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1-28 17:04:14包淳亮

從統獨手段的正當性談和平的未來

作為一個兩岸事務的工作者,一方面要幫台灣的雇主綢繆畫策,另方面也偶或對大陸方面做出建議。前者自然是職責所在,但後者卻會引起一些質疑。一個朋友問我,為何幫大陸想一些對付台灣的辦法。雖然我想說,我所提供的辦法若能被採行,也許可以降低軍事對抗的必要性,因此其實是「曲線救台灣」;但我覺得這種態度,還有一些深層次的正當性問題,必須加以解釋說明。

統派與獨派推到極端,都必須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即所採取的方法,是否正當。多數統派與獨派的支持者並未從此一角度思考問題,但這不表示此問題不重要,相反,這是最根本的,且最重要的;因為,這是敵對的根源。

統派為了所謂的中國統一,往往不惜訴諸武力,希望用恫嚇、強制的手段,達成其目標。獨派對此的反對是可以想見的,因為這種手段根本上與人民的自由相違背,與財產的保護相衝突;用流氓行徑來指責這種行為,也不是沒有道理。因此一個具有自由主義精神的統派,不可能、更不可以接受此種統一的手段,反而要與之抵抗,因為這是先於統一的、先於民族主義情緒的,對於人類解放事業的承諾。

獨派為了所謂的台灣獨立,往往不惜訴諸顛覆手段;希望以聯合外力共同對抗中國、或製造中國內部分裂動盪局勢,以達成自身的目標。統派對此的反對是可以想見的,因為獨派的目的在於製造、加深國際緊張,在於製造、加深中國國內的衝突,因此是以犧牲中國人民的福祉,來達成其目的。然則,一個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獨派,也不能接受此種追求獨立的手段。

若兩岸真的是生死存亡之爭,上述統派與獨派的激進手段,都被賦予了某種正當性。統派心想,獨派的目的既然在於顛覆中國,那麼不消滅台獨勢力,其就必然成為中國的隱患。獨派心想,統派的目的既然在於併吞台灣,那麼不搞垮中國,中國就仍然是台灣的心腹大患。既然敵人那麼鮮明的以己為敵,則再怎麼惡劣的手段,自然都可以被支持者諒解。在此同時,雙方也同時有一群嗜血的政軍人物,亟思鼓動對立的情勢,以從兩岸的對抗中漁利。

然而,這種雙輸的局面,若說曾經反映了80年代之前兩岸在冷戰格局下的激烈對抗,到了今天,則顯然不能反映兩岸關係的密切交往,更與雙方人民的共同利益背道而馳。大環境的變化是:過去台灣人民所擔憂害怕的共產黨「一大二公」的極權專制,其實已經轉變為市場經濟的威權統治,並逐漸向西方體制靠攏。所謂的統一,早已不是「財產被充公、人民變奴隸」的可怖景象;因此將統一與台灣人的生命財產損失劃上等號,其實已經脫離現實。與此相對的,事實上中國在今日已經非常強大,基本上沒有外患可言,因此將今日的台獨訴求與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列強侵凌帶給中國的苦難相聯繫,因此從情緒上激烈的反對台灣獨立,更予人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然而,大環境的和緩趨勢,與對立的現實,卻還有很大的落差。大陸方面的統一訴求,仍然是以引弓不放的威脅姿態為基礎;而台灣的行政當局,也多有沿襲冷戰以來的對抗手段,企圖以顛覆中共政權者。雙方都將極端手段當作「有用」的籌碼,雙方都缺乏對於手段的正當性的思考;更糟糕的也許是,「雙方人民」也都成為極端手段的幫兇。

沒有德國民眾對納粹的支持,沒有日本人民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擁護,法西斯不能上台,席捲五大洲的戰爭,也許可以避免。如果民眾對於所謂的「愛國」心存警惕,避免偏見帶來的情緒作用,跳開純然的自利的思考,則對立不必成為行動的指南,「不正當」的極端敵對的作為,更大可拋棄。

是否「正當」,因此不是「對誰」提出了建議,而是提出了「什麼樣」的建議。凡是拋棄成見,一心以溝通化解分歧的,就是正當;凡是固守偏執,滿腦子仇恨分化壓迫顛覆的,就不正當。兩岸的知識份子合該先民眾一步,用力質問自身追求統一和獨立的手段是否正當;而這種質問,正是考驗我們心中是否還有自由精神,還有人道關懷的良法。藉此,也許我們可以跳脫過去的成見包袱,從手段的正當性著眼來思考兩岸的未來。我們可以相信,和平遠未到達絕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