名前黑幫老大告訴鈴木,其幫派一直參與為核工業招募員工。“這是骯臟、危險的工作。”他說,“衹有無家可歸者、黑幫成員和債台高築的人才會做。”
類似說法在鈴木的臥底過程中得到證實。由於招工草率,鈴木輕易就戴著一衹藏有攝像頭的手錶進入了核電站。工作几個月後,他就發現,他的同事們是名副其實的“雜牌軍”,有無家可歸者、長期失業人員、前黑幫成員、拖欠黑幫貨款的債務人,甚至還有智障人士。其中一些人是被脅迫到福島工作的,但另外一些人則是自告奮勇。
311震災周年 日登感謝廣告 災民心聲 託台灣的福 我們變元氣2012-03-11 中國時報
「台灣的各位,謝謝你們。」為感謝台灣民眾在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時對日本鉅額捐款的義行,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於震災屆滿一年的三月十一日起,將在台灣主要電視台連播一周的感謝台灣廣告,災民們將以最有活力的笑容,親口向台灣民眾道謝。日本交流協會指出,全球只對台灣才播出感謝廣告。
廣告片中的人物有震災當天出生的嬰兒及其父母、漁民、木工及新聞工作者等災民,除介紹災區重建中的生活情形,還傳達「託台灣的各位之福,我們變元氣了,謝謝你們的支援!」等訊息。
受災戶在影片說,因有台灣的捐款讓他們熬了過來,重新出航,堅強活下去。結語說道:「一碗湯、一條毛毯,這些擁抱日本的溫暖,我們一直放在心裡...」廣告片除在電視台播出,還會透過「You Tube」等影音網站、戶外電視牆、捷運電視螢幕等播放。平面感謝廣告,也將在中時等大報刊登。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並以「邁向重生的決心」為題針對三一一周年發表感言指出,「我們絕不會忘記在地震中失去摯愛的家人、朋友及同胞。並且,我們也不會忘記來自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支援與協助。」日本很感謝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援助,想藉此機會表達衷心的謝意。
三月十六日及廿五日也將在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舉辦「日本文化的元氣發信」免費電影放映會,放映從福島受災後重新站起的《加油、扶桑花女孩!生在福島。她們的現在~》一片,該片是拍攝「夏威夷溫泉渡假村」(電影《扶桑花的女孩》故事背景)的重建過程,另一部則是以千葉縣浦安市為背景的影片《親情四重奏》。 2012-03-11 11:59:23
論日警與日媒的他山之石【聯合晚報社論2012.01.08(另參本館: 福島事件 媒體殺人)
兩位台灣留日女學生命喪宿舍雙屍命案,震驚國人。日本一向給人治安良好的印象,發生這血案,連日本媒體都感驚訝。我們誠摯希望,我駐日代表處能善盡職責,協助相關人士家屬,好好的料理後事,幫助受害者及其家人走完最後一程。
由於命案兩位女學生正值荳蔻年華,不免引起外界對案情產生諸多猜測。不過,若仔細觀察日本警方、甚至媒體在處理相關事項與新聞時,不難發現,日本社會的先進程度,確實有諸多面向值得台灣借鏡。
從媒體報導可知,日本警方對偵辦進度明顯堅守「不多說」的態度,對命案現場的維持原樣,亦謹守嚴正原則,不因此案牽涉到國外人士,而有太多順應他國人情例外的處理。這種態度,雖令兩位女學生家屬在依台灣習俗要到現場進行招魂等儀式時,多所不便,但是若依照刑事辦案的基本原則看,日本警方依法辦事的態度不能說不對。
此外,日本警方在第一時間即能迅速鎖定相關人士進行偵辦,但對媒體卻不多透露案情進度。因此,當台灣媒體一窩蜂報導某台灣男子涉案、該男子如何失蹤、又如何在某地落網等新聞時,日本警方都不願予以證實。而所謂「兇嫌落網」的報導,最後證實是烏龍一場。這林林總總的現象,若放在台灣,恐怕各電視台新聞部早就扮演「神探柯南」,論斷起案情了!反觀日本媒體,對報導表現相對節制,比起台灣媒體似乎平淡許多;但想想看:冷靜、克制、不煽情的媒體,對受害家屬的心情、對社會大眾的情緒,乃至對警方的偵辦,不是更好嗎?
尤其,台灣媒體一窩蜂強調誰是嫌犯、誰被鎖定,但萬一不是此人所為,誰能還其名譽?就這一點而言,日本警方的低調、日本媒體的克制,都更合乎文明先進國家該有的基本規範。
兩位受害女學生的命案真相,每個台灣民眾都該關切,畢竟誰無子女,在越來越重視國際化的年代,既然我們都鼓勵年輕人多到國外學習,對他們的人身安全當然也要更重視。我們誠懇盼望此案早日偵破,讓死者安息,讓旅日學生心安。
相關新聞
荒唐大笑話(楨:台媒吧) 日舉行記者會 警視廳拒台媒採訪
台女日斷魂 臉書成口水戰場
張志揚沒帶護照 可能負傷 日警憂自殺
日媒:張曾抱怨林女態度變冷
不管死活 張父盼快把兒子找到
鰻魚飯名店小開 宅男竟殺紅眼
日本警視廳藏前警察署特別搜查組八日正式確認,台灣留學生張志揚為兩名留日女學生命案的嫌犯,因此在下午四時召開記者會,正式發布指名通緝令。日警研判,張志揚的犯案動機是因為單戀林芷瀅,追求不成而由愛轉恨進而殺人。日本媒體報導,警方研判他身上負傷,人還在日本。
張志揚的宿舍留有護照,研判他應仍滯留在日本境內,由於日警不排除張志揚自殺輕生的可能性,因而發布通緝令積極找尋他的下落,期盼能儘快將他緝捕歸案。
日本媒體報導,五日上午命案現場有張志揚的血跡反應,研判他可能負傷。有日本警員表示,兩名被害人各被殺多刀,如果深及骨頭,刀子大力戳進抽出,張志揚的手可能有傷到。
警視廳公關指出,張志揚攜利刃到兩人宿舍刺殺兩女,多處刺傷導致出血過多至死。兩女身上有多達卅處刀傷,多集中在脖子和背後,朱的兩手和林的右手都留下抵抗的傷痕,可看出殺意極為明顯。日警調查指出,張姓嫌犯五日下午九時左右,持利刃到兩名女學生住宿的公寓內刺殺兩人頸部等部位,很可能是犯人侵入室內,突然攻擊林芷瀅。
根據警視廳在記者會上公布的消息,命案現場留有張志揚血跡,附近監視器在五日案發後約九時半曾拍到嫌犯慌張步行離去的樣子。張志揚在五日案發當天上午十時左右曾告知室友,他將去大阪,之後就失聯、行蹤不明。
日本警方在調查中獲知,張志揚曾向友人透露,他要求跟林芷瀅交往,但林芷瀅從去年十二月起就對他愈來愈冷淡。林芷瀅日前也曾向友人訴苦說,最近被張志揚糾纏不清,不知該怎麼辦。
據報導,東京警方初步研判案發後失聯的張志揚,可能滯留在日本東海地區,也就是本州中部靠近太平洋的愛知縣、岐阜縣、三重縣、靜岡縣一帶。
臺留日女生命案嫌犯警署自殺 警方疏忽引輿論譁然
中新網2012年1月10日電 據台灣《旺報》報道,兩名台灣女學生在東京遇害的血案,星期一齣現重大轉折。嫌疑犯張志揚在名古屋被日本警方查獲,帶回警署偵訊時,張志揚在下警車後,拿起預藏尖刀割頸自殺。據了解,張志揚在警車上曾經表示,他只是潛入兩名女學生的房間偷東西,沒想到會殺人,他對被害人及家屬,深深感到歉意。
據報道,日本警方在查到張志揚手機訊號最後出現在名古屋市之後,立即全面搜查名古屋,果然在鬧區一棟大樓,找到了張志揚,警方上前訊問,張志揚也坦承自己身分,並同意跟隨警方,回警署做筆錄。不料張志揚才下車,就拿出預藏的尖刀,猛刺自己脖子,當場嚇壞了隨車警察,警方立即將張志揚送醫,但他仍然宣告不治。
張志揚曾經在警車上,接受過警察簡單訊問,張志揚說,自己只是想偷東西,沒想到要殺人,很對不起被害者與他們的親人。但真實的動機是不是像他自己所說的,恐怕一直都會是個疑問。而日本警方在帶回張志揚時太過輕忽,竟然讓他當面自殺,也引發輿論譁然,認為警方處理太過大意,令人難以置信。 2012-03-11 12:09:33
我二女留學生 在日遭割頸慘死【聯合報2012.01.06
留日台灣女學生朱立 婕、林芷瀅昨天在東京 台東區的公寓內遭人以 利刃殺害。 朱立婕(翻攝自臉書 )開心赴日學習,開朗 的她卻客死異鄉。林芷 瀅(記者黃寅翻攝)喜 愛日本,連拍畢業紀念 照,也穿上和服。
繼三日凌晨一名台灣留日女學生半夜過馬路遭到車禍不幸死亡後,昨天上午東京台東區又傳出兩名日本語學校的台灣女學生,在住宿公寓內慘遭利刃割頸至少十次;被發現時雖還有餘溫,但送到醫院急救後,於正午時分宣布死亡。
日本警方已朝他殺方向調查。昨晚台灣一家電視台傳出嫌犯已遭逮捕,但日本警視廳已否認。
案發現場大樓。 (美聯社)
據警方說,兩人分別倒臥在玄關與臥房,顯然凶手先襲擊了正要出門者,然後再進入房間殺了正在睡夢中的另一人。
被害人之一的林芷瀅,據說與兩位同樣來自台灣的男同學約好,預定昨天上午要出發到北海道旅遊。兩位男同學住在同一大樓的七樓,她倒臥在室內的玄關走廊,身上穿著羽毛衣、防凍鞋子,旁邊還有一個旅行箱,顯然是要外出時遭到凶手襲擊。另一位被害人朱立婕則躺在臥室內雙層床的下層,睡夢中遭到襲擊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要去旅行的林芷瀅到了集合時間都沒出現,兩名男同學因而與學校的相關人士連絡,學校派了一名男職員與一名女老師敲門,沒有人應門,所以拿著大樓的鑰匙開門進去,發現這樁慘案。
警視廳組織犯罪對策二課已經斷定為殺人事件,在藏前警察署設置了搜查本部,積極緝兇。
圖為其中一名死者被抬上救護車。 (美聯社)
搜查本部初步判斷,兩人的死因都是因為失血過量,死亡推定時間為上午九時到十時左右。玄關大門還上了鎖,房間內沒有被亂翻過的跡象,也沒發現兇器與鑰匙,林的手上還有抵抗時被割傷的傷痕。警方將在六日解剖,了解真正死因。
這個房間是兩人就讀的草苑日本語學校租下的宿舍,大門的進出有自動鎖系統,外人不易進入。
駐日代表馮寄台接到不幸消息後,趕到警察署及案發現場,要求日本警方務必查明真相,將凶手緝捕歸案;我外交部也立即連繫與協助兩人在台家屬,昨天搭機趕赴東京善後。
朱立婕赴日遊學前,曾在美國洛城留學五年,去年一月廿九日結束美國學業返台前,曾在臉書留言「又夢到被追殺@@好血腥喔」,沒想到一年後,恐怖夢境竟成真。
朱立婕和另一名被害女學生林芷瀅,去年九月廿九日在臉書上互加為朋友,友人說,兩人在日本念書,同是中部人,在異地相知相惜,卻同時遇害。
朱立婕父親是越南知名製鞋廠的高階主管,多數時間在越南。鄰居說,朱日前才回台和家人團聚,沒想到上月廿六日再赴日卻發生意外。昨天朱母接獲消息,就匆匆趕赴機場,臨行前只說「女兒出事了!」朱父則從工作地越南飛到日本會合。
朱立婕在臉書上貼滿她旅遊各地的照片,今年一月一日貼出她開心試穿和服的一百多張笑臉留影;臉書上最後一則貼文,是遇害前一天晚上八時零一分,與臉友分享Adam Levine的歌。
朱立婕在三一一日本大地震後,曾留言「God Bless Japan」(上帝祝福日本)為日本災民祈福;去年她突然在美國留言「又夢到被追殺@@好血腥喔」,有人勸她趕快回台灣收驚,她僅輕鬆回應,未說明夢境。
相 關 新 聞
遇害女學生去年赴日 宿舍門禁外人難進
留日女學生亡 父懷疑熟人所為
戳破日本低犯罪率神話【聯合報╱蔡增家/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2012.01.06
昨日傳出兩位台灣女留學生在東京住所慘遭割頸殺害,這個殘忍的兇殺案,不但打破了外界對於日本治安良好的刻板印象,也揭開了日本陷入失落廿年之後奇特社會現象的簾幕。
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戰後的日本之所以能夠維持低犯罪率,最重要是來自於社會的約束力,而並非法律的約束力。因為在社會約束力大於法律約束力的日本,犯過罪的人在社會上一向是很難立足的,同時這種意識形態也是可以株連九族的,連其家人都會遭到社會無情的排擠。
這從二○○四年一名台灣女大學生在日本河口湖被殺害時,日籍兇手的家人因為受不了鄰居的輿論壓力,而連夜搬家就可以明顯看出。
就是在這種社會的集體約束力下,讓日本人不敢、也不願意輕易地犯罪,同時也是在這種長期低犯罪率的現象下,讓日本警察逐漸失去應有的作戰能力。
但是戰後日本這種對犯罪的社會高度集體約束力,它卻是無法單獨存在的,而必須要建構在兩項基礎上,相互加乘才能產生效果。
首先是經濟的持續高度成長。日本過去在經濟快速成長期,以終生僱用制度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低失業率,但是在一九九○年泡沫經濟破滅之後,員工派遣制度逐漸取代了終生僱用制度。
在派遣制度下的員工,其不但無法享有健康保險,也沒有退休的國民年金,成為被日本社會福利制度拋棄的一群,日本社會學家稱這些為數將近三百萬名的派遣員工為「下流社會」。「下流社會」對政府的高度不滿與憤世嫉俗,讓近年來日本出現許多光怪陸離,以及駭人聽聞的犯罪事件。
其次,是必須要在封閉的社會體系下。過去由於日本島國排外,以及優越感的心理作祟,再加上日本大學的獨特學期及文憑制度,因此到日本留學的外國學生人數並不多。
但是在二千年之後,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日本許多私立大學逐漸招不到學生,而面臨即將倒閉的命運。
日本政府為了要搶救這些後段大學,便推出一千萬名留學生計畫,鼓勵各個地方大學招收海外的留學生。
而這些大量招收進來的留學生素質不一,同時還有許多是以留學名義來掩護非法打工,這些為數眾多的外國留學生,也讓日本近年外國人犯罪的比例快速飆升,同時也出現許多新型的犯罪手法。
而就在經濟衰退逐漸瓦解日本社會集體的約束力,以及大量外國留學生逐步衝破日本社會的高牆下,日本的警察制度似乎還沉醉在過去低犯罪率的舊夢當中。
最近在日本竟然出現一位頭號通緝犯要到警察局自首,日本警方不但沒有認出,反而還置之不理,讓他連跑了三家警局,才順利自首的奇特現象,這讓日本警察的辦案能力受到很大的質疑。
當揭開已經陷入失落廿年的日本,我們發現,日本社會早已經出現巨大的改變,但是日本政府似乎還是沒變。 2012-01-06 08:12:27
東京鐵塔
電影<<東京鐵塔>>講述的是時下日本社會現象, 年輕人遠離家鄉到都市去打工, 而剩下年老的父母孤獨而死.但影片中的主人公卻在母親最需要照顧的時候要求母親搬到東京與他同住, 並在母親生病的最後期限努力打工, 盡力讓 母親得到最好的醫療和住宿.而他父親在離開母親17年後看到滿頭白髮以及即將離開人世老婆突然良心發現日夜守候在她最後的一段日子.
其實日本的這種社會現象今日在中國正在蔓延, 在70年代中國"只生一個"的國家政策計畫下的今日, 那一批的獨生子女現在正步入結婚生子的時代, 加上改革開放人們移居外地工作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老人與自己的子女不能夠同住, 加上地理環境的影響, 使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獨居生活,而日本因老年人無法適應孤獨的生活自殺而死的比例非常高.老人的生活是否穩定/健康將會成為中國未來的重要社會問題.
反觀香港, 老年人相對幸福的多.原因一. 香港樓價太貴, 所以兒女會與父母同住; 原因二.香港本身面積小, 即使子女搬離父母, 每逢節假日容易相聚; 原因三. 香港地少人多, 到處是來往的人, 老年人只要出門, 就很容易接觸到社會上的人和事, 要清靜反而是一件昂貴的事. 唯一的不好是香港人越來繁忙, 缺乏與鄰俚間的溝通, 所以安裝救命鍾是不可缺少的. 但這要在中國得到實施可能還需要10年時間.
人老了沒有經濟能力了, 沒有了健康, 需要的只是關心和照顧.
http://lindaf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99879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维基百科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是由日本作家中川雅也(筆名:Lily Franky(リリー・フランキー))所作的自傳小說,亦是他第一部的長篇文學作品,敘述作者自己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故事。此作品由扶桑社於2005年出版,其銷量在日本國內已經突破兩百一十萬本,並先後被改編為單發電視劇,電視連續劇,電影,舞台劇與廣播劇(香港)等。日本傳媒把這本作品所帶來的閱讀熱潮,跟另外一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暢銷作品《挪威的森林》互相比擬。而小說的中文簡體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而中文繁體版則由台灣時報文化出版,作者中川雅也亦應出版社邀請在2007年10月4日赴台灣為本書宣傳。
《飛特族、買個家》(日語:フリーター、家を買う。),又譯《打工仔買房記》或《散工買樓夢》,是一部於2010年10月19日起,由日本富士電視台每週二火九檔連續劇時段21:00—21:54(日本時間)播出的電視劇,由二宮和也領銜主演,及由香里奈、竹中直人、淺野溫子、井川遙等人演出。
劇情
不僅呈現出近日特殊社會體制下所衍生的產物飛特族,也忠實體現了日本傳統家庭觀念造成的醜陋面.腐朽的關係下流露出的溫暖更顯得難能可貴.只有徹底死亡過之後,才懂得存在的意義
總評
這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誠治成長日記」,講及他由一個飛特族變成地盤工人,慢慢感受工作的意義,帶來思想的改變,開展積極的人生,這一點對在下及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啟發性的。
不過個人認為誠治改變的過程是做得有點過急的,第二集已經找到工作的意義太快,如果讓他的臭脾氣多發展一兩集,然後才開始成長,那個對比感會更大更讓觀眾印象深刻,現在就有一點點的浪費了。
第二部分是副線的發展,講誠治身邊的人如哲平、明里、真奈美、甚至是老爸的故事。這部分真的是十分參差,個人認為第六七話特別嚴重。一集是老爸那不合情理的「純情出軌」,另一集是真奈美過份的「童年陰影」,都是極不討好難以接受的,是全劇的敗筆所在。
在下覺得,與其花篇幅在這些配角身上又變得兩頭不到岸,倒不如把這些時間分在誠治的人物刻劃及成長過程,就如上文說過可以做出更大的對比,不是更好嗎?也許是原著的關係讓編劇不得不照顧這些副線,可惜這些副線失靈變成了拖累。
第三部分是「父子情仇」,這一點在下從來沒有期望過,但結果出來卻是讓在下十分驚喜!
因為,誠一和誠治的父子關係,實在是太有實感,太有共鳴了。
兒子不理解父親,很大程度是因為父親的頑固,但這樣的頑固是否全錯?做兒子的是否可以多考慮父親的感受而作出讓步?兒子對父親的「依賴」可能就是讓雙方關係大幅改善的良藥,是否應該去嘗試?
這部分在劇中一直舖排發展,對於父子關係的描寫十分細緻,而到了末段爆發時就變得非常有說服力了,特別是透過工頭這「另一個父親」去向誠治解釋他爸爸的固執只是中年老頭的習慣,還有誠一和工頭那感人的真情對話,看出這劇是用了非常精彩的手法去把這些訊息帶給觀眾。
老實說,此劇講父子關係的深度及高明度,更勝誠治的個人成長,觀眾只要有類似的經歷都一定可以投入,包括在下。
故此以故事及劇情來說,《飛特族、買個家》雖然有瑕疵,但整體來說是真正高水準的精彩作品。
而讓劇集出色的另一重點是演員。
二宮和也好戲人人都知,你說他今次很突出又不算,因為他的角色由始至終起伏不夠大,如果開始時劇情安排他再頹廢一點會更好,現在他是個別場面演得出色,例如在K房痛哭的一幕,但整體來說是「平淡但自然舒服」,本來角色有沒有發揮空間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二宮已經把這個角色演出水準以上的程度。
女主角香里奈就是合格的程度,本來這一類帶點倔強的角色她就常演而且擅長,而因為主線落在二宮身上讓她的發揮較少,加上她有那段不斷自責囧到爆炸的劇情,變得很難給她高分數了,就是平穩地演出吧。
全劇最精彩的莫過於竹中直人,看他做搞鬼的角色看得多,他做正經的角色近年算少,但真的是「寶劍例不虛發」,其精湛的演技完全演活了老爸這個角色,就像是你我家中那個老爸走入電視劇那樣的接近!特別欣賞他的臉部表情,惡形惡相之餘又要偶然不著痕跡地露出祥和關心的表情,精彩至極。如非那無厘頭的出軌讓這個角色扣了點分,否則本年最佳男配應該無人能敵。
媽媽淺野溫子做病人發揮機會不多,而且她本身樣子看起來比較兇,和劇中小女人好媽媽的形象有點不符,所以很難給好評。不過題外話,真的很難把她和「101次求婚」時代的樣子放在一起去比較,30歲到50歲真的是漫長的日子呢.....
反而想讚讚另一個篇幅不多但搶戲的角色,姐姐井川遙。一方面做豪門怨婦夠溫婉,另一方面回到娘家像開籠雀那樣不斷發炮,活像一個年輕版八婆師奶,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去父親情人處「捉姦」的一幕實在八婆得緊要,演得夠放夠投入在下十分欣賞。
至於其他演員就不多評了,並沒有哪一個印象非常深刻,勉強要說的話是工頭吧!還是多得他和誠一那真情對話讓在下印象深刻。
本來一部劇集,劇本為主,演員第二,其他為副,這劇在最重要的兩項都展現了高水準,再加上面對的觀眾層面比較廣非小眾作品,帶出的訊息既正面又深刻,個人認為在今年大部分作品失色的情況下,這一部《飛特族、買個家》發揮水準以上,已經足夠讓其成為2010年在下心中的代表作了。
http://kenshin_jd.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5224 2011-11-01 09:40:48
福島事件
本想只有下()評,但為與本館《車諾比事件》比較,特貼<福島事件>,並分【311震災】【救災比較】【核災與核能】【政媒表現】【經濟影響】。
(楨:再吹捧日本多耐震吧!兩岸中央比日救災更拼,但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卻只會罵!
有評:防災「日官民皆優」救災則「日民優日官劣」,此不了官民乃一體之兩面,日本的集團主義民族性和官僚文官制度乃配套,故無論防救災皆按章行事,故顯救災緩慢。
天下沒全優的民族性和制度,別肖想集世界各國之優於一身,而老罵「xx行臺灣不行」!
另參本館:88水災 (一)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國人與日本人》《官僚之夏》《近代普魯士官僚制度研究》 鐵飯碗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別再韓國行臺灣不行了 別再比較兩岸了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116454
【311震災】
日本震災 死亡、失蹤達27155人
地震無礙惡水難躲 九成罹難者溺死於海嘯
30年來防災 宮城人都知強震遲早降臨
地震當宿命 日本家家有「防災包」
日本沒餘震 專家說再等10年
東南板塊若連動 日恐再有9.0大地震
日本災損25兆日圓 下季經濟萎縮12% 重建路迢迢
比照二戰之後 日將設「經濟安定部」
日首階段重建預算 達470億美元
日增1兆日圓貸款 加重陸升息壓力(楨:美日為膨源!另參本館:全球糧荒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
日本史上三大地震比較
世界排名前十大地震
日本9.0強震 大事記
【救災比較】
梁東屏現場直擊 救難、救援出奇鬆散 日本怎麼了?
核災難下現原形 日本自上到下都是官僚作風
能偷就偷…災區竊案變多了(另參本館: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人淡定得有些麻木了
日本是個怎樣的民族
比起自衛隊 解放軍更人性
中日地震對比,中國表現遠強于日本
地震告訴世界解放軍不可複制
平可夫:危機處理 日自衛隊輸車諾比蘇聯軍隊(楨:平氏太崇蘇/俄!)
黃稔惠》為何日本不動亂?
陳曼麗》面對核災 更要警覺冷靜
陳嚴坤》東方的價值 西方人不懂
家沒了,我們的秩序還在
最強兵器也怕輻射 美第七艦隊航母 被輻射汙染 撤離
美日兩軍救災大作戰
美軍稱兵力充足 干預利比亞不影響對日救援(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地震已造成自衛隊28人死亡 大量人員失蹤
面對海嘯 日本先進戰鬥機爲何難以逃遁
自衛隊「怕死」抗命 日警衝先鋒
自衛隊員腦出血 疑救災過勞死(另參本館:過勞死
日本自衛隊軍官害怕核輻射 盜取軍車出逃遭開除
長期接觸遺體 自衛隊員瀕崩潰
日災區市長不滿自衛隊救災表現 羨慕解放軍勇敢
中國民兵VS日本自衛隊,誰能贏?
【政媒表現】
日本冷靜應對…沒朝野互罵、沒哭天搶地
救災全面動員 朝野暫休兵 菅政權躲過一劫(另參本館:日本拘謹魅力)
災後菅內閣支持率 不降反升
地方選舉大敗 菅直人遭逼退
日民主黨倒菅 前首相鳩山響應
啟動防災機制 做對了(楨:馬被罵怕了!另參本館:88水災 (一) )
綠營控日震災馬泡溫泉 府斥無稽 政治算計
看NHK表現 台灣媒體該慚愧
學學日本 遇天災尊重專業 朝野休兵
專業的劣幣驅逐良幣(楨:劉專業內閣即被民粹驅逐!另參本館:民粹亡臺 內閣改組!)
溫馴的日本人民 易讓執政者沉睡(楨:反之呢?如台之民粹!另參本館:媒媒相護 名嘴內鬥 )
日本忙救災,台灣忙鬥爭(楨:日不只沒鬥03.18國會1小時便結束去救災,救災告一小段才鬥!)
日朝野不滿大爆發 轟菅直人遲鈍
在野黨不能只有謾罵
台日在野黨,怎麼會差那麼多?
日本大災,在野黨消失了
紅十字會日本賑災 馬總統夫婦親接電話
九把刀噗浪批紅十字會(楨:九把爛刀亂舞惘民醜化「中國」紅十會!另參本館:《貓空愛情故事》 啥是部落族)
陳長文:賑災款本息 都不會暗槓
紅會:左手收錢、右手給日 太不認真
世展、聯勸、家扶 都採階段性付捐款
一次性救濟? 重建需長期關懷
執行率遭質疑 慈濟喊冤(另參本館:假癌症之名
審計部:地方政府善款執行 沒人監督
監督善款 不能雙重標準(楨:民進黨本就賴皮!另參本館:賴皮黨 )
王定宇涉侵占八八風災捐款(楨:還是暴力黨呢!另參本館:暴力黨)
日震滿月 菅直人親筆信謝台灣
台灣溫情 日代表:震撼靈魂
日本36億捐款未到災區 日媒:賑災行動緩慢
永遠的友誼 日人的感謝
台灣在炫耀了~日本的反應
日專函比登廣告 更顯對台灣重視
看NHK表現 台灣媒體該慚愧 (另參本館:居安思危
劉寶傑日本首相上身 東森自律委員會管不到
府:綠批海嘯閘門耍烏龍
核一滲水掀波 台電:無關燃料池(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NHK平實報導 學者:收視率不只有災情畫面
美媒誇大日本災情
假如路透社是「不負責」而CNN是「沒道德」
日媒失真 救災怠惰 災民癡等
台灣無知傳媒 比核電還恐怖
主播別成亂源 要作社會心理治療師
楊照:聽不懂日語都寧可看NHK(楨:楊先自批嘿嘿嘿事件吧!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台灣媒體跟拍倖存者 學者批「國恥」
冷靜應變 日本軟實力獲讚揚
日本人如何尊嚴面對災難
日本人留住尊嚴 戰地記者肅然
日本自制 鏡頭語言不煽情
成熟媒體 應安定社會非聚焦苦痛
日本災難學 台灣肥皂劇
台灣名嘴談地震預警 專家:受不了
台灣電視的海嘯 人算不如天算 中時短評(楨:中時亦呆歹彎的霉體之一!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中時社論》動容 從震災中看到日本的社會資本(楨:又在幫日造神!)
他的嘴巴比腦袋好(楨:聯合報亦呆歹彎的霉體之一!)
日本地震震出台灣媒體一堆問題(楨:聯合報亦呆歹彎的霉體之一!)
台灣災難畫面 媒體播過頭 帶領社會發狂
葉玉琪觀點》日本第一(楨:還在幫日造神!)
誰在書寫日本素質神話
南方朔觀點-武士道精神 讓日本不被災難擊垮(另參本館:《末代武士》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井然有序的大和魂?鬼扯 (楨:南徒‧野武士‧黃創夏與師唱反調?)
台灣媒體,讓人作嘔!
「日本震災教我們的事」 網路瘋狂轉載
日對震災態度 台網友很有看法 (楨:台裔日人「抹茶糰子」還嫌日本媒體報導也像恐怖片呢)
嘲諷日天皇遭批 最大黨道歉(楨:NCC該管管了!另參本館:NCC新生)
公視法修正 天災時應改播救災訊息(另參本館:公視怎麼了
石原慎太郎驚人之語:「海嘯是天譴」(楨:要日搞核武的石原更激!另參本館:《日本右翼》)
「震災是天譴」 石原連任東京都知事(楨:夠右照連任!)
勿讓流言迷信四處散播
超級月亮末日謠言 網友瘋狂留言(楨:網路謠言!另參本館:《都市傳奇》)
孫維新:太陽風暴 超級月亮 世界末日情結 2011-04-30 13:26:34
1年逾3萬人自殺 日年損2.7兆2010-09-08 中時(另參本館:《人類自殺史》 假憂鬱之名
日本政府為洗刷憂鬱的自殺大國汙名,首度針對民眾自殺、患憂鬱症所造成的國家經濟損失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九年因自殺和患憂鬱症失業等造成的國家經濟損失額,高達二.七兆日圓(約台幣一兆元)。
厚勞大臣長妻昭七日在自殺對策會議上提出報告指出,若沒有自殺、憂鬱症等相關損失,日本今年度的GDP可提高約一.七兆日圓(約六千四七十億元),估算二○二○年可提高三兆二千四百八十億日圓(約一兆二千三百九十二億元)。
長妻因得知英國曾做過同樣的調查,並運用在精神保健醫療改革上,在防止自殺對策方面發揮極大的功效,因而指示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進行此調查。
二.七兆日圓的經濟損失額概算內容如下:○九年十五至五十九歲的二萬六千五百卅九名自殺者,假設他們沒有自殺繼續工作的話,其一生的所得將達一兆九千零廿八億日圓。
支付給憂鬱症患者的生活救濟金為三千零四十六億日圓,醫療費為二千九百七十一億日圓,失業的所得損失額為一千零九十四億日圓等。
日本的自殺人口已連續十二年超過三萬人,日本政府有鑑於自殺問題的嚴重性,七日已由相關閣員組成專門的「自殺對策工作小組」,初期的目標是希望將今年的自殺人口減少到三萬人以下。
自殺對策工作小組目前擬定的對策有,增設中小企業經營者和多重債務者的諮詢窗口,「自殺預防周(九月十日至十六日)」將舉辦街頭活動,並利用媒體持續宣導。
日本的自殺率原本就比歐美國家高,○七年的自殺率甚至是英國的四倍以上,近年受到不景氣的影響,工廠停工,壯年失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裁員」、「派遣村」、「就業超冰河期」等負面字眼,使得整個社會氣氛更為悲觀,士氣非常低迷。○九年受僱勞工自殺者占全部自殺人口的二八%。
厚勞省去年的勞工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有五八%以上的勞工對工作感到強烈不安和極大的壓力,平均一家企業因心理問題停職一個月以上的員工約達八%。
人口約1.27億人的日本,其自殺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去年自殺身亡的日本人共32,845人,為連續第12年超越3萬人。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可得數據,以自殺率較高的男性來看,日本男性2007年自殺率為千分之0.358(即每10萬名男性有35.8人自殺),白俄羅斯男性以千分之0.633(2003年數字)居全球之冠。
日本各地方政府積極調查百歲人瑞生死,今天山口縣防府市調查戶政結果,有位如果活著是186歲的男性人瑞,戶籍上他仍存活。他的年紀比幕府末期志士坂本龍馬還大。
防府市調查戶政結果,186歲的男性人瑞在戶籍上處於仍活著的狀態。他是日本江戶時代、1824年出生,比幕府時代末期的坂本龍馬還大12歲。
山口縣表示,此外還查到有165歲、164歲的男性人瑞、158歲的女性人瑞。這些人在戶籍上都仍處於「活著」的狀態。
由於日本各地高齡人士行蹤成謎事件頻傳,山口地方法務局17日請山口縣全部19個市町(鄉鎮)進行調查。到今天為止,回答的有17個市町。
調查結果,「戶籍上還活著」的100歲以上人瑞有9414人。如果真還活著,160歲以上有12人、150多歲有33人、140多歲有186人。這個結果讓法務局人員感到很震驚。
各地方政府對於這樣的戶籍,只要經過法務局判斷獲得許可,就可將這些「人瑞」除籍。山口地方法務局的戶籍課人員指出,只能個別判斷這些人是否還有可能活著,目前還不知道需花多少時間審查。
在九州地區,熊本市在戶籍上登記仍存活的有152歲女人瑞、大分市有141歲女人瑞、鹿兒島市有140歲女人瑞。
熊本市調查得知,120歲以上人瑞在戶籍上顯示仍存活的有315人。熊本市認為,可能是沒有親人幫這些人申報除籍,或是戰爭時家人全部罹難,沒人提出除籍申報。
昨天大阪市宣布,該市最高齡人瑞有153歲,戶籍上是還「存活」著。昨晚傳出三重縣查出一位若活著是163歲的人瑞。未料今天再創下新高紀錄。
日本人瑞爲何大量“蒸發”? 2010-08-12 黃彬華
日本是個聞名世界的“長壽國”,近年百歲人瑞有迅速增長趨勢,顯示它的醫藥、保健和生活水平等都繼續在提高。
根據當局的記錄,截至2009年9月,日本擁有超過百歲的人瑞有4萬399人。以2000年以後,9年裏增加3.5倍的發展速度來計算,現在人瑞“應該”超過5萬人了吧。但現在日本卻沒有任何機構能回答此問題。換言之,現在日本百歲人瑞到底有多少?即使是管轄機關的厚生勞動省也無法正面回答。
情況的混亂,就跟厚生勞動省的年金記錄,有相當部分已經遺失、記錄有誤,姓名不符等狀況一模一樣,是日本官僚機構敗壞,行政效能不彰的典型。百歲人瑞的記錄所以漏洞百出,是因爲有相當數量的“壽星”不知所終,但記錄卻說他們還繼續在延年益壽。一些成了“幽靈人瑞”的老人,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行蹤,卻有人冒用他們的名字繼續領取養老金。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已經危在旦夕,一批“幽靈人瑞”還在蠶食,當然又加重了它的負擔。
更嚴重的是,日本號稱“長壽大國”、“福利大國”,一大批百歲“人瑞”卻“人間蒸發”,也許已被人謀財害命,也許早被家人遺棄,或是已經入了“孤獨死”行列,就是一直沒有人聞問,最終才像火山爆發,震驚日本,看呆世界。
假活30年冒領養老金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00812.shtml 2010-09-08 11:00:37
口蹄疫重創宮崎 我率先捐助【聯合報2010.05.25
日本宮崎縣口蹄疫疫情愈來愈嚴重,駐日代表馮寄台24日代表我國政府捐贈宮崎縣300萬日圓(約台幣107萬元),表達我國政府對宮崎縣的關注。台灣是第一個對宮崎縣捐款的外國政府。
捐款由宮崎縣東京事務所長岡村巖,與交流協會理事長畠中篤代表接受。馮寄台表示,宮崎縣長東國原英夫2007年就任以來多次訪台,與台灣的交流密切。去年8月台灣遭遇莫拉克風災時,宮崎縣曾透過福岡辦事處捐款給台灣。
口蹄疫- 維基百科
口蹄疫(學名:Aphtae epizooticae,英語: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或 hoof-and-mouth disease)是牛和豬的一種非致命的病毒傳染病。由於歷史原因,在中國大陸該病也稱為「五號病」或「W病」。它也可以感染鹿、山羊、綿羊和其它偶蹄動物,比如象、鼠和刺蝟。馬和人類感染病例則非常少。1897年,Friedrich Loeffler首先揭示口蹄疫起因為病毒。他將感染動物的血液穿過良好的瓷玻璃過濾器,發現收集到的液體還能夠在健康動物中致病。
口蹄疫在全球許多地區(包括歐洲,非洲,亞洲和 南美洲)都有發生。雖然迄今(2005年5月)包括加拿大,美國,和澳洲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病例被報導,但該病的大範圍蔓延及迅速的傳播還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2001年在英國爆發的口蹄疫導致了該國境內大量的牲畜被屠宰。在此期間,諸如Ten Tors等一系列的體育賽事和休閒運動也紛紛被取消。2007年8月3日,英國南部薩里郡農場再次出現口蹄疫疫情。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F%A3%E8%B9%84%E7%96%AB
一直以來,日本次文化流行總是深深刺激著亞洲的感官。無論是表現小說電影中巴洛克風格的視覺系藝人、重現動漫畫中角色的COSPLAY、亦或是扮演順從可人風情的女僕咖啡,這些次文化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原本都只是幻想的產物。這種將原本幻想中的產物,轉而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的能力,正可說是日本最特別的文化之一。
玲瓏萬象的鋼彈模型
這種將幻想具現化的能力,或許正源自於日本人獨有的敏銳感受性。由於日本人對於顏色的聯想、四季變換的感受等超脫現實的區域,有著驚人的敏銳度,因此造就了日本自古以來在文藝上的表現,傾向於專注在將這些虛無感受具象化的努力上。無論是散落櫻花的圖像、發出規律聲響的竹筒、還是空無一物的茶房與茶道,這些都是日本藝術家們努力將自己敏銳感受性所察覺的虛幻,進一步轉變為現實中可以直接玩味的例子。而這種一路傳承下來能力,造就了現代日本將虛幻具象化的特殊能力,並走出了與歐美截然不同的道路。
以COSPLAY為例, 1960年美國「科幻嘉年華(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的「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化妝舞會,開啟了COSPLAY的熱潮,但當COSPLAY於1970年逐漸在日本盛行之後,卻脫離了原本美國「化妝舞會」式的外觀表現,而進一步地朝「角色扮演」的方向前進。也就是說,在日本的COSPLAY者,不僅在外觀上力求與電影動漫中的角色外型接近,更複製扮演了角色的個性與人格,完美地將幻想的產物,正確而完美地重現於這個世界。
如同從畫面裡跳出來的cosplay
COSPLAY在日本演化出的特殊狀況,可從日語中「キャラクター(Character)」與「キャラ(Chara)」兩字分開使用的方法窺得端倪。所謂「Character」,指的是一個人在社會或家庭中的角色與身分,譬如父親、上班族、男朋友等屬於「外皮」的部分。而「Chara」這個字,則是指這個角色的人格或定位,譬如讓人信賴的保護者、或是總是逗人歡笑的開心果等屬於「內在」的部分。對日本人而言,穿上角色的服裝,僅僅是穿上角色的「外皮」而已,但若是連「內在」都能夠完美扮演,那才是真正的COSPLAY(角色扮演)。這種將一個人外在與內在分開的想法,在自我主義盛行的歐美是難以想像的。對歐美人而言,社會或家庭裡的角色身分,不過只是工作或責任的需求,無論擔任甚麼角色,自己的人格都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然而,在集體意識強烈的日本社會中,每個日本人都在自己真正的人格之外,努力扮演著那個可能跟自己完全不一樣的角色、並試圖模仿社會對該角色的人格要求,換而言之,每個日本人都在現實的社會之中,進行一場巨大的虛幻COSPLAY遊戲。
從虛幻到真實,日本社會試著連接兩者的行為,造就了一些如御宅族、憂鬱症等虛實不分的問題,但這個特殊的能力,卻也造就了全世界最成功、最具備夢幻故事氣息的東京迪士尼樂園。從今而後,這些「具象化的虛幻」又會將日本社會帶往何處?也許,那將會是另一個長篇的冒險故事了。
【更多內容請見《新鮮日本》0109期;訂新鮮日本電子雜誌】
回 應
不可思議個鬼,哈日哈到心理變態,把社會庸俗化當成文明先進,只有土台客才會幹的蠢事。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5121&f_ART_ID=434956 2013-01-11 12:22:15
日本休再說要與美平等2010-05-25中時(詳參本館: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真的要斷送民主黨的政權了,但這也是日本政治上的宿命,無論怎樣掙扎,擺脫不了美國的控制。所謂「日美平等」的倡議完全是一廂情願。
且看鳩山廿三日在琉球對當地辯解的一句話,他說:「作為總理,我必須說,我們不能出現可能削弱駐日美軍威懾力的情況。」試問把一個直升機基地從琉球遷到其他地方就會削弱美軍的威懾力嗎?美軍的威懾力是靠核子武器、航空母艦群、美軍陸戰隊與先進飛機所組成,一個小小直升機機場就能削弱其威懾力?
再說如果真的普天間基地遷出琉球就會削弱美軍威懾力,民主黨為何要在競選時提出這政見?又為何一再與美國交涉?
其實只有一句話,日本在安全上仍依賴美國,在這種情形下,爭平等云云只是一廂情願的事,美國起初確也不願與民主黨齟齬,但摸透民主黨的底牌後,便毫不猶豫、毫不讓步了。
日本要向美國爭平等,首要條件便是安全問題上不全賴美國保障,而放棄安全依賴的首要條件便是必須與中國增進友好,這樣形成等邊三角關係後,安全上方能自主。但日本民主黨政府卻不敢採取傾中政策,這一年多來的對華政策雖未倒退,卻也未進展,未來也不太可能有多少改善,這便使華府放心了,也就不會考慮任何平等的問題了。
現在產生的是信任問題;如果競選時見不及此那就是愚蠢,如果是抵不住美國的壓力,那就是無能,如果明知其不可而竟以此為政見,那就是對選民的欺騙,後果如何可想而知。自民黨是無能但還不至於欺騙,如今民主黨對琉球選民只輕鬆地把責任推到削弱美軍威懾力上,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及政治家所應說的話嗎?那還不如乾乾脆脆地承認抵擋不了美國的壓力,以後再也不必提什麼對等不對等地位的事了,受保護者絕難與保護人論平等的。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公立國中小學校今年提供學童午餐來源當中,有高達18%的肉類來自鯨魚!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由於鯨肉滯銷,造成鯨肉低價進入校園。而澳洲一所大學研究建議,培植賞鯨產業,可因此彌補禁止捕鯨造成的經濟損失與失業壓力。
根據日本媒體《The Japan Time》報導,今年上半年,日本國中小學校曾提供鯨魚肉當肉類來源的學校共計5355所,約佔日本公立學校18%以上。而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由於商業捕鯨已屬違法,日本政府於是改透過「日本鯨類研究所」以科學研究之名繼續捕鯨,不過目前卻碰上吃鯨人口降低,造成大量鯨肉滯銷,最後便以低價流入各級校園。
過去日本學校已曾提供鯨魚肉給學童作為肉類營養來源之一,不過由於捕鯨活動遭受國際輿論打壓,日本學校也曾一度繼續停止提供鯨肉。
不過一旦禁止捕鯨,可能造成當地失業人口增加與經濟損失,因此常造成捕鯨國家決策裹足不前,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就表示,積極培植目前正夯的賞鯨產業,可能可彌補失業人口造成的經濟損失,該大學以澳洲為例,賞鯨人口從1998年的73萬人,10年後已增加到160萬人。
研究人員威爾森表示,「據統計,賞鯨業一年約創造20億美金的商機,若當地政府以每位觀光客繳納5元澳幣(約台幣146元)最為稅收,其總值大約等於捕鯨帶來的產值。」 2010-09-08 10:57:31
豐田事件 重創日本民族自信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2010.01.30
因召回700多萬輛汽車而陷入愁雲慘霧的日本豐田汽車正打算關閉在美國加州的車廠,此舉可能導致約5萬人失業。反對豐田關廠的人士28日在華府的日本大使館外抗議,標語上寫著「豐田扼殺美國人的工作機會」。 (歐洲圖片新聞社)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這幾年終於超越美國通用汽車(GM),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汽車品牌,也成為日本製造業成就的象徵。然而,豐田因為油門設計瑕疵而引發的汽車召回檢修事件,卻重創了日本人難得建立起的民族自信。
洛杉磯時報29日報導,幾個月來,豐田已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召回數百萬輛汽車和卡車,對日本人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在日本銷售的豐田汽車並不在召回之列,但很多日本人懷疑,油門和腳踏墊的安全瑕疵恐怕是豐田一味追求銷量的「副作用」。很多人說,豐田在力求銷量趕上通用的過程中,私下已把追求品質的「豐田模式」(Toyota Way)擺在一邊,變得比較不謹慎、比較躁進。
在東京工作的汽車業公關顧問哈里斯(John R. Harris)表示,「簡單說,就是傲慢」,「他們低調地跟在通用後面,但當彼此不相上下時,他們就被成為世界第一的慾望困住了」。
分析師福田說,「日本駕駛人認為問題離他們很遙遠,但確實有一些消費者對豐田汽車愈來愈不放心。」也有人為豐田叫屈。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資深分析師說,「這是零件問題,不是豐田的問題」。
諮詢公司「Interbrand Japan」28日發布日本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豐田以約305億美元排居榜首,本田和索尼分居2、3位。該排名是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將品牌未來可能產出的利益換算成金額。豐田雖然位居首位,但因全球銷量不佳,評估價值較去年減少了3%。
另詳參本館:中國車的虛實 兩岸車市 各國車市
大阪MTV包廂遭縱火 15死【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08.10.02
日本大阪浪速區一家類似台灣MTV包廂的錄影帶觀賞店,1日凌晨遭人縱火,造成15人死亡、10人受傷的慘劇。警方逮捕了涉嫌縱火的無業男子,他說:「因為對人生感到悲觀,所以才縱火。」
涉嫌的46歲男子小川和弘,據說也是錄影帶店的客人之一,他躲在包廂內,於凌晨3點鐘用打火機點燃報紙後,引燃店裡的可燃性物質,大樓內一下子瀰漫著濃煙,他自己則先逃出來。
被縱火的錄影帶觀賞店,位於大阪市浪速區7層建築「檜大樓」的一樓,那是一家錄影帶出租店,闢有32個包廂,讓客人在裡面觀賞。由於一個晚上的才收費1500日圓(約台幣455元),遠比住旅館便宜,因此吸引許多上班族也利用這裡作為投宿場所。
這場大火持續了約一個半小時,幾乎燒毀了店內所有設備、天花板及牆壁,火警發生時店裡有3名店員和26名客人,幾乎各個包廂都有客人,15名包廂內的男子因為來不及逃離而喪生。
事故現場位於大阪繁華街道的一角,距南海電鐵難波站西南約150公尺。附近還有綜合性商業設施「難波ARKS」,及大相撲春季比賽場地的大阪府立體育會館,警方正在追究縱火嫌犯的責任。
敢嫌我煩 日77歲老翁殺光妻兒媳孫【聯合報╱陳世昌08.06.25
日本24日又發生駭人的滅門血案。住在東京鄰近千葉縣柏市的77歲老人,清晨7時左右打電話向警方報案稱他殺了全家人,警方趕到時發現四具屍體,皆疑遭凶嫌用鐵鎚猛擊頭部而死。
警方調查現場發現,這家人姓木內,在一樓和室房裡,凶嫌的兒子、在國中任教的49歲木內茂及44歲的媳婦美雪倒臥血泊。二樓房間,凶嫌4歲的孫女麻奈美也身亡,他們三人身上都還穿著睡衣,另外75歲的凶嫌之妻時子老太太則死在廚房。
凶嫌在警方趕到現場時,已因體力不支倒在血泊中,當場被捕,警方等到他清醒後才展開偵訊。
凶嫌供稱,妻子嫌他太煩,他曾三次想行凶,今天早上醒來,突然想到殺掉全家就可一了百了。
鄰居表示,凶嫌在2000年之前以務農為主,之後因心臟不好,在家療養。兒子木內茂,是學校老師,從5月下旬到8月下旬也請假在家療養。
日本滋賀縣長濱市相撲町於十七日上午九點,發生幼稚園護童媽媽持刀殺死兩名五歲幼童的駭人聽聞事件,震撼了日本社會。警方逮捕一名中國籍嫌犯鄭永珊,被殺死的幼童則是鄭嫌女兒的幼稚園同學,鄭嫌常向友人透露,因為無法融入日本社會而苦惱,警方正進一步調查這個媽媽的犯罪動機。
在日華人大多不願加入日籍 稱融入日本社會很難2007-06-04
由于文化差異,中國人就是入了日本國籍,真正融入日本社會還是很難
相對于海外3000多萬的華人群體,70萬在日華人僅是一個小數目,而在日華人中申請加入日本國籍的數目則更是少之又少。
據日本《中文導報》近日報道,日本法務省新近發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取得日本國籍的華人總數突破10萬人,但更多在日華人願意保留中國國籍。
入籍過程非常繁瑣
根據日本法務省的規定,外國人申請入籍在形式上分爲普通歸化和特別歸化。普通歸化是指與日本人沒有婚姻關系的人的入籍,而特別歸化是指與日本人有婚姻關系並滿足一定條件者的入籍。普通歸化的條件大致有:連續在日本居住5年以上;20歲以上,有遵守本國法律的能力;品行善良;具有維持自己乃至家庭成員生活的經濟能力。特別歸化者只需要在日本連續居住3年以上即可。滿足了這些條件之後,還要根據規定提交10種以上的表格,外加5種以上的證明。
在日本已旅居8年的趙先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申請入籍的程序非常繁瑣,具體的申請材料不會被要求一次提交,每次可能僅被要求提供一種申請資料,所以申請人必須去當地入國管理局跑上好多趟。趙先生猜測說:“大概是日本人想通過與申請人多次接觸來起到面試的效果吧。”申請資料的內容主要是申請人與國內親屬的關系證明。趙先生的一位朋友在申請加入日本國籍時,甚至還被要求提供父母親的結婚證。
滿足以上申請條件、能夠提供完整資料,也並不見得就能申請成功。日本的審查機構對申請入籍中國人對日本貢獻的大小也十分重視。如果申請人所在公司是大公司,就會被認爲是很優秀的人,申請程序也會很快通過。而如果只在一個小公司裏工作,則過程要漫長得多。
“歸化”一詞讓人抵觸
加入日本國籍在日本稱“歸化”。這個詞在中文中有歸順、歸附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因爲被君主的功德所感化,甘願爲其子民的意思。日本的法務省把入籍叫“歸化”,這很容易讓中國人産生抵觸心理,很多中國人因此不願意選擇“歸化”。
此外,入籍後姓氏要改爲日本姓也讓中國人感到別扭。而最讓在日華人抵觸的是,在面試時,面試官會要求你表示對日本最大的忠誠和熱愛。這些都讓中國人比較難以接受。甚至有中國人在面試中途,主動要求退還申請材料,放棄入籍申請。
融入日本社會很難
“擁有日本國籍後的中國人,對自己的身份定位沒有什麽改變,頂多只是感到在日本生活更加方便了。”在名古屋的一位日籍華人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的朋友圈子還是中國人居多。不過,日本人會對你增加一些親近感,信賴度也要高一些。
“由于文化上的差異,中國人就是加入了日本國籍,要真正融入日本社會還是很難。”趙先生說,他所居住的公司宿舍樓,廚房、洗澡間都是公用。有一次,他用小火燉肉,稍微離開廚房片刻,被樓長發現後就遭到批評。因爲按照日本人的習慣,使用燃氣時人是不能離開廚房的。類似的規定還有很多,在國內生活隨意慣了的中國人,可能很難習慣這些規則。
除了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在平常的交往中,日本人很難信任外人。加之近來日本媒體報道中國人的負面新聞比較多,日本人對中國人增加了幾分不信任。
趙先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就是身上流著日本人血脈的返日殘留孤兒,他們都很難融入日本社會,甚至一些人都有退出日本國籍返回中國的打算。
http://news.sohu.com/20070604/n250383070.shtml 2010-05-25 07:17:56
東京秋葉原狂漢亂砍 7死10傷【聯合報陳世昌08.06.09
東京著名的宅男聚集地秋葉原,八日中午十二時卅分左右發生一起街頭濫殺慘案,廿五歲男子加藤智大開著卡車先撞倒數人,再持藍波刀在街頭逢人就殺,造成六男一女共七人死亡,十人受傷,凶嫌遭警方當場逮捕。
這是日本近年來街頭隨機殺人事件中,受害人最多的一次。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上月廿七日日本一個網站上曾有人張貼文章,宣稱本月五日後秋葉原會發生持刀砍人的「大慘事」。目前還無法確定發布這個訊息的人是否就是凶手。
凶案現場是日本著名的家電產品和電腦產品大型販賣店地區。適逢周日,當地禁止車輛進入,畫為「步行者天國(行人徒步區)」。看似一切如常的周日中午,在十二點卅五分,煞星來臨,瞬間變成殺戮場。一名電器行行員表示:「整個行人徒步區頓時有數百人尖叫拔腿狂奔,場面一片混亂。」
來自靜岡縣裾野市富澤的加藤智大,突然將租來的兩噸重卡車猛然駛入行人徒步區,衝向人群。加藤智大隨即跳下車,一面狂喊一面持刀朝人亂砍猛刺,被撞倒的行人首當其衝,成為刀下亡魂。隨後,加藤智大的藍波刀開始揮向驚慌失措的旁觀者。警方正確認七名死者當中,哪些人被撞死或殺死。
加藤智大向警方供稱,因為「厭倦人生、對一切感到乏味」,因而行凶。他原先自稱是黑道分子,後來又否認,職業仍不詳。他告訴警方:「我來秋葉原就是為了殺人,至於殺誰並不重要。」警方檢查後發現他體內有藥物反應。
穿著米黃色西裝外套,黑白相間球鞋的加藤智大,手持藍波刀一路濫殺,一名七十四歲老者前額被他砍中斃命,另一名四十七歲男子則是背後遭到刺殺身亡,還有一名廿九歲男子則慘遭破胸,血濺街頭。死者當中最年輕的只有十九歲。
一名員警與加藤智大正面遭遇,並以警棍力抗藍波刀,險象環生。直到被優勢警力團團包圍,遭一名警官持槍瞄準後,加藤智大這時候才棄刀投降。
秋葉原近年發展出另一種特殊的「宅男」文化,許多「女僕咖啡屋」林立,每到休假日總會吸引許多宅男聚集,在街頭各地拿著相機對著搔首弄姿的「女僕」拍照片。事件發生當時,購物者和觀光客很多,凶嫌追殺路人造成一陣騷動。
街頭濫殺案》池田小學 濫殺翻版?【聯合報╱編譯王麗娟
東京秋葉原的街頭濫殺案,令人聯想起七年前大阪教育大學附設池田小學凶殺案,兩者發生於同一天,都是六月八日。當年小學濫殺案,凶手已成為某些心理偏差者崇拜對象。
在池田案中,當年卅七歲的男子宅間守持十五公分長的菜刀,在校園內逞凶,共殺死八名學童,十三名學生和二名老師受輕重傷,日本低犯罪率的形象從此粉碎。
http://udn.com/NEWS/WORLD/WOR3/4375963.shtml
入鄉隨俗篇
作為一名留學生,要想融入日本社會,首先要了解日本社會的特點,然後“入鄉隨俗”。
日本人有較強的大和意識,他們喜歡結團結社。同黨、同鄉、同窗、同系列公司,只要能找到一個“同”字,他們不需要更多的語言就能形成默契,似乎相互間關照是一種義不容辭的義務。然而,他們對待非“同”的人,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相互間非常客氣。
入鄉隨俗首先要學會說敬語。日本人在語言的使用上是極其下功夫的,尤其在商業及社交方面,不會講敬語是行不通的。
此外,在日本尤其要注重“信賴關係”。日本人不喜歡表現自己,言語不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做“以心傳心”,“沉默是金”。他們不善於辯論,更討厭辯解,也就是說,對上司不能講理,更不能辯理,這也是他們的美德。在商業社交方面,他們依靠自己的社交至寶——“信賴關係”,他們最怕破壞的就是這種“信賴關係”。
學習成績篇
在日本留學,個人在經濟上需要自立,留學生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便是老生常談的“打短工”。打工首選就是教日本人學中文,既為人師表,又可以交朋友,同時又能學習日語。精通日語後再去大學裏學習,才能得到優秀的成績,而優秀的成績是得到獎學金的條件,獎學金又是學習和生活的保障。
在學習方面,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給教授留下一個好印象也是提高成績的重要手段。作為留學生,在課堂上,一般都喜歡找一個離教授遠一點的座位,生怕被教授點名提問。剛進大學的時候,我也如此。可有一次,我到一間有幾百個座位的教室裏上課,後面的位置幾乎被佔滿,而前面的位置空著許多,我無奈地坐到教授的眼皮底下,沒想到教授以為我特別想學習,還表揚了我。當時我心裏羞愧至極,此後再也沒坐過後面了。果然坐在前面要經常被教授提問,為此要多看書,多查資料,甚至提前看好錄影講義再去聽課。
儘管如此,還是鬧出個笑話。日語的法律用語相當難,《六法全書》中大部分是文言文方式,就是一般用語也難以理解,尤其是容易用漢語去猜測而導致大錯特錯。比如民法教授曾提問我日語的“相殺”是什麼意思,我本不知其意,但總想用漢語來分析,便靈機一動地回答說“相互殘殺”。對於這個回答,教授卻若有所思地說,“原來如此,按中國語的意思竟然是這樣。”其實日語的“相殺”是“相互抵消”的意思。
日本的教授比較重視學習態度,不管你會多少,問題回答得怎樣,只要你拿出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基本上都會給教授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這對最後的考試成績也很重要。許多考察科目,不光是憑考試分數,還參考出勤等學習態度進行綜合評價。與分數直接相關的是,日本的任何一家公司,在招收新職員的時候,大學成績都是前提條件。(吳剛)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201/2004/10/27/1062@341371.htm 2010-05-25 07:14:56
日本多桑 地位直直落【聯合報╱陳世昌08.06.04
日本俗諺有云,人有三怕:「火災、打雷和老爸」。但如今老爸權威已大不如前 。據調查,在日本老爸地位「直直落」,甚至已比中國大陸、南韓與台灣還低。
根據大阪商業大學一項國際問卷調查,與中國大陸、南韓和台灣地區相比,日本父親的威信顯然排在最後。
這項調查是以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台灣地區年齡20至69歲的8000人為對象。在問到「父親的權威是否得到尊重」這一題時,中韓台三地答是的均在80%至84%,日本只有53%。
已婚女性對婚姻的滿足程度,中國大陸和台灣80%以上的女性回答「滿足」,日、韓僅有51%。
這項調查顯示,日本自從經濟泡沫破裂後,企業已經不像從前會給員工終身雇用的保障,許多日本人老爸丟了工作,也同時喪失了在家的地位
[內容速覽] 在日本社會,傳統的大男子主義觀唸有時會被帶到日本的企業中,有的企業認為女性職員在公司就是端茶倒水的角色,甚至有的男性職員或上司將女職工當作玩弄和調戲的對象。
在日本的集團中,有一種明顯的、可以代表日本集團特徵的現象,就是“欺負人現象”。日本人把“欺負人現象”定義為:使比自己立場軟弱的人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遭受痛苦。而在日本企業裏就職的華人,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會和同事、上級發生文化的衝突,也可以形成一種“異文化中的欺負人現象”,顯示出了非常深刻的日本社會問題。
性騷擾司空見慣
在日本社會,傳統的大男子主義觀唸有時會被帶到日本的企業中,有的企業認為女性職員在公司就是端茶倒水的角色,甚至有的男性職員或上司將女職工當作玩弄和調戲的對象。
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華人白領小劉反映,他們公司的一位課長經常在工作時間給她發郵件,說喜歡她,希望和她約會。而她幾次用郵件和他說,請他在工作時間不要發私人郵件,她對和他約會也完全沒有興趣。但是這個課長還是對她糾纏不休。有一次在休息間裏,只有他們兩個人,這個課長強行吻她,她左搪右躲,最後還是讓這個課長吻到了額頭。她為課長的性騷擾而感到苦惱,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辦,因為她很喜歡這份工作,如果和課長鬧翻,課長即使受到了處分,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她也很難再在這裡工作了。
前輩欺負後輩“天經地義”
從表面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影響,有著與中國非常相近的文化。但從本質上講,日本文化是一種“稻作文化”:水田作業需要治水,建立井堰水路和龐大的蓄水池,這不僅是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甚至僅僅依靠較小共同體也難以完成,因此只有集團甚至較大的集團才能完成一個生產過程。
在這種社會結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是一種個人難以獨立、缺乏個性與自我意識的“紐帶文化”,這種“紐帶文化”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尊重“序列”,是嚴格的上下主從關係。在傳統的日本集團結構中,非常強調“前輩”和“後輩”之分,後進入集團的人一定要服從和尊重先進入集團的人,前輩欺負後輩被看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在一家印刷公司工作的譚先生說,他進公司時已經30多歲了,在新社員中年齡偏大,他覺得自己是碩士畢業,而其他的新社員大都是大學本科畢業,有的還是專門學校畢業,和那些20齣頭的小青年們比,他們多少應該尊重自己。可進了公司後,和他一起工作的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儘管只比他先進來幾天,也不是正式職員,但也儼然是他的前輩,對他說話很不客氣,聲色俱厲,經常指導他這個那個,有時甚至把他叫到一旁一本正經地進行教訓。他很不服氣,但是他來日本的時間長,知道日本前輩和後輩的規矩,只好忍氣吞聲。
“異文化歧視”
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社會,雖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吸收外來文化,但是從歷史上看,由於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因此接觸異文化人的機會並不多,有很強的排外心理。
曾在日本一個著名的研究所裏工作的趙女士說,她曾工作過的研究所裏大多數人都是好的,但是有一些個別人對外國人特別不友好。“中國人的自尊心很強,而且身在國外,神經也比較脆弱。有的日本人不知是真正的無知還是別有用心,他們會問中國人喝的水是自來水還是井水,是否能吃到白米飯,使我們覺得他們在情緒裏摻雜著蔑視。
“我們研究所還曾有過一個通過軟體勞務輸出來日本的中國女孩子,她不會說日語,但是聽得懂,周圍的日本人以為她不會說就聽不懂,因此說了許多損傷她自尊心的話,後來這個中國女孩子的精神就完全失常了。”“欺負人現象”目前在日本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也有許多被害者為此自殺,日本社會各方面正在殫思竭慮,力圖解決這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一個深遠的文化問題,要解決,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日本人在發揚悉心保護文化傳統的繼承精神之外,也要有一點文化批判精神,對自身文化中的糟粕敢於放棄。
編輯觀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集體毛病”還是“個人癖好”,面對性騷擾,女人們要勇於說“不”。
http://big5.cctv.com/gate/big5/style.cctv.com/20091231/102926.shtml 2010-05-25 06:43:36
防硫化氫自殺 日監控網路訊息>中時08.05.01黃菁菁
日本連日來不斷發生硫化氫自殺事件,警察廳也開始重視此問題,認為網上刊載有關硫化氫的自殺手法,是誘發傷害事件的危險訊息,因此擬將其指定為「有害訊息」,要求網路業者一旦發現相關訊息應立即主動刪除。
警察廳針對網上資訊的管理分為,刊登麻藥、賣春廣告等犯罪內容的「違法訊息」,以及雖然沒有違法,但違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之虞的「有害訊息」。警察廳委託民間團體成立網路熱線中心來監視網路,若發現違法訊息時立即通報警察廳出動處理,至於有害訊息則會通知網路業者或網站管理者,要求予以刪除。
過去在網上記載有關自殺的訊息,若牽涉到勸誘集團自殺等傷害他人情事時才會被當作有害訊息,若只是單純介紹自殺手法,沒有引誘他人自殺,不會被當成有害訊息。
不過,日本近來頻傳的硫化氫自殺,因硫化氫濃度高,吸幾口就足以破壞腦的中樞神經,讓人無法呼吸甚至死亡,生還者也會留下嚴重後遺症,除自殺當事人外,還會牽連救助的家人、急救人員,也會因毒氣擴散而禍延近鄰。
警察廳因此認為,即使只是介紹製作硫化氫毒氣的自殺方法,也是涉及傷害他人的行為,不能再坐視不管,因此首次提出預防硫化氫自殺對策,並要求網路業者刪除相關有害訊息。
儘管如此,警察廳只能呼籲業者及網友自律,要求網路業者刪除硫化氫自殺等相關訊息,並無法強制要求業者。
日本網路熱線中心於O七年發現三千六百件的有害訊息,其中發自日本國內的有一千六百卅九件,經網路業者配合刪除的約達一千二百廿件,達全數的七四%。此法實施後是否能達到遏止的功效仍有待觀望。
日本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1998年,日本全國自殺人數達3萬人。此後10年以來,一直保持在每年3萬人左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4年日本的自殺率(每10萬人中的自殺人數)爲24.0,居世界第九位,在八國集團中僅次于俄羅斯(34.4)。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的自殺率分別爲:法國18.0、德國13.0、加拿大11.6、美國11.0。
據日本政府今年2月至3月間的調查,1808名20歲以上公民對自殺的看法。結果顯示,近五分之一受訪者“認真考慮過自殺”。其中,21.9%的女性受訪者表示曾有自殺念頭,這一比例在男性受訪者中爲16.3%。在自殺的日本人當中,有將近71%的人是男性,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占了73%以上,超過57%的人是失業者。數據顯示,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自殺人數增至12107人,成爲自殺人數最多的群體。
自殺已經成爲日本的一種流行病,這引起了日本社會的警惕和重視。由于自殺現象的普遍存在,受害者不再只限于自殺者及其家人,與他們毫無關系的人也可能成爲受害者。今年4月,一名14歲的日本女孩在日本南部的高知縣用氫化硫毒氣自殺,結果毒氣使樓裏的80名日本人中毒,另有120人不得不緊急疏散。
去年以來,一種新型自殺方式在日本國內興起。許多輕生者從商店購買清潔劑和化學制劑,混合後自制有毒硫化氫氣體自殺並傷及無辜,引起日本社會關注。 5月初,日本北部一名24歲男子在家中自制毒氣自殺,附近350名居民被迫轉移至鄰近一所學校操場。這名男子最終不治身亡,他的母親也因吸入大量有毒氣體而昏厥。服用殺蟲劑、自制毒氣等自殺事件頻發,不僅奪去了許多年輕生命,也導致醫護人員在參與救治過程中吸入有害氣體,成爲間接受害者。
爲什麽自殺會成爲日本社會的流行病,自殺率長期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主要是長達10年的經濟增長乏力和日本國內終生雇傭制的改變,使得許多中老年人失業並陷入經濟窘境。他們可能是因爲受了欺淩,也許是由于孤獨,或許只是一時失去了生活目標,”他說,選擇死亡並不意味著想結束生命,大多數情況是因爲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26%的自殺者因心情抑郁而自殺,導致自殺的因素包括身體患病和債臺高築等。 日本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山田正弘說:“經濟條件和健康狀況是導致60歲以上人群自殺的主要原因。一些老年人財務窘迫,容易造成健康惡化。”
許多專家認爲,宣揚自殺的網站正在成爲年輕人的自殺“幫凶”,一些輕生者正是通過這些網站掌握了自制毒氣自殺方法。刊登在《英國醫學雜志》周刊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互聯網可能在讓人産生自殺念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認爲自殺不是罪的傳統觀念也助長了自殺的流行。東京中央大學社會學家山田正廣說:“日本人不認爲自殺是犯罪,而認爲它是一種美德。”
但自1998年以來,日本自殺者數量激增首次突破3萬,當時企業接連倒閉,自殺人數從1997年的約2萬人猛增至3.2萬人左右。雖然此後經濟形勢逐漸好轉,但每年的自殺人數依然持續超過3萬人。
說明自殺在日本已經成爲一種流行病,在高自殺率背後,還存在著更深刻的心理和精神的因素。自殺成風,成爲日本現代社會病態的集中表現。社會價值觀混亂、人際疏離帶來的暴力現象,反映了日本存在著的“病態社會”。一個“病態社會”也是一個可怕的“心理風險社會”,如果高自殺率沒有得到有效遏止,日本社會將愈來愈沈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86399.shtml 2010-05-25 06:49:28
取代燒炭日吹清潔劑自製硫化氫自殺歪風>中時08.04.03黃菁菁
日本最近發生多起用洗潔劑配製硫化氫毒氣的自殺案件,此法經網上散播、流傳已成為取代燒炭自殺的新手法。有專家警告,此法可能讓自殺者獲救後仍留下腦部後遺症,還會牽連無辜,想用此危險手段輕生的人不得不三思。
日本從今年一月起,在東京、大阪等地已發生十起以上的硫化氫自殺案件,造成14人死亡,其中有1人是無辜被牽連的自殺者家人,也有救援人員在聞到毒氣後身體不支被送醫。最近日本的自殺網站、留言版上,有越來越多人詳細介紹這種取代車上燒炭自殺的方法,無形中助長此自殺歪風。
硫化氫自殺法,是用市面上販賣的家庭用洗潔劑攪拌、調製後產生硫化氫氣體,硫化氫會散發出像硫磺般的臭味,人體吸到高濃度的硫化氫會頭痛暈眩、呼吸困難,嚴重者還會意識模糊、死亡。
醫師指出,最危險的是,自殺者即使保住性命都可能留下腦部障礙等嚴重的後遺症,再者由於硫化氫比空氣重,會飄散到低樓層,也會危害家人、鄰居及前往救助的人。
一名住在東京都澀谷區公寓的30多歲女子於二月中旬清晨,聞到像溫泉般刺鼻的硫磺臭味,讓她頭痛到連吃藥也無法改善,而且惡臭越來越嚴重。經調查發現,惡臭是從一樓的房間飄散出來,住在房內的男子被發現時已昏倒在地,房內則散落著沐浴乳等洗潔劑容器,鍋子裡還冒著黃煙。
男子在送醫急救後無生命危險,他供稱,是從網上學來的自殺方式。受害的女子和兩名小孩在送醫治療後,大人雖然沒事,小孩則須住院觀察。
札幌市在上個月有一名32歲失業男子也是從網上學到此法而自殺,他在浴室門上貼紙條寫著,「絕對不要進來,可能有致命的危險,請叫消防隊」。大阪於三月底曾發生一名女子帶著小孩在車上自殺的案件,警方在車內發現許多洗潔劑,也瀰漫硫化氫氣體。
神戶市於三月底則發生一名27歲男子在家中浴室自殺,浴室內留有廁所洗潔劑及除蟲劑等多瓶容器,這名男子喪生之外,他一家4口也被牽連送醫急救。
嘗血腥味 日少年:殺誰都行【聯合報╱世昌08.03.27
日本青少年不分對象胡亂殺人事件最近層出不窮,令日本社會人心惶惶。岡山縣昨晚又有一個18歲青少年犯案,把一名在等電車入站的公務員推下月台以致被電車輾死,少年被捕時還故作輕鬆,滿不在乎地說:「我就是想殺人,殺什麼人都無所謂!」
這名青少年25日離家出走,家人報警要求代為尋找,卻沒料到他會在月台上殺人。
警方說,25日晚間11點左右,涉嫌青少年在岡山站的山陽線月台時,從背後將下班等車回家的一名公務員推下月台。被害者據查是38歲的假谷國明,岡山縣政府的道路建設科主任。
日本關東地區的茨城縣土浦市,23日也曾發生男子持刀不分青紅皂白胡亂殺人,造成6男2女受傷,其中1名男子死亡。殺人的凶嫌也說,他預定要殺7、8個人,什麼人都可以。
今年元月也有16歲少年雙手各執一把菜刀,在東京品川區戶越銀座商店街上高喊「殺了你」,先後向5名路人行凶事件,30歲和42歲的2名女性先後被刺中背部而受輕傷。
新生兒少、死亡增 日本人口減【中央社08.01.02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的推算統計指出,日本二零零七年出生嬰兒總數有一百零九萬名,比前一年少三千名,2006年好不容易出現六年來首次的成長,才經過一年再次跌落負成長,加上死亡人口的增加,使得日本繼續邁向人口減少的社會。
厚生省根據去年一月至十月的統計報告推算後發表去年度的人口動態估計指出,由於少子高齡化的持續,日本去年出生人數較前一年減少,相對地,死亡人數增加,造成人口的自然減少數據推算達一萬六千人。
去年一年間的死亡人數達一百一十萬六千人,比前一年增加兩萬兩千人,在戰後排名第二,僅次於1947年的一百一十三萬八千人,由於高齡化的影響,連續五年突破一百萬人大關。
有關日本每名女性一生平均生產數,統計推算去年比前年上升零點零一,由一點三二人升至一點三三人。
住在國內的日本人口在2005年自然減少逾兩萬一千名,是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呈現負成長,使得日本社會開始步入人口減少的時代。
2006年由於於景氣復甦造成正式雇用者增加,以二十多歲為主的結婚及生育數升高,加上暖冬的影響,流感未流行降低了高齡者的死亡人數,使得日本社會人口減少得以暫時停止。
厚勞省分析指出,日本出生人口再度減少主要是生產適齡期女性人口的減少。今後生產適齡期的女性人口預估將繼續減少,二零零六年的出生人口成長是例外,今後基本上將持續人口減少的趨勢。
「日本病」威脅全球 謝國忠專欄
一個經濟體「變老」會有多種表徵。最常見的就是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和資源—的枯竭。當剩餘勞動力枯竭之時,就應當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
二○○九年,日本名義GDP下滑了六%,至五·八五兆美元,實際GDP也比上年下滑了五%。相比之下,同期美國名義GDP下滑了一·三%,至十四·二兆美元,實際GDP則下降了二·四%。但是,如果到日本和美國旅遊,你或許會覺得,美國的處境比日本更糟糕。較之於美國人的抱怨連連,日本人反倒安之若素。人們面對逆境的態度如此不同,或可歸因於文化差異。但不管怎麼說,日本現在真是一團糟,其名義GDP已低於一九九二年的水平—當時日本土地價格剛開始跳水。
日本的先例令人不寒而慄,因為它的問題也正是未來我們所有人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變老」意味著什麼,因為我們都見過老人。歷史上,諸多帝國從衰老、枯萎,直至消亡,這樣的先例比比皆是。
對現代經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經濟體衰老的背後,一定蘊藏著許多顯而易見的因素,而所有這些因素,在日本都發生了。看著一個經濟體老化,絕對不是什麼有趣的事情。
日本病在哪裡
數十年前,荷蘭的油氣儲備頗豐,強勁的油氣出口使其匯率陡然上升。荷蘭人過了一把高幣值的癮,不思勞作,瘋狂享受。當石油資源枯竭後,好日子也就結束了。這被稱做「荷蘭病」。那麼,如果一個經濟體呈現「衰老」之相時,我稱之為「日本病」。
多數分析師都把日本的問題與其在二○世紀八○年代的超級泡沫相聯繫。在高峰時期,日本房地產價格超過了全球總量的四○%,日本皇宮所占土地的價值,超過了整個加州。世界十大富豪,日本地產商占到了七個。毫無疑問,那時日本實在是鬧過了頭。但二○年後,那場泡沫還能有如此強烈的效果嗎?
凱因斯主義經濟學家都把矛頭指向了日本斷斷續續的財政刺激政策。他們辯稱,如果日本能在上世紀九○年代堅持實行刺激政策,那麼今天的日本經濟將會相當健康。
我認為,凱因斯主義者對日本的解讀完全錯誤。凱因斯主義的解決方案,就像止痛藥一樣,治標不治本。它只是在經濟下降周期中試圖去降低產出損失,但對長期經濟運行來說,毫無意義。用凱因斯主義來解釋或試圖治癒長期的經濟問題,謬以千里。
日本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釋,也沒有什麼靈丹妙藥。這麼多問題互相牽制,局勢相當棘手。日本的問題在於,它老了,而且越來越老。重生之路也有,但這需要徹底的、脫胎換骨的改造。日本並不願意這樣做,因為那並不值得。
世界正在變老
一個經濟體「變老」會有多種表徵。最常見的就是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和資源—的枯竭。當一個經濟體起飛的時候,勞動力比較充裕,因此,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合適的。當剩餘勞動力枯竭之時,就應當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3436 2010-05-25 07:04:53
日城鄉M型化 鄉鎮店家難生存【聯合報╱陳宜君07.12.21
日本經濟過去五年半來持續擴張,東京、名古屋等都會區都繁榮成長,不斷出現新建的高聳大樓。不過秋田縣等地的小鎮卻是空空蕩蕩,工廠陸續關門,年輕人紛紛轉往東京尋找工作,留下來的幾乎都是老年人。
紐約時報報導,這種城鄉發展差距日益擴大的現象在日本引起普遍關切,擔心日本變成只有成功者與失敗者兩個階級的國家,地理上則分裂為繁榮的都市與蕭條的鄉村地區。
許多人將這種M型化現象歸咎於日本在一九九○年代為了結束長達十年的經濟不景氣而推行的美式經濟自由化,包括開放市場幫助東京等都市復甦,調降物價幫助都會區中產階級改善生活。
最新跡象顯示,日本經濟擴張將趨緩,M型化現象將更嚴重。日本中央銀行總裁福井俊彥三日警告,日本可能受到美國房市下滑的波及,尤其是小型和中型企業,日本有許多中小型企業位於鄉間。
新經濟政策讓日本步上美國後塵,大型購物中心和連鎖店進駐鄉間,原本在鄉鎮商業區的店家無法存活。另外,新經濟政策也導致日本政府原本支持的保護企業免於過度競爭體制逐漸瓦解。
日黑道「格差」化 貧窮角頭漸增>中時07.12.14黃菁菁
「格差」是日本用來形容貧富、優劣差距懸殊的字眼,目前日本最關心「格差社會」問題,然而不只一般社會有格差問題,就連黑社會也正為格差問題而苦惱,黑道大哥已不盡是帥氣多金,貧窮的黑道大哥現在愈來愈多。
據新聞周刊(Newsweek)日文版報導,日本黑道到處畫地盤、收保護費的習慣行之已久,現在日本暴力團與以往不同的是,開始用電腦做財務管理,用手機簡訊來聯絡通訊;而以往黑道單靠賭場、保護費和走私麻藥等就有豐厚的利潤。
投入破產生意 富者愈富
日本從九二年起實施「暴力團對策法」加強取締黑道,加上日本長期不景氣、踏入高齡社會使得市場縮小等,一些不適應時代變遷的小黑道組織面臨經濟困境,有的甚至被迫「停業」。報導引述「黑道不會消滅的理由」一書作者的話指出,「暴力團不處理不良債權,不走向國際化已無法生存」,就像日本企業面臨不景氣紛紛合併一樣,近來日本黑社會最大的變化也是合併整合,適應力最佳的大贏家則是山口組,山口組成員幾乎占所有日本黑道分子的一半。
報導指出,有先見之明的暴力團在泡沫經濟崩潰後,很快地投身「成長產業」,幫人找破產企業回收債務,或投資、收購破產企業再高價轉賣賺取高額利潤,也有利用公家的信用保證制度來騙取金融機構的融資金。
跨國合作 協助開拓「商機」
新時代的暴力團藉由投入破產生意而吸收不少金融、財務專才,警察廳指出,和黑道聯手的金融人才愈來愈多,使得東京證券交易所都不得不與警察單位加強合作,來防範暴力團的介入。
日本黑社會的另一大變化則是國外犯罪組織進軍日本市場,雖然有報導指出,中國、俄羅斯的黑道已威脅到日本黑道。但是熟悉黑社會的記者溝口敦則說,其實是日本黑道允許海外同業在不影響到其核心生意的前提下到日本活動。
對山口組而言,這些同業有豐富的海外經驗,與他們聯盟是協助開拓商機的一大助力,過去日本暴力團曾組買春團到東南亞,最近也協助俄羅斯的黑道走私非法漁獲在日本銷售等等,黑道跨國合作的案例屢見不鮮。
貧窮暴力團 不再講道義
報導指出,不少暴力團卻適應不良,財務狀況欠佳之下也變得不講道義。近來日本黑道與警方在住宅區槍戰的消息頻傳,可看出黑道的基本道義已經淪落。
以前大家對黑道大哥的印象是,穿名牌、開名車在高級酒吧喝好酒,但是現在除了山口組之外的大哥都很窮,暴力團想吸收新團員也愈來愈難,連山口組最近都推出類似年金制度來吸引新兄弟加入。
食品醜聞多 日年度漢字「偽」【聯合報╱陳世昌07.12.13
日本今年食品業偽造事件層出不窮,令消費者普遍恐慌,因此「偽」字竟然當選今年代表日本社會萬象的漢字。
日本每年底援例要選一個漢字作為一年社會景象的總結,在景氣與社會平穩的太平年代,選出的代表漢字都具有正面意義,但是今年因為偽造食品過多,造成社會不安,「偽」字因而中選。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今年公開徵求「代表漢字」,應徵的明信片共有九萬零八百一十六封,結果有一萬六千五百五十張選「偽」字,佔百分之十八,居第一。
今年的日本食品界醜聞不勝枚舉,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禮物「白色戀人」的製造公司「石屋製果」、西點公司「不二家」、以及關西有名的赤福、船場吉兆等知名公司,相繼傳出食品材料以及食用日期造假等醜聞,令消費者搖頭嘆息。
日本政治人物也不遑多讓,「偽」造事件頻仍,政治資金登記不實導致一名大臣自殺,衝擊了日本社會,此外由官員管理養老金作業的「年金」也出紕漏,都事涉「偽造」問題。
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範每年都要當眾揮毫,寫下中選的代表漢字,今天他感慨的說,今年選出這個字令人覺得可恥而悲憤!
去年的代表漢字是「命」,緣由日本皇室產下男嗣,讓舉國同歡;此外,社會上也發生多起奪去人命的事故。
勝敗兩極「格差社會」惡化> 中時007.12.06 黃菁菁、
日本文化有很強的階級意識,上下涇渭分明,而且流動管道有限。就像火車一樣,有人搭上成功直達車,一生優渥平順。有人只能搭普通慢車,遇上拋錨還得另外找車。有人什麼車都搭不上,但也有本事大的人,自己開車駛向更寬廣的天地。
長期經濟衰退加上全球化衝擊,使日本貧富差距(格差)擴大,中產階級減少。如果用火車比喻的話,就是直達車減少,更多人必須改搭慢車,而慢車拋錨或把人拋出去的頻率也更高了。
努力求勝避當飛特族
岩波書店學術一般書編集部課長馬場公彥表示,十年前出的書還會討論日本有沒有格差問題,現在的書根本不談這個了,只談如何成為勝利一族,如何不落入下流社會。
薪資就可以看出差距。如果男性正式員工的薪水是100,女性正式員工是67.1。男性臨時員工只有52.5,女性臨時工更少到46.3。由於現在正式員工不到7成,年收入3百萬日圓以下的低收入戶於是大增,進一步惡化了勝敗兩極的「格差社會」。
能夠搭上成功直達車的,是世人眼中的「勝組」。通常家世好,從名門幼稚園念到名門大學,之後順利進大企業或成為公務員。升遷按部就班,年薪可拿到6百萬日圓以上,公司還提供保險福利。
第一份工作做不久就轉業,或畢業後沒立即就業,選擇自由兼職打工的人,就像半途下車遊玩,想再上車時才發覺此路不通,只有當時薪的派遣社員、飛特族(Freeter臨時打工人員)。學歷能力不佳、找不到正式工作的人,也只能做派遣或飛特族。
敗組生不逢時難翻身
在日本社會裡,這樣的人形同落入了敗組,很難再翻身。很多人其實是生不逢時,90年代出社會的人,剛好碰上十年經濟冰河期,很難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兼職打工派遣湊合著過。33歲的講談社文庫出版部編輯高垣了士畢業自名校神戶大學,他說他的同學很多現在都還在當飛特族。
即使現在景氣好轉,企業也寧可到校園找大學畢業生,也不要雇這些年齡、資歷、能力都不上不下的人。因此,70年代出生、90年代就業的這整個世代,簡直像是被拋棄了一樣,沒辦法回頭分享經濟復甦的好處。
網咖難民只能算圈外
努力的敗組雖能維持生活開銷,但薪資偏低,又沒有獎金、退休金或厚生年金,在高物價下只能勉強糊口。日本雖有勞工最低薪資法,但與英美等先進國家相比是最低的。而且慢車缺乏保障,可能沒坐幾站就被趕下車,難免對未來感到不安。
更等而下之的,是僅能到工地打工領微薄日薪,或作資源回收維生,有的人1個月賺不到五萬日圓(約台幣1萬4千6百元),連最基本的溫飽都不可能。最近除了遊民之外,更出現年輕低收入的「網咖難民」。這些人連勝組敗組都排不上,只能算圈外了。
有心也能打開新通路
不過,也有人不必靠列車前進。新時代為舊體制打開了新的通路,現在的生存競爭也許激烈,但也激發出人的求生本能,讓有心挑戰的人找到更多機會。市值近3千億的樂天集團社長三木谷浩史、軟體銀行的孫正義等人,都是舊體制難以想像的成功範例。
大部分成長於日本文化的人,是必須依附某個團體才能生存的。但這樣的文化正在蛻變,人的生存方式也是。
實施寬鬆教育 學生程度直直落
到底是實施「寬鬆教育」培養創造力重要,還是實施「管理教育」培養學力重要?日本現在正徬徨於兩者之間。
日本過去採取重考試的填鴨教育,後來校園暴力事件頻傳,有人認為高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輕鬆自由的學習才能培養創造力。2002年起實施周休二日、減少上課時數內容的寬鬆教育,幾年下來,學生程度直直落,許多人開始為國家的未來憂心不已。漫畫家弘兼憲史就說:「十年來的數學奧林匹亞比賽,日本只有一次進入前10名,連印度都可能在日本之前,怎麼會這樣?」
網路也對學力產生影響,現代年輕人沈浸在網路世界,不喜歡閱讀。岩波書店學術一般書編輯部課長馬場公彥指出,在知識細分的趨勢下,高中、大學不重視人文哲學等學術基礎教育,轉而偏重專業實用的學科。而格差社會的形成,一部分也要歸咎寬鬆教育,有些年輕人出社會後寧可自由打工,但因此落入低薪族。
日本政府現已重新評估寬鬆教育,擬於2009年起開始增加上課時數等教育改革,還考慮實施大學入學考資格檢定,希望讓教育重新上緊發條。
其實,日本教育還有更根本性的問題。因為,無論課程寬鬆或嚴格,都是在一個文化框架裡運作,而日本過度強調服從、共識與階級的文化,會壓抑天馬行空的創意和特立獨行的個人。養出許多兢兢業業的人,卻缺乏獨自披荊斬棘的能力,也難有巨大的創意與視野。以致於從大學、企業到政府,日本的研發表現都和歐美尖端國家有一段差距。
這種文化已經不敷時代所需了,無論是個人面對新時代的生存競爭,還是國家面對新時代的國際競爭,日本都有先天性的弱點。如今已不是能再靠枝節、技術性能力生存的時代,惟有創意、策略與國際化,才能找到活路,但這正是封閉內向的日本至今無法改進的缺陷。
遊民中心 陰暗角落一盞明燈
照著地址在巷弄間找了一陣子,才找到這棟不起眼的小屋。簡單的隔間和桌椅,有人正在商談,有人獨自靜靜坐著。協助遊民與弱勢者的「自立生活支援中心」裡,有一種家的安適。
這個志工組織幫助的對象包括遊民、網咖難民、貧困弱勢者,最近開始烘焙咖啡豆出售,讓失業的人有個工作,也賺取一些收入。至於品牌,則沿用這座小屋的名字─「樹梢日光」。咖啡豆的香氣,就像從樹梢洒下的斑駁日光,明亮地搖曳在空氣中。
「自立生活支援中心」事務局長湯淺誠的學歷很嚇人,東大法學系博士班退學。他說,從事這個工作,不是因為遊民很可憐,「而是看到社會遺棄這些人的態度,我沒辦法原諒這樣的社會」。
12年來,他目睹了日本社會的變化。「現在貧困的狀況和以前不同,過去來求助的都是領日薪的打工族或單親媽媽,現在各種人都有,年輕男女和弱勢家庭愈來愈多。
湯淺誠說,很多人以為日本不存在貧窮問題,「日本人覺得『貧困』是一種歧視的字眼,以前根本不用,所以也很少用心去看這個問題。1990年到2002年的《朝日新聞》,標題只有七次出現過這兩個字。」這一年來報導增加了,大家才感到驚訝。政府雖然有提供一些資源,但沒有效果,「日本政治家許多都是二世、三世,根本不了解貧困問題」。
弱勢者還是以藍領階級為主,湯淺誠說,全球化的確是很大的原因,小鎮出現了大超商後,小店就一間間關門,就業條件不好的年輕人本來還可以在那裡工作,現在只好到處打零工,成了「漂流的飛特族」,無論自己還是下一代,都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只要你掉下去一次,就很難再起來,日本是流動性很低的社會。」湯淺誠說,「以前日本社會的管道非常清楚,順著走可以一直做到退休,現在水管出現了破洞,流出來的人增加了,應該設法讓這些被遺漏掉的人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離去前,湯淺誠說他寫的書─《貧困來襲》─可能會在台灣出版,這個書名會有人買嗎?我們大力點頭說「會」,心裡暗想:「至少台灣人對這兩個字很熟悉。」
怪物父母和教育產業文 ◎新井一二三
最近在日本媒體上,常有人談到芬蘭的教育制度。這是在OECD(聯合國經濟合作開發組織)舉行的國際考試上,該國學童取得的成績突出的緣故。相比之下,日本小朋友們的成績,這些年都逐漸下降,讓全國家長替自己的孩子提心吊膽。
直到一九九○年代,日本公立學校施行的一直是所謂填鴨式教育。當時的學童們在國際考試上取得的成績相當可觀,但是專家們卻異口同聲地說:「日本小孩雖然有知識,但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更談不上甚麼創造力,無法面對全球性競爭。」於是政府決定改變國家的教育方針,從二十一世紀初開始,日本小學和中學的教科書都變得比以前薄,上課時間也少了許多,一切為的是把孩子們從死板的填鴨式教育制度解救出來,讓他們在自由時間裡加強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力。
現在回想,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態和國民對教育制度的信心是頗有關係的。過去十多年的日本經濟,顯然失去了曾有過的活力,雖然景氣有起有落,但是總的來說窮人越來越多,反之一小撮成功人士壟斷巨大利益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這樣一個時代環境裡,家長們覺得:為了確保自己的孩子將來在事業上成功,教育是最可靠的投資。他們也認為:既然公立學校如今採取寬裕化政策,不能期待太多成果,只好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去,以便考上程度好的私立學校。
結果,日本社會出現了非常變態的教育狀況。一方面,人們對公立學校失去信心,不僅學生連家長對教師的態度都日趨惡劣,暴言暴行到處發生,導致每年許多教師患上憂鬱症而請長假。媒體把那些家長命名為「怪物父母(monster parents)」。
「怪物父母」其實分兩種:第一種屬於現時社會的「負組」,感覺到自己注定為失敗者,孩子將來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他們對教師的暴言暴行是對社會現狀極其不滿的表現。另一種父母則屬於社會的「勝組」,很驕傲自己的成功者身分,強烈希望孩子將來也一樣成功。他們看不起公立學校的教師,反而非常重視孩子晚間週末上課的補習班。
現在的日本社會,由於少子化,學齡人口每年減少,學校定員卻保持著跟過去同一水準。結果,為了上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基本上已經不太需要競爭了。然而,事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為了讓孩子考上全國屈指可數的幾所名校,屬於「勝組」的家長們不惜投資巨款。教育產業(連鎖補習班的經營階層)當然不會錯過如此絕佳的賺錢機會,毫不猶疑無限提高補習費用,直到日本多數補習班的收費標準超過正規學校的學費,一年收了一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十萬元)也沒有人批評說牟取暴利的地步。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年的補習費用等同於「負組」家庭的總收入。即使在「勝組」家庭,送兩個孩子上補習班的經濟負擔並不輕,許多母親只好出去打工了。同時,明星學校每年錄取學生的人數這些年並沒有增加。在投考人數一年比一年多的情況下,競爭率早已接近天文數字了。於是向補習班交了巨款的大部分家長,最後還是得面對冷酷的現實:自己的孩子名落孫山,沒有考上名校。
目前日本教育產業空前繁盛,說穿了就是一場騙局。大部分家長投進大筆金錢也收不到他們所期待的回報,最後非失望不可的。被父母當上賭注的孩子們,當然也會精神頹廢,他們回到公立學校的教室來,便在老師同學身上發洩怒氣了。在教室裡,本來就有不少「負組」學生;他們在教育制度改革帶來的自由時間裡沒事幹,早就悶得心情不佳。這回「勝組」中的失敗者也回到教室來,整體氣氛自然非常糟,難怪很多老師生病請假。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OECD調查上學生成績優秀的芬蘭,國民中有項重要的共識:教育本質神聖,絕不可當作賺錢的手段。於是該國根本不存在收費的補習班!
http://titan3.pixnet.net/blog/post/19982318 2010-05-25 06:56:40
不景氣很憂鬱 日1年自殺逾3萬人【聯合報07.11.10張佑生
日本每年自殺人數連續第九年超過三萬人,日本內閣九日通過第一本「自殺對策白皮書」,呼籲企業主加強解決職場的憂鬱問題,提供員工心理衛生照顧。
日本警察廳統計顯示,日本去年共有三萬二千一百五十五人自殺,比前年減少三百九十七人,但仍然是自1998年金融風暴以來,連續第九年超過三萬人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日本每十萬人中的平均自殺人數在全球排名第九。前三名是立陶宛、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美國排在第四十三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表示,經濟不景氣和職場壓力都是高自殺率的原因。
町村信孝形容可以將自殺視為一種「靈魂疾病」,需要政府和民間一起找出治療的辦法。日本政府今年四月制定未來十年要讓自殺率降低百分之廿的目標。
「自殺對策白皮書」裡面,分析了自殺問題的現狀,認為日本社會存在負債過多、長時間工作、失業等社會原因;自殺是「被逼無奈而選擇死亡」。白皮書強調有必 要動員全社會給予自殺未遂者和自殺者的家屬關懷,包括提供失業者更好的諮商,掃蕩鼓勵自殺的網站,以及在車站月台設置柵欄以防跳軌自殺。
白皮書指出,自殺身亡者中,五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男性占半數以上。自殺死者中有百分之四十八是無業,健康問題占自殺原因百分之四十八,其次是經濟問題(百 分之廿一點七)和家庭問題(百分之九點二)。白皮書指出,星期一發生的自殺案比較多,星期六則較少;發生在早上五到七點的自殺案比較多;約三成自殺者留有 遺書。
自殺防治之父 瓦拉去世【聯合報╱編譯張佑生
英國牧師瓦拉創立全球第一支防治自殺協談專線,八日以九十五歲高齡過世。
(路透)
成立全球第一支預防自殺協談專線,享有「自殺防治之父」美名的英國牧師瓦拉(Chad Varah),八日以九十五歲高齡過世。
英國王儲查理王子讚揚瓦拉拯救無數生命,是「傑出的人道主義者和偉大的英國人。」英國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斯描述瓦拉「具有傾聽和同情本能,對感到自己孤立無援、山窮水盡的人非常重要。」
瓦拉生平第一次主持的喪禮,死者是一名誤以為自己罹患性病而羞愧自殺的女孩。瓦拉認為孤立和無知是女孩的死因,發願要協助他人打破此一困境,在一九五四年成立「撒瑪利亞會」,變成全球各地提供絕望者協談專線的榜樣。
「撒瑪利亞會」目前在英國及愛爾蘭擁有二○二個分會和上萬名志工,以打電話、寫電子郵件和面對面協談等方式提供全天候服務,另外在卅八國擁有四○一座名為「Befrienders Worldwide」的自殺防治中心。
瓦拉曾表示:「我當年想要成立一支類似求救專線的電話,幫助心力交瘁的人,我不曉得在成立八年以後這會變成全球趨勢,但是我很高興這念頭有效而且能夠廣為流傳。」全世界第一支「生命線」,係於一九六三年在澳洲雪梨成立。
瓦拉自一九五三年起在教堂提供諮商服務,後來因為求助者眾,開始招募教區居民幫忙接聽電話。一九五四年,「撒瑪利亞會」正式成立。自一九七八年開始統計來電數目迄今,已經接到超過五千三百萬通電話。
以前還只能說
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現在或許有愈來愈多的人會同意
御宅族不出門還好
一但出門
反而要讓人特別注意呢
驚動眾武林 2007-05-23 10:02:21
真是駭人聽聞的故事
這則新聞我有看過.....
現代的社會真的病了
什麼倫理?
一切根本都脫軌了
一回驚二回痺 2007-05-20 08:10:27
日本正露丸檢測報告造假 遭勒令停產停售 製藥商發聲了 2024/04/27 中時
藥品製造公司極東KYOKUTO(キョクトウ)以正露丸等產品而聞名,可是近日卻被踢爆,藥品的檢測結果不合格。據悉他們捏造檢測記錄,提交了自稱符合批准標準的藥品。
綜合日媒報導,極東在2021年12月後多次竄改正露丸的實驗數據。根據《醫藥品及醫療器材法》,富山縣政府對極東藥品公司發布了從2024年4月30日至5月22日為期23天的停產令,以及為期22天的停業令。
該負責人說,會捏造檢測記錄的原因在於,「負責檢測的人已經退休了,所以我們不知道他為何下令假造檢測記錄。」
關於暫停營業的命令,他們則致歉道:「我們非常嚴肅地對待此事,並向消費者、商業夥伴在內的所有相關方致以誠摯的歉意。我們將徹底調查原因,並採取措施,以防這種事再發生。」
據富山縣政府稱,該產品已主動召回,目前尚未收到健康危害報告。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今(27日)表示,2022年9月初,食藥署即接獲日本主管機關警訊通報指出,正露丸經安定性試驗發現有特定成分(東莨菪、Scopolia Extract)含量偏離規格。同年9月12日,食藥署即函請業者中榮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針對藥品「『極東』正露丸」、業者德佑藥品有限公司「德佑正露丸」啟動回收作業。其中「『極東』正露丸於2022年10月11日回收完成1批、541瓶,「德佑正露丸」則在2022年10月31日回收完成7批、共8431瓶。
王德原表示,食藥署2022年9月接獲日本通報當時,即請業者提出事件調查報告、預防與矯正措施,以及日本當地主管機關查核通過證明文件,但業者皆未能在期限內提供。因此,食藥署已於2023年2月1日鎖定該2藥品不得輸入,GMP核准函業已於2023年8月底失效,至今都未再輸入台灣。
回應
日本大哥哥就是有氣魄,連造假的格局都比日倭賤奴高出不少。從鋼材、汽車到家電、生物製藥、食品等等,要麼不造假,一造假都是30年起跳。
近幾年日本大企業造假已經有幾百起!有的已經造假幾十年!
日本政商造假早就是司空見慣的事!
再假台人也非常喜愛!因為是日本母國
說到造假,世界上最大的詐欺犯蔡英文,四十年如一日地造假說謊,卻依然不動如山,成為世界民主最大的笑話。怎麼沒有人要勒令她停業?
台灣人喜歡舔日 沒在怕的,搞不好更有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