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 23:08:03Constance M.Y.

親愛的,我們相互了解嗎?

好不容易有時間寫點東西….

 

有些狀況發生。

不過,貼在 Facebook 上的留言已經因為那迷人的 Delete 功能而少了一段,我覺得在站台這裡我可以寫得比較多,也藉此釐清自己的思緒。

 

原本的留言 &對話 如下:

 

Constance Mei-Yen:有些發現並不盡然地令人愉快…

原來「好朋友」並不等於所有問題都可以被請教,

有時候你想要A 問題的答案,對方卻說A 裡面應該還有B 還有C還有…

就會很挫折,甚至懷疑起之前的相互理解是怎麼一回事?…

⋯⋯總之,問問題要看人,得到答案後也要自己再想一想;再者,對於提出問題的自己,有時候也要記得:「好的問題比答案更重要!!」陷於沉思中…

 

米酒西打: 雖然不是很理解你的問題,但是不要預設對方的回覆會是你要的這樣比較好吧~~因為你要的答案永遠只存在你心裡~~~

 

Constance Mei-YenThanks...真的要看情形, 如果不覺得對方會給我答案,我又為什麼要問呢?? ...這是受挫的原因, 不過, 現在有點想通了.....

 

然後中間這裡有一段被原本的留言者 YOK, 就是引發我先前感嘆的朋友)刪掉了 猜想是看了我下面的其它回應)。不過我記得Y說的『大意』是:

『我覺得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了解另一個人,你的問題終究要自己找出答案。有時候別人說的東西不一定適合當下你的情況,所以…(中間有段人生充滿棘荊坎坷之類的話) 人生就是自我追尋答案的過程,祝福你可以成為一個生命的勇者!找到自己的答案!!』

  

剛看到的當下我很火大!!!

超過十年的朋友竟然是這樣的反應!!

我了解語文 & 文字的『可怕』,所有的誤解、斷章取義或是節外生枝,常常都與語言的使用有關。另一個不可預測的因素是『人的感受與體會』。有時候我們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認為那是一個人不夠了解對方而造成傷害的藉口;如果對對方有所了解,你為何要把話說得讓他聽成是別的意思?),有時候我們對對方有期望,以為他是我多年朋友,這種問題他應該會了解;畢竟 Y 真的常常是我請教或討論問題的對象,只是這次的討論彼此都有點激動,以至於沒有什麼結果,我,當然也沒得到想像中的結果(不過現在努力回想,前兩天我跟 Y 討論事情的時候,其實沒有預設什麼答案,反而比較像是一直氣她聽不懂我的問題)

  

【產生不快的討論是關於一個我跟某電影公司正在一起構想的劇本,我想問 Y 覺得『故事』有沒有吸引力? 中間我可能是太興奮了,所以自己說出了一些製作上的特殊需求,例如,這部電影可能要改編自另一部電影,可能因為有日本人合資,所以一定要有個日本角色,或者又因為某些複雜因素,有些一定的Criteria要遵守等等,結果 Y 就忘了要看『故事本身』,而開始挑惕起電影製作的問題了。「你們怎麼可以這樣拼湊一部電影?」 「你們要改編的那部電影既不賣座,又是單一場景,你以為這樣就好拍嗎?」 、「這部片的賣點是什麼?有大明星嗎?還是純搞特效?你們不是沒錢嗎?所以都要便宜拍、便宜演、便宜寫,觀眾為什麼要看這樣的電影?」 後來就演變成我在為這種『製作方法』進行辯護了。我被嚇到,因為這大概是少數我無法與 Y 溝通討論的問題。

我們的情誼從1997年至今,會記那麼清楚是因為我們在紐約認識,一起探險了紐約,回台灣之後,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奔跑,走過這麼多年,彼此都經歷過depression、其它病痛、一些重大決定、出國唸書、回台灣工作等過程,有相同興趣、懂類似的東西、有共同話題與其它朋友。不過,前述的過程,給了我一記重創!】

  

我腦中開始有各種思緒翻轉:

 

既然世事恆常在變,友誼說不定也一樣,我也許不該想像有一輩子的朋友?

 

因為這點小事就懷疑兩人的友情,我也太俗辣了!!

 

原來 Y 與我也有說不通的東西。

 

如果不是哲學問題,而是簡單選擇題也要照 Y 說的人生哲理去搞,會累死一堆人吧??

『你覺得吃 A 好還是 B ??

『嗯, 要看情況,如果 A 裡面有加C D 我就吃A;可是這也要做出 A 的人是不是真的懂得煮A....至於B, 最好要看看是不是有搭配 F G ? 因為這不能這麼簡單決定.....A B 是如此不同的東西。另外,我是一個比較喜歡ZYW的人,所以AB 可能都不太合味口......

  

經過一夜思考,在今天早上寫出以下算是『冷靜過後』的文字:

 

Constance Mei-Yen

對不起問錯人了!

對不起幫不上忙!

如此簡單而已!!

就好像J 來訴苦與男友的感情不順,雖然我也認為那是個『你應該自己找出答案的問題』,可是在對方苦惱的當下,我說再多人生哲理,只是顯得我很自大;於是承認我可能幫不上什麼忙,但是 J如果需要訴苦,我會在…

 

Constance Mei-Yen:為什麼一直卡住....無法PO ?? 因為我話太多嗎??

(今天早上真的很怪異,我一直無法將全部文段貼在facebook上,它只會有第一段,試了兩台電腦都這樣,一直到第三台電腦才成功….

 

Lee: 有時候簡單的事情被複雜化,可能是大家都以為「非用某種哲理或心態去面對別人,所以溝通變成了『各說各話』…總不成老闆問員工們意見,每個人卻都回答:我無法真的了解你,所以你自己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吧?我們是不是都太擔心自己幫不了別人 / 朋友....結果想太多, 問題沒解決, 又多了煩惱??

 

Constance Mei-Yen

了解『一個人』和了解『一個問題』是不同層次,我們不需要每次都要求自己達到最高標準。換個人發問、換個角度傾聽,有時候已經足夠。

小池龍之介師父在<不思考的練習>的『聽』這一篇中有一些示訓,比起「人人可能都是孤島」、「人生就是終極的自我追尋」等等思維更令人安心(段落太長,無法全Key..),與時下的許多暢銷書非常不同,大家有空不坊看一看。

 

順帶一提,朱德庸的 <大家都有病> 也是精彩絕倫,甚至與上述情況在某部分不謀而合:

『人們會賦予生命各種意義,然後再被充斥在自己身邊的多種意義搞死。』⋯⋯(時不時在我生命中會出現的情況…)

 

『懂與不懂人生哲理的人最大的差別:沒有人生哲理的人,可能易怒、愚蠢、固執;擁有人生哲理的人可能也有以上行為,但是能為自己找到理由。』

(想到我可能這樣被別人想過……這一段我可能有記錯朱先生的原文)

 

『溝通不是為了進步,而是為了讓別人退一步。』

(工作場合中的溝通特別是如此)

 

情況確實有千百種,有時候是哲理,有時候是自我追尋,有時候真的只是做個選擇而已…提醒自己對某些『信仰 / 道理』的遵循要有彈性有人性,對別人少說綺語,降低對他人的期望,或者就直接坦白只能當個傾聽者,而無法給意見…

感謝兩位、感謝這些機會;情況不同時,或許疑問還會再現,不過,在這個當下,感謝所有跟我對談的朋友!!

 


我突然有種覺醒:我跟 Y 都看了很多書,知曉不少『哲理』,難免會在言談中高來高去,反而是在一些單純的問題上找不到答案。

 

更恐怖的是這種『我無法真的了解你,所以你自己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吧』的『態度』,至少我在其中感到『無限冷漠與拒絕溝通』;試想,我可不可以對那些在學校裡找我諮詢的學生說一樣的話?(就因為不同人看事情的角度太多,我們更應該拿捏所說出的話吧?)還是,我如果覺得幫不上忙,就誠實告知學生,請他去找其它老師?哪樣比較有人性?

 

簡單的選擇題:好故事?還是不好的故事?到最後成了『你應該自己去找答案』的人生大哉問(沒有錯,故事是我在寫,只有我自己最知道情況,我當然也知道最後可能還是我一個人在奮鬥;可是啊,我真想問,Y,妳是不是也背負了『自覺一定要給我什麼答案』的壓力,所以當我說沒找到答案時,妳又不想承認自己沒幫上忙,所以反轉成好像是我自找麻煩,所以我應該自己想辦法?)

 

那些所謂的人生信條、理念、圭臬,不應該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嗎?講到這兒,我似乎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幸的婚姻或兩性關係,因為『我沒有辦法真的了解你,你就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吧!』(真是背脊一陣涼啊)

 

OK, 我也說過類似的話,不過主要都是在感嘆的時候;就像現在盛行於教育界的「同理心」一詞,有時候我也不太理解。我當然也會有感到無法體會別人感受的時候(學生的家庭背景百百種,我如何去同理百百種心情與感受?)我想所謂的『了解』、『同理心』除了『人』的部分,也可以是了解話語的意義、行為的意義、講話口氣或表情的變化,我無法真的『了解你』,但我總可以看出或聽出你在苦惱、在生氣,還是在憂愁吧?如果我看出你正在憂愁某事,我自知幫不上忙,卻又覺得好像非得說什麼才行,所以對你說:『You know,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解決。』你, 不生氣嗎??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池龍之介師父的智慧並以此共勉:

 

【 聽出對方的苦痛是溝通的基礎 / 我們在聽他人說話時,似乎太過於著重聽到的內容。……如果只著重於內容,有時就會覺得無聊。……抱怨的人要傳達的訊息原本就不是抱怨的內容,而是希望自己能夠獲得理解……因此傾聽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發掘對方的情感,並且給予認同。(中間這一段小池師父說明用「聽對方的聲音、觀察面部表情變化」來達到理解) 溝通過程中出現的所有誤會、衝突,都是起源於自己的妄想,猜測對方是藉由犧牲我們來獲取快樂。】

 

【 即使遭受批評,也要能夠探究對方的苦 / 聽對方說話時,試著將意識集中在聲音的訊息,當我們遭受言語攻擊時,這項練習也能為我們帶來救贖。……當我們在腦中責罵對方真是太過分了。在這過程中,心會開始假想向對方展開報復。為了不讓憤怒的毒素進一步傷害自己,在接收到訊息的瞬間,就必須停止大腦的訊息處理。……基本上,運用洞察力,理解到驅使對方這麼做的因素是苦惱,亦即對方感受到的壓力知道對方必須藉由批判或貶低我們,才能讓壓力消除,因此才會做出那樣的行為。……對方說出不善的話語時,只要透過分析現實的資訊(如語氣變化、音調、表情等),就能清楚看出說出批評的當事人由於自己的煩惱,現正承受著業報。只要想到對方正無意識地受折磨,我們也會變得從容。】

 

……更好的做法當然是打從一開始就感受不到任何的不愉快。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訓練自己「讓訊息止於接收的感官」,不要讓頭腦任意處理訊息。……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平時就要先做好心理準備,預先想像自己「聽到讚美會得意忘形」、「聽到批評會消沉低落」,如果隨時都能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不管是誰對我們說了什麼,都能夠及早因應。】

 

人不會對聲音產生欲望或抗拒的情緒。

心不受羈絆,亦不執著於聲音。

如此聽聞聲音,感受聲音樂,

他不會受到傷害,傷害亦不增多。

 

** 後記:

明天 Y就要前往美國進行一陣子的研修,我不確定上面這件事是否成了彼此心結,或者會不會成為我們長年友誼的隱憂;如果哪一天這段友誼發生了不幸,各位也算在此做了見證。

  

** 以下增寫於 6 / 11 / 2011 下午::

 

今天閱讀到小池龍之介師父的另一篇文章主題關於慈悲心」,讓我對之前與 Y 的對話 & 誤解以及近日來於工作場合中所吸收到的一托拉庫負面思考與人性鬥爭面有了一點反省

 

PS> 將『不思考的練習』這本書介紹給親友後,陸續收到幾乎一面倒的好評。文字淺白易懂,不賣弄學說哲理,更不是講一堆無關痛癢的「你應該這麼做……」之類的話,小池師父的文字確切地說中每個人的習性,幾乎人人都可在書頁中發現自己,進而得到一點『啟示』;想想在當今「心靈重建」需求如此大的市場中,哪一種不是動輒要花大筆超票才買得到心安、平靜與自由?學瑜珈、參加心靈研修,或者到廟裡消災祈福不用花錢嗎?鐵定都比買一本『不思考的練習』來得多,能在意外之中與此書相遇,真有幸福之感!!

 

 

這世間充赤著似是而非的慈悲看到眼前的人有了麻煩就開始感到坐立難安不自覺地想要說些什麼建議認為這樣就有助於對方乍見之下這些作為看似良善但其實只是思考雜訊的反射反應罷了

 

常常在辦公室可見的情況是一個人開始抱怨她的工作家事老公或小孩或公婆其它人就立刻像被廣播召集似地前來慰問給建議不然就是附和一兩句這種時刻通常都讓我頭痛不已不是因為自己未成家也不是故意耍酷而是覺得大家的態度和行為很假長久以來我都認為這種反應是我個人的問題因為 depression或因為其它尚不明白的心因因素我知道我常會覺得別人的做為很愚蠢但也知道自己沒好到哪裡去只是在那個當下不想要有任何表示….結果小池師父對這樣的情況提出以下看法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行為可說是和土狼一樣。看到弱者或可憐之人,上前去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感覺就像是土狼看到非常美味可口、讓心情愉快不已的大餐一樣。「想讓自己心情愉快!」這樣的雜訊反射性地占據了自己的心,結果弱者是否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問題,通常就被拋了一旁。』

 

事實上,對於遭遇麻煩的人,最有幫助的事就是為對方保持安靜,閉上嘴巴,傾聽對方說話。真要為小池師父這個見解拍100次愛的鼓勵!!)(話說回來,在我與Y 的互動中,我所覺悟到的「對不起,問錯對象 / 對不起,幫不上忙」 的『承認』,不也有同工之妙?)

……

……

每個人心裡有潛藏著一股衝動,想要勝過他人,或是希望自己獲得認同。……一旦看到他人遇到麻煩,就會自認為是在幫助別人,而不是將意見強加於對方身上,就自顧自地說了起來……當我們看到脆弱的人時,就會打著「親切」名義,從心中逐漸湧現「見」的衝動(就是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隨時都想補充、加強自己的見解)……一心認為:「對於有麻煩的人我要伸手幫他們一把。」就結果而言,自己明顯是在傷害對方,卻無法認清自己所做的種種煩擾行為。

 

【聯想在Office裡可能有的反應:因為大部分人對上述情況有不同認知,而且多數的認知是「自己正在發揮慈悲心」,所以,如果我要求大家給我一個安靜的空間,或者不要說話,恐怕比較可能的是,從此被大家孤立,覺得我是怪咖加三級吧?啊~~~做人好難!!】

 

小池師父的文章最後還提到「結交善友」

『世尊說的這個詞沒有任何博愛、偽善的成份在內……如果是會讓彼佌墮落的關係,會令雙方煩惱增長的關係,或是因為交往,而使得自己水準降低的對象,就應該要保持距離。(那不是我們Office裡一大票人之間的關係嗎?可是....如果我像小池師父一樣出家, 大概就真的不太需要擔心在工作場合中的人際關係, 或別人評價中的自己, 可是我畢竟是在職場上, 就好像有些人喜歡一大早進辦公室就跟大家 "報告" 她昨天家裡發生的事, 或者去推拿整脊後的結果, 不然就是看到的電視演藝八卦.....這些不都是小池師父所說的 "綺語"??  有時候你根本搞不清楚對方是在求救?? 炫耀?? 還是什麼香蕉芭樂?? 對於一早比較希望有個清靜空間的我, 不回應難道不行嗎???????  有時候在那種非互動不可的氣氛之下,自己也不知不覺成了別人的惡友。   罪過啊

 

知道自己走路拖泥帶水,走路方式就會改變。

了解自己說話方式奇怪,說話方式就會改變。

發現自己心有邪念,心的結構就會改變。

透過頓悟、認知,人會逐漸堅強、成長。

但是,要掌握所有的煩惱,是很難的事。

 

 

每個人、每件事,都是試鍊,也都可能是答案!

 

Hoffmann 2011-06-14 11:53:43

你們愛看書的人都有一個毛病, 書上寫的就是真理, 別人說的話就懷疑. 你說的小池師父真的有解決你的問題嗎? 只不過換告角度看待你自己和你朋友的做為, 這樣能有什麼幫助嗎?? 我打賭你跟你朋友都不會互相道歉低頭吧??

Constance Mei-Yen 2011-06-14 09:18:14

以下轉載自我和朋友的 Facebook:

**米酒西打:
前幾天看到一個節目,某位來賓說:其實所謂的姊妹掏,兄弟檔,不見得是好的存在,這些人講的話或給的建議不一定是好的,更甚者,造成家庭破碎,投資失利比比皆是,雖然我不認同這位來賓的觀點,但不得不省思,見不得人好的大有人在,這些人不會直接了當告訴你: 對!!我就是見不得你好,而好的建議也不一定能被當下的我們接受,選擇朋友很重要,慎選建議更重要,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如何給意見???有時候真想乾脆使用緘默權算了,但不表態的結果不是挨罵就是默認......做人......哎......真難.

**Jessie Chen:
見不得人好跟忌妒無所不在,有時候會成為朋友,只是臭味相投,是一種互相安慰團體;多的是抱怨跟 無謂的互相讚美

**Rosy Chen:這世上最難的就考題,而且還會跟著這輩子....

頭也不回 2011-06-13 22:23:28

你會不會想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