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那頁血淚哀歌─(上)
盧旺達(Republika y'u Rwanda) 是非洲中東部的一個國家,盧旺達共和國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內陸國家。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西北與剛果(金)交界,北與烏干達接壤,國土面積26338平方千米。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的稱謂。主要民族有胡圖族、圖西族和特瓦族,盧旺達語,英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
人口1130萬(2012年)。由胡圖(85%)、圖西(14%)和特瓦(1%)三個部族組成。官方語言為盧旺達語、英語和法語。國語為盧旺達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裏語。居民56.5%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4.6%信奉伊斯蘭教。
盧旺達已開採的礦藏僅有錫、鎢、鈮、鉭、綠柱石、黃金等。錫儲藏量約10萬噸。泥炭蘊藏量估計為3 000萬噸。基伍湖天然氣蘊藏量約600億立方米。尼亞卡班戈鎢礦是非洲最大的鎢礦。森林面積約62萬公頃,占全國面積的29%,是盧旺達的重要自然資源之一。2012年,盧礦產出口創匯1.366億美元。
盧旺達國旗啟用於
盧旺達種族大屠殺(英文:Rwandan Genocide)
又稱盧旺達內戰,發生於
1990年,僑居在烏干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RPF)與胡圖族政府軍爆發內戰。在周邊國家的調停和壓力下,1993年8月,盧旺達政府和愛國陣線在坦桑尼亞北部城市阿魯沙簽署旨在結束內戰的和平協定。即將到來的和平令盧旺達政府高層中的極端勢力感到恐懼,他們逐漸對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總統感到不滿,認為他在與愛國陣線的談判中讓步太多。
同年7月,盧旺達愛國陣線與鄰國烏干達的軍隊反攻進入盧旺達首都基加里,擊敗了胡圖族政府。200萬胡圖族人,其中一些屠殺參與者,由於害怕遭到圖西族報復,逃到鄰國布隆迪、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千人由於霍亂和痢疾死于難民營。
1994年的盧旺達內戰和種族大屠殺,給盧旺達帶來了巨大災難,使這個原本貧困的國家雪上加霜,大批勞動力喪失,國家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大屠殺還使這個國家的人口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全國14歲以下的兒童約占總人口的40%,許多婦女成為寡婦,大量逃亡鄰國的胡圖族極端主義分子滲入鄰近國家,給這些國家的安定帶來負面影響。
由於美國在索馬里進行的“黑鷹墜落”行動的失敗,因此美國並不想介入盧旺達內戰。對此美國總統克林頓于1998年3月訪問盧旺達時,在基加里機場對大屠殺倖存者發表講話時婉轉地表達了歉意。
比利時政府因10名比利時維和軍人遭到殺害為由,撤出了全部在盧旺達的部隊,並帶走了所有的武器。
聯合國在盧旺達種族大屠殺事件中表現消極。大屠殺發生的第四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投票,決定象徵性地在盧旺達保留260名維和人員,職責僅僅是調停停火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在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持續了近一個半月後,聯合國才決定將聯合國駐盧旺達援助團人數增加到5500人,擴大其行動授權,並說服其他國家參與救援。
法國在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戰醫院,嘗試收容難民。加拿大、以色列、荷蘭和愛爾蘭也提供了一些援助。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等國際救援組織無懼炮火,到達當地,拯救平民百姓。
隨後,一行人來到和平體育館參加紀念儀式。在為遇難者默哀後,人們以節目形式再現20年前的慘景,以及災難過後盧旺達人重建國家的勇氣與努力。
潘基文在發言中說,發生在盧旺達的種族大屠殺是人類歷史最黑暗的篇章。卡加梅說,大屠殺展現了人類殘酷的一面,但是盧旺達展現了重生之頑強。
在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再次指控法國“參與”了1994年造成80萬人死亡的大屠殺之後,法國週六決定取消參加紀念盧旺達種族大屠殺20周年活動。
這一決定標誌著兩國間因猜忌而惡化的關係再次受阻,儘管雙方在2010年曾和解。雙方爭執的關鍵在於法國及其軍隊支持盧旺達胡圖族政權的問題,而該政權是針對圖西族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卡加梅總統在即將出版的《青年非洲》週刊的訪談中譴責法國和比利時“直接參與種族大屠殺的政治籌畫”,“法國甚至參與行動”。
他指控1994年6月在聯合國授權下部署在盧旺達南部開展“綠松石行動” 的法國士兵是發生在1994年4月至6月間大屠殺的“同謀”,而且還是“積極參與者”。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羅曼·納達爾強調說,“法國對無法參加紀念種族大屠殺20周年活動深感遺憾,因為它一心想參加紀念受害者活動,並與盧旺達百姓一起哀悼”。
《盧旺達飯店》電影
《盧旺達飯店》(Hotel Rwanda)是一部由英國、南非、加拿大和義大利四國於2004年共同拍攝的電影。
該片取材於發生在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以此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講述了一位盧旺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1268點陣圖西族及胡圖族難民的故事。
此片是第77屆奧斯卡提名影片,一部會讓我們靈魂受到強烈震顫的電影,電影成功得做到了不忘記歷史的目的。
1962年,盧旺達宣佈獨立後,胡圖族與圖西族兩部族之間矛盾重重,多次發生衝突,戰事持續不斷。
被胡圖族種族主義者控制的廣播電臺也為大屠殺的行為煽風助陣,他們叫囂著“讓一切的鬱積都爆發出來吧。在這樣一個時刻,鮮血將滾滾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媒體的號召下四處搜尋和殺死圖西族人,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
當一個國家陷入了瘋狂,世界也閉上了雙眼時,有一個名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錢德爾飾)的飯店經理卻敞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經營著當地一家雲集著歐洲遊客和軍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飯店,八面玲瓏地運用著一切關係盡心地呵護著飯店的顧客們。保羅是胡圖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蘇菲·奧康尼多 飾)卻是圖西族的,對他而言,在動盪的時局中,保護他的圖西族的親戚與朋友成為了一生中面臨的最大使命與挑戰。
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無所作為和與世界媒體的隔絕使得保羅夫婦二人和在飯店中避難的1268名當地居民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我們一定讓全世界都無地自容地去採取應有的行動”。事態越來越嚴重,百日之內竟有約100萬人死於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飯店卻成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綠洲。(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