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2 00:36:49包淳亮

林中斌談點穴戰,唐世平、張薀嶺談中國地區外交

以下兩段文字,摘自中國事務電子報第124期編者的話。
一、
關於美中兩大國的問題,唐世平、張蘊嶺的「中國地區戰略」一文可供參考。簡單來說,無論中國怎麼做,美國的猜忌都會存在。中國不與他國接觸,各國都猜忌,中國與任何國家接觸,包括參加或組織「東協加一」,「中非合作論壇」,「APEC」,「歐亞會議」等等,又都會被美國一些人看做是與美「爭風吃醋」,爭風是中國,吃醋是美國。但這個「醋」從來都不是「爭風」者要她吃的,「爭風」者也很少覺得自己想爭風。成龍不會想和阿諾爭風,各有各的影迷、各有各的優點,但是若阿諾覺得成龍搶了他的光彩,成龍又能怎麼辦呢?
因此中國只得不管這麼多,努力去做。但是以美國和日本為主的風涼話,和這種心態促成的圍堵,則很能讓人產生「不爽」的感覺。這種「不爽」會對國際局勢的發展構成負面的作用,這就是「唐、張」兩人所撰文章,希望美國能避免的。
這邊的一個麻煩在於,唐、張之類學者,一方面希望國際和緩,一方面希望大陸民主化;但是他們既然不能保證大陸必然走向民主,那麼他國自然也就不能一個勁兒底往「和緩」的方向走,而不多「留一手」。這裡的「留一手」又必然是讓大陸內部的保守派得到鼓舞,使他們可以強調外國的威脅。
所以形勢是變動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也或多或少參與這種變動。我們可以像游院長那樣,說中國要和美國「對幹」,好讓局勢往「大國要衝突、中國要保守、台灣要獨立」的方向發展;也可以抱著一種與人為善的心態,試著推動「大國要和解、中國要改革、台灣要和平」。兩條路,我們要選哪一條?
二、
一位對國際政治頗有鑽研的朋友,分析當前的局勢,指出「打不打取決於台灣、怎麼打取決於大陸,打多久取決於美國」。台灣若在獨立小動作上漫不經心地繼續「自我消費」,喊爽,也許什麼時候狼來了;如果更是不顧美國與大陸警告,往前亂衝一氣,按照大陸的說法,那就只得「教訓」一番才行了。因此打不打取決於台灣。
如過台灣決定「攤牌」,那麼大陸可以大打、也可以小打。大打是以顛覆現有政權為目的,戰火不免波及本島;在大打之後,要扶持一個新的(傀儡)政權,來統治台灣,雖然「馬照跑、舞照跳」,仍是一國兩制,但台灣勢必在政治經濟上會受到嚴重創傷。小打則只要求台灣收斂,國際表態,也許烏坵、東沙之類離島會被攻佔,但至少台灣本土不會受到嚴重影響。
如果美國不插手,冷眼旁觀,不管是大打或者小打,都會很快結束;或者共軍很快登陸、或者台灣很快「改懸易轍」。但若美國插手,戰事可以拖上很久。小打可以演變為過去金門砲戰的單打雙不打,或者其他形式;大打恐怕會由於美國插手,而造成成千上萬共軍的損失,但是「中國」不會因此就承認台灣獨立,而且就是承認了,以後翻臉的機率也很大。一些台獨政客覺得美國插手打敗中國,是「最佳選擇」,這種思想走下去,當然只得希望把中國支解,分成七、八塊,否則台灣寢於13億人口大國之臥榻之側,能睡得安穩嗎?永遠不得安穩!用一點腦袋,就知道這絕對是台灣最糟糕的前途走向。但是美國雖然得罪了中國,她可不用怕,說不定把中國對美國的「威脅」往後推了幾十年,未必不是一個可接受的「買賣」。因此美國插手,把戰爭拖長,不是不可能。
不管怎麼說,兩岸還是該以和為貴。林中斌認為由於大陸的武力準備還不充分,大打基本不大可能,因此台灣還可以安穩個八年、十年。這是好事,不過好事講多了,一些人可能又覺得可以「喊爽」一番,那麼好事也許就變成壞事了。


圖:諷刺美國人世界觀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