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8 07:38:38阿楨
《萬物的尺度》
想不到科技史書也可以這樣寫,亞爾德將《萬物的尺度》(猫頭鷹,2005)寫得像一部小說。
太冗長了吧,一個簡單的「公尺」的制定過程,有必要這樣嗎?
亞爾德不但是科技史教授,而且精通法國大革命史和小說筆法,他透過二位主人翁德朗柏和梅杉、一北一南地測量敦克爾克至巴塞隆納之間的經線距離,其間穿插著法國大革命時的政治與社會的巨變、對測量所造成的困擾與衝突。
看來乾枯的科技和歷史想要為人所親近的話,還是得透過有衝突性故事情節的小說手法來包裝。
和我的前評<評三種圖解漫畫哲學書><非《蘇菲的世界》>一樣,我不以為用媚俗的漫畫或小說手法,能真的讓人了解哲學與歷史的本質,本質是要透過析判才能呈現而非……
又來了,書呆子,這個年頭啥都要用文化包裝,連博物美術館都得用美食精品來吸引觀眾了,更何況抽象的哲學與歷史。
庸俗的文化產業論是文化之敵而非之友,像俗艶野雞拉客豈能讓人了解文化的本質。
至少可看到外表吧!
有必要嗎?現今各種文化伝播教育工具太普及了,要沒看過那些文物就好比現今考不上大學一樣不容易,但要深入就難了。文化機構不去做難做的,反而便宜行事,目的還不是吸引消費者好賺錢。
不然要怎樣,要關門大吉嗎,得自負盈虧哩!算了,跟你這不食人間煙火者怎談?
本來就要反思外表背後的本質,你比如本書所論「公尺」,花那麼多篇幅在敘述德、梅二人的測量花絮幹嘛,重要的是析判人對统一度量衡的權力迷思、尤其是霸權論述。
老是析判有啥用,要是沒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中國能結束戰國亂世、開啟後代盛世嗎?
同理,要是沒法國大革命以暴力摧毁腐朽的王朝,和沒啟蒙運動的獨尊理性,能產生國際通用的公制嗎?沒公制,科學的度量要怎樣計算?
有那麼嚴重嗎?人家英美拒絕公制還不是獨霸了世界幾百年。
度量衡是科學,不像英語或好萊塢電影,靠著國力便能獨霸全球。英美最終還是得採公制的,至少在科學上。至於民間習慣,各地各有特色,你比如台灣的一斤十六兩六百公克,而大陸一斤十兩五百公克。
科學主義萬歲!
度量衡>百度百科
度制是指衡量物體長度的標准
量制是指衡量物體體積的標准
衡制是指衡量物體重量的標准
量制是指衡量物體體積的標准
衡制是指衡量物體重量的標准
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于父系氏族社會末期。傳說黃帝“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掬,兩手謂之溢”。這時的單位尚有因人而異的弊病。《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爲度,稱以出”,則表明當時已經以名人爲標准進行單位的統一,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商代遺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長度約合16厘米,與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尺上的分寸刻劃采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産和技術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 ,書同文字”,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爲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漢代政治經濟皆如秦制,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漢末劉歆將秦漢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規範化,條理化,後收入《漢書?律曆志》,成爲最早的度量衡專著。
中國古代度量衡與數學、物理、天文、律學、建築、冶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商鞅爲統一秦國度量衡而于公元前344年制造的標准量器銅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爲升”,用度量審其容。方升遺存至今。戰國時齊的一件標准量器栗氏量包括升、豆、潄三個容量單位。《考工記》詳細記載了制作這件量器時冶煉青銅和鑄造的技術條件及所包括的各個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長度單位的規定 秦漢時尺長約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錢樂之依照當朝尺長(合今24.5厘米)更鑄張衡渾天儀。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長30厘米)作爲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唐代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宋代司天監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觀星臺所標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從明代制造的銅圭殘件上發現當時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長24.525厘米, 與錢樂之渾天儀尺度相符。在 1300多年間,量天尺尺值恒定不變,保證了天文測量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日常用尺,則曆朝趨向變大。
重量單位的規定 春秋中晚期,楚國制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 。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分別爲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一銖重0.69克,一兩重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約500克,爲楚制二斤。中國曆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銅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紐和穿線孔,一面顯出貫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線,全長爲戰國的一尺。形式既不同于天平衡杆,也不同于秤杆。可能是介于天平和杆秤之間的衡器。戰國不僅廣泛使用衡器,對杠杆原理也有透徹的認識。《墨經?經下》即有精辟論述。秦漢以後杆秤流行。
中國古代度量衡制的內在聯系 中國很早就以長度作爲基本量,由它推導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確定一個恒定不變的長度單位,成爲曆代探討和爭論的課題。《漢書?律曆志》:度“起于黃鍾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鍾之長,一爲一分”。即以固定音高的黃鍾律管的長度爲9寸,選用中等大小的黍子,橫排90 粒爲黃鍾律管之長,100粒恰合一尺。律管容積爲容量單位一龠,10龠爲合,10合爲升,一龠之黍重12銖,24銖爲兩,使度量衡三者建立在物理量的自然基准之上。這在當時是很先進的。《漢書?食貨志》記有“黃金方寸而重一斤”。《後漢書?禮儀志》中有:“水一升,冬重十三兩。”清康熙年間規定以金、銀等金屬作爲長度和重量的標准,後發現金屬純度不高影響標准精度而改用一升純水爲重量標准。這種利用重量確定度量衡單位的方法在世界度量衡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國際公制在中國的推行 明清兩代采用營造、庫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學技術,在欽定《數理精蘊》中對度量衡詳加考訂,並用萬國權度原器與營造尺、庫平兩進行校驗。營造尺相當于米制32厘米,庫平兩約合37.3克。
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廷擬訂劃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請國際權度局制造鉑銥合金原器和鎳鋼合金副原器,次年制成運回中國。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規定采用“萬國公制”爲標准制,並暫設輔制“市用制”作爲過渡,即1公尺爲3市尺,1公升爲1市升,1公斤爲2市斤。改革後的市制適應民衆習慣,又與公制換算簡便,逐漸爲民衆接受,1949年後,市用制通行全國。1984年,國務院發布命令,采用以國際單位制爲基礎,同時選用一些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自1991年1月1日起,法定單位成爲中國唯一合法的計量單位。
公制和英美制度量衡對照公制
長度
毫米
millimeter(mm)=0.001米
厘米
centimeter (cm)=0.01米=0.3937英寸
米
meter(m)
公裏
kilometer(km)=1000米=0.6214英裏
米
meter(m)=3.2808英尺=1.0936碼
地積
公畝
are(a)=100平方米=0.0247英畝
公頃
hectare(ha)=100公畝=2.4711英畝
容積
毫升
milliliter(ml)=0.001升
升
liter(l)=0.2600加倫(美)=0.2600 加倫(英)
重量
毫克
milligram(mg)=0.001克
克
gram(g)千克(公斤)kilogram (kg)=1000克
噸
ton(t)=1000千克
1克=0.0352盎司(常衡)
1千克=2.2046磅(常衡)
1噸=0.9842長噸(英噸)=1.1023 短噸(美噸)
英美制
長度
英寸
inch(pl.inches)=2.5400厘米
英尺
foot(pl. feet)=12英寸=0.3048米
碼
yard=3英尺=0.9144米
英裏
mile=1760碼=1.6093公裏
水程長度
鏈
cable length, cable's length=185.2米
海裏
sea mile=10鏈=1.852公裏
地積
英畝
acre=40.4686公畝
重量(常衡)
盎司
ounce=28.3496克
磅
pound=16盎司=0.4539千克
長噸(英噸)
long ton=2240磅=1016.0470千克
短噸(美噸)
short ton=2000磅=907.1849千克
液量
統一度量衡>百度百科
南北朝時,各國度量衡的標准不一,如北朝魏、齊一鬥等于古二鬥(古鬥指王莽時所定的標准),一斤等于古二斤;北周則一鬥比古鬥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僅多二兩;南齊則一鬥等于古一鬥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兩。長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則增不到一寸。全國度量衡的不一致,給工商業發展帶來很大不便,于是隋文帝作了統一的規定:隋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于南朝的一尺二寸;隋一鬥等于古鬥三鬥;隋一斤等于古三斤,並下令在全國推行。度量衡的統一對全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曾說:“三代以來,權量之制,自隋文帝一變。”唐承隋制,基本以此爲准,唐以後雖稍有變動,但基本仍保持隋制。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790.html?tp=4_11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790.html?tp=4_11
上一篇:《走進中國茶的世界》
下一篇:《螺絲、起子演化史》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