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31 11:36:45Sonia Ka Ian Lao
余華說生前死後
余華說生前死後
蘇麗欣
余華說生前死後
《第七天》
作者:余華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以往,看余華的作品,必定充斥着死亡,死亡往往就是一個結束。然而,這部小說《第七天》,作者將死亡延伸,解讀活着及死亡的意義。
主角楊飛在一家飯店的爆炸中身亡,這個死亡,就是故事的開始。他開始在幽冥之間遊走,於死亡之中,他碰回生前的親人、戀人、朋友、鄰舍、過客等,從中生前的往事一一浮現,繼而於另一個角度看生命中出現的所有,明白當中的來龍去脈,以及各人的歸途。《第七天》,作者有說是參考了《聖經》中“創世記”,上帝用了七天來創造宇宙萬物;我認為作者運用這個“七天”,有着中國人習俗“頭七”的意義。小說在格局鋪排上有點像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但在表達的內容及延伸的意義,兩者卻有極大的分別。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在細訴着人與人之間的愛,整個氛圍是正面的。《第七天》除了訴說着人間有愛的訊息之外,亦會窺探出作者對社會的一種失望悲觀的心態,這失望的心態歸咎於當今社會種種不公平的狀況,小說中不難看出作者的隱喩——人一出生,不公平便存在,然而,到人死後屬於人世間不公平的現象仍然沒有消失。最後,作者給了人一個希望,就是“死無葬身之地”,這個地方是永遠公平、永遠平等、永遠平和的一個地方。這結局,是喜是悲?在書的封面上印着:“我們走在寂靜裡,這個寂靜的名字叫死亡。我們不再說話,那是因為我們的記憶不再前行。”
筆者很欣賞作者,一個五十三歲的中年男人,部分這個年紀的作家,會非常留戀其靑春年代的一切,於是在作品中往往偏向於記錄過去的種種,忽略了對當下的寫照及刻劃出其感受。然而,作者在這部小說中,動用了大量當下的事件作為題材,例如iPhone的風潮以及山寨iPhone的出現;黑市買賣人類器官的勾當;強迫清拆導致受傷及死亡,卻完全沒有任何賠償的事件;無良醫院將被遺棄的死嬰當醫療垃圾任意丢棄;生前炫耀物質生活,卻為死後棺材墓地等身外物而煩惱,凡此種種,都表現出作者貼近社會,將最赤裸裸現實的一面呈現給讀者細讀細思細想。
對這部小說作品,很多讀者都接受不了,於是評論也產生兩極化。喜歡的讀者,主要是欣賞這樣的赤裸裸,將現實生活融入藝術作品中,啟發讀者去感受去思考去掙扎去悲傷去感動,這是藝術作品眞正成功的地方。
蘇麗欣
以上文章及圖片來自: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3-11/17/content_854302.htm
很感謝《澳門日報》閱讀時間的編輯!謝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