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9 06:21:13阿楨

《轉變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什麼時代了,都已快民國一百年,還在評民國七十八年的《轉變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巨流,1989)。

有啥辦法?從該本同名研討會集出版至今,坊間就未見研究台灣中產階級的專著出版,雖然媒體政治版充斥著中產階級與中間選民、經濟社會版則充斥著中產階級消失論。

莫非台灣學界也跟著向下沈淪不再研究了?那我提供大陸學界一項大型研究計劃「中國社會變遷與中國都市中等收入群體的成長」,集合各大學學者,從收集各國中產階級文献、到設計一套田野調查問題,費時卅月,得出二本成果《全球中產階級報告》《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北京‧社科文献,2005)。其中還附有二篇<港台北區:中產階級的異軍突起><身處變遷下的台灣中產階級>可補前書之不足。

什麼「補前書之不足」?根本是在唱衰台灣,不論內容,單看章節標題便可知:<台灣中產階級的財富蒸發><中產階級嚇倒了><新貧階級興起>。

別單看標題,你不覺得台灣傳統產業的新中產階級「一直以來對台灣的未來保持樂觀…但近年來,他們陷入了困惑…陳水扁當政後,精力都沒放在經濟建設上,置民眾期待的發展經濟、提高教育、改善治安等不顧,完全投入一場打擊對手的政治鬥爭中」(p.282)。難怪會有上百萬紅衫軍反扁。

歷史輪流轉啦!台灣傳統地主等的舊中產階級不也曾反過二蔣,而成為台獨泛綠的支持者。如今高科技產業的新新中產階級靠著優惠補助和不必繳稅,不也迅速的成為「新富階級」。

那只是財富的重分配,若論及「心態及性格」,不論新舊或新新中產階級都有《轉變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主編蕭新煌所說的「現實性格」:「他們傾向於精打細算…是有條件、有保留的求變者…因此對其成就和地位也就有相當的焦慮感。他們一方面要比別人得的多,另外更怕有失,擔心一旦有變動,他們會不會失去什麼。」(p.11)
不只吧!應還有葉啟政所批評的中產階級「時尚品味」:「中產階層愉快地享受經濟成長的碩果,並慶幸自己有機會活在這編織得相當豐盛的五光十色舞台上。他們看不出資本主義體制下政經聯合陣作的壟斷和宰制性格(應再加李登輝政權的黑金體制和陳水扁政權的綠金體制),以為只要自己努力打拼就有機會享受科技資本主義的成果…他們陶醉在物化的『精緻文化』(文化創意產業)之中…文化的精神『意義』喪失殆盡,成為服務『(後)現代化迷思』的祭品。」(p.122)

蕭葉所批極是,但怎不對後來的李黑金和陳貪腐集團做出同一標準的批判呢?

書呆子,又來什麼「同一標準」了。看看當時參與研討的人吧,蕭新煌、瞿海源、林忠正、彭百顯、徐正光、杭之、吳乃德、林佳龍等,之後都成為集團的一分子。
阿楨 2021-10-28 11:39:07

年薪破十萬美元的「亨利族」年輕世代 經濟也有壓力 2021-07-26 世界日報

年紀在20多歲到30多歲之間,擁有令人羨慕的好工作而年薪破十萬美元的高收入族群,因為「高收入,但還算不上富有」(high earners, not rich yet)的財務特點而獲得「亨利族」(HENRY)封號。不過,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身為「亨利族」的千禧世代年輕人承受學貸、房租等負擔,其實經濟條件沒有外界想像那般寬裕,朋友之間相互比較的社交壓力,買房、買車、買名牌,也讓「亨利族」備受壓力。
2019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7萬元,相較之下,年紀輕輕的「亨利族」年收入便有六位數,經常被認為是「美國夢」願望成真。千禧世代年輕人當中超過70%是「月光族」,比例之高超過任何世代。
住在紐約的30歲投資顧問柯列斯便說,年薪雖有10萬5000元,但絕大部份薪水都拿去繳學貸。
美國人均負學貸4萬元。不過,「亨利族」,約8萬元,原因是進修更高等的學位、就學時間拉長等。
許多「亨利族」居住的地點,近年來生活開銷一路走高,年輕人希望在工作之外追求舒適生活,偶爾購買奢侈品,難免在社交區面臨與朋友相互比較的壓力。
  回應
對這些人說要省吃儉用,他會跟你說為什麼省這小錢。說要減少出國旅遊,他會跟你說出國是要國際化。說先不要買奢侈品,他會跟你說人生要及時行樂。說到底,這些人就是自討苦吃而已,可憐。
人性是可以被抑制的,叫作"自律",
結論:大部分亨利族=“高級”月光族

阿楨 2020-11-01 08:54:53

父輩趕上中國經濟高速擴張期、到處都是機會,年輕人如今成功更難?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 2020-10-31

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的父輩也就是大約老胡這一代人更加幸運,趕上了中國經濟的高速擴張期、到處都是機會,而他們要成功則更加困難。
  覺得我們年輕時機會多,大學畢業都有工作,單位還分房,這是誤解。其實根本沒什麼機會。那時一結婚就能分到房的是極少數,大多擠在父母不大房子裡,要30、40歲才能分房,而且人均3、4平米。如果分房能夠解決,就不會有後來的商品房浪潮。
  我們結婚時要是沒有房子,就真的沒地方住了。不像現在年輕人,可以選擇先租房過渡幾年。大家都說,過去買房子多便宜啊。但在北京、上海這樣中心城市的人們,每一個時期買房的人從來就沒有感覺便宜過,收入低,貸幾十萬款也像身上壓了三座大山。
  老胡只是想幫助年輕人換一個角度思考,我不希望大家在抱怨的情緒中隨波逐流,耽誤了自己的努力,也搞壞了自己的心情。
  回應
老胡說到點子上,人的苦惱絕大多是對比出來的,現代的傳媒網路讓這種差距更加明顯

作為一個小老百姓(楨:?)對中等收入的理解如下:2020-10-31

1、工作城市有房有車有存款。
2、肉蛋奶菜水果,想吃就買。
3、舒適、美觀的物品,不會捨不得買。
4、偶爾可以出門旅遊;
5、公交地鐵充值一百兩百也不心疼;
6、小孩奶粉衣服學費書本費都不會肉疼;
7、可以給老人一定的生活費;
8、每個月有10%的結餘。
本文來自《國內的中產概念到底是啥?被異化了嗎?》
  回應
 兄弟,你把那幾點算一算,中產的頂尖了。1、北上廣房價至少600W,買車幾十萬再加車位保費,至少700W。2、方早餐8-10,午餐20-30+,晚飯20+,算上聚餐…一月3000+。3、傢俱5-10W,日用品一月1000+ 。4、旅遊算每月1000+。5、公交地鐵每月就200+,假日開車算400+。6、家教藝體課外輔導,每月1200-2200。7、如果老人身體好,每月500-1000。8、每月結餘10000+。如果貸款買房買車,每年還要額外23W+!總加起來至少要年薪35W+。啊對了,以上都是以0社交0送禮算的。
 全國那麼大,只拿北上廣深來算帳是不合理的。其實不需這樣細算生活成本和收入,放在任何一個地方,如果連房和車都買不起的,好意思說自己是中產?
 “中產”這個概念都具有極大的欺騙性。

阿楨 2020-07-13 09:05:12

大學畢業生最新起薪曝光 網友一看噓爆回這句 2020/07/12 中時

台灣近年來大學畢業的起薪有微幅調漲,近期勞動部發布的調查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有29K,對此,有網友在PTT上分享這項數據,卻意外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都狂噓,「現在拿29000大概跟以前拿24000差不多」、「29k 在台北差不多是吃土」。
但似乎南部數字更慘,「那我怎麼看到中南部一堆比這個低的..?」。
  回應
歡喜選甘願受,呵~南部薪水低那是台灣價值~
加入民進黨,前途無限,也可吃人夠夠。
趕羚羊!綠共的數據能信?

年輕人沒有最苦 只有更苦 2020/07/12 中時社論

全球新冠疫情更惡化,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3到5%,各界已有共識,今年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情況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還差。不少國家的股市卻展現強勢上漲格局,台股上周站上30年來新高。
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將利率降至零到負利率之外,也大推特推所謂的QE(量化寬鬆),其思維是支持股市就能保有財富效果,讓企業繼續運作,最後對經濟及一般民眾(就業者)都會有好處。
全球經濟表現最好、被稱為「黃金年代」,是在上世紀戰後到70年代,當時各國所得差距較小、經濟成長較高。但80年代後,美國雷根與英國柴契爾夫人上台,自由化與鬆綁成為流行名詞。雷根把個人最高稅率從70%降到28%,英國幾乎所有公營事業都走上私有化、民營化。
這一套「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認為富人受惠後會增加投資與消費,讓窮人也受惠終而全體民眾都能獲利,也有人稱此為「滴漏式經濟」(或下滲經濟),經過30多年試驗,這套經濟政策已出現所得差距嚴重擴大的後遺症,川普上台後又推動大減稅,疫情也讓政府負債大增,未來所得差距必更惡化。
台灣的所得差距如根據官方公布的五等分法比較,最高級跟與最低級距的差距大致在6倍多,已較早年的4、5倍惡化。若就財政部財稅中心資料,最高所得的5%對比於最低所得5%的倍數,1998年時只有32倍,2013年已飆到99倍。
疫情時代經濟,政府負債加重、所得差距拉大、年輕人陷低薪困境,蔡政府若應揚棄新自由主義的思維與政策,讓高所得者繳更多稅,同時壓制可能再上揚的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