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8-09 01:23:12包淳亮
兩岸直航與國家安全
99.11.9
◆
不知是面對日趨白熱化的選情,或由於兩國論造成的緊張,抑或是在面對立法院預算審查時擴大部會權力的需要,國防部長最近頻頻在媒體上露臉,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國防預算的必要性。
國內關注台灣生存安全的民眾應該注意到,由於我國第二代空軍、海軍武力的更新換代,我國在國防上現正處於最佳狀態。由美國國防部披露的數字可以看出,單單這些第二代裝備帶來的最佳安全狀態的代價,是二千二百萬國人,無分老幼,連續十年,每人每年負擔折合約二萬元新台幣的外匯。十年還未結束,國防部已頻頻放話,到2005年中共就將擁有對台軍事優勢,加上中共的導彈威脅,因此台灣似乎將開始進行下一輪的軍備大採購,首先是戰區飛彈防衛系統,然後林林總總的下一代兵器。可以預期,下一個十年,為了新的美國或歐洲出口的武器,我們每人每年將負擔的可能不會只是二萬元,而也許是三萬元、四萬元,或甚至五萬元。無論多少,基於這比開銷的客觀存在,我們可以判定國防安全是一個經濟問題。
在國防部長擾攘著要增加預算的此時,民進黨拋出了兩岸直航、三通的議題;對此國民黨與國防部立即扣以「有害國家安全」的大帽子。既然他們對於直航究竟如何有害於國家安全沒有說明,這裡只好先假設他們想都沒想。由於兩岸未能實現空運直航,每年一百多萬的赴大陸旅客要多負擔百多億新台幣的機票錢,以及上千萬小時的轉運時間。這個成本無疑也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台灣人民的經濟問題。由於國防安全與直航都是經濟問題,我們在此不妨估量一下,究竟要花多少錢,才能弭平國防部所謂的由於直航引起的安全問題?而這個代價,與前述每年都在負擔的成本,究竟熟輕熟重?
更深入的分析,則我們可以認為直航事實上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一個人民的自由的問題。所謂自由,在市場經濟的社會,指的是依據市場法則滿足供需關係而不受外力干涉。現在每年百多萬的赴大陸旅客,意味每天數十個直航的班機,而民眾本可預期獲得這種服務。現在政府的三不政策,限制了在市場秩序下每年百萬以上台灣人民立即可以獲得的自由;政府限制這種自由的理由,也是國防安全;因此國防安全不僅有經濟代價,也有人民行動自由的代價。
付出的代價這麼多,裝備這麼新,照理說台灣現在應該是最安全的時候;但為何從國防部長到市井小民都仍然感到不安?是否國防武力不能換來安全感,或者這種不安全感竟是假的?如果這種不安全是真的,則除非中國有一天崩潰,或者實現拋棄了民族主義的民主化,否則不僅兩岸永遠不要直航,更且台灣能夠獨立本身就是假的,因為沒有一個國家能在永遠的不安全感中存在。
因此我們應該明智的做出判別,從已經獲得安全的角度,來思考海峽兩岸的問題。果能如此,則不僅在審視直航與國家安全之間的成本考量時能有新的評估;並且架構兩岸關係時,能基於軍事自主的自信,而在形式上的政治關係上採取更為靈活的態度。就像許多人所相信的,共產黨之所以不打台灣,是因為台灣的武力強大;那麼這些人也應該相信,只要台灣還掌握強大的武力,就算形式上與大陸統一,也不影響台灣的實質獨立。然而弔詭的或許是只有到了他們「真的」相信台灣「可能」擁有足夠的防禦力的那一天,台灣人民才終於對國防安全感到信心,並產生與大陸談判的勇氣。
◆
不知是面對日趨白熱化的選情,或由於兩國論造成的緊張,抑或是在面對立法院預算審查時擴大部會權力的需要,國防部長最近頻頻在媒體上露臉,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國防預算的必要性。
國內關注台灣生存安全的民眾應該注意到,由於我國第二代空軍、海軍武力的更新換代,我國在國防上現正處於最佳狀態。由美國國防部披露的數字可以看出,單單這些第二代裝備帶來的最佳安全狀態的代價,是二千二百萬國人,無分老幼,連續十年,每人每年負擔折合約二萬元新台幣的外匯。十年還未結束,國防部已頻頻放話,到2005年中共就將擁有對台軍事優勢,加上中共的導彈威脅,因此台灣似乎將開始進行下一輪的軍備大採購,首先是戰區飛彈防衛系統,然後林林總總的下一代兵器。可以預期,下一個十年,為了新的美國或歐洲出口的武器,我們每人每年將負擔的可能不會只是二萬元,而也許是三萬元、四萬元,或甚至五萬元。無論多少,基於這比開銷的客觀存在,我們可以判定國防安全是一個經濟問題。
在國防部長擾攘著要增加預算的此時,民進黨拋出了兩岸直航、三通的議題;對此國民黨與國防部立即扣以「有害國家安全」的大帽子。既然他們對於直航究竟如何有害於國家安全沒有說明,這裡只好先假設他們想都沒想。由於兩岸未能實現空運直航,每年一百多萬的赴大陸旅客要多負擔百多億新台幣的機票錢,以及上千萬小時的轉運時間。這個成本無疑也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台灣人民的經濟問題。由於國防安全與直航都是經濟問題,我們在此不妨估量一下,究竟要花多少錢,才能弭平國防部所謂的由於直航引起的安全問題?而這個代價,與前述每年都在負擔的成本,究竟熟輕熟重?
更深入的分析,則我們可以認為直航事實上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一個人民的自由的問題。所謂自由,在市場經濟的社會,指的是依據市場法則滿足供需關係而不受外力干涉。現在每年百多萬的赴大陸旅客,意味每天數十個直航的班機,而民眾本可預期獲得這種服務。現在政府的三不政策,限制了在市場秩序下每年百萬以上台灣人民立即可以獲得的自由;政府限制這種自由的理由,也是國防安全;因此國防安全不僅有經濟代價,也有人民行動自由的代價。
付出的代價這麼多,裝備這麼新,照理說台灣現在應該是最安全的時候;但為何從國防部長到市井小民都仍然感到不安?是否國防武力不能換來安全感,或者這種不安全感竟是假的?如果這種不安全是真的,則除非中國有一天崩潰,或者實現拋棄了民族主義的民主化,否則不僅兩岸永遠不要直航,更且台灣能夠獨立本身就是假的,因為沒有一個國家能在永遠的不安全感中存在。
因此我們應該明智的做出判別,從已經獲得安全的角度,來思考海峽兩岸的問題。果能如此,則不僅在審視直航與國家安全之間的成本考量時能有新的評估;並且架構兩岸關係時,能基於軍事自主的自信,而在形式上的政治關係上採取更為靈活的態度。就像許多人所相信的,共產黨之所以不打台灣,是因為台灣的武力強大;那麼這些人也應該相信,只要台灣還掌握強大的武力,就算形式上與大陸統一,也不影響台灣的實質獨立。然而弔詭的或許是只有到了他們「真的」相信台灣「可能」擁有足夠的防禦力的那一天,台灣人民才終於對國防安全感到信心,並產生與大陸談判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