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7 09:20:09國文老師’

92下第四組報告~國概戲曲介紹

【中國戲曲發展狀況】
中國的戲曲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歌舞,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1. 萌芽: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 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嫺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儺戲是在儺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儺舞是古代“儺祭”儀式中的一種舞蹈。儺祭淵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周朝叫儺。周朝不僅有鄉人儺,周天子和諸侯國還舉行“大儺”、“國儺”。《周禮‧夏官》說,儺祭時,方相氏身披熊皮,戴著有四隻眼睛的面具,一手執戈,一手揚盾,率領戴面具、披毛頂角的“十二獸”及大隊“侲子”(由少年兒童扮演)到宮室各處跳躍呼號,並合唱充滿巫術咒語味道的祭歌,以驅逐“疫鬼”。北宋時,宮廷儺舞中已沒有方相氏、十二獸、侲子等角色,出現了由伶人裝扮的將軍、門神、判官等人物。從人物的搭配看,表演已可能有一定情節,並向著娛人的方向發展。
  
儺戲經歷了各個朝代,形式不斷發生著變化,流傳至今,成為重要的信仰民俗。

2. 繁榮:
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台的繁榮時期。

3. 延展: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昆腔,湧出了《十五貫》、《占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昆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4.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 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誌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別強。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使中國戲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裡,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唱:是戲曲演出中劇中人物進行內心情感抒發或敘事的主要方式,根據不同的劇種,採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唱詞而言,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為曲牌體,如昆曲、高腔等;一為板腔體,如京劇、評劇、各類梆子戲等。
  
◎念:是戲曲演出中對人物間的對白或獨白的總稱,是一種詩歌化、音樂化的戲劇語言。一般的劇種所用念白與劇種所在省份的地方音大致相同。京劇念白有京白、韻白之分,前者用湖廣音、中州韻,後者用北京方音稍加變化。昆曲則用韻白或蘇白。
  
◎做:是對戲曲演員的身段、表情、氣派、風度等表演的總稱。是戲曲表演的主要組成部份,也是舞台行動的主要組成部份。戲曲的做,多為程式性的動作,大都寫意。
  
◎打:指戲曲中對點頭場面的表現手段,也叫「開打」,有時表現兩人的對打,有的則是集體的戰爭場面。戲曲的開打具有極強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現性,也多寫意而非寫實。
中國戲曲中最重要的一點特徵是虛擬性。舞台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中國戲曲另一個藝術特徵,是它的程式性,如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範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徵。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元代的戲曲】
研究元代的戲曲,我們不難發現,元曲和南戲都先後出現過繁榮的局面。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而雜劇以它藝術上的創造性及內容的寫實性,成為當時文學的主流;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它獨特的成就和意義。

  雜劇是我國歷代的歌舞藝術、演唱技藝,經過長期發展所形成的新戲曲形式,屬於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西元十三到十四世紀,是元雜劇的鼎盛時期;著名的劇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人,被稱為元曲四大家,著名的作品「竇娥冤」、「拜月亭」、「西廂記」、「梧桐雨」,以及「漢宮秋」等。

  散曲則起源於民間小曲和少數民族音樂;分為小今、帶過曲、套曲三種基本形式。前期的散曲家有關漢卿、馬致遠等人,後期則有張養浩、劉致、張可久等人。少數民族作家則以女真人李直夫、蒙古人阿魯威、維吾兒人貫雲石、回回人薩都剌和丁野夫等人為代表。

  南戲原本是浙江溫州一帶的地方戲曲,宋時已經很盛行,元朝時開始衰微;但到了元朝時期,因為雜劇由盛轉衰,南戲因此得到發展的空間。雜劇在折數(元朝的戲劇一幕叫一折)、宮調上有嚴格的規定;而南戲在押韻、宮調上都比較自由,就連演唱人的角色,也是可生可旦。在存的元代南戲,中以高則誠(高明)的「琵琶記」成就最大。

臉譜.資料http://big5.ccnt.com.cn/show/xiquhc/yunitmp/qianzhangm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