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魅影》
非也!原著書名The Poison Paradox : Chemicals as Friends and Foes(《毒物困思:化學藥品是朋友或仇敵》)就已表達的很清楚了。
難怪作者從一開始到結尾會不斷提醒十六世紀瑞士煉金士及醫生巴拉塞爾士的名言:「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種不是毒物;只要劑量正確,就可以把毒物變成仙丹。」
這和中醫的「凡物可入藥」「凡藥三分毒」「以毒攻毒」等相通嘛!那中國古代的煉丹服食也有道理和實效了?
那當然!煉丹服食中最常見的毒物含有汞和砷,作者說:「跟汞一樣,砷是一把兩面刃,同時也是巴拉塞爾士原則的最佳証明。砷凡納明是治療梅毒的特效藥;三氧化二砷目前對治療某些種類的血癌也相當成功;福勒氏液(砷酒)在治療發燒時有效。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砷仍然是毒物的同義字。」(p.292)
此即「啥是毒物」的困思,「像是酒精、菸草和咖啡,大部分人並不認為它們是藥。不過,它們確實是藥,而且至少和那些被人濫用且更惡名昭彰的藥物同樣危險(p.74)…因為酒精而死亡的人數數以千計(菸的尼古丁死傷更多,但随著禁煙而減少),因為吸食迷幻藥而死亡的人數卻只有少數。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比我們担心的所有藥物濫用的問題(像是海洛因和古柯鹹)加起來還更嚴重,因為酒精能夠被社會接受,而且飲用的歷史長達幾千年(p.261)。」
這牽涉到各時各地風土民俗和道德法律的不同,但就科學而言,最好依藥物的毒性的動物和人體實驗,再依流行病學的調查,算出多少劑量才是能容忍風險的安全值。
「不幸的是,在這個越來越喜歡提出訴訟的社會裡,風險越來越不接受,即使有明顯的利益存在。」(p.402)
問題是現代的有毒化學物成千上萬種,即使每種的安全值可靠,但怎知總和起來不會對人有危險?
所以就「沒有所謂安全劑量」了?「如果這麼說法是正確的,那就會對風險評估產生重大影响,表示我們有時候可能太過謹慎…並且是浪費精神和金錢。」(p.45)
那只!台灣對大陸也玩起來了,你比如陽澄湖大匣蟹行銷全球、卻只有台灣驗出含幾PPb(十億分之一)的抗生素殘留(即是有的話也要每天吃十隻連吃三百年才可能會致癌),先是放行、但後因兩岸關係緊張而禁。相對的,吃美國的牛肉得狂牛病的機會是百萬分之幾、卻准進口;類似的,日本SK2化妝品含鉻沒問題,但大陸玩具含鉻則遭禁。
【前言】
我們處在有史以來最健康、最安全的時代,卻生活在「恐懼的文化」當中。恐懼是行銷人員和政客的夢幻工具,我們被致癌物、禽流感、SARS、H1N1新流感、狂牛症、化學殺蟲劑、核廢料、恐佈攻擊、基因改造食品、暖化危機、網路跟蹤狂、兒童誘拐犯、經濟恐慌所團團包圍,清單愈列愈長。我們真的理解風險嗎?
吃下的農藥殘留 99.99%都是天然的
瞭解環境中所有的致癌化學物質,並不都是人為的是很重要的,差的遠呢。只舉一個例子,無數的工廠製造致癌的化學物質來抵擋蟲害和其他掠食者的同時,我們的食物無疑的也正佈滿天然的致癌物。它們在咖啡、胡蘿蔔、芹菜、堅果和一長串的其他農產中。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主要的癌症科學家布魯斯.艾姆斯估計:「所有人們吃進去的農藥殘留中,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是天然的」,所有受檢的化學物質──合成與天然的,有一半在高劑量動物實驗裡致癌。所以合成化學物質很可能只要為百分之二相信由環境污染物造成的癌症中的小部分負責。艾姆斯相信精確的數字比百分之一小很多。
多數健康組織同意,環境中的合成化學物質不是大的風險因素,真正非常重要的是生活型態:吸煙、飲酒、飲食、肥胖和運動。這些事情產生巨大的作用,根據大多數估計,影響大約所有癌症的百分之六十五。早在一九三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癌症比例在富有的地區比貧窮的地區高,直到今天都還有這樣的分界,要感謝生活型態的不同。「總計癌症負擔最大的是在富裕的社會,主要由於高腫瘤發生率與吸煙及西式生活型態有關,」世界健康組織在它的《世界癌症報告》中指出。這裡有個矛盾之處。我們當中生活在富有社會裡的是極為幸運的,然而在很多方面,又完全是這富有的生活型態導致癌症。
這些都沒能說服大批的環境保護論者、行動主義者和憂心的國民反對化學物質,他們相信這是癌症的重要原因,有些人會說是最大原因。有趣的是為什麼?有這麼廣泛的科學一致同意,為什麼人們堅持相信相反的事?有好幾個答案,但是最深刻的答案藏在一九七九年約翰.希金森的訪談中。「我認為很多人直覺感到污染物應該會導致癌症,」他說。
保羅.斯洛維克的調查顯示這是多麼真切。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絕大多數的人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努力避免和化學物質接觸,如果他們在自來水中發現即使是極微量的致癌物也不會喝,而且他們相信,一個人暴露在會導致癌症的化學物質中,「這個人有一天就可能罹患癌症」。對這些人來說,顯然致癌的化學物質漂浮在我們的身體裡是個重大威脅。
但是毒物學家不是這麼看的。「所有的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個沒有毒,」帕拉塞爾蘇斯寫於十六世紀。「正確的劑量區分毒物和藥物之間的差別。」這是毒物學的第一個原則。喝夠多的水就可以使身體裡鈉和鉀的水平失衡,包括痙攣、休克甚至死亡。吃進極微量甚至非常致命的物質也不會有任何傷害──正如無數放射性鈾原子在我們體內,是因為吃的農作物和喝的水自然吸收存在土壤中的鈾。重要的不是一種物質是否存在於我們的體內,而是有多少在體內,「對人們很重要的是,瞭解他們第一個應該想到的是接觸的分量,」美國能源部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資深科學家暨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致癌潛因專案主管洛易斯.斯威斯基.高德說。
這個觀點改變了一切。當保羅.斯洛維克對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毒物學家做調查,他發現,絕大多數說他們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試圖避免化學物質,他們不被污染物的存在困擾,而且他們不同意接觸任何致癌物就表示那個人可能得癌症,出現在血液分析裡的合成化學物質分量幾乎總是極微小,以十億分之一,有時候甚至以兆分之一衡量。對大多數毒物學家來說,這些都小到不必擔心。
但這不合直覺的道理。人們遇到污染物就直覺的退縮,完全不管多少分量,保羅.斯洛維克稱之為「直覺的毒物學家」,這可以追溯到我們的遠祖。他們每次發現飲水,都必須決定那水是否安全。他們每次從灌木叢裡採了莓果,或切開動物的肉,都必須判斷是否可以吃他們手裡的東西。每次有人發燒,就必須考慮怎麼樣幫忙而且不讓自己生病。要是有人死亡,都要安全的處置遺體及那個不幸的人的所有物。我們一直都在應付危險的物質有很長的時間了。
想想我們的祖先所面對最具威脅性的污染物之一──人類排泄物。疾病的最愛,舉例來說,霍亂的整個生命週期,取決於排泄物:某人喝了感染到細菌的水,會排出大量充滿水分的腹瀉,可以散佈疾病到任何接觸到的水源。因此,在整個歷史上,完全避免和排泄物接觸,或任何和排泄物有接觸的東西,對生存是絕對必要的。毫無例外。和任何分量的任何接觸,都是危險和必須避免的:那些遵守這個規則的人比不遵守的人,傾向於存活得比較好,所以變成牢固的直覺。
我們可以理性地瞭解毒物學的原則:「毒物是在劑量裡」,但是直覺不懂,不合直覺的道理,這可以引導到一些非常古老的結論。已故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科學經驗的多樣化》裡提到,一九一0年地球似乎會通過哈雷彗星的長尾巴,「在日本、俄國和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許多地方造成全國恐慌。」一位天文學家發現彗星尾巴,除了別的成份以外,還含有氰化物。氰化物是致命的毒物,因此人們斷定,如果地球要通過彗星尾巴,每一個人都會中毒。「天文學家試圖向人們一再保證,」薩根敘述,「他們說,不確定地球會不會通過尾巴,而且即使地球從尾巴通過,(氰化物)分子的密度非常低,根本不會有問題。但是沒有人相信天文學家……十萬人穿伊斯蘭寬長褲出現在君士坦丁堡的屋頂上,教宗在羅馬發表聲明譴責貯藏氧氣鋼瓶,全世界都有人自殺。」
我們的祖先只能靠他們的眼睛、鼻子、舌頭和手指去分析這個世界,對只侷限於這些工具的人類來說,直覺的毒物學是有道理的。但是科學揭露彗星尾巴裡有什麼,也發現土壤、水和空氣中污染物的分量,小到感官無法偵測。事實上,今天,我們的技術可以仔細分析飲水的成份到十億分之一的程度──相當於一個奧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裡的一粒砂糖,同時更精密的測試可以鑽到兆分之一的程度。直覺對這樣的數字完全沒概念,連對擅長計算的頭腦也是有難度的,這就是為什麼,要開始瞭解這些數字,我們必須使用像一個游泳池裡的一粒砂糖這樣子的比喻。
我們體內令人們不安的合成化學物質,很典型只發現到幾乎無法描述的微小分量。僅僅是痕跡、耳語,就像我們一生都放心不管吃進不礙事的放射性鈾。很多化學物質會導致癌症和其他可怕的效果是事實,但是這些科學結論的根據,幾乎從來不是和這些極微量成份相關的。完全相反。
(本文轉載自丹.賈德納新書《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中文譯本由博雅書屋出版)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70&f_SUB_ID=4271&f_ART_ID=210774
又是個沒「煙」的<煙>展!
不是說文化反思嗎,還不如展些「鼻煙壺」「打火機」「火花」「香煙畫片」還有各式煙具。
真搞不懂滿清一面禁止人民抽大煙(鴉片)自己又猛吸小煙(鼻煙),如此怎禁得了?
古今中外都一樣,從周公禁酒以來都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別將咱鼻煙如煙毒混為一談,鼻煙是種提神藥品,鼻煙壺更是種精緻藝品。
我還情趣用品呢?鼻煙(煙草粉與香料藥草混合、密封熟成幾年而成)和香水都是洛可可時代巴黎上層人物的除臭調情聖品,鼻煙壺又是極具纖巧艷麗的工藝,很能滿足同為皇室的滿清高層,所以國際與國內的上層間均以此為政治禮品。
問題是鼻煙會破壞鼻粘膜,輕者嗅覺不敏、重者得癌,還破壞了鼻子乃理性之孔的啟蒙精神。
嗅覺何時成為理性器官了?從古希臘開始理性器官不是視覺或聽覺嗎!不然那來「文字或聲音中心主義!之說。
隨人說啦!咖啡和鼻煙都含有上癮的毒素,可在當時時尚操弄下,咖啡代表了理性資本主義精神,而巧克力成為宮廷貴族的奢侈享受。如今咖啡又成為中產階級的品味象徵,巧克力則被商人炒作成情人節的情趣商品。
那長長的煙不也成為陽具的象徵,所以一開始只許成年男性吸,以致所有要反抗權威者,從知識分子、女性、青年、到大兵,全都吸。
不只喲!還有「死亡與虛無」的意含。
還不是克萊恩在《香煙》中所說的:
香煙因為它的超凡,基本上排斥了所有基於健康和實用觀點提出的爭議。警告只會更有力地把他們引到深淵的邊緣,會被每一口雲吐務所帶來的細膩而壯烈的死亡恐懼感深深懾服。
這麼說來年青人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不知死活,而是畏死如歸了?
那當然,不要老輕視年青人,以為他們是一時衝動、好奇、無知,才吸煙、吸毒、喝酒、飈車、打架、自殺、狂歡、性愛~。非也!這一切代表了最真實的「為死而死、為愛而愛、為毒而毒、為~」,而大人則被社會規範污染了。
邪說,真是人心不古啊!
你才落伍,人家清朝李調元的<煙賦>早就一付「煙房裡做鬼也風流」了:
乃至閨中風暖,樓上春深,金爐欲燼,朱檻頻臨,情隨望遠,夢帶愁尋,猩唇半吐,瓠齒微歆。順薰風而藉草,襲芳靄之盈襟。遂使栩栩迷香,潛引香中之粉蝶,悠悠回顧,微熏頰上之紅潮。俄而雙眸乍展,一忱方驚,漱齒少回甘之味,調唇留隔宿之醒。
將香煙吹的像聖人神靈(古印地安人即如是觀)、情聖、詩哲似的,還不是共犯和工具,香煙廣告就利用偶像崇拜,管他牛仔、蕩婦、明星或聖哲。
全都受控於動物遺傳的腦神經傳導中之「鎮定與興奮」機制,人腦中本有自產的「血清系」(能使人產生滿足感,不夠會造成憂鬱症)、「多巴胺」(能產生快感,不足會造成帕金森症)、和能阻斷痛苦的「腦內嗎啡」。人本有一神經傳導物質來平衡「憂與樂」。一但靠外物,不論「鎮定類」的鴉片、嗎啡、海洛因、或人工合成的鎮定劑安眠藥,「興奮類」的古柯鹼、安非他命、搖頭丸、快樂丸,或「迷幻類」的大麻、LSD,人腦中的相關物質便會失去平衝而產生對藥物的依賴。
你怎能將香煙和一般毒品並列?
是不能,煙可是「毒王」,它的尼古丁兼具了「鎮定與興奮」之效,鬱時抽一口能奮起來、躁時又能定下來,加上煙裡有幾千種有毒物質會致癌。
全都是宣傳,要稅收的是「香」煙,要「禁煙」的成了「臭」煙。
又怎樣?大英要賣毒品給中國時,打!老美要禁時,也打!一面打、一面禁、又一面在全世推銷煙。所以煙害毒害全是官方造成的。
莫明其妙,所謂毒品在原始部落本是自產自用的,沒有什麼官商勾結、社會問題、上不上癮~
對啊!咱要自種大麻自食為何就犯法了?香煙可比大麻毒多了!
笨!吵有啥用?全由政客、教徒、聖人、學者專家、反毒人士等操縱下的共犯體決定,別試圖用荷蘭開放大麻的成功來說服他們,不然全世界早就追隨荷蘭的安樂死、性產業了。
還不夠,我主張:
只要沒實際傷害他人,任何行為都可自決。
又來了!整天妄想。
政治問題,懂嗎?
我了,所以在臺灣不能禁檳槨,不只是上千億元十萬人就業的問題,更是本土化象微,所以再怎麼破壞水土、致癌、不衛生,也不能禁。
可惜早在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王露》便已說過:「檳榔之功有四,酷能使之醉、醉能使之醒、飢能使之飽、飽能使之飢。」
簡直是仙丹,可政治不正確。同樣,也不能說美濃菸葉源自原鄉,而一定要說來自原住民或日本人,洪馨蘭的碩士論文《菸草美濃》就如此。
不會吧,將那些毒品推給中國不是更好?
這你就不懂「去中國化」了,為了「獨」立吸點「毒」,他們是會幹的。
就好比失去大陸市場?
那當然!
鼻煙壺與鼻屎
滿清理藩院的大臣
從懷裡掏出雕有夷人頭像的鼻煙壺
再從壺裡挖出一小匙鼻煙
往鼻孔大力吸入
仰頭 哈啾一大聲
鼻屎噴往小日本鬼子
罵咱大日本是鼻屎般小國
那就比比看誰的炮大
日炮一轟就炸開了臺灣
臺灣外交部的外長
從鼻孔掏出米粒般大小的正港鼻屎
往新加坡的臉上彈過去
罵道 鼻屎小國也敢欺負阮大卵巴
新加坡看扁臺灣官員的人格和國格
一句外交辭令
就將臺灣逐出東南亞 成了 孤島
兩岸的煙名
此岸的香煙有叫寶島的
彼岸的香煙也有叫中華
此岸的獨民發起拒抽寶島運動
寶島有毒福(爾摩斯)島無毒
彼岸統民也發起拒抽中華運動
中華(民國)有毒中國才無毒
此岸的香煙有叫長壽的
彼岸的香煙也有叫萬年
長壽也罷萬年也罷
香煙不分統獨
吸口便夭壽
此岸的香煙有叫新樂園的
彼岸的香煙也有叫桃花源
新樂園也罷桃花源也罷
香煙猤分地域
抽口便埋骨金(寶山)樂園
另參本館:我的相簿:煙 《鴉片》販毒的戒毒所 八家將也吸毒《毒品》煙 《毒物魅影》《植物的欲望》《台灣檳榔四季春》鳳凰與檳榔西施《香烟》《鼻煙》《幹嘛要抽菸》《菸草美濃》《氣味》《鼻子》《嗅覺符號》《味覺》
鼻煙壺 維基百科
在玻璃鼻煙壺瓶的內側進行繪畫,稱為內畫壺
鼻煙壺已是中國的藝術品
鼻煙壺,是一種盛放鼻煙的容器,源於西方,至十七世紀傳入中國。
鼻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先是利用傳統藥瓶盛放鼻煙,後來利用了利用瑪瑙、陶瓷器或象牙等多種材質和製作工藝來完善鼻煙的盛具,這種盛具,被人們稱作鼻煙壺。中國鼻煙壺的製作相當講究,加上雕鏤細膩的圖樣。
從明末到康熙年間,對於鼻煙壺的鑑賞相當流行,直至今時今日,中國古代鼻煙壺依然是許多古董收藏家的愛好。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春冰室野乘》中描述,孫士毅在乾隆接見時,送給皇帝一隻鼻煙壺,和珅在途中向他索要,他不肯給。後來和珅直接向皇帝索得,可見得和珅的權力之大。
內畫鼻煙壺四派:魯派(代表人物:張廣慶),冀派(代表人物:王習三),京派(代表人物:劉守本),粵派(代表人物:吳松齡)。
現代對內畫鼻煙壺作出重要貢獻的有索振海,他將外部繪畫的內容和內畫的技巧結合起來,給內畫的創作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打火機 維基百科
打火機,是生活用品,自生火焰的工具,它取代了從前的火柴、打火石、鑽木取火、火種盒。 打火機主要用於燃點香煙,也方便於生日派對及追悼會點蠟燭、BBQ燒烤等。
結構
火花生成器:是火石,或者是電子生火
燃料盒
燃料小導管
防火設施等。
由來
有兩種說法:
1823年由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應用氫氣遇到鉑棉就會燃燒的實驗結論製成。
1917年由英國人阿爾弗雷德·丹希爾發明。
1924年打火機開始大量生產。
火花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貼畫,是四大收藏品之一。火花這個極富詩意的美名出自于它的收藏迷們。火花的出現最早始于1827年英國的約翰·華克牌火柴。華克牌火柴比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的誕生還早13年。中國最早的火花則是1879年廣東巧明火柴廠冒仿日本火柴商標生産的“舞龍牌”火柴貼畫。
過去,火花一般僅作爲火柴的商標裝飾。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火花設計師們利用火柴這個方寸天地,逐步使火花向宣傳性、藝術性、實用性發展。1958年7月,北京火柴廠推出了我國第一套成套火花,分鳥類、風景、花卉三組,每組各12枚。
以後,火花開始以套花的形式出現,尤其是近幾年火花的內容題材不斷開拓創新,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紀念火花、廣告火花、日曆火花、燈謎火花等陸續問世。現在我國有一百多家火柴廠,每年平均有近千個火花新品種問世。這些火花設計印刷之精美堪與郵票媲美,博得了許多收藏家的青睞。
在國外,火柴收藏家大有人在,原蘇聯、英國、日本、瑞典等國都設有專門的火花組織或協會。在我國被稱爲“揚州第九怪”的季之光,迄今爲止已收藏世界各國火花15萬種,150多萬枚,他收藏的我國的一些早期火花,現已成了研究我國火柴工業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
http://baike.baidu.com/view/94025.htm
香煙畫片
香煙畫片概述香煙畫片,舊時稱洋片、香煙牌子。是香煙廠商爲推銷香煙而將其放置在煙殼內送給消費者的一種硬紙小畫片,其內容廣泛,印刷精致,色彩絢麗,有很強的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和極高的收藏投資價值。
起源和發展
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上最早的香煙畫片始于1894年,由英國人韋爾斯所作“世界陸軍”,共100張,故也有人稱其爲“洋片”。1903年,英美合資在上海浦東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機器制煙廠,此後,中國許多省市也紛紛設立外資煙廠,當時香煙牌號主要有“老刀”牌、“大英”牌、“三炮台”等。隨著這類“外煙”不斷的發送,于是也就産生了第一批收藏香煙畫片的人,目前我國收藏界稱這類香煙畫片爲“上海早期外國香煙牌子”,這是難得的收藏佳品,其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高。
我國自己印制的香煙畫片始于1906年,有上海的“三星”煙、北京的“大家”煙、營口的“複口”煙等品牌,1918年成立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是中國近代最著名、影響最大、生産牌號最多的中國卷煙企業,該公司出品的香煙畫片,時下收藏界稱之爲“南洋牌”,它們大都采用中國化的畫面,也不印外文字母。1930年前後,是我國香煙畫片制作的鼎盛時期,各煙廠爲促銷增産,除了印制一般的美女、風景圖案外,南洋煙廠“封神榜”、福昌煙廠“西遊記”、華商煙廠“水浒傳”,還有“紅樓夢”、“三國故事”、聊齋故事、濟公傳等都風靡一時。
解放後,香煙畫片隨著香煙分送的比率逐年減少,到1960年以後來就完全取消了。
……………
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137666.html
毒品 維基百科
海洛因生產地區地圖
毒品既可以從廣義上泛指可以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化學物質(特別是一些劇毒藥物如KCN),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特指被人類當做嗜好品所濫用的功能性藥物,多為精神藥品或麻醉藥品。因濫用這類藥品有戕害身心健康之虞,所以中文稱之為毒品。通常使用毒品只是為了產生身體或心理上的娛樂目的,而非用來作生理或心理治療之用,因此西方稱之為娛樂性藥物。毒品通常具有成癮性,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身體對於藥物的劑量需求也會不斷提高。人在吸食毒品之後除了產生幻覺及可能會造成行為異常外,過量攝入毒品將造成死亡。各國對使用毒品均制定相關法律進行嚴格管制。
常見濫用藥品
大麻(植物)
原始鴉片
古柯(植物)
海洛因
古柯鹼 (處方藥)
藥用罌粟(植物)
嗎啡(處方藥)
右旋安非他命(處方藥)
甲基苯丙胺 (非法來源)
搖頭丸 (非法來源)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F%92%E5%93%81
檳榔 維基百科
檳榔(學名:Areca catechu)別名賓門、仁頻、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1],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廿公尺。「檳榔」一詞源於馬來語「pinang」。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熱帶地區、東非及大洋洲。
檳榔具有生物鹼如arecaine和檳榔鹼,檳榔果實含有濃縮單寧(原花青素),此原花青素尚未證實具有抗老化"自由基"的作用,咀嚼果實有些微成癮性,萃取物已證實有抗憂鬱(抗抑鬱)效果。檳榔吃後會面紅耳赤,如醉酒一般,蘇東坡寫過「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暗麝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檳榔鹼曾被用來治療寄生蟲(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但具有致癌性。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A%B3%E6%A6%94
檳榔西施 維基百科
檳榔西施是一種在臺灣特有的職業,主要指穿著性感、清涼,且在路邊攤位販賣檳榔的年輕女性。西施,是古時越國的美人,亦是漢語對美女的代稱。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A%B3%E6%A6%94%E8%A5%BF%E6%96%BD
毒物(poison,toxicat)與非毒物之間並無截然分明的界限,從廣義上講,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毒和絕對無毒的物質。就是人們奈以生存的氧和水,如果超過正常需要進入體內,如純氧輸入過多或輸液過量過快時,即會發生氧中毒或水中毒。食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一次攝入60g左右也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而發病。如一次攝入200g以上,即可因電解質嚴重紊亂而死亡。反之,一般認爲毒性很強的毒物,如砒酸、汞化物、蛇毒、烏頭、雷公藤等也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所以有人曾說“世界上沒有無毒的物質,只有無毒的使用方法”,可見給毒物下一個絕對准確的概念是困難的。
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以較小劑量進入生物體後,能與生物體之間發生化學作用並導致生物體器官組織功能和(或)形態結構損害性變化的化學物。
絕大多數毒物就其性質來說是化學物,天然的或合成的,無機的或有機的,單體或化合物。但也可能是動植物、細菌、真菌等産生的生物毒素。
毒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對機體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備有害性特征的物質並不是毒物,如單純性粉塵。②經過毒理學研究之後確定的。③必須能夠進入機體,與機體發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具備上述三點才能稱之爲毒物。而毒物造成機體損害的能力稱爲毒性。 我們平常見到的“劇毒”、“低毒”等實際上就是指毒物的毒性。按WHO急性毒性分級標准,毒物的毒性分級如下:
1、劇毒:毒性分級5級;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體重;60公斤成人致死總量,0.1克。
2、高毒:毒性分級4級;成人致死量,0.05~0.5克/公斤體重;60公斤成人致死總量,3克。
3、中等毒:毒性分級3級;成人致死量,0.5~5克/公斤體重;60公斤成人致死總量,30克。
4、低毒:毒性分級2級;成人致死量,5~15克/公斤體重;60公斤成人致死總量,250克。
5、微毒:毒性分級1級;成人致死量,大于15克/公斤體重; 60公斤成人致死總量,大于1000克。
在法醫學上,根據鑒定目的不同,毒物分類方法也不盡一致,如在分析中毒症狀及病理變化時,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類;在進行毒物化學分析時,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學性質分類;爲追溯毒物來源、用途及其對機體的作用時,則多采用混合分類。
對于偵探工作來講,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最後一種分類――混合分類法:
1、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類:
(1)腐蝕毒。指對機體局部有強烈腐蝕作用的毒物。如強酸、強堿及酚類等:
(2)實質毒。吸收後引進髒器組織病理損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屬毒.
(3)酶系毒。抑制特異性酶的毒物。如有機磷農藥、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變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亞硝酸鹽及某些蛇毒等.
(5)神經毒。引起中樞神經障礙的毒物。如醇類、麻醉藥、安定催眠藥以及士的寧、煙酸、古柯堿、苯丙胺等
2、按毒物的化學性質分類:
(1)揮發性毒物。可能采用蒸餾法或微量擴散法分離的毒物。如氰化物、醇、酚類等.
(2)非揮發性毒物。采用有機溶劑提取法分離的毒物。如巴比妥催眠藥、生物堿、嗎啡等.
(3)金屬毒。采用破壞有機物的方法分離的毒物。如砷、汞、鋇、鉻、鋅等.
(4)陰離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離子交換法分離的毒物。如強酸、強堿、亞硝酸鹽等.
(5)其他毒物。其他須根據其化學性質采用特殊方法分離的毒物。如箭毒堿、一氧化碳、硫化氫等。
3、混合分類法。即按毒物的來源、用途和毒性作用綜合分類。
(1)腐蝕性毒物。
包括有腐蝕作用的酸類、堿類,如硫酸、鹽酸、硝酸、苯酚、氫氧化鈉、氨及氫氧化氨等.
(2)毀壞性毒物。 能引起生物體組織損害的毒物。如砷、汞、鋇、鉛、鉻、鎂、鉈及其他重金屬鹽類
(3)障礙功能的毒物。 如障礙腦脊髓功能的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鎮靜安定藥、番木鼈堿、阿托品、異煙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劑等;障礙呼吸功能的毒物,如氰化物、亞硝酸鹽和一氧化碳等。
(4)農藥。 如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似除蟲菊酯類、有機汞、有機氯、有機氟、無機氟、矮壯素、滅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錫、溴甲烷、化森鋅等.
(5)殺鼠劑。 磷化鋅、敵鼠強、安妥、敵鼠鈉、殺鼠靈等.
(6)有毒物植物。如烏頭堿植物、鈎吻、曼陀羅、夾竹桃、毒蕈、莽草、紅茴香、雷公藤等。
(7)有毒動物。如蛇毒、河豚、斑蝥、蟾蜍、魚膽、蜂毒、蜘蛛毒等
(8)細菌及黴菌性毒素。如沙門菌、肉毒杆菌、葡萄球菌等細菌,以及黃曲黴素、黴變甘蔗、黑斑病甘薯等真菌
4、按毒物的應用範圍分類
1、工業性毒物 指在工業生産中所使用或産生的有毒化學物。有的是原料或輔助材料,有的是中間體或單體,有的是成品,有的是生産過程中所産生的副産品或“三廢”,還有生産用原料中的夾雜物。如強酸、強堿、溶劑(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甲醛、酚、乙醇等。
2、農業性毒物(農藥) 已如前述。
3、生活性毒物 指日常生活中接觸或使用的有毒物質,如煤氣(含一氧化碳)、殺鼠劑、除垢劑、消毒劑、滅蚊劑、染發劑及細菌性毒素等。
4、藥物性毒物 指原本用來紡織疾病用的藥物,由于用藥過量或使用方式不當也可成爲毒物。如巴比妥和非巴比妥類催眠鎮靜安定搖、麻醉藥、水楊酸類止痛藥、抗組織胺類藥、洋地黃、地高辛、某些抗生素及中草藥。
5、軍事性毒物 指戰爭中應用的有毒物質,主要是毒氣,如沙林、芥子氣等。
1.有毒之物。亦泛指有害的事物。 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無毫分之細益,有丘山之巨損。” 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黨八股裏面藏的是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的毒物,這個毒物傳播出去,是要害黨害國的。”
2.凶惡的人。《醒世姻緣傳》第九八回:“如此毒物,你守在跟前,這真是伴虎眠一般。天下沒有這等惡婦尚可姑容之理。”
http://baike.baidu.com/view/255874.html?tp=0_11
對于毒物,迄今爲止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定義。嚴格地說,毒物是指一些進入生物體後通過化學作用能損害生命正常活動,引發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學物質。曆史記載中顯示,投毒者只要小心謹慎,就很有可能成功,而不容易被發現。17世紀以後,一些職業的投毒者通常被一些有錢人雇傭,偶爾也受雇于歐洲皇室。這種重大案件,一般都難以偵破。
最簡單最常用的毒物是砷。這種毒物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使用了。譬如小說《水滸傳》中記載潘金蓮毒殺武大郎,使用的就是砒霜(三氧化二砷)。因爲砒霜中毒的人,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都很難被人察覺,就連臨床醫生也常常會把砒霜中毒誤診爲各種不同的疾病。在這種恐怖藥物的作用下,無數的煩惱在眨眼之間就會結束。而沒有人能夠確定死因,但現在不同了。
1790年,一位名叫約翰梅斯格的化學家發現,如果物質中含有砷,那麽在這種物質加熱後,把涼的金屬板置于蒸汽的上方,在金屬板上就會出現白色的砷氧化合物層。盡管這層砷鏡能夠證明這種物質被砷浸過,但卻不能分辨身體內是否吸收了砷。
1806年以後,這一問題被瓦倫廷羅茲博士解決了。當時他在森林化工廠工作,他提取了一具屍體的胃內容物,然後放在一個池裏煮沸,通過過濾取出剩余的肌肉組織。然後他用硝酸處理這一濾液,這樣更易于形成砷鏡。
迄今爲止,毒物學最大的發展在1836年。化學家詹姆斯馬昔發明了一種解決最小劑量砷的方法。這種方法類似于梅格斯的方法。但並不像以往一樣讓蒸汽揮發到金屬板上,而是讓大部分的蒸汽進入到空氣裏。整個過程都是在U形試管裏進行的。在管裏蒸汽的進出只能通過一個小的管口。可疑物質被滴在一個鋅盤上,然後在鋅盤上覆蓋一層薄的硫酸,目的是爲産生氫氣。任何含砷氣體通過試管加熱,到達試管冷卻部分時,就會凝結形成砷鏡。砷鏡反應一直到現在也使用。
當然,砷不僅僅是投毒者使用的唯一武器,除此之外還有傳統的毒物,如番木鼈堿和氰化物。要想偵破每一類投毒案件,現代的分析家們必須不斷地和新毒物作鬥爭。
http://baike.baidu.com/view/324882.html?tp=1_11
一、毒物的類型
從生活化學看,所謂毒物是指幹擾或擾亂人體中化學反應系統的物質。雖然對生命來說,"物無美惡,過則爲災",意思是毒性與劑量有關。但仍可根據毒物的性能和危害程度將毒物分爲不同的類型。
毒物種類極多,分類也很複雜。按作用機制可分爲化學毒物與生物毒物兩類,前者如亞砒酸、有機磷農藥,後者如各種有毒黴菌、病毒;按毒物性能可分爲:①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強氧化劑等,它們可迅速破壞生理組織、酶官能團變性或失效,常見的有硫酸、鹽酸、氫氧化鈉、光氣(碳酰氯)、氯氣、臭氧等;②代謝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氫氰酸、氟乙酸等可影響代謝過程;③神經性毒物。它們影響電信號沿神經纖維的傳遞過程,使傳遞失誤或改變,如有機磷農藥均屬此類,可麻痹中樞及骨髓系統。大麻等致幻物可破壞人的判斷力;④誘變性毒物。改變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引起子代異常、病變或致畸,如可的松等;⑤致癌物。如多環芳烴、石棉、灰塵等。
二、天然食物中的毒物
1. 食油
食油的毒性來自原油或加工過程。
(1)原油。致毒的食油有:
①生棉籽油。系將生棉籽直接榨出而得,內常含棉酚、棉酚紫、棉酚綠等毒物,通常不能用加熱法除去。主症狀爲頭暈、乏力、心慌等,影響生育(棉酚爲男性避孕藥)。主要可通過改進加工方法來降低毒性。榨油前先將棉籽蒸炒,然後將油堿洗、中和、再水洗。生棉籽油切不可食用。
②菜籽油。含有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生成惡唑烷硫酮,具有令人惡心的臭味。因該毒物揮發性較大,在烹調時將油熱至冒煙即可除去。
(2)陳油。指高溫下用過的或長期存放的油。
①多次高溫加熱的油
其中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被破壞,營養價值大降。由于長時間加熱,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通過氧化發生聚合,生成各種聚合體。其中二聚體可被人體吸收,並有較強毒性。動物試驗表明:喂食這類油後生長停滯、肝髒腫大、胃潰瘍,還出現各種癌變。因此,在烹調時應盡量避免過高溫度,禁止反複加熱。不吃(至少少吃)街頭攤販的油炸食品。
②存放過久的油
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玉米、棉籽、紅花、大豆和向日葵油中甚豐)與空氣、光、金屬接觸後,被氧化成有毒的過氧化物,會破壞維E。不飽和成分的雙鍵斷裂後形成低分子量的醇、醛、酮等物質,有異味和較大刺激。即使是豬油、牛油等主含飽和酸的動物油,久存後亦會水解生成甘油和遊離脂肪酸,進一步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産生臭味和毒性,通稱 "變哈"或酸敗。爲防止酸敗,不宜將油久存。貯存前應充分除去其中的水分,密封容器。用深棕色瓶裝油放在冰箱中。還可加些抗氧劑如香蘭素、丁香、花椒等以延緩酸敗。
2.蔬菜及水果
有的蔬菜或水果也含有特殊毒素。
(1)蔬菜類。靠一般烹調仍不能去毒的有:
①四季豆。又稱芸豆或芸扁豆,豆莢外皮中的皂素和籽實中的植物血球凝集素均有毒,前者對消化粘膜有強刺激性,後者有凝血作用,産生胸悶、麻木等症狀。烹調時需煮較長時間,使原來的生綠色消失,食用時無生味感,毒素方可完全破壞。切忌生吃、涼拌等。
②發芽土豆。發綠的皮層及芽中含有龍葵素(茄堿),可破壞人體紅血球而致毒,産生呼吸困難、心髒麻木等症狀。去毒辦法是將芽及發芽部位一起挖去,再用水浸泡半小時以上,炒煮時再適當加醋。
③鮮黃花菜。含秋水仙堿。此堿本身無毒,但在體內可被氧化成具有強毒的氧化二秋水仙堿,侵犯血液循環系統。去毒辦法是先用開水燙鮮菜,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時,即可去堿。幹黃花菜無害,可放心食用,因爲通過蒸煮曬制,秋水仙堿已被破壞。
(2)水果
①荔枝。荔枝中葡萄糖含量高達66%,有豐富的維A、B、C及遊離氨基酸,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營養食品,但過食會出現乏力、昏迷等症,中醫稱爲"荔枝病",西醫稱爲"低血糖"。因其中含α-次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②柿子。因柿中含丹寧較多,有強收斂性,刺激胃壁造成胃液分泌減少。空腹過量食用或與酸性食物及白酒等同食,易得"柿石",又稱"胃柿石",妨礙消化,致胃痛。柿子不宜與蛋白質等同食。
③桃仁、杏仁。含苦杏仁酸,在體內水解轉化成劇毒的氫氰酸,使人痙攣甚至死亡。宜炒熟後少量食用。
3.其它食物
①含毒的花蜜。如杜鵑紅、山月桂、夾竹桃等的花蜜中含有化學結構與毛地黃相似的物質,會引起心律不齊、食欲不振和嘔吐。應充分蒸煮去毒。
②蘑菇。可食用者有300多種,毒蘑菇的主要毒素有原漿毒(使人體大部分器官發生細胞變性)、神經毒(痙攣、昏厥)、胃腸毒(胃腸劇痛)和溶血(溶血性貧血)四類。毒蘑菇主要特點有:蘑冠色澤豔麗或呈粘土色,表面粘脆,蘑柄上有環,多生長于腐物或糞土上,碎後變色明顯,煮時可使銀器、大蒜或米飯變黑。可利用這些特征加以識別。
③生魚。淡水魚(如鯉魚)大都含有破壞硫胺(維B1)的酶稱爲硫胺素酶,如生吃易得硫胺缺乏症(腳氣病或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通過較長時間加熱可破壞這種酶,並保留原有硫胺。
④河豚魚。其內髒和皮膚中尤其是卵巢和肝中存在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性毒劑,不僅可毒死貓、狗、豬等動物,也會毒死人。我國東南沿海每年都有中毒者。克服辦法是將鮮魚先去皮和內髒後再烹制。
⑤熏魚、熏肉。即通常我國南方用稻草熏制的臘魚、臘肉,通常含黃曲黴素和亞硝基化合物兩類毒物,有致癌性。黃曲黴素耐熱性強,在280℃以上才分解,油溶性好。由于鹽中常含有硝酸鹽,受熱時在還原劑作用下生成亞硝酸鹽,然後轉化成亞硝胺。
三、其它毒物
主要指食物保存、烹調失當引起的致病物。
(1)黴菌毒素。會引起黴菌病,極爲古老。主要有:
①黃曲黴毒素。是一類存在于黴變谷物中的黴素,中毒症狀是肝損傷、肝癌及兒童急性腦炎。人或動物黴菌中毒,迄今尚無藥可治。預防和處理的主要措施是:在幹燥條件下保存谷物(濕度應低于18.5%)及易黴變的含油種籽如花生、葵子(濕度應低于9%)等;紫外線輻射、有機酸(乙酸及丙酸混合物或丙酸)作用于谷物、氨氣處理棉籽可使毒素失活。
②丹毒。指存在于麥角中的紫花麥角菌中毒。該毒素分布于各種黑麥、小麥、大麥中,主症狀爲全身癢、麻木,長期吃麥角者會痙攣、發炎,最終手腳變黑、萎縮並脫落。通常麥角是一種防止失血、治偏頭痛的藥物,但食用含量超過0.3%即會中毒。預防辦法是谷物加工前應篩去麥角。當出現有關症狀後應用無麥角飲食調治。
(2)有害的細菌。各種食物的腐朽如肉、蛋、牛奶、魚、蔬菜的變質、酸臭均由于細菌的作用,當吃進大量活的有毒細菌或細菌毒素時,就會産生食物中毒。一般症狀爲嘔吐、腹瀉,重者昏厥、致命。主要有:
①肉毒。毒素爲肉毒梭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如在烹調中未被殺死,則可在厭氧條件下産生如A型肉毒那樣的強毒素,毒性爲眼鏡蛇毒素的1萬倍,爲馬錢子堿或氰化物的幾百萬倍。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家制罐裝肉和菜豆、玉米等蔬菜等會引起此類中毒。預防辦法是充分煮烹,不食用産生氣體、變色、變稠的食物,扔掉變凸的罐頭;治療辦法是催吐,適當服抗毒素。
②屍毒。肉類腐敗後生成的生物堿之總稱,主要有腐敗牛肉所含的神經堿、魚肉的組織毒素,以及腐肉胺、酪胺和屍毒素等。屍毒是動物死後其肌肉自行消化變軟,細菌不斷繁殖,使其蛋白質分解而成。應禁食各種腐肉。
③大腸杆菌。是腸道最主要的細菌群落,由人的糞便排出,通過蒼蠅和手傳到食物和食具上,又未經消毒傳染而致病。在旅遊業高度發達的今天,被稱爲"旅遊者疾病"。其特點是嚴重水性腹瀉(稱爲旅遊者痢疾)。食物烹制要充分消毒,食具應用酒處理。可用合成的止瀉寧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④葡萄球菌。這是最普遍的致毒細菌,因爲很多健康人都是這類帶菌者,涉及的食品範圍極其廣泛。其症狀是嚴重嘔吐、腹瀉,由于有脫水性而造成不支,通常在食入後數分鍾至致小時發作。應飲大量水並催吐。
煙草化學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大國。據調查,12億人中估計有3.2億煙民(占世界吸煙人的1/4),其中男性3億,女性2000萬。我國煙草制品中最大的種類是卷煙,即紙煙、香煙。另外還有雪茄煙、皮絲煙、鬥煙絲、鼻煙和嚼煙等幾種。據調查,吸煙者中有89.1%的人吸香煙。文化程度越高,吸香煙或帶過濾嘴香煙的比例也越高。
衆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據報道,全球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竟達300萬!吸煙爲什麽有害健康,必須從煙草的化學組成、性質及其變化情況來考察。
一、煙草的化學成分
煙草的化學成分極爲複雜,若按化學組成分類,可分爲:
1.碳水化合物
煙草中碳水化合物約占50%。按分子結構含基本單位糖分子數的不同,可分爲單糖、雙糖和多糖。我國烤煙煙葉含有相當豐富的單糖,一般含量在10~25%。單糖含量是煙葉質量的重要標志,通常品質好的烤煙煙葉含有較多單糖。煙葉中只含少量雙糖,但含相當數量的多糖,如澱粉、纖維素等。
2.含氮化合物
煙葉中含有許多含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和酰胺化合物、煙草生物堿。
蛋白質是煙草植物體的主要營養物之一。煙葉中一般含蛋白質5~15%,隨蛋白質含量增加煙葉等級下降。蛋白質燃燒後會産生臭氧,因此,煙葉中含蛋白質過多就使煙氣質量低劣。煙草中含氨基酸、酰胺等雖然不多,但經燃燒以及煙葉加工過程都産生氨,對吸食的品質影響很大。
煙葉中另一種含氮化合物爲煙草生物堿。各種煙草含煙草生物堿量差別很大,低的只含0.5%以下,高的可達10%以上。煙草生物堿的存在,是煙草有別于其他植物的主要標志。煙草生物堿中,煙堿(即尼古丁,Nicotine)約占95%以上。
我國卷煙用煙葉一般含煙堿2%以下,含量超過3%的很少見。煙草生物堿及其鹽類具有強烈的水化作用,能在呈酸性反應條件下隨水蒸氣揮發出來。這樣揮發出的遊離態煙堿量雖不多,但對煙葉吸食品質影響很大,易使成品吸味辛辣、嗆喉。煙草之所以能成爲人類最普遍之嗜好品,主要是由于它含有煙堿。當吸食煙草時,部分煙堿進入煙氣,被人體器官吸收,吸入適量會使人感到興奮。但煙堿毒性較大。吸入過量會引起頭痛、嘔吐等中毒症狀。煙堿對心髒也有毒害。吸煙者的機能雖然逐漸習慣于這種毒性刺激,但仍然可能會引起慢性中毒。
3.有機酸
煙葉中含有不少酸性物質,含量較多的有機酸是檸檬酸,其次是蘋果酸和草酸。有機酸可以增加煙氣酸性,醇化煙氣,使煙味甜潤舒適。一部分有機酸與煙堿結合成可溶性鈉、鉀鹽存在于細胞液中,或以鈣鹽形式沈積于細胞中。
4.苷及多酚
煙葉中含有一種由單糖與酚類組成的化合物,稱之爲苷。它們是組成煙葉色素和樹脂物質的成分。苷類性質都不安定,易被催化分解。當煙葉成熟之後,或在幹制、發酵過程中,由于酶催化的結果,煙葉中的苷類物質發生強烈水解。苷類物質的分解産物往往具有令人快慰的香氣。因此,苷類物質被認爲是産生煙芳香氣味的重要物質之一。
5.脂肪、揮發油和樹脂物
煙葉一般含2~7%的脂肪,通常上等煙葉含脂肪較多。煙葉中還含有具芳香特性的揮發油及樹脂物。上等煙葉表面均有香氣,這是因爲它們含有較多的揮發油。通常,樹脂物不具香味,但是經燃燒被氧化分解後,大多能産生特殊的芳香氣味。因此,樹脂物也被認爲是産生煙草吸食芳香的重要物質之一。
6.灰分元素
煙葉中含灰分元素約10%。灰分元素對煙葉的吸食品質並無直接關系。但是因爲某些元素對煙葉燃燒特性有影響,故間接地影響煙葉吸食品質。例如:煙葉中含鉀適量時,其燃燒性、保火力均較好,灰色也好;煙葉中含鎂量高時,煙葉的灰色變得灰暗;如果鎂含量適中,則既能保持煙灰完整、又不易散落。灰分中氯元素含量與煙葉的燃燒性質至關重要。當氯元素含量超過3%時,會導致煙葉燃燒性質變壞,引起熄火。
二、煙草在燃吸過程中的變化
煙草制品在燃吸過程中,靠近火中心的溫度可高達800~900℃,由于燃燒而發生幹餾作用和氧化分解等化學作用,使煙草中的各種化學成分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有的成分被破壞,有的則又合成了新物質。其中各主要成分的變化大致如下:
煙草生物堿:它在燃燒過程中除了一部分經幹餾作用進入煙氣之外,其中大部分(60%以上)則受氧化分解爲亞硝胺、菸酸、吡啶、吡啉、吡咯、胺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質。
蛋白質: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經燃燒産生強烈氧化作用後,分解爲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氰氫酸、氨、簡單胺化物和脂肪等化合物。
糖和植物酸:糖和有機酸經氧化作用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揮發酸、酚的衍生物、烯烴、醇、醛和酮等物質。
樹脂物、多酚和苷類:經氧化後生成揮發性芳香油、醛、酮、醇和酸類物質。
以上物質均進入煙氣中,故煙草制品經燃燒後所産生的煙氣,化學成分更爲複雜。據檢測,一支香煙燃燒後可産生40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氣態物質占煙氣總量的92%,顆粒狀物質占8%。氣態物質中主要是氮氣(58%)和氧氣(12%),其余爲一氧化碳(3.5%)、二氧化碳(1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揮發性N-亞硝胺、氰化氫、揮發性碳水化合物以及揮發性烯烴、醇、醛、酮和煙堿等類物質。顆粒狀物質中包括煙草生物堿、焦油和水分以及70多種金屬和放射性元素。焦油是不揮發性N-亞硝胺、芳香族胺、鏈烯、苯、萘、多環芳烴、N-雜環烴、酚、羧酸等物質總的濃縮物。在數千種煙氣組分中,被認爲對人體健康最有害的是焦油、煙堿、一氧化碳、醛類等物質。
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
1.焦油
煙氣中焦油是威脅人體健康的罪魁禍首,煙焦油中的多環芳烴是致癌物質。其中具有強力致癌作用的苯並芘是其代表。致癌物質改變細胞的遺傳結構,使正常細胞變爲癌細胞。苯並芘在煙氣中的含量大約爲2~122μg/1000支。若以每千支100μg計算。日吸煙20支,年吸入苯並芘700μg,此劑量僅次于煤焦爐前的空氣污染量,而大于一般城市空氣中的含量。
煙焦油中的酚類及其衍生物則是一種促癌物質。促癌物質本身雖不能改變細胞的遺傳結構,但能刺激被激發的細胞,導致癌瘤發展。兩階段發癌說認爲:第一階段,正常細胞在致癌物質作用下成爲潛在癌細胞;第二階段,潛在癌細胞在促癌物質作用下發展成癌瘤。因此,煙焦油被認爲是誘發各種癌症的首要因素。
2.放射性物質
煙草中的放射性物質也是吸煙者肺癌發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卷煙中最有害的放射性物質是210Po,它放出的α射線能把原子轉變成離子,後者很容易損害活細胞的基因,或是殺死它們,或者把它們轉變爲癌細胞。據估計,一個吸煙者一天平均接觸了比非吸煙者多約30倍210Po的放射劑量。每天吸一包半卷煙的人,全年肺髒接受的放射劑量相當于其皮膚接觸了約300次胸部X線照射。有人認爲,吸煙者肺癌的半數是由放射性物質引起的。
3.尼古丁(煙堿)
尼古丁是煙草的特征性物質。它在人體內的作用十分複雜。吸煙時,尼古丁很快被吸入血,僅7.5秒即可到達大腦,其作用快于靜脈注射。尼古丁主要作用于大腦而影響全身。它可刺激交感神經節、副交感神經節和腎上腺,使心肌和其他組織釋放出強的刺激物--兒茶酚胺,從而使心率加速,血壓升高,排血時加大,心髒負荷加重,促使冠心病發作。尼古丁還可使胃平滑肌收縮而引起胃痛。有人認爲,長期吸煙的人發生慢性氣管炎、心悸、脈搏不整、冠心病、血管硬化、消化不良、震顫、視覺障礙等都與尼古丁有關。
醫學界還認爲,尼古丁最大的危害在于其成癮性,其作用相當于鴉片中的嗎啡和可卡因。煙民對煙草産生需求願望的決定因素是尼古丁。尼古丁在人體內無累積性,不會長久停留人體中,吸煙後2小時,尼古丁通過呼吸和汗腺絕大數量即被排除,故它進入血液後只停留幾小時。但長期吸煙,身體會習慣于血液內存在一定濃度尼古丁的狀態。當血液中尼古丁下降時,便會渴望要求尼古丁濃度恢複原來的水平,于是得再吸一支,所以加強了吸煙願望,形成煙癮,從而增加其危害性。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煙草不完全燃燒的産物,一支卷煙煙霧中一氧化碳的含量約爲1~5%。煙氣中一氧化碳經吸入肺內,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迅速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對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O2大250倍),削弱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使血液攜氧能力降低,減少心髒所能利用氧的數量,從而加快心跳,甚至帶來心髒功能的衰竭。一氧化碳與尼古丁協同作用,危害吸煙者的心血管系統,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血管病、腦血管病以及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都有直接影響,由此造成的死亡率是十分驚人的。與不吸煙者相比,冠心病要高5~10倍,猝死病高3~5倍,心肌梗塞高20倍,大動脈瘤高5~7倍。
5.醛類
主要是甲醛和丙烯醛。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的氣體,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長期慢性刺激可引進黏膜充血,誘發呼吸道炎症。丙烯醛可破壞支氣管黏膜上的纖毛,促進黏液腺分泌更多的黏液,從而帶來呼吸困難,發展成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一旦得了感冒,就有得肺心病、甚至有死亡的危險。且氣管、支氣管的粘膜上皮細胞爲了對付長期不斷的刺激,還會發生一定的改變,病理學上稱作"化生",這很可能就是向肺癌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四、對青少年的危害
經調查,我國3億多煙民中15歲以上的人總的吸煙率達33.88%。其中男性高達61%,有3/4是男性中青年,目前有向女性及低齡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吸煙對青少年的危害性更大。青少年正處于迅速生長發育的階段,身體各系統、各器官還未成熟或正趨于成熟,因而對有毒有害物質比成人更容易吸收,受的毒害也更深。醫學研究證明,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呼吸器官的天然防病機能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在青春期,大支氣管比較直,煙塵中的有害物質,容易長驅直入地進入細支氣管及肺泡,麻痹呼吸道粘膜上的纖毛,使纖毛失去排除異物的能力和抑制肺內巨噬細胞對異物的吞噬能力。結果,呼吸道的防禦力量被削弱,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來。吸煙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也比較明顯。調查證實,吸煙可使學生記憶力和嗅覺靈敏性降低,課堂聽課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差,成績明顯低于不吸煙的學生。而且長期吸煙會引起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嚴重者可引起視神經萎縮,最終將導致失明。醫學上稱?quot;煙中毒視神經病變"。女青年吸煙會使月經初潮推遲、月經紊亂、發生痛經。還可引起子宮頸增生不良和子宮頸癌。吸煙開始越早,各種疾病發病的年齡也隨之提早,而且發病率更高。例如15歲以前吸煙的,就比成人發病率高17倍,以後的死亡率也就越高。
煙草及煙氣中有害物質的毒害作用,現在已逐漸爲人們所認識,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吸煙對健康帶來和危害。許多國家的政府都通過立法措施控制有害物質在卷煙中的含量。這包括開展從煙草中脫除有害物質的研究,生産過濾咀卷煙以減低煙氣中焦油及尼古丁的含量,減少一氧化碳的可能産生量,以維護人類健康。但是目前一般醋酸纖維過濾咀卷煙的過濾效率只有59%,加活性碳後效率也只有66%。因此,采用帶過濾咀的方法尚不能根除致病危險,所以卷煙生産正面臨劃時代變革。開發安全卷煙應該引進足夠的重視。若能研制出既能防病又能治病的保健卷煙,將是對人類健康很可貴的貢獻。
http://baike.baidu.com/view/445344.html?tp=9_11
洞庭湖決口引熱議!民眾質疑374億資金用途 官方回應了 2024/07/10 中時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0日報導,民眾質疑8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74億元)專項資金加固堤防,為何洞庭湖團洲垸還是發生決口?湖南省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綜合部部長易知之回應:洞庭湖堤垸分成重點垸、蓄洪垸和一般垸三種。網友反映的85億投資的工程項目指的是重點垸的堤防加固一期工程。而此次出險的團洲垸,是屬於蓄洪垸錢糧湖垸中間的一小部分,不在重點垸堤防加固的實施範圍之列。
2022年9月,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工程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工期45個月,總投資85億元。既然有此專項資金,團洲垸為什麼還是發生了決口?
易知之稱,洞庭湖非常複雜,一共有226個堤垸,一線堤防長度3000多公里,比北京到海南的距離還要遠。這些垸又分成了重點垸、蓄洪垸和一般垸三種類型。網友反映的85億投資的工程項目指的是重點垸的堤防加固一期工程,主要是針對11個重點垸其中的6個進行加固處理。此次出險的團洲垸屬於蓄洪垸錢糧湖垸中間一小部分,不在重點垸堤防加固的實施範圍之列。
作為第二道防線的錢團間堤,跟團洲垸相比更短更窄,又是土堤,而且20多年都沒有遇到洪水,現在能不能守得住?
易知之指出,截止到9日晚上6點,錢團間堤已共發生35處險情,已採取應急措施,險情基本控制住了。
對於第二道防線的防守,一方面是抓好巡查,一方面也做好物料準備。巡查人員總共已增加到3500多人,分段分班組安排到每一段地方。在物資保障方面,每公里配備物料,同時還保障有一台挖掘機,人員跟物資基本上都準備到位了。此外,還配備1000多名搶險隊員駐紮在附近隨時待命,盡可能做到險情早發現、早處理。
洞庭湖合龍「喪事喜辦」 中國官方帶頭搖旗吶喊慶賀Yahoo新聞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湖南省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堤,潰口寬一度達到226公尺,淹沒47.64平方公里,撤離超過5千人,中國官方緊急加固並封堵,於8日晚間10點半左右完成合龍,現場更是搖旗吶喊慶祝,媒體閃光燈狂拍,再展「喪事喜辦」中國特色。
回應
合龍當然是喜事,這可以有效避免災難擴大!
台灣的天災造成人命損害就不用咎責嗎?
一輛火車司機員錯愕出軌交通部長就下臺了!
笑死人,吳宏謀10月請辭被慰留,是後來選舉不利才下臺的,沒多久還跑去當中華郵政董事長了,這也好意思說是咎責喔?
所以呢?花蓮人什麼時候會有一條安全的回家路?
洞庭湖堤垸為何容易出險情?湖南省水利廳回應:歷史上的堤防建在沙洲泥灘上 部分還跨越原有河道水面
2024-07-05日16時許,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管湧險情,引起大堤塌陷,于17時48分許,緊急封堵失敗,導致堤壩決堤。此次潰堤的團洲垸屬於洞庭湖區24個蓄洪垸之一。
相關新聞
決堤77小時後,洞庭湖決口成功合龍封堵,預計花17天排水
回應
要麼按照武漢江堤的標準修建現代化高標準提防,人定勝天。 要麼退田還湖,尊重自然規律。
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退耕還湖,1000多萬人搬到你家裡去?高標準堤壩,3000多公里又要多少錢?
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黃淮平原,都有洪澇問題,那些動不動說要退田還湖,平垸還湖的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是假把式,是科學偽道士,是公知。殊不知,中華文明數千年,就是建立在這些湖流交匯的土地上,離開了這樣的地理環境,沒有洪澇之利弊得失,中華文化的根基就不存在了!
讓十四億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麼? 2024-05-26
2022年,中國鮮蔬消費量高達6.16億噸人均440公斤,美國祇有0.27億噸人均77公斤,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中國水果蔬菜的消費量,碾壓全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絕大部分所謂“發達國家”,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如。
中國人均每天蛋白質124.92克,超過美國122.88克,世界第九,遠超德日、南朝鮮、某島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國花錢還比美國少,美國人每年約5,000美元,中國只1,622美元。
中國,從物質匱乏的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多年而已,這一切是因工業化,世界第一的化肥產量,不斷發展的農業科技,全世界無敵的水利電力、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是因為高瞻遠矚的「菜籃子工程」。和「積極性」沒關係?因為中國數千年農地都是私有的,但並沒有讓農民吃飽飯,能讓農民吃飽飯,靠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化肥工廠。
回應
搞公社搞了不到一年,農民吃不飽飯,而搞承包才十年,農民就吃飽了,緊接著就是農民進城,中國工業化起飛。把承包和農業科技水利建設對立起來,也是奇怪的邏輯。全世界在農村搞「一大二公」的,就沒有成功過的,蘇聯,朝鮮,東歐都如此。
中國飲食至少有以下要改進:1,吃飯太多,結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2,蛋白質過於依賴豬肉,雞魚太少,奶製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3,油和鹽太多,因為蔬菜多炒制下飯,所以很多人不胖也高血壓。4,海產品不足。5,水果不足,我們的水果消費跟發達國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6,白米飯和麵條也太健康,缺乏全穀物的攝入。7,醃制不健康的食品攝入過多。對比公認最健康的日本/地中海飲食,中餐很不健康的。
公認個鬼,也就那些所謂的實驗和論文,大多是廠商贊助的,這你也迷信? 現代中國人,受西方所謂的「營養學」洗腦,大量吃牛奶、水果、肉食、蛋類,不重視主食,喝汽水、各種飲料、冷飲,重油、重鹽,大量的調味料。中國傳統的七分飽,“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才是最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十年觀察,用中醫傳統飲食的中年以上人群,普遍健康。
中國的蘋果/西瓜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和東南亞自貿區之後,一開始以為會大量進口導致逆差,結果溫帶水果蘋果梨桃子之類大規模返銷東南亞,好吃是不分氣候的。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擴大》台灣沒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專家:餐廳上游河粉供應商應同步清查2024-03-27
北市信義區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短時間內就造成7人就醫、2名死亡,且共同攝食經驗。
相關新聞
綠委轟:吃頓飯丟命很冤
回應
衛福部是主管機關
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維基百科
2020年代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主要內容
2023年9月 雞蛋有效日期過長、進口雞蛋製造地可標台灣
臉書粉專「Lin bay 好油」貼出一張台農蛋品巴西進口雞蛋的照片,其中洗選包裝標示雞蛋的保鮮日期為10月5日,與最後一批進口雞蛋裝船出港的5月30日相隔五個多月,被質疑有效日期過長[305]。導致民眾不敢吃進口蛋。[306]9月20日農業部說雞蛋變成冷凍液蛋屬實質轉型,製造地可標台灣,晚間又改口認錯。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質疑是不是美豬全標示成產地台灣才看不到美豬。
2024年2月 辣椒粉含致癌物蘇丹紅,製成各式產品流竄全台
有原料輸入商檢出致癌物「蘇丹紅」,已知有145.36公斤製成品流向全台7個縣市,其中有25公斤原料為「瑪爾氏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買下,後續製成19項產品販售,總計187.18公斤。市面上多款辣椒粉以及知名零嘴「蝦味先香辣口味」受影響執行下架回收作業。
2024年3月 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有人在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飲食,結果造成衝總計11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4人入住加護病房。 (統計至3/28 06:44)
陳吉仲請辭仍有事!涉圖利超思、標示不實3案 遭列瀆職罪被告 2023/09/19 中時
超思進口巴西雞蛋爭議不斷,甚至發生進口蛋有效期限標示不實,過期蛋品流入市面,有危害國人食安之虞,農業部部長陳吉仲19日晚間發出2000字聲明,宣佈請辭。但陳吉仲先前被藍營連續告發3案,臺北地檢署受理後已將陳吉仲列為圖利、瀆職罪「他字案」被告,將依法繼續偵辦。
派系放話成壓垮陳吉仲最後稻草!前閣員貼文爆內幕 2023/09/20 中時
農業部長陳吉仲17日被傳「請辭獲准」激起政壇震盪,不到48小時,情況大逆轉,陳吉仲最終頂不住立法院開議在即壓力,透過臉書發文倉卒下臺走人。陳吉仲從農委會副主委到農業部長,7年多來遇過不少風雨,面對種種質疑也絕不低頭,但時值大選年,進口蛋衍生食安危機,又傳出派系放話,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應
泯盡黨執政的五大保證:
「保證海產有日本來的核汙食」
「保證豬肉有美國來的萊豬肉」
「保證牛肉有北美來的狂牛肉」
「保證蛋有巴西來的的臭雞蛋」
「保證這些有台灣百姓負責吃」
台灣毒瘤泯盡黨不倒大家不會好
開啟大補貼 台灣農業墮無間地獄 2023-09-20 聯合報
二○一六年政黨輪替後,陳吉仲任農委會副主委,之後接替林聰賢成為農委會主委到首任農業部長。陳留美農經博士,個性鮮明、逞強好辯,領導風格極端,對自己人相當照顧,非我族類壁壘分明,「不幹正事、只搞政治」是農業圈大老對他的評價。過去幾年,農委會(農業部)近一千五百億年度預算頻創新高,但至少有三分之二用在各式補貼與大內宣,更別說開創網軍一四五○之先,一年花上億元買媒體宣傳;大蒜廿億、鳳梨十億、班班吃石斑六億,但短期內看不出成效的農業科研經費卻少得可憐。
金磚擴11國納阿根廷、埃及、埃塞、伊朗、沙特、阿聯等6國,最大輸家是印度。
習近平:100億美元專項資金,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已成立40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金磚峰會討論共同支付、單一貨幣(回應:去美元化抗美元霸權)
相關新聞資料
華為發佈Mate60手機,聯手中芯造出7奈米麒麟9000s+5G 晶片。(回應: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2022俄烏戰爭,美帝皆小敗。)
日本核汙水2023-08-24起排海將持續30年,中全面暫停進口日水產,韓台噤聲,日考慮向WTO提貿易訴訟 (回應:中沿海核電廠多在排核廢水! 中排的是核電廠冷卻廢水,日排的是核災污染水!惡人先告狀,果然是賤種台巴子的主子,都說要告到WTO,告一個我看啊,笑死!)
為什沒人能阻止日排核污水?(回應: 日本作孽,西方縱容,全人類遭殃!)
誰在炒作只有中反日排核污水?(回應:精日!)
誰在給日本排放核污水洗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CoTKuS4xU (回應:日本政府的公關費+美國之音!)
謝長廷稱微量輻射有益人體 核能學者:護航日本鬼話連篇(回應:謝助日代表!)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未替日本背書,專家小組有異音,日本ALPS核廢(污!)水處理系統的氚影響雖小,重點不在於氚,而是包含其他不穩定的核種,高達60多種,例如碘-131、銫-137等,會產生高能粒子射線破壞細胞改變DNA結構!東電認了66%儲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標,未考慮過其他方案。
福島之殤https://youtu.be/nlCvilpFtm4
日水産出口(1兆日元中港佔4成)量價同步重挫3~5成。岸田内閣支持率跌至26%。
政協周小平提案,將福島改稱「輻島」,暫停陸客赴日。反日潮再現!赴日旅遊湧現退團,日貨和服浮世繪全遭殃!
別囤鹽啦!河南:岩鹽儲量夠全國吃3.3萬年(回應:河南好霸氣!)
中國核動力潛艇在臺附近發生事故?(回應:反華帳號謠傳!)
南方菜偏甜北方菜偏鹹,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北高南低、東高西低” 2023-03-05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分佈特徵。東北地區患病率較高,吉林省達到了4.5%,遠高於全國3.21%。東部沿海高於內地,特別是江浙滬達4%。 而兩湖江西2.2%,體現了糖尿病患病率與居民生活水準高低緊密相關;奇怪了,為什麼會北高南低?而且高發地區沒有廣東?可能,北方廚師在做菜時也放糖,只不過鹽巴放得更多,遮蓋了甜味?至於浙江菜和上海菜對北方人來說也是偏甜,但實際杭幫菜和本幫菜 “濃油赤醬”,糖和鹽都不少放啊。 3、最後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如果攝入過多的氯化鈉,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使血壓難以控制。最後南方人喜歡吃新鮮海鮮法要不白灼要不清蒸,全程不加鹽也不加糖,吃的就是食品本身的鮮甜味,吃這些食物為主的人群,想得糖尿病都難啊。
2012年我國每人每天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 10.5 g。 按世衛建議每日 5 g。
回應
現在最反感這種科普,今天中國人這不能吃,每天那不能吃。 反正就是中國人的飲食全是毛病。 不能吃豬油,被忽悠了多少年。特麼後來才發現,都是油商的套路。 味精不能吃,是雞精商家的套路。 背後全是利益暗藏! 你不就是想推銷低鈉鹽嘛。 省省吧!
我們花了幾千塊裝了個洗碗機,結果現在就是個擺設了
【本文來自《在韓國洗碗機等小眾家電的普及率遠高於我們,更不用說地暖了,人家早就普及了》評論區】
要用洗碗機的話,先把殘渣請理一下,一個一個擺洗碗機裡,然後放洗碗劑,然後去幹別的,等機器洗完了的收進消毒櫃,整個洗完時間跨度大約半小時。
我覺得洗碗機適合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極度不願洗碗,不管碗多碗少的,由洗碗機代勞很合適;二是家庭人口多碗碟量大的,可以大大減輕人的勞動量;三是碗量雖不太大但容易為洗碗發生矛盾的,為碗置氣不值得,用機器來調和矛盾。 如果不是上面的情況,你需要瞭解以下幾點: 1.用洗碗機不是不需要勞動。人需要做的是倒菜、擺放(擺不好容易洗不乾淨)、操作機器、洗完取出,不能把機器當碗櫃。2.洗碗機超快洗需要30分鐘。 3.洗碗機價格高,占地大。4.洗碗機需要耗材。如果每餐產生的碗少,10分鐘就收拾完了,這種情況下洗碗機不如人。
大陸人需警惕臺灣47大黑心毒食品 2022-10-25
1,1979年米糠油中毒事件
2,1982年2噸鎘毒米
3,1984年飼料奶粉
4,1985年餿水油
5,1996年飼料奶粉
6,2002年黑心米酒致數十人死亡和失明。
7,2005年黑心澱粉、糯米粉
8,2005年病死豬肉,以馬肉充牛肉。加黃漳素飲料事件。
9,2005年黑心冬瓜茶
10,2005年黑心麵條
11,2005年滷蛋滷汁含過量防腐劑
12,2005年黑心滷味使用合成醬油醃制.
13,2005年孔雀綠石斑魚
14,2005年毒鴨蛋
15,2005年土虱餵食實驗用白老鼠
16,2008年以病死雞餵食土虱
17,2006年孔雀石綠風暴
18,2006年台糖用豬飼料制食品賣13年健素食品
19,2007年假鱈魚
20,2007年鵝肉瘦肉精
21,2008年樹脂燕窩
22,2008年假魚翅
23,2008年毒茼蒿
24,2008年有毒工業用酒精制酒
25,2008年提神飲料含有高濃度的防腐劑
26,2009年工業防腐劑福馬林菜脯
27,2009年豬飼料米充白米
28,2009年涼麵檢出大腸桿菌超標
29,2009年發黴香菇、死豬肉製作貢丸、花枝丸
30,2009年臺北故宮毒茶葉
31,2009年二惡英(戴奧辛)鴨
32,2009年上萬公斤致癌的工業用鹽充當食用鹽
33,2010年油豆腐、幹絲發現致癌防腐劑苯甲酸
34,2010年連鎖店紅茶包含致癌物
35,2010年毒檳榔
36,2010年反式脂肪逾標
37,2011年校園午餐有瘦肉精與四環素
38,2011塑化劑毒食品
39,2011年淡水河毒魚
40,2011年香精牛奶
41,2011年蔬菜殘留農藥超量
42,2013年紅薏仁檢出黃曲毒素食
43,2013年米苔目檢出苯甲酸
44,2013漢堡店馬鈴薯含致毒物質
45,2013年大統特級橄欖油混充棉籽油且添加銅葉綠素
46,2014年臺灣餿水油(地溝油)
47,2020年臺灣不法業者公然聲稱加工含瘦肉精的病死豬肉脯專門出口大陸。
奪命糖漿釀甘比亞、印尼和烏茲別克的兒童逾300死 WHO籲下架 2023/01/25 中時
印度瑪麗安藥廠(Marion Biotech)、梅登藥廠(Maiden Pharmaceuticals)受汙染的咳嗽糖漿造成兒童死亡案件攀升,其中含有高濃度的二甘醇(DEG)和乙二醇(EG),這些汙染物是被用於工業溶劑和防凍劑的有毒化學物質,即使少量攝入也可能致命,絕不應存在於藥物當中。
相關新聞
疫情席捲中國印度新冠仿製藥受捧
上海一家檢測送檢印度輝瑞Paxlovid新冠仿製藥9成是假(回應:以後也不要報導什麼輝瑞Paxlovid的所謂神藥了!)
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治療新冠療效相當,單療程化濕敗毒顆粒價格280元為輝瑞1/10
世衛認可中醫藥治療新冠療效 連花清瘟防治獲得可靠依據
治療新冠肺炎有效! 台灣中藥複方清冠一號踏上歐美
回應
本人親歷,CT檢查是新冠病毒肺炎,住院兩周,都是中醫中藥,貼穴位,艾灸,貼耳穴,加上口服中藥湯劑,控制了病情,改善了睡眠與出汗等症狀,咳嗽氣喘的問題得以改善,等病情穩定了,核酸檢查兩次陰性後,可以安排出院了,讓出緊張的床位給需要治療的患者用。
印度仿製藥真的「藥美價廉」(楨:? ) 2022-04-12
說到印度,很多人印象中仍是髒亂的街市及薄弱的基礎設施,很少有人會想到,它現在不僅是「世界藥房」,也是目前全球最受青睞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之一,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其仿製藥業的飛速發展。
內容目錄
何為仿製藥?
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藥,造就了印度仿製藥神話!
醫療旅遊的世界水準
印度仿製藥歷史悠久,產業鏈完善
產品質量把控過硬
印度仿製藥「拷貝不走樣」
印度的仿製藥真是物美價廉
印度政府:有權動用“緊急權力”封禁BBC涉及批評莫迪的紀錄片 2023-01-24
回應
說好的言論自由呢,這還是西方表彰的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嗎?
過年要少吃肉?華人飲食習慣能長壽最新研究成果曝光 2023/01/20 中時
《自然-衰老》(Nature Aging)科學期刊最近發表一項由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進行的大型研究論文,這項名為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納入中國大陸23個省市自治區共13154名、平均年齡為86.9歲的老年人做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老年人群長壽具有潛在積極作用,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則可能增加老年人群的死亡風險。其中,新鮮水果、新鮮蔬菜、豆類、大蒜、堅果和茶是主要的保護因素,而醃製蔬菜和糖及製品則與死亡風險較高相關。
在進行跟隨查訪平均5.7年的期間內,共有8937名老年人(67.94%)去世,其中整體植物性飲食指數較高者多數為男性、受教育程度較高者與經常運動的人。若是整體植物性飲食指數較高者,死亡風險減少8%;如果健康植物性(全穀物、水果、新鮮蔬菜、豆類、大蒜、植物油、堅果和茶)飲食指數較高者,死亡風險減少19%;不健康植物性(精製穀物、醃製蔬果和糖)飲食較高者,死亡風險則上升17%。
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的飲食模式對長壽有積極作用,但是這不代表不代表不攝入動物性食物,因為動物性食物也有好壞之分,例如,魚類和水產品適當攝入對健康也很有益處。
此外,在不同性別、年齡、居住環境、吸煙史、體重狀態和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或腦血管疾病、癌症和失智症)病史的人群中,與不健康飲食也有非常相似的關聯性。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在80歲以下、超重或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中,不健康植物性飲食模式與死亡關聯較強。
相關新聞
全球最長壽老人法國安德列修女2023-01/17去世 享年118歲
雅培撤出中國內地市場,洋奶粉不香了嗎? 2022-12-23
作為美國最大嬰幼兒奶粉供應商的雅培,準備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雅培中國曾在國內外資嬰幼兒奶粉市場擁有一席之地,2019年市佔率4.9%,而2022降至3.1%。此外,雅培近年屢屢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雅培近些年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不夠。
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從雅培事件看,眾多外資奶粉品牌在中國未來發展還面臨品牌行銷與產品老化和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本土奶粉品牌正處於崛起之中,尤其是在行銷創新方面更為突出,不過卻普遍面臨食品安全與品牌信任度不夠的問題。對於未來國內奶粉市場格局中高端奶粉依然會以外資為主,中低端市場國產品牌的市占率會快速擴大和提升。”
“本土奶粉品牌目前整體發展後勁十足,已經具備了競爭力和影響力,也得到了新一代85後,90後媽媽們的青睞。未來,國產奶粉,一定會像國產手機、國產汽車一樣,走出發展、壯大道路。”品牌行銷專家高承遠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嬰幼兒奶粉的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也愈加嚴格。2021年3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發佈,現在距離2023年3月22日新國標正式實施只有不到三個月時間,國內領先的奶粉企業都早已為新國標的實施做足準備,根據新國標註冊嬰幼兒奶粉配方、研發推出產品。
臺北一小學午餐廠商誤讓學生喝上周餿水湯,供餐失誤引眾怒 2022-12-20 觀察者網
綜合臺灣《聯合報》、ETtoday新聞雲等台媒報導,臺北市力行小學19日發生誤讓兩名學生喝下餿水湯的事件,原因是午餐廠商誤將上周漏收的廚余湯品送到了一年級課後班。
此事在島內引發巨大爭議,民眾痛斥此事“太誇張”。該校校長黃國庭承認是“嚴重疏失”,將追究廠商責任。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廠商控管流程太離譜,此屬重大違規事項,依合約可與廠商解約。
12月19日,負責力行小學營養午餐的供餐廠商員工因為不熟悉配送程式,把廚房還未處理的其他班級上週五剩的廚余湯品當成新鮮午餐,送到了一年級某班。該班老師盛湯給學生時,雖然聞到怪味,但以為是廠商特殊的調味,直到有兩名學生喝了跟老師反映,詢問情況後才知道是廠商出的大紕漏。
回應
剛聽說這個,我相當震驚,原來這就是我們當年歌頌人好景美的臺灣省是這麼個“好”法。
臺灣問題多著呢,這都不算什麼。20萬詐騙犯,在島上找工作都能直接被綁票,每四天一次槍擊,在家裡都能被槍擊,臺灣可以說是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犯罪中心。
不意外,臺灣人吃萊豬,吃福島核輻射食品,還擔心餿水?
這都不算新聞,臺灣2300萬人每天都有大規模食物中毒,一年有580萬次洗腎,人均洗腎世界第一。
瘦肉精和核輻射都是慢性損害,吃一頓兩頓還能苟活,而食物中毒分分鐘就是洗胃甚至透析,嚴重的送ICU都救不回來,誰知道一碗餿水裡都養了哪些微生物,導致有些到死都查不出是什麼樣的食物中毒,真不開玩笑
鳳梨石斑魚蓮霧秋刀魚都吃完了嗎?怎麼學生連這些都吃不到?
如何讓大家真正相信中醫?說明化學成份、分子結構和治病機理 2022-12-16
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的中醫專家始終停留在幾千年草本研究上面,為什麼不把化學成分研究明白,提取這些草本中有用的化學成份,治病效果豈不是更好,不需要我們動不動就把幾千年的傳統和神醫搬出來就能讓那些黑中醫的人閉嘴嗎?
回應
中醫有宏觀和微觀上的理論,其體系不是西醫所能比的,各有其道。你學了點化學知識,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微觀的世界,有比分子、原子更小的單位,甚至目前的科學都無法觸及的東西,連最尖端的化學家都表示自己在化學領域的空白,偉大的科學家活到最後不得不相信神學來描繪人類對無知的敬畏。
獲諾獎的氫化植物油為什麼會吃了一百多年,直到2015年FDA才將其從一般可食用食品添加劑清單中刪除?主因是人體太複雜,而現有的科技水準還很落後,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一款新藥的研發才十餘年的時間,怎麼保證藥品的安全和有效?臨床一二三期和雙盲試驗的科學性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事實上也是這樣,50%的西藥問題是在上市之後才被發現,90%的西藥已經被淘汰,很多藥廠也提前準備出大筆資金用於繳納罰款。
實然觀:避免科學主義和玄學鬼之道,在於理性客觀務實,比如中醫藥是經幾千年臨床實踐且有療效的經驗科學,除去熟爛的陰陽五行,素樸的陰陽辯證觀,還是很符合以恢復人自己均衡健康的現代療效觀,即使被現代醫學接受的針炙、某些經絡不為西醫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所證明、但憑確有療效、也應理解成現代醫學儀器及方法之不足而非偽科學,同理,中藥的許多複方、不能因很難通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動物尤其人體實驗的定性定量要求、而棄之如偽藥[不管中醫還是西醫只要能治病的都是好醫]、相反、只要通過毒物實驗、便可運用現代生技量產(古代中藥的炮製尤其煎煮是複方有療效之主因,經複雜的生化作用產生的許多奧秘[反中醫藥者常有雙標:只准西醫藥有專利機密、不許中醫藥有獨家秘方],即使現代生技也萃取不出,更何況只將藥材磨成粉,難怪台灣健保號稱科學漢方的藥粉沒啥療效,又難怪以水煮驢皮唾棄阿膠只是膠原蛋白是種偏見、即使膠原蛋白也因材料和分子大小尤其複方之異而有不同療效。)
https://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11544
相關新聞資料
中醫藥方證學的現代化研究
https://www.cas.cn/ky/kyjz/200111/t20011108_1025508.shtml
全球飲食報告揭露最危險的飲食習慣 2022-12-12 阿淇博士
反式脂肪、燒烤、紅肉、糖都不重要,最可怕的是華人重鹽重油飲食
回應
中國各地不太一樣,西北鹽油還好。西南及中南部重油重鹽。東南沿海飲食清淡,山東鹽略高。東北低油,多豆製品。我在江浙,甚至覺得臺灣水果過甜,日本拉麵過鹹。
不難理解,中餐很多高鈉的調味料和醃製和發酵食品。
日韓醃漬物多,胃腸道癌也多。
以前在日讀書,日人也重鹹重甜.拉麵.味增湯.醬菜..蛋糕甜點.
可是,日本人不喝拉麵湯
我去日本,他們都把湯喝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2fvo1kTJc
韓媒稱“稻種是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日線民不樂意了 2022-12-13
近日,韓國《農民日報》介紹“高陽家瓦地稻種”讓韓國有了“5000年的農耕歷史”;讓“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稻種傳播路線有了根據,而日本主張 “中→日→朝”失去可信度。
回應
有什麼好爭的?反正源頭都是西亞。
小麥的起源地是中亞,分別向東、西傳播。但水稻是東亞起源,中國已發現1萬年。別被西方的所謂“歷史”洗腦了。
怎麼老有一堆人想給中國文化找個外國爹?這麼不自信的嗎?
幸虧中國出土早,否則水稻又成了外面傳入的了。
朋友請我去吃一家豬蹄店,到店發現服務員都是維吾爾族同胞 2022-12-13
這才是正常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新疆逐漸變多,可能因為信仰的問題,你不能吃,但並不妨礙你借此謀生,就像哈薩克很多穆斯林養豬出口換取外匯。更不能把這種全球絕大多數人都在吃的東西污蔑為髒東西,用它去劃分人群、製造隔閡。
回應
和一個回族朋友談過,他說好多都是誤解,《古蘭經》禁忌的食品:自死物、溢流的血、豬肉和“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比如豬肉,穆斯林不能吃和經營,但不干涉別人吃和經營。再比如,“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包括雞牛羊肉、魚類、海鮮等等,在現在的生活中真是不好辦。
川菜用料太重,油可以論斤,花椒辣椒可以論兩,食材的原味都消失了 2022-12-03
回應
要吃原味,去吃清燉白煮呀。本來吃的就是麻辣的口味。莫明其妙。
原 味黨咋就愛惹是生非呢。沒人禁止你們熱愛原味。但也請你們不要對其他口味說三道四!糖醋排骨也不是原味。松鼠桂魚也不是原味。剁椒魚頭也不是原味。愛吃不吃。這和跑肯德基店裡要吃麥當勞,有啥區別?
過去出版的川菜菜譜裡真的沒那麼多辣椒菜。現在人們印象中的這些辣椒菜,其實都是最近20年流行起來的川渝等地的路邊小吃,街頭菜,江湖菜。之所以是爆炸式流傳。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辣椒麻椒有一定的口感成癮性。另外,對傳統菜系衝擊最大的,其實不是其他的菜系對手,而是燒烤。燒烤這種料理業態,現在不僅是中國大江南北各地青年人的最愛,也是全球衝擊傳統餐飲。日本那種烤串賣酒的店也越來越多。操作簡單,利潤大。不管什麼牛羊豬雞魚蝦,還是各種蔬菜水果,串起來一烤,撒上佐料,刷上燒烤醬,配著冰鎮啤酒,大家在戶外一坐就開吃。輕鬆,愜意,舒服,沒那麼多講究。以後的青年人,無論哪裡的,都只會越來越適應這種業態。什麼川菜,魯菜,淮揚菜,粵菜,什麼老字型大小,大酒樓,最後都會成為一種高雅消費。
原味這詞,早先源於烹飪技藝落後,大多受環境或生產水準的影響而產生的飲食習慣。實質就是不會烹飪多樣化,只會用最簡單的手法。後來,經濟實力加持下的自信,通過一些文化包裝而向外輸出,將其詮釋為”健康美味、品質生活“的唯一標準。試圖讓所有人都接受。而現代,工業化食品加工的蓬勃發展,飲食過於富足,也使得一些人的思維產生了變化,抗拒食物的多樣化,並將其定性為不健康,也試圖讓所有人都接受自己的理念。區域文化多樣性、飲食多樣性,才是正常社會。畢竟美食從來都是多元化的定義,從來沒有”唯一“的標準。消除多元化而趨唯一,是種典型的西方殖民思維。
我見過最健康的吃法是荷蘭人的飲食,荷蘭人幾乎個個精瘦 2022-11-13
【本文來自《中國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患者數量翻倍或近5億》評論區】
中國人過去饑荒吃不飽的時候很多菜系潛在的都是用少量食品的量來快速填肚子,那麼必然就是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中餐飲食結構必然導致高血壓。重鹽重油的餐飲口味必然加重高血壓。
我見過最健康的吃法是荷蘭人的飲食,主食土豆泥,裡面夾著胡蘿蔔蔬菜和培根牛肉粒,旁邊加一點牛肉或者火腿,或者是鱈魚,加優酪乳乳酪一杯,荷蘭人在西方國家是個異數,西方國家人老了發體,荷蘭人幾乎個個精廋。
回應
特意搜了荷蘭肥胖率:47%。
打人不打臉,批人不揭短。
奴才眼裡,主子什麼都好,都高級。
我見過最精瘦的是阿富汗、海地、索馬里、葉門、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家的人民,他們才先進,人家農業不但不用農藥、化肥、大棚這些,甚至有的都不要種子,長什麼吃什麼。
人在美國,我兒子說,他們在課程social studies裡瞭解到的,美國原住民牙病高發率,跟喝可樂密切相關,墨西哥人特別喜愛可樂,本來墨西哥人很接近中國人的體質,如今墨西哥人超胖很多,可樂基本上算毒藥。
上海消保委打假:墨魚丸裡沒有墨魚,魚丸摻雜豬雞鴨肉皮 2022-11-07
蟹肉棒沒蟹肉、蝦滑沒蝦肉、龍蝦丸沒龍蝦,潮汕牛肉丸不是牛肉也不是潮汕產。
回應
火腿腸主要成分是澱粉
什麼時候打假老婆餅還有夫妻肺片
巧克力沒有可哥脂,都是科技與狠活
橄欖油調和油,葵花籽油調和油,茶籽油調和油,不符的多了。
因為有歧義,約定俗成的含義不是你鑽牛角尖的意思。
極端反對添加劑的人口號都如此相似 2022-10-12
【本文來自《何必對食品添加劑妖魔化?只要合規合法地添加食品添加劑,根本一點問題沒有》評論區】
注意到沒,極端反對添加劑的都是口號式的反對,他們既沒有基礎知識、也不經過社會調查、同時拒絕任何專業科普,在他們的邏輯裡,添加劑=非法添加劑,如此簡單明瞭。
極端的聲音未必更有市場,它只是更有戰鬥力。因為聲音越極端就越清晰、越有激情,很容易形成觀念的同伴群體,而一旦形成群體,哪怕是非正式組織的群體,只要他們形成一擁而上的集體行動態勢,其力量就是幾何基數增長的。
相比之下,模糊的聲音、遲疑的聲音、中間的聲音比較難以形成觀念共同體,因為你缺乏激情,缺乏“佈道”精神,懶得行動,也不抱團,那就等於拱手把世界交給了極端的人。”
回應
反對添加“科技與狠活”人,所謂的土雞土豬,中國人的肉食供應跟得上嗎?對美味的追求也是同樣的道理,到餐館用餐,人家還給你慢慢熬?就是人家願意,你自己也等不了啊!
跟早幾年吹有機蔬菜一樣。
相關新聞
“雙標”海天市值仍碾壓小米,賣醬油為何比賣手機更值錢?整個醬油企業,除了零添加概念,近幾年還興起了減鹽、提鮮、有機、兒童醬油等新概念以及對應產品,在行銷上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產品上適應消費升級的趨勢。而海天市值碾壓小米的個案,不具備其他消費品企業在資本市場“圈錢”的參考通用性,畢竟海天所處的調味品賽道,不具備茅臺所在的白酒行業“成癮性”。
董佳寧:自助餐廳為什麼慢慢消失了?2022-10-06
自助餐這種形式,消費者的心態會發生非常明顯的異化。不是沖著吃飯去的,也不是沖著享受服務去的,而是去比賽的。
回應
自助餐並未減少,減少的是高端自助餐。而盒飯、司機速食類型的自助餐依然紅火。十多塊錢的價格,少則七八個菜多則十幾個菜,就是日常飲食,實惠好吃,也不會有什麼想要吃回本的想法。
自助餐最大的優點,不是量大管飽,而是能做到食物多樣性。還省得點菜等菜了,多人口味又有可能不同,互相遷就也挺累的。比較輕鬆自在
河南一景區回應“無人值守1元午餐”是炒作:堅持6年,收入比賣的多 2022-10-04
周先生說:“最初的想法純粹是想讓遊客吃上一口熱飯,2017年10月第一次搞這個活動的時候,是免費贈送的,結果發現很多遊客浪費食物。所以從2018年開始,我們象徵性收費1元,讓遊客珍惜食物,拒絕浪費。”“1元午餐包括一個雞蛋、玉米段、黃瓜段、土豆段、紅薯段、小番茄以及一個饅頭,這些東西只付1元肯定是超值的。至於運營成本其實增加不了多少,因為這些食材都是從山下的村民採購的。”
回應
相比老君山景區的1元國慶餐,河南洛陽偃師馬蹄泉景區的“10元管飽店” 全年如一日, 從一家店變一條街。
男子吃飯消費930.9元被收931元:收銀員覺得很正常,溝通後店家已道歉 2022-10-04
回應
這小便宜貪的莫名其妙
只能說這商家不懂人性。
這10種被吹上天的“偽健康”食品,坑你的錢還讓你胖! 2022-10-06
01 蔬果乾
油炸蔬果乾不僅營養成分流失較多,還存在高油高鹽等問題。真空冷凍乾燥後蘆筍的維生素C、蛋白質、糖含量相對於新鮮蘆筍的保存率分別為63.86%、80.49%和81.68%,但都不如直接吃新鮮蔬果。
02果汁
水果榨汁後營養也會流失,獼猴桃汁維生素C保留率為88%;草莓汁71.11%;柳丁汁67.24%。另外很多都不是100%純果汁,很可能含有添加糖。
03 果脯蜜餞
果脯蜜餞大多高糖、高鹽、高熱量。
04粗糧餅乾
粗糧餅乾中的粗糧並不多,最多的是小麥粉,其次是植物油和白砂糖。
05 花式麥片
最多的是白砂糖和植脂末,小麥粉的添加量比燕麥片還多、另外還添加了玉米粉、糯米等原料。
06 素雞素鴨
一般都是用豆製品或小麥麵筋為原料製作而成,為了讓它們的口感更好吃,還會加入植物油、白砂糖、鹽以及調味料等成分,反而可能含有更高的脂肪。
07 果粒優酪乳
這種優酪乳普遍糖含量較高、熱量不低,裡面的果粒也沒多少,不僅不利於控制體重,還容易誘發齲齒。
08 乳飲料
牛奶含量很少、更多的成分是水,蛋白質含量低、糖含量較高。
09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並不只是水和營養成分,大多都含有糖和咖啡因,容易讓人出現失眠、心慌、焦慮等症狀,還具有成癮性。
10 核桃牛奶
核桃牛奶屬於調製乳≠純牛奶,不是補鈣和蛋白質的好選擇。比如下圖這款核桃奶,蛋白質僅為2.4克/100克,鈣僅為80毫克/100克,而牛奶的鈣為107毫克/100克。
為什麼現在不允許用泔水喂豬了,不衛生嗎?可幾千年不都這樣過來了嗎 2022-10-04
回應
小時候吃過一次父親單位食堂拿殘羹剩菜喂出來的豬,味道好吃過之後至今難忘。我這小縣城以前還經常有養殖戶專門收購街上飯店裡的剩菜剩飯潲水拿去喂豬,肥肉油光水滑,味道很好。
以前農村用剩菜剩飯養幾隻雞鴨都勉為其難,豬是很能吃的,是以豬草番薯、飼料(麥麩,米糠)甚至糧食為主,潲水只是稍帶,廢物利用而已。同時,以前的家庭潲水,不宜喂豬的東西不會進入。現代餐廳生什麼都有,不說紙巾筷子和塑膠等,單是魚刺和骨頭就能要了豬命。
我小時候也喂過豬,潲水放幾天,又餿又酸,也照喂不誤,城裡潲水也差不多,我見過天天有人來收,推個板車,一路推過去,車上有幾大桶。
泔水喂豬是各種傳染病的重要傳播途徑,尤其是非洲豬瘟,專業化的養豬場對消殺、防疫的要求非常高,即便個體戶,都不用潲水,因為出欄時質檢很麻煩。
被廣電總局罕見叫停的檳榔, 隱含一場成癮的共謀 2021-10-13 文化縱橫
張恩迅| 湘潭大學社會學系
【導讀】本文考察了檳榔由“異俗”逐漸內化為“食俗”的歷程,尤其清代以來湘潭人普嗜檳榔的“成癮”經歷背後的社會文化變遷(如商貿方式、交通方式、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等),發現檳榔“成癮”的流行,並非由於成癮性物質本身,而是人們在對物質進行不斷塑造的實踐過程中,作為主體的國家、市場、地方社會與作為客體的檳榔之間長期互動、共生的結果。不斷改良後的檳榔對於各方而言,都已具備難以被替代的巨大價值,這是“成癮”流行的本質所在。
檳榔“成癮”很大程度上是現代性體系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因此類似的“成癮”現象已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如遊戲成癮、網路成癮、煙癮酒癮、飲食成癮、養生成癮甚至健身成癮等。
目前中國的檳榔產業值約為700至800億元,其中海南占260億元,湖南占500至600億元,中國檳榔產業已形成“海南種植、湖南深加工、湖南消費並向全國乃至全球擴散”的發展格局。2017年湘潭檳榔產業值突破150億元,從事檳榔加工的規模企業30餘家,年產量20余萬噸,從業人員近30萬人。據湘潭疾控中心的抽樣調查顯示,湘潭城區居民的檳榔咀嚼率高達58.81%,其中男性為62.45%,女性為54.82%。
至1994年,湘潭市內有證可查的檳榔店多達1.2萬個,年銷售量達4000多噸,銷售總額逾2億元,湖南首家有180個門面的檳榔批發市場在湘潭建成。湘潭檳榔的加工製作開始採用紅外線烘烤機、紫外線滅菌機、真空包裝機等系列的自動化加工設備。檳榔包裝也開始從敞口紙袋向兼具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徵的塑膠簡袋、壓塑袋裝、高級盒裝等精包裝轉變。檳榔產品與口味從單一走向多元,如出現了清涼型的“嫩仔”、甜蜜型的“福仔”、香辣型的“精製”、香脆型的“芝麻仔”、甜香型的“桂花仔”等新產品,並衍生出芝麻、奶油、花生、桂花、荔枝、桔子、椰奶、西瓜、薄荷、辣椒等多種口味。
回應
此文的邏輯很值得懷疑!煙酒和檳榔著實該禁
煙酒檳榔有汽車尾氣傷害高?有焚燒秸稈傷害高?有火電排放傷害高?有傾倒核廢水傷害高?你要禁,我拍雙手歡迎。
檳榔在中國還能流行多久 2022-07-26 暨南大學文學院講師曹雨
嚼檳榔幾乎是亞洲人的獨特愛好。中國很多地區都有這個習慣,既包括產檳榔的海南、廣西和臺灣,也包括不產檳榔但消費能力驚人的湖南。湖南超過40%的中青年都在嚼檳榔。檳榔雖然對大眾健康不利,但其藥用價值和經濟貢獻的作用使其沒有被禁止。
中國與其他檳榔食俗流行地的情況有根本的差別,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世界其他各地(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諸島)的檳榔嚼食行為是深深地嵌入當地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是一種長期的、有著不間斷歷史的民俗行為;而在中國,嚼食檳榔是一種新興的行為,與當地文化和社會生活並未產生緊密的聯繫。中國人吃檳榔的歷史雖然至少可以上溯至西漢時期,但對於生活在湖南湘潭、海南和臺灣以外的中國人而言,歷史上傳統的嚼食檳榔習俗已經消亡。
其二,世界其他各地的檳榔生產、加工、流通基本上由無數零散的農民、小作坊、小商販進行,而中國的檳榔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大都有大型的農民合作組織、品牌企業和全國性物流網路參與,檳榔產品的加工和流通容易受限。因此政府態度上的“禁”與“弛”就成為中國檳榔流行與否的核心問題。
回應
其實我小時候檳榔還是小眾食品,地處長沙離湘潭不遠!那時都是個人製作擺小攤出售,只是後來檳榔商品化。為什麼抽煙的人對檳榔能上癮?多數是因為吸煙對味覺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只有檳榔這種刺激性強烈的東西,才能對他們的味覺產生刺激性影響!
通篇看下來,作者就沒注意檳榔最大的社會屬性,我去某公司開會,不抽煙改散檳榔了,還是枸杞味的,說比香煙養生,不接還不行!檳榔社交化,打健康牌,才是它最大的行銷手段。
這恰恰證明海南當地政府官員腐敗無能,發展什麼產業不好呀!
為什麼不廢除煙草產業?中央提出“禁”檳榔,但被湖南和海南兩省以百萬漕工生計和防止大範圍返貧為由堅決抵制,中央最終考慮到經濟因素,也就沒堅持了。
國產奶粉,恃寵而驕 2022-07-18
“我的孩子一定要喝最好的奶粉,受最好的教育,過最好的生活。”動輒一罐三四百的奶粉,每個月就要花費2000元。
2019年國內嬰幼兒奶佔據了67%的市場份額,2021年進口嬰配粉同比下降18.8%,國外奶粉代購和跨境奶粉至少減少了150億。
回應
文中挑遠了最高端的奶粉作為比較,但不能讓國產奶粉做高價,變成中低價,一提進口粉那就是高端,那個時代我們都經歷過,大家都有選擇,就是好的。
你大概不知道美國的奶粉事件吧?直接吃出人命了好嗎
相關新聞
美國配方奶粉之亂:一場假面的完美風暴 2022-05-26
這次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的短缺,最初是因為供應鏈塞車、以及COVID-19疫情造成缺工等問題所造成;接著在今年2月發生嬰兒死亡事件,亞培「自願召回」密西根工廠所生產、疑似遭細菌汙染的配方奶粉,並且關閉廠房後,奶粉缺貨開始成為寶寶們的迫切危機,這其中包括數百萬美國家庭使用的品牌心美力(Similac)。
植物奶油做錯了什麼,為啥大家都針對它?2022-06-17
過去,蛋糕用的很多都是植物奶油——它是將植物油氫化後,加入水、糖、食用香精及其它添加劑製成。而現在,動物奶油成了主流,它也叫淡奶油或稀奶油,是從全脂奶中分離得到的,打發後容易化。
牛奶中天然含有3%-4%的脂肪。四五千年前,人們就已經會將生牛乳靜置,等密度較低的脂肪上升到表層後收集起來,那就是奶油。
歷史上,動物奶油又少又貴,人類一直在想方設法找它的平替。
1902年,德國化學家諾曼根據氫化反應理論,用催化劑使液態植物油變成了固體。隨後幾十年,價格便宜、耐儲存的人造黃油,風靡整個歐洲。
上世紀90年代初,植脂奶油進入中國,慢慢地,中國人逐漸富裕起來,並且關注到了植物奶油的健康問題,使用動物奶油做蛋糕的店也跟著多了起來。
其實,在植物奶油出現後的幾十年裡,它和它代表的植物油氫化工藝,一直被視為食品工業的奇跡。原因很簡單,它實在是太好使了:首先它穩定;其次打發率相當高1:3-1:4,動物奶油膨脹率一般1:1.5。動物奶油還比植物奶油嬌氣很多。動物奶油不能冷凍,打發時又要開空調外又要墊冰水的;植物奶油可以冷凍保存,奶油在-2℃-8℃、室溫在6℃-28℃就能打發。植物奶油便宜,1L裝20塊,動物奶油要40-50塊。
食品工業奇跡到全民公敵
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有兩種。一種是天然來源,主要是反芻動物(如牛、羊)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另一種是在食品加工中產生,比如食用油氫化、精煉,以及油溫過高的烹飪。
最近二三十年,研究發現,當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達到總熱量的2%,就會大大提升冠心病發生率。 於是,反式脂肪酸成為了全民公敵,很多國家制定法律禁止使用氫化植物油,或者強制標示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必須要說明,不是所有植物奶油都是氫化植物油,棕櫚油等未經氫化的植物油來生產植物奶油。
隨著工藝及催化劑的改進,氫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大大降低,甚至能做到不含反式脂肪酸。當然,這個零也不是一點都沒有,當每100g或100ml中含量≤0.3g時,即可標注為0。
除了氫化植物油,天然食物和高溫烹飪都可能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世衛建議反式脂肪的攝入量不要超過總能量攝入的1%,一人一天2克左右。
所以,總之,不論是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都得適量吃,過量吃的話都不怎麼健康。
“植物肉”,像真實肉類一樣烹飪可不行 2022-04-27 新浪科技
近日,麻塞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科研團隊對肉類和基於植物(PB)的類似肉物的烹飪進行了研究,並定量比較了兩者在外觀、質地和鎖水性等方面的變化,發現普通肉類的烹飪方法並不適用於“植物肉” ,真實牛肉在烹飪後,其外觀、烹飪損失、鎖水能力和質地特徵,都要優於“植物牛肉”。相關成果4月25日線上發表於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
未來肉正夯,跟傳統素肉有什麼不同? 2019/11/01 康健雜誌 第252期
「未來肉品」風潮吹進台灣,現在不僅在餐廳、速食店可以吃到,甚至可以直接買植物肉漢堡排回家自己料理。「Beyond Meat未來漢堡排」正式進軍便利商店,雖然新奇時尚,但價格不斐,鈉含量也高,挑戰國人的味覺和荷包。未來肉究竟有什麼祕密,可以風靡全球,跟台灣傳統素肉又有什麼不同呢?
由比爾.蓋茲、李奧納多投資、以及許多好萊塢明星加持的Beyond Meat最為吸睛。主打著幾可亂真的色香味,還刻意加了甜菜汁,連煎煮時都會流出「血水」,幾乎和一般漢堡排沒兩樣。同時加上環保、對動物友善等訴求,吃未來肉還變成了一種時尚。
未來肉成分,有水、豌豆分離蛋白、芥花籽油、椰子油、增稠原料、馬鈴薯澱粉、香料、麥芽糊精、酵母萃取物、鹽……等20多種。更簡單地說,就是素肉排。
台灣傳統素肉的原料是豆粕,也就是黃豆提油脫脂後的副產品,經過萃取、乾燥、分離濃縮,再加以調味重組,添加各種香料、色素和其他食品添加物,就成了不同風味、口感、色澤的素肉產品。(推薦閱讀:不健康的素食 壞處比葷食還多)
相關新聞
大陸人浪費?不環保大陸人浪費?不環保?氣候變遷都是中國的錯?來聽聽在陸生活歐洲女孩怎麼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MBdrPBo5c
非油炸速食麵,未必有你想的那麼健康 2022-04-14 新浪科技
01
油炸非油炸,區別在哪?
● 非油炸速食麵的麵條表面不黏,是滑溜溜的;
● 彈性差但韌性好;
● 最主要的一點,吃起來總感覺不太香。
這是為啥呢?
因為熱風乾燥的乾燥效率還是低,所以這非油炸麵條的一些性狀,還是達不到油炸的那樣。
● 熱風乾燥出來的非油炸速食麵,明顯比油炸出來的要細和扁一些,這樣肯定更利於乾燥;
● 掰一下試試,非油炸速食麵明顯韌性更大,因為它的組織更緊密;
而油炸的呢,經過高溫讓水分溢出後,麵條上佈滿細密的孔,有點被炸酥了的感覺。
但也正因如此,它在泡的時候才更容易入味,吃著感覺更香。而且,我們對油炸泡面的消化率其實也更高。
● 經過油炸的速食麵遇到熱水,澱粉糊化效果會更好一些,所以麵條表面會相對滑而黏一些,更像真麵條,而熱風乾燥出來的非油炸面餅就差了點意思。
油炸速食麵,軟、彈、黏、滑
非油炸速食麵的含油量確實低。油炸速食麵的含油量在20%左右,而非油炸的只有5%,差距很大。
但從含水量來說,油炸的不到10%,而非油炸的起碼15%,所以保質期相對短一些。
有些非油炸速食麵的脂肪含量,其實跟油炸的差不多。
非油炸面餅是要使其乾燥,也就是減少水分,面裡的麵筋品質就會差,所以要添加“改性澱粉”來解決。
但是改性澱粉有點貴,那就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添加“增筋劑”。通常是複合型的磷酸鹽,但它有個缺點,就是有可能含有重金屬。
熱風烘乾的速食麵吸水效率不如油炸的,所以,那就再添加個吸水劑——瓜爾豆膠,面餅裡還要再添加一個柔軟劑:單甘脂。不過你放心,它也沒毒。
這種致命毒藥,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2022-03-08 新浪科技
在氧氣出現在地球上之前,環境裡到處是氰化物。這種致命毒氣是如何成為地球生命誕生的關鍵成分的?
生命起源這一話題挑起了無盡的爭論,讓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頭疼不已。儘管還有科學謎團尚待解開,但我們一致認同,現在所知的世界在 45 億年前誕生之初完全是另一片天地,而組成世界的物質也迥然不同。氧氣,如今是生命存活的關鍵元素,直到 23.3 億年前才在大氣中聚積起來。
那麼,地球早期大氣到底由什麼組成呢?說來很諷刺,氰化物,一種致命毒物,可能是地球早期生命的關鍵組成。氰化物已被廣泛認作是原始湯(primordial soup)的重要成分,後者是促成生命起源的有機化合物溶液。
近期一項由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化學家領導的研究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早期生命可能在地球有毒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方式,並解釋了其他具備相似環境條件的行星也有可能將生命維持到今天。他們忠實複製了早期地球上的分子,並將氰化物添加入混合物。而實驗的一個重要特徵包括“還原性三羧酸迴圈”( reductiv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或者縮寫為 r-TCA。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
1870 年,在對抗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普法戰爭中,氰化物首次作為戰爭毒劑聲名鵲起。
拉瑪納拉亞南•克裡希那莫爾提(Ramanarayanan Krishnamurthy)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化學家,他認為,生命的更早期形式可能對氰化物耐受,因為它們的化學組成不同於今天的我們和其他生物。這表明如今對我們有毒的物質,對地球早期生命沒有毒性。
對擁有不同化學組成類型的植物和某些動物來說,二氧化碳而非氧氣是它們的能量來源。“我們由此可以推斷,更早期的生命靠氰化物生存,就像在氧氣出現之前,早期生命依賴二氧化碳而活一樣。”
當氧氣確實在地球大氣中形成之後,無法適應氧氣的生命滅絕了,因為對它們來說氧氣有毒。而適應氧氣的生命,或者進行產氧光合作用的生命得以繼續生存演化。同理,依賴氰化物的早期生命形式也經歷了同樣的故事,克裡希納莫爾提說。它們將有毒的化學物質作為能量來源,一旦氰化物耗盡,它們要麼改變自身適應另外一種物質,要麼徹底滅絕。
國產奶粉市占率重回“三聚氰胺”前水準,國外巨頭美贊臣又要賣身了
彭博社2022-02-07消息,英國跨國快速消費品巨頭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正在評估其嬰幼兒營養品業務,權衡包括美贊臣(Enfamil)嬰幼兒奶粉等品牌潛在的出售意向。美贊臣成立於1905年,1993年佈局大中華區市場,2008年,中國已成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
從市場面上看,伴隨著近年來國產奶粉品牌的崛起,全球嬰幼兒奶粉市場已然發生很多改變。
從2021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來看,包括美贊臣在內的諸多外資品牌,其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不同程度承壓:一方面,不少外資品牌業績表現出現不同程度震盪;另外一方面,它們正日益面臨被國產品牌追平甚至趕超的壓力。
回應
我們孩子吃國產君樂寶奶粉,同事給了一桶貝因美奶粉,擺在一塊。貝因美外形粗糙,設計老化,奶粉粗粒,價格是國產兩倍多。冤大頭才買外國品牌。
三鹿事件發生之後,政府全面加大了食品管理,現在食品安全就好多了。洋奶粉檢驗還沒國產的標準高
這事兒就挺有趣,為什麼三鹿跟新西蘭恒天然合作兩年後就出事兒?是誰告訴那些奶農往裡摻東西的?把中國奶粉行業信譽幾乎全部粉碎,然後就是外國牌子瘋狂收割這麼多年。
好像外國奶粉就不用三聚氰胺一樣,只不過沒告訴你而已。
奶粉生產只是對收上來的牛奶進行加工,不會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添加源頭是生產牛奶的,怕蛋白質含量不達標沒人收才添加的。現在有些國產奶粉標榜自己有農場奶牛都是自己養的原因就在這兒。
從「福食」到「禮物」 潛藏的執政鴨霸 2022-01-29 聯合報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要求「為國民送上新年禮物」、在春節年假前最後一個工作天宣布解禁日本食品,引發國會風暴,不僅同黨立委「炸鍋」,國民黨立委也祭出霸占主席台、不惜倒閣等手段,最後在柯建銘總召代表民進黨團鞠躬道歉後才使院會恢復進行,差點讓中央政府總預算無法三讀。
相關新聞資料
聯合報社論/奉日本索求如上賓,棄人民食安若敝屣
福食解禁把關核食 須附輻射、產地雙證明
把關核食 僅3都有輻射檢驗設備
福島5縣食品解禁 消基會:政府扭曲公投民意「輻食仍存在」
網友投票:72%不認同解禁福食!70%認無助加入CPTPP
新聞眼/我入CPTPP難繞開兩岸 光靠日本支持不足成事
回應相關新聞資料
萊幅黨用開放萊豬、核食的方式來愛台灣,真是好棒棒~
蔡唬人民輻食當福食?是當台灣人不是笨就是呆?
不必相信塔綠斑虎爛政府的把關,幫自己把關,不吃日本製的食品即可。
廣州全面叫停檳榔廣告,全球認證的一級致癌物,為什麼還有人買?
檳榔,且不說這玩意有一定的成癮性,光是吃多了牙齒會全部變黑,更被檢測出了具有極大的致癌特性。可是,就是這麼個所有人都知道不好的東西,卻依舊賣得火熱,甚至賣出了幾家上市公司,是湖南、海南、臺灣等地最盛行的零食。
危害極大卻難以管制,廣州不得不全面叫停檳榔戶外廣告
在湖南,兩個男人見了面,除了互相遞煙外,還會不約而同從口袋裡掏出兩塊檳榔出來。然後兩個人大口大口地嚼檳榔,趁著全身燥熱的勁頭,能在路邊從早上聊到深夜。吃了會渾身發熱,且能提神醒腦,對生活在濕熱地區的南方人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市場。
在海南、臺灣南方沿海地區。可以說,檳榔已經融入當地的文化之中,從古自今,始終都沒有中斷過。不信?你且看看宋代時期的詩人蘇東坡,那一句“紅潮登頰醉檳榔”,就是最為切實的鐵證。最遠,還能追溯到漢代。
只不過,檳榔並不是中國的特產,在幾百年前傳入中國之前,它一直都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封建王室最尊貴優雅的消遣。
如今,海南成了國內最大的種植地區,一百多萬畝的檳榔種植面積,成為了支柱產業。只不過,當地卻並沒有太多的檳榔加工廠。國內最多、最大的檳榔深加工產業,集中在了湖南。因為吃了會渾身發熱,並且會伴隨大量出汗,同時還能提神醒腦,對生活在濕熱地區的南方人而言,能提供非常好的食用體驗,在湖南有著非常大的市場。
只是檳榔在為湖南GDP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深深地禍害了這一省人民。
這個致癌物,怎麼就這麼難管控?
檳榔暗藏千億市場,歷史無數次告訴我們,只要是有錢賺,資本是沒有底線的。
這一點,和煙非常類似。
回應
煙酒也是資本?
多地政策頻出,學區房降溫了嗎? 2021-07-08 新華社
杭州2021-08-10禁止仲介炒作學區房、惡意哄抬房價(回應:學區房是客觀事實,和仲介宣傳沒太大關係,不讓宣傳學區房,可以換個名稱照樣價格飆升!)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臺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重口味了? 2021-08-10
很多人都在說,中國人的口味越來越重了。麻辣火鍋、香鍋、烤肉、炸雞等等美食店越開越多,每到飯點都大排長龍。也經常聽到很多老一輩批評小輩吃得太油膩太葷腥,味精太多。
一個說法是,經濟水準發展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白粥鹹菜,吃肉奢侈的時代過去了,沒有油水的記憶已經遠去。
第二個解釋是地域流動變快變多,人口流動更加便捷。口味、菜系不再有地域制約。在任何一個城市,都能輕鬆找到重慶火鍋、港式點心,甚至是韓日、東南亞料理。當人們有了更鮮明更刺激的體驗過後,會提高對口味重度的閾值。
很多人都說四川、雲貴、湖南等地愛吃辣是因為地理和氣候因素,濕氣重,吃辣除濕。
還有,現代人壓力更大,通過飲食排解焦慮。一天的社畜生活結束後,狠狠來上一份辛辣刺激的食物,配上一點小酒,可以消散一天的疲憊
回應
不對吧,大家經濟富裕了,就會追求更加健康的清淡飲食,日料符合發展潮流才會受歡迎。
兩廣粵語區還是清淡為主
寄生蟲如何促進大腦進化? 2021-06-29 新浪科技
男子生吃螃蟹險丟命:感染多種寄生蟲引發腦出血和多器官衰竭
寄生蟲作為一種令人頭疼的真核生物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科學家認為它們很可能會影響宿主的進化。近期,在一篇發表於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的研究中,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教授Giudice討論了4種宿主演化出的、應對操縱腦部的寄生蟲的策略。
許多寄生蟲為了提高自身的繁殖率和傳播率,會操縱宿主的行為。因此,人腦在進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保護性的對抗措施,幫助大腦塑造出驚人的、極其複雜的中樞神經系統。Giudice認為宿主演化出的對抗寄生蟲操縱的方法主要有4種:限制寄生蟲入腦、增加神經操縱的難度、增加信號傳播的複雜性、提高大腦自身的韌性。
飲酒多傷身? 哈佛最新研究揭意外發現 2021/05/15 中時
為瞭解飲酒對大腦與心血管的影響,哈佛大學附屬麻州綜合醫院研究團隊,針對逾5.3萬名參與者展開研究。依據參與者的自我陳述報告,研究團隊將所有參與者分為低量飲酒、適度飲酒與過度飲酒共3組,並接受「正子斷層造影」掃描(PET)。結果發現,與完全不喝酒的人相比,理性飲酒的參與者(男性每日不超過2杯、女性每日不超過1杯),大腦與壓力有關的信號減少傳遞,使得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下降達20%。
回應
這條新聞是幫酒商的促銷廣告?
咖啡會阻礙兒童的成長發育嗎?2021-05-13 新浪科技
20世紀80年代,幾項研究表明,經常喝咖啡的人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更高,因為咖啡因會導致人體內鈣流失增加(儘管效果甚微)。如果咖啡因能降低骨骼硬度,那麼可以想像,兒童時期喝過多的咖啡會導致身體矮小。然而,研究發現還有另一個變數正在起作用——喝咖啡的人也傾向於喝較少的牛奶,而牛奶正是鈣的主要來源。導致該問題的可能不是咖啡,而是鈣不足,此外,依《哈佛健康出版雜誌》稱,後續研究並未發現骨質疏鬆症與咖啡攝入之間存在著聯繫。
英國阿斯頓大學營養學家杜安•梅勒支持另一個理論——該謎團源于建議孕婦限制攝入咖啡因,因為一些研究表明胎兒接觸咖啡因會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然而,這些研究由於樣本量少而受到限制,目前尚無確鑿的證據,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等健康組織建議孕婦限制攝入咖啡因,以降低可能出現的懷孕失敗和嬰兒出生體重較小的風險。
梅勒稱,事實上,對你的孩子來講,喝一杯淡咖啡可能比喝含糖高、會蛀牙的蘇打水飲料更健康。
回應
反正不能給孩子喝,無論你多狡辯。
2045年,人類可能無法自然生育了
根據美國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環境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 Shanna Swan 2017 年發表於《人類生殖醫學前沿》(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薈萃分析,男性精子數量在僅僅40年間就降低了50%。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扭轉,那麼25年後人類男性精子數量的中位數將跌至零。儘管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推測,但Swan 認為目前也沒有證據能夠說明這種下跌的局面正在被改變——2045 年,人類可能要面對一個無法自然生育,只能依靠輔助生殖手段繁衍後代的世界了。
Swan 指出,這些生殖健康方面的問題是相互聯繫的,並且它們很大程度上都由相同的原因推動——影響激素的化學物質(內分泌干擾物)的出現。這些包括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雙酚 A(Bisphenol A)、阻燃劑在內的“荷爾蒙劫持者”,已經在現代生活中變得無處不在。內分泌干擾物存在于我們的水瓶、食品包裝、電子設備、個人護理用品、清潔劑,以及其他許多日常用品之中。並且從 1950 年開始,這類物質的生產規模就一直在擴大,這一年正是精子數量和生育率開始衰減的時候。
或許有人會認為生育率的下降的原因是育齡推遲、生活方式變化等社會因素。對此,Swan 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表示:“這些當然會對自然生育產生影響,但我希望人們認識到化學物質確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雞血、鴨血、豬血不乾淨,有毒素? 2021-03-30 科普中國
這種想法其實是多慮了。
首先血管裡本身就沒有什麼垃圾、毒素,有的只是細胞的代謝產物;其次,這些代謝產物會由血液運送至肝臟和腎臟,進而被過濾或轉化成其他物質,也就是說一般不會有代謝物留在血液中。另外,用於食用的動物血液,必須來源於經檢疫後確認合格的血源;再加上生產過程中也會經過殺菌等加工處理,上市後還會有監督部門抽檢。
吃完後大便變黑,是身體中毒了?其實這是正常現象。
動物血中有大量的鐵元素,如果鐵元素沒有被人體完全吸收的話,就會和大腸中的硫化物相互結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鐵,進而使得大便變色。
動物血雖便宜,但營養價值可不低!
①高蛋白質、低脂肪:動物血有“液態肉”之稱,其中的蛋白質含量和肉差不多,含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中氨基酸的比例接近,易被消化、吸收,而脂肪含量卻遠低於肉類。
②含卵磷脂:動物血中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其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作用,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
③補鐵、補血:其中的鐵元素含量非常之高,像鴨血中的含鐵量是30.5mg/100g;並且還是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人體能夠直接吸收利用。很適合缺鐵性貧血、發育中的兒童以及剛生產後的婦女食用。
④通便: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動物血中的血漿蛋白在腸道內消化分解,未被消化的剩餘殘渣會吸收大量水分,同時還吸附腸內的有害物質,一起轉化為糞便,排出體外,起到滑腸通便的作用。
不過動物血雖好,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月吃2~3次,每次吃25克就夠了,不宜多吃~
不適宜人群
①近期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忌吃。因為食用後不利於判斷上消化道出血的量和性質,容易導致檢查中發生混淆。
②胃下垂、痢疾、腹瀉等疾病患者要少吃甚至忌吃。因為這些人群的腸胃功能較弱,飲食講究清淡,吃動物血不易消化,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③打算進行大便常規檢測的前3天忌吃。
④正在服用華法林的人群。因為華法林是一種維生素K拮抗劑,而動物血則含有維生素K,可能會抵消藥性。
回應
中國人吃動物血製品,一是物盡其用,避免浪費,二是高溫烹飪減少病菌感染,三是醫療條件。一些外國宗教不吃血製品,在當時的衛生、醫療狀態下,是一種合理的風險規避策略。
西方人不放血呀,連肉帶血一塊加工食用了
從鳳梨到香蕉再到豬肉 盤點台軍吃過的黑暗料理 2021/03/04 新浪
2月28日,臺灣 “防務部門”便宣稱:將配合台“農委會”促銷方案,鼓勵“台軍”所屬伙食團踴躍購買,以照顧農民。網友調侃:“‘台軍’弟兄現在可能很緊張”,因為接下來的軍中菜單可能是“早餐吃鳳梨饅頭配鳳梨水,外加上鳳梨罐頭;中餐吃鳳梨做的糖醋排骨;晚上鳳梨全餐還配鳳梨酥”。要知道,鳳梨這東西,正常人不大可能天天買來吃,吃多了會出現心理和生理抗拒現象,對身體也不好。
將滯銷的農產品一股腦送上臺軍餐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982年,香蕉價格暴跌,時任臺灣省主席的李登輝就把20萬箱、320萬公斤的香蕉就送到部隊。
有台軍退役老兵看不下去了,表示“鳳梨恐懼症”簡直就是小Case,當年他們吃的伙食才叫“暗黑料理”:
小冰查了一下,這位老兵說的還真不是假話。2005年臺北市萬華區查獲3家問題肉品製造商,2年來購入數十萬公斤病死豬肉。其中宏翔肉品一年內共供應了軍20萬公斤豬肉,約等於全台36萬陸軍、平均每人約吃了0.6公斤病死豬肉。
2011年,臺灣地區軍用野戰口糧被驗出含塑化劑:遭污染數量將近70萬餐份,雖然迅速已下令停止撥發食用,但前面有多少已經被吃掉,只有天知道……
我們很想提醒一下臺灣地區的阿兵哥們,慢點吃、別驚慌,香蕉、鳳梨恐懼症之後,可能還有蓮霧、西柚、芒果、釋迦、檳榔……恐懼症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1-03-04/doc-ikftssaq0871793.shtml
豆製品與中國男性少毛化 2021-02-23
在中國缺肉食年代,豆製品作為蛋白替代品,但是豆製品富含黃體酮,長期食用,日積月累,男性的雄性激素就會受到壓制,上千年的影響,中國男人就變得少毛和肌肉衰減,雄性態比較弱。中國應變革,不吃豆製品而改為吃紅肉和喝牛奶,不能再讓貧困年代的食譜毀了中國男人!
回應
毛髮多少跟人種有關係。蒙古利亞人種相比高加索/印歐人種少毛髮。蒙古人並不吃豆腐,吃肉喝奶,毛髮一樣不發達。這並不妨礙蒙古人西征成功。
中國男性普遍娘炮化,豆製品容易導致男性體貌心態女性化,沒有血性鬥志!
大豆是中國古代主食之一,中國農耕社會打遊牧民族的戰鬥力可是NO1的,而白人可只有被遊牧民族打,除開近代被白人打外(工業國對農業國),抗美援朝還是有代差都能打白人,你覺得中國人雄性態弱?
樓主首個錯誤,黃體酮是孕激素,卵泡排出後形成的新內分泌腺——黃體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男性也含有的雌激素與孕激素)。大豆的“植物雌激素”是異黃酮。
第二,異黃酮有苦味,諸位所吃的豆腐豆漿豆腦,是苦的嗎?國內曾有團隊測用有機溶劑提取大豆異黃酮,提取率為1.91%。食品上以水加工烹調必然會大量流失,得吃多少豆才能影響正常激素水準啊?另外,當異黃酮與體內雌激素競爭受體時, 雌激素的促細胞增殖作用就會減弱, 從而降低與雌激素相關的腫瘤發生率。
第三,對鼠應用雌激素表明:17β-雌二醇能促使毛髮快速的再生。男性斑禿往往是由於雄激素過高,按樓主邏輯,歐美人反而應該是全身光禿禿的。
最後,大豆異黃酮還防癌抗腫瘤、防骨質疏鬆症、保護神經系統、降血糖、防治Ⅱ型糖尿病、保護心肌,改善老年人認知、保護腎功能等等。歐美向中國大量傾銷便宜又多油的轉基因大豆,卻高價收購中國的貴又少油的非轉基因大豆,用來製藥。
相關新聞
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干擾精子功能!聯合國環境署 (UNEP) 和世衛 (WHO) 報告指出,家用產品、工業產品所釋出的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幹擾素 ( EDS)」,與全球乳癌、卵巢癌、睪丸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的高罹患率有關。
權威報告:這種塑膠成分危害數代人健康 2020-12-21 中國科學報
近日,內分泌學會和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網路IPEN共同發佈了一份權威報告——《塑膠、EDCs和健康》,概述了EDCs對健康影響的國際研究,描述了塑膠中EDCs的廣泛存在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EDCs是一種擾亂人體激素系統的化學物質,可導致發育中的胎兒和兒童發生癌症、糖尿病、生殖障礙和神經系統損傷。
據保守估計,目前使用的化學製品中含有EDCs的超過1000種。
從塑膠中滲出並威脅健康的已知EDCs包括雙酚A及相關化學品、阻燃劑、鄰苯二甲酸鹽、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二噁英、紫外線穩定劑以及鉛和鎘等有毒金屬。
含EDCs的塑膠廣泛應用於包裝、建築、地板、食品生產、炊具、醫療保健、兒童玩具、休閒用品、傢俱、家用電子產品、紡織品、汽車和化妝品。
“我們的責任是制定公共政策,明確指出塑膠中的EDCs是公眾健康和我們未來的威脅。”瑞士環境大使Franz Xavier Perrez評論道。
今年5月,瑞士政府向《斯德哥爾摩公約》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將一種紫外線穩定劑、塑膠添加劑UV-328列入公約。
紫外線穩定劑是一種常見的塑膠添加劑,是該報告中描述的EDCs的一個子集。
鑒於未來塑膠行業的大幅增長,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保護公眾健康不受塑膠中EDCs的影響變得更加迫切。
IPEN聯合主席Pamela Miller評論說:“本報告闡明了目前塑膠生產正在加速,預計在未來6年內將增加30%~36%,這將大大加劇EDCs暴露、促使全球內分泌疾病發病率上升。”
Miller認為,必須制定全球政策以消除塑膠中的EDCs,減少塑膠回收、塑膠廢物和焚燒造成的暴露。
哥老官就“牛蛙檢出禁用獸藥”致歉
網紅火鍋店“哥老官”杭州龍湖濱江店2020-09-14一批次杭州市場監督局抽檢測出呋喃西林代謝物,引發網友關注。17日,哥老官說明:由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批發市場9街8號供應的一批次牛蛙(共275斤),經杭州南開日新生物公司檢測合格後,送至我司杭州龍湖濱江店進行銷售使用。
我司作為餐飲商家,在向該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批發市場9街8號供應商採購的流程中索證索票均齊全,符合食安法相關規定。兩次前後檢測報告的結果不一致也令我司深感困惑和無奈,我司等待相關權威檢測機構給出最終的結果。我司與該供應商已永久解除合作關係。
我司所有向供應商簽訂合約採購的牛蛙均為“無抗牛蛙”(殘留符合國家標準的牛蛙),成本高於市場上其它牛蛙約25%。
同時,在供應商出具檢疫檢測合格證明外,每月還對各門店使用的牛蛙進行隨機抽檢,自2019年8月至今,我司共計取得合格檢測報告527次,累計檢測費用超過130萬元。
回應
採購時按規定檢測合格,採購後按規定抽檢不合格,那你說,餐飲業到底該怎麼辦才能避免踩雷?本來就是市場監管不力,才讓毒蛙流入市場,板子怎麼打到餐飲業頭上?
本人從事食品安全市場監管8年,可以負責任的說,現在食品安全最大的漏洞和風險來自於食用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按照部門職能劃分,市場監管局負責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只能處罰商家,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藥品殘留問題。因為食用農產品的上述問題幾乎全部出在種植和養殖環節,可是這個環節卻是農業農村局負責監管的。農業農村局不管不問,導致源頭出問題,下游的市場監管局再怎麼監管也只能治標不治本。
菲爾普斯:明年東京奧運會裡,10個人4到5人可能是“乾淨”的 2020-12-14
曾經斬獲23枚奧運會金牌,並於2016年退役的知名游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日前接受美國CNN採訪,稱自己對於明年在東京舉辦一場“乾淨”的奧運會不抱希望。
菲爾普斯稱,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使用藥物作弊。
相關新聞
菲爾普斯被曝涉及禁藥醜聞,使用抗癲癇藥物加巴噴丁合法 2017-02-16
回應
是啊,都象菲爾普斯一樣可以吃藥治病,就都乾淨了。
相關新聞
菲爾普斯剛談完孫楊事件“理解霍頓挫敗感”,諷刺的一幕發生了: 霍頓的一名澳大利亞游泳隊員被檢測出服用禁藥 2019-07-27 觀察者網
孫楊- 維基百科
孫楊為世界上首位在200、400、800、1500公尺中長距離上全部奪取過金牌的大滿貫選手。
孫楊事件
2014年5月孫楊被檢驗出服用興奮劑曲美他嗪,孫楊說明自2008年開始,根據醫師處方服用以治療心悸,不清楚相關規定。中國反興奮劑中心調查指,由於孫楊提出證據,符合減免處罰,因此處以3個月禁賽。
2018年,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IDTM)檢查員在對孫楊進行檢查中出現爭議,IDTM說「孫楊暴力抗檢」,孫楊則表示檢查人員存在多項違規操作而自己「已全力配合檢查」;2019年1月3日國際泳總反興奮劑委員會(FINA DP)裁決IDTM檢查無效,孫楊無違例行為。2020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推翻FINA DP的裁決禁賽8年,孫楊其後向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相關新聞
巴林短跑名將免于禁賽,只因興奮劑檢測人員走錯門 2020-10-20 BBC
回應
所以,孫楊那事,是檢測員搞事
孫楊低估了對方的無恥。
昆蟲是未來最棒蛋白質 學界卻警告背後的蟲蟲危機 2020/12/08 中時新聞網 江昱蓁
研究報告顯示,儘管昆蟲較一般肉類含有更高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且飼養成本低,生長速度卻很快;但現有食用昆蟲的農場管理不善,加上法規掛一漏萬,導致蟲蟲大軍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大增。其適應力強、生長速度快,讓牠們成為強大的「入侵者」,並造成生態危機與經濟損害。
《每日郵報》指出,目前全球約有於20億人口,吃著1000至2200種不同種類的蟲蟲。與市面上的各種家禽相比,蟲蟲的蛋白質與脂肪比更高,生長與繁殖也快,需要的資源也較少,碳足跡也低,讓牠有潛力成為未來食品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因此,市面上各種宣傳食用蟲子好處的文獻便紛紛出爐,如未來最棒的蛋白質、最營養的食品、減肥聖品,並打造價值高達2.97億英鎊(約新臺幣115.94億元)的吃蟲產業。這個數字到2024年恐再成長1至3倍。
但是,學界警告,這些飼養與出售的昆蟲往往為外來種,而引進這些昆蟲的區域與國家的入境法規卻不全,入境後的監測、管理與逃亡後處置規範,也極為缺乏。
在法規規範不足下,物種的運輸、交易與飼養幾近不受管制,結合地區、國家的政策施行漏洞,一旦食用昆蟲逃亡等於新物種的入侵。
考量到昆蟲農場的年營業額動輒上百萬,能被飼養的蟲蟲往往又相當適合大數量放養,加上高生育率、飼養容易、巢穴要求較低、能適應氣候變化與波動、對資援的需求低,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高,這些蟲蟲只要逃出一小部分,就足以在當地建立外來種的「新族群」。
逃出的外來種在與本土種的生存競爭中,往往成為勝利者,導致部分有滅絕危機的本土生物,其生死存亡間不容髮。此外,新來外來種的旺盛食慾與快速繁殖的特性,對當地農業經濟帶來沉重威脅。
例如,當初被當成「金寶螺」的福壽螺,引進時也是看上其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價值;最後卻因肉質不佳而絕跡於美食菜單之上。失望之於的飼養戶隨意棄養,但福壽螺在臺灣幾乎沒有天敵,見青就吃,1年能產8000個卵,最終成為生態與農業浩劫,損失與防治經費破百億元。
目前全球排名前35名的食用昆蟲飼養企業,14家位於歐洲西北部,10家在美國。在歐盟,法規已限制引入新物種,卻對「意外逃亡」的情況缺乏規範。
洗腎王國 萊豬助陣 2020-12-03 聯合報/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
美國牛豬火雞養殖業者為求畜禽快速成長、縮短飼養期、及增加瘦肉率,常在飼料中添加萊劑瘦肉精,目前有二成以上豬場使用。該國農業部雖核准該藥物添加,但要求業者遵守添加劑量和停藥期規定。卻有很多業者便宜行事,出欄屠宰前仍在餵飼含藥物飼料,豬體內殘留高量萊劑就不足為奇了。該國賣場畜產品很多會標示「有機」、「沒有萊劑」、「沒有生長激素」,消費者也知萊劑對人體有害。誰知道萊豬產品會不會就傾銷到台灣來呢?
農委會和食藥署常以萊劑在動物體內半衰期短,代謝速度快等,幫美牛美豬背書,其實萊劑在肌肉殘留量低,但在國人當作補品的肝、腎、睪丸等部位會有高量殘留,美國人幾乎不將這些當作食品,台灣業者就像撿到寶,利潤高,可能大量運回台,產婦坐月子食用麻油美豬肝腎機率頗高。…對某些年齡族群或有慢性病者來說,萊豬就是毒豬並不為過。台灣被公認是洗腎王國明年又有萊豬助陣,放眼國際,恐誰都難超越此王國「美名」了。
蘇揆損人利己的心態,已跌破底線2020-12-03 聯合報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和閣揆蘇貞昌近日在立法院一段有關萊豬的詢答,經典地描繪了民進黨「吃人夠夠」的本色。被問到去看了哪家養豬場,蔣萬安一度語帶保留,原因是唯恐該養豬場被政府刁難或打壓。蘇貞昌則大剌剌公開指名,他上月參觀過屏東「信功肉品」,稱對方「很支持」進口萊豬。如果只看到這裡,民眾可能認為蔣萬安又輸了一局;但從後來信功肉品駁斥蘇揆的事實,民眾便不難看出,蘇內閣這種損人利己的「黑白講」本事毫無品格可言。
蘇貞昌出任閣揆後,大量製作哏圖作為政黨鬥爭工具,紀錄難以勝數。…
相關新聞
發聲明否認挺萊豬 信功馬上被查水表
回應
順我者昌,逆我者X
健怡可樂與全脂一樣糟 人工甜味劑提高這種疾病風險20% 2020/11/29 中時
為了解人工甜味劑對健康的影響,法國科學家進行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計畫,追蹤10.4萬名消費者,將其分為無消費者、碳酸飲料低消費者、與碳酸飲料高消費者,並每半年記錄1次攝取的含糖量或人工甜味劑量。結果發現,人工甜味劑與含糖飲料都使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0%。
在巴黎索邦大學的研究中,除了無消費者、低消費者與高消費者外,還將飲料分為含糖飲料或人工甜味劑飲料。舉凡含糖量高於或等於5%的飲料,定義為含糖飲料;而低於5%的含糖量或添加「非營養性甜味劑」的飲料,就被歸類為人工甜味劑飲料。參與實驗者每6個月就要繳交日常3餐飲食記錄。
根據自2009年至2019年的記錄,這3大族群中,攝取含糖飲料與人工甜味劑飲料的消費者,與完全不喝飲料的人相比,罹患心臟病、心肌梗塞、暫時性腦缺血、中風、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與進行血管成形術的機率多了20%。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一般人會認為吃進較少的熱量與糖分,喝人工甜味劑飲料跟喝含糖飲料根本沒有差別。甚至,專家認為人工甜味劑改變人體新陳代謝,加速對糖的吸收速度。
這項結果證實人工甜味劑根本不是健康的替代品,甚至應該對其課徵更高的稅金,或在標籤上清楚的標明警語。
所以,雖然不是這麼健康,但如果下次想要吃點或喝點有甜味的東西來提振精神時,還是選擇蔗糖吧。
超過韓國,中國19歲男女平均身高成東亞第一,你當年什麼水準?
《柳葉刀》2020-11-07最新研究,從1985年到2019年,中韓成為了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其中,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為175.7釐米、163.5釐米,分別超過韓國0.2釐米、0.3釐米(男性175.5釐米/女性163.2釐米),位列東亞第一。
過去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釐米,達到175.7釐米,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元列第一,相應的世界排名從1985年的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
中國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釐米,達到163.5釐米,增量全球第三,平均身高全球排名從第129名上升到第54名。
資料顯示,19歲男女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均為荷蘭,分別為183.8釐米和170.4釐米。東帝汶的19歲男性最矮,平均身高為160.1cm;瓜地馬拉的的女性最矮,平均身高為150.9釐米。
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飲食不良,可能導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有大約20釐米的差距。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兒童在5歲前健康狀況較好,但5歲後明顯落後。
回應
這兩年很多吹日本青少年超過中國平均身高的文章,打不打臉?
微博已經開始了:中國兒童身高飛漲是因為食品中含有激素
記得以前說本朝男兒身高矮是因為基因導致的,現在想想當初的公知時代真是可笑!看看兵馬俑就知道了,我們其實是高大基因,北方長大的,就要比南方長大的高10cm左右。同樣的遺傳基因。
身高和飲食、營養關係很大,同樣的遺傳基因,北方長大的就要比南方長大的高10cm左右。。這個日本在60年代就做過研究。日本二戰後平均身高提高了接近20cm。以前叫小日本真不是白叫的。因為當時他們平均身高是真的迷你。營養上來了,身高就會增加。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09673
巴林短跑名將免于禁賽,只因興奮劑檢測人員走錯門
英國廣播公司(BBC)2020-10-20消息,近日,田徑圈興奮劑爭議再現,一位四次藥檢失敗的短跑女將“逃脫”了懲罰免於禁賽,原因竟是“工作人員沒有找到她的住處”。
田徑400米世界冠軍納賽爾(Salwa Eid Naser)。她曾以48.14秒的成績在2019年杜哈世錦賽上奪得400米金牌,創造該項目歷史第三快成績。今年6月,這名22歲的巴林運動員被指控違反興奮劑條例,被暫時禁賽兩年。
然而在近日的判決中,納賽爾去年4月的那次藥檢事故,被世界田徑紀律法庭駁回了,原因是一名測試人員“沒有走對門”。
這樣的判罰對於一些被興奮劑禁令煩惱的運動員來說,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俄羅斯運動員。
回應
所以,孫楊那事,很可能是搞事情
把“很可能”去了吧
孫楊低估了對方的無恥。他知道對方一直在搞事兒,因為他是游泳項目中被檢查最多的隊員(都沒有之一)。但是那天他沒有沉住氣,被算計了。不過最可悲的是後來國內一幫人也攻擊他,包括檢查日報。
國內?這幫人恐怕是海外勢力的喉舌,而且十分有組織。那時整個網上,從貼吧到各大門戶,整齊劃一的黑。
拉全世界下水,日本還真要幹! 2020-10-19 環球時報
130多萬噸核廢水,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最早本月27日,日本政府就將敲定這項有關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政策。
這次,在核廢水問題上撒謊成性的日本政府東電公司聲稱“別無選擇”,說它已經努力拿出“傷害性最小”的方案。
核廢水問題始自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冷卻系統受損。為控制反應堆溫度,每天注入大量的冷卻水。
最初幾年,每天產生核廢水四五百噸,去年降到170噸,到今年9月總量達123萬噸。但最近,東電拉響警報:核廢水罐已經多達1044個,廠區可用儲存空間2022年夏天就將用盡。
共同社說,有關福島核廢水處理方案的討論2013年就開始了。7年間,至少出過5種方案,包括埋入地下、蒸發後排入大氣等。但到了今年2月,日本已然明顯決定:排入海洋。
過去幾年,不僅日本國內漁業組織,韓國等周邊國家和一些國際組織也都強烈反對日本這樣做。
其實,早在2011年事故剛發生時,日本就通過矇騙等手段度過難關。
一是,為了經濟利益,尤其擔心核電出口受到影響,一度故意掩蓋災難級別,本來是最高的7級,只報告說4級。
二是事發之初,東電就曾直接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至今仍在欺騙世界。
一些專家研究2017年的福島核廢水時發現,處理過的污染水中不僅有氚,還有碳14、鈷60和鍶90等大量放射性物質殘留。
當時就有不少人批評日本政府和東電除了聲稱達標,還聲稱先稀釋40倍後再排放,這是對自然環境影響最小的處理方式”。
但連日本網友都說,這是糊弄鬼呢!就算再稀釋,不還是那麼多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海嗎!
福島未成年人甲狀腺癌發病率,高達日本平均的數十倍;福島海域銫-137濃度達正常值的1000倍,而且已在魚類體內富集;農作物等放射性物質也都嚴重超標。
除了排入海洋,日本政府真的“別無選擇”了嗎?
福島核電站周邊仍有大量可利用的土地。因為核輻射量很高,本來就不適合人居住。閒置也是閒置,滿可用作新的核廢水存儲點。二是加速研發新的核污染處理辦法。
綠色和平組織去年就批評日本政府提出於成本考慮(20億至1800億美元),沒去開發清除放射性污染物氚的廢水處理技術,沒把目標放在保護整個太平洋生態的長遠目標上。
方便食品=垃圾食品?是時候甩掉這個標籤了! 2020-09-09 北京青年報
“2019-2020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八大創新趨勢”發佈
在中國包括速食麵在內的方便食品一直讓人們“愛恨交加”。愛它的人把它作為深夜的慰藉,恨它的人把它說成沒有任何營養的“垃圾食品”。但事實是, 2018年,中國速食麵消費402.5億包,排名世界第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5月方便食品消費增長了1.5倍;最嚴重的2月份達21.3倍發。方便食品應急、救災戰略儲備物資的功能在這個過程當中盡顯優勢。
創新趨勢一:健康、安全、特色是總趨勢
創新趨勢二:源自天然、回歸傳統
創新趨勢三:自熱食品井噴,關注標準和安全
創新趨勢四:餐廚供應漸熱,推崇簡單料理
以速食麵呈現的手擀面、可隨身攜帶的速食雞湯拌飯、一煎即食的酥皮餡餅、直接食用的雞粒醬、沖泡飲用的雪梨湯等各類創新產品,主打方便、快捷,以營養豐富的食材,呈現自然的香氣和鮮美的味道,貼合現代都市消費者簡單料理的新生活理念。
創新趨勢五:持續創新突破難點
曾經的“僅供參考”已經成為過去,今天則是“所見即所得”,面裡有丸子、大塊牛肉、蝦仁,還有美美的雞湯味
創新趨勢六:“混搭風”追求時尚
新工藝和新食材的應用,為方便食品注入了更多的時尚元素,使“吃”不再是果腹的基本需求,更要有視覺、味覺、觸覺等多維度的新需求。蛋糕質地外衣的黃金熱狗棒、外皮包裹飛魚籽的爆漿沙拉風味球、抹茶脆皮炸奶、紫甘藍粟米植物肉水餃等,讓產品時尚感爆棚,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在食用時的愉悅感。以蒸制黃米入皮、精品海鮮為餡、花膠雞湯搭配等健康食材的應用,…….成為方便食品營養健康升級的重要方向。
創新趨勢七:包裝精緻實用、融入文化場景
人們在躲避華麗包裝的同時,在追求著個性、文化。
產品包裝開始從追求外表奢華、自我任性向“懂你”和尊重消費者訴求轉變。包裝創意多樣化,如統一湯達人設計的獨特小方盒外形,時尚美觀,打破方便食品“千年一面”的固有印象。同時,企業更注重在包裝上印有插圖故事,傳播飲食地域文化,把鄉愁濃縮在“一根面、一頓飯”的唇齒之間。
創新趨勢八:行業加速智慧化步伐
每分鐘製作330份的速食麵包裝,從30人在生產線減到8個人操作,智慧多學科在食品工業上不斷體現
驚人!陸巨大蚌殼入侵美遭滅族 2019/12/04 中時
一般人對貝類、蚌殼的印象應該多停留在10元硬幣大小的蛤蠣或是體型更大一點的扇貝,牠們肉質鮮甜肥美,是餐桌上的佳餚。不過有見過餐盤大小、甚至是足球般大的巨型蚌殼嗎?美國紐澤西州一個池塘最近遭巨大中國蚌入侵,嚴重影響池塘生態,當地官員已經祭出整治措施,誅殺全族。
這些中國貽貝最初是透過附著在亞洲鯉魚身上的幼苗,一同運抵當地養殖場,隨後幼苗迅速繁衍,如今長到足球般大。先前包括捷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都已經發生中國蚌侵略慘案。這些中國蚌多來自於黑龍江及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將牠們用來培育珍珠。中國蚌最長可存活12至14年。
回應
台灣澄清湖有很多這種蚌.也沒影響台灣生態阿.
主要是白猿不吃,所以成為白種人的夢饜.
美洲生物就沒有入侵其他地區?
美洲紅火蟻/福壽螺….
外來者變成了「巨大的生態夢魘」我就想起當年五月花船
相關新聞
中國最具危險性的20種外來入侵物種及其分佈與危害_百度百科
台灣十大外來入侵物種 -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入侵物種-維基百科
入侵物種是引進物種的一個子集。如果一個物種經人為引入一個其先前不曾自然生存的地區,並有能力在無更多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在當地發展成一定數量,以至威脅到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成為當地公害,就可稱之為「入侵物種」。
二手煙有毒,二手化妝品的毒你知道嗎? 2020-09-04 新浪科技
環境激素(EDCs)可以通過皮膚接觸直接進入人體,而它們在人體內更重要的積累途徑則是食物、水甚至空氣這樣的“二手”途徑,攝入量比一手途徑要大得多。
環境激素最常見的影響是擬雌激素作用,它不僅會損害男性的精子品質和數量,降低生育能力;還會引起女性的不孕、乳腺腫瘤;甚至造成孩子們性早熟,性器官發育異常等問題。
目前已經發現的環境激素有70多種,化妝品中所含有的環境激素主要是合成香料化合物,比如製造香精的前體鄰苯二甲酸、苯甲酸酯(也是常見的防腐劑),還有呈香物質本身如人工麝香,都會干擾雌激素系統——有時候香香的也不見得都是好東西。
常吃的便利食品,正在加速你的衰老 2020-09-04 新浪科技
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觀察到高度加工食品的潛在健康危害,比如增加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病風險乃至死亡風險。近日,在歐洲和國際肥胖會議(ECOICO 2020),還提出了高度加工食品與加速衰老有關。
端粒被稱為“生命時鐘”,是染色體末端一種重複的DNA序列,隨著細胞不斷分裂,端粒會逐漸縮短,直到過短時,細胞會出現功能異常。
資料顯示,高度加工食品攝入量最多的25%人群,更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血脂異常,普遍更喜歡在兩餐之間吃零食。
隨著高度加工食品攝入量增加,端粒縮短的風險也急劇增加。相較於攝入量最低組,中低組、中高組和最高組端粒縮短風險分別增加29%,40%和82%。
蔡英文:時空改變了,為深化美台經貿關係,總統2020-08-28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及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這次開放沒牽涉立法院,用行政就可解決。
相關新聞
當年占立院反美豬…蔡政府雙標髮夾彎 當人民傻子
回應
就是要騙那817萬個智障啊,就是要給你裝肖為呀,不然你要怎樣?反正選舉時顧主權喊一喊票就回來了,她怕啥? 民主政治的根本問題就是,傻選民支持傻政策,當面臨精英統治政體的威脅時,當然無法抵抗。所以歷史上,沒有真正的民主政體長期存活。
為了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台獨"蠢豬夢, 每年花費數千億養兵,還要三不五時的花美大錢購美軍備, 台灣蠢豬還真是犯賤到極點!
是誰在賣台?是誰在殘害台人身體?
自找的、選一個會獨、毒死自己的黨。
以前的呆丸郎會衝撞立法院,現在的呆丸郎就乖乖吃毒豬,時空還真的改變了
7年前是在野黨為農民上街遊行抗議,農民的票拿到了就用完即丟.
勞動部將啟動勞保年金改革…擬砍月退金…133萬退休勞工受影響 2020-08-29 聯合報
回應
看吧!民進黨終於要對勞工痛下毒手了!原來大家投票給民進黨,最終是換來背叛與欺騙。
已騙到選票了,兩年內不需求你,當然砍你!
相關新聞
健保每年6000多億不夠花又見赤字!健保四漲等拍版 2020-07-19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庫存稻麥可供全國吃一年以上 2020-08-28 經濟日報
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準,糧食連年獲得豐收,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口糧自給率超過100%。我國糧食庫存由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和企業商品庫存三大類構成。
回應
一年的儲備僅僅相當於兩年的口糧,如好碰上三年自然災害,就不夠了
十四億人的糧食,存三年?您給出個倉儲方案吧。存哪,怎麼存?
總有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稻麥頂多能存十八個月,不然肯定會明顯變質,嚴重影響口感和營養。現在天氣的技術在提高,抗旱排澇,搶險救災的能力飛速提升,其實存糧夠吃八至十個月就可以了。
人類自己就是工業品,追求“有機食品”是笑話? 2020-08-21 新浪科技
雖然21世紀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但其實我們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很多還停留在農業甚至狩獵採集時期,很多人到今天還在堅信輪回與田園生活等典型前工業化時代的理論與經驗,而造成這種認知斷層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瞭解農業在過去六七十年間發生的綠色革命。
……..
總之,人類生存要感謝綠色革命,沒有農業現代化,構成當前作為有機體的我們的那些基本元素,要麼在空氣裡,要麼在礦石裡,要麼還是石油煤炭天然氣。
但綠色革命也帶來了巨大的增長人口和生存需求,以及日漸嚴重的環境問題。僅關注兩種元素的使用,人類的影響力就已經超過自然本身了。而更尷尬的地方在於,使用元素本身可能並不會造成污染,污染更多是由於使用者對工業品的濫用。這就成了個複雜的經濟-技術-社會問題了。
…..
一些人不免會想到,重興有機農業是不是個好的解決方案呢?例如不用化肥,只用農家肥。市面上的“有機食品”就是用有機農業種植的,過程中無化肥、無農藥、無激素。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農家肥是哪裡來的?最直接的來源是養殖場的動物糞便。養殖場動物糞便的源頭是飼料,但養殖時為了防疫加的獸藥或抗生素也會殘留在糞便中,這就造成了抗生素濫用。同時動物糞便大都重金屬超標,這樣的農家肥用出去且不論超低的肥效,光是附贈的抗生素跟重金屬就夠受的了。
有機肥並不“清白”。2017年一項針對全國主要菜區有機肥的研究指出,商品雞糞中鎘(Cd)、鉛(Pb)和鉻(Cr)的超標率分別達10.3%、17.2%和17.2%,商品豬糞中鎘(Cd)和砷(As)的超標率分別達20.0%和6.7%。
2019年《生態毒理學報》指出,在土壤-蔬菜中遷移能力最強的重金屬就是鎘(Cd),而這種金屬恰好極易在土壤中累積,並且危害係數最大。
這樣看來,有機食品不僅價格貴,食用後附加風險還挺高。直白地說,有機食品或只是行銷手段與中產階級的刻奇罷了,只是所謂優質生活的象徵與自我感覺良好,甚至起作用的就是自我感覺這部分。
環保組織說“麥當勞包裝紙有毒”?別慌,漢堡還能吃! 2020-08-11 新浪科技
最近美國的環保組織發佈了一份報告,他們抽檢了美國的三大速食店,麥當勞、漢堡王和Wendy’s,在多個包裝袋樣本上檢測出了有毒物質PFAS。
PFAS就是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是著名的3M公司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最初是用在坦克防水塗料上的,效果倍棒,於是很快也被推廣到民用。
目前,工業合成的PFAS高達5000多種,主要被用作表面活性劑,包括牙線、皮革、塑膠、橡膠、油漆、不粘鍋、雨衣雨傘、化妝品、清潔產品、化纖衣服、消防泡沫、防汙地毯、防水戶外裝備等等,在航空航太、汽車、電子、建築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
食品包裝袋,特別是炸物袋,裡層都有一層隔水隔油的高分子聚合物塗層,PFAS被作為表面活性劑添加到包裝紙的塗層中。
PFAS穩定性極好,難以被降解,這本是它的優點。但一旦PFAS成了污染物,這就成了缺點。被人體攝入,會在你身體中陪你一輩子。如今,我們的食物、飲用水、甚至血液裡,其實都存在PFAS。97%的美國人血液中能檢出PFAS。今年1月,美國44個地方的自來水樣本,43個檢測出了PFAS。上個月的一個新研究更是發現,就連世界盡頭的北冰洋裡都檢測出了29種PFAS。
在高劑量暴露下,有的老鼠得了癌症。有的老鼠生下眼睛畸形的幼崽。猴子的死亡率也在升高。
當然,現實生活裡人接觸到的PFAS劑量要比動物實驗低很多。但PFAS會干擾內分泌,比如干擾雌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增加腎癌等癌症風險,增加甲狀腺疾病風險,增加膽固醇水準,導致超重肥胖風險上升,削弱免疫系統,降低抗感染能力,影響人體對疫苗的免疫,還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讓新生兒出生體重降低。
由於用途過於廣泛,我們日常的飲食、喝水、甚至呼吸,都有可能攝入PFAS。另外,這些食品包裝被丟棄後,其上的PFAS從垃圾填埋場裡進入環境,然後被植物動物吸收,最後被人吃下。
但從這個世紀以來,由於人們的環保和健康意識越來越高,關於限制和禁用PFAS的呼聲也越來越多。5個歐盟成員國起草了針對PFAS使用限制的規定。丹麥從2020年7月1日起,直接禁止食品包裝使用PFAS。
不過PFAS替代品的研究進度並不算太好。GenX,美國環保署(EPA)在評估時也發現了與 PFBS 類似的健康危害。要尋找更安全、更易降解的替代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韓國加濕器致人死傷事件:至少1.4萬人死亡
2020/07/27,韓國社會災難調查特別委員會舉行記者會,就加濕器殺菌劑致人死傷事件公佈最新調查結果,死亡人數已達1.4萬甚至更多,是官方登記數字(1553人)的10倍。
事起2011年4月,韓國發生了多起孕婦、幼兒感染不明原因肺炎死亡,後來調查發現,英國利潔時韓國分公司生產的加濕器殺菌劑含聚六亞甲基胍鹽酸鹽(PHMG)成分,是致人死亡的元兇。PHMG原用於地毯殺菌劑,該物質具有去污劑、防腐蝕劑和絮凝劑的性能,並防止生物積垢。利潔時韓國分公司早從2001年開始,就已使用價格低廉的有毒化學物質PHMG,且沒有進行安全性檢測。但韓國政府環境部當時並沒有相對應的重審制度,因此一直沒有限制這一物質的使用。
當PHMG被霧化吸入後,將導致支氣管和肺泡的廣泛破壞,在成不可逆的肺部纖維化。除了進行肺移植,暫時沒有任何其他治療方案。
2012年受害者家屬將涉事企業告上法庭後,檢方卻以“難以確認因果關係”為由,決定“附加時限終止起訴”。與此同時,涉事企業為了脫罪甚至還曾嫌賄賂湖西大學教授,讓其偽造研究報告稱,PHMG沒有直接導致孕婦和嬰幼兒的死亡。
但更令人驚訝的是,2016年6月17日,首爾地方法院撤回了對利潔時韓國分公司前代表的逮捕令,理由是“現收集的材料無法證明有逮捕的必要性”。
2017年1月6日,首爾中央區法院提審此案。最終, 14人被判處5至7年有期徒刑,利潔時韓國子公司被判犯有虛假標籤罪,被罰款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6萬元)。
回應
天呐!這案子要是發生在中國得槍斃多少人?韓國居然能拖這麼久還想放人?
印度軍隊野戰防空實力如何:裝備十分落後戰力低下 2020/07/31 兵工科技
印度陸軍防空兵團擁有3個獨立防空旅,45個防空團,裝備有薩姆-6、薩姆-7、薩姆-8、薩姆-13、伊格拉及山貓等型防空導彈和L-70、ZU-23-2及ZU-23-4等型高炮。從規模數量來看,編制規模很大,但從裝備來說,還是上世紀70、80年代及以前的老式裝備唱主角,性能都比較落後,且欠缺類似“道爾”的中低空自行式防空導彈系統。
印度防空另一勁旅——印度空軍防空導彈部隊,共裝備有25個S-125防空導彈中隊、6個薩姆-8 9K33中隊、與以色列合作開發的巴拉克-8阿卡什中隊及1個SPYDER獨立分隊。
與遲遲難以大規模列裝的巴拉克-8一樣,SPYDER的問題也是裝備太少只1個中隊,技術能力再突出,也難以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07-31/doc-iivhuipn6070328.shtml
外媒:美軍顧忌中國反導系統 特別提到HQ-19 2020/07/31 新浪軍事
據《陸軍識別》網站報導,根據美國國防部在2020年7月28日發佈的報告,俄中正在發展能力越來越強、數量越來越多的導彈防禦系統,並在與美國競爭時將這些反導系統納入其防禦戰略。
HQ-19是HQ-9的升級版,HQ-9是一種中遠端、主動雷達制導地空導彈。HQ-19能夠在低地球軌道的低端對抗彈道導彈和衛星(ASAT),這相當於美國的“薩德”系統,可以攔截射程在約1000至3000公里之間的彈道導彈。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有能力對抗射程在3000公里到5500公里之間的彈道導彈。
生食蔬菜,當心這種不可能被洗掉的致命病菌 2020-07-30 新浪科技
近日,特拉華大學在《微生物學前沿》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能引發腸胃炎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已經學會了如何攻破植物葉子的防禦,藏在蔬菜的葉片裡。
沙門氏菌感染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大約有1 億個病例,並可以導致其中的300萬人死亡。而最近被發現能入侵葉片的鼠傷寒沙門氏菌是其中一種常見血清型,它所導致的傷寒每年大約有2100萬個病例,其中約20萬人死亡。
健康人的免疫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沙門氏菌等微生物的入侵,植物也有辦法防範這樣的異類。微生物在入侵植物時所要面對的第一道防線就是植物的表皮。對於試圖從氣孔入侵的細菌,植物也準備了“化學武器”。但鼠傷寒沙門氏菌設法繞開了這些防禦機制。
鼠傷寒沙門氏菌不僅能入侵生菜,在番茄葉、芝麻菜、香菜、羅勒、卷心萵苣等綠葉蔬菜中也觀察到。那我們還能愉快地吃沙拉嗎?
為什麼要放生牛奶? 2020-07-30
在一些民間智慧中,放生向來被設定為一種獲取功德的便捷手段。放生不同的物種和數量代表不同的寓意,本身就十分尊重花錢找人辦事的市場規律。
如今放點魚蝦王八已經沒什麼可吹噓的了,受全球局勢啟發,穿著救生衣的阿姨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宣佈,這些牛奶裡的細菌含量很高,它們都是生命啊。
CDC:全美23州爆發沙門氏桿菌傳染 感染源不明 2020-07-27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顯示,全美共計23州爆發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傳染,累計感染案例有212例,約有31人遭感染後住院治療。到目前為止,還沒查出究竟罪魁禍首是哪一種食物,或者傳染源頭是與哪一家連鎖超市、餐廳有關。
沙門氏桿菌感染通常在接觸感染源的6小時至6天之內出現症狀,發病期間約1周。沙門氏桿菌感染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可能帶血的腹瀉、發燒、頭疼、胃痙攣。五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年人,感染之後狀況惡化的風險較高。
相關新聞
台灣「沙門氏桿菌」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因第三名,通報率居然只有1%!歐盟在2018年期間,食源及水源性疾病中有高達3分之1是由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美國每年約報告41000例沙門氏菌感染個案,通報率亦可能被低報。
美國爆發沙門氏桿菌疫情專家:食物加溫超過70度再吃
日本一名女子吃生魚片5天後喉嚨爆痛 就醫拉出罪魁禍首「還在蠕動」 2020-07-14
吃生魚片真的要當心有寄生蟲!日本有一名女子吃下生魚片的五天之後,突然感到喉嚨出現強烈疼痛,到醫院進行檢查後,醫生竟從她的喉嚨中拉出一條長3.8公分的寄生蟲,且還活著,依然會蠕動。
根據《科學警報》報導,這起案例發表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上。
相關新聞
日本人那麼喜歡吃生魚片,為什麼沒感染寄生蟲的例子?
因為這種小事大概也上不了國際新聞,台灣無從得知.
可能要長期住在日本的網友才知道真像了?華人是肝癌的大宗,日本是胃癌聞名.
肥美生魚片藏寄生蟲 日本一年7千人中毒 2017-05-25 TVBS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台灣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來的 2020-07-18 聯合報
中研院士陳建仁昨天出席中研院肺癌研究發表會,,發現不吸菸肺癌患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為體內「APOBEC突變」,雖有待發現突變原因,但中研院將發現的五種癌細胞突變特徵,與國外的致癌突變特徵資料庫比對,找出可能的三大物質,發現肺癌的危險因子不只是空汙或是油煙,更與飲食中的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有關。
另外,研究也發現,小於六十歲的女性受APOBEC影響較大,但高於六十歲女性,則受到長期累積的環境因子,如空汙、二手菸等影響較大,也就是說,減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可能是預防肺癌的有效策略。
回應
如果肺癌會因食物造成基因突變而引起,那其他癌也應該會,那台灣賣的東西真是不能吃呀!
卸任副總統陳建仁開始要為火力電廠漂白了。燃煤火力電廠可以全數全年無休, 燒滿全開的意思...喔, 最好再蓋几座....
儲備玉米存在品質問題?中儲糧公佈初步調查結果:視頻與事實基本不符
2020-07-14,中儲糧集團針對近日網上關於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肇東直屬庫外租收儲庫點——青岡榮昌公司拍賣銷售的一次性儲備玉米存在品質問題的反映,經初步核查,視頻反映的這批玉米數量品質問題與事實基本不符,倉內個別點位的品質問題不代表整倉玉米品質狀況。經黑龍江省糧食品質安全檢測中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現場扡樣和實驗室檢測,色澤氣味正常,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等各項檢測品質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和有關品質要求,與該批玉米提報拍賣標的時的品質指標基本一致。經對該貨位剩餘玉米進行核查,數量賬實相符。
關於視頻中反映的“水泡糧”是黑龍江個別地方一種民間叫法,是指玉米在生長期後期因雨水偏多、光照不足,造成成熟度不夠、籽粒不飽滿,經高溫烘乾後產生的色變糧粒,不是被水浸泡過的玉米,現場扡樣檢驗也未發現該批玉米有被水浸泡的情況。“篩下物”是在入倉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清理。篩下物不影響整倉玉米品質和數量,玉米出庫時數量按照實際過磅計量。如出庫時雜質含量超過標準規定一定限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扣量。
回應
自己查能查出啥來?會不會監守自盜?
這個相當於國家糧食局了,不能算自己查!要不然上級紀檢監察查辦案件也是不是都算自己查自己?
“最純淨之水”?研究人員在這個法國品牌礦泉水中發現殺菌劑殘留! 2020-07-14
法國品牌依雲礦泉水因其源自阿爾卑斯山心臟地帶,一些消費者將其稱為“最純淨之水”。
據《瑞士資訊》(swissinfo)報導,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依雲礦泉水中發現一種被禁用的2B類致癌物殺菌劑——百菌清(Chlorothalonil )的殘留物。
雖然每升6納克的濃度對健康影響不大,但這個結果還是讓科學界感到震驚。依雲礦泉水源自阿爾卑斯山心臟地帶,,幾乎不受人類影響,也依然含有殺菌劑殘留,這一事實讓人震驚。但這並不是瑞士當地首次在飲用水中發現百菌清,在瑞士26個州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其飲用水中所含百菌清超標。在部分地區,百菌清含量甚至超標十倍。
依雲水最早於1826年裝瓶,自1970年以來一直由法國達能(Danone)所擁有。依雲的水源位於日內瓦湖南岸埃維昂萊班(Évian-les-Bains)附近。
進入中國市場以後,依雲礦泉水屢次發生品質問題。
2006年9月,有4批次共21萬多升品質不合格。
2007年,有5個集裝箱共118噸因微生物總數超標準,無法通過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檢測。
2011年1月,亞硝酸鹽超標,11月再次超標
依雲礦泉水屢陷“品質門”,從2007年開始,就引發了輿論的討論和反思:
依雲屢上黑榜,何以成為國內奢侈品牌?
有網友則直言,不是價格貴的和所謂高端的就一定好:原裝進口的500ml依雲礦泉水價格約為6.63元/瓶。
日本自來水可生飲?曝日人不喝關鍵 2019/09/04 鄭玉如
WTO節目上日本來賓指,生飲自來水要看地區
在台灣沒有人會直接喝自來水,基本上都會先煮沸再飲用,而日本則是以「可生飲自來水」為名,但真的是如此嗎?日前有一名網友,與母親至日本玩,但母親卻很難接受直接喝自來水,讓他相當不解,於是PO文詢問網友是否敢生飲,引發網友討論。
有網友曝親身經歷「我是去鳥取那一帶,我喝兩天拉兩天,最後認命自己燒水,美國我也是聽說可以生飲,但自己實測還是不太行」、「之前留學的時候喝了四年,還活著」、「日本的絕對可以,我有日本朋友也都直接生飲啊,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還有人指,每個地區水質不同「日本人都不敢喝好嗎?尤其東京的」、「喝啊!京都的自來水超好喝」、「東京有的消毒水味很重」、「東京的自來水超臭」、「看好不好喝而定,北海道的有回甘」、「在北海道讀書的時候喝很爽,淨水場在附近而已,水有夠好喝」。
還有人內行人指「我現在住大阪,很多日本人也都是買大瓶子去超市裝水,主要應該是大樓管線老舊,直接喝鏽味滿明顯的」、「別傻了!日本人親口跟我說,他們也不喝的,不過日本人的水很便宜,2L不用100 日圓」、「管線有更新過就可以」,也有人貼出WTO節目,其中日本來賓就指,生飲自來水要看地區,鄉下的水比都市乾淨,而東京大多沒人敢生喝。
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與民進黨立委何志偉05/11召開記者會,痛批中原大學只要陸生不要尊嚴踐踏國格,原因在於招在課堂上點名陸生「武漢肺炎」(回應:大學是講求學術自由的地方,就算不接受對方的談意識形態,也要有民主修養一笑置之,畢竟台灣是民主自由的社會,不是大陸一言堂的專制社會。 在綠獨下媒體、校園更是變相的獨言堂!有怎樣的817+1450學生,就有怎樣的老師.)
瘟疫哲學
釋曰佛無分別心,眾生皆有佛性。老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病毒自然對人類也一視同仁,不分國族、政體,都會演化出肆孽之道。但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以2020肆孽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為例,由下列相關新聞資料可知,愈有正知(病毒的肆孽之道)正信(知恥近乎勇)正行(勇於普查與隔離)者如中韓星,愈能違抗天孽,此乃真佛系防疫也。反之,愈是無知無恥(造謠信謠國族歧視政體鬥爭)無能(普查隔離很能歧視鬥爭)者如義英美日印(台港獨),不查當沒事、一查嚇死人,此乃假佛系真自孽也。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新聞資料
.......
首個省級野生動物養殖退出補償方案200-05-15公佈,其中竹鼠每公斤75元
5月15日,湖南省政府發佈《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提出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對依規退出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給予一定補償,對禁食後停止養殖的在養野生動物進行妥善處置。
《意見》提出,湖南省行政區域內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省地方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國家保護的“三有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家畜家禽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不在禁食之列。
同時,《意見》指出,將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加強市場和網路交易平臺執法監管,防止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流入市場、餐館、酒店,加大打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力度。公安、農業農村、郵政、海關等相關部門要按職責做好野生動物保護與執法監管。
消息一出,在相關報導的評論區,網友開始清一色的cue因養殖和烹飪竹鼠而出名的視頻博主“華農兄弟”……
回應
不是我不環保不愛動物,家禽畜牧那個不是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雖有補償,我還是反對一刀切的政策。
當初張嘴就來源頭是市場的野生動物,現在又說要尊重科學。
接觸觀察者網以來,最大的收穫,就是慢慢知道了自己有多年少輕狂,愚蠢自大。比如看過這條新聞,多少網友非要將新冠與食用野生動物掛上鉤。
只要攝入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脂肪囤積、胰島素抗性和脂肪肝,與飲食結構無關。如果某人的能量消耗量很大,且攝入的熱量符合應有水準,就算飲食中含有大量果糖或其它糖類,身體也不會受不了。
比如運動員的糖類消耗量往往高於常人,但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卻很低,因為攝入的多餘果糖會在運動過程中被代謝掉,從而增加其運動表現。
將糖類“妖魔化”並不可取
雖然當前的指導原則建議,添加糖提供的熱量不應超過單日總攝入熱量的5%,但營養學家指出,真正健康、均衡的食譜對每個人而言都有所不同。
我們不該給食物貼上“好”或“壞”的標籤,這種做法並不健康。把糖變成一種禁忌只會增加它的誘惑力。
美國詹姆斯•麥迪森大學副教授艾倫一直在研究宗教與科學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我們把糖視作惡魔的原因很簡單:歷史上的人類總會把自己最難抵擋的事物妖魔化。而如今,我們又將糖類妖魔化,希望借此培養自己在渴望面前的自控力。
糖會帶來很強的愉悅感,所以我們不得不將其視作一種強烈的罪惡。當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非好即壞時,就無法想像這種罪惡能夠以介於好壞之間的形式存在。我們對糖的態度就是如此。
用如此極端的態度看待事物會令我們對自己的飲食感到焦慮,每天都要冥思苦想自己該吃什麼。杜絕糖的攝入甚至可能產生反作用,因為你可能會用熱量更高的食物(比如脂肪)代替糖類。
此外,在圍繞糖進行討論時,我們往往會把含有添加糖、但缺乏其它必備營養物的食品和飲料(比如軟飲料)和含有糖分的健康食物(比如水果)混為一談。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令28歲的瑞典人蒂娜(Tina Grundin)大傷腦筋。她一度認為所有的糖都不健康,因此採用了高蛋白、高脂肪的素食飲食習慣,結果因此患上了進食障礙症。
如今,我們一年到頭都可以隨時享用充足的糖分。現代人的糖分攝入遠遠不如遠古時期那麼健康。如今,糖已經變成了威脅公眾健康的頭號公敵:政府開始對糖收稅,學校和醫院不再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糖果,專家甚至建議把糖從日常飲食中徹底剔除出去。
最新研究發現,吃糖更多的人更易患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但這也許不是吃糖的錯。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能證明糖除了熱量過高之外、對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的果糖攝入量若超過150克,就會降低胰島素敏感度,從而增加患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疾病的風險。但研究人員也總結道,通常在攝入大量糖分之外、攝入的熱量也過量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而且對健康的影響更可能是因為,攝入糖分會增加卡路里過量的幾率,而不單單是糖本身的作用。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人指出,把某種食物“妖魔化”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會導致人們產生誤解,甚至拒絕食用維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
研究人員總結道,雖然軟飲料攝入量和糖分添加量與肥胖人數同步增長,但這種相關性太過寬泛。
而且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高果糖玉米糖漿是造成“肥胖危機”的主因。一些專家指出,在過去十年間,全世界數個國家的糖漿消費量都在不斷降低,但肥胖水準卻不減反增。比如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幾乎不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地區,也廣泛存在肥胖和糖尿病等問題。
可見高果糖葡萄糖漿並不是唯一有問題的糖類。其它添加糖,尤其是果糖,也與多種健康問題脫不了干係。
首先,果糖可能容易引發心臟病。肝臟細胞在分解果糖時,最終產物之一就是甘油三酸脂。這種脂肪會逐漸在肝細胞中積聚,如果進入血液,就會在動脈壁上越積越多,形成脂肪構成的動脈硬塊。
一項研究似乎也支持這一觀點:與日常攝入熱量只有不到10%來自添加糖的人相比,這一比例超過25%的人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是前者的兩倍。二型糖尿病的發生也與攝入添加糖有關。上世紀90年代的兩項大型研究發現,每天飲用一瓶以上軟飲料或果汁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幾率是很少喝飲料的女性的兩倍。
糖並不是引發疾病的直接原因
但這同樣不能證明糖分是否真的會引發心臟病或糖尿病,造成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壓的主因應當是過度熱量攝入,糖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Cell揭秘:為啥會挑食?原來腸道微生物才是真正的食客 2020-04-14 新浪科技
美食色香味俱全方得歡心。究竟是什麼在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呢?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Jeffrey Gordon及其同事在最新一項研究中對此給出了解答:或許“看不見的腸道微生物”才是影響我們對事物選擇的“真正食客”。該研究結果已於9月19日發表在國際重磅期刊《Cell》雜誌上。
研究人員挑選出有著一組相似腸道微生物的小鼠進行培養,首先為他們投喂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培養出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相似的20種不同種類。接著,改變它們的飲食,給其投喂由34種蔬果蔬菜製成的合成纖維製品,觀察愛飲食的改變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以及攝取更多的膳食纖維是否能夠促進微生物組中有益代謝酶的表達。
試驗觀察發現,不同的腸道微生物有著不同的“口味”。有的愛吃蛋白質,脂肪或碳水,有的則更喜歡膳食纖維。並且當它們獲得最愛的食物時,它們的“隊伍”就會變得更加龐大。
所以,當你開始“挑食”時,你原本均衡的腸道微生物開始 “失衡”,當你一直“偏愛”某種食物時,或許是這逐漸隊伍龐大的“食客”發出的需求信號。
糖分“妖魔化”:真的對健康有害嗎? 2020-04-20 新浪科技
各類複雜和簡單碳水化合物其實也是由糖類分子構成的,消化後可以水解成葡萄糖,供細胞產生能量,維持我們聰明大腦的運轉。複雜碳水化合物比如全粒穀物和蔬菜,簡單碳水化合物則更容易消化,可以迅速向血液中釋放糖分,比如我們日常食物中含有的果糖、乳糖、蔗糖、葡萄糖、以及人造玉米糖漿等其它糖類。
人類一度只有在水果成熟的那幾個月裡才能接觸到糖分。大約8萬年前,人類偶爾才能吃到水果嘗到糖的甜味,因為大多數水果都被鳥兒搶去了。
在16世紀之前,只有富人才吃得起糖。但隨著殖民貿易,糖逐漸變得越來越普及。到了上世紀60年代,人們發明了將葡萄糖大規模轉化為乳糖的技術,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果糖和葡萄糖的濃縮物——高果糖玉米糖漿。
《自然》:代糖騙不過腸道! 2020-04-20 新浪科技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的Hwei-Ee Tan和Charles S。 Zuker等研究發現,除了在舌頭上產生甜味,葡萄糖還能直接作用在腸道,通過腦腸軸,不依賴味覺而產生對糖的偏好。這一途徑恰恰是安賽蜜等人工甜味劑所缺少的。
甜味由舌頭和上顎上的甜味受體感受。不過研究發現,敲除了甜味受體,嘗不到甜味的小鼠,依然會產生對糖的偏好。本身就缺乏甜味感受器的貓,有時也會跟鏟屎官要糖吃。
研究人員先是給小鼠提供了一瓶糖水和一瓶自來水,如預期的那樣,野生型的小鼠嗜甜,幾乎只會去喝糖水。
而小鼠在面對糖水和甜度相當的人工甜味劑安賽蜜溶液時,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最初,小鼠在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偏好,飲用糖水和安賽蜜溶液的次數差不多。但到了1天后,小鼠就幾乎只會去喝糖水了。甚至敲除了甜味受體,嘗不到甜味的小鼠,1天后也會明顯的偏好糖水。
這種對糖的偏好並不是出於糖中所含的熱量。使用一種機體無法代謝,不能產生熱量的葡萄糖類似物——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MDG),也可以像葡萄糖一樣,讓小鼠對其產生偏好。
研究發現,飲用糖水後,小鼠的孤束核尾側部(cNST)有明顯興奮,而飲用安賽蜜溶液和水之後,這部分腦區的活動很弱。
為了明確是哪一段消化道感受到了糖,研究人員直接把導管插入了小鼠十二指腸球部,並在其下方大約12cm打開一個出口讓糖水流出,相當於截取了小鼠的十二指腸和一部分空腸。在向這一段腸道中灌入糖水或MDG溶液後,小鼠cNST都產生了明顯的興奮,而切斷迷走神經後,糖水引起的cNST興奮也消失了。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腸道中感受糖的,正是用來吸收葡萄糖的SGLT-1。而不通過SGLT-1吸收的果糖和半乳糖,也不能引起cNST的興奮。
也就是說,除了舌頭上感覺到的甜味外,葡萄糖還可以被腸道中的SGLT-1感受,通過迷走神經引起cNST興奮,產生對糖的偏好。
研究人員計畫進一步研究腸道中這一感受糖的神經通路,與大腦中管理獎勵、進食、情感等等其它部分的聯繫,以更好地理解喜歡吃糖的根源。
https://tech.sina.com.cn/d/f/2020-04-20/doc-iirczymi7279645.shtml
代糖和真糖一起吃會導致大腦對糖不敏感 2020-03-17 新浪科技
近期《細胞代謝》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論文,與之前科學家所認為的不同,研究者們發現,同時攝入甜味劑三氯蔗糖和碳水化合物,竟然會損害糖代謝功能,反而單獨吃代糖或真糖並沒有什麼影響。
這種代謝障礙與大腦對糖的反應減弱有關,雖然參加試驗的志願者並沒有覺得味覺有改變。
志願者:我覺得挺甜阿。
大腦: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糖是個好東西,也是個壞東西——甜甜的味覺讓人幸福,而吃多了含有大量糖的各種飲料和食品則會導致肥胖以及相關的一系列代謝疾病。由此而生的,就是那些既甜甜又無負擔的低熱量甜味劑(LCS),以三氯蔗糖為代表的各種代糖。
不過代糖的健康爭議一直都沒有停歇過。沒熱量就高枕無憂了?顯然不是這樣。
很多人體研究報告顯示,使用代糖與體重增加和糖尿病風險上升相關;但是同時也有完全相反的結論,顯示代糖可以説明人類改善BMI、成功減重;當然,也有科學家做完了試驗,發現代糖和大家身上那幾斤肉沒啥關係。
當然了,可能也是大家做研究的方法有問題。
動物研究就更別提了,甚至還有三篇論文得出三個互斥結論這種奇景。
目前已經有了幾個假說。從外周角度來說,代糖能夠結合胰腺和腸道中的味覺受體,從而影響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1和GLUT2,或通過促進腸降血糖素釋放來改變葡萄糖代謝;從中樞神經角度,也有“甜味-能量解耦假設”,認為神經對甜味的識別與能量攝入脫鉤,使得機體對甜味的反應減弱。
這個假說的意思就是,使用代糖代替真糖,雖然感知到了一樣的甜味,但是實際攝入的熱量是完全不同的,代糖熱量很低或沒有熱量,這就會使得正常的葡萄糖代謝反應減弱,並導致隨後的葡萄糖耐量下降。
…….
如果解耦假說成立,我們可以想到,喝代糖飲料組的志願者們應該能夠表現出代謝障礙。
但結果和預想的大不相同。
總的來說,代糖和真糖本身似乎並不會影響糖代謝,但是同時攝入三氯蔗糖和碳水化合物,就會短期影響代謝功能並導致大腦對甜味的敏感性降低。
當然了,這項研究還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說只研究三氯蔗糖這一種代糖,樣本量也不算大,試驗期間也比較短,還沒有研究這種代謝障礙是否可逆。
https://tech.sina.com.cn/d/f/2020-03-17/doc-iimxyqwa1060896.shtml
王仁湘:明明有分餐制傳統,中國人為何最終選擇了圍桌會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2020-03-16
導讀
疫情期間,關於分餐的呼籲與建議常常不絕於耳畔。其實,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宴飲方式。
國人聚會,不論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館,如果是享用中餐,一般都是採用圍桌會食的方式,隆重熱烈的氣氛會深深感染每一個與宴者。這種親密接觸的會食方式,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傳統,甚至一些金髮碧眼者也偶爾以會食為一樂事。這種親密交流的結果,是將各人特有的那些菌種毫無保留地傳播給了同桌共餐的人,人們在歡快醉飽之時自然是感覺不到這樣的危險已經逼近了。
回應
其實只要配備公筷公羹,就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染。
其實很多反對分餐的人不知道,身邊有過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朋友應該深有感觸,有一位同事就是因為跟這樣的人一起合租而且一起做飯感染的。
請不要傳謠!與乙肝患者共住、共餐8年,並未有感染和傳播,乙肝病毒僅通過血液、母乳、體液傳播,科學家和防疫專家已經無數次闢謠,同餐飲食並不會傳染,您這樣汙名化乙肝病毒攜帶者非常不合適!一個無抗體的成年人即使感染乙肝病毒,94%以上也會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並產生抗體。甲肝通過糞-口傳播,但甲肝是自限性,不會慢性化。
上千年的時間已經證明,圍餐制的衛生問題不是問題,人體內有上千種細菌,沒那麼嬌氣,分餐得增加多少餐具?增加多少清洗用水?
https://www.guancha.cn/wangrenxiang/2020_03_16_541832.shtml
除了抑制生長發育和產卵,微孢子還能讓蝗蟲喪失“社交”的欲望,抑制群集行為,安於做佛系散居“單身蝗”,從可持續發展上講,這比直接殺死它們更有意義,不然雞、鴨、鳥兒們吃什麼呢?
第一種生物農藥可以歸結為導致“蝗蟲癌症”的各種微生物,卻人畜無害,有利於生物多樣性,所以受到各國的重視。
第二種生物農藥是提取或合成的蝗蟲、植物的化學成分。例如,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多的是成蝗聚集資訊素,顧名思義,能讓蝗蟲聚集到一起,主要活性成分就是之前提到過的苯乙腈。這種物質能提高蝗蟲幼蟲(蝗蝻)對農藥的敏感性,用苯乙腈處理過的蝗蝻,只需要更少的農藥就能殺死;另一方面還可以用苯乙腈把成蟲吸引到一個地方聚會,再集中消滅,精准打擊。
從植物中也發現了一些對蝗蟲有效果的成分,如最早研究利用的印楝素,它能夠破壞蝗蟲口器的化學感應器官,讓它們吃什麼都味同嚼蠟,對一切食物喪失欲望,即便勉強吃兩口,印楝素對腸道消化酶的作用還會抑制營養吸收。蝗蟲對此表示:“我實在是太難了。”
未來展望
除了以上方法,隨著人們對蝗蟲的研究日益深入,人們還會通過多種植大豆、苜蓿等蝗蟲不喜歡吃的作物、增加植被數量、改造蝗蟲產卵地等各種手段進行綜合防治。
https://news.sina.com.cn/s/2020-02-22/doc-iimxyqvz5025414.shtml
蝗蟲危害中國數千年,為何短短幾十年便在中國“銷聲匿跡”? 2020-02-22 中國經營報
近日來,肆虐多國的4000億蝗災引發全球關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如果不加以遏制,蝗蟲數量到6月可能會漲至目前數量的500倍。
這也令我國的民眾開始擔心,蝗蟲大軍會不會跨越千山萬水席捲而來。
所幸的是,專家很快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由於高山阻隔、地理因素差異,此次的沙漠蝗對中國的危害很有限。
但要知道,蝗災此前已經困擾了中國人數千年之久,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依舊是一個難題,想靠牧雞和全國“吃貨”把蝗蟲吃成稀有物種或許有些過於樂觀了。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中國戰勝蝗蟲到底靠的是什麼?
全民動員鬥蝗蟲
1943~1945年,中國正處於戰亂時期,長期的乾旱加上各水系頻繁氾濫決口,給蝗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遮天蔽日的蝗蟲不斷地吞噬承載人們希望的禾苗。於是在當時的革命根據地,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滅蝗總動員就此展開。……
新時代的滅蝗方式
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我國終於告別了飛蝗災害頻發的歷史,不過主要的治理手段仍是化學農藥。起初效果很顯著,但由於化學農藥的濫用,生態被破壞,天敵被“誤殺”,蝗蟲也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反而導致蝗災發生頻率上升。
這時,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了“生物防治”,簡言之就是這種手段只會殺滅蝗蟲,對生態環境卻很友好。
雞鴨可不能吃光蝗蟲
神奇的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就是一些微生物或者提取的化學物質,它們專門針對蝗蟲,要麼讓它們生病,要麼讓它們不孕不育,卻不像化學農藥那樣無差別殺傷。
第一個要介紹的是蝗蟲病原微生物,包括微孢子、真菌、細菌、病毒等。以蝗蟲微孢子為例,一旦蝗蟲吃了含有這種微孢子的食物,孢子就會在它們體內迅速繁殖,消耗宿主的能源物質,使它們生長畸形、壽命縮短,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而且這種微孢子還極易傳染,最喜歡蝗蟲成群結隊湊熱鬧。我國1986年從美國引進了蝗蟲微孢子後,累積防治蝗蟲的面積達到1000多萬畝。在內蒙古和青海草原使用微孢子9年後,依舊在草原蝗蟲體內有較高的寄生率。
這些結論,就是味之素公司砸下1000萬美元(約台幣3億元),準備展開三年公關運動所要傳遞的訊息。帶領味之素公司這項運動的雷恩斯說:「毫無疑問,味精是一項安全的食物成分。」
這項訊息主要針對美國,味之素公司在美國舉辦了「世界鮮味論壇」,並邀請食品專家來想要導正公眾輿論。
味精曾受美國廚師的歡迎,以Accent品牌銷售,但味之素現在多半直接將味精賣給企業,這些企業將味精添加在洋芋片、沙拉醬等產品中。
從食品科學家麥吉到米其林星級廚師張錫鎬等權威人士,都反對味精不安全的說法。
在東京經營料理學校Tokyo Cook的增田和美(音譯)說,在日本,關於味精的爭論並不多。
她的學生被教導從昆布等傳統食材中提取鮮味,但她認為,使用含有味精成分的高湯塊沒什麼不對,尤其是對沒什麼時間熬高湯的一般家庭來說。
她笑道:「味精並不是太大的爭議,只是用味精做菜有點像作弊。我在料理學校並不常用,但我想很多日本家庭經常使用。」
雷恩斯甚至認為,味精對健康有好處,因為食物加了味精就可以少加點鹽分,但研究味精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何卡(音譯〉則呼籲謹慎看待此事。何卡說:「安全與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糖是安全的,但可能不健康。反式脂肪不是毒藥,但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雷恩斯表示,味之素公司並不指望改變所有人想法,但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我們只是想讓人們知道,鮮味的成分就是味精,是一樣的東西」。
日本食品大廠砸重金 要改變味精的壞名聲 2020-01-25 聯合報
一般人印象中,味精是不健康的化學物質,吃多可能傷身。事實上,很少有調味品像味精的爭議性這麼大,但多數科學家認為味精是安全的,日本食品公司味之素正嘗試徹底修復它的名聲,打破外界刻板印象。
法新社報導,簡稱為MSG、又稱麩胺酸鈉的味精,其實廣泛用於高湯塊、洋芋片、沙拉醬中。商業販售的味精是由日本人池田菊苗發明,他還創建味之素公司,並在國內外銷售該產品。該公司在東京郊外工廠的參觀人潮經常絡繹不絕,遊客在那品嚐有添加味精跟沒添加味精的味噌湯,並跟該公司吉祥物味之素熊貓自拍。
但在某些地方,味精被認為有礙健康,造成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出汗和臉潮紅。
這種壞名聲可追溯到1968年,當時美國華裔醫生何文國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投稿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美國的中國菜餐廳吃飯後出現的症狀,包括「脖子後方有些發麻、全身虛弱跟心悸」,並稱自己的中國朋友也有類似症狀。
何文國提出一些可能原因,包括醬油、料理專用的酒、味精或是菜色含鈉量太高,並建議「醫學界朋友」研究這種「特殊症狀」。
這篇文章被媒體挑出來廣泛報導,味精自此便跟有害健康產生連結。
然而,多數科學研究顯示,「中餐廳症候群」是個迷思。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味精標記為「安全」(GRAS)食品成分,跟鹽、玉米糖漿或咖啡因一樣。歐洲、澳洲與其他地方的食品衛生當局也都認為味精是安全的。
研究味精的德州農工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伍國耀說:「聲稱在食品中加入味精會讓人罹患『中餐廳症候群』的說法,其實毫無根據。」
一些指稱味精有害的實驗,使用了極高劑量或直接將它注射至動物肌肉或大腦組織中。伍國耀說:「管控良好的科學實驗並未顯示健康的人或動物食用味精後出現任何不良影響。」
在高壓電場“過”一下 食品保鮮期大大提高 2019-12-30新浪科技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發佈了一項新型冷殺菌保鮮包裝技術,採用了先保鮮包裝後冷殺菌的方法,將食品放在低溫等離子電場中“過”一下,在保證生鮮高品質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殺菌率和貨架保鮮期,該技術目前已經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4項。
與目前廣泛採用的熱源等殺菌技術相比,殺菌過程中溫度不升高或升高很低,能量消耗少,既能高效殺菌又保證了產品的色、香、味等。
低溫等離子體冷殺菌核心技術裝備與MAP氣調保鮮包裝緊密結合,產生殺菌作用的等離子體來源於包裝內部氣體,食品通過生產線被輸送到高壓電場“過”一下,利用食品周圍介質產生光電子、離子和自由基團,與微生物表面接觸導致其細胞被破壞,從而達到殺菌效果;整個過程一改傳統的先殺菌、再包裝,變為先包裝、後殺菌,大大降低了包裝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和化學殘留。
生菜的保質期能從2—3天延長至8天以上,殺菌率超過90%,降解農藥51%以上,整個殺菌過程能耗很低,30秒即可完成一次殺菌,非常適合大規模自動化生產。
中央儲備凍豬肉再投2萬噸 已累計投放22萬噸
中國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2020-01-06表示,將出庫投放競價交易2萬噸儲備凍豬肉,據記者統計,2019年9月以來,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共組織實施九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工作,累計投放量達到22萬噸。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做好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全面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扎實做好豬肉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供穩價工作,切實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需求,注意防止物價聯動上漲。
相關新聞
農業部: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周回落降幅超20%
農業部:因非洲豬瘟疫情已撲殺生豬119.3萬頭
農業部:中央和地方恢復生豬生產的政策效果顯現,全國生豬存欄止降回升
大陸境內非洲豬瘟疫區全部解除封鎖 2019-7-5 旺報
與中國領土接壤的亞洲9國淪為非洲豬瘟疫區,越南全境淪已撲殺470萬頭豬,海峽(楨:?)救了台日 2019-09-18 信傳媒
東帝汶(9-28)印尼(12-13)爆發非洲豬瘟,亞洲11國成疫區.
韓國10款空氣炸鍋檢測報告:4款炸後致癌物超標
不少韓國人愛吃炸雞等煎炸食品,以“無油烹飪更健康”為賣點的“空氣炸鍋”在當地受到歡迎。
不過,2019-12-25,韓國消費者院公佈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市面在售的10款空氣炸鍋,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在烹飪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危害健康的物質。
根據檢測結果,把冷凍薯條置於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再按照產品說明書來烹飪的話,10款空氣炸鍋中有4款炸出來的薯條,被檢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的含量超出歐盟安全標準,最嚴重的超標兩倍多。即使不放入食用油,薯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經過長時間的高溫烹飪以後,還是會產生丙烯醯胺。如果烹飪的量少,而烹飪時間又很長,每公斤薯條產生的丙烯醯胺能達到1720微克,歐盟的安全標準是500微克,消費者在烹飪時,一定不要炸過頭。
2018年韓國的空氣炸鍋銷量達到了28.7萬個,比2017年增長約286%,售價在1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00元)上下浮動。空氣炸鍋主要的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和雙職工家庭,他們用空氣炸鍋最常烹飪的菜品包括炸雞、炸薯條、煎餃和烤五花肉等。
韓國某電子產品銷售企業負責人 韓錦熙:廚房用品的整體銷售中,空氣炸鍋已占到30%的份額,由於沒有油煙味等優點,購買的人還在增多。
溫度過高易致營養流失 產生致癌物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空氣炸鍋的原理是將鍋內空氣加熱,在密閉空間內形成迴圈熱流,使食物在變熟的同時失去水分,最終變得像煎炸一樣酥脆。
空氣炸鍋工作時,容器內部溫度在180℃~200℃之間,而且烹飪時間有時還會長於油鍋煎炸。長時間的高溫加熱會造成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素的丟失。
它加熱的原理大致相當於烤,烤得越焦黃,致癌物含量就越高。所以,偶爾吃可以。
回應
南朝鮮的手機,洗衣機都會爆炸。看到標題“空氣炸”鍋這名字就嚇了一跳,以為是三星新研發的空氣動力武器。
韓國神話一步步破滅
空氣炸鍋又不是啥新東西,幾年前就買了個飛利浦的,這東西其實油煙還是有的,最好不要在室內使用。好處無非就是定時後不用管,可以同時去做其他菜,提高做飯的效率。用完後比一般的鍋要難洗,因為要拆開來才能洗的乾淨,只做一個菜的話感覺不划算。
科學家稱純吃素未必更環保 肉類對地球生物更重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019-11-27報導,愛丁堡大學和蘇格蘭農村學院的專家說,環保遊說人士鼓吹未經證實的“肉是邪惡的”言論,讓農民日益感到自己被妖魔化。
“常有人聲稱,純素能將土地使用降至最低水準,而已經做過的模型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儘管畜牧生產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有著眾多成本及益處,但其成本最近受到的關注可能遠超某些益處。”
“肉類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它是膳食中蛋白質、能量、高生物利用度的微量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即使是少量動物源性食品,對兒童的發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純素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純素主義者,將對英國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飼養動物供人食用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
研究人員目前正試圖養殖更環保的牛,它們長得較快、吃得較少,最好的牛和最差的牛的甲烷排放量相差約30%,如果所有英國農民都使用最高效的牛,能使碳排放量減少1/3。
回應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要保持營養均衡,我們必須吃蔬菜、水果、肉類等食物,同時還要吃蛋白質類等食物。
愛吃肉的科學家自然會如此說。
說得再多也沒毛用 一樣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 疫苗有害 電吹風的輻射能把人射死
環保少女被寫入瑞典中學教材,學生還被要求嘲諷質疑者...2019-11-30 觀察者網
回應
這個聖人的臉上總能看到西方童話故事裡巫婆的邪氣,只差一個黑斗篷跟一把掃帚!
學校立雕像,各地建生祠,這才能體現對聖人的尊重!
現在封聖的門檻也太低了,那些鄉下小廟連豬八戒都供上了。
美國蘿蔓生菜爆大腸桿菌汙染 食藥署加強進口管制 2019-11-28 聯合報
三明治、沙拉常使用的蘿蔓生菜,在美國加州傳出大腸桿菌汙染。衛福部食藥署今起將加強管制,美國輸入的「蘿蔓生菜」或品名含「romaine」或等同字義產品,需檢附美國食品安全主管機關證明檔,證實產地及無汙染,否則暫停輸入查驗申請,管制期為時一個月,且不排除延長管制時間。
食藥署也提醒,民眾中如有已購買且尚未食用的美國蘿蔓生菜,建議不要食用,或煮熟再吃,若有身體不適情形,應盡速就醫。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姿婷表示,接獲美國疾病管制署(CDC)訊息,美國加州薩利納斯(Salinas)種植的蘿蔓生菜受到「O157:H7型大腸桿菌」汙染,通報六十多例。
廖姿婷表示,食藥署統計,今年一月至今,蘿蔓生菜總進口量約四千公噸,約八到九成來自美國,但自九月起,國內就沒有從汙染地區進口蘿蔓生菜。食藥署將持續觀察美國主管機關調查情形,並請美方盡速提供相關資訊,應落實輸台食品源頭管理。
「O157:H7型大腸桿菌」為出血型大腸桿菌,感染恐造成腹瀉、嘔吐、腸內出血,嚴重還可能致命。美國曾發生漢堡烹調不當而爆發流行,甚至導致死亡。
茶袋含塑膠微粒 醫師:防水層恐有致癌風險 2019-09-27 聯合報
據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所刊加拿大大學研究發現,部分茶袋可能會在熱水裡釋出數十億顆塑膠微粒,呼籲進一步研究對健康的影響。醫師表示,得看茶袋本身成分,若含塑化劑,長久喝入體內恐致乳癌風險。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錢建文對此研究感到訝異,他說此研究應會讓民眾感到震驚,因台灣不少民眾有喝茶習慣,而茶袋沖泡方式便利,也有不少擁護者。
錢建文說,針對上述研究得分兩層面來看,一是得看該茶袋本身是否含有塑化劑,若有而沖泡並長期飲用,對人體的內分泌、荷爾蒙都會造成影響,如女性造成罹患乳癌的比例就會上升。
錢建文說,像副總統陳建仁以前的公衛研究中,也曾指出塑膠原料等物質,會擾亂人體正常的內分泌,而有致病、罹癌風險。
另一,則是得看該微粒中含有何種塑膠成分,錢建文說,塑膠微粒包括聚丙烯等,種類繁多,且易黏附有毒物質,需透過進一步檢驗才能得知對人體的傷害。
錢建文研判,該研究中的茶袋,可能就像民眾一般所用的紙餐具、茶杯般,外層都包有防水層,即塑膠膜,使其不易一泡就破,可能因此含有塑膠微粒。他建議應深入研究外,業者在製作茶袋時亦需不加防水層,減少危險因數。
速食麵市場低迷5年後回暖 兩大巨頭仍占超8成市場 2019-09-16 證券日報
中秋節期間,很多家庭都把大魚大肉大閘蟹擺上餐桌,但還是沒有擋住速食麵上熱搜。
尼爾森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速食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4%。 同時,從2013年到2018年,時隔五年,速食麵銷量重回400億包以上。
實際上,速食麵在我國市場“幾經沉浮”。2000年到2011年,國內速食麵市場曾經歷了“黃金十年”,銷量從178億包猛增到424.7億包。但是,2013年到2016年,國內速食麵銷量從462.2億包大幅下跌至385.2億包。
但有意思的是,隨著外賣補貼減少,以及外賣品質不斷下降,速食麵重回消費者視野。
近日,韓女士連續向《證券日報》記者推薦了兩次某品牌的番茄雞蛋速食麵,並再三強調“特別好吃”,經常買一箱速食麵囤在家裡,感覺比外賣乾淨,便宜,味道也很家常,不是以前傳統口味的速食麵。
2018年全世界速食麵銷量達到1036億包,而中國市場為402.5億包,占全球速食麵銷量近四成,排名第一,2019年中國速食麵銷量有望維持在400億包以上。
推陳出新迎合新消費群體。
今年上半年,康師傅實現營收304.95億元,同比下滑1.62%;淨利潤15.03億元,同比增長15.05%。其中,飲料業務實現營收183.67億元,同比下滑4.08%;而速食麵業務則實現營收115.44億元,同比增長6.38%。
而今年上半年,統一實現營收114.7億元,同比增長2.2%;淨利潤9.98億元,同比增長39.6%。其中,飲料業務實現營收67.95億元,同比增長0.6%;速食麵業務實現營收42.68億元,同比增長2.8%。
需要一提的是,在市場低迷期,各大速食麵企業開始轉變策略謀求轉型。
資料顯示,統一速食麵5元以上產品占比由2017年的21%上漲至2018年的26%,旗下高端產品湯達人在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達30%,營收規模超過19億元;康師傅售價較低的乾脆面銷售額同比下滑24%,而高端速食麵銷售額同比增長10.6%。
95後和00後已經成為消費主力,以10%的人數達到40%的消費力,他們的消費特點是價格脫敏、與眾不同、偏好嘗試新品和小眾產品。白象推出的三款產品正是迎合這樣的發展趨勢,並結合了白象本身擁有的管道、研發、行銷優勢。
回應
我寧願相信速食麵的防腐劑,也不信外賣的地溝油,很少點外賣,信不著。
速食麵地溝油都被妖魔化了
合成化學物比天然的更毒嗎?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2019-09-09 觀察者網
愛荷華州立大學毒理學博士生尼蘭賈納•克裡希南
許多人都認為化學物質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人造化學物質。在美國,為商業用途而合成的化學物質就多達8萬多種,而且其中許多未曾經過適當的安全測試就被釋放到了環境之中。
地球上毒性最強的五種化學物都是在自然界發現的。說起農藥,其實一些較新的人造農藥對人類來說是非常安全的,即便在高劑量時,它們的毒性也只同食鹽和阿司匹林一般。持續暴露在低劑量農藥(即在環境中發現的劑量)中的老鼠也沒有因此發生癌變或出現生長繁殖問題。事實上,植物產生的毒素與合成化學物質的致癌率是一樣的,而我們攝入的植物毒素要多得多。
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物質,只要劑量足夠高那麼便都是有害的。即便是水,在很短的時間內攝入過多的話也會稀釋血液中的鹽分,導致腦細胞膨脹。許多馬拉松運動員就是因為攝入過量的無鹽水而暈倒死亡的。
毒理學家認為在一定的劑量下,幾乎每種物質都是安全的。以肉毒菌為例,這是地球上毒性最強的物質,只需將50克這種毒素均勻的分配在全世界範圍內,就足以殺死所有人。但是,在非常微量的劑量下,它是可以被安全用於美容目的的肉毒桿菌。因此俗話說:“劑量決定毒性”。
然而有人可能會說,就算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某些化學物質會導致健康問題,但安全總比後悔好,因此要在健康問題出現之前限制化學物質的使用。這個說法看似合理,但它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幾乎所有事物都存在風險。走在外面要面臨被搶劫的風險;坐汽車和飛機旅行要面臨交通事故的風險;吃東西可能會攝入植物雌激素或有機殺蟲劑硫酸銅;哪怕是喝水都有可能攝入高水準的天然氟化物和砷。因此,我們需要瞭解概率:化學物質的暴露程度是否高到足以產生高概率的副作用?我們還需要知道使用替代化學藥品、或者根本不使用化學藥品的風險。…..
回應
真的沒必要“我們恨化學”,沒有化學合成,人類生活品質要下降太多了
方舟子就是一個噴子,看過他一篇論證涼茶有毒的文章,按照這篇文章的劑量,得每天吃上好幾公斤夏枯草。還得連續長期吃。在被夏枯草中毒之前,早就被夏枯草撐死。中醫的反對者總是抓住藥方裡某一味藥材有毒大做文章,每天劑量比我們的主食還要大得多,時間是要多長有多長。然後看中不中毒。
https://www.guancha.cn/NiranjanaKrishn/2019_09_09_517046.shtml
吸電子菸恐已致全美5死 官員籲先別抽
美國衛生官員2019/09/07表示,洛杉磯郡一位居民因為可能是吸電子菸導致的肺病過世,使全美類此死亡病例增至5起,因此呼籲民眾,暫時不要吸電子菸。
路透社報導,美國衛生官員表示,吸電子菸和肺部疾病之間的確切關聯目前還不清楚,民眾最好暫時不要抽電子菸。
洛杉磯郡衛生官員戴維斯(Muntu Davis)表示,這名死者是有潛在慢性健康問題的老年人,也是在吸電子菸一段時間後罹患嚴重突發性肺部疾病的12名洛杉磯郡病患之一。
戴維斯告訴媒體:「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不是非吸電子菸不可,那就暫時不要吸。的確還有許多未知數存在,還有許多資訊尚待蒐集。」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指出,伊利諾、印第安納、明尼蘇達和俄勒岡等州也都證實出現了類似死亡病例。這個中心目前正對全美450起電子菸可能造成肺部疾病的病例進行調查。
法新社報導,美國官員表示,全美至少5人因為吸電子菸喪命,吸電子菸已造成數百人罹患嚴重肺部疾病,有若干青少年接受了人工昏迷。
聯邦官員表示,目前實驗室的所有檢體中,無一檢出任何致病物質,但紐約調查人員表示,他們目前鎖定一種黑市流通含有維他命E油的大麻電子菸產品。
加州和明尼蘇達州衛生官員表示,兩起和電子菸有關的死亡案例,病患都是年長者,健康情況欠佳,當中至少一人曾用過內含四氫大麻酚(THC)產品。THC是大麻中主要的精神活性化合物。
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負責非傳染性疾病的代理副主任阿里亞斯( Ileana Arias)表示,目前可能和電子菸有關的肺部疾病病例超過450起,這個數字是上週公布數據的兩倍以上。
北卡羅來納州胸腔科醫師佛克斯(Daniel Fox)表示,他檢查的病人罹患非傳染性肺炎,也就是類脂性肺炎,這種肺炎發生在油或含脂物質進入肺部時。
紐約衛生部門表示,在針對州內吸完電子菸感到不適34人的大麻匣檢驗,發現了非常高濃度的維他命E油,因此調查重點鎖定這個方向。
維生素E 醋酸酯是一種常見的營養補充品,可以口服或塗抹在皮膚上,但吸入對人體有害。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代理局長夏普里斯(Ned Sharpless)表示, FDA知道這些報告,但在全國性的檢驗中,沒有哪一種物質,包括維他命E醋酸酯在每個樣本中都有發現。
不少病患通報吸食大麻電子菸,但也有些人表示,他們只吸內含尼古丁的產品。
看片救地球 「史上最髒A片」看完還能做環保! 2019/08/30 中時
欣賞「愛情動作片」可能是許多人紓壓或增進情趣的1種方式,不過現在看片也能救地球!知名色情影音網站「Pornhub」推出「史上最髒A片」(The Dirtiest Porn Ever),內容是一對男女在布滿垃圾的沙灘上「嘿咻」,每增加1次點擊率,網站就會捐款給英國海洋垃圾回收組織Ocean Polymers。
塑膠氾濫,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比魚還多 2019/08/30 中時
聯合國去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每年約有13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平均每1分鐘就有1卡車的塑膠廢棄物被倒入海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更直言,2050年左右,海洋的塑膠垃圾恐怕比魚還多。
塑膠垃圾已成海洋生物劊子手。網路上不乏讓人痛心的照片,一頭鯨魚擱淺喪命,剖開後發現體內有800公斤的塑膠垃圾;一頭鯨魚寶寶死了,因為吃了塑膠牙籤,胃穿孔。海鳥靠嗅覺找食物,黏在塑膠垃圾上的浮游物分解後發出的氣味和腐爛的海藻類似,因此信天翁等海鳥誤以為是食物而吞食,結果被塑奪命。海龜常將海裡的塑膠垃圾誤認為是水母,高達8、9成的海龜死後解剖,都被發現胃腸內含有大量塑膠垃圾。
不只海龜吃下塑膠袋,魚類吃下釣魚線,當塑膠袋進入海洋,我們以為眼不見為淨,但它下一步是進入食物鏈,再被人吃入肚裡,最終還是人類自己自食惡果。最可怕的是,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
海洋、海洋生物、飲水、空氣都已發現到含量驚人的塑膠微粒,不知不覺被人吸入體內、吃下肚裡,估計全球每人每週平均吃進的微塑膠(直徑5mm以下)有5公克之多,全年累積約250公克,相當於一周吃下一張信用卡的重量。其中瓶裝水是微塑膠的主要來源,有人甚至調侃,到底是在喝水還是喝塑膠。2018年的一項小型研究分析了荷蘭、日本、義大利等國的人體糞便,全部的樣本都發現了塑膠微粒,難道這也是一種實踐資源回收的方式嗎?
相關新聞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世衛組織:不會造成明顯健康風險 2019-08-26 新浪科技
72%橄欖油被吹噓為護膚配方,又是現代人在扯淡。72%橄欖油是因為,動物油脂有臭氣,在工業時代以前無法穩定的大批量完成除臭這一工藝,當時的肥皂不僅用來洗衣服,更多的是洗臉洗澡,所以只能選擇植物油脂,植物油脂皂化反應後,會有清香氣息(其實就是清新點的微臭)植物油脂裡面馬賽地區盛產橄欖油,72%的橄欖油的目的是,1,肥皂長期儲存失水後,品質不會大幅下跌。2,當時的草木灰這一類的鹼性物質,最多只能保證72%左右的油脂完全皂化。3,這個比例在保持品質的情況下,成本比較低。
而且,72%橄欖油的馬賽肥皂現在是不存在的,他只是現在一些行銷號仍然在吹噓的陳年舊事。且不說馬賽地區只剩下幾家造肥皂的廠子,還都是機械制皂。這些行銷號從來不說,1906年,馬賽肥皂標準就被修改了,63%的橄欖油或棕櫚油,9%的氫氧化鈉或者海鹽,28%的水。72%現在只是一種行銷噱頭。不信你問,哪家的“馬賽肥皂”不含棕櫚油?原因我前面說過了:1,棕櫚油便宜。2,棕櫚油起泡。
不要相信那些滿網賣手工皂的,都是瞎胡鬧。工業制皂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精確控制皂化反應,保證堿和油脂充分反應得到脂肪酸鹽,既不會油脂反應完了堿還富餘(這樣PH非常高,對皮膚真的就有了傷害作用),或者是堿反應完了,油脂有富餘(根本沒啥清潔作用),工業制皂可以保證充分的化學反應,而且可以控制PH值。
回應
我只用香皂洗澡啊!沐浴露讓我有種洗不乾淨的感覺,身上滑膩膩的。
我原來以為只有我那麼LOW只喜歡用香皂不喜歡沐浴露,原來還有人同好。我用沐浴露一段時間後,身上可以搓出泥來,後來就改回香皂了。
2,皂化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甘油,甘油在目前日化行業中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二(另一個是凡士林),合成甘油的成本很高,遠遠不如造香皂順帶取甘油來的成本低廉。所以各大廠家都是開足馬力生產香皂。
3,宣傳中所謂的衛生、除菌,其實就是瞎掰,沒有能殺死所有細菌的日化產品,所有的殺菌效果只是針對特定菌群(一般是腸道菌群)。而所謂洗掉99.9%的細菌,這個細菌真的是被洗掉的,而不是殺掉的,用香皂比用洗手液,都可以洗掉99.9%的細菌,沒有啥區別。就算論殺菌,你X膚佳的洗手液比上海的苯酚藥皂也差了好幾個段位。
4,有人說洗面乳/洗手液洗完了護膚效果好,因為不乾燥不緊繃。這話就是瞎扯淡。乾燥和緊繃來自於PH值,跟什麼潤膚沒關係,如果你的洗面乳洗完了真的有潤膚作用,那證明這個洗面乳你該扔了,因為它沒有盡到一款清潔用品的基本作用,就是清潔,洗完臉上還殘留著其他東西,明顯就是沒洗乾淨,難道你們以為表面活性劑會智慧識別汙物和護膚成分麼?香皂天生弱鹼性,這一點香皂比洗面乳是弱勢。雖然現代工業下,香皂的PH值可以做到完全可控,但是,皂化反應本身的特點導致了香皂肯定是弱鹼性物質,不能像表面活性劑一樣可以無限趨向於中性。但是這一點根本無所謂,因為如果你的皮膚連香皂弱鹼性都扛不住,那真的該看醫生了,這證明皮膚過於脆弱,俗稱有皮膚病。
基本的科普完成了。下面科普一些常識:
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馬賽肥皂根本不是靠“純手工”出名的,論純手工,他得管阿勒頗肥皂叫爺爺,也不是靠什麼美容護膚出名兒的,美容護膚請購買護膚品,清潔用品唯一的作用就是洗得越乾淨越好。相反,馬賽肥皂是在工業時代以前,靠規模生產高標準品質統一(也就是工業時代產品的基本要求)名揚天下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72%橄欖油,其餘成分只能是草木灰(後來是火堿,17世紀還沒有工業火堿)、鹽、水。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證每一塊肥皂品質都盡可能一致,保證洗淨能力強。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世衛組織:不會造成明顯健康風險 2019-08-26 新浪科技
美國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去年發現,許多知名品牌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膠顆粒。世衛承諾會對此展開調查,並於近日指出,就目前水準而言,飲用水中的微塑膠並不會產生健康風險。
世衛在有關該問題的首份報告中指出,微塑膠大顆粒、以及大多數較小顆粒都可以直接排出體外,不會被人體吸,就目前,微塑膠似乎並不會造成健康風險,但還需展開更多研究。
微塑膠指的是各種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如今,人們在河流、湖泊、飲用水、以及瓶裝水中都發現了它們的蹤跡。
為什麼有了洗手液和洗面乳和沐浴露,香皂還沒有被淘汰掉? 2019-08-25
做為一個常年只用香皂洗臉洗澡用過幾十個牌子上百種香皂的中年大叔,非常負責任的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非皂基表面活性劑(以下簡稱表面活性劑)取代香皂並不什麼衛生、可靠。實際上表面活性劑都是石油化合物,價格極其低廉,而且製備過程百分百會有二惡烷殘留,只是遠低於致病劑量。
只有個別情況下才會用到椰子油制取的椰油醯胺酸,無他,因為成本高。不信看你們的洗髮水、沐浴露,打頭一定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納),典型的石油化合物表面活性劑,便宜易得,安全廣普(目前看來),無懼硬水。而肥皂,必須使用天然油脂,日常洗澡用的香皂,不用能豬油,因為豬油會導致傷口癒合緩慢。
香皂用的油脂,一般以牛油居多,橄欖油因為成本高,用的少,近些年因為棕櫚油有近似橄欖油的洗感,又是天然的起泡劑,成本低廉,所以非常受歡迎。動物油脂皂化反應產生的脂肪酸鹽做基礎生產的東西才能叫香皂,否則只能叫其他的名字(參見多芬香塊)。香皂不同於是由表面活性劑,他直接接觸空氣,而且其本身並不穩定易被氧化,所以香皂用的香料都是一些高級貨,他要保證在潮濕、易氧化的環境中保持穩定的香味,而洗面乳洗手液的香料就簡單得多,因為環境穩定。
所以,其實香皂絕大多數情況下成本比洗手液/洗面乳高。也就是說,論高級,香皂笑而不語。
如何看待飽和脂肪,真相是什麼? 2019-08-09 新浪科技
如果你正在進行某種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法,比如生酮飲食或“原始人飲食法”,或者每天早上都在咖啡里加黃油或脂肪,那麼幾乎可以肯定,你會比官方推薦的攝入量攝入更多的飽和脂肪。
主流營養科學認為,過多的飽和脂肪會提高血液中的膽固醇水準,從而導致動脈“起皺”,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幾率。但一些科學家認為,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不是飽和脂肪,而是慢性炎症。
儘管如此,飽和脂肪並不像人們曾經認為的那樣直接有害,因為它只是影響心臟病風險的幾個飲食因素之一,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相互關聯的。更不用說,如果你從飲食中去掉一些飽和脂肪,那你可能會用其他東西來替代這些熱量。
然而,當用糖和精製澱粉(如白麵粉)取代飽和脂肪時,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實際上卻增加了。
實際上,這可能比完全不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量更糟糕。不幸的是,當食品行業開始生產低脂肪食品(比如即食食品、布丁和優酪乳)時,含糖量往往會上升,這很可能根本不會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構成飽和脂肪的某些飽和脂肪酸比其他飽和脂肪酸的危害要小。例如,硬脂酸大約占黑巧克力飽和脂肪的一半,但不會提高血液膽固醇。巧克力中另一種飽和脂肪酸——棕櫚酸——則不然,所以最好不要把整條巧克力都吃掉。
其他研究表明,食物成分之間的聯繫非常重要。例如,乳酪和優酪乳中的鈣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食物對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比培根等食物要小。鈣還有助於解釋食用乳製品(包括全脂乳製品)似乎與冠心病無關的觀察結果。需要指出的是,對這些研究持懷疑態度是很重要的,因為像許多營養研究一樣,它們顯示的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換句話說,吃更多乳製品的人可能只是總體上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樣重要的是,專注於乳製品的研究往往著眼於牛奶和優酪乳,而較少關注黃油或奶油。
但從總體來看,所有的證據都表明,最健康的飲食是攝入較多的水果、蔬菜、全穀物,以及堅果和油性魚類等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食物。
我們不應該只關注單個的營養成分,而應該關注整體飲食,包括大量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
陸泡麵造化 大師級口味顛覆味蕾 2019/08/12 旺報
從填飽肚子的果腹產品,到層出不窮的奇葩口味,充滿儀式感的花式吃法,泡麵在大陸吃貨心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美國諮詢公司里斯諮詢發布最新泡麵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世界泡麵銷量達到1036億包(碗),大陸市場為402.5億包,占全球泡麵銷量的38.85%世界第一。2014年達444億包,2015年起下跌,到2016僅385.2億包創新低。但從2018年開始明顯回暖,預計2019年有望回升到2014年的水準。
在大陸,如果對泡麵的口味認知還停留在紅燒牛肉、香菇燉雞或鮮蝦魚板麵,那就已經out了。跟十年前相比,人們在泡麵的口味上擁有更多選擇。除了香菜口味、鹹蛋黃口味、番茄雞蛋口味這樣的「入門級」,還有鴨脖子口味、小龍蝦味、酸辣肥腸味、花雕醉雞味甚至乳酪起司口味等奇葩進階版,各種奇葩口味應有盡有,看得眼花撩亂。
在眾多口味中,海鮮口味和老壇酸菜仍是大陸民眾對泡麵最主流的選擇。南海鮮、北酸菜,從地域分布看,一條長江不只地理上的南北分割線,也是泡麵口味的分野。
除了口味和食材多元化,「顏值黨」對包裝也提出更高要求。從適應在家簡餐的袋裝麵,到出差旅行果腹的杯狀、碗裝麵,近年來,又出現適合走親訪友或是做一頓富有儀式感的大餐的紙盒包裝泡麵。以康師傅Express速達麵館為例,麵盒內從餐具到食材一次配備齊全,更有大塊肉料包,儘管單盒售價高達30多人民幣,仍受到吃貨瘋搶,泡麵開盒的過程猶如享受一頓大餐。
緊跟年輕人 贏回市場
泡麵的用戶以95後居多,且近70%是女性,這也意味著在泡麵市場回暖背後,是口味創新、加強顏值的努力,緊跟年輕人喜好終於贏回市場。商家也在年輕人吃麵的儀式感和社交文化上進行多方面開拓。如今,將泡麵吃出法國餐的高級感,已經成為社交網路秀廚藝重要方向。
如何讓麵條Q彈爽滑,如何讓湯汁濃郁鮮香?泡麵做法遠不只是用開水一泡這麼單調。隨著線下「泡麵小食堂」實體店火爆,美食博主們也鎖定簡單易學的「花式泡麵做法」。例如,煮好的泡麵放入冷水中過一下,瀝水撈出,之後無論拌麵或炒麵,脫離湯汁的麵條都會更勁道。
更進階的還有泡麵披薩、微波牛奶火雞麵等網紅做法。首先泡麵披薩需要將醬料包與雞蛋、麵粉一起攪拌,再把煮熟的麵放入平底鍋,鋪上香腸、四周倒入調好的汁,小火至表面凝固後就成披薩形狀。微波牛奶火雞麵則需要用網紅火雞拌麵作基礎,輔以微波爐,用雞蛋包漿,起司注入靈魂,香辣味會更濃郁。
雙標?澳大利亞游泳女將涉嫌服藥,這次她的隊友集體緘口
澳大利亞游泳協會2019-07-28證實,該國女選手沙•傑克在6月26日的賽外興奮劑檢查中出現陽性結果。對此,正在參加韓國光州游泳世錦賽的澳隊幾乎集體緘口,除了凱特•坎貝爾外,都拒絕接受採訪。
回應
如果是一名中國運動員,可以想像這幫人又會是一副什麼嘴臉。西方人傲慢、虛偽、雙標、種族歧視的嘴臉在今天已經是盡人皆知。
澳大利亞反興奮劑機構前首席執行官批評澳游泳協會掩蓋真相
2019-07-28,澳反興奮劑機構(ASADA)前首席執行官理查•英格斯則批評稱,澳泳協的錯誤在於他們在得知結果並對該選手臨時禁賽後卻沒有第一時間向外界公佈真相。
回應
和澳大利亞談運動精神,和加拿大談法制精神,和美國談契約精神,和英國談紳士,和岳不群談房中術,哈哈哈,虛偽到令人作嘔!
菲爾普斯稱“理解霍頓挫敗感”,施壓國際泳聯
就韓國光州游泳世錦賽頒獎臺上的“霍頓鬧劇”,美國游泳傳奇人物“飛魚”菲爾普斯2019-07-27說自己參賽時也經常遇到“禁藥選手”,所以對霍頓表示“理解”。
菲的採訪剛剛發出,澳一名游泳運動員被檢測出服用違禁藥物。考慮到此前澳游泳運動員霍頓侮辱中國運動員體育精神,CNN直呼“真尷尬”。
回應
目前的事實證明,霍頓是賊喊捉賊。
飛魚自己不還吸毒麼,腦子清醒不?
美國的醫藥很先進,我強烈懷疑菲服用了現在的檢測手段無法檢測出來的新型興奮劑,否則怎麼可能超過別人那麼多。這種事情在西方運動員身上是有好幾個前科的。
菲被查出在國內游泳大獎賽期間服用抗癲癇藥加巴噴丁,但菲堅稱自己是乾淨的。
愛吃垃圾食物 研究:精蟲恐少到讓人類滅亡 2019/06/25 中時
美國哈佛大學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男生愛吃薯條、漢堡、炸雞等垃圾食物,恐會影響精蟲數量,嚴重影響生育能力。另外有專家也擔心,近年來男性的飲食相當不健康,造成精蟲數量下降60%,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人類會滅絕。
他以平均年齡19歲的丹麥軍隊3000位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該軍隊因為傳統的丹麥飲食,能夠攝取肉、魚、奶製品以及蔬食等正常健康飲食。內容指出,吃不健康垃圾食物的男性,其精蟲數量會比吃正常飲食者少了2600萬隻,而正常的精蟲數量為3900萬隻以上。男人若在年輕階段就開始吃垃圾食物,也會提早影響生育能力。
相關新聞
愛吃炸雞小一女生竟有B罩杯
愛吃炸雞會得乳癌
女生每週都炸物吃死亡風險暴增13倍
嗜油炸.燒烤大腸癌好發率居冠
美研究:可樂、薯條等垃圾食品恐損大腦,加速大腦老化。
兒童愛吃速食恐導致心血管疾病
全世界食品添加物有上千種,其中台灣正式審核許可通過約800種。許庭禎說,食品添加物須經過許過審核,做急毒性、慢毒性、生殖毒性、畸胎性、代謝等9種毒性試驗,才可能通過許可、成為正面表列的食品添加物。「很多天然物不須經過這些毒性試驗就可供人類食用,結果大家反而覺得食品添加物比較危險,這邏輯實在沒道理。」
他舉例,香腸製造過程須在室溫下風乾才會熟成產生風味,過程容易孳生肉毒桿菌,若未完全加熱足夠時間,不慎食用會有致命可能,所以業者通常會添加亞硝酸鹽來抑制它,目前台灣法規規定殘留量須在70ppm以下。
「天然真的比較好嗎?」許庭禎再舉例,乾貨、過節的醃漬蔬菜常添加苯甲酸來防腐,許多人擔心食用過多恐傷身,但其實天然的莓果如蔓越莓也有苯甲酸,泌尿系統發炎可以多喝蔓越莓汁就是因為它含有苯甲酸,所以只要正常攝取,民眾不須對防腐劑過度恐慌。
臺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比起食品添加物的風險,民眾更該擔心的是高糖、高鹽、高油飲食,這才是飲食中的健康殺手。
薑至剛說,大眾需注意的是違法使用未核准的食品添加物,例如潤餅皮加工業用吊白塊來增白防腐、鹼粽或摃丸用硼砂來增加口感彈性,這類添加物本不該用在食品上,這才是該擔心的。
若真的擔心吃進食品添加物,薑至剛說,就謹守「吃原形」原則,吃牛肉就選牛排而非漢堡、吃水果而非喝果汁、吃素就吃青菜,如此一來接觸的食品添加物會少很多。
相較食品添加物,「大家要多注意自由糖(free sugar,或稱遊離糖)」,是食品和飲料業者在加工時加入的醣類。人體吸收自由糖很快,直接進入細胞,快速產生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反過來攻擊細胞的組織、使細胞受損。長期攝取過多對胰島素分泌、腎臟等器官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體每天攝取的糖不可超過25克。超市常見一罐小小優酪乳含糖量就可能多達10幾克,更遑論手搖杯的全糖飲料。
從事有機驗證的慈心基金會也跨足Clean Label認證,成立慈悅國際,總經理鍾淳淵說,有機價格貴、原料成本高,每年成長幅度僅5%到6%,反之Clean Label市場每年成長率都高達30%。
目前國際間對Clean Label並無明確規範。食品所所長廖啟成指出,Clean Label運動從業者做法來看可分成五大原則:盡量減少化學添加物、成分來源單純天然、最少的加工製程、食品資訊公開透明,及包裝標示簡單。
只不過回顧過去,號稱不用人工香精的胖達人、手炒黑糖的老虎堂,一一被揭穿謊言後,未來如何避免有心商人打著「Clean Label」之名、行欺騙之實?他坦言,這須從建構食安文化著手,因為食安無法全部仰賴檢驗,檢驗只是最後的手段。
台大食科所兼任副教授許庭禎說,消費者追求「天然的尚好」也要理解:食品添加物並不全然都是化學品,像調味用的味精、調整食品酸度的乳酸,都是食品添加物,分別是用澱粉、糖蜜、牛乳等原料發酵而成,「怎麼會不天然」?
為了減少食品添加物,加工科技導入是關鍵。例如果汁原料商佳美食品使用冷高壓滅菌技術(HPP)製作果汁,有別傳統高溫殺菌模式,HPP是用宛如深入海底1萬公尺般、相當6000個大氣壓力,殺死茶、蔬果裡的病原菌,不需添加抗氧化劑、香料來防腐或調味,消費者能品嘗食材原味。
另一個方法是從天然食材尋找替代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與新竹華品摃丸花了近2年時間,從數百種動植物蛋白找出合適配方,以取代摃丸中原本添加的磷酸鹽,讓摃丸仍保有Q彈口感。
磷酸鹽的黏著和乳化特性可增加食物口感,近年來營養專家頻呼籲,國人飲食中磷吃過多,長期攝取過量恐導致骨質疏鬆或引發心血管、腎臟疾病。
林翠娟說,業者用添加物除了抑菌,有些是「慣性」,像為了讓義大利麵打開有撲鼻而來的迷迭香風味,或是讓消費者品嘗麵包時能保有濕潤口感,很多慣性需要一一拿掉,同時也得考慮消費者的接受度,挑戰很大。
舌尖上的化學/席捲全球的飲食新革命Clean Label
食安風暴橫行下,追求「真食物(real food)」蔚為風潮,各式手作、天然、無添加食物讓消費者趨之若鶩。近年國際出現「Clean Label(潔淨標示)」運動,從跨國食品廠到國內食品龍頭,紛紛導入科技、少添加,想讓食品愈「天然」愈好,這股飲食革命的新趨勢已席捲全球。
超商飯團和涼麵是上班族好朋友,但你吃下肚的不只是米飯,翻開背面密密麻麻的成分表,胺基乙酸、無水醋酸鈉等,一長串的化學名詞,陌生卻都吃下肚。
打開手機或電視,加工肉品含亞硝酸吃多恐致癌、零卡可樂的甜味劑阿斯巴甜恐危害大腦、飲料含塑化劑、肉圓摻有順丁烯二酸等各種負面新聞讓人恐懼,不禁困惑,究竟該相信什麼?
根據法規,台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有800多種。據統計,每人每年平均吃掉的食品添加物重達3.6公斤,在現代生活中想要完全避開,幾乎不可能。
曾任衛福部食藥署技正25年的文長安指出,食品添加物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減緩食品腐壞的速度;但也是雙面刃,例如吃太多消泡劑脂肪酸甘油酯,會抑制腸胃道的益生菌生長,長年累月可能誘發慢性疾病及癌症。
近10年來,從三聚氰胺奶粉、飲料含有塑化劑、肉圓摻有順丁烯二酸等,台灣幾乎每年都爆出食安事件,一再衝擊消費者對食品的信任,標榜「手做」、「真食」等食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當食物品牌標示「天然」、「無人工添加劑」時,有高達7成民眾會選擇購買,打動人心的可能性比「低糖」、「有機」等字眼還高。
呼應消費趨勢,食品業者紛紛朝少添加研發。國際市調公司Euromonitor分析,2020年全球Clean Label市場規模可達180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6000億元),其中以北美為主,占比近4成。
跨國食品廠早已對這股趨勢出招。麥當勞去年宣佈,明星產品大麥克、雞塊、四盎司牛肉堡和快樂兒童餐等,將不再使用人工色素、香料、防腐劑;食品龍頭雀巢宣佈調整霜淇淋配方,要去除人工色素、香精、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成分。
台灣食品業也沒落後這股浪潮,包含醬油大廠金蘭推出無添加原味醬油、乳品業者福樂祭出自然零優酪乳;屢受頂新油品事件衝擊的味全,為翻轉形象也推出不含人工添加物的豆漿、優酪乳等產品;去年,全家超商串聯上百家供應商,引進驗證制度,籌組「Clean Label產業聯盟」,推出無添加果乾、冰品等,今年則打算挑戰涼麵、飯糰等鮮食商品。
顛覆認知!“可降解塑膠”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2019-05-20 技術型吃貨
有很多人可能對“可降解塑膠”有一些誤解,以為只要把它埋在土裡,或者丟到任意的地方,它就會很快自動降解成對環境沒有危害的小分子物質。
這其實是科學家的夢想,但截至目前,仍然是夢想。
比如說,光降解塑膠的降解嚴重依賴光源的參與。當埋在土壤裡面,沒有光的時候,就幾乎不會發生降解。
很多生物降解塑膠(比如PLA)要依靠工業化堆肥設施,必須長時間保持50攝氏度以上的條件才能在6個月之內完成降解。而如果只是放在自然環境下,降解的速度還會慢很多。
正因如此,可降解塑膠的回收是需要專門途徑的,跟其他塑膠的回收得分開。這給垃圾分揀造成了不小的難度——我們必須要明確區分出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塑膠。萬一可降解塑膠進入了其他的塑膠回收系統,甚至會對其他系統的塑膠造成污染。
除了這個,還有更令人憂慮的事實:一些“熱氧降解塑膠”可以快速在環境中解體並轉化成極小的塑膠微粒,目前,塑膠微粒已經遍佈全球,就連我們喝的瓶裝水中都避免不了出現這種東西。正因為如此,目前一些國家已經禁止了熱氧降解塑膠的使用。
…..
回應
bio-PET根本配不上生物質塑膠的名號,也不環保。PET合成中占重68%的P來自石油材料PX,其餘部分來自乙二醇。PX不可能生物製造,乙二醇來源也是石油,很少用生物質製造,因為耗費燃料太多,強行生物製造是另一種不環保。就算成事了,也只能30%來自生物,根本配不上生物質塑膠的名號
搜了搜,傳統方法生產PHA塑膠的成本是石油塑膠的10倍以上;清華大學用鹽鹼湖裡的細菌發酵生產PHA,因為省去了複雜的滅除雜菌的成本,可以降低總成本50%,那也是普通石油塑膠的5倍以上……所以沒有國家補貼還是很難普及的。
糯米紙,乾淨,環保,可食用,比塑膠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孟山都除草劑疑致癌 美陪審團判賠夫妻640億元
美國加州陪審團2019-05-14裁定,拜耳集團旗下孟山都公司應賠償一對夫妻20.55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元)。律師表示,這對夫妻控訴孟山都生產的除草劑「年年春」導致他們罹癌。
法新社報導,原告夫妻的法務團隊形容這項損害賠償「具歷史意義」,孟山都(Monsanto Co.)需支付20億美元懲罰性賠償金,以及5500萬美元補償性賠償金。
拜耳(Bayer)在聲明中表示,對於陪審團的裁定感到失望,並將提出上訴。拜耳宣稱這與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最近針對含有嘉磷塞(Glyphosate)除草劑進行審查,認為嘉磷塞不太可能使人類罹癌的說法有出入。
拜耳說:「有嘉磷塞成分的產品可以安全使用,且嘉磷塞不會致癌,全球主要健康監管機構都有這樣的共識。」年年春(Roundup)主要成分正是具爭議的化學物質嘉磷塞。
拜耳去年以63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成為農業化學巨擘。拜耳上月公佈,目前面臨全美超過1萬3000件與「年年春」有關的訴訟案。
路透社報導,這是連續第3起美國陪審團就「年年春」官司做出不利於拜耳的裁決,先前兩起陪審團裁決都在加州,分別來自州法院和聯邦法院。
2018年8月,舊金山的州法院陪審團裁決孟山都需賠償一名加州園丁2億8900萬美元,因為發現他經常使用年年春除草而得到癌症。賠償金額後來降至7800萬美元,目前正在上訴階段。
今年3月,舊金山聯邦陪審團認為年年春造成另一名加州男子罹癌,裁定孟山都應賠償8000萬美元。孟山都當時也表示將提出上訴。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Matthew Fisher領導的一項基因研究表明,這種真菌起源于亞洲。20世紀初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時候,一種特別具有毒性和傳染性的毒株從那裡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受感染的動物可能被藏在船上,或被故意當作食物、寵物或懷孕測試品運送。最終這種致命的病毒最終蔓延到了其他五大洲。
令人擔憂的一點是,蛙壺菌一旦進入新的活動區域就很難被移除,限制其活動當前最好的策略,但這也意味著要限制野生動物貿易,在全球範圍內轉移野生動物可能會產生毀滅性的後果。
正因為像病毒、真菌之類的微生物具備變異頻繁、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一旦它對人體有害,也許就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相比于那些離我們尚遠的末日審判或是隕石撞地球,微生物的威脅就在我們身邊,它所帶來的恐怖也仍歷歷在目,如何有效預防它們仍是人類面臨的當務之急。
回應
生化武器原來還是很有實用價值的,怪不得美軍這麼熱衷全球佈局實驗室。
全球200多所生化研究實驗室,這就是美國人一直在搞的東西。不然每年那麼多軍費去哪裡了?這麼多年來,經常有新的病毒爆發,尤其是近些年,非常恐怖,這背後基本上都是美國的身影!
“青蛙殺手”,這種真菌滅絕了90種兩棲動物 2019-04-01 觀察者網
不知你是否曾為電影《生化危機》系列中那個控制生物、影響生物變異甚至進化的“T病毒”感到細思極恐,儘管由病毒控制人類的情節只是發生在虛擬故事中,但人類真的瞭解我們身邊那些無孔不入的細小微生物嗎?
3月29日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上刊登的一篇名為《兩栖真菌引起災難性和大規模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科學論文表明,通過對兩栖類壺菌病進行全球定量評估,證明了壺菌病在過去半個世紀至少501種兩棲動物物種的滅絕中所起的作用,其中包括90種可能的滅絕。
在20世紀80年代,物種數量的下降達到了頂峰,只有12%的物種數量出現了恢復的跡象,而39%的物種數量正在持續下降。目前它存在於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澳大利亞、中美洲和南美洲。壺菌病造成兩棲動物數量“史無前例”地下降,使其進入“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入侵物種之列”。
蛙壺菌通過吃掉青蛙和其他兩棲動物的皮膚,引發致命的心臟病發作,從而殺死它們。人們常說真菌導致了200種兩棲動物的減少或滅絕,但這個數字已經過時近20年了。該研究最新估計,這種真菌導致501種兩棲動物的數量減少,約占已知總數的6.5%。其中90種已經完全被消滅。另有124種數量減少了90%以上,復蘇率極小。
在有記載的歷史上中,從來沒有一種疾病可以吞噬這麼多生命。它改寫了過去對疾病帶給野生動物影響的理解。
蜂群崩壞症候群-維基百科
蜂群崩壞症候群,大批蜂巢內的工蜂突然消失,歐洲蜜蜂蜂群大量死亡,造成蜜蜂生態崩解。於2006年末在美國首次將這個現象命名為CCD。類似的現象於曾於歐洲不同國家發現,包括全世界。
成因
CCD的成因至今不明,但有研究指出可能與以色列急性麻痺病毒有關。其他包括:營養不良、蟲害、農藥病原體、免疫力不足、蜂蟹蟎、真菌感染、基因改造農作物、飼養蜜蜂的方法(如使用抗生素,或把養蜂蜂巢遠距離遷移)、氣候變遷、電磁波輻射等。至今仍未清楚CCD是否單一成因引起或是由多個成因組合引起,亦未能確定CCD是否一個新的自然現象,還是一個過去曾出現但影響不顯著的現象。
病毒感染
美國陸軍和蒙大拿大學合作的研究指出,出現CCD症狀的蜂巢都感染昆蟲虹彩病毒和蜜蜂微孢子蟲,沒有CCD症狀的蜂巢則沒有這兩種病原體蹤跡;而且,這兩種病菌無法單獨造成巨大殺傷力,但當兩者聯手攻擊蜂巢時,致命性可達百分之百。
國內在做什麼
1.我國兒童的麻疹接種率毫無壓力
目前我國含麻疹成分的疫苗(麻疹類疫苗)為免費接種的疫苗,分別在兒童8月齡(麻風疫苗或麻腮風疫苗)和18月齡(麻腮風疫苗)接種,官方要求接種率達到90%以上。從2002年起基本就保持在95%以上,最近幾年都保持在99%及以上。
2.消除麻疹,關鍵在補齊2劑麻疹類疫苗
由於疫苗接種率高,我國的麻疹疫情總體上控制在較低水準(2/10萬左右),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消除麻疹的程度(1/100萬)。
我國2015-2016年的麻疹病例中,不到8月齡發病的占20%(這些人還沒到接種疫苗的年齡),≥20歲病例占40%左右(這些人已經基本踏上社會,即便漏種疫苗也很難補種)。
這兩部分人群占總體病例的60%左右,一般認為是疫苗不可及人群,也是我國麻疹控制的難點。8月齡~19歲病例被認為是可以通過接種/補種疫苗預防的人群,這些病例中90%沒有接種滿2劑麻疹類疫苗。
通過國外的麻疹爆發疫情介紹以及我國麻疹病例疫苗接種史分析,不難發現感染麻疹的關鍵原因就是沒有接種夠2劑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在麻疹疫苗立場檔中強調,只要保持2劑麻疹類疫苗的接種率在95%以上,就可以消除麻疹。
回應
呵呵,這一群在科學的庇護下過了一段安穩的生活就忘記以前教訓的反智生物。
西方反智的拒絕疫苗其實也是返祖現象。歷史上西方就靠不洗澡,燒女巫來防治流行病。後來神職人員也擋不住疾病了才明白上當了。
4.菲律賓:登革熱疫苗遺留之痛
如果說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受到各種主觀因素影響,那菲律賓一定是個特例。如果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那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家長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了。
在2015年12月,菲律賓率先在國內批准使用了法國企業賽諾菲巴斯德生產的全球首個登革熱疫苗,用於給9-45歲人群預防登革熱。
在這個疫苗被使用的2年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根據臨床統計結果,這種疫苗有一種致命缺陷:接種疫苗的人,如果既往已經罹患過登革熱,那麼會有很好的保護效果;如果既往從未罹患過登革熱,接種疫苗反而會更容易出現重症的情況,也就是打完了疫苗,罹患登革熱重症的風險增加。
在這個資訊披露的時候,當時菲律賓國內已經接種了近100萬劑疫苗,主要都用於登革熱高發病率地區的學生們,而這些學生從未檢測過既往是否罹患過登革熱。也就是說,很多沒有得過登革熱的學生都面臨著比沒打疫苗人群更嚴重的登革熱風險!
在這之後,隨著菲律賓的疫苗接種率下降,麻疹很快就將它的超強傳播能力展示無疑。在2019年初的2個月內,菲律賓就發生了超過10000例麻疹新發病例,並且出現了超過100人死亡,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家長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促成這一切的居然是一個和麻疹毫無關係的登革熱疫苗。
儘管菲律賓衛生部長已經表態說會努力將菲律賓的麻疹疫苗接種率提高到95%以上,但是需要多少時間、是否能夠達到,都是一個未知數,並且即便接種率上來了,也不可能很快控制住疫情,未來會發生什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1963年美國引入麻疹疫苗之後,經過20多年的使用後,當地麻疹新發病例出現大規模下降。之後因為發現單針接種並不能完全消除麻疹疫情,因此美又加入了第2劑麻疹成分疫苗,終於在2000年宣佈消滅了本土的麻疹病毒。
是的,徹底消滅了!但很不幸的是,雖然美國本土麻疹被消滅了,但是並沒有限制住外來病例。
在美國,有兩種情況可以不去接種疫苗:第一種是醫學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情況,比如一些免疫系統疾病人群不能接種減毒疫苗,只能依靠周圍大多數人接種疫苗建立群體免疫才能保護自己不被別人傳染相關疾病;另外一種,則是部分禁止接種疫苗的宗教人員,也可以天生得到疫苗接種的豁免權。
也就是說,外來移民尤其是宗教人員成為了美國麻疹爆發最大的載體,而美國常以崇尚人權自由自居,其結果是,保護了外來移民以及一些反對疫苗接種人士不接種疫苗的權力,卻剝奪了更多人享受健康的權利。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有個別州取消了除了醫院原因以外的免疫豁免權,並且各地州政府都在努力宣導疫苗接種。
3. 英國:反疫苗組織的鼻祖
這件事情要追溯到20年前,一個叫做Andrew Wakefield的人在著名醫學學術刊物《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結論是“接種麻腮風疫苗和兒童自閉症相關”。
這篇研究的出現,以及作者充分運用了媒體的力量,導致不僅是英國甚至歐洲多個國家都對麻腮風疫苗產生了恐慌。
後續的研究和調查種發現論文涉嫌造假,而且由於他持有麻疹單組份疫苗的專利,並且收取了自閉症兒童家長的好處費,才努力造謠接種麻腮風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和腸病,很多人由於並不知道這一切,因此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據統計,當時英國的麻腮風疫苗接種率從92%降低到73%,甚至倫敦部分地區的接種率都不到50%。
在這之後,英國一直不斷出現麻疹疫情。即便這樣,英國國內還是成立了諸多反疫苗組織,宣導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或者支持孩子在疫苗接種後出現一些症狀的家長控告和起訴疫苗廠家,並且大肆宣傳疫苗有害的言論。這些組織的影響範圍已經不僅限於英國,包括歐洲甚至全球其他國家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比如日本的反疫苗組織“救世神教(Kyusei Shinkyo)”宣傳疫苗有害論,導致疫苗接種工作受到很大阻礙,最終出現疫情暴發。
總而言之,英國這麼多年來已經飽受各種疫情之苦,但是卻沒有任何可操作的解決方案,唯一能做的就是“積極宣導”。
全球麻疹大爆發 幸虧我國糾正了這個重大錯誤 2019-04-20 觀察者網
隨著1980年天花被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消滅之後,全球又大規模開展了消除脊髓灰質炎和麻疹的宏偉計畫。
隨著時間的推移,脊髓灰質炎野毒株還在流行的國家僅剩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三個國家。而相比較之下另外一種疾病——麻疹,本該和脊髓灰質炎一樣在全球瀕臨消失,卻在2018年死灰復燃,並且在全球多個國家爆發甚至造成多人死亡。在菲律賓的一家醫院,僅短短一個月內就有60名兒童因感染麻疹而死亡。
為什麼本應在美英等國家和地區都被宣佈消滅的麻疹,又再一次死灰復燃?中國的情況又是什麼樣的呢?麻疹為何在全球多地屢“滅”不止?面對麻疹,各個國家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國外發生了什麼
1.義大利:艱難問世的《疫苗法》
麻疹在義大利常年流行強度都比較高。在一項研究當中發現,低疫苗接種覆蓋率的地區麻疹流行強度要更大,疫苗覆蓋率要達到95%以上才行。
於是,義大利在2017年7月亮出大招,推出了《疫苗法》,要求強制接種包含麻疹在內的10種疫苗。這項法律規定,除了醫院開出不能接種疫苗的證明,家長都必須讓孩子去接種這些疫苗;否則將要受到相應處罰,除了不允許孩子上學之外,還要處以100-1000歐元的罰款。
在《疫苗法》推出之後,雖然疫苗接種率有所保障,但是在義大利國內反疫苗人士和政黨的共同努力下,義大利政府終於無法扛住壓力,甚至副總理薩爾韋尼(Matteo Salvini)都聲稱疫苗法規定的10種疫苗毫無用處,於是在2018年8月,義大利政府不得不暫停了這項法律的實施。
這期間發生了幾件事情,讓《疫苗法》的推進發生了反轉的效果。薩爾韋尼的堅定支持者、義大利東北部地區總統,同時也是曾經的極端反疫苗政客馬西米利亞諾•費德里加(Massimiliano Fedriga)因為感染水痘住院,不得不放棄了反對疫苗的立場;而現任義大利衛生部長格利羅(Giula Grillo)頂住了壓力推動新的疫苗法實施。最終在2018年底,義大利全國開展了大規模麻腮風疫苗接種。
2019年3月,修訂版疫苗接種法“洛倫齊法(Lorenzin law)”正式實施,雖然包括麻疹疫苗在內強制接種的疫苗僅剩5種,但保持了拒絕接種疫苗的孩子不准上學的強硬規定。
2. 美國:“無處安放”的外來病源
和義大利不同,美國這個移民國家遇到的麻煩相對來說可能更加複雜。
袋裝泡面賣2塊,為啥桶裝的卻要賣5塊?難道就因為一個塑膠盒? 2019-04-16 新浪網
速食麵從生產出來到我們買到手上,這中間其實還有很多的環節,生產出來後需要運輸到各個城市,然後還要有庫房保存,桶裝的體積從外表看就大一些,同樣數量的袋裝面和桶裝面放在一起對比的話,桶裝的堆起來體積肯定是袋裝的幾倍之多,在運輸的時候速食麵又不像其他的東西可以擠壓,占地方又大,就會比袋裝花費的運輸費用,然後等到了放庫房儲存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桶裝所花費的這些成本要高一些,自然定價要高。
而且桶裝需要直接開水沖泡,袋裝大多會用來水煮,所用時間溫度都不同,自然廠家為了入口有更好的口感及味道,製造面餅的時候在工藝會略有不同些。
相關新聞
這3種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高危美食,速食麵都靠邊站:速食麵完全符合國家食品標準的,添加劑也是國家允許範圍之內,但速食麵高脂肪,低蛋白,長期吃會營養不均衡。1、泡菜酸菜都是醃制,多鹽會增加腎臟負擔,大量亞硝酸鹽是致癌物。2、炸雞等油炸食物吃起來香氣四溢,熱量膽固醇高,高溫易生有毒物質。3、蜜餞高糖高鹽,還有多種添加劑。
老外提問:為什麼在中國餐館,中國人吃東西這麼吵鬧?這其實是飲食文化的差異,中餐請客吃飯已經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有很多其他文化意義,可能是多年未見的朋友聚會,說說笑笑/幾杯酒下肚也都難保持安靜。這反映我們更加注重個人和群體的關係而老外注重個人的關係。事實上並不只有中國人很吵鬧,在美國西部很多牛仔餐廳你能經歷同樣的事情。
老外費解:為什麼中國人不愛吃罐頭?其實在中國也有不少的罐頭美食,但是吃的人卻是不多的。中國有許多美食,而且外賣很發達,新鮮的吃起來肯定是比罐頭好吃的啊,在價格上也是差不多的。
美版知乎:乳酪有一天會在中國流行嗎?在中國也有類似乳酪的食物,在城市已能購買到乳酪。因中國人有乳糖不耐症,認為乳酪有怪味,難以接受。
習慣吃生魚片,15歲女竟已慢性腎臟病及重金屬中毒! 2019-04-15 元氣網
台灣的日本料理店很多,台灣人也愛吃生魚片,但請不要常吃,腎臟科醫師提醒,一個月不要吃超過2次,以免造成慢性腎臟病及重金屬中毒的情況。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洪永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病例。一名15歲女生檢查出有腎盂腎炎、慢性腎絲球炎及慢性腎衰竭的症狀。洪永祥好奇15歲為何腎臟已有這麼多狀況,而且他觀察小女生動作及語言都有點遲緩。母親表示,女兒到4、5歲就出現語言遲緩,小兒科醫師認為她營養不良建議再觀察。由於女孩食欲不好、挑食,負責照顧的阿嬤於是拿鮭魚生魚片給她吃,一周吃3~4次,長期下來,營養不良情況似乎改善了,但發展遲緩卻更嚴重。後轉至神經內科診治,由於她腎臟不好、及神經發展遲緩,醫師懷疑是重金屬中毒,檢驗結果是汞中毒。
洪永祥提醒,一些大型魚類如旗魚、鮪魚及鮭魚,重金屬含量高,其他像是巴掌大的魚,例如鯖魚、秋刀魚類等,重金屬含量較少。生魚片還是可以吃,但原則上「一個月不要超過2次」。
百頁豆腐是不是豆腐 化工博士分析成份後嚇壞這群人 2019-04-08 聯合
台大化工博士謝玠揚拍下在超市看到的百頁豆腐成份表,內容有:大豆蛋白(大豆脫脂豆漿乾燥製成)、油脂、澱粉、蛋白粉、調味料。以此說明百頁豆腐不是用原生豆漿製造的豆腐,而是以大豆蛋白加水所生的「還原豆漿」製成。有些網友表示「好吃就好」不在乎它到底是不是豆腐,不過吃素的網友倒是吃了一驚「原來百頁是葷的」,只適合蛋奶素食者食用。
回應
腦子不太好的博士......其實百頁豆腐是用磨完豆漿後的黃豆渣加入澱粉做成的--許多素食產品(如素雞)也都是這麼做的。 "吃素的網友"請不要跟聯合報的低素質記者傻到一塊去,大豆蛋白是植物性蛋白......
天價嘉寶果營養價值幾何 專家:和葡萄差不多 2019-04-08 科技日報
嘉寶果(樹葡萄) 是原產美洲的桃金娘科樹番櫻屬植物,淡季時價格可以賣到每公斤100元,最高時甚至每公斤500元,連樹苗價格也是30元到800元不等。
嫁接的嘉寶果5年內即可結出果實,而種子樹可能需要10到20年。過去使用扡插法種植的嘉寶果則較難發根,但目前通過半硬枝插(2節4片葉)的方式,速浸生長素NAA(萘乙酸),其發根率可達90%以上。
回應
你怎麼不說燕窩和雞蛋的營養價值差不多?鑽石和煤的主要構成還都是碳元素呢!精品水果的價錢是普通水果的十幾倍,是因為精品水果的營養價值高出十幾倍嗎?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懂嗎?物品價值的決定因素從來都不是他的營養價值或實用價值,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看到這麼沒腦子的文章,不食人間煙火的科技日報
好印象完全崩壞! 10大世界第一 日本人看了都慚愧 2019-04-08 聯合
國人對日本普遍皆有不錯的好印象,每年赴日旅遊人次也不斷增長當中,然而,日本平臺The Mystery公佈了一項日本10大世界第一,內容連日本人自己看了都覺得慚愧。
第一,農藥使用量世界第一。其實台灣更可怕,每公頃農藥用量17公斤,比第二名的日本還多出6公斤。
第二,食品添加世界第一。日本很多食品味道豐富,相較英國21種、德國64種、美國130種,日本卻有1500種以上的添加物。
第三,食用基因改造食品世界第一。最快今年夏天,就能在市面上買到經過基因編輯的農漁水產品,但厚生勞動省認為基因編輯並非基改。
第四,廢棄物處理量世界第一。日本雖然垃圾分類做得不錯,但僅有20%的廢棄物被回收。
第五,自來水氯含量世界第一。日本自來水是可以喝的,但就連台灣醫師都建議,還是經煮沸後較為安全。
第六,臥床老人世界第一。65歲以上占總人口28.1%,70歲以上占20%,超越義大利的23.3%、葡萄牙的21.9%及德國的21.7%。
第七,精神病院世界第一,遠大於韓國及歐洲其他國家。
第八,年輕人自殺率世界第一。包括霸淩、壓力及家庭因素等,,2016-2017年250人,創下30年來新高。
第九,撲殺流浪動物世界第一。動物安樂死在歐美僅有不到一成,但在日本竟高達七成。
第十,不做家事的老公世界第一。
回應
台灣的世界第一列出來,日本人會嚇尿吧.
是嗎?十倍人口的中國第幾?鬼扯
綠蛆依然熱愛日本,寧可巴肚扁扁,也要捐錢給日本,寧可打手槍,也要把老婆送過到慰安日本老爹。
這篇新聞又讓島內許多日本鬼子的走狗心碎幻滅,不過這群漢奸台奸人渣還是會繼續搶食日本鬼子爸爸拉的狗屎過活,賤…
日本水果輸台也有多次沒通過我們台灣的檢驗,就是農藥殘留太多,可是鬼島依然相信日本欸尚好,日本人不會騙人...
日女為減肥「剝掉天婦羅麵衣」 遭店家轟出:這是對我們的侮辱 2019-04-08 聯合
回應
留言充分表現出臺灣奧客文化
哪裡奧客?人家不付錢嗎? 炸皮也是客人自己動手剝的, 有要廚師去皮嗎?
翁章梁批韓傷害茶農 韓國瑜反擊:你幫農民做了什麼? 2019-03-31 聯合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被指2014年在北農簽訂1萬盒茶葉MOU後來實際只出貨700盒,對此韓曾說,因出口到海關被檢出茶葉混茶及農藥殘留問題。嘉義縣長翁章梁等人今在縣府開記者會批韓傷害茶農。韓澄清,這與茶農無關,是經銷商供貨時換成發霉的茶,影響商譽,所以高雄現在不經過中盤,直接向農民採購。他並反問翁章梁「幫農民做了什麼?不要只顧搞政治動作,混肴視聽。」
相關新聞
劣質的真相:當越南茶在台灣茶賽獲獎之後
回應
翁章梁:我的肛門被阿里山的高山茶農插到翻
收購、告農民、酸韓國瑜 農委會剩三招? 2019-03-31 聯合報
如果拿酸鹼試紙幫內閣各個部會測PH值,農委會一定是呈現酸度爆表的大紅色。自從韓國瑜選上高雄市長,加上有位當初力保吳音寧的主委,農委會儼然已成內閣打韓急先鋒。尤其當韓已被民進黨設定為2020假想敵,在全黨「黑韓」成顯學的情況下,農委會打韓也就打得更起勁,簡直已到了「忘了我是誰」的境界。
農委會槓上韓的過招史可說族繁不及備載,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堪稱戳韓「牙籤王」。最新出品的農委會牌「牙籤」則是因近來高雄燕巢、大社的芭樂價格崩跌,農糧署長跳出來大酸韓,既然拿了那麼多的訂單,就趕快解決當地問題,不然只有新聞效果,還提醒「希望韓多推銷芭樂,不要只是拿MOU」,結果還是要中央幫忙。暗諷韓國瑜拿的訂單是假的。
這下外界才赫然發現,從何時開始,農產品價格崩跌,成了縣市首長的責任?屏東香蕉、嘉義鳳梨之前都有傳出價跌的情況,怎麼沒看到農糧署長要屏東縣長跟嘉義縣長「要多推銷」?
這一、兩年來,農委會把凡是農產品價跌的新聞或網路貼文一律指為假新聞、假訊息,狂作圖卡、疾言批評,到處找「稻草人」,甚至還提告農民,農委會也被嘲諷「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請問如果這些訊息都是假的,農民的生活有變好了嗎?為何去年九合一大選,農業縣全被翻盤了?
提醒農委會,打韓可以,但別打到失了人性。
回應
綠畜農萎會本來就沒人性
禁藥零容忍 教練請把關 2019-03-30 聯合報 曾清淡/教育部體育推展類金質推手獎得主
禁藥、禁藥、禁藥,我國選手又沾染禁藥,在國際體壇再度重創形象。二○一二年倫敦、二○一六年裡約,連獲兩屆奧運會金牌的舉重女將許淑淨,因禁藥被追回前年在美國安那罕世錦賽的抓舉銀牌,這還算小事,如果進而影響其他舉重運動員喪失明年參加東京奧運會資格,就非同小可了。
我國這次有十一名舉重、健力、健美及田徑選手未能過關,令體育界感到訝異。其中許淑淨的檢體,為求慎重還經日本三菱實驗室進一步檢測,確定含雄性賀爾蒙禁用物質。
運動員一旦被驗出禁藥反應,往往訴諸「感冒或身體不適而誤食」,但國際體壇一向不接受這種辯解,最受矚目的事件,當推一九八八年首爾(漢城)奧運會,牙買加裔加拿大選手班.強生在男子一百公尺決賽,締造破世界紀錄的九秒七九驚人成績,但賽後藥檢呈現陽性反應,於是被取消獲獎資格,金牌由本來名列第二的美國選手劉易士遞補。強生所創成績不予承認,還被禁賽兩年,禁賽期間他勤練不輟,但復出後表現平平,未能再造雄風黯然高掛釘鞋。
我國選手若身體不適、必須服藥時,以為禁藥成分只是西藥才有,其實某些中藥成分也有,所以必須格外謹慎。就算選手或教練不懂這些常識,但設於左營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十分重視選手用藥,光去年就做了五十三場宣導,而國訓中心的醫療群(包括醫師及防護員),具有專業知識,選手在用藥前應作充分諮詢,以免誤食。
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近3倍 速食麵雙雄為何差距這麼大
2019-3-25,康師傅發佈2018年財報具體數字,營收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統一,康師傅的品牌效應以及群眾基礎更勝一籌。同時,與聚焦華東、華南市場的統一相比,康師傅則是全國化運營。“這也說明,康師傅整體規模化優勢進一步凸顯”。
康師傅兩大主營均增長
其中,速食麵業務實現營收239.17億元,同比增長5.73%,占集團總收益39.41%。高價面和容器面是其發展的重點,且銷售額均有所增長。相比之下,中價面、乾脆面銷售下滑幅度超過兩位元數。
2018年11月,康師傅推出EXPRESS速達麵館等高端新品,產品的目標人群是追求生活品質的高端人群。老對手統一也不甘落後,其推出的中高端產品“湯達人”增速兩位數。
近年來,康師傅飲品業務的營收占比逐年提升,而速食麵業務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至2018年,康師傅飲品業務占比分別為57.61%、58.58%、59%、58.19%,而同期速食麵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39.69%、38.69%、38%、39.41%。
速食麵業務營收是統一的2.8倍
統一2018年報顯示,營收217.72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約10.3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飲料業務營收上升3.6%,達126.19億元,占比重為58%,速食麵業務營收上升5.7%,達到84.25億元,占集團總收益的38.7%。
從速食麵業務來看,康師傅2018年來自于速食麵的營收為239.17億元,是統一該業務營收的2.84倍。在飲品業務上,統一126.19億元銷售額僅約為康師傅的1/3。
“據我們觀察,近年來康師傅與統一的發展戰略有所不同,康師傅主要是進行產品升級、發力中高端產品,而統一更加專注於自創品牌的升級。”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聯合國環境大會塑膠垃圾決議案因美國反對“觸礁”
日本共同社2019-03-13消息,關於為了加強針對日趨嚴重的海洋塑膠污染的國際性舉措,由日本和挪威向在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提交的決議案,美國對該案的主要內容(對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塑膠加強對策/2025年廢除一次性塑膠)表示反對,談判已經觸礁。
相關新聞
中國2017年7月拒收外國「垃圾」 英國廢塑膠「轉賣台灣」暴增10倍: 歐美塑膠垃圾的新出口地轉向東南亞,包括台灣,還有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
全美首例!美國華盛頓州“人屍堆肥”有望合法
美國FDA解除進口警報,可食用轉基因三文魚將首次登上美國餐桌
回應
如此先進,如此環保,如此高尚,中國的公共知識份子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那幫人終於有用處了
那些反對喪葬”移風易俗“的,應該沒什麼可說的了吧?
美國3億多人卻消耗了地球1/4的資源和能源,美國現在就是在拖全世界後腿!
美國啥時候“帶領”人類了?只有奴役,訛詐和利用。
日本和挪威,兩個非法捕鯨大國,既非法又怕死。
只須禁用塑膠吸管?衣物上的塑膠微粒問題可能更大 2019-03-08 經濟日報
成衣製造商正在努力化解外界一項疑慮,就是現在市面上許多運動服和刷毛外套,上頭的塑膠微粒可能藉由別的管道流入海鮮和飲用水中。
華爾街日報報導,減用甚至禁用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包括吸管、保特瓶以及咖啡杯等的觀念已逐漸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清楚,另一種汙染地球的塑膠來源,正是來自你我身上穿的衣服,尤其合成化纖紡織品正持續受到注意,因為這些衣服每洗一次,上頭的塑膠微粒就會脫落。
總部設於瑞士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指出,每年有逾50萬立方公噸的超細纖維(microfiber)流入海洋,這個數量幾乎等同500億支塑膠水瓶,而這些超細纖維正是化纖衣物在洗滌過程中脫落的。
所有衣物在洗滌過程中都會脫落纖維,但塑膠微粒無法像羊毛和棉花一樣經過生物分解。多數傳統洗衣機的過濾器無法捕捉到塑膠微粒,而廢水處理廠只能攔截大部分的塑膠微粒,無法一網打盡。這個問題在部分國家更嚴重,因為這些國家大量使用合成紡織品,汙水處理廠也較少。
超細纖維流入海洋的速度預料會加速,主因是對衣服的需求提升。非營利組織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預估,在2015年至2050年間,會有逾2,200萬立方公噸的超細纖維流入海洋。
這促使監管單位設法推出新的審查制度,盼望在初期設立監管法規。企業目前也開始尋找方式抑制塑膠微粒脫落。
不論是運動品牌大廠愛迪達(Adidas)、瑞典服飾業者H&M,或是美國戶外品牌業者Patagonia,皆提供資金研究超細纖維如何產生、如何脫落以及最終流入何處。
H&M永續發展部門主管布朗斯坦(音譯)說:「我們非常關心合成纖維會脫落超細纖維這件事。我們很自然會穿合成紡織品,所以有責任確保這些超細纖維,最終不會流入不該去的地方。」
百億產值的湖南檳榔業被列一級致癌物,禁止檳榔企業廣告宣傳
一份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下發的《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在網上廣為傳播。該檔提到,湖南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且此項工作必須在2019-3-15前全部完成。
伴隨著致癌爭議,湖南檳榔已由小作坊發展成一個有著百億產值的行業。隨著檳榔行業發展壯大,各類檳榔品牌廣告開始出現在媒體平臺。
據新華社2月26日報導,國家衛生委辦公廳印發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提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2017年公佈致癌物清單時,已將檳榔果列入一級致癌物。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副秘書長劉宏偉表示,我國南方一些省份的群眾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從而導致了口腔癌的發病率增高。
上述報導提到,在國內咀嚼檳榔盛行的地區如海南省、湖南省等地,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是由咀嚼檳榔導致的。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和中國疾控中心曾調研湖南省群眾嚼檳榔和口腔癌的現狀,當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內,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
對於此次禁止檳榔企業發佈廣告的通知是否與檳榔有害口腔健康有關,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未予回應,但其表示,廣告被全部禁止後,或給湖南檳榔行業銷售帶來重大打擊。
回應
要殺檳榔的這股風氣,其實就是因為現在的煙酒的年輕的未來消費者都不抽煙不喝酒了,去吃檳榔了
百億產值背後的千億醫療費由誰負擔?
以前有段時間,村子裡在酒廠打廠的小夥紙嚼檳榔成一時成風,後來出了一個口腔癌患者,整張臉基本上都爛掉了,村裡嚼檳榔的人一下子就絕跡了!
教育部:整治校園周邊“五毛食品”,排查安全隱患 2019-03-04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3月4日從教育部網站瞭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加強學校和幼稚園食品安全工作,防範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19年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要落實主體責任、全面開展自查。
一是查管理制度健全情況。
二是查管理工作執行情況。
三是查場所物品清潔情況。
四是查設施設備運轉情況。
五是查食品原料合規情況。
六是查從業人員健康情況。
七是查人員規範操作情況。
此外,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以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學校周邊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飲店等為重點單位,以畜禽肉及肉製品、蛋及蛋製品、乳製品、食用油等大宗食品原料及“五毛食品”等為重點品種,以食品進貨查驗、食品貯存、食品加工製作、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為重點行為,組織開展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同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以近3年發生過學校食物中毒或食品安全事件的地區和學校為重點,開展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情況進行聯合督查。
回應
我小時候好多5角的零食,每天帶兩塊錢上學,就很滿足了,當然也會羡慕每天帶五塊錢的土豪,簡單的生活還是挺快樂的!
現在還有五毛錢的零食?貨幣貶值多少倍了大兄弟
這新聞每年都能看到,說不清楚多少年了,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好?嘖嘖這效率。
那些五毛的三無產品你覺得對學生身體健康好嗎?爆發多少次食物中毒了不知道?
1 學校周圍還是會有小賣部還是會有零食賣.2 5角的沒有了以後都是3元5元的了。3 無非就是監管加強讓不正規的作坊產品逼著轉型正規小廠經營.4 學生的的消費水準被逼著提升呢。
咖啡當水喝!陸年輕女白領骨質疏鬆 一陣猛咳肋骨斷三根 2019-03-01 聯合報
大陸飲食日益西化後,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咖啡成癮。據《武漢晚報》報導,當地一名30歲女子日前感冒一陣劇烈咳嗽後,肋骨竟然就斷了三根肋骨。醫生最後發現,原來這名女子長期把咖啡當水喝,導致骨齡已經相當於60歲老人。
報導稱,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胸外科最近一周接連收治兩名咳斷骨頭的年輕病人。其中一名30歲的女子是在外資企業任職的白領,平時就很愛喝咖啡,每天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沖泡一杯香濃的咖啡,多的時候一天竟可喝到10杯。
這名女子日前感冒,27日上午,她一陣猛咳後突然喘不過氣來,隨後感覺胸部劇烈疼痛,趕忙前往醫院就診,X光檢查結果讓醫生也吃了一驚,這名女子的第3、4、5肋骨竟全部骨折。
咳嗽能咳斷三根肋骨,讓女子也覺得不可思議。醫生追問她的病史和生活習慣後發現,女子把咖啡當水喝已長達七年時間,醫生因此安排她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結果印證了醫生的推測,女子的骨齡已經相當於60歲老人,推斷她提前出現骨質疏鬆應與長期咖啡過量有很大的關係。
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胸外科主任陳寶均表示,近年來骨質疏鬆有年輕化趨勢,生活不規律、不愛運動,加上長期過量飲用咖啡、碳酸飲料,或是酗酒、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加速骨齡老化。
專家提醒,預防骨質疏鬆,平時應適當運動以增加骨質密度,同時還要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在飲食上可多吃如魚、蝦、海帶、牛奶、雞蛋、豆類等鈣、磷含量較高的食物。45歲以上女性則建議每年應進行一次骨質密度檢測。
回應
蛙蛙:假新聞,專制體制下的人沒資格享受民主的咖啡。
洛陽西漢墓 出土青銅壺裝有「神仙水」 2019-03-02 聯合報
去年十月,大陸考古人員在洛陽發現一座西漢墓,出土文物有一件高五十公分、腹部最大直徑卅四公分青銅壺中,有近三千五百毫升的液體,考古人員判斷是西漢美酒,引發熱議。但昨天專家取樣分析成分後表示,所謂的千年美酒其實是文獻中提到的古人使用硝石和礬石製作「神仙水」相吻合,證實液體為「仙藥」,研究檢測出液體主要成分為硝酸鉀(KNO3)和明礬石(KAl3(SO4)2(HO)6)。
古籍「三十六水法」中記載古人用硝石和礬石製神仙水的流程:「取礬石一斤,無膽而馬齒者,納青竹筒中,薄削筒表。以硝石四兩覆薦上下,深固其口,納華池中,三十日成水。」
中國古代煉丹術有水法與火法兩種形式。水法最初用於飲服成仙,後來用於煉丹。「三十六水法」是大陸現存年代最早的水法專著,被譽為水法煉丹的先聲之作。
巨石陣的石頭哪裡來? 科學家解開五千年謎團 2019-03-02 聯合報
位於英國英格蘭的知名景點「巨石陣」(Stonehenge),每年皆吸引大批遊客造訪。關於搭建巨石陣的石材究竟來自何方也眾說紛紜。
由12位英國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本月發表研究報告。他們發現,組成巨石陣的石頭,來自約240公里外、位於威爾斯西部的兩座採石場。
研究團隊在採石場發現史前工具及挖掘石頭的遺跡,參與研究的南安普敦大學考古學教授波拉德在電郵中表示:「關於這些藍砂岩究竟是人為搬運或冰河移動所造成,這個爭辯如今可以下定論。」
巨石陣最早可追溯於西元前3000年左右,巨大石頭圍成環狀,從缺口往另一塊孤立的石頭「希爾」望去,剛好是夏至當天太陽升起的方位,因此有學者認為,巨石陣是古人紀錄太陽運行的工具。也有學者推測它是埋葬場或宗教設施。
印度阿薩姆省私酒中毒案 至少98死200送醫 2019-02-24 中央社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Assam)發生私酒中毒事件,民眾於21日晚飲用一批非法製造烈酒後開始病倒。包括眾多婦女在內的受害人,是當地茶園的工人,造成98名工人喪命以及至少另200人住院治療。省長已下令調查這起假酒致命事件。省警方表示,他們已逮捕涉嫌販賣那批烈酒的一名男子,當局表示,有2名稅務官員因未能採取適當防範措施已遭停職。不到2週前,印度北部北方省和北阿坎德省約100人因飲用假酒喪命。
印度又見假酒中毒 百人喪命 2019-02-12 世界日報
北方省和北阿坎德省過去3天接連傳出飲用假酒致死事件,警方逮捕約3000名與這個非法行業有關的嫌疑人。
廉價私釀酒在印度鄉村地區相當普遍,私酒常含有甲醇。甲醇有劇毒,有時候用來當作防凍劑。倘若民眾喝下大量甲醇,可能會導致失明、肝臟受損和死亡。
印度每年約有數以百計窮人因酒精中毒喪命,大部分原因是喝下廉價假酒。根據印度國際烈酒和葡萄酒協會,印度民眾每年飲用的酒精飲料達50億公升,其中約40%為非法釀造。
假酒中毒 馬來西亞再奪2命增至23死
馬當局2018-09-19表示,在雪隆地區因誤飲假酒中毒身亡人數已增至23人,多是外籍勞工。警方至少展開13次突擊行動,共逮捕9名涉嫌售賣私酒的嫌犯。
重慶男子喝假酒中毒 醫生灌白酒治療 2017-08-11
重慶市一男子日前誤喝假酒中毒,生命垂危。醫生給其續灌1公斤高度白酒,連喝6天,將其搶救過來。
傅國林的主治醫師介紹,甲醇本身無毒,但甲醇經人體代謝,在脫氫酶的作用下會產生甲醛和甲酸,對人體產生傷害。而乙醇(真酒)同樣可以在脫氫酶的作用下,產生乙醛和乙酸。相比甲醇,乙醇與脫氫酶作用能力更強。所以真酒喝下去後,酒內的乙醇就會和血液中的甲醇產生競爭,競爭的結果就是甲醇不會再和脫氫酶產生作用,再經血液透析大量被帶到體外,從而達到解毒的作用。
甲醇-維基百科
甲醇又稱羥基甲烷、木醇與木精,源自於曾經其主要的生產方式是自木醋液萃取。
甲醇很輕、揮發度高、無色、易燃,並有與乙醇(飲用酒)非常相似的氣味。通常用作溶劑、防凍劑、燃料或變性劑,亦可用於經過酯交換反應生產生物柴油。甲醇可以在空氣中完全燃燒,並釋出二氧化碳及水:2 CH3OH + 3 O2 → 2 CO2 + 4 H2O
日媒:中國飲食店直播後廚狀態贏點贊
日本《每日新聞2019-02-1日文章,原題:防止員工造成食品衛生問題的最強對策——中國飲食店在廚房裝監控,即時直播後廚狀態 中國一些便利店及飲食連鎖店因員工操作引發的食品衛生問題最近引起熱議。上海一名日本人在網路上傳的一段視頻再次推高議論熱潮。
視頻展示了中國一家餐廳即時直播廚房的工作狀態。截至2月14日已獲得5000次以上點贊,多次被轉發,評論欄中還有多條日語評論。
這名日本人說,這家餐廳是販賣小籠包、饅頭、麵條等的平民早餐店,很受日本人喜愛。縱觀評論可看出,很多線民贊同此類新穎做法。有人說,感覺像是在上廚藝課程,非常棒!還有人說,這不僅是為防止出現食品衛生問題,也是一種宣傳手段。對此,筆者認為可能存在這種意圖,但消費者看到的更是中國的餐廳正在培養一種專業意識。
這種在平民餐廳公開後廚狀況的做法,除了起到監控衛生作用,還能讓消費者充分領略廚師手中華麗的鍋與鋒利菜刀帶來的魅力。這種充實氛圍,表露出的是中國餐廳的用心及廚師的專業性。在欣賞他們手法的過程中,人們已想不起這是由食品衛生顧慮催生的應對之策了。(作者北村泰介,陳琳琳譯)
回應
即時後廚直播,非常棒的宣傳和衛生監督手段,很有創新意識,應該推廣!
笑死人,我從打小到現在吃重慶小面,廚房都是敞開的,差點啥子味道自己進去添。包子鋪、燒餅攤、豆漿油條都是新鮮出爐,一切操作“大白於天下”。是西方速食企業來中國後,把個廚房當成為國防部,神秘兮兮的,結果是暗箱操作污垢擋不住。地溝油和亂加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安全的危害源頭,好在這兩年狠狠的治理,現在可以放心大街上隨便吃了。
相關新聞
外賣平臺上調傭金抽成 商家叫苦:外賣送不起了 2019-01-14 工人日報
如何防控窗口期?
為儘量避免血液製品在醫學使用時傳播疾病,世界各國都對此類血液製品的採集和製備過程進行嚴格規範:首先,供血者的身體必須健康,不攜帶目前可以檢測的病原體,儘量保證血液本身是安全的,采血機構和采血設備必須符合規範;其次,血液採集後,必須用現有可靠的檢測手段去檢測是否攜帶或可能攜帶病原體;最後用現有的最可靠手段去滅活其中的微生物體,但保留生物分子的活性。
現在的食品藥品管控比以前嚴格的多,能夠曝光發現問題是好事,如果天下太平可能就更要擔心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保證食品藥品安全的良性迴圈機制。
相關新聞
1.2萬瓶驚傳出包…陸製疫苗驗出愛滋抗體
回應
共產黑幕、共產暴政
有心人利用這事搞點事。好在國家跟進很快。
雖然有人搞事,但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不小,開市估計醫藥股又要暴跌
就算血站沒查出來,企業複檢也應該會查出來,而且還有滅活的工序,不太可能三道關都出問題,從目前公佈的資訊來看,更有可能是江西誤檢。
癌症、愛滋病等在人群中的帶病率遠低於單次檢測的誤檢率;假定你有一個性能高到誤檢率為萬分之一的機器(在實際中已經非常低了);但愛滋病毒攜帶者在人群中的總數不到十萬分之一;所以你隨便從大街上抽人來做單次不重複檢查,檢測出的疑似病人十個裡有九個是誤診;因此在實際中需要兩個獨立的檢測機構,互相對對方檢出的疑似病人進行複查確診才能確認(雙顯結果誤診率為億分之一);這不知道是哪個想搞大新聞的人只看一方檢測結果就斷章取義故意出來帶節奏?還是真沒科學知識?
上海新興免疫球蛋白疑染艾滋,兩次官方檢測結果為何相反? 2019-02-07 科技日報
2月6日,國家藥監局公佈上海新興生產的一批次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批號:20180610Z)愛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為陽性。要求上海市藥監局對上海新興開展現場檢查,組織對同批原料血漿生產的產品和相鄰批次產品進行檢驗。
通報稱:上海方面對涉事批次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進行的愛滋病、乙肝、丙肝三種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江西方面對患者的愛滋病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為何會出現不一致?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界專家,為大家解讀。
北大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說,核酸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即愛滋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病毒的組成部分,其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說明該產品被HIV遺傳物質污染的可能性不大,傳播HIV的風險較低。
如果我們認為國家調查組的檢測結果肯定是對的,那麼江西省疾控中心的檢測有可能是假陽性。假陽性表示實際沒有抗體,但是檢驗結果顯示有抗體。
“雖然檢測結果為陰性,但也不能否定抗體陽性的檢測結果,這兩者是彼此獨立的。”
王表示,免疫球蛋白不是疫苗,主要是抗體成分,可提高免疫力,也能用於治療自身免疫病,主要由人的血漿中提取。王月丹推測,血漿被污染的源頭可能是血站、血車,或者是企業的單采血漿站進行檢測時出現了問題。免球蛋白並非只來源於單名供血者,而是至少來源於1000名供血者,屬於合併血漿。《中國藥典(2015版)》規定,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每批投產血漿應由1000名以上供血漿者混合而成。如果出現了涉艾免球,那意味著,至少有一份來自愛滋病攜帶者。使用涉艾免球後,間隔3周(即過了視窗期)去做愛滋病篩查,各地疾控中心可以免費提供檢測。
免球會有第三道滅活工藝,最終成品不會有感染性
層層嚴控之下問題血液製品為何還會出現?
王說,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可能是人為差錯,導致沒有發現抗HIV抗體陽性獻血者,從而誤采了HIV感染者的血漿,並在生產過程中沒能發現,導致產品中出現抗HIV抗體;二可能是企業使用的檢測試劑不夠靈敏;三可能疑似感染者的血漿抗體含量較低,所以沒檢出等等。第二、三問題同時存在,則可能性更大。
放久不爛 柑橘「凍齡」的祕密 2019-01-11 聯合報
柑橘類水果在採果、貯藏及運送過程中,若受到碰撞、擠壓,將導致果皮受傷,就容易滋生青黴菌或綠黴菌,即使果皮沒受傷,仍容易長黴,幾乎很多消費者都有丟棄長黴柑橘的經驗。依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規定,柑橘類水果的外皮防腐劑,可使用「對羥苯甲酸異丁酯」,亦可使用「聯苯」用於外敷之紙張。但是令人憂心的是,有少數果農為了延長柑橘保存期限,未依規定使用防黴劑,甚至採用號稱藥效強效果佳的違法防黴劑或防腐劑,就會出現消費者買回的柑橘不會腐爛的凍齡水果。高濃度「聯苯」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會損害神經系統和肝臟,長期接觸會引起頭痛、乏力、失眠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狀,其他違法的防黴劑對身體的危害就更大了。
前FDA官員認錯:幾十年來我們給的營養建議錯了…問題是錯在哪? 2019-01-08 元氣網
日前有篇名為〈FDA專員公開認錯:我們給的營養建議錯了……〉的文章在網路上流傳,內容引述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官員,同時也是兒科醫生的David Caessler博士在2018年6月的《華盛頓郵報》的節目中的言論:「過去幾十年,我們給大眾的營養建議,是失敗的」,引發熱議。
根據〈FDA專員公開認錯〉一文作者藉由David Caessler博士的「說法」,表示傳統的營養建議從開始就錯了,官方飲食指南反而是導致肥胖的元凶。
問題出在哪?該文作者認為,就是傳統的飲食指南把健康的基礎建立在麵包、麵條、米飯和糖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上。美國在1992年公布的飲食金字塔中,把各種高碳水化合物放在金字塔的底部,告知大眾每年要多吃這類食物才有益健康,同時鼓勵國人少吃脂肪。美國這項舉動影響整個世界的營養和健康觀念,讓所有人把脂肪當作健康的敵人,把穀物等高碳水化合物當作健康的食品。
依據錯誤的飲食指南,世界各國的肥胖率都在往上升,禍首就是高碳水化合物讓人體攝取過多的「糖」。根據文章的說法,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進入到人體後會轉化為葡萄糖,而葡萄糖進入到人體血液,提供細胞能量。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人體消耗不了那麼多的葡萄糖,導致過剩的葡萄糖被胰島素轉化為脂肪囤積起來。文章總結,廣被世人相信的官方飲食指南,卻讓肥胖率激增,而肥胖又造成慢性病盛行。
中國營養學會事業發展宣傳部部長吳佳指出,〈FDA專員公開認錯〉一文是斷章取義Caessler說法。Caessler在節目中並未挑戰官方飲食指南的正確性,而是在討論更實際的營養建議,以便思考肥胖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David Caessler博士根本不認為官方飲食指南錯了。其次,該篇文章把糖和碳水化合物混為一談,所以文章作者把說糖的壞處來抨擊飲食指南對碳水化合物的建議,本質上就錯了。因為飲食指南頂端的「游離糖」雖然屬於碳水化合物,但與人類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澱粉類食物)有著完全不同的生理功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自官方飲食指南公布以後,西方國家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地降低,人類預期壽命平均不到三年就增加一歲,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在2016年已經來到72歲,足以證明飲食指南的可靠度。
陸三高患者6億人 死亡率竄升 2019-01-03 經濟日報
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日新月異,老百姓生活愈來愈好,每餐大魚大肉已成為生活常態,更已經成為「三高」大國,總患者已逾6億人。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脂容易引起血管栓塞;高血壓易引起腦出血和腦血管破裂;高血糖則導致糖尿病等。新華網報導,大陸高血壓患者達2.7億人,高血脂患者2.5億人,高血糖患者不少於1.14億人。
在台灣,根據歷年死因統計,因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每年致死高達5萬多人,遠超過癌症奪走的4萬多條人命。近十年死亡人數成長率,是癌症死亡人數成長率的近3.5倍。
究其原因,中國人不僅研究美食,而且更喜歡吃美食。吃的好、吃的精、吃的細、吃的多,是當下中國人對美食享受最突出的特點。相對於歐美國家對健身的熱愛程度,大陸人普遍不喜歡健身,所以走在大街上,映入眼簾的除了一些小鮮肉以外,到處可見大腹便便的大叔和大媽。
三高症狀更容易纏上中年社會精英,多數是公職人員、企業家、大學教授、退休老師等各單位的骨幹,從年輕時期就承受工作壓力、應酬多、健身鍛鍊又少,因此普遍被三高盯上。
以糖尿病為例,大陸患者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79.4%的人45歲後就會得糖尿病,每12秒大陸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死亡,每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人,大陸早已超越印度,成為名副其實糖尿病第一大國。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指出,超過300萬中國人在70歲前死於心臟病、冠狀動脈阻塞性心臟病、腦中風、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此類死亡定義為過早死亡,而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非傳染性疾病,都源於三高慢性病。
可哥西裡鹽湖告急!青藏公路告急! 2018-12-05 新浪科技
位於可哥西裡腹地的鹽湖近年來迅速擴張,預計未來1至2年內將發生溢水潰決,引發的洪水可能會直接沖毀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和蘭西拉光纜,並對保護區內其他設施造成危害。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副站長謝昌衛聯繫《中國科學報》,展示了這一地區的環境壓力和潛在危機。
他呼籲有關部門儘快開展鹽湖潛在的湖水外溢途徑地質條件調查,並設計防治措施。
2011年9月,卓乃湖發生了潰決。形成寬100多米、深6~7米、長10多公里的沖溝。與此同時,大量湖水外泄,4個湖通過河流聯通,面積持續增大。
其中鹽湖的變化最為顯著。2016年至2018年期間,湖泊水位上漲了8.3米。其中2016年上升了1.95米,2017年上升了2.35米,2018年上升了4.0米,目前水位仍在持續上漲。
另外,湖泊面積增加了42平方公里,湖水儲量增加了14.1億立方米(相當於格爾木河兩年的年均徑流量)。
目前湖泊面積僅比估算的溢出面積小30多平方公里,湖泊水位僅比分水嶺最低處低4.0米左右。
呼籲有關部門儘快行動
根據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兼職教授王宗禮等人的研究,鹽湖面積前期緩慢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可哥西裡地區氣候暖濕化,而後期面積急劇擴大的主要原因正是卓乃湖潰堤。
冰川和凍土融水也可能是引起鹽湖面積擴張的原因之一。
協力廠商專家參與討論
《中國科學報》進一步採訪了姚曉軍,他的團隊從2011年開始對卓乃湖等可哥西裡地區湖泊進行研究,並曾首次對鹽湖變化、湖水外溢條件及其可能性進行分析。
“我不贊成使用‘潰決’一詞,建議使用‘湖水外溢’一詞可能更為恰當。因為根據鹽湖周邊的地形情況,即使鹽湖的水出來,也首先是湖水外溢,而潰決則意味著壩體在短時間內垮塌或潰壩,而鹽湖並不存在天然壩體。”姚曉軍說。
當被問及如果鹽湖發生湖水外溢,是否會向青藏鐵路、公路方向流動,並且危及這些工程設施時,姚曉軍做出了肯定回答:“鹽湖的水一旦出來,將會進入清水河水系,而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橫跨清水河。”
回應
多年說新疆乾旱無雨,黃河流域少雨乾旱,上游可計畫放水潤農啊。
滄海桑田,是人類無法抗拒的,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因人而異的敏感性
然而,有一個複雜的因素是,鹽攝入量對血壓和心臟健康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研究發現,人們對鹽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取決於種族、年齡、體重指數、健康程度和高血壓家族史等。一些研究發現,鹽敏感性較高的人更容易患上與鹽相關的高血壓。事實上,目前一些科學家認為,低鹽飲食與高鹽攝入同樣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換句話說,存在一個J或U形曲線,其底部有一個閾值,過了閾值之後風險開始回升。
例如,一項元分析發現,第鹽攝入與心血管相關事件和死亡之間存在聯繫。研究人員認為,每天鹽攝入量低於5.6克或超過12.5克都會導致負面的健康結果。
另一項涉及超過17萬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該研究對“低”鹽攝入量(定義為低於每日7.5克)和“中度”攝入量(高達每天12.5克)與人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的增加之間是否存在聯繫進行了分析。參與者有的患有高血壓,有的沒有,而所謂“中度”攝入量已經接近英國衛生機構推薦的每日攝入量的兩倍。
研究第一作者、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家安德魯•門特(Andrew Mente)得出結論,從高攝入量減少到中度攝入量可以降低高血壓的風險,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健康益處。從低攝入量提高到中度攝入量也可能有類似的幫助。
“和任何必需營養物質一樣,你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最佳的點……攝入量很高時會有毒性,攝入量很低則會不足,”安德魯•門特說,“最理想的攝入量水準總是在中間的某個地方。”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一觀點。
卡普喬明確指出,減少食鹽攝入量有助於降低血壓,不僅僅是那些吃得太多的人。他表示,近年來得出相反結論的研究結果還很少,其中一些研究的參與者本身已經身體不適,並且依賴有缺陷的資料。這其中就包括安德魯•門特的研究,其中對參與者採用的是禁食點尿檢,而非在24小時內進行多次若干次檢查的標準做法。
慈善機構英國營養基金會的科學主管薩拉•斯坦納(Sara Stanner)同樣認為,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減少食鹽攝入量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準和心臟疾病風險。而且,並沒有多少人的食鹽攝入量能低至每天3克——研究中認為存在健康風險的水準。
低鹽飲食就真的健康?和高鹽飲食其實一樣危險 2018-12-07 新浪科技
鈉是食鹽的關鍵元素,對於我們的身體保持整體的液體平衡、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以及維持神經細胞的電脈衝等過程都必不可少。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絕大多數人都攝入了比推薦攝入量更多的鹽,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還在不斷說服我們減少鹽攝入量。
然而,我們每天的攝入量只有四分之一來自我們自己添加到食物裡的鹽,其餘則是隱藏在我們購買的食物中,包括麵包、醬料、湯和一些穀物。
研究已經發現,過多的鹽會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可能會導致中風和心臟疾病。大多數專家認為,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反對攝入過多的鹽。當我們吃鹽時,身體會留住水分,增加血壓,直到我們的腎臟將鹽分清洗掉。在長時間內體內的鹽過多,會給我們的動脈造成壓力,導致長時間的高血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高血壓是62%的中風和49%的冠心病的肇因。
一個對35年來發表的13項研究進行的元分析發現,每天額外攝入5克鹽,會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7%,中風風險增加23%。每天食鹽攝入量減少1.4克可能有助於血壓的下降,反過來使致死性中風的風險下降42%,而與心臟病有關的死亡風險下降40%。
然而,在諸如此類的觀察研究中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研究者在結論中指出,很難將少鹽的影響與其他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完全分開。那些更注意鹽攝入量的人往往總體上吃得更健康,鍛煉更多,較少吸煙和喝酒。
通過長期的隨機試驗,對攝入較多鹽的人和攝入少量鹽的人進行比較,或許可以確定因果關係。但是,由於資助要求和倫理的問題,很少有人進行此類研究。“揭示鹽對身體影響的隨機試驗幾乎不可能進行,”8年資料綜述的作者、英國華威大學醫學院心血管醫學和流行病學教授法蘭西斯科•卡普喬(Francesco Cappuccio)說,“但是,對肥胖或吸煙也無法進行隨機試驗,而我們知道這些真的會殺死你。”
不過,相關的觀察證據也十分豐富。在日本政府於20世紀60年代末發起了一場說服人們減少鹽攝入量的運動後,日本人的攝入量從每天13.5克減少到12克。在同一時期,日本人的血壓降了下來,中風死亡率降低了80%。在芬蘭,人們每日食鹽攝入量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12克減少到2002年的9克,同期中風和心臟病死亡人數減少了75%~80%。
新裝修的房屋不要立即入住,一般在裝修數個月後,室內甲醛濃度降至0.1mg/m3以下,達到室內合格的標準。國家關於生活建築的入住標準是甲醛濃度0.08 mg/m3。新購買的傢俱不要急於放進居室或者使用,有條件最好讓傢俱裡的有害氣體儘快釋放一段時間再用。
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經常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與外界流通。室內外空氣交換速率越高,降低室內產生的污染物的效果就越好。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的新鮮空氣來稀釋室內的污染物,使室內的甲醛等有害氣體濃度降低,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新裝修的房子需要通風一段時間再入住,時間越長越好,最好半年以上。由於夏季溫度高,毒物揮發快,房間濃度也高,不建議夏天入住,最好經歷夏季後再入住。即使入住,房間仍需全天24小時開窗通風。
應用淨化室內空氣中甲醛的設備和技術。市場上空氣淨化器有很多選擇,如應用物理吸附技術生產的各種空氣淨化器;利用催化技術將有毒有害氣體分解成無味無害物質的有害氣體吸咐器和傢俱吸附寶;利用化學中和技術研製的各種除味劑和甲醛捕捉劑;利用空氣負離子技術生產的空氣負離子發生器以及利用材料封閉技術研製的甲醛氣體封閉劑等。
除醛綠植和活性炭。除醛綠植通常指一串紅、小麗花、綠蘿、吊蘭、蘆薈、虎皮蘭、萬年青等植物,對甲醛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來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但僅靠植物去吸收甲醛,100平米的房子大概需要300株植物。活性炭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除醛產品,具有強力的吸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活性炭的除醛期只20天左右,超過20天,活性炭就會處於飽和狀態,不再具備吸附能力,無法有效對甲醛進行吸附,反而具有二次釋放的危險。建議活性炭使用20天左右,在陽光下爆曬3-5小時後,可反復使用,如此能使用6-10個月。
紡織物中的甲醛
甲醛可以使紡織物的色澤鮮豔亮麗,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又能使棉織物防皺、防縮、阻燃,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紡織工業中,如濃豔和印花的服裝一般甲醛含量偏高,這些含有甲醛的服裝在貯存、穿著過程中都會釋放出甲醛,特別是兒童服裝和內衣釋放的甲醛所產生的危害性最大。此外市售的“純棉防皺”服裝或免燙襯衫,大都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劑,穿著時可能釋放出甲醛。
食品中的甲醛
甲醛為國家明文規定的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在食品中不得檢出,但不少食品中都不同程度檢出了甲醛的存在。例如由於甲醛可以保持水發食品表面色澤光亮,可以增加韌性和脆感,改善口感,還可以防腐,甲醛已經被不法商販廣泛用於泡發各種水產品中。此外甲醛可以增白,改變色澤,故甲醛常被不法商販用來薰蒸或直接加入到麵食、蘑菇或豆製品中。
其他方面
甲醛還來自生活的其它方面。①甲醛可來自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等。②烴類經光化合作用能生成甲醛氣體,有機物經生化反應也能生成甲醛,在燃燒廢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甲醛,如每燃燒1000L汽油可生成7kg甲醛氣體,甚至點燃一支香煙也有0.17mg甲醛氣體生成。③甲醛也來自室外空氣的污染,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產生一定量的甲醛。
面對甲醛超標,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國家要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加強建築、裝飾材料產品、紡織品、食品的市場監督,同時督促生產企業使用無甲醛原料或工藝,嚴格要求相關企業按照國家規範和標準,從源頭減少和控制有害物質的產生。
另外,在進行裝飾裝修、購買傢俱時,一定要按照國家標準選擇無污染或者少污染有助於消費者健康的綠色產品,應選擇有國家品質認證和有綠色環保標誌的材料。
在裝飾和裝修的設計上特別要注意室內環境因素,合理搭配裝飾材料,充分考慮室內空間的承載量和通風量。消費者在發現室內環境中甲醛等污染問題時,要及時請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和治理。
但是,甲醛是否會導致白血病,至今沒有定論。如吸入多少甲醛會得白血病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確實有很大一部分白血病患者發病前都有房屋裝修或居住新裝修房屋的經歷。
2004年美國職業安全和健康研究所調查了11039名曾在甲醛超標的環境中工作3個月以上的工人,發現有15名死於白血病。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調查了25019名工人,發現有69名死於白血病,相對危險度隨著甲醛濃度的增高而增加,所以推測甲醛可能與白血病發生有關。
目前還缺乏對甲醛與兒童白血病關係的研究。北京市兒童醫院調查發現,近90%的白血病患兒家中短期都曾經裝修過。由於兒童成長過程中造血器官尚未發育成熟,造血功能尚不穩定,甲醛超標對兒童的影響可能比成年人更為嚴重。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雖然甲醛和白血病的發生目前尚未科學方面的資料支撐,但甲醛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引起皮膚乾燥、皮炎、流淚、眼紅、眼癢、打噴嚏、咳嗽等症狀,嚴重者出現眼結膜炎、鼻咽部疾病等,甚至發生喉痙攣、肺水腫。
致敏作用和免疫毒性:甲醛作為一種環境致敏原,可以引起皮膚色斑,過敏性皮炎、甚至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同時甲醛還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
神經毒性:甲醛具有神經毒性,引起頭痛、頭暈、疲勞、記憶困難、情緒波動等神經症狀。
致畸作用:甲醛是遺傳毒性物質,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胎;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精子活力下降等。
這些地方會有甲醛,你要小心
室內空氣中的甲醛
室內空氣中甲醛已經成為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粘劑以甲醛為主要成分,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②含有甲醛成分並有可能向外界散發的其他各類裝飾材料,如貼牆布、貼牆紙、化纖地毯、油漆和塗料等。
科學大家|談“醛”色變:甲醛到底能不能導致白血病? 2018-10-09 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 | 佟紅豔 浙江大學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微醫特邀專家
近期一則“阿裡員工租住自如新裝修好的出租房得了急性白血病離世”的新聞,刷遍了朋友圈,又一次將甲醛這個有機化學氣體中的“一線明星”推到風口浪尖,也再次掀起了人們對甲醛和白血病的恐慌。那麼,甲醛到底是否是導致白血病的罪魁禍首呢?
甲醛是一種無色無味、氧化力強的刺激性氣體,相對密度為1.06kg/m3,沸點為-21℃,極易揮發,溶點為-91℃,易溶于水和乙醇,是分子量最小的醛類物質,其30%~40%的水溶液稱為“福馬林”,就是手術標本固定防腐的溶劑。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I類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
甲醛是否會導致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是國內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在惡性腫瘤死亡率中,急性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兒童及35歲以下成人中則居第l位。
科學家研究表明,白血病的發生與下面四個方面有著密切的關係:①病毒因素導致,如RNA腫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白血病;②化學因素如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某些抗腫瘤的藥物,如氮芥、環磷醯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③放射因素如各種電離輻射,中等或大劑量輻射後都可誘發白血病;④遺傳因素,具有染色體畸變的人群如唐氏綜合症,白血病的發病率高於正常人。以上因素可導致患者體內發生染色體及基因變異,當攜帶這種變異的細胞逃過人體免疫監視,不斷增殖,就會形成白血病細胞,導致白血病發生。
炮製飲片品質參差不齊,原因在於缺乏一套易控、專屬的品質評價方法。以根莖類藥材加工的飲片為例,按照傳統的外觀分類方法,應以片大為優。研究表明,現代評價標準中應用的“有效成分”在藥材裡主要分佈在側根和表皮。其結果是,片形小的飲片“有效成分”的含量高於片形大的飲片。採用異地人工栽培藥材加工成的飲片,在外形上要“優於”用道地藥材生產的飲片,而其有效成分含量卻大大低於道地飲片。根據飲片的外形、色澤、斷面等傳統經驗鑒別方法,缺乏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不能有效評判飲片品質優劣。
“既不能單靠外形又不能簡單以現有已知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來判斷飲片品質的優劣。”肖永慶認為,評判標準要使二者有機結合,實現傳統分級品質評價標準與現代科學品質內涵的協調統一。
炮製加工不可分
齊村位於河北安國北15裡,以加工、交易甘草而知名。在一位加工戶的院子裡,拖拉機上、棚子下麵,都堆放著甘草,有紅皮的也有黃皮的,粗細不等、長短不一。市場需要的所有規格等級,他們都能加工保證供貨。黃芩村、沙參村、射干村……全國還有很多類似的中藥飲片加工專業村。
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和中藥飲片炮製密切相連,對某些中藥材而言,兩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工界限,後來被人為地分離成獨立的兩段加工工藝。雖然方便了藥材貯藏與長途運輸,卻忽略了藥材品質形成的內在規律,割裂了藥物品質形成的有機鏈條,弊端逐漸顯露。長期以來,中藥材產地初加工並未作為單獨環節被嚴格監管,成為目前中藥材產業鏈條中最難監管的環節。
肖永慶認為,中藥材異地加工成飲片,不但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藥材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的變質損耗和成分流失,嚴重影響飲片的品質。不少中藥可以直接在產地加工成飲片,有的可以鮮切後再乾燥,有的可以乾燥至適宜含水量再進行切制。例如,天麻不易潤透,切制後片型差;蘇木鮮藥材不易乾燥,乾燥後難以切制,潤制過程易導致有效成分損失;甘草鮮品易切制、性狀好,乾燥後纖維不易切斷、性狀差,潤藥易導致有效成分損失。
肖永慶認為,中藥材源頭加工是中藥材品質保障的重中之重。中藥材產地加工與飲片炮製一體化,既可降低加工成本,又可保證來源,方便監管,有利於讓人們吃上安全、放心、有效的中藥材。
中華中醫藥學會炮製分會主任委員賈天柱從事中藥炮製教學與科研40餘年。他說,中藥材炮製前後,通過特定的工藝方法,使所含的化學成分出現變化,從而產生減毒增效的作用。川烏、草烏類都含有劇毒成分烏頭堿,1—2毫克就可中毒,3—4毫克就可致死,但炮製後烏頭堿水解變成烏頭次堿乃至烏頭原堿,從而達到低毒、無毒。馬錢子含有毒性成分士的寧,經炮製後可轉變為士的寧的氮氧化物,降低毒性。斑蝥含有斑蝥素,毒性也很大,當用低濃度的堿處理後,生成斑蝥酸鈉,毒性降低。
炮製工藝待規範
中藥炮製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依法炮製,該制的不制,或炮製不到位,制約了中藥臨床療效的發揮。白芍炒制接近焦色,苦杏仁炒成深黃色,其有效成分怎能不降低呢?賈天柱說,中藥炮製古來最講究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古代有“逢子必炒、逢子必破”之說,但現在種子類藥材有不炒不破的,也有炒而不破的,也有炒碎後供應的。飲片廠炒後破碎直接供應到調劑室,雖能煎出,但已造成泛油而降低療效,這種方法不可取。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但是,如今繁瑣的炮製過程不斷被簡化,不按工藝規程生產加工的藥材比比皆是。何首烏是臨床常用中藥,歷代以黑豆為輔料炮製,講究煮熟、煮透。蒸制何首烏很少能達到九蒸九曬的要求,人為減少了蒸制時間。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的炮製工藝須經過多道工序,是附子減毒的重要環節,但產地農戶在附子漂洗過程中,為了防止重量減少,漂洗次數嚴重“縮水”。
“飲片生產普遍存在炮製工藝不規範等問題,炮製程度較難判定,中藥品質難以保證。”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肖永慶說。
熟大黃,南方以酒蒸為主,北方以隔水加酒燉者居多。目前大多數中藥飲片,特別是加熱、加輔料等方法炮製的品種,各地炮製工藝不一,炮製時間相異,所用輔料也不盡相同,對於飲片品質判別存在很大差異。肖永慶說,飲片不可能實現全國統一的規範化生產工藝,迫切需要因地制宜,開展飲片地域性生產工藝的規範化研究,提升飲片行業的現代化水準。
探問中藥材品質: 規範炮製工藝 不可“省人工” 2018-11-09 人民日報
在浙江省桐廬縣近日舉辦的首屆桐君“定三品”中藥飲片展會上,製藥技師展示中藥古法炮製技藝。
近年來,中藥材品質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中藥材品質高低優劣,直接影響中醫臨床治療效果。藥材好,藥才好。如果沒有好藥材,再高明的中醫也難以施展醫術。目前,影響中藥品質的主要環節有種植、炮製和流通。對此,我們專門派記者進行了調查,從今天起,推出“探問中藥材品質”專題報導,尋找解決問題之道。
中藥炮製學問大
通過特定的工藝方法,使藥材所含的化學成分出現變化,從而產生減毒增效的作用
河北秦皇島居民石女士被診斷為胃印戒細胞癌四期,在北京一家腫瘤醫院手術後出現便血。她跑遍各大醫院,吃了各種各樣的中西藥,大便潛血依然是4個加號(陽性)。絕望之際,她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微創腫瘤科主任黃金昶。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你得吃點‘毒藥’。”黃金昶說。其實,黃金昶所說的毒藥是蟾皮,也就是癩蛤蟆皮。石女士一聽,連連擺手,說她肯定吃不下。黃金昶說,蟾皮不是讓她直接吃,要經過炮製,好多醫院都沒有,正巧他們醫院有,吃幾服就有效果。
石女士按醫生要求將燒幹蟾10克濃煎,飯後不停地喝,喝了3天就沒了血便,檢查大便潛血只有一個加號。7天后,她的大便潛血顯示陰性,之後一直未見便血。
什麼是中藥炮製?黃金昶介紹,以燒幹蟾為例,新鮮的蟾蜍破血力量極強,能促進出血。經過炭火燒焦後,藥性發生改變,卻有很好的止血作用。炭火燒焦就是中藥炮製的一種方法,能起到減毒和增效兩大作用。
斑蝥,藥典記載有大毒,經炮製治療組織肉瘤有奇效。甘遂、大戟、馬錢子等有毒的中藥,黃金昶在臨床上將其變為治療腫瘤的良藥,其中的奧秘就是炮製。
中藥炮製,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製劑的不同要求,對經產地加工的淨藥材進一步加工製作,有火制、水制和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所得成品是中藥飲片。
網傳九層塔含毒素會致癌 教授:你天天當青菜吃?2018-09-20 林慶順教授
讀者Sylvia在2018-8-2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一個問題是: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吃太多九層塔會致癌,真的嗎?
Sylvia所說的這篇文章是在2006年2月開始流傳,而我也有在2016-10-10發表九層塔致癌的真相,告訴大家不用擔心。
那時候我這個網站才剛成立半年多,讀者很少,所以看過我這篇九層塔文章的人不多。如今,網站讀者已成長百倍,而我也有更進階的相關資料,所以我就在這裡再度討論這個在台灣備受關注的議題。
九層塔的英語是Basil,而學名是Ocimum basilicum。所以,用這個學名就可在公共醫學圖書館搜索到與九層塔相關的醫學資料。如果再加上Cancer這個關鍵字,就可搜索到與癌相關的資料。
目前,總共只有5篇醫學論文是從事九層塔與癌相關的研究。但是,它們的試驗是要看九層塔萃取物是否能抑制培養皿裡癌細胞的生長。更重要的是,它們所得到的結論是九層塔似乎有抗癌的作用。
那,為什麼網路文章反而會說九層塔會致癌呢?
下面三點是原封不動地拷貝自這篇網路文章的字句:
九層塔裡有一種成份叫做Eugenol〈英譯︰丁子香粉,是一種化學物質〉【牙科用來治牙疼】這個成份已經證實會導致肝癌。
而Eugenol的中文名稱就叫做「黃樟素」。
要知道這種毒素會在體內累積的,國人罹癌指數年年攀升,這都跟吃進去的食物有關連。
所以,這篇文章先說Eugenol的翻譯是丁子香粉,然後又說是黃樟素。(典型網路謠言的牛頭馬嘴)
但,其實這兩個翻譯都錯了。Eugenol的正確翻譯是「丁香酚」或「丁子香酚」。(此「酚」非彼「粉」)
不管如何,Eugenol真的有被證實會導致肝癌嗎?
用Eugenol及Cancer這兩個關鍵字到公共醫學圖書館搜索,會搜到220篇論文。但是,閱讀其中幾篇後,就會發現,真正被關心的並非Eugenol,而是Methyl-Eugenol(甲基丁香酚)。
從一份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文獻就可看出,所謂的來自九層塔的致癌物是Methyl-Eugenol,而非Eugenol。
更重要的是,Methyl-Eugenol的致癌性,是用通常攝取量數百倍的高劑量,在老鼠身上試驗出來的。
我想,除非有人天天把九層塔當青菜吃,否則,要吃到致癌,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還有,網路文章所說的「這種毒素會在體內累積」,也不正確。
事實上,攝入的Methyl-Eugenol很快就會從尿液排出,並無所謂的累積。
所以,網路文章所說的「證實」會導致肝癌,是完完全全地被我「證實」是胡說八道。
一切都在監管部門眼皮底下
鴻茅藥酒輿情風波發生後,鴻茅國藥歡迎社會各界以及媒體前往工廠參觀,深度了解鴻茅藥酒的歷史,工廠原料存儲和生產細節等。
…
飛檢、檢測結果與輿情的碰撞
鴻茅藥酒事件爆發後,主管部門均在第一時間採取了行動及時回應各方關切。
4月至5月間,主管食藥監部門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對鴻茅國藥進行了三次飛行檢查。藥品飛行檢查是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針對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等環節開展的不預先告知的監督檢查,具有突擊性、獨立性、高效性等。結果均符合規定。
5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復市民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時表示,鴻茅藥酒處方中所用附子(制)、天南星(制)、半夏(制)全部為炮製加工品,不屬於毒性中藥品種。
第三方機構也對鴻茅藥酒的安全性進行了檢查。
5月8日至5月10日,有關部門委託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送檢的三個批次鴻茅藥酒,進行了毒性成分分析並出具鑑定意見,檢驗結果顯示:三個批次的鴻茅藥酒均未檢出有毒物質。
6月至7月,廣州、南京兩市藥檢所也分別抽取流通環節不同批次的鴻茅藥酒進行全項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主管部門的一次次飛檢結果和第三方機構的幾番檢測結果,或許是因為與部分網友的慣性認識不符合,結果仍然沒有糾正一些負面輿情。對此,鮑東奇也表示很無奈。
回應
當初囂張跋扈的勁頭呢?現在裹挾基層百姓,裝可憐!
沒有人想整垮哪個企業,垮掉與發達全在於自身怎樣經營。鴻茅要爬起來,重整旗鼓,生產好酒給全國消費者。
由於工廠大部分停產,為了讓生產一線的工人能維持基本生活,一百多人被安排到鴻茅新廠區平整道路。還有部分工人在家待工,企業盡最大的努力發放補貼,來保障他們的生活。
8月25日,在鴻茅藥酒生產廠區,記者看到有些路面正在施工,工作人員解釋說,這些地下管道是七八十年代鋪設的,趁著工廠暫未全面恢復生產,對其進行升級改造。
10月以後是鴻茅藥酒的銷售旺季,此時也是生產最繁忙的時候,往年入庫的物料和出廠的貨車需要排隊進出,經常出現交通堵塞的情況。事件發生後,鴻茅藥酒銷量驟降,一度跌至正常時期的20%。
據鴻茅國藥副總裁鮑東奇透露,隨著官方權威媒體的報導,輿情風波的逐漸平復,目前鴻茅藥酒在零售終端的銷量已經回升到了35%左右,消費者信心正在慢慢回暖。
“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
涼城縣東向西橫臥著一條乾淨寬敞的主幹道,是被當地人視為“門面”的寧遠街。街的西頭是鴻茅國藥所在地,沿路往東走,街兩邊隨處可見小飯館、旅館和小賣部等。
作為涼城縣經濟支柱企業以及納稅大戶,鴻茅藥酒輿事件造成銷售下滑,企業暫時停產近5個月,“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向縱深顯現。
“生意都不好做了!”鴻茅廠區附近一品鮮飯店的老闆娘向記者抱怨,酒廠以前來來往往的貨車司機和工人照顧了她不少的生意,現在基本上沒有了。
“以前日流水四五千元,現在只有一兩千了。”魚羊一鍋鮮的杜老闆反映,鴻茅藥酒停產之後,飯館的生意大受影響。
涼城縣是革命老區,區級貧困縣,人口不足25萬,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為80億,其中第二產業佔比54%。除了糧食加工企業,龍頭企業僅有岱海發電廠和鴻茅國藥。由於產業帶動就業力度不足,全縣約有1/3人口外流,主要是勞動力人口。
2018年涼城縣政府工作報告在穩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中,特別提到“以鴻茅國藥為代表的本土企業迅速崛起,打破了岱海電廠'一支獨大'局面。”涼城縣稅務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的三年間,鴻茅國藥納稅總額超4.3億元,尤以2017年最高。
為了脫貧,縣政府寄希望於注入產業增收“原動力”,完善實施“龍頭企業+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入新的企業尚在計劃中,而本地企業鴻茅國藥對涼城縣經濟發展和脫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鴻茅藥酒事件後的涼城和鴻茅 2018-09-19 環球網
山西右玉縣的“殺虎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的發生地,過了“殺虎口”便進入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如果不是因為今年4月份發生的鴻茅藥酒輿情風波,位於烏蘭察布市南部的這個小縣城鮮有人知。
小縣城四面環山,北有蠻漢山,南有馬頭山,中間有一條狹長的陷落盆地,臥有美麗的岱海湖,湖的西邊坐落著涼城縣兩大經濟支柱企業之一的岱海發電廠,它承擔著北京1/5電力的生產。發電廠要用岱海湖水冷卻,導致岱海湖生態破壞嚴重,水溫上升,水面退減。2018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快岱海發電廠水生態綜合治理。目前發電廠部分機組停產,正在進行技術改造。
涼城縣另外一個經濟支柱企業和納稅大戶是內蒙古鴻茅國藥公司。鴻茅藥酒輿情風波發生時,曾經有大量媒體、自媒體蜂擁而至,安靜的小縣城被攪得熱鬧起來。事件讓正處於高速公路上奔跑的鴻茅國藥驟然降速,隨著時間的推移,事件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慢慢顯現,正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當地的經濟和老百姓的生活。
員工被迫放假靠基本補貼度日
涼城縣城人口僅有三四萬,中午街上人車稀疏,幾乎所有的門市都會關門午休,上班族也會回家吃飯、午休。到了晚上,飯店和縣政府對面的廣場是人最多的地方。
在這裡有一份穩定收入,生活便十分愜意。因此,在鴻茅國藥上班被很多當地人視為捧上了“金飯碗”。
李先生是鴻茅國藥的一名車間工人,原本計劃今年買套新房改善生活水平,然而工廠停產打斷了他的新房夢。
自鴻茅藥酒輿情風波後,鴻茅國藥於4月20日停播各省市縣等廣告,暫停終端藥店的營銷推廣活動。
截止目前,鴻茅藥酒廣告仍未恢復,生產和營銷受到嚴重影響。首當其衝的便是正在向小康生活邁進的員工。據了解,涼城縣鴻茅國藥工廠共有一千多人,大部分是當地老百姓,包括一百多的蒙古族員工。不少人歷經鴻茅幾次轉制,從國營時代便一直在工廠,工作超過10年、20年。他們的工資遠超本地平均水平,而且還有著完善的福利。
洋蔥真能殺死感冒病毒嗎? 2018-09-09 人民日報
洋蔥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是因為其含有油脂性揮發物硫化丙烯,如每天吃一些,對呼吸道、腸道裡的細菌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房間裡放置洋蔥,殺菌的作用微乎其微,對感冒病毒更是沒有抑制作用.
洋蔥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是因為其含有油脂性揮發物硫化丙烯,如果每天吃一些洋蔥,對呼吸道、腸道裡的細菌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房間裡放置洋蔥,殺菌的作用微乎其微。況且很多流感是因為病毒感染造成的,而洋蔥對病毒並沒有抑制作用。由於其具有殺菌、抑菌作用,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人們從洋蔥中提取精油作為藥物使用,用來治療和控制傳染病。但是,在臨床上並沒有預防、治療流感的研究。而且,現在也沒有洋蔥能殺死病毒的相關證據。因此,強調依賴洋蔥預防或者治療流感的說法並沒有確切科學依據。
此外,對於謠傳所謂“切開的洋蔥在次日清晨變黑”現象,專家解釋說,變色並非吸收病毒或者病菌,而是發生了一種常見的名叫“酶促褐變”的化學反應。果蔬薯類中天生存在“酚氧化酶”,同時也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類物質”,這兩樣東西碰在一起會發生氧化,產生“酶促褐變”反應。切開的洋蔥即發生了該反應,從而變黑。
回應
美航2航班機9.6抵費城後12人疑染流感 所有乘員受檢 都去過麥加
3年來首例! 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9.8又在南韓現蹤
全台29萬劑流感疫苗查出去向9.6大白:因部分接種資料無逐筆登錄於健保系統。
全台登革熱疫情擴大:2018年截至9月8日共計102例登革熱本土病例
中國國家藥監局9.7全面排查疫苗生產企業未發現影響疫苗品質安全問題
時隔26年再次爆發豬瘟 日本9.8停止豬肉出口
非洲豬瘟20世紀初於肯亞首次被發現,已散播至南歐及加勒比群島。2007年該病毒傳播到喬治亞,後來蔓延到俄羅斯,2018年散播至亞洲地區。中國截至9月初有6次疫情在安徽和黑龍江擴散,為控制疫情蔓延,已撲殺4萬頭生豬。
廣州鐵路9.8回應“高鐵供應盒飯發黴”:下架同批次產品
山東濰坊9.8通報“呷哺呷哺火鍋吃出死老鼠”:停業整改立案處罰
8.3女稱在昆明海底撈吃到蟑螂!索賠100萬人民幣 拒就醫檢查 店家報警: 該店立即調閱店內監視器,並進行蟲害消毒和檢查,均未發現蟑螂和其他蟲害,公司調查同時還發現,李女先前曾投訴過海底撈其他分店,而且也都是拒絕陪同看病、一起送檢驗等要求,同時索賠百萬元;對此,李女喊冤將維權進行到底,目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哈佛教授稱 椰子油是十足毒藥 18-08-22 中央社
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系教授米歇爾斯(Karin Michels)稱椰子油是「十足毒藥」,表示椰子油近年從獲得到失去超級食物美譽,其實其來有自。,椰子油對心臟健康構成的風險更甚於豬油,因為前者幾乎完全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飽和脂肪酸會阻塞動脈,不飽和脂肪酸可改善血液中好、壞膽固醇的平衡比例,但攝取量應適可而止。
在米歇爾斯之前,已有其他專家學者質疑椰子油對健康的好處。美國心臟學會去年更新科學建議,敦促大眾儘可能避免食用椰子油。
研究人員追蹤最早可回溯至1950年代的100項研究分析報告,得到的結論是,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亦即所謂壞膽固醇的含量。有7個對照試驗發現,椰子油會增加血液的LDL含量。
不過一般大眾似乎有所混淆,紐約時報2016年進行調查發現,72%的一般民眾認為椰子油是「健康」食物,但僅37%營養學家如此認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營養研究所學者聖翁吉(Marie-Pierre St-Onge)參與的研究顯示,椰子油有助於新陳代謝和減重,因為其成分中的中鏈三酸甘油脂含量,超越大部分的脂肪。不過聖翁吉去年出面澄清真相,她在實驗中使用的椰子油含有100%的中鏈三酸甘油脂,而非含量僅13%到14%的最常見種類椰子油。若想獲得促進新陳代謝和減重的健康益處,就需每天攝取至少150克或10大匙的椰子油,但這麼做也會引發攝取過量的負面效應。
本身是合格營養師的英國營養學會發言人巴瑞特(Helen Barrett)表示,食用椰子油的利弊得失,必須根據個人飲食狀況進行整體考量:「某人若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且攝取大量含有飽和脂肪的其他食物,我就會鼓勵這種人少吃(椰子油)。」若某人的飽和脂肪攝取量非常少,但喜歡吃椰子油,且不想換成其他較健康的油脂,那麼「風險可能會較低」。「不過民眾應該知道有哪些風險,並留意椰子油可能不是好東西」,「我不會建議任何人開始食用椰子油。」
回應
東南亞種了很多椰子樹, 取椰子水為重要, 次要是椰瞉燒結最為活性碳, 剩下的白色層拿來提煉椰子油, 椰子油主要用途烘焙, 用量很少,廠商當然要買通食品科學專家將對人類血管有害報告, 翻轉成有益之報告。
奶油+豬油+植物油,總之混著吃最好
每天猛灌椰子油就是找死.喝水過量也是找死.但是椰子油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必須和其他的因素一起考量,而不是一句話說死.
救蜂群的替代殺蟲劑 結果也對蜜蜂有害 2018-08-16 中央社
研究人員今天警告,一種用於替代危害蜜蜂的「新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殺蟲藥的新型殺蟲劑,可能與新類尼古丁殺蟲藥一樣,還是對作物授粉的蜜蜂有害。
研究人員在「自然」(Nature)期刊表示,實驗中,大黃蜂的繁殖能力和牠們蜂群成長速度,都會受到新的鵳基亞胺類(sulfoximine)殺蟲劑所影響。
蜂群移往田野後,原先在實驗室曝露於低劑量殺蟲劑的蜂群,工蜂明顯減少,雄蜂數量也減少一半。
研究主筆、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研究人員席維特(Harry Siviter)說:「我們研究結果顯示,新型殺蟲劑之一的速殺氟(sulfoxaflor)會對大黃蜂繁殖量產生負面影響。」
與新類尼古丁相似,速殺氟不會直接殺死蜜蜂,但卻顯示會影響蜜蜂的免疫系統或生殖能力。
不過覓食行為和個別蜜蜂採集花粉量在實驗中保持不變。
這項研究的發表,時值新類尼古丁藥劑遇到法律挑戰及國家調整相關使用政策之際;新類尼古丁殺蟲劑是世界上最常使用的殺蟲劑之一。
歐盟國家4月通過禁止在野外使用3款新類尼古丁殺蟲劑。
早餐來杯「可以喝的除草劑」年年春? 2018-08-13 聯合報
霸氣囊括人們生活周遭「從搖籃到墳墓」所有產品生意的跨國巨擘孟山都集團,遭加州法院陪審團判陪90億台幣給受害者,因為孟山都隱瞞除草劑致癌危險。這除草劑在台灣赫赫有名:《年年春》,已經狂賣了50年,很遺憾,農委會坦承至今並未列管,看看事情發展再做打算。
孟山都對這一判決強力反撲,因為跟在後面近5000件類似控告會造成集團難以想像的損傷。迄今無法統計近50年孟山都在農藥、肥料、基改種子綁在一掛的產業獲利;迄今也未見因為這些致癌性產品擴張,導致多少人受到病魔摧殘,甚至死亡。
不止年年春,在台灣賣得最好的殺蟲劑《陶斯松》,幾十年也未曾列管。因為加州這起官司農委會頓悟,應該對這些農藥做「高危害風險評估」,之後怎麼處理,等著瞧。也富盛名的除草劑《巴拉刈》惡名昭彰,但台灣要到明年才禁用。
農委會或許說得沒錯,因為農業環境與國外不同,台灣並沒有大規模栽種基改作物,所已不致於有像加州案例當事人與除草劑密切接觸的情況。不客氣的說,官員此一說法實嫌取巧,這就能支撐50年不列管致癌農藥?
農委會或許以為充斥臉書、自媒體的許多篇幅都在強力推銷小農市集、有機農業,表示台灣主要的蔬果、農產供應是小農、有機擔綱,這其實與事實有相當差距。小農市集的有機青菜一斤60、80起跳,受薪階級偶而才能光顧打牙祭,餐桌蔬果還是菜場慣行農法化肥、農藥產品,50元3把;大多數普羅民眾的食安、健康難道防檢局不應更花把勁?
放著台灣自產絕大多數糧食50年毒物管制無作為,說不通。即便此刻許多青農、小農致力與草共生的有機農法,草養好了,蔬果自然就健康;但請注意,慣行農法還是擔綱台灣絕大多數食品供應,怎可以「農情不同」推搪對大多數農產品無作為?
再說,台灣糧食自足率至多32﹪,黃豆、玉米幾乎全數進口;消費者怎麼去相信「有機豆漿」?官衙對年年春、陶斯松、巴拉刈迄今幾十年未列管,民眾怎麼去相信食安?
用菜肴包做外賣引爭議 電商出售半成品一份僅約5元 2018-08-09 北京青年報
專業人士表示能否使用菜肴包做外賣尚未有相應規定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用半成品“菜肴包”製作標準餐食,並非外賣餐飲的特色,可以說是一些標準速食的統一做法。在能否使用菜肴包做外賣方面,國家目前尚未有相應規定。有消費者認為,關鍵是品質,只要符合食品健康標準,可節約時間。新時代,新的模式和產品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消費者來說,用半成品“菜肴包”製作標準餐食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楨:?)。
一家外賣店的服務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店裡的米飯套餐基本都是使用菜肴包再加工而成的,“這樣出品比較標準,口味一致且速度快,顧客好評更多。”該外賣店表示,這些菜肴包不是外賣專用的,店內堂食使用的也是同樣的菜肴包,“這樣保證了口味,而且這些菜肴包都是總部配送的,實際上更乾淨、美味。”
另一食品領域的人士表示,像吉野家、和合穀、一品三笑等速食店,也會使用這樣的半成品進行加熱。“這並非外賣餐飲的特色,可以說是一些標準速食的統一做法。”也有消費者表示,航空餐、高鐵餐等實際上都是在中央廚房加工後,再在交通工具上加熱的。還有人表示,“這種可能更適合做外賣,菜品和做法更適合打包,口味也相對更重一些。”
部分消費者認為平臺應公示加工辦法
對於這種菜肴包,有消費者認為“我覺得這種方式可以接受,只要符合食品健康標準就好,因為可以節約門店成本、節省製作時間。
但也有消費者表示,“聽到這種加工辦法還是挺震驚的,平臺是不是應該公示一下,具體的做法是什麼?”還有的表示“如果是這樣,那我為什麼不直接去網上買些半成品來就好了?我要吃的不是方便米飯。”
電商出售半成品一份僅5元左右
在一些電商網站,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搜索“外賣半成品”“外賣菜肴包”,可以出現多個結果,包含各種口味的,如臺灣鹵肉、香菇滑雞、紅燒排骨、咖喱雞肉、梅菜扣肉等,一份10種口味的菜肴包套餐售價50元左右。消費者只需將其蒸或煮10分鐘或微波加熱5分鐘即可食用,配上一份米飯就成為一個米飯套餐,十分方便。……
回應
對於速食,我最大的奢求就是餐館洗乾淨了而且還沒壞掉,但你還想要“新鮮”,你不覺這種要求得太過分了嗎?
真的要現炒讓你等一個小時可行麼?
別急,還有其他賺錢路子。每只小白條鴨的鴨毛絨可售3.0元,鴨胗1.1元,鴨掌1.8元,鴨舌0.8元,鴨腸0.53元,鴨翅0.30元,鴨食管、鴨血、鴨油、鴨心、鴨肝等0.5元。沒錯,這些都是涮火鍋的常見食材。這樣再算一算,毛銷售收入每只有16.23元,減去15.5元成本,每只小白條鴨的利潤為0.73元。
烤制環節——小白條鴨胴體出廠價8.2元,加上批發流通環節(含冷藏費、運費等)每只3元,以及2元左右的烤製成本,總成本為13.2元。比起18塊錢的售價,4.8元的利潤還是過得去的。
勿用“有色眼鏡”看待迅速發展的肉鴨產業
據侯水生介紹,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肉鴨養殖國家。鴨肉產量居豬肉、雞肉之後,占全部肉類總產量8%以上,近年來肉鴨產業發展迅速,初級產品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並成為一些地方農民脫貧致富的產業。
我國每年出欄的肉鴨約25億隻,其中生產成本最低的小白條鴨約有3至4億隻。從生物發育學、遺傳學、育種學、飼養學的角度分析,小白條鴨產品沒有食用安全問題,不需要藥物和激素就能夠實現良好生長。
專家表示,比起餐館上百元一套的烤鴨,這種小型烤鴨無論從養殖、屠宰分割還是後期加工等各個環節,成本構成都有很大差異,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小白條鴨的生產經營各環節利潤構成合理,消費者大可放心購買。(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 新華社記者董峻)
回應
狗P!你算的是成本賬,但這種飼養條件下,不添加大量抗病抗生素生長激素之類,能長成不?
你養過鴨?還是你就是鴨?
相關新聞
台灣烤鴨車399元低價解密!使用工廠批發冷凍「太空鴨」
台灣夾娃娃機竟可夾烤鴨?「過年加菜」300元夾到
18元一隻的烤鴨靠譜嗎? 水禽專家:靠譜2018-08-03 新華網
伏天至,熱難耐。民間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可近來網路上一些傳言卻讓不少消費者犯了難。傳言稱,一些熟食店出售的整只烤鴨只賣18元。這些傳言往往用“來路不明”“速生鴨”“無毛鴨”等聳人聽聞的字眼來吸引眼球。
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侯水生,請他詳細算算這筆經濟賬。
算帳前,侯水生先介紹了我國肉鴨產品的基本格局。白羽肉鴨是最主要的肉鴨品種,主要用於3類食品加工:大型烤鴨坯、大白條鴨、小白條鴨。
大型烤鴨坯用於加工北京烤鴨、廣東廣西燒鴨等,飼養期40天左右,飼養成本每只約25元。大白條鴨飼養期也是40天左右,主要用於加工咸水鴨、鹵鴨、醬鴨等,可以是整鴨或分割產品,飼養成本每只約20元。超市冷櫃裡買到的基本上就是這類鴨肉。
而小白條鴨,正是“18元烤鴨”的主角,飼養期30天左右,主要用於加工小型烤鴨、香酥鴨等,出欄體重為1.9至2.0千克,屠宰後全淨膛重約1.25千克,烤製成熟食後重量約0.80千克、即1.6斤左右,市場策略是一個3口之家一頓吃完。
30天就能出欄?難道不是靠激素“催”出來的“速生鴨”嗎?
還真不是。
侯水生說,這是育種家通過不斷的遺傳改良培育的新品種,特點是飼料轉化效率更高、從而長得更快。用育種術語講叫“料重比更高”——小白條鴨的料重比在1.60:1到1.65:1之間,也就是說,這鴨子吃1斤6兩的飼料差不多就能長1斤肉。
小白條鴨也不是沒缺點。生長期短導致肌肉中水分含量較高,肉嫩,不適宜某些烹飪方式,比如燉老鴨湯。
每只小型烤鴨成本13.2元,利潤其實還過得去
農戶飼養環節——1日齡雛鴨每只3.20元,飼養至30日齡的飼料成本每只約7元,防疫成本每只約0.05元至0.10元,消毒等藥品每只約0.10元,人工、鴨舍及其設備折舊等攤下來每只約1元。算下來小白條鴨的飼養成本為每只11.4元。在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農戶能夠獲得每只2元左右的養殖利潤。
屠宰加工環節——屠宰加工小白條鴨的成本共計約每只15.5元。其中,從養殖戶收購活鴨成本13.5元左右、屠宰加工與冷藏成本約為2元。每只小白條鴨的出廠價在8.2元左右。成本15.5元、售價卻只有8.2元,加工企業豈不是虧了?
看鑒: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臉,古代化妝品就“純天然”了嗎?2018-07-23歷史短視頻
一提起現代化妝品,有些男士們就會一邊捂著錢包,一邊振振有詞:
“那都是化學產品,一點都不安全,
你就不能用用古代那種以花瓣為原材料、純手工制的化妝品嗎?”
可你真的以為古代化妝品就安全了嗎?
要知道在某些知識領域蒙昧的古代人,用起重金屬化妝品才是真的毫無顧忌……
回應
原因很簡單,生命苦短不在乎,或者說沒權利在乎。古人的平均壽命都在40歲以下,女性因為接生技術不過關,平均壽命更短。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在意慢性毒素,因為活不到那時候。
現在的美女也不差,化妝品裡大量的汞鉛苯等化學元素。挨刀子吃激素幹著趟爭先恐後。
汞跟鉛現在沒人會用,苯一般沒什麼毒性。
作為一個學化學的,感覺現在化妝品的最大問題並不是毒性,而是用外物打破了人體生物平衡:
1.BB霜遮瑕霜一類,顆粒細膩,堵塞毛孔,人體排汗排不出來,人體自身產生的有害物質聚集,久而久之就會長痘(學名痤瘡)。
2.甘油一類,偶爾用一用可以彌補臉部手部的乾燥,但是長期用會打破皮膚水油平衡。
3.面膜一類,很多劣質面膜的根本原理是利用水楊酸之類的酸,把面部角質層去掉,跟雞眼膏一個道理,只不過酸強度沒那麼大。所以當時用的時候,感覺效果明顯,臉好像真的白嫩了,但這種想想就知道不能長期用。
http://www.guancha.cn/KanJian/2018_07_23_465179.shtml
所以我就搞不懂了,人工合成的東西也得按照這個物質世界的基本法,生造不出東西的,而且人自己造的東西怎麼說都比天然合成更加透明可控,既然可以部分替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談“化學”色變呢?
就事論事,從健康較多,食用香精是多此一舉,完全沒必要的東西,對於食品,添加劑能不加就儘量不加,這不是什麼科學不科學問題,是健康問題,和機器一樣,結構越簡單,越不容易出問題,食品也一樣,越簡單,越天然,越好,越不容易出問題,人畢竟也是動物。
最簡單的解釋:不好吃、不好看、不好保存。我也是做食品的,雖然不想添加很多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是很貴的),但是沒辦法。不想加防腐劑,但是微生物指數型增長怎麼辦?消費者吃壞肚子怎麼辦?何況有些微生物毒死你的時候你都不一定能察覺到。不加香精和色素,產品出來消費者說不好看也不好吃,不買。好好好,我為了盡可能達到之前的水準,需要更複雜的工藝,更苛刻的原料,更昂貴的設備,更專業的運輸,更穩定的儲存,做出來以後消費者說太貴了,不買。所以拒絕食品添加劑本身就是偽命題,你只能放棄現代化食品工業帶來的高效,安全,美味而且低廉的產品,回到農業時代,吃的東西要麼從方圓幾公里內獲得,要麼選擇花費重金純手工製作,但是其中的安全風險要自己負責。在食品人眼中,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維生素,結果在大眾眼中,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原罪。但是事實是,沒有食品添加劑撐起來的現代食品工業,絕大部份人是吃不起初級農產品以外的任何東西的。
http://www.guancha.cn/jishuxingchihuo/2018_05_15_456832.shtml
有很多人都認為香精“不天然”,“不是個好東西”,但在這個例子裡,用香精代替傳統的“天然”煙熏工藝,反而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維護了食品的安全。
5.香精的安全性
很多人可能會比較擔心食物中加的這些香精會危害人體健康。實際上,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規製作出來的香精,安全性都是可以保證的。
我國食品添加劑安全標準中,目前批准使用1870種“氣味物質”,調香師通過這些物質的不同組合,調配出各種味道的香精。
這1870種物質,都是經過了一系列毒理學實驗和安全性評估,證明在通常劑量下對身體無害,才有機會作為合法的添加劑,添加到食品裡的。而如果某樣風味物質對人體毒性較大,那經過安全性評估之後,這種物質就會直接被食品添加劑體系排除在外。
國家標準中,一個食品裡添加的香精量,一般是不做限量要求的。但這並不代表企業可以無限制地往食品里加香精。
因為,正如前面所說,添加太多香精會把整個食物毀掉。所以食品中添加的香精量是有“自限性”的。一般來說,如果添加量在千分之一,已經算是非常多了。
6.總結
人類嗅覺的複雜程度和敏感度非常高,這也造成了食用香精本身的研發難度。
香精分為天然和合成兩大類,現實中以合成和複合香精比較多見。
香精可以盡可能還原食品的氣味,但目前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因此總會存在差異。
食用香精是安全的,因為它的原料需要通過安全性驗證,而且它的添加量擁有“自限性”。
回應
我再重複一遍:如果有任何產品敢聲稱“不含添加劑”“不含人工成分”,不是騙人就是犯罪,知不知道現在抑制肉瘤桿菌最好的添加劑是什麼?知不知道抑制麯黴素菌最好的添加劑是什麼?合法的添加劑不僅僅是讓吃的東西好吃,更重要的是保證各類產品的品質安全。
以“我們恨化學”為代表的惡劣宣傳,都只是利用了無知賺傻子錢的奸商,和所謂氡溫泉,磁療和“綠色食品”一樣,披著科學的外衣行反科學之實。
除了合成香精,其實天然香精也“不自然”。這是因為不管是哪種提取方法,都不可能把所有的風味物質都按照“原比例”精確提取出來,任何提取方法都會存在損耗,有些提取方法則會引入新的氣味(比如化學溶劑的氣味等)。所以,很多天然香精,聞起來也“不自然”。
好在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各家香精公司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獨家黑科技”,目前的香精,其實是朝著“越來越像”的道路發展的。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各種香精可能就跟天然風味物質相差無幾了。
4.香精都有哪些應用?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飲料都是純靠香精調製出來的風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種碳酸飲料啦。比如,可樂,雪碧,七喜,芬達等等,它們的香味都是用香精調製成的。
但大部分人應該都會比較喜歡那些用天然原料做成的飲料。其實這個非常好鑒別,從產品名稱就能看出來。
一般如果產品名稱中有“味”這個字的,就是完全靠香精調出來的風味飲料。比如說,如果一瓶飲料上面的產品名稱叫做“蘋果味飲料”,那它就是完全用香精調成的。如果產品名稱是“蘋果汁飲料”或者“蘋果飲料”,那它裡面不僅添加香精,也添加了一些真正的蘋果汁。如果產品名稱就叫“蘋果汁”的話,那它就是100%的純果汁啦。
但是,大部分香精,並不是用來完全代替天然原料的。香精加在食品中,很多情況下是起到一種“錦上添花”的作用。有的時候,只用天然原料做成的食品,味道還不夠香濃,或者不夠平衡。在這時候,加上一點香精,整體的味道會立馬得到改觀。這才是香精最主流的應用。
香精是不能想怎麼加就怎麼加的。它一般在食品中,只會添加極其微量。如果香精加多了,或者加錯了,後果很可能是整個食物的味道都被毀了。
這就像如果一個女孩噴了淡淡的香水,大家會覺得真好聞。但如果像香水不要錢一樣狂噴,那大家可能就要捂著鼻子繞道了。
香精除了調香的作用之外,有時也會用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比如,有很多香腸是要經過煙熏處理,才會呈現出特別的煙熏香味。傳統的做法是在煙熏爐裡,一種是將木屑加入到電加熱器中加熱,使之不充分燃燒以獲得大量煙霧。另外一種是讓木炭在煙熏爐裡的摩擦器上摩擦,通過這樣來“鑽木生煙”。
但傳統煙熏法溫度很難控制,而溫度一旦過高,就會產生各種致癌物質,比如苯並芘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目前,有很多肉製品企業都會直接用煙熏香精來代替煙熏工藝。這樣,工藝的可控性會提高,致癌物質也會少一點。
我們來舉個例子:香草的揮發性氣味物質裡,“香蘭素”這種物質占了90%多。這就造成了,只要一聞到香蘭素,你的大腦就會告訴你:這是香草。所以直接使用人工合成的香蘭素,就已經是濃烈、自然的香草氣味了。香蘭素是人類合成的第一種合成香精。
與此相似,檸檬等柑橘類水果的揮發性氣味物質裡,“檸檬烯”也占了絕大部分的比重。於是,調香師只要用檸檬烯作為主要氣味物質,再添加一些其他的成分,就很容易模仿出很相似,很自然的檸檬風味。
但世界上大部分的氣味,比如蘋果、梨子、香蕉等等,都沒有那麼幸運。因為它們都是由幾百種不同的氣味物質組成的,但每種都只占一點,並沒有哪幾種物質是“絕對主導”的地位。這該怎麼辦呢?
我們確實可以把這幾百種風味物質,按照天然的比例全加進去,這樣我們從理論上可以得到和天然蘋果完全一致的香味。但這只是理論上。如果想實現起來,會遇到不小的阻礙。
最大的阻礙就是成本。想像一下,一個配方就有幾十頁,工廠每批次稱料、投料都是好幾百種東西,但每種東西只有微量。那畫面簡直太美,根本不敢看。不僅經濟成本上極其不划算,而且從時間成本上看,也耗費不起。
還有一個阻礙就是法規限制。
目前對於香精,和其他添加劑一樣,也是採用“白名單”的。目前我國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352種之多,但別的那些添加劑種類,比如防腐劑、抗氧化劑、增稠劑、增味劑那些,加起來一共才314種。而光是香精就占到了1870種,從食品添加劑的種類看,香精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但是,對於調香師來說,他們是在戴著鐐銬跳舞——種類還是太少了!只有這1870種氣味物質,是“合法”的選擇。如果某種味道中,分析出了這1870種之外的東西,這些氣味物質就不能添加到香精裡面。
還有一個阻礙,就是這些氣味分子本身的性質。比如,有的分子是油溶性的,有的是水溶性的;有的揮發快,有的揮發慢。如果這些都放在一起,它們香味釋放的速度也很難達到跟蘋果天然的狀態完全一致。這樣在香味上也會存在差別。
所以,目前大部分的合成香精,都不可能把香味模仿得“面面俱到”,而只是抓住了一個氣味的“輪廓”,或是特意去突出某種特別的風味。至於那些有差異的部分,則只能寄希望於通過食物本身的加工來彌補了。
如果還彌補不了的話,那最終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就是這種“不自然”的味道了。但,這是目前食品工業的局限,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2.香精是怎樣煉成的?
早在14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就開始經營香料業,他們發明了蒸餾法,從花、果實中提取植物精油。這其實就是最早的香精。
隨後在法國,香水第一次被發明出來,迅速佔領了時尚市場。“調香師”這個職業開始出現。
在工業化之前,調香師每天接觸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天然精油。他們通過調整各個精油的比例來實現調香。而具體添加多少,就是純靠經驗聞出來的了。所以,在那時,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調香師,你得擁有極其敏銳的嗅覺,以及非常豐富的調香經驗。
現代,隨著化學分析技術的發展,分析某種東西裡面的風味物質組成,成了調香師必備的基本功。
目前,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食品香精調香師,你首先得精通化學,然後需要熟悉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質譜儀等設備的運行和維護,以及如何對結果進行分析。
此外,你還需要非常強大的記憶力,因為你需要記住上千種化學物質的結構式、名稱,以及它們各是什麼味道的。現在的調香師,更像是一個化學家。
所以,目前的調香師需要更加艱難的培訓,這往往要耗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和其他各種類型的食品添加劑一樣,目前的香精也分為天然香精和合成香精兩大類。天然香精就是從香料中直接提取出來的香味物質。至於提取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用某種溶劑萃取,加熱蒸餾,等等。
而合成香精則是直接把那些化學合成的氣味物質,以一定比例摻在一起,再溶解到某種溶劑中製作而成的。目前大部分的香精都是合成香精。
當然,也有那種既包含天然香精,有包含那些化學合成的氣味物質的香精。這種香精被稱作複合香精,目前也是比較主流的香精類別。
3.為什麼香精的味道“不自然”?
大部分人一提到“香精”,總會覺得它的味道“不自然”,大部分人都能分辨出添加香精的果味飲料和真正的果汁之間的區別。為什麼香精總是不能還原出食材的原味呢?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香精都“不自然”。想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化學成分的角度去考慮。
其實有些香精,比如說香草香精、檸檬香精等,很容易就能模仿得很像。這是因為這些食物的氣味被少數幾種化學物質主導了。
為什麼食品裡的“香精味兒”聞起來都很假?2018-05-15 技術型吃貨
好吃的必須要色香味俱全。關於“色”和“味”的調配,我們之前的文章已經介紹過很多了。我們這一篇文章主要來說說“香”的部分。這也是食品添加劑中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一個部分——食用香精。
為什麼說食用香精是食品添加劑中最複雜的部分呢?我們先要明白,人是怎麼聞到氣味的。
1.嗅覺是怎麼產生的?
大自然中的一切氣味,無論是好聞的,還是難聞的,其實都來源於一些小分子的“氣味物質”,它們飄散在空氣中,經由我們的呼吸,帶入鼻腔中,在鼻腔頂部,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做“嗅粘膜”,粘膜上面密密麻麻地分佈著不計其數的嗅覺感受器。
目前科學研究發現,這些嗅覺感受器有上千種之多!正是這些嗅覺感受器,讓我們聞到了各種各樣的氣味。
你可能會問,既然嗅覺感受器有上千種,那人類能聞到的氣味總共就有上千種嗎?
錯了,人類能聞到的所有氣味,遠遠不止上千種,按照最少的估計,也是在“幾億種”這個數量級!
因為某一種氣味,並不是同一種類型的分子提供的,而是各種各樣的氣味分子,按照不同的比例,組合在一起,同時刺激了很多嗅覺感受器。經過我們大腦的加工以後,才形成了嗅覺,被我們感受到。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蘋果的香味就來源於250種以上的有機小分子。這些有機小分子大多數是各種各樣的醛類、酮類、酯類等。它們以一定的比例組合起來,用不同的強度分別刺激了你鼻子裡對應的幾百種不同的嗅覺感受器,產生了複雜的神經衝動電信號,傳到大腦裡,大腦經過分析以後告訴你的意識:是蘋果味的!
這,就是嗅覺的複雜程度。
所以,目前人類的科學還不足以覆蓋到嗅覺的每一個細節。關於嗅覺,還有大量未知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
人類嗅覺的敏感度是超乎大部分人想像的,比如說,一升空氣中只要存在百億分之一毫克的麝香分子,就已經足以讓人聞到了。這甚至足以比肩目前最尖端的檢測儀器。而很多種味道,在不同的濃度下,人們聞起來會有很大差別。比如麝香在高濃度下就不是香味,而是臭味了。
水喝多了會致命? 研究:恐傷及大腦!2018.3.11 中時電子報
根據早安健康報導,澳洲蒙納士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的共同研究項目,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出,他們的研究結果推翻了我們對於喝水的既有觀念,人體為了維持體內適當的水分,在攝取過多時,腦部會產生排斥反應,進而可能會造成吞嚥障礙,影響生活中的正常進食。
且研究更指出,運動或其他勞力完後的「口渴」所做的喝水動作,和水分充足、一點也不渴時仍喝水相比,後者比前者所需的力氣多了3倍,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的成像顯示,在後者的狀態喝水時,控制食慾的腦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更活躍,這容易造成腦神經異常,而可能造成非器官損害的吞嚥障礙。
以往,大家也都知道,水分攝取過多易引發「急性水中毒」,會有低納血症、痙攣、昏睡,甚至惡化成重症致死的可能,因此喝水的時機點與喝的量,都需要多加注意,比起強硬執行每天一定要喝到定量的水,不如好好傾聽自己的身體、觀察訊息和徵兆,在正確時間補充適量的水分。
所以應該要怎麼喝呢?可以根據以下三個不同因素來做考量:
1、年齡與體重
•30歲以下:體重(公斤)×40(毫升)
•30歲~55歲:體重(公斤)×35(毫升)
•56歲以上:×體重(公斤)30(毫升)
年紀不同喝水的量也不同。
2.運動量
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從事30分鐘的運動,那該日水分攝取量最好增加350毫升;衛福部也提醒,健康成年人的每日水量最多不超過3500毫升。
3.飲食
我們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到每日應補充的水量,像吃了水份含量高、但其實有利尿效果的食物(例如大白菜、咖啡等飲品等等),可以幫助體內排出老廢物質和囤積水分,也還是要補充適量的水分;而在我們攝取過多的鹽分時,身體為保持組成平衡,也會消耗水分、容易覺得渴、血壓上升,這時候除了喝多一點的水之外,也要開始控制飲食和口味的調整了。
我國轉基因大米首次獲得進入美國的“通行證”
2018.1.20,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網頁上公佈了該局對華中農業大學提交的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安全性和營養評價報告諮詢的捲宗及相關信函,通知華中農業大學該局已完成對“華恢1號”安全性評價的諮詢,意味著“華恢1號”大米及其製品已可以出口美國並進入其市場面向普通消費者直接銷售。
FDA認為來源於“華恢1號”稻米無論是作為人類食品還是動物飼料在安全性、營養成分、抗營養因子等各種相關參數與原品種無實質差異。
“華恢1號”於1998年由華中農業大學培育成功,對二化螟和稻縱捲葉螟等鱗翅目害蟲表現出很強的田間抗性,可大幅度降低水稻生產中農藥施用量,顯著提高產量,於1999年通過農業部組織的成果鑑定。經過近10年的安全性評價,國農業部於2009年為“華恢1號”頒發了農業生物安全證書。從2009年起,華中農業大學就一直積極尋求在國外進行生物安全性評價,為我國轉基因抗蟲水稻開拓國際市場做準備。
據了解,美國轉基因產品的入市主要受三個部門監管,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環保署(EPA)以及農業部(USDA)。
回應
美國人吃大米?都給華人了吧
美國人不呼吸了?
美國玉米都大量過剩出口到中國,你還指望美國大量進口中國玉米麼?有什麼意義?
華恢1號是大米!
9、網絡餐飲監管加強
2017年12月底,為了進一步要求國內各網絡餐飲服務平台能夠明確責任,落實好即將實施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點評等國內主要網絡餐飲服務平台負責人。該《辦法》對“入網商家要有實體店、線上線下需同質”等一系列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均有明確規定。
10、冷飯熱炒典型的掛麵可燃謠言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掛麵可燃的報導時有發生,並將“掛麵可燃”的原因歸結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質,或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不明真相的網友紛紛轉發。能夠被點燃的食品還能不能正常食用?
解讀專家:沈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掛麵本身就是可燃物,具備燃燒的條件時就會燃燒。有人將“掛麵可燃”的原因歸結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質,或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這屬於以訛傳訛,是低端、可笑的食品安全謠言。
年度網絡十大食品謠言
1.紫菜是廢舊塑料袋做的?
真相:紫菜、塑料袋成分組成差異大,通過浸水、燃燒即可區分。
2.榴蓮和牛奶一起吃會咖啡因中毒?
真相:牛奶和榴蓮都不含咖啡因,兩者混吃會中毒的說法明顯是無中生有。
3.有人利用塑料製造假大米?
真相:視頻中的塑料大米其實是正在加工的再生塑料顆粒,其價格可比普通大米貴得多。
4.無醬油代碼的醬油致癌?
真相:所謂代碼實際為釀造醬油的國家推薦標準,而企業也可製定更為嚴格的企業標準。
5.肉鬆餅是棉花做的?
真相:肉鬆是動物蛋白質,棉花是植物纖維,兩者外形相似,但質地、色澤、口感差異大,造假沒可能。
6.肉、蛋、奶是現代老年病的根源?
真相:肉蛋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來源,吃素也存在健康風險,合理膳食才是健康飲食的關鍵。
7.瘋傳的“染色蔥”真的可能致命?
真相:藍色物質實際為一種含銅的殺菌劑,屬於水溶性,可通過水洗去除。
8.“辟穀斷食”真的有抗衰老抗腫瘤的功效嗎?
真相:輕斷食和辟穀不能等同於自噬,也沒有證據表明斷食起到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等作用。
9.低鈉鹽就是送命鹽?
真相:低鈉鹽有助於控制鈉鹽攝入,是安全的。但腎功能不全者排鉀能力差,需慎食用。
10.空心菜是毒中之王?
真相:農藥和重金屬多少與生長種植環境有關,按照國家標準規範生產的空心菜可放心食用。
回應
每一樁謠言的背後,都是一樁生意!
解讀專家:馬冠生(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
地衣素是一種非揮發性的大分子脂肽類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功能。但在白酒中發現地衣素不等同於白酒就具有相應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發現活性成分,所以飲酒有益健康”的邏輯推理。白酒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乙醇,有的酒含少量的糖、肽或氨基酸,還含有其他非營養化學成分。適量飲酒有精神興奮作用,產生愉悅感。但過量飲酒,特別是長期過量飲酒會危害健康。
7、無礬油條的鋁超標引關注
2017年12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官網發布消息稱,在其對上海市油條進行消費體察過程中,發現部分餐飲機構所製作、售賣的油條產品存在鋁超標的情況。
解讀專家:譚斌(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無礬油條不等於無鋁油條。《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含鋁食品添加劑(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銨,又名鉀明礬、銨明礬)可以在油條等油炸麵製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但要求鋁的殘留量≤100 mg/kg(幹樣品,以鋁計)。國內外對含鋁食品添加劑有充分的研究,並對其使用範圍、使用量及殘留量均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只要食品中鋁殘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此事件中共抽檢26個樣品,只有一個樣品鋁殘留量超標9倍。這些樣品中鋁殘留的可能來源,除了含鋁食品添加劑,也可能來源於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鋁。
8、喝王老吉“可延壽10%”?
2017年12月6日,在《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王老吉涼茶的品牌持有方——廣藥集團負責人宣布:國家863計劃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這一言論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和質疑。當天廣藥集團發文回應表示,這一結論是通過對576隻大鼠樣本為期兩年的安全性實驗中得出的。實驗發現,王老吉涼茶實驗組的大鼠存活率優於對照組,顯示長期飲用王老吉涼茶可延長動物壽命。
解讀專家:孫寶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事件中所提到研究項目是通過大鼠實驗進行觀測,而由於大鼠與人屬於不同物種,在大鼠試驗中取得的結論並不一定適用於人體。而且該試驗的性質和目的是毒理學安全性評價,而不是功能評價。事實上,試驗的研究課題組並沒有得出“喝王老吉可以延壽10%”的結論,這結論更不是國家“863”研究計劃的研究成果,此事件純係商業炒作。
4、法國奶粉被召回
據外媒報導,因疑受到沙門氏菌污染,法國政府於2017年12月10日宣佈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召回法國嬰兒奶粉製造商蘭特黎斯公司(Lactalis)生產的嬰兒奶粉。法國衛生部門表示,2017年12月初以來該國已有26名嬰兒因喝下該公司生產的奶粉而生病。隨後,緊急召回問題奶粉近7000噸,召回涉及國家包括英國、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蘇丹等。
解讀專家:陳穎(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能引起多種動物感染。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應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以降低沙門氏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風險。我國應在完善健全食品召回制度及相關的法律體系的同時,加強對網店、尤其是跨境電商的管理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產品流通渠道的監管。此外,嬰幼兒如有腹瀉、嘔吐、高熱、厭食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查明病因,早發現、早治療。
5、中式鹹魚致癌風波
2017年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官方網站發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列表。其中,被沿海省份喜食的中式鹹魚位列1類致癌物清單中。
解讀專家:吳永寧(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
就鼻咽癌而言,除了醃製鹹魚因素以外,特定人群如廣東、廣西人的遺傳因素,特別是對於EB病毒的易感性,是發生鼻咽癌的重要因素。因此,癌症的一級預防,即病因性預防,是一個綜合措施。同時還要認識到量效關係的影響,鹹魚雖然是1類致癌物,在人們食用頻次、每次食用的量都很有限時,仍然不失為一個美食,不能簡單地將吃鹹魚和患癌症畫上等號。
6、喝白酒能抗癌嗎?
2017年11月初,在“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首次在國際上檢測並鑑定了中國傳統白酒中的非揮發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的消息。隨後,媒體的報導從“白酒中發現脂肽類活性物質,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進而演繹為“白酒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喝兩口了”。此類觀點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引發熱議。
2017年度十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這些舌尖風波背後的真相你看穿了嗎2018-01-17 北京青年報
熱點事件
1、保健食品欺詐性營銷
根據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允許聲稱功能的只有保健食品,而現在保健食品行業非法添加、假冒偽劣現象久成頑疾;虛假宣傳、違規聲稱現象屢禁不止。目前,欺詐性營銷是保健品行業主要問題。
2、普洱茶“致癌”風波
2017年8月一篇“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的文章再次引發消費者對普洱茶的關注。文章認為普洱茶中有各種黴菌,其中存在對人體有害的黃曲霉毒素。隨後,多位業內專家針對該事件予以辟謠。
解讀專家:陳宗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
黃曲霉菌喜歡在含有一定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豐富的物質中生長繁殖,並形成毒素,而普洱茶是一種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低的農產品;此外普洱茶的生產過程也不利於黃曲霉菌的繁殖和毒素產生。建議消費者選購普洱茶時,如果發現紙包上有水漬,茶餅明顯發霉(比如起白霜、有霉點)或味道不好時就不要購買。
3、“網紅食品”顯現安全問題
2017年8月,因含有國家管製藥品成分,廣東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對一款名為“咔哇潮飲”的網紅飲料進行了查處。無獨有偶,被追捧的當紅餐飲品牌“一籠小確幸”,也因食品安全問題,其在上海的店面全部停止營業,並從各大餐飲平台上消失。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藥總局官網公佈,“三隻松鼠”於2017年1月22日生產的開心果(225g/袋)被檢出黴菌超標,其檢出值為70 CFU/g ,超出國家標準1.8倍。
解讀專家:鍾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網紅餐飲”在營銷、外形、口味等方面花樣不斷翻新,適應了餐飲行業熱點快速轉換的特點。但是,有些“網紅食品”、保健食品利用互聯網平台銷售,游離於現有監管體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詐、傳銷和食品安全問題。對“網紅食品”的監管手段應當創新,落實互聯網平台主體責任,強化社會治理,對大案要案從重從速處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對打擦邊球行為進行警告。打擊違法關鍵在疏而不漏,而不是加重懲罰。
規範發展
廣州廣證恆生證券研究所分析顯示,2015年已有中藥企業公司1006個,行業集中度低,銷售額不足億元企業佔70%市場。在國家政策高度重視下,我國中藥飲片行業有望朝著規範化、集中化、一體化、小包裝化等趨勢發展。康美藥業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隨著近年來對中藥飲片行業監管愈趨嚴格,部分規模較小或不符合監管要求的行業內企業將逐步被淘汰,行業集中度有望得以提高。
今年9月,國家藥典委員會召開媒體會議,介紹即將開始編制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重點內容和方向。會議上,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表示,2020版藥典將全面製定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的限量標準;重點加強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研究與製定,建立和完善中藥飲片質量標準。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中藥飲片市場空間巨大,未來會有更多企業佈局該領域。另外,隨著國內消費者生活節奏不斷加速,消費者對中藥飲片的快捷性和便攜性需求也逐年上漲,未來中藥飲片種類會越來越繁多,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回應
不合格率在30%?
與中藥材的源頭有關,目前國內的土壤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
中醫中藥,就是一坑害老百姓的大騙局,坑錢害命。
美國人濫西藥,很多人濫藥,國人要補這補那,濫中藥!
相關新聞
杭州首批10萬冊中醫課教材《中醫藥與健康》到了小學生學中醫,校醫來上課
回應
中醫裡有大量不科學的內容,希望僅僅科普下中醫歷史和一些小知識就行,如果講什麼陰陽平衡,物極必反,腎水等五行理論這些唯心主義,容易和科學教材的唯物主義衝突,怕是要影響小孩的世界觀。
中醫裡有不科學的內容是由於中醫形成和發展的時代所限,但是你居然認為“陰陽平衡,物極必反,腎水等五行理論”這些是唯心主義思想,那就太可笑了,這些是典型的唯物辯證思想。而中醫的哲學原理就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其中夾雜的一些唯心迷信的東西並不是主要的內容。
一遇到這種新聞很多人就暴露了自己的單線程大腦。贊西醫的狂扁中醫,贊中醫的狂貶西醫。從不考慮兩種有互相學習借鑒,用現代科學深入研究中醫的可能性
中藥飲片缺乏統一標準藥材整體不合格率在30%左右2017.10.24新浪綜合
中藥飲片迎來快速發展期。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2018年我國中藥飲片市場分別增長19%、17%,2018年市場規模超過2700億元。根據工信部官方網站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顯示,在醫藥工業各子行業中,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發展迅速,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以21.33%和22.78%的增速位列第一和第二。
北京商報記者在近日走訪過程中發現,袋裝、散裝、瓶裝等不同包裝的中藥飲片已經成為各零售藥店的必備商品。“現在很多顧客認為經常吃藥對身體不好,中藥飲片屬於中藥類產品,買回去不需要單獨處理,當茶水喝就可以起到一定效果,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購買中藥飲片。”北京市多家零售藥店售貨員說道。
缺乏標準
產地、自然條件等因素導致同一品種中藥飲片的品級多,缺乏統一劃分標準。分析人士表示,受產地、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同一種類中藥材的品質存在很大差異,價格可能有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差異。中藥材品質相差較大導致同一品種的中藥飲片具有多種級別,加上炮製工藝不同,進一步增加了加工後的中藥飲片等級。
河北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中藥材科技產業體系首席專家謝曉亮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藥材整體不合格率在30%左右,一些傳統產區不合格率更高,主要是含量不符合《藥典》標準,雜質、灰分、外源污染物等超標。“建立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提高和穩定藥材質量,是推進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另外,中藥飲片存在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程度低等問題,制約飲片行業的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在早期,中藥飲片生產並不需要獲得GMP證書,眾多“小作坊”生產不規範。從2008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必須在符合GMP條件下生產。GMP改造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整頓了飲片的生產環境,但由於飲片生產設備不配套等問題,多數企業很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規範化生產線。
一表揪出食物中的“黃毒”
類別 清單 特徵
堅果 花生、核桃、瓜子、開心果 果仁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色;花生長芽
穀物 玉米、大米、大麥、小麥、豆類 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
糧油 花生油、玉米油 非正規糧油,使用霉變糧食生產或工藝不足
發酵食品 腐乳、黃醬 家庭自製的容易被污染
奶或乳製品 乳酪、奶粉 非正規牛奶,牛吃了被污染的飼料和食品
4招遠離最強致癌物
1、小心選
不要購買包裝已破損、不清潔或發霉的食物;堅果類食品應盡量選擇小包裝;盡量不要買小作坊自榨油。
2、乾燥藏
盡可能不要囤積食品;食物最好放在低溫、通風、乾燥處;花生、核桃等最好買帶殼的,曬乾後用保鮮盒等密閉儲存。
3、認真洗
黃曲霉毒素多存在於籽粒的表面,烹飪花生、玉米等食物前要淘洗乾淨,搓洗可去除糧食表面附著的毒素。
筷子、菜板等廚具的裂紋中容易藏匿食物殘渣,讓黃曲霉菌有機可乘,因此清洗時應先泡一泡,軟化上面的食物殘渣,洗後要瀝一下水,放在乾燥、通風處晾乾。
筷子要頭朝上放,菜板可懸掛或立起來,不要貼牆放置或平放在檯面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沖洗一次。
4、科學吃
吃到霉變的堅果零食一定不要偷懶,吐掉再用清水漱口。堅果、大米等出現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等情況,一定要扔掉。
生花生最好先用水浸泡、漂洗,再煮熟吃;人們平時最常吃的油炸花生米,應吃多少炸多少,不宜久存。
平時可多吃些新鮮的綠葉蔬菜,研究證明,葉綠素等植物化學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黃曲霉毒素B1的致癌作用。
小貼士:
要避免被癌症纏上,生活中就要遠離這十個字,此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吃新鮮果蔬。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喉、食管、肺、胃、結直腸等癌症的危險性。每天吃300克~500克蔬菜,200克~350克水果。
2、控制食量。日本研究發現,吃得太飽會降低抑癌因子的活動能力,增加患癌風險。
3、細嚼慢嚥。吃飯慢,可以逐漸讓胃充實,避免過飽。細嚼慢嚥還有助唾液中的各種酶充分接觸食物,分解致癌物質,減輕胃腸負擔。每口食物咀嚼30下再嚥下去最好。
比砒霜還毒68倍的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在吃2017.9.22生命時報
真的不是嚇唬你,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堅果,一定要馬上吐掉並漱口,因為它可能含有劇毒物質“ 黃曲霉毒素 ”。
黃曲霉毒素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1類致癌物,比砒霜還毒68倍,經常攝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風險。
黃曲霉菌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26℃~28℃,溫度越高,黃曲霉菌生長越快,而一旦在溫度25℃~32℃、相對濕度80%~90%的環境中,黃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所以說,這種毒素適宜在溫度高又非常潮濕的南方生存。
黃曲霉毒素的穩定性很強,一般溫度難以將其殺滅,它還不易溶解在水中,一般的烹調加工不能將其破壞,即使用100℃的溫度進行20個小時的滅菌,也不一定將其徹底去除。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包括黃曲霉毒素B1、B2、M1、M2等二十多種。其中,黃曲霉毒素B1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最常見,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
一次性大量攝入,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
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誘發肝癌、胃癌、腎癌、直腸癌等,還可能導致畸胎。
熏。夏天大家更愛吃烤串,而熏肉、熏魚、火腿、豆干等熏制食物也深受大眾喜愛。熏烤類食物在製作中,燃料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強致癌物苯並芘就是其中一種。經常吃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等熏烤類食物,容易得食道癌和胃癌。此外,烤製食物以肉類為主,而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會影響腸內代謝,增加腸癌風險。
油。這裡的“油”,一方面是指高脂肪食物。《自然》雜誌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肥胖、高脂肪及高熱量飲食是引發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高脂飲食可驅動腸道幹細胞數量激增,使之進行無限期地繁殖,並且分化成為其他類型的細胞,易於引發腸道腫瘤。另一方面是指油炸食物,比如油條、油餅、臭豆腐,在煎炸時往往會產生多環芳烴。特別是反复煎炸的油,其中的致癌物更多。
酒。研究表明,過量喝酒和肝癌密切相關;經常喝啤酒或其他含酒精飲料的人,結腸癌發病率高;而美國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人們患胃癌的風險與飲酒量呈正相關。中國癌症基金會建議,男性飲酒每天不超過20~30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0~15克。
黴。由於天氣潮濕或者保存不當,花生、玉米、大米、高粱等食物很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並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這種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物質之一,與肝癌的關係極為密切。建議大家學會合理儲存食物,防止受潮霉變。
煙。吸煙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已經成為共識,除了要戒菸外,這裡的煙還包括油煙。國人喜愛煎、炒、炸等高溫烹調方式也需要改善,它們很容易產生大量油煙,其中夾雜著不少烷烴類物質等致癌物,以及類似於PM2.5的可吸入顆粒物,都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建議大家採用蒸煮等健康烹飪方式,炒菜時避免油溫過高,控制火候和時間,並打開抽油煙機。
懶。不少人懶得做飯,喜歡吃火腿、香腸等加工食品,還有的人習慣在外就餐,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油鹽攝入超標,帶來致癌風險。把上頓飯菜熱熱、湊合吃掉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但剩菜常有致癌物亞硝酸鹽的風險。建議吃飯要按時、定量,吃新鮮的食物,盡量不吃剩飯剩菜。除此之外,懶得運動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糖。有人說糖會“滋養”癌細胞,雖然這一說法並不准確,但高糖飲食確實與癌症有關。瑞典科學家曾對8萬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踪調查,發現過多攝入糖、甜飲料、果醬等食物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損,成為誘發胰腺癌的潛在因素之一。而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今年年初發現,典型西方飲食中,大量糖的攝入可增加患乳腺癌以及癌症向肺部轉移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內,最好不超過25克。
燙。6月15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過熱飲品(如咖啡、茶等)可能會引發食管癌,“過熱”指的是飲品溫度在65℃以上。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喝咖啡、茶本身不會致癌,只是別喝太熱的。中國人尤其吃飯講究“趁熱”,但過熱的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長此以往,黏膜反复受到慢性損傷,就可能引發慢性炎症,進而增大癌變的可能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愛喝功夫茶、生滾粥的潮汕人,愛喝大碗燙粥的太行山區居民,常飲滾燙奶茶的新疆哈薩克人,都是食管癌、胃賁門癌的高發人群。建議不要吃燙食、不要直接喝開水和燙茶,最好放涼一點再喝。小籠包、生煎包等帶餡食物吃的時候要當心。
咸。鹽和癌症也有“親戚”關係。日本胃癌高發,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攝取鹽分太多。吃得太鹹會導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損傷,日久會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發生。食物宜淡不宜咸,建議每日鹽的攝入總量應低於6克,同時注意食物中的“隱形鹽”,比如醬油、味精、調味料等,都要少用。吃飯口味重的人,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能幫助阻斷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醃。魚乾、魚醬、臘肉、臘腸、醃菜等醃製食物風味獨特,但這類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硝酸鹽,會在胃內被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會導致胃、腸、胰腺等消化器官癌變的機率升高。一份由美國癌症研究
所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聯合發表的報告顯示,食用培根等加工肉製品會提高下腹部癌變(如結直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相當於一個熱狗),將會提高18%的患下腹部癌症的風險。這些加工肉大都採用醃漬的方法製作。建議盡量吃新鮮蔬菜、肉類,減少醃製食物的攝入。
整體發病率,亞裔男性只有白人的59.7%,女性只有白人的65.8%;死亡率,亞裔男性只有白人的60.1%,女性只有白人的61%。
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腎癌等主要癌種,亞裔統統低,好得有點讓人不敢相信,但確實數據如此。
是亞裔基因天生麗質?生活方式健康?還是教育程度高,醫療條件好?目前還說不清楚。
但作為中國人,看到這個數據顯然是很歡喜的,不管是基因還是生活習慣,總之咱們在抗癌上有顯著的天然優勢,千萬別糟蹋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亞裔雖然整體領先,但有兩類癌症發病率比其它人種都高,那就是胃癌和肝癌。
這兩類癌在中國也是高發,都和感染密切相關,屬於“窮人癌”。
壞消息是這倆癌症死亡率都很高,好消息是它們都可以預防,所以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
期待能有中國和美國亞裔(甚至華裔)的數據比較,這兩類人基因和生活方式很接近,但環境和醫療不同,比較一下,應該能發掘出更多關於防癌,抗癌的知識。
肝癌“身份指紋”被中美科學家破獲
據中科院網站2017.10.13消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日前傳出消息,中美科學家團隊破解了一項世界性難題,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循環腫瘤DNA(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及療效和預後預測。這種新方法比起常規方法,可將肝癌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
.....
回應
沒錢用不起!
我估計到最後挺便宜的,可能幾十塊錢就可以了(成本),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可能要幾千吧。
兔子種白菜技能MAX
這十個字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反正癌細胞最喜歡2017.10.11生命時報
近日,美國馬薩諸塞總醫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3.5萬人進行研究,發現在可能引發癌症的因素中,飲食、吸煙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的比重占到20%~40%。而以往刊登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份報告顯示,調整飲食可降低患癌風險。可見,癌症與飲食息息相關,尤其與下面十個字關係密切。
Q:癌細胞最喜歡哪十個字?
A:它們是:糖-燙-咸-醃-熏-油-酒-黴-煙-懶
避免過度診斷
從2010年開始,美國的前列腺癌患者數量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減少了過度診斷。
美國曾大力推廣PSA篩查,一下子查出了大量“前列腺癌”,直接導致90年代初癌症患者數飆升(看第二幅圖)。
後來發現PSA篩查有大量假陽性,造成嚴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很多所謂的癌症患者其實根本不需要治療。
PSA篩查現在依然在使用,但知道它可能的問題後,醫生判斷癌症更加謹慎,一下子患者就少了很多。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甲狀腺癌的治療中,甲狀腺癌患者數量最近明顯增加,和更精確的體檢手段有關。
但問題是,甲狀腺細胞增生或者結節,不代表就是惡性甲狀腺癌。
美國癌症研究所2017年很可能會對甲狀腺癌重新分類,其中20%的甲狀腺癌可能被“降級”為良性腫瘤。
面對這類腫瘤,只需要局部手術切除即可,15年無病生存率超過99%,根本不需要甲狀腺全切、化療或者碘131放射治療等傷筋動骨的方式。
有些時候,少比多好。
兒童癌症情況如何?
兒童和青少年的癌症和成人癌症截然不同,需要單獨統計,也是美國抗癌登月計劃研究的一個重點。
在美國,兒童癌症發病率近年來很穩定,沒有顯著增加,死亡率則是持續下降。
絕大多數14歲以下兒童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在70%以上,不少在90%以上。
最好的幾類包括了甲狀腺癌(99.7%),霍奇金淋巴瘤(97.7%),視網膜母細胞瘤(95.3%),淋巴細胞白血病(90.2%)等等。
相對白血病和淋巴瘤,兒童實體瘤整體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科研和臨床都還需要繼續努力。
在中國,兒童癌症的診斷、治療、康復(心理輔導)、醫保、新藥開發等,都和美國有全面的差距,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共同努力。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就像美國50年前開始禁煙一樣,持續投入必然是會有持續收穫的。
與眾不同的亞裔
2017年報告裡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數據:美國亞裔的患癌比例顯著低於其它種族。
不是低一些,是低非常多!
不約而同的,西方國家都已將控煙行動放在了抗癌的首位。
2015年12月初,世界肺癌大會主席Robert Pirker向中國肺癌學者介紹了世界各國履行的《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WHO FCTC)。世界衛生組織在公約中建議以MPOWER方法協助各國實施控煙有效措施。MPOWER是指:
Monitor 監測煙草使用與預防政策
Protect 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危害
Offer 提供戒菸幫助
Warn 警示煙草危害
Enforce 強制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讚助
Raise 提高菸稅
中國是不折不扣的“煙草大國”,煙草消費量居全球第一,男性中吸煙率將近50%,特別是在年輕人中,中國有2/3的年輕男性正在吸煙,且大多數是在20歲之前。
發表於柳葉刀的一項研究稱,除非大規模戒菸,否則1/3的中國男性最終將死於吸煙引起的各種疾病。
嚴格履行《煙草控制公約》、公共場合全面禁煙......這些看起來勢在必行的抗癌措施,與我們而言,似乎還很遙遠。
篩查普及帶來的變化
正如美國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驟降源於PSA篩查一樣,防癌離不開篩查。
近40年間,結直腸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穩步下降,主要原因就在於篩查的普及。
2016年美國癌症篩查指南推薦,5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腸鏡篩查。於是,美國2000年的篩查比例只有21%,但2015年已高達60%。
要知道,結直腸癌從良性息肉演變至惡性腫瘤需要長達15年的時間,若能在此期間通過篩查手段早期發現,及時手術會有很理想的效果。
可惜的是,中國50歲以上人群接受腸鏡檢查的比例僅僅15%,在體檢報告上的腸癌篩查項目中,最常見的就是一枚大大的“患者拒絕直腸指診及腸鏡檢查”的印章!
要知道,這枚印章背後是多少早期腸息肉的漏診。
篩查癌症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早期發現、早期干預”,而是在早期發現惡性病變或可能進展為惡性腫瘤的病變,只有達到這個效果,才有可能真正降低某種癌症相關的死亡率。
在這方面我們國家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另外,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也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美國研究發現,肺癌高危人群(曾經或者目前吸煙超過每年30包),如果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能降低20%的死亡率。
但可惜,美國祇有3%的高危人群定期接受篩查,在中國,這個數字更是接近於零。
毫無疑問,在中國開展癌症篩查是個朝陽產業,最初肯定會經歷混亂時期。
為了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防止“5分鐘篩查癌症”、“唾液篩查幾十種癌症”這類騙子廣告橫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
2017美國癌症報告,看完出了一身冷汗……2017-10-12海外眼
每年,美國癌症協會都會發布一份內容殷實的《癌症數據調查報告》來盤點美利堅近年來癌症新發、死亡的最新數據,並評估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和生存率的情況。
今年的報告如期發布,雖然是美國的數據,但他們防癌抗癌的技術世界領先,有很多積極的經驗和教訓,看完後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
總體看來,美國癌症的發病率近年來穩步下降,尤其是男性。
美國各類癌種發病率趨勢圖
美國男性患癌人數每年驟降2%,一降就連續降了10年,而且越降越猛。原來,早在80年代後期,美國就力挽狂瀾在無症狀人群中大力篩查前列腺癌,用的是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這直接導致2010-2013年前列腺癌發病率以每年大於10%的速率下降。此外,肺癌和結直腸癌的持續下降也為總體發病率的下降助力不少。
而在女性的數據中,下降的肺癌和結直腸癌發病率被上升的乳腺癌、甲狀腺癌及黑色素瘤發病率所“抵消”,導致女性總體發病率相對平穩。不過,考慮到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增加有過度診斷(良性腫瘤被定義為惡性)的水分存在,所以實際結果可能更樂觀。
死亡率呢?在過去20年間,美國患癌人群的總體死亡率下降了25%。
在過去30年,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美國癌症的5年生存率整體已經提高了20%,50-64歲患者提高得尤其多。
從癌症種類來說,變化最明顯的是白血病和淋巴癌。對比2010年和1970年,急淋白血病生存率從41%提高到71%,慢粒白血病從22%提高到66%,很多人被治愈。適合使用靶向藥物格列衛的白血病患者,平均壽命更是已經和正常人無異。
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數據,被網上妖魔化西醫的文章欺騙,放棄治療,令人痛心。事實上,中國每年被治癒的白血病患者也不在少數,諱疾忌醫在這時代絕對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禁煙的驚人效果
雖然美國男性最多的是前列腺癌,女性最多是乳腺癌,但這兩種癌症的生存率都很高。在所有的癌症中,肺癌才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殺手,死亡率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美國每年由於癌症去世的人裡,肺癌佔了1/4以上!
但美國已經看到希望。
60年代開始的控煙運動,使得美國吸煙人數幾十年來持續降低,也使得肺癌的發病率持續走低,從1990年到2014年,美國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驚人的43%。
法媒:中國人買車不喜歡“味兒”,擔心氣味有害健康
法國《VSD》雜誌網站2017.10,10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人受不了新車的味道?2438萬輛的銷量,令中國成為2016年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因此,全球汽車生產商都要擠破頭來分一杯羹也不足為奇。但是,就在歐美消費者為新車的味道而興奮不已的時候,中國人購買新車卻常常將這些氣味視為有害健康的危險信號。這個奇怪的文化差異,讓中國人在選購新車時,將汽車的味道排在了噪音及油耗兩個指標之前,令人吃驚。
美國第三方市場諮詢公司JD Power的中國分公司汽車市場部主任表示,中國人因為污染問題而變得有些神經質,甚至風聲鶴唳。只要消費者嗅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味道時,他們就會懷疑這是否對身體有害。不過,在美國生態中心協會看來,中國人的擔心並非毫無根據。該協會分析稱,新車的駕駛艙內往往混合有溶劑、黏合劑以及離合器釋放的多種氣體,它們可導致頭痛、噁心、過敏甚至在長期接觸下誘發癌症。
為討好中國客戶,中外汽車生產商不得不想出對策對新車進行“除味增香”。福特專門為中國市場聘用了18台“機器鼻子”,負責吸走新車的氣味。吉利新近推出了一套空氣過濾系統,專門清除駕駛艙內殘留的氣體微粒子。其他生產商則用檸檬皮香包或活性炭來為新車除臭增香,還有生產商乾脆使用臭氧滅菌法來消除異味。
中國消費者選購汽車的特殊要求也令汽車廠商感到十分為難。因為歐美人特別喜歡“新味道”,不但不會為新車除臭,有人還會購買“新車香型”的噴霧劑來讓自己的座駕長期保持嶄新的味道。
研究:全球75%蜂蜜含對蜜蜂有害殺蟲劑2017-10-06 中央社
研究人員今天說,全球75%的蜂蜜都發現殘留在蜜蜂身上的殺蟲劑,這些殺蟲劑可作為神經毒劑之用。這個發現提高這些至關重要的農作物授粉者存亡的憂慮。
法新社報導,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的研究指出,在198種樣本中所檢測到的這些殺蟲劑濃度都低於歐洲聯盟(EU)核准的可供人類消費的標準,且不太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風險。
不過,研究另外發現,在蜂蜜樣本中,有34%的樣本都遭到「對蜜蜂有害的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s)濃縮液」污染,警告若長期暴露恐對蜜蜂存亡構成威脅。
法新社報導,全球90%重要作物都靠蜜蜂授粉,但近年來受到「蜂群衰竭失調症」(colony collapsedisorder)影響而大量死亡。「蜂群衰竭失調症」是一種神祕災害,肇因為(蹣)蟲、殺蟲劑、病毒、真菌或上述因素的某種組合。
丹狄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神經生物學專家康諾里(Chris Connolly)說:「這些發現是一種警訊。偵測到的殺蟲劑濃度足以影響蜜蜂大腦運作,也可能阻礙他們在人類作物和原生植物上覓食與授粉的能力。」
新菸鹼類已經宣布為全球蜜蜂數量減少的關鍵因素,歐盟於2013年對其使用發布部分禁令。
雲南省衛計委:雲南普洱茶未檢出黃曲霉毒素
中國新聞網2017.9.14消息,雲南省衛生計生委通報,雲南省連續5年將普洱茶列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圍,2013年至2017年,衛生計生部門在全省各地採集119個普洱茶樣品,均未檢出黃曲霉毒素B1,其他指標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近日,由中科院主管與國際權威科普刊物Newton合作的知名雜誌《科學世界》,發表了由方舟子撰寫的《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一文,批評茶界多位知名專家學者顛倒是非,引發了茶界軒然大波。文中提到,普洱茶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黃曲霉的毒素,人們喝了會致癌,方舟子還稱:“我從小養成了喝茶的習慣……但是有一種茶我是從來不喝的,那就是普洱茶。”此文發出後,令不少“茶迷”一時之間陷入“惶恐”。但也遭到茶葉領域多位專家的強烈反對。
一方觀點認為,普洱茶中含黃曲霉毒素,長期飲用將致癌;以雲南農業大學教授周紅傑為代表的部分專家則認為,早在2012年,雲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就通過模擬發酵實驗表明,在普洱茶的發酵過程中,雖然初期黃曲霉能在茶樣中生長繁殖,但在後期黃曲霉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發酵終止時,不產生黃曲霉毒素。
回應
方舟子打假能不能再靠譜些?!不能想打就打啊!
前些天茶葉這邊已經告這個方了,還有要他賠償六百多萬,這次方真的要栽了,又造謠又忽悠的,好像全世界就他一明白人似的!
避嫌兩個字怎麼寫的啊?這麼不講究的嗎?
讓涉嫌酒駕的司機自己吹氣檢測,自己出具檢測結果?這種操作也行?
扯淡,偷換概念,哦,當地質監部門=當地銷售商家?A市的司機就不能A市的交警查酒駕呢?地方政府有監管之重責,豈能不管?首先就要公佈自己檢測的歷史記錄,毫無問題。如果有更多疑問,則需請更高級別的和第三方的檢測機構。這個事情涉及利益太廣,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沒有完整的、權威的說明,如果絕無可能,就要澄清,如果有可能,就要引導產業升級,默然處之敷衍塞責,要付歷史責任。
發酵茶種類很多,如:各种红茶,普洱茶,藏族同胞喜歡的茶磚,烏龍茶系列屬於半發酵茶。簡單的說喝發酵茶會致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必須有嚴謹的科學檢驗數據。其實,在我國發酵食品有很多,比如:各種腐乳,各種泡菜,酸奶,奶酪,各種醬類,醬油,甚至我們的日常食品麵包,饅頭等等,等等。這些食品在保質期內食用,是安全的。
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導致鈣流失是真的嗎?2017.9.7新浪科技
靠喝水補充礦物質不靠譜。水在人體中的作用,一是營養物質的載體;二是代謝產物的溶劑;三是潤滑關節作用;四是調節體溫作用;五是保證機體運行。
純淨水中確實幾乎沒有礦物質。喝水只是為了滿足身體對於水的需要,含礦物質的礦泉水,若每天喝2L(差不多4瓶),喝進去的鈣也只有8mg,僅僅佔了每日鈣推薦攝入量(800mg)的1%。
有人說喝純淨水會缺鈣,實際上導致缺鈣的主要因素是膳食鈣攝入量不足,與激素水平、維生素D水平、陽光照射、運動量等也相關。還有人說喝純淨水會脫鈣,導致骨質疏鬆,事實上人體體液中的離子濃度是相對平衡的,鈣離子液也不例外,導致鈣流失主要是年齡、激素水平和膳食攝入,所以跟喝什麼水沒有關係。
臍帶剪斷時寶寶有多疼?答案讓你想不到2017.8.29新浪育兒
寶寶剪斷臍帶後都會哇哇大哭,是不是剪臍帶太疼了呀!
寶寶呱呱墜地時,為了要把肺部的廢氣和羊水“哭”出來,肺部需要擴張開大口大口呼吸,努力地適應新世界的空氣與環境……哪還有空去“在意”剪臍帶的感覺啊。另一方面,臍帶上雖然有神經,但這個神經不是痛覺神經,而是血管收縮神經,所以是沒有痛感的
那媽媽會不會感覺疼呢?
答案依然是不會。因為臍帶是連在胎盤上的,而胎盤在生寶寶的時候,會從子宮壁自然剝離。所以臍帶是連在寶寶和胎盤上的,並沒有連接到媽媽的神經系統,自然就不會感覺到痛了。
聽說塑料袋裝蔬菜危害特別大是真的嗎?2017.8.28新浪科技
如果你不想看下面的詳細版本,不妨先看下結論:塑料袋的有害成分為苯並芘、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鹽,這些成分會轉移到食物中,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不過只要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要求,在常溫下或冷藏溫度下使用食品包裝材料,其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而且人體對於塑化劑有代謝功能,只要不是長期大量的攝入,都不用擔心。但對於塑料製品,要避免和油脂類的物體接觸,少加熱。
......
根據上述的研究,這些孩子們塵土吸入量的平均值就足以引發我們在小鼠細胞中觀察到的脂肪轉化。不過,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專業副教授珍妮弗·施萊津格表示實驗具有局限性,小鼠細胞層面的研究並不能等同於人類直接暴露在室內灰塵中的情況。我們每天四處走動,污染物必須與塵土分離、通過某種途徑穿過皮膚這道防護屏障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灰塵中僅有一部分化學物質真正進入體內。
研究人員並沒有表示,室內灰塵是導緻美國人、甚至全球人類(還有實驗室裡的大鼠)變得越來越胖的原因。後續的研究會針對這一問題開展實驗,但不是這一次的研究。卡索迪斯說道:“因為脂肪前體細胞模型非常可靠,我們對它也很了解,所以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將這種實驗模式應用於人類。”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表明,暴露在這些化學物質中的程度越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就越混亂。我們或許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化學物質對小鼠細胞的影響和它對人體的影響是一樣的,但是目前得到的實驗結果明確地指向了這個方向。
謹慎使用化學清潔劑
這些化學物質是否是我們變胖的罪魁禍首,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是卡索迪斯表示,包括這項研究在內,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盡量減少暴露在這些內分泌干擾化學物中,是有道理、有必要的。
.......
回應
這個文章必須轉朋友圈,必須加黑髮給老婆,過兩天就會發現各個懶婆娘的家裡都是一塵不染了。
媽,我不能打掃房間,我最近在增重呢。
知道了,不過你快兩百斤了,還要胖那就真的是豬了
非洲難民那麼瘦一定是因為打掃房間太頻繁的原因。
意思是全世界都和我們胖子為敵?
變胖永遠比變廋簡單。
http://www.guancha.cn/TMT/2017_08_31_425109.shtml
美國專家:灰塵也能讓人變胖
據科技日報2017.8.31報導,我們都知道,灰塵會刺激我們打噴嚏,弄得屋子臟兮兮,但是它還能害我們變胖嗎?最近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科技》上的一篇論文表明,這很有可能。
紡錘狀的脂肪前體細胞在接受了灰塵提取物的處理後,形狀變得更圓。藍色(DNA)標記變多表明細胞數量增多,黃色脂質染色顯示的是脂肪。我們可以觀察到處在各個發展階段的細胞——有些黃色脂質基本上已經佔據整個細胞空間。
灰塵可造成代謝紊亂
早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室內的灰塵混合著皮屑、花粉及其他來自周圍環境的細小顆粒,還含有內分泌干擾物或者影響體內激素變化的化學物質。激素是一種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的化學物,我們的生育能力、情緒變化,以及體重波動,都會受到激素的影響。
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學院的內分泌學者克里斯托弗·卡索迪斯是該論文作者。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室內灰塵樣品中發現了41種化學物質。在此次實驗時,卡索迪斯和他的同事便使用了這些物質,其中包括有苯二甲酸酯——乙烯基等塑料製品的塑化劑、對羥基苯甲酸酯——廣泛用在化妝品和藥品中的防腐劑,和常見的家用殺蟲劑——例如氯菊酯,專門用來驅趕蚊子和蜱等害蟲。他們所用的實驗模型稱為小鼠脂肪前體細胞模型。研究者們試圖觀察這些化學物質是否可以誘發脂肪前體細胞轉化為成熟的脂肪細胞。卡索迪斯的團隊所測試的化學物質中大約有三分之二能觸發前體細胞發生轉化。
在另一個實驗中,卡索迪斯收集了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中部11間房屋的室內灰塵樣品。這些房子的居住者都最少住了兩年,在樣品採集前至少有2天沒用吸塵器打掃衛生。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研究人員告訴房主,以科學的名義,千萬不要打掃。然後,研究人員用上述小鼠脂肪前體細胞模型測驗了這些灰塵樣品的提取物,發現11個樣品中有10個可以誘發前體細胞轉化成脂肪細胞。卡索迪斯認為,這說明灰塵造成了一大健康隱患——代謝紊亂,這可能比我們以前所認為的更為嚴重。
兒童更是敏感人群
這一發現令人擔憂,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家庭,家長需要更加註意——兒童往往對內分泌干擾物質更為敏感。敏感的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太過弱小,給小孩和成人吸入同等的劑量,內分泌干擾物對體型更小的兒童影響可能會更大。
一個普通的小孩每天在地上爬來爬去,把臟兮兮的拳頭和玩具塞進自己嘴裡,必然會吸入塵土。美國環保署已經估算出一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吸入灰塵的量。
但中國很難與其他一些國家同步,朱毅認為,這首先與中國的抗生素來得容易、價格低廉有關,全球四分之三的青黴素工業鹽、五分之四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十分之九的鏈黴素類抗生素產於中國,中國是當仁不讓的抗生素生產大國;其次,中國人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認識不足,使得其在中國的使用基礎太深得人心,人也用得很厲害,家禽牲畜更是如此。
而中國的養殖條件層次不齊也是一個客觀因素,養殖者本身對抗生素的警惕性不高,加上一些養殖環境、方式未達標,短時期還達不到完全停用抗生素的要求,這就導致中國要想跟上國際步伐,在飼料中停止添加抗生素,道阻且長。
目前,我們在食物抗生素殘留量方面使用的標準是農業部2002年修訂的“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標準,而這一標準已經沿用了快14年。就在麥當勞事件引發熱議之後,農業部於去年8月18日發佈公告,表示自2010年以來,農業組織製定了387種農藥在284種農產品中的5450項殘留限量標準,使我國農藥殘留標準數量比之前的870項增加了4580項。農業部提出,到“十三五”末,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將達到1萬項,形成基本覆蓋主要農產品的完善配套的農藥殘留標準體系,實現“生產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
隨後,8月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改委聯合14個部門發布《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文件中也提到養殖領域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使得細菌耐藥問題日益突出的原因之一,並將解決這一問題提上日程。
而對於國內畜牧養殖業使用人用抗生素的情況,云無心認為,國內能否停用人用抗生素,取決於整個社會生產大環境。停用帶來的監管成本和生產成本,社會是否能夠承擔是關鍵。這不是監管部門一紙文件就能解決的問題。
“在中國,為動物治病和為加快生長而使用抗生素的情況是未被監測的,這常常導致抗生素被大量使用。從動物糞便中廣泛檢出高濃度的抗生素殘留就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及合作者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寫道。據他們估計,中國畜牧業中使用抗生素的量至少是美國的四倍。
相對於麥當勞表示的始終符合中國法律法規的要求而言,在中國抗生素濫用其實一直是畜牧養殖業的痛點所在,此次麥當勞事件也正中下懷,公眾對畜牧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擔憂並不僅僅是針對麥當勞。
在中國停用路漫漫
麥當勞並不是第一家宣布停用抗生素原雞肉的企業。
在此之前,美國很多快餐巨頭陸續加入到停用抗生素的行列中。2015年10月,賽百味宣布自2016年開始在其美國餐廳供應不含抗生素的雞肉和火雞肉。2015年12月,棒約翰宣佈在2016年夏天前停止出售使用過抗生素的雞肉。百盛集團旗下的兩個快餐品牌——塔可鐘和必勝客也已承諾將2017年作為停用含抗生素雞肉的最後期限。
從麥當勞關注抗生素使用到決定美國市場停用人用抗生素經歷了13年,那麼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多久能夠停用?或者,實現畜牧養殖業的“抗生素安全”還需要多久?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在接受采訪時也同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觀點。她向記者解釋稱,“停用抗生素”是有特殊界定的,畜禽不用抗生素是相對的概念,美國禁用抗生素指的是不用人類抗生素,而歐盟從2006年起就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作飼料添加劑,即無病防病,用了促動物生長的那些抗生素。美國麥當勞此舉會縮減動物用抗生素的種類和數量,但如果美國和歐盟的雞病了,最終依舊不得不求助抗生素,只是用準用的抗生素。
不過醫學專家警告稱,為促進動物生長和預防疾病而常規使用抗生素是導致抗藥性強的“超級細菌”產生的原因之一。“超級細菌”每年造成至少23萬美國人死亡,並對全球健康構成“災難性威脅”。
其實,關於抗生素的使用問題爭議不僅僅在麥當勞,這個問題也不是今天才有。前兩年,一直存在“一塊雞肉兩個標準”的爭議,源於麥當勞宣佈在美國停用抗生素食材的新聞,這引起了輿論對其“歧視”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意味的質疑,據報導稱,該新聞在英國引起了輿論反彈。外媒報導,英國有一個慈善機構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電郵運動,呼籲消費者向麥當勞總裁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發送電郵,希望這一措施在全球實施,而不只是局限於美國市場。
其實,早在2015年3月4日,麥當勞就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將在兩年內過渡到只採購沒有使用過“對人有重要影響的抗生素”的雞肉。據《消費者報導》特約撰稿分析,麥當勞根本沒有針對任何具體的國家特殊對待。分析認為,不管是麥當勞還是其他食品公司,任何經營舉措都是為了賺錢——賺其他國家消費者的錢,也賺美國消費者的錢。
麥當勞是美國最大的雞肉消耗商,他們的這一決定將會迫使其他同行跟進。這樣的市場變化必然導致雞肉供應商的改變,而這一改變又將升高養殖成本。最終,這一成本增加到底有多少,還有待於市場來確定。在短期內,這些成本可能是產銷供應鏈中的環節來承擔,但到最後,一定是市場重新洗牌,產銷鏈每一級中的勝利者都會是賺的更多——他們賺的錢,最終不是來源於雞,而是來源於吃雞的人。
分析進一步認為,至於“歧視”“雙重標準”之類,只不過是一些人的受迫害妄想而已。因為,在美國之外的市場,麥當勞對雞肉市場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能否改變雞肉中的抗生素使用狀況,他們只是一個小的玩家——即使是想施行美國的採購決策,也只能是付出更高的代價讓供應商按需生產。至於多付的成本,最終還是要由消費者來承擔。簡而言之,有多少消費者願意承擔由此增加的成本,改變之後能否幫他們賺到更多的錢,才是他們決定是否改變的關鍵。
然而,歸根結底,中國消費者表達的擔憂則是希望得到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環境。畢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和消費國。根據2012年美國《科學》雜誌報導,中國年產抗生素達21萬噸,其中近一半用於牲畜的養殖。
麥當勞停用含抗生素雞肉但不含中國這是歧視嗎?
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多久能夠停用?或者,實現畜牧養殖業的“抗生素安全”還需要多久?
同樣是麥當勞的漢堡,在美國吃到的,跟在中國吃到的可能不一樣。
2017.8.23,美國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公司宣布,要求全球的肉雞供應商2018年開始逐步停止使用人類抗生素——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人類藥物中“最高優先級的重要抗菌藥物”(HPCIA),以防止出現更多的超級細菌。
不過,中國並不在第一批名單中。
麥當勞的聲明顯示,從2018年1月開始的第一批停用名單包括巴西、加拿大、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不過歐洲供應商仍然可以使用治療腸胃炎的藥物——粘菌素;至2019年底,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供應商將停止使用抗生素,歐洲供應商停止使用粘菌素;其餘市場供應商至2027年1月全面停止使用抗生素。
也就是說,中國有可能要等到2027年。
針對中國未列在首批減少抗生素使用的名單中,麥當勞中國向記者發出聲明稱,“在中國,麥當勞與全球減少使用抗生素的目標一致,並一直與政府相關部門、供應商、行業協會、學術專家密切合作,根據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推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但麥當勞中國方面認為,以禽類飼養為例,“在治病過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其供應商會在獸醫的指導下用藥,藥品的種類、用法和用量嚴格遵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麥當勞也嚴格要求供應商執行關於停藥期的相關規定,在餐廳使用的雞肉均通過相關檢測,包括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的抽檢。
觸動食品安全敏感神經
在我國,洋快餐品牌一直沒有做出產品中不使用抗生素的承諾。而麥當勞中國顧客熱線工作人員給出的回應是:“麥當勞中國一直嚴格要求供應商遵守我國關於抗生素使用的法律法規的,所以顧客可以放心食用。”
雖然,麥當勞的做法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但在中國銷售的雞肉中或許不可避免地含有抗生素。據報導,統計顯示,抗生素在人類醫用藥物使用量佔處方藥總量的約6%,但在獸藥中則占到70%以上。
那麼,一旦濫用抗生素,會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營養師徐倩介紹說:“殺死細菌的藥物叫抗生素,抗生素吃到體內之後,或者說你治病時候用到體內,它會把你體內的有益菌有害菌都會殺死。從食物殘留當中來看,我們如果吃了帶有抗生素殘留的食物,長期的話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或者體內細菌產生耐藥性,以後遇到大問題再用抗菌素,就會覺得沒有效果。”
六)傑夫·克羅能伯格(Jeff Kronenberg)
身份:美國愛達荷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食品處理專家
傑夫·克羅能伯格博士的回答:
有時候奶牛會患上乳腺炎或者其他疾病。此時農場主們一般會為奶牛用藥來進行治療。他們使用的藥物有挺多,比如β-內酰胺類抗生素等,都可以在之後這些奶牛產出的牛奶中被檢測出來。因此這些獸用藥品生產商一般都會要求農場主在為奶牛用藥之後應當等待接受藥物治療的奶牛產出的牛奶中不再能夠檢測出藥物成分之後再開始飲用奶的採集。
然而,如果農場主未能遵循相關時間間隔規定,那麼病牛所產下的牛奶中就會含有抗生素類藥物。而這些牛奶可能會被送往加工廠,變成液體奶,奶酪,黃油或者其他日常食用的產品上市銷售。關於這種藥物殘留問題,最嚴重的可能性在於某些人群對於抗生素類藥物是過敏體質,那麼在他們無意間食用了含有抗生素殘留的奶製品之後就有可能觸發過敏反應,甚至導致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抗生素可能會對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壞,比如用來製作酸奶喝其他發酵奶製品的乳酸菌。總體而言,預防這類風險的關卡始於農場。當然奶類加工企業一般也會對農場送來的鮮奶進行檢測,看看其抗生素殘留量是否符合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規定。那些不符合規定的牛奶則會被加工廠拒絕接收。如果這兩關全都失守,那麼在牛奶加工過程中進行的加熱處理也會極大程度上破壞抗生素物質,使其含量下降,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它們。
而在肉牛的身上類似情況也同樣存在。肉牛一旦接受抗生素治療,同樣會有一段強制等待期,之後才可以被宰殺上市銷售。
一般在法制健全的國家裡,監管機構在食品安全方面往往會留足風險餘量。比如說,理論上認為某種藥物在24小時後在動物體內的含量就會低於檢測線,但是我會規定你必須在10天甚至兩週之後才能上市銷售,從而留足餘量,確保安全。
五)科特·派平布林克(Kurt Piepenbrink)
身份: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博士後
科特·派平布林克博士的回答:
簡短版本的回答是:是的。但在實際情況下這樣的情況難以發生,因為從生產者到監管部門會有層層把關。食用動物身上用到的藥物主要有兩類,分別是荷爾蒙激素類(促進生長)以及抗生素藥物(防止感染)。大量研究已經表明,進入市場銷售的動物製品中基本都檢測不到以上這兩大類藥物的成分。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是,人們應當意識到食品安全並非理所應當,而是嚴格監管的結果。很多類型的藥物都很容易隨著食物進入人體。不過好消息是,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這樣的情況正在發生。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消費者並未因為消費動物肉類而受到其中所含藥物成分的影響,這一點並不意味著對動物使用藥物(尤其是抗生素藥物)就沒有任何風險。隨著動物使用的抗生素藥物增加,很多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會出現。具體有多少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出現是由於牲畜濫用抗生素藥物所引起的,這一點還有相當大的爭議,但是這種情況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在美國已經有很多農場已經表示將自願削減抗生素的使用量,而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FDA)也已經制定了新版的指導方案,要求生產商減少對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但從全球範圍裡看,對抗生素的濫用仍在持續,尤其在中國,其消費了全球每年超過一半的抗生素類藥物並將其用於牲畜飼養,尤其是家禽類的飼養上。
但如果問題是說假如動物食用了含有精神致幻劑的蘑菇,是否會將這種精神致幻劑成分傳遞給人體?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蘑菇中的這些物質是會很快分解的。如果你想將某種藥用植物長久保存,那麼你應該設法保護其中的活性成分,如果不這樣做,那麼這些化學成分很容易會發生分解。以大麻為例,有些人吸食了大麻然後變得非常興奮,但是這種興奮感覺只會持續很短時間。因此,如果牛或者雞被餵食了大麻,它們體內的大麻化學成分同樣會很快被分解。不可能有人吃了雞肉或者牛肉然後突然變得跟吸了大麻一樣很嗨。一句話,這些化學物質都是非常短效的,不能持久存在。
四)大衛·阿切森(David Acheson)
身份:阿切森集團創辦人兼CEO,該公司致力於幫助食品與飲品公司改善運營效率,風險管控以及法規監管指導
大衛·阿切森博士的回答:
那樣的事情要想發生,必定牽涉到有意違反相關法規。當然這樣的事情絕對存在,毫無疑問,但這是不應該出現的。從全球範圍來看,這樣的情況是有先例可循的:在那些監管法律不那麼完善的國家,在那些人們可以合法地以自己不了解相關法規為由躲避監管的國家,類似情況的出現是意料之中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抗生素的情況。當你口服抗生素,其中一部分會進入你的腸道,而另一部分則會被吸收進你的血液。你或許在治療膿毒性咽喉炎或者支氣管炎,於是你口服了抗生素,但它們究竟是如何作用於你的身體的?答案是,這些藥片在被你吞下之後會進入你的腸道,然後在那裡發生分解,並將抗生素成分吸收進入你的血液。在你服用抗生素之後的一到兩個小時內,你的血液中就已經能夠檢測到抗生素成分。血液會在你身體內到處循環流動,於是這些藥物也就能夠抵達你身體的任何地方。
如果有人給動物餵食抗生素,兩個小時之後就可以在動物體內的器官內檢測到抗生素成分,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如果此時你把動物宰殺銷售,那麼這些抗生素成分就會殘留在動物肉裡。不過不同的藥物本身也有不同的半衰期,一般抗生素的半衰期是在兩三個小時,而那些你每天只需要吃一片的那些藥物,其半衰期會更長一些,可能達到12個小時。首要一點是,至少在人體內,必須要經過至少6個半衰期的時間,藥物含量才會降低到檢測值以下的低水平。實驗顯示,一般經過6個半衰期時長之後,你體內的某類藥物含量基本上就低於檢測線,難以被檢測出來了。
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此制定有相應規定並會對相關農產品進行檢查化驗,美國農業部也會進行檢驗。如果你飼養的牲畜想要上市銷售,你必須取得銷售許可,並提交各種證明文件,詳細說明這些牲畜是如何飼養的和餵食的,它們生病時如何接受治療,有沒有服用過讓動物更快速生長的激素類藥物,等等。所有這些規則都會確保消費者購買到的食品是安全地,有很多法律法規,監管是相當嚴格的。
二)皮特·麥考伊(Peter McCoy)
身份:“激進真菌學”(Radical Mycology)網站創辦人;亞馬遜“Mycorenewal”項目的首席栽培專家(該項目旨在利用微生物手段幫助南美國家厄瓜多爾修復因石油開採等導致的土地污染);《北美開源生態農業雜誌》真菌學顧問
皮特·麥考伊博士的回答:
二甲-4-羥色胺和裸頭草鹼等精神致幻劑在世界各地數十種蘑菇種類中都有發現,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所謂的“魔幻蘑菇”(墨西哥光蓋傘)。一旦人們食用這些蘑菇,上述化學物質就會迅速擴散到人體內,但它們很快會被人體內的單胺氧化酶分解。因此一般在食用這類蘑菇後的12小時內,人體內上述化學物質的含量就已經被基本清除了。
單胺氧化酶在其他動物體內也有發現,但這類物質在不同物種體內的行為會有所差異。在缺乏實證研究的情況下,很難去斷言在經過特定長的一段時間之後該種生物體內二甲-4-羥色胺和裸頭草鹼等物質的殘留量。完全可能的情況是,一隻雞誤食了含有這種物質的蘑菇然後很快就被宰殺,那麼它的肉里肯定會含有這些致幻劑成分。
不過,關於這些誤食了上述這些化學物質的動物會否將這些物質傳遞到它們產下的卵內,這一點我不太清楚。不過,某些蘑菇的其他化學成分或許可以,比如蟲草素。觀察顯示,在給母雞餵食蟲草素的情況下,可以在它們產下雞蛋的蛋黃內檢測到蟲草素成分。
三)湯姆·塞穆爾(Tom Seymour)
身份:博物學家,採集者;《緬因州的野生植物》以及其他多部書籍的作者
湯姆·塞穆爾博士的回答:
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這也是為何我們現在有那麼多進化出了抗藥性的細菌種類,這是因為農場主們給動物餵食了大量抗生素和其他不恰當的藥物。這些藥物殘留在動物體內並最終進入消費者人體內,這是毫無疑問的。
美國專家詳解:如果動物吃了藥它們的肉還能吃嗎?2017.8.23新浪科技
據gizmodo網站報導:在現代牲畜飼養過程中,很多時候會餵給它們吃一些藥物。這些藥物的安全性長久以來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就在上個月,彭博社報導美國一家“桑德森農場”剛剛因為給飼養的雞餵食氯胺酮(俗稱K粉,一種管制類精神藥物)而遭到起訴。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家吃從菜場裡賣的雞肉會讓你染上毒癮——一般認為,即便是使用了大量K粉的牛肉或者雞肉,在它們被宰殺之後上市銷售時,它們的肉也應該會是乾淨的。問題是:這種說法科學嗎?有沒有可能被餵食了違禁藥物的動物肉在上市後仍然通過被消費者食用的途徑將這些藥物傳遞給人體並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
對此,一些在食品安全與化學領域工作的專家發表了專業看法:
一)里奇·薩勒本(Rich Sachleben)
身份:化學與製藥專家,美國化學學會成員,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工作超過13年
里奇·薩勒本博士的回答: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討論的藥物究竟是哪種。如果這裡說的是某種對人體特別敏感的藥物,那麼只要有一定的量殘留在動物體內,對人體造成影響就是完全可能的。這種情況並非假設,而是非常實際存在的風險:一些牲畜會被有意無意地餵食某些藥物,而如果在它們被宰殺之前它們來不及將體內的藥物完全排出,那麼這些殘留藥物就很有可能會被傳遞給人體並造成風險。這種風險對於敏感人群尤為顯著:兒童,老人以及某些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比如如果你患有腎病或者心臟不好,而某些類型的殘留藥物對於人體的心臟和腎臟會造成負面影響,從而損害健康。
因此如果說你給牲畜餵食了某種藥物,然後這些牲畜進入了銷售市場供消費者食用,這些消費者會接觸到這些藥物嗎?答案是肯定的,毫無疑問。
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你給動物餵食了什麼藥物或者化學物質,這些成分可能會在動物體內保留下來,但也有可能發生變化。打個比方,人們會吃蔗糖,這些糖分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能量,並在此過程中被轉化為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但是是否可以說我們身體會將所有攝入的糖分都分解乾淨?答案是否定的,只是我們的身體會將體內糖分的含量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而已。不論我們吃了什麼,結果不外兩種:要么攝入成分沒有變化,但被我們直接吸收掉或者排泄掉了,再要么就是在我們體內發生了成分改變。
陳年滷肉汁反覆加熱 小心致癌2017-08-14 聯合報
不少民眾迷信陳年老滷汁,但滷汁反覆加熱,恐有安全疑慮。研究顯示,滷肉加熱時間愈長,具致癌性的膽固醇氧化產物愈多,學者與醫師提醒:「滷肉加熱時間,勿超過三小時。」不過,研究也發現,滷汁中若以十比一比例加入醬油和冰糖,加熱後具抗氧化作用,有助減少致癌物,但同樣建議不宜久煮。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發表相關論文,以最簡單的滷肉方式,添加肉製品、醬油、冰糖、水,持續加熱,立刻產生膽固醇氧化產物(chole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COPs)。
茶葉蛋久煮了 也會有事
研究發現,加熱時間愈長,膽固醇氧化產物濃度愈高,加熱四小時,產生卅五ppb(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一濃度),十二小時產生六十四ppb,廿四小時產生七十八ppb。陳炳輝指出:「使用陳年滷汁、萬年滷汁滷出來的肉比較好,絕對是錯的觀念。」另外,茶葉蛋久煮也會產生膽固醇氧化產物。
陳炳輝解釋,COPs經動物實驗有致癌性,因煮食產生量極少,各國皆無食用安全限量規定。但若滷味反覆長時間加熱,甚至數十年沒換過滷汁,就可能產生過量COPs。陳炳輝提醒,世界衛生組織前年宣布紅肉屬於第一級致癌物質,加熱後會產生雜環胺,同理,肉品在滷汁中不斷烹煮,也會產生雜環胺。
滷汁沒放肉 加熱就沒事
陳炳輝說,若無肉類,僅含醬油、水、冰糖的滷汁,重複加熱不會產生致癌物,且醬油和冰糖加熱後具抗氧化作用,當滷汁有百分之十的醬油和百分之一的冰糖時,可降低百分之六十的COPs。但滷汁一旦烹煮肉類,滷汁中就會產生膽固醇氧化產物、雜環胺等,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鬍鬚張:味道夠了就換新
以滷肉飯起家的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表示,過去老滷汁的作法是熬煮第一次後留下一半,添加新食材重複使用,但現在的生活環境, 空氣及溫度都偏高,容易孳生細菌,所以食物還是要講究新鮮安全,目前的作法是「味道夠了就換新的,不需要留下!」
家庭自製 醬油基底要倒掉
回應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我早就懷疑不是雞排鹽酥雞就是反覆加熱滷味
吃這個也死, 吃那個也死, 不吃還是死!!!
荷蘭“毒雞蛋”波及德國12州147家農場被關停
據新華社報導,荷蘭食品安全部門2017.8.3公佈了對180家被懷疑有“毒雞蛋”問題農場的檢查結果,其中147家農場的雞蛋含有殺蟲劑氟蟲腈成分。當局宣布,問題雞蛋將全部召回,問題農場關停,直至衛生檢查達標。目前德國已經有12個州受到荷蘭300萬枚“毒雞蛋”的波及。涉嫌造成“毒雞蛋”的殺蟲公司還為法國、英國、德國、波蘭的農場提供服務。
荷蘭對“毒雞蛋”展開調查,起因是鄰國比利時發現了含有氟蟲腈成分的雞蛋。氟蟲腈可殺滅跳蚤、蟎和蝨,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有中度毒性”的化學品。大劑量食用可導致肝功能,甲狀腺和腎臟損傷。歐盟法律規定,氟蟲腈不得用於人類食品產業鏈中的畜禽。
荷蘭調查人員發現,雞蛋中出現的有毒成分,與荷蘭一家為農場提供殺蟲服務的專業公司“雞之友”有關,荷蘭有180家農場是其客戶。7月30日,荷蘭食品安全局宣布,這180家農場已全部關停待檢。31日起,檢查結果滾動公佈,“毒雞蛋”引起廣泛關注。
回應
說好的西方發達國家食品很安全啊?
許多年來一直有人告訴我們:德國出售的每一隻雞蛋的蛋殼上都有相應的數字和條碼,根據相應的條碼和數字可以追溯雞蛋的產地、農場、品種、甚至可以追溯到下這隻雞蛋的母雞……所以德國的雞蛋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放心的雞蛋。今天你跟我講德國的雞蛋不安全、德國居然有毒雞蛋……我這些年喝的雞湯居然都是毒雞湯……
我來替代購說一句:外國人家多負責啊,有問題的都召回了。
這樣海外代購族情何以堪啊
代購沒有代購雞蛋的。其他的倒是很多。奶粉是主流。
雞蛋沒有代購了。這些毒氣彈會做錯其他視頻。各種蛋糕點心。雞蛋幹。等各類食品,又可以賣到中國去
自由民主的雞,產下的都是香甜的雞蛋。
要注意的是,這種“廣州管圓線蟲”在生吃時才會被感染,皮膚接觸沒有影響,大家在吃包括所有螺螄的時候一定要煮熟。不僅僅是螺螄,所有生吃的東西都要注意些。比如小龍蝦(肺吸蟲)、淡(?)水生魚片(肝吸蟲)、牛排(絛蟲)、羊肉(弓形蟲)、豬肉(豬肉絛蟲)……
回應
關鍵不是吃什麼而是要煮熟、煮熟、煮熟,很關鍵要寫三次,肉類都會有各種寄生蟲所以一定要煮熟。
我們祖先告訴我們水要燒開了喝,食物要煮熟了吃是有道理的,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越性
煮熟就可以了嗎?那轉基因大豆油可以放心吃了?油炸的比煮熟了溫度高多了吧?
借一步說話,你發這一貼他們給你多少錢,我最近手頭緊,麻煩你問問你們領導,還招發帖的人嗎,要是還招,乾脆也帶著我掙這份錢吧.你不想吃轉基因可以買非轉的,誰逼你吃轉基因了?對了崔永元之前那個公司不是賣各種非轉食品,歡喜去買。
我們很愛吃螺,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也很多福壽螺,但當時就宣傳了不能吃,而且這螺對水稻傷害重,之後大家就集體滅殺了,見一個砸一個,現在幾乎沒了。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農村,大家飼養很多鴨子,都是檢福壽螺剁碎了餵養小鴨子,而且鴨子也特別喜歡吃這種福壽螺,不過後面家家戶戶養鴨子多了,福壽螺就差不多看不到了。什麼東西到了天朝,都有辦法變廢為寶.
網友講述誤食福壽螺致病經歷,治療半年被迫流產2017-08-03 觀察者網
近日,豆瓣網友@緩緩歸發帖爆料了自己在雲南誤食帶有寄生蟲福壽螺的經歷,觸目驚心!
據@緩緩歸描述,當時她發現螺螄和平時吃的略有不同,大又脆,詢問店家說是洱海田螺,於是吃了4、5個,沒想到回去就發燒、腿疼、細菌感染,以為是自己過度勞累加之發現懷孕就沒有特別在意。
兩週之後,她的病情加重,家人送到醫院時高燒38度,不能站立、不能睡覺、睜不開眼,後來做腰椎穿刺抽腦脊液,發現顱內感染(其實是福壽螺寄生蟲入侵腦部),開始吃打蟲藥、打激素,之後為了治療,忍痛做了人流。
檢驗報告顯示,@緩緩歸感染的是廣州管圓線蟲
在查閱大量資料後,@緩緩歸在北京接受了後續治療。在治病的這半年時間中,一共做了6次腰部穿刺、吃了十幾盒打蟲藥、扎了近300瓶水,而且因為用激素和藥物,臉和身材都已變形,頭偶爾也會疼。
@緩緩歸希望藉自己的痛苦經歷,告誡大家吃東西千萬要小心。(完整帖子在最後一頁)
據了解,福壽螺是外來品種,學名大瓶螺。最早是南美洲亞馬遜河裡的生物,上世紀80年代被廣州等南方城市引進。但是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如果沒有烹飪熟透,線蟲容易侵入到人體,嚴重的可能破壞神經組織,導致癡呆甚至死亡!
據中國江蘇網報導,2006年,一名男子在北京蜀國演義酒樓食用涼拌螺肉,後被診斷出患上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即廣州管圓線蟲病),當年一百多位曾在該酒樓食用涼拌螺肉的食客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廣州管圓線蟲病,而這家店的螺肉,原材料正是福壽螺。為此,酒店不僅付出了高達兩千三百多萬的天價賠償,一時之間,很多地方談“螺”色變,福壽螺也被多地禁售。3年後,北京市食品辦明確表示福壽螺正在逐步解禁,但是要求“加熱熟透,符合衛生條件和食品安全要求,生吃或者半生吃的福壽螺菜品不能銷售”。
因為福壽螺成本不到田螺一半,所以一些商家會以福壽螺替代。那麼,在外吃飯,該怎麼辨別田螺和福壽螺呢?下面是一組對比圖。
另外從個頭上看,福壽螺更大,下面這種黃金螺就是福壽螺的一個變種。
從卵上看,福壽螺的卵為粉紅色,田螺是透明的。
這是因為甜味劑會增進食慾和對甜食的渴望,喝無糖飲料的時候,由於人工甜味劑的存在,舌頭感到甜味,會引發身體產生反應,使身體處在摩拳擦掌準備接受和消化食物的備戰狀態。飲料下嚥後,身體觸到甜味,消化道裡食物開始被消化吸收。由於體內分泌了各種生物信號,促使身體感到飢餓。這種飢餓的感覺會激起對其他含糖食物或者零食的興趣。因為自己喝的是零卡路里的飲料,所以放縱自己再吃一點零食也不是問題,於是一小塊蛋糕或幾片餅乾就輕鬆下肚了。
許多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都已多次證明這種人工甜味劑能促發的神經反應和調節,導致對於甜食的渴望和飢餓感,因而攝入過量食物而導致肥胖。
正是由於人工甜味劑比常規的蔗糖要甜幾十倍甚至數百倍,這種甜度是日常蔬菜水果所無法比擬的。當人體吃了這些甜味劑後,對於含有天然甜味的水果蔬菜降低興趣,轉而選擇更多的加人工甜味劑的食品或者加工食品,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總之,過量攝入糖對身體有害,過量攝入加入甜味劑的飲料對身體同樣有害,有很多科學證據指出過量攝入甜味劑對健康有負面影響,所以為了健康,日常生活中既要減少或者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入,也要減少或避免以代糖製作的無糖飲料的攝入。當口渴的時候,一杯水,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流言揭秘:“無糖飲料”是什麼?真的更健康嗎?2017.6.5新浪綜合
夏日炎炎讓人汗流浹背,來一瓶冰鎮飲料就能瞬間“透心涼,心飛揚”。但是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含糖飲料,熱量和糖分有多高,大家知道嗎?通常一瓶500ml 的瓶裝飲料,熱量高達200-300 大卡,含糖量在50克左右,所以看似誘人的飲料歸根結底就是一瓶“糖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過多食用糖對身體的壞處,所以在關於吃的選擇上格外注意。於是各種無糖飲料應運而生,很多人覺得這些標註零卡路里飲料不含糖,可以放心地喝,那麼,無糖飲料真的更健康嗎?
我們通過對比含糖飲料和無糖飲料上的標籤可以看出,這些無糖飲料確實和常規飲料不同,常規飲料配料加入了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漿,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而這些無糖飲料採用的是代糖,加入了阿斯巴甜、甜蜜素、食用糖精、安賽蜜之類的甜味劑。
零卡路里真的就一點熱量也沒有?
其實不然。以阿斯巴甜為例,阿斯巴甜的熱量每克只有4卡,由於阿斯巴甜的甜度接近砂糖的甜度的200倍,一瓶大概有60g左右的糖的飲料中,如果用阿斯巴甜來代替,用0.3g就夠了。所以每瓶代糖飲料的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我國的食品包裝標準中,飲料每100ml含糖量低於0.5g時(即每100ml熱量不超過4卡),可以在外包裝上標註零卡,因此我們在市面上見到了許多零卡路里的飲料。
既然每瓶無糖飲料的熱量可以少到忽略不計,是不是就可以暢飲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對這些造謠的,警察局大門隨時為你打開。
再回過來看台灣,類似這種“慢半拍”的事情還不少...
上月底,有傳言稱民眾在星巴克地球日那天拿著水桶、洗臉盆去打咖啡,因為星巴克搞活動自帶容器可以免費。
回應
這實際上是大陸的傳謠媒體出口到台灣而已。台灣人後知後覺,大腦空虛,本不是新聞。此事的始作俑者還是那些製造謠言的大陸網媒。這些人坑了菜農、製造恐慌,卻不受任何制裁。長此以往,謠言只會越來越多。讓造謠者受到懲罰,才是根本之道。
沒那麼簡單的,之前我看觀網的一篇文章裡面就提到哇哈哈的老大宗慶後說當年營養快線乾了變塑料的謠言讓哇哈哈每年損失幾個億,後來雖然闢謠了但是損失沒法追回來,宗慶後說他們專門調查過造謠的事,發現是境外團體。感覺現在國家對這種事不是很重視,這種情況應該立即立法,加大懲處力度,不是簡簡單單的拘留而是要巨額罰款+有期徒刑,對於境外勢力造謠也要及時在新聞聯播等官方媒體上大力曝光等等
管什麼?多少造謠的只是刪帖了事,受害者的損失誰來包賠,拘留幾天管個屁用,現在的中國就是對惡人太好,對好人太惡。
拿這真紫菜說事是為了轉移目標掩護真福島核食入台。
台灣就是要播你的負面新聞,沒有他們就親自製造,還給你闢謠?
詐騙、造謠傳謠,台灣人就好這口。
還指望彎彎幫你闢謠?!很多彎彎媒體公然抹黑大陸,愚弄觀眾,他們才不知道什麼叫求真務實呢。
有次在親戚家談到了塑料大米,我就說了你吃生大米麼!親戚不懂說塑料大米跟生大米有什麼關係。我非常直言的說了。你是智障麼,塑料不吸水做不熟的。結果全都沒話了。有些人真是傳謠的時候都不動腦子。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5_11_407716.shtml
對這些造謠的,警察局大門隨時為你打開。
再回過來看台灣,類似這種“慢半拍”的事情還不少...
上月底,有傳言稱民眾在星巴克地球日那天拿著水桶、洗臉盆去打咖啡,因為星巴克搞活動自帶容器可以免費。
回應
這實際上是大陸的傳謠媒體出口到台灣而已。台灣人後知後覺,大腦空虛,本不是新聞。此事的始作俑者還是那些製造謠言的大陸網媒。這些人坑了菜農、製造恐慌,卻不受任何制裁。長此以往,謠言只會越來越多。讓造謠者受到懲罰,才是根本之道。
沒那麼簡單的,之前我看觀網的一篇文章裡面就提到哇哈哈的老大宗慶後說當年營養快線乾了變塑料的謠言讓哇哈哈每年損失幾個億,後來雖然闢謠了但是損失沒法追回來,宗慶後說他們專門調查過造謠的事,發現是境外團體。感覺現在國家對這種事不是很重視,這種情況應該立即立法,加大懲處力度,不是簡簡單單的拘留而是要巨額罰款+有期徒刑,對於境外勢力造謠也要及時在新聞聯播等官方媒體上大力曝光等等
管什麼?多少造謠的只是刪帖了事,受害者的損失誰來包賠,拘留幾天管個屁用,現在的中國就是對惡人太好,對好人太惡。
拿這真紫菜說事是為了轉移目標掩護真福島核食入台。
台灣就是要播你的負面新聞,沒有他們就親自製造,還給你闢謠?
詐騙、造謠傳謠,台灣人就好這口。
還指望彎彎幫你闢謠?!很多彎彎媒體公然抹黑大陸,愚弄觀眾,他們才不知道什麼叫求真務實呢。
有次在親戚家談到了塑料大米,我就說了你吃生大米麼!親戚不懂說塑料大米跟生大米有什麼關係。我非常直言的說了。你是智障麼,塑料不吸水做不熟的。結果全都沒話了。有些人真是傳謠的時候都不動腦子。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5_11_407716.shtml
據台媒報導,台南市“議員”郭秀珠當天在“市政總”質詢時,指出有民眾在某大賣場購買到疑似出產自大陸的“塑料紫菜”,還當場放在水中測試。
郭秀珠當場要求,除了衛生局徹查外,大賣場也要在檢驗結果未出爐之前把這些產品先行下架,以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為消費者安全完全是沒問題,可“塑料紫菜”真的很扯淡...
就算大陸和台灣信息不同步,但2個多月之後再開始傳謠...
那麼,“塑料紫菜”到底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紫菜自身富含膠類等多醣物質,浸泡水溫不夠或者時間較短、偏後收割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紫菜“撕不爛”或者“嚼不碎”。這部分紫菜也有品質差的原因。
為什麼說不可能是塑料做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曾作出解釋,紫菜具有吸水性,當吸水到一定程度後會漸漸軟化沉入水中,而塑料不具有吸水性,放到水里肯定是飄著的。
其次,紫菜曬乾後撕扯的裂口較為平滑,而塑料多是由聚氯乙烯這類有機物製作而成,撕扯時韌性較強而且缺口較為粗糙。另外,紫菜的美味得益於其本身營養物質的浸出,塑料做成菜能有什麼味道...
再者,如果假冒紫菜真的是黑色塑料袋做的,那需要選擇非常薄的再生塑料。然而近兩年,受原油價格反彈的影響,再生塑料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再考慮到回收袋子、人為破碎、壓縮加工等流程,時間和原料成本比較貴,商家這樣做不太划算。
關鍵是紫菜本身的售價也不貴,也不知道所謂無良商家費時費力來造假到底要幹嘛……
倒霉的是誰?菜農。
《人民日報》3月份報導,受這些傳謠視頻影響,福建泉州的一位紫菜養殖戶家中15噸紫菜滯銷,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萬元。
作為紫菜加工生產大市的晉江遭受的損失更大。就在造謠視頻曝光後,晉江差不多有65家紫菜公司的產品賣不動,批發價格則從每噸約8萬元直接降到3.5萬元,即便如此,菜農還不一定找得到收購企業。直接損失則達到了上億元。
謠言動動嘴,闢謠跑斷腿,然而最倒霉的,還是在地里辛苦了一輩子的人,躲得過天災,卻躲不了人禍...
據台媒報導,台南市“議員”郭秀珠當天在“市政總”質詢時,指出有民眾在某大賣場購買到疑似出產自大陸的“塑料紫菜”,還當場放在水中測試。
郭秀珠當場要求,除了衛生局徹查外,大賣場也要在檢驗結果未出爐之前把這些產品先行下架,以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為消費者安全完全是沒問題,可“塑料紫菜”真的很扯淡...
就算大陸和台灣信息不同步,但2個多月之後再開始傳謠...
那麼,“塑料紫菜”到底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紫菜自身富含膠類等多醣物質,浸泡水溫不夠或者時間較短、偏後收割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紫菜“撕不爛”或者“嚼不碎”。這部分紫菜也有品質差的原因。
為什麼說不可能是塑料做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曾作出解釋,紫菜具有吸水性,當吸水到一定程度後會漸漸軟化沉入水中,而塑料不具有吸水性,放到水里肯定是飄著的。
其次,紫菜曬乾後撕扯的裂口較為平滑,而塑料多是由聚氯乙烯這類有機物製作而成,撕扯時韌性較強而且缺口較為粗糙。另外,紫菜的美味得益於其本身營養物質的浸出,塑料做成菜能有什麼味道...
再者,如果假冒紫菜真的是黑色塑料袋做的,那需要選擇非常薄的再生塑料。然而近兩年,受原油價格反彈的影響,再生塑料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再考慮到回收袋子、人為破碎、壓縮加工等流程,時間和原料成本比較貴,商家這樣做不太划算。
關鍵是紫菜本身的售價也不貴,也不知道所謂無良商家費時費力來造假到底要幹嘛……
倒霉的是誰?菜農。
《人民日報》3月份報導,受這些傳謠視頻影響,福建泉州的一位紫菜養殖戶家中15噸紫菜滯銷,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萬元。
作為紫菜加工生產大市的晉江遭受的損失更大。就在造謠視頻曝光後,晉江差不多有65家紫菜公司的產品賣不動,批發價格則從每噸約8萬元直接降到3.5萬元,即便如此,菜農還不一定找得到收購企業。直接損失則達到了上億元。
謠言動動嘴,闢謠跑斷腿,然而最倒霉的,還是在地里辛苦了一輩子的人,躲得過天災,卻躲不了人禍...
轉基因農作物好像就沒檢出過其獨有的有害的東西,澱粉就是澱粉,氨基酸就是氨基酸,植物基因跟人體基因過了消化系統也混不到一起。吃了也都是消化成屎尿屁,轉基因農作物到底有啥毒?
那阮病毒呢?你解釋一下唄,吃下去行嗎?你敢不敢試吃?
朊病毒蛋白是人和動物正常細胞基因的編碼產物!你要求一植物細胞產生阮病毒?
個人曾經對轉基因是持支持觀點,畢竟科技往往帶來進步。但在了解了一些微生物學(皮毛)後,對轉基因食物有不少負面看法。姑且就說說個人的一些不成熟觀點。以前認為病毒是最簡單的生物體,儘管沒有細胞結構,但有DNA和蛋白質外殼。但後來發現病毒也不算最簡單的生物體,還有類病毒,這種類生物僅僅具有一條RNA,沒有蛋白質。還好目前,多數類病毒都是感染植物。在植物體內潛伏期長點的話會好幾年。這樣就有個疑問,轉基因也就是DNA片段,萬一經過變異,湊巧成為成為某種類病毒的RNA呢?另外牛主要是吃草,但國外養殖戶為提高牛肉快速增加的目的,給牛餵了不少動物性飼料,這樣一來導致瘋牛病的發生。專家對瘋牛病的深入研究後,才發現還有一種叫朊病毒的類生物。朊病毒沒有DNA或者RNA,就是蛋白質,但具有傳染性,致病性。這基本都顛覆了對生物的認知。類病毒和朊病毒的發現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這和生命的起源應該都有很強的關係。而生命之謎現在也是一個極大難題,所以轉基因食物就難保有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存在。曾經美國為證明一種新型農藥的安全性,向廣場中的人群噴灑農藥,人們都沒有任何不適。後來這些人紛紛患上癌症等。
你說的太對了,阮病毒是轉基因推廣人士視而不見,永遠也解釋不了的,他們人為阮病毒做熟了就安全了,瘋牛病就不會發生了,多奇葩的轉基因玩應?
瘋牛病跟轉基因有毛關係~~~ 轉基因的DNA變異成類病毒,正常的DNA也有這個機會,倆者概率上並沒有差別 你那個新農藥致癌跟轉基因也木有半毛錢關係 所以你拿一堆跟轉基因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悲劇來指責轉基因的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塑料紫菜”大陸闢謠都闢爛了台灣卻開始造謠了……2017-05-11
2個多月前,國內“塑料紫菜”謠言滿天飛,結果發現是部分別有用心之人在製造恐慌,為此央媒還連連闢謠了好幾天。結果大陸朋友都弄清楚了怎麼回事,台灣昨日(5月10日)還在傳謠……
轉基因農作物好像就沒檢出過其獨有的有害的東西,澱粉就是澱粉,氨基酸就是氨基酸,植物基因跟人體基因過了消化系統也混不到一起。吃了也都是消化成屎尿屁,轉基因農作物到底有啥毒?
那阮病毒呢?你解釋一下唄,吃下去行嗎?你敢不敢試吃?
朊病毒蛋白是人和動物正常細胞基因的編碼產物!你要求一植物細胞產生阮病毒?
個人曾經對轉基因是持支持觀點,畢竟科技往往帶來進步。但在了解了一些微生物學(皮毛)後,對轉基因食物有不少負面看法。姑且就說說個人的一些不成熟觀點。以前認為病毒是最簡單的生物體,儘管沒有細胞結構,但有DNA和蛋白質外殼。但後來發現病毒也不算最簡單的生物體,還有類病毒,這種類生物僅僅具有一條RNA,沒有蛋白質。還好目前,多數類病毒都是感染植物。在植物體內潛伏期長點的話會好幾年。這樣就有個疑問,轉基因也就是DNA片段,萬一經過變異,湊巧成為成為某種類病毒的RNA呢?另外牛主要是吃草,但國外養殖戶為提高牛肉快速增加的目的,給牛餵了不少動物性飼料,這樣一來導致瘋牛病的發生。專家對瘋牛病的深入研究後,才發現還有一種叫朊病毒的類生物。朊病毒沒有DNA或者RNA,就是蛋白質,但具有傳染性,致病性。這基本都顛覆了對生物的認知。類病毒和朊病毒的發現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這和生命的起源應該都有很強的關係。而生命之謎現在也是一個極大難題,所以轉基因食物就難保有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存在。曾經美國為證明一種新型農藥的安全性,向廣場中的人群噴灑農藥,人們都沒有任何不適。後來這些人紛紛患上癌症等。
你說的太對了,阮病毒是轉基因推廣人士視而不見,永遠也解釋不了的,他們人為阮病毒做熟了就安全了,瘋牛病就不會發生了,多奇葩的轉基因玩應?
瘋牛病跟轉基因有毛關係~~~ 轉基因的DNA變異成類病毒,正常的DNA也有這個機會,倆者概率上並沒有差別 你那個新農藥致癌跟轉基因也木有半毛錢關係 所以你拿一堆跟轉基因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悲劇來指責轉基因的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塑料紫菜”大陸闢謠都闢爛了台灣卻開始造謠了……2017-05-11
2個多月前,國內“塑料紫菜”謠言滿天飛,結果發現是部分別有用心之人在製造恐慌,為此央媒還連連闢謠了好幾天。結果大陸朋友都弄清楚了怎麼回事,台灣昨日(5月10日)還在傳謠……
曾經的反轉基因活動家馬克·林納斯2017-5-8訪華:中國反轉人士觀點都來自海外
“ 在今天的中國,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相信一些關於轉基因的陰謀論,比如轉基因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會傷害他們的孩子,甚至會損傷他們的生殖能力。這真是非常荒謬。每當我聽到這些陰謀論,我就會想到,正是我15年前作為反轉激進分子的行為,推動導致了今天的災難性局面。”
“今天中國的反轉人士聲稱他們反對轉基因是出於對中國民族利益的關心,但實際上他們的觀點都是從海外進口來的,他們實際上是在代表外國人的情緒立場,實際上是在回收利用已經過時的理論廢品——就是像我這樣的人在20年前說過的話。”
來自英國的馬克·林納斯(Mark Lynas)原本只是一名環保活動家、科普作家,如今卻名滿天下。這是因為,他從十幾年前的一個轉基因技術的堅決反對者,轉變成了這項技術的堅定支持者,並且以非凡的勇氣,為自己過去的錯誤行為向全世界做出了道歉。
作為著名的科普作家,馬克·林納斯曾經是一名激進的環保主義者,激烈地反對轉基因。他曾因創作了有關氣候變化與環境挑戰的幾本暢銷書而引起反響,而從事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傳工作讓他意識到自己對轉基因的態度,是一種反科學的環保主義態度。
於是,他奮然轉身,於2013年1月在牛津農業會議上公開演講致歉,表示對自己一直以來詆毀、妖魔化轉基因的做法深感歉意。在意識到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同時,他也認為該技術可以幫助解決全球日益增長的人口糧食需求。他認為是自己回歸了科學的證據與理性,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反對轉基因就是反對科學。
轉身之後,馬克·林納斯的道歉演講曾經被翻譯成67種文字。儘管曾經親密的好友棄他而去,他卻贏得了科學界的一片喝彩。他堅定地認為真正的環保主義應該尊重科學、尊重科學證據,氣候變化如此,轉基因更應如此。
.........
回應
對轉基因只能說我們要大膽研究,謹慎推廣 轉基因經濟作物可以推廣,比如棉麻,花卉等等,但轉基因糧食,需要慎之又慎,在沒有口糧隱患下,建議先研究為主,不要盲目推廣。
別急,我們國情不同,陣營不同。如果是我們自主研發出來的轉基因,我也贊同
中國的反轉人士永遠不會改變立場,即使錯也要錯到死,因為改變立場會丟面子。
不想讓別人質疑的事就扣上“陰謀論”,你可以舉證證明他的清白啊?別動不動就扣帽子,大家懷疑他很正常!
你哪來的質疑,你有根據嗎?!我們需要舉證清白,你們就不需要有根據嗎?!諷刺
曾經的反轉基因活動家馬克·林納斯2017-5-8訪華:中國反轉人士觀點都來自海外
“ 在今天的中國,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相信一些關於轉基因的陰謀論,比如轉基因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會傷害他們的孩子,甚至會損傷他們的生殖能力。這真是非常荒謬。每當我聽到這些陰謀論,我就會想到,正是我15年前作為反轉激進分子的行為,推動導致了今天的災難性局面。”
“今天中國的反轉人士聲稱他們反對轉基因是出於對中國民族利益的關心,但實際上他們的觀點都是從海外進口來的,他們實際上是在代表外國人的情緒立場,實際上是在回收利用已經過時的理論廢品——就是像我這樣的人在20年前說過的話。”
來自英國的馬克·林納斯(Mark Lynas)原本只是一名環保活動家、科普作家,如今卻名滿天下。這是因為,他從十幾年前的一個轉基因技術的堅決反對者,轉變成了這項技術的堅定支持者,並且以非凡的勇氣,為自己過去的錯誤行為向全世界做出了道歉。
作為著名的科普作家,馬克·林納斯曾經是一名激進的環保主義者,激烈地反對轉基因。他曾因創作了有關氣候變化與環境挑戰的幾本暢銷書而引起反響,而從事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傳工作讓他意識到自己對轉基因的態度,是一種反科學的環保主義態度。
於是,他奮然轉身,於2013年1月在牛津農業會議上公開演講致歉,表示對自己一直以來詆毀、妖魔化轉基因的做法深感歉意。在意識到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同時,他也認為該技術可以幫助解決全球日益增長的人口糧食需求。他認為是自己回歸了科學的證據與理性,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反對轉基因就是反對科學。
轉身之後,馬克·林納斯的道歉演講曾經被翻譯成67種文字。儘管曾經親密的好友棄他而去,他卻贏得了科學界的一片喝彩。他堅定地認為真正的環保主義應該尊重科學、尊重科學證據,氣候變化如此,轉基因更應如此。
.........
回應
對轉基因只能說我們要大膽研究,謹慎推廣 轉基因經濟作物可以推廣,比如棉麻,花卉等等,但轉基因糧食,需要慎之又慎,在沒有口糧隱患下,建議先研究為主,不要盲目推廣。
別急,我們國情不同,陣營不同。如果是我們自主研發出來的轉基因,我也贊同
中國的反轉人士永遠不會改變立場,即使錯也要錯到死,因為改變立場會丟面子。
不想讓別人質疑的事就扣上“陰謀論”,你可以舉證證明他的清白啊?別動不動就扣帽子,大家懷疑他很正常!
你哪來的質疑,你有根據嗎?!我們需要舉證清白,你們就不需要有根據嗎?!諷刺
不解!箱籠養殖染毒 專家急解謎2017-04-22聯合報
雞蛋驗出「世紀之毒」戴奧辛,食藥署追查雞蛋可能來自彰化芳苑地區的三家蛋雞場「駿億」、「鴻彰」、「財源」。圖為食藥署與環保署、農委會前往疑似販售戴奧辛蛋的蛋場「財源」稽查。 圖/食藥署提供
台灣過去發生多起戴奧辛汙染事件,彰化十二年前發生毒鴨蛋事件,造成產業大衝擊,如今又傳出戴奧辛毒雞蛋,差別在於當年養鴨場附近有台灣鋼聯公司的空汙,此次蛋雞採箱籠養殖,彰化縣府與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都研判來自外部的環境汙染機率低,不排除是飼料、水源汙染造成。
戴奧辛汙染鴨蛋、鴨子讓彰化線西鄉「養鴨王國」從此一蹶不振,經過十多年,養鴨水池大都改為耕作或蓋房子,即使環保署檢驗報告環境管制值、參考現值都在標準值內,「復養情況仍相當少,對線西農產影響相當大。」
彰化縣農業處副處長郭至善表示,鴨放養在水中的飼養方式和蛋雞不同,鴨可能直接受土壤及水源汙染,但此次的蛋雞養在密閉式環境中,不論飼料、水源汙染都不排除,即使工廠所產生的空氣或落塵汙染也可能影響水源,都是未來清查的方向。
有業界人士表示,也可能業者使用的並非大廠飼料,而是二線廠商飼料,因為飼料中都會添加微量元素,極可能飼料原料不佳有混到戴奧辛。
中興大學兼任教授、土雞專家李淵百表示,如果汙染源是來自水源那問題就大了,而飼料汙染可能性當然也不小,尤其業界可能基於成本考量,用比較低價的飼料,都有可能是汙染原因。
中科院研究人員發現“會吃塑料的真菌”
新華社昆明2017.3.31電(記者許萬虎、岳冉冉)中科院科學家近日在塑料生物降解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能夠高效降解聚氨酯塑料的新菌種——塔賓曲霉菌,該真菌有望成為未來治理白色污染的“利器”。這項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環境污染》上。
聚氨酯材料是現代塑料工業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廣泛用於工業、醫療、建築和汽車等領域。
“聚氨酯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其廢棄物污染環境等問題。”據論文通訊作者、項目負責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建初介紹,目前聚氨酯材料的化學降解主要包括水解、熱降解、光降解等,但這類降解成本高且易產生二次污染,而更為環保的生物降解一直是全球塑料污染研究的難點。
“真菌的生物降解是治理合成塑料污染的重要途徑,”許建初指出,全球科學家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塑料生物降解,先後發現了幾十種降解塑料的真菌,但由於其降解效率低、降解不徹底而作罷。
此次中科院研究組從城市垃圾中分離出的用於降解塑料的新型真菌,被鑑定命名為“塔賓曲霉菌”。實驗室研究發現,它可以在聚氨酯表面生長,並通過生長過程中產生的酶和塑料發生生物反應,破壞塑料分子間或聚合物間的化學鍵;同時,這一真菌還利用了其菌絲的物理強度,幫助“掰開”塑料聚合物。
研究指出,在“塔賓曲霉菌”作用下,原本在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塑料,兩週就可以明顯看到生物降解過程,兩個月後其培養基上的塑料聚合物基本消失。“當然其降解效率還受到多種環境因素影響,包括酸鹼度、溫度以及所使用的培養基類型,”許建初說。
許建初指出:“未來,科研人員將逐步確定這一真菌大規模快速繁殖和塑料生物降解的理想條件,為產業化利用真菌降解塑料垃圾、治理塑料垃圾污染奠定基礎。”
回應
真菌分解塑料後的產物有什麼,會有二次污染嗎能吃嗎
就是長在塑料上的蘑菇,當然能吃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3_31_401550.shtml
回應
第二種:五杯水煮一杯米,當米飯煮熟後,把多餘的水分倒出>> 誰能把稀飯中的米和水分開來? 記者發稿時有在看翻譯的內容嗎?還有,營養都因此要流失好多,這不浪費嗎?!
記者明明知道台灣無任何自我判別能力的腦殘這麼多,卻又發這種腦殘文來誘發腦殘發病....第一,你說稻米的砷是來自土壤,比其他多十幾倍,假設是真的有超過歐盟標準嗎.第二,各地的土壤狀況完全不同,自然界的重金屬也不會平均分布,你的樣本怎麼算呢? 拜託腦殘已經夠多了。另外腦殘不用回我,我沒興趣治療腦殘人
吃米飯的東方民族全都是烏腳病患者?
全世界吃米的華人都該中毒了,不是嗎?
無聊!吃米飯會毒死。吃麵包會肥死。大家都死路一條!
我們是吃 MSG 長大的,我周圍的朋友都進頂尖行業,後來他們説MSG 對腦部沒有影響,甚至會有益處!他們説喝咖啡有害,Starbucks 還不是像雨後春筍,現在説咖啡可以阻止心血管疾病?我們自從大同電鍋發明来,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著吃米飯,長輩也很長壽!我想不同人種大概有不同反應吧!
震驚!大家習慣的煮飯方法 竟讓砷中毒機率大增2017.2.9中時電子報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的馬哈爾格教授(Prof Andy Meharg),在BBC電視節目《相信我,我是醫生》(Trust me, Im a doctor)中比較三種煮飯方法。
第一種:兩杯水煮一杯米,把水與米留在鍋裏或電鍋煮至所有水分乾透;
第二種:五杯水煮一杯米,當米飯煮熟後,把多餘的水分倒出;
第三種:將一杯米用水浸隔夜,第二天把水倒掉,然後用第二種方法煮熟。
結果顯示,第一種方法煮熟的米飯中,砷殘留物最多,第二種方法煮熟的米飯,砷殘留物減少至43%;最後一種方法煮出來的米飯,砷殘留物減少至18%。
由於砷是存在於泥土和水源的自然物質,它會出現在食物中,但通常分量微少,對人體影響有限。
不過,米飯的砷含量比其他穀物類高10至20倍,主要原因是稻米普遍於水田中種植,這樣使砷容易進入米飯。
科學界對砷的安全標凖有不同看法。歐洲聯盟則把無機砷(inorganic arseni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質。
近十多年有關米飯的砷含量過高的研究或報道不時出現,因此BBC節目《相信我,我是醫生》找來專家探討這個食物安全疑慮。
馬哈爾格教授研究米飯和米飯產品數十年,他經常進行測試,他在節目中講述有關他的觀察:
印度香米(或稱巴斯馬蒂米 Basmati rice)的砷含量比其他種類低
糙米(Brown rice)比白米含有更多砷,因為糙米帶殼
有機種植對米飯的砷含量沒有任何影響
米餅或爆米花等產品的砷含量高於米飯
米漿的砷含量大大超過飲用水安全砷標凖的規定
馬哈爾格教授曾在米產品中發現超越現今安全標凖的砷含量,現在有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對此做出監管。
《相信我,我是醫生》節目認為,減少人體吸收砷的物質,可用第三種煮米飯的方法。而嬰幼兒方面,由於米漿經常用於製造嬰兒食品,英國食物標凖局(Food Standards Agency)建議家長不要給五歲或以下幼兒食用米漿代替奶品。兒童也最好少量進食米漿或米產品。
6.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有很大傷害?
流言:成都雙流機場使用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其實就是利用X射線進行透視掃面,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真相:X射線安檢儀到底有沒有危害,還是要看安檢儀輻射的X射線劑量。按照我國製定的《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單次使用中,X射線機的入射劑量不應超過10mGy;而據媒體報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一次的輻射量控制在0.2μSv以內(1Gy=1Sv=1000mSv=1000000μSv)。因此,完全不需要擔心這點輻射量。
不過,由於X射線的累積效應,安檢儀運用需要十分謹慎。如果到處都能碰到微小劑量的X射線,存在不知不覺就積累過量的風險。所以國家環保部已向四川省環保廳發函,要求其對未經許可違法生產、銷售、使用X射線人體安檢設備的單位,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確保公眾安全。
回應
其它的不敢說,鉛筆裡含鉛成分我是實實在在測過的,有Pb元素。
空氣和水里都能測出痕量的鉛,講毒性要講劑量的。
就和之前那些無知的公眾號一樣,西瓜不能和梨子一起吃辣,櫻桃還是什麼有核水果核子有毒,吃五顆就狗帶啦等等。吃了那麼多年,我怎麼沒死啊,盡是一些低智商的信息
微信是檢驗智商的唯一真理!
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造成肝損傷的危險,多發生在同一時間服用多種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藥物製劑,或加大劑量(超過對乙酰氨基酚24小時最大安全劑量4克),或長期服用的情況。有研究表明,長期酗酒者服用大劑量對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增加,即使正常劑量下也可導致部分人特異性肝損傷。兒童和具有基礎肝臟疾病的病人,使用此類感冒藥的肝臟損傷可能性更大。
雖然感冒藥中的對乙酰氨基酚成分存在潛在危害,但並不需要因此視其為洪水猛獸。藥物都具有不同的不良反應,正確使用藥物才能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4.日本“睡眠水”喝完可狂睡15小時?
流言:上班族頻繁加班,壓力大、睡不著。沒關係,一款來自日本的“睡眠水”讓你一覺睡15小時,睡到不省人事。
真相:“睡眠水”主要成分與普通飲料並無二致,無外乎水、甜味劑、礦物質、維生素、香精等,唯一標稱“可改善睡眠”的成分是一種稱為“左旋茶氨酸”的物質。
左旋茶氨酸是何方神聖?有了它就能獲得金質睡眠?對此,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申遠表示,茶氨酸是一種存在於茶葉中的氨基酸,目前尚無可靠證據表明它有鎮靜助眠作用。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睡眠水”之所以能夠“有效”,更多是心理暗示使然。
5.低焦油捲菸降焦減害?
流言:低焦油捲菸能夠“降焦減害”,降低煙草中焦油的含量,解決了煙草給煙民帶來的危害,同時還能為控煙做貢獻。
真相:為什麼吸煙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要高於菸盒上標註的焦油量?專家分析,在用機器測量時,過濾嘴周圍的透氣孔可以稀釋被吸入的煙草煙霧,降低所測得的焦油濃度,但在實際吸煙過程中,由於透氣孔部分或者完全被手指或嘴唇堵住時,透氣孔不能真正起到稀釋煙草煙霧的作用。
所謂的低焦油捲菸並不能減少吸煙危害,吸煙沒有安全水平可言。吸煙時人體對有害物質的實際吸入量比吸煙機測得的量更大,其成分也複雜得多,不能僅根據釋放量來評估吸煙者的吸入量和健康風險。
吃感冒藥可能導致肝衰竭?X射線安檢儀危害大?真相是…
血栓抽吸裝置問世,心臟支架將淘汰?吃感冒藥可能導致肝衰竭?X射線安檢儀危害大?這些10月的“科學”流言究竟靠不靠譜?2016.10.31,微博“央視新聞”為您揭開了真相。
1.血栓抽吸裝置問世,心臟支架被淘汰?
流言:2016年7月1日起,台灣某醫院發明一項新技術,可將血管內沉澱物吸出來,再也不用放支架了。
真相:血栓,可以是從心臟某處脫落的,也可能是因為堵塞而凝固的。對於血栓,抽吸裝置分兩種:一種是手動的,一種是機械的。對沒有急性心梗的冠心病患者來說,儘管血管狹窄到80%以上,但並無新鮮血栓存在,多是依附在血管壁上鈣化的斑塊所致,很硬而且不規則,這種裝置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實際上,國內血栓抽吸導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情況下已應用了很多年,技術確實在不斷改進,但並不存在這樣一種代替支架的“新技術”。
2.長期使用鉛筆會導致鉛中毒?
流言:近來多地曝出的“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很大程度上和“咬鉛筆”有關。
真相:長期使用鉛筆會不會導致鉛中毒?產生這種疑問的人往往認為鉛筆芯中含有鉛,使用含鉛的鉛筆,自然就有可能導致鉛中毒。鉛筆芯中到底含不含鉛?據說公元16世紀,在英格蘭一個叫博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石墨。很快,當地的一些牧羊人發現,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後來,拿破崙軍隊中有一名叫康特的軍官,他在反複試驗後,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裡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非常耐用的鉛筆芯。
鉛筆的生產過程,根本沒用到鉛這種金屬。當然,咬鉛筆的習慣還是要改掉。鉛筆的木桿外面一般塗有彩色的顏料,如果顏料中含有微量的重金屬或是其他有害物質,那麼有害物質往往會在咬的過程中進入人的口腔。
3.吃感冒藥暗藏巨大安全風險?
流言:過量服用含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藥,可能導致肝衰竭,而經常服用這類藥的人對於自己已經處於死亡邊緣卻渾然不知。
真相:感康、泰諾、999感冒靈顆粒等常用非處方感冒藥,都含有一種叫作對乙酰氨基酚的成分,用於輔助治療感冒中常見的疼痛和發熱症狀。對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公認安全有效、消化道不良反應較少的解熱鎮痛藥。
公眾因不當報導產生的負面情緒,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成本才能消弭。因此,涉及重大民生問題的研究成果、調查數字的報導,作為連接科研成果與民眾之間的紐帶,媒體應踐行新聞倫理,當好“守門人”,本著嚴謹、科學的態度去報導,在信息第一次傳播時就力求準確嚴謹。一旦出現失實報導,相關部門也有義務儘早站出來,用詳實的證據來回應關切。同時,提高全社會的科學素養水平,是著眼長遠要努力的方向。
回應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提出了100ng/L的推薦值,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有了國家標準,分別是40ng/L、100ng/L;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麻省和加州的標準更嚴,分別是9ng/L、10ng/L、10ng/L。”
華東區和華南區。檢出龍頭水中最高值達到19ng/L。如華北和華中,雖然水源水中NDMA生成潛能濃度不高,但其龍頭水平均濃度達到12ng/L和18ng/L。長江三角洲地區既是中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也是亞硝胺濃度最高的區域,NDMA濃度分別為27ng/L和29ng/L。其實怎麼看,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濃度並不算高。新聞用詞太過驚悚。
你見過媒體講毒性的時候提過劑量麼?反正這群媒體耍流氓不是一天兩天了。
造謠沒有成本嗎,造謠判七年就只是嘴上說說嗎?
中國的刑法應該修改了,凡是造謠,無論是否造成嚴重後果,只要有造謠的事實,都應該判刑。
自來水檢出亞硝胺,工人日報刊文:新聞烏龍嚇壞了公眾
《科技日報》2016.10.14刊發報導《我國消化道癌症高發或與喝水有關,飲用水中亞硝胺是美國3.6倍》,在網絡上獲得大量轉載。《工人日報》20日對此刊發署名吳迪的評論文章《新聞烏龍,嚇壞了公眾》,指上述報導用“致癌”字眼,再加上劑量對比的放大,“成功”引發了公眾擔憂和恐慌;該文還舉例說明,個別媒體在報導過程中不時發生“新聞+科普=謠言”的“烏龍”事件。
評論全文如下:
.......近日,多家媒體援引清華大學一項有關自來水的調查研究,報導稱國內23省44城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亞硝胺,引發公眾恐慌。對此,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飲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長劉文君教授表示,研究有價值,炒作無意義,“有些媒體誤讀了意思,簡單一句話:不用擔心。”然而,專家的澄清未能徹底平息公眾恐慌,從網友到部分媒體評論,指責水污染、謾罵澄清報導是在“洗白”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在此番事件中,新聞傳播中的“首因效應”發揮著不小作用。從“吃瓜群眾”的一片質疑聲中可見,看了相關報導產生的第一印象總是最鮮明、最深刻的,之後再怎麼解釋澄清,在很多人眼裡也是“此地無銀”,甚至“越描越黑”。
另一個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的,是媒體報導的失當。科學新聞的第一職責是釋疑解惑,然而個別媒體在報導過程中不時發生“新聞+科普=謠言”的“烏龍”事件,媒體本該作為消除信息不確定性的謠言“清道夫”,如果反而扮演了造謠傳謠始作俑者的角色,無疑是媒體的嚴重失職與悲哀。
這裡面,有些情況是記者在將冷冰冰的科學研究成果“翻譯”成通俗語言的過程中出現失誤。通常,科研人員與記者對同一成果或信息的表述不盡相同,科研人員注重表述的準確性,而記者往往更鍾情於具體的、可視化表述,以講故事的手法吸引受眾,但這種用新聞故事取代科學事實的做法可能會失之準確。
更令人憂慮的是,新聞報導不夠專業以及媒體社會責任的缺失。部分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編造噱頭,誇大其詞、以偏概全,有意無意地淡化“不喜歡的事實”,放大“想要的結果”。媒介具有議程設置的功能,可以選擇將信息以何種順序、方式呈現給受眾,但底線是不能誇大、扭曲事實。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在公共危機事件報導中,其結果往往是損害社會整體信任,妨礙公眾理性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
專家稱去年中國食品安全致死上萬人損失50億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李春華9月30日在2016年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藍皮書No.9》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中國因食品安全導致死亡人數達到上萬人,經濟損失高達50億。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眾多,既包括土壤污染、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化肥使用、抗生素濫用等因素,也包括人文精神、契約精神的缺失、發展理念的偏失或者錯位、監管手段不到位等原因,這些原因都是導致以上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他同時指出,目前污染物進入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環境,長期在土壤中積累,形成了一觸即發的化學定時炸彈。目前,中國至少有1300萬至1600萬畝的耕地受到了污染。約80%的農藥直接進入到環境,直接威脅了每天食用的蔬菜。中國化肥的使用量佔世界的35%,相當於美國和印度的總和,存在明顯的化肥過度使用情況。中國農作物每畝平均使用化肥量21.9公斤,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 倍。
他還指出,地溝油使人致癌。對於地溝油的監管乏力,在高額利潤的促使下把人格底線都拋棄了。中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為200萬到300萬噸。
回應
上萬人致死,返回餐桌的地溝油為200萬到300萬噸是怎樣統計出來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增長又如何解釋?看到發展中出了某些問題,立刻便有人借題發揮、否定一切是何居心?
在這種注重私有化,商業化的社會,一切食品應該由政府和國有企業來管理和生產,只有這樣才能便於管理。
國家己經著手改善這一塊,如醫改,轉基因,地溝油己盡杜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國人要給領導層提意見和見解,不應自抱自棄
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惡果,一切為了錢,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為啥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沒這樣污染呢?是不是特色造成的?
你怎麼知道資本主義國家沒污染?化肥,農藥,激素,抗生素,轉基因?
不用化肥沒產量,本來糧食就便的要命再沒產量,誰還種地?不用農藥蟲子全部吃光,那誰還辛苦去種?
還是農村好,空氣清新,水清甜美,自家種的瓜果也是天然的,糧食肉類更是口味美極了,無噪音,過日子也花不了幾個錢,城里人都回歸農村吧
想的美!中國古代農田用人動物糞便等糞肥,導致直接死亡數十万人,間接治病、死亡人員更多。
陸客出國憂吃不慣 逾3成帶泡麵 2016.10.01
大陸旅客出國旅遊愛帶泡麵(大陸稱方便麵),阿里旅行網和挖財網近日聯合發表報告稱,出國旅客有31.29%的人會帶泡麵;即使不帶泡麵出門,也有58.24%的陸客會在旅遊目的地買泡麵回國。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吃不慣當地食品,其次「節省旅途就餐時間」,「便宜」僅排名第三。
美媒:中國的進步正在使方便麵“失寵”
彭博社2016.9.28報導,中國的方便麵生產商曾生意紅火。2003-2008年間,方便麵的年銷售額從42億美元飆升至71億美元。但正如中國經濟已放緩,(中國人)對方便麵的胃口正逐漸變小。今年,中國方便麵銷售額下降6.7%,已連續第四年下降。
首要問題是人口變化。
還與經濟放緩有關。
工資提高中國工人的生活水平和期望值。還有健康因素。
方便麵曾具有方便的優點,但如中國送餐員,為顧客送去具有價格競爭力的食品。2015年這些外賣食品的價值達200億美元,同比增長55%。
回應
方便麵=防腐面.
台巴子方便麵,美國佬肯德基,這些嚴重污染的食品,已被中國人逐漸拒之門外。
方便麵=防腐面是謠言. 主要是方便麵被歸類為垃圾食品,而且外賣送餐發展起來了,更多的人選擇吃傳統的外賣。
但是在火車上依然很多人
主要是火車上盒飯太貴而且難吃。如果大型連鎖快餐能上火車,就沒鐵路餐車什麼事了.
出國憂吃不慣 逾3成帶泡麵.如果大型連鎖快餐能上飛機,就沒飛機餐車什麼事了.
大陸十一長假正式起跑 今年出遊人數將再創新高
今年中國大陸十一旅遊市場將有5.89億人次,成為有史以來國內出遊人次最多的黃金周,與去年同比成長12%;預估收入將可達4781.8億元人民幣,與同比成長13.5%。而出境遊預計也將有近600萬人次,可望創下歷史新高。
相關新聞
G20後大爆發杭州國慶期間或接待1500萬人
回應
G20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應該辦幾次
杭州西湖的美是一種歷史沉澱,而不是因為一次G20
含抗生素 漢堡王、肯德基… 被評F2016-09-22世界日報
過度使用抗生素可以使人體產生抗藥性,並導致細菌感染無法治癒,全美多家速食和餐飲連鎖店早在兩年前已承諾要使用沒有抗生素的肉品原料,但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卻顯示,其中很多業者並未信守諾言。
調查發現,包括漢堡王和肯德基等眾多受人喜愛的連鎖店,都在抗生素報告中被給出最低的「F」評級;而獲得最高「A」級的快餐店目前只有區區兩家。
這份報告名為「連鎖反應:最受歡迎餐廳在肉品供應減少使用抗生素成分之評比」,由多個食品安全與消費者權益組織於20日聯合公布。
這些組織根據餐館肉食原料的抗生素成分高低,對多家知名連鎖店進行評級。最終的評級結果令人錯愕,只有連鎖麵包咖啡坊「Panera Bread」和墨西哥餐館「Chipotle」獲得最高評級「A」級。而除了個別餐廳獲得「B」到「D」級的中間級別,其他大多數餐廳都被給予了最低的「F」級。
除漢堡王和肯德基外,被標為「F」級的餐廳還有著名的當肯甜甜圈店(Dunkin Donuts)、星巴克、冰雪皇后(Dairy Queen)、「Olive Garden」、達美樂披薩(Dominos)、蘋果蜂(Applebees)和「Chilis」等。
過量使用抗生素所產生的抗藥性,每年在全球造成約70萬人死亡。專家預計,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這一數字到了2050年恐上漲至1000萬。而人們之所以過量使用抗生素多是因為用它治療小型細菌感染,或常吃含有抗生素的快餐。目前,全球70%的抗生素產量,都被用來飼養牲畜。
回應
垃圾食品還有多少人吃?肯德基麥當勞都要出售了。應選擇健康的中國傳統食品來大力發展。
康師傅是台巴子和小日本的混血兒,堅決不去碰它!
貴,吃不飽,營養不好。圖方面的是買桶裝,但一桶肯定是吃不飽,得兩桶。可兩桶都7 8塊了。不如再加幾塊買份盒飯。
垃圾食品還有多少人吃?肯德基麥當勞都要出售了。
方便麵整體銷量連跌五年 康師傅淨利暴跌超六成
2015年我國方便麵整體銷量衰退6.3%,但高價位方便麵實現小幅增長。2016.8.30,康師傅發布了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半年收益為41.91億美元,淨利潤為0.697億,比2015年同期的1.97億下降超過64%。公司方面表示,業績表現主要受到方便麵升級短期壓力影響。
曾憑藉“快速方便”迅速贏得市場的方便麵,為何被市場“嫌棄”?
外資品牌湧入 杯麵、盒面成主流
在如今的方便麵區域貨架上,早已不是康師傅、統一兩分天下的局面。與多數品牌推出不同系列、子品牌和包裝等豐富產品線的做法不同,康師傅主要產品仍為袋裝和桶裝兩種。經常會有促銷活動,便宜的7.8元就能買到一大袋,平均每包僅1.5元。
中糧天然五穀道場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86萬元,營業利潤-34.38萬元,淨利潤為-34.38萬元。這個曾以“非油炸”紅極一時的方便麵品牌已步入“退市”的危險境地。
2015年,日清也終止了其與中國方便麵合資業務,將其在合資企業的股權出售給合作夥伴今麥郎。
速食種類豐富,方便食品有更多選擇
儘管現在廠家都在研發新的口味和賣點,但消費者選擇方便麵的核心訴求仍是方便,但是目前,隨著互聯網外賣送餐平台的興起,外賣變得方便快捷,再加上各種速食粥、米飯,包括以濕面為主體的烏冬面、拉麵等種類也開始豐富,這一方便訴求已開始被大量瓜分。
超八成消費者嫌方便麵沒營養
隨機調查顯示,85%只是偶爾吃方便麵,從不吃佔7%,經常吃者僅8%。有85.7%認為不營養。72%傾向於購買桶裝、杯裝和盒裝方便麵,43%認為是垃圾食品,59%認為在趕時間的時候可以吃,但不能多吃。
彌補“健康”短板 才能保住“江山”
2016年,統一“劍走偏鋒”,推出一箱6碗、每碗售價高達30元的“滿漢宴”,“每月限量銷售”,這是統一的“飢餓營銷”,噱頭大於實際意義,後效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
儘管如此,創新和研發仍將成為我國方便麵未來實現銷量增長的努力方向。方便麵“有害健康”的論斷是這一行業的致命傷,在未來,廠家除了聘請明星代言、玩營銷噱頭之外,或許需要下更大力氣做出真正健康的速食方便麵來,如解決防腐劑(楨:?)、添加劑等諸多問題,這樣才能彌補短板,並在方便速食市場的競爭中保住自己的“江山”。
——叫停“低價招標”,明確各環節檢測內容。浙江、上海、深圳等地標中明確要求,原材料進場要進行複核、檢測,甚至每批次均須見證取樣。竣工驗收前,在監理、建設和使用單位見證下,或由學校邀請家長、教職工代表等共同對合成材料面層成品取樣,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相關檢測,不合格項目不得竣工驗收。
——建立市場准入和黑名單制度。除了在檢測方面高標準、嚴要求,上海等地的地方標準還明確要求建立“學校塑膠場地施工企業黑名單”制度,將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施工企業列入“黑名單”,並適時向社會公告。深圳對於塑膠跑道面層因有害物質檢測不符合規定而需拆除的,場地面層工程的承建商和監理單位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政府採購主管部門納入企業誠信不良記錄。
強化監管敦促落實避免新規落地“紙上談兵”
深圳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介紹,“孩子們的跑道接連出現問題,不完全是因為沒有國家標準,塑膠跑道生產企業也不是做不出來好東西,而是因為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導致標準沒有嚴格執行。”
“還要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李宏武說,要提高市場准入門檻,把好施工單位的入口,專業項目要由專業公司承擔,避免層層轉包。同時,監管方必須是業內專家,而不是隨便一個監理公司。
不少專家及業內人士建議,目前對於塑膠跑道等學校合成材料運動場地建設和使用,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體系和詳細方案,明確教育、體育、住建、環保等相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建立多方聯動、各司其職的監管體系,並加大責任追究力度。避免出現“有標準難落實”等情況。
回應
事實證明,放開資質並不是什麼好事。有些行業就是需要一些門檻,看似增加了成本,其實安全保障不知道高了多少,要不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進,就中國這國情,誰能放心。
過猶不及,有毛病吧。誰沒事趴著吃跑道?要不要出台個啃咬建築物安全標準?啃咬農藥化肥安全標準?
強調修詞,懂不?
幼兒園塑膠場地。
要求啃咬也安全不是叫你去吃,就像要求餐具消毒不是叫你去吃餐具一樣
大家小孩都在跑道上運動,運動的時候是有可能不小心摔倒,摔倒牙都可能磕碰掉,當然有可能會有跑道上的顆粒飛濺到嘴裡。如果啃咬都是安全的,這樣的跑道難道不好嗎?最少在鍛煉身體的地方對身體本身沒有損害,雖然可能會導致成本提高,可是製定標準的同時,就應該考慮這些成本和安全的因素。
多地出台塑膠跑道新標準甚至要求“啃咬也可以保證安全”
新華網2016.8.24報導,為確保塑膠跑道原材料、施工流程、質量檢測等有據可循,湖南、深圳、上海、浙江等地已陸續出台地方標準,劍指“毒跑道”。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頒布的塑膠跑道的質檢標準有《合成材料跑道面層》和《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6部分:田徑場地》等兩項國家標準,但這兩項國家標準只是“推薦”並非“強制”標準。
“相關國標中對跑道面層中的有害物質限量做了規定,但目前來看涵蓋的檢測內容太少了。而且該標準仍舊是對跑道面層的檢測,而非對跑道空氣的檢測,更無法評估陽光暴晒後跑道將釋放多少有毒害氣體。”清華大學化學系基礎分子科學中心博士生顏磊說。
參與製定《湖南省體育設施建設協會塑膠跑道建設質量標準》的湖南省體育設施建設協會會長李宏武告訴記者,“湖南標準”主要對協會旗下近70家會員單位形成約束,這些單位包括塑膠跑道的材料、生產、施工方,在湖南塑膠跑道的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
記者採訪發現,相較於現行國家標準,新出台的地方標準提高了校園塑膠跑道的相關指標,明顯擴大了有害物檢測範圍,並且對進場材料、施工過程、跑道成品等各環節都明確了必須檢測和監管的內容。
——擴大有毒害物檢測範圍。目前關於學校運動場地合成材料面層有害物質限量的技術指標,國家現行標準明確檢測的為苯、甲苯和二甲苯總和等7個指標。“深圳標準”引入了對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率(TVOC)等限量標準。“浙江標準”也新增了TVOC、甲醛釋放率2個指標。
各地新標準除了擴大有毒害物檢測範圍,還對現有國標中的相關檢測指標進行了提升。根據一些地方標準,塑膠跑道甚至“接近室內地毯標準”或“啃咬也可以保證安全”。
——引入“氣味評價法”強化管理。雖然“是否有毒、毒性如何”需要準確的實驗數據,但也不能忽視異味問題。因此,“上海標準”強調了對有毒有害物質釋放量,尤其是對暴晒情況下釋放量的考量。浙江則建議學校在室外溫度較高時,可在上、下午課前分別對合成材料運動場地氣味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為3級及以上的暫停使用。相關評定小組由身體健康的在校教師、學生家長或校外專家等5人擔任。
泡麵變難吃? 食安與美味的平衡2016-08-22 聯合報
最近有不少網友發現,自從爆發食安危機後,原本熟悉的維力炸醬麵、統一肉燥麵等台灣泡麵,口味似乎有些改變,甚至有網友反應「變難吃了」、「昔日的美味真的回不去了」,反倒是印尼、泰國的泡麵,不僅醬料香、重鹹,而且又很便宜,有凌駕台灣泡麵的趨勢。
台灣泡麵變難吃,歸究原因,就是「食安危機」下的另類後遺症,非但如此,有些泡麵甚至悄悄調漲售價,變得更貴了。有網友直言批評「口味愈來愈清淡」、「不便宜又不好吃,我幹嘛吃泡麵啊! 」,但也有網友聲援緩頰「神秘調味料不能用了,當然不用加那麼多化學東西壓味道了」。
泡麵會變「難吃」,其實有跡可循,去年統一董事長羅智先就公開表示,食安風暴過後,統一展開「clean label」計畫,從降低食品添加物開始,包括化學香料和防腐劑等,他還坦承地說,「未來東西肯定會越來越不好吃。」,間接證實了最近「泡麵變難吃」的傳言和疑慮。
企業痛定思痛,拿出良心生產研發更安全、更衛生的食品,是好事一樁,值得嘉許肯定,儘管口味的確不似以往美味,但消費者在「食安」和「美味」之間,勢必要做出抉擇,是否應在「食安」的大前題下,稍微犧牲對美味的要求,考驗消費者的智慧。
「什麼都要天然會不夠吃」食品添加物需管制無需反對
2016-08-23 聯合報
食安議題受全球關注,台灣近年不少人主張反食品添加物,「天然的尚好」。美國食安專家大衛.艾奇森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雖嚴格管控食品添加物,但不全面反對,「若什麼都要天然有機,食物會不夠全球人口吃。」
艾奇森曾任FDA副局長,並曾規畫全美糧食保護計畫。他指出,美國會從更高更廣的角度看待添加物,好達到經濟、環保、糧食永續發展、糧食安全等多面向平衡,不會一昧反對。屏東科大農學院院長吳明昌指出,若用過量怎麼辦?艾奇森說,這就是食安風險評估的重要性,任何食物若過量導致有害,就該注意。
“以華盛頓州出產的蘋果為例。它們在許多國家都被視為稀罕的進口商品,並且作為財富的象徵而受到推崇。
向中國出口豬肉、櫻桃和牛皮的“安全來源”貿易公司的傑里米·哈夫特說:“中國冷藏業的發展使得從美國進口更多的暢銷商品成為可能。”
相關新聞
五爪蘋果(Red delicious)原產美國,「五爪蘋果」的名字為台灣所用,名稱來自底部呈現明顯的五點狀,樣子有如五個爪子。而香港稱之為「地厘蛇果」,簡稱「蛇果」,是英文名稱Delicious的音譯。在中國大陸地區,由於其果實深紅,體積很大,又稱為紅元帥、紅香蕉。
回應
蛇果沒水分,很面沒口感,也不太甜,還富人吃?
美國水果確實很貴,問題是難吃
美國蘋果的口味口感還真不如中國產的蘋果,只有裝逼的才吃美國蘋果。
台灣說我們都吃不起茶葉蛋,可別說蘋果了,灣灣該生氣了!
N年前,超市賣蛇果,我以為黴國這麼遠過來的且很貴東東應該很好吃,至少比煙台蘋果好吃,因此,很有氣魄的買了幾斤,結果,這東東比國產蘋果難吃的的真不是差一點半點,一個都吃不盡,從此以後,我就從沒買過蛇果,不想白扔錢。再說國產的大櫻桃,以前幾十塊錢一斤,現在便宜了很多,比他國櫻桃的口感不點也不差。本人覺得吃黴國的水果,真不如吃幾個灣灣認為我們吃不起的茶葉蛋來的實惠。不過家門口的茶葉蛋又比灣灣的茶葉蛋來的實惠。
唉,美媒也會yy啊,進口水果美國真沒什麼好的,櫻桃要吃也是智利的車厘子好吃啊,榴蓮山竹泰國的,奇異果新西蘭的,芒果泰國和那個出產傭人的國家的,西梅澳洲的,皇帝蕉泰國的,火龍果越南的,布林智利的,蓮霧泰國…
國家質檢總局白皮書:幾乎所有種類進口食品均存不符標準情況
科技日報2016.8.21消息,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十二五”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共檢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萬噸,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和標籤不合格等。
2015年,我國食品進出口額已分別達到1159.2億美元和706.8億美元。“出口全世界、進口五大洲”成為我國食品產業的常態,但監管結果也顯示,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情況。
“相比本土食品,跨境食品供應鏈更長更複雜,食品原料生產、成品加工、運輸儲存等各環節已超越了國界。食品生物種質、品質特徵、食源性病源微生物分佈等方面極具地域特徵,加之國際貿易文化、宗教、政治等因素,給跨境食品質量安全保障帶來更嚴峻的挑戰。”
回應
迷信進口商品是一種偷懶表現。1.外國也分很多國,不是所有國家都是高標準。 應該說大部分外國都不是高標準。2.就算該國是高標準,也不代表出口到中國的是高標準。 監管才是王道。
我不知道點喜悅的是什麼心態,進口的東西雖然嚴了不合格的會少很多,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依舊嚴峻。與其關心國外的壞東西被拒之門外,不如多關心自家的壞東西,把它們擠出市場
這是告訴大家中國要“挑食”了。中國即將是世界第一大市場,以“顧客是上帝”之原則,要在中國市場立足中國人民的標準必須要尊重!
美媒評中國富裕家庭新象徵:吃得起美國產蘋果
美媒《華盛頓郵報》網站2016.8.15稱,忘掉布萊奧尼西裝,忘掉紅酒收藏、瑪莎拉蒂汽車以及位於聖特羅佩的度假屋吧。在某些發展中國家,最新的社會地位象徵是華盛頓州出產的一個蘋果、冰箱裡的一塊冷凍牛排或者滿滿一碗美國紅櫻桃。這要歸功於世界範圍內工業冷藏能力的大幅提升。它使更加容易腐壞的食物——尤其是乳製品和肉類——能夠從農場進入全球消費者的餐盤中。
這種被稱為食品冷鏈的供應鏈系統在中國的發展尤為迅猛,同時在印度、智利、墨西哥、哥斯達黎加、土耳其、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也獲得了一定發展。
嗜甜如吸毒 當心吃糖成癮2016-07-27 中央社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事實證明,糖上癮的程度據信是古柯鹼的8倍。
當糖分進入血液中,便會刺激大腦釋出令人愉悅的化學物質多巴胺,這種感覺通常很短暫。當你舔著指間上的巧克力,或拾起盤子裡最後一點餅乾屑時,多巴胺的濃度可能已開始下降,使人出現輕微的戒癮症狀。這會刺激大腦產生更多攝取糖分的欲望,使人難以克制地吃下更多餅乾或巧克力,好讓大腦持續分泌多巴胺。
攝取愈多糖分,身體對糖的適應程度就愈高,因此必須吃下愈來愈多糖,才能獲得相同的刺激,就像是對毒品和酒精成癮。
這裡有個小測驗,讓你了解是否對糖分上癮了?
你能吃甜食、澱粉或高脂食物直到過飽嗎?
即使吃了豐盛的一餐,你仍感到饑餓嗎?
在不特別餓的情況下,你能吃下大量甜食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嗎?
你曾對自己的飲食習慣感到羞愧(自我憎恨、厭惡或沮喪)嗎?
當你感到低潮或沮喪時,會以吃甜食作為慰藉嗎?
生活不如意時,你是否發現自己需要更多甜食來讓心情好轉?
原本只打算吃點甜食(例如1片餅乾),最後卻暴飲暴食(吞下一整包)?
你認為甜食、澱粉或高脂食物最難戒除嗎?
你發現一旦開始吃澱粉類、零食、垃圾食物或甜食,就很難停下來嗎?
你的飲食習慣對社交生活、工作或體能活動構成影響嗎?
你發現自己無法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嗎?
你發現自己在午餐或晚餐後,需要(必須)吃點甜食嗎?
為了不讓任何人發現,你會偷偷吃下甜食或巧克力,再將包裝紙藏起來?
你為自己切了塊蛋糕,最後卻吃下一塊又一塊嗎?
你在吃完大餐後(或午後)會感到頭昏腦脹嗎?
如果你的答案有5個以上為「是」,很可能就是對糖成癮。
想要戒除糖癮,你可以這麼做:
避免食用阿斯巴甜、善品糖(蔗糖素)和代糖錠,別碰健怡飲料,只攝取較天然的增甜劑,例如甜菊和木糖醇。
假如實行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LCHF programme)2至3週後仍感到饑餓或渴望攝取糖分,就必須逐步減少增甜劑的攝取量。
戒除糖癮期間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你的身體可能感到有些不適,例如頭痛或渴望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但堅持飲食計畫,不適的感覺會逐較消失。
幾天後,會發現身體狀況將有所改善、較不臃腫、頭腦較清楚、活力增加,心情也隨之好轉。
氣候變遷比IS更危險! 環保冷媒HFC將禁用
全球195多個國家的代表去年12月在巴黎達成全球氣候變遷協定,同意以具體措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相同國家的代表本月22到23日在維也納集會,準備針對禁用氫氟碳化物(HFC)達成新協議;環保人士說,維也納會議引發的關注雖不如巴黎會議,但其實這是今年降低全球暖化的最重要行動。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使用煤與石油會大量釋出二氧化碳;HFC則用於空調與冷凍設備,雖然僅與全球溫室氣體的一小部分有關,但它在空氣中鎖住熱氣的程度,卻是二氧化碳的1000倍,導致氣候變遷更惡化。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表示,HFC就是過去稱的環保冷媒,多使用於冷氣、冰箱等電器設備,由於國際間早發現HFC會吸熱增溫,台灣電器大多已不用這種冷媒,不過舊冷氣還有。
談判7年 盼10月達最終協定
禁用HFC的談判已經持續七年,各國代表可望今年10月在盧安達首都吉佳利舉行高峰會時,達成最終協定。各國1989年在蒙特婁簽署一項協定,同意禁用足以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物(CFC),新協定將是蒙特婁協定的修訂版。美國部分企業,例如陶氏化學(Dow)、杜邦(Du Pont)及漢威聯合(Honeywell)等,已開始申請對氣候友善的HFC替代品專利。
新協定幾乎在每一個簽署的國家都具有法定約束力,比不具法律效力的巴黎氣候協定更管用。事實上,巴黎氣候協定的部分條文雖具有法律效力,卻允許各國自願採取二氧化碳減排措施。
多數國家贊成逐步禁用HFC,印度為首的部分開發中經濟體則希望延長禁用的緩衝時間,理由是新的替代冷媒成本會對部分開發中國家產生衝擊。新德里「能源、環境、水協會」執行長葛希表示:「縮短禁用時程足以導致印度承擔經濟成本。替代冷凍設備的成本是現有的八到十倍。」
富國將助窮國改用替代冷媒
美國國務卿柯瑞22日在維也納參與這項氣候變遷會議,他表示,在各國敲定的最終協議中,將包括富裕國家協助較貧窮國家支應改用替代品的成本。但他未透露確切的金額,柯瑞還說:氣候變遷就跟伊斯蘭國(IS)這類恐怖團體一樣危險,或可能更危險。
延伸閱讀
環保冷媒HFC 台業者已棄用
作者是如何證明燒烤是不安全的食物?就因為燒烤檢測出至癌物,就能證明燒烤不安全?這是典型的想當然!新疆是以燒烤為主食,但是新疆是中國長壽之鄉,我很想懂得作者是如何解釋新疆人常吃燒烤,壽命卻比不常吃燒烤的地區壽命更長。
新疆人均壽命72,中國人均壽命75,你可以說新疆有個長壽之鄉,但說新疆人都長壽,純屬扯淡。只能說長壽之鄉有自己的長壽之道,可能是那個地方的環境和文化非常適合養生。
問問,感覺就算是市場上買的,雞的口感也不一樣啊就,什麼原因呢?。有的雞,雞肉特別硬,不太好吃;有的雞,雞肉軟,口感好一點;而老家散養的雞,肉質有彈性,當然略硬一點,有嚼勁,特別好吃。
因為養殖場追求速度,發育比較快,肉質相對較差。這些主要是品種和雞的月齡長短的問題,你把市場上賣的雞買回來多養三個月以上,哪怕是籠養+餵飼料,也一樣好吃,我家的經驗之談
現在國人對食品安全的誤解,無非以下幾條原因:1、對食品安全的意識提高,而對食品安全的專業知識雖然也有提高但有限,畢竟都是普通人,不可能人人是專家,容易以訛傳訛。2、媒體的推波助瀾。3、集約化生產更安全,但是一旦出事就一定是大事,範圍廣,涉案企業多,因此更容易給人造成恐慌和不信任。作坊式生產比不上集約化生產安全,但涉及面窄,一個事件沒幾個人知道,很難造成群體性恐慌,偶爾有報導也會很快被人遺忘。就類似飛機比汽車安全,但掉一架飛機,全國關注,媒體輪番轟炸,而汽車事故,不是延安那種整車燒毀36人死亡這個級別的,都上不了電視的。
作坊式生產和集約化生產,哪種更安全?
就算保障了安全,“天然”對人體還可能有害。像是許多人熱衷的“土雞蛋”,由於“刨土覓食”,雞吃下的青料更多,蛋黃中的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蛋黃的顏色深,口感確實更好。可正是因為自由覓食,營養不均衡,土雞蛋維生素A含量還不如普通雞蛋。同時,由於飲食缺乏膳食纖維,蛋黃中膽固醇和脂肪含量高於普通雞蛋,不適合老年人食用。
餐館掛在嘴上的“野生”也風險重重。像是野生水產活動範圍比雞更大。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不同流域的重金屬和寄生蟲層層疊加。養殖引入的抗生素倒可以通過人體代謝掉,重金屬卻會在留人體內滯留很長時間。因此在挪威,野生三文魚可以釣起來自己吃,但是禁止銷售。因為野生魚無法監控質量,而三文魚洄游產卵時很可能感染寄生蟲。
還有評論說,“寧願像父輩那樣,少吃一點,安全一點。”這無疑反應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誤解,添加劑就是一個典型,正規廠商在決定使用哪種添加劑時,需要做多層次的論證。相關製劑首先要通過毒理學實驗、其次經過長年使用對人體無害,最後才是能針對性地改良食品性狀,比鼓吹綠色天然無污染的食品安全多了。
其實,對於許多人來說,與其恐懼食品安全,還不如改善一下飲食習慣,比如……
少吃點炭火燒烤,肉類等脂肪類經過焦化與肉中蛋白質結合生成的苯並芘,已經被證明有致癌和致畸作用。在動物實驗中可引起肝癌、食管癌和胃癌多種癌症。
少吃點麻辣燙,過於肥膩的湯料,容易導致高血脂症、胃病、十二指腸潰瘍、膽石症、口腔潰瘍、牙齦炎和痔瘡等疾病。
少吃點臘腸、火腿、熏肉,這些食物生產過程中引進的亞硝胺,它和某些消化系統腫瘤,像是食管癌的發病率息息相關。
油炸食品也不能多吃,炸得太過,會產生多環芳烴,也是致癌物。
還要戒菸。香煙點燃後產生300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像是尼古丁、氰化物、鎘、放射性釙等等,都對身體沒好處。
但是,忍不住吧……
回應
“天然”糧食那樣好,古代人怎平均壽命30左右?
嚇得我左手一擼串,右手一支煙,叼著炸雞趕緊吃一口
三鹿奶粉 地溝油 都是瞎掰的了 都是騙人的了 是吧
不是嚇唬你,以前那些放罐子裡寶貝的臭油可比地溝油臟,三聚氰胺尚沒有聚集效應,以前的銅器含鉛量高的不行,鉛這東西還會在體內越聚越多
鍾曉雯:戒了燒烤,我們再來談食品安全
科技觀察者,獨立撰稿人 2016-07-18
岳國君院士大概沒想到,自己一句尋常的發言給他招來了人生中最多的罵聲。
最近,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國君在貴陽的一場會議上談到食品安全,他說“由於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的階段,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期待也在不斷上升,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也在不斷嚴格,所以,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
當中“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階段”被媒體弄了標題黨,激怒了網民。
在某網新聞網站下,百餘條評論,每一條都來者不善。污言穢語不說了,其中一條很有代表性。評論說院士不經調查就下結論,“我們鎮裡好多果蔬種植的,他們自己都不吃自己種的,親戚朋友要的都是單獨不放藥或少放藥的。而且這些藥都是不允許的。我問怎麼沒人到大棚裡檢測嗎?他說只要用藥不被抓,水果從來沒人查過,再說不用藥(多次)怎麼有賣相,怎麼提早上市呢?”
我個人認為,這個誤解比目前面臨的食品安全問題本身更嚴重。
這話信息量巨大,首先是果農為自身利益濫用農藥,其次還揭露了一條“親戚朋友供應鏈”。這條“特供鏈”原生態、無污染、純天然、0添加……擊中了民眾對食品安全的所有執念。
但要是把“有機XX、農家XX、野生XX”等同於“安全”實在是想多了。
真相很可能是:不論用什麼肥料,只要未經加工合成的就可以叫“純天然”。沒有人為乾預,就算在污染環境裡生長也可以冠名“原生態”。一些生產過程中根本用不著添加劑的食品,比如牛奶,貼上“0添加”的標籤輕鬆抬高身價。
就算名實相副,也不意味著就是“好東西”。
以“散養雞”為例,隨便一搜就可以找到《淺談散養雞幾種常見病》這樣的文章。在走上餐桌之前,它完全可能養成叨毛、叨肛、叨蛋的“異食癖”——就是叨羽毛、肛門,甚至吃自己下的蛋。還可能染上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雞痘等疫病,帶上支原體、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菌。光說沙門氏菌一種,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次數,在世界範圍內都數一數二。
光是這個,就比大型養雞場從飼養、防疫,到驗收、包裝的標準化流程差了一大截。一隻兩隻雞或許能躲過一劫,但怎麼保證到你手裡的每隻散養雞都“好運”,每個個體戶都有“良心”?回顧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事件,就是末端散戶違規添加的結果。
小結一下
為了維持人類現有的食品供應水平和相對很低的食品價格,農藥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農藥會有極少量殘留在農產品中,但是並不用特別害怕,洗乾淨,泡一泡,再加上人體自身的解毒能力,不會出問題。
回到標題,為什麼大言不慚地說這裡面有我的一份功勞呢?因為我在4年農業記者的生涯里為禁絕高毒農藥,推廣低毒高效農藥做出過努力啊。比如我報導過《農藥“黃金組合”闖入監管盲區》的新聞,這是反映高毒農藥成分違法銷售的報導,再比如我寫過《農藥經營亟需全面規範化》的社論,這是呼籲農藥業界自律自淨的。在每一次採訪和果農菜農聊到農藥使用時,都告誡他們不可鋌而走險用高毒農藥,會面臨刑事處罰。
我不知道這些工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大家少吃高毒農藥,少吃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但我真切地在我的領域付出過努力,這裡有我的一份功勞。很慚愧,就做了這麼一點微小的工作。
回應
需要這樣的科普專家,用來給呢些喝雞湯太多的極端環保主義打打擂台!沒有化肥、農藥等等,現代農業就是泡影,最後還是回到傳統農業上去,三百年一個王朝輪迴,無數的戰爭死亡更多的人,小資產階級的生活就像肥皂泡一樣破碎,回去當傳統農民,30歲就死。我想這些說給那些雞湯喝多了小資們,公知大V噴子會怎麼想?
小時候經常有新聞喝農藥自殺的,現在沒了。喝吐了也死不了...
我園子裡的菜倒是沒打農藥----所以白菜要時常抓蟲子,茄子接近絕收…… 呵呵。這個門前小院子是小區一樓的福利,只有6個池子,十來平大小。種了點小蔥、黃瓜、柿子、豆角,還有些花。其實我倒是想打農藥,一來不會,不知道用什麼,二來就這麼幾個池子,懶得去買!但需要時常伺候----如果農民也這麼做,一斤蔥10塊錢吧。
有些看多了穿越的人,真以為什麼都是自然的好。在古代有無污染的蔬菜、食材,…… 知不知道什麼是寄生蟲,懂什麼叫米豬肉?豬肉絛蟲,蛔蟲,……
啊,多麼美麗的大江大河啊,這就是自然風光。請注意,血吸蟲在看著你。自然風光下面的蚊子,給你準備好了瘧疾等一系列無污染疾病。沒農藥,歷史朝代上每年餓死的農民,要罵死這幫不食肉糜的貨色
先說毒性
當前中國在應用的農藥裡,有機磷類的高毒農藥已經極少,並且只批准用於棉花等非食用作物。高毒農藥在蔬菜水果糧食中已經全面立法禁用,一經查實是要負刑事責任的。就我所見的情況來看,高毒農藥在蔬菜水果中使用是極個別的案例。而在30年前,這些有機磷高毒農藥可是合法用於蔬菜除蟲的,或許這就是大家懷念的“小時候的味道”吧。那時候農藥品種極少,沒得選擇,而現在有了很多便宜又低毒的替代品。
高毒農藥怎麼理解呢?通俗來講就是直接喝幾口會死人,吃了高毒殘留超標的蔬菜可能噁心嘔吐。這類農藥如果不是運氣極差極差,已經很難很難吃到了。而現在農業生產中普遍使用的是低毒農藥,通俗來講,就是直接喝一瓶都不會死人,殘留超標吃進肚裡也完全不會有急性中毒反應。這些正是我們每天都會吃到的農藥,種類上主要是殺菌劑,比較少殺蟲劑,極少除草劑。
再看殘留量和長期毒性
從化學角度來講,只要打過農藥的蔬菜,就一定會有農藥殘留,殘留量通常在百萬分之幾的量級。農產品市場在抽檢時有時會出具某種農藥成分“未檢出”的報告,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殘留,而是指殘留量極低,低到儀器都檢測不出來。而“農殘合格”的意思是檢出了農殘,但殘留量在國家標準範圍內,可以放心食用。
從生物角度來講,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打完農藥之後經過安全間隔期(通常是15天)的農產品,絕大部分農藥都已經降解和流失,殘留量已經降到人體能夠解毒的範圍(畢竟肝臟不是白長的)。在法律層面上,這樣的農產品是符合《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國家標準的,是可以批准上市銷售的,也是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國家標准通常會比生物上的安全標準嚴格很多倍,以確保食用安全。)
必須要承認的現實是,中國的農產品,尤其是新鮮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超標情況仍然存在,這些不合格農產品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長時間的威脅。不過大家並不需要恐慌,這種威脅的危險指數並不比霧霾更高。即使是因為《寂靜的春天》而臭名昭著的DDT,也只是殘留時間比較長而已,毒性並沒有特別之處。
項棟樑:你每天吃到的農藥,有我的一份功勞 2016-06-29
【“中國有1000多種農藥,卻只有20多種害蟲。我國每年農藥用量337萬噸,分攤到13億人身上,就是每人2.59公斤!怎麼才能拯救浸泡在農藥裡的中國?”
看到這樣聳動的文章,你是否憂心忡忡?但本文作者認為,這個數字當然是原文作者蔣高明先生瞎扯淡的,文章裡對於農藥的認識也基本屬於憑空想像。是,沒有農藥的確也能種地,但相應的代價是極低的農業產量、極高的飢荒風險。國務院、農業部、專家和廠家都知道農藥會殘留在農產品裡,為什麼還要放任農藥使用呢?答案很簡單,因為農藥並沒有那麼可怕,殘留量很小,對公眾健康並沒有不可接受的長期危害(與食品短缺相比)。本文原載知乎,觀察者網經作者授權轉載。】
前陣子,有一篇《浸泡在農藥裡的中國》在社交媒體廣為流傳。
文章裡說每個中國人一年會吃掉2.59公斤農藥。這個數字當然是作者蔣高明先生瞎扯淡的,文章裡對於農藥的認識也基本屬於憑空想像。6月15日接受新華日報採訪時,蔣高明承認“博客文章有不嚴謹的地方”,而微信平台首發的“固廢觀察”公眾號也自行刪除了這篇文章。不過——我們每天都會吃到農藥
這個點的確是真的。以我的經驗估算,這個數量不會超過每年5克。
是的,你吃的蔬菜水果裡,或多或少都會殘留農藥,國務院,農業部,農藥研發專家和生產企業知道這個情況,我也知道這個情況。而且,這裡面還有我的一份功勞,我為此感到自豪。你可別急著罵娘,我雖然並不太在意公眾的看法,但也不算厚顏無恥的人,不會以恥為榮。事實上,你能夠吃到毒性相對較低,殘留量相對更小的農藥,真的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感謝我。
當然,我知道每天都會吃到農藥這個現實很難讓人接受,所以也並不指望你真的感謝和打賞我。如果能夠讓你稍微好受一點的話,那就是我吃的蔬菜水果也一樣有農藥,並不更多,也不更少。
為什麼我們的食品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局面呢?這個社會已經完全喪失良心了嗎?這個國家的未來要完了嗎?
「丸龜製麵」名古屋分店爆食物中毒 18人上吐下瀉2016-06-17 聯合新聞網
日本知名連鎖烏龍麵店「丸龜製麵」於14日晚間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共有18人受害,1人症狀嚴重入院治療,現有關單位仍在調查中,但問題餐點已於全日本停售,母公司「トリドール」也在15日發表道歉聲明。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知名連鎖麵店位於名古屋的分店「丸龜製麵 松葉公園店」於14日晚間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共有18人受害,年齡遍布8~84歲,症狀皆為腹瀉和嘔吐,有1人較為嚴重已入院治療。
據當地中村保健所調查,18位受害人都在晚間10點左右發病,並在同間店面點用期間限定餐點「山藥泥麥飯牛肉烏龍麵」(麦とろ牛ぶっかけうどん),故該餐點可能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但目前還未確定餐點受到哪種菌種感染。基於食品衛生法,已在15日勒令該店停業。
造成食物中毒的期間限定餐點「山藥泥麥飯牛肉烏龍麵」(麦とろ牛ぶっかけうどん),目前官網已將此項餐點介紹刪除。圖擷自丸龜製麵日本官網
「丸龜製麵」的母公司「トリドール」表示,「山藥泥麥飯牛肉烏龍麵」是從5月18日開賣,預定銷售至7月中旬,現已全面停售。「トリドール」也針對食物中毒事件發表道歉聲明,該公司表示,對於發生這樣的不幸,並造成社會大眾恐慌,打從心底感到抱歉,未來會強化食物安全的管理,確保這樣的意外不再發生。「トリドール」因該中毒事件影響,股價也發生大幅下跌的情況。
本此中毒事件的「山藥泥麥飯牛肉烏龍麵」,其中「山藥泥麥飯」(麦とろご飯)是日本常在夏季食用的食物,將山藥泥拌入高湯後,淋在麥飯上食用,有些地區還會搭配生蛋、山葵等,因為容易消化,又有健胃整腸的效果,在日本夏天時非常受歡迎,還將6月16日定為山藥泥麥飯日(麦とろの日)。
北京野生植物20年消失百餘種專家:被市民吃光
據北京晨報2016.5.31訊(首席記者崔紅)紫竹院公園竟然是京城最“野”的公園——生長著大量野生花草。著名的藥材“半夏”、紅軍長征時吃過的“厥麻”,美如小草莓的“蛇莓”,原來就悄然長在百姓身邊。目前,各大公園正在舉辦“科普週”活動。植物專家、《城市野花草》作者舒志鋼帶孩子們到紫竹院認野菜,同時告誡市民,挖野菜吃對身體無益,對植被破壞嚴重。
植物專家舒志剛正在教孩子們認識蝎子草。由於手掌沒有毛孔,可以用手掌觸摸蝎子草;手背毛囊豐富,一旦碰到,就有被蝎子蜇的疼痛感
春末夏初,又見市民挖野菜。“有越來越多的人問我,野菜能不能吃?吃野菜有什麼好處?我真的不願意再回答這樣的問題!”舒志剛表示,野菜大多是鋪地植物,挖野菜除了破壞植被,造成黃土裸露外,對人的身體並沒有好處。由於汽車尾氣、空氣污染、流浪動物等原因,野菜大多已被污染,並非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健康無害”,而且很多野菜具有毒性。
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朱橚,不忍看民眾挨餓,編輯《救荒本草》,專門介紹哪些野菜可以吃。“可現在不是這個時代了。”舒志剛說,人類常吃的食物,歷經千年時間滌蕩,留下來的都已經是精品,能夠提供人類所需要的所有營養,不需要再跟野菜較勁,“吃野菜就是多此一舉。”
舒志剛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在城市化進展的過程中,很多本土野生植物面臨被驅趕、被拔除,急劇邊緣化,日趨瀕危甚至徹底消失。以北京為例,從北京邊緣向城市中心每推進1000米,物種就減少5個,1993年出版的《北京植物誌》中被列為“極常見”、“較常見”的260多種野生植物中,至今有上百種已在京城難覓踪跡。
舒志剛指著紫竹院公園的一株小葉朴樹說,“因為它太皮實了——自己掉籽自己長,可惜又長得不起眼,不利於園林規劃,原本是京城最多的一種樹,如今已經很少見了。”而鵝絨委陵菜——也就是紅軍長征時的“看家菜”厥麻,在紫竹院公園內也只剩下寥寥幾株。
回應
這些東西都是以前沒辦法才去吃的……現在是有錢人吃這些東西……
現在人都有毛病,真叫他們天天吃野菜,又吃不下了,以前是沒有吃的,吃野菜是不得已,現在什麼都有了,還要去挖野菜,這不是毛病嗎?
爽身粉致癌奪命 嬌生在美判賠24億 2016-02-25 世界日報
一名婦女使用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含有滑石(talc)的爽身粉長達數十年,以致患卵巢癌死亡。密蘇里州陪審團22日晚下令嬌生公司,對該婦女的家屬賠償7200萬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24億)。
律師表示,這是美國陪審團首次對這一類的索賠,做出有利判決。
嬌生面臨數百宗訴訟,都指控該公司為了提高銷售,長達數十年未警告消費者,其滑石產品可致癌。
住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的福克斯表示,她把嬰兒爽身粉(Baby Powder)和Shower to Shower爽身粉,當作女性衛生用品使用超過35年,但於三年前被診斷出罹患卵巢癌,她於去年10月去世,享年62歲。
經過三周審判後,陪審團審議四小時便裁定,嬌生要為詐欺、疏忽和共謀負起法律責任。
福克斯的家庭律師畢斯利(Jere Beasley)表示,嬌生早在1980年代就知道有危險,但卻選擇對大眾和監理機構說謊。
嬌生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最崇高的責任就是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嬌生對審判結果感到失望,該公司同情原告家屬,但是堅信化妝品用的滑石安全性,獲得數十年的科學證據支持。
爽身粉是否含石棉 成致癌關鍵
俗稱爽身粉的滑石粉(talcum powder)以滑石製作,滑石的主要成分為鎂、矽和氧,可吸收潮溼減少摩擦,保持皮膚乾爽,預防皮疹,在化妝品界作為爽身粉普遍使用。
美國防癌協會的網站指出,滑石粉與癌症有無關連,必須區分含有石棉的滑石和沒有石棉的滑石。含有石棉的滑石若吸入體內會致癌,被普遍接受,但是這種滑石並不用在現代的消費產品。不含石棉的滑石獲普遍使用,致癌的證據就沒那麼明確。
有人懷疑,滑石粉若塗在女性私處,其分子會從陰道、子宮和輸卵管進到卵巢。但是很多審視滑石粉與卵巢癌關連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有些結果發現致癌風險略微提高,有些則稱風險未提高。使用滑石和其他癌症並沒有強烈關連,曾有一研究顯示,在私處使用爽身粉,可能略微提高更年期後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但是其他研究並未發現有關連。由於資訊不夠,隸屬世界衛生組織 (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對不含石棉的滑石視為「無法畫分是否對人體致癌」,但是對爽身粉用在生殖器官,則列為「對人體可能致癌」。
現在廣告是為宣傳產品,還是為反科學?2016-01-02
“父王,只因咱家附近有個發電塔,輻射太大,所以我才晚報到了兩年多。”這是某地產公司最新廣告中的台詞。這段30秒的視頻告訴我們,托塔李天王李靖的兒子哪吒是因為遭受了“發電塔”的輻射,才懷了三年……最後的廣告語是:“買放心房,上XX網啊。”
如果說某化妝品的“我們恨化學”廣告挑戰了我們的初中化學常識,那麼,這則廣告又刷新了我們對無知的認識。
201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28條規定:“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
(一)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
(三)使用虛構、偽造或者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信息作證明材料的;
(四)虛構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效果的;
(五)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
而且,很多網友已經看不下去了:
.....
回應
資本家嘛,最想要的就是全世界都是傻子。大概10年前看一個國外的論壇,一個美國人講美國的消費者權益和營銷講了類似的話。就是反智,誇大個人所謂的權益,引導消費者向著自己的營銷圈子裡跑,很多消費者還覺得感恩一般自覺自願的成為擁護者,讓人耳目一新。類似與賣拐中被忽悠的范偉的那種表現。
立反智法吧
不應該封殺這種廣告,各大電信公司、國電、地方電力等應聯合發文,為保護該地產商及住戶蠢真,一致決定在該小區不通網,不通電!
媒體的水平已經和時代發展接不上了。為什麼美日歐的媒體從不阻礙自身發展?
你確定?現時社會裡,喧囂的輿論界、蹦跳的公知圈、雲侃的經濟家及跨界的科學者在肆無忌憚地摧毀著自然科學的基礎。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毒物魅影》 《塑膠》 天下橄欖油一般綠 雙基恐慌症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教你舒心訂外賣
在魚龍混雜的外賣餐飲店中,如何挑選到好吃又衛生的美食呢?小1給你支幾招↓
1 訂餐的正確方式
①不要盲目貪圖訂餐優惠
網上訂餐時不要輕信圖片和商家介紹,也不要貪圖紅包優惠等讓利,建議選擇常去的供餐單位。
②選擇合法正規的供餐單位
訂餐前要認真查看網絡交易第三方平台上的供餐單位是否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信息。
③選擇距離較近供餐單位
選擇就近供餐單位有利於菜餚保鮮,以及進店查看衛生情況。收到訂餐食品後,應先查驗其包裝是否完整,食物是否變質。
④避免訂購高風險食品
消費者網上訂餐時應減少選擇冷菜、生食、冷加工糕點、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
2 遭遇問題如何維權
網絡訂餐時要注意留存好消費小票、發票等相關憑證。
①如發生消費糾紛,可以撥打消費者保護維權熱線12315。
②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轉發擴散,助小伙伴吃上健康又實惠的美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216ac80102w57f.html?tj=1
另詳參【圖博館】:光棍節vs感恩節 私家製作《毒物魅影》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吃的後現代》 《速食的黑暗面》 《麥當勞經營策略》
為啥媽媽不讓你吃外賣,真相在這裡2015-12-26
前兩天,大街小巷都是裝扮成這樣的快遞小哥,騎行在漫長的外賣之路上。數據發現,今年平均每位外賣小哥的送餐距離,達到了14000公里,相當於從北京到紐約的距離,還是騎電動車呀!難怪聽到他們互相問候:你今年最遠送到哪呀?我芝加哥!我西雅圖!
給快遞小哥“穿越半個地球”動力的,是中國龐大的吃客軍團。數據發現,目前最大訂餐平台,10月份日訂單就超過了100萬。而2015年中國百姓通過點外賣,每日要消耗480噸穀物、320噸肉類……我滴天哪,這些糧食,要擱在古代,那都能供養10萬大軍吃上一年啦。
網上訂餐靠譜嗎?
“動動手指頭,美食送到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網上訂餐越來越火熱。然而,便捷的背後卻隱藏著安全問題。
1 線上高大上,線下黑作坊
近日,深圳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處了一家在網上賣快餐的商家。線上高大上的餐廳,線下居然無證無照,衛生髒亂差,不到六平米的小店,堆滿了各種雜物!雖然網絡平台知道商家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但還是默許了商家在網上經營。
更有讓人觸目驚心、令人作嘔的黑作坊……這裡沒有客人上門,只賣給APP訂餐的食客……
2 吃外賣拉肚子找不著商家
有些黑作坊不僅“髒亂差”,更是“影無踪”。近日,成都市劉先生通過APP網上訂餐,吃完外賣後,一晚上拉肚子四次,被診斷為急性腸炎。而他根據網上的信息找過去,結果卻沒有找到這家店。
而記者查看了此APP排名前10名的外賣餐館,其中近一半的餐館提供的證件信息不全,有的甚至什麼都沒有。
3 微信私房菜訂餐有風險
除了網絡平台訂餐外,“微信私房菜”也開始日漸走俏。只要在微信上下單,賣家在自家廚房做的私房菜就能送到你家門口,還可以“私人訂製”。
近日江西程女士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家私家小廚定了份午餐,覺得飯菜裡的香腸有股霉味,撥打店家電話時卻被直接掛斷。
記者調查還發現,許多私家小廚開設在居民樓的廚房中,因為是家庭式作坊,並沒有實體店,所以無法開發票,並且只提供送餐上門業務,不允許進屋觀看及購買。
有機蔬菜貴森森,要是在有機商店買到「假有機」,那真是當了冤大頭。有機蔬菜應是無毒、乾淨的蔬菜,但是,國內經常發現「假有機」,且部分有機蔬菜種植時雖沒噴農藥,但要是農地或水源受到污染,這些蔬菜一樣不安全。民眾購買時,還是盡量找有信譽的店家。
根據王明勇的經驗,有機蔬菜的活力較好,可以保存的時間較長,像是一般的小白菜放在放冰箱2、3天就會枯萎、變黃,但有機小白菜冰5、6天還是很新鮮。
孕婦、幼兒、免疫力差的人,不生食
生食蔬菜雖可攝取較高的營養素,並非人人可吃,顏宗海建議,孕婦、嬰幼兒,洗腎、末期肝硬化以及正在進行化療等重大疾病患者,還有免疫較差者最好都不要生食蔬菜,因為要是吃到寄生蟲或是大腸桿菌等病菌時,可能會造成嚴重症狀,危害健康。
即使是一般人想生食蔬菜,也要挑對時間。王明勇表示,早上起來時,身體較涼,不適合將生冷的蔬菜或精力湯當成早點吃,若要在早上喝精力湯,也應在吃完早餐後再喝。吃過晚餐後,就不要再喝精力湯,因為有些人太晚喝會頻尿、手腳冰冷,出現身體不適。精力湯最好是在中午,陽氣最重的時候吃,這時比較適合吃生冷的食物。
冬天喝溫精力湯,中午最佳飲用時機
冬天氣溫太低,有人喝精力湯會感到虛寒,王明勇認為,打精力湯時,可以加不燙手的水下去打,打成「溫精力湯」,就不會太寒。雖有人認為溫度高會破壞酵素、維生素C等營養素,但這種不燙手的溫度,較不會破壞營養素。
只吃生機飲食、生食蔬菜的素食者,會因為攝取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B12不足,導致營養不良。這些人除了要注意熱量外,還可以多吃黃豆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補充蛋白質。但維生素B12只存在肉類,不吃肉會造成維生素B12缺乏,引起惡性貧血等問題,還有蔬果提供的維生素D和鈣也不足,這都得再額外補充才行。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有機迷思 假吃素之名 維他命迷思健 《毒物魅影》
吃未經加熱食物 易遭病菌感染生病
生食蔬菜除了可以攝取較多的營養素外,有人認為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澄清,目前還沒有足夠的醫學和臨床證據,可以證實這些說法。
顏宗海說,生食蔬菜令人擔心的是,這些食材未經高溫處理,易遭到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污染,要是蔬菜上有寄生蟲,也有可能因此吃下肚,罹患寄生蟲疾病。這些病菌都不耐高溫,「只要徹底加熱,就可以將細菌、寄生蟲殺死。」
若是吃到遭大腸桿菌污染的食物,會造成急性腸胃炎,出現上吐、下瀉、肚子痛等症狀,抵抗力不好的人、老人、小孩則有可能引發敗血症。至於沙門氏菌污染,雖然不常見,但症狀比起一般腸胃炎嚴重許多,一旦感染,還有可能引起敗血症,得住院治療。
在台灣,感染寄生蟲的患者已相當少見,但蔬菜在栽培的過程中,土壤中的寄生蟲、蟲卵,可能附著在菜葉上,要是買回去的蔬菜沒有清洗乾淨,又沒有煮熟,就有可能將活生生的蟲子吃下肚。
毒物醫師:生食風險比熟食高
顏宗海並不建議生食蔬菜,他認為生食的風險比熟食高。雖然他還沒到完全不碰未經烹煮的蔬菜,但也只有偶爾吃,像是在外面用餐,有生菜沙拉時,他就吃一點,平常不會刻意吃,生食蔬菜從來不在他的飲食計畫中。
推崇生食蔬菜的王明勇則有不一樣的看法,「我生食蔬菜快20年,這輩子沒有長過寄生蟲,也沒吃過打蟲藥。」他認為,在台灣罹患寄生蟲的機會不高,只要將蔬菜清洗乾淨,就可以將細菌、寄生蟲清掉,且農藥比寄生蟲更可怕。
有機的蔬果應在未受污染的土地栽種,也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食用時,只要將蔬菜上殘留的細菌和蟲卵洗淨即可。
生食挑選當季盛產或有機蔬菜
生食時,最好挑選乾淨、沒有農藥殘留的蔬菜,但有機蔬菜的價格比一般蔬菜貴上許多,根據過去農委會抽驗市售蔬菜農藥殘留結果發現,四季豆等豆類、小黃瓜等經常是榜上有名,像這類易有農藥殘留的蔬果,就可以選擇有機的。
至於當季盛產的蔬菜,因價格便宜,農民在種植時,不會灑農藥增加成本,比較不會有農藥殘留的情形,若要生食當季的蔬菜,就不用非買有機不可。另外,花椰菜不易清洗乾淨,不管是不是有機的,王明勇會先汆燙過後再吃,不生吃。
生食蔬菜是養生還是搏命? 2015-12-03 林俐人
不管你是不是生食蔬菜的支持者,都應該了解生食到底有什麼好處和風險,再決定怎麼吃。
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分析,蔬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群、酵素、礦物質等,一旦加熱後,營養素會流失,「生食蔬菜所攝取的營養素會比熟食高。」以含有維生素C的蔬菜來說,在攝氏80℃的溫度下烹調,會流失8成的維生素C,酵素則是加熱後就完全被破壞。
很多人以為生食蔬菜是指吃蔬菜沙拉,其實不然,王明勇說,精力湯、芽菜汁、輕醃漬的泡菜等,「只要未經加熱的蔬菜,都稱為生食。」不過,不是所有蔬菜都可生食,像根莖類的蔬菜,因為含有生澱粉,要加熱後才能吃,不能生食。適合生食的蔬菜,是以葉菜類、芽菜類為主。
根據美國的飲食指南建議,1天攝取的食物量,蔬菜和水果應各占1∕4,也就是蔬果加起來要占一半,王明勇根據這個飲食指南來規畫他的每日菜單,「蔬菜應比水果多一點,我每天攝取的蔬菜量,約占所有食物的30%,剩下的20%是水果。」
雖然是生食蔬菜的奉行者,王明勇不是所有的蔬菜都生吃,「我的生、熟食比例約是1:1」,例如1天建議量4蔬3果,他就會選擇1道蔬菜是生食,然後再加上水果,其他2道則是熟食,這樣就滿足了生熟各半的比例。
部分蔬菜經加熱熟食,營養才能吸收
生食蔬菜主義者認為,吃沒有經過加熱的蔬菜,才可以攝取完整的營養素,台北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不這麼認為,她說,不是所有的營養素,在加熱後都會流失,富含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蔬菜,要加入食用油一起烹煮,或是淋上油醋醬等,才能被吸收。
一般蔬菜加熱後,營養素會出現流失的現象,但番茄卻恰恰相反,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在加熱後,會釋放更多的番茄紅素,而且烹調時加點油,更容易讓人體吸收。
主張生食蔬菜的人認為,蔬菜加熱之後,營養素會受到破壞,但張斯蘭說:「沒那麼嚴重,也不用太焦慮。」蔬菜不要高溫烹調或是煮太久、隔夜菜勿反覆加熱,營養素就不會減少太多,「不是加熱後,營養素就從100降到0」,食用炒青菜或燙青菜,同樣也可攝取到營養素。
蔬菜最好是用快炒方式料理,以免久煮後,營養素會流光光,吃進肚裡的,真的只有熱量,沒有營養素了。
這話問著了。在網絡時代,食品安全的監管一定不能忽視網絡銷售這個途徑。2015年10月日開始執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對網絡食品的食品安全監管也做了相關說明。新《食品安全法》中規定,今後的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持照經營,在進行實名登記、明確責任、審查許可證之後方可售賣。
女士們問:可是,我找不到那個遠在外地的網店老闆怎麼辦?難道坐火車打飛的過去?維權成本也太高了吧?
其實這一點在法規方面也已經解決了。按新法的規定,網購消費者可以直接向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由交易平台來提供賠償。店家可以溜掉,平台卻跑不掉。
總之,也就是說,從今年10月開始,即便是朋友圈賣的“私家自製”食品,也被納入了管理範圍。至於網絡食品銷售的買家們是不是都能及時實名登記,申請食品衛生許可證,出了問題之後賠償責任能不能落實,消費者的相關維權難不難,恐怕還要觀察一段時間,因為法規完全落地的難度還是挺大的。但只要消費者都有了食品安全監管和維權的意識,法規就一定能夠發揮作用。
http://www.guancha.cn/FanZhiHong/2015_11_29_342946.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姍 中國黑心奶粉 《毒物魅影》 《塑膠》 黑心商品和黑心媒體 雙基恐慌症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台灣毒奶症瘊群 「蒙牛」VS「蠻牛」
女士沉默了一會兒又說:可是奶真的不一樣啊。現擠出來的奶煮出來奶皮子厚,超市買的巴氏奶煮後的奶皮就比較薄。
我說:那是因為加工後的牛奶是經過“均質”處理的,脂肪球變小,煮的時候不易上浮。而且,奶皮中脂肪含量高,您真這麼喜歡牛奶脂肪的話,直接加點黃油進去攪攪會更過癮……當然,鮮擠的奶風味會好些,畢竟經過儲存加工之後,香氣會跑掉一部分,但這和安全性關係不大。
其實,我並不反對人們食用現場擠的牛奶,也不反對人們在網絡上銷售食品,只是希望這些產品能夠被納入監管,加強培訓、管理和抽查,而不是僅僅用“良心品質”“手工製作”“傳統工藝”之類的虛詞來吸引消費者。既然做一行,就要遵守這一行的基本規則,做得專業,做得安全,做得規範合法。
——生產者要有經營執照和衛生許可證,要定期體檢。
——生產場所要設計合理,達到食品衛生標準。
——食品的原料要有來源,必須做到可追溯。
——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儲藏運輸要注意控制條件,並遵循保質期。
——食品標籤要規範。
——食品品質要納入社會管理。
一位女士聽完之後,看看自己的飄飄長發和尖尖玉手,感嘆道:真的,如果這麼說,我做食品生產還真不合格……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頭髮、指甲和臉上的化妝品可能在廚房裡污染食品。穿著圍裙去衛生間,用圍裙擦手也是常事……
另一位女士說:別說,還真是要小心點。上次我買的私家點心,吃起來就有點變味了。沒有冷藏包裝,上面連個保質期都沒有。我咬了兩口就扔了,沒敢給孩子吃。我上網抱怨,店主怕我鬧,給我退款了事。可是萬一孩子吃了有什麼事,我該怎麼維權啊?
我當然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有良心的,食品製作者都想讓消費者喜歡自己的產品,也不打算出點安全事故給自己找麻煩。但是,細菌、黴菌、寄生蟲可是不認良心的。只要管理上稍有疏忽,它們就會興風作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的食品,也偶爾有把家人吃得上吐下瀉的時候,你不能說親人對你沒良心,只是他們沒有遵循食品安全的相關管理原則罷了。
又比如說,家人不會每個月都清理冰箱,也未必經常消毒水池和菜板,地面都不一定天天擦,而食品衛生等級為A的餐飲企業在這些方面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有的企業甚至擦桌子的程序都有規定。
有些地區的傳統工藝本身就不安全,比如用含鉛配料做松花蛋、用硼砂處理米粉和粽子,用含鉛小轉爐爆米花,用硫磺熏果脯蜜餞,都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工藝。
再說,一個人在家做食品有良心,不等於他規模大了也能百分之百守法。舉例說,換了你當個體食品店的老闆,某個期間銷售差些,有上百份產品積壓,已經過了最佳食用期,雖然看起來沒有壞,但如果送去檢測,某些指標有超標的風險。但是它們價值幾千塊,小本生意的你,會選擇直接扔掉,還是把它們賣出去呢?你又怎能確認,那些食品中百分之百沒有添加任何你不想要的化學物質呢?僅僅憑你對網頁上各種口號各種概念的信任感?
有位女士又咕噥了一句:人家是牽著牛來小區擠奶的,我直接看著他從母牛那裡接奶,能放什麼添加劑啊?
我說:對。但是你並沒有看到,這個人養牛是怎麼養的,每天給牛吃什麼飼料,飼料有無發霉,打什麼針,吃什麼藥,等等。你不可能24小時監控它們。現在大品牌的產品不僅有國家抽檢,還有媒體經常主動買樣品送去測定,試圖找出麻煩來。您買的個體奶可沒有這種監管機會。換了你做奶牛的主人,一頭奶牛價值超過十萬,你會在牛生病時堅持不給牠吃藥打針?會把吃藥這幾天的若干大桶的奶全部倒掉?心情有點掙扎吧。
“私家製作”食品真的更安全嗎?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最近好幾位女士對我說:如今買東西太方便了,直接網上預訂,或者直接看微信朋友圈,就能買到私家訂做的各種食品。有私家養牛擠的奶,私家養雞生的蛋,私家油坊榨的油,私家做的點心小吃,私家做的果醬果汁,私家做的快餐盒飯……說是純手工製作,雖說貴點,可是安全性很放心啊……
我聽了這話,反問了幾句:你們認識這些坊主嗎?考察過他們的食品生產衛生條件嗎?確認過他們的原料進貨渠道和原料質量嗎?看過他們的生產許可證和生產人員健康證嗎?抽樣檢測過他們的產品嗎?確認產品有安全的包裝材料和運輸條件嗎?看過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營養成分錶嗎?
幾位朋友被我說得一臉茫然:這些我們真沒想到。不是說純手工製作的麼,肯定很安全啊。
我再反問一下:如果把“私家製作”這個詞換成“無經營許可、無衛生許可、無監督抽查、無專業培訓、無產品標準的個體作坊”,您覺得怎麼樣?
這下子,大家有點答不上來了。有個朋友咕噥說:雖然這話有點刺耳,理智想想,還是有點道理的。確實私家製作食品可能缺乏監管,但是那些被國家監管的大品牌,不是也會出問題麼?
我說:您說得對。國內外都一樣,製作食品的數量多了,批次多了,哪怕嚴格監管都難以避免偶爾出問題。但是,您能因為監管可能有疏漏,就確認完全沒有納入監管的產品更放心麼?一個合法公民也可能犯罪,但是一個連合法身份都沒有的人,難道說會更讓你信任啊?
有位女士說:想想確實是這樣。不過,有些產品是朋友圈賣的,是朋友圈裡的熟人,應當沒什麼問題吧。只要製作的人有良心,食品就能讓人放心,不是麼?
這話聽起來好像挺合理,其實完全不理性。如果僅僅有良心就夠了,那麼還要學習食品加工儲藏技術和食品安全管理幹什麼?全世界高校的食品科學專業豈不是取消算了?什麼ISO9000、ISO22000管理體系還需要去認證嗎?食品從種植到加工到儲藏到運輸,哪一方面不是好大的學問?如果不學相關知識,沒有技術指導,也沒有相關管理體系,還想生產外賣的食品,特別是短貨架期食品,是非常不靠譜的,安全根本沒保障。
農產品屢被曝有毒害農民指責媒體只管報不澄清2015-11-20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安徽、海南等地了解到,從致癌草莓到問題西瓜,再到催熟香蕉等,層出不窮的問題農產品事件不少至今仍無定論,成為斷頭案,不僅消費者談之色變,產地農民遭受損失,給整個產業帶來負面影響,也使監管部門公信力大打折扣。
草莓農藥殘留致癌的傳言一度風行,但北京市食安委、農業局等部門發布抽檢結果,175份抽檢樣本中均未檢測出乙草胺。
農民遭受“不白之冤”
今年3月底,山東即墨、膠州等地17人因食用西瓜出現嘔吐、頭暈等症狀。經查,患者購買的西瓜為農藥涕滅威含量超標,相關西瓜來源於海南省萬寧市。隨後萬寧市通過地毯式排查未檢出問題西瓜。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我國頻繁曝出問題農產品傷農事件,除了上述事件外,蛆蟲橘子、催熟香蕉、毒韭菜等事件也引發強烈反響。
公眾信心嚴重缺失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我國農業生產長期過度依賴化肥農藥且監管缺失,食品安全特別是問題農產品傷農事件頻發,公眾對食品安全信心嚴重缺失,更容易接受負面信息。而相關機構對食品安全科普嚴重不足,往往在事件暴發後,陷於被動應對之中,導致科學的、正確的科學解釋難以取信於民。
問題農產品事件頻發,還在於少數媒體在調查過程中不嚴謹、不科學。如在致癌草莓事件中,媒體將一次實驗結果作為超標依據是很草率的。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院長、中國植保學會農藥委員會主任周志強表示,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有嚴格規定,如檢測發現陽性樣本,原樣本不僅要在原實驗室做重複實驗,同時還要送到其他實驗室做比對實驗,結果匯總後才能出最終檢測報告。“曾經有一個樣本,我們在不同國家不同實驗室做了12次實驗才出報告。”
食品出了問題,當然應該曝光,但曝光必須是證據確鑿,且就事論事。草莓致癌農殘風波,根據各地隨後的檢測反饋和實際情況,都沒有出現乙草胺殘留,媒體的8份樣品都檢測出乙草胺殘留很蹊蹺。
回應
只負責造謠,不被法律制裁,這是無冕之王的特權麼?
只有通過法律手段讓不良媒體破產,才能讓一些無冕之王有所忌憚
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表面是為了關心大家的健康,實際是被控制的利益者而發文的。
不是公信力缺失,是媒體失德為先
某些媒體記者就是人渣
妓者說的話也信?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11_20_341977.shtml
原料有寫明…鱈魚堡沒鱈魚 不構成詐欺2015-11-18 聯合報
業者自越南進口低價冷凍鯰魚原料,加工分切成魚排,再以「手工日式鱈魚排」高價賣到全台。 圖/衛生局提供
認識鱈魚 圖/聯合報提供
鱈魚堡、鱈魚排卻沒鱈魚,是否構成刑法詐欺罪?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彰化縣衛生局、彰化檢方研究多日,最後彰化檢方只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法妨害農工罪嫌偵辦。
為何檢方認為未構成詐欺罪責?此案跟早期市售的鳳梨酥一樣,鳳梨酥的餡不是鳳梨,是冬瓜熬製,業者在產品原料寫得很清楚。
光大食品公司明顯鑽巧門,雖然包裝紙箱上寫著「手工日式鱈魚排」,主要原料卻寫明是「巴沙魚肉(重組肉)」,所以一時難扣上詐欺罪名;只能以業者偽稱產地是「台灣」,先以妨害農工商罪究辦。
巴沙魚是淡水養殖的芒鯰,又叫龍利魚,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但台灣消費者近年對「鯰仔魚」的印象不是很好,光大食品公司顯然知道,所以不寫芒鯰,而冠上讓人搞不清楚的「巴沙魚」,以魚目混珠手法牟利。
回應
又是綠色執政的縣市…
南部的空心+黑心流竄
相關新聞
流言揭秘:味精或雞精緻癌?
流言揭秘:植物油做飯可致癌?
流言揭秘:濕巾不能加防腐劑?
流言揭秘:手機基站增多輻射會越來越大嗎?
流言揭秘:“洋雞蛋”和土雞蛋到底有啥區別?
流言揭秘:喝純牛奶真可以解救重金屬中毒嗎?
流言揭秘:蔬菜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流言揭秘:長期使用洗潔精會有害健康嗎?
流言揭秘:塑膠跑道有可能危害健康嗎?
流言揭秘:母乳喂養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嗎?
世界卫生组织:火腿培根为致癌物 与砒霜同列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15-10-26将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质。
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物质的致癌程度分为五级,依次为:致癌、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确定和可能不致癌。
英国《每日邮报》从“消息灵通人士”处获悉,来自10个国家的科学家评估各种已有证据后同意将加工肉制品归入“致癌物”,使其与石棉、香烟、砒霜“为伍”。
加工肉制品指使用烟熏、腌渍、添加化学物等方式处理过的食物,除火腿和培根,还包括一些熏肉和香肠。报道还说,新鲜红肉可能被列为“较可能致癌物”。
回應
从不吃加工肉制品,作为吃货,以前什么都爱吃,但现在肠胃吃坏了,就不敢吃了,包装的火腿肠,香肠,鸡爪,反正肉类都不敢吃,就算在餐厅里的肉都尽可能少吃,多食素菜水果了,想吃肉就去大超市买新鲜的自己做
看样子人类只有回到原始时代才安全
从古至今的火腿和培根都是致癌物------
现在哪里还有不添加化学物质的食物啊,可乐不添加?不会早腐臭了才怪,
中国金华火腿,那不遭殃了吗?
吃西餐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当主食。
“五毛零食”佔據學校門口相關部門將加強監管2015-09-15 深圳商報
隨著新學期開始,以中小學生為銷售目標的流動攤販、不合格食品捲土重來。連日來,記者在羅湖、寶安、龍崗等區的中小學校周邊路段走訪發現,許多售價五毛錢到1元錢左右的小零食受到中小學生們的熱捧。而有的零食中添加劑多達10種。
小零食深受學生喜愛
在龍崗區的布吉中心小學,記者在文具店沒有看到售賣零食,但是雜貨店裡的小食品卻大受歡迎。路上隨處可見孩子們手中拿著、嘴裡吃著這種0.5~1元的小零食,亦或幾個人相互分享著吃。一名胖胖的小男孩告訴記者,“我讀一二年級的時候有父母接送,經常看見別的同學買零食,覺得很羨慕,現在自己上學,每天有幾塊錢零花錢,就可以在放學的時候買零食吃。”當記者問他是否擔心食品不衛生。他笑笑說:同學們都買來吃,沒聽說誰吃完拉肚子的。”
小零食含多種添加劑
記者隨機購買了一些文具店和雜貨店賣給學生的小食品,發現多數小零食的包裝袋上印刷模糊、有的出現包裝漏油、漏液的情況,拿起一摸外包裝很粘手。同時長期露天擺賣,有的包裝上沾滿了灰塵。不少零食並無標註生產日期和廠家,有的在食品配料一欄寫有的谷氨酸鈉、山梨酸鉀以及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多達10餘種。
在一個流動攤販,記者花五角錢購買了一瓶名為“石頭果”的液體果肉飲料。當記者詢問店員是什麼成分做的,店員拿過瓶子看了半天,最後撂下一句話:“我們也不清楚,反正學生很喜歡吃。”
家長對孩子吃零食感無奈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來接孩子的家長。他們對流動攤販和小店出售不合格食品也表示擔憂。家長梁女士說,經常有小販擺攤賣熟食,比如章魚小丸子、炸雞柳、炸香腸等。小孩子下課後肚子餓,聞著香就總是忍不住。但你看車來車往,灰塵這麼大,這樣的東西吃下肚子能衛生嗎?宋老先生說,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孫子去買小零食吃,但是周圍店鋪都在賣,其他同學也在吃,這樣環境下對自製力差的孩子肯定有影響。
據了解,新學期伊始,市食安辦下發通知,要求全面展開對學校及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排查和監督查處工作。同時《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於2015年10月1日實施後,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組織開展對校園內小賣部及學校周邊食品經營門店的監督檢查工作,各級城管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周邊亂擺食品攤販的清理;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在2011年至2014年間,可口可樂公司代表與政府官員會晤了100多次。該公司每年都舉辦一次議會晚宴。它資助的組織通常都會宣揚如下理念,即與在肥胖症問題上“較真”相比,還是體育運動對公共衛生來得更重要。
報導稱,該公司還向包括蘇格蘭食品標準辦公室管委會成員卡麗·魯克斯頓在內的政府顧問提供了資金。2010年,卡麗與別人合寫了一篇由英國糖業局(一家糖業製造商遊說組織)資助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糖攝入和肥胖症之間沒有發現可證實的關聯。
紐約大學營養學、食品研究和公共衛生學教授瑪麗昂·內斯爾說:“在我看來,任何科學家都不應接受可口可樂公司的資金。這完全是有害的,沒商量。”
回應
干涉對公司發展有重大影響領域的?插手科研那是最基本的,在西方,大型食品公司都會重金聘請前政府官員為自己的特別顧問,像衛生部門啦,安全部門啦之類的。有實力的還插手政治。像是沃爾瑪、寶潔、孟山都、雀巢、聯合利華、大眾、迪士尼、耐克、蘋果、英特爾、百盛餐飲、索尼、三星、華為、殼牌石油、可口可樂、寶馬、奔馳、佳能、卡夫、伊利、農夫山泉、通用電氣、海爾、徐州重工、香奈兒、阿瑪尼等等。以及在實體經濟之上的商業銀行,投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這些大公司的掌門人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主人
歐洲同仇敵愾,大眾事件的報復
不想喝可樂,但現在常飲百事極度。有替代飲品推荐一下唄?要求,有爽口的味道和口感,易飲用,易攜帶,不含糖,無異味,不用熱飲。謝謝
難道百事可樂就不是可樂不危害健康
百事確實不用被拖下水,百事在可樂這塊雖然爭不過可口可樂,但總體已經超過它了。而且百事聰明,早就開始轉向其他運動飲料什麼的,各種合作研究健康飲料,現在可樂上收入不到百分之二十,而可口可樂是八十以上。光想著壟斷可樂,為了可樂的市場份額打壓其他飲料,甚至曾拒絕自家發展運動飲料,雖然現在奮起直追,但頹勢已經有了。壟斷雖然可以獲得超額利潤,但也會被利益遮住雙眼止步不前,甚至搞起盤外招害人害己,我們要引以為戒呀。
這個其實不用說,碳酸飲料都不是好東西,更有那些鮮豔無比,花花綠綠的“飲料”,還有人喝,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可口可樂被曝操縱科研:金錢手段掩蓋健康風險
據英國《泰晤士報》2015-10-10報導,軟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身為奧運會、世界杯和橄欖球世界杯賽主要贊助商,與十多名英國科學家存在資金關係,這些人中包括政府衛生顧問以及對含糖飲料和肥胖危機之間公認的關係提出質疑的其他專家。
報導稱,可口可樂公司出資數百萬英鎊成立歐洲水化作用研究所。它是一家表面上獨立、提倡水化作用的研究基金,建議人們飲用可口可樂公司銷售的那些種類的運動醫療和軟飲料。
該基金顧問委員會的主席是一位權威教授,其所在大學在他向主要運動機構提供營養建議期間曾獲得可口可樂公司近100萬英鎊的讚助。
報導稱,可口可樂公司向多家英國組織提供了財政支持、贊助或研究資助,其對象包括UKActive組織、英國營養基金會、赫爾大學、霍默頓大學醫院、全國肥胖論壇、英國營養學協會和英國肥胖研究學會等。
許多科學家都把英國的肥胖症歸咎於國民糖攝入量的增加。英國每年有5.3萬人因肥胖症喪生,國民保健制度(NHS)每年用於治療該症的花費達51億英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日前發表一份報告稱,飲食不健康導致的疾病比缺乏運動、飲酒以及吸煙導致的疾病總和都要多。
可口可樂英國公司總經理喬恩·伍茲今早在博客文章中回應上述報導時說,他希望解釋該公司為何要資助科研工作,並承諾公佈過去五年間所有研究的細節。
他寫道:“我們那樣做是因為我們和許多機構一樣,需要科研得出的證據來作出關於我們所生產飲料以及所使用配料的商業決定,並更好地理解健康的方方面面,比如卡路里攝取量和水化作用,它們對一家軟飲料公司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歐洲水化作用研究所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成立它的宗旨就是要促進並分享我們對人類水化作用及其對健康影響的了解。”
公共衛生學會管理委員會成員西蒙·凱普韋爾說:“可口可樂公司設法操縱的不僅是輿論,還有決策和政治決定。它的策略與煙草業和釀酒業使用的策略類似,旨在通過資助看似獨立的研究組織來影響科研進程。這是公然敗壞科研風氣、造成利益衝突的做法。”
報導稱,可口可樂公司於2010年至2015年間出資486萬英鎊成立歐洲水化作用研究所。該公司資助的指導和研究通常建議公眾(包括兒童)飲用可口可樂公司在售的運動飲料和軟飲料。
跟進美國 我2018年禁用人工反式脂肪2015-9-8 聯合報
分享市售烘焙食品常用氫化植物油,製造酥脆或滑潤口感,但植物油氫化不完全會產生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六月宣布三年內食品業禁用不完全氫化油,衛福部食藥署決定跟進,昨宣布最快二○一八年底上路,違者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高罰三百萬元。
相關新聞
禁用反式脂肪 食品業:準備好了
禁人工反式脂肪 專家:食品業衝擊不大
油炸、酥烤、奶精 少吃為妙
改用固態椰子油 酥得健康
回應
Wiki
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豬油兩倍,長期食用會增加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從2012年起,坊間便流傳椰子油可以預防和醫治疾病的說法,部分團體和商人聲稱椰子油具有治病療效,把椰子油包裝成保健產品推銷,不但在報刊的專欄宣傳椰子油對失智症和皮膚病具有獨特療效,還利用博客和網絡論壇作出椰子油能夠改善皮膚病的宣稱,甚至聲稱已獲醫學認可。然而,香港醫學界和台灣消基會都指出,這些有關椰子油可以治病的宣傳是「以偏概全」,仍然缺乏足夠臨床醫學證明,而長期進食椰子油攝取大量飽和脂肪酸,卻會嚴重危害血液循環系統健康,導致心臟病和腦中風。
揭開轉基因的面紗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1
轉基因產品溯源
劉信 , 中國物資出版社 ,2011
轉基因食品標識的比較法研究
付文佚 ,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1
轉基因抗蟲玉米在我國商業化種植的經濟影響研究
孫煒琳 ,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1
干細胞、克隆與轉基因
鄭月茂(主編)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轉基因植物與食品安全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編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轉基因賭局
(美)史密斯 ,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1
轉基因戰爭︰21世紀中國糧食安全保衛戰
顧秀林 ,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1
生化超限戰︰轉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陰謀
柴衛東 , 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1
消費者行為實驗經濟學研究︰以轉基因食品為例
秦向東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
轉基因生物越境轉移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研究以《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為視角
轉基因生物越境轉移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研究以《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為視角 高曉露 , 法律出版社 ,2010
吃的困惑︰由轉基因引發的食品安全話題
尹傳紅 ,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10
國際轉基因生物使用安全監測及其標準化
中國農業大學 , 中國物資出版社 ,2010
人造恐慌:轉基因全球實地考察
土摩托 2014 新世界出版社
糧食戰爭:我們拿什麼來養活世界
(英)康韋 ,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4
圖說理性看待轉基因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
轉基因食品安全面面觀
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編 ,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
轉基因30年實踐
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 ,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百名專家談轉基因
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 ,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1
農業轉基因生物知識100問
農業部農業轉基因作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編 ,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1
病毒轉基因技術原理
范雄林(主編) , 科學出版社 ,2015
抗蟲轉基因植物環境風險評價和監測
劉標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4
轉基因生物標准物質研制與應用
周雲龍(主編) , 中國計量出版社 ,2014
轉基因食品法律規制研究
張忠民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4-
轉基因生物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生物安全國際論壇第五次會議論文集
薛達元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4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轉基因神話及其破產
(法)羅賓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3
轉基因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
吳易雄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中國轉基因作物抗性的動態優化政策和管理研究
喬方彬 , 科學出版社 ,2012
轉基因生物風險評估與安管理︰生物安全國際論壇第四次研討會論文集
薛達元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2
有機食物較好? 專家:太貴不值得2015-6-27
現今吹起一股自然風,食物只要冠上「有機」似乎就特別健康。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專家可不這麼認為,他們表示,有機食物只是少了農藥,有益健康沒錯,但不值得多付太多錢。
報導指出,有機食品和飲料較一般飲食平均貴47%,有時差價甚至超過3倍。但有調查顯示,年輕消費者對有機食物並不信任,半數消費者認為,有機標籤只是提高定價的藉口。
還有專家表示,傳統農作物雖然有較多農藥,但含量仍在安全範圍內。而為了購買號稱無使用農藥的農作物,卻要付上好幾倍價錢,實在太不值得。他們甚至認為,消費者購買有機食物,只是為了圖個心安。
有機只是沒農藥 不會較營養 2014-9-24
近年食安風暴頻傳,不少家庭主婦購買單價較高的有機食材,認為更具營養價值,但醫師、營養師指出,有機食材只是採取天然耕作的方法,不噴灑農藥,單就營養價值而言,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在成分上沒有差別。
根據英國食品標準局(FSA)在2009年7月發表的報告顯示,針對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進行比較,發現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在營養成分上確有細微的差異,例如有機生產的農作物鎂、鋅含量略高一些,但總體而言差距微乎其微,對人體不會產生影響。
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民眾購買有機食品最大的優點可減低消費者食用到殘留農藥、化學物質的疑慮,但即便購買非有機食品,也可以透過水洗15分鐘,即可吃到營養價值相同的食材。
顏宗海表示,有機食品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產品標示不清楚,例如未標明製造商地址、電話、成分標示等,或有殘留農藥問題,若單純討論營養價值,是否是有機根本不影響。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食材是不是有機,不影響其成分,民眾僅需回歸飲食的基本原則,不論選購何類食品,首要還是應該注意每日3餐的飲食均衡,多樣化攝取6大類食物,並少油少鹽,低溫烹調,才能吃得營養、健康。
相關新聞
流通業教父徐重仁:台灣面臨「有機」風暴
義美高志明:國內認證系統混亂勿迷信有機
另詳參【圖博館】:有機迷思 《毒物魅影》 假吃素之名 維他命迷思
麥當勞等跨國食品巨頭停用人工添加劑中國暫不實行2015-6-22 中國經濟網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食品添加劑的標準、規範問題或許仍將在很長時間內繼續“困擾”中國消費者,並不僅僅來自於時常曝光的企業違規添加,還包括各大跨國企業剔除添加劑時的“內外有別”。跨國食品巨頭集體停用人工添加劑,中國暫不實行。
早在6月4日,美國快餐品牌賽百味就對外宣布稱,未來一年半之內它們會逐漸在北美餐廳當中去除一項人工香料、色素還有防腐劑。近幾個月,包括百勝集團還有麥當勞、雀巢在內的多家食品巨頭也都表示自家的這個食物應該使用更健康、更透明的原料。不過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這些“健康”的主張僅僅在於美國本土市場,而沒有對中國大陸市場開放。
早在5月26日,百勝餐飲集團旗下兩家連鎖餐廳必勝客和塔可鐘就已經對外宣布,計劃將人工色素和香料從其食品當中去除。麥當勞美國公司在3月份對外宣稱將停止出售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並提供沒有註射人工生產激素的奶牛所產的牛奶,預計這一改革去處在兩年內完成。這本來是好事,但是巨頭的“健康主張”卻遭到質疑,原因就在於其無一例外都是奉行了“內外有別”的策略,即這種改變大多只是在美國市場實施。
事實上,“歐美禁用、中國仍存”的現像也一直困擾著中國消費者。在眾多中國消費者心目中,“食品添加劑”往往更多與食品企業牟利、違法生產脫不了乾系,甚至已經被“妖魔化”了。也有食品行業從業人說,食品添加劑問題只有在中國才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跨國企業在生產、經營和自律方面比較成熟,在添加劑的使用方面也大多遵循法律標準。而中國市場非法添加的行為不斷被曝光,而整個市場環境還停留在製止非法添加的階段,尚未形成倒逼企業主動提高和升級添加劑的層面上。而歐美則是不一樣的,消費者食品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下一步就是對健康的需求,企業必須去升級,否則就會無法滿足消費者需要,就會被摒棄。
回應
既然內外有別,中國人為啥還去吃它,太腦殘了吧?
在美國人民眼中,中國人不是人,至少不是和他們一樣平等的人。
俺早就不在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店消費了。管它禁不禁,受害的還不都是那幫崇洋媚外的傻鳥,這類貨色本就腦殘,也無所謂了。
英國雞肉為啥這麼“毒”2015-6-3 人民日報
英國人對超市雞肉的愛恨情仇交錯複雜。一方面它便宜得讓人覺得不買可惜,一方面它攜帶病菌的比例之高又令人心寒。動畫片所提示的內容並非蓄意誇張,而是超市雞肉高攜菌率所帶來的無奈選擇。
儘管彎曲桿菌通過徹底烹飪可以被消滅,每年英國仍有約28萬人被超市帶菌雞肉感染致病,嚴重者甚至還會死亡。英國食品調查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73%的英國超市所售鮮雞肉攜帶易導致食品中毒的彎曲桿菌,而同樣的調查在2008年得出的結果就已高達65%。這些數據每每都能在媒體曝光後引出一陣熱鬧,但最終還是落得沒有下文。近日,英國《鏡報》的讀者投票活動問及是否信任超市食品的安全性,僅有17%的讀者選擇“是”。
長期以來,英國的禽肉加工生產企業僅靠零售商和餐飲企業提供的差價賺錢,在價格的擠壓下,追求大規模量產的企業難以顧及衛生標準的需要,這早已不是什麼行業秘密。雞肉需求量大、改善衛生條件需耗巨資、消費者可自我防範……這些來自企業的託辭,給“毒雞肉”大行其道創造了空間。
可是,誰來為消費者的安全負責?當下正處於風口浪尖的英國食品標準局可謂反應緩慢,除了掛出動畫片讓人們提防細菌,似乎也拿不出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來。難怪英國民眾批評該機構“多年來只負責傳達安慰人的消息”,卻“不敢公佈會引發人們憤怒的食品安全問題”。英國食品標準局應該還沒有忘記20年前的瘋牛病正是該部門成立的原因,而當時英國農業部對該病的隱瞞和不作為以及繼續出口讓國家形像都大打折扣,一度讓人們對英國食品安全堪憂。
歐洲“馬肉風波”餘波未了,新西蘭奶粉污染事件猶在耳畔,英國“毒雞肉”又讓人皺緊了眉頭。這些警鐘一再告訴人們,食品安全無小事,千頭萬緒都要從嚴明製度管理入手。韓國“垃圾餃子”風波之後,《食品衛生法》即進行修改,獲刑責者10年內不得再進入該領域;美國花生醬沙門氏菌污染事件後,政府相繼推出《2009年消費品安全改進法》和《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使美國食品安全監管體係發生巨大變革……
食品安全,事關人的生命安全,問題再复雜也不能“無解”。
山水米動手腳 2年被抓包18次【聯合報2013.08.28
泉順食品公司「山水佳長米」以劣質進口米冒充台灣米,農糧署昨重罰廿萬元;泉順聲稱標示不符是「作業疏失」,農糧署長李蒼郎則重批業者「行徑囂張」,兩年被抓包十八次,若一個月內沒改善將再罰廿萬、連三次將撤銷糧商資格。
相 關 新 聞
標示錯誤? 山水米老董道歉 檢追詐欺
胖達人再開幕 全賣光2013-8-28中國時報
儘管身陷人工香精風暴,胖達人全台17家門市昨日恢復營業,依舊出現排隊人潮,只不過這回換成拿發票退費的民眾。業者看準這股「人氣」,趁機推出麵包全面75折優惠,果然奏效,架上麵包銷售一空。
相關新聞
胖達人重開張 人擠爆…搶退費
「麵包不香了 只餘雜糧味」
持胖達人舊發票 可換金額1.5倍商品
「胖達人」麵包事件與純天然的省思---從最基本的「酵母粉」開始說起
事實上任何「食品添加物」幾乎都有規範,食品的添加物必須符合起碼兩個條件:一、為可食用並可為人體吸收與代謝;二、在規範量(多數為極微量)內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有關「食品添加物」多數都會註明「食用」二字。所以關於「胖達人」麵包事件,個人只對其「不誠實」這一點感到可恥,至於對「胖達人的麵包」則為其感到無辜!
以下是個人對「純天然XX」的一些看法,先下個定義吧!這裡所謂「純天然」指的是:未經「馴化」的可食品。經「馴化」的酵母確保了在相同溫溼度的環境下,配合一定的發酵時間可以產生相同的結果(就生產而言這是品質一致的基本保證);所謂「天然酵母菌」並非穩定發展的,她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而產生變異或衰敗,因此他必然影響到麵糰發酵的品質並進而影響到麵包成品的品質,這是您可以忍受的嗎?
甚麼是天然?野菜未經人工施肥是天然,老鼠、野獸、禽鳥等未經豢養的是天然!但您可能不怎喜歡吃她!現在人類所食用的食品如:蔬菜水果或豬羊雞鴨鵝牛等都是經過老祖先「篩選、馴化」的結果,他們本來就不怎麼天然。何況是在人類自認為宰制地球的當下!滿天污染源,基因食品算什麼?人造肉都已經問世了!天然的或是有機的其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無毒」!
在人類自認為宰制地球的當下!滿天污染源,自然已不再可稱為自然,而應該稱為「人造的自然」;
「吃」本身就是一場冒險,但別太過奢求「精緻」,「精緻」的食品往往引含著一種浪費;
超過一百元的一個麵包,起碼可以養活最少二到五個人。買這麼貴的麵包,除了炫耀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原因;
越粗糙的食品表示其加工序越少,但您有無發現!其實她很貴;食品的天然、有機宣傳是商業行為,您該信奉無毒或少毒;
想養生者自己該去懂,別盲從,所謂「天然ㄟ尚好」是廣告詞,古人(無毒的時代)的平均壽命並不比現代的您長,原因之一:是因為現代人有「醫學」可以支撐。
http://blog.udn.com/sohowell/8228558
胖達人風波:香料如何變成毒藥【聯合報社論2013.08.28
「胖達人」麵包店藉著名人加持並標榜天然和手感,不到三年即在全台拓展了十七家分店,且一路開進上海和香港;孰料,僅短短十天,就因為一位香港消費者在部落格質疑它使用人工香精,烈火跨海延燒,它竟一夕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比起台灣近年發生的多樁大規模「黑心食品」事件,「胖達人」違法犯紀的程度,恐怕無法名列什麼重大惡行排行榜。然而,在台北市政府的強力介入下,「胖達人」同意以「全額退費」另加兩成五禮券的方式向消費者賠償致歉,這在台灣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史上,也寫下了一個新的紀錄。比起其他出事後一副「嘸你要安怎」的企業,「胖達人」至少表現了面對問題的誠意。
這場風波,說嚴重不算嚴重,說輕鬆也並不輕鬆。但因為一家麵包店的「宣傳誇大」,最後被市府認定為「民生詐欺」而遭到重手;其間轉折與發展,凸顯了一些值得觀察的面向。
首先,從消費者的社會心理看:「胖達人」之所以觸犯眾怒,是因為它標榜純天然食材、手工打造,並在市場上走高價路線,其顧客群想必多屬中高收入階層。也因此,當這些人發覺自己以高價購買的麵包竟然摻了人工香料──儘管是合法的食品級──仍覺得受騙而怒不可遏。簡單地說,消費者購買好麵包的「小確幸」,被胖達人的拙劣手法給敗了興。
耐人尋味的是,胖達人在台灣開店銷售將近三年,全台十幾家分店經常擠滿購買人潮,那麼多消費者對其麵包香氣的「天然性」始終深信不疑;反而是香港分店,開設才兩個多月,當地消費者即懷疑其中必有蹊蹺。這是台灣民眾對於企業的宣傳廣告流於輕信?或者是本地消費者對於麵包香的要求其實不是那麼嚴格?這點品味上、認知上與情緒上的落差,恐怕也值得台灣消費者反思。
其次,從企業經營的倫理看:「胖達人」之所以特別標榜食材的天然純度,必然了解這是現代消費大眾追求健康的趨勢,也知道自己的顧客非常在乎麵包的品質。遺憾的是,在業務迅速擴張下,胖達人經營者卻未曾警省是否給了消費者自己所承諾的品質,卻一再使用人工香料來餵食顧客。這點,企業經營者只能怪自己盲目逐利。也因此,「天然」的號召原是胖達人生意興隆的訣竅,當其中祕密被揭穿,這劑「香料」瞬間就變成了人氣潰散的「毒藥」。為此,不僅輕易砸掉「達人」的招牌,還拖累轉投資之「生技達人」股價,太不值得!
第三,從政府處理食品違規的標準看:這次北市府下重手處理「胖達人」,並成功迫使該公司接受「全額理賠」的條件,對保護消費者而言,未始不是一件值得喝采的事。然而,較諸先前許多更惡劣、更黑心的塑化劑、毒澱粉、毒醬油、過期原料等事件,政府對相關企業的處分卻多以罰款、沒收原料了事,有些商人甚至逕自關廠以避風頭;兩相比較,政府的處罰手段與犯行似乎太不符合比例原則,會耍賴的業者就能迴避責任。
質言之,若「胖達人」只是宣傳上有所踰越,實際產品並無違反食品規範,卻被處以詐欺、又被要求高額賠償,假使弄到它關門大吉,除了六百員工失業,大家未必能吃到更好的麵包。更關鍵的問題在,這次的高規格處理,若無法變成「法制化」的規範,日後恐怕仍將難以為其他類似事件所沿用。那麼,就算此案能成為消費者保護的新篇,也恐怕僅是「一次性」事件,無助於大局之長遠。
麵包師傅莊鴻銘卅十九歲首次開店,兩年就身價破億,靠的就是「麵包達人」這個招牌。他的故事,兩個月前才被雜誌寫成創業傳奇;豈知,今天卻被當「詐欺犯」查辦。如此諷刺的對比,映照的是台灣社會的時髦、輕諾、逐利?還是虛無、躁動與仇富?無論如何,「胖達人」並非罪大惡極,儘管形象受創,若能誠懇做好後續危機管理,或許不致一蹶不振。 2013-08-28 10:48:10
質檢總局:立即召回恒天然受汙乳粉2013-8-4 新京報
針對新西蘭企業在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一事,國家質檢總局2日晚要求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
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當天發佈消息,稱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國家質檢總局對此高度重視,立即與新西蘭駐華使館取得聯繫,要求新方立即採取措施,防止問題產品影響中國消費者健康。
國家質檢總局要求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並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進一步加強新西蘭輸華乳製品的檢驗監管。國家質檢總局將對此事繼續給予關注。
概況
疑被污染乳粉40噸8家製造商受影響
可能被用於嬰兒配方奶粉和生產運動飲料等;恒天然拒絕透露產品名稱
據新華社電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3日宣佈,新西蘭乳製品巨頭恒天然集團旗下部分產品可能含有肉毒桿菌毒素。可能受污染的產品被用於嬰兒配方奶粉和運動飲料的生產。
工廠管道遭污染
初級產業部負責食品安全的代理局長斯科特•加拉赫在聲明中說,恒天然集團於2日下午向初級產業部通報了這一事件,初級產業部已將情況通報主要海外市場的政府監管機構,並加緊調查核實。
加拉赫說,初級產業部首先將調查受污染的產品是否流入新西蘭市場。初級產業部還將與恒天然及相關客戶合作,確認是否有產品會造成風險。如果市場上的產品被發現含有被污染的蛋白質,將會被召回。
恒天然集團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污染問題的更多詳情。
恒天然集團新西蘭乳製品公司執行董事加里•羅馬諾說,有3批濃縮乳清蛋白出現品質問題,這些產品是去年5月在新西蘭本地一家工廠生產的,涉嫌被污染的產品總量為40噸。污染源是該公司在北島懷卡托地區豪塔普工廠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
暫未發現引發健康問題
恒天然集團表示,檢測結果顯示,這些濃縮乳清蛋白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菌株,有可能造成食用者中毒。據介紹,這種濃縮乳清蛋白被廣泛用於嬰兒奶粉、兒童成長奶粉和運動飲料中。但一般的乳製品如鮮奶、乳酪、優酪乳和經過超高溫消毒的牛奶產品,則不會受到影響。目前,還沒有收到問題產品引發的健康問題報告。
2日,恒天然集團已將情況向8家客戶進行通報。目前,這些客戶已緊急展開調查,看產品是否受到影響。如有必要,將召回產品。該集團發言人表示,目前不能透露這8家公司和相關產品的名稱,也不能透露這些產品銷往哪些國家。但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表示,受影響國家包括澳大利亞、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沙烏地阿拉伯。
恒天然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斯定於3日從歐洲前往中國,向相關機構和客戶通報最新情況。史畢根斯表示,集團將盡全力協助這8家客戶進行檢查,確保受感染的產品從市場收回。
名詞解釋
肉毒桿菌 是一種生長在常溫、低酸和缺氧環境中的革蘭氏陽性細菌。肉毒桿菌在不正確加工、包裝、儲存的罐裝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裡都能生長。肉毒桿菌食物中毒在臨床上以噁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眼肌、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中毒者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
回應
這就是崇洋媚外的代價,本來外國的東西很多就不好,有很多問題,那些資本家為了利益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自己國家安全奶源不用,用國外的毒奶源,居然還打廣告說我們用的是新西蘭奶源,怎麼樣?被新西蘭給涮了吧,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覺醒呀!我告訴大家,我就喝中國奶粉,健康放心,安全,營養。注意,國家品質監督不要被國外資本家收買了
也沒准新西蘭特意把品質不好的問題奶源賣給中國企業,都出口900噸難道當時沒檢測出來,就是要讓中國企業倒閉。很多事情真不好說。8家企業3家中國企業,但是中國企業還包括雀巢、美贊臣、多美滋 蒙牛、伊利 聖元 雅培奶粉 施恩奶粉 惠氏等大品牌,中國有108家奶粉企業,包括合資品牌,別一竿子打死中國產品對號入座,我們應該冷靜看待問題,食品行業大企業經歷前幾年出事後一直在加強管理和規範,我住的城市前一陣子豬牛肉又漲價,就是因為嚴打未檢測肉禽,未批准上市肉被抓會被嚴厲懲罰。
一個檢測項要幾百萬。一個食品有很多物質組成,幾百個檢測項,要投入很多錢,而錢還不是真正的關鍵,關鍵是後面的耗材花費巨大,就很簡單的有的耗材,一次性,1毫升就要幾千塊,只能做1個樣品,這個耗材的錢是很多,而且人員啊,人員的經驗不是說有就有的,我國起步慢,在這個方面培養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幾年幾十年的事情,一個對於其他技術很熟悉的人,要培養他靈活使用另一個新技術,除了時間外,還有就是需要有那個環境。哪有那麼容易就培養出來。資金、人員、時間這些都是需要積累的。一些人,沒什麼文化,以為檢測那麼容易,儀器也要好幾百萬,再加上人員培訓的錢和時間,屁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一些屁民就是特麼文盲,跟文盲說,說了也白說,他們根本就不善於思考。鑒定完畢。
我寶寶就是吃的雅培呀!拉了幾天肚子了今天還在輸液!擔心呀!
這個比地溝油恐怖得多啊
國外的奶粉一樣是不可信啊!麻麻們,還是給寶喂母奶的好!
http://news.sina.com.cn/c/2013-08-04/023927855647.shtml
林杰樑兒子替父報平安 籲有心人士勿消費【聯合2013.08.03
國內毒物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昨疑因感染,引發肺炎、肺水腫陷入昏迷,住院急救,目前病況穩定。他的兒子在臉書上謝謝大家的關心,也請「有心人士」不要消費他的父親。
林杰樑的兒子在臉書貼文,提到一些「有心人士」和他們家並無私交,卻在媒體上大談林杰樑的病情隱私。林的兒子澄清說父親林杰樑身體一向健康,並無「能撐就撐、「過得辛苦」等情形,更無「本身無法開車都要太太接送」的事情。林的兒子請「有心人士」勿再消費父親。
回應
林杰樑也算某種名嘴 只是被媒體利用 連車馬費都沒有
林杰樑是優質名嘴,他真的給了老百姓太多的毒物常識,政府應敦請類似林先生如此無畏精神的毒物專家至國家食 品管制單位來造福老百姓!(楨:優質?媒體早該抖出林之所以陷「毒物魅影」是因其洗腎史,一般人要過這種啥都有毒日子嗎?詳參【圖博館】:《毒物魅影》 邪者叫獸名嘴) 2013-08-04 10:56:52
『精蟲危機』
2013.7.5公視 【主題之夜】播出『蟲蟲危機』不是在介紹昆蟲,而是在個訴大家"全世界男人的生殖系統正遭受「環境荷爾蒙」猛烈攻擊...
「人類有一天會絕種!」
「怎麼可能,絕對是危言聳聽!」
但是,一群丹麥、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經過長期追蹤研究,這群來自動物學、生物學、毒物學和癌症的頂尖科學家們發現,全世界男人的精子數目過去五十年減少了一半!法國一項研究也指出,巴黎男性的精子數量,二十年間減少了四成!
佛羅里達大學動物學家盧吉烈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一定是哪裡出錯了,我簡直無法相信。但隔年重做一次實驗,結果還是一樣。」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研究部主任尼爾斯卡貝克則認為,男性不孕問題的嚴重性不亞於全球暖化議題。
事實已經證明,全世界男人的生殖系統正遭受「環境荷爾蒙」猛烈攻擊,並且節節敗退。「環境荷爾蒙」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環境之中,會經由空氣、水、土壤及食物進入人體,產生類似荷爾蒙的作用,干擾負責維持生物體內生殖、發育或行為的內生荷爾蒙。因此也叫做「內分泌干擾素」。
2011年台灣爆發「塑化劑事件」,暴露食品安全檢驗漏洞百出,導致社會人心惶惶,其中元凶是「鄰苯二甲酸酯」。紀錄片指出,「鄰苯二甲酸酯」是影響人類生殖系統的外來化學物質中嫌疑最大的一種。羅徹斯特大學流行病學家尚娜史旺也發現,如果母親接觸較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酯,生下的男孩肛門與生殖器距離會變短,陰莖也比較小。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人呈現出無精子狀態,甚至喪失生殖能力?為什麼與生殖器官有關的癌症越來越多?又為什麼青蛙、短吻鱷、烏龜及其他許多魚鳥的性功能不全、生育率下降、行為失常?《蟲蟲危機》將揭發人類繁衍的潛藏危機。
相關新聞
順丁烯二酸和洗腎 別亂連
孟山都危害更甚毒澱粉
媚登峰 涉塗改、販賣過期品
日本佳麗寶召回美白產品 社長謝罪道歉
「造福人群變毒澱粉」王老師:我像替死鬼
順丁烯二酸 氧化可去毒? 學者:唬誰
添加毒澱粉 擬罰千萬納入刑責
王老師配方 無法可罰
訪王東清 檢疑嫡傳協奇散毒
毒澱粉 是洗腎元凶?
協奇老闆:按王東清步驟製澱粉 沒改配方
從毒澱粉事件看「零風險」標準
食品安全黑洞 塑化劑翻版
違法添加物致死 可處無期刑
化學品源頭分級管理機制 卡在立院
衛署掛保證 關廟麵合格 將向星釐清
順丁烯二酸 新加坡標準1ppm偏嚴
食品驗出順丁烯二酸 就是不法?
黑心原料竄15縣市 91廠商中鏢
重創美食觀光 星港等來台旅客 恐減卅萬人次
斬斷毒澱粉「輸出路」 啟動境管
毒澱粉傷台形象 15項台灣食品 禁入大馬
毒澱粉滿天飛 衛署有粉的都要查
統一、愛之味、依蕾特中招EDTA-Na2
大廠喊冤 沒看到自省
進料兩年 德記洋行:不信政府了(回應:此言差矣!風險控管要有多層.不要事事靠政府.)
工業用EDTA-Na2 專家:吃了恐增腎病變機率
「幾十年都吃這家」 食安風險最高
稽查8488家 9%不合格 食品安全大執法 768家沒證明
檢驗報告難挽信心 小吃業叫苦
毒澱粉波及 美濃粄條街冷清清
化學品源頭分級管理機制 卡在立院
賴清德批擾民 南市拒查小吃
管源頭只說不做 南市早成毒窟
富麗有機糙米 驗出農藥殘留
斃死豬 流入便當店、市場、學校
過期粽、油漆豆干 流竄
嘉義8萬公斤菜脯 防腐劑超標
衛署抽驗 高屏GMP羊乳含抗生素
隱匿毒澱粉? 衛署:如果吃案 怎爆這麼大
便宜色香味 買家要付出代價
南方朔觀點-台灣飲食王國形象的破滅!(回應:任何人去日本,根本上不必害怕會吃到有毒的東西? 媚日到這種程度,但南方朔你總會GOOGLE吧 要不要GOOGLE一下日本的黑心食品事件 沒那個知識,就不要冒充專家.呦!難得耶!南方朔沒叫馬英九負責耶?看看他最後一段欲言又止的寫法吧!這老鬼有失心瘋..)
聯合晚報社論2013.06.01愛心台灣,黑心台灣?
(楨:聯經又在內戰!詳參【圖博館】:聯經的農改內戰)
聯合報社論2013.06.02有這樣的政府,所以有這樣的黑心商
(回應:聯合報你嘛幫幫忙,你知道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草案在立法院從塑化劑風暴開始到現在躺了幾年嗎?鼓吹選不賢與無能,不就是這個媒體 ? 有這樣的媒體,才會有這樣的政府.有這樣的政府,所以有這樣的黑心商.換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有這樣的立委民代, 才會有這樣的黑心商人.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難道不肖業者是看哪個政府執政才決定製造黑心毒食品的嗎? 這些業者恐怕已經製造毒食品材料已經十幾年了, 你說應歸咎于哪個政府? 我不同意這篇社論的看法,不去指責黑心的商人,投機的大廠,反而將炮口對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沒問題? 前年台獨人餵臺灣人吃塑毒,今日少數不肖南部人黑心傷臺灣,記者啊,請別怕熱,出去跑一跑,分析一下這些該死無良的什麼政治傾向,有無政黨掛鉤給誰在背後撐腰。 歸納起來,聯合報所有的評論只有一個主題:都是馬英九的錯,這些寫手還真好交差。反正有什麼不爽的,都掛給政府,準沒錯,大致上也無可反對。 台灣人希望政府能夠徹頭徹尾的管住別人,注意喔,是管住別人而非自己,台灣人的自私短視已經超過世界標準了,自己小便不順利 也能牽扯政治,台灣人沒有政治好像就活不下去,無法靠自己生活 得靠政客來替自己蓋棉被 抓屎擠尿的. 兩蔣時期雖然獨裁,人民對法律是敬畏的。民進黨興起後,長期挑戰法律權威,也大幅降低了社會的守法觀念,現在後遺症一一冒出。除非再來個獨裁政府,像這種空談的社論,也是耍嘴皮而已。 黑心政府是黑心人民組成的,可見台灣人天生黑心已經可以申請金 氏世界紀錄了。 台灣的民眾自己也該想想,一天到晚軟嫩彈牙,Q,色香味俱全....等等對所謂美味食物與食品的「要求」是否也是促使商人添加這些不該加入的添加劑的根源之一? 寫這篇的人根本沒有化學知識. 化學檢驗是一項化學檢驗只能檢驗一個名稱化學原料,千千萬萬種化工原料,請問如何檢驗 ?端視原料供應商有沒有良心?不然工業原料掺入食品的事還會發生! 黑心商人不是只有台灣有,前陣子歐洲肉商把馬肉當牛肉也用了多年,也沒有查出來,國外的食品管理不嚴嗎,防也不勝防,人要無良心,如何規範都沒有用.....)
《華爾街日報》「中國製造的新標誌」介紹了一系列逐漸為西方人欣賞的中國品牌
(回應:品質好不好是管理問題。在台灣卻參雜了統獨和藍綠問題,就如親綠的義美製造黑心食品,綠人馬上就拿統一企業出來說嘴,任何問題只要參入統獨和藍綠,就會失焦,問題就無法改正,這就是台灣難以改善的;大陸沒有這種問題,品質管制會進步,品質會越來越好。)
詳參【圖博館】:《精子戰爭》 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健身迷思 《美之偽科學》真有哈台族?《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 大陸造假與打假 《低價中國》 《龍行天下》《龍的經濟》 狂牛病政府 《毒物魅影》《塑膠》 中日毒餃大戰 中韓泡菜大戰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台灣毒奶症瘊群 「蒙牛」VS「蠻牛」 2013-07-06 10:56:11
被禁14年 陸保麗龍餐具將合法 2013-03-30 旺報
大陸被禁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保麗龍餐具),在社會爭議不斷下仍舊通過,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允許生產使用。28日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由於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並且有利於節能等特點,決定將此商品再次合法化。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這項新政策所以能在爭議不斷中過關,所持的理由主要有4:
回收體系 已逐漸建立
一、這種食具質量輕、耗材少,使用後可回收再利用,可以節約石油資源。從製造過程來看,發泡食具加工技術簡單,食具中有98%是空氣,原材料僅占2%,如果使用其他原材料來製作這些數量的餐盒,則原材料遠遠不止10萬噸。
二、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還在使用。
三、環境已今非昔比。
隨手丟垃圾的行為已大幅改善,廢棄物回收體系已逐漸建立,與當初的環境已大不同。目前在大陸每年一次性發泡塑膠的原材料用量在160萬噸以上,其中用在製造餐盒上只有10萬噸,有更多是用在其他方面。
四、是否產生毒性?大陸發展改革委表示符合國際標準。
法令禁 仍占市場7成
1990年代末期,大陸因為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而造成許多地區「白色汙染」嚴重影響河川湖泊,1999年大陸國家經貿委將其納入落後產品目錄,要求禁產限期淘汰。後來,大陸國家發改委又分別在2005年、2011年,兩度將發泡食具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
即便法令禁止,但是該項產品在大陸市場中的占有率仍高達7成。即使政策宣布解禁,但輿論對此仍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贊成的主要認為該種食具節省能源,只要注意回收,影響不大;反對的則最擔心有害物質會伴隨食物進入體內及對環境造成的白色汙染驚人,日後無法彌補。
相關新聞
避免白色汙染應收除汙費
環保餐盒業者 憂成本高沒人買
美濃醋
美濃醋是高雄縣美濃鎮的特產之一,正古鹿使用天然檸檬酸(楨:?)加之傳統工法釀製而成,沒有防腐劑、色素等,其色澤清澈透明、調味風味特佳;本產品是最佳風味的料理用白醋,較之一般市售醋精,它則具備健康概念;此醋極適於調味作菜、生伴、醋溜、醃漬、泡菜及製作沾料,可促進食慾:如著名的客家菜薑絲炒大腸,客家天婦羅、蒜泥白肉與蒸茄子的沾料等正是用它才對味,也才是真正早期經典白醋傳統味,而超市賣的醋精內行人是絕對不用的!至於屏科大的米醋不同於白醋,二者原料、製程與風味完全不同,它們不可以互相替代地位,端看您的用途與口味決定;台北某五星級大飯店、某聞名餐廳廚師及聞此道者,指定它為調味作菜的佐料,特南下來尋找此醋,這是我們親耳所聞並親眼所見!而我們試吃的結論認為,別看它其貌不揚,卻是內藏好骨底的上品,真正的傳統料理好醋正如其古樸的外觀,目前尚未有任何白醋可以超越它的地位,不會失誤的佐料基本,絕對是值得一嚐的好東西,所以決定上架推薦給您!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03074967977
化學醋、酒精醋、釀造醋、發酵醋有何差別?
醋的四種等級,從最差到最優順序為(化學醋、酒精醋、釀造醋、酉發酵醋)。
化學醋:以冰醋酸加水稀釋與調味,外觀呈現清澈透明狀,酸味刺嗆難聞。因不經發酵或釀造之過程,故不含任何益菌,食用對身體無益處。
酒精醋:以食用酒精混入醋酸液進行酒精發酵(7-10天) 與催化成為酒精醋,市面上多數以這種酒精醋當基醋,再添加色素、果汁和香料等調味,製成各種口味的速成醋,為了抑制其他雜菌,最後通常以高溫殺菌處理,不但益菌被消滅,原來就不多的營養素也被破壞。
天然釀造:費時又費工、使用有機農作物相對成本高、產量也有限,更需純熟技術和豐富經驗,因此漸不被採用,故消費者更要懂得聰明選擇。總之大家要知道,醋的製作方法不同,則決定了醋的品質與風味。
http://blog.udn.com/giveman/3827831
醋酸是最重要的有機酸之一.主要用於醋酸乙烯、醋酐、醋酸纖維、醋酸酯和金屬醋酸鹽等,也用作農藥、醫藥和染料等工業的溶劑和原料,在照相藥品製造、織物印染和橡膠工業中都有廣泛用途. 冰醋酸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之一,它在有機化學工業中處於重要地位.醋酸廣泛用於合成纖維、塗料、醫藥、農藥、食品添加劑、染織等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冰醋酸按用途又分為工業和食用兩種,食用冰醋酸可作酸味劑、增香劑.可生產合成食用醋.用水將乙酸稀釋至4-5%濃度,添加各種調味劑而得食用醋.其風味與釀造醋相似.常用於番茄調味醬、蛋黃醬、醉米糖醬、泡菜、乾酪、糖食製品等.使用時適當稀釋,還可用於製作蕃茄、蘆筍、嬰兒食品、沙丁魚、魷魚等罐頭,還有酸黃瓜、肉湯羹、冷飲、酸法乾酪用於食品香料時,需稀釋,可製作軟飲料,冷飲、糖果、焙烤食品、布丁類、膠媒糖、調味品等.作為酸味劑,可用於調飲料、罐頭等.
檸檬酸為食用酸類,可增強體內正常代謝,適當的劑量對人體無害。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檸檬酸後口感好,並可促進食欲,在我國允許果醬、飲料、罐頭和糖果中使用檸檬酸。 可以促進體內鈣的排泄和沉積,如長期食用含檸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導致低鈣血症。兒童表現有神經系統不穩定、易興奮、植物神經紊亂;大人則為手足抽搐、肌肉痙攣,感覺異常,瘙癢及消化道症狀等。 可以調節酸度,抑制部分細菌的繁殖,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http://wenwen.soso.com/z/q134689692.htm
香蕉油、香蕉水跟香蕉有什麼關係?
「香蕉水」是甲苯,乙酸乙酯所調配而成的有機溶劑,主要用來稀釋油漆的有機溶劑,因為聞起來有香蕉的香味,所以坊間常俗稱為「香蕉水」。另外還有「松香水」。松香水本屬有機溶劑,為溶劑油也稱油漆溶劑油,俗稱松香水。
香蕉油~~酯類是芳香氣味的液體,有許多水果香或植物體上的酯香,都可用來製備人工芳香劑或人工香料,然而乙酸戊酯就是俗稱香蕉油,為食品香料及溶劑,具有水果香味且揮發性大,常用來作香料及人造調味品,並且是優良溶劑。這東西就是所謂的香蕉油...可以食用歐,不過不要吃太多比較好!!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0219920
糖精 維基百科
糖精(Saccharin)用作甜味劑,但不含營養。它為白色結晶性粉末,難溶於水,對熱安定,其甜度為蔗糖之300~500倍,不含卡路里,吃起來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其鈉鹽易溶於水。LD50為5000~8000 mg/kg;每日攝取安全容許量(ADI)為0~2.5 mg/kg。糖精可由鄰磺酸基苯甲酸與氨反應製得。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可用於牙膏、香煙及化妝品中。
致癌疑慮
在20世紀的60年代,各種學術研究表示,糖精可能是一種致癌物。在1977年,有一份研究報告表示,當老鼠餵食大劑量的糖精(差不多是幾百罐可樂中所含有的糖精量),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明顯上升。在這一年,加拿大禁止使用糖精,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提出了禁令,禁止食品中使用糖精。當時,糖精在美國市面上是唯一的代糖,這項禁令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後,美國國會暫停糖精的禁令,規定所有含有糖精的食物必須顯示警告標籤表示,『糖精可能是致癌物質』。
有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其曾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有導致膀胱癌的可能性,其動物致癌為陽性,大量攝入會引起血小板減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可損害細胞結構及肝、腎,會誘發膀胱癌。但在人體試驗上並未發現有不良影響。[2][3]
許多研究已證實糖精與罹患癌症(尤其是膀胱癌)之間沒有相關性。 所有研究都指出一個明確的事實,正常劑量的糖精消費對人體健康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人們對糖精的安全性的質疑,來自一個有缺陷的研究,此研究指出大量代糖對實驗室白老鼠膀胱腫瘤產生的不良影響。進一步的研究顯示,糖精在白老鼠上的致癌原理並不適用於人類。美國國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在2000年得出同樣的結論,糖精已從疑似致癌物名單中除名。
在1991年,也就是禁令發布的14年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正式撤回了禁用糖精的提議,並在2000年,美國國會廢除了相關法規,糖精產品不必進行健康警告標籤。
使用限制
中國大陸允許使用糖精,但有用量限制:食品中應小於0.150g/kg,鹽汽水中應小於0.08g/kg。
在歐洲,糖精作為食品添加劑的E編碼為E954 。
另見
甜味劑
阿斯巴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3%96%E7%B2%BE 2013-02-16 10:44:15
珍奶出包?德研究:台原料木薯粉混致癌物 ETtoday 2012-08-27
珍珠奶茶是最具台灣特色的飲品之一,在歐洲一些國家像是英國、德國和法國都有引進販賣,甚至帶動起熱潮。不過德國科學家研究指出,製作珍珠的木薯紛,疑似有混入致癌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珍珠原料來自於台灣,這也是之前珍奶被塑化劑風暴掃到之後,再次引發疑慮。
珍珠奶茶魅力難擋,就連德國龍頭的速食業者,今年也推出珍珠奶茶,來自台灣的這種飲品在歐洲好幾個國引發熱潮,不過德國一所大學研究卻指出,珍奶對人體有健康疑慮,原因出在製作珍珠的木薯粉被混入可致癌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珍料原料來自於台灣一間大型的供應商。
珍奶在國外出包可能不是第一次。英國倫敦的珍奶專賣店店家,從台灣採買濃縮果汁回去做生意,而在台灣塑化劑風暴暴發後,也有部份上游供應商的濃縮果汁產品,被查出含有塑化劑,當時有疑慮的貨品在海外就地銷毀,如今在德國製作珍珠的原料,也被質疑有問題,相關單位恐怕得查個清楚才行
木薯澱粉薯片被檢出致癌物含質偏高 專家稱少吃沒事 2012-3-25
記者昨晨主消費者委員會體會到,通過對90款不折種型的油炸小食品測試發隱,89個樣原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此中,薯片含質廣泛偏高,珍珍薯片燒烤味被驗出每公斤含3000微克丙烯酰胺,求購木薯澱粉含質最高。
記者昨日體會到,珍珍薯片屬于廣州市百宜食品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工員求購木薯澱粉薯片被檢出致癌物含質偏高 專家稱少吃沒事(圖木薯澱粉網接受記者采訪。記者寄望到,珍珍系列食品正正在次如因正正在網上熱售。
別吃太多就沒事
食品安然焦點首席醫生蔡敏欣表示,國際及隱時已有規範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質,青島木薯澱粉固然該物質可以或許排出體中,但人體接觸已構成風夷。
“高澱粉食品顛終高溫油炸會産生丙烯酰胺,並不是一個新發隱,每天只要不過質食用就沒問題。”朝陰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的郝鳳桐主任說,中國人早餐常吃的油條裏,就含有一定質的丙烯酰胺。醫學文獻顯示,丙烯酰胺會對人體的四處神經構成譽傷,但是並已徹底注定會導致人求購木薯澱粉體髒器呈隱癌變的可能性。(據《法造晚報》)
http://www.dianfen888.com/html/qiugoumushudianfen/9532.Html
食物安全中心於今年6、7月於市面測試了90款不同類型的炸焗小食,包括香脆零食、炸薯及焗薯、餅乾及餅類零食和穀類早餐,測試結果發現薯片樣本的丙烯酰胺含量普遍較高,其中「珍珍」燒烤味薯片的含量是所有樣本最高,達每公斤3,000微克,為歷來本地同類測試結果新高;排第二高是不少兒童愛吃的「ORION」魚仔餅,每公斤的含量亦達2,100微克;「首選牌」燒烤味薯片和「珍珍」牛仔片,每公斤分別含有1,300及900微克。
在炸薯及焗薯樣本中,最高是「Burger King脆薯條」,每公斤890微克,由於丙烯酰胺主要在食物表面形成,而粗切馬鈴薯表面面積與體積比例,較幼切馬鈴薯小,含量亦較少。米餅樣本與穀類早餐樣本的含量較低。
不過,「明輝牌印尼蝦片」是唯一檢測不含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樣本;以木薯澱粉為主要配料,可能因為木薯粉的天門冬酰胺及還原糖含量較少,不利丙烯酰胺在製品之中產生。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蔡敏欣指出,丙烯酰胺是化學物質,在高溫加熱過程中形成的污染物,通常含豐富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如馬鈴薯、穀類食物和咖啡)會產生。若在油炸薯片或芋頭前先沾上一層薄粉漿,可減少丙烯酰胺的份量。此外,製作炸薯時先焯水,去掉部份還原糖後再油炸,亦可減少丙烯酰胺產生。
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138109
木薯粉
木薯木薯粉,又稱泰國生粉。是一種澱粉的名稱 ,一種熱帶植物的塊根中提取的澱粉,這種植物屬大槭科,與蓖麻,橡膠,小桐子同科。它在加水遇熱煮熟後會呈透明狀,口感帶有彈性。
木薯粉是用樹薯粉做成的小圓球,而樹薯粉則是從樹薯或木薯植物(Manihot esculenta)的根部精煉所得的澱粉。它是嬰兒食品牛奶布丁的主要成分,也用來使湯汁及燉菜變稠。
木薯澱粉可制酒精、果糖、葡萄糖、麥芽糖、味精、啤酒、面包、餅幹、蝦片、粉絲、醬料以及塑料纖維塑料薄膜、樹脂、塗料、膠粘劑等化工産品。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類之一,廣泛栽培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亞熱帶地區,木薯是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的第五大作物。它在作物布局,飼料生産,工業應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爲廣泛種植的主要的加工澱粉和飼料作物。
木薯的各部位均含氰苷,有毒,鮮薯的肉質部分須經水泡、幹燥等去毒加工處理後才可食用。由于鮮薯易腐爛變質,一般在收獲後盡快加工成澱粉、幹片、幹薯粒等。木薯主要有兩種:苦木薯(專門用作生産木薯粉)和甜木薯(食用方法類似馬鈴薯)。加工後食用,爲當地居民主要雜糧之一。
用量:要因用而宜,適量就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466625.htm
可樂的焦糖色素致癌?
【24drs.com】消費者團體的送檢報告發現,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汽水中有一種焦糖色素會讓實驗室的動物致癌。
這種化學物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簡稱4-MEI)不是天然的焦糖成份,而是透過含有氨的化學過程所產生的。雖然研究顯示4-MEI會讓實驗室的動物致癌,但還不清楚是否為人類的致癌物質,以及汽水中的含量是否會有所威脅。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在去年2月份向FDA陳情,要求禁止使用這種焦糖色素,也希望能重新定義焦糖色素或是製成焦糖色素的亞硫酸銨法。CSPI的執行董事Michael F. Jacobson表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4-MEI含量是加州政府規定基準的數倍,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得到FDA的默許,讓數百萬名美國人接觸到這種致癌的化學物質。
FDA表示,他們已經在確認汽水與其他食品中,這種焦糖色素的實際使用量以及4-MEI的含量,但並不認為大多數人要擔心這件事,因為一天要喝超過1千罐汽水才有可能達到研究中那個與老鼠罹癌有關的使用量。
可口可樂公司針對CSPI去年的請願案表示,CSPI的聲名不負責任地暗指飲料中所用的焦糖不安全,惡意地增加消費者對致癌的關切,事實上,研究顯示,他們所用的焦糖並不會致癌。
美國飲料協會表示,CSPI是危言聳聽且極不道德的,科學上並未顯示食品或飲料中的4-MEI對人體健康會有影響。
CSPI表示,雖然4-MEI有風險,但威脅還不及汽水中會讓人發胖的高果糖玉米糖漿。
資料來源:
http://www.24drs.com/webmd/chinese_t.asp?page=1&who=091e9c5e809ebf5c 2012-08-28 12:56:28
舉世罕見診斷困難催芽劑+肉毒桿菌 雙毒致死?2011-08-24 中時
南投四死命案離奇,連毒物專家都相當吃驚!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迄今國內、外均未見過雙毒物中毒案件,他說「一種就已經要命了」。不過,光肉毒桿菌中毒,卻無法解釋四人死因,林杰樑研判,四人可能或多或少都遭雙毒物汙染。然而,雙毒物中毒的診斷,難度確實很高。
林杰樑日前曾參與疾管局內部討論,從臨床症狀與病理解剖化驗結果比對檢視,發現四人中有兩人血清中有肉毒桿菌,而僅有一人呈現催芽劑中毒導致的抽搐、腳弓反張等症狀,也有兩人呈現催芽劑中毒引起的水腫,而患者送醫後緊急插管治療,最後卻仍死亡。林杰樑認為,若是單純的肉毒桿菌中毒,不應插管還救不回來,這些都足以說明案情是相當複雜。
林杰樑研判,四人可能或多或少都遭雙毒物汙染,只是受哪種毒物影響較多,例如死者若飲下毒酒較多,受催芽劑影響較大,就出現抽搐。
針對法醫研究所指出死者體內葡萄催芽劑濃度低一事,林杰樑指出,催芽劑當中的「2─氯乙醇」容易被胃代謝成「氯乙醛」,因此死者體內葡萄催芽劑濃度低可以理解,重點在於調查單位應研究其代謝物「氯乙醛」高低才對。
林杰樑研判,當時毒物是混在米酒裡,而酒精是催芽劑最好的解毒劑,在飲酒好幾個小時後酒精退散,毒物症狀才發作。
嫌犯向警方供稱在米酒中加入致命催芽劑劑量僅十CC。林杰樑則認為,據國外研究,催芽劑量致死量為每人約廿CC,推估米酒中被添加劑量可能更高;而肉毒桿菌致死率也高,該案食物可能都已被吃下肚,因而沒找到相關食物遭肉毒桿茵汙染證明,但研判為易受該菌汙染的醃製類食物。
信義鄉四死疑點多 初判肉毒桿菌惹禍【聯合報2011.07.22
南投縣信義鄉一鄉五死命案,羅娜村死者史達海被「研判」胰臟炎、蜂窩性組織炎引發敗血症致死,田福榮、林敬儀兩對夫婦的死因,傾向肉毒桿菌,家屬反應大不同。
承辦南投地檢署檢察官黃建銘強調,目前只是法醫研究所和疾管局專家前晚討論三小時後初步的「研判」,確定死因要等廿六日法醫研究所的最後報告,死因尚未確定前,未排除任何可能。
黃建銘表示,林敬儀、王美永、田福榮、伍曉珍兩對夫妻,「傾向」肉毒桿菌死亡,但全部樣本得再做微生物學檢驗才能確定。至於原先鎖定神經毒,為何轉向肉毒桿菌?他說,是經過疾管局等單位天天進行比對和培菌而出的「結果」。
毒物科醫師:肉毒桿菌非主嫌 是幫凶【聯合報2011.07.22
法醫研究所委託疾管局檢驗信義鄉死者一百多件臟器上檢體,上周疾管局公布五人排除破傷風桿菌感染,昨天再公布兩對夫妻血清初步檢驗結果,有肉毒桿菌毒素反應,但仍需等微生物培養,廿六日才能確定結果。
肉毒桿菌素中毒者,主要症狀包括吞嚥及說話困難、視力模糊、眼皮下垂、肌肉無力麻痺及瞳孔固定等,並不會有死前詭異微笑;與一鄉五命死者肢體緊縮等神經症狀不太一樣。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肉毒桿菌毒素作用需八到卅小時,視力模糊、吞嚥困難症狀會慢慢出現,不會來得快又猛,也不會猝死或角弓反張,只要到醫院時尚未斷氣,插管多能救活。國內外都未看到肉毒桿菌素中毒快速死亡的報告。「應有其他主嫌,肉毒桿菌毒素可能只是幫凶。」
「不覺得像肉毒桿菌素中毒。」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也說,死者與臨床症狀實在不太符合,她覺得「有點怪怪的」。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認為,不排除是前所未聞「特異種」肉毒桿菌素,才導致死者中毒症狀與傳統肉毒桿菌「完全相反」。林杰樑解釋,死後一至三小時、身體會僵硬,四十八小時內肌肉就會放鬆,法醫在三天後才解剖,無法看到角弓反張症狀。
毒的世界 科學還沒完全破解【聯合報2011.07.18
南投縣「一鄉五命」疑似中毒死亡案,西醫和中醫一致推測疑因誤食天然毒物的可能性最大,台灣野外有毒植物數十種,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驗出來。
彰化基督教醫院毒物科醫師蔡宗憲說,原住民伍曉珍先到彰基急救,到院時已重度昏迷,心跳、血壓緩緩下降,瞳孔縮小,有心肌梗塞,她的丈夫田福榮昏倒後,也是心跳、血壓下降導致心衰竭,卻沒心肌梗塞;兩人共同徵狀是心肌變差,很可能是天然毒物造成,有些毒物迄今科學無法化驗出來。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師廖文杰說,有毒植物雖多,但大部分需服用相當數量才會短時間內發作和死亡,信義鄉五名鄉民吃過飯後廿四小時內猝死,應是攝食少量就會中毒的強烈毒物造成。台灣高山有毒植物之中,馬錢子、烏頭、木鱉子等強毒植物較有可能造成猝死。
他說,烏頭的毒性類似中藥「附子」,必須高溫炮製降低毒性,絕不可生食,烏頭有強心溫陽的藥效,用在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心臟病,中毒後肢體麻木;木鱉子與馬錢子的果實都含番木鱉鹼,木鱉子毒性較「溫和」,中毒症狀與馬錢子徵狀相同。
廖文杰認為,有些毒菇也是神經毒,因國內研究不多,中藥、草藥非常少用到,大家所知有限,如果是吃到不知名的毒菇,很難解開中毒之謎。
彰基中醫部藥師楊佳蒨表示,台灣有紅花八角、白花八角,兩種野生八角,果實跟滷味用的八角茴香相似;紅花八角又稱台灣八角,植物分類上是茴香科八角屬,白花八角是木蘭科莽草屬,紅花、白花八角都有毒。
竹山秀傳醫院中醫師楊惠勝說,中醫把神經毒分為外風與內風兩種類型,內風是體寒、體熱或虛弱等引發中毒,死者都是青壯年紀,不太可能是體弱中毒;外風可能是身上傷口細菌感染,產生神經中毒或食物中毒,但是法醫剖驗又驗不出來,「實在很古怪!」
信義鄉離奇死者 致命毒素太神祕 在列管毒物外2011-07-15 中國時報
信義鄉民猝死案震驚社會,但致命毒素迄今未明朗,甚至在列管的八○一項化學毒物之外!南投地檢署檢察長朱坤茂表示,他也希望盡速了解真相,但新發現的致命毒素,還需時間培養細菌,比對吻合才能確認,急不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洪東榮分析說,很多種細菌、病毒都可能產生神經毒素,肉毒桿菌、黴菌都有可能,水中某些螺類也會造成神經毒性,但真相如何,只有靜待所有檢測結果出爐。
朱坤茂指出,法醫研究所就台灣八百零一種曾發現的列管化學毒物,逐一比對,竟然沒有一項吻合,可見清查的難度之高。
朱坤茂坦言,現在的偵辦進度掌握在三個檢驗單位手中,分別是法醫研究所負責病理、化學毒物,疾管局追查流行病,食管局調查食品及病毒;但是細菌培養、微生物檢驗都需要時間,還要和生物檢體比對吻合,才能確認致命原因,在此之前催促和揣測都無濟於事。
承辦檢察官黃建銘表示,他非常感謝法醫研究所等三個單位的協助,但要給他們時間,「新毒素」細菌培養、化驗最快需要六天時間;整個解剖化驗結果則預計七月廿六日出爐,現在只能耐心等待。
離奇5死案 檢:化驗結果為準【中央社2011.07.12
南投信義鄉離奇5死事件,排除馬錢子等毒物中毒及破傷風致死後,案情更顯撲朔迷離;對於往後的偵辦方向,南投地檢署檢察長朱坤茂表示,以化驗結果為準,秉持科學辦案。
信義鄉自強村菜農林姓夫婦與受僱採收蔬菜的新鄉村田姓夫婦,5日晚間一起在林家用餐後,翌日凌晨突然離奇死亡;4人死因未明,8日清晨又傳出同鄉羅娜村史姓男子也疑似中毒暴斃,2起離奇命案接連,引發山區部落惶惶不安。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法醫解剖5名死者檢體化驗,結果10日下午公布,排除馬錢子、有機磷、納乃得、毒鼠強、甲醇、氰化物等毒物中毒;今天下午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公布部分檢驗結果,再排除破傷風致死。
朱坤茂上午特別上山探望5名死者的家屬,並實地勘查2對夫妻5日當晚一起用餐的林姓夫婦住家,指示警方務必保留現場完整,避免遭致破壞。
對於這2起離奇死亡事件仍成謎,朱坤茂下午回到地檢署後受訪表示,檢方偵辦仍以未來化驗結果為準,秉持科學辦案。 2011-07-28 12:04:24
「馬」上陣清理戰場 為風暴收尾 2011-06-09 中時
塑化劑風暴延燒大半個月,馬政府近日應變層級瞬間飆高,從政院跨部會議「升格」到國安高層會議,戰術策略著眼於速戰速決、快刀斬亂麻,一方面要減緩民怨,更要避免塑化大火「灼傷」選情。
馬吳點火 全台同步銷毀塑毒商品【聯合晚報 2011.06.12
馬總統今天由行政院長吳敦義等人陪同,銷毀首批受汙染的果汁粉產品。外界形容這場銷毀塑毒商品行動,有如複製1839年林則徐燒毀鴉片的宣示意義,而全台各縣市上午也同步有銷毀動作。
板檢偵辦毒塑案 曾勇夫評甲上【中央社 2011.06.24
法務部長曾勇夫今天視察板橋地檢署,聽取偵辦賓漢公司製作含塑化劑起雲劑案簡報後表示,在短時間內,該查扣的都查扣,該聲押的人都聲押,評分「甲上」,將報請專案表揚。
進口原料意外含塑 捲心酥下架 2011/06/08中央社
新莊某知名捲心酥也傳出含塑化劑DEHP,經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發現,捲心酥原料多進口且非昱伸或賓漢下游廠商,疑因容器影響所致,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業者已先行下架。
昱倫代工柔妍膠囊 上游原料出問題 聯合報 2011-06-03
中油生技經銷的「柔妍膠囊」,被驗出含塑化劑DBP,台中檢方昨天前往代工的昱倫生技稽查,查出問題原料以色列「紅藻萃取物粉末」來自優活醫藥生技,指示將原料、產品封存。
中港韓泡麵醬料受汙 御品皇超標53倍 2011-06-11 旺報
香港清查市售的中國製泡麵,發現4款泡麵中的醬料也含塑毒,當中有香港、中國及韓國等外國品牌。
製藥公會:港澳驗出塑應與容器有關 2011-06-05 中國時報
台灣藥品接連在港、澳被驗出含塑化劑,重創本土藥商信譽。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發表聲明,強調國內藥品製程絕未添加起雲劑。呼籲,民眾應遵守醫囑按時服藥,千萬不要因為莫名的恐懼自行停藥,以免傷害健康。
世衛:塑化劑無立即危害 學者批名嘴亂扯【聯合報2011.06.08(楨: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共犯!)
塑化劑風暴延燒,電視談話節目也跟這個議題繞,食品學者認為,連WHO都認為塑化劑不致有立即危害,但許多電視名嘴不專業,談論內容誇張,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管制,以免造成國人恐慌。
塑毒偵結 昱伸賴俊傑求刑25年
起訴太快?彰檢:因重大毒害 續追下游廠商
昱伸下游16廠商 列被告
一罪一罰 算出數億罰款
昱伸負責人賴俊傑妻舅 戴口罩調塑毒
昱伸與金童叫貨有暗號 SD就是DEHP
下一波賓漢案 刑度比照昱伸
賓漢公司一家四口 全求重刑
塑化劑供應商桶貼警語 拆穿賓漢謊言
手寫配方 檢方:賓漢早知塑毒
湶鑫負責人 求刑三年半
湶鑫勒令停工3天 建議廢工廠證
未列特殊重大案件 特偵組:地檢署偵辦更有效
板檢偵辦毒塑案 曾勇夫評甲上
明天終止日 邱文達:攤販學校追查重點
終止塑化毒 開罰沒驗證5類商品
廠商自清 提證明、切結 二擇一
全面動員終止黑心劑 衛署:架上產品絕對安全
D-DAY全台「塑」清 四劍齊出
D-Day全台掃蕩 衛署:兩周終結毒塑
D-day 過後才是硬仗開始
吳敦義:D-Day沒破功
超商飲料業績回穩
台處理明快 大陸消費者肯定
府方:專案處理等同啟動國安機制
府院行動 馬跨部會滅火 吳周五立院報告
馬今召開國安會議
政院終於動起來了!
「馬」上陣清理戰場 為風暴收尾
吳揆指示本周內完成5大類查驗
馬吳點火 全台同步銷毀塑毒商品
掃完塑毒 訂塑化劑執法基準
化學物質管制比照歐盟 農場管到餐
食品負面履歷 9月起試辦
塑化劑事件後…衛署:食品環境更安全
揪細節裡魔鬼 馬:向楊技正致敬
揪塑毒一衛署技正楊明玉獲一等獎章
第三家黑心供應商? 檢調否認
DNOP更毒 衛生署:目前未檢出
八類塑化劑加嚴列管 DEHP升為第一類
食衛法修法 最重罰千萬、關5年
財部:廠商沒責任 才能退稅
民憤?民粹?不退稅!
添加劑祖師爺市占五成 江師父身價四億
被影射塑毒始祖 江茂盛揚言自殺(楨:装死啦)
D-day:食品界被兩名學徒打敗之恥
隱匿資訊 賓漢遭撤照、凍結存款
昱伸急脫產 託人領百萬遭彰檢攔截
監所卡安全?昱伸老闆撤具保聲請
誰通風報信 搜索昱伸帳冊全不見
烘焙業遭塑 問題原料遍全國
查問題果醬 鎖定夜市10元麵包
可疑蛋糕下架 烘焙業績掉一半
甜點也塑到 辦桌喜宴全淪陷
毒醬 恐波及糖果、汽水、冰淇淋
下游早知? 賓漢客製起雲劑
檢:賓漢確知DINP有毒
摻起雲劑 一個烘焙業界都知道的秘密?
屏科大研發:果皮萃取果膠 才起雲劑半價
學者業者批:老字號協成 辜負了大家
士林夜市、五星飯店 也用毒果漿
塑毒果汁 師大夜市多店進貨
卡車滿載果汁落跑 金果王滅證?
有早餐店進貨 金果王隱瞞
塑化劑風暴 逢甲、東海夜市也淪陷
金果王想滅證 父收押子交保
金果王老闆 五股大地主涉逃稅
金果王明知有毒仍出貨 又爆8塑毒果汁
波及餐飲上千家 開元毒汙飯店、園區
開元戀奶球 市占率逾8成
大飯店中箭 要向開元討公道
廠商真無辜嗎?
全台哪個人 沒喝過毒飲料?
家中塑毒濃度 台灣冠全球
DEHP傷精子 高科大研究登國際
成大教授:台灣過度塑化 自我覺醒吧
改變生活習慣 遠離塑化劑
好習慣讓自己更健康
塑化劑是大家想出來的
塑化劑風波不要杯弓蛇影
矯枉過正 啥都不敢吃?
「濃縮果汁」 沒有一樣水果做的(楨:分子廚藝呢?另參本館:《吃的後現代》)
董氏:成分標示果子醬…就是起雲劑!
塑化劑怕怕 現榨現泡飲料熱賣
市售百分之百果汁 多非原汁
是否鮮榨 價格會說話
飲料銷量全年恐掉三成 損失上看150億元
昱伸東莞子公司 昱延也出包
出口須附證明 MIT形象大傷
出關加強檢驗 搶救台灣貨 我向十五國提說明
塑化劑衝擊 21%陸胞拒買台灣飲(另參本館:真有哈台族?)
台灣924項產品 大陸列黑名單
台灣名品展貿協登陸掃毒名
塑化劑風暴 食品業大陸參展受阻
排隊人潮變少 英珍奶商阿塞德:台形象大傷
生技產業 出口錢景蒙陰影
製藥公會:港澳驗出塑應與容器有關
兒童用抗生素安滅菌含DIDP各大醫院停用
有證明才能賣! 商品檢驗塞爆了
散彈打鳥? 檢驗資源用在刀口上
昱倫代工中油柔妍膠囊 上游原料出問題
進口原料意外含塑 捲心酥下架
中港韓泡麵醬料受汙
「毒劑錠」餵兒 痛心媽媽求償
塑害求償?產險業:難理賠
團體訴訟 消基會:行不通
消保官:沒有具體損害 求償不易
消保會助民求償 食品大廠也要告
塑毒害人 消基會串連民眾求償
衛署:將提供證據
塑毒求償 僅統一願調解
消保基金草案 最快8月送立院 2011-06-25 12:10:13
誰打著正義 冤案傷口灑鹽?
【聯合報╱陳宏達/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主任2011.05.30
為善的力量,也會是為惡的力量。
極端的正義,也會是極端的不正義。
辦案就像剝洋蔥,有時令你落淚,有悲憫、同理心的檢察官,才會認真去查,才可能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就能發現早在十五年前軍中不法真相。
激情與民粹統治著我們的社會,但都打著「正義」之名,搞得是非不分、法理難明。
大言不慚的政客、名嘴、律師…,這十五年來為江案平反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大家可以去問問他(她)們?時效完成,何以致之?監察院也可以好好查一查過去標榜人權保障的高官及單位相關紀錄,究竟為本案貢獻了什麼?
當年躺著睡覺的「不作為犯」,竟能昧著良心,厚顏無恥指責那些不眠不休工作、平反沉冤的人「卸責」、「官官相護」、「悖離天理國法」…,這就是他們口中所謂的「轉型正義」嗎?翻翻他(她)們的抽屜、鐵櫃裡,也許還塵封著江爸爸奔走、投遞的血淚陳情狀啊!其間只要有一個人對本案真正用心以對,相信結果一定會不一樣…。
民意有時只是一種情緒,對於爭議問題必須理性以對、依法而為,不能只憑感覺辦案。當年江案不是就在這種「眾人皆曰可殺」的氛圍下,一步一步走上絕路嗎?少數政客、名嘴、律師,不應一再消費江案、挑撥操弄,故意在傷口灑鹽。不要假「道德」之名,再去做不道德的事。
不要假「正義」之名,再去做不正義的事。
不要再欺騙人民了!
縱然天塌下來,每個人也應秉持良知做該做的事。
「政府也不能老拿社會觀感做決策,畢竟台灣是法治社會」,這是昨天經濟日報社論裡的一句話,評論投審會駁回私募基金收購國巨的案子。此案在金融圈引起議論紛紛,的確社會觀感不佳;但專家也指全案依法申請,雖有疑慮但尚無不法,政府的行政裁量權未必服人。所以這篇社論建議,除非將社會觀感化為明確的法律,否則市場參與者將無所遵循。
一般民眾對一收購案未必有興趣,但「社會觀感」威力萬鈞,已是有目共睹。不管什麼事件的輿論反應,一旦冠上這四個字,決策者幾乎馬上俯首稱臣,隨著「民意如流水」而漂流。「政府依社會觀感做決策」的現象,已引起越來越多人注意,擔心施政過度討好民意。
例如,教育圈裡,老師們一團怒火,因為教育部訂教師工作守則,要求教師待命接聽家長電話;表面看來是關心家長意見,但現今教師專業尊嚴被踩得很低。司法圈裡,社會抗議恐龍法官而促使「法官法」加速立法,但也有法界人士提醒尊重依法判決的底線,不要給法官形成「依民意判決」的不當壓力。其他從健保改革到號稱「庶民經濟」的各種大小政策,無不打著民意的招牌,難怪有人譏諷,社會觀感已成台灣特殊的「行政指導原則」。
社會觀感是雙面刃,政府施政順應民意,本來不是壞事。但很多決策應奠基於專業權威判斷,且顧及社會整體發展利益,遇反對意見時須向民眾理性說服,而不是輕易屈服於喊得很大聲的民粹力量。馬政府上台未久即遇上莫拉克風災,當時官員的疏遠反應引致「社會觀感不好」,從此政府猶如被這幾個字套上了緊箍咒。馬總統本人尤其在意,從勸阻大老宴請陳雲林到檢討大法官提名原則,幾乎言必稱社會觀感。風氣所及,行政部門整天忙於蒐集輿情和即時回應,政策搖擺固然以民意為名,現在連行政裁量權過當都拿社會觀感當擋箭牌,這現象不有點危險嗎?
凡事被社會觀感牽著鼻子走,如何展現執政者的領導力?馬政府應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江國慶案在今日 恐怕還是冤死【聯合報╱高源流/媒體工作者2011.06.18
被誣指性侵殺害女童,而遭判死刑槍決的江國慶,是件值得參酌的血的教訓。請大家思考:江國慶當年是否也是在這種人人喊殺的社會環境下,被受到輿論壓力的軍方胡亂判以極刑的?萬一我們的法官在這種社會壓力下審判,該判無罪的不敢判無罪,那麼江國慶案即使發生在今天,恐怕他還是只有被判死刑,冤死的份。
再請問大家:如果性侵害案都一定要重判,法官沒有審酌刑輕刑重的空間,那麼我們的性侵害防治法,是不是乾脆規定某種犯行判死刑,某種犯行判無期徒刑,法官審判時,也不必注意調查被告有利的事證,判決時也應排除刑法有關情堪可憫,減輕其刑法條之適用,只能重判?如果性侵害案一定要判有罪,才不是恐龍法官,那麼現行三審制是否改成一審審結制?
我了解現在的司法界,確實有不少離人民感情很遠的法官,他們的審判品質確實有問題。不過,現在這種義和團式的狠批恐龍法官風潮,情緒掩蓋理智,只是反而把這個社會真正的恐龍本性,暴露於外。
不少民代遇到自己人涉嫌不法,就會搬出無罪推定之說,強調在法院有罪確定判決前,都應推定無罪。但是,只要有性侵案告訴人投訴,民代就完全接受告訴人的想法,猛批別人不是。
新聞記者遇到性侵案,就忘了寫新聞應該保持中正、平衡及客觀的專業與良知,恣意將告訴一方的說法視為真實,偏頗的報導被告一方如何犯案,甚至濫用證據確鑿的字眼在仍爭訟中的案件。請問:這樣的民代,這樣的記者,是不是恐龍?
了解司法界的都知道,順應輿論判決的法官好當,憑良心判案的法官難為。如果這一波批恐龍法官的聲浪不能適可而止,我請大家想像一下,我們的法官們萬一都被罵成了只敢判有罪的法官,那麼我們的法院成了什麼?屠宰場?被告終結者?
恐龍原來是烏龍【聯合報╱黑白集 2011.06.20
鬧得沸沸揚揚的宜蘭地院院長黃瑞華辭官案,事隔一周,案情大逆轉。原來,黃瑞華自己受被害人家屬誤導,冤枉法官陳嘉年的處理在先,又錯怪司法院輕縱在後。恐龍法官,原來是烏龍院長塑造出來的。
黃瑞華在此案兩度犯了致命的錯誤:其一,是未確實查證真相,僅憑家屬的口述,即認定法官陳嘉年處理性侵案不當;其二,未認真檢閱司法院的討論,僅憑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即設想人審會刻意偏袒與輕縱。亦即,黃瑞華兩次震怒,都是在錯誤資訊下作了過當的反應,導致媒體和社會輿論都跟著她偏失了準頭。
性侵案受害少女家長錯把檢察官及公設辯護人誤指為「法官」,這是市井小民對訴訟的生疏所致,錯誤難免。但黃瑞華身為院長,在指責手下法官失職前,至少要檢視庭訊錄音帶還原現場實況,才知當事人應負幾分責任。司法院人審會就是在詳閱過程後,認為陳嘉年確有「小疏失」;而黃瑞華卻是在向社會「公審」了陳嘉年和司法院之後,才去聽錄音帶。 2011-06-25 12:15:29
(楨:理盲又濫情的呆歹彎之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對毒奶/毒飲之評又重蹈:川震時重批中共/ 88水災時又褒中貶台!另參本館:中國黑心奶粉 臺灣毒奶症瘊群)
社論-如此罰則 黑心食品業者當然不怕2011-05-27 中國時報
含塑化劑的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也銷往國外,風暴之大,已經與三年前的「三聚氰胺毒奶事件」不相上下。(楨:台灣也成為黑心食品的輸出國)
相對於大陸對三聚氰胺的處理,最後黑心業者是被槍斃,我們卻是直到媒體批露罰則太輕後(楨:食管局局長康照洲早在TVBS李濤節目說可一案一罰卅萬累加無限了!),政府才想到可以採一案一罰方式,加重業者責任。
另參本館:天災?人禍?
年前貼篇大陸的雪災資訊,待年後來檢驗中共能否再演上世紀末抗洪,化危機為轉機的成功經驗。
不用待年後吧!現已見中共中央專制獨裁政權抗雪救災的效率,這才是正港的危機處理能力,不像前評<啥是危處能力>所言的「比誰奸巧、會耍嘴皮」危處能力。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3029209
另參本館:《政府危機管理的傳播學研究》
在2008年中國大陸接連發生華中雪災、314拉薩事件、512川震、華南水災等之際,讀高世屹的博士論文(社科院新聞所)《政府危機管理的傳播學研究》(山東人民,2005),別有一番心得。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0258168
另參本館:88水災
看到媒體名手名嘴近日來有關88水災的批評,實感民粹幽靈仍盤据台島上空(李陳時是由上而下,馬時則由下而上:人民本有權宣洩感受,但媒體名手名嘴也請多少依專業依事實而評吧!)
若從救災專業來論,民主台灣的官員應會羨慕專制中共官員可專心於救災,而不必浪費寶貴時間精力應付不依專業事實卻好亂批的霉體冥手酩嘴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3663727/
另參本館:中共的救災能力
(88水災之)搶險救災 看看美軍解放軍【聯合報╱周守訓/國民黨籍立委09.08.13
緊急撤離140多萬人 大陸救災有章法>中時09-08-11亓樂義
臺灣各方批評臺軍救災不力 要求向解放軍學習 2009-08-14臺海網
(88水災之)災難外交學【聯合報黑白集09.08.15
(楨:錯在沒讓他人(含小額捐款/物,物更劣且不合災需)炫耀小惠之虛榮愛心)
專家:國外搜救隊 幫助有限>中時09-08-13楊宗灝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25134
陳冲領軍查辦 控制風暴損害!【聯合報2011.05.28
行政院副院長陳冲表示,五月十九日第一時間召開危機處理小組會議,立刻決定進行損害控管,向民眾公布相關資訊,衛生署也立刻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署長擔任指揮官,統合部會力量,逐日採取相關必要作為。
塑化劑風暴五天後,衛生署長邱文達昨日首度現身並宣布,凡使用昱伸起雲劑產品,都須下架回收;對於外界質疑「人間蒸發」,他強調,他非常重視這起食品安全事件,若社會要署長出面安定民心,「我會全力以赴」。
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下周二凌晨起,相關產品業者若提不出不含塑化劑安全證明,不能上架,違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罰新台幣六至卅萬元。 (可告過失致死,最高30年刑)
環署:列食品施檢 才有用【聯合報2011.05.28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昨天抨擊塑化劑應列為第二級毒性化學物質,若製造販售都需登記,就能減少憾事發生。
環保署毒管處處長林建輝則認為依過去經驗來看,即便列為第二級毒化物,與塑化劑違法使用仍是兩碼事。林建輝指出,塑化劑每年申報量兩百二十萬噸,假如業者有意違法添加在不得添加的食品中,就乾脆不申報或夾雜在工業用申報量中「虛報」,抓不到根本罰不了。重點是應將DEHP列為食品應施檢項目(楨:列的完嗎?),才能防範吃下肚。
相關新聞
31日黑心起雲劑終止日 安全才能賣
廠商自驗 衛署核可才算
六種塑化劑 列食品常規抽驗
食品添加物 強制GMP認證
毒噩夢 何時醒?【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特稿 2011.05.27
食品被「加料」塑化劑,已有一百多項市售產品遭殃,民眾恐慌愈來愈深高,國衛院今天推估的風險可能更令家長心驚,小朋友、青少年每天一瓶遭污染的運動飲料,生殖器及功能異常的比率將提高至六至八倍( 台人體內塑化劑濃度美國的5倍 )。
另外,除了起雲劑,其他各式各樣的食品添加物,會不會也有為了壓低成本,黑心添加工業用原料?主管機關也有必要全面清查。
(楨:查禁的完嗎?有下面這些歹商/呆人,別說民主歹彎無法强制所有食品/業者必須有照才能上市,也做不到專制中共集訓幾百萬食品業者每人每年不少於40小時的課程/違法者可判死刑!)
新 聞 提 要
賓漢和昱伸 「毒」出同門師兄弟
塑化劑風暴 掀開食品界共犯結構
食品業者 不能出賣靈魂
未被檢驗的歷史餘毒
食品業者提國賠 做賊喊捉賊!
超商反彈 指衛署決策粗糙
政策反覆沒公文 業者:無所適從
泡沫紅茶也列管 小販:亂搞
廠商受拖累 回收產品喊不公
還有什麼沒塑化? 民眾草木皆兵
成大專家:台灣乳癌率飆升 與塑化飲料有關(楨:不孕/少子化呢)
陸:近3年未進口昱伸起雲劑
陸最高院:毒食品奪命判死刑
(回應:老共處理此事件反應 快 ! 準 ! 很 ! 令人佩服 !!
支那人沒有人權觀念,草菅人命骯髒不文明不衛生,我們台灣人不要學支那人
出事時 兩岸司法制度政策 誰優誰劣 效率高下已明分曉 !)
(楨:在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理盲濫情下,偶有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之評,何用?另參本館:沒直接證據又如何 司法巫師 )
在「國人皆曰可殺」的氣氛中【聯合晚報社論 2011.05.27
最近引爆社會轟動的兩個大案子,江國慶冤死案和塑化劑黑心食品案,確實可說人神共憤。
民氣可用,現在各方激憤建言;修法提高罰則,延長追訴年限,乃至以殺人罪議處等等,希望還以社會正義。當然除惡務盡,但法治社會,制度變革不能恣意乘著社會情緒飛揚,還是要回到理性之路對症下藥。 2011-05-29 12:20:48
台灣孕婦體內塑毒超濃>中時08.01.07林倖妃
台灣號稱塑膠王國,但學者最新研究發現,無所不在的塑膠可能嚴重危害我們的下一代!一項研究發現,國內孕婦體內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代謝物濃度過高,為美國孕婦的四到十三倍。塑化劑是環境荷爾蒙,會干擾腦下垂體運作,導致孕婦甲狀腺素分泌過低,恐影響胎兒中樞神經和生長。
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和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郭育良接受國科會委託,針對塑化劑在環境流布和人體影響進行調查,第一年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為國際第一份塑化劑對孕婦甲狀腺影響和胎兒發育的研究。
該份研究由成大醫院婦產科蒐集七十六位必須做羊膜穿刺的孕婦羊水和尿液、血液,分析其體內鄰苯二甲酸酯類的五種代謝物濃度,包括鄰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乙酯、二丁酯、二酯等,了解孕婦體內濃度和甲狀腺素分泌狀況。
李俊璋表示,一般來說,孕婦的甲狀腺素分泌濃度一旦過低,就可能影響胎兒。經檢測發現孕婦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愈高,甲狀腺素分泌就愈低,兩者呈明顯相關,約有一半左右孕婦懷孕期程內,甲狀腺素都低於低限,在學理上可能影響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
經過精算,郭育良說,台灣孕婦體內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平均濃度為美國孕婦的四到五倍,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更高達十二到十三倍。一般胎兒八周開始出現甲狀腺受體,十周出現甲狀腺,自廿四周到出生間逐漸成熟,在母體時需要媽媽分泌甲狀腺素支援協助。
鄰苯二甲酸酯類為添加在PVC塑膠內以軟化塑膠的塑化劑,屬環境荷爾蒙。李俊璋說,若母體內濃度過高,主掌中樞神經系統的腦下垂體會誤以為已分泌足夠的量而停止釋出甲狀腺刺激素,造成孕婦體內濃度低下,母體分泌不足對胎兒的影響可想而知。
該份研究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三年,參與研究的孕婦都已生產,孩子約一到二歲。李俊璋說,目前尚未看出對嬰幼兒的明顯影響,但因中樞神經發育不良或發展遲緩需時間驗證,正持續追蹤了解。此一研究發現對國內充斥塑膠的環境是個警訊。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林倖妃
成大和台大研究發現,孕婦體內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偏高,學者指出,部分塑化劑用做化妝品和香水的「定香劑」,指甲油中也有類似的成分,加上國人常用塑膠容器盛裝食物,這都是造成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過高的主要原因。
成大和台大聯手進行孕婦體內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濃度研究,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表示,研究七十六位孕婦體內鄰苯二甲酸酯類中的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都低於美國孕婦,但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高出許多。
化妝品銷售員濃度也較高
李俊璋說明,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主要用在軟化塑膠,增加塑膠製品韌性和延展性;也用作化妝品、香水和髮膠、沐浴乳等含香味製劑的「定香劑」,以避免添加香料快速釋出。歐美的研究發現,七成左右化妝品都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妝品銷售員體內的濃度更遠高於一般人。
李俊璋說明,從成大及台大的研究,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兩種化合物,主要用在化妝品和香水類等製品,美國女性使用化妝品比例高,孕婦體內濃度高於台灣孕婦的結果不令人意外。
至於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李俊璋說,目前所知主要添加在指甲油內,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則大量用在和食物有關的容器,如盛裝熱湯、熱食的塑膠袋及塑膠碗。
冷飲塑膠杯也會微量釋出
即使不是熱食,裝冷飲泡沫紅茶的塑膠杯也會微量釋出塑化劑,而超商販售的便當多以塑膠盒盛裝,只要進入微波爐微波,更會大量釋出融入食物內,再進入人體。相對於美國微波食物相當興盛,卻不會動輒以塑膠製品盛裝,因此台灣孕婦體內DEHP濃度才會高出美國孕婦十二到十三倍之多。
塑膠容器微波後大量溶出
李俊璋說,目前正針對二歲到八歲已出現第二性徵的早熟女童進行研究,初步研判塑膠容器微波後,鄰苯二甲酸二酯會大量溶出,並釋出空氣中和灰塵結合。目前檢測到國人室內灰塵的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含量確實偏高,其次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孩童對灰塵較無抵抗力,易讓含環境荷爾蒙的灰塵進入體內。但確實結果尚需進一步證實。
禁用? 環署近期跨部會研商>黃庭郁、林倖妃
學者研究發現塑化劑可能危害下一代,環保署說明,雖然已將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列為毒性化學物質,近期仍將進行跨部會研商,討論是否進一步管制。
而在塑化劑充斥的台灣環境,國人承受的風險確實較高。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表示,依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在塑化劑的毒性獲得確認、現有塑膠加工技術無法突破之前,仍允許添加塑化劑在部分塑膠製品中,但應要把重點放在避免相關物質的溶出上。
官員表示,衛生署的食品容器規範主要依循環保署對本體毒性的評估與認定。最具體的例子是,環保署公告PVC不得做為食品容器材料,衛生署會立刻跟進並公告禁用。至於塑化劑因本身毒性等還在研究中,衛生署會注意,也會跟環保署保持密切聯繫。
環保署表示,塑化劑屬於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近年來已經有諸多討論,環保署也積極進行管制,將塑化劑中最常見的DBP和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進口都要進行申報作業,以利於環保署掌控確認。
以外,環保署去年也明定,從今年開始,三歲以下兒童的玩具內不得含有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若遭檢出可罰款最高五百萬元。
環保署強調,若學者研究證實,食品盛裝容器、化妝品、香水等中的塑化劑確實對孕婦母體有危險性,近期將找研究學者和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跨部會研商,討論否有進一步管制或加嚴的必要,甚至完全禁用的可能性。
毒性化學物質 國際紛列管>林倖妃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塑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與穩定性,被用來作為塑化劑,日常生活中的塑膠產品,包括玩具、化妝品和汽車座椅等,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
雖然廣泛運用,但鄰苯二甲酸酯類對動物及人類生殖系統均有毒性,經證實高劑量下對雄性大鼠生殖系統具有顯著睪丸毒性,日本環境廳將DEHP及DOP列為疑似環境荷爾蒙物質,對人體內分泌造成干擾。
為確保民眾健康,環保署在八十八年即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管制。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在國內年製造量約十八萬公噸,年使用量約十萬公噸,在工業上廣泛使用於聚氯乙烯、聚丙烯及聚乙烯的生產,亦可做為可塑劑、塑化劑等用途。日常生活中的塑膠產品、管線、電線、汽車產品等都有,與民眾息息相關。
目前國際間已對鄰苯二甲酸酯類進行管制,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等均將其列為管制化學物質,歐盟理事會於二○○四年也通過禁止在所有的玩具和兒童用品中使用DEHP等三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
另外,在供三歲以下兒童玩耍並可以放進嘴裏的玩具和兒童用品中,禁止使用DOP等三種鄰苯二甲酸化合物。
環團籲外食備餐具 自救又環保>林倖妃、黃庭郁
陽明大學曾對一般人進行研究,發現國人體內的DEHP濃度約為美、德五倍。環保團體呼籲國人,外食最好自備容器,學者認為官方應定期追蹤檢測風險性高的物品。
陽明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曾針對超商便當進行研究,發現便當以塑膠盒盛裝,一個重量四百公克的便當加熱後,DEHP濃度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六三.一三%到九二.二○%。國人常以塑膠袋裝填滾燙熱食,只要溫度超過六十度,塑化劑就會溶出。
陳美蓮進一步蒐集六十人尿液樣本,年紀從廿一歲到六十七歲,檢驗尿液中DEHP代謝物MEHP濃度,並和大學生組及其他國家比較:美國人每西西尿液DEHP濃度約三.二奈克,德國人二.七奈克,台灣為十六奈克,約為美、德的五倍。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從所有研究都發現,有塑膠王國「美譽」的台灣,因大量使用塑膠製品,不僅危害國人健康,也侵蝕下一代。在法令未臻完備前,國人最好「自救」,外出自備餐具,同時謹記熱湯、熱食不要裝在塑膠袋中,以免讓塑化劑進入人體。
化妝品、髮膠和沐浴乳等含「定香劑」製品,由於定香劑成分和部分塑化劑相同,劉銘龍認為,政府應進行大規模研究,了解國人暴露途徑並評估暴露量,才能管制。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郭育良認為,政府應對國人可能暴露的途徑進行定期檢測並公告,讓國人了解自己承受的風險。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歐盟已禁止塑化劑添加在香水中,但不代表歐洲品牌香水保證無添加。產品輸出國只要符合銷售當地「本國規範」就可以,如果台灣沒有禁止使用,很可能還是會配銷到有塑化劑的產品。
顧健康 醫界:少用塑膠品>黃庭郁
國內孕婦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過高,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發育,醫界看法普遍趨保守。但一致認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屬環境荷爾蒙,不論對人體危害多寡,少用塑膠用品總沒錯。
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金源說,一般來說,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婦女不容易懷孕,並有月經流血量較多、容易疲倦、脫髮、肌肉容易疼痛與免疫水腫等症狀。懷孕後流產與胎兒死亡風險比一般孕婦高二倍,但現在已有藥物可有效補充,危險性已降低。
臨床遇到甲狀腺低下的孕婦,較常見是因為懷孕前因甲狀腺功能亢進而切除、或曾接受放射碘治療的患者。
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對胎兒的影響,徐金源說,胎兒與母親有各自獨立的甲狀腺,且透過胎盤提供給胎兒的量也有限,應不至影響胎兒發育或出生後的甲狀腺功能。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動物實驗認為環境荷爾蒙會影響內分泌功能,並可能增加卵巢、甲狀腺、乳房等相關癌症風險,最為人討論的就是可能導致男性不孕。
上述爭議已討論多年,環境荷爾蒙的健康風險相關性也越來越獲證實,但直接的健康危害迄今沒定論,主因是這些疾病成因牽涉層面太廣。例如若某位成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顯示可能因生活條件相對較差,以致須較常使用塑膠品,要探討的可能是整體生活形態,不能只看塑化劑。
長庚醫院產科主任徐振傑認為,台灣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比外國高的事實不讓人意外,因為國內各式塑膠製品太普遍,這項研究對所有懷孕中婦女都是很好的提醒。但不需要因此恐慌,期待研究後續繼續提供寶寶出生後的健康狀況,讓大家更瞭解到底是否影響胎兒發育
Q1.什麼是DEHP?
A1.DEHP為塑膠製品常用之ㄧ種塑化劑,無色、無味的液體。因可作為食物包材、血袋、橡膠管、化粧品及玩具的原料,一般的塑膠製品中通常可發現少量DEHP存在。
A2.DEHP毒性不高,屬於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可以模擬動物體內的天然荷爾蒙,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
A3.於猴子動物試驗之結果顯示,攝入的DEHP及其代謝物大部份會於24~48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
Q2.什麼是起雲劑?起雲劑有什麼用途?常用在哪種食品?
A.起雲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幫助食品的乳化,常添加在運動飲料及果凍,但也可能能用於優酪乳粉末等食品。
Q3.是否所有的起雲劑均會含有DEHP?
A.不是的。合法的起雲劑不會使用DEHP,除非不肖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及增加產品穩定性等原因,而惡意以DEHP取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Q4.我們平常就會吃到DEHP嗎?
A1.是的。因為DEHP用途廣,使得各國在工業上大量製造,因而對環境造成不小的汙染,DEHP可透過飲水、食物鏈等途徑而被我們攝入體內。
A2.依據各國包括英國、美國、瑞典、加拿大、日本、韓國及我國相關研究與調查結果,顯示透過飲食而攝入DEHP之情形普遍存在,國人每日自食物攝入DEHP的量約為1.029 mg。
Q5.經由飲食進入人體的DEHP會排出體外嗎?
A.會。此種塑化劑如果進入人體,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謝物會經人體的代謝途徑如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
Q6.DEHP的毒性為何?
A1. DEHP對動物的急性毒性低,在高劑量時會影響大鼠的生育系統與提高發生肝臟腫瘤之機率,但對人類影響為何,目前還未有科學證據證明。
A2.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DEHP歸類為第2B類致癌物,即確認為動物致癌物,但人類資料尚不充分。
Q7.什麼是「環境荷爾蒙」?
A1.環境荷爾蒙泛指「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
A2.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後,透過食物鏈再回到我們身體(或其他生物体內),它可以模擬體內的天然荷爾蒙,干擾荷爾蒙作用,進而影響身體內的最基本的生理調節機能,又環境荷爾蒙化學污染物可經由母乳傳給下一代,因此環境荷爾蒙可能會影響生物體的生殖機能與發育。
Q8.我國如何管制DEHP?
A1.我國環保署已於88年公告將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予以列管。
A2.衛生署亦參照國際間對食品塑膠包裝之管理規範,於99年11月22日公告修正「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增訂塑膠類中DEHP之溶出限量標準為1.5 ppm以下,而食品中則不得添加DEHP。
相關新聞
黑心老闆賴昱伸臉書文:塑化劑不會致癌
黑心老闆認錯:以前加DOP更毒 (四種塑化劑:DOP(鄰苯二甲酸二辛脂)、DEHP(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酯)、DMP(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DOP毒性最強,已被證實會影響人體健康,屬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其他三種是「疑似有致癌性」,都列第四類。)
坑人黑心貨整理【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life/itempage.jsp?f_SUB_ID=930
http://mag.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14036
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風暴【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news/itempage.jsp?f_SUB_ID=3782
戴奧辛汙染食品事件【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news/itempage.jsp?f_SUB_ID=4377 2011-05-28 12:08:39
醫療疏失 貝多芬鉛中毒身亡
【聯合報╱編譯陳宜君/美聯社維也納二十八日電】
奧地利法醫專家瑞特認為,樂聖貝多芬可能死於醫療疏失。
美聯社
樂聖貝多芬死於庸醫?維也納醫學大學法醫學系專家瑞特聲稱,貝多芬的醫師沃魯奇有醫療疏失,他不知道貝多芬有肝硬化,仍施用含鉛量過多的藥膏,導致貝多芬中毒身亡。
雖然有人質疑這項說法,不過毋庸置疑的事實是:貝多芬在一八二七年以五十七歲之齡去世前,長年重病。過去曾有研究認定貝多芬是死於鉛中毒,科學家在貝多芬的頭髮中驗出達到中毒含量的鉛,兩年前又在貝多芬的遺骨碎片中有相同發現,強化貝多芬死於鉛中毒的推論。
瑞特聲稱,他利用類似美國影集「CSI犯罪現場」的方法,對貝多芬頭髮進行長達數月的分析,發現貝多芬在死前數月,每次接受醫師沃魯奇治療腹部積水後,體 內鉛含量就會增加。致命劑量的鉛滲入貝多芬已出現病變的肝臟,終而造成貝多芬喪命。瑞特的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上周出刊的「貝多芬期刊」。
瑞特表示,沃魯奇當時並不知道貝多芬已有嚴重肝臟病變,所以不能怪沃魯奇。貝多芬去世後,醫師驗屍才發現貝多芬罹患肝硬化。
瑞特指出,沃魯奇為了減輕貝多芬腹水痛苦,在他腹部刺孔引流,再以含鉛藥膏塗抹傷口防止感染。當時醫界已知道鉛中毒問題。瑞特認為,沃魯奇使用的藥膏若用 於健康人身上,其中的鉛含量尚不足以致人於死;但沃魯奇並不知道貝多芬的肝已有問題,故含鉛藥膏而使貝多芬肝臟病況惡化。
美牛風暴尚未止息,國內豬肉更驚傳驗出毒性更強的瘦肉精。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昨天出示三月七日義美食品檢驗室的檢驗報告,抽查國內市售十項豬肉品、內臟及豬肉製品中,竟高達七項含有沙丁胺醇及塞曼特羅等瘦肉精,包括台畜、新東陽及頂好超市等國內知名大廠都淪陷。
三家業者聞訊,除回收相關產品並以急件送驗自清之外,新東陽怒斥義美並非官方認可檢驗單位,不具公信力,且中央畜產會公布最新檢驗報告,結果都未檢出相關瘦肉精成分。頂好超市則強調,已造成商譽損失,要保留法律追訴權。
相關新聞
義美總經理痛心 0.28%不法業者毀損台灣美食
義美高志明:政府沒落實三管五卡
新東陽批義美烏龍 急驗自清
紐澳牛也有?
豬農自律 不切結無瘦肉精就亮名單
加料 越毒的越便宜 多大陸走私
圍豬救牛? 義美報告掀陰謀論
農委會尊重義美 也會揪黑心業者
綠委質疑:拿豬模糊美牛焦點
瘦肉精「累犯」 將重罰豬農25萬
新制上路陳冲:建立安全監視制度
禁用瘦肉精 9800豬農須附切結書
另參本館:馬陰謀 賴皮黨 欺中怕美 美國黑心食品 臺灣黑心食品 臺灣毒奶症瘊群 《毒物魅影》
Bipartisan 台灣最需要的一個字【聯合報社論2012.03.14
關於美牛進口問題,國民黨主張「有條件開放」,民進黨中央則稱「反瘦肉精立場絕不動搖」。
在兩黨相持不下之際,美國在台協會(AIT)一方面將美牛與TIFA掛勾,另一方面更調轉槍口稱,馬政府對美牛「沒有做任何承諾」,反而是民進黨扁政府曾對美牛進口做出「承諾」,並曾致函世貿組織(WTO)表態,謂將對豬肉牛肉的萊克多巴胺建立殘留量標準。
這真是一個充滿諷刺性的場景。美國要推銷牛肉,主要的施壓目標不在馬政府,卻是針對在野的民進黨而發,且反而為馬政府辯護稱「沒有做任何承諾」。
AIT的質疑是:民進黨何以在執政時同意,卻於在野後就反對?AIT不啻是將民進黨中央逼到了「失信」、「反美」與「反TIFA」的角落,已使民進黨陷於進退失據之境。不過,AIT沒有說的是,國民黨在野時,也是持反對瘦肉精的立場,只是如今執政又轉過身來同意有條件開放。這幅圖像顯示:民進黨及國民黨在瘦肉精的議題上,皆陷於「麥爾斯法則」,即「位子決定立場/屁股決定腦袋」,這也正是台灣政治難以達成「兩黨一致路徑」(Bipartisan Approach)的鮮活寫照。
台灣的政黨政治則幾乎沒有Bipartisanship的存在,兩黨之間只有「為反對而反對」。從國憲認同的源頭處,即無「兩黨一致」;一黨「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另一黨要「去中國化」。兩岸政策亦然,一黨支持九二共識,另一黨否定九二共識;一黨推倡ECFA,另一黨稱ECFA是傾中賣台。而且,這類的對立,其實往往不是在原則立場上的真實歧異,而是完全出自政黨鬥爭的權謀反覆而已。例如,陳水扁在野時主張「台獨建國」,執政初期則主張「四不一沒有」,至執政出現危機又操作「正名制憲」,失去政權又回到「一邊一國」;再如,初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指ECFA喪權辱國,至成為總統候選人又改口說要「概括承受」。
也就是說,這種政策立場的搖擺反覆,不但沒有「兩黨一致」,甚至在同一黨也前後反覆,在同一人也先後搖擺。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例如,核四政策,兩黨不一致,同一黨也反覆搖擺;國光石化,亦是異曲同工;老農津貼,何嘗不然?當然,美牛事件又是一個沒有Bipartisanship、且兩黨皆演出「麥爾斯法則」的顯例。
在重大政策上沒有Bipartisanship這個概念,台灣將永遠陷於撕裂、反覆、內耗、空轉。馬總統正透過幕僚,邀請民進黨、台聯及親民黨參加朝野政黨領袖高峰會議;我們希望各在野黨能共襄盛舉,使此會能對美牛、自由經濟示範區、TIFA、TPP等重大議題,獲致共識,為Bipartisanship建立里程碑,因為,台灣最需要這一個字。 2012-03-15 12:17:48
中國時報 2007.07.06 林倖妃/台北報導
國人體內環境賀爾蒙 是美德五倍
學者針對塑膠製品最常用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研究,發現國人體內的DEHP含量為美、德人的五倍之多,研判應和食物常以塑膠材質盛裝並加熱有關,可能嚴重干擾內分泌。
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進行國人?酸鹽類暴露研究,?酸鹽即塑膠製品添加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其中鄰苯二甲酸二酯使用廣泛,常被運用在PVC製品作為軟化塑膠,增加韌度和延展性。該研究是了解國人體內的DEHP濃度,蒐集六十人尿液樣本,年紀從廿一歲到六十七歲,檢驗尿液中DEHP代謝物MEHP濃度,並和大學生組及其他國家比較。
研究取一般民眾中位數,發現每西西尿液MEHP濃度十六奈克,大學生組結果類似。但美國疾病管制局調查,美國人每西西尿液濃度約三.二奈克,德國人二.七奈克,台灣人體內DEHP濃度約為美、德的五倍。
陳美蓮表示,台灣號稱「塑膠王國」,塑化劑使用量自然相當高,國人體內DEHP濃度高,主要和食物包裝有關。國人外食人口多,加上很多食物加工、包裝、盛裝和加熱過程都可能用到塑膠製品,造成DEHP趁機溶出滲入食物。
陳美蓮強調,美國研究證實,食物處理工人戴手套雖可防範食物遭細菌汙染,卻會釋出DEHP,食物以塑膠製品盛裝並加熱,更會大量釋出。
她過去針對超商便當的研究,也發現超商便當經加熱會大量溶出DEHP,便當材質多為PVC,一個重量四百公克的便當加熱後,DEHP濃度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六三.一三%到九二.二○%。國人又常以塑膠袋裝填滾燙熱食,只要溫度超過六十度,就會溶出塑化劑。
陳美蓮強調,DEHP為環境賀爾蒙,目前確認會干擾內分泌,國人體內濃度比歐美高五倍,到底會造成何種健康風險?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美國的實驗生物科學學會聯盟FASEB(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是生化、生理、營養、病理、藥理、解剖等六個學會組成的聯盟。這個聯盟接受美國FDA(食物與藥品管理局)委託調查所有相關文獻。
FASEB經過三年審查、討論,在1995年提出一本很厚的調查結果,結論是,(1)對味精有反應的人被認為是過敏現象,比例不高,而且短時間症狀會消失。(2)味精在一般使用量,對一般大眾是安全的。儘管如此,好些消費者團體依舊反對吃味精。
國際麩胺酸技術委員會
目前,由美國、日本、台灣、韓國、泰國、印尼、菲律賓、中南美幾個國家、歐洲則有法國,組成國際麩胺酸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Glutamate Technical Committee, IGTC),每年在這些國家輪流開研討會,針對麩胺酸相關主題做論文發表與研究。
2008年是味精發現的一百週年,日本在東京辦了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現在有關味精的研究重點,在於探討味精的味道是什麼?感覺味精的味蕾在什麼地方?感覺味道以後,透過神經傳到腦部的生理機轉為何等生理學研究,而非毒性問題。
味精的鮮味主要來自於它的「麩胺酸」成分。麩胺酸對人體其實很重要,它是腦內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之一,所以與人體神經傳導有關。少數人吃了味精產生頭疼等副作用,與麩胺酸的神經傳導作用有關。某些增鮮調味料,例如鷄精粉、高鮮味精等的味精含量其實頗高,要小心使用。有些食物的麩胺酸含量不少,卻可安心使用以增加餐飲的鮮味。
味精是天然食物製成?還是化學合成?
發酵法是最常用的製造味精的方法,因為設備簡單,成本低。通常以澱粉、甜菜、甘蔗、糖蜜為材料,利用麩胺酸微球菌屬(Micrococcus glutamicus)和短桿菌屬(Brevibacterium)將這些材料發酵得到麩胺酸中間產物,然後用碳酸鈉、氫氧化鈉等水溶液進行酸鹼中和,得到麩胺酸鈉結晶,即味精。
人工合成法則不使用糧食,而是利用有機化合物合成味精。由於製備過程複雜,需用較昂貴的高溫高壓設備,成本高,因此並不常用。
台灣早期使用蛋白水解法。業者用麵筋(gluten)加鹽酸水解得到麩胺酸,再濃縮成為味精。當時味精很貴,一般人僅用少量味精提味。後來利用發酵法可以大量製造味精,價格變得便宜,相對用量就變多了,尤其夜市、攤販、市場的飲食,例如湯麵等,往往加入很多味精。其實,加太多味精使食物味道太強,反而讓人感覺不舒服,想多喝水,把不舒服的口感沖掉。
結 語
一、味精在一般使用量的條件下,對一般大眾是安全的。建議一餐味精使用量若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025公克,即60公斤的人一餐不超過1.5公克味精,應該是安全的。有過敏者,則小心使用或避免。味精在正確使用量才能提高食物鮮味,放太多味精反而使味道太強,讓人吃起來不舒服。
二、少用味精是現在人的飲食選擇,外食則免不了吃到很多加了味精的食品。選擇食物多注意食品標示,在餐廳盡量點少調味的餐點,在家則善用天然食品,加少量調味料。慢慢吃,仔細嚐,才能吃到食物本來具有的鮮味。
三、味精的鈉含量(14%)雖然低於食鹽即氯化鈉(40%),但是,吃調味濃的食物會同時吃入太多食鹽及味精,會攝取過多鈉而增加高血壓、心臟疾病、中風的風險。所以外食、自行烹飪調味時,要小心食鹽與味精的使用量。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76510 2012-03-15 12:22:03
還活著幹啥!!
你吃味精嗎? ‧健康世界 2012/03/13
好幾十年來,人們認為味精有毒性、有副作用,以致於不敢吃味精,有些餐廳甚至以不加味精招徠客人。味精在我們的餐桌上曾經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曾幾何時卻變成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味精有它的歷史背景,我們來持平認識它吧! 【文/游素玲.黃伯超】
發現味精
1908年,日本人池田教授發現,海帶湯蒸發後留下的棕色晶體,嚐起來有一種很特別的好味道,它不同於一般的四種味道:甜鹹苦辣,池田教授稱之為第五個味道,叫做うまみ(umami, 鮮味)。造成這種鮮味的成分是「麩胺酸」。許多食物有這種鮮味,尤其是海菜類。後來他成功製造「麩胺酸鈉」(即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 MSG),接著申請專利、成立味精公司,開始商業化生產。從此,味精以增味調味料的姿態,初露頭角。
第一次出現「中國餐廳症候群」的名稱
1968年,一個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有名的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投稿了一篇文章。它不是正式論文,而是一篇短短的信,描述他和朋友去中國城吃中國菜,偶爾有人在吃完餐後覺得有點頭痛,或是臉稍微紅起來;頭痛的痛覺從頭部到肩膀都可以感覺得到。他推測可能和吃味精有關係。這個消息刊登出來,許多醫生、醫學有關的人說味精似乎有點副作用,認為不吃味精比較好。
過了一年,看到這個消息的一個美國人,做了些觀察,又寫了一篇叫作「中國餐廳症候群」的文章登在雜誌上。這個消息很快傳出來,報紙也登了,部分民眾說不要吃味精。當時因為還沒有學者提出證明,大家只是說說,情況還不太嚴重。
掀起大風潮
過了幾年,美國一位病理學教授J. Olney給剛出生不久的小白鼠(英文為mouse,中文名稱為小白鼠)皮下注射大量味精,結果小白鼠的腦部產生病變,甚至有的死掉了,存活的老鼠也很不正常。因為他是病理學教授,做了動物實驗,並且看到老鼠腦部異常。他的論文刊登出來就不得了了,一些消費者團體對味精批評更多,甚至喊出NO-MSG的口號,叫大家不要吃味精。
重新檢視味精研究
有些學者批評Olney教授實驗的味精用量太大,而且以皮下注射方式給予,反應更大。他給出生2~9天小白鼠每公斤體重0.5~4公克的味精;成年小白鼠則給5~7公克,這個量相當於50公斤體重的人類成人一次吃250~350公克味精。這個量太大,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發生;再者,他用出生不久(對毒性比較敏感)的小白鼠做實驗。至於其它種類動物,或者已經成長的小白鼠、大白鼠(英文為rat,中文名稱為大白鼠,和小白鼠屬不同種類),或分類學上比較接近人類的猴子,是否出現一樣的副作用,則不一定。現已證明小白鼠對味精最敏感,大白鼠次之,猴子則不受影響。例如給猴子每公斤體重2公克味精,猴子腦部並沒有發生任何病理變化。
筆者的實驗室也做過味精實驗。在剛斷奶大白鼠(約30~50公克)的飼料裡添加1%、2%、4%、8%味精。飼養兩個月後,這些老鼠的腦部病理切片並沒有任何變化,生長速度也跟對照組差不多。我們成年人頂多能吃到飲食量的2%的味精。假如平常我們的飲食乾燥重量約400公克,換算2%則為8公克味精,一般我們不會吃這麼多味精。所以推論,人類在一般生活條件下,味精應該沒有毒性。
再次檢驗「中國餐廳症候群」
六、七年前,美國學者在美國東(哈佛大學)、西(洛杉磯大學、加州大學)、中部大學做人體實驗,讓願意參加的人都來當受試者。受試者先喝第一杯加了5公克味精的蕃茄汁(蕃茄裡面麩胺酸量多。味精加入蕃茄汁裡,味道比較調合,讓人可以容易喝下去)。半小時後,紀錄是否有味精產生的不良症狀。過一段時間再給他們喝第二杯沒有加味精,但味道和第一杯差不多的蕃茄汁,再紀錄症狀。
結果喝第一杯加味精表示有不良反應的人,喝第二杯沒加味精的,還是覺得會頭痛;有的人則是第一次有反應,第二次沒反應;有的第一次沒反應,第二次有反應。如此重複做第三次與第四次。
結果發現能正確表示每次吃了味精會有頭痛等症狀的人的比例,降低很多。這個實驗的結論是,的確有人對味精有反應,也就是說,確實有人會發生「中國餐廳症候群」,但比例不高。 2012-03-15 12:21:23
冰箱細菌 可能比馬桶多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07.06.27
你家冰箱比馬桶還髒?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一項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所進行的「國人食物冷藏保鮮觀念調查」顯示,近六成民眾常將食物放到壞掉,導致家中冰箱成為堆放過期食物與滋生細菌的大本營。
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部最近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民眾如何使用冰箱進行調查,共計訪問了六百多個民眾,發現三大都會區民眾在冰箱使用上各有盲點, 台中地區民眾最愛把食物放到爛,台北地區民眾食物保鮮觀念最差,而高雄民眾家裡的冰箱則可能是全台最髒。近五成五高雄地區民眾家中冰箱有異味,且湯汁血水 外溢等狀況,居全台之冠,該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崇民就認為,部分高雄地區民眾冰箱內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
許崇民表示,海鮮、肉類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等的主要來源,民眾務必將生鮮食材與熟食分別密封存放,以杜絕生熟食細菌交叉污染及大量繁殖,一旦水血外流,容易滋生病菌,冰箱就可能比馬桶還髒。
至於台中地區民眾則最喜歡將冰箱塞滿,以致食物放到過期,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食物買回來超過七天以上才食用,幾乎每個月都有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
高達九成台北地區民眾認為自己擁有食物保鮮的良好觀念,但實際上近五成台北地區民眾以為,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鮮,完全忽略食物保鮮的前置處理。
總體來說,約有近六成的三大都會區居民每個月都有冰箱中的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約有一成的人每個月得丟棄三次以上的過期食物。
另外,近七成都會區民眾錯誤使用冰箱冷藏,近四成民眾並未先處理食物,就直接放進冰箱,有些人則以為塑膠袋綁上了橡皮圈,或是湯鍋蓋上鍋蓋,就算處理好了,如此一來,不僅提高細菌交叉污染的機會,更加速冰箱內細菌繁殖。
調查也顯示,多達九成高雄地區民眾認為自己腹瀉、拉肚子與家中食物保鮮無關,對此,許崇民表示,民眾如果不慎吃到冰箱裡面被感染的食物,可能引發噁心、腹瀉、腹部絞痛等症狀,甚至會引發食物中毒。
網路對對錯》重複煮的水 不能喝?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報導】2007.06.24 03:11 am
網路傳聞
在瓦斯爐沸騰很久的水,是溫吞水,裡面含有亞硝酸鹽,不適合喝;裝在熱水瓶好幾天的開水不新鮮,反覆煮沸或隔夜重煮的開水,也不適合飲用,因為水中所含的鈣、鎂、氯和重金屬等成分增加,會對人的腎臟產生不良影響。
專業觀點
韓柏檉/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自來水要煮沸才能喝,主要是要利用沸點將裡頭的細菌殺死,降低其生菌數含量。但重金屬通常不會因為煮沸而去除,且由於水煮開會蒸發,水量會減少,可能使重金屬更加濃縮。
如民眾家裡飲水來源是自來水,水質多已消毒和檢測,即使水質含有重金屬和礦物質等物質,含量都在安全範圍內,煮開後真的因此濃縮其中,對身體應該沒什麼大礙。
不過,自來水煮開,並不見得能完全滅菌,所以建議水煮開後,最好幾天內就喝完,不要擺放過久。
自來水廠大多會在自來水中加氯,如南部的水,鈣質多,且加比較多氯殺菌,喝起來味道較不好,因而也被稱為「硬水」;北部的「軟水」,則是氯和鈣較少,但通常只要煮開,多數氯都會揮發。
其實喝的水,應瞭解水源出處為何,如果是接山泉水、地下水或井水等,未經自來水廠處理,比較需要擔心其中所含物質,可能受到農作物肥料或垃圾的汙染,而殘留較多的亞硝酸鹽。
另外,自來水會輸送到住家的水塔,再經過水管接到家中,平常水塔就應定期清洗,輸送水管是否生鏽,必須注意更換,才能確保流到家中的自來水清淨。
如果擔心重金屬滯留在飲用水中,有人會在煮開水後,將鍋蓋打開,再煮三到五分鐘,讓部分重金屬揮發。
<你吃進多少人工甘味劑?> 常春樂活 07/06/14【文/丁彥伶】
每天早上一個饅頭夾蛋或饅頭夾肉鬆,配一杯豆漿或牛奶,是很多人從小就養成的習慣;而夏天口渴的時候,來杯冰冰涼涼的酸梅湯,也被大家視為夏日解暑的良方,不過這些習慣卻可能變成健康的威脅!
台北縣衛生局不久前針對量販店、超市、傳統市場攤商,以及飲食店等場所抽驗包子、饅頭等產品,結果發現有30件受檢品中,就有10件含有防腐劑或人工甘味劑;而北部有名的「阿媽的酸梅湯」也被驗出含有超量的人工甘味劑,被勒令停止販售。
在這些被檢查出來的防腐劑中,有包括苯甲酸、己二烯酸和去水醋酸,其中的「己二烯酸」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苯甲酸」過量或長期食用,則會影響肝功能,急性期則會引起腹瀉、心跳加快等;而去「水醋酸」的毒性更強,動物實驗發現,過量攝取去水醋酸會引起痙攣、甚至死亡。
至於包子饅頭被檢出的人工甘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過去也曾在民眾愛吃的「蘋果麵包」中查出這類人工甘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雖然是合法的人工甘味劑,但可助長致癌物之毒性,因此不能添加在主食類中,以免天天食用造成危害。
隱藏危機1:人工甘味劑
為什麼會有「人工甘味劑」?中國醫藥學院藥物化學研究所教授陳耀寬表示,都是因為大家想嚐甜頭,而且口味愈來愈重,蔗糖、果糖等糖類愈加愈多,但熱量也愈 來愈高易致肥胖,因此科學家努力找出低熱量高甜度的化學甜味劑,讓加工業者糖的費用減少,吃的人也不怕肥胖上身,但後來卻發現,很多癌症和疾病,竟然都跟 化學甜味劑有關,因此有許多都被限用或禁用。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說,她本身為因擔心糖尿病的問題,自己就會選擇代糖來使用,選擇的食物中,最好也是以代糖取代高熱量蔗糖 的食物,這就是人工甘味劑的好處,它能給有限糖飲食者甜味的口感,而且因為它的甜度是一般蔗糖的30倍到數百倍,所以也沒有蔗酸高熱量及引起高血糖的風 險,不過,這些人工甘味劑是要添加到「零食」或是「點心」裡的,是人們可以自己針對自己需求所選擇的,如果業者是在正常主食中添加,由於這些主食,人可能 整天吃或吃一輩子,長期以來的影響,就很難預估,站在輔導民間食品加工業的立場,她也很難接受業者私自在主食裡添加人工甘味。
★非法用糖精小心敗腎
雖然台灣的食品衛生法中,只要遵照限量,包括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及糖精等,都能合法添加在瓜子等少量食用的加工食品內。但陳耀寬說,在許多 國家都已經禁用糖精了,但坊間有些醃李子或芭樂、醃桃仍使用糖精。研究顯示,甜度是蔗糖300倍的糖精(Saccharin)對腎臟有害,而且也有誘發膀 胱癌的危險。另一種毒性也很強的甘精(Dulcin),動物實驗會有肝毒性,加在酸的食物中還有血液毒,少數不肖業者仍放在果醬、罐頭及沙拉醬中。
★合法人工甘味劑哪裡找?
根據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的規定,合法可添加的人工增味劑有59種,包括D-山梨醇、D-山梨醇液、反丁烯二酸、木糖醇、蘋果酸鈉、葡萄糖酸 鈉,以及常在可樂等碳酸飲料中看到的磷酸、阿斯巴甜、甘草素、甘露醇、甜菊萃、麥芽糖醇、赤藻糖醇、蔗糖素、紐甜、乳糖醇等。孫璐西說,這些人工甘味劑都 有限制只可用在某些加工食物中,但麵製品如包子、饅頭等,由於都是人們會大量攝取且長久食用的主食,極可能會產生累積性毒性,因此都是「未准添加」防腐劑 及人工甘味劑。
隱隱藏危機2:防腐劑
以前有人開玩笑說,泡麵防腐劑高,吃多了泡麵,死後就不必花錢做木乃伊了。其實,泡麵據規定不得添加防腐劑,而麵製類、優酪乳、布丁、碗裸、肉粽、饅頭、米苔目、愛玉、仙草、杏仁露、豆漿、豆腐製品、優酪乳、糯米腸、新鮮醃漬水果、蜜蕃薯等,都不得添加防腐劑及人工甘味。
★過量會毒害肝臟
食用太多含防腐劑的食物,是不是真的會變成活的木乃伊呢?陳耀寬說,過量防腐劑的傷害比變成木乃伊更可怕,像這次在饅頭及包子檢出的防腐劑 中,「苯甲酸」的解毒作用是在肝臟進行,所以會影響肝功能,而原本肝功能不好的人則可能使病情惡化,若短期內攝食苯甲酸過量,會引起流口水、腹瀉、心跳加 快等症狀。至於去「水醋酸」除了能抗菌抗腐敗以外,最主要是可使產品膨鬆,因此常被使用,但動物實驗發現,攝食去水醋酸濃度達每公斤0.3公克,動物就出 現嘔吐、痙攣、甚至死亡,因此毒性更強,更可怕。而「己二烯酸」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含用後經代謝會轉化為二氧化碳排出。
★選擇→標示清楚及大廠牌
不過孫璐西提醒,並不是所有加工食品都要買不添加防腐劑的,有些食物並不是很快就能吃的完,如果沒有添加防腐劑,發黴了吃進去更可怕,如果不想吃到防腐劑,就要選擇新鮮的食物,例如新鮮蔬果、新鮮肉、魚、豆、蛋、奶等。
陳耀寬則提醒,消費者如果時常購買加工食品或者含水量多的食品時,要特別注意包裝上有無註明添加防腐劑,最好選擇毒性低的防腐劑,例如己二 烯酸類。此外,還得觀察製造商地址、添加物名稱及百分比、製造年月日及保存期限等,一般保存期限愈長的食品含有防腐劑的比例愈高,最好選擇真空包裝或保存 期限短的食品較安全,並盡速食用完畢。
中國人吃的食品添加物,真比歐美日本更多、更狠?2024-11-08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全中國所有添加劑加起來只有幾十種。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已有2400多。2019-2023年,從1269萬噸增長到1611萬噸,年均成長率6.15%。市場規模,在2021年就已1,399億元。
但實際上,無論是美國、歐洲或日本,使用的添加劑都比中國多。食品安全問題也一點都不少。例如近20年來,日本食品安全事件最少的2021年,全國仍有717起食物中毒,學校和養老院也不例外。
而中國已經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至今仍在美國養殖業中合法添加。所以我們沒必要向別國討教。反倒是更該從自己的產業源頭想辦法。例如,鼓勵更多企業,生產天然、健康的食品添加物。另一個辦法,就是在業界捲出有引領作用的頭大哥。
回應
日本是各種添加物的始祖,美國是濫用添加物的國家。但即使是這樣,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也不應該比爛。
日媒曝「亞洲十大美味泡麵」!台灣上榜3款 它勇奪亞軍2024/11/09 中時
《日本經濟新聞》發起亞洲泡麵評選,評審包括文化推廣大使、泡麵專家、烹飪研究員,記者、飲食文化研究員、泡麵愛好者等7人。他們選出的第一名是新加坡叻沙泡麵Prima Taste,湯頭呈橘紅色,由椰子粉熬成的,再搭配蝦肉。第二名是台灣熱「滿漢大餐:蔥燒牛肉麵」。第四名是泰國的Yum Yum奶油冬蔭功麵。6到10名分別為韓國八道的炸醬麵、農心的浣熊麵、台灣的曾拌麵「香蔥椒麻口味」、泰國iMee綠咖哩雞肉麵以及台灣KiKi推出的蔥油拌麵。
回應
要以銷售量排名
不能以銷售量排名,不然中國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