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0-08 02:44:01包淳亮

最後一個霸權的興起(2.西方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新秩序

二、西方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新秩序
冷戰後出現了一種「歷史終結論」。自由民主的理念似乎成為普世價值。然而,世界並未因此太平。因為國家之間就算不再有意識型態衝突,但不會因此減少利益衝突。同樣的教廷權威下,歐洲的封建諸侯可以大動干戈;在同一的自由民主的理念下,各主權國家,一樣可以為國家利益而大起勃谿。有教廷的束縛、仲裁,限制於雇傭兵制的戰爭型態,因此中世紀戰爭死傷較小,國家也很少慘遭滅亡的悲劇。有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等各式各樣的國際機構,有核武,有民族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也許也會限制在中等規模的區域衝突之下。然而,只要國家仍然存在,衝突就不會消亡----雖然,可控制的衝突,仍然是值得努力的目標。
就世界範圍來看,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雖然存在,但2000年9月8日舉辦的第一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元首高峰會,卻可以視為是大國之間某種基本的和緩關係的建立,或說權力平衡的共識。這種權力平衡可以維持多久呢?如果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趕不上已開發國家,且美國的歐洲盟國與亞洲盟國,能一如既往集合在美國的左右,那麼掌握了世界七成生產的美歐日資本主義國家,就能掌握絕對優勢,目前的權力平衡,就能長期維持下去。
與此相反,由於發展中的大國的權勢基值相比於美歐等國毫不遜色,倘若其發展速度可以超過已開發國家,那麼目前的權力平衡就不是一個可以長期維持的狀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這個世界就會霸權國與霸權挑戰國的衝突。
因此,當今世界的權力平衡是否能維持,端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相對於已開發國家的速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