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2 09:27:48somergg

【 蘇聯電影 】那頁旅程….(上)

 

【 蘇聯電影 】那頁旅程….()

 

俄羅斯帝國(1547年~1917年),簡稱俄國、帝俄,通稱沙俄,國祚共記370年,1917年因二月革命滅亡。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皇俄國誕生。1613年,開創羅曼諾夫王朝。1721年,彼得大帝與瑞典王國進行北方戰爭勝利,俄羅斯參政院授予俄國沙皇“俄羅斯皇帝”頭銜,俄國成為正式意義上帝國。後領土不斷擴張成為全球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全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2300萬平方公里,‘西部包括芬蘭、波蘭,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羅馬尼亞接壤。南部與穆斯林世界的奧斯曼帝國、波斯、阿富汗和儒家世界的中國、朝鮮接壤。東部包括現今美國的阿拉斯加一帶,與日本隔海相望。

 

19148月,俄羅斯帝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宣佈沙皇俄國滅亡,臨時政府建立,這個政府很快被共產主義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建立蘇聯。

 

總體來看,廣義上的“沙俄”指15471917的俄國,狹義上的“沙俄”指15471721的俄國,而“帝俄”即為17211917的俄國。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裏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自留裏克王朝起首都為莫斯科,1712年後遷至聖彼德堡(彼得格勒)直到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沙皇俄國滅亡。

 

前蘇聯即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英語: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於19221230以俄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聯邦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而成。是一個存在於1922-1991年的聯邦制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儘管其憲法規定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但其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

 

蘇聯第一任領導人弗拉基米爾·列寧於1924年去世後,約瑟夫·史達林取得了領導權,領導國家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使蘇聯一度成為全歐工業生產值最高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1941年被德國與其軸心盟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佔領了東歐國家,扶持了衛星國。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華沙條約組織,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峙。

 

19911225蘇聯解體,在政治鬥爭中獲勝的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

 

前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

 

中文名稱:蘇聯電影。外文名稱:Soviet movie

經典電影: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主要特點: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

電影節:全蘇電影節、塔什干國際電影節。

 

在美蘇兩國對峙的長時間裏,每一次蘇聯電影來到國際上,都會先伴以周遭西方國家的嘲諷與冷眼,但是當他們看完之後,又不得不承認蘇聯電影真是讓人無話可說。前蘇聯電影的藝術成就在於,它能讓人忘記冷戰,忘記意識形態的不同。在同等條件下,他們極難得到理解與尊重,卻依然運用高超的電影理念戰勝了一切偏見。在冷戰時期,蘇聯電影甚至獲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電影獎項,包括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及多次提名,可以說是盆滿缽滿,榮耀長存。當時,前蘇聯是世界電影強國之一,影響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影迷。

 

早期發展

1896年,法國L.盧米埃爾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開始放映,同時俄國的電影愛好者(如.沙申、.費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攝電影的嘗試。

 

沙皇俄國的電影生產從20世紀初開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攝了俄國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國共拍攝了1376部長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歷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制了電影作品藝術水準的提高。具有一定水準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諾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

 

人民電影事業的誕生

十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莫斯科,後來還有烏克蘭,都很快成立了電影委員會。1919 8月27,頒佈了列寧簽署的法令,決定將照相、電影生產及發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領導。這一天標誌著蘇聯電影的誕生。此後,列寧對電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根據列寧指示的精神,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片和紀錄片,這些影片反映了國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間,還拍攝了一些古典文學改編的影片,如《謝爾蓋神父》(1918,原著.托爾斯泰,導演普洛塔占諾夫)、《偷東西的喜鵲》(1920,原著..赫爾岑,導演.薩寧)等。高爾基的《母親》也在此期間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20,導演.拉朱姆內依)。

 

根據形勢的需要,十月革命後拍攝了一批表現國內迫切政治問題的故事片,它們被稱為“宣傳鼓動片”。1921年,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全體師生在加爾金領導下拍攝了《鐮刀與斧頭》,這是蘇聯第一部大型革命題材故事片。影片表現十月革命期間貧富農之間的鬥爭1923,格魯吉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題材故事片《紅小鬼》(導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現了布瓊尼第一騎兵軍和馬赫諾匪幫的鬥爭。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工作者的藝術探索比較活躍。庫裏肖夫領導國立電影實驗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進行實驗外,還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理論這種理論把演員比做操作中的機器,把導演比做設計工程師。庫裏肖夫根據這一理論拍攝了《西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的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兩名青年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創辦了“奇異演員養成所”。他們力圖把類似雜耍的誇張的表演方式帶到銀幕上來,拍攝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

 

這些探索包含著一定的積極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題上也有價值,但由於對形式技巧的過分迷戀而影響了作品的完整與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關於電影的決議指出,必須加強黨對電影的領導。從這一年起,健全了領導機構,取消了私營發行公司,出版了《電影報》、《蘇聯銀幕》、《蘇聯電影》等雜誌,成立了“革命電影協會”。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領導的“蘇聯電影之友”協會。19241925年,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收穫是,出現了《戰艦波將金號》(1925,導演愛森斯坦)和《母親》(1926,導演普多夫金),這兩部影片成為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一期間, 烏克蘭導演杜甫仁科拍攝的影片《茲文尼郭拉》(1928)、《兵工廠》(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表現革命主題的電影手段。他的詩意手法產生了鮮明的表現力,充滿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後半期,蘇聯還出現了一系列重要電影作品,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1925)、《十月》(1927)、《舊與新》(1929),普多夫金導演的《聖彼德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後代》(1929),普洛塔占諾夫導演的《他的號召》(1925)、《董?介果和別拉嘉》(1928)。此外還有《新巴比侖》(192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帝國的廢墟(1929,導演艾爾姆列爾)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革命的主題。它們標誌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蘇聯紀錄電影也出現了新的面貌,湧現了一批反映革命現實的紀錄片和新聞片。許多影片反映了列寧的活動。以新聞雜誌片《電影真理報》為中心,出現了電影眼睛派團體,其領導人是維爾托夫。他的影片《前進吧,蘇維埃》、《關於列寧的三隻歌》等,對於蘇聯紀錄電影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與電影事業發展的同時,蘇聯電影理論探索也很活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不僅對於蘇聯電影,而且對於世界電影的創作和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20年代是蘇聯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為此後蘇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迅速發展階段

30年代,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聲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更為豐富。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革命的電影藝術的發展,使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陽》(1934,導演瓦西裏耶夫兄弟),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蘇聯電影的突出特點是革命鬥爭和建設的題材在創作中佔據主導地位。《生路》(1931,導演.艾克)《金山》(1931,導演尤特凱維奇)、《獻禮》(舊譯《迎展計畫》,1932,導演艾爾姆列爾和尤特凱維奇)、《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導演吉甘、《波羅的海代表》(1937,導演紮爾赫依和赫依費茨)、《梅可馨三部曲》(1935193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偉大的公民》(19381939,導演艾爾姆列爾)、《政府委員》(1939,導演紮爾赫依和赫依費茨)、《肖爾斯》(1939,導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導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師》(1939)等影片反映了蘇維埃人──新生活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表現了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一期間還拍攝了一批優秀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導演.彼得羅夫、《蘇沃洛夫大元帥》(1940,導演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導演愛森斯坦);喜劇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導演培利耶夫)、《拖拉機手》(1939,導演培利耶夫)、《快樂的人們》(1934,導演亞力山大洛夫)《伏爾加──伏爾加》(1938,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根據高爾基原著改編(1939頓斯闊依導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39)等。

 

3040年代初,蘇聯生產故事片近400,動畫片100多部,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40年代的蘇聯電影生產由於衛國戰爭而受到影響。19411945年間,蘇聯的主要電影生產企業遷往後方,減少了產量。在對敵鬥爭熱情的鼓舞下,蘇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反法西斯鬥爭題材的影片:如《區委書記》(1942,導演培利耶夫)、《瑪申卡》(1942,導演萊茲曼)、《她在保衛祖國》(1943,導演艾爾姆列爾)、《虹》(1944,導演頓斯闊依)、《卓婭》(1945,導演.阿倫什坦)、《偉大的轉折》(1945,導演艾爾姆列爾)等。同時還拍攝了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庫圖佐夫》(1944,導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導演愛森斯坦)等。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的創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攝反映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上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誌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如《戰爭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為我們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解放法蘭西》(1944)、《柏林》(1945)、《殲滅日寇》(1945)、《人民的審判》(1945)等對於鼓舞人民的鬥志,激發抗敵的熱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衛國戰爭結束後,反法西斯鬥爭仍然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導演格拉西莫夫於1948年根據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攝了影片青年近衛軍,表現了蘇聯青年的反法西斯鬥爭。同一題材的影片還有《偵察員的功勳》(1947,導演.巴爾涅特)、《真正的人》(1948,導演.斯托爾堡)等。這一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題材的優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導演杜甫仁科)、《鄉村女教師》(1947,導演頓斯闊依)、《俄羅斯問題》(1947,導演羅姆)、《西伯利亞交響曲》(1948,導演培利耶夫)等。

 


 

從戰爭結束以後直至50年代前期,蘇聯電影創作處於低潮狀態。由於戰爭的影響、政治上的個人迷信和創作理論上流行無衝突論,影片產量減少,1940年蘇聯故事片年產量54,1951年則不到5部;青年創作力量得不到成長的機會;與國外的文化交流陷於半停頓狀態;在創作中,出現了一些過分頌揚領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則回避生活矛盾,粉飾現實。公式化、概念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顯著特點。

 

繁榮時期

1956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之後,1962年,故事片產量達到 104部。同時,大批青年創作人員陸續湧現。各加盟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也得到發展。在創作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題材樣式的擴大。50年代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狂歡之夜》(1956,導演梁贊諾夫)、《保爾?柯察金》(1957,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序幕》(1956,導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導演丘赫萊依)《共產黨員》(1957,導演萊茲曼)、《列寧的故事》(1957,導演尤特凱維奇)、《魯勉采夫案件》(1956,導演赫依費茨)、《不稱心的女婿》(1956,導演.施維澤爾)、濱河街的春天(1956,導演.米隆涅爾和胡齊耶夫)高空(1957,導演紮爾赫依)《海之歌》(1958,導演.桑采娃)此外,還拍攝了多部成功的現代和古典文學巨著改編的影片,如《靜靜的頓河》(19571958,導演格拉西莫夫)、苦難的歷程(19571959,導演羅沙裏)、《奧賽羅》(1955,導演尤特凱維奇)、《唐吉訶德》(1957,導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戰爭題材作品如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萊依導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萊依導演的另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現前方戰士和後方人民作出的貢獻外,還通過對個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題。這些顯示了蘇聯戰爭題材電影創作的深入發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飛(1958,導演卡拉托佐夫)臨風而立(1962,導演羅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導演庫裏讓諾夫)、《伊凡的童年》(195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畫和表現環境的真實性方面也顯示了特色。

 

50年代中期開始,除“非英雄化”傾向外,“非情節化”,“生活流”,“意識流”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後,在前一階段探索的基礎上,蘇聯影片從數量到品質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有:戰爭題材作品《士兵的父親》(1965,導演赤赫依捷)和《生者與死者》(1964,導演.斯托爾堡);農業題材作品《主席》(1965,導演.薩爾蒂科夫);表現列寧的影片《藍色筆記本》(1963,導演庫裏讓諾夫)和《列寧在波蘭》(1966,導演尤特凱維奇);表現戰後農村階級鬥爭的影片《誰也不想死》(1965,導演.熱拉凱維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攝了道德題材三部曲:《人與獸》(1962)、《記者》(1965)、《湖畔》(1970);導演羅姆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導演邦達爾丘克拍攝了根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戰爭與和平》(19651969);柯靜采夫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爾王》(1971);塔爾可夫斯基拍攝了歷史傳記片《安德列-魯布廖夫》(1966)60年代,蘇聯電影理論仍較活躍,羅姆、尤特凱維奇等導演提出“思考電影”的概念,與此同時,在2030年代曾展開過的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爭論,這時又進一步展開。

 

四大題材

1972年,蘇共中央發佈“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要求電影創作應體現時代精神,現代題材應在創作中佔據主導地位,塑造當代主人公形像應成為蘇聯電影創作的主要課題。70年代蘇聯電影出現了4大題材創作熱潮:政治題材、軍事愛國主義題材、生產題材和道德題材。

 

政治題材作品一般稱為政治電影,它以表現當代國際政治事件為主。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反映了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如這是一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禮節性的訪問》(1973,導演萊茲曼)、《信任》(1976,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野蠻人》(1978,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導演丘赫萊依)等。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方面,主要出現了 3類作品:

 

(1)史詩性影片,這些作品力圖全面反映衛國戰爭,如奧澤羅夫導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導演.葉爾肖夫拍攝的4集影片圍困(19731978)等,這類影片氣魄宏偉,出場人物眾多,力圖真實再現戰爭的全貌。

 

(2)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結合的作品。這類影片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創作中占多數。它們表現的往往是局部戰役,重點是刻畫戰爭中人的心理狀態,通過個人的遭遇表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如《這裏黎明靜悄悄……》(1972,導演羅斯托茨基)、《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導演邦達爾丘克)、《昇華》(1977,導演.舍皮欽柯)等。

 

(3)歌頌軍功的作品。這類作品主題比較單一,如《崇高的稱號》(1973,導演.卡列洛夫)等。在生產題材方面,一些影片通過工農業生產中的矛盾衝突,力圖表現科技革命時代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獎金》(1975,導演.米凱良)、《回饋》(1977,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適得其所的人》(1973,導演.薩哈羅夫)、4集影片《麵包的味道》(1979,導演薩哈羅夫)等。

 

在道德題材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取得的進展最大,許多作品真實、深刻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個人、家庭、集體之間的衝突,刻畫了在今天現實環境中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這些作品中,有些從塑造正面主人公著手,反映蘇聯社會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導演.敏紹夫)、《個人問題訪問記》(1979,導演.戈戈別裏捷)、《戀人曲》(1974,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

 

有些影片從揭露反面現象著手,表現各種落後、腐朽的勢力如何阻礙著社會的前進,如《辯護詞》(1976,導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輪船》(1975,導演.沙姆希耶夫)、《審訊》(1979P.奧若果夫);有些影片通過個人遭遇,提出每個人所面臨的人生道路問題,追求個人理想問題,如《奇怪的女人》(1976,導演萊茲曼)、《紅莓》(1974,導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過平淡無奇的生活現象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人的生活態度問題,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導演羅斯托茨基)、《個人生活》(1980,導演萊茲曼)等。

 

以上各類影片雖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們都反映了作者積極干預生活的熱情。這些作品使電影創作更接近于今天的現實,因而受到觀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