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4 11:28:25莫愁

太平洋3

水溫和鹽度

表面水溫分布隨著緯度的增加而降低﹐最高值發生在赤道地區。特別是在西部﹐平均溫度為27~29℃﹐東部偏低﹐北半球冬季時﹐兩個半球的0℃等溫線分別位於北緯 55和南緯66~67附近﹐北半球夏季時﹐則分別位於北緯65~68和南緯60~62。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大洋西部的水溫高於東部﹔在北半球的中緯度海區﹐西部的水溫比東部低﹐這主要是由於東西兩邊的洋流性質不同以及季風和上昇流的影響。

太平洋的年平均表面水溫為19C﹐較大西洋高 2C﹐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大洋。這主要是太平洋的熱帶和副熱帶區域最廣﹐以及白令海峽限制了北冰洋冷水的流入所致。表層以下﹐溫度隨深度的變化是﹕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大約在0~100米的水層之內為一均勻層﹐向下﹐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迅速下降﹐這一溫度垂直梯度很大的水層﹐稱為溫度正躍層﹐溫躍層之下﹐溫度隨深度的增加逐漸減少﹐從2000米到洋底﹐溫度幾乎呈均勻狀態﹔從副熱帶向極地﹐溫度隨深度增加緩慢地下降﹐在極地海區﹐從海面到海度﹐等溫線幾乎成垂直分布。所以﹐在不同的緯度帶內﹐溫度垂直分布又各有其不同的特徵。

表面鹽度從赤道向兩極呈馬鞍形分布。赤道附近地區﹐表層海水被淡化﹐出現低鹽區﹐鹽度值為34.5左右。南﹑北副熱帶海區﹐蒸發作用使表面海水的濃度增加﹐這裡成為南﹑北太平洋鹽度值最高的區域﹐北太平洋的鹽度值達35.0﹐南太平洋達36.0。從副熱帶向兩極地區鹽度值又減少。受融冰和結冰的影響﹐最低的鹽度值發生在高緯度海區中。在北半球鹽度值減小到33.0以下﹐南半球減小到33.5左右。在太平洋的邊緣區域﹐受江河淡水的影響﹐鹽度值也降低。表層以下鹽度的垂直分布﹐取決於水團的配置﹐在不同的緯度帶內有不同的鹽度垂直結構。

海浪

主要受盛行風的影響﹐有明顯的緯度區帶性和季節性。冬季是北太平洋海浪最強的季節﹐在北緯40附近的洋面上﹐大湧(≧6級﹐波高〉4米)﹐出現的最大頻率可達50%以上。海浪向赤道方向減弱﹐在北緯15以南﹐大浪少見﹐大湧出現率為 5%左右。浪向﹕在北緯20~25以北﹐多為西和西北向﹐以南多為東北向。夏季﹐海浪大為減弱﹐除菲律賓群島東北的局部洋面上﹐大湧出現率可達10%以上外﹐其餘洋面約在 5%以下﹐浪向﹕北緯45以北﹐偏西或西南向較多。北緯45以南﹐浪向較亂。

南緯40~50的洋面上﹐常年為一大浪區。大湧出現率為30~40%﹐向北逐漸減弱﹐赤道附近在 5%以下。澳大利亞附近的海區﹐湧浪較弱﹐出現率均較同緯度洋面少﹐海浪冬強夏弱﹐大浪區冬季偏北﹐夏季偏南。浪向﹕赤道至南緯20的洋面上﹐多為東或東南向﹐南緯25以南﹐西南向居多。

潮汐

半日潮的主要分潮(M)共有 6個無潮點﹐其位置從南而北﹐分別位於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西面﹑科隆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西面﹑聖誕島東南﹑所羅門群島附近﹑復活節島和新西蘭東北。在這些點附近﹐振幅最小﹐而在阿拉斯加灣沿岸﹑南美洲南端沿岸和日本南面海域等處﹐振幅最大。全日潮的主要分潮(K)的無潮點共有4個﹐分別位於25N﹑175E﹐5S﹑170W﹐10S﹑140W和45S﹑160W附近。K分潮的最大振幅發生在加拿大以西海域。

太平洋中各處的潮汐類型也不相同。在赤道與南緯40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大洋中部的島嶼﹐巴拿馬灣﹐阿拉斯加半島﹐東海和澳大利亞東海岸為正規的半日潮﹐阿留申群島東南以及新幾內亞(伊里安島)東北岸﹐加羅林群島等地為正規的日潮﹐其餘地區都為混合潮。特別應當指出塔希提島的潮汐現象﹐那裡高潮幾乎都發生在每天的午夜和中午﹐而低潮都發生在早晚六時﹐有太陽潮之稱。太平洋中的潮差(島嶼附近除外)為1米左右﹐最大潮差發生在大陸岸邊﹐如品仁納灣為13.2米﹐仁川10米﹐杭州灣8米。

生物

太平洋的海洋植物由浮游植物和底棲植物組成。浮游植物主要是單細胞的小型藻類﹐它們遍布於太平洋水深 60~100米的近表層內。其數量隨緯度和環繞大陸成帶狀分布﹐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數量較少﹐至溫帶海區增多﹐高緯度海區又減少﹔大洋區數量少﹐淺海地區數量多。另外﹐在上昇流區和寒暖流交匯處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熱帶和副熱帶海區浮游植物量雖然不如溫帶海區高﹐但種類比溫帶海區多。所以﹐太平洋中狹暖水種和暖水種佔優勢﹐冷水種較少。現已知分布於太平洋的浮游植物有 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和藍藻等。春季﹐主要是硅藻類﹐夏末開始甲藻數量增加﹐但不及硅藻多。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大多附著在水深為30~50米的海底岩石上﹐較大西洋的底棲植物豐富。大多數古老的藻類都生於太平洋中。

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種類繁多﹐較大西洋的動物多2~3倍。太平洋熱帶海區動物種屬特別豐富﹐從原生動物到哺乳動物都有。由此向南和向北種屬減少﹐例如馬來群島﹐已知魚類有2000多種﹐東海有500多種﹐日本海約有600種﹐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各有300餘種。

太平洋還有許多古老和特有的種屬﹐如海膽綱的許多古代種屬﹑劍尾魚的原始種屬﹑原始的海星和鸚鵡螺等。龍梭魚﹑鮭科魚類等為北太平洋海區特有種屬。

資源

太平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已經開發和利用的主要是水產資源和礦產資源。

太平洋的水產資源極為豐富。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太平洋的漁獲量一直居世界各大洋之首﹐1980年的產量為3545萬噸﹐佔世界總漁獲量的一半有餘﹐其主要漁場有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和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這裡盛產鯡魚﹑沙丁魚﹑鮭魚﹑比目魚﹑金槍魚﹑狹鱈﹑魚和帶魚等。

西北太平洋漁區是太平洋中產魚最多的區域﹐1980年產量為1878萬噸﹐在世界各主要漁區中居第一位﹐秘魯漁場是太平洋的另一重要漁場﹐這裡盛產魚。

除魚類之外﹐白令海的海豹﹐赤道附近的抹香鯨﹑堪察加及中美洲沿岸的蟹以及蝦類﹑貝類等都極為豐富。

太平洋的礦產資源﹐目前勘探和開採活動主要集中在淺水區﹐其中最具有重要意義的是海底石油。主要產油區有﹕加利福尼亞﹑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澳大利亞﹑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岸的大陸架。現在已探明的太平洋石油儲量和石油開發量﹐都落後於大西洋和印度洋。加利福尼亞油區﹐絕大部分產自威爾明頓和亨廷湯灘兩大油田。澳大利亞油田位於巴斯海峽﹐東南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泰國灣和印度尼西亞諸島之間的陸架區。在中國沿岸的大陸架上﹐已發現 7個大型含油氣盆地。

其他正在進行勘探和開發的礦物計有﹕金﹑鉑﹑金剛石﹑金紅石﹑鋯石﹑鈦鐵礦﹑錫﹑煤﹑鐵﹑錳等。富有經濟意義的金﹑鉑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海沿岸。錫礦的主要產地是在東南亞各國的濱海﹐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開採海底錫砂礦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印度和澳大利亞是鋯石﹑金紅石和鈦鐵礦儲藏量最豐富的國家。估計印度鋯石的總儲量為700萬噸﹐鈦鐵礦11700萬噸﹔澳大利亞金紅石的儲量700餘萬噸﹐鋯石為600餘萬噸﹐鈦鐵礦1500萬噸。日本﹑中國的台灣和智利的大陸架上都發現有海底煤礦。

近年來﹐在太平洋深海盆地上發現大量錳結核礦層﹐其分布範圍﹑儲藏量和品位都居各大洋之首。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海區。成礦富集的洋底面積達1800萬平方公里。估計其儲藏量有 17000億噸。目前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等組成多個跨國集團﹐正在進行勘探和試採﹐估計不久可進入商業開發階段。除錳結核外﹐在加利福尼亞﹑智利﹑秘魯﹑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的大陸架區都發現有豐富的磷質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