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5 07:16:54阿楨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

沒想到大陸史學著作的書名也取得那麼有創意,馮爾康的《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北京‧中華書局,2005),原名是《古人社會生活瑣談》(湖南出版社,1992),二版配圖百幅並改名《古人社會剪影》(中國社會出版社)。

一書可三易出版社不知大陸的版權是怎麼規範的,不過有創意的書名加上古意的版畫、像手工紙又似二手紙的印刷,花了我36元人民幣。

聽你的口氣,書的內容似乎猤怎麼樣。不過馮氏可是大陸很有名的清史專家,他的《雍正伝》(上海三聯書店,1999)史料豐富,旣能駁斥一般史家和文人對雍正的成見,又能釐清民間野史的八卦伝聞,比起二月河的《雍正王朝》更可取。

再怎麼詳實的《正伝》也比不過《伝奇》感人,就好比未經歷史社會學訓練的馮氏,雖位居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也編著過《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和《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但研究起中國家庭的結構就有點說不出所以然了,什麼「五口之家的小家庭(漢)、八口之家的中小家庭(唐)、貴族官僚百口之家的大家庭」(p.46-52),講得很膚淺又很政治。

其實稍有中國家庭結構史的常識便可知依戶口數可分:「漢型家庭」平均五口,「唐型家庭」平均十口。從東漢開始家庭逐漸從漢型核心家庭轉為唐型主幹家庭。唐代因行均田制,加上在《唐律.戶婚律》規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諸居父母喪……兄弟別籍異財者,徒一年」。故唐一般平民亦常有三代同堂。但唐中葉安史之亂後,人口流離、均田破壞,使得主幹家庭不易維持。宋之後介於漢唐型之間,這反映在《明律》的「凡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一百」。「若父母喪而兄弟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八十」。明律的懲罰比唐律輕且是告訴乃論。

怪了!為何用一般人了解大中小家庭是膚淺?耍弄「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就很有學術味了?

可是馮著未免太充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道德教化了,幾乎每篇每節每段的小結都在說教。

你這樣讀書就會因大失小,要從書中找些你所不知的東西,比如頁九九的<朱元璋與養子的家庭生活>、頁一六五的<明代的丐頭>、頁一七五的<明清墮民的社會生活>、頁二二七的<女將軍和女扮男出任者><女扮男妝的風尚>、頁二五一的<明代宮廷戲劇和太監諷諫戲>。
  

馮爾康>百度百科  
 
馮爾康,1934年出生于江蘇儀征, 1955年就讀于南開大學曆史學系,1959年畢業,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爲中國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畢業後仍在教研室任教職,曆經“文革”,而後晉升講師、副教授,1985年爲教授。一度爲臺灣暨南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曾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國譜牒學會副會長。現兼任南開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馮爾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清史、中國社會史暨史料學的教學與研究。研究狀況、成果及曆史認識論概要如次。
  清史領域進行了五個方面的研討。一是政治史及人物傳記,撰著《雍正傳》(1985),系我國大陸學者第一部較系統地論述雍正帝及其王朝的政治改革與曆史地位,兼述清代曆史分期。二是清代社會史,有專書三部:論文集《顧真齋文叢》(《清代社會群體史論》,2003),爲清代社會經濟史、社會史方面的論文彙集,所收《清代地主層級結構及經營方式述論》、《清代的婚姻制度與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等文,均較全面地開展地主、婚姻、婦女史的論述;《清人社會生活》(合著,主要作者和設計者,1989),20世紀下半葉第一部斷代社會史之作,探索寫作斷代社會史的結構和方法;《清人生活漫步》(1999,《生活在清朝的人們》2005)。三是宗族史,著有《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向》(2005),除了講述清代家族史,還討論20世紀的近當代家族的走向。四是文化史,發表《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紅樓夢>》(1974)、《曹雪芹和<紅樓夢>》(1986)兩個小冊子,《清世宗的<悅心集>與曹雪芹的“好了歌”》(1988)等文。五是清史史料學研究,前後作有《清史史料學初稿》(1986)、《清史史料學》(1993)、《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2000),皆系較全面、較系統的研討斷代史史料學專著。
  中國社會史研究。是新時期倡導、推動社會史研究者之一,認爲社會史是曆史學的一門專史,屬于交叉學科研究,是曆史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聯系橋梁,此種研究給予曆史學以新的活力,促使史學功能從政治向社會文化方面轉化。著有《中國社會史概論》(2004),著重理論探討,並提出關于社會史史料的新概念和搜集方法。主編並撰寫《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述》(1988),在中國社會史研究複興初期起過積極作用。
  中國通史研究。系社會史、文化史方面的專題通貫研究,主要在三個領域:(1)中國社會結構史。主編並主撰《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1994),在長達近20萬字的緒論中,概括中國古代至近代前期的社會結構模式及其變化,同時寫出探討文章《社會結構理論與中國社會結構史研究》(1994)論文。在社會結構中特別關注古代農民與地主的曆史,著文《關于中國封建時代自耕農的若幹考察》(1989)、《中國古代農民的構成及其變化》(1998),認爲自耕農在相當長的曆史中是農民的主體,而農民包括自耕農、佃農和平民地主,不贊成籠統地說封建社會的矛盾是農民和地主構成的,強調自耕農與國家的關系。(2)中國宗族通史的清理,寫作《中國古代的宗族和祠堂》(1996);主持並寫作《中國宗族社會》(1994),將中國宗族史劃分爲四個發展階段,即先秦的貴族、典型宗族制,中古的士族宗族制,宋元的官僚宗族制,明清的紳衿宗族制,發展趨勢是平民化和民衆化;參與編輯《中國家譜綜合目錄》(1997),爲該書寫出長篇序言,論證譜牒的學術價值。(3)文化史研究,也有三方面:倫理修養,作《砥礪篇》(中華文化集粹叢書之一,1991);論中國曆史上的愛國主義,強調國家、政府、民人三者間互有義務的關系,寫有《論曆史上愛國思想的發展與實踐》(1996)、《關于曆史課的愛國主義教育》(2002)等文;論傳統文化遺産問題,作《略論當代中華文化建設與資源利用》(2003)、《中國傳統家族文化的當代意義》(2003)等文。
  對曆史認識論,主張曆史學是“說故事”的陳述史事學問,重視時(時間)、空(地點)、人(人物)、事(情節、制度)和環境(自然環境及社會人文環境)五個要素,以此不同于其他社會科學和人文學,就此寫有《“說故事”的曆史學與曆史知識大衆文化化》(2004)。史學研究理論方面,重視等級理論的運用,因爲等級既是制度的規定,又是習慣形成的,貫徹到各個社會層級、各種社會領域,因此用等級制度和觀念觀察曆史,可能對曆史現象解釋得多一些,就此撰文《審視“定論”與等級分析——以關于封建時代農民、地主的理論爲例》(1998)。研究法方面,多年從事微觀的實證研究,不過認識到實證研究應提升到理論層次,宏觀研究應向實證研究靠攏,應有實證研究的本事。關于史學研究的社會功能,審時度勢,似乎是從政治功能向社會文化功能轉化,史學工作者要使曆史知識大衆文化化,給人以智慧的啓迪和有益的休閑讀物,爲此撰寫《古人社會生活鎖談》(1992,《古人生活剪影》1999,《去古人的庭院散步》2005)、《雍正繼位之謎》(1990)等書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5721.html?tp=0_00
 
 
 
 
阿楨 2019-07-08 08:25:38

不過,別管是“草木灰”還是“天然鹼”,清洗的主要都是大件衣物。像古代西方那樣價格昂貴且有強力去汙效果的“肥皂”,古代中國又是否能找見?不但有,也同樣有不同款式。
  最常見的“中國肥皂”,就是古代中國城市裡常賣的“肥皂團”。這“肥皂團”與現代肥皂有所不同,是把皂樹的果實(皂角)磨碎後,製成桔子一般的形狀,對衣物袖口領口的去汙效果也極好。這種“中國肥皂”漢代時就已出現,且以其便宜好用的特點,深入民間百姓家。
  至於豪華版的肥皂,那就首推魏晉起流行於中國宮廷的“胰子”,這是把洗淨汙血的豬胰臟磨成糊狀後,加上十多種香料與藥材,製成的特殊“洗滌劑”。單看這原材料,就知其價值不菲。哪怕在晉代的宮廷裡,用來洗衣物的時候還是少,主要用來洗澡,所以也叫做“澡豆”。這東西那時金貴到什麼程度?豪門出身的晉朝駙馬王敦,第一夜與公主洞房時,僕人送來“澡豆”請他洗浴,他卻誤以為是點心,當場吃了個精光。
  不過,發展到技術更發達的明代,這個好東西,也不是宮廷專用了。明代諸如北京南京等各大城市,都有專門經營“胰子”的店鋪。當時的“胰子”已不止有“豬胰子”,也有效果同樣好的羊胰子。更不是晉朝時的豆子狀,而是變成了團狀。且有“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等各種款式。明清年間諸如《兒女英雄傳》等野史小說裡,也有這類“高級洗滌用品”的影子:“(長姐兒)搓了陣香肥皂,香豆麵子,又使了些個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當然,雖說那時的“胰子”,已經很普及,但哪怕有錢人,也都是用來洗漱,很少用來洗衣服。不過胰子含有的消化酶,對衣物也有極佳的去汙作用,所以土豪級別的用戶,洗衣服也是常用。不管是“草根款”還是“土豪款”,繁榮的古代中國文明,也為世界貢獻了創造性的洗滌用品。
  瞭解了這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16世紀時,那些初訪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會對明朝發出“他們第一是極其清潔”的驚呼;為什麼隨後中國的文化,會在西方掀起持續百年的“中國熱”。這健康考究的生活方式,撐起了古代中國大國的門面,也留給了現代我輩,最值得學習的生活傳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ebcf920102z3hr.html

阿楨 2019-07-08 08:24:32

古代沒有洗衣粉,歐洲人和中國人,都是怎麼洗衣服的? 2019-06-28

  雖說古埃及時代就發明了肥皂,西元3世紀時歐洲各國也有了肥皂作坊。但直到17世紀,肥皂的產量還非常稀少,只有達官貴人才用得起。工業化的肥皂生產,要等到18世紀末才可以實現。在此之前,歐洲人用肥皂洗衣服?基本不可能。
  那用什麼洗?古羅馬人開發出:草木灰加尿液。羅馬的洗衣工匠們,每天早晨都要挨家挨戶收尿,然後把待洗的衣物,放入盛滿尿液的洗衣缸裡。羅馬皇帝韋帕薌還設立了“征尿稅”,一度是羅馬帝國的重要財源。中世紀的歐洲各國,也是有樣學樣。“尿液洗衣服”的操作,也就在西方風行了一千八百多年,直到近代肥皂大量普及後,才漸漸銷聲匿跡。
  最老資格的“中國古代洗衣粉”,那當屬“草木灰”(碳酸鉀)。與歐洲人一樣,中國人也很早就發現了草木灰的洗滌作用。《禮記》裡就說“冠帶鉤和灰清漱”,也就是用草木灰來清洗衣物,民間老百姓則叫“淋灰水”:把草木灰放在竹篩裡兌上水,淋下來的灰水就可以用來洗衣物,算是草根版的“洗衣粉”。也可以把草木灰與貝殼灰混合使用,增強洗衣效果。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麻織品,經鑒定就曾這麼洗過。
  同樣老資格且深入草根民間的“洗衣粉”,還有天然鹼(碳酸鈉)。在漢代的南北大地,老百姓可以在春秋乾燥季節的鹼地上,采到含有天然鹼的“堿土”,用於衣物的洗地。漢朝時將其稱作“鹵堿”,唐朝時又改叫“石堿”,一直是好用且不貴的“洗衣粉”。
  而到了明朝,“石堿加工業”又完成了重要一步:人造石堿。明朝的生產商們,把蒿和蓼兩種植物放進地窖裡浸泡,然後再曝曬後燒幹,接著再用水淋加澆面,一塊上好的“石堿”就能製成,價格也便宜得多。從金元年間時的“饋贈禮品”,變成了明代老百姓家常見的日用品。既能發麵又能洗滌,堪稱生活好幫手。而以後來西方學者的公認:工業革命以前,這種“中國石堿”的提純度,公認世界最高。
  而且拜“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所賜,這種物美價廉的石堿,產業化規模也極高。除了有山東濟寧等著名產地外,更衍生出了多個品種。既有普通老百姓家用的普通款,也有添加香料等奢侈品的豪華款。適合不同階層用戶。諸如“合香樓”“花漢沖”等明代店鋪,更都是享譽百十年的“老字型大小”。
  所以說,一直到明代時,比起同時期的西方人來。哪怕是中國民間最“草根”的“洗滌用品”,論起清潔去汙的效果,也遠比那些收“尿稅”的國家靠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