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24 13:38:21沙包
轉載:「陰謀論」的反道德政治學
台灣內部的各種陰謀論,就暫不提了;中國大陸的西方意圖顛覆中國之說,倒是市場更為龐大。至於資本主義對於窮國的陰謀,則也吸引了不少知識份子。不過陰謀論多少有些「苗頭」讓人相信,因此辨別起來,未必簡單呢!
===========
2003.11.24 中國時報
「陰謀論」的反道德政治學
南方朔
一七九四年三月卅一日的前一晚,掌握了警察權的羅伯斯庇爾,下令把法國大革命的 溫和領袖丹頓.狄斯默寧等大舉逮捕,當天他到國民議會發表了一篇動人肺腑,使所有的人皆被震懾得啞口無言的演說。那是「政治恐怖」在「陰謀論」掩護下取得了正當性的曠世言論。當代法國政治思想家克洛德.勒佛赫特(Claude Lefort)在《民主及政治理論論文集》裡,就藉著分析這篇演說,來闡釋當「陰謀論」煽起了大眾的集體恐懼,它對政治與人性會造成多大的摧毀效果。
因此,「陰謀論」這種古老的政治論說方式是有用的。它是一種論說、一種認知心態、一種策略,有時候甚至還會在不斷反覆後變成一種符號性的語言儀式崇拜。它把自己塑造成無助、脆弱、善良的弱者,而有另外一個龐大且萬能的「他者」在處心積慮的對他做著陰謀的行動,那個「他者」是邪惡、叵測的象徵。而就在這種「陰謀論」的庇護下,自己的一切缺點都變得不再重要,「陰謀論」所煽起的「道德驚惶」(Moral Panic)反倒可以使自己的一切行為,不論多麼殘酷敗德,都有了可以合理化的理由。
伴隨大選造勢日益發酵
而此刻的台灣,這種「陰謀論」的政治學,已隨著大選的造勢而日甚一日的展開。在過去長期以來,「陰謀論」即已是台灣政治語言和行為的主線之一,它反映在諸如「奸」、「出賣」、「吳三桂意象」、「唱衰論」等之中,而到了今天,它的規模已更趨擴大。
由最近「非常光碟案」那種以「陰謀論」和「一報還一報」的論說模式,我們已可看出它已經不再只是語言帽子的遊戲,甚至已成了一種可以用來合理化一切手段的理由。「陰謀論」已將台灣的反道德政治學推向不可思議的高點。
其實,有關「陰謀論」的形成,並不是什麼太陽底下的新事。在遠古時代,由於人們的能力薄弱,而外在世界又是那麼的複雜與難測,於是一種原始的「陰謀論」遂告出現,人們相信外在的世界有著一個對我是有邪惡目的之先靈存在,無論它是「魔龍」或「惡龍」,都是這種「邪惡目的」的具體化。它是「陰謀論」的原型,是人將複雜世界簡化的認知方式。
「陰謀論」是人類心靈活動裡最古老的一種基因,因而從遠古迄今,這種心態始終頑固的長存,以前的歐洲人動輒將自己的不幸歸諸「猶太人的陰謀」、「魔鬼代言人的陰謀」、「意圖控制世界的共濟會的陰謀」,……即是這種古老基因的不斷再現。而這種動輒訴諸「陰謀論」的論說方式,它之所以到了近代愈來愈不被人們接受,並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反智行為」,主因乃是自從民族國家興起後,一種藉著「陰謀論」的操縱,用以尋找替罪羔羊的趨勢也漸增。這種被操縱下的「陰謀論」已成了壓迫得以被合理化的淵藪。也正是基於自由人本主義的自覺,近代遂有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和學者,對「陰謀論」的認知模式、語言行為進行深刻的批判研究與反思。舉例而言,開放大師波柏(Karl Popper)即曾對「陰謀論」的論證方式做過著名的駁斥。他指出,真實的歷史乃是各類反映了人們選擇的各種抽象力量,經由複雜的互動而形成的,特定的個人或團體,在歷史因果裡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因此,社會的陰謀論是一種不可能成真的理論。當代學者高登.伍德(Gordon Wood)也同樣指出,「陰謀論」的政治及歷史觀點,乃是一種「原始而離奇」的說法,它是心理混亂所造成的心智迷亂,一種譫妄的徵候。
西方社會忌操作陰謀論
而除了從知識理論上否證「陰謀論」外,近代學者特別關注動輒訴諸「陰謀論」,甚至將它做為一種權力的操作手段,它無論對政治、社會,甚至人性,都是一種邪惡的表徵,因而當代主要的溫和派女性思想家舒瓦特(ElaineShowater)甚至稱之為「心靈的瘟疫」。西方學者會對「陰謀論」說出如此沈痛的指責,乃是他們由近代德國的「猶太人陰謀」,美國的「赤色陰謀」,以及俄國的「帝國主義陰謀」,看到了壓迫是如何藉著「陰謀論」的掩護而自鳴正義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幾年前,柯林頓總統的性醜聞剛剛爆發時,第一夫人希拉蕊在電視上表示「自從柯林頓就職以來,共和黨右翼就對他施展規模龐大的陰謀」,儘管共和黨右翼的確有在藉機生事炒做,但這與陰謀何干?因而希拉蕊的談話一出,媒體即一片噓聲,使得她急忙道歉認錯。由此也可看出西方社會對「陰謀論」之忌憚。
根據近代學者對「陰謀論」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大體上已可得出這樣的結論:
其一,無論是故意或非故意,所謂的「陰謀論」都是一種將問題簡化,並將它往「邪惡的動機論」這個方向去硬拗的思維方式。這也就是說,當這樣的論說方式出現,即意謂著問題的因果、選擇,以及責任等可以客觀討論的角度,都將因此而被排擠掉了。當失敗者及犯錯者訴諸「陰謀論」,即意謂著是將客觀的是非對錯問題扯成了立場選擇問題。因而「陰謀論」的論說方式乃是一種「反理性」的思惟方式。當「陰謀論」成了一種動輒琅琅上口的習慣反應,它即意謂著一個社會的理性倒退,而政治也就變成了反政治。
其二,無論明言或不明言,「陰謀論」都經常是一種政治的「偏執風格」(Paranoid Style),要藉著故意的把自己和同類無限渺小化,而把「他者」無限放大,從而替自己的報復找到道德上可以自我原諒的基礎。正因為「陰謀論」在實質的表現上有著這樣的特性,因而近代政治實務上,被操作的「陰謀論」遂告大行,它並演變為一種尋找替罪羔羊的政治學。這種操作模式在若干有特定少數人群的社會尤其有效,如德國的猶太人、美國少數的左翼文化菁英、貧窮國家的少數有數有錢人。這也就是說,當「陰謀論」在具有這種條件的社會裡被煽起,一種人類最低劣而廉價的仇恨政治學就有了肥沃的土壤。美國「政治研究協會」的伯立特(Chip Berlet)一向對這種替罪羔羊的心理政治學至為關切,他即警告說,這種型態的「陰謀論」,「並不是沒有受害人的罪行」。
最後的結果無人是贏家
其三,由於「陰謀論」在本質上乃是將自我和我群無限的渺小化,而將「他者」則無限擴大,似乎「他者」依憑其陰謀就能讓我被摧毀,而後藉著這種被迫害妄想而合理化一切不擇手段的反擊,並由此而得到政治的利益。問題在於,由於「陰謀論」是以自我及我群的無限渺小化及被迫害妄想為前提,這種對自我的貶低,遂注定了以「陰謀論」為訴求的個人及人群,不可能出現有期許的自我,並因而阻斷了自我的成長。這也就是說,當「陰謀論」者以陰謀而合理化對替罪羔羊的加害時,它的自我也就注定了愈來愈退縮矮化的命運,除了憤怒的皺紋外,就不會有其他,最後是加害者也就變成了受害者,在「陰謀論」的社會裡,沒有任何人會是最後的贏家。
也正因為「陰謀論」的論說方式,以及它的語言及思想行為有著上述特性,這也是近代政治思想及學者不斷提出警告,要求人們更加就事論事,不可藉著「陰謀論」的論說方式,把不滿和恐懼以換了一個面目的方式來合理化自己的手段。因為這是一個為惡之門,當它一旦被打開,更多的惡即會奪門而出。前代美國著名政治學者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即有過這樣的名言,可供人們警惕:
可被理解但不能被鼓勵
─「政治上的偏執者以及臨床精神醫學上的偏執狂有著極大的不同,雖然這兩者都有著過分狂熱、過分多疑、過分侵略、過分誇大、以及在表現上都有世界末日的那種風格。但這兩者的不同都在於:臨床上的偏執狂,乃是視那個敵對而陰謀的外在世界以他為犧牲,但政治上陰謀論的偏執,無論他們針對的是一個國家、一種文化,或一種生活方式,它所影響的卻非他們自己,而是千千萬萬的別人!」
有關「陰謀論」的現象及其研究,在近代學術裡被研究的已多矣。它是人們自遠古以來即沈澱在心靈深處的嬰兒般的恐懼。是人們對理性仍然沒有認識的本能之一部分,它可以被理解,但必須在理解後加以昇華和揚棄。尤其不能被鼓勵,甚至被操作。而毫無疑問的,則是這種「陰謀論」的論說方式及思想行為,近年來在台灣卻已在自覺或不自覺下日益盛行,對有些人,不但已用「陰謀論」來合理化手段,甚至更將「陰謀論」當成一種集體亢奮的儀式在進行著集體性的相互慰安。在「非常光碟案」裡,那些八卦般的風風雨雨其實並不重要,但其中所涉及到的「陰謀論」之操作及集體亢奮儀式,或許才真正值得憂慮吧!
===========
2003.11.24 中國時報
「陰謀論」的反道德政治學
南方朔
一七九四年三月卅一日的前一晚,掌握了警察權的羅伯斯庇爾,下令把法國大革命的 溫和領袖丹頓.狄斯默寧等大舉逮捕,當天他到國民議會發表了一篇動人肺腑,使所有的人皆被震懾得啞口無言的演說。那是「政治恐怖」在「陰謀論」掩護下取得了正當性的曠世言論。當代法國政治思想家克洛德.勒佛赫特(Claude Lefort)在《民主及政治理論論文集》裡,就藉著分析這篇演說,來闡釋當「陰謀論」煽起了大眾的集體恐懼,它對政治與人性會造成多大的摧毀效果。
因此,「陰謀論」這種古老的政治論說方式是有用的。它是一種論說、一種認知心態、一種策略,有時候甚至還會在不斷反覆後變成一種符號性的語言儀式崇拜。它把自己塑造成無助、脆弱、善良的弱者,而有另外一個龐大且萬能的「他者」在處心積慮的對他做著陰謀的行動,那個「他者」是邪惡、叵測的象徵。而就在這種「陰謀論」的庇護下,自己的一切缺點都變得不再重要,「陰謀論」所煽起的「道德驚惶」(Moral Panic)反倒可以使自己的一切行為,不論多麼殘酷敗德,都有了可以合理化的理由。
伴隨大選造勢日益發酵
而此刻的台灣,這種「陰謀論」的政治學,已隨著大選的造勢而日甚一日的展開。在過去長期以來,「陰謀論」即已是台灣政治語言和行為的主線之一,它反映在諸如「奸」、「出賣」、「吳三桂意象」、「唱衰論」等之中,而到了今天,它的規模已更趨擴大。
由最近「非常光碟案」那種以「陰謀論」和「一報還一報」的論說模式,我們已可看出它已經不再只是語言帽子的遊戲,甚至已成了一種可以用來合理化一切手段的理由。「陰謀論」已將台灣的反道德政治學推向不可思議的高點。
其實,有關「陰謀論」的形成,並不是什麼太陽底下的新事。在遠古時代,由於人們的能力薄弱,而外在世界又是那麼的複雜與難測,於是一種原始的「陰謀論」遂告出現,人們相信外在的世界有著一個對我是有邪惡目的之先靈存在,無論它是「魔龍」或「惡龍」,都是這種「邪惡目的」的具體化。它是「陰謀論」的原型,是人將複雜世界簡化的認知方式。
「陰謀論」是人類心靈活動裡最古老的一種基因,因而從遠古迄今,這種心態始終頑固的長存,以前的歐洲人動輒將自己的不幸歸諸「猶太人的陰謀」、「魔鬼代言人的陰謀」、「意圖控制世界的共濟會的陰謀」,……即是這種古老基因的不斷再現。而這種動輒訴諸「陰謀論」的論說方式,它之所以到了近代愈來愈不被人們接受,並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反智行為」,主因乃是自從民族國家興起後,一種藉著「陰謀論」的操縱,用以尋找替罪羔羊的趨勢也漸增。這種被操縱下的「陰謀論」已成了壓迫得以被合理化的淵藪。也正是基於自由人本主義的自覺,近代遂有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和學者,對「陰謀論」的認知模式、語言行為進行深刻的批判研究與反思。舉例而言,開放大師波柏(Karl Popper)即曾對「陰謀論」的論證方式做過著名的駁斥。他指出,真實的歷史乃是各類反映了人們選擇的各種抽象力量,經由複雜的互動而形成的,特定的個人或團體,在歷史因果裡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因此,社會的陰謀論是一種不可能成真的理論。當代學者高登.伍德(Gordon Wood)也同樣指出,「陰謀論」的政治及歷史觀點,乃是一種「原始而離奇」的說法,它是心理混亂所造成的心智迷亂,一種譫妄的徵候。
西方社會忌操作陰謀論
而除了從知識理論上否證「陰謀論」外,近代學者特別關注動輒訴諸「陰謀論」,甚至將它做為一種權力的操作手段,它無論對政治、社會,甚至人性,都是一種邪惡的表徵,因而當代主要的溫和派女性思想家舒瓦特(ElaineShowater)甚至稱之為「心靈的瘟疫」。西方學者會對「陰謀論」說出如此沈痛的指責,乃是他們由近代德國的「猶太人陰謀」,美國的「赤色陰謀」,以及俄國的「帝國主義陰謀」,看到了壓迫是如何藉著「陰謀論」的掩護而自鳴正義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幾年前,柯林頓總統的性醜聞剛剛爆發時,第一夫人希拉蕊在電視上表示「自從柯林頓就職以來,共和黨右翼就對他施展規模龐大的陰謀」,儘管共和黨右翼的確有在藉機生事炒做,但這與陰謀何干?因而希拉蕊的談話一出,媒體即一片噓聲,使得她急忙道歉認錯。由此也可看出西方社會對「陰謀論」之忌憚。
根據近代學者對「陰謀論」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大體上已可得出這樣的結論:
其一,無論是故意或非故意,所謂的「陰謀論」都是一種將問題簡化,並將它往「邪惡的動機論」這個方向去硬拗的思維方式。這也就是說,當這樣的論說方式出現,即意謂著問題的因果、選擇,以及責任等可以客觀討論的角度,都將因此而被排擠掉了。當失敗者及犯錯者訴諸「陰謀論」,即意謂著是將客觀的是非對錯問題扯成了立場選擇問題。因而「陰謀論」的論說方式乃是一種「反理性」的思惟方式。當「陰謀論」成了一種動輒琅琅上口的習慣反應,它即意謂著一個社會的理性倒退,而政治也就變成了反政治。
其二,無論明言或不明言,「陰謀論」都經常是一種政治的「偏執風格」(Paranoid Style),要藉著故意的把自己和同類無限渺小化,而把「他者」無限放大,從而替自己的報復找到道德上可以自我原諒的基礎。正因為「陰謀論」在實質的表現上有著這樣的特性,因而近代政治實務上,被操作的「陰謀論」遂告大行,它並演變為一種尋找替罪羔羊的政治學。這種操作模式在若干有特定少數人群的社會尤其有效,如德國的猶太人、美國少數的左翼文化菁英、貧窮國家的少數有數有錢人。這也就是說,當「陰謀論」在具有這種條件的社會裡被煽起,一種人類最低劣而廉價的仇恨政治學就有了肥沃的土壤。美國「政治研究協會」的伯立特(Chip Berlet)一向對這種替罪羔羊的心理政治學至為關切,他即警告說,這種型態的「陰謀論」,「並不是沒有受害人的罪行」。
最後的結果無人是贏家
其三,由於「陰謀論」在本質上乃是將自我和我群無限的渺小化,而將「他者」則無限擴大,似乎「他者」依憑其陰謀就能讓我被摧毀,而後藉著這種被迫害妄想而合理化一切不擇手段的反擊,並由此而得到政治的利益。問題在於,由於「陰謀論」是以自我及我群的無限渺小化及被迫害妄想為前提,這種對自我的貶低,遂注定了以「陰謀論」為訴求的個人及人群,不可能出現有期許的自我,並因而阻斷了自我的成長。這也就是說,當「陰謀論」者以陰謀而合理化對替罪羔羊的加害時,它的自我也就注定了愈來愈退縮矮化的命運,除了憤怒的皺紋外,就不會有其他,最後是加害者也就變成了受害者,在「陰謀論」的社會裡,沒有任何人會是最後的贏家。
也正因為「陰謀論」的論說方式,以及它的語言及思想行為有著上述特性,這也是近代政治思想及學者不斷提出警告,要求人們更加就事論事,不可藉著「陰謀論」的論說方式,把不滿和恐懼以換了一個面目的方式來合理化自己的手段。因為這是一個為惡之門,當它一旦被打開,更多的惡即會奪門而出。前代美國著名政治學者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即有過這樣的名言,可供人們警惕:
可被理解但不能被鼓勵
─「政治上的偏執者以及臨床精神醫學上的偏執狂有著極大的不同,雖然這兩者都有著過分狂熱、過分多疑、過分侵略、過分誇大、以及在表現上都有世界末日的那種風格。但這兩者的不同都在於:臨床上的偏執狂,乃是視那個敵對而陰謀的外在世界以他為犧牲,但政治上陰謀論的偏執,無論他們針對的是一個國家、一種文化,或一種生活方式,它所影響的卻非他們自己,而是千千萬萬的別人!」
有關「陰謀論」的現象及其研究,在近代學術裡被研究的已多矣。它是人們自遠古以來即沈澱在心靈深處的嬰兒般的恐懼。是人們對理性仍然沒有認識的本能之一部分,它可以被理解,但必須在理解後加以昇華和揚棄。尤其不能被鼓勵,甚至被操作。而毫無疑問的,則是這種「陰謀論」的論說方式及思想行為,近年來在台灣卻已在自覺或不自覺下日益盛行,對有些人,不但已用「陰謀論」來合理化手段,甚至更將「陰謀論」當成一種集體亢奮的儀式在進行著集體性的相互慰安。在「非常光碟案」裡,那些八卦般的風風雨雨其實並不重要,但其中所涉及到的「陰謀論」之操作及集體亢奮儀式,或許才真正值得憂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