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6 09:37:16康泰胡

撞牆功!

拍打拉筋自癒法」五大功法 (四):撞牆功!

※「拍打拉筋自癒法」五大功法:拍打、拉筋、扭腰、撞牆、貼牆 ※

撞牆功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可以幫助疏通督脈,及兩邊共4條膀胱經,而督脈暢通就可以改善許多病症,膀胱經上則有背俞穴,心俞、肝俞、腎俞、脾俞等穴位,這意味所有內臟疾病皆可以獲得改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撞牆功的5大要領:

(1)全身求放鬆:

全身放鬆即不能過度用力或僵硬,尤其在撞擊瞬間,更須如此,撞牆功主要就是使體內臟腑能隨著身體撞牆,而達到振動作用,如果因出力而使肌肉韌帶緊繃,就會影響臟腑運動而達不到效果。

全身放鬆,尤其是腰背放鬆,同時在撞擊瞬間加點意念,會使撞擊得到加倍的效果。而且腰背放鬆,又能使背部血液循環加快,尤其是靜脈回流加快,令全身氣血充沛。

撞牆時,氣沖督脈而上,傾身離牆時,頭上之氣順任脈而下,也就是說,撞牆一次,氣隨任督兩脈走一圈!

(2)撞牆功中靠牆的部位:

最初要求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且撞擊瞬間只能出現一聲,這樣做除了身體感覺較舒服外,也與臟腑器官多數在腹部有關,撞牆時,應是整個背部(含肩胛骨與夾脊)都是撞擊面才對。

(3)撞牆時步法:

撞牆時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腳跟與牆邊的距離,依上半身重心往前微傾,能輕鬆自然離牆為準,不論靠牆或離牆,都要注意腰背部的放鬆,使氣和身體重量能沉到整個腳掌支撐為原則。

(4)撞牆時雙手位置:

撞牆時雙手要自然下垂擺盪,即離牆時,手往前擺動;撞牆時手往後擺動,除了雙手自然下垂,還可選擇雙手環抱,置於胸前。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使內氣集中於夾脊,二是可以避免肩胛骨受傷,這是個人體會的層次問題,可隨練習者自身的情況與感受而定。

(5)撞牆時呼吸:

太極拳呼氣、吸氣都是以鼻子自然行之,重點是在撞牆的瞬間,絕不可憋氣或停止呼吸,讓氣自然吐出,一定不可刻意由喉頭吐氣,以自然為宜,道家養生就主張:「最好的調息就是不要去調息。」!

下面請觀看:

「醫行天下:拉筋拍打治百病」作者蕭宏慈老師的示範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VypBvSAvw
更多
「拍打拉筋自癒法」五大功法 (四):撞牆功!

※「拍打拉筋自癒法」五大功法:拍打、拉筋、扭腰、撞牆、貼牆 ※

撞牆功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可以幫助疏通督脈,及兩邊共4條膀胱經,而督脈暢通就可以改善許多病症,膀胱經上則有背俞穴,心俞、肝俞、腎俞、脾俞等穴位,這意味所有內臟疾病皆可以獲得改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撞牆功的5大要領:

(1)全身求放鬆:

全身放鬆即不能過度用力或僵硬,尤其在撞擊瞬間,更須如此,撞牆功主要就是使體內臟腑能隨著身體撞牆,而達到振動作用,如果因出力而使肌肉韌帶緊繃,就會影響臟腑運動而達不到效果。

全身放鬆,尤其是腰背放鬆,同時在撞擊瞬間加點意念,會使撞擊得到加倍的效果。而且腰背放鬆,又能使背部血液循環加快,尤其是靜脈回流加快,令全身氣血充沛。

撞牆時,氣沖督脈而上,傾身離牆時,頭上之氣順任脈而下,也就是說,撞牆一次,氣隨任督兩脈走一圈!

(2)撞牆功中靠牆的部位:

最初要求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且撞擊瞬間只能出現一聲,這樣做除了身體感覺較舒服外,也與臟腑器官多數在腹部有關,撞牆時,應是整個背部(含肩胛骨與夾脊)都是撞擊面才對。

(3)撞牆時步法:

撞牆時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腳跟與牆邊的距離,依上半身重心往前微傾,能輕鬆自然離牆為準,不論靠牆或離牆,都要注意腰背部的放鬆,使氣和身體重量能沉到整個腳掌支撐為原則。

(4)撞牆時雙手位置:

撞牆時雙手要自然下垂擺盪,即離牆時,手往前擺動;撞牆時手往後擺動,除了雙手自然下垂,還可選擇雙手環抱,置於胸前。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使內氣集中於夾脊,二是可以避免肩胛骨受傷,這是個人體會的層次問題,可隨練習者自身的情況與感受而定。

(5)撞牆時呼吸:

太極拳呼氣、吸氣都是以鼻子自然行之,重點是在撞牆的瞬間,絕不可憋氣或停止呼吸,讓氣自然吐出,一定不可刻意由喉頭吐氣,以自然為宜,道家養生就主張:「最好的調息就是不要去調息。」!

下面請觀看:

「醫行天下:拉筋拍打治百病」作者蕭宏慈老師的示範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VypBvSA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