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
不是生不帶來而是生不由己
醫生產婆助產士爭相要接生
父母婆奶姨嫂嬸爭相要慶生
父母親人孤兒院爭相要拋生
不是老而不死而是老不由己
子女媳孫養老院爭相要養老
天擇教宗老人院爭相要敬老
子女媳孫安養院爭相要棄老
不是病從口入而是病不由己
病毒細菌瘴風邪爭相要生病
郎中密醫大醫生爭相要治病
小孩老人真政客爭相要裝病
不是死不帶去而是死不由己
醫生法醫驗屍官爭相要判死
祠堂教堂太平間爭相要送死
土火水葬納骨塔爭相要收死
死不起
分析:殯葬文化反映出社會不公
南方報業集團的資深編輯鄢烈山說,中國人有著慎終追遠的傳統,因此,從文化的角度來講,殯葬和清明祭祖的習俗是可取的,也能夠展現出人道主義的情懷。而從社會角度看,當前中國的殯葬文化,反映出的則是社會不公:「從社會角度來講,現在象天價墓地,它本身是我們這個社會貧富分化的一個表現。有些人特別有錢,200萬他也不在乎。他有權有勢有錢。他什麼都可以(做),為所欲為。而有些人連最基本的情感需要都得不到滿足。這是社會不公,貧富分化的一個具體表現。」
鄢烈山說,貧富分化令許多問題都變得很敏感,例如天價墓地引發出的這些爭議。但是他並不反對高價墓地的存在,而是希望通過市場進行調節。
他說:「他有那麼多錢發燒,願意去買豪華的公墓,那也未嘗不可。只要經營墓地的人照常納稅,它也對國家做出了貢獻,是分配的第二次調節。要是沒有錢,給先人買個小格子,放一個骨灰盒,那也可以。關鍵是目前這個建墓地的權在哪?由什麼人來掌握?是不是由市場來調節?」
鄢烈山認為,建公墓不是難事,中國有不少不適合耕種的土地其實都可以用作公墓用地。他說,政府在這方面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根據市場和社會的需要興建公墓。
死不起
中國城市天價墓地 令人感嘆「死不起」美國之音中文網 09/04/06
今年清明時節,「殯葬」再度成為熱議話題。一些中國城市出現的天價墓地讓人感嘆「死不起」。有評論人士認為,政府應當在殯葬義務和市場開放方面尋求平衡。
部分城市熱炒墓地
清明前後,一些中國媒體報導說,有部分城市的墓地被炒到了天價,而且炒作花樣令人稱奇。楚天金報在一篇有關深圳公用墓地的調查報導中說,這個南方都市居然有價格高達200萬元人民幣的所謂「陰宅樓王」。
報道說,墓園開發商在炒作時還用上了「地下CBD(中央商業區)」和「人生後花園」這樣「有創意的」行銷字眼。據稱,這種佔地78平米卻要價200多萬元的豪華墓地已經賣出了一套。
不少人感嘆死不起
新華社的一篇報導則披露,福州有的墓園地價格已經漲到每平方米上萬元,比市中心的房價還高。墓地價格的不斷高攀,讓不少人有了「死不起」的感嘆。
媒體評論員童大煥在廣州日報撰文說,「殯葬」應該全面分開,「殯」是「讓死者安息」的政府義務,要回歸公益和簡樸;而「葬」則是要「讓生者追思與反省」的生命文化,讓給開放的市場。
童大煥建議,涉及「殯」方面的服務,應該完全回歸公益性,完全由政府買單,並且實行成本、利潤公開和審計,接受公眾的監督等;而在喪葬方面,則應該全面開放市場。他說,中國「今天的殯葬業壟斷,不僅使該行業成為暴利的代名詞,成為普通百姓『死不起』的 詛咒,也使殯葬業失去了豐富多樣性」。
杜小月
嚇死人
鬼也信
^3^
死亡頻道
德國死亡頻道 專門播放身後事
‧Taiwan News 2007/12/28這五十多年來,電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電視頻道愈來愈多,節目也更是五花八門,從飲食、風尚、動物、旅行,甚至撲克牌比賽等都有。【文/潘彥君】
這五十多年來,電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電視頻道愈來愈多,節目也更是五花八門,從飲食、風尚、動物、旅行,甚至撲克牌比賽等都有。最近德國一家電視網路公司Etos,打算於二○○八年初,將正式推出以死亡為主題的電視頻道,可謂是電視媒體界的創舉。
這個頻道由德國的葬儀業者協會策劃,預計每天二十四小時播放關於墓園、葬禮以及其他與死亡相關的紀錄片。除此以外,觀眾也可以自行錄製訃聞,以影像的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懷念。今年初,一名德國民眾適逢喪母之痛,特別製作了一捲錄影帶,記載她母親的生平,在接受英國媒體BBC的訪問時她表示,影像比文字更能傳達她悲傷的心情。當然,要讓電視台播放錄影帶是要花錢的,Etos電視台尚未表明確切的費用,不過預計至少花費兩千歐元(約台幣九萬多元)。
死亡電視頻道之所以會在德國誕生,其實有其社會文化的背景。在德國,許多與死亡相關的話題幾乎是禁忌,一般人不願公開談論。德國葬儀業者協會的發言人KerstinGernig表示,對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德國老人普遍刻意迴避或漠視任何與死亡相關的話題,這使得死亡的發生似乎顯得突然,死者的親友也往往一時不知所措,更不曉得如何體會、走出喪親之痛。Gernig強調,德國人口急速老化,其速度遠快於年輕人口成長率,這意味著人們得正視死亡、喪葬、情感支持等其他實際的事務。Gernig希望藉由電視的強烈感染性,協助德國人坦然面對死亡,畢竟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
德國因為人口老化快速,每年有將近一百萬德國人過世。若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個死亡電視頻道無疑提供了喪葬業者最佳的廣告管道。據了解,該頻道的部分經費將來自觀眾自製的訃聞錄影帶,另一部分經費則將從與其他相關業者的合作籌措,例如老人之家等,Etos表示該頻道將不會播放一般的商業廣告。
另一方面,教會方面也表示關切,提醒節目製作的方向要顧及死者及其家屬的人格和隱私權,應避免任何煽情的內容。也因此,Etos表示將成立一個道德顧問委員會,成員包含教會人士,該委員會將扮演監督的角色,避免節目路線走偏成了靠死人賺錢的頻道。
綠色殯葬
再生紙棺材 殯葬也吹綠色風【世界日報07.12.27
避免損害自然環境的「天然」綠色殯葬正在美國形成風氣,包括不用福馬林為屍體做防腐處理,不做水泥墓地,不用化學品處理草地,也不使用薄板製造的棺木。
火葬向來被視為比土葬環保,可是火葬使用化石燃料,因此引起關切,也促成更環保的綠色殯葬。
綠色殯葬在英國已流行多年,可是美國現在才逐漸推廣。加州、佛羅里達、紐約、南卡羅來納和德州,都已出現提供天然殯葬的「綠色」墓地。
美國現有的環保殯葬產品,大多數來自國外,包括用循環再生報紙製造、會自然分解的獨木舟式棺材;用天然纖維製作的裹屍布;裡面鋪著未漂白棉花的竹製棺材。另外還有用森林協會認可的木材手工製造的比較傳統棺木。這個市場潛力相當龐大。美國殯葬業每年營業額估計達到110億元。隨著嬰兒潮一代上了年紀,這個數額勢必繼續增加。
市面上已有訂製的殯葬服務,包括根據顧客要求油漆圖案的棺木,以及附有心愛球隊標幟的骨灰罈。專家說,環保殯葬只是這種個人化生命終點規劃的延伸。會自然分解的棺木,最基本的硬紙板製品只需一百元,手工製作和上漆的產品售價可能超過三千元。
綠色殯葬協會正研擬認證計畫,以確認提供自然殯葬的業者的承諾和品質,也免得破壞環保名聲。下月將在波特蘭開設自然殯葬公司的辛西雅‧畢爾,本身就是綠色殯葬的信徒,連棺木和安息地點都已決定,希望身後化作春泥更護花,成為俄勒岡州的櫻桃樹。
自拔管
求妻女鬆綁 老伯自拔管 尊嚴病逝【聯合報07.11.18林秀美
「不要救我,我不要成為你們的包袱」,因心臟衰竭而靠呼吸器維生的一名八十歲老人,不堪多年病痛折磨,趁著醫護人員不在場時,苦求妻女鬆開他被綑綁的雙手,就在他接受手術前,自行拔管了結一生。
「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醫護人員感到震驚與挫折。高雄榮總護理長魏仲秀說,這件病人自行拔管的案例,讓「救人第一」的醫護人員重新思考,「是否應尊重病人意願,把生命決定權交回到病人手上」。
預立醫囑 醫界正推廣
長年推動安寧療護的成大護理系教授趙可式說,「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通過後,民眾有權利預立意願書即預立醫囑,在病重、意外時放棄不必要的急救措施,但很多民眾不清楚,醫界力正努力推廣這樣的觀念。
不耐病痛拔管的老翁,戎馬生涯數十載,老來疾病纏身,近一年來因心臟衰竭,數度進出加護病房,家人跟著受苦。在他清醒時刻,最怕的就是成為家人的負擔,一再叮嚀「不要急救」。
家人握手 在鬆綁時分
年初,他再次發病,被送到高雄榮總準備接受心臟手術,因氣管內插管無法言語,情緒顯得躁動,加上過去曾有拔管紀錄,醫護人員擔心發生意外,在加護病房裡將他的雙手綁在床頭,只有在會客時間才鬆綁,讓家屬握手問暖。
好幾次,老翁為了會客結束後再被綑綁大發脾氣。「伯伯,這條呼吸管路,是用來救命的,您千萬不能自己拔,所以不能解開雙手」,護理人員總是苦口婆心勸說。
能夠延命 他卻不選擇
經過積極照料,老翁病情逐漸穩定,經醫師評估符合開心手術的條件,並向他解釋手術的成功率與可能的併發症,家屬與醫護人員樂觀其成時,他卻做了不同的抉擇。
在轉出加護病房的前一天,他趁著醫護人員轉身離去時,瞬間自己拔了管。
「爸爸不要那麼痛苦,是我們鬆手讓他拔的,請不要再把管插回去了,這是他這輩子最後一次求我們做的事」,就這樣,老翁在妻女哀傷的陪伴下,結束了他的一生。
人的尊嚴 勝五花大綁
趙可式說,插管又被綁,那種痛苦與無助感,實非外人所能體會;很多病人因而採取「自力救濟」方式,了斷一生。她認為當醫療罔效時,應考慮如何增進病人生活品質及身心靈的平安,保持人性的尊嚴,「而非五花大綁被醫療儀器綑住,只為了多一分鐘的呼吸與心跳」。
禁設靈堂
殯葬業排黑 醫院將禁設靈堂【聯合報07.11.14李順德
行政院會今天將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明令禁止醫院附設殮、殯、奠、祭等設施,也排除私人設置殯葬設施。但為避免對現狀產生衝擊,修法增列五年落日條款。
此外,為避免黑道把持、介入殯葬服務業,「殯葬管理條例修正草案」也擴大排黑條款範圍,未來凡犯殺人罪、搶奪、擄人勒贖等,經宣告有期徒刑一年以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執行完畢、赦免後未滿三年,不得出任殯葬業負責人。
部分寺廟及宗教團體也附有殯葬設施,這些既存問題,未來也將一併規範。這次修法也排除私人設置殯葬設施,明訂管理費及成立殯葬設施管理基金。為避免販售生 前契約業者動輒倒閉,內政部要求販售納骨塔應提撥百分之二,設立殯葬設施經營管理基金給地方政府。此外,也明定管理費專款專用。
至於殯葬服務業的「禮儀師」資格問題,行政院跨部會議經討論後,決定採取一般標準,定位為「技術士」,交由勞委會以技術士檢定即可。
生不如死
人醫不如獸醫 生不如死【聯合晚報╱許金川07.11.03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醫師甲:「現在醫師好辛苦,人醫不如獸醫,醫人不如醫貓狗的!」
醫師乙:「那還用說,同樣醫人的,也是生不如死!」
醫師甲:「這話怎麼說?」
醫師乙:「當然,現在孩子大家生得少,我們做婦產科的生意清淡,而且健保給付也越來越低,還不如做死人生意的葬儀社等相關行業!」
兩位醫師講的都是事實,醫療生態丕變,不僅醫師地位一落千丈,由於健保給付的壓縮,醫療的工作也越來越不容易生存,很多以前熱門的科別,例如內、外、產、 兒四大科,現在淪為小科冷門科,而以前冷門的皮膚、眼科等小科,現在炙手可熱,只是健保不給付的,有自由市場商機的,是目前醫療尚存的一條生路。
但從疾病的眼光來看,過去幾十年,疾病的本身是變化不多的,只是隨著國人飲食西化,營養過多的人越來越多,因此脂肪肝、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年紀輕輕就心臟病發作的越來越多。
在國病方面,肝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肝癌仍然一直是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一位,女性死因第二位或第三位,而BC肝帶原者正是發生肝癌的高危險群,但他 們需要為數眾多的肝膽腸胃科醫師定期每半年為他們做抽血檢驗肝指數、胎兒蛋白以及至少一年一次的肝臟超音波檢查,這些把關工作,好像監理所幫車子定期保養 一樣,疏忽不得,而保養工作要作得好,除了病人的合作、有警覺性之外,良好的肝膽科醫師栽培,更是重要。
但是在目前醫療體制下,願意投身做肝膽科醫師的越來越少,更遑論要捨身做肝病研究了!好醫難為,但好的醫療系統才能留住好的醫師,有了良醫,病人生命也才有保障,也才不會有醫師感嘆「人不如狗,生不如死」。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39期會刊有「電燒療法─小型肝癌治療新選擇」、「肝硬化知多少」、 「長效型干擾素治慢性B型肝炎」等。諮詢專線:02-23825234,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 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燒金答人
生老病死無奈說
不是生不帶來而是生不由己(此時無奈要燒金)
醫生產婆助產士爭相要接生(要燒金保佑接到)
父母婆奶姨嫂嬸爭相要慶生(此時高興要燒金)
父母親人孤兒院爭相要拋生(要燒金保佑順利)
不是老而不死而是老不由己(預備將來要燒金)
子女媳孫養老院爭相要養老(要燒金保佑爭到)
天擇教宗老人院爭相要敬老(敬老功德要燒金)
子女媳孫安養院爭相要棄老(要燒金棄老才順)
不是病從口入而是病不由己(求天保佑要燒金)
病毒細菌瘴風邪爭相要生病(要燒金防瘴去邪)
郎中密醫大醫生爭相要治病(也要神醫要燒金)
小孩老人真政客爭相要裝病(要燒金裝病成功)
不是死不帶去而是死不由己(上天入地要燒金)
醫生法醫驗屍官爭相要判死(要燒金判死贖罪)
祠堂教堂太平間爭相要送死(一路好走要燒金)
土火水葬納骨塔爭相要收死 (要燒金功德圓滿)
蔡子逸
我想~
這和意識型態無關~
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只是發生在一個不正常的地方
女游魂
中元普渡》從祖牌到嬰靈 女性難超渡
【聯合報╱王鏡玲/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07.08.27
現代女性與祖先牌位之間的張力,以及嬰靈超渡日益頻繁的問題,是台灣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宗教議題,在這農曆七月時節更值得一談。
祖先牌位一直都是以父系氏族傳承為主,來延續血緣共同體在精神面(慎終追遠)與物質面(私有財產的確保與分配)的凝聚力。然而,隨著現代社會婚姻態度的轉變,祖先牌位的習俗出現了一些問題。
過去女子被寫入祖先牌位,因為嫁入男方家,生男育女,成為男方族譜的一員。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女子選擇不婚或離婚,這樣的女子按照傳統習俗就將成為孤魂野 鬼,無法受到父系家族的紀念。像這樣的女子如果還抱著死後需有人祭拜的觀念,目前比較多的選擇是皈依宗教團體,讓無家(祖先牌位)可歸的亡靈找到新去處。
但這又衍生一個問題,如果同一家人皈依不同的宗教信仰,那他們死後就去不同的世界,再也沒有親人團圓的天倫夢了。對於新世代追求個人主義式生死解脫的人, 毫無困難。但老一輩還殘留親人團圓信念者,就必須看破不管現實人間,還是死後世界,都不再具有團聚的必然性了。未來的靈魂個體戶—孤魂野鬼將變成常態,反 而那些隸屬於傳統父系祖先牌位的祭祀,將逐漸式微。生時同交歡,死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聚七月半。
祖先牌位在現代人宗教習俗中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關心個人在今生今世的幸福與自我解脫,人們重新找尋自己生命起源與終點的詮釋。但是對於禍福難測的人世,死去親人的靈魂依然被視為作祟的來源。
日益頻繁的嬰靈超渡,其實就是傳統宗教信仰面對性關係日益頻繁所衍生的調解途徑。性觀念的開放,卻讓性行為變成更多女性身心的夢魘。男性依然順應生物本 能,不願避孕,女性則在避孕不便或缺乏避孕知識的情況下懷孕了,卻在現實條件限制下被迫墮胎。墮胎不僅危害身體健康,在傳統宗教信仰影響下,被除去的胚胎 轉變成冤親債主,成為女性內心的愧疚。身心受苦的女性,還必須承擔父母譴責的陰影,並沒有因為性觀念的逐漸開放,而享有更多對等自主的情慾生活。對嬰靈的 超渡,只是在身心受苦中,暫時抒解壓力的釋放管道,無助於女性追求情慾上的對等性。
農曆七月超渡看不見的鬼靈,也讓我們正視生命的出現與消失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吧。
金銀紙
重現老時代的民間美術
商業周刊 2007/08/24【文/盧怡安】
沒聽張益銘講故事前,不知道金紙裡有人的七情六慾,不知道古時候和現代人對同一種欲望有五花八門的表達方式,也不知道民間的藝術創作就藏在那一尺見方裡面。一張側面店號印上「中港寶龍台六號」的福祿壽金,讓民俗收藏家張益銘,怎麼都想不通。
沒聽張益銘講故事前,不知道金紙裡有人的七情六慾,不知道古時候和現代人對同一種欲望有五花八門的表達方式,也不知道民間的藝術創作就藏在那一尺見方裡面。
一張側面店號印上「中港寶龍台六號」的福祿壽金,讓收藏有二千一百六十二種金銀紙的民俗收藏家張益銘,怎麼都想不通:這張紙錢到底是打哪來的啊?問遍街上所有耆老,也都說沒聽過這麼一家店。
兩年間他不停的詢問,最後才得知當年製作這張金紙的店家後代,原來就在隔壁兩條街,只是改做機械去了,六旬的老翁終於替他解答。原來,日據時代,日本政府 反對台灣人燒金紙;但民間不燒紙錢心不安,為了讓日本人「查無此號」,才胡謅一處店號。而且要偷偷在半夜裡,在模版上墊橡皮筋偷印,以免碰撞發出聲音,所 以邊緣才微微呈現不清楚的條紋。當初印量少,現在這樣一張皺巴巴的紙,要十幾、二十萬台幣,才買得到。
一張小小的金紙背後,竟有民間信仰,與日本殖民政府高壓統治對抗的歷史。我這才開始,對過去從來不想碰的金銀紙,產生興趣。
張益銘說,紙錢就是最好的時代心理反映。各行各業、各種時代下的眾生,害怕什麼、煩惱什麼,最想要什麼,從紙錢上一目瞭然。
例如,在一種特殊的「太歲金」上面,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害怕的對象。為何寫作「太帥」?道理同樣是在日據時代禁用金紙時,用「太帥」之台語發 音諧音,避開太歲金紙錢的嫌疑。同時,因為過去有句話說「太歲頭上做,無喜必有禍」,所以一直以來,太歲的面貌都被畫作非常猙獰恐怖。以這張紙錢圖案上的 髮型和穿著來看,應該是以當時日本人的造形去畫出來的,表示當時日本人在台灣人心目中,就是恐怖的象徵。左腳下面凹一塊的外框,張益銘說,應該不是沒印 好,而是取其「跺地入土三分」(生氣時力氣或權力很大)的意義,故意做的。
現代出現顏色、圖案、大小,都和美鈔相同的「美鈔紙錢」,或是鑲滿樂透彩彩球的「樂透金」,甚至還有「信用卡」紙錢,各種支付貨幣都跑出來 了。張益銘本來無法接受這種怪異的紙錢,但後來轉念:這種紙錢的出現,不就是反映了這個時代大家的想法,以及描繪此時通行的貨幣造形嗎?於是,他開始願意 承認這種花俏的新紙錢了。
而有一種永遠都不會被時代淘汰,千年來不變的願望:福、祿、壽。本來金紙上的福祿壽三神,是以中國古代的人像去象徵的。福,最有福氣的公認 是范蠡、唐明皇,有一說稱現在金紙上站中央的「福」神,就是以范蠡的畫像象徵的。祿,多用西晉的石崇為代表,石崇曾有以錦緞擋風、用香椒抹牆等奢侈行徑。 壽的人像代表,有的指八百歲的彭祖,還有傳說看過三次黃河澄清日(一次為三千年)的張果老。
在環保風潮下,如今推行不燒紙錢,但張益銘認為,燒紙錢的習俗,是改變不了的。因為這是人們用來懺悔、祈福,增加信心的一種方式。只要人心裡還有不安,這種儀式就不可能被消滅。
如何可以證明燒紙錢是一種感染力很高,很受民間歡迎的習俗呢?
有種邀請好兄弟來「吃桌」用的「更衣」紙錢,上繪各式用品,請好兄弟拿去使用,張益銘有一款收藏,上面的衣服,明顯畫為衣襟向左,代表是胡人的衣著,表示連胡人都受漢人的傳統影響,開始使用紙錢。
張益銘怎麼會懂得這麼多呢?他本是麵包店的師傅,學了中國傳統算命技藝,也對台灣流傳已久的禮俗、傳統,耳濡目染的產生興趣。十多年前,有次朋友找他去看一批做金紙的木板模,對他說,日本人要以五百萬元買去,他們不想要這些民藝品流出國外,如果張益銘要,三百萬就賣給他。
雖然回家被妻子臭罵了一個月,但這還真引起他的興趣,為研究其中圖形的意義和真正的價值,他每到一個地方,就上金紙店問人,或是到處尋找老 的製版師傅。研究到後來,麵包店索性也不開了,他越收集、越多,成為專職研究,也製作金銀紙的職人。現在他收的紙錢,需要租用好幾個倉庫才能放得下,家裡 一張三公尺的長桌,也被金紙排滿。
從研究過程中,他也換得一種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紙錢—這道道地地是版畫,也是民間美術。
曾有師大美術系的師生到張家,以製作版畫的角度,體驗製作金紙。本來還有人覺得毛毛的,印完之後,大家只專心討論誰的油墨使用技巧如何?誰的呈色又如何?
但張益銘感嘆,現代人用紙錢,幾乎不注重典故了,許多用語訛傳許久,也不見得有人知道。
例如考生求考運,都會拿紙錢去拜孔子、拜「恩主公」,其實都是錯的。孔子是儒生,照理說應不接受燒紙錢的儀式。而武文昌中,梓橦帝君、關聖 帝君(即恩主公)、孚佑帝君(呂洞賓)和朱熹,都屬聖人,而非神,其中真正具有神格的,是魁星。考生今後想燒紙錢求考運,可別忘了用對魁星金,更講究的, 應該還要填「祈求顯達科名上秉天聽疏文」,才是懂傳統。
還好,本來在教爵士鼓、二十五歲的兒子張楊,去年竟願回來繼承父親的收藏,「以前只覺得,父母的職業很難解釋,」他說,「現在看到如果沒有 人能把他的研究傳承下來,以後可能就沒有人知道了。」幸而年輕一輩願意投入這種特殊收藏,未來的人,才能從這裡,了解過去金銀紙裡隱藏的秘密。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