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率、物價上漲率和匯率:中國GDP近期前景
這是一種太簡單的計算,通常不宜如此。因為物價上漲高、有時意味通膨,使本國貨幣的匯率降低。不過高速成長國家,常能達到三個指標同時上揚,例如日本、台灣、韓國都曾經歷此一美妙時刻。這是由於高額投資帶來的基礎建設與出口產品的快速升級,其力道使得薪資上漲(GDP成長的一部份)、通膨、匯率上揚得以並行不悖。
台灣近年對美匯率基本持平,物價上漲率低,經濟成長率也低,處於三低狀態。以當年美元計算的年度經濟成長幅度大概在5%左右,高不過10%。美國每年成長3%至6%,加上物價上漲,年度平均成長率長期維持在7%左右,這是台灣過去十年和美國的差距拉大的背景。雖然日本的人均是台灣的近三倍,但目前日本與台灣的狀況類似。
以中國年度成長20%,美國7%,日本、台灣5%計算,中國不到四年可以翻一番,不到七年可以成長為三倍,不到八年可以翻兩番,即為四倍。美國約十年成長一倍,日本、台灣約得十五年。目前美國的GDP為中國六倍,日本為一倍,台灣為八分之一,可以估計五、六年後中國將趕上日本,十年後約為美國一半。
其實三、五年後中國的成長率大概就會開始逐漸下滑,因此上述估計仍可能不大準確。但考慮到出口成長的力道,年度的匯率升幅未必就僅止於5%。可以估計大約十年後大陸的人均將略多於美國與日本的十分之一,接近台灣的二分之一。雖然屆時大陸沿海與內陸、大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將開始縮小,但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的人均都將已超過台灣。
這個意涵的台灣的邊緣化,將在五至十年內發生。對台灣而言,這是個壞消息嗎?
上一篇:政治參與是統一的前提
下一篇:國民黨靈魂出竅有害台灣利益
製造業爭霸 中國明年變老大
2008/08/12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搶走美國百年王位
金融時報:較預期提早4年
金融時報報導,隨著美國經濟加速減弱,中國將比預期時程提早四年,明年就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製成品(manufactured goods)生產國。
根據美國經濟顧問公司Global Insight提供給金融時報的數據,中國2009年將生產全球11兆7830億美元加值產出製成品當中的17%,美國只占16%。
去年時,美國仍然以20%的占有率獨占龍頭地位,第二位的中國還以13.2%遙遙落後。
設於華盛頓的全美製造商協會會長恩格勒淡化這項估計數字的影響,他說,中國的規模龐大,超越美國是「不可避免」的事。「這應該是健康的發展,因為這表示全球最大國家可望維持政治安定,繼續為美國提供出口與投資的機會。」
遲至去年,Global Insight的經濟學家尚預測美國會維持世界最大製成品生產國的地位直到2013年,但今年與明年大幅下修生產數字,可能讓美國提前讓出寶座。
這項數據也凸顯中國的製造導向經濟近20年來的突飛猛進。1990年經濟改革開始發威之前,中國的製成品只占全球的3%。
2007年時,製造業雖僅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7.5% ,但零售、通路、運輸與通訊等規模更大的服務業,都對製造活動有很深的依賴。
製成品占有率飆升
重新搶回千年前龍頭寶座
根據經濟史家的說法,預期中的改變將終結美國在世界製造業的100年主宰優勢,中國則重新奪回1840年以前長達1800年的龍頭地位。在1840年產業革命之後與美國崛起之前,英國曾是世界最大製造國。
Global Insight把國內外公司在本國的製造活動,都列入加值產出 (value-added output)。從個別公司測定營收的「毛產出」扣除購買原料、零件與服務等各項input費用後,就獲得加值產出的數據。
【2008/08/11 聯合晚報】
台湾现在还算不上我心目中的“自由民主”。
所以,自由民主下的统一能实现吗?
所谓“10%国家”,正如美国与加拿大、德国和瑞士,以及德国和丹麦那样的关系。加拿大、瑞士和丹麦并没有任何低三下四的感觉....
=================
許多台灣人很希望與大陸建立起這種感覺的關係,只是由於歷史情感的關係,大陸做不到罷了。
這種做不到可以理解;另一個選擇是自由民主的統一論,其實可以是更好的選擇,只是這個自由民主的前提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兌現。
日本《追求》周刊4月9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用‘中国客户论’而非‘中国威胁论’拯救日本”,作者是日本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文章说,从战后废墟中实现奇迹般发展的日本,其国力如今正在急剧衰落。为了挽回这一局面,无疑需要一份“国家设计图”。面对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和作为“准国家”发展的欧盟,以及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让日本去发起实质意义上的竞争是不现实的。那么,对日本而言,何种国家哲学才是必要的呢?
准确衡量“中国规模”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样的套话,最多只能再用3年,甚至只能再用2年。
去年,世界GDP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13.8万亿美元)、日本(4.3万亿美元)和德国(3.3万亿美元),中国(3.2万亿美元)则超过英国(2.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由于中德之间差距很小,可以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名列世界第三位。而且,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为1.1万亿美元,中国如果今后每年增长10%,则3年之后,中国将超过停滞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如果在那之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则只需要2年,日本就会降至世界第三位。想到1989年中国的GDP只相当于日本九州地区,就能切实感受到中国在最近20年内奋起直追的速度,以及日本的停滞。
日本政府称,2002年2月以来的繁荣局面超过了“伊奘诺景气”(指日本1965年11月到1970年7月持续57个月的经济景气周期———本报注),是战后以来最长的繁荣时期。但实际上,如果以美元计算,最近10年来日本的GDP全无增长。日本就像乘坐下行的自动扶梯上楼一样,虽然脚向上迈了一个台阶,但高度其实已经降低了三个台阶,待抬头看时,发现中国和印度已经远远地跑到了高处。我们必须好好认识这一现实,制订新的成长战略。
要制订新的成长战略,首先要准确衡量邻国中国的“规模感”,并正确应对这一问题。
举几个例子。首先来比较央行外汇储备额,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至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1.53万亿美元,日本在2008年2月底则为约1万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1.5倍。
在粗钢产量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4.89亿吨,是世界第二位的日本产量(1.2亿吨)的4倍,并超过了排名第二到第八的国家的产量总和,占世界总产量的36.4%。
中国的“规模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无论是银行、移动通讯还是钢铁业者,中国公司如今已经能够轻易地买下日本公司。中国之前的股市飞涨,房价剧增,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这样一说,很快会有人出来宣扬“中国威胁论”,但我想谈的并不是这个。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巨大的中国为日本的发展服务,也就是“中国客户论”。
正如“客户”的字面意思所示,赴日中国游客正在快速增加。根据“国际观光振兴机构”(JNTO)的数据,2007年,访日中国游客的数量为94.34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约13.17万人。从中方数字来看,现在中国每年前往海外的旅游者达到3500万人次。
虽然有“反日”一说,但实际上中国人很喜欢日本。日本有三处游览胜地在中国很受欢迎———北海道,东京和迪斯尼乐园,最后是秋叶原。作为亚文化圣地和电子产品一条街所在地,秋叶原在中国也非常有名。
今后几年,中国到海外旅行的人可能会超过1亿,并可能开始前往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方。当然,到日本来的中国人也不会减少。我认为每年会有1000万人次来到日本。而且,大量涌来的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人均30万日元)也非常可观。
言归正传,包括1000万人的中国游客在内,我们将如何成功应对中国的这种“规模感”?今后,日本的就业人口正以每年80万人的速度减少,国内市场也会随之逐步缩小,为了维持现在的国力,是不是要引入移民?如果不愿意引入移民,就只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引入其巨大的消费力,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如果这样积极地理解这一问题,中国的“规模感”就会是好事.
最可怕的事情是:中国遇到挫折,其经济出现危机。那些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们似乎期待着中国经济在北京奥运会后减速。但如果那样,出乱子的会是日本。究其原因,如今钢铁、造船、运输和工程机械等日本的传统产业有所复苏,这才好不容易维持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而其复苏的原因都是由于中国的需求。如果这些产业由于中国需求的结束转而面向国内,就很快会沦入过去的那种衰落中去。
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本国市场萎缩,飞速工业化的中国会迅速转向海外市场,用以缓冲市场缩小所带来的影响。那时日本该怎么办?如果中国经济放缓,中国企业转向海外销售,日本的产业在这一浪潮中将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即使期待中国的失败,也不要指望日本借此复苏。
照此发展下去,25年以后,日本的GDP可能将是中国的10%左右,回顾过去2000年的历史,日本国力的规模大概也就是中国的10%的程度。有所不同的只是明治维新以后的140年时间。也就是说,从历史角度而言,日本回到了正确的“相对关系”上,因此绝无悲观的必要。所谓“10%国家”,正如美国与加拿大、德国和瑞士,以及德国和丹麦那样的关系。加拿大、瑞士和丹麦并没有任何低三下四的感觉,而是带着自豪感与比邻大国相处,并利用相邻的大国。日本也必须以建立与中国的这种关系为前提,制订今后的国家战略。此外,企业也要努力活动,以求得在这一巨大市场的活跃地位,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考察整个世界,日本的生存之路别无它途。在这一世界上,日本没有必要宣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虚名。不要再有无谓的受害者意识,陷入狭窄的国际视野,而是要建立客观的世界观,制订能够利用这一世界来实现繁荣的战略,这正是今天的日本所需要的。
日经新闻:
2007年日本GDP达564.3万亿日元(实质),年增长2.4%
我本文倒數第二段的美國、日本的十分之一,應為五分之一,特此聲明更正。
中國的門檻:人均GDP3000美元
http://www.zaobao.com.sg/yl/tx080503_501.shtml
(2008-05-03)
● 薛力(北京)
如果不出意外,中國今年的人均GDP有望達到3000美元!依據是:從2005年7月匯改以來,到去年底,17個月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11.5%。進入2008年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速度明顯加快,4月10日突破7:1後進入盤整,4月25日中間價為6.9949:1,比年初升值4%。
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去年GDP為24萬6619億元,去年底人口數為13億2129萬人,而去年12月31日中國銀行外匯牌價為1美元兌換7.3046元人民幣(基準價),由此測得去年中國人均GDP為1萬8678元人民幣,折合2557美元。如果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8%,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6.8:1,則今年的人均GDP為2966美元;如果經濟增長率達到10%,人民幣匯率為6.9:1,則人均GDP為2977美元;如果增長率為10%而匯率為6.8:1,則人均GDP為3021美元!
提早邁入中上國家行列
這是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資料。世界銀行1999年的分類是:人均GDP為755美元以下為低收入國家;756至2995美元為中下等收入國家;2996至9265美元為中上等收入國家;9265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後,經濟社會生活會出現一些新特徵:經濟結構上,三次產業優化升級,服務業將加快發展,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都會明顯提高;消費結構上,更加注重生活品質,消費呈現多樣化,社會事業將全面發展;社會結構上,生活寬裕人群將成為社會主體,社會總體收入分佈形態向“橄欖型”轉變。社會學認為,這是比較成熟、穩定的社會形態。
中共十六大提出2020年GDP比2000年翻兩番,而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人均GDP翻兩番”。依2000年人均GDP計算,2020年應達到人均GDP3500美元。但這個目標可能提早實現。
首先,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良好,第一季度增長同比達到10.6%,對經濟的主要威脅通貨膨脹初步得到控制,CPI從2月份的8.7%降到3月份的8.3%,第一季度平均為8%。其次,經濟快速發展過程通常伴隨著貨幣的升值,而今年以來美元的加速貶值更進一步增加了以美元計算的人均GDP,中國“被迫”提早邁入中上收入國家的行列。那麼,這意味著什麼?
這表明,中國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英格爾斯指標體系的現代化標準是:人均GDP3000美元;平均壽命70歲以上;農業產值占GDP比例低於12%至15%;服務業產值占GDP45%以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50%以上;80%以上人識字;大學入學率10%至15%;每名醫生服務人數1000人以下;人口增長率1%以下;非農人口70%以上。
中國原先有4項(人均GDP、服務業產值、城市人口和非農業人口)未達到現代化標準。現在去掉了最受關注的一項,連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GDP總額可望超過德國晉升世界前三,中國發展過程將出現新的里程碑。中國人的自信心將大大增強:原來,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並非遙不可及,只要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左右,只需11年GDP總量就可以翻一番,加上貨幣升值的因素,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有可能突破6000美元。那時的中國,大概除了非農業人口一項外,都達到了現代化標準,一個強大、文明的中國將在世界上扮演更為重要的建設性角色。
中國獨特的新經濟現象
【聯合晚報╱林毅夫】 2008.05.01 02:43 pm
林毅夫
中新社
我個人喜歡歷史,因為現在和過去是高度相關的。
要了解中國的未來,首先要了解中國的過去。尤其是過去的二十多年的中國經驗。
1999年以後,國外一些經濟學界和媒體對於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數字出現了質疑聲浪,懷疑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是虛假的。這個觀點最早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中國經濟的學者湯瑪斯.羅斯基(Thomas Rawski)提出的,很快在報界得到渲染,後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梭羅(Lester Thurow)也寫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經濟1998年以後的增長速度不是7.8%,頂多只有2%,甚至有人認為是負增長。他們提出質疑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在1998年以後,出現兩個新的經濟現象,而這兩個經濟現象是發達國家在經濟快速增長時從未遇到過的。
這兩個新的經濟現象是什麼?一個是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伴隨通貨緊縮;一個是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能源消耗反而下降。
現有理論模式無法解讀
通貨緊縮在其他國家發生的時候,它的經濟增長是零增長或者負增長,在政府很強大的財政支持下,增長率才比零高一點。可是中國從1998年到兩年前,每年的物價基本上不斷下降,但經濟增長速度是7.8%,而且是全世界同時期裡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此外,中國在1997到1999年,能源的使用是負增長的。別國在通貨緊縮的時候經濟負增長,在經濟增長的時候能源的使用也是高增長,而中國則不是這樣。所以國外對中國的統計數字產生很大的懷疑,認為1998年以後中國官方所講的每年7%、8%的增長是虛假的。
這些數據是真是假,我個人的看法是:中國的經濟很不容易解讀,而國外的懷疑,實際上是用國外現有的理論模式套用在中國所造成的。目前中國是一個在轉型中的經濟,正處於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因此國外很多現有的經濟模型並不適用中國。
過去中國是短缺經濟,很多東西買不到,只要生產出來就有人買,因而在1980年代,中國經濟有個很特殊的現象叫做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是農民投資的,投入不高,技術水準低,產品品質也不高,但產品都賣得出去,在當時是農村致富的最主要手段。到了1990年代中後期,經過投資的高速增長,新增加許多生產力,造成生產能力過剩。其中相當的部分是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通常他們技術水準都比較高,產品品質也高。在過剩的狀況下,有些品質差、技術低的企業必須退出生產,由此形成經濟增長內在結構的變化,能源的使用相應減少。
我大哥在揚州投資一個中型的水泥廠,每年大概生產40萬噸。在我大哥的水泥廠未投資之前,當地有三個小水泥廠,是立窯式的,很舊的傳統技術,這三個水泥廠的總產量是18萬噸。年產40萬噸的水泥廠使用的能源只有原來那三個小水泥廠的70%。可想而知,我大哥的水泥廠建成以後,其他的三家就關門了。一個新廠的產量比舊廠增加了兩倍多,可是能源使用只有過去的70%。這個情形在1996、1997年以後在中國發生得非常多;產量增加很多,經濟還在增長,而在結構轉變的過程中,能源的使用是負增長。
國外在了解中國經濟的時候,這些細微但卻是深刻的變化不太容易把握,所以他們不理解別國在通貨緊縮時經濟是負增長,而中國卻高增長;別人高增長時能源使用高增長,中國能源使用還下降。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中國是一個轉型經濟。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中國過去這廿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千真萬確的;而要真正深入了解中國經濟,必須要能夠去把握這些細微卻深刻的變化。
正因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本身以及中國經濟現象在全球經濟中地位愈來愈重要,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又出現了許多難以用現有理論解釋的現象,中國的經濟學界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保持8%~10%的成長率
人們更關心的是,在未來10年2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會是什麼樣?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完全有可能大體上保持過去25年的成長速度,即每年約8%左右的速度。當然會有所起伏,但是總體上來講,保持8%~10%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研究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最重要看的是三個方面:第一是這個國家要素增加的速度的可能性是多少。要素當中,土地是不會增加的,勞動力增加受人口制約,重要的是資本的積累速度可能會怎樣;第二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可能性。同樣的要素用來生產從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轉移到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的時候,即使各種要素不增加,經濟也增長;第三是技術。同樣的產業,技術水準提高了,經濟也能發展。
在上述三個方面中,技術最重要。技術變遷有兩種來源,一是自己發明,一是引進。跟發達國家收入水準的差距,其實就是技術水準上的差距。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到底應該用哪種方式來取得技術的變遷比較好呢?關鍵要看成本。引進技術,相對來說,投入是低的,風險也是小的。實際上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否真正地利用技術差距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就在於能不能很好地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引進外國的技術,推進快速的技術創新。
我做過很多研究,日本和東亞「四小龍」為什麼二次大戰之後能夠成為唯一的一群真正趕上發達國家、或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新興工業經濟呢?關鍵在於,這些國家都在發展的某一個階段,比較好地利用了比較優勢,比較好地利用了引進新技術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實際上在1980年代之前,有多少新技術是日本發明的?不能說沒有,但是比重不大。
中國實際上也是如此。中國在1978年以前是一個封閉經濟,很多技術不能夠從國外引進,只能自己發明了。固然衛星可以發射了,原子彈可以試爆了,但是技術更新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中國在1978年以前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慢,品質也不好。從1978年以後,中國開放經濟,開始從國外引進新技術,所以中國取得了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
經濟規模將是美國2.5倍
由此引發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走技術變遷的經濟發展道路儘管是對的,但這條道路還能走多遠呢?
一般來說,理論只能告訴我們這條道路的影響是正的還是負的,至於這個影響的量有多大,這個影響能有多遠,我們只能從經驗來看。倘若從經驗來看,我個人覺得日本的經驗是很可以作為比較的。中國現在的經濟跟日本1960年前後的那段時間相接近。從幾個指標來看,比如預期壽命、衛生條件、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數字愈低,代表愈富裕)等等。1960年,日本男人的平均壽命68歲,女人73歲,中國在2000年的時候男68歲,女72歲。還有另外一個指標,嬰兒死亡率,其實也包含衛生條件。日本在1960年嬰兒死亡率是3.1%,中國在2000年的時候也是3.1%,在同一個水準。再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日本農業占GDP的16.7%,中國在2000年是15.9%。另外一個指標是恩格爾係數。日本在1960年,城市裡每個人每賺一百元消費38.8元在食品上面,中國在2000年是39.2元。從這麼多社會指標來看,中國現在的經濟大體相當於日本在1960年的時候。日本從1960年開始同樣的高速增長,而且維持了將近30年的增長,到1988年的時候,日本人均收入趕上美國。
由日本的經驗來看,加上人民幣長期的幣值變化,到2030年,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一半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到時達到一半,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中國的整體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2.5倍!這個市場當然會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也是所有投資者所希望參與的市場。
(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摘自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5月號)
熊玠:和平統一 是台灣一條萬全合理的生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5 10:05:47
時間絕不在臺獨這一邊。因為時間越長﹐美國對中國(包括台灣問題) 的考量﹐越會受到地緣經濟原則的主導。
中評社香港2月25日電/紐約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中國評論》學術顧問熊玠在即將出版的三月號《中國評論》撰文指出,由于二十一世紀地緣經濟的壓力﹐對於缺乏天然資源與在世界經濟組合(譬如自由貿易區)上日益孤立的台灣而言﹐有很多靠自身無法克服的限制。如以理智來選擇﹐與大陸和平統一﹐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為自己能尋找到的一條萬全合理的生路。
文章由兩個特殊視野來探討包括中國在內的未來世界大局勢,再從大環境角度來揣測台灣在自我考慮之下的最理智之選擇。
第一個特殊出發點(視野)﹐是不把中國目前的興起看作(第一次的)『崛起』﹐而是它自十九世紀以來由于內憂外患原因曾一度沒落後的再次興起﹐故曰『再起』。
另外一個特殊出發點﹐是將二十一世紀的國際格局定位為地緣經濟時代。在這個地緣經濟時代中﹐不但國際關係『勢力均衡』之玩法大有不同﹐而且國家實力(power) 的定義也截然與以前不一樣。
中國由于近三十年來經濟持續突飛猛進而帶來的國運再興﹐在這地緣經濟時代中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分量。這一切對於台灣之衝擊﹐令其必須在因應上作出極理智的選擇。
文章認爲,在地緣經濟上﹐中國之再興﹐有其特殊意義。這對台灣未來的選擇有深遠的聯帶關係。台灣的未來絕非僅由島內選民公投即可解決的。
針對陳水扁的不承認他是“中國人”﹐所以華府把它改成兩岸的“人”共同解決。 這是將陳水扁一軍﹐因為陳水扁可以說他不是“中國人”, 但他絕不能說他不是“人”。為長遠計﹐台灣對自己未來孰去孰從之打算﹐非遵循一個符合地緣經濟的邏輯思維來謀慮不可。
時間絕不在臺獨這一邊。因為時間越長﹐美國對中國(包括台灣問題) 的考量﹐越會受到地緣經濟原則的主導。而台灣這原屬地緣政治的問題﹐將愈來愈不會左右美國的外交考慮。
文章最後的結論是:中國大陸在這地緣經濟時代將成為一個經濟超強國。最遲到2035年大陸的人均收入已可能超過台灣。屆時臺獨將無銷路﹐現在已經可以斷言﹕時間絕不在搞臺獨人士的一邊。
China economy: PPP revision--cut down to size?
February 4th 2008 Printer version
COUNTRY BRIEFING
FROM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hina’s economy is 40% small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ly revised data on global GDP a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lthough the new number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superior to those they replaced, in the case of China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to doubt whether the country’s output is really as low as claimed.
From richer to poorer
New estimates of global GDP at purchasing-power adjusted exchange rates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 (ICP) have changed the pic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ICP numbers and previous estimate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both aggregate global growth based on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PPPs) and the share in global GDP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groups of countries.
The use of PPPs is far superior to market exchange rates for international income comparisons and the latest ICP study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to date. But the data raise some questions.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doubts about the latest China GDP figure, which is 40%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estimate. China`s share in global output in 2005 is now estimated at 9.5%, almost five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e 14.3%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data. This has helped to drag down global growth estimates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If the ICP data is correct, it will take China at least 20 years to overtake the US economy, rather than ten years as previously thought. The reductions in GDP per head also imply a large increase in measured poverty in China.
Truth in numbers?
The new ICP estimates seem to be far superior to the previous ones. In many cases the latest numbers replace old guesstimates with actual data.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ICP programm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evious estimates for the country were extrapolated from a bilateral comparison of 1986 pri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However, doubts remain and there is a strong suspicion that the data understate considerably China`s income.
It has often been speculated that China has an interest to underestimate its GDP--to make its economy appear less big and threatening internationally, and to preclude inferences that a large differential between its market and PPP exchange rates implies undervaluation of the renmimbi. China has thus traditionally been sceptical of PPPs and had never before participated in the ICP. Even the 2005 study involved only partial Chinese cooperation and the results are not official Chinese figures. Instead the 2005 ICP estimate for China is based on price data that were provided by China to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nd the World Bank. The data are based only on urban surveys--the 11 cities covered also included big rural hinterlands and some other adjustments appear to have been made to try to take account of rural-urban price differences. However, these adjustments may have been insufficient, leaving a possible upward bias in the prices and consequently a downwards bias in the estimated GDP at PPP.
The size of the ratio between GDP at PPP and GDP at market exchange rates (the so-called "exchange rate deviation index" or inverse of the price level with respect to the US) depends mainly on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GDP per head at PPP). This relationship, estimated in a simple equation, can be used to derive crude estimates of under (over) valuation of currencies. Depending on the exact specification, it implies implausibly that the Chinese currency is either in approximate "equilibrium" or overvalued, whereas estimates based on the old PPP data suggested undervaluation of about 30%. This is another indication that the new ICP estimates underestimate China`s GDP.
It has been pointed out that the ICP PPP estimate for China is very close to the PPP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st`s so-called Big Mac index. However, Big Mac-based PPPs tend for poor countries to lie in between the market exchange rate and the economy-wide PPP, not to equal the economy-wide PPP.
If we extrapolate backwards the new Chinese GDP per head in US$ at PPP by official per capita growth rates, we derive extremely low GDP per head in the past. It implies that China was in the early 1980s just about the poor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below even almost all of the most impoverished sub-Saharan African states. This means that either official growth rates or the new PPP, or both, are wrong by huge margins. The fact that recent studies tend to suggest that Chinese growth rates may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 rather than overestimated, reinforces the doubts about the latest ICP GDP numbers, based on data that is extrapolated back in time.
Data on physical indicators that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GDP also imply that the new China GDP per head figure is underestimated. In a simple exercise we looked at ten such indicators for 2005, expressed in per capita terms, for some 60 economies: electric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ixed line phones and mobiles penetration;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ownership of personal computers and passenger cars;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passenger air transport; and the share of food and beverages in total consumer spending. In nine cases out of ten, the physical indicators data for China was associated with a per capita income far higher than the US$4,090 ICP estimate for 2005 (car ownership was the only exception). Simple regressions (usually in double logarithmic form) for the 60 economies of GDP per head on each of the physical indicators yield ten separate estimates of GDP per head. The average of the ten estimates for China yields a figure of US$6,770--far higher than the new ICP estimate and uncannily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PPP-based estimate for China of US$6,725 for 2005. For India, the same procedure yields a GDP per head estimate of US$2,740, compared with US$2,126 in the latest ICP study and the old PPP-based number of US$3,410.
Even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ICP data, China is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and was a major motor of global GDP growth in 2007, contributing 25% of the total. Yet given that doubts surrounding the ICP number for China seem well-founded, it is worth pondering: how much bigger could China’s economy actually be?
大家想想,
1960年,中国妇女数以亿计的子宫掉出体外,挂在裤裆里荡秋千,
中国的男人照样一天到晚,
出了一个大救星,他为俺们谋幸福,
唱得激情燃烧呀,象抽过鸦片一样.
大家感到的是悲哀,还是痛心?
弱者,懦弱的人会说,这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悲哀呀.
强者会说,痛心呀,我们人类文明社会没有尽到帮助疯子的责任,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呀.我们内疚呀,自责呀.
讲话要学会托住下巴,
做事要学会承担责任.
中国男人还理解不了呀,也或许是对中国男人太难了.
在和中国人民打交道时,脑子里一定要切记一个重要记忆,
中国人民毕竟是一类几十年如一日,一天到晚高唱,
从来没有救世主,不,出了一个大救星,
人类的幸福全要靠自己,不,他为犬类谋幸福,
让思想冲破牢笼,不,坚持大救星思想,
让俺们年年唱,月月唱,天天唱,时时唱.
然后,自欺欺人,自取其辱,自相残杀.
脑子的毛病是很顽固的,人类文明社会要保持耐心哦.
呵呵,我终于搞清楚了,
把我去年的排名统计文章也删了.
真是丧心病狂呀.
大家要和别人讲道理,是注意有前提条件的哦,
就是看对方的脑子正常不正常,
如果损人利己,那就是人很坏,但脑子不坏,这样的人可以公开讲道理的.
如果害己又害人,首先望自己身上乱捅刀,把自己捅得伤痕累累,还予以写成伤痕文学记录之.
那就是属于疯子之类.疯子是非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讲什么道理,是不是有逻辑悖论呀?
对疯子,应该高姿态,精神病患者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相反,大家应该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勇敢地帮助疯子哦.
否则,还能彰显自己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人们呢.如何向历史交代自己的言行呢.
刚才我又发现,我的以前的财经类文章也遭遇狂删哦.
186朝鲜90(参考)-22.6(参考)
哦.我发现了,明白了,原来我把朝鲜列为最后.
所以我的博客文章给删了哦.
很难理解,我精心整理的统计数字,竟然挂不上我的博客,真是不可理喻
2006年度国别人均国民收入排名
世界银行统计数字(不包括估计和参考数字)
位次/国别/人均国民收入(美元)/人口(百万)/人口累加/全球比例
全球7438-6517.8
1卢森堡76040-0.5
2挪威66530-4.6
3瑞士57230-7.4
4丹麦51700-5.4
5冰岛50580-0.3
6爱尔兰45580-4.2
7美国44970-299.0
8瑞典43580-9.0
9荷兰42670-16.4
10芬兰40650-5.3
11英国40180-60.4
12奥地利39590-8.2
13比利时38600-10.5
14日本38410-127.6
15德国36620-82.4
16法国36550-61.0
17加拿大36170-32.6
18澳大利亚35990-20.5
19意大利32020-58.6-814-12.5%
20科威特30630(2005)-2.6
21新加坡29320-4.4
21.5香港28460-7.0
22西班牙27570-43.5
23新西兰27250-4.1
24卡塔尔25500(2005)-0.8
25阿联酋23950(2004)-4.6
26希腊21690-11.1
27以色列19500(估计)-7.0
28斯洛文尼亚18890-2.0
29塞浦路斯18500(估计)-0.8
30葡萄牙18100-10.6
31韩国17690-48.4
32巴哈马17500(估计)-0.3
32.5台湾17230-22.8
33巴林17000(估计)-0.7
34汶莱16842(估计)-0.4
35马耳他13610(2005)-0.4
36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3340-1.3
37捷克12680-10.2
38沙特12510(2005)-23.7
39爱沙尼亚11410-1.3
40安提瓜和巴布达11210-0.1
41匈牙利10950-10.1-1002.3-15.4%
42巴巴多斯10100(估计)-0.3
43阿曼10000(估计)-2.6
44斯洛伐克9870-5.4
45克罗地亚9330-4.4
46圣基茨和尼维茨8840-0.0
47塞舌尔8650-0.1
48赤道几内亚8250-0.5
49波兰8190-38.1
50拉脱维亚8100-2.3
51帕劳7990-0.0
52立陶宛7870-3.4-1059-16.3%
53墨西哥7870-104.2
54利比亚7380-6.0
55智利6980-16.5
56委内瑞拉6070-27.0
57博茨瓦纳5900-1.8
58俄罗斯5780-142.4-1357-20.9%
59黎巴嫩5490-4.1
60马来西亚5490-25.8
61毛里求斯5450-1.3
62土耳其5400-72.9
63南非5390-47.4
64乌拉圭5310-3.3
65阿根廷5150-39.1
66圣卢西亚岛5110-0.2
67加蓬5000-1.4
68哥斯达黎加4980-4.4
69巴拿马4890-3.3
70罗马尼亚4850-21.5
71巴西4730-188.7
72格林那达4420-0.1
73保加利亚3990-7.7
74多米尼克3960-0.1
75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3930-0.1
76塞尔维亚和黑山3900-8.1
77哈萨克斯坦3790-15.3-1804-27.7%
78伯利兹3650-0.3
79牙买加3480-2.7
80白俄罗斯3380-9.7
81斐济3300-0.9
82纳米比亚3230-2.1
83苏里南3200-0.5
84马其顿3060-2.0
85阿尔及利亚3030-33.3
86马绍尔群岛3000-0.1
87伊朗3000-69.2-1923-29.6%
88泰国2990-64.7-1987-30.6%
89波黑2980-3.9
90突尼斯2970-10.1
91阿尔巴尼亚2960-3.1
92秘鲁2920-28.4
93多米尼加2850-9.6
94厄瓜多尔2840-13.4
95哥伦比亚2740-45.6
96马尔代夫2680-0.3
97约旦2660-5.6
98危地马拉2640-12.9
99萨尔瓦多2540-7.0
100斯威斯兰2430-1.1
101密克罗尼西亚2380-0.1
102萨摩亚2270-0.2
103汤加2170-0.1
104土库曼斯坦2143(估计)-4.9
105佛得角2130-0.5-2134-32.8%
106中国2010-1311.8-3447-53%
107安哥拉1980-16.4
108乌克兰1950-46.6
109阿美尼亚1930-3.0
110摩洛哥1900-30.5
111阿塞拜疆1850-8.5
112瓦努阿图1710-0.2
113叙利亚1570-19.5
114格罗其亚1560-4.4
115菲律宾1420-84.6
116印度尼西亚1420-223.0
117不丹1410-0.65
118巴拉圭1400-6.0
119埃及1350-75.4
120斯里兰卡1300-19.8
121巴勒斯坦1230(2005)-3.7
122基里巴斯1230-0.1
123洪都拉斯1200-7.4
124圭亚那1130-0.8
125摩尔多瓦1100-3.8
126玻利维亚1100-9.3
127喀麦隆1080-16.7
128吉布提1060-0.8
129莱索托1030-1.8
130尼加拉瓜1000-5.2
131刚果(布)950(2005)-4.1
132蒙古880-2.6
133科特迪瓦870-18.5
134东帝汶840-1.0
135印度820-1109.8
136苏丹810-37.0
137圣多美和普林西比780-0.2
138巴布亚新几内亚770-6.0
139巴基斯坦770-159.0
140也门760-21.6
141塞内加尔750-11.9
142毛里塔尼亚740-3.2
143越南690-84.1
144所罗门群岛680-0.5
145科摩罗660-0.6
146尼日利亚640-144.7
147赞比亚630-11.9
148乌兹别克斯坦610-26.5
149肯尼亚580-35.1
150贝宁540-8.7
151加纳520-22.5
152老挝500-5.8
153吉尔吉斯斯坦490-5.2
154柬埔寨480-14.4
155孟加拉国480-144.3
156乍得480-10.0
157海地480-8.6
158布基纳法索460-13.6
159马里440-13.9
160几内亚410-9.2
161塔吉克斯坦390-6.7
162中非360-4.1
163坦桑尼亚350-39.5
164多哥350-6.3
165津巴布韦340-13.1
166莫桑比克340-20.1
167冈比亚310-1.6
168乌干达300-29.9
169尼泊尔290-27.7
170马达加斯加280-19.1
171尼日尔260-14.4
172卢旺达250-9.2
173塞拉利昂240-5.6
174厄立特利亚200-4.5
175几内亚比绍190-1.6
176埃塞俄比亚180-72.7
177马拉维170-13.2
178利比里亚140-3.4
179刚果(金)130-59.3
180布隆迪100-7.8
181古巴1000(参考)-11.3
182伊拉克500(参考)-23.1(参考)
183阿富汗300(参考)-22.0(参考)
184缅甸250(参考)-51.0
185索马里100(参考)-8.5
兩岸差距加速消逝
【經濟日報╱社論】 2007.09.27 03:40 am
亞洲開發銀行於日前公布新興亞洲經濟展望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及印度等國家強勁需求帶動下,調升日本以外的新興亞洲國家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自3月間估計的7.6%,調升為8.3%;明年則自7.7%調升為8.2%。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東亞11個國家中,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自原預估的10%,大幅調升為11.2%,創13年來新高;明年也自9.8%提升為10.8%。這對今明兩年新興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有重大貢獻。但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略自4.3%提升為4.6%,在東亞11個國家中,僅高於泰國,居倒數第二;明年只能維持原預測的4.5%,在11國中敬陪末座。兩岸經濟彼長我消的情況,愈來愈顯著。
實際上兩岸經貿彼長我消的情況,其來有自。就台灣政權輪替以來七年間(2000-06)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而言,中國大陸高達9.6%,台灣僅3.8%,不及其半。致使代表大陸經濟規模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自七年前的10,833億美元,到去年(2006)躍增至26,263億美元,七年間增加1.42倍;而台灣僅自2,988億美元,增至3,644億美元,只增加21.9%,無法相比。因此,台灣經濟規模(GDP)七年前相當大陸的3.6分之1,去年萎縮到七分之一,差距擴大一倍。雖然台灣目前每人GDP仍然遠高於大陸,但七年前台灣每人GDP是大陸的15.7倍,去年萎縮至八倍;短短七年間,兩岸差距即縮小了一半。台灣如再不求改善,照此速度縮減下去,則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陸每人GDP趕上台灣並非不可能。
其次看兩岸對外貿易;20年前的1986年,台灣出口不僅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亦高於大陸出口,位居世界第11出口大國,大陸則居第16位。可是政權輪替以來的七年間,台灣出口平均每年增加率僅8.9%,只是大陸出口增加25.7%的三分之一。因此,至去年台灣出口才增至2,240億美元,不僅淪為四小龍之末,在世界出口排名,更倒退至第16位。而去年大陸出口則驟增至9,694億美元,是台灣出口的4.3倍,且躍升至世界第三出口大國,領先台灣13名之多。就今年大陸前八個月出口增長情況看,今年大陸出口超越美國,將晉升為僅次於德國的世界第二出口大國了。兩岸對外貿易的消長,如何能不讓人感嘆!
再看兩岸間的貿易往來;在大陸方面,兩岸進出口合計占大陸貿易總額的比重,自1999年的6.5%,到2002年曾升到7.2%,但此後逐年下降,至去年已降至6.1%;主要是受台灣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自2002年的12.9%,去年滑落到11%的影響。而且台灣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在過去僅次於日本高居第二位,但去年被韓國超越,退居第三名。顯然,兩岸貿易在大陸整體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近五年來有每下愈況之勢。
但在台灣方面,兩岸貿易在台灣整體對外貿易的重要性,卻愈來愈高。在1999年時,兩岸貿易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為15.4%,去年提高到27.1%;其中台灣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比重,更自24%提高到40%;尤其最近七年台灣平均每年總出口增加8.9%,其中對大陸出口貢獻高達60%。若不計大陸,台灣對其他地區出口僅增加5.2%,不及全球增加率的一半。顯然,台灣出口不僅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愈來愈深,而且台灣產品在其他地區市場的占有率大幅下滑,出口競爭力的確出了問題。
這都歸因於鎖國政策逼台商出走、台灣經濟向邊緣化邁進。儘管台灣經濟的前景不樂觀,但跨出台灣的台商,藉對外投資進行全球布局;尤其台商在大陸的出口,近年都呈30%的速度成長;估計去年台商在海外的總出口接近2,000億美元,即將超過整個台灣的出口,今後更將隨著全球貿易的擴展不斷壯大,成為全球貿易茁壯的主導力量。台灣島如何留住台灣人,對台灣作更大的貢獻,真是對執政當局最大的考驗。
【2007/09/27 經濟日報
资料,
德国本国权威数字
德国2006年度的GDP总量是,23070亿欧元.
德国2005年度的GDP总量是,22440亿欧元.
出口总值 893,6 (2006),786,3 (2005)
进口总值 731,7 -------628,1
单位,十亿欧元.
中國經濟總量應已超過德國-兼談意義和問題
中國經濟 | 2007.07.19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聳入雲天
週四(7月1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這兩天,世界上普遍地說,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可能超出德國居世界第3位;中國統計局則表示只能肯定在接近;也有專家說實際上已經超過。已經超過的可能性很大。關鍵是,中國經濟總量超過德國有什麼意義和問題。德國之聲音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今年內中國經濟總量肯定超過德國
週四,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比專家們預計的更高。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經濟總值以11.1%的速度增長,而上半年的總速度達到了11.5%。這意味著,第二季度的速度還遠遠超出了第一季度。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還有:中國上半年貿易順差以1125億美元創造了驚人的新紀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8.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城鎮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後增長了14.2%,農民收入增長了13.3%;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增長了16.0%,其中居民儲蓄存款增長9.4%;通貨膨脹率3.2%,其中6月份同比上漲了4.4%。
週三,就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正式數字公佈前,世界各金融機構和專家已經紛紛估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將超過德國,據世界第3位。如,中國商務部網站引世界銀行預測就這樣說。法新社報導說,英國摩根大通銀行(JPMorgen Chase Bank)估計中國第二季度的發展速度是10.6%。該銀行專家王前(音)說:“我們在任何一個行業裏都看不到減弱的跡象。”儘管這個10.6%遠遠低於中國的正式數字,但這家銀行也認為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將超過德國。
德國經濟的數字不會這麼快就產生。柏林的德國經濟研究所認為,德國經濟在2010年前將至少以2%的速度增長。該所景氣部主任施坦赫爾對“圖林根彙報”說,他們目前還不想下調對2008年增長2.5%的預測,“百分之二是我們認為的最低底線,但繼續達到2.5%”是非常可能的。”
中、德兩國的速度大體上有了。西方專家普遍認為,中國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速度將會基本保持上半年的幅度。那麼總量呢?據世界銀行計算,德國200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90萬億美元。中國證券報稱,中國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合2.70萬億美元。如果中國的增長率按11.5%算,中國今年將達到3.01億美元的規模,即使只按11%算,也能達到2.997萬億,合3萬億;如果德國的增長率按2.5%算,德國今年將達到2.97萬億美元的規模。中國在下半年減速的可能性太小了。要說減速,倒是德國要達到2.5%的速度恐怕還很難呢。因此,說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將超出德國成為世界第三,恐怕是十拿九穩的。
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量可能已經超過了德國
中國國家統計局仍然保持低調。該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答記者問時說:不同的機構在做這種預測的時候,結果並不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和德國的距離越來越近,差距越來越小。”
中國境外的專家們的看法沒有這樣保守的。有些專家估計,中國的經濟總量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德國,搶佔了僅次於美、日的季軍位置。比如,渣打銀行上海總裁斯蒂芬.格林認為,中國國家統計局對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低估了10%到20%,因此,中國可能“幾個月前就已經超過了德國。”
當然,這種“低估10%到20%”的估計只是估計,並無事實依據。但實際上,不算這種“低估”的因素,中國的經濟總量也完全可能已經在2007年上半年超過了德國。如果簡單化地以去年半年的經濟總量平均值計各乘以今年各自的增長率,中國應該已經超過了德國。由於歐元和人民幣對美元都增值,所以兩邊的實際美元數字可能都不止這些,準確的估算還不那麼簡單。當然了,是否是這麼回事,等到德國2007年上半年具體經濟數字公佈也就清楚了。
意義和問題
中國經濟連續地趕超世界傳統諸強,在不到15年的時間裏從世界第11位奔到第3位,這個意義是重大的。它證明,中國確實找到了一條經濟發展的最佳路線;它也證明,第三世界國家有巨大的潛力,改變貧窮面貌,從而改變整個世界面貌是完全做得到的。
然而,這裏面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有的是中國內部的問題,有的是中國和全世界都必須面對、深思和去尋找答案的問題。在此且列出幾條來。
首先,中國經濟的成功證明了共產主義好嗎?前不久,德國杜伊斯堡大學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黑伯勒教授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說:說中國是什麼都行,但最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它絕不是共產主義的。這其實是西方世界普遍的看法:中國在經濟上是真正的資本主義的,比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甚至更資本主義。西方不少國家的“社會主義”(即社會民主主義)的核心因素,即社會福利制度,在中國還遠遠沒有健全。且不論中國究竟是什麼主義,僅從實質上看,從以前的體制(計劃經濟)得以延續下來的只有一點,就是國家對許多事情仍然沒有鬆手,控制著,比如經濟領域中的匯率。西方有專家說,這叫“國家資本主義”。定義問題且不論,至少這可以說是有國家控制的市場經濟。中國這種新體制,不管叫什麼,已經成為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榜樣,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經濟、政治學家們長時間研究的目標。中國的新制度的優劣和有哪些問題,成了一個長期需要探討的世界問題。
第二,中國的經濟地位不斷“竄升”,給全世界提出新的問題。經合組織、7+1集團這些以經濟實力為主要標準的機構卻沒有已經佔據世界第3位的中國的位置,已經帶來了解釋上、定義上的問題。同時,中國是否還是發展中國家,這也越來越有爭議,牽涉到中國是否還應該拿發展援助的問題。還有:世界對中國越來越看重,在許多國家許多人心中,“中國威脅論”也越來越現實。反過來,對中國來說,如何處理自己在世界上這個高升的位置和份量,也牽涉到大量的需要不斷考慮和解決的問題,比如是否加入這些集團、機構,繼續把自己擺在發展中國家一邊嗎,是否有可能以及如何消除“中國威脅論”?無論對中國來說,還是對西方工業國來說,有一個問題是共同面對的:即在中國不斷強大的情況下,是選擇強強融合,還是選擇以前美蘇時代強強對立的模式。這是世界戰略前景中也許是最關鍵的問題,超出了經濟範疇。
第三,經濟是否過熱?如何把熱度真正地降下來?降不下來有多大的危險?這些問題全世界和中國國內討論得已經很多了。經濟超高速發展帶來的問題包括:基礎設施難以跟上,導致缺電、缺水等問題;盲目開發基礎設施,導致環境和自然等問題經常被忽視;在股市、房市等大量氣泡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始終擔心哪一天會有個“硬著陸”。雖然“硬著陸”始終沒有出現,但人們也看到,原因之一恰恰是氣泡越來越大,而氣泡越來越大,無論如何是讓人擔心的。中國的目標是把發展速度控制在8%左右,但採取了不少措施,卻總是降不下來。還有什麼辦法嗎?這是一個需要廣泛深入研究的問題。
第四,經濟發展速度達到兩位數,幾乎不可避免地要伴隨通貨膨脹。中國統計局公佈的數字表明,上半年的消費價格指數上漲了3.2%。更重要的是價格在逐月上漲,6月份達到了4.4%。中國統計局同時公佈,居民收入“增幅為多年少有”,達14%上下,以避免國民擔心。問題不是這個3.2%或者4.4%,而是如果繼續這樣增加幅度,會怎麼樣。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銀行儲蓄利率的提升。一些中外專家也認識到,通貨膨脹將迫使中國進一步加快匯率的上調。通俗地說,至少可以降低進口商品的價格,緩解通脹壓力。於是西方許多專家和機構會再次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不一步到位,自由兌換呢?這樣長期對美元加速上調,有沒有底線,底線在哪里,是否會在哪一天不知不覺中甚至超出自由兌換的自然底線呢?若真會哪樣,那豈非還是早日自由兌換好呢?
第五,中國統計局說主要是食品價格引起的通脹。另,中國日前說要進口大量肉類,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動向。世界工業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食品價格的上漲是轉製成為工業國家的一個重要信號,即從農業國轉向工業國。顯然,中國也無法避免這種轉制,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農產品今後需要進口。問題是,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哪天成為工業國了,農產品以進口為主,能有保證嗎?而,工業國美國在農業方面仍然很發達,恐怕也有很多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
第六,經濟高速發展中,勢必有許多新的問題不斷產生,也就是說,許多典型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比如前一陣震撼世界的黑窯問題,陳良宇、鄭筱萸的腐敗問題。怎麼有效地控制這些問題,既保證經濟高速發展,又保證社會穩定呢?黑窯事件體現了媒體監督的重要意義,也提出了一個不新的問題:媒體、司法等等,如何放寬,如何改革,才能使之發揮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作用。這方面牽涉到的已經超出了經濟範疇,而涉及了政治社會改革問題。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货币升值,有两种手法,
慢升和急升,
急升,特别是一步到位,经济会发生震荡.
慢升,会产生货币升值预期,经济会慢出血.
所以,象中国这样的庞大经济体,已经错过了升值的最佳机会.
甚至我认为当时压根儿不必和美元挂钩.
实际上,九十年代的汇率调整,
人民币汇率一路上冲到8.7,然后又回落到8.28,发两发,停住了.
让我很吃惊的.
事实是,人民币汇率从8.7回落,说明人民币汇率稳住了.
那就不必象小型经济体那样和美元挂钩的.让它按市场供求调节,微幅波动就可以了.
这次深圳的房价猛涨,正是由于升值预期的作用,
香港人在疯狂购买的结果.
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9%,为1995年以来最高季度增长值。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5%。
深圳房價今年至今漲幅高達4成,6月份成交價每坪約4萬7933元人民幣(20萬1318元台幣),房價在中國70個中、大型城市名列前矛,其中7月1日深圳灣大橋通車效應,讓南山區每坪成交均價達7萬2727元人民幣(30萬5453元台幣),房市過熱讓深圳當局決定出手,抑制節節高漲的房價。
2006年深圳平均房價每坪約3萬1074元人民幣(13萬510元台幣),今年1月新屋平均成交價小漲,每坪約3萬5041元人民幣(14萬7172元台幣),不過短短半年內就狂漲4成,深圳關內房價漲幅更是驚人,從1月的每坪41322元人民幣(17萬3552元台幣),漲到6月份平均66115元人民幣(27萬7683元台幣),漲幅高達6成。
包大人对经济学规律的功力可以哦.
大部分苟同.
不过,大陆增长前景是预测性的,
几个比较大的可能障碍是,
世界石油供给突然紊乱,
大陆的社会矛盾爆发的风险.
西方经济不能再消化掉中国大陆的出口产品.
至于台湾经济前景,我就不想多说了.
美教授:不需20年,中國便能超越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2 10:27:21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信貸危機捲起華爾街金融海嘯,削弱了美國在國際間的經濟影響力。哈佛大學歷史教授弗格森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這場危機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大大削減了美國稱霸全球這個論調的可信性。他認為美國轉弱,中國經濟有望於不足20年,甚至更短時間內,便能超越美國。
文匯報今天報道,美國財政部先後接管“兩房”和全美最大型保險集團美國國際集團(AIG),將之國有化,套用國際著名大炒家索羅斯的話,“市場基本主義”就此步向末路,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權力洗牌。
國民存款佔壓倒優勢
中美兩國曾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美國負責消費,中國負責存款,比較一下兩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美國國民存款所佔的份額有所降低,由1990年代初期的逾5%,跌至2005年的差不多為零。中國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同期的國民存款由不足30%,升至45%,兩國經濟層面上存在“互利共生”的關係,弗格森更創造新詞“Chimerica”來形容兩國。
但是中國已漸漸脫離美國,“Chimerica”的時代即將終結。弗格森認為中國大可於不同領域,例如透過上海合作組織,或藉從資源豐富的非洲,探索如何增加全球影響力的這種關係。
GDP將提早13年超美國
美國金融業界寬鬆的借貸政策釀成了樓市泡沫,次按危機爆發,按揭銀行陷入財困,引發投資衍生工具市場出現危機,並使美國經濟推向衰退,改寫地緣政治。高盛證券曾經指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4國中,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望於2040年超越美國,但最新報告已將日子推前至2027年,弗格森認為這個日子可能會更早來到。
金融風暴削弱美國經濟,相反中國經濟卻穩步上揚。由於淨出口再不是中國經濟急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美國打噴嚏,中國能夠抵得住,亞洲國家並不會因此著涼。
各國外匯都使用美元,弗格森預測這個趨勢可能終結。回顧歷史,英鎊曾是全球的頂尖貨幣,但英國因為兩次世界大戰而積存大量負債,加上經濟頹靡,都使英鎊的領導地位消失殆盡。當今的信貸危機下,華府接管“兩房”而大增負債,很可能面臨當年英國的命運,美元或會步英鎊的後塵,不再是各國的外匯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