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01 11:18:41沙包
打造一個新台北
「遷都」之議近日又起。由於遷都開銷龐大,加上台灣正在重新凝聚一種新型態的國家認同,「遷都」之議對此難有貢獻,因此遷都之議似不可行。但各界若能趁此機會,就我們想要怎樣的一個首都,怎樣的台北都會景觀,以及怎樣的行政區劃下的「台北市」加以省思,則此一議題炒作亦不無益處。
從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使人們樂於在這個國家生活的軟硬體環境建設,是所有施政的第一要務,因為藉著種種提升生活品質的作為,才能降低人民遷居他國的意願,為「根留台灣」打下基礎。事實上,在目前的兩岸與國內政治形勢下,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並考慮到過去幾年粗暴的「解構」過程造成的凝聚力下降,當務之急似是促使台北成為一個可以與北京、上海分庭抗禮的文化核心,並使之成為一個讓民眾感到驕傲,並能夠凝聚人民向心力的首都。
為了建設一個令人驕傲的首都,還宜就「國家傳承」以及「城市特色」進行思考。例如華盛頓特區的人像雕塑,就是美國立國以來的代表人物的縮影;而北京的皇家園林與宮殿,則反映了這個國家的中央權威與傳統。上海的外灘、浦東建築群,以及紐約的世貿中心,則世人她們是資本家的樂園。社區建設極為重要,但台北市無可避免還得承擔宣揚國家歷史的責任,重要的是不要切割歷史,而是要繼承歷史,避免盲目的切割,而凸顯「國家」的粗暴無文,甚至渙散民心。
更為重要的,是讓「首都」成為一個完整的城市,亦即將台北「市縣合一」。早在民國七十年代就有台北縣市應該合併之議,民進黨中央亦曾於民國八十二年提出「三都十五縣」的行政區劃構想,主張台北、台中、高雄縣市合併;不少學者也同意此一構想。從公共行政的角度來看縣市合併,其理由甚為完備,而當我們拉開視野,從國際城市的比較來看台北縣市合併,就更感到其必要性。
台北有陽明山,有淡水,有故宮博物院的文化遺產,也有鶯歌的當代藝術精品。但由於縣市分立,我們在宣傳首都「台北市」時經常無法將其完整的面貌呈現出來,以至於台北只能以其一半的實力與其他大城市比較,而使外界產生一種「不過爾爾」的錯誤印象。而原本應該作為城市中心的景觀匯聚之地的淡水河,卻成為今日堤防高築的「界河」,也不能不說是縣市分立的苦果。
市縣合一還大有助於將「首都」的中央機關重新洗牌。例如可以將合併後的台北市政府設於板橋的台北縣政府新址,使市政府重視淡水河西岸的發展。可以將現在的台北市政府轉讓給中央的行政部門,成為新的總統府或行政院,讓總統府重新裝潢打造為「國會」,而使總統府與市政府對立的都市軸心意象,轉變為行政與立法相對的格局,同時重新定義威權時代的「總督府」或「總統府」的意涵。就此而言,雖然政府雖曾於前年底推出一個「總統府前廣場改造計畫」的競圖活動,但在行政區劃未重新釐清之前,此種競圖恐怕還將事倍功半。
現在台灣經常處於內耗狀態,或許一些「願景」能有助於凝聚國人向心。多數政黨同意的「小選區兩票制」實施之後,或許可以減緩政治的分歧,而一個新的瑰麗、燦爛的首都形象,或許亦有助於加強國人的共同體意識。為了台灣的團結與發展,我們實宜在「大破」之後,儘速轉移到「大立」的軌道上來。
從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使人們樂於在這個國家生活的軟硬體環境建設,是所有施政的第一要務,因為藉著種種提升生活品質的作為,才能降低人民遷居他國的意願,為「根留台灣」打下基礎。事實上,在目前的兩岸與國內政治形勢下,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並考慮到過去幾年粗暴的「解構」過程造成的凝聚力下降,當務之急似是促使台北成為一個可以與北京、上海分庭抗禮的文化核心,並使之成為一個讓民眾感到驕傲,並能夠凝聚人民向心力的首都。
為了建設一個令人驕傲的首都,還宜就「國家傳承」以及「城市特色」進行思考。例如華盛頓特區的人像雕塑,就是美國立國以來的代表人物的縮影;而北京的皇家園林與宮殿,則反映了這個國家的中央權威與傳統。上海的外灘、浦東建築群,以及紐約的世貿中心,則世人她們是資本家的樂園。社區建設極為重要,但台北市無可避免還得承擔宣揚國家歷史的責任,重要的是不要切割歷史,而是要繼承歷史,避免盲目的切割,而凸顯「國家」的粗暴無文,甚至渙散民心。
更為重要的,是讓「首都」成為一個完整的城市,亦即將台北「市縣合一」。早在民國七十年代就有台北縣市應該合併之議,民進黨中央亦曾於民國八十二年提出「三都十五縣」的行政區劃構想,主張台北、台中、高雄縣市合併;不少學者也同意此一構想。從公共行政的角度來看縣市合併,其理由甚為完備,而當我們拉開視野,從國際城市的比較來看台北縣市合併,就更感到其必要性。
台北有陽明山,有淡水,有故宮博物院的文化遺產,也有鶯歌的當代藝術精品。但由於縣市分立,我們在宣傳首都「台北市」時經常無法將其完整的面貌呈現出來,以至於台北只能以其一半的實力與其他大城市比較,而使外界產生一種「不過爾爾」的錯誤印象。而原本應該作為城市中心的景觀匯聚之地的淡水河,卻成為今日堤防高築的「界河」,也不能不說是縣市分立的苦果。
市縣合一還大有助於將「首都」的中央機關重新洗牌。例如可以將合併後的台北市政府設於板橋的台北縣政府新址,使市政府重視淡水河西岸的發展。可以將現在的台北市政府轉讓給中央的行政部門,成為新的總統府或行政院,讓總統府重新裝潢打造為「國會」,而使總統府與市政府對立的都市軸心意象,轉變為行政與立法相對的格局,同時重新定義威權時代的「總督府」或「總統府」的意涵。就此而言,雖然政府雖曾於前年底推出一個「總統府前廣場改造計畫」的競圖活動,但在行政區劃未重新釐清之前,此種競圖恐怕還將事倍功半。
現在台灣經常處於內耗狀態,或許一些「願景」能有助於凝聚國人向心。多數政黨同意的「小選區兩票制」實施之後,或許可以減緩政治的分歧,而一個新的瑰麗、燦爛的首都形象,或許亦有助於加強國人的共同體意識。為了台灣的團結與發展,我們實宜在「大破」之後,儘速轉移到「大立」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