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05 11:44:39包淳亮

中國產業競爭力上升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2000年底開始,歐美先進國家的經濟開始放緩,加上日本經濟積重難返,去年的世界經濟原本就處于低潮。加上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被襲,以及之后美國阿富汗戰爭,中東局勢動蕩,更使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感到陰霾不安。因此絕大多數國家去年的進出口貿易額都比2000年衰退甚多,但這種衰退是在2000年的巨幅增長的基礎上出現的。因此,如以1999年為基期計算,多數國家在過去兩年的貿易額仍有增長。例如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在2000年增長高達三成,但2001年則出口負成長17.1%,進口負成長23.4%,換句話說,去年的出口與1999年相比則仍有增長。

  但主要貿易國家的進出口一旦橫向與中國大陸比較,則遜色頗多。中國大陸不僅在2001年仍維持6.8與8.2%的出口與進口成長,且其出口在2001年12月就重新恢復兩位數增長。換個角度來看,在2001年東亞四小龍與亞細安主要國家對美、日、歐等國貿易量減少的同時,中國對外貿易額卻繼續快速增加,顯示中國大陸已經在愈來愈多產品上替代了相關國家的出口地位。

  以台海兩岸為對比,1991年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357億美元,台灣為1390億美元,大陸僅為台灣0.98倍﹔1996年則分別為2899億美元與2152億美元,大陸達到台灣1.34倍﹔到2001年則各為5098億與2301億,對比增至2.22倍。

  在國際經濟狀況較好時,多數國家的產業還能依據其自身比較優勢分工,在國際經濟形勢惡化時,跨國公司就必須在各生產廠商之間作選擇:低成本顯然優于高成本,成本相當則國內優于國外。例如台灣的晶圓“代工”是世界第一,但台灣的晶圓生產量并不是世界第一﹔美國、日本的晶圓產量都是台灣的數倍之多。一旦兩國晶圓制造商訂單萎縮,在台灣的出貨價格缺乏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美國訂戶所能給予台灣“代工”廠商的訂單勢必減少更多。

  至于中國大陸,在2001年的世界經濟中則表現仍在最優之列,其中原因之一亦是由于生產成本較多數國家為低,因此國際大廠反而會傾向于將僅存的訂單集中到中國,這就使中國經濟維持較大的穩定,但條件比不上中國的其他國家,就將受到更嚴重的影響沖擊。這種情形,也就導致了由于“中國制造”的擴張所形成的“中國威脅論”。


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工廠”


  今年2月24日的美國《財富》雜志對“中國制造”的崛起有一篇主題報道,認為中國有成為“世界工廠”的趨勢。文章指出,由于中國自身的技朮、勞力等優勢,加上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歐、美、日廠商的大量投資,使中國大陸已經能夠生產所有類型的工業產品。從技朮層次最高的晶圓到最低的玩具、紡織類,中國向其他所有國家的制造業展開了攻勢,而首當其沖的就是東南亞國家。在發達國家,美國、歐洲已轉型為服務業主導,因此受創較小,但日本的制造業仍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三成,且其中許多并不具有競爭力,因此面對中國的壓力時更顯捉襟見肘。

  日本著名趨勢分析家大前研一也曾撰寫過《亞洲的下一次危機:中國制造》一文,指出中國當前擁有三個優勢﹔其一,隨著90年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整體經濟素質已經有所提升﹔其二,在1997至1999年間的金融風暴期間,國家體質較為虛弱的東南亞國家多受重創,使得中國經濟顯得相對較為穩定﹔其三,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出口地位以及內部商業環境亦將獲得進一步改善。而雖然中國大陸有所提升的素質在整體上仍然低下,未被金融風暴打翻的銀行體系依然壞帳嚴重,且內部的商業環境亦非短時間真能改善,但由于此類問題普遍存在于開發中國家,因此這種批評對國際投資的影響有其局限。

  台灣目前的一個主要政治經濟議題也與此有密切關聯。由于大量工業制成品“智慧化”,早前的家電、機械等產業,甚至玩具業,都與電子信息產業產生了愈來愈緊密的關系,而這諸多產業的生產基地,都逐漸往中國大陸移動,于是中國的信息產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為滿足迅速擴大的需求,信息產業上游的世界各國晶圓制造商,就開始考慮在中國大陸“就地生產”。

  在其他國家的晶圓制造商搶食此一商機的同時,台灣的晶圓代工業也得有所因應。然而台灣內部許多人士考量到台灣目前最主要的制造業即是半導體“晶圓代工業”,倘若開放對大陸投資,恐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因此對此一產業赴大陸投資感到不安,而政界關于此一經濟議題的辯論,也儼然成為台灣“統獨大戰”的最新戰場。


亞細安與台灣面對雙重邊緣化窘境


  由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九一一事件后中美關系的和緩,已經使美國鷹派難以繼續推動“中國威脅論”,中美對立所可能造成的美國對中國的經貿圍堵,乃至于制裁的可能性,亦大幅降低。在此形勢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乃不可避免地將繼續深化發展,台灣廠商依據其自身利益的判斷所進行的以“西進”為主要方向的全球分工,亦將持續進行。在此形勢下,偏獨的台灣政府內部也產生不同意見,晶圓代工業“放行”的政策終于占了上風,台灣產業進一步“西進大陸”。

  各國對中國大陸的大量投資,加上中國大陸高達40%的投資率,推進了中國大陸經濟規模的迅速膨脹,使90年代以來,東亞的經濟實力對比產生劇烈變化。90年代早期,日本經濟規模是中國六倍以上,韓國約為中國的三分之二,亞細安與中國相當﹔到21世紀初,這種對比已轉變為中國的四倍、不到二分之一、以及中國的一半。

  就兩岸來看,1991年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766億美元,是台灣1837億的2.05倍。1996年大陸增長到8041億,台灣則為2836億,大陸為台灣的2.84倍。到2001年大陸繼續擴張為1萬1584億美元,而台灣卻由于成長率走低以及新台幣貶值等因素,仍僅2883億,兩岸經濟規模的差距擴大為4.01倍。

  值得進一步注意的是,過去10年亞細安各國以及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不僅低于中國大陸,且與美、歐等主要國家的差距也重新被拉開,因此相關國家面對的是“雙重”的邊緣化窘境,亦即不僅由于中國的崛起而邊陲化,且在歐美為中心的經濟世界也走向邊陲,這無疑應引起更大的警惕。




照片:泰姬瑪哈,從兩側配殿所攝。這種有一種人,是以介紹拍照地點、收取小費為生。這個角度,也是被這種觀光區蟑螂介紹的地點之一。

又,本文有點顛三倒四,讀者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