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11 10:38:29包淳亮
轉載:香港對北京未來民主化具示範作用
2002.03.11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香港特首董建華於上週在北京由朱鎔基頒發第二任特首之任命令,預定於七月一日就職續任香港特首。江澤民接見董建華時,表示北京將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相信董特首可以帶領香港邁向繁榮。對於站在歷史聚光點的董建華本人而言,當然是可喜可賀;對其未來任內的作為,各方自然也會期待。
根據香港基本法及其附件,第二屆特首係由香港各界人士八百人組成之選舉委員會選出,由北京任命,任期五年,只得連任一次。將於二○○七年產生之第三任特首,不但必為不同之人選,其產生之方式,依照現行特首產生辦法第七點的規定,可由立法會經法定特別多數通過、特首同意並報北京人常會批准修改現行辦法為之。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二項則規定,特首的產生辦法依香港之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達到的目標將是:「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
而此次第二屆特首的選舉,則只有一位候選人;不但並無第二位競逐者,在董建華獲得八百位選舉委員中七百餘位委員的提名支持之後,剩餘的委員人數,因為已不達所需聯合提名候選人之一百人的數字,依法也不會有人獲得參加角逐的機會。原訂三月下旬舉行的選舉,即於提名期限截止之後,以節省經費的理由而宣告省略。逕由擔任選舉主任的彭鍵基法官宣布董建華自動當選連任。任命令的頒發,也比原訂的選舉時間,提前了許多。
這樣的過程,對香港人而言,固然感受直接,對於香港以外任何關切兩岸三地前景的人士,也很值得觀察,如果香港可能成為北京未來的一個民主櫥窗,這次的特首選舉,距離香港基本法所勾勒的民主圖象,是不是更為接近,就不免成為觀察的一項重點。
誰都清楚,改革開放、經濟建國,是北京當前的要圖,也是不會改變回頭的方向,對民主與法治的追求順序,則顯然法治在前,民主在後,無法企求一步到位。然而,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之中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政經條件上,更有理由先一步邁向民主。這正是何以基本法中,就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均設下逐漸朝向民主制度發展移動的原因。普選不僅是特首產生方法的最終目標,也是立法會全部議員產生方法的最終目標(基本法第六十八條)。惟其如此,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成為中國內地邁向民主的一個階段先驅,不僅理所當然,而且眾所矚目。
這次的特首選舉,從效率或團結程度來看,都有值得北京肯定之處。但是否更趨接近基本法所設定的普選目標,恐怕沒有送出積極的消息。一人參選,無人具有競逐資格的場景,有助於在位者繼續穩定執政,但是並沒有藉此機會,在間接選舉的層次上測試民主競爭的跡象。而取消選舉,由法官逕行宣布當選,從法治的原則上說,似乎也釋放出在正當程序的權力分立的安排上,技術便宜重於原則要求的政策取捨信號。如果類似的信號,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則不免引起推遲民主櫥窗展示的解讀。如果是無意的一些安排,卻引來外界錯誤的解讀,恐怕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第二屆特首在任上除了努力振興發展香港的經濟之外,香港政府在五年之內有無積極推動修正三屆特首選舉辦法的計畫與作為,也就成為測度香港民主前景的關鍵因素。
香港的命運,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其實息息相關。現在兩岸之間,因為一個中國的問題,尚未找到適當的解決之道而形成困擾。江澤民日昨表示,如果台灣承認一個中國,很想來台訪問,也已再次點清「一個中國」問題在兩岸現有關係上的確切位置。一國兩制,在香港是現在進行式的狀態,對台灣則是北京提出一種未來完成式的建議。這個建議,背後牽動著兩岸制度差距如何解決的方法。從根本來說,當制度差距不再顯著的時候,許多歧見不難迎刃而解,但從目前看來,北京的建國政策有一定的順序,大幅消弭兩岸制度差距,恐非一蹴可幾,在這層意義上,香港作為中國內地的一個民主櫥窗,其實帶有展示北京日後制度發展願景的作用。如果香港的民主腳步呈現遲緩或停滯的現象,很難拒絕外界得到一葉而知秋的感受,香港第二屆特首的任命,其結果固然是稍具政治常識者,皆可預為判斷而不感意外;但其任命的過程,仍然值得近距離加以觀察,其故即在於此。
現在塵埃落定,香港業已順利完成第二屆特首的任命。在既有的安排之下,港人尚無適切展現普羅民意的制度管道,這是民意調查所不能取代而必須正視的法制建設環節。對於香港、對於北京、對於香港以外的許許多多關切中國發展遠景的人士而言,未來的五年,在這件事上有沒有大幅進步、脫胎換骨的機會,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香港特首的產生方式,不是只有港人關切,兩岸三地的人們,都正睜大眼睛寄以高度的注意!
==========
香港的民主示範作用,其實不只是特首選舉,「全國人大」也應該普選、競選。希望香港人拿出勇氣來,爭一爭他們的權力!香港人加油!!!
又,今天南方朔、陶在樸分別在中時、聯合撰文討論「中國崩潰論」。南方朔的這篇文章低於他的平均水準,提到大陸一月出口成長三成,但那包括了春節因素,因此具有不可比性。陶在樸的那篇前面講一堆「測不準」,說了我受石之瑜影響而很想寫的話,即什麼樣的預期心理會推出什麼樣的結論,「崩潰論」或者盲目的樂觀論調都是預期先行。
============
照片:印度總統府(前英國總督府)。雖然總統府在位置上仍是最尊榮之處,但印度是議會制。不一定有過殖民與戒嚴時期的總督、總統,就要一直往那個方向去發展。只是權力誘人吧!
中時社論
香港特首董建華於上週在北京由朱鎔基頒發第二任特首之任命令,預定於七月一日就職續任香港特首。江澤民接見董建華時,表示北京將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相信董特首可以帶領香港邁向繁榮。對於站在歷史聚光點的董建華本人而言,當然是可喜可賀;對其未來任內的作為,各方自然也會期待。
根據香港基本法及其附件,第二屆特首係由香港各界人士八百人組成之選舉委員會選出,由北京任命,任期五年,只得連任一次。將於二○○七年產生之第三任特首,不但必為不同之人選,其產生之方式,依照現行特首產生辦法第七點的規定,可由立法會經法定特別多數通過、特首同意並報北京人常會批准修改現行辦法為之。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二項則規定,特首的產生辦法依香港之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達到的目標將是:「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
而此次第二屆特首的選舉,則只有一位候選人;不但並無第二位競逐者,在董建華獲得八百位選舉委員中七百餘位委員的提名支持之後,剩餘的委員人數,因為已不達所需聯合提名候選人之一百人的數字,依法也不會有人獲得參加角逐的機會。原訂三月下旬舉行的選舉,即於提名期限截止之後,以節省經費的理由而宣告省略。逕由擔任選舉主任的彭鍵基法官宣布董建華自動當選連任。任命令的頒發,也比原訂的選舉時間,提前了許多。
這樣的過程,對香港人而言,固然感受直接,對於香港以外任何關切兩岸三地前景的人士,也很值得觀察,如果香港可能成為北京未來的一個民主櫥窗,這次的特首選舉,距離香港基本法所勾勒的民主圖象,是不是更為接近,就不免成為觀察的一項重點。
誰都清楚,改革開放、經濟建國,是北京當前的要圖,也是不會改變回頭的方向,對民主與法治的追求順序,則顯然法治在前,民主在後,無法企求一步到位。然而,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之中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政經條件上,更有理由先一步邁向民主。這正是何以基本法中,就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均設下逐漸朝向民主制度發展移動的原因。普選不僅是特首產生方法的最終目標,也是立法會全部議員產生方法的最終目標(基本法第六十八條)。惟其如此,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成為中國內地邁向民主的一個階段先驅,不僅理所當然,而且眾所矚目。
這次的特首選舉,從效率或團結程度來看,都有值得北京肯定之處。但是否更趨接近基本法所設定的普選目標,恐怕沒有送出積極的消息。一人參選,無人具有競逐資格的場景,有助於在位者繼續穩定執政,但是並沒有藉此機會,在間接選舉的層次上測試民主競爭的跡象。而取消選舉,由法官逕行宣布當選,從法治的原則上說,似乎也釋放出在正當程序的權力分立的安排上,技術便宜重於原則要求的政策取捨信號。如果類似的信號,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則不免引起推遲民主櫥窗展示的解讀。如果是無意的一些安排,卻引來外界錯誤的解讀,恐怕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第二屆特首在任上除了努力振興發展香港的經濟之外,香港政府在五年之內有無積極推動修正三屆特首選舉辦法的計畫與作為,也就成為測度香港民主前景的關鍵因素。
香港的命運,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其實息息相關。現在兩岸之間,因為一個中國的問題,尚未找到適當的解決之道而形成困擾。江澤民日昨表示,如果台灣承認一個中國,很想來台訪問,也已再次點清「一個中國」問題在兩岸現有關係上的確切位置。一國兩制,在香港是現在進行式的狀態,對台灣則是北京提出一種未來完成式的建議。這個建議,背後牽動著兩岸制度差距如何解決的方法。從根本來說,當制度差距不再顯著的時候,許多歧見不難迎刃而解,但從目前看來,北京的建國政策有一定的順序,大幅消弭兩岸制度差距,恐非一蹴可幾,在這層意義上,香港作為中國內地的一個民主櫥窗,其實帶有展示北京日後制度發展願景的作用。如果香港的民主腳步呈現遲緩或停滯的現象,很難拒絕外界得到一葉而知秋的感受,香港第二屆特首的任命,其結果固然是稍具政治常識者,皆可預為判斷而不感意外;但其任命的過程,仍然值得近距離加以觀察,其故即在於此。
現在塵埃落定,香港業已順利完成第二屆特首的任命。在既有的安排之下,港人尚無適切展現普羅民意的制度管道,這是民意調查所不能取代而必須正視的法制建設環節。對於香港、對於北京、對於香港以外的許許多多關切中國發展遠景的人士而言,未來的五年,在這件事上有沒有大幅進步、脫胎換骨的機會,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香港特首的產生方式,不是只有港人關切,兩岸三地的人們,都正睜大眼睛寄以高度的注意!
==========
香港的民主示範作用,其實不只是特首選舉,「全國人大」也應該普選、競選。希望香港人拿出勇氣來,爭一爭他們的權力!香港人加油!!!
又,今天南方朔、陶在樸分別在中時、聯合撰文討論「中國崩潰論」。南方朔的這篇文章低於他的平均水準,提到大陸一月出口成長三成,但那包括了春節因素,因此具有不可比性。陶在樸的那篇前面講一堆「測不準」,說了我受石之瑜影響而很想寫的話,即什麼樣的預期心理會推出什麼樣的結論,「崩潰論」或者盲目的樂觀論調都是預期先行。
============
照片:印度總統府(前英國總督府)。雖然總統府在位置上仍是最尊榮之處,但印度是議會制。不一定有過殖民與戒嚴時期的總督、總統,就要一直往那個方向去發展。只是權力誘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