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DE在>的訪問!
我們在供養音樂 ──EVADE
時間:2014年04月15日21:21
Evade 的創立始於2004年夏天的一場音樂比賽,Brandon和Sonia不約而同被同學找去彈結他和唱歌,賽後,因為喜歡的音樂風格相近而繼續一起玩音樂,直至一年多後鼓手升學而暫停,重新思考音樂路向,決定改玩喜愛的電子音樂,加上06年遇到另一位志趣相投的電子樂手Faye,於是正式組成維持至今的3人組合Evade。他們的分工主要是:作曲多是Brandon和Sonia,作詞和主唱是Sonia,Faye則負責電子編曲。
2009年Evade 自資出版了第一張《Evade EP》,集合了03 – 09年的作品,全部在澳門製作、印刷和錄音。2012年傳來令人欣喜的消息,Evade第二張CD《Destroy & Dream》將由新加坡音樂廠牌Kitchen.label出版,這使人馬上便聯想到Kitchen旗下其他出色的音樂人,如 Haruka Nakamura (中村遙)、Aspidistrafly、FJORDNE、Janis Crunch 等,實在為Evade 感到高興。kitchen的負責人Ricks Ang是建築師,他們設計的每一張CD都美得忍不住要收藏。 Evade 這張CD全由Kitchen 操刀,令人眼前一亮,錄音則在澳門Faye家中與他開設的古著小店內錄音室中完成。
原來促成是次機緣的是一位伯樂。09年時,音樂搞手吳子嬰(Anson)於牛房倉庫策劃了一場音樂會,邀請了ASPIDISTRAFLY來演出, Ricks Ang有機會欣賞到同場演出的Evade,十分喜愛,繼而便開始了合作。
Evade第一張CD的出版,是在澳門一家工廠印製了1000張後,由成員分別拿去CD店、書店等寄售,餘下則分放家中,散發過程相當曲折;第二張則截然不同, Evade只需交上錄音,Kitchen 便負責混音、後製、包裝設計及發行等事宜, CD更得以銷往新加坡、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南韓、上海、英國及美國等地。這對Evade來說,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生產一張CD並不困難,最困難的是找到具實力的公司來做發行和行銷這部份,讓創作人的音樂能被更多人聽到,然而澳門的問題就是幾乎完全沒有這類音樂廠牌來協助音樂人,尤對非主流音樂而言。
資金是自資出版CD的最大困難嗎?
Evade認為出版一張CD,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資金,單以CD製作來說,三人攤分,不算吃力,資金方面最大的投入其實是在創作及錄製音樂所需器材上。對Evade這玩電子音樂的樂隊來說,器材的開支是一個頗大的負擔,為了音樂達至一定水準,必須不斷添置或更換較先進的電腦設備、樂器、錄音器材等,而現在這部份的資金全部是由他們獨力承擔,即大家夾錢買器材,或問人借器材,第一張CD就是這樣東拼西湊,艱難地生產出來。
對他們來說,生產一張CD並不昂貴,但背後整個音樂的產生就十分昂貴,除器材等資金外,時間的付出也同樣高昂。
在難容全職創作的環境之下,要在工作及照顧家庭以外再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做音樂,並不容易,對此Evade三人是完全投入的,每次排練不會拖延也不會遲到。
「對我來說,金錢不是最大困難,時間才是。」Faye說家人起初無法理解,為何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這件沒有任何回報的事情上,直到最近才好一點,因為Evade去了多次外地演出,家人看到有點成績,態度才開始轉變。
「每星期有五天用來上班,哪裡還有時間做音樂?早上通常都是我最精神、最有靈感的時候,但這時我却要趕着換衣服去上班,到放工了,人已經累到不想動不想思考,只想吃飯洗澡睡覺,但如果要做碟,却只能在這個時候工作,甚至通頂。可以說,我下班的工作量還多過上班,之前兩隻碟都是這樣捱出來,其實真的好辛苦。」相信這也是大部份澳門創作人的心聲和所面對的一大困難吧。
「因為澳門始終不像香港,可以有全職的音樂人,可以音樂供養生活,我們是相反,是我們在供養音樂,我們一定要有份工作,否則就連音樂都做不成了。」Sonia無奈地說。但即使環境如此不容許,唸設計而現職賭場文員的Faye仍下定決心,下月就辭職──「因為再這樣下去我不可能做到音樂」。
出外演出機會來之不易
近年,Evade多次應邀出外演出,而第一次出國,是2010年到日本,對Evade來說,那次演出意義重大。
「主要因為當時我們第一張CD在日本發售」,為何第一張CD已可以行銷到日本?「主要還是因為Anson,」Sonia說,「是他把我們的CD帶到台灣,後被Kitchen 的Ricks帶到日本,日本一個叫P*dis的label喜歡我們的音樂,還把我們的CD拿到Tower Records 去,Tower Records的人聽了後很喜歡,把我們的CD放到推介區中,所以開始有一些搞手聽到我們的音樂,其中一位搞手Seiichiro Nik Horie很喜歡我們的音樂,就Send Email 邀請我們,就這樣有了第一次出國演出。所以一切都要多謝Anson,是他先把我們介紹給外地廠牌,才引伸出之後的連串機會。」一個來自小地方的樂隊,除自身不懈的努力,還十分需要有心人士在背後的大力推動。
回想那次去日本演出很辛苦,Sonia剛好懷孕三個月,但因期待已久的機會到來,怎可放過?!「當時我們要拿的電腦及音樂器材很重,全部需手提上機,還有VJ那裡也有一堆器材。」雖然辛苦,但反響十分好,回來後仍收到一些樂迷的Email,在演出現場更賣出了很多CD。
之後Evade又去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去年(2013)又再次獲邀到日本的京都及三田的One Music Camp中演出,那是一次很難忘的經驗。三田的One Music Camp是音樂祭活動,很多日本家庭會到那裡露營、聽音樂。「很正!連手抱BB都去!」Sonia響往地說,「好像音樂本來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給我們很深的感受,很美好的氛圍,能做到這樣與生活貼近。在澳門,我們的音樂會通常只有年青人來聽,不可能有一家大小的,但在日本,音樂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是平常生活中的事,這也是我們首次參加日本的音樂祭,學到很多。」
之後Evade到了京都,為Buffalo Daughter 二十年音樂會做暖場嘉賓。那次Evade把鄧麗君的《忘記他 》重新編曲翻唱,結果這個版本受到 Buffalo Daughter 好評,回來後仍保持聯絡,Evade說 Buffalo Daughter 也有興趣來澳門演出,但礙於沒有適合的場地而擱置。
澳門理想的音樂表演場地極少,之前只有在工廠大廈裡的LMA,現在已經沒有了,然後是牛房,但不能玩太夜,也不能太吵。
本地音樂發展的局限
「其實只希望有個隔音好的場地,音響和器材齊備,像倫敦的Bar、Club那樣,可以盡情玩音樂,而人們並非只是坐着聽,也可以買酒或咖啡,一邊飲一邊聽,氣氛很好。澳門有些賭場或酒店也會請樂隊演出,但只表演商業類音樂,或請菲律賓人表演經典金曲,完全不是那回事;而其他商業場地,很難會搞音樂,澳門只有藝文場地,但可接觸到的觀眾層面很有限。」Brandon說,「始終生活文化和習慣都很不同,歐洲人放工後會去酒吧飲一杯,聽音樂放鬆一下,外國酒吧打碟的很多,而澳門的酒吧,像皇朝那些多是唱卡拉OK的,澳門人沒有這種習慣,就算有,聽的音樂也很不一樣。」
除缺乏表演場地,澳門的音樂人還非常缺乏宣傳渠道。本地沒有任何媒體或網站平台專門推介澳門音樂人及他們的作品,目前僅限於音樂人自己的Facebook,始終作用有限,這大大局限了公眾對澳門原創音樂的認識和發展。Sonia提到,幾年前曾有民間組織自發架設了名為「澳門搖滾藍圖」網站,搜羅了大部份當時活躍的澳門樂隊資料,方便公眾檢索,但現時已處半荒廢狀態,後繼無人。
理想的生存與生活
提到如何可以音樂來生存的問題,Evade認為,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用出版CD這個工具來行銷音樂的了,加上唱片業的式微,像香港的主流音樂界,也不是真的靠出碟來生存,出碟只是作為一種宣傳,要靠做演唱會或其他事業來賺取收入,出CD只是讓人聽到你的音樂,賺取知名度,然後用這個知名度去做其他事情。澳門更加如此,出CD後並沒什麼地方可以擺賣,如果只能在澳門賣,這樣出碟來並沒多大意思。
「出CD要回本是不難,但要以此為生,每月可以有一定收入則不可能,更不可能維持到我們的生活。」
Faye忍不住說:「對我來說,最理想的當然是每月能有基本收入,不用上班,可以全程投入去做音樂,這是最正的。其次就是澳門能產生真正幫到音樂人的唱片公司,唱片公司會把唱片發行到世界各地,負責所有宣傳行銷和接洽音樂會等事務,這樣更多音樂人可以專心做好音樂,以音樂謀生。如果政府只是資助音樂人或樂隊出版CD,而沒有更多相關唱片公司的幫助的話,那麼CD在本地並不會賣出多少,音樂人又缺乏出show機會或其它相關工作,這樣出CD是很難有作用的,也不會改善到現時的生存和音樂狀況,只會一直停留在業餘的狀態。」澳門現時也有幾間音樂公司,但均以較主流音樂為主,對Evade很難提供幫助,他們只能靠自己,或是靠外地音樂廠牌的助力,始終外地的音樂口味要廣闊很多。
「我想政府能做的最多就是給一些錢出碟,但幫不到音樂人生存和做更好的音樂;我想全世界的音樂人都不會打算靠政府,也不想靠政府出碟,政府只是輔助,最主要問題是澳門市場太細,反而政府應該要搞好市場,搞好文化環境,搞起音樂,如果只有資助出碟其實沒太大作用。一向以來,我們不會想太多市場方面的問題,因為市場實在太細,我們一定要想澳門以外的地方,不想音樂只停留在澳門,我們只想做忠於自己的音樂。不去想市場,這樣反而更快樂和自由一點。」
缺乏音樂演出機會
「我覺得要有多些音樂演出的機會和場所,令多些人認識音樂,不單是流行的、主流的,而是各種類型,令多些人喜歡音樂。外國有很多不同類型音樂表演的酒吧或場所,凝聚了一群愛音樂的人,就連北京也有這樣的場所,有些是專門玩Jazz的,但澳門則幾乎沒有。在澳門出了碟的樂隊,或者會做一兩場音樂會,然後就沒有地方可以公開玩音樂了,也沒有其它途徑增加收入,這樣很難發展的。」
其實本地不同風格的樂隊也不少,除Evade為應屬唯一的電子音樂組合外,還有Post Rock風格的Forget The G,Why Oceans,Crosshair等,但由於演出機會實在不多,公眾對他們都比較陌生。
Sonia提到就算外來音樂演出方面,以前澳門有較多獨立音樂演出的,但近年却有時一年只得一兩場,而政府搞的音樂活動,除了文化中心偏搖滾的「Hush」以外,很少其他獨立音樂演出了。「我想主要是場地問題,我也認識一些音樂搞手,他們也苦於場地問題,很多音樂會都搞不到,但澳門也不是沒有較好的場地,如文化中心,這麼好的場地,但為何每年只有一個音樂節?我們實在不明白,為何經常都是搖滾與流行音樂?是否可以百花齊放一點?爵士?電音?為何沒有?」說起來,的確如此,本地的音樂選擇十分有限,一些喜歡音樂的朋友,要經常往外跑。那麼每年大型國際音樂節,好像多了不同類型的音樂,也有本地的份嗎?會否多個機會?
Evade笑着搖頭:「多年來國際音樂節都只是找外國的、知名的,根本不會找本地原創音樂人演出的,另一方面,觀眾的層面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希望能有多點不同類型的音樂節。文化中心地方夠空曠,附近又沒有民居,為何不能多搞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音樂節?為何不能讓多點搞手來發揮所長?」
關於今年推出的資助計劃
「對政府來說,主推流行音樂無可厚非,因為流行音樂的受眾好像較多,可以快點有數字出來,有『成績』,近年澳門的流行音樂比以前的確是做得好了,但都是那句,流行曲要hit起來,要靠媒體,要有強大的電視台、電台一齊去捧才可以,但澳門的媒體較弱,很難造勢,很難發展到像香港可以賺錢的程度,而現在即使香港的流行音樂也已沒落。香港的流行曲六、七十年代已經相當蓬勃,但澳門在各方面仍是剛剛起步,我們跟別人相比實在落後太多,而流行曲講求的是帶領潮流,要走在前面,這點澳門要怎樣才能追得過別人?但如果做自己的Indie獨立音樂,因為那是十分個人和講求創意的,這樣澳門的音樂反而可以有自己的獨特性,不用跟別人作比較;但流行曲不一樣,你做得好,便多是在別人的模式裡,但如果做得太另類,那已不是流行音樂了,很難流行起來,反而講求創意風格的獨立音樂更適合澳門。」對任何事業發展來說,沒有清晰定位是大忌,難得Evade不隨波俗流,看到本身價值所在,堅持走自己的路,堅持有獨特創意和內涵才值得有產業。
關於未來
「我們現正準備下一張CD,將在2015年出版。因為我們都要上班,只能這樣一點一點,慢慢磨出來,如無意外,仍會是Kitchen幫我們出版。」不知道下一次Evade的音樂會將在何時何地,沒錯,我打算到外地,去看一支本地樂隊的演出。
Evade -《Evade EP》
2009年9月推出首張唱片"Evade EP",由澳門音樂廠牌4daz-le Records發行。唱片亦銷售至香港、台灣、北京、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及加拿大多倫多等地。
唱片內一曲“Strawberry Dream”,曾於2011年3月份獲選入法國網站Kinkustom的Kinkustom Mix作品集的選曲。
Evade –《Destroy & Dream》
2012年6月,Evade推出首張大碟專輯-《Destroy & Dream("毀滅與夢")》由新加坡音樂廠牌Kitchen. Label出版發行,當中收錄12首作品,包括3首與日本電子音樂人Okamotonoriaki、FJORDNE和Serph合作的Remix混音作品。
專輯獲得聽眾和媒體的廣泛好評,包括:英國Norman Records的5星滿分評價、英國"Fluid Radio"的"CD of the Week"、德國音樂網站"hhv.de mag"、加拿大音樂網站"Textura"、日本音樂網站"ELE-KING"和台灣"gigs搖滾誌"(2012年10月號)等媒體的高度評價。專輯其中一曲“尋找佛洛依德的虛無飄渺“(Seeking For Mr. Freud),更獲英國音樂雜誌"The Wire"的專屬電台節目中播放及推薦。
專輯亦在2012年收錄在日本音樂學術書藉”TECHNO definitive 1963-2013”的介紹。
Evade official website官方網頁: http://www.facebook.com/pages/Evade/37387799734 http://soundcloud.com/evademacau【為什麼文創 1】某夜,公司裡幾個人在聊澳門有什麼令人醒神的原創音樂,發現其實本地並不乏出色的音樂人,但公眾對此似乎所知不多,能受到重視的,更少,可想而知,他們發展的困境。這總是令人沮喪和憤慨的話題,尤其當牽扯到文創。今期我們訪問了本地風格獨特的電音樂隊Evade和獨立音樂創作人Achun,許多人對他們也許還不很熟悉,但他們却在澳門以外開闢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獲得更廣泛回響。回頭看我們的城市,為本土創作者們做了什麼? 經常聽到的「培育創意人才」和「扶植文創產業」等口號,在這些「文創」大帽子底下,我們更關心的是,到底這些政策措施可以如何回應真實狀況?本地創作者們的生存空間和創作環境,如何得到改善?這一期開始,「為什麼文創」系列將集中於現時政府重點扶持的八大範疇中的數個,就我們所關心的問題進行探討。今期焦點為澳門原創音樂,對於今年出台的「流行音樂專輯製作補助計劃」,我們有許多疑惑,到底「流行音樂」是如何屆定?計劃對本地音樂人的發展又有何幫助?這些問題正好組成了第一期的──為什麼文創?
以上文章來自: http://aamacau.com/2014/04/15/%E6%88%91%E5%80%91%E5%9C%A8%E4%BE%9B%E9%A4%8A%E9%9F%B3%E6%A8%82-%E2%94%80%E2%94%80evade/
<a href='http://www.memoirpicture.pw/36219.html '>birkenstock網友大力狂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