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 不藥而癒
原文刊載 : http://www.sethtaiwan.com/writer.php?act=view&no=9
王怡仁醫師
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曾任高雄榮總家醫科總醫師,現任楠梓榮民安養中心家醫科主治醫師、新時代賽斯基金會身心靈治療社區講座醫師、新時代賽斯基金會心靈輔導師、蝴蝶谷半仙專欄作家、金庸版本的奇妙世界部落格格主。閒暇以讀書與創作為樂,曾發表〈臺灣金庸小說版本考〉、〈老莊之道與金庸之道〉等金庸研究;〈中國歷史的循環〉、〈歷史劇的迷思〉等歷史論文;〈用史豔文來看新時代思想〉、〈梁山好漢就像癌細胞〉等心靈作品及〈益生菌〉等醫學文章,另執筆《不只是奇蹟》書。
**************************************************
不藥而癒
家住高雄的我,休假時,喜歡全家到柴山登山健走。
柴山上最出名的,就是善奪旅人食物的猴子。常到柴山的遊客都知道,柴山的猴子非常狡獪,當牠們接近遊客時,只要遊客亮出彈弓,做出要擊射牠們的姿勢,猴子們馬上一溜煙地飛奔而去。
柴山的猴子當然不是天生就怕彈弓,而是牠們吃過彈弓的虧,曾經被彈弓射出的小石頭攻擊地身上疼痛,因此,在動物本能的「試誤學習」下,只要一見到彈弓,不需等小石子射出,便趕緊「走為上策」,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遭受身體的痛苦後,便會改變行為模式以「趨吉避凶」的動物,不唯柴山的猴子,而是所有的動物皆是如此。為了避免身體再度受到痛苦,動物在自然的天性下,會刻意去調整自己的行為,以讓身體處於安適之中。
只有人類不然。千年來,在中西醫學的保護下,人們在身體遭受病痛時,並不像柴山的猴子,懂得馬上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反而是借助藥物,將症狀壓抑下來,並維持慣有行為模式不變。
也就是說,如果把人類與柴山的猴子易地而處,遭受彈弓所射小石之痛後,人類的醫療觀念並不是見到彈弓就逃之夭夭,而是會服下止痛藥,或在疼痛處貼上膏藥,再繼續維持原來易遭彈弓所襲的行為不變。
我想起住院醫師時代的一位護士。
當住院醫師時,在一個埋頭苦寫病歷的晚上,小夜班的護士聊起了下班後要一齊去吃麻辣火鍋,並邀我一同共享宵夜。
聽到她們準備前往的麻辣火鍋店店名,我做出張眉瞠目的誇張表情:「那間麻辣火鍋,不是出名的辣嗎?我們的腸胃受得了嗎?」
其中一位護士笑笑:「王醫師,聽起來你好像不是吃麻辣火鍋的老手喔!太辣怎麼會是問題呢?很簡單嘛!我每次先吃幾顆立達斯康(Lederscon;制酸劑),再去吃麻辣火鍋,吃得再怎麼辣都不會胃痛呢!」
這位護士的想法,就是我所見大部份的人們對待身體不適的醫療思維,也就是說,當身體有恙時,人們藉助中西醫學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卻堅持傷害自己身體的思考模式與行為習慣不變。一邊繼續讓身體處在痛苦中,一邊以中西藥物調整或壓抑身體的症狀,維持表面上看起來的「健康」。
柴山上的猴子在被彈弓所射後,還懂得日後見到彈弓就逃。身體的病痛就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慣性思維與日常生活已經碰壁了,這時候真正要做的,就是轉彎、換道或回頭,而中西醫學卻往往被人們濫用,以為吃了藥,開了刀,症狀暫時不見了,就能堅持繼續往碰壁的道路衝撞下去。
我是家庭醫學科醫師,曾接受完整的醫學院教育與醫院訓練,我同意西醫是兩百年來科學與智慧的結晶,然而,因為人們對「健康」與「疾病」充滿迷思,過度盲信醫學可以「拯救」或「修理」身體這具難免會「當機」的「機器」,我把西醫稱為「溺愛醫學」。
什麼叫「溺愛醫學」呢?也就是說,西醫像一個十足溺愛的媽媽,當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傷痕累累地回家哭訴時,「西醫媽媽」並不叫孩子學會發自真心地友愛他人,卻是在傷口上藥及口服消炎藥與止痛藥,只求讓她的孩子「趕快好」,並且不斷地告訴她的孩子「離那些壞小孩遠一點」。
因為西醫這般的醫療思維,人們在感冒求診於西醫時,咳嗽,西醫開給了「止咳藥」;有痰,西醫開給了「化痰藥」;喉嚨痛,西醫開給了「止痛藥」;流鼻水,西醫開給了「抗組織胺止流鼻水藥」。西醫在衛教時還會一再叮嚀,為了預防感冒,下次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被病毒感染而致病;西醫還會告訴我們,平常要多注意營養與運動,增強抵抗力,這麼一來,病毒與細菌就傷害不了你。
在西醫的醫療思維中,人們若是生病了,一定是被「外來物」所害,這些可惡的「外來物」包括病毒、細菌、黴菌、塵螨、香菸、農藥、空氣污染……等等,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活像被重重危機所包圍的可憐小白兔,每天吸入的、吃下的、碰觸的,都有可能讓我們生病,而為了比這些「致病惡魔」還強勢,讓它們傷害不了我們,我們應慎選營養的食物,且要力行每週運動三次,每次運動三十分鐘,並在運動時,讓心跳達到130下以上,這樣才能讓身體強壯起來,以對抗「致病源」。
西醫還告訴我們,人體就像一具機器,運作久了,難免損壞,因此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會一年比一年衰敗。此外,西醫總是覺得,人體是無力對抗大多數疾病的,因此,只要生病了,就要趕快用藥,將身體交託給化學藥丸,如此才會痊癒。
「西醫」就像是個「溺愛」的媽媽,她不相信孩子有解決病痛的能力,因此非出手代孩子解決不可。而久經科學教育的現代人,也已經接受西醫的思維,亦即「生病了,就將自己交給醫師與藥物」。
至於中醫,則與西醫也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對於生病的「孩子」而言,「中醫媽媽」沒有「西醫媽媽」的強勢,對身體的接管也沒有「西醫媽媽」那麼全面。中醫是透過針灸、藥療、食療等方式,補或瀉病人的「氣」,輔助病人痊癒。與西醫相較,在中醫的療法中,病人自己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然而,若西醫算是「溺愛」,中醫也還是「寵愛」,中醫為病人調理氣,卻依然沒有讓病人知道生病的根源在於「我」,只要「我」認真去改變,疾病就能轉化為健康。
我還是要強調,不管是西醫或中醫,都是人類智慧與科學的結晶,中西醫學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可惜的是,人們濫用了中西醫學的善意,太習慣輕易地就被西醫「溺愛」,或被中醫「寵愛」,只要身體一出現病痛,馬上就將療癒的責任交託給西醫或中醫,故而錯過了我們原本可以藉著疾病覺察,且在療癒疾病的同時,也讓自己走向更健康人生道路的機會。
「信念創造實相」
在「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只要在大盜們藏寶的洞窟前大喊「芝麻開門」,石門就會打開,阿里巴巴也就可以進入洞窟內,金銀財寶、翡翠瑪瑙,愛裝多少有多少,隨興塞入自己的口袋中。
而要走進「身心靈整體健康」這座浩大的藏寶窟,我們也得先學會一句「通關密語」,這句話就是「信念創造實相」。一但了知「信念創造實相」這把通往「身心靈整體健康」的金鑰匙,無垠的智慧就會每日不斷地開啟。
所謂「信念創造實相」並不是什麼新穎奇特的觀念,也不是哪門哪派的獨門密咒,事實上,在佛教的《華嚴經》中,就有這麼一句:「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信念創造實相」與「境由心生」及「萬法唯心造」等等心靈術語的意思是完全相通的,這句話的涵義,簡單地說,就是「外在實相全都是內在信念的投射」。
既然「外在實相全都是內在信念的投射」,那麼,什麼又是「外在實相」本源的「內在信念」呢?所謂的「信念」,即是潛意識中所深深相信,甚至當作「事實」般信之不疑的念頭。
至於「信念」跟「思想」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初學者往往容易陷入分辨「信念」跟「思想」的迷思中,撲朔迷離地分不清什麼叫做「潛意識中的信念」,什麼又是「盤旋在腦袋中的思想」。 初學者還難免會想,如果說「信念創造實相」就是「美夢成真」,是不是只要在頭腦中不斷想著「我下期樂透會中一億」、「我的身體會很健康」、「我將會有一個名模般漂亮的女朋友」,然後,財富、健康與美女就會陸續出現在我面前?若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我明明每天努力地幻想金錢、權位與美女,美夢卻總是沒能成真?這句「信念創造實相」可信度究竟有幾成?
此外,因為釐不清什麼叫「信念」,什麼又叫「思想」,有些人還會因為「信念創造實相」這句箴言而落入對想法的恐懼感中,譬如「我昨天跟先生吵架,心裡不停地咒罵:『你給我去死』,如果他真的出意外死了,不就是我害死他的嗎?」或是「自從看了一本叫《地獄遊記》的書後,我腦袋中常常浮現什麼拔舌地獄、油鍋地獄的畫面,再這樣想下去,『信念創造實相』,我鐵定會下地獄。現在我好怕自己的想法,每天都得壓抑思想,真的好痛苦!」
當墮入「信念」與「思想」的渾沌,無法釐清哪則是「信相」,哪樁是「思想」,導致對自己的思想茫茫然,亦或是惶惶然時,我建議最簡單的方法是,既然「信念」能創造出「實相」,那麼,不妨就以「實相的結論」來踏實地推知「信念」就好。
這也就是說,與其「正著推」,讓自己陷入「我這個思想不知道是不是信念,不知道會不會成真」的疑懼,因而讓自己忐忑不安,亦或希望落空,倒不如放下心來,「倒著推」,從已經發生的事件中,推知自己的深層想法,再從中做覺察與轉化。
至於頭腦中那些瞬息流轉、喋喋不休的念頭,就不必過度地擷取出來,批判自己為什要這麼想,為什麼不那麼想,搞得自己被自己的念頭折騰到痛苦不堪。
舉一個簡單的實例:單親爸爸正雄跟唯一的兒子明瀚同住,明瀚雖然只有小學五年級,但叫正雄頭痛不已的是,明瀚總是想辦法從家裡偷錢,跟同學一起上網咖打線上遊戲。
打零工維生的正雄發現明瀚常上網咖後,若是見到明瀚下課後遲遲沒回家,正雄就會到學校附近的網咖去將兒子逮回家。揪著明瀚進了門,正雄一慣就是取出藤條,對著明瀚的小腿一陣抽打,使得明瀚兩隻小腿滿是一條條的紅腫瘀青。
被正雄毒打後,明瀚接下來都會「乖」個幾天,不敢上網咖。
看到明瀚小腿上的抽打傷痕,明瀚的學校導師李老師屢次打電話勸導正雄:「不要對孩子暴力相向,這樣對孩子的身心都是傷害。」
聽到李老師的規勸,正雄總是滿腔憤怒,向李老師抱怨:「老師,現在的孩子很難教,如果不打,他怎麼會聽話?我這樣打他,他都還是會偷我的錢上網咖,如果我不打,他豈不是要殺人放火了?」
李老師勸正雄試試「愛的教育」,對明瀚好言相勸,父親的溫情說不定能感動明瀚,讓他體諒父親的苦心,也許明瀚因此痛改前非,以後就不再上網咖了。
聽了李老師的建議,正雄回李老師:「愛的教育,好!我就試試看,是不是跟老師講的一樣有效?」
正雄知道明瀚假日時也偶爾會跟同學打棒球,於是,下次又從網咖將明瀚抓回來後,正雄一改先前的作風,買了一套棒球用具送給明瀚,並告訴明瀚:「如果你下課要玩,就跟同學去打棒球,爸爸小時候最愛玩這個了。」
剛收到禮物時,明瀚確實很高興,也乘興跟同學打了幾天棒球,但不出兩個禮拜,又跟同學上網咖去了。
這下子,正雄更加怒不可遏。揪著明瀚回家,除了加倍毒打外,正雄還主動打手機給李老師,對著李老師咆哮:「我就說對我兒子只有打才有用,明瀚這孩子真的很難教,妳們說的什麼愛的教育,他根本不吃這套,下次再上網咖,看我打不打死他!」
在正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見到,正雄的「信念」是,他相信兒子很難教,若不是毒打,絕不會乖乖聽話。
或許在正雄的腦袋中,會流過很多念頭:「難道是因為我對明瀚太兇了,他才會想跟同學混網咖?如果我對他好一點,他是不是就會乖乖待在家裡?」「明瀚的天性並不壞,或許上一陣子網咖,他覺得無聊,就不會再去了。」「乾脆給他自由及多一點零用錢,看他愛作什麼作什麼,我也省得煩心。」「可是,若真的不管他,他現在偷錢,明天會不會當強盜?」
然而,流轉在正雄腦中的念頭都只是「思想」罷了,「思想」並不具創造「實相」的威力,它們只是在腦中流轉的想法而已。
正雄真正有力的信念,就是他一再確定,並視為事實的這則想法:「明瀚這孩子就是會偷錢、會忤逆我,若不痛打他,絕對管不了他。」
而明瀚的表現,會一再的讓正雄更確定,他所相信的,就是真的。
「實相」就是這般,永遠呼應著「信念」,因此,要覺察自己的信念,從「實相的結論」來推知,就是最簡單的覺知方法。
慾念不等於信念
在前文我說過,只有「信念」才會創造「實相」,流轉的「思想」並不是「實相」的來源。在本文,我更要強調,個人的「好惡」也無法左右實相的發生。
我跟憂鬱症個案淑珍諮商時,曾有過這樣的對話。
談到「憂鬱」前,我們先聊起她的兩個寶貝兒子,淑珍說她的兒子很貼心,每天從小學下課回家後,都會主動寫作業,還總是窩心地問媽媽今天快不快樂。
「妳相信信念創造實相嗎?」我問淑珍,淑珍眉開眼笑:「當然相信囉!這麼棒的兒子,當然是我創造出來的。」
接著,淑珍說起她在電信公司那位十分苛薄的上司,每個月統計業績時,上司那鄙夷的語氣,老是叫自我要求甚高的淑珍氣餒,久而久之,淑珍就憂鬱起來了。
「妳相信這個上司是妳創造的嗎?」我再問淑珍,淑珍馬上義憤填膺:「那怎麼可能?我哪會創造出這種禽獸不如的畜牲?在我的想法中,上司都是溫文儒雅、大方獎勵、體恤下屬的,我這個上司與我日思夜想的根本完全不一樣,算是我倒楣遇到他,怎會是我創造的?」
淑珍的認知,就是錯以為只有「我喜歡的實相」才是「我創造的」,「我不喜歡的實相」則是「倒楣碰到的」,她落入了企圖以思想的「好惡」判斷實相是否出自「我所創造」的迷思中。
人為什麼會有「好惡之心」?說穿了,就是人有「好與壞」、「善與惡」、「高與低」、「尊與卑」或「吉與凶」的「分別心」,當我們用「好壞二元」、「善惡二元」、「高低二元」、「尊卑二元」或「吉凶二元」的觀點在看待身邊的人與事時,我們就產生了「喜歡或討厭」、「接受或排斥」的想法。
因為「好惡之心」,我們只想「喜歡」、「接受」或「追求」那些在我們思想中「好的」、「善的」、「高的」、「尊的」或「吉的」人與事,且同時非常恐懼及厭惡那些「壞的」、「惡的」、「低的」、「卑的」或「凶的」人與事。
而要落實「信念創造實相」,若只是「玩半套」,像淑珍這樣,單想證明生命中「好的」、「善的」、「高的」、「尊的」或「吉的」來自「我的創造」,卻不接受「壞的」、「惡的」、「低的」、「卑的」或「凶的」也是「我的信念結晶」,那麼,終究沒有辦法真正進入「身心靈整體健康」的大門。
這是因為真正要花功夫去深入覺察的信念,往往都來自讓我們痛苦、恐懼與緊張的人與事,若連接受這些來自我的創造都無法接受,那還是會停留在怪東怪西,怨天怨地的習性中。
除了「好惡」無法左右實相的創造外,我還要強調一個觀念,那就是「慾念」不等同於「信念」,也不見得能創造「實相」。而且,不管「慾念」能不能創造「實相」,跟「身心靈整體健康」都沒有絕對的關係。
近年來,因為「吸引力法則」、「向宇宙下訂單」等觀念的流行。「信念創造實相」這句話似乎成了「有慾念就會達成夢想」的佐證,也就是說,我只要定定的相信「我會有一億元」、「我會有個帥氣迷人又溫柔體貼的好老公」、「我會有一棟比總統府還大的豪宅」……等等,那麼,將來一定「美夢成真」,我會創造出所有我「慾念」下的產物。
堅定的「慾念」,或許真能創造出自己一心一意想要得到的人或物,但「慾念」是否得償所望,並無法跟身心靈整體健康畫上等號。
說一個小學五年級小男生柏安的故事。柏安因為家裡房貸車貸吃緊,爸媽除了幫他繳學費外,實在沒有多餘的錢可以供應他零用錢。每次同學在打甲蟲或恐龍對戰電玩時,他都只能站在後面看同學出招,過過乾癮。
柏安說起他的夢想:「真希望爸爸可以中個兩億元樂透,那我就可以買一檯對戰電動遊戲機回家,玩到每一種恐龍都被我打敗為止。」
不過,當我再問柏安「你真的那麼期待爸爸中兩億元嗎?」,柏安卻轉了轉小腦袋,說:「嗯!爸媽常說如果家裡有錢,他們要環遊世界,如果我們家真有兩億元,他們搞不好就跑去美國英國玩了,我還要自己上學讀書。算了!還是不要有錢比較好!」
柏安對「美夢成真」的恐懼,就是典型的「思維跟信念打架」,在思維的慾念中,柏安希望家裡有錢,在內在的信念裡,柏安卻又相信沒有錢才安全,如此一來,信念當然難以創造出富裕的實相。
而就算柏安的「信念」與「慾念」合而為一,真的讓他中了大獎,他仍然會陷在父母親將貪於逸樂而顧不到他的焦慮中,而這樣的焦慮,讓他即使家擁巨富,依然得不到身心靈的健康。
在「身心靈整體健康」的世界中,與其告訴大家「堅定信心」,以獲得更多的金錢、名位或美女(俊男),還不如讓大家明白,能不能得到這些,跟健康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只有心靈安頓,才能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悅,也因此方能帶來身體更完全的健康。
我不是用「分別心」在評論擁有金錢、名位或美女(俊男)好或不好,我只是站在「身心靈整體健康」的角度,希望大家更明白「信念創造實相」這句話的義理,更能將覺察的重心拉回「當下」,也更確知「實相就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讓自己定定的相信:「不管好與壞,不論我喜歡不喜歡,或想要不想要,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件,以及所有與我交會的人,全都出自我的創造,確實就是我吸引這些事與人來到我生命中的」。
有了這樣的確信,生命的主導權就回到了我的手裡,當生命中遭遇了讓我苦痛的橫逆之境,我不僅不排斥,更能接納這樣的實相確然出自我的信念。如此一來,只要我能改變,我就能走在邁向喜悅的道路上,身體自然也就是健康的。
下一篇:轉載 / 侍奉父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