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7 07:27:51阿楨

墨刻版飲食叢書

出版《自遊自在》旅遊叢書的城邦集團之墨刻出版社何時又出食譜了?

不是一般的食譜,而是譯自「東京書籍」的一套多本各國飲食文化叢書,由日本人在當地的生活經驗寫出。

未必吧!像《螞蟻在法國甜點地圖上跳曼波》就似伊藤 文採訪法國甜點的短文集,先介紹該地歷史風土,然後介紹該店的代表洋菓子,形式太過千篇一律。

那是個別,其他本都各具特色,同是介紹法國點心,樋川麻子的《巴黎小閣樓糕點派對》就道盡了她在法國各地留學料理的甘苦談,在聊吃之外,對住在法國「閣樓」和與法人相處的苦之自取其樂,就談的很生動,讓我想起了《屋頂間哲學家》裡的哲思。在麵包店實習時又感受到法國女人的獨立自主,還有到南法農場打工兼按摩師的奇異經驗。

窮學生嘛,要是駐泰外交官的老婆洒井美代子就不同了,所學盡是泰式宮廷和星級大飯店的名菜。

看起來不怎麼樣,不過她在《泰國酸辣美食主義》八十五頁點出中国西南傣族可能是素可泰人祖先,這就能理解為何二地的菜都有酸辣的共通菜色。

來到義大利,花園りえ的《橄欖色的托斯卡納在唱歌》,就令我想到電影《在托斯卡艷陽下》中的女主角。

差多了,電影女主角從美到義是要療養情傷,最後在托斯卡艷陽下找到歸宿,而花園りえ對自大、保守、腐敗、散漫等義大利人和文化很不為然,老想回日本。

同樣是日本女人,鈴木奈月的《翡冷翠季節廚房》和《翡冷翠山城散步》可就活的有聲有色了。

那是例外吧,她的義大利老公可說是南義的新好男人、有一手好廚藝、雅典有理性,不像北義男人浪漫不實际。二人從日本回佛羅倫斯讀大學,半工半讀,最後還靠導遊日本旅客而有不錯生活。

鈴木奈月可說是野蠻太太,一個嘴巴吵不起來,每回吵架竟然是靠參觀城內古蹟得到平復。
這樣看來,以上諸書皆非純吃飯了。我認為中國伝統蘇東坡、袁枚等文人式的「談食」比較色香味俱全,不會流於現代重圖的食譜或上述雜食。這只要一讀朱振藩的《食味萬千》(麥田,2004),便可以今知古。

乾脆開家飲食專責書店,這在英法美都有(詳見鍾芳玲的《書店風景》之<主題書店>之介紹,大地地理,2002)其中的倫敦「廚師書房」還是電影《新娘百分百》男主角所開之店。
你弄錯了,男女主角邂逅之店是男主角所開的「旅遊書店」,「廚師書房」在「旅遊書店」的街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