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7 18:45:20阿楨

無情的《理情行為治療》

為了治療台灣躁鬱島的非理性選情及人際關係,我推薦一種新療法。

你真是占了便宜還賣乖,難得見到有派主張以理性為主導的心理治療(《理情行為治療》,張老師,2002),這不是很合你凡事用理性處理的賤性嗎,你怎還給他們戴上「無情」的帽子,更何況他們已澄清理情行為治療不是理性主義,而是結合了情緒和行為的「合理性」,也不排除其它治療方式(p.5-8)。

說來說去不就一句話「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凡事「理直氣壯」,「有理乃大」能容其它。小心「得理不饒人」會產生「理性暴力」的,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所有政治理性、經濟理性、社會理性、軍事理性~不只!古文明以父權為核心的古希臘思辯理性、古印度宗教理性、古中國道德理性,那個不是「理性殺人」!

你又誤解了,原創者艾理斯不是指出這種「絕對的必須或要求」的非理性、其實是所有十二種三大類「非理性信念」的核心嗎(p.53-4)。更何況他的非理性案主也非全是女的,而是男女皆有。

說說而已了,反正理性的特質就是要求普遍必然絕對客觀,在治療上凡事一直追問這樣做合理嗎,它勢必會產生理性暴力,而且對女性不公平也不利。

你這是預設了女人是非理性的感情動物了?

這是你說的,我不跟你辯「男女大不同」或「男女有別」的顯而易見的無聊議題,我只要指出心理諮商和女人交談一樣,都有傾聽、交心的共通點,而非一直問「這樣做合理」嗎?
想當滑頭的鰻魚啊,沒洞!我會不知你那套沙豬演化性別觀,什麼男主外打獵、所以演化出空間感及邏輯性較佳的左腦,女主內養小孩、所以演化出對色声香味觸的微妙瞹昧性較敏感的右腦。

狗屁不通!男人的餘光對獵物尤其女獵物可敏感了,咱女人對選種之事就理性,不只要體態健美還得要養得起咱母子,那像男人真是笨的可以,只要胸豐臀肥就上,十足的感情動物。
兩位,別如此激動,什麼左右腦、選種的,只不過是對腦神經學上男女稍異的演化論解釋,沒定論的,何必爭的如此臉紅耳赤。

不行!絕對不能讓什麽父權理性演化論來解釋男女有別,一定要從父權社會造成男女有別來解釋。

沒辦法了,兄弟(怎不是姊妹?),誰叫女權至上才是政治正確。

就這麼幾下就感無奈了,那咱女人受了幾千年的苦就當補吃了?這只不過是稍微的彌補。

那就等補過頭再來調整吧,天下事總是過猶不及的。
 

合理情緒療法>百度百科
 
簡介
ABC理論
何謂ABC?
操作模式
合理情緒療法的適用人群
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
治療方式與步驟
阿爾伯特?艾利斯簡介
補充閱讀內容 
 
簡介

  合理情緒治療(Rational-Emotive Therapy,簡稱RET)是本世紀50年代由阿爾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國創立的。合理情緒治療是認知心理治療中的一種療法。
ABC理論

  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在ABC理論模式中,A是指誘發性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爲結果。通常人們認爲,人的情緒的行爲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論指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爲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爲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人們的情緒及行爲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關。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後,有著人們對一類事物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的適當的、適度的情緒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爲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會導致情緒障礙的産生。 因爲情緒是由人的思維、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埃利斯認爲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他認爲當人們陷入情緒障礙之中時,是他們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們自己選擇了這樣的情緒取向的。不過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合理情緒治療並非一般性地反對人們具有負性的情緒。比如一件事失敗了,感到懊惱,有受挫感是適當的情緒反應。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則是所謂不適當的情緒反應了。 例如:兩個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們的總經理,但對方沒有與他們招呼,徑直過去了。這兩個同事中的一個認爲:“他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我們。即使是看到我們而沒理睬,也可能有什麽特殊的原因。”而另一個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頂撞了老總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兩種不同的想法就會導致兩種不同的情緒和行爲反應。前者可能覺得無所謂;而後者可能憂心忡忡。 以至無法平靜下來幹好自己的工作。從這個簡單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緒及行爲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關系。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後,有著人們對一類事物 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緒療法中稱之爲合理的信念,而後者則被稱之爲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爲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往往會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爲反應。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最終將導致情緒障礙也就是C的産生。
何謂ABC?

  其實完整的治療模式由ABCDEF六個部分組成。 A:activating events,指發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們對事件所持的觀念或信念。 C:emp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指觀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緒及行爲後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 指勸導幹預。 E:effect,指治療或咨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療或咨詢後的新感覺。 人們面對外界發生的負性事件時,爲什麽會産生消極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人們常常認爲罪魁禍首是外界的負性事件A。但是艾裏斯認爲,事件(A)本身並非是引起情緒反應或行爲後果(C)之原因,而人們對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想法看法或解釋)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們的不良情緒及行爲,就要勸導幹預(D)非理性觀念的發生與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觀念。等到勸導幹預産生了效果(E),人們就會産生積極的情緒及行爲,心裏的困擾因此消除或減弱,人也就會有愉悅充實的新感覺(F)産生。 合理情緒療法是艾裏斯通過切身體驗感悟和總結出來、用于幫助自己同時幫助他人進行心理自我調節的方法。 這種療法的主要目標是:幫助人們培養更實際的生活哲學,減少自己的情緒困擾與自我挫敗行爲,也就是減輕因生活中的錯誤而責備自己或別人的傾向(消極目標),並學會如何有效地處理未來的困難(積極目標)。

  特點

  從整體上看,合理情緒療法有以下一些特點:
  1.人本主義傾向。
  RET信賴、重視個人自己的意志,理性選擇的作用,強調人能夠“自己救自己”,而不必仰賴魔法、上帝或超人的力量。而且,從RET的人性觀中也可以看出它的人本主義傾向。
  2.教育的傾向。
  RET有很濃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教育的治療模式。
  首先,在咨詢原則方面,RET試圖用一套它認爲合理的、健全的心理生活方式去教育來訪者。
  其次,RET的治療過程有很強的教導味道。
  最後,RET還專門發展了一套適用于兒童和學校咨詢的體系,稱作“理性-情緒教育”,旨在幫助孩子提高心理機能水平,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3.強調理性、認知的作用。
  在治療途徑上廣泛采納情緒和行動方面的方法。但它更突出地重視理性、認知的作用。這是RET、也是所有認知療法的一個最本質的特點。在RET的治療中,總是把認知矯正擺在最突出的位置,給予最優先的考慮。
操作模式

  (1)找出使自己産生異常緊張情緒的誘發事件(A),例如當衆講話、考試、工作壓力、人際關系等。 (2)分析挖掘自己對誘發事件的解釋、評價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從理性的角度去審視這些信念,並且探討這些信念與所産生的緊張情緒(C)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到異常的緊張情緒之所以發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這種失之偏頗的思維方式應當由自己負責。 (3)擴展自己的思維角度,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D),動搖並最終放棄不合理信念,學會用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還可以通過與他人討論或實際驗證的方法來輔助自己轉變思維方式。 (4)隨著不合理信念的消除,異常的緊張情緒開始減少或消除,並産生出更爲合理、積極的行爲方式。行爲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又促進著合理信念的鞏固與情緒的輕松愉快。最後,個人通過情緒與行爲的成功轉變,從根本上樹立起合理的思維方式,不再受異常的緊張情緒的困擾(E)。
合理情緒療法的適用人群

  韋斯勒(R.A.Wessler)經過歸納研究,總結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幾個特征:
1、絕對化要求。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爲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爲其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它通常與 “必須”,“應該”這類字眼連在一起。比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很好地對待我”,“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等等。懷有這樣信念的人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中,因爲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就某個具體的人來說,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獲得成功;而對于某個個體來說,他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爲轉移。因此,當某些事物的發生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他們就會受不了,感到難以接受、難以適應並陷入情緒困擾。合理情緒療法就是要幫助他們改變這種極端的思維方式,認識其絕對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現實之處,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物,以減少他們陷入情緒障礙的可能性。
2、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艾利斯曾說過,過分概括化是不合邏輯的,就好像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其內容的好壞一樣。過分概括化的一個方面是人們對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評價。如當面對失敗就是極壞的結果時,往往會認爲自己“一無是處”、“一錢不值”、是“廢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幾件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整個人、評價自己作爲人的價值,其結果常常會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的心理及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産生。過分概括化的另一個方面是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即別人稍有差錯就認爲他很壞、一無是處等。這會導致一味地責備他人,以致産生敵意和憤怒等情緒。按照埃利斯的觀點來看,以一件事的成敗來評價整個人,這無異于一種理智上的法西斯主義。他認爲一個人的價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張不要去評價整體的人,而應代之以評價人的行爲、行動和表現。這也正是合理情緒治療所強調的要點之一。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所以每個人都應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 3、糟糕至極。這是一種認爲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這將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郁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難以自拔。糟糕就是不好、壞事了的意思。當一個人講什麽事情都糟透了、糟極了的時候,對他來說往往意味著碰到的是最最壞的事情,是一種滅頂之災。艾利斯指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因爲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有可能發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義爲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當一個人沿著這條思路想下去,認爲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還糟的事情時,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極端的、負的不良情緒狀態之中。糟糕至極常常是與人們對自己、對他人及對周圍環境的絕對化要求相聯系而出現的,即在人們的絕對化要求中認爲的“必須”和“應該”的事情並非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發生時,他們就會感到無法接受這種現實,因而就會走向極端,認爲事情已經糟到了極點。“RET認爲非常不好的事情確實有可能發生,盡管有很多原因使我們希望不要發生這種事情,但沒有任何理由說這些事情絕對不該發生。我們必須努力去接受現實,盡可能的去改變這種狀況;在不可能時,則要學會在這種狀況下生活下去。” 在人們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3種特征。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維與信念,而那些嚴重情緒障礙的人這種不合理思維的傾向尤爲明顯。情緒障礙一旦形成,往往是難以自拔的,此時就極需進行治療。
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

  理情緒療法認爲,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人們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簡要地說,這種療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療非理性,幫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以改變認知爲主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求治者減少或消除他們已有的情緒障礙。
治療方式與步驟

  由于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人們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合理情緒療法就是要以理性 治療非理性,幫助患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以改變認知爲主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患者減少或消除他們已有的情緒障礙。 合理情緒療法的治療步驟:
  1、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維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幫助他們弄清楚爲什麽會變成這樣,怎麽會發展到目前這樣子,講清楚不合理的信念與他們的情緒困擾之間的關系。這一步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向求治者介紹ABC理論的基本原理。
  2、向求治者指出,他們的情緒困擾之所以延續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響,而是由于現在他們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導致的,對于這一點,他們自己應當負責任。
  3、通過以與不合理信念辯論(disprtingirrationalbeliefs)方法爲主的治療技術,幫助求治者認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進而放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幫助求治者産生某種認知層次的改變。這是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
4、不僅要幫助求治者認清並放棄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從改變他們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犧牲品。 這4個步驟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緒困擾和障礙即將消除,求治者就會以較爲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從而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擾了。在合理情緒治療的整個過程中,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幫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這幾乎適用于每一個求治者,而其他方法則視求治者情況而選用。因爲“辯論”一詞的英文字頭是D(Disprting),“效果”一詞的英文字頭是E(Effects),加入這兩上字母,RET的整體模式于是就成爲ABCDE了。即: A(Activating events)誘發性事件; B(Beliefs)由A引起的信念(對A的評價、解釋等);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緒和行爲的後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 E(new emotive an behavioral Effects)通過治療達到的新的情緒及行爲的治療效果。
阿爾伯特?艾利斯簡介

  阿爾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合理情緒行爲療法的創始人,也是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性解放運動的先驅。他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一個猶太家庭。 他 4 歲時全家到紐約定居。5 歲時因腎炎並發扁桃腺炎幾近死亡,又曾因腎炎 9 次住院。12 歲時父母離異,養成他獨立和無神論的態度。19 歲時又並發腎性高血壓,40 歲時罹患糖尿病,但是他努力照顧自己的身體,不使自己因疾病而陷入悲慘,反而精力充沛地過生活。在 12 歲時,他下決心成爲一個作家,于是認真規劃自己的教育生涯。他先進高職學校,1939 年進入紐約市立大學商學院,主修商業管理,想在商場上賺足夠的錢以便寫任何想寫的題材。 20 世紀 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打破了他的計劃,他只得放棄致富的美夢,不過仍持續寫作。38 歲時他已完成了約 20 本書的手稿,但未能如願出版。自 1939 年起,他開始研究性、愛、婚姻和家庭關系等問題,當時並未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的他年僅 25 歲。在涉足這些領域後,他又花了兩年時間閱讀了有關這些研究課題的約 1 萬篇論文和著作。然後發現,自己能夠對那些有著性或愛的心理障礙者提供咨詢了。爲了獲得咨詢資格開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心理學,分別于 1943 年與 1947 年獲得該校臨床心理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本希望成爲臨床心理學家,但因其缺乏醫學背景而遭醫療機構拒絕,後來有機會受聘于卡倫?霍妮學院,與 C.R.赫爾伯格合作才如償所願。在 1949-1953 年間,通過實施精神分析,他對精神分析的有效性開始産生懷疑,並由此成爲反對精神分析的主要人物之一。在 1953-1955 年間,他曾嘗試過各種其他方法,用以取代精神分析,終于,在1955 年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那就是在咨詢和治療領域影響極大的合理情緒行爲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 REBT)。有人稱埃利斯是自 S.弗洛伊德以來唯一創建具有了自己理論體系的心理治療學派的心理學家,還有人稱他爲認知 - 行爲治療之父。但也有人不以爲然,認爲他無非是取人之長、略加綜合而已。盡管褒貶不一,但他所倡導的合理情緒行爲療法卻是得到一致推崇的。 埃利斯把其信奉的哲學觀點與講究實效的行爲主義結合起來創建了理情行爲療法。雖然這種療法起初遭到幾乎所有治療家的激烈反對,但他通過不懈的努力,堅定地捍衛了理情行爲療法,並使該療法在實踐中獲得巨大成功,最後使其反對者不得不信服和接受。埃利斯信奉的哲學觀點是現象主義哲學、實用主義哲學和人本主義哲學,他把這些哲學觀點與行爲主義相結合,提出了理情行爲療法的依據。該依據認爲人們是由于那些不合理的思想才導致心理障礙的。因此,如果使患者認識到這些不合理思想,並使其轉達化爲合理的思想,就能取得有效的治療結果。 理情行爲療法是由艾利斯于 1955 年所創的理性治療發展而來。最初他所用的名稱爲理性治療(Rational Therapy,簡稱 RT),到了 1961 年才改爲理性情緒療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簡稱 RET),直到 1993 年艾利斯又將理性情緒療法更改爲理性情緒行爲療法。因爲他認爲理性情緒療法會誤導人們以爲此治療法不重視行爲概念,其實艾利斯初創此療法時就強調認知、行爲、情緒的關聯性,而且治療的過程和所使用的技術都包含認知、行爲和情緒三方面。 他曾出版過許多富于創造力的、很受歡迎的論著,尤其是在本世紀 60 年代,他有好幾本著作(例如《性無罪》等)的銷售量高達幾百萬冊,從而使他的合理情緒療法得以普及。 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産的人,也是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內著作最豐富的作者之一。在忙碌的專業生涯中,他每星期會晤八十個個別治療替診者,指導五個治療團體,每年對專業人員與大衆做兩百場演講與講習。他已出版了五十多本書籍七百篇以上的文章,內容大部分以理情行爲治療法的理論與應用爲主。
補充閱讀內容

  如果你有興趣,想繼續深究的話請看: 艾利斯對人的本性的看法可歸納爲以下幾點: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當人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就會很愉快、富有競爭精神及行動有成效;
(2)情緒是伴隨人們的思維而産生的,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邏輯思維所造成。
(3)人具有一種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維和無理性的不合理思維。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維與信念;
(4)人是有語言的動物,思維借助于語言而進行,不斷地用內化語言重複某種不合理的信念,這將導致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
(5)情緒困擾的持續,實際上就是那些內化語言持續作用的結果。正如艾利斯所說:“那些我們持續不斷地對自己所說的話經常就是,或者就變成了我們的思想和情緒。”爲此,艾利斯宣稱: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曆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
這就成了ABC理論的基本觀點。在ABC理論模式中,A是指誘發性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爲的結果。通常人們會認爲,人的情緒的行爲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論則指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爲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爲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例如:兩個人一起在街上閑逛,迎面碰到他們的領導,但對方沒有與他們招呼,徑直走過去了。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對此是這樣想的: “他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我們。即使是看到我們而沒理睬,也可能有什麽特殊的原因。”而另一個人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頂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兩種不同的想法就會導致兩種不同的情緒和行爲反應。前者可能覺得無所謂,該幹什麽仍繼續幹自己的;而後者可能憂心忡忡,以至無法冷靜下來幹好自己的工作。從這個簡單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緒及行爲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關系。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後,有著人們對一類事物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這兩個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緒療法中稱之爲合理的信念,而後者則被稱之爲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爲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往往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爲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導致情緒障礙的産生。
 
如果您有興趣進一步情緒療法,請繼續閱讀:韋斯勒經過歸納研究,總結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幾個特征:
 
1.絕對化要求。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爲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爲其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它通常與 “必須”,“應該”這類字眼連在一起。比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很好地對待我”,“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等等。懷有這樣信念的人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中,因爲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就某個具體的人來說,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獲得成功;而對于某個個體來說,他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爲轉移。因此,當某些事物的發生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他們就會受不了,感到難以接受、難以適應並陷入情緒困擾。合理情緒療法就是要幫助他們改變這種極端的思維方式,認識其絕對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現實之處,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物,以減少他們陷入情緒障礙的可能性。
2.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艾利斯曾說過,過分概括化是不合邏輯的,就好像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其內容的好壞一樣。過分概括化的一個方面是人們對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評價。如當面對失敗就是極壞的結果時,往往會認爲自己“一無是處”、“一錢不值”、是“廢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幾件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整個人、評價自己作爲人的價值,其結果常常會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的心理及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産生。過分概括化的另一個方面是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即別人稍有差錯就認爲他很壞、一無是處等,這會導致一味地責備他人,以致産生敵意和憤怒等情緒。按照埃利斯的觀點來看,以一件事的成敗來評價整個人,這無異于一種理智上的法西斯主義。他認爲一個人的價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張不要去評價整體的人,而應代之以評價人的行爲、行動和表現。這也正是合理情緒治療所強調的要點之一。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所以每個人都應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
3.糟糕至極。這是一種認爲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這將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郁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難以自拔。糟糕就是不好、壞事了的意思。當一個人講什麽事情都糟透了、糟極了的時候,對他來說往往意味著碰到的是最最壞的事情,是一種滅頂之災。艾利斯指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因爲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有可能發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義爲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當一個人沿著這條思路想下去,認爲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還糟的事情時,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極端的、負的不良情緒狀態之中。糟糕至極常常是與人們對自己、對他人及對周圍環境的絕對化要求相聯系而出現的,即在人們的絕對化要求中認爲的“必須”和“應該”的事情並非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發生時,他們就會感到無法接受這種現實,因而就會走向極端,認爲事情已經糟到了極點。“RET認爲非常不好的事情確實有可能發生,盡管有很多原因使我們希望不要發生這種事情,但沒有任何理由說這些事情絕對不該發生。我們必須努力去接受現實,盡可能的去改變這種狀況;在不可能時,則要學會在這種狀況下生活下去。”
在人們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3種特征。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維與信念,而那些嚴重情緒障礙的人,這種不合理思維的傾向尤爲明顯。情緒障礙一旦形成,往往是難以自拔的,此時就極需進行治療。合理情緒療法認爲,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人們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簡要地說,這種療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療非理性,幫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以改變認知爲主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求治者減少或消除他們已有的情緒障礙。
治療的第1步,首先要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維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幫助他們弄清楚爲什麽會變成這樣,怎麽會發展到目前這樣子,講清楚不合理的信念與他們的情緒困擾之間的關系。這一步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向求治者介紹ABC理論的基本原理。
治療的第2步,要向求治者指出,他們的情緒困擾之所以延續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響,而是由于現在他們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導致的,對于這一點,他們自己應當負責任。
治療的第3步,是通過以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方法爲主的治療技術,幫助求治者認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進而放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幫助求治者産生某種認知層次的改變。這是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
治療的第4步,不僅要幫助求治者認清並放棄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從改變他們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犧牲品。
這4個步驟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緒困擾和障礙即將消除,求治者就會以較爲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從而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擾了。在合理情緒治療的整個過程中,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幫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這幾乎適用于每一個求治者,而其他方法則視求治者情況而選用。合理情緒療法的治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技術就是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的技術;其次是合理的情緒想象技術。認知 “家庭作業”以及爲促使求治者很好地完成“作業”而提出的相應的自我管理方法。其他一些技術方法,或不作爲主要的方法,而作爲輔助的方法,或只在治療的最後階段如決斷訓練、社交技能訓練等方面使用。
 
艾利斯曾指出,合理情緒治療可以傾向于采用多樣的技術方法,只要是將這些方法運用于合理情緒治療的框架之中,這都是允許的。但在治療過程中,應強調改變求治者的認知。如果施治者的工作重點放在改變求治者的情感和行爲上,而很少強調認知改變,那就應懷疑這樣的治療是不是合理情緒療法了。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技術爲艾利斯所創立。他認爲,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技術,使施治者得以用所學的方式,向求治者所持有的關于他們自己的、他人的及周圍環境的不合理信念進行挑戰和質疑,從而動搖他們的這些信念。采用這一辯論方法的施治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不斷地向求治者發問,對其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質疑。
 
提問的方式,可分爲質疑式和誇張式兩種:
 
1.質疑式。施治者直截了當向求治者的不合理信念發問,如“你有什麽證據能證明你自己的這一觀點?”“是否別人都可以有失敗的記錄,而你卻不能有?” “是否別人都應該照你想的那麽去做?”“你有什麽理由要求事物按您所想的那樣發生?”“請證實你自己的觀點”等等。患者一般不會簡單地放棄自己的信念,面對施治者的質疑,他們會想方設法爲自己的信念辯護。
因此,施治者借助這種不斷重複和辯論過程,使對方感到自己的辯解理屈詞窮,從而讓他們認識到:
第一,那些不合理的信是不現實的、不合邏輯的東西;
第二,那些信念是不站不住腳的;
第三,什麽是合理的信念,什麽是不合理的信念;第四,最終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2.誇張式。
 
施治者針對求治者信念的不合理之處故意提出一些誇張的問題。這種提問方式猶如漫畫手法,把對方信念不合邏輯、不現實之處以誇張的方式放大給他們自己看。例如一個有社交恐怖情緒的求治者說: “別人都看著我。”施治者問:“是否別人不幹自己的事情,都圍著你看?”對方回答:“沒有。”施治者說:“要不要在身上貼張紙寫上‘不要看我’的字樣?”答:“那人家都要來看我了!”問:“那原來你說別人都看你是否是真的?”答:“…… 是我頭腦中想象的……。”在這段對話中,施治者抓住對方的不合理之處發問,前兩個問題均可納入誇張式問題一類。這一提問方式由于使對方在這一過程中自己也感到自己的想法不可取,從而容易讓他放棄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如何運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技術呢?首先得找到不合理的信念,並有效地進行辯論。在進行合理情緒治療的過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對方不合理的信念,施治者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否則易在外層轉圈子而難以深入。初學者使用此法往往不得要領,關鍵是找不到不合理的信念,感到辯論無從下手。
尋找求治者不合理的信念,可先從ABC模式入手: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滲發性事件A;第二,詢問對方對這一事件的感覺和對A的反應,即找出C;第三,詢問對方爲什麽會體驗到恐懼、憤怒等情況,即由不適當的情緒及行爲反應著手,找出其潛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對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將不合理的信念作爲B列出來。而在此過程中,要采用各個擊破的原則,一個個去找,不能指望一錘定音,一了百了。其次,辯論中積極提問的能促使患者的主動思維。在合理情緒療法中,所應用的辯論的方法和蘇格拉底式的辯論同出一轍。戴爾?卡耐基曾指出:“所謂蘇式回答法,就是使對方作出肯定的回答,以簡潔的問題詢問對方,使他不得不回答‘是’,第二句也使他不得不說‘是’,接下去每個問題都使他的回答不脫離肯定的範圍。等他感覺時,他原先否定的問題,已在不知不覺中回答‘是’了。”兩者所不同的是後者的目的是讓對方作出肯定性回答,而前者更多地是使求治者說“不是”、“沒有”等,作出否定性回答。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也正是要在這樣的過程中使對方的認知發生某種改變,直至逐步放棄其不合理信念。不過使一個人說“不是”往往比使一個人說“是”的阻力更大,也更困難,因爲說“是”僅僅是肯定對方的觀點,而說“不是”時更多是否定自己的觀點。但這一過程比說“是”的過程對求治者觸動更深,也有一個使對方經過更多主動思考的過程。
http://baike.baidu.com/view/653742.html?tp=1_10
 
 
心理咨詢催眠>百度百科
 
一、心理咨詢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心理咨詢師的職業特點
三、心理咨詢的現狀和收入
四、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前景
五、什麽人需要心理咨詢
六、心理咨詢的對象
七、心理咨詢的需求
【心理咨詢的流派】   
 
  心理咨詢是由專業人員即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含義有二:一、咨詢關系是“求”和“幫”的關系,這種關系在心理咨詢中有普遍意義。二、幫助解決的問題,只能是心理問題,或有心理問題引發的行爲問題,除此以外,咨詢師不幫助求助者解決任何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心理咨詢這一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概念,它涵蓋了臨床幹預的各種方法或手段;狹義概念主要是指非標准化的臨床幹預措施。也就是說,廣義的“心理咨詢”這一概念,包括了“狹義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這兩類臨床技術手段。
  心理咨詢借助語言、文字等媒介,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啓發、暗示和教育的過程。心理咨詢可以使咨詢對象在認識、情感和態度上有所變化,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和康複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障礙,促使咨詢對象的自我調整,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身心健康。爲了達到交互的及時性,真實性,常常要求求詢者和咨詢工作者的相互交談。咨詢工作者是求詢者的朋友和心理話的傾聽者,而求詢者是一個訪問者。可能的話,咨詢工作者要幫助進行情景構造。
  關于心理咨詢的操作性定義,古今中外的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說法。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爲,心理咨詢是通過與個體持續的、直接的接觸,向其提供心理幫助並力圖促使其行爲態度發生變化的過程。我國馬健青在其《輔導人生——心理咨詢學》中認爲,心理咨詢定義爲運用有關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解決咨詢對象(即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包括發展性心理問題和障礙性心理問題),來維護和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的過程。我們認爲,要吸納各種不同見解的合理內核,按照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來下一個定義: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協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
一、心理咨詢的概念及其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納對咨詢的定義是:心理咨詢是指一種專門向他人提供幫助與尋求這種幫助的人們之間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創造的氣氛使人們逐步學會以更積極和理性的方法對待自己和他人。心理咨詢能夠爲人們提供全新的人生經驗和體驗。
  心理咨詢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 心理咨詢所提供的全新環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己與社會,處理各種關系,逐漸改變與外界不合理的思維、情感和反應方式,並學會與外界相適應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以便更好地發揮人的內在潛力,實現自我價值。
二、心理咨詢師的職業特點

  (1)心理咨詢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能夠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排除困擾、最終實現自我成長、自我發展。
  (2)心理咨詢師是屬于高階層的職業,不僅體現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務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目前世界上心理咨詢師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EAP服務,服務對象就是世界500強的企業。現在,世界500強的企業有75%都選擇爲員工提供EAP服務。
  (3)心理咨詢師是一個可以終生從事的職業,不會因爲年紀的增大而無法持續從事。
  (4)心理咨詢師收入屬于中上階層。
三、心理咨詢的現狀和收入

  1、心理咨詢的現狀
  目前不少心理咨詢工作室/公司發展不太如意,更別說很高的收入,少數很專業的知名的心理咨詢工作室/公司經濟效益不錯。因此,如果想做面向社會收費的心理咨詢業務,目前必須是很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2、心理咨詢的收費標准
  心理咨詢收費在任何國家都是昂貴的,目前,在美國,心理咨詢師每個小時的收入可以達到150美元左右。
  據了解,現在國家規定的心理咨詢收費標准爲每小時60元,而實際的咨詢費用一般爲每小時50元至150元,甚至更高。
  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務區內,咨詢收費往往會達每小時100美元,在南京,平均收費100―200元/小時。重慶、武漢、長沙 等地,一次心理咨詢收費一般是50-150元,而在蘇州等地起價爲200元,最高500元;心理治療的費用相對要高一些,如果是婚姻問題,並且由資深治療師治療,每次兩個小時,500元/小時;如果是其他問題,資深治療師收費400元/小時,普通治療師300元/小時。
四、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前景

  心理咨詢師是擁有廣闊前景的職業,特別在教育、醫療、社區、機關、企業、司法、團系統等領域將有更大需求。按有關規定,監獄勞教部門、大專院校各個系、各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的人事部等各個場所,都應配備2至3名的心理咨詢師。目前,中國已在公安系統、體育界和部隊裏配備了心理咨詢師。
五、什麽人需要心理咨詢

  “抉擇自我發展可咨詢心理咨詢師”(特區晚報)
  心理咨詢專家陳智雄指出,在心理健康意識比較成熟的發達國家,當人們主觀上覺得自己生活得不是很積極,或者覺得有不適的心理感覺(例如心理感覺不舒服或者有煩惱),就會借助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來解決,這相當于我們中醫所說的“治未病”,就是在心理問題轉化爲“病態”之前就來把它解決。
  他指出,目前尋求心理咨詢的人群按性質可分爲兩種:一是發展咨詢。精神正常人群,在現實生活中會面對許多問題,如婚姻家庭問題,擇業求學問題,職業適應和發展問題,等等。他們面對上述自我發展問題時,需要做出理想的選擇,以便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在這裏,心理咨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向他們提供心理學幫助,這類咨詢,叫發展性咨詢。
  第二類就是心理健康咨詢。長期處在困惑、內心沖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較嚴重的心理創傷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盡管他們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卻下降許多,出現了嚴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甚至達到“可疑神經症”的狀態。這時,就需要心理咨詢師提供幫助,這叫心理健康咨詢。
六、心理咨詢的對象

  心理咨詢專家陳智雄在接受晚報采訪時指出: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並不是“病態人群”。
  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可分爲三大類: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了與心理有關的現實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三是特殊對象,即臨床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
  其中,心理咨詢最一般、最主要的對象,是健康人群,或者是存在心理問題的亞健康人群,而不是人們常誤會的“病態人群”,病態人群例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等患者是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對象。
  陳智雄說,健康人群會面對許多婚姻家庭、擇業、親子關系、子女教育、人際關系、學習、戀愛、性心理、自我發展、焦慮、抑郁、壓力應對等問題,他們會期待做出理想的選擇,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求得內心平衡,以及自身能力的最大發揮和尋求良好的生活質量。這時他們就可以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特區晚報)
  催眠與心理咨詢的關系
  本質上說,催眠也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手段。只不過它是一種特別的治療方法。通常人的心理都有自我防衛機制,當面多面的心理咨詢的時候,人們往往不自覺地避開心理的創傷或陰暗面,但是那些創傷或陰暗面也許正是問題的關鍵或根源。而催眠是通過特殊的引導方式引領當事人進入自我的潛意識資料庫中,找到變異情緒背後的真正根源,進而治療。 在催眠狀態中,人們會自願放下面具與武裝,誠實地面對自我內在,也因此能驚奇地發現到真正的自己,包括潛能。在這方面,催眠技術較之心理咨詢有著獨特的優勢。
七、心理咨詢的需求

  中國市場需求巨大,心理咨詢師奇缺。
  1、中國有1.9億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自殺未遂的達1000萬人以上;造成功能殘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個屬于精神障礙;推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四分之一。
  在中國,目前保守估計,大概有有1.9億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
  據調查, 13億人口中有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患者達1600多萬,1.5億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青少年就有3000萬。
  中國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已達28.7萬人,每年有200萬人自殺未遂者; 1990年中國2560萬例抑郁症患者,僅有5%得到治療,而15%的抑郁症患者抱有自殺傾向。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吳瑞華研究員認爲,缺乏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才是造成我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
  當一個人的內心體驗已經感覺到痛苦,而且這種痛苦已經影響到生活時,他就應該去心理咨詢了。
  白領階層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下,焦慮、抑郁、心理障礙,對什麽都不感興趣等問題越來越多。有了苦悶,和朋友或家人訴說,有時並不能得到解決辦法,有時也不方便。所以心理咨詢會像到餐館就餐一樣成爲一種普遍的需求。
  北京大學心理咨詢專家錢銘依教授認爲,心理咨詢是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北京燕園博思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專家郝濱老師建議,當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擾,准備選擇一位心理咨詢師走入咨詢室時,應選擇具有心理學、醫學或教育學等相關教育背景、接受過專業訓練,有長期豐富的心理咨詢與治療經驗,閱曆比較豐富,得到專業心理治療協會或社會認可的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中有著衆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見的有“精神分析療法”、“心理動力學療法”、“來詢者中心療法”、“現實療法”、“行爲療法”、“交互療法”、“格式塔療法”及“理性情緒療法”等。據美國心理咨詢協會的統計,現已記錄在冊的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療法已有300種之多,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美國心理學家朗敦(Perry Landon)認爲,所有這些療法可大抵分爲兩大類。一類是“認知領悟”(insights)療法,旨在通過改變提高人的認知方式來緩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礙。另一類是“行爲矯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療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條件反射來矯正人的不良行爲方式。
  其實,在具體實踐中,人們常常是兩者兼用,互爲補充的。
【心理咨詢的流派】

  一. 現實療法

  “現實療法”,由格拉澤(William Glasser,l925—— )創立于60年代。其要點有:
  1.人都有愛與被愛兩種基本需求。如果它們不能得到滿足,人就會産生焦慮、怨恨、自暴自棄等消極情緒反應,並可能産生逃避現實、不負責任的欲望。因此,心理咨詢的目標在于減少來詢者不負責任與自我毀滅的意向。
  2.人都具有自主自立能力,也具成長動力。因此心理咨詢的作用在于,使來詢者在生活中區分“成功的認同”與“失敗的認同”,增加對前者的體驗,減少對後者的體驗,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個人愛與被愛的需求,感受到個人的價值。
  3.“現實療法”重視現在超過重視過去。它強調過去的事實無可改變,因而應將眼光放在現在與將來的發展之上。它主張咨詢者在協助來詢者面對個人的痛苦、失敗經曆時,要幫助他看到個人的潛能及以往的成功經曆,從而認識到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存在,可供自己選擇和享用。
  4.“現實療法”十分注重承擔責任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將其當作心理咨詢的核心,強調人只有積極面對現實,才能承擔責任,獲得“成功的認同”。在操作方法上,“現實療法”十分強調面質(confrontation),制訂具體計劃,不接納借口,不用懲罰等技巧。
  二. 格式塔療法
  “格式塔療法”,由佩爾斯(Frederick S.Perls,1893—1970)創立于60年代,其要點如下:
  1.人都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詢的中心任務是幫助來詢者充分認識到自我在現實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咨詢不求爲來詢者的困難做解釋與指導,而是鼓勵來詢者主動承擔責任,主持自我的治療與改善。
  2.人應該將精神集中在現在的生活與感受當中,而不要對過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許多焦慮都産生于不能正確對待以往生活向當前生活的過渡,以逃避現實的做法來處理個人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壓力。這嚴重阻礙了一個人的健康成長。
  3.使人積極面對現實,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幫助他完成內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結”(unfinished business),這通常指個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靈創傷和刺激經曆所留下的不良情緒體驗(如懊惱、悔恨、內疚、憤怒等)。它們猶如一個個心緒,系住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自由活動。而要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現實生活,就必須排除這些“心結”的幹擾。
  4.在咨詢手法上,“格式塔療法”強調幫助來訪者由“環境支持”轉向“自我支持”,以便來訪者從一開始就不依賴他人,盡量控掘個人的潛能。
  三. 來詢者中心療法
  “來詢者中心療法”,由羅傑斯(Carl Rogers,1902—1988)創立于50年代。其要點如下:
  1.人都有能力發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並加以改進。所以心理咨詢的目的,不在于操縱一個人的外界環境或其消極被動的人格,而在于協助來詢者自省自悟,充分發揮其潛能,最終達到自我的實現。
  2.人都有兩個自我: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自我感覺,而後者則是個人對“應當是”或“必須是”等的自我概念。兩者之間的沖突導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獲得的肯定越多,則其自我沖突越少,人格發展也越正常。
  3.這一療法很強調建立具有治療作用的咨詢關系,以真誠、尊重和理解爲其基本條件。羅傑斯認爲,當這種關系存在時,個人對自我的治療就會發生作用,而其在行爲和人格上的積極變化也會隨之出現。所以,心理咨詢人員應該與來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關系。這樣即可使來詢者處于主動的地位,學會獨立決策。
  4.在操作技巧上,這一療法反對操縱或支配來詢者,主張在談話中采取不指責、不評論、不幹涉的方式,鼓勵來詢者言盡其意,直抒己見,以創造一個充滿真誠、溫暖和信任的氣氛,使來詢者無憂無慮地開放自我。
  四. 理性情緒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由美國心理咨詢專家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 )創立于50年代,其要點如下:
  1.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煩惱和情緒困擾大多來自于其思維中不合理、不符合邏輯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現實,自怨自艾,不敢面對現實中的挑戰。當人們長期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時,便會導致不良的情緒體驗。而當人們接受更加理性與合理的信念時,其焦慮與其他不良情緒就會得到緩解。
  2.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3個特征:1)“絕對化要求”,即對人或事部有絕對化的期望與要求;2)“過分概括”,即對一件小事做出誇張、以偏概全的反應;3)“糟糕透頂”,即對一些挫折與困難做出強烈的反應,並産生嚴重的不良情緒體驗。凡此種種,都易使人對挫折與精神困擾做出自暴自棄、自怨自艾的反應。
  3.“ABC理論”:在誘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個人對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個人對誘發事件所産生的情緒與行爲後果C(Consequence)這三者關系中,A對C只起間接作用,而B對C則起直接作用。換言之,一個人情緒困擾的後果C,並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對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對于個人的思想行爲方法起決定性的作用。
  4.“理性情緒療法”的目的在于幫助來詢者認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邏輯、理性的信念,以減少個人的自我挫敗感,對個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學會容忍自我與他人。
  五. 認知領悟療法
  “認知領悟療法”,源于霍姆 (Homne) 關于人的內隱行爲是人心理的操作者之觀點。而這一療法是由一系列人共同創立的,其要點包括:
  1.它十分強調認知過程對人的情緒變化和行爲動機的支配作用。它主張通過改變來詢者的認韌模式,並輔之以行爲療法的技術,來矯正人的不良情緒和行爲。這祥,隨著來詢者認知方式的改變,他的憎緒和人格降礙也會隨之得到緩解。
  2.雖然“認知頓悟療法”很重視人的認知方式對他心理變態和人格障礙的影響,但它不像“精神分析療法”那樣,一味追究來詢者早年生活經曆(主要是指3歲前後)對當前行爲的潛意識作用,它主要探討來詢者當前認知方式對他行爲表現的影響。
  3.“認知領悟療法”很強調來詢者對自己問題症結中的非理性、非邏輯觀念的深刻須悟,並以此來幫助來詢者置新認識、評價自我,建立合乎情理的認知模式,擺脫非理性觀念對自我的幹擾。
  六. 交互分析療法
  “交互分析療法”由伯爾尼(Eric Berne,1910—1970)創立于50年代,其主要觀點有:
  1.人格由3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式自我”(Parent Self)“成人式自我”(Adult Self)和“兒童式自我”(Child Self)。其中P代表父母的價值觀,是其內化的結果,偏向權威化;A是個人對外界環境的客觀反應與評價,它既不情緒化,也不權威化;C是人格中的兒童欲望與沖動的表現,是其本能部分,偏向情緒化。這3種自我狀態,構成了人格沖突與平衡的基礎。
  2.人皆渴望得到他人,特別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愛護與肯定。這通常包括父母、師長、領導、朋友、戀人等人物。個人在人格成長中得到關愛與肯定越多,則其人格沖突便越少,自信心則越強。正面的“父母式自我”、“成人式自我”與“兒童式自我”之間的交互作用,會産生積極、正面的生活腳本(life script)。反之,則會導致不良的人格表現,使人在交往中充滿焦慮和自卑。
  3.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使來詢者成爲一個統合之人(integrated person),使個人從“父母式自我”與“兒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脫出來,增強“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學會與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系,並在交往中學會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療法”的核心任務之一。
  4.在操作技巧上,“交互分析療法”十分強調傾聽分析的作用。它旨在推動來詢者深刻反省其人格中“父母式自我”與“兒童式自我”的沖突,以“成人式自我”的眼光來審視個人的生活腳本,積極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增強自信心。
  七.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論由弗洛伊德所創立。它內容龐雜,包括潛意識理論、人格理論、性欲理論及精神防禦理論等方面。其理論要點綜述如下:
  1.人的心理活動分爲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又稱無意識)三個部分。其中意識指人能夠知覺的心理活動,前意識指人平時感覺不到,卻可以經過努力回憶和集中精力而感覺到的心理活動,潛意識指人感覺不到,卻沒有被清除而是被壓抑了的心理活動。弗格伊德認爲,許多心理障礙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壓抑在個人潛意識當中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沒有得到釋放的結果。
  2.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本我”是個人原始、本能的沖動,如食欲、性欲、攻擊欲、自我保護被等。它依照“快樂原則”行事。“自我”是個人在與環境接觸中由“本我”衍生而來的。它依照“現實原則”行事,並調節“本我”的沖動,采取社會所允許的方式行事。“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依照“理想原則”行事,是人格的最高層次,也是良知與負疚感形成的基礎。弗洛伊德認爲,“本我”、“自我”、“超我” 之間的矛盾沖突及協調構成了人格的基礎。人欲維持心理健康,就必須協調好三者的關系。
  3。人在維護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時,常對生活中的煩惱和精神痛苦采取某種自圓其說或自欺欺人等認識方法,以求心靈的自慰。弗洛伊德將這些認識方法稱作“心理防衛機制”,通常包括解脫、補償、合理化、投射、轉移、升華及理想化等方式。弗洛伊德認爲,這些心理防衛活動多是無意識的,它們對人體的心理健康可起積極作用,也可起消極作用。
  4。爲使人們領悟其心理障礙的根源,人們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治療,通過移情關系的建立來重塑人格。在這當中,心理分析師通常使用解析、自由聯想、催眠、釋夢等技巧來疏解思考“本我”與“超我”的沖突,減輕“自我”的壓力,更好地面對現實。
  八. 行爲療法
  “行爲療法”源于“行爲主義”理論,它強調通過對環境的控制來改變人的行爲表現。其理論基礎包括俄羅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I.P.Pavlov, 1849—1936)的“條件反射”理論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一1949)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B. F.Skinner,1904—1990)等人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等,主要有如下要點:
  1.人的所有行爲都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其中強化對該行爲的鞏固和消退起決定性作用。強化可采取嘉獎或鼓勵(正強化)的方式,也可采取批評或懲罰(負強化)的方式。由此,學習與強化,是改變個人不良行爲的關鍵。
  2.心理治療的目的在于,利用強化使來詢者模仿或消除某一特定行爲,建立新的行爲方式。它通過提供特定的學習環境促使來詢者改變自我,擯棄不良行爲。由此,它很注重心理治療目標的明確化和具體化,主張對來詢者的問題采取就事淪事的處理方法,不必追究個人潛意識和本能欲望對偏差行爲的作用。
  3. “行爲療法”的常用療法包括“系統脫敏療法”、“松弛療法”、“模仿學習”、“自勇訓練”、“厭惡療法”、“泛濫療法”等療法,其核心均在于利用控制環境和實施強化使來詢者習得良好行爲,矯正不良行爲,重塑個人形象。
  九、藝術治療
  追溯藝術治療的起源是在在史前時代的人類因對于大自然等許多現象感到畏懼與恐慌,又不明白其道理,所以在岩洞中留下許多的壁畫,以表達其敬畏之心。而到了近代精神醫學蓬勃發展的時代,如弗羅伊德與榮格等心理學大師亦采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夢境與分析。因藝術具表達、符號象征與創作等元素在,故近代將藝術應用在精神疾患者的治療上。
  根據美國藝術治療師協會之定義:「藝術治療提供非語言的表達與溝通機會,在藝術治療之領域中有二個主要取向:一、藝術創作即是治療:透過創作的過程,緩和情感上的沖突,提高當事人對事物的洞察力或達到情緒淨化的效果;二、把藝術作品應用于心理狀態之分析,對作品産生的一些聯想,有助于個體維持個人內在和外在經驗的和諧,使人格獲得重整。」藝術治療較關心的是個人的內在經驗,所以治療的過程、方式、內容和聯想變得非常重要,因爲每一部份都反映出個人人格發展、人格特質和潛意識的內容。
  藝術治療之內容涵括了繪畫、舞蹈、音樂、文學等方面,均可當作治療之媒介;可以是單獨進行,也可以是團體形式。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拿起筆隨性塗鴉一番,或者隨著音樂的旋律舞動自己的身體?在創作的氣氛下,是一無危險、無威脅性的環境,可穿越時空限制,所經曆的,是自我的對話,對卸下防衛的自己有更深層的認識與了解。
  許多精神疾病的患者除了如幻聽與妄想等症狀導致害怕、恐懼等不穩定之情緒,注意力無法集中,也有許多慢性患者已喪失對自我之自信與低自尊,在社交上表現退縮與畏懼,而藝術如繪畫等活動除了可增進認知與手部精細動作等功能外,更有助于患者具體表達情緒與面對問題、建立自我之價值觀,進而發展出合宜之社會行爲與社會角色。
  藝術治療在國外以及該有一些曆史了,但在國內發展的還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比較有代表的是韋志中,他在實踐中總結出來表達性藝術治療技術《石頭的故事),也在繪畫藝術治療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有他創造的繪畫治療技術“十年、我的六個家、前世今生”等,在個體心理咨詢中,已經得到良好驗證,是比較有效的本土心理咨詢技術。並且在雲南師範大學、山西太原、青島成龍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等一些單位的邀請下,韋志中教授前往當地主持了(繪畫藝術治療工作坊),並且取得圓滿成功!
 
擴展閱讀:

1.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
2.http://www.hrxl.cn/zxxlx/2007/0125/content_648.htm
3.鄧明昱、郭念峰主編:《咨詢心理學--心理咨詢、心理測驗、心理治療》,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1997
4.鄧明昱:《心身醫學》,國際中華科學技術出版社,紐約,2003
5.鄧明昱:《應用心理學教程》,國際中華科學技術出版社,紐約,2007(電子版)
6.韋志中:《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實踐》,廣東科技出版社
7.心理咨詢:http://www.haodf.com/jibing/xinlizixun.htm
8.專業心理醫生在線解答:http://www.wzz.com.cn/blog
9.咋學圖書網:www.zaxue.net
10.天津心理咨詢網:http://www.tjcmw.com/
11.心理咨詢論壇:http://www.5ilove.net.cn(論壇解答、語音咨詢)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14.html?fromTaglist
 
 
 
 
 
阿楨 2022-12-13 08:21:56

在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想通過當“精神病”來逃脫法律制裁? 2022-12-10

如果一個人拼命想證明自己是精神病,很可能不是為了儘早接受治療,而是有其他目的。
11月底的時候,寧波一名女子表示自己患有精神病,主動申請精神鑒定。“這位女士來我們這裡申請精神病鑒定時,她的欠債已經上千萬元”。司法部門終於給她提交了精神鑒定的申請,“最終確定她在借錢過程中不存在精神問題”。
早些年,依靠精神鑒定逃脫制裁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尤其是在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的時候,畢竟我國的《精神衛生法》直到2012年才頒佈,2013年才開始實施。
2000年,湖北省松滋市黑社會頭子楊義勇殺人,其同夥重金收買精神鑒定人員,最後以“間歇性精神病發作,無責任能力”成功脫罪。直到伏法前,他還手持精神病鑒定證明叫嚷自己有“殺人執照”。
1999年,北京男青年張旭東故意傷人致死,而後他憑著學過的醫學知識,成功地裝瘋賣傻,蒙過鑒定人員,沒有被送進監獄,而是被送到了精神醫院治療,最終因為無法忍受精神病院的生活才說出了實情。
這跟當時鑒定機構的混亂和人員素質的低下密不可分,而對於真正的專家來說,想要靠裝瘋賣傻來蒙混過關根本不可能。
實際上,如今想要用精神障礙來脫罪,在很多國家都不太現實。
1985年美國搞了一項調查,科羅拉多州被捕的嫌犯中援引精神病辯護的例為4968比1,明尼蘇達州為2938比1。至於辯護成功率,明州和猶他州分別為86674比1和49140比1,這個概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還有一些州,乾脆取消了精神病辯護,即精神病犯罪與正常人同罪,還有11個州採用了“有病有罪”的裁決。
但是,對於有潛在危害或者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人,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做法就是強制醫療,也就是關起來治病。
  回應
精神病不負刑事責任,就是一堆所謂的“法律專家”出國留學時抄國外的東西,根本不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的政策。
精神病人發病時真的沒有管束自己行為的能力,你們沒得過所以不知道。其實患這個病是非常痛苦的,持續服藥要比你什麼手段去預防都有效。
這些都是法律故意留下的漏洞,錢可能能抵擋住鑒定,但鑒定絕大多數情況下無法拒絕特權。
既然自稱是精神病,那就送到精神病醫院治療,治療年限與他/她所犯罪行應得的服刑年限相同。你認為他/她是願意跟腦子正常的人一道坐牢還是跟真精神病人一起生活?

圖博館 2015-08-25 10:14:24

第二部分
關於精神病的三個迷思

第5章 精神病診斷意義之迷思:患者是人還是植物?/75
精神病診斷的個體意義和政治意義/77
精神病診斷標准是如何制定的?/78
精神病診斷標准的出現/79
虛假的精確性/81
多重診斷結果/83
症狀之間的相關/85
精神病診斷的預測效度/86
「正常人」和「患者」之間的界限/87
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是科學幻象?/89
安德魯/91

第6章 精神病屬於遺傳性疾病的迷思:精神病學的根本錯誤/92
精神病學的基本錯誤/94
毫無希望的起點/95
基因如何致病/97
h2的計算錯誤/99
對h2的錯誤解釋/101
漢娜的故事/102
狂悖命運的打擊/104
不公正待遇與無助感/106
情感的表達/107
模棱兩可的溝通/108
不安全依戀/109
分子遺傳學時代/110
遺傳理論的誘惑力/113
和平克頓先生在一起/115

第7章 精神病源於大腦病變之迷思:腦、心靈和精神病/117
生物學的重要性/119
大腦結構與精神病/1 20
精神病的神經化學機制/123
認知功能與精神病/125
如何對精神病進行解釋/128
偏執的起因/129
偏執的心靈/131
幻聽/136
精神病並不僅僅是大腦疾病/139

第三部分
治療瘋癲的藥

第8章 臨床試驗中的科學、利益和政治/143
理解隨機對照試驗/145
什麼是隨機對照試驗?/147
藥里藏金/151
隨機對照試驗的戰爭/156
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s)/159
精神病學試驗數據值得相信嗎?/163

第9章 抗精神病藥物的益處和代價:少用為好!/164
抗精神病藥物的短期治療效應/167
劑量、副作用和第二代藥物的開發/169
除僵直和顫抖以外的副作用/173
抗精神病藥物具有長期效果嗎?/176
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將來更容易發作嗎?/177
再次被愚弄?/178
第一原則:勿傷害!/181

第10章 仁心的價值;心理治療對重度精神病有效嗎?/183
如何證明心理治療的有效性?/184
心理治療對精神病患者有益嗎?/188
新胰島素休克療法?/192
治療關系: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治療要素?/194

第11章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精神病學?/197
精神病學的兩種願景/199
照吩咐去做/203
精神病與暴力/206
自知和精神病/207
藥物在精神病學中的地位/209
面向大眾的心理治療?/211
心理健康領域的派別紛爭/213
旅程的終點/214

圖博館 2015-08-25 10:13:28

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麽失敗?
作者:(英)本托爾 2014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代表了本托爾的最新研究成果。《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麼失敗?》強調精神病態與精神健全狀態之間的連續性,主張在精神疾病治療中采用注重個人生活意義的心理學方法,反對單一的生物醫學解釋和治療模式。
《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麼失敗?》既充滿激情,又冷靜理智,以確鑿的歷史事實和嚴謹的研究證據,說明了現代精神病學的生物學模式為何失敗,並指明了未來精神病康復療法的新方向。

目錄

致謝/1
前言:理性的反精神病學/3

第一部分
歷史進步的錯覺

第1章 毋庸置疑的成功?/13
什麼是精神病?/15
重度精神病的藥物治療/17
精神病的治療在取得進步嗎?/20
世界上最好的精神病學?/23
醫學精神病學以外的實踐/25
結論:精神病學是無效的/27

第2章 科學的應用:醫學精神病學的出現/29
精神病學知識基礎的建立/30
精神病院的生活/33
極端恐怖的治療方法/35
無奈的選擇/39

第3章 瘋人院時代末期治療方法的革新/41
首例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42
臨床心理學家加入陣營/46
心理學家淪落為技術員/48
突顯治療關系/52
兩位心理學家的對峙/56
創新的力量/57
瘋人院/58

第4章 爭議與決斷:生物精神病學獲勝/60
新的生物學精神病學/64
新克雷佩林革命/66
奇怪的拉斐爾·奧謝羅夫案例/68
羅森漢實驗的復現/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