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4 02:46:48SO

論析卞之琳《斷章》的結構

《斷章》全詩四句言簡意賅,以無感情所染的語節,引申卞之琳心靈漣漪。詩句連貫「橋」、「風景」、「樓」、「明月」、「窗子」、「夢」等名詞,並有「你」、「看風景人」以及「別人」角度互換,前者散發古典詩詞借喻美學,後者則情趣互動。

《斷章》宏觀結構顯「相對主義」特色,以「你」和「看風景人」主客關係,被看與看關係相對互換,把空間距離透過視線靠攏,風景和視線縱橫交錯聯成網絡交融。風景的主體(subjectivity)由二人點綴而起作用,可見人物建構自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詩景由遠而近從風景拉到窗框,又再轉向到明月與夢等遙遠之物。明月和窗只是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象徵空間厚重與隔閡感,再顯相對主義二層結構。詩內微觀結構是「別人的夢」和「你」強調了兩者單向關連,沒交流互通之情。

其次「你」在看風景,「看風景人」看「你」。兩者雖從風景連繫,但目光無共相焦點,三者脈絡相連而焦點不合,「看風景人」單向接觸「你」,而「你」並沒在意對方,「看風景人」在「你」思索中缺失了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可見「看風景人」、「風景」、「你」難成環抱式循環。相反所成的圈在相對主義下,能擴至與天下人生共識。莊子曰:「予請女夢,亦夢也。是其子也,請之弔詭。」雖非親涕其境,一心之顧念,可達共識。三者互換,一脈相承,詩句結構完整而言辭精簡,意味深長,斷章足舉萬人心思。

《斷章》以「你」、「看風景人」、「別人」交代,表面上是置身事外,「非個人化」詩學概念的典型。不以「我」抒情,替用第二人稱的「你」間接暴露心跡,從意境、風景、情趣等融會個人隱匿。詩句固然有刹那感悟引發出眾人共識,但思念終究是私有產物,有個別化(single-out)的要求,卞之琳迴避直接愛情哲學,改從冷淡深摯筆調入手,令思憶變得乖崎。

要迂迴道出抒情哲理,或對情感隱藏感悟,則無需兩次強調「你」和「看風景人」以及「你」和「別人的夢」單向往來結構,「你」未有拒絕也沒接受,而他人只得在夢或樓上遙眺遠距的「你」,詩句不夠深沉。而抱殘守缺的環抱式詩句,雖合「斷章」意,但賣弄情感把二、三句詩句斷裂,無能綿延擴充。

人與景互換的關係,的確建構出感性與智性交融聯繫。「你」既可與「看風景人」視覺互換,即人生的身分也可互換,《斷章》結構簡潔但內藏大千世界哲理,能以冰冷詞彙與一人之感,觸擊世人心靈,不獨相對主義,也是人生哲理滴落的根源。風景明月與人物結合,情能與萬物共生,不分物我內外之區別,不局於卞之琳與充和,而顯抒情昇華極致美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