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7 16:10:14Constance M.Y.

轉載: 有趣的 "藍白拖"研究 (2006)

2006/2/15

有趣的 "研究"--藍白拖鞋

 

** 文章來自 Joyce Lin 轉寄
 
【藍白托-說在前頭】
 
越來越崇尚自然與休閒的當下,穿著西裝襯衫的整齊打扮早以經不是職場價值的象徵,*穿的越整齊越正式的人反而逐漸變成沿街叫賣的業務員或卡銷人員*,凡而主管階級的穿著逐漸輕鬆(除了正式場合之外),很多公司的大主管總是一件短褲加polo衫就上班去了,其實,這就是一種自然舒適不做作的台客精神。曾經我們以穿著不向話或俗氣來形容台客這個名詞,但是台客精神的無限蔓延之下,台客正與紐約客、嘻哈、龐克、日系
潮、港仔服一樣漸漸演變成為一種流行區隔,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消費者自我意識逐漸抬頭,不再盲目玩翻日潮的一種表達,在這種環境之下,能與日系潮人做為區隔的打扮漸漸成為台客精神的指標,汗衫、洞洞背心、七分短西裝褲、粗金鍊、仿勞力、藍白托、以及舊式唐裝,也一一成為流行精品。
而其中『藍白托』這一樣,是所有台客族必殺的聖品,其地位猶如基督教的聖經與指引阿拉子民的可蘭經一般。
 
趁著台客風流行當道的時代,一定要將這一個屬實真正台灣之光的藍白托做一個完整的紀錄與介紹。俗稱藍白托的藍白色塑膠拖鞋,在台客風潮當道的今日,有人稱之為『藍白英雄托』,也有旅外遊子直接以『台灣拖鞋』來向外國友人介紹,許多長期居住在國外的台僑,經常在看到台灣遊客的藍白托之後都會燃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感動。而藍白托在台灣的經典地位,也開始隨著傳統產業外移與外籍勞工的傳播之下,逐漸的在越南、中國大陸、泰、菲、印尼等地被不斷的發揚光大,藍白托已經逐漸的演變成東南亞國協中唯一率先統一的『國鞋』,台灣之光開始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之時,我們卻逐漸與這一段光榮漸行漸遠,甚至有許多人鄙視這一項商品。台灣人更須自己注意文化的保存與維護台灣藍白托的正統地位,屬於自己的更需要自發的來保存,因為這是一個無法取代土生土長的台灣文化。
  
【藍白托的歷史】
 
國民政府遷台時期,台灣人民生活水準僅止於糊口階段,當時台灣人民著的鞋款以草鞋與布鞋(功夫鞋、車夫鞋)為主,平日則以打赤腳居多。隨著政府遷台後大量的軍隊與物資湧入台灣,許多重要城鎮當時都是軍隊與人民共生(如同二十年前的金門)的狀態,軍隊車輜與輕重工業物品往來穿梭道路,許多細微掉落的零件經常會刺傷或刮傷習慣赤腳的居民,且美援顧問團反應人民光著腳走在大馬路上實在不雅,並要求政府改善。於是國防部指示當時的負責生產國軍戰靴的304廠於(聯勤第三經理廠)研發並製造可大量生產的輕便拖鞋讓軍民穿著,而304廠便以當時軍用布鞋與車夫鞋為設計基礎,大量生產一種只有鞋底與綁繩的輕便鞋款,此應該為台灣拖鞋的雛型。
 
至於第一款正式藍白托現身的紀錄,應該是在石化工業(藍白托重要原料)進駐台灣的幾年內,鞋廠在取得便宜的原料與機械化生產技術的幾年內,這種以聯勤304廠輕便鞋為基礎改良的基本拖鞋款開始被民間大量生產,目前手的資量可查到的文獻是民國五十三年的一則舊資料,『台中后里巨豐工業機械化產能啟動,生產線最高產能日產二千雙白膠鞋…..』目前應該就是藍白托比較正式的生產文獻,若以民國五十三年機械化生產的步驟來推算,藍白托實際生產的年份應該可以向前推到民國四十年代,工廠向原料廠以生產線搭配女工方式來製作。
 
【藍白托-家族衍伸】
 
藍白托更早在JORDAN TEAM家族出現前,就以家族形式來發展的鞋款。以藍白托為中心點,就發展出藍白圓托、藍白夾腳托、女款的紅白圓托、女款的紅白夾腳托、藍面黃底室內托、紅面黃底室內托等等衍伸家族系列,這種以家族方式來做為行銷區隔的方式,不但被英國南田鞋類設計學院列為教材,同時也是世界首創喔。
 
 【藍白托-記憶鞋墊】
 
藍白托是世界第一雙使用『記憶鞋墊』科技的鞋款,這是不可否認的!大家一定都有這種經驗吧,有時一不小心錯穿室友或家人的藍白拖鞋,雙腳會再第一時間相身體反應『這不是我的鞋!』,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藍白托在穿著後的第一個星期開始,鞋面會逐漸隨著你的腳型而變化,而在穿著一個月後,這雙鞋子的鞋面型狀曲線會與你腳底的曲線完全吻合,進而成為你專屬的鞋款。不信?等一下去穿別人的藍白托你就會馬上感覺到了。
 
 【藍白托-環保行銷】
 
藍白托同時也是引入『自然消耗、循環消費』這種行銷計倆的開創者!眾所皆知藍白托的使用壽命皆不長,穿著一年以上就會開始自然分解,原因無他,就是材質長期吸收汗水與長期日照的自然分解現象,一但用久了,就算再有感情也必須更換一雙。而在行銷學上,商品越來越注重『自然消耗、循環消費』這種原則,以往一用五十年的家具或者一穿二十年的服裝將越來越少,連同家電用品的平均壽命也從十年向下修正為四年半,原因很簡單,新商品設計趨勢就是一但保固期過後就必須自然損壞,如此才能不斷刺激新品的需求。而藍白托的『自然消耗、循環消費』概念五十年始終則被徹底的執行著,這也是藍白托可以歷久彌新的因素之一。
  
【藍白托-鞋底概念的原創】
 
四十年歷史的藍白托的鞋底彎曲紋路概念,成為目前各大廠爭相研究的鞋底科技。你曾仔細看過藍白托嗎,鞋底的紋路一定是橫向設計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橫向紋路可以方便協助走路時雙腳的自然彎曲,尤其稍微偏軟的材質,具有非常好的彎曲性。 
藍白托的防摩擦橫紋是鞋類防滑技術的先驅!提到防滑技術,大家都會想到與鞋子與地面的摩擦指數等等,但其實對於一雙涼拖鞋而言,防滑技術除了與地板的接觸面之外,更要用在與腳底的吸附力上,如果對地面的吸附性大而對雙腳的吸附性小的話,就會發生邊走邊掉鞋的狀況(JORDAN拖鞋這點非常明顯),因為科技用錯地方了!但如果你細看藍白托在鞋身與腳底接觸的部位,會發現有細微突起的密集橫紋,這些細微的板狀突起橫紋,可以細微的向前或向後做緩衝,具有非常優秀的吸附與釋放能力,在雙腳走路抬起的瞬間會暫時吸附在腳板,但卻可以在離地之後立刻釋放,讓腳底通風,而雙腳下去的瞬間又再度吸附,提供前進瞬間時的暫時吸附能力。
 
 【藍白托-台客經典大絕招】
 
也由於藍白托這種驚人的吸附與釋放能力,也才會有『台客大絕招』的出現!『台客大絕招』及台客專屬的友情攻擊方式之一,利用抬腳瞬間腳根的壓力釋放,藍白托就會延著抬腿線的方向射出,做為一種友善的『台客攻擊』!其實從研究報告可以發現,在四十七件有效樣本中(取樣數五十),穿著藍白托可一次直接完成『台客大絕招』的比率就佔了三十二件,而其它款涼拖鞋平均一次成功次數只有二十四次,大多錯誤都是射不出去(壓力無釋放)或是直接往上飛(需過度用力)。很顯然的,這與藍白托高效能吸附釋放的橫紋技術有關。
 
 【藍白托-街頭實戰】
 
藍白托也最常被用於街頭防禦與攻擊之用。台灣出產的藍白托軟質雙層的鞋底材質,提供了非常好的緩衝與延展性質,甚少出現槍枝氾濫的六○年代街頭鬥毆事件中,用手掌背反穿藍白托成為基本的防禦器材,可有效的抵禦鐵棍與球棒等噸器的強力攻擊,而對於刀具的攻擊(開山、掃刀)也具有相當的防禦能力,一般刀具要在一次攻擊中直接劃開藍白托的機率微乎其微。而有一點也是大家都忽略的,藍白托鞋底材質原料經過纖維抽絲與重新編紡之後,就會成為一種叫做Zylon的原料,Zylon有人成為采龍紗,是布希防
彈衣的原料喔,「采龍」據稱是目前全球最堅韌的纖維,但東洋紡1998年的通報中指出采龍有個缺點,是長期暴露於濕、熱、光之下,會加速纖維的分解(也就是防彈衣失效),這點果然跟藍白托一模一樣。當然啦!在如今刀光劍影的時代已經沒有人會用藍白托這種東西鬥毆了!
 
【藍白托-台灣的小強殺手】
 
而攻擊方面,藍白托可是台灣著名的『小強殺手』,小強即蟑大哥是也!居家婦女殺蟑方法千變萬化,使用道具更是五花八門,但對居家婦女而言殺蟑就是最怕爆漿,尤其最忌使用直接踩與書本下壓法,小強爆漿可是非同凡饗,噁心又難處理。藍白托長型的設計有利於使用者輕拿後端來使用,再佐以優異的彎曲彈性可以如同蒼蠅拍一樣巧妙的瞬間使力,讓台灣小強無所適從,尤其藍白托的材質軟應適中,殺手達人們若施力得當,打下去的瞬間鞋底會輕輕彈起,小空間的瞬間衝壓與瞬間釋壓會讓小強暴斃而不爆漿,乾淨好清理,這也是藍白托才做的到的喔。
 
 看完以上介紹,你還會認為藍白托只是一雙拖鞋嗎?
 
  
** 拖鞋的 "拖" 不是這個 "托"
**  誰知道這位作者老兄啊?? 令人佩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