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5 20:59:44Constance M.Y.

憂鬱嗎?? (2007)

 2007/10/27

憂鬱嗎??

今天是我回台灣之後"第一次"坐在自己房間的書桌前看書做事.

 

WHY??

 

從八月中到今天,扣除白天上班的時間,我大部分是在客廳特別擺設的工作桌那邊完成上網,寫信,閱讀,寫作,出考題等事,自己的房間就好像旅館房間一樣,只有讓我"進去睡覺"這個主功能,想來真是太對不起這個在九月底完成"改裝"的房間了.

 

2007815日變成我生命中一個重要的"分野",因為在這一天我不太心甘情願地回到了台灣,"回到"我出國前做的工作,回到我熟悉的台北市,回到我生長的地方,回到每一天的擁擠與無法呼吸....這一切,讓我視自己為一個"失敗者",原因無它,只因為我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在這個城市裡, 擠了一大堆腦中裝滿國外生活記憶的人, 常常在剛從國外旅遊歸來的時候染上巴黎症候群”, “東京幻想病”......久久無法平復.  想盡一切辦法到城市北邊專賣進口食物雜貨的店, 搞一堆法國原產的紅酒和白酒,把自己搞得好像還住在拉丁區的平價旅社"

這是<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書裡的一段話

我想不會有太多人反駁作者的觀點,畢竟,那是對"旅行"的一種追憶與再確認

 

However, 對我來說, 在物質部分把自己搞得好像還生活在美國也只是一股傻勁兒, 一些認性與一點哀愁而已; 真正無法原諒自己的, 是沒有一個新的開始”….

, 這當中牽扯太多因素, 想分析出每一個環節, 恐怕只會讓我更加憂鬱罷了

 

[仔細一看, 所謂憂鬱症患者常見的病徵諸如自我嫌惡, 感覺疲憊, 食慾變差, 生活失去樂趣, 對過去有興趣或覺得好玩的事物感到無聊, 不愛說話,非必要時不開口, 以及無緣無故哭泣等等, 我好像通通中獎”, 情形持續了不短的一段時間, 也許, 真該求助醫生了??]

 

以前對社會新聞裡說的 “ ***哈佛畢業高材生在回到台灣後, 疑似***** , 跳樓自殺身亡…” 不太理解, 就跟大多數人的觀點一樣, “怎麼可能??” 或者 怎麼會?? 他不是剛從哈佛畢業嗎??為什麼要自殺??” 

, 一個人自不自殺跟他是哪個學校畢業根本沒有關係啊?? 

現在的我, 完全了解這種自殺者的心境與可能遭遇的情緒與精神問題….

 

那是一種對落差的難以招架, 可能因此成了憂鬱的俘虜; 在找不到出口的情況下, 萌生自殺意念與行動….至少, 我是這麼想的…..

 

這個落差的產生, 當然有很多原因, 不過可以統稱為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此時若再加上腦部活動病變”, 就有可能產生極端行為

 

[很多人不相信憂鬱症並非個人的失敗或內心軟弱所造成, 無法單靠意志力來擺脫,  它其實也和腦部活動有關; 總之, 是種種因素交織而成]

 

"逃避不見得有出路, 但追尋也不見得有答案…" 

最近在書上讀到這樣的字句, 讓我呆望窗外許久, 試著體會寫出這句話的人的心情

 

Ellis Marsalis 的琴音仍在 CD唱盤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