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27 12:39:05包淳亮

進言台閩區域整合論

進言台閩區域整合論

我曾撰寫一兩篇短文(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ol/file_combine.php?File=2100494_2003-01-19_03-14-11),主張台灣的大戰略應該是強化臺灣人與福建閩南人以及客家人的特別關係,以此擴大戰略空間,並且藉此可以降低台灣具有反淘汰色彩的、有歧視的、增加社會成本而非相反的移民及其他政策。

在波士頓,一位朋友問我,在台灣人已經當家做主的情況下,再強調台閩特別關係,不是讓台灣羊入虎口,對台灣究竟有何好處可言?

答案已經如上所述。但是既然朋友問了,我就再多講幾句。

更多的答案,也是來自多個方面的。首先,台灣的國家地位、台灣事實上的國家體制早已確立,很難在兩岸的衝突或和解中改變。「辦公室」、「代表處」與「大使館」、「領事館」的名稱爭議,不是我所強調的重點。毋庸諱言的是,我認為台灣在名稱上的主權鬥爭,在相當程度上意義有限且收效甚微,但我不會去攔阻此種基於更明確的「台獨」意識形態需要而進行的各種努力。但此種努力不是我所關心的問題。我所關心的問題在於,假設此種努力沒有達成實際的進展,且假設台海兩岸由於東亞大國政治關係緩和、兩岸社會經濟擴大交往,那麼台灣人所面對的「中國存在」就會更加突出。那種敵對意識下的巨大被威脅感將更加難以排解,在此種巨大威脅感下,台獨意識形態若則可能被進一步激化、在現在已經出現的具有一定法西斯主義、極右保守主義色彩的方向走得更多更遠,而在上述形勢下,此一道路對台灣肯定是禍非福;若則必須有所轉化,將台獨意識形態與過去的「自由中國」嫁接,與「制度之爭」的前國民黨政權論述妥協,在台灣內部形成更大的共識,避免內外同時鬥爭的局面,同時降低與中國民族情緒直接衝突的危險。在我看後者是台灣長治久安的正路。

問題進一步在於,倘若選擇了後者道路,原先的台灣意識形態基礎,例如閩南人的當家做主意識、文化語言感情,應該擺在什麼位置?考慮此一問題的出發點不是北京政權的壓力如何,而是國民黨政權的五十年統治帶來的某種族群心理創傷,甚至閩南地區長期處於中國漢人地區的邊陲位置,產生的長期的疏離情緒。

倘若跳開閩南人的文化政治經濟多元的邊陲位置,僅僅思考台灣可能在某種統一或和解中「重新」成為「中國邊陲」,那麼最大的憂思在於,只要中國崛起,則台灣無論獨立與否,勢所難免的都會在甚至國際的意義上進一步邊緣化。而由於上述既定的「邊陲」憂慮,就會產生更大的焦慮;此種焦慮則如上所述,若則強化了極右派的思維,若則仍須在意識形態上有所轉化;於是問題仍將回到原點,倘若在台獨意識形態將欲在與中國關係上有所和解,則臺獨所承載的閩南人為主的文化經濟獨立意識,應如何繼續的問題。

我的藥方是,既然台灣的獨立意識承載了閩南人以及部分客家人的文化經濟獨立意識,那麼與其欲以台灣政治獨立作為此種獨立意識的現實的盔甲,不如將「閩南意識」擺上檯面,從閩南人的語言、文化、經濟區塊著手。

為何必須強調此點?一個主要的問題在於,台灣的主流文化是來自中國的閩南地區;如果僅僅強調台灣,則「四百年史」若則有文化失根的危險,若則不加區別的「中國之根」又成為「台獨意識」的「邊陲危機」所無法承受之痛。倘若從閩南人的角度出發則大有不同,建構一個類似「巴斯克」、「路易斯安那」、「大阪」、「蘇格蘭」那樣的具有一定獨特性的次國家文化區域是完全可能的。

此種思維是跳開政治疆界談台灣的問題,意圖從閩南人的角度出發,在歷史上上溯漢唐諸朝的閩越獨立史,元代的「泉州」海洋首都地位,以及長期以來閩南人商業文化,承繼這一切可供發揚閩南人文化經濟政治資源,將之等同於台灣人的資源。同時承認、肯定乃至於發揚台灣人藉由文化親近性而在當代中國所獲得的文化經濟優勢地位,淡化片面的政治上二元對立色彩,如此對於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必有顯著的正面效果;當然,這更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重構。

所有這一切都又同時要求台灣人拋棄目前已然浮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佔據政治正確的主流論述。需要拋棄的不是政治上的獨立自主,而是不斷再生產的「政治獨立論述」;此種論述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結構上,必然產生兩岸的僵局,使台灣無可避免的選擇與美國及日本的極右保守勢力結盟,從而降低了台灣的文化軟權力以及政治自主選擇空間,反而有損於台灣的整體利益。

愛台灣不需以口號行之。若一個政策可以強化台灣對中國的軟權力、降低反淘汰移民政策帶來的社會成本、增加台灣在的國際政治上的可操作空間、有益台灣的安全,那麼此一政策當然是愛台灣的------縱然其最批評的對象正是那些口稱「愛台灣」者亦然。



圖:台灣海峽,是貿易大通道,或者楚河漢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