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9 22:50:00somnolence

永恆的追尋-不見


老實說我一開始看完電影,也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雖然
仍驚豔於某些鏡頭的那種令人戰慄的美麗,但故事整體的意涵仍
不太能掌握,回家後我找了些資料,再花些時間想一想,下了好
幾次筆都不能寫出個大概來,後來好不容易拼湊出一個雛形來,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陸奕靜這條線主要是說著一個奶奶在公園裡遺失了自己孫子的故
事。陸奕靜的演技真是沒話說,不曉得你有沒有那種東西「不見」
的經驗,那種一開始覺得「阿!應該只是不小心丟到哪去,等一
下就找回來了吧」那種從容不迫,到漸漸地找東找西都找不到的
時候,那種逐漸升起的焦慮,以及到處找人幫忙依然找不到的無
助,陸奕靜將這種情緒漸層處理的相當的成功,而且當時在公園
裡幫助她的那些人都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員,而是真正在公園裡
遊憩的遊客,陸奕靜的演技可見一斑。

我很喜歡她提著烤鴨跟紙錢去忠烈祠邊哭邊對著她的老伴說話的
那一幕。從她的話當中,除了能領會台灣人的文化傳統,那種求
盡了現實中的一切卻仍無法找回失物時,我們往往會反求於超自
然力量(鬼神或祖先)甚至會把事情的發生做一種因果的聯想的
感覺,這不正是你我都熟悉的場景嗎?

而其實我更深刻的是她所說的:「如果找不到小義,他們(指自
己的兒子與媳婦)就會把我趕出去,他們就不要我了,那我該怎
麼辦?」其實我看了覺得很感慨,現在的孝道式微,是不是有很
多人願意跟父母親同住,只因為父母可以幫忙照顧自己無暇看顧
的孩子呢?過往父母親照顧我們的恩情,到最後竟要受到這樣的
回報,這種孝道是不是值得我們深思與反省的呢?

還有她對老伴說的,「以前生病的時候我沒能在你身邊陪你,現
在你走了,我才知道一個人有多寂寞」她的老伴是「不見」了,
而是不是很多人都要在失去了之後,才懂得珍惜過往所擁有的一
切呢?

談談電影中的另一條故事主線。

有人說李康生導演用張捷這條線來記錄他眼中所看到的台灣社會。
將爺爺的愛心早餐掛棄在樹頭上的孫子,是現下一般年輕人對於
長輩的疏離;蹺課而沈迷於網咖的國中生,在廁所裡抽著煙講著
手機的模樣;在網咖對戰之際反映在張捷瞳孔中那個殺戮且無情
的世界;把網咖當成家,在洗手台邊刷著牙的中年男子;出網咖
買東西卻倒地猝死的中年男子,看到這裡我在想,如果是外國人
會不會覺得這段很奇怪?為什麼會有人選擇在網咖流連幾天幾夜
不管吃飯上廁所刷牙洗臉都是,最後還因此而猝死。但在我們的
新聞裡,這卻是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了;張捷一個人到烤鴨店買便
當吃的鏡頭(為什麼國中生不是回家吃媽媽煮的晚餐?)等等,
這些如果放在十年前應該是沒有人會想像的到的場景,但在今日
我們看來,卻是覺得如此希鬆平常。

但是,這社會真的應該是這樣的嗎?

最後張捷在公園裡看到流浪漢將自己的早餐打開來扔在一旁,這
時他才真正想起自己「不見」的爺爺,而電影也在這時候將陸奕
靜與張捷這兩條線正式地連在一起,多番地尋找卻仍舊不見蹤跡,
最後他們倆來到一處工地,蹲在地上望著遠處發楞,這時在工地
的圍牆外,漸漸地看到兩個影子從遠處而來,一大一小緩緩走著,
鏡頭往上,俯視整個場景-淡藍色的圓形圍牆,內外隔是的兩種
不同的心情。幕後又響起巴奈幽幽地唱著「泥娃娃」,這場景真
的很美、很扣人心弦。圓圈內的淒然與圓圈外的從容,到底「不
見」的是誰?

又,蔡導曾說過,在「不見」裡面,走失的是一個孫子跟一個爺
爺,但「其實真正不見的是『父母』,」蔡明亮說:「這是一種
家庭的真空,忙著賺錢的爸爸媽媽是從家裡『不見』了;而那
個走失的孩童,卻是外婆與她的子女間的聯繫……」。從頭到尾
我們都不曾看見父母的角色出現,就連陸奕靜要找自己的兒子,
兒子連在電話那端出現都不曾,片尾再搭上泥娃娃的歌詞「泥娃
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他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眼睛不會眨
..」更是將這個主題鮮明地點出。「不見」與「不散」這次在
片尾時候都各搭了一首歌曲,在偌大的電影院裡感受著電影帶給
人的衝擊,再運用歌曲的魔力,不僅讓人對歌曲的印象更為深刻,
對於電影內容的揣摩也有相當的幫助,算是很不錯的嘗試。

圖片來源:http://www.hgfilms.com/mai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