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4 04:47:18長小魚

陪讀太太老實說

日前一個學妹跟我透露,她最近交了男友,而男友將來打算去美國唸書,

所以屆時她也會面臨是否要辭去工作赴美陪讀的重大選擇。

以我目前「陪讀」一年多的心得,以及從身邊認識的陪讀太太們的處境

來思考學妹的問題,老實說,我並不鼓勵「陪讀」。

我眼目所及,身旁沒有一個陪讀太太稱得上是幸福快樂。

( 至少跟她們過去的人生相比,是較不幸福也較不快樂的。)

現在,我更是討厭向別人介紹自己:我先生在這裡念博士,我是陪讀太太。

(明明我以前都可以說:我叫陳XX,在xx商工教書,出過幾本英語書 )

除非兩人已有一定經濟基礎,或是女方也願意並且順利申請出國再念個學位,

不然,「陪讀生活」將會是一場漫長的天人交戰。

我曾自嘲地說過,有一種監獄叫做F2。

F1是學生簽證,F2是學生眷屬。 在法律上,F2是不能工作的。

在F2的監牢裡,是沒有功課表也沒有同袍的。及使你也去旁聽、去圖書館,

把自己搞的很上進,但一切就像是「太空漫步」,沒有踏實感與歸屬感。

我想起了王丹在他寫的「 我異鄉人的身份逐漸清晰」裡提到,

他當初在牢獄裡的六年, 為自己訂了功課表,早上背英文單字、讀中國史,

下午要讀xxx,晚上要讀中外名著、繼續背英文單字,除外,

還要在有限的監獄空間裡,提醒自己做原地跳高的運動。

看到這段文字,我不禁莞爾,因為我也常在小小的Studio裡,

做類似的事情:早上要讀英文報,下午練習寫中文網誌,

晚上要讀中外名著。偶爾提醒自己在十坪大的空間裡原地跑步、

對著牆壁打乒乓球。週五要去查經,週日要去教會。

其實我很努力地,在戰勝「空虛」與「無聊」。但還是不快樂。

當初為了「愛情」,我放棄了在台灣的「麵包」與親情友情,

來到芝加哥「另起爐灶」。起初,覺得可以為了婚姻,陪伴自己的「良人」,

是一件很甜蜜的事,起初,也覺得芝加哥的空氣很自在,天空很寬廣,

但日子久了,你就發現自己彷彿身處人情沙漠,而教會與上帝是唯一的綠洲。

就算每天都去圖書館、去旁聽、自以為有在充實上進,但你內心的

失落感卻深植於你的血液裡,終於有一天「精神崩潰」。於是我得了焦慮症,

而其他陪讀太太得了憂鬱症或是產後憂鬱症,也不是沒有道理。

曾經有一度,我以為「錢」可以解決陪讀太太的精神生活。

好比有錢就可以租大一點的房子、去市區學才藝,再去念一個藝術或電影學位、

甚至用錢「買」朋友,「換」交情。這樣生活品質應該會得到提升,

日子也應該會「不寂寞」許多。然而,這恐怕還是無法滋潤內心的荒田。

即使物質生活不成問題,也不能保證你能享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又何況是沒有經濟基礎呢?

其實我和我先生都是戶頭有存款的人,但很多背著貸款的人都過的比我們

爽多了。有些人,就是敢花不存在的錢,而膽小如鼠的我們,只能努力克制

物質慾望,有多少能力就過怎樣的日子。

扯遠了,總歸一句,我不鼓勵陪讀。

雖然你的男友或是老公念博士很辛苦,但不代表這個學位比你自己的人生

有價值。想想連他自己的爸媽都不願意放棄他們的生活去異鄉照顧他們的兒子,

和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你,為何要做如此重大的犧牲?

如果你在台灣有工作,交往初期卻發現對方計畫去美國唸書,

我想我會勸你:趁早分手,以免日後痛苦。

就算你是荷包滿滿、戶頭有存款的去美國陪讀,也不代表你能忍受多數時間的

孤獨寂寞。

我承認當初是我年少無知,也沒有聽過任何陪讀太太老實說,

當然,這不是說我不滿意我的先生或是我的婆家,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所以趁著可以選擇的時候,女人呀,多為自己想一想。

能夠幫助你自我實現的婚姻,真的很少。

但在此,我還是想用一根小小火柴點燃陪讀世界的黑暗,

如果是因為「愛」而結婚,別忘了: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既然已經選擇了陪讀,那就好好「愛」到底。如果不希望愛的泉水輕易枯竭,

就只能好好跟上帝禱告,誠心祈求天父長闊高深的愛能夠讓內心的荒田

重新冒出新芽,讓芝加哥的伊甸園有生命的跡象。

p.s 你問我,只要陪讀太太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就不怕無聊了呀。

可是當婚姻把兩個人的人生綁在一起的時候,人生目標是很難定義的。

如果陪讀太太也來念個博士,未來兩人找博士後恐怕很難在同一個地方,

屆時又要面對「遠距離婚姻」了。如果陪讀太太因為「無聊」

而生個美國小孩,卻沒有信心給小孩幸福,那麼又為何要生小孩?

於是你說,那當初就嫁給在台灣工作的就好了呀。可是我有個同事,

老公後來被派去大陸,也有人結婚後,老公又說要辭掉工作去美國唸書。

人生的變動太難計算,所以還是老話一句:珍惜擁有的幸福。
Jennifer 2008-08-05 03:14:26

文章寫的真好,整個是我的心聲,我剛剛變成F2身份,我慢慢感受到文章裡訴說的感覺,這條路真的有點難走。
想請教有關F2的問題,拿F2身份是不是不能唸書,就連社區大學或是語言學校都不能讀呢?現在的我整個很茫然,自我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到哪去了??

版主回應
你可以去你先生就讀的學校旁聽。

在網路上查詢該校的課程表。

或是去上免費的ESL

通常市區都有提供這種課程。

google看看。
2008-08-05 04:28:29
希拉 2008-07-16 06:07:44

我瞭~我瞭~
我也是當了好幾年的F2!
有時覺得...
身為F2,真的要能苦中作樂才會出運啊~~~

版主回應
我喜歡你幽默的文筆!

好久以前就去逛過你家了

最新的那篇芝加哥鬼屋豪宅

讓我看的目瞪口呆!
2008-07-16 10:22:35
筱玉 2008-07-11 10:32:51

我這些年寫故事,生活內涵固然豐富,但總是寂寞甚至有點落魄啦,因此很能體會其它人生活當中的一些困難。更何況長小魚在26歲那年,帶著燦爛的笑容給我加油打氣,又隨即飛到一個遙遠而寒冷的地方去了,我怎麼能不掛念呢。

我們父母那一代,終身默默地與困難抗衡,富有行動能力,但是表達能力不強,因此不習慣就事論事地討論困難,只能根據「理想」或「感情」來講話。

既然渴望子女能幸福,因此鼓勵這個、鼓勵那個,總希望子女能像他們一樣,咬咬牙走過困難,最後終於嚐到甘蔗的滋味......。我也盼望並相信自己和長小魚,有一天都能走過困難,嚐到甘蔗的滋味。

版主回應
親愛的筱玉姐:

或許「艱難」讓你的文筆更深更廣了!

海明威說過一個作家最大的不幸就是童年幸福,

看來沒有吃點苦是很難寫出深刻的東西的。

把現階段的吃苦當作吃補,可能會釋懷一些。

不過我不想當偉大的作家,我喜歡以前有家人

有小狗有好朋友的日子。
2008-07-12 0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