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7 14:05:22Constance M.Y.

電影 (2005)

 






2005/4/3

<點燃生命之海>Mar adentro (英譯: The Sea Inside)

要開始寫我對這部西班牙片的感想 , 老實說有種"還沒準備好"的感覺

(寫感想還需要準備??那是因為看這部影片帶來的"情緒"簡直滿溢胸口 ,難以下筆.....現在已是看過影片第4天了 ,感覺還是一樣.)

 看影片的過程 ,感到一股貫穿背脊的震顫....第一次 , 在開演5分鐘之後就有掉淚的衝動(以前總是跟朋友開催淚片"鐵達尼號"Titanic的玩笑 ,說什麼在售票口想到要看這部片 ,便開始掉淚了....).....之後 , 幾乎是在眼眶溼潤的情況下看完全片(其實到後來 ,抽取衛生紙和擤鼻涕的聲音響徹全戲院)

這並不是說<點>片是那種灑狗血的催淚片 ,相反地 , 它提出許多待解的問題......"安樂死"已經在世上爭論已久 , 前陣子美國佛州也傳出類似的新聞 . 我想還是先趁記憶猶新 , 簡單寫下影片中的經典名句吧.

 "勒蒙 ,你為何選擇死亡?"   "這種生活沒有尊嚴"

男主角(Spaniar Ramon Sampedro)年輕時 , 在海邊跳水出了意外 ,從此四肢癱瘓 ,只有頭部可以活動 , 身體的其它部分都失去了感覺......由他的家人照顧起居...長達26年了...想像一下26年沒下床 ,靠人翻身 / 餵食 / 擦澡的日子...26年僅靠"想像力"活著的日子...

 "我選擇死亡."

這是勒蒙在全片中最堅定的自決 ,也是我認為最具有爆發力的話語....勒蒙的生命是一種"恐怖"的重複 ,在裡頭 , 人的權利只剩下"自殺" , 但他連自殺的"行動能力"都沒有....算是被剝奪的嗎??人們到底如何去定義"意外"??說是上帝開的玩笑??還是懲罰??  當人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時 ,只能與上帝去爭決定"死"的權利 , 這是一種無奈 ,一種乞求但同時也是一種反叛.

 (記者問勒蒙為何還能保持笑容?)  "如果你連死都要完全仰賴別人時 ,你就會帶著微笑哭泣...."

 恐懼是最有力的武器 , 它會奪走你決定的自由 ,別讓恐懼替你作主.

 "我要自由"    勒蒙的觀點是:: "為生而死"  換句話說 , 能自主死亡才是人的尊嚴啊

 Francisco : Freedom without a life is not freedom.沒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

     Ramon: A life without freedom is not a life.犧牲自由換來的生命 , 不是生命.

像勒蒙這樣 ,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人不就是為了某些意義才存在的嗎??曾有不少人前往勒蒙住處勸說他要活下去 , Rosa是其中之一 , 同樣四肢癱瘓的神父也是......"我想要給你活下去的理由..."這是Rosa第一次見面說的話 , 一陣言語交會之後, 勒蒙罵道:"妳這種人飽受挫折 ,每天一起床就想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兩人這次見面不歡而散....我想到 , 這種人還真不少 , 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人 , 他們不再思考生命的"真義"或者生命想對他們說的話 ,他們只想以"社會一般規範"中所認定的標準去實踐人生 ,那樣就叫做"有意義"...是啊..有了別人所定下的意義.

四肢癱瘓的神父前來"教訓"勒蒙 , 因為生命從來就不是我們的而是上帝(我忘了他是講神還是上帝)的 , 所以就應該將這種"活著的形式"當作一種試鍊或者上帝精心巧妙又讓凡人不解的安排嗎?? 像他這種人 ,顯然會用洗鍊的言語反映出神的世界與作為 , 倡導"生命的意義" ,但絕不會反映出他自己的靈魂.........

 生命是權利而非義務.

因為相知相惜與信任 ,Rosa最後願意助勒蒙一臂之力(因為法院又否決掉安樂死了.....)"愛我的人會幫助我死."......勒蒙的"這種自殺"(要講清楚 , 並不是所有的自殺都值得讚賞)是"不服從"最純粹的表現 ,他其實樂觀不已 , 只想完成心願.....每當看到勒蒙依靠想像力走下病床 ,飛出窗外 ,看見山 / 海 / 花朵與心儀的愛人時,都讓我幾乎無法呼吸......"當所有可能性都被剝奪了 ,再微小的開口也可能成為大的自由" , 勒蒙房內的一扇窗就是他的自由....他的想像力 ,他用嘴咬筆所寫下的詩句 , 就是對生命樂觀的展現.......

死亡跟出生之前一樣 ,  什麼都沒有 ,為生而死.........